《統計》知識點歸納(精選15篇)
《統計》知識點歸納 篇1
栽蒜苗(一)(條形統計圖)
【知識點】:
1、統計圖中1格表示不同單位量,要結合具體的情況來判斷1個表示幾個單位。數據大,每1格所表示的單位就多,數據小,每1格所表示的單位就小。
2、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數據所表示的意義。
3、明確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直觀、方便、便于察看。
4、制作條形統計圖的方法:確定水平方向,標出項目;確定垂直方向代表的數量(一格代表的數量);根據數據的大小畫出長度不同的直條;寫出標題。
補充【知識點】:初步了解復式條形統計圖,能夠從中獲得信息,并能回答相應的問題。
栽蒜苗(二)(折線統計圖)
【知識點】:
1、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獲取數據變化情況的信息,并進行簡單的預測。
2、折線統計圖的方法:在方格紙中,根據所給出的數據把點標出來,再用線將點連接起來,要順次連接。
3、能夠看出折線統計圖所提供的信息,并回答相關的問題。
補充【知識點】:
1、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不同:條形統計圖用直條表示數量的多少,折線統計圖用折線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2、初步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能夠從中獲得相應的信息,回答提出的問題。
《統計》知識點歸納 篇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5~106頁,例1,"練一練",練習二十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復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并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2,使學生在認識,填寫,分析復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發展統計觀念.
3,使學生通過學習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學習教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教科書第105頁例1的場景圖.
2,這是青云小學五年級四個興趣小組的活動情況,你從圖中能知道些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
3,你能把這四個興趣小組的人數填在下面的統計表中嗎
學生各自填寫,提醒學生注意核對數據.
4,哪個組的男生最多 哪個組的女生最少
指出:這里的每張統計表都只是反映一個興趣小組的男,女生人數,如果要對不同小組的男,女生人數進行比較,就顯得不太方便.所以,人們就想到把這些簡單統計表合并成一張統計表.(出示例題中的復式統計表)
二,教學新課
認識復式統計表
1,先認真觀察這張表,再想一想,表中各個欄目各是什么意思
2,學生觀察,交流:
(指航模小組男生格)你知道這一格該填哪個數嗎
(指航模小組女生格)這一格又該填哪個數
(指航模小組合計格)這一格呢
(分別指男,女生總計格)這兩格分別應該怎樣填
3, "表頭"被分成了幾個部分 "性別"代表的是哪幾個欄目 "組別"代表的是哪幾個欄目 表中所填的數據都叫- (人數)
4,現在請同學們把剛才幾張單式統計表中數據合在這張統計表中.會不會 學生嘗試填寫,指名板演.
5,指總計格)誰來說說"總計"是怎樣算出來的
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嗎
6,從現在的這張統計表中,你又能知道些什么
7,你覺得這張統計表與剛才的幾張統計表比較,有那些特點
8,小結:剛才的每張統計表都只能反映一個小組的男,女生人數;用剛才的統計表不便于比較不同小組的人數,這張統計表不僅便于比較各組人數,而且能看出四個小組的整體情況.
如果把剛才的幾張統計表叫做"單式統計表",你覺得這張統計表該叫什么名稱 學生討論后揭題.(板書課題)
提醒學生進一步核實復式統計表中的數據,并寫上填表日期.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
說說題目提供的是什么數據,介紹一些與這些數據有關的事.把上面的數據填寫在統計表里.
你能分別說說金牌合計數,銀牌合計數,銅牌合計數以及總計數嗎 "總計"是怎樣算出來的 還有不同算法嗎 從上面的統計表中你還能了解些什么
2,完成練習二十第1題.
(1)簡單介紹"農村固定電話城市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的含義.
(2)提出填表的要求,并提醒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合計數"和"總計數".
(3)討論教材提出的兩個問題,引導學生分別解答.
(4)指導學生分小組調查小組里同學家中擁有的電話數量.
(5)組織交流,指導學生記錄各小組收集的數據,并完成統計表.
3,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九第2題.
獨立完成,展示學生作業,集體評價.
為什么這張表中沒有"合計"欄與"總計"欄
從張表中你還能了解些什么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認識了什么統計表 你知道復式統計表有哪些特點 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五,布置任務
1,課前了解學校各年級男,女生人數.
2,調查本小組同學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情況.
3,調查自己所在年級的三個班在田徑運動會上的得分情況.
《統計》知識點歸納 篇3
教材分析: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首次將“統計與概率”作為一個完整的知識塊納入其中,并貫穿于義務教育的全過程。在其總體目標中明確提出了“經歷運用數據描述信息、作出推斷的過程,發展統計觀念。”在一年級學習統計的基礎上再次學習統計,其目的在于讓學生經歷一個自主選擇方法,收集并記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的過程,并初步認識隨著統計數據的增大,1格可以表示2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并能提出、解答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2、通過自主探究,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問題。
3、通過對身邊事例的調查研究,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并對學生進行少數服從多數的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
教學難點: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記錄單、統計表、統計圖、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經過了解,我發現你們稱呼老師都是三個字。比如,班主任姓謝,就稱“謝老師”,數學老師姓蔡,就稱“蔡老師”。而我的孩子們對我的稱呼卻是四個字,會是哪四個字呢?
生:伍老師。
師:這是四個字嗎?
生:數學老師。
師:好,猜對一半了。除了老師這個身份,我還有什么身份?
生:媽媽。
師:這兩個身份合起來就是……?
生:媽媽老師。
師:對,他們就是這樣叫我的。你們也這樣叫我一聲,好嗎?
生:(小聲地叫)。
師:還能叫得更響亮一些嗎?
生:(大聲叫)。
師:知道媽媽老師來自哪里嗎?
生:五峰。
師:五峰可是個好地方哦!空氣清新,風景宜人。要不要我帶你們去感受一下。
生:要。
二、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師:那,我們就一起走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后河。(播放短片)
(學生們被美麗的風景迷住了。)
師:欣賞了短片,想說點什么呢?
生:我想說那里真美。
生::老師的家鄉真美。
生:我好想去那里。
師:哦,是吧!那老師給你們當導游,好不好?
生:好。(學生情緒高漲,高興溢于言表。)
師:那我要先給大家提出一個小小的建議,行嗎?(生答:行。)旅游時,我們都戴上同一種顏色的帽子,把它作為團隊的標志。萬一誰掉隊了,就能迅速找到集體。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
三、收集、整理數據,完成統計表:
師:好,請看大屏幕。說說我準備了哪些顏色的帽子?
生(一起大聲地說):白色、藍色、黃色、紅色。(師板書:白、藍、黃、紅)
師:聽蔡老師介紹說,你們特別聰明,很會想辦法。能自己調查出本組的同學最喜歡這幾種顏色的各有多少人嗎?
生(自信地):能。
師:我們進行調查比賽。先聽清楚調查要求:第一步,一邊調查,一邊用符號在記錄單上面作好記錄;第二步,數出記錄單上的人數,用數字寫入統計表。做完這些,迅速坐好。最先坐好的小組就獲得本次比賽的第一名。大家聽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請組長拿出記錄單和統計表,比賽開始。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調查。
師:比賽結束。組奪得第一。(組的同學互相擊掌,歡呼。)下面請小組長介紹你們的調查方法,誰先來?
生1:我們是用舉手的方法來調查的。用“√”記錄。
師:厲害!想出了一個很快捷的方法!還有其它的方法嗎?
生2:我們是用站起來的方法調查的。最喜歡哪種顏色,就站起來。用“正”字記錄。
師:這種方法挺實用的!你們真行!還有嗎?
生3:我們是用報數的方法調查的。最喜歡白色的就說“1”,喜歡藍色的就說“2”。喜歡黃色就說“3”,喜歡紅色就說“4”。用“×”記錄。
師:真有創意!就是聰明的阿凡提,也不見得能想出來呢。還有什么方法?
生4:我們是一個一個問的。用“正”字記錄。
師:嗯,這主意也不錯!你們真是會動腦筋的孩子!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非常了不起!小組長迅速把記錄單和統計表送上來。我把每個組的數據寫在黑板上,同學們要仔細看嘍(老師板書數據)。要知道全班最喜歡這幾種顏色的人數,各是多少,怎么辦?
生:加起來。
師一邊寫加號,一邊要求學生算,并將結果板書。
師小結:像同學們剛才調查、記錄、數數,最后得出這些數據的過程就是統計(板書課題:統計)。這節課,繼續學習統計的知識。首先,我們一起把這些數據寫入統計表。
學生說,老師將數據寫入課件中的統計表:
顏色 白色 藍色 黃色 紅色
最喜歡的人數 10 4 16 6
四、討論合作,共同完成統計圖:
師:如果要把這些數據用統計圖表示出來,并且一格只代表1人,最喜歡白色的人數畫幾格?
生(想了想):畫10格。
師:為什么要畫10格?
生(接著回答):因為1格代表1人,10格就代表10人。
師:大家數,我來畫。
學生一起響亮地數,老師用課件畫出了最喜歡白色的人數。接著又畫出了最喜歡紅色、藍色的人數。
師:好。(用課件涂色)任務完成一大半了。還剩下最喜歡黃色的人數,是多少?
生:16人。
師:這一列有多少格?
生:10格。
師:格子夠不夠?
生:不夠。
師:怎么辦?趕快想想。(老師故作疑惑狀)
學生認真地思考,課堂大約安靜了一分鐘。
生1:往上面加格。
師:(用課件出示這種想法)真不錯!想出一種方法啦。還能想出別的方法來嗎?方法越多越好。
生2(不太自信,慢慢地站起來):畫在旁邊。
師:(用課件出示這種想法,并用欣賞的眼光看著他)哇,你的小腦瓜轉得好快!第二種方法就想出來了。同學們加油哦,比比誰想的方法最多?
生3:把一個格分成兩個小格。
師(老師一邊問,一邊用課件演示):是這樣嗎?把一格分成兩小格,兩格就可以分成幾小格?
生3:4小格。
師(目光注視全體學生):10格呢?
生(多數人大聲說):20小格。
師:仔細觀察一下,現在格子夠了嗎?
生4:夠了。(生3非常得意,面露微笑。)
師(臉上寫滿了疑惑):為什么夠呢?
生4:因為現在有了20小格,就可以代表20人。最喜歡黃色的人數只有16人。格子就夠了。
師:嗯,你很會動腦筋!好啦,現在已經想出了三種方法。還能想出來嗎?
生5:我覺得他們的方法都不是很好。可以用一格代表2人。
師:你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像個男子漢。(師先在課件上涂出一格,再把左邊的數量改為“2”)是這樣嗎?(學生點頭,默許,師再問)這是幾個2?
生5:1個2。
師:(在課件上再涂一格)現在是幾個2?
生6:2個2。
師:代表多少人?
生6:4人。
師:為什么代表4人。
生6:因為一格代表2人,兩格就是2個2相加,也就是4人。
師:2個2相加,用乘法怎么表示?
生7:2×2,也就是二二得四。
師:(用課件依次往上涂格,一直到第十格)幾個2啦?代表幾人?
生回答。
師(語氣緩慢):現在格子夠不夠?
生1:夠了。
生2:還有多的呢。
師(望著生2):為什么啊?
生2:因為現在也可以表示20人,而最喜歡黃色的只有16人,20比16大4,也就多了4格。
師(邊說邊向他伸出大拇指):你真讓人刮目想看!說得太有水平了!(被表揚的學生不好意思地笑)好啦,同學們已經想出四種方法。還有嗎?
生:搖頭。
師:就這四種方法,是吧?(課件出示學生想出的四種方法。)哪一種方法比較好呢?小組討論一下。
學生分組討論。
師:組剛才討論得最熱烈,先請他們發表一下意見。
生1:我們認為第四種比較好。因為前面的三種方法又要加格,又要畫線,很麻煩,只有第四種比較簡單。
生2;還有不需要做任何改動,畫起來很方便。
師:哦~~,那其它的小組,你們是什么意見?
生3:我們也認為第四種好。因為它比較方便。
師:還有沒有不同的意見?(學生又搖頭)沒有了,是吧?(學生點頭)聽完同學們的發言,我也覺得第四種比較好。既然同學們一致認為一格代表2人(板書:一格代表2人)的方法是最佳方法。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畫統計圖。最喜歡黃色的人數怎么畫?
生:畫8格。
師:為什么只需要畫8格就可以了?
生:因為一格代表2人,8格就是二八一十六人。
師:你是這樣想的,能大聲地講給同學們聽聽嗎?
生(再次講述):因為一格代表2人。八格就是8個2相加,那就是二八一十六人。
師:大家同意她的意見嗎?(學生點頭表示同意)聽懂他的意思的同學舉手。
學生舉手。
師:看來,你們都弄明白了。那最喜歡白色的人數怎么畫?
生:畫5格。
師:為什么要畫5格?
生:因為一格代表2人,5格就是二五一十人。
師:(老師滿意的望著大家);是這樣嗎?
生(異口同聲):是的。
師(一幅高深莫測的模樣):其實,畫統計圖是有竅門的。你們坐好了,我就告訴你們。(學生紛紛坐好)這幅統計圖,只要看清楚顏色,和左邊標明的數量,就知道怎么畫啦。你們看,最喜歡白色的有10人,只要畫到這里就可以啦。(師一邊說,一邊用課件演示畫到10。)誰知道最喜歡藍色的人數怎么畫?最喜歡紅色的人數呢?
學生說,老師在課件中涂色。
師:經過咱們的共同努力,畫出了一幅漂亮的統計圖。你們說,去后河旅游,戴哪種顏色的帽子?
生:黃色。因為喜歡黃色的人數最多。
師:為什么要選擇人數最多的顏色?
生:因為我們要少數服從多數。
師(欣賞地):你們能有這樣的想法,真為你們高興。
五、大膽放手,獨立完成統計圖:
師:解決了帽子的問題,還要讓你們了解一下后河。后河,是 世界級的“自然博物館”。據統計,已知的有珙桐、紅豆杉等20種被稱為“活化石”的珍稀樹木,有火棘、雞蛋花等8種奇花異草,有華南虎、云豹等15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你聽到了什么數據信息,趕快在腦中整理一下。
師說完迅速走到講臺前,讓學生說出珍稀樹木、奇花異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種類,并將數據用課件寫入統計表。
名稱 珍稀樹木 奇花異草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種類 20 8 15
師:同學們聽得專心,也就得到了準確的數據信息!如果要把這些數據用統計圖表示出來,會不會?
生(充滿自信地):會。
師:請同學們拿出這幅統計圖,用水彩筆畫,畫完就舉手。比比誰畫得最快、最好。
學生獨立完成統計圖。老師巡視、指導。
師:同學們的動作很迅速,多數人都完成了統計圖。告訴我,珍稀樹木和奇花異草的種類,怎么畫?
學生回答,老師利用課件演示。
師: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呢?
生3:畫7格半。
師:為什么要畫一個半格呢?
生3:因為一格代表2種,一個半格就代表1種。7個半格就是14人再加1人就是15人。
師:你上來。用鼠標指指,在哪里畫半格(生3在電腦上用鼠標指,老師注視著全體學生,問)。看清楚了嗎?
生:看清楚了。
師:我們要先在格的正中間畫出一條線,把這個格平均分成兩個半格,再涂色(邊說邊用課件演示)。你們既聰明,又愛動腦筋。我要考考大家,請看第一題,誰知道?你說?
生:珍稀樹木。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為它的直條最長。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直條最長,表示種類最多。相反,直條最短,表示種類最?
生(齊):最少。
接著,師生共同完成二、三兩小題。
七、拓展應用,訓練學生思維及其看圖能力:
師(手指大屏幕):這些神奇的自然資源,讓后河的停車場停滿了各種車輛。一天,細心的小紅畫了一幅統計圖(課件出示),說是四個直條分別代表這四種車的輛數。認得這四種車嗎?
生(一起說):大客車、面包車、轎車、吉普車。
師:(課件出示一組信息):究竟哪個直條代表哪種車的輛數呢?小組討論一下。
小組討論。
師:好了,誰愿意上來在電腦上把這四種車放到它們應該在的位置,并大聲地說說為什么要這樣放?(學生紛紛舉手)你上來。
生(一邊放一邊講述理由):大客車的輛數最多,就把它放到最長的直條下面;吉普車的輛數最少,就把它放到最短的直條下面;面包車和轎車的輛數一樣多,就把它們放到一樣長的直條下面。
師:他說得頭頭是道,為他精彩的講述鼓掌。
學生鼓掌。
師:是不是只能這樣放?
生:還可以調換面包車和轎車的位置。
師在課件上操作。
師:根據統計圖,你知道大客車、面包車、轎車、吉普車各有多少輛?
學生回答,老師將數據寫入統計表:
種類 大客車 面包車 轎車 吉普車
數量(輛) 18 10 10 3
師:這么多的車,坐的都是游客。你想對司機叔叔說點什么?
生1:叔叔,您辛苦了!
生2:叔叔,您一定要注意安全啦!
生3:叔叔,請您慢點開。
師:謝謝你們說得這么好!作為司機,一定要注意乘客的安全。你們,也要注意安全嘍。這節課,了解了五峰的后河,學習了統計的知識。熱心的的同學們,能利用課余時間,幫忙統計一下想去后河旅游的同學有多少人嗎?
生(很樂意地,聲音響亮):能。
師:那在這先謝謝大家嘍!好,下課。
課后反思:
關注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這次在武漢參加省的小學數學優質課競賽,可以說是辛苦多多,感觸多多。在這里,要特別感謝教研員尹老師。從教案的預設到教案的實施,對我都進行了耐心細致的指導,讓我受益匪淺。經過這樣的一次活動,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要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讓所做的一切都能真正有利于學生的發展。下面就以執教的第三冊《統計》為例,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1、充分預設,促進生成。俗話說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教師在備課時,要盡可能地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充分地預測,才能讓自己在教學中做到心中有數。像我開始在預設當格子不夠,同學們會想出哪些辦法時,就沒有預設到“把一個格子分成兩小格”的情況。結果試教時,孩子們提出來了。好辦法啊!可以為“一格代表2人”的方法打好埋伏,作好鋪墊。我怎么就沒想到呢?下課以后,迅速調整教案,更改課件。事實證明,這個辦法,對學生理解“一格代表2人”的方法,立下了汗馬功勞。由此看來,充分的預設,對保證課堂教學的成功,有著積極的作用。
2、大膽放手,培養能力。小學低年級的《統計》重點在于讓學生經歷、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開始設計這一課時的教學時,我是先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顏色用投票的方式告訴老師,再讓學生經過投票、唱票,得出喜歡各種顏色的人數。試教了一下,雖然學生經歷了,體驗了,但感覺還是被老師牽著鼻子在走,不太符合新課改的理念。于是,我想,能不能把這個過程變為學生自主去調查呢?我把他們分成小組,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調查小組內最喜歡這幾種顏色的人數。經過再一次的試教,學生的表現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們想出了很多的方法,有舉手的、有站起來的、有一個一個問的、有報數的、還有的同學說可以把這幾種顏色寫在牌子上,調查的時候就舉牌,讓我驚嘆不已!由此,我有了很深的感觸:不是我們的孩子不行,而是我們不太相信他們。總覺得他們太小,不敢放手,沒有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想象、去思考,束縛了他們思維的發展。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大膽地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讓他們在活動中體驗、在觀察中發現、在學習中思考,導致思維的火花不斷發生碰撞,真正做到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發展,培養其數學個性。
3、引導得法,突破難點。這個課時,一格代表2人,既是重點,也是難點。讓學生通過討論、比較,真正體會到一格代表2人的方法最佳后,利用這個方法來畫圖,還需要一個進一步引導的過程。記得第一次試教時,最喜歡黃色的人數是16人,問學生怎么畫,有的說畫16格,有的說畫8格,還有的同學不明就里。這讓我不得不思考,怎樣引導學生用一格代表2人的方法來畫圖呢?第二次試教,引導學生發現格子不夠,要學生想辦法。當學生說到把一格分成兩小格時,因勢利導,把一格分成兩小格,可以代表多少人?學生說2人。那一小格代表的是幾人?學生說1人。再讓學生想,還可以怎么樣?學生說,還可以用一格代表2人。我就在課件中涂了一格,并在圖的左邊標明數量“2”,問學生,這是幾個2?學生說一個2。再涂一格,問這是幾個2?學生說2個2。又問,可以代表幾人?學生說4人。接著問,為什么是4人?學生迅速想到2個2相加就是4。繼續問,2+2用乘法怎么表示?學生說2×2,也就是二二得四。我依次往上涂格,每涂一格,就問現在幾個2啦,代表多少人?由于有了這個引導過程,后面的畫圖就變得很順利。看來,教師的引導要得法,要具有實效性。
4、結合實際,重組教材。編者在編撰教材的時候,不可能面面俱到,使一本教材符合所有的學生。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當地的實際和學生的學情,靈活處理教材,大膽地對教材進行重編和重組。比如教材創設的情境是統計學生最喜歡的動物圖片,我覺得這樣還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轉為通過欣賞五峰的后河,讓學生覺得后河美、后河神秘,激發學生想親自去感受一下的欲望,調動學生的旅游情緒,從而提出一個建議:旅游時,每人都戴上同一種顏色的帽子,繼而統計最喜歡每種顏色的人數。這樣一來,使學生的被動學習轉為他的實際需要,學習效果自然就大不相同了。
5、巧妙設計,練習有坡度。說起數學教學的練習設計,還真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怎樣設計,既能鞏固新知,又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讓學生跳一跳而摘到果子,需要我們多費心思,巧妙設計。就拿這一課時的教學來說,練習設計就有點偏于簡單,感覺落地時輕飄飄的,不能擲地有聲。而究竟怎樣設計比較好,還沒有一個確定的方案。不過,我還會繼續思考,直到自己比較滿意為止。
啰唆了半天,其實我還有一個體會,那就是學無止境,要學而不止。只有學習了,才能提高。我會自己督促自己,多學、多思、多練,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使自己的教育教學真正在為孩子們著想,切實促進他們各方面的發展。
《統計》知識點歸納 篇4
教學內容
1、 例1:橫向條形統計圖。
例2: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
2、 例1:平均數的含義和求法。
例2:用平均數來比較兩組數據的總體情況。
教學目標
1、向學生介紹兩種條形統計圖,使學生會看這兩種統計圖,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
2、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通過分析尋找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作出進一步的判斷和決策。
3、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理解平均數在統計上的意義。
教學重點
1、使學生學會看橫向條形統計圖和起始格與其它格表示不同單位量的條形統計圖。并會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2、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會求平均數。
會看兩種統計圖。
教學難點
學會看橫向條形統計圖和起始格與其它格表示不同單位量的條形統計圖。會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求平均數。
課時安排
1、簡單的數據分析 2課時
2、求平均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簡單的數據分析(1)
教學內容 第38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條形統計圖的意義。學會看橫向的條形統計圖。
2、初步學會制作橫向的條形統計圖。
3、能正確分析條形統計圖,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看兩種統計圖。
教學難點
起始格與其他格表示不同單位量的條形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引導學生觀察并理解圖意)
如果超市的王經理,現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種品牌礦泉水的銷售情況,還想知道下周該進些什么品牌的礦泉水。你有什么好辦法?(統計)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縱向條形統計圖,讓學生觀察。
說說這個統計圖與以前見過的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2、它的橫軸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
3、根據統計表,你能完成下面這份統計圖嗎?
3、學生討論并說明如何完成統計圖。
4、提問:如果用橫軸代表銷售量,用縱軸代表不同的品牌,該怎樣設計這樣的統計圖?
5、小組合作學習
6、小組匯報
7、出示規范的橫向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完成。
你能跟同學說說完成這樣的條形統計圖時要注意什么?
8、討論:如果下周要進貨,哪種品牌的礦泉水應該多進些?哪種品牌的礦泉水應該多進些?你能說說理由嗎?
三、引導學生進行小結
在前幾個學期,我們已經學會了收集數據 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來表示統計的結果。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統計、讓學生理解、體驗統計的1、展示數據2、科學預測、決策作用。
四、鞏固練
課本40頁第一、第四題
五、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統計》知識點歸納 篇5
課題條形統計圖 第 1 課時(總第44 課時)
學材分析
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知道條形統計圖的意義的用途有意義。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在四、五年級學過統計的知識,有一定的基礎。
學習目標
1、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知道條形統計圖的意義的用途;
2、了解制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制作條形統計圖;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準備
條形統計圖、實物投影儀
導學流程設計:
教 學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會了制作條形統計表,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常用統計圖來表示數量之間的關系。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條形統計圖
(1)出示我校1998~2002年人數統計圖。
(2)觀察這張條形統計圖你認為在制作時應注意哪些方面?
統計圖要標明統計圖的名稱、制作時間、統計項目等。統計圖的兩條互相垂直的射線。與水平射線垂直的射線的每一小段長度都相等。
2、制作全校各年級人數統計圖。
三、鞏固練習
將課前調查的全班同學體重的情況制成條形統計圖。
四、小結
1、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
2、你已經知道了關于“條形統計圖”的哪些知識?還想知道什么?
五、課內作業。
學生觀察條形統計圖,討論注意方面。
學生將制作好的作品進行展示。
學生調查全班同學體重。
學生小結。
學生做作業。
學生對讀圖,繪圖學生很感興趣、但繪圖時用一個長度單位表示一定的數量個別學生有錯誤,制作規范、美觀方面要加強。
課題復式條形統計圖第 2 課時(總第 45 課時)
學材分析
學會在有縱軸、橫軸的圖上用復式條形表示相應的數據。
學情分析
學生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知道在制作方法上與單式統計圖的不同之處。
學習目標
1、能看懂復式條形統計圖,能對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數據作簡單的分析,作出簡單的預測;
2、自主探究學習和小組合作的能力以及與他人討論、交流的能力。
教學準備
單復式條形統計圖
教 學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復習
上學期我們已經學習了單式條形統計圖,首先讓我們見見老朋友。
這是實驗小學五年級各班總人數的統計表和單式條形統計圖。
二、新授
1、質疑導入
為了能夠進一步了解各班的男女生人數,課前請5位同學分別作了調查,并制成了表格。
繼續用一個直條表示一個班級的人數,行嗎?為什么?
2、初識復式統計圖,了解和單式統計圖的區別
3、自學復式統計圖作圖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巡視。
4、學生匯報
5、分析統計圖
小結:從復式條形統計圖不僅可以看出各班總人數,還可以比較出各班男女生人數相差多少的情況。
三、拓展提高
1、創設情境
今天我們就以我國旅游業為研究對象,來做一名“小小統計師”。
2、點明課題
1995-1999年我國居民國內旅游人均消費情況。
3、請學生看書p-59頁
看到這張統計圖,你能獲得什么信息呢?
請大家預測一下, 2006年我國居民國內旅游人均消費情況會怎么樣?
7、點擊“共享情報”可以把你的想法寫在留言板里。
小結
四、深入研究
同學們進行實踐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做投球游戲,把結果與教材數據比較,這個問題,同學們還可以進行深入研究。
五、總結回顧
學完這節課后,同學們還可以進入“廣闊天地”,進入其他網站了解一些統計知識。
你能說說它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嗎?
學生回答。
請學生看一看它和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
小組討論,指名匯報。
從這張圖里你能獲得哪些信息呢?
小組討論,匯報。
1、學生小組合作,自己試一試。
學生制圖,師巡視指導。
2、匯報展示
3、分析統計圖,在留言版交流感受
同學們進行實踐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做投球游戲,把結果與教材數據比較,這個問題,同學們還可以進行深入研究。
學生總結。
教學反思
達標情況分析:良好
教學心得體會:復式統計圖學生很容易兩者混淆
課題復式折線統計圖第 三 課時(總第 46 課時)
學材分析
使學生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知道它的制作方法。
學情分析
學生在復式折線統計圖的基礎上,學習制作方法。
學習目標
1 使學生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學會在有橫軸、縱軸的方格圖上用折線表示相應數量的多少和變化情況。
2 使學生能看懂復式折線統計圖,能對復式折線統計圖作簡單分析;進一步滲透統計思想,認識統計的意義和作用,知道統計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和方法。
3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操作和實踐的能力。
教學準備
復式條形統計圖,單式折線統計圖,例題的復式折線統計圖,例題的方格紙。
教 學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 復習舊知
1 出示復式條形統計圖。
以例題的數據為素材,用復式條形統計圖出示。
說說統計圖的意思。
說明:在復式統計圖上,為了區分不同的數量,都要先用圖例來說明每種數量各是用哪種圖來表示的,才能使人看得清楚。
3 出示單式折線統計圖
讓學生說說折線統計圖的意思,說說是怎樣看出來的。
你認為制作這樣一份折線統計圖要注意什么?
提問:如果這個統計圖上要表示出第二門市部相同年份的利潤上繳情況,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呢?我們就要用到復式折線統計圖。
二、 教學新課
1 出示例題
說說兩個門市部上繳利潤情況統計表的意思。
2 制作復式折線統計圖。
統計圖的名稱是什么?先要畫什么?橫軸上要哪幾個年份?年份之間的間隔要怎樣處理?縱軸上的數量至少要表示出多少萬元?
讓學生看看課本,想想自己畫的對不對。
提問:圖中兩條折線各表示哪個門市部的數量?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 加深認識
提問:誰來說說這個統計圖的意思?
4 簡單分析
請同學們看第60~61頁統計圖下面的幾個問題,相互討論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
5 加深制圖的認識
提問: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在畫法上有什么相同電和不同點?
三、 鞏固練習
1 做練習四第1題
學生說說統計圖的意思
口答問題
2 做練一練的題
說說統計圖的意思
讓學生看清圖例,在方格圖里描點連線,畫折線統計圖。
提問: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想法?
四、 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什么?你認為統計的過程包括哪些工作〉?
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各有什么特點?畫法上有什么不同?
五、 作業
學生討論:
提問:你是怎樣看出同一年份中兩個紙條各是哪一個門市部的呢?(根據圖例)
學生制作折線統計圖。
學生討論方法。
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所畫的折線統計圖,并在全班說說是怎樣想的。
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問題的思考結果,全班交流。
學生看清圖例,在方格圖里描點連線,畫折線統計圖。
學生討論提問: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想法?
學生自己小結。
教學反思
達標情況分析:良好
教學心得體會:折線統計圖學生能繪制,也能讀懂
課題復式折線統計圖第 四 課時(總第 47課時)
學材分析
數學十一冊p-62頁
學情分析
學生對折線統計圖有一定的基礎。
學習目標
1、制作復式折線統計圖,能看圖準確分析圖中包含的信息。
2、掌握當統計數據的時間不連續的時候,水平射線表示的距離要根據實際時間多少來確定的方法,并知道這樣做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兩張數據統計表,學生準備一張方格統計圖紙(學具盒)
教 學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你長大了想干什么?
2、設計一個某某城市的氣象員,下面分管兩個城市,即甲市,乙市,其他同學擔任氣象員助理。
(二)循序漸進,探求新知。
1、氣象員走馬上任,首先調出甲市和乙市一年氣溫情況統計表
2、觀察書中已經繪制好的折線統計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能獲取什么信息呢?
3、根據統計表完成復式折線統計圖。
4、回答書上的問題。
5、說說兩城市的氣溫是如何變化的?
6、學生討論。
7、兩組折線在一個圖中,我們怎樣區分呢?
8、觀察統計圖,你從中又能獲取什么信息?產生什么聯想呢?
(三)鞏固知識。做一做課堂作業相關題目。
(四)結束語:今天某某過了一把氣象員癮,其他同學也跟著過了一把氣象員助理癮,其實就在明天,我們這個地方經濟發達。真誠的希望同學們認真學好統計的知識,并用統計的知識管理好我們的氣象,讓我們的氣象為人們服務。
學生回答問題。
1、觀察書中已經繪制好的折線統計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能獲取什么信息呢?
學生討論。
學生自己制作,交流評比。
自行設計,展示風彩,學生自評。
教學反思
達標情況分析:良好
教學心得體會:有趣的教學情境,能使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課題練習四第 五 課時(總第 48 課時)
學材分析
p63練習題1、2
學情分析
學生進一步了解條形和折線統計圖的格式和作用。
學習目標
1.進一步了解條形和折線統計圖的格式和作用,會根據條形和折線統計圖中的數據回答有關的問題。
2.能掌握繪制條形和折線統計圖的方法,能獨立繪制條形和折線統計圖。
教學準備
投影儀、自制投影片
教 學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揭題。
二.展開
1.投影出示p63練習第1題的統計表。
先復習條形統計圖的畫法,再回答表后問題。
(1)2001年與1991年相比,哪些行業的人數增加了?哪些行業的人數減少了?
(2)2001年與1991年相比,哪個行業的人數增加最多?哪個行業的人數減少最多?
(3)結合這個地區的總人口是增加還是減少?寫理由。
2.嘗試畫條形統計圖。
3.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完成下圖(第2題)。
投影出示p63練習四第2題。
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請學生說說是畫什么統計圖?
(1)學生自己試一試,完成統計圖。
(2)學生交流互評。
(3)教師小結。
三.鞏固
練習基本練習題
四.總結
五.作業1、《同步伴讀》
先復習條形統計圖的畫法,再回答表后問題。
先學生自己試一試,獨立完成,再學生討論互評。
學生嘗試畫條形統計圖。
學生自己試一試,完成統計圖。
學生交流互評。
教學反思
達標情況分析:良好
教學心得體會:通過練習學生加深了印象
課題練習四第 六 課時(總第49 課時)
學材分析
p64練習四實踐活動題 自制練習紙(每生一張:內容是身高統計圖)
學情分析
掌握條形和折線統計圖表示統計數據的方法。
學習目標
1 1、掌握條形和折線統計圖表示統計數據的方法,加深對條形和折線統計圖所表示的數據的理解,能利用折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
2.聯系實際進行統計,經歷統計過程,體會統計在實際中的應用和作用,培養統計的意識,提高實踐能力。
教學準備
利用條形和折線統計圖
教 學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復習
(1)復習條形和折線統計圖的有關知識。
(2)說說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區別。
二、學生實踐活動
1、請學生測量全班的身高,并把數據記錄下來。
2、學生完成書中表格。
3、師生核對。小結。
4、完成書中復式條形統計圖。
提問:你認為完成一項統計要經過哪些過程,
說明:一項完整的統計,先要收集數據并進行分類整理,再選擇適當的統計圖或
5.做p63練習四實踐活動第(3)小題。
讓學生看第3題,說一說第3題的題意和從統計表里知道了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合作研究,派代表發言。
2.統計表表示出相關的數據,然后對數據作出比較,分析、推理和判斷。
三.實踐性練習
1.做補充練習。
讓學生了解題意。要求兩名學生相互合作,按要求從復印的身高記錄上收集自己
和同伴的身高數據。要求在課本上制成復式折線統計圖。讓學生與自己的同伴討論從
圖中能得出哪些結論。組織學生在班內交流自己得出的結論。提問;你認為復式折線
統計圖有什么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還可以用折線統計圖來表示統計的數據,幫助我們進行分析?
2.統計家庭電話費支出情況。
讓學生拿出事先收集的家庭電話費支出情況,要求學生看一看每月的支出的金額。你能與自己的同桌同學合作,制作出你們兩家的電話費支出的復式折線統計圖嗎? 學生完成復式折線統計圖。現在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制作的復式折線統計圖,看看你們家的電話費支出情況怎樣,比比兩家去年下半年的電話費支出有什么不同。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練習了什么內容?你進一步明確了哪些問題?
四.作業
自制練習紙(每生一張:內容是身高、體重統計圖)
學生說一說。
學生實踐活動
學生自己測量全班的身高,并把數據記錄下來。
學生回答問題。
學生看第3題,說一說第3題的題意和從統計表里知道了什么。
讓學生了解題意。要求兩名學生相互合作,按要求從復印的身高記錄上收集自己。
組織學生根據自己制作的統計圖把分析情況進行交流。
學生小結。
教學反思
達標情況分析:良好
教學心得體會:要讓學生養成仔細審題的習慣。
課題整理與復習 第 七 課時(總第 50 課時)
學材分析
整理與復習學到的知識,試一試第1題。
學情分析
學生知識的整理和歸類。
學習目標
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以前學過的知識和計算方法。
2、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復習。
教學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 學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引入
1. 問:以前幾個單元我們一起學習了哪些知識?指名回答。
2. 師生一起歸納、整理幾個單元所學內容。
3. 揭示課題。
4. 請學生把知識進行簡單的整理。并寫下來。
5. 與同學進行交流。
二.展開(要多設計一些學生生活實際的題目,讓題目靠近學生生活。)
1. 根據學到的知識,請學生提問題。
2. 學生自己嘗試解決。
3. 與同學進行交流。
注意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
三.綜合應用。
投影出示p66練一練第1題。
先4人小組中討論,并解答,然后在全班同學面前匯報,特別要說清思考過程,最后,教師講解。
三.總結
四.作業
學生指名回答。以前幾個單元我們一起學習了哪些知識?
學生把知識進行簡單的整理。并寫下來。
與同學進行交流。
根據學到的知識,請學生提問題。
學生自己嘗試解決。
與同學進行交流。
先4人小組中討論,并解答,然后在全班同學面前匯報,特別要說清思考過程。
教學反思
達標情況分析:很好
教學心得體會: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空間,學生更喜歡。
課題整理與復習 第 八 課時(總第51 課時)
學材分析
整理與復習第2、3題
學情分析
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學習目標
1.能靈活運用本單元的知識解答問題。
2.通過圖形的組合,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尺、三角板
教 學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復習以前學過的知識。
(1)復習條形和折線統計圖的有關知識。
(2)說說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區別。
二.練一練
1. 出示p66練一練第2題。
2. 請學生討論題后的問題。
3. 學生回答、交流。
三. 展開練習
1. 設計一個學生生活實際的折線統計圖題目,讓題目靠近學生生活。
先指名板演,其余同學各自做在草稿紙上,然后全體師生共同講評,指出存在的錯誤,尤其是做在草稿紙上的同學一定要自己找出錯誤的原因和正確的解答過程,特別是解題的思路。
2.獨立嘗試練習。
3.分4人小組進行練習。
四.練一練第3題。
1. 出示題目。
2. 學生獨立嘗試練習。
3. 師生交流,互評。
4.小結。
三.鞏固
請學生做統計圖的相關題目。多練。
四.總結
五.作業
《同步伴讀》
學生復習知識。
學生回答問題,交流問題。
先指名板演,其余同學各自做在草稿紙上,然后全體師生共同講評,指出存在的錯誤,尤其是做在草稿紙上的同學一定要自己找出錯誤的原因和正確的解答過程
分4人小組進行練習。
學生練習。
教學反思
達標情況分析:良好
教學心得體會:分4人小組進行練習,學生進行的比較順利
課題整理與復習第 九 課時(總第 52 課時)
學材分析
整理與復習第4、5、6、7題
學情分析
主要培養學生的空間能力。
學習目標
1.能靈活運用本單元的知識解答問題。
2.通過練習,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計算能力
教學準備
練習題
教 學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復習以前學過的知識。
(1)復習比和比值的有關知識。
(2)說說求比的注意事項。
二.練一練第4題
1.出示p66練一練第4題。
2.請學生獨立嘗試完成。
3.學生回答、交流。
三. 練一練第5題
1.出示p66練一練第5題。
2.請學生讀題。
3.學生獨立嘗試完成。
4.學生回答、交流。
(注意事項:先指名板演,其余同學各自做在草稿紙上,然后全體師生共同講評,指出存在的錯誤,尤其是做在草稿紙上的同學一定要自己找出錯誤的原因和正確的解答過程,特別是解題的思路。)
四.練一練第6題。
1.出示題目。
2.學生獨立嘗試練習。(先指名板演,其余同學各自做在草稿紙上。)
3. 然后全體師生共同講評,指出存在的錯誤,尤其是做在草稿紙上的同學一定要自己找出錯誤的原因和正確的解答過程,特別是解題的思路。
4.小結。
五.練一練第6題。
1.出示題目。
2.學生獨立嘗試練習。
3. 然后全體師生共同講評,指出存在的錯誤,尤其是做在草稿紙上的同學一定要自己找出錯誤的原因和正確的解答過程,特別是解題的思路。
4.小結。
六.鞏固練習
請學生做統計圖的相關題目。多練。
四.總結
五.作業
《同步伴讀》
學生復習知識。
學生練一練。
學生獨立嘗試完成。
學生獨立嘗試完成練習題5。
學生交流、回答。
全體師生共同講評,指出存在的錯誤,尤其是做在草稿紙上的同學一定要自己找出錯誤的原因和正確的解答過程,特別是解題的思路。
(先指名板演,其余同學各自做在草稿紙上。)
學生練習。
教學反思
達標情況分析:學生基本掌握,
教學心得體會:練習多了,學生掌握的也較好
《統計》知識點歸納 篇6
認真擬定說課稿, 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師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下面是關于小學數學《統計》說課稿 范文,僅供參考!
小學數學《統計》說課稿
教材簡析
《統計》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的內容。教材首先出現實際場景——生日聚會,引導學生學習分類整理,初步學習統計,認識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教材還安排了“想想做做”,內容是整理小組里小朋友最喜歡吃的幾種水果的人數。目的是讓學生相互協同、合作學習,體會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進一步體會統計的過程及作用,逐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這一課時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感受數據的整理過程。
教學難點是初步感受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新課程要求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統計》這一課意在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并通過親手實踐,經歷和體會整理簡單數據的過程,初步認識統計的思想和方法。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數據整理,感知數學在生活里的作用。
2.經歷數據的整理過程,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獲得簡單統計的結果。
3.感受統計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體會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4.學會有序觀察、有條理地思考。
5.在合作與交流的學習中,學會肯定自己和傾聽他人的意見。
教學流程
一、提供質疑的時機,喚起“主角”意識。
師:小朋友,你們每年都過生日嗎?過生日時你邀請哪些好朋友呢?爸爸媽媽是怎樣為你過生日的呢?(出示主題圖)今天是大象的生日。看了這張圖,你們想提什么問題?
生:大象家來了哪些客人?客人送給大象哪些花呢……
【這一層次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過生日這一事件,讓學生自己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通過生生互問、師生互問,實現角色轉換。喚起學生的“主角”意識。】
二、提供探索的機會,激活“主角”意識。
1.動手實踐、自主探索。
(1)分類理一理。
師:這些問題都提得很好,那么誰又能解決這些問題呢?你能一眼看出每種小動物各有多少只嗎?怎么辦?(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后說說。)
生:只要把小狗放在一起,小猴放在一起,小豬放在一起。(讓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操作,把小動物分類理一理,在實際場景圖上找到一個動物,就在下面擺一個動物。)
指名學生到黑板前分類整理,有的學生將小動物分類后擺成一堆一堆的,有的學生將小動物分類后一個對一個排成一排一排的,有的學生是從下往上排的,有的學生是從上往下排的。
哪種擺法比較好?通過比較,學生知道擺成一堆一堆的不能很快看出每種小動物各有多少只。而將小動物分類后一個對一個地排好,就能比較容易地看出每種小動物有多少只。
師:分類后一個對一個地排好,我們就說是“分類理一理”。
【這一層次讓學生自己來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學生的操作與實踐去發現、經歷和體會分類整理的過程,從而形成表象,激活了“主角”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2)語言描述。
看了這張圖你能告訴大象什么呢?請你和同桌說一說,同桌在說的時候,你要仔細聽,聽聽他說的是否和你說的一樣。(學生互相說。)
剛才同學們交流得很認真,現在誰能站起來響亮地說給大家聽。
像這樣整理有什么好處?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借助語言可使動作思維內化為智力活動,讓學生用同桌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反復描述,既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有利于操作表象的形成,同時激活了“主角”的評價能力。】
2.獨立操作、體會過程。
師:紅花、黃花、綠花、紫花各有多少朵呢?請你從附頁中把它們剪下來,分顏色理一理。
學生匯報分類整理的結果。教師在四種顏色的花下板書花的朵數,再畫上線,并讓學生說說從表中知道了什么?先同桌說,再指名說。
師:……我們把小動物分類理一理,把花分顏色理一理,這就是統計。(揭示課題:統計)
【這一部分通過獨立操作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感受數據的整理過程,進一步培養“主角”意識。】
三、創設選擇的空間,積淀“主角”意識。
師:小朋友真聰明,為了獎勵大家,大象拿出水果招待大家,你喜歡吃哪一種水果?把它從附頁中剪下來,以組為單位理一理,并說說 從這張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給學生提供一些貼近生活的統計表,如“聽課老師年齡統計表”、“小組男女生人數統計表”、“本節課教具、學具統計表”等,讓學生進行調查、整理。學生可以獨立做,也可以合作做,然后把自己最為滿意的一張表介紹給大家。
【在紛繁復雜的現實世界中,每個人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培養學生的選擇意識和選擇能力,對學生以后適應社會甚為重要。在這一層次,教師為學生創設選擇的空間,讓學生體味自由選擇的輕松和快樂,這是積淀“主角”意識的有效方式。同時讓學生統計喜歡吃水果的人數,也使學生初步感受了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四、賦予總結評價權利,豐富“主角”意識。
引導學生自己總結: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是怎么學到的?
《統計》知識點歸納 篇7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6~117頁,練習與應用第4題,探索與實踐第1,6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與應用,使學生進一步提高運用統計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發展統計觀念.
2,通過探索與實踐,使學生體會統計的廣泛應用價值,感受數學與其它學科的聯系,感受學習數學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通過評價與反思,使學生進行反思和自我評價,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行成.
教學過程:
一,練習與應用
1,出示第4題.
2,用什么方法調查
3,提出要求:
(1)每人只能選擇一個喜歡的電視節目.
(2)在調查中每位同學都要做好記錄.
4,學生獨立完成,展示作業,集體評價.
5,在小組中看圖提出問題,互相解答.
二,探索與實踐
1,完成第5題.
提出要求:
(1)應按題目要求的時間及時測量蒜葉的長度.
(2)每個蒜頭長出蒜葉可能不只一片,測量時應該測量最長的那片.
(3)以"厘米"為單位測量,測量結果應精確到十分位.
2,完成第6題.
分組開展活動.
提出要求:先在正方形的六個面分別寫上"123";再輪流再桌子上拋20次.其余同學幫助記錄,最后分別進行整理,獨立完成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四人拋正方形木塊的結果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哪個數朝上的次數最多 哪個數朝上的次數最少
討論: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三,評價與反思
了解各項評價指標的意思,在小組中自我評價及同學互評.
《統計》知識點歸納 篇8
各位尊敬的評委老師:
今天,我為大家說課的題目是(《統計》),我打算從以下幾方面來說:
一、說教材。
先來說說教材分析,本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標準實驗課程第(三)冊第(七)單元的內容。教材為了便于學生掌握,為學生的學習新知作了精心的設計。內容的選擇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如統計喜歡的動物卡片、統計學生喜歡看的比賽,喜歡的玩具等等。本節課它是在學生學習了(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學會運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今后進一步學習(統計的有關知識)打下基礎,作好鋪墊。
本節課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進一步吐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難點是(讓學生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解決重難點的關鍵,我認為是(選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的內容,并且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課程標準的理念出發,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幾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2、在學生填寫統計表,畫條形統計圖的過程中,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
3、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趣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在教具和學具上需要準備的
(多媒體課件,動物圖片,練習紙等)。
二.說說教法學法。
“優化教學過程最根本的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過程,學會學習,是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本著這一理念,我在教法和學法上是這樣設想的:
首先說說教法的設想:本課時的學習是在學生一年級原有的基礎之上來學習的,因此在教學時我將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數學建模和學習經驗,選擇和創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在學習過程中盡量增加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大膽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方法去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從而感受統計的意義,形成統計的觀念。
再來說說學法的設想:《標準》指出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也是本節課學生學習新知的主要方法。課堂上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互相討論、分析、研究,留給他們足夠的動手實踐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體驗統計的全過程,讓學生在全情參與中不知不覺中學會新知,發展能力。
三、說說教學程序的設計。
《標準》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數學課堂生活化,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因此在設計教學流程時努力做到“讓學生在生動的情景中學習”、“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培養良好的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特地設計了一下的教學環節:
1、情景激趣,揭示課題。
課的開始,我創設了班級“迎新大聯歡”的情景,讓學生戴上動物頭飾進行活動,準備了虎、狗、兔、烏龜動物圖片貼于黑板之上,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在題卡上打“√”。教師提問,老師該如何準備這些頭飾,你們有什么好的辦法?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統計。這樣設計,特別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一方面為新課的探究準備了第一手的材料,又使學生體會到統計在日常生活中必要性!
2、合作探究,培養能力。
A、探究整格的涂法。
(1)學生小組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錄整理數據,填入統計表中,然后匯報數據記錄情況,教師提問,你們是用什么方法進行統計的,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各種統計的方法,可能會有正字法,“畫△”等方法,這樣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并且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2)讓學生在條形統計圖(每格表示1個單位,最多數量為10)中表示出每種頭飾的數量,在答題紙卡上完成。教師提供的統計圖只有10個格子,比如小兔有16個時,學生們肯定會有不少意見,認為在這個條形統計圖上無法再繼續,這是老師抓住機會,問“小兔有16個,畫16個格子不夠了怎么辦”,小組內進行第一次的討論,交流,動腦筋、想辦法,教師巡回指導,及時了解學生的討論情況,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全班的反饋交流。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①往上加格子;②在旁邊一欄中繼續畫等,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多媒體上出示。③當有學生想到把1格分成兩小格,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的媒體展示,問問學生怎么一分為二就夠了,1格表示幾個,多請兩個學生講講為什么一格表示兩個單位之后,小兔的數量16能科學的表示。
對于以上反饋的三種方法,學生先獨立觀察比較并思考,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再進行第二次的小組交流,然后統一看法:當數據較大時,用“一格表示2個單位”的方法更合理。在以后的學習中還可以用“表示一格3個、5個。。。。。。甚至更大的單位。
(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有問題才有思考。這一環節的設計,我從學生的困惑和問題出發,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統計活動中去,讓學生根據收集的數據自己提出問題,并尋求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學生在一次一次的討論、交流、傾聽中深刻理解了統計意義和作用,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3)在新的每格表示2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上,學生把每種動物頭飾的數量表示出來。在獨立完成的基礎上,教師提問:如16個頭飾為什么只涂8格?4個頭飾在剛才的統計圖上涂了4格,現在為什么只涂2格就可以了?等等這樣看似簡單而不經意的提問,其實能對學生理解每格表示2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的制作方法和含義有很大的幫助。
接著請學生看著統計圖,說說從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信息?在全班交流的基礎上,采用同桌一問一答的形式分析這個統計圖。
B、探究半格的涂法。
(1)創設“開聯歡會老師去買冷飲”的情景,出示所買的各種冷飲的統計表,數據分別是:10、6、11、17,以及兩個條形統計圖(分別是每格表示1單位,每格表示2個單位的),讓學生進行選擇,統一意見,選第二種統計圖比較合理。
(2)接下去是學生嘗試這完成這個統計圖,有困難的進行小組的第三次討論:11該涂幾格,怎么涂?給學生充分的展示思維的時間,然后進行交流反饋,教師根據反饋在多媒體上進行講解和示范,帶給學生科學正確的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3)教師問:看了這個統計圖,假如你是冷飲店的老板,你會怎樣進貨?說說理由。
象這樣問題的提出,一方面學生對這個現實存在的問題很感興趣,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另一方面,學生能真真切切的體會到統計知識的是實用性,比老師空洞的說教強得多!并且《課標》要求本節課的教學,教師應注意在統計活動中,引導學生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樂于與同伴交流,培養學生善于提出問題以及分析、比較和推理的能力。
以上環節的設計,都是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在合作、推理的過程中親身體驗,學會了思考、學會了交流。
3、鞏固深化,課外延伸。
(1)教師創設“聯歡會演節目”的情景,出示一個不完整的條形統計圖(下面沒有內容),請學生觀察說說缺了什么?然后給出提示,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將統計圖補充完整。這使學生將統計圖的有關知識與分析統計圖反方法的有機結合。
(2)設計了一個“課后小調查”。小組合作調查班級同學最愛看的圖書種類,制成統計表,并根據調查結果對學校圖書室提出建議。
使學生明白數學來源于生活,是“有用的”,同時也是對學生學習質量的一種反饋以及課堂的延伸。
4、總結全課,談談該受。
這一環節,請學生回憶一下自己剛才學習時的表現,你有什么收獲?
談談你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感受或本組同學在這節課中的表現。
這樣,通過交流評價,引導學生愉快地交流活動中的感受和經驗,交換意見與看法,學會評價自己,評價他人。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始終堅持“將課堂還給學生”,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中重要的參與者和創造者
《統計》知識點歸納 篇9
單元教學內容:
1、最喜歡的水果(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
2、迎新年(根據圖表中的內容回答問題)
單元教學目標
1.借助有趣、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2.初步體驗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能力。
單元教學重點:
感受統計的必要性,掌握統計整理的正確方法,能根據統
計圖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單元教學難點:
體驗數據、實物整理和統計的過程。
課時安排:
本單元計2課時,具體安排如下:
1、最喜歡的水果 1課時
2、迎新年 1課時
1、最喜歡的水果
教學目標:
1. 借助有趣、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2.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過程,認識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圖表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重點:
初步感受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
教學難點:
能根據圖表中數據,提出并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新年快到了,班級里準備開聯歡會,老師想買一些水果給同學們吃,你們都喜歡吃什么水果呀?
生1:我喜歡吃蘋果。
生2:我喜歡吃香蕉、梨。
生3:我喜歡吃橘子、草莓。
2、老師課前也到商店里調查了一下,蘋果、梨、香蕉、橘子現在市場上能購買到,而草莓、彌猴桃等冬季買不到,所以老師決定買這四種水果,可以嗎?
3、哪種水果買得多一些呢?
二、做中學,學中得。
師:每人挑選一種你最喜歡的水果,跟老師和小朋友們說一說。
師:老師怎樣才能知道每種水果有多少個人喜歡呢?誰能幫老師想個好辦法?
生:把喜歡吃蘋果的同學排成一行,喜歡吃橘子的排成一行。
師: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們就按這種方法來試一試,喜歡吃蘋果的同學站在第一行,喜歡吃橘子的同學站在第二行,喜歡吃香蕉的同學站在第三行,喜歡吃梨的同學站在第四行。
(生活動)
師:(走到同學中)站好排就能知道具體有幾個人嗎?
生:不能。
師:應該怎么辦?
生:一個一個地數一數。
師:對,數的時候應該一個一個地數,不多數一個,也就是不重復,還要注意別漏數,現在每行第一名同學數一數你們組的人數。
(生匯報人數。)
師:咱班小朋友可真棒,這么快就幫老師解決了問題,分組站排是一種調查方法,還有沒有其他方法來調查呢?
生1:讓喜歡吃蘋果的同學舉手,數一數有幾個人,再讓喜歡吃橘子的同學舉手,數一數。
師:這也是一種調查方法,還有嗎?
生2:分4組坐,每種水果坐一組。
師:可以分4組坐。
生3:還可以畫√號。
師:這些好辦法老師建議你們一會兒在小組學習中去試一試,現在每組小組長為調查員,負責帶領小組的同學選一種調查方法,去調查喜歡吃各種水果的人數,2號同學把你們各組調查的結果記錄下來。
(生活動)
師:老師在每組桌面上放一張表格,根據調查表,把各種水果圖片貼在這張表中。喜歡吃蘋果的同學,將蘋果貼在這個格里,喜歡吃梨的將梨貼在這個格里……注意一個小格里只能貼一個水果,開始吧!
師:在全班同學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完成了這幅圖,看圖你們知道了什么?
生:喜歡吃(蘋果)的人最多,喜歡吃(橘子)的人最少。
師:如果老師現在讓你去買水果你知道怎么買嗎?
生:我就要多買一些蘋果。
師:好,根據統計圖中每種水果的數量,我們來填在這個表中。
師:這個表就叫統計表,看圖或者表上的數據,結合我們學過的知識,看一看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蘋果比橘子多幾人?
師:是喜歡吃蘋果的比喜歡吃橘子的多幾人?
生2:喜歡吃橘子的人數和喜歡吃梨的一共有幾人?
生3:喜歡吃橘子和梨的共有幾人?
師:好,我們就提到這里,如果你還有不同的問題,就跟小組里的小朋友說一下吧!
(學生組內互問。)
三、做中得,得中悟。
師:你們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嗎?
生:猴年。
師:新一年的小使者晶晶,給我們班帶來了許多新年禮物。(微機出示:電腦、算盤、筆、計算器混放的場景。)
師:怎么樣才能讓大家很快看出哪種東西各有多少呢?
生:把每種東西排排隊,再數一數。
師:為了操作方便,我們就用正方形代替計算器,用圓圈代替電腦,用長方形代替算盤,用三角形代替鉛筆。像剛才那樣把每一類東西排成一行,貼在方格紙里,再把統計表填完整,如果有困難的話可以和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開始吧!
師:誰愿意公布一下統計的結果?
(生展臺展示統計圖表。)
師:你們真優秀,請回座。
微機晶晶說:同學們能自己畫好統計圖,填好統計表,我很佩服你們,不過我的禮物要送給愛學習的孩子,你們能回答我幾個問題嗎?
微機晶晶提問:
1. 電腦有幾臺?
2.算盤和筆共有多少?
3.電腦比計算器多多少?
4.我一共送來多少個禮物?
微機晶晶:看來同學們真是既聰明,又可愛,都是愛學習的好孩子,我決定把這些東西都送給你們,希望你們繼續好好學習。
師:同學們表現得這么出色,老師真為你們高興,祝愿你們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得更充實、更愉快,下面老師彈一首《新年好》,同學們就一起唱起來,跳起來吧!(小朋友喜歡的歌曲:《新年好》)
四、玩中樂,樂中拓。
師:老師想知道,小朋友每天晚上吃完飯,寫完作業,都喜歡做什么事呀!
生:看書、看電視。
師:在什么欄目里出現過這種圖標?知道它們代表什么嗎?
生:天氣預報,晴、陰、雨、雪。
師:這里是韶關市今年11月份的天氣情況,知道老師想讓你們完成什么練習嗎?
生1:統計一下晴天、陰天各有多少天。
生2:比較一下,哪種天氣最多。
……
師:現在你們桌上就有一張統計表,請你認真數一數把這張統計表填好。
師:哪個組同學愿意展示一下完成的統計表?看著你手中的統計表,提出問題,指定其他小組同學回答。問題盡量不重復。
師: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2、迎新年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感受統計活動的必要性。
2、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學會用不同形式呈現數據,由實物圖過渡到統計表。
3、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4、通過活動,培養合作交流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學會用不同形式呈現數據,由實物圖過渡到統計表。
教學難點:
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小朋友,智慧老人去一(2)班做客。噢,原來是新年到了,為了讓小朋友過一個快樂的節日,智慧老人要和他們進行一系列的活動。他們班有些什么活動?咱們也跟他去看看吧!
2、板書課題:迎新年。
二、觀察整理,引出新知。
看!智慧老人來到了表演組。
1、仔細觀察,從圖中你發現了什么?
(出示掛圖)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統計。
(4 人一組,1 人記錄)
3、各小組匯報結果。
4、師生共同填寫統計表。
5、你能根據統計表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啟發學生提出:參加演出的一共有多少人?
唱歌的比跳舞的多多少人?
……(問題提的越多越好)
三、應用實踐。
1、教師知道小朋友最愛玩了,智慧老人也愛玩,看他來到了哪兒?
學生觀察小朋友在玩什么?互說、互議。
2、這幾位小朋友又在玩什么呢?請你說一說,你能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嗎?
(1)小紅第一次投中6分,第二次投中8分,兩次一共投中多少分?
(2)小剛第一次投中9分,他想比小紅得分多,第二次至少要投中幾分?
(3)小丹投兩次,最多得多少分?
(4)第一名投中20分,第三名投中16分,第二名是小強,他可能投中多少分?
3、這些問題你會解決嗎?
4、小朋友,你們能把咱們班的男、女生人數統計出來嗎?
四、思維擴展。
在智慧老人的帶領下,咱們觀看了一(2)班小朋友“迎新年”的活動。說一說咱們班如何過新年,應展開哪些活動。
《統計》知識點歸納 篇10
要預設,更要注重生成
——————《統計》評課
這次景東杯課堂教學比賽,我聽了李丹老師上的《統計》這一課,作為一名教齡還不滿一年的年青教師,我覺得李老師這節課有許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整節課從新課的引入,新授,練習和課堂小結各環節的安排比較合理,有序,層次清晰,練習設計有層次,有拓展,既照顧全體,又為個別學有余力的學生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條件,體現了學生的個別差異性,如果長此堅持下去,定能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本節課中,李老師能提供學生比較充足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如課中老師讓學生說說如何統計班中每種水果喜歡的人數,在出示了統計圖后,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還安排了讓學生看統計圖同桌互相提問題等等,這樣在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質疑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性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由于李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比較民主,在課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能在課中大膽質疑,如有學生發現教師所給的統計圖的縱軸只有17個格子,就向老師提出:如果超過17人該怎么辦 這些寶貴資源的呈現無疑是我們數學課上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愛因斯坦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十個問題更重要.
在這里我也想給李老師提幾點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要正確地處理好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系.在統計班中學生最喜歡吃的水果的人數時,教師明知道有個別學生已重復站立而不加以指正,(班中也有同學向老師反映某某同學已經站立過了,但教師沒有予以回應.)我想這是因為在教案中教師有這樣一個預設的問題:我們怎么知道班級里每個小朋友都統計到了呢 李老師想讓這個問題能在后面順理成章地出現,孰不知這樣做反而使教師要對班級人數重新進行統計,這樣做勢必要浪費許多寶貴的教學時間,`以致后來教師就干脆造假,把總人數湊齊就算完成了人數統計,這樣做的結果顯然使統計失去了它的真實性和它的實際意義.
教師對學生的提問要規范,表達要確切,如教案中"這是統計圖嗎 "這句話表達就不夠確切,應可以這樣問:這是一張完整的統計圖嗎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要注意傾聽,更需要有適時的評價.在本課中,當學生完成了第一張統計圖后教師要學生回答:你是怎么看出喜歡什么水果的人數最多和最少 當有學生回答:喜歡草莓的有16人,喜歡菠蘿的有1人,所以喜歡草莓的人數最多,喜歡菠蘿的人數最少.這樣的回答顯然與教師的要求不相符合,所以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反應比較冷淡,也沒有對該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并進一步啟發,但我們知道該學生從數字上看出數量的多少顯然是沒有錯的,老師對該生的回答先要予以肯定,然后啟發學生從另外不同的觀察角度來回答問題,從而讓學生從觀察直條的高低來知道數量的多少.
從試教課到正式上參賽課,我覺得李老師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只要她繼續不斷地努力鉆研教材和改進教法,相信她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小學數學教師.
《統計》知識點歸納 篇1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2~113頁,練習二十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制作方法,能根據數據完成相應的復式條形統計圖.
2,使學生能根據圖中數據進行比較,分析,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完成練習二十一第1題.
出示統計圖.
這張統計圖反映了什么情況
從這張統計圖中你能了解些什么
指名回答.
出示討論題:你能解決這三個問題嗎
小組討論,交流.
匯報討論結果,集體評價.
你覺得哪些運動技能比較容易掌握 哪些運動技能掌握的難度較大 哪些運動技能男,女生水平差距較大 哪些運動技能男,女生水平接近
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說說理由.
2,學好復式條形統計圖對我們分析生活中的現象或事情有幫助嗎 想自己試一試嗎
二,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一第2題.
(1)課前分小組調查本組同學體育達標合格情況.
(2)各組匯報本組合格情況,其余組記錄.
(3)各組分工整理數據,把數據填入統計表.
(4)展示統計表,核對數據是否正確一致.
(5)統計表的數據應如何在條形統計圖上表示
(6)每一項數據應畫在哪里
(7)縱軸上一個單位表示多少 怎樣區別男,女生
(8)獨立完成條形統計圖,展示學生作業,集體評價.
2,完成練習二十一第3題.
(1)這些數據反映了什么情況
(2)你會根據提供的數據完成統計圖嗎
(3)獨立完成條形統計圖,展示學生作業,集體評價.
(4)如果不分上半學期和下半學期,應怎樣整理數據
統計圖應該怎樣畫
獨立完成單式條形統計圖,展示作業,集體評價.
(5)出示3個問題,小組討論.
單式條形統計圖與復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聯系和卻別呢
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比較,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優點在哪里呢
獨立完成計算,指名說說方法.
三,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在統計方面有什么新的收獲 向大家介紹一下.
《統計》知識點歸納 篇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表現數據。
2.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明確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表現形式,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合作意識。
教具準備:教科書第109頁教學情境的錄像片或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車,各種車輛每天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著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請同學們看,這是一條道路上過往車輛的錄像片。請同學們幫助記錄一下四種車輛的數量。
二、探求新知
1.組織記錄。
(1)給學生發記錄單。
種類
轎車
面包車
客車
貨車
輛數
(2)學生記錄。
同學們,在觀看錄像的時候,你是如何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的?交流后明確用畫“正”字的方法記錄既快捷又方便。
(3)再次播放錄像,學生記錄。
由于車輛過往速度快,學生記錄會產生困難,反饋時如果學生記錄不全,再次組織學生研究如何記錄才能完整。強調分組合作記錄,每人記錄一種車輛的數量。
(4)再次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
(5)整理數據并填入統計表。
2.制作統計圖。
(1)學生分組討論。
如果運用一個□表示1輛或2輛車,最多畫幾個格?應該怎么辦?明確用1個□表示5輛車比較合適。
(2)師生共同完成統計圖。
先讓學生嘗試獨立繪制條形統計圖,然后回答問題。
組織討論:20分鐘后來的第一輛車最有可能是哪一種車?為什么?
3.師生總結繪制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三、鞏固應用
1.獨立完成第111頁的“做一做”。
2.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1~4題。
(1)練習二十二的第1題。
組織學生提供信息,收集信息,記錄數據并填寫統計表,完成填空題。
(2)練習二十二的第2題。
課前與學校衛生室聯系,調查二年(1)班和五年(1)班的視力情況,完成統計表,并談一談對視力較弱的同學的建議,鼓勵學生暢談自己的想法。
(3)練習二十二的第3題。
利用多媒體出示“班級圖書角情境圖”。學生自己觀察,獨立完成。對要增添的書的建議,組織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并說明理由。
(4)練習二十二的第4題。
這道題以作業的方式完成,課后以小組為單位調查二年級全體同學看電視的時間,把調查得到的數據制成統計表和統計圖。明確長時間看電視有害健康,要注意用眼衛生。
《統計》知識點歸納 篇13
單元教學目標
1、 通過結合實驗數據畫統計圖的活動,體會統計圖中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進一步理解條形統計圖所表示的意義。
2、通過處理實驗數據的活動,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根據數據畫折線圖,并能根據折線統計圖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
3、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活動,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單元編寫意圖
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本單元教材編寫的特點是將統計知識的學習與學生處理實驗數據的過程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教材的編排中,安排了兩個活動:栽蒜苗(一)、栽蒜苗(二)。學生將在處理數據的過程中體會不同統計圖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處理實驗數據的過程中,認識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
在第一學段,學生已經學習了1格表示1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而本單元學習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在理解和掌握上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因為,1格表示1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的基礎是象形統計圖,它所表示的數據與學生的直觀認識相一致,容易理解。而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其每1格代表的意義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學生需在處理實驗數據中逐步加以理解。
栽蒜苗(二)中的折線統計圖是在學生的預測中引入的,這也是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在教學中,可以先請學生猜一猜這些蒜苗的長勢,然后再共同討論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制作方法。本單元學習的統計圖僅是單式的,復式的統計圖在后續的學習中將重點學習。因此,教學中不要加深學習的內容,增加學生的負擔。
2、從圖表中盡可能多地獲取信息
在統計圖表方面除了要求學生能收集、整理與描述數據外,在練習中還較多地提出了分析圖表的要求。如類似“從圖中你能獲取哪些信息?與同學進行交流。”“從圖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還能提出什么問題?”教材安排這些問題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經驗與認知水平,從統計圖表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
3、通過解決實際問題,認識數據統計的作用
在第二學段中,將結合學生學習統計的內容逐步滲透一些社會活動的題材,以擴大學生的視野,進一步體會數據統計的作用。本單元中安排的“‘非典’疫情”等題材,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到數據統計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這對培養統計意識具有重要意義。當學生意識到數據統計能幫助他們描述問題、分析問題時,他們才有更大的興趣去進一步地學習。
學習者分析
栽蒜苗(一)教學目標
1、通過結合實驗數據畫統計圖的活動,體會統計圖中1格表示不同單位量的必要性和靈活性。
2、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數據所表示的各種信息。
3、 會將實驗中所得的數據繪制條形統計圖。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教材在85頁的“實踐活動”已組織學生栽種蒜苗并作數據記錄。學生在這一活動中,經歷了數據收集、整理、描述以及分析的過程。教學過程可以分為三步:第一步,交流實驗觀察記錄的數據;第二步,將各小組記錄的數據填入統計表;第三步,討論如何將所得的數據制成條形統計圖。在學生繪制條形統計圖時,對單位量的選擇,教師不要作硬性的規定,每個小組可以根據蒜苗高度范圍確定單位量。然后再交流討論。如果學生栽種的是其他植物,應據實際情況設計統計表或統計圖。
注意:如遇到學生記錄的蒜苗高度為非整厘米數,如8?郾5厘米、10?郾8厘米等情況,在統計圖上取幾個格?應組織和指導學生討論。
栽蒜苗(二)教學目標
1、 經歷處理實驗數據的過程,了解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能根據一組相關的數據,繪制折線統計圖。
3、能從折線統計圖上,獲取數據變化情況的信息,并進行簡單預測。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在教學時,仍可以利用學生栽蒜苗的實驗數據,向學生提出“如果想知道蒜苗生長的趨勢該用什么方法”的問題,供學生討論。在學生的討論中,引出折線統計圖。接著,師生共同討論畫折線統計圖的方法,并讓學生親自試一試。本活動的另一個要點是能根據折線統計圖提供的有關信息,了解并預測蒜苗生長的趨勢。所以,當學生認識了折線統計圖后,接著應是分析與預測:如蒜苗第10天大約長到多少厘米,蒜苗第20天約長到多少厘米?
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現有的統計數據并結合生活經驗發現蒜苗生長十多天后生長的速度逐漸緩慢并鼓勵學生通過實驗來驗證這一發現。
《統計》知識點歸納 篇14
課題:生活中的數(1) 第 十 課時(總第53 課時)
學材分析
p--68、69頁
學情分析
學生自己看信息。
學習目標
1 .能夠了解數據所提供的信息,發展數感。
2.使學生能看懂數據,能對數據作簡單分析。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操作和實踐的能力。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相關數據資料。
教 學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 數據世界
1 、出示書中數據事例。
以例題的數據為素材,結合生活實際回答問題。
(1)人們需要什么?需要多少?
(2)學生討論數據。
(3)說說這些數據說明什么意思。
2、提問:你在現實生活中還收集了哪些數據?
二、 小組活動
1、 出示例題第1-5小題。
先小組討論,再說說你們小組討論后的答案。
2、師生互評。
3、教師小結。
4 、簡單分析
請同學們看第69頁第(2)小題的問題,相互討論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
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問題的思考結果,全班交流。
5 、加深認識 ,學生在書中完成題目。
三、 試一試
1、 讀題。
學生說說題目的意思。
2、小組討論問題。
3、學生代表口答問題。
四、 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什么?你認為數據有什么作用?
五、 作業
學生討論數據。(了解數據的意義和作用。)
學生交流課前準備的數據。說說數據說明了什么?
讓學生說說這些數據的意思,說說是怎樣看出來的。
小組討論。
加深認識 ,學生在書中完成題目。
試一試
1、學生 讀題。
學生說說題目的意思。
2、學生小組討論問題。
3、學生代表口答問題。
教學反思
達標情況分析:很好
教學心得體會:綜合實踐能力較好,平時在生活中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做數學。
課題生活中的數(2) 第 十一 課時(總第 54 課時)
學材分析
p--70頁 練一練
學情分析
學習目標
1 .能夠了解數據所提供的信息,發展數感。
2.使學生能看懂數據,能對數據作簡單分析。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操作和實踐的能力。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相關數據資料。
教 學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1 、說說數據的作用。
2、提問:你在現實生活中哪些數據?舉例說明。
二、 練一練
1、學生自己獨立完成題目。
2、師生互評。
3、教師小結。
4 、簡單分析
請同學們看第70頁第2小題的問題,相互討論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
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問題的思考結果,全班交流。
5 、加深認識 ,學生在書中完成題目。
三、 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什么?你認為數據有什么作用?
四、 作業
請學生收集一些數據進行分析。
學生討論數據。
說說現實生活中哪些數據。
學生練一練
同學們看第70頁第2小題的問題,相互討論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
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問題的思考結果,全班交流。
學生自己小結。
教學反思
達標情況分析:還好
教學心得體會:應重視學生的實際分析數據的能力。
課題數字的用處第 十二 課時(總第 55 課時)
學材分析
p—71、72頁
學情分析
學生了解知識的特點。
學習目標
1 .經過設計編碼的過程,體會數字在表達、交流和信息傳遞中的作用。
2.了解數字在具體情景中所代表的意義。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郵政編碼數據資料。
教 學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1 、說說數據的作用。
學生討論數據。
2、提問:你在現實生活中哪些數據?舉例說明。
二、 出示例子。
明明想為六年級的同學編一個號碼,請你說說編法。
(1)、小組討論。
(2)、說說小組討論的結果。
(3)、怎樣編碼較合理?
(4)、列舉生活中的編碼。
(5)、教師小結。
三、試一試
1、 請同學們看第70頁第1小題的問題,相互討論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
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問題的思考結果,全班交流。
2、加深認識看第70頁第2小題的問題 ,請學生在書中完成題目。
四、實踐活動
先小組自己討論交流。
再全班交流。
教師小結。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什么?你認為數字有什么作用?
四、 作業
請學生收集一些數字進行分析,并說說表示的意思。
學生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學生說說數據。
學生討論例子。
同學們看第70頁第1小題的問題,相互討論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
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問題的思考結果,全班交流。
學生實踐活動。
先小組自己討論交流。
學生小結。
教學反思
達標情況分析:好
教學心得體會:數學教學就應該聯系生活實際,這樣學生更感興趣。
(一)課題正負數第 十三 課時(總第56 課時)
學材分析
p—73、74頁
學情分析
學生學習體會負數的意義
學習目標
1 .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進一步體會負數的意義。
2.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知道正負可以相互抵消。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郵政編碼數據資料。
教 學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 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1 、說說數字的作用。
2、提問:你在現實生活中哪些數字?舉例說明。
二、揭題。
今天我們來認識新的一種數字---負數
三、 出示例子。
六(1)班和六(2)班比賽。看比賽記分辦法。出示記分規則和記分辦法。
(1)、學生認識負數。
(2)、說說負數和正數的關系。(重點是1和-1可以抵消。)
(3)、說說各班的得分
(4)、回答第(2)小題。
(5)、教師小結。
四、試一試
1、請同學們看第73頁第1小題的問題,相互討論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
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問題的思考結果,全班交流。
2 、加深認識看第70頁第2小題的問題,請學生在書中完成題目。
五、練一練
先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再小組討論交流。再全班交流。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什么?你認為負數有什么作用?師生小結。
七、 作業
請學生收集一些正負數字進行分析,并說說表示的意思。
學生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學生讀例子。
學生認識負數。
同學們看第73頁第1小題的問題,相互討論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問題的思考結果,全班交流。
學生完成題目。
學生練一練。
先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再小組討論交流。
學生小結。自己評價自己。
教學反思
達標情況分析:好
教學心得體會:學生作業完成情況較好。
課題正負數(二) 第 十四 課時(總第 57 課時)
學材分析
p—75、76頁
學情分析
學生用折線統計圖表示出正負數的關系,和事物的變化。
學習目標
1 .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進一步加深對負數的意義的理解。
2.會畫折線統計圖描述事物的變化情況。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郵政編碼數據資料
教 學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 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1 、說說正負數字的意義。
二、揭題。
今天我們結合折線統計圖來進一步了解負數
三、 出示例子。
看書本p-75頁例子。某市水電站訊情公告。
(1)、學生讀題。
(2)、說說任何畫折線統計圖。
(3)、說說負數和正數表示的意思。
(4)、學生在書上完成題目。
(5)、全班交流討論。
(6)、教師小結。
四、試一試
1、請同學們看第76頁第1小題的問題,相互討論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
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問題的思考結果,全班交流。
2 、加深認識看第76頁第2、3小題的問題 ,請學生在書中完成題目。
五、練一練
先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再小組討論交流。
再全班交流。
教師小結。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什么?
七、 作業
請學生收集一些正負數字進行分析,并說說表示的意思。并畫折線統計圖。
學生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說說正負數字的意義。
學生讀例子。
學生認識負數。
同學們看第76頁第1小題的問題,相互討論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問題的思考結果,全班交流。
學生完成題目。
學生練一練。
先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再小組討論交流。
學生小結。自己評價自己
教學反思
達標情況分析:還可以
教學心得體會:多在生活中找找例子,更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
課題 整理課 第 十五、十六 課時(總第 58、59 課時)
學材分析
單元練習、評析
學情分析
學生復習和整理自己所學的知識。
學習目標
進一步鞏固已學的知識,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便于查漏補缺。
教學準備
教 師 預 設
學 生 活 動
1、 測試
2、 評析
3、 總結
學生答題。
學生分析。
教學反思
達標情況分析:好
教學心得體會:分析時不能面面具到,應有側重點。
《統計》知識點歸納 篇15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趣事例的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教學難點: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學方法:討論法、觀察法、情景法、分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具、學具準備:操行統計表、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設情景問題置疑,引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要做個調查,調查我們班小朋友最喜歡的季節是什么?
生答。
師:每個季節都有這么多小朋友喜歡,但是老師想知道喜歡什么季節的人樹最多,那我們該怎么辦好呢?、
生:數出喜歡每個季節的人數來比較
(肯定有會有小朋友會說到用統計的方法。)
師:孩子們說得真好,這就要用到我們一年級時所學的統計知識。
板書課題:“統計”
二、探究新知(隨時注意給表現突出的大組或個人加五星和紅旗)
1、收集數據的過程。
師:我們要知道喜歡每個季節的人數,第一步就需要我們收集數據。
板書:“收集數據”
師:現在就請小朋友分小組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教師行間巡視,對方法收集好的小組和合作愉快的小組加五星)
生:小組匯報交流各種方法,并說說本小組認為最簡單的記錄方法,談談為什么?
(在小組合作交流中說出“正”字記錄的簡便之處)
師: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就按“正”字的書寫順序在那個季節下畫一筆畫。(學生按大組順序上臺投票)
2、整理數據的過程
師:整理喜歡每個季節的人數,再填入統計表中,你們數“正“字筆畫的過程,就是我們整理數據的過程。
師:為了能夠使喜歡每個季節的人數更直觀的表示出來,讓我們來共同制作統計圖。
生:小組討論匯報交流,老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在條形統計圖下板書學生們所喜歡的季節的種類。
師:強調0是起點,如果1格表示1人,則數軸上依次應標的數字是1、2、3、糟了,喜歡春天的人最多有17人,只有9格,不夠涂該怎么辦呢?
生:小組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生:匯報交流結果(向上添格子、往旁邊涂格子、一個格子不表示1個人,而把它表示成兩個人剛好用8個半格子、)
師:假如喜歡春天的有27人,此時一個格子表示多少人比較合適?(3個人)
小結:一個格子表示幾個人要根據統計表中數量最多的項目和每豎行總共的格子數來確定
用一個格子表示2個人的方法,請各大組代表分別在條形統計圖上表示出喜歡每個季節的人數
3、描述、分析的過程
師:從黑板上的統計表和統計圖中你看出了些什么?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生:喜歡什么的最多?喜歡什么的最少?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幾人?知道了條形統計圖中一個格子不但可以表示1個人或物,還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表示2個或3個甚至更多個人或物。
師:剛才小朋友們的回答就是我們對統計表描述分析的過程(板書:描述、分析)
4、課堂小結
師:生活中到處都要用到統計知識,那你所知道的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我們的統計知識呢? 生:商場里的的商品那一樣最熱銷?那一個學習小組的數學成績最好?我們平時最喜歡吃的早餐是那些?、
三、聯系生活實際應用
1、用所學“統計”知識選出小朋友最喜歡哪門功課
師:請小朋友利用我們所學的統計知識選出我們班小朋友最喜歡的功課是什么?然后完成你手上的統計表和統計圖。
師:要完成這個統計,你們會用什么方法來收集數據呢? 生:喜歡哪門課的小朋友就站在講臺上,下面的同學就數。 (按照小朋友說的方法進行統計)
三、課堂小結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那些收獲?學會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板書設計
統計
調查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