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教學方案
簡要提示:本課教學內容是國家課程標準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23頁“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本課是在對三角形直觀和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通過動手操作,比較、歸納來研究三角形三條邊長度之間的關系,主要讓學生掌握三角形兩邊長之和大于第三邊的特征,并能用這一特性解釋簡單生活現象或解決簡單實際問題;同時使學生在探索三角形圖形特征和相關結論的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鍛煉思維能力,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中,進一步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流程:
流程1:由路線圖抽象出三角形,揭示課題
流程2:組織小組活動
流程3:研究不能圍成三角形的情況
流程4:研究能圍成三角形的情況
流程5:揭示結論
流程6: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流程7:挑戰三星級題
流程8:挑戰五星級題
流程9:應用知識,解釋生活現象
流程10:全課總結
第一段:呈現生活情境,提出數學問題
流程1:由路線圖抽象出三角形,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老師這兒有一張地形圖。看:從學校到少年宮有幾條路?我們可以把這幾個地點和路線看成一個什么圖形?對,有兩條路線,這幾個地點和路線可以看成一個三角形。
師:三角形是同學們以前初步認識過的一種圖形,它里面還藏著很多學問呢!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塊兒動手操作,探索發現新的知識。
第二段:感受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
流程2:組織小組活動
師:同學們,課前老師發給你們一些小棒,如果從中任意選三根,一定能首尾相連圍成一個三角形嗎?先動手圍一圍,再在小組里交流。請注意小組活動的要求:(1)從四根小棒中任選三根。(2)記錄每次使用的小棒的長度。(3)擺一擺,看看能否用選定的三根小棒首尾相連地圍成一個三角形,把每次研究的結果記錄在表中。(學生活動)
流程3:不能圍成三角形的情況
師:同學們,實驗是不是出現了兩種結果:有的不能圍成三角形;有的能夠圍成三角形。先來看不能圍成三角形的情況。選10cm、5cm、4cm這三根小棒,其中5cm、4cm的兩根小棒無論怎樣擺總有缺口,不能圍成三角形;選10cm、6cm、4cm的三根小棒,其中的兩根小棒都擺成一條線段了,就是圍不成三角形。
流程4:能圍成三角形的情況
師:我們再來看一看能圍成三角形的情況。三條邊每次分別選用了哪三根小棒?用10cm、6cm、5cm三根小棒可以圍成三角形,用6cm、5cm、4cm三根小棒也能圍成三角形。
流程5:揭示結論
師:比較能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長度,你有什么發現嗎?(學生觀察,交流發現)能圍成三角形的三條邊,如果長度分別用字母a、b、c表示,那么通過觀察比較,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a+b﹥c ; a+c﹥b ; b+c﹥a。大家想想,這說明什么問題呢?對啊,這也就是說:“三角形中任意兩條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這“第三邊”,是相對于已經確定的任意兩條邊而言所余下的一條邊;“任意”是指三邊可以隨便組合,結果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