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勃》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3篇)
《少年王勃》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
作者:邱明娟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人物故事。課文講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閣赴宴時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藤王閣序》,顯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與才氣橫溢。
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了事情的緣起,點明了事情發生的地點。第二、三、四自然段講當時在場的客人對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應,王勃卻即興寫下了《藤王閣序》。第五自然段點明《藤王閣序》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2、學會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贛江“水天一色、霞婺齊飛”之壯觀、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華橫溢。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藤王閣景象視頻、圖片等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
教學目的:初讀課文,理清層次,學習生字,教學第一自然段。
一、導入 新課
1、長江發源于青海,沿途經過十多個省市后流入東海,其中有個省簡稱為“贛”,誰能說出它的全名?聰明的同學們可以猜想江西境內的長江我們可以稱它為什么?(贛江)
2、在江西南昌市贛江邊,有與黃鶴樓、岳陽樓齊名的三大名樓之一的藤王閣,(顯示圖片)唐初始建,已經有1300多年歷史了。曾多次被毀重建,但因為一個少年的文章《藤王閣序》而一直留在人們的記憶中,他就是王勃。(板書課題,顯示王勃圖片)
二、初讀課文
1、聽了老師的介紹,你有什么疑問嗎?
2、讓我們來讀課文了解王勃。
3、播放課文配樂朗讀錄音。
4、自由讀:
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尤其是比較長的句子)、讀通課文。
5、檢查自讀情況:
A、讀一讀
南昌 藤王閣 都督 宴會 文章 野鴨 披著 燦爛 讀 《藤王閣序》 才氣 秋景
慶賀 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千古傳誦
B、指名分自然段朗讀,及時正音。說說每一段的意思。
C、再次默讀全文。
6、嘗試分段,理清課文層次:
一(1)主要講了藤王閣整修一新,王勃應邀參加宴會。
二(2—4)主要講當時在場的客人對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應,王勃卻即興寫下了《藤王閣序》。
三(5)點明《藤王閣序》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
7、朗讀全文。
三、學習第一段
1、指讀
2、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地點:南昌
原因:藤王閣整修一新,都督邀請王勃參加宴會。
3、你還知道王勃的哪些事情?
4、結合剛才所介紹王勃的事例,想象都督邀請情景。
5、齊讀。
四、學習生字
1、分析字形
學生各自用自己的辦法識記生字。
2、注意以下幾個字的寫法:
督:監督別人要用眼睛,所以下面是個目。
宴:上中下結構,寫得應緊湊些。
序:田野的野右半部分,不能多撇。
3、學生描紅。
五、作業 設計
1、朗讀課文
2、抄詞,組詞
督—都;宴—焰;章—張;披—批;序—野
3、搜集像王勃一樣才思敏捷的人物故事。
《少年王勃》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
2、理解詞語的意思和文章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贛江“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壯觀、秀美的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華橫溢。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齊讀課題
2、師:同學們,王勃給了你什么樣的印象?生交流
3、師:我們可不可以再次認真讀讀《少年王勃》這篇課文之后來討論王勃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請快速瀏覽課文,然后試用幾個字來說說王勃是個怎樣的人?(才氣)
4、師:將才氣表現得淋漓盡致、激動人心的是課文的第幾段?(第四自然段)
二、精讀第四自然段
師:仔細地大聲朗讀這一段,看看才氣在什么地方展現?
1、交流:“奇才,真是奇才!”
(1)都督是怎么說的?指名讀
(2)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什么?生交流
(3)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感受都督對王勃的贊賞,但是當初都督一開始可不是這樣想的,這里還有個故事,課文沒有寫,現在我講給大家聽聽。(講故事)
有一年,一位姓閻的都督在整修一新的滕王閣內舉行宴會,邀請了許多有名的文人參加。王勃路過此地,也被宴請來參加。他人小年紀也不大,因而被安排在后面的座位。其實,都督早已叫他的女婿做了一篇《滕王閣序》,打算在宴會上大顯身手,顯示自己的才能,也讓他這做岳父的臉上有光,有面子。
宴會開始了,客人們喝酒祝賀,很熱鬧。這時,都督站了起來,得意洋洋地對客人們說:“今天我們能夠相聚在一起,實在是非常得開心,你們都是大文人,希望能為這滕王閣作一篇文章留作紀念。”說完,就裝模作樣地請賓客們做文章。
(4)聽完故事,你有何感想?生交流
(5)請讀——“奇才,真是奇才!”讀到這里你有什么想說的?生交流
(王勃不光讓都督不敢小看他,而且還非常佩服和欣賞他,他真了不起!)
(6)王勃讓都督從自以為是到很欣賞他,靠的是什么?(才氣)
2、這才氣在文中也有詳細精彩的描寫,誰來讀讀這一段?生交流
(1)“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生交流
(2)“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由來還有個故事呢?北宋有個畫家叫文與可。他畫的竹子非常有名,那他畫竹子的秘訣在哪里呢?原來,他在自己家種了各種各樣的竹子,他經常去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所以他每次畫竹各種形態的竹子立刻浮現在眼前。后來就用“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準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
(3)現在誰來讀讀這個成語?指名讀。(讀出自信來!)齊讀
(4)師:王勃也是胸有成竹的,也就是說他在心中已經寫好了,這叫打好“腹稿”了。“腹稿”的典故,就是王勃創下來的。出示這個小“介紹”:
他寫文章的時候,開始并不認真思考,而是磨一大池磨,然后美美地喝上幾杯酒,拉起被子便蒙頭睡覺,當然他并沒有睡覺,而是在靜心思考,構思文章。等到思考完之后,他掀開被子,提起筆來就寫,連一個字也不用改動。人們就說王勃這叫打腹稿。他的許多書就是這樣寫出來的。
(5)引讀:當時王勃胸有成竹地說:——“讓我來試試吧!”同學們,當時王勃心中已經想好了,為什么他不說:“讓我來寫!”而要說:“讓我來試試吧!”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生交流(謙虛)
(6)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很謙虛)
(7)我們都知道,參加宴會的有好多人,那么其他人在干什么呢?
(8)朗讀第2自然段,理解為什么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著你,誰也不敢答應”?(都督要求當場寫慶賀的文章,時間又短,怕寫不好,有難度。相比之下,王勃卻是“文思如泉、筆走如飛”)
(9)其他賓客都很為難,而王勃“寫的時候文思如泉,筆走如飛,不一會兒幾寫成了。”從這句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生交流
(10)什么叫“文思如泉、筆走如飛”?生交流。能不能換幾個詞語來說說看?生交流
3、師:王勃寫的時候文思如泉,筆走如飛,不一會兒幾寫成了《滕王閣序》,尤其是哪一句讓都督拍案叫絕?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4、師:這是《滕王閣序》中最為出名的,至今人們還傳誦著,成了——(齊讀:千古傳誦的名文)它到底展現了怎樣一幅美景呢?出示圖片,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樣的美景?誰來說說看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生交流(晚霞、孤鶩)
5、課文是怎樣描寫這景物的?生交流句子,出示。
6、美美地讀讀這句話,然后將詩句對照起來體會。生自由讀。誰來談談你的體會。生交流
三、精讀第三自然段
1、請大家練習練習,試試將江上迷人的秋景通過你的朗讀美麗起來。
生練習、指名讀、齊讀。
2、師:這么美的景色王勃寫時就用了一句:——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3、師:讀到如此美麗的佳句,我們不禁要感嘆14歲的王勃真不簡單,不只是我們認為王勃是多么的有才氣,就連那位都督也終于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了,他竟忍不住拍案叫絕。
4、“拍案叫絕”是什么意思呢?這里的“案”有幾種意思,出示:
(1)長形的桌子(2)提出計劃、辦法等的文件(3)事件
你覺得這里的“案”選哪種解釋?生交流。理解了這個“案”字相信這個詞語就理解了,誰來演一演都督當時是怎樣拍案叫絕的。
指名表演讀。練讀,讀出感嘆語氣。齊讀。
5、師:同學們你們看這就是王勃寫的《滕王閣序》,全文共七段,1017個字,你對比你大兩三歲的王勃能寫這么好的文章,有什么想說的嗎?你能說說王勃為什么會如此有才華嗎?(刻苦、愛思考、善于觀察、善于抓住機會)
四、拓展:
1、像王勃這樣年少機敏的少年,你還知道有哪些人? (司馬光、駱賓王……)
生交流
師介紹:駱賓王與王勃在小的時候就顯現了才華,在文學上都很有成就,并與楊炯、盧照鄰一起稱為“初唐四杰”。
出示: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少年王勃如此才華橫溢,令人折服,現在就讓我們再次進入時光隧道,來到1300多年前的滕王閣前,認識少年時代的王勃,拿起書本,齊讀課文。
五、作業:
1、(必做題)寫一寫“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話描寫的情景。
2、(選做題)寫一段話,比一比看誰能用上“文思如泉”、“筆走如飛”、“拍案叫絕”、“千古傳誦”、“胸有成竹”這些詞語。
《少年王勃》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3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2、學會20個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準備】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聽錄音,找生字。
2、交流:
tan chang pian zhang tu du
探 昌 篇 章 突 讀
3、讀。
4、自己選1—2個記一記。
5、交流。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讀,思考:滕王閣在哪兒?王勃怎么會被邀請參加宴會的?
2、指名讀。
3、交流問題。
板書:才氣
4、質疑
四、寫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制訂學習目標。
1、質疑。
2、板書:有才氣
出示:
wu
落霞與孤鶩齊飛,
gong
秋水共長天一色。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一)情境創設,重點突破。
1、自讀,找出“落……色”的意思。
2、(圖、文出示)“遠處,天連著水……輕輕地飄蕩……”。
gong
3、指導朗讀,學習生字:共
4、這幅圖上表現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美嗎?(出示:秋景、迷人)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
1、回味詩句。(讀)
2、王勃怎么寫出的?自讀第2段,指讀第4段。
[出示詞語:胸有成筆、文思如泉、筆走如飛、拍案叫絕(動作)]
學習生字:絕
3、引出第5自然段。
理解:千古傳誦
三、寫生字。
共、絕
第三課時
一、背誦三、四段。
二、練習。
1、抄寫詞語。
2、完成《練習冊》P50頁。
《少年王勃》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4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3
這是一篇人物故事。課文講述了少年王勃在藤王閣赴眼、時寫下千古名片藤王閣序的事,顯示了王勃非凡的才華。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課文配有彩色插圖,有助于學生體會詩句意境,加深記憶。
三年級學生對少年王勃比較陌生,闞老師揭示課題后,先介紹少年王勃在滕王閣會上,一氣呵成寫下千古名篇《滕王閣序》的事,讓學生帶著對少年王勃無比崇敬的心情去朗讀課文,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時,抓住重點段落,通過理解詞句、圖文對照、朗讀想象等方法,感受課文描繪的迷人秋景,體會詩句蘊含的優美意境。
闞老師注重課堂教學的藝術美,善于用兒童的眼光去觀察,站在兒童的角度去思考,用兒童喜愛的形式去指導,使學生不僅跟隨教師思路走,而且還能借助教師的思路自己摸索著前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提高學習興趣、領略成功的喜悅,在融洽的教學氛圍中,得到全面的發展,取得教與學的最佳效果。
《少年王勃》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水天一色”、“霞鶩齊飛”的美麗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 “奇”。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江邊的美麗景色,理解少年王勃的奇特。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這節課俺們繼續學習 生讀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覺得王勃是怎樣一個少年?(生自由答:有才氣)
3、老師認為他不只僅有才氣,而且是非常有才氣,書中用了一個詞:(生自由答:)
板書:奇才 (指導理解:少見的人才)
4、這節課俺們就來了解這位奇才。
過渡:在滕王閣的那次宴會上,王勃寫了一篇祝賀的文章,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詩,令都督拍案叫絕,你知道是哪句嗎?
(二)理解詩意,詩文對照
1、學習第三節
(1)交流出示古詩(指導讀)
(2)理解句義
A、指導生從文中找出句子
并用“——”劃出“落霞與孤鶩齊飛”意思的句子。
用“~~~”劃出“秋水共長天一色”意思的句子。
B、利用圖片協助同學理解句義,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C、指導背誦
師結:小小年紀,竟能寫出如此絕妙的詩句,怪不得都督會忍不住拍案叫絕——生答:“奇才,真是奇才” (指導生用上動作)
過渡:其實王勃被都督成為“奇才”不只僅是因為這一詩句,還有更令人驚訝的表示,讀一讀第四節,找出描寫王勃表示的有關句子,并劃出關鍵的詞。
(三)理解王勃的“奇”
1、學習第四節
(1)交流出示句子:“王勃邊看……不一會兒就寫成了!”
討論:奇在哪兒?(生自由答:沒有事先準備,當場寫成。而且時間極短)
找關鍵詞體會(生說說自身的理解)
師:心中有了十足的掌握,這就是——(生答:胸有成竹)
寫文章時,思路像泉水一樣源源不時地流出,這就是——(生答:文思如泉)
因為思路像流水,所以寫起來特別快,一氣呵成,這就是——(生答:筆走如飛)
師:多有才氣的王勃啊!讓俺們帶著敬佩之情來讀一讀(生齊讀)
(2)拓展
積累才氣的詞:(生自由答)
多出示(生讀一讀)
師結:小小年紀,竟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寫出如此絕妙的文章,怪不得都督會忍不住拍案叫絕——(生答:“奇才,真是奇才”)
(3)探究:你知道他為什么這么有才氣嗎?(生自由答)
板書 :愛觀察、善考慮、多讀書、多積累
過渡:剛才俺們是從王勃的表示來體會他是位奇才,實際上,俺們還可以從他人的表示來體會他是位奇才。
2、學習第二節
(1)生自學,多出示句子
(2)交流:在座的都是哪些人?他們的表示怎樣?為什么?
師結:這么多有學問的人都不敢來嘗試,可見王勃多有才啊!怪不得都督會忍不住拍案叫絕——(生答:“奇才,真是奇才”)
過渡:同學們想不想看一看王勃寫的《滕王閣序》的全文。
(四)課內拓展
多出示《滕王閣序》的全文
師:它成了千古傳誦的名文。
王勃不只少年時期就寫成了千古傳誦的名文,之后還寫了不少有名的詩篇。今天老師帶來其中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俺們不只感受到了少年王勃是位奇才,同時也讓俺們知道要像王勃有才氣,就要愛觀察、善考慮、多讀書、多積累。
《少年王勃》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6
《少年王勃》教學片段
師:讀了這篇課文,你最欣賞的是哪一句
生:我最欣賞"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一句.(大家紛紛表示贊同)
師:老師也最欣賞這一句,請大家把這詩句多讀幾遍,看看有問題要問嗎
生:我想知道王勃為什么要寫這句話
生:我想知道王勃為什么能寫出這么美的詩句.
生:我想讀懂這句詩的意思.
師:我很高興!你們已經學會讀書了.古人云:"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
生:我讀懂了這句詩的意思了,我覺得"遠處,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輝緩緩地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這一句描寫的就是詩句的情景.
師:"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你真不簡單!多么迷人的江上秋景,讓我們和王勃一起來欣賞,誰能把這迷人的秋景讀出來嗎
(一生讀得深情而又歡快)你為什么要這樣讀 (這景色太美麗了,太迷人了!我非常喜歡,被深深地陶醉了!)
(一生讀得舒緩而又寧靜)你讀的感覺好像不太一樣,能說說嗎 (我覺得這景色非常安靜,我讀著讀著,眼前仿佛出現了這迷人的景色,我不忍心驚動那飛翔的野鴨!)你已經完全進入這種境界了,口中讀出感覺,眼前讀出畫面,心中讀出情感,這可是朗讀的最高境界啊!
師:(全班配樂朗讀)此時此刻,欣賞著這迷人的秋景,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我真想把這迷人的秋景畫下來!(那你就是了不起的畫家了!)
生:我想用攝像機把它拍下來!(把這動人的鏡頭永遠地珍藏起來,非常值得!)
生:我想歌唱這迷人的景色!(那你能不能唱兩句 )天連著水,水連著天,天邊的云霞多么美麗……(你很有音樂天賦,唱得也很有味道!)
生:我想起了一句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生:老師,我能自己編一首小詩嗎 (當然可以!)一道夕陽鋪水中,水天一色兩悠悠.孤鴨遠飛余輝盡,惟有江水天際流.(掌聲)
師:你最崇拜的詩人是誰 (李白)那你就是"小李白"了!(生歡喜得不得了)
……
案例分析:
發展性評價就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的評價.在課程改革實驗中,我們非常驚喜地看到,教師過去那種冷面孔少了,那種簡單,粗暴,挖苦的評價語言少 了;更多的是給予學生人文關懷,關注學生個體的處境和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悅納自己,擁有自信,挖掘潛能,最大可能性地促進學生 全面發展.但是,我們也經常看到案例1中的現象,教師試圖用鼓勵性的語言和激勵性的獎品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發展.但從實踐來看,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
一是激勵性的獎品過多,鼓勵性語言過于單調.這樣很容易使教育走向另一個誤區,這種發展性評價變成了一種物質誘惑,學生注重的只是教師的獎品,而不是關注學習的內容.語文課堂表面上雖熱熱鬧鬧,但只是一種"泡沫"而已.獎品過多過濫,學生也變得無所謂,不稀罕.從案例1中,我們發現教師的評價語言除了"真好!你真棒!真了不起!",似乎就再也沒有別的語言了.為了讓課堂氣氛活躍,再加上小朋友整齊劃一的動作,口號,顯得機械單調,小朋友對同伴的鼓勵已不是發自內心的,而只是應付一下,甚至是極不情愿的.那么,學生到底好在哪兒,棒在何處,誰也弄不明白,只能是"霧里看花"了.發展性評價更加注重喚醒學生的生命態度,激發對知識的渴求,釋放學生內在的潛能.事實上,教師那一個甜蜜的微笑,一個慈愛的眼神,一個溫柔的撫摸,教師那發自內心的欣賞,那充滿人文關懷的語言,甚至獎勵學生一項學習任務都能產生較好的效果.
二是教師的評價對學生沒有起到提升的作用.教師的評價只是簡單的肯定與否定,僅限于知識層面上的對與錯.如案例1中,"你說得很正確!","說得還不錯!","非常有道理!","這是你的發現!"等等,教師極少對學生的回答說"不"字.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沒錯,但學生的這種"體驗"真的都是完美的嗎 否定學生的回答就是不"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嗎 筆者認為,教師對學生錯誤的或者不完全正確的回答的糾正恰恰是非常"尊重"的表現.教師可以讓其他同學討論,反復修改,這樣可以使學生不斷地深入思考,"體驗"才會更深刻,才會更"獨特",這是不是比那些簡單地處理學生的回答更"尊重"學生呢 作為語文教師,在貫徹新課程理念時,如果只是從概念上理解,從形式上改變那是非常膚淺的,我們應著眼于語文教學的本質,從文本的實際,學生的實際出發,只有這樣,新課程理念才有可能真正落實,才能達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目的.
三 是對學生的評價沒有關注到學生發展的全面性.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各個方面都是發展性評價的內容,并且受到同等的重視.傳統的語文課 堂教學,只關注知識與能力的評價,所有的評價方法,內容都是為了檢查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如何,而對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如何去學習,如何去讀書,如何去 解決問題并不關注,因為他們要的只是"葫蘆".案例1中,如果我們把"說得還不錯!"變成"你解釋得非常精彩,比老師說得更有道理!"對學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朗讀,獨到的想法給予發自內心的贊賞,可能對學生是一次終身難忘的鼓勵.如果我們把"哪位同學比他讀得更好 "變成"這一遍比前一遍好多了,再讀一遍會更棒!"這種評價無疑更能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鼓起自我挑戰的勇氣.我們從案例2中可以看到,教師更關注到過程與方法方面的評價,"我很高興!你們已經學會讀書了." 讓學生懂得讀書的方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你真不簡單!"對學生解決問題的結果給予充分的肯定."你已經完全進入這種境界了,口中讀出感覺,眼前讀出畫面,心中讀出情感,這可是朗讀的最高境界啊!"對學生全身心地溶入課堂,溶入文本的學習態度給予充分的贊揚."那你就是了不起的畫家了!你很有音樂天賦,唱得也很有味道!"……這種評價方法的多元化,促進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多了一把尺子就多了一批好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成為優秀者.
《少年王勃》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2、學會10 個生字,認識5 個二類字和2 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贛江“水天一色、霞鶩齊飛”之壯觀,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直面王勃
1、多媒體出示課文插圖一:少年王勃英姿勃發的圖
2、詢問:你知道這位英俊少年是誰嗎? 生交流:王勃(相機板書課題)指導讀題:多音字“少(sh ào )”通過課前的預習,你對少年王勃有了哪些了解?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
3 、過渡: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位少年英才,了解一下他是如何寫《滕王閣序》的。
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自己借助拼音初讀課文,做到字字讀準、句句讀通,思考一下: 從課文中你看到了一個( )的王勃。
2、請你來展示一下你的讀書成果。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相機正音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什么事情?
(課文主要講王勃應邀參加宴會,在場的客人對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應,王勃卻即興寫下了《藤王閣序》,后來《滕王閣序》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
過渡:那你知道王勃是在什么情況下寫《滕王閣序》的嗎?寫得怎么樣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快速瀏覽課文,看看哪幾自然段給我們介紹了這些內容。
學生瀏覽后交流:第2 —4 自然段。
三、品讀課文,體驗感悟
1、請大家把心放到課文中,跟隨王勃一起走進滕王閣,走入那場宴會。自由讀第2 —4 自然段,找找王勃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
(交流并出示:都督要求客人寫一篇慶賀文章,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
(1 )從“誰也不敢答應”看出什么?
(2 )客人們這時心里會怎么想呢?
(3 )指導讀好這句話:體會客人們面面相覷,極其慌張,不只如何是好的心情。
2、面對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這時的王勃在干什么呢?
(1 )指讀第3 自然段,其他同學看課件。
(2 )交流并出示:這時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著江上迷人的秋景,邊看邊想,突然回轉身來,胸有成竹地說:“讓我來試試吧!”
(3 )指導讀這句話,從“凝望”、“邊看邊想”中感受到什么?王勃看到的是一幅怎樣的美景?欣賞畫面。從王勃“突然回轉身來”你好像感受到什么?相機理解“胸有成竹”。
補充資料:上元二年(675 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親,路過南昌時,正趕上都督閻伯嶼新修滕王閣成,重陽日在滕王閣大宴賓客。王勃前往拜見,閻都督早聞他的名氣,便請他也參加宴會。閻都督此次宴客,是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學士的才學。讓女婿事先準備好一篇序文,在席間當作即興所作書寫給大家看。宴會上,閻都督讓人拿出紙筆,假意請諸人為這次盛會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辭不寫,而王勃以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晚輩,竟不推辭,接過紙筆,當眾揮筆而書。閻都督老大不高興,拂衣而起,轉入帳后,教人去看王勃寫些什么。聽說王勃開首寫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說:不過是老生常談。又聞“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沉吟不語。等聽到“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嘆服道:“此真天才,當垂不朽!”。
你覺得王勃怎樣?交流(出示成語:風華正茂 出類拔萃)
才思敏捷 后生可畏
文思如泉 筆下生花
(4 )指導朗讀:景美人更棒
3、王勃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后,又是怎樣寫《滕王閣序》的呢?(文思如泉,筆走如飛)想象王勃是如何奮筆疾書,一氣呵成的?交流指導讀好這個情境。
過渡:王勃在事先毫無準備,在極短時間之內寫的《滕王閣序》怎么樣呢?我們來看他的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體會詩意,欣賞秋景:
(1 )多媒體播放秋景圖,想想這句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2 )出示:遠處,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暉緩緩地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邊讀邊欣賞秋景,邊看邊說: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個什么樣的情景?
(3 )對比著讀詩、文,體會意境。
王勃看到眼前的美景,浮想聯翩,詩情大發,奮筆疾書,一氣呵成了這篇千古名文《滕王閣序》。都督聽人讀到——(引讀詩句)竟忍不住拍案叫絕——(引讀)
請你也學著都督的樣子來稱贊王勃,指導朗讀。現在我們就是參加宴會的賓客,你們有什么想對王勃說的?交流
有感情地齊讀第4 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敬仰王勃
王勃這位少年詩人還寫了很多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就是其中一首,出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配樂誦讀)
五、布置作業,課外閱讀
1、背誦課文3 、4 自然段
2、“自古英雄出少年”,如神童駱賓王,巧稱大象的曹沖、砸缸救人的司馬光等,課后找找他們的故事讀一讀。
六、板書設計:
胸有成竹
少年王勃 文思如泉 奇才!
《少年王勃》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8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82
《少年王勃》教學片段
師:讀了這篇課文,你最欣賞的是哪一句?【歡迎瀏覽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課文題目關鍵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地址是www.kongtiaoguanjia.com】
生:我最欣賞“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一句。(大家紛紛表示贊同)
師:老師也最欣賞這一句,請大家把這詩句多讀幾遍,看看有問題要問嗎?
生:我想知道王勃為什么要寫這句話?
生:我想知道王勃為什么能寫出這么美的詩句。
生:我想讀懂這句詩的意思。
師:我很高興!你們已經學會讀書了。古人云:“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
生:我讀懂了這句詩的意思了,我覺得“遠處,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輝緩緩地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這一句描寫的就是詩句的情景。
師:“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你真不簡單!多么迷人的江上秋景,讓我們和王勃一起來欣賞,誰能把這迷人的秋景讀出來嗎?
(一生讀得深情而又歡快)你為什么要這樣讀?(這景色太美麗了,太迷人了!我非常喜歡,被深深地陶醉了!)
(一生讀得舒緩而又寧靜)你讀的感覺好像不太一樣,能說說嗎?(我覺得這景色非常安靜,我讀著讀著,眼前仿佛出現了這迷人的景色,我不忍心驚動那飛翔的野鴨!)你已經完全進入這種境界了,口中讀出感覺,眼前讀出畫面,心中讀出情感,這可是朗讀的最高境界啊!
師:(全班配樂朗讀)此時此刻,欣賞著這迷人的秋景,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我真想把這迷人的秋景畫下來!(那你就是了不起的畫家了!)
生:我想用攝像機把它拍下來!(把這動人的鏡頭永遠地珍藏起來,非常值得!)
生:我想歌唱這迷人的景色!(那你能不能唱兩句?)天連著水,水連著天,天邊的云霞多么美麗……(你很有音樂天賦,唱得也很有味道!)
生:我想起了一句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生:老師,我能自己編一首小詩嗎?(當然可以!)一道夕陽鋪水中,水天一色兩悠悠。孤鴨遠飛余輝盡,惟有江水天際流。(掌聲)
師:你最崇拜的詩人是誰?(李白)那你就是“小李白”了!(生歡喜得不得了)
……
反思:
發展性評價就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的評價。在課程改革實驗中,我們非常驚喜地看到,教師過去那種冷面孔少了,那種簡單、粗暴、挖苦的評價語言少了;更多的是給予學生人文關懷,關注學生個體的處境和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悅納自己、擁有自信、挖掘潛能,最大可能性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是,我們也經常看到案例1中的現象,教師試圖用鼓勵性的語言和激勵性的獎品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發展。但從實踐來看,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
一是激勵性的獎品過多,鼓勵性語言過于單調。這樣很容易使教育走向另一個誤區,這種發展性評價變成了一種物質誘惑,學生注重的只是教師的獎品,而不是關注學習的內容。第一范文表面上雖熱熱鬧鬧,但只是一種“泡沫”而已。獎品過多過濫,學生也變得無所謂、不稀罕。從案例1中,我們發現教師的評價語言除了“真好!”“你真棒!”“真了不起!”,似乎就再也沒有別的語言了。為了讓課堂氣氛活躍,再加上小朋友整齊劃一的動作、口號,顯得機械單調,小朋友對同伴的鼓勵已不是發自內心的,而只是應付一下,甚至是極不情愿的。那么,學生到底好在哪兒,棒在何處,誰也弄不明白,只能是“霧里看花”了。發展性評價更加注重喚醒學生的生命態度,激發對知識的渴求,釋放學生內在的潛能。事實上,教師那一個甜蜜的微笑、一個慈愛的眼神、一個溫柔的撫摸,教師那發自內心的欣賞,那充滿人文關懷的語言,甚至獎勵學生一項學習任務都能產生較好的效果。
二是教師的評價對學生沒有起到提升的作用。教師的評價只是簡單的肯定與否定,僅限于知識層面上的對與錯。如案例1中,“你說得很正確!”、“說得還不錯!”、“非常有道理!”、“這是你的發現!”等等,教師極少對學生的回答說“不”字。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沒錯,但學生的這種“體驗”真的都是完美的嗎?否定學生的回答就是不“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嗎?筆者認為,教師對學生錯誤的或者不完全正確的回答的糾正恰恰是非常“尊重”的表現。教師可以讓其他同學討論,反復修改,這樣可以使學生不斷地深入思考,“體驗”才會更深刻,才會更“獨特”,這是不是比那些簡單地處理學生的回答更“尊重”學生呢?作為語文教師,在貫徹新課程理念時,如果只是從概念上理解、從形式上改變那是非常膚淺的,我們應著眼于語文教學的本質,從文本的實際、學生的實際出發,只有這樣,新課程理念才有可能真正落實,才能達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目的。【歡迎瀏覽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課文題目關鍵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地址是www.kongtiaoguanjia.com】
三是對學生的評價沒有關注到學生發展的全面性。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各個方面都是發展性評價的內容,并且受到同等的重視。傳統的第一范文教學,只關注知識與能力的評價,所有的評價方法、內容都是為了檢查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如何,而對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如何去學習、如何去讀書、如何去解決問題并不關注,因為他們要的只是“葫蘆”。案例1中,如果我們把“說得還不錯!”變成“你解釋得非常精彩,比老師說得更有道理!”對學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朗讀、獨到的想法給予發自內心的贊賞,可能對學生是一次終身難忘的鼓勵。如果我們把“哪位同學比他讀得更好?”變成“這一遍比前一遍好多了,再讀一遍會更棒!”這種評價無疑更能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鼓起自我挑戰的勇氣。我們從案例2中可以看到,教師更關注到過程與方法方面的評價,“我很高興!你們已經學會讀書了。” 讓學生懂得讀書的方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你真不簡單!”對學生解決問題的結果給予充分的肯定。“你已經完全進入這種境界了,口中讀出感覺,眼前讀出畫面,心中讀出情感,這可是朗讀的最高境界啊!”對學生全身心地溶入課堂、溶入文本的學習態度給予充分的贊揚。“那你就是了不起的畫家了!”“你很有音樂天賦,唱得也很有味道!”……這種評價方法的多元化,促進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多了一把尺子就多了一批好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成為優秀者。
轉載
《少年王勃》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9
一、情景導入,揭題《少年王勃》,尋找話題,整體初讀課文
1、播放情境flash短片。
2、知道這個動畫片說的是誰嗎?板書課題:9、少年王勃
注意多音字“少年 shao”
3、看課題,你最想從課文中知道什么?-----引出:“王勃是一個怎樣的人?”中心話題。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
二、精讀全文,中心話題:王勃是什么樣的人?
㈠ 誰能說說王勃是個怎樣的人?
(板書:“有才氣”或者“奇才”)
〖預設一】:“有才氣”或者“奇才”,這可能是很多學生的認為。
〖預設二】:也許,學生還會讀出:他是個孝順的人,是個謙虛的人,勇敢的人,是善于觀察和肯思考的人……
㈡ 相機教學,精讀全文。
1、圍繞“很有才氣”精讀課文:
⑴其實全文處處都能體現出王勃是一個有才氣的人,請大家默讀課文,仔細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是一個奇才?
⑵學生默讀課文,畫出寫王勃很有才氣的句子,同學之間可以相互交流。
⑶交流以上問題,相機精讀全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很有才氣?
①“聽說王勃很有才氣,便邀請他也來參加。” (王勃是山西人,聽說,可見名氣很遠,王勃的才氣早已是眾人皆知的事情了)
②“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
為什么大家不敢答應?(都督邀請的可都是一些名士呀。)
別人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時候,王勃在干什么?“這時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著江上迷人的秋景”、“王勃邊看邊想,突然回轉身來,胸有成竹地說:“讓我來試試吧!”(凝望----認真地觀察,換成看可以嗎?只是在看在觀察嗎?---邊看邊想,在思考,認真觀察并認真思考,這是寫出好文章的前提,我們同學們寫作文也要這樣。)
我想請同學們把這段話再用心讀一讀,邊讀邊體會一下寫好一篇文章的過程。
【媒體出示:“這時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著江上迷人的秋景”、“王勃邊看邊想,突然回轉身來,胸有成竹地說:“讓我來試試吧!”】
③“他文思如泉,筆走如飛,不一會兒就寫成了。”
文思如泉----才華橫溢,筆走如飛----寫作速度非常快,就像事先寫好背出來的一樣。
是事先準備好的嗎?(路過南昌、探望父親)
④“當那位都督聽人讀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時,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絕:‘奇才!真是奇才!’”
“拍案叫絕”的意思。
插敘:原本這位都督的女婿,也是一位學士,事先準備了一篇文章,打算在這次宴會上展示一下的,讓別人寫也只是客套話,這么短的時間,寫出一篇好文章,確實很難,哪想,少年王勃不但寫成了,還寫得特別好,難怪都督要----拍案叫絕。王勃讓都督從很生氣到很欣賞,的確靠的自己的才氣。
⑤“王勃寫的這篇《滕王閣序》,成了千古傳誦的名文。”
“千古傳誦”的意思。
⑥引導補充:課題“少年”---王勃當時只有14歲。
小結:課文中許多地方反映了王勃是個很有才氣的人,-----奇在年少,奇在寫的速度快,奇在勇敢,奇在博學多才。
三、學習三四自然段,體會詩句描寫的美景
1、滕王閣自古就被稱為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更是因奇才少年王勃寫下一篇千古傳誦的《滕王閣序》 而享有盛譽,其中,有一詩句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知道是哪一句嗎?
【媒體出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學生齊讀。
2、你們怎么結合課文來理解這兩句詩的意思呢?誰來說一說。
生:(課文第三小節就是詩句的意思,讓該生讀)
【媒體出示:“遠處,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輝緩緩地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
教學要點:
①“遠處,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就是“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思;
“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輝緩緩地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就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的意思。
②野鴨----孤鶩 突出:一只 “齊飛”----緩緩地飛翔、輕輕地飄蕩
3、“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你們真不簡單!多么迷人的江上秋景,讓我們和王勃一起來欣賞,誰能把這迷人的秋景讀出來嗎?
指名讀,賽讀與評點,學生齊讀。
教師帶讀:“遠處,-------。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輝-------,燦爛的云霞在天邊-------------”
激勵:口中讀出感覺,眼前讀出畫面,心中讀出情感,這可是朗讀的最高境界啊!
4、多美的景色呀,我們一起來吟誦詩句。學生齊讀。
5、此時此刻,欣賞著這迷人的秋景,吟誦著千古佳句,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6、知道老師最想做什么嗎?這么美的情景,難道不想把它永遠留在自己的記憶之中嗎?所以,老師最想做的是,請你們用最短的時間把他背下來。
四、小結:
1、學了這篇課文,你還想知道什么?相機拓展,引導課外探究。
①古今中外,像王勃這樣的少年奇才,歷史上還有很多,你知道那些?
②滕王閣、王勃、《滕王閣序》等拓展。
相機播放孫道臨誦讀《滕王閣序》的視頻
2、結束語:
王勃在寫這篇名文的時候非常年輕,所以課文的題目叫《少年王勃》。老師相信少年王勃的非凡才華一定會給同學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師也衷心希望我們班能出現像少年王勃那樣有才華的人才。
《少年王勃》教后反思
一、尋找中心話題,讓教學設計綻放美麗的花
教學的設計一直是我們教師努力追尋出新而又時刻離不開的話題,教學設計不應為教而設計,應該為學而設計。我們欣賞并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的回歸常態的語文教學,但作為教師怎樣的設計才能達到促進學生簡簡單單學習、扎扎實實發展的目的?我以為:每一篇文章都有特定的主題,教師要圍繞主題設計教學,尋找中心話題,有時一個關鍵的問題可以牽動全文,讓整個教學順利地展開,老師要做的只是適時地“煽風點火”。
本課教學,“你從那些地方感受少年王勃是個很有才華的人?”是教學的重點,但我以為,緊緊抓住這個問題,顯然不夠,學生很簡單就能體會到王勃的很有才華,似乎沒有懸念,沒有懸念的前提下為找尋答案而去答案,似乎沒有什么深度探究的價值,那所謂的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中去探究、發現、思考也就是水中望月。
閱讀教學最根本的任務就是教學生學會讀書。本課教學,我首先播放情景flash短片,讓學生進入情境,進入故事,再引導出課題,并從課題出發,引導出“少年王勃是個怎樣的人?”這一個開放式話題,雖然,這個問題,也許沒有“你從那些地方感受少年王勃是個很有才華的人?”風平浪靜有保障,但我以為:“少年王勃是個什么樣的人?”能夠引發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研讀文章,真正實現與文本的對話,運用自己的力量從文中找出問題的答案,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精神,且能夠讓不同起點的學生能有自己的收獲,擁有一片自己發展的空間,并且孩子們抓住后“少年王勃是個怎樣的人?”這一話題后一定會學得簡單,學得深刻。
3月份,我在兩個學校不同的班級先后進行了公開課教學,從課堂反饋來看,兩個班級的學生首先發現的不約而同都是王勃會觀察、會思考,而不是首先便提到“很有才華”,兩個班級的學生也都讀出了:勇敢、孝順、謙虛……等,學生在自己的理解與獲得中更學會了讀書。
二、在閱讀教學中,正確處理“讀”與“講”的關系
我們主張在學生充分讀書的前提下再“開講”,課堂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引導和幫助學生實實在在地讀好課文,一定要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讀書,要指導全班學生都能把課文讀正確、讀連貫,讀出感情,讓學生在自己讀懂課文的過程中,去理解內容,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發展語言,從而不斷提高語文水平。教師的講解一定要精當,通過老師的“講”,幫助學生克服閱讀障礙,幫助學生領會課文中敘事狀物、表情達意的精妙之處,不求面面俱到。
如:本課第3、4自然段,描寫的秋景“遠處,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暉緩緩地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這些文字應該是本課的重點段落,很多教師會忽略第1、2自然段,而在這里也許花上很多的時間,我以為,本節理解也許不必要放在第一位,因此我沒有過多地去解釋、理解,而是通詩句與敘述文字的結合,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領會詩句、領會美麗的秋景。這一段有也很多詞語含義深刻,因此,需要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朗讀體會,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我采用手勢、比較等,讓學生體會到“緩緩地”、“輕輕地”體現了野鴨的悠閑自在和云彩飄蕩的輕柔。另外,像“筆走如飛”、“拍案叫絕”、“胸有成竹”等詞語,我又采用動作表演等方法,讓學生體會到了的意思,避免了枯燥的詞義講解,使學生興趣盎然。
三、感悟寫作過程,把學生帶入習作殿堂
語文教學要十分重視閱讀與習作的有機結合。在研讀教材和備課時,我發現課文中有這么兩句:“這時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著江上迷人的秋景”、“王勃邊看邊想,突然回轉身來,胸有成竹地說:“讓我來試試吧!”,這兩句也許并不是課文的重點句,容易被忽略,我想,課文通篇反映王勃是奇才,但他為什么能夠很快地寫出千古傳誦的文章,是因為,王勃善于觀察,肯于思考,而且是凝神觀察,靜靜的思考,方能胸有成竹,這其實是寫出好文章的前提,學生寫作文也應該這樣。所以,在這里,我設計了一個環節,讓學生把這兩句用心讀一讀,邊讀邊體會一下寫好一篇文章的過程,我覺得,這段文字應該讓學生記在心里,模仿王勃寫作的這一形式,因為習作離不開這樣的觀察與寫前思考。當然這也告訴我們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不要只顧自己講,應該給學生靜靜思考的時間,給學生靜靜思考的環境,因為這非常重要的。
四、相機拓展,促進課內外的有效延伸
本篇課文,簡短的敘述了王勃路過滕王閣赴宴而寫下千古傳誦的《滕王閣序》的經過,其實,背后的花絮很多,滕王閣的介紹、王勃的傳奇與佳作、《滕王閣序》全文……資源極其豐富。
本課教學中,我隨著課文精讀相機介紹王勃、滕王閣有關知識,在教學結束時,播放孫道臨誦讀的《滕王閣序》,還預設了:古今中外,像王勃這樣的少年奇才,歷史上還有很多,你知道那些?滕王閣、王勃、《滕王閣序》等拓展內容,激發學生課外探究的熱情,為學生在今后學習《滕王閣序》做好鋪墊。
《少年王勃》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少年王勃》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的一篇敘事寫人的文章,講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閣赴宴時即興寫下千古名篇----《滕王閣序》的事。為了使學生在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華的同時,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習熱情。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充分運用集圖、文、音、像等信息于一體的專題學習網站來自主學習課文。
本課教學我力圖體現以下特色:
一、營造自主學習環境,注重學生個別發展。我將詩與畫巧妙結合,自然導入課文,創設學習化的、寬松愉悅的氛圍,使學生們很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專題學習網站中,我將文本教材電子化,為重點的字、詞、句添加相關的超級鏈接,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信息源。網頁中的學習目標、配樂朗讀、推薦作業等板塊,特別是適時提供的學習建議,讓學生自主學習有章可循。我作為服務者,利用“監看”功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學生加以個別指導。
二、營造交流對話環境,全面提高學生能力。在學生充分瀏覽網頁的基礎上,我將讓學生相互交流最喜歡的課文內容,并以第四自然段為突破口,引導學生追本溯源,創設自主學習、相互啟發、全體獲益、展示自我的環境,不僅理清了課文的脈絡,而且使人物形象得到凸顯。并且巧妙地借王勃寫作的例子,使學生懂得什么才是正確的寫作方法。
三、營造資料搜索環境,拓展學生課外閱讀。在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積極鼓勵學生繼續上網沖浪,在網上進行拓展閱讀,拉近學生與王勃,與滕王閣之間的距離。在此基礎上學生再來分享各自的新發現,使學生充分利用提供的信息資源,真正完成知識的意義建構。另外,我將推薦開放的、具有個性化的作業,使學生的學習由課內延伸至課外,轉變學生單一的學習方式,形成資源與語文教學的系統整合,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享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少年王勃》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導課
1、今天,學習第九課——少年王勃。師板書課題,學生跟寫,
2、指讀、齊讀課題,提示:少(shao)是多音字。
3、課前同學們都已經自主預習了,一定做了很多工作。
讀熟課文的同學舉舉手?字詞的讀音都掌握了嗎?
4、檢查字詞。
第一屏:滕王閣
“閣”(知道什么是閣嗎?生先說):類似樓房的一種建筑,一般是四方形、六角形或八角形,多建筑在高處,可以憑高遠眺。
你們了解滕王閣嗎?(學生補充資料)對,滕王閣在現在的江西省南昌市贛江邊,是唐高祖的兒子騰王李元嬰在這里任都督時所建,所以以“滕王”為名,叫滕王閣。是江南的三大名樓之一。享有“西江第一樓”的美譽。(出圖)
第二屏:都督
都督注意多音字“都”,提醒:“都督”連起來讀,第二個“督”讀得輕一點。生齊讀。
師:都督是古時候的軍事長官。
“督”字注意寫法,特別注意寫好哪一筆?強調上半部分“叔”沒有勾。師范寫,生練寫兩遍。
第三屏: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拍案叫絕
四字詞語讀得好,平日里要多注意積累。
小結:預習的很充分,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主動查查相關資料,幫助學習。好習慣繼續保持!
5、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你們了解王勃嗎?查沒查相關的資料?(學生介紹相關資料)師適時補充:王勃,字子安。唐代詩人,從小能做詩賦,顯示出超凡的才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詞齊名,并稱“初唐四杰”。
小結:遇到這樣寫人的文章,查一查與人物相關的資料、生平、簡介等,這是自主預習的內容。
二、整體感知
過渡:文章講了少年王勃的什么事?帶著這個問題同學們自己讀讀書。
1、自由讀課文。
2、指名說說文章的大體內容。(一人)
出示屏幕:時間:重陽節
地點:滕王閣
誰:少年王勃
干什么:寫下《滕王閣序》
你們看,把這些內容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3、了解了這些,同學們想用什么詞送給少年王勃?(有才華、才氣、了不起)師:不僅有才氣,而且非常有才氣書中用了一個詞——“奇才”。什么樣的人可以稱為奇才?(有特殊才能的)
三、細讀全文
過渡:過渡:從哪兒看出王勃是一個(有才華、了不起)堪稱奇才的人?同學們默讀全文,畫一畫相關的句子。
(一)、品讀王勃表現——體會“奇才”
1、指名讀句子。
2、出示這段話。在這段話中發現沒有,有幾個重要的詞語真的能感受到王勃是奇才,誰來交流交流?
胸有成竹:心中有十足的把握。(沒有事先準備,當場寫成,時間很短)
文思如泉:寫文章時,思路像泉水一樣源源不斷的流出。
筆走如飛:因為思路像流水,寫起來特別快,一氣呵成。
3、小結:我們在讀句子的時候,弄明白主要詞語的意思,就能讀懂句子的意思。
(二)、理解學習“霞鶩齊飛、水天一色”——體會詩句的“奇”。
過渡:還從哪兒能看出王勃是奇才呢?誰接著來讀讀你畫的句子。
1、我們還從哪兒看出王勃是奇才?
2、寫出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一傳世佳句。生讀句子。
2、詩句描寫的是什么樣的景象?用文中的句子說一說。
3、出段落、詩句。讓學生說明詩句意。
詩句寫得很精練,每個字都表示一定的意思。聯系前面兩句話,說說你讀懂了些什么?可以是一個字的,也可以是一句詩的。
老師來考考你:“鶩”指的是什么?“孤鶩”?
小結:讀懂這個詞,這句詩的意思就讀懂了。說說下一句的意思。
4、讓我們想象著詩句描繪的畫面,讀一讀。先練一練。
5、配樂,教師引讀。讀出秋景的寧靜、深遠之美。
音樂響。先指名。
第一層:讀出景色的空曠、遼遠:
師:王勃站在滕王閣窗前,此時正是初秋時節,眼前的贛江江水放眼流淌,一望無際,——
望著如此空曠、遼遠的秋景,王勃寫下了千古吟誦的絕句——
第二層:讀出景色的寧靜、壯美:
師:在夕陽的映襯下,一切是那么的美麗,一只野鴨不知道將要飛向何方——
望著如此壯觀、美麗的秋景,王勃禁不住吟誦——
晚霞飄浮,孤鶩上翔,仿佛在一起飛行,秋水清澈,長天明凈,相映成水天一色——
《少年王勃》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作者:褚安娜 轉貼自:徐州市少華街小學 點擊數:77
《少年王勃》教學設計一
作者:褚安娜 文章出處:徐州市少華街小學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歡迎瀏覽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課文題目關鍵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地址是www.kongtiaoguanjia.com】
2、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華橫溢。
教學重難點:
1、 理解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含義。
2、 會背誦有感情的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字詞:
都督 南昌 宴會 探望 凝望 余暉
飛翔 孤鶩 千古傳誦 讀書 《滕王閣序》
二、 整體感知課文:
1、 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誰能說說王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板書:奇才)
2、 其實全文處處都能體現出王勃是一個奇才,請大家默讀課文,仔細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是一個奇才?(提醒學生默讀的要求)
三、 相機精讀全文:
1、 學習第一節:
重點體會“聽說王勃很有才氣,便邀請他也來參加”這句話,說明王勃的才氣早已是眾人皆知的事情了。(略講)
2、 學習第二節:
重點體會“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
a、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這樣的一個場合,都督會請些什么樣的人?
b、 這么多有才學的人為什么都不敢答應呢?這說明了什么?
3、 學習第三、四節:
a、 這兩小節中哪些詞可以看出王勃的才思敏捷?(文思如泉、筆走如飛、胸有成竹、拍案叫絕)
b、 同學們找得很準確。我們先來看看,王勃胸有成竹的寫出了千古的傳誦《滕王閣序》,其中有一句最為出名:“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出示該句)誰愿意讀一讀?
c、 你知道這句詩的意思么?文章有一節描述的就是這句詩的景色,誰能找出來讀一讀?(出示第三節)
d、 你知道“落霞與孤鶩齊飛”描寫的什么樣的景色?
你能找到“秋水共長天一色”是什么意思的句子么?
e、 大家來看:“鶩”字比較冷僻,平時用比較少,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個字的下半部分是什么字?(鳥)誰能在這個句子里找到“鶩”字相對應的意思?那“孤”、“與”呢?又都是什么意思?
f、 同學們都了解了這句詩的含義,那該如何讀好這段景色描寫呢?(師范讀,教讀書方法,邊讀邊想,生個別讀,注意情感)
g、 然后再讀:“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注意斷句和節奏)
h、 不知道大家留心觀察了沒有,文中第三節和第四節中分別有一句帶感嘆號的句子,誰能找到?你知道這兩個句子分別表達了什么情感?又該怎么讀好它呢?
出示這兩句:
“讓我來試試吧!
“奇才!真是奇才!”
四、 全文總結、誦讀佳句
通過剛才同學的動手動腦,讓我們發現了一個少年奇才——王勃!在這篇課文中有些段落和詞匯是非常優美和生動,讓我們從課文的三四節中選擇你最喜歡的一段,當堂背誦!
五、 完成作業:
1、 摘抄佳段第三第四節【歡迎瀏覽第一范文。在本站搜索課文題目關鍵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地址是www.kongtiaoguanjia.com】
如果你感興趣可以上網搜集整篇《滕王閣序》自己賞讀或者將王勃的故事講給你身邊的人聽,讓更多的人都來了解這位少年奇才!
《少年王勃》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3
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少年王勃》,學習了生字新詞,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王勃,和他進行零距離的接觸。 (齊讀課題)
師:這篇文章中有幾個很有意思的詞語,誰愿意上來寫寫?(兩名學生)
(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筆走如飛、千古傳誦)
生:評價(從正確和美觀的角度)
師:看到這幾個成語,你的眼前好像看到了什么?誰能用上這幾個詞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說一說。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王勃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才氣)。
師:課文中都督用了一個什么詞來夸獎王勃的?生:奇才
(板書:奇才)
師:才就是有才氣,有才華,那你們是怎么理解這個“奇”字的呢?你覺得這里的其是什么意思?
生:罕見的。
生:特殊的。
生:非常的。
師:正是因為少年王勃很有才氣,才被邀請來參加宴會,那么課文中的那幾自然段我們可以具體的感受到王勃是個奇才呢?
生:2、3、4小節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自由輕聲的讀2、3、4小節,看看那些詞語可以看出王勃是個奇才?
生:交流。師手指著板書(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筆走如飛)
師: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王勃寫文章時寫得快?
生:文思如泉、筆走如飛
師:什么叫做文思如泉?你是怎樣理解的?筆走如飛呢?
師:王勃為什么能在寫文章的時候文思如泉筆走如飛呢?是他以前就到過滕王閣嗎?
生:不是。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為課文開頭說滕王閣剛剛整修一新,王勃只是路過南昌,他本來打算是去看望父親的。
師:那他的文思是從哪里來的呢?
生:課文中說,當其他人在那兒你看我,我看你的時候,王勃卻站在窗前“凝望”
師:凝望是什么意思?
生:目不轉睛的看。
師:王勃問什么會目不轉睛地看?
生:被美景迷住了。
師:誰來把王勃看到的美景讀一讀?(2--3名)
師:王勃站在窗前僅僅就是為了欣賞江上的美景嗎?
生:不是,是在打腹稿。
師:如果只看不想會怎么樣?
生:他就不可能胸有成竹地說:“讓我來試試吧!”
師: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這里的“成竹”在文中又指的是什么?
師:正是因為王勃想好了文章的開頭、中間、結尾該怎么樣寫,所以他提筆的時候才會
生:文思如泉、筆走如飛。
師:王勃寫文章的時候速度特別快,那他寫的文章到底好不好呢?
生:好。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都督讀了他的文章,忍不住拍案叫絕。
師:拍案叫絕是什么意思?
生:拍著桌子叫好!
師:那你們也拍著桌子把都督夸獎王勃的話讀一讀!
師:王勃的這篇滕王閣序寫得非常好,尤其是哪一句讓都督拍案叫絕?
生: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出示句子)
(指名讀2--3名)
師:這兩句話是滕王閣序中最出名的兩句,至今人們還在傳誦著。它所展現的美景就是剛才王勃站在窗前,凝望到的迷人的秋景。
(出示遠處一只野鴨·······)
師: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句話,再來細細體會一下這迷人的景色!
生:齊讀
師:如此美麗的奇景,使王勃的心中充滿了創作的熱情,當即就用這兩句話把它描述下來了。
(再出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齊讀。
師:同學們,王勃寫的文章令都督拍案叫絕,我們平時寫的文章能讓人拍案叫絕嗎?為什么?
師:王勃面朝著贛江美麗的景色是目不轉睛地看,而我們平時看景色不注意觀察,王勃再看景物的時候是
生:邊看邊想。
師:這就是勤思考,我們要想像王勃寫文章那樣文思如泉、筆走如飛就需要我們平時多觀察、勤思考!
師:讓我們捧起書,帶著對王勃的敬佩,帶著對他的贊美,一起讀讀3、4小節。
總結:今天,我們讀了王勃參加滕王閣宴會的時候當場寫下的千古名篇《滕王閣序》,讓我們認識了一個才思敏捷,才華橫溢的少年王勃。讓我們一起記住當中的千古名句:
(生再讀: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延伸:
師:像王勃這樣的年少機敏的少年你還知道哪些人?
生:孫中山、寇準、司馬光、楊炯······
同學們,要想讓自己變得像王勃一樣的聰明,我們平時就要做到:多觀察、勤思考、敢創作!
下課!
反思:
教《少年王勃》這一課,我引導學生反復讀想“這時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著江上迷人的秋景:遠處,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暉緩緩地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王勃邊看邊想,突然回轉身來,胸有成竹地說:……”我覺得這段文字應該讓學生記在心里,會模仿這一形式,因為習作離不開這樣的寫前思考,這其實就是靈感的訓練過程。學完這篇文章,學生可以沿著這個起點走,每次習作,給學生這個時間。當然這也告訴我們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不要只顧自己講,應該給學生靜靜思考的時間,給學生靜靜思考的環境,因為這非常重要的。而事實上,在習作指導中,我們老師說的太多了,自認為自己講的非常好,其實課堂上還有好多學生根本聽不進去,所以老師傳遞的信號無法打通學生的大腦神經,所以最后還是好多學生不喜歡寫。所以文中那中站在窗前的那些動作,何不為孩子也創造這樣的環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