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周長教案設計
圓的周長教案設計
大慶市康泰公司教培中心小學 滕 飛 2002年3 月4日 圓的周長教案設計大慶康泰公司教培中心小學 滕飛【使用教材】
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教科書第十冊
【教學內容】
課本第5--7頁例1、例2。完成相應的“做一做”題目和部分練習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 培養學生操作、計算能力,在學生操作、計算的過程中發現規律,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3、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4、 通過“圓的直徑、周長的變化,圓周率不變”的探索,對學生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結合我古代數學家祖沖之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中華民族的教育。
【教學重點】
探索圓的周長公式
【教學難點】
對圓周率π的理解
【學具準備】
每四個學生一組
1、 直徑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圓片各一個
2、 直尺一把
3、 細繩一條、兩根長31.4厘米的細鐵絲
4、 實驗表格
5、 計算器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議、電腦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培養創新意識
1、 電腦演示:有甲、乙兩學生爭論。
甲說:“我腦袋大。”
乙說:“我腦袋比你在大。”
師:“如果你是裁判員應如何評判,兩人才能都服氣?”
2、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
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方法
甲生:“看誰的腦袋大。”
師:“如果看不出來怎么辦?”
乙生:“把頭放入水中,看誰的水面上升得高誰的頭就大。”
師:“非常好!很有創意。”
丙生:“用繩繞頭一周,測量繩的長度。”
師:“你的辦法很有新意,我們的頭近似球體,橫切面近似于圓,你用繩子測的長度(線測方法),就是腦袋的橫切面的周長,誰的周長大誰的頭就大。今天我們共同學習“圓的周長”。師板書圓的周長的定義。
二、動手嘗試操作,探求新知
1、 動手嘗試操作
(1)組織學生四人小組用繩測量直徑是1 厘米和2厘米的小圓的周長,并把測量的結果填入實驗表格。
圓的周長c(厘米)
直徑d(厘米)
周長÷直徑(c÷d)
1
2
3
4
(2)組織學生討論,除了用繩作測量工具外,還有什么辦法能測出圓的周長。
討論后得出:也可以把圓放在尺上滾動一周,來直接量出它的周長(滾動方法測量),把圓對折進行測量(折疊法)。
(3)用滾動的方法測出直徑是3厘米、4厘米的圓的周長,并填好實驗表格。
2、 探索規律
(1) 師將填好的實驗表格在實物投影議上出示。
學生觀察、分析、討論得出:圓的周長和直徑變化,比值不變,都是3倍多一點。
(2)思想教育
師:“任何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都是3倍多一點,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把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叫做圓周率,圓周率用字母π(讀pai)來表示。其實,約2000年前,中國的古代數學著作《周髀算經》中就有:“周三徑一”的說法,意思是說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約1500年前,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他計算出圓周率應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計算精確到6位小數的人。他的這一項偉大成就比國外數學家得出這樣的精確數值的時間至少早一千年。π是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在計算過程中通常取3.14。
教師用繩的一端系一粉筆頭,手拿另一端,繞動繩粉筆頭在空中“畫出一圈”。
師:“像這個圓你能用線測和滾動的方法量出它的周長嗎?”
生:“不能”。
師:“這說明用線測和滾動的方法測量圓的周長是有局限的。那么,我們能不能找出圓周長的計算方法呢?”
(3) 推導圓周長公式
師:“從公式看出,知道什么條件可以求出圓周長?”
生:“直徑、半徑。”
師:“如果圓的周長已知,怎樣才能求出圓的半徑或直徑?”
三、圓周長公式的應用(嘗試練習)
1、 出示例1
學生嘗試練習,找學生板演,師生共同講評。
2、 完成例1下面的“做一做”。
3、 出示例2
學生嘗試練習,找學生板演,師生共同講評。
4、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題目。
5、第8頁練習二的1、2、3題 。
四、再次嘗試操作、第二次創新
1、求出人腦袋的橫切面的半徑
(1) 利用桌面上現有的測量工具,通過計算,怎樣求出你腦袋的半徑?
(2) 四人一組互相合作,動手測量,計算時可利用計算器。
(3) 將運算的結果對全班公布,并說明理由。
2周長相等的正方形、圓,誰的面積大
(1) 組織學生將長為31.4厘米的鐵絲折成正方形和圓形,比一比誰的面積大?
師將折好的正方形和圓形在實物投影儀上顯示。得出結論“圓的面積較大。”
(2) 四人小組討論:為什么飯店的桌面一般都設計成圓形的,而課桌設計成長方形的桌面。把討論的結果講給同學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