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精選17篇)
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 篇1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
| by: 溪水無聲 ]
昨天去中華路小學,除了聽了一節《安塞腰鼓》外,還到潭秋校區聽了一節語文課,是由學校王校長執教的三年級的課文《揠苗助長》。這是一篇傳統課文,很多老師都教過。但是我相信沒有多少老師能像王老師這樣教。
聽完課后,我就一個感受想說:“佩服。”
作為學校領導之一,能這樣身體力行地參加活動,是我沒有想到的。我想,很多領導都沒有這樣的勇氣。這樣的領導,應該是老師們真正喜愛的一種類型吧。
更讓人折服的,并不是王校長的特殊身份,而是他的課。可以說,聽那么多的展示課,優質課,我覺得這節課才是真正的本色課堂,原汁原味。王校長的課堂上,可以親切的對學生說:“很不好意思,我還不知道你的名字。”可以在學生沒有弄懂老師的意識的時候,不急不躁地拍拍手,再對學生說:“請大家自由的練習讀讀這段文字,好嗎?”可以在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停下自己還沒有講完的內容,從容的收場。這是許多競賽課,展示課中所不能見到的。
最讓人佩服的,是課堂教學的扎實與有效。課堂上,老師帶領學生逐句體會,品味,第一段的三句話,就能帶領學生通過讀句子,抓重點詞語,圍繞“巴望”二字層層遞進,逐步展開。讓學生在多遍練讀中,感受農夫焦急的心情。通過不同學生的讀,來感受文字傳達出的意思。在讀到農夫看到田里的禾苗焦急不已的那段時,引導學生讀,體會,讓學生演一演,指導過程行云流水,游刃自如,令人嘆服。
我想,只有真正走進教學的領導,才有這樣的才華,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樂園;只有真正走進教學的老師,才有這樣的智慧,讓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天堂。
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 篇2
之一
佚名
一、導入
1、今天,我們要學講一則寓言故事,我們不僅要學會,還要會講。什么是寓言呢?
2、(出示投影)注意寓言的“寓”(大屏幕演示“寓”字的寫法)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你們是如何預習的?通過預習你讀懂了什么?
相機板書:巴望
焦急
激動
傷心
二、猜猜看
既然你們都讀了不少寓言故事,現在老師來考考你們,誰愿意接受挑戰?愿意接受挑戰的請起立。
(出示課件-猜猜看)
三、讀課文,講故事
1、課堂上最美妙的聲音便是同學們的朗朗讀書聲,請同學們用自己最動聽的聲音把課文讀一遍,要做到正確、流利。一會兒站到前邊來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
2、為了展示最佳的讀書效果,我們再將課文聽一遍。善于聆聽也是一種好的讀書方法。(出示課件邊看邊聽)
3、同桌互相講故事。
4、再以第一人稱小組中改編故事
四、配音講故事
1、選出農夫、農婦和他們的孩子的扮演者
2、(出示課件:揠苗助長動畫)自我介紹
3、配音講故事
4、小結。
問農夫:當時你為什么會想到拔苗的辦法?現在后悔嗎?說說你的想法。現在你最想對觀眾們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問農婦:你的丈夫做了一件蠢事,你該如何處理這件事?你的丈夫有勇氣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講他的這件蠢事。他真是一個勇敢的人。你看他懊悔的樣子,你該怎么開導他?
問孩子:小朋友,你的爸爸干了一件蠢事,你一開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現在你知道了嗎?你還愛你的爸爸嗎?你知道你爸爸為什么會犯錯誤嗎?
五、總結
1、同學們,你們從這位農夫身上應該吸取什么教訓呢?(出示課件-總結的話)
2、我們以后做任何事都不能違背了事物的自身規律,讓我們都做一個聰明的人,做一個善于觀察、不急于求成的人。
六、作業
《揠苗助長》新編(說說自己做過的一件蠢事)
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 篇3
教材分析:
《揠苗助長》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四冊中的一篇講讀課文,選自《孟子·公孫丑上》。這則寓言故事,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結果禾苗都枯死了。它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揭示一個深刻的道理。通過了學習讓學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內部的發展規律,借助外力,強求速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安排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寓言表達上的特點,體會寓言包含的道理。
學習目標:
1、會認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能把《揠苗助長》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
難點: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教學準備:
課生字卡片、生詞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聽到一些短小而生動的故事,一個故事寄托著一個深刻的道理,這樣的故事呢,我們叫它──(板書:寓言;正音)
2、你們還知道哪些語言故事呢?
3、書中27課中給我們介紹了兩個寓言故事,我們就叫它──寓言兩則(板書:兩則)
今天我們先學習其中的一則寓言故事,題目是──(板書:揠苗助長)。讀題,標音。
4、這個名字是否很熟悉?故事書上是:拔(板書),揠比拔難寫,為什么選揠?老師查呀查,查字典就是拔,可不是簡單的拔,而是輕輕地望上提。下次你們碰到了不懂的東西,就學我一樣好好查查。
二、初讀
1、故事讀了嗎?再讀一讀,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順
2、出示字卡:
(1)在這則寓言里有3個我們要認識的生字朋友,跟他們打個招呼。你們是怎么記住的?
(2)生字有了朋友,我們記起來會更快,出示詞卡讀詞:焦急、喘氣、一大截。
3、下面把你覺得自己讀的最好的地方讀給同桌的小伙伴聽聽,讓他給你豎起大拇指。
4、這個故事同學們一早就了解過,非常熟悉。下面老師出道題考考你們,聰明的孩子一下子就能回答出來(師出示小黑板:口頭填空“古時候有個人,因為想讓禾苗_______就把禾苗________結果__________。)
三、探因(1段)
過渡:這真是個有意思的故事,農夫費了很大的勁去拔苗,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那還得從他中了禾苗以后說起。(出示小黑板:第一段課文)讀一讀,看你讀懂了些什么(板書:焦急)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他很著急?找一找,做上記號。
(1)“巴望”給他找個朋友換一換(非常希望)
(2)“天天”農夫可能對禾苗說些什么呢?
(3)到底有沒有長高?理解“好像”(長得慢)
(4)農夫的樣子看到了,他對禾苗說的話也聽到了,下面看老師寫“焦急”的“焦”字,上大下小,四點擺好,下面的四點像什么?(彩筆點紅四點底)生回答。祖國的漢字多象形字,能讓我們產生很多聯想。
再讀,看誰能把農夫焦急的樣子讀出來,表演讀,板書:好。
(5)說一個人“急”還有很多成語,老師向大家介紹幾個(出示詞卡:迫不及待、急于求成、操之過急、急不可待)一起讀。
四、感悟(2、3段)
過度:農夫是這樣的急不可待,覺得禾苗一點也沒有長,于是他開始想辦法。想啊想,好不容易想出一個辦法來了,是什么辦法呢?(出示教學掛圖,板書拔苗辦法)
1、他是怎么拔的?對于這個辦法你有什么看法?
2、大家說的有道理,可農夫不明白啊,他還以為是個好辦法呢。
(1)(出示第2段)他一想出辦法就急忙跑到地里(提示:怎么拔的),從中午一直芒到太陽落山,他累得(筋疲力盡)
(2)想想他都累成什么樣兒了?(理解:筋疲力盡)——氣喘吁吁、腰酸背疼、疲憊不堪、大汗淋漓、有氣無力。
(3)指導讀第2段
3、過度:他拔禾苗里得筋疲力盡,那個人摸著額頭上的汗水會怎么想、怎么說?讀第3段
指導讀
是啊,看到禾苗長了一大截,又累又高興,他在說話的時候一定還有手比畫著,大家也可以用手做做動作,再高興的說說說讀讀
(板書:好辦法好結果)
五、明理(4段)
1、過渡:禾苗真的長高了一大截嗎?他兒子很疑惑,心里會想、什么呢?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結果禾苗都——枯死了(板書)
2、如果你是農夫的兒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心里一定有許多想法,回家后會怎么開導自己的老爸呢?農夫看到禾苗都死了,會傷心的說什么?聽了兒子的話,又會怎么說呢?同桌之間先想象一下,然后演一演,看誰最能讓爸爸明白自己錯在哪里。
引導(1):兒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就急匆匆的趕會家去————
引導(2):聽了兒子的話,看著眼前枯死的禾苗,想著自己拔禾苗那么辛苦,農夫好傷心,好那國,他嘆了口氣說——
3、是啊,禾苗的生長需要陽光、水分和養料,在土壤中慢慢地長大,這是禾苗生長的規律。他急與求成,所以壞了事。
4、總結板書:農夫最初的愿望沒有實現,拔禾苗不是好辦法,枯死了也不是好結果,“好‘字加引號,這個故事卻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教訓(板書:急于求成)
5、老師想到了一個人——袁隆平爺爺,他就敢想,他特別希望提高雜交水稻的產量,不僅敢想,他還敢做,經過無數次觀察、無數次科學的實驗,提高了雜交水稻的產量,讓我們國家用7%的土地養活了世界22%以上的人口!所以啊,希望禾苗豐收就要用科學的辦法,要按照禾苗生長的規律來,咱們在做事的時候也要按事物發展的規律來辦,這樣才能把事情辦好,這樣你就會象袁隆平爺爺一樣取得成功!
六、課后延伸
中國有許多流傳千古、的寓言,每一則寓言都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讓我們動手去找一找、讀一讀吧!
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 篇4
一、教學目標:
1、會認五個生字“寓、焦、喘、截、揠”,會寫“焦、望”兩個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二、教學重難點:
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三、課前準備:
課件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看圖片猜故事引入
1、看圖片,猜故事名(坐井觀天、狐貍和烏鴉、龜兔賽跑)
2、師:這節課,我們要一起學習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叫----(板書:揠苗助長)(指名讀題、齊讀課題)
3、師:讀著這個詞,小朋友肯定想到我們去年學過的一個詞了、(坐井觀天)對,這兩個詞的意思是一樣,那揠----就是拔的意思。過渡語:這個故事會告訴我們什么?就讓我們走進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
1、師:請小朋友翻開第27課,認真地朗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讀通句子,并想想講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句式“古時候有個人__,就把禾苗__,結果__”
(三)體會農夫焦急的心情
1、師:故事中的農夫,費了那么大的勁兒,把禾苗拔高,可禾苗還是枯死了,這是為什么呢?還得從他種下禾苗后說起。老師請一個小朋友讀第一段,其他小朋友邊聽邊思考:農夫種下禾苗后是怎樣的心情?用書上的一個詞來說。
2、交流:(巴望、焦急)師:“望和焦”都是要會寫的字,誰有好辦法記一記它。(師指導書寫,學生練寫一次)
3,你們是從什么地方體會到農夫巴望、焦急的心情呢?默讀第一段,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一畫。
4、交流:
預設:
(1)古時候有個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到田邊去看。
師:小眼睛再亮一點,看看從哪些詞中可以體會到(巴望、天天)師:給“巴望”換一個詞。(希望、渴望、盼望)在什么時候,你巴望過什么?誰能用“巴望”說一句話。
師:就是這種迫切的希望,農夫天天到田邊去看。可是,(引讀)---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出示句子)師:禾苗真的是沒有長高嗎?那個詞可以看出來?(好像)如果老師把這個詞去掉,可不可以?
師:禾苗不是沒有長高,只是沒有長得那么快,那個人太心急了。
(2)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來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個辦法幫他們長”。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句子,一邊讀,一邊想象農夫當時的樣子。師:你腦海中看到了什么?誰愿意上來演一演?
師:小朋友體會得真好,有誰覺得自己能把那種焦急的心情讀出來。(指名讀)
5、齊讀第一節
(四)、研讀
2、3小節
1、師:現在老師要變變變了,我不再是你們的語文老師了,我就是農夫了,我這么急著讓禾苗長大,誰來替我想想辦法?
2、(出示第二段:一天,他終于想出了辦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筋疲力盡)師:從從這句中的哪些詞,你能讀懂什么?
預設1:農夫很累很辛苦
師:什么叫“筋疲力盡?你什么時候“筋疲力盡”過,當時是怎么樣的?把你的感受讀出來.(指導朗讀“筋疲力盡”)
預設2:禾苗很多,那個人忙了很久。
師:中午,當太陽火辣辣地照在頭頂時,那個人在拔禾苗,下午,太陽落山,別人回家了,他還在拔,一直沒休息,怪不得會----筋疲力盡
預設3:這個辦法,那個人想了很久。(終于)師: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指名讀)
師:雖然這么累,可是你看,這個人的臉上卻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此時,你們就是農夫了,能告訴我為什么這么開心呀?
師:把身邊的同學當成家人,去向他們報告這個好消息吧!(讀第四段)(隨文識字:喘氣、一大截----動作演示)男女分讀
(五)、拓展延伸
1、師:力氣真的沒有白費,禾苗真的長高了一大截嗎?他的兒子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板書:枯死)
師:如果你是農夫的兒子,把爸爸拉到田邊。你會怎么對你的父親說?
師總結:是啊,禾苗長大,要經過生根發芽,長出小苗后,農民伯伯還要給它們鋤草、施肥、捉蟲,這樣它們才會慢慢地長大,這位農夫就是太心急了,所以禾苗才會枯死。其實我們做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太著急了,好事往往會變成壞事。(板書:急于求成反成壞事)
2、理解“寓言”
師:像課文這樣,通過一個小故事而告訴我們一些道理,我們就稱這樣的文章為“寓言”。(讀詞)今天我們學的是其中的一則。
3、平時,在你身邊,有過類似“揠苗助長”這樣的事情嗎?
4、續編故事:第二年,農夫又開始種禾苗了,--------
(六)、作業:回家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
拔苗助長焦急
拔苗
枯死
巴望
急于求成
反成壞事
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 篇5
預設目標: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默讀課文。
2、會認5個生字,會寫4個字。
3、能在讀中悟出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流程預設: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1、還記得我們學過的《坐井觀天》嗎?它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像這樣借故事來說明道理的一種文章,我們就稱它為:寓言。故事中寄托或隱含的意思就是寓意。
3、今天,我又給大家帶來一則寓言:《揠苗助長》。板書課題,齊讀。
二、層層深入,引導初讀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漢語拼音,可以請教同桌同學。劃出帶拼音的生字詞。
2、自由認讀生字詞,糾正字音。
3、小老師教讀。
4、語文童子功:即用上聲音、表情或動作讀出詞語的意思。
5、交流: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6、理解課題中每個字的意思并板書。
三、細讀課文,理解寓意
1、再讀課文
⑴指名說:揠苗助長會產生什么后果?
⑵用上你的聲音、表情或動作讀出枯死的意思。
2、這人為什么要拔禾苗?理解巴望。
⑴邊朗讀邊感悟,用上自己的聲音、表情讀出十分巴望的心情。
⑵禾苗其實長高了嗎?可這人覺得呢?他此時心情怎樣?
⑶理解焦急,說說近義詞。
⑷齊讀這個人自言自語說的話。
3、他這么說,有沒有這么做?想了個什么辦法?你從哪個詞發現他想了很長時間?有感情地讀一讀。
4、你發現他是怎么拔的?拔了多長時間?累嗎?你從哪個詞知道?理解筋疲力盡并感悟。用上聲音、表情或動作讀出它的意思。
5、這么累,他認為值嗎?你從哪知道?
出示: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⑴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⑵理解白費、一大截。
⑶用上聲音、表情或動作邊讀邊感悟他此刻的心情。
⑷你認為值嗎?為什么?
6、看圖講講這個故事。
7、此時此刻,你想對這個人說些什么?
8、讀了這則寓言,你明白了什么?
四、拓展思維,深度挖掘
1、小結寓意。
2、說一說你身邊有哪些這樣的事例?同桌交流,再指名說。
3、播放課件:斷骨增高手術造成癱瘓的`相關資料和圖片。
⑴指名讀一讀相關資料
⑵結合今天學過的揠苗助長,你有什么體會想說一說。
4、小結: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學習中做事千萬不要急于求成,明白自己的生長要靠自己的力量,猶如禾苗的生長要靠自己的力量。學會珍惜自己,愛惜自己,善待自己的生命。成長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五、指導生字書寫
評析:
1、自主合作學習生字。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2、提倡個性朗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通過看圖、表演,讓學生用上自己的聲音、表情或動作讀出詞語、句子的意思,并引導學生進入情境,讓他們猶如身臨其境,再將自己的切身體驗表現在自己的朗讀中。
3、新課標指出:學生閱讀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獲得思想啟迪,形成積極、正確的人生態度。為此,在完成好本課基本任務的前提下,我適時進行拓展。引導學生尋找、關注身邊相同的事例。并播放眼下最現實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即:斷骨增高手術帶來的危險性。讓學生在理解揠苗助長的寓意的基礎上學會更深入地挖掘。明白生命的珍貴,知道自己的生長要靠自己的力量,猶如禾苗的生長要靠它自己的力量。從而學會珍惜自己,愛惜自己,善待生命。讓學生真正成為社會的一員。
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 篇6
海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鄭曉莉
一、教材分析
選自《孟子·公孫丑上》,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說出“揠苗助長”這則寓言的寓意,明白不顧事物的發展,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3、構建寓言教學圖式。
三、教學難點
構建寓言教學圖式。
四、設計思路
注意將學習策略和學科知識有機結合。運用精加工策略,通過復習,激活相關舊知識,既有利于了解學生的學情,又有利于為新知識作好鋪墊。老師靈活地通過舊知識的引導來促進新知識的學習。
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蝸牛的獎杯》這個故事嗎?誰能簡單地講一講?(指名講)
師:《蝸牛的獎杯》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生: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
生:世上沒有永遠的冠軍。
生:不能一生陶醉在一時的冠軍中,那你將永遠沒有進步。
師:《蝸牛的獎杯》是個-------(生接著答: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故事是怎樣的嗎?
生: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讓我們受到教育。(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書:故事 道理)
△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寓言相關的舊知識,在學生腦海中播下圖式的種子。
師:今天我們學習寓言故事《揠苗助長》(師邊說邊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要讀課文,我們先過生字關。
投影出示:揠苗助長 焦急 巴望
筋疲力盡 興致勃勃 一大截 納悶
指名讀新詞。
師:你讀得很好,7個生詞只讀錯了一個。我不說你錯了哪一個,我請另一個同學讀,你認真聽。自己發現錯音,改正錯誤。
(師發現甲生讀錯,“焦急”一詞,教師沒有直接指出,而是指名讓乙生讀,提醒學生認真聽,由甲生自己發現錯音,并更正錯音。甲生讀對后教師給予肯定性評價。)
△讓學生自己發現錯誤,改正錯誤。比別人直接告訴錯誤處,效果更佳,此法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再次讓機會給甲生,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自我展現和自我調整的機會。
師:將本課生詞帶入文中,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篇。讀好后同桌之間,選一自然段檢查對方,并給予評價。
(立即,教室里書聲朗朗,同學們都在認真地自讀課文,自讀后同桌互查并評價)
(教師檢查學生的情況,該活動應達到:“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這一目的)
師:(范讀第一自然段)同學們讀得這么好,我也想讀一讀,我讀第一自然段,我讀時,請你們認真聽,聽后說說你有什么樣的體會。
(師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淋漓盡致地讓學生體會農夫焦急的心情。同學們不由鼓起了掌,并紛紛舉起了小手)
生:我從“巴望”這一個詞中,看出農夫急切的心情。
生:我感到農夫很焦急,他天天到田邊去看禾苗長了沒有。
生:因為農夫很焦急,田里的禾苗明明在長他卻認為一點也沒長。
△師范讀,讓學生體會到了農夫“焦急”的心情,及“巴望”的意思,真正做到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意。
師:農夫這么焦急,希望禾苗長快些,他想出辦法了嗎?
(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作記號,很快找到答案。)
生:農夫想出的方法是將禾苗一棵一棵拔高。
生:農夫累得筋疲力盡,但他很高興,他認為禾苗真的長高了。
生:我從“興致勃勃”中看出他為自己想出拔禾苗的方法感到高興。
師:農夫的辦法可行嗎?會有怎樣的結果?(許多學生手舉得老高,爭著回答。)
生:農夫的辦法是不可行的。植物的根離開了土,吸不到水和養份,植物就會枯死。
生:農夫想要禾苗長得快些,應在施肥,拔草上下工夫。
……
師: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①生:做事情前應想清楚才做。
②生:做什么事都不能急于求成。
③生:植物的生成是有規律的,不能違背植物的生長規律。
……
師:同學們能從一個小小的故事中明白這么多的道理,你們真聰明。
△寓言故事的說理性很強,學生講的道理與故事有關聯,并言之有理就應肯定,不能強求同一個答案。
師:請大家有感情朗讀課文。(師提醒有感情朗讀的技巧。)
師帶領學生建構圖式
師:同桌間相互復述故事。(教師巡視后,指名上臺復述)
師:在原來“故事”前板書 “講”字,組成“講故事”。
師:小組交流從故事中你明白的道理。師在原來“道理”前板書 “說”字,組成“說道理”。
師:在生活中我們也常看到了許多人急于求成而把事辦砸的例子。你能舉個例子嗎?(師邊說邊板書“舉例子”)
生:我媽媽望女成鳳,一到雙休日,既叫我上補習,又讓我上美術班和鋼琴班,壓得我都喘不過氣來,我都煩死了,害怕雙休日的到來。
生:有的人蓋樓,地基還沒打好,就急著蓋樓,結果樓塌了。
生:有的病人,想病快點好,一下子吃了很多藥,反而病更重。
……
△學生學寓言后能將寓意遷移于生活事例中,說明已真正理解了寓言的寓意。對學生今后生活中處事有所幫助。
師:以后學習寓言,可按著“講故事、說道理、舉例子”的步驟學習。
△師指著板書構建圖式后,總結寓言圖式,并介紹圖式作用,生讀圖式后,要求學生快速記憶下圖式。
師出示相對應的問題訓練單。
1、我能講出(復述)這個故事嗎?
2、這故事講了一個什么道理,我能說出來嗎?
3、我能舉一個相關的例子嗎?
(學習寓言前可先拿出訓練單,將學習訓練單方放于桌前,邊讀寓言邊用訓練單上的問題問自己。)
布置作業:用圖式和問題訓練單預習一則寓言故事。
《揠苗助長》教學反思
面對信息不斷膨脹的今天,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比單純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因此,我在教《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時,抓住寓言的特點及要求,初步建立寓言閱讀的圖式,讓學生掌握圖式,為今后獨立學習寓言打下扎實的基礎。
以下是我在教《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時的幾點心得:
一、構建圖式,并引導學生記憶。運用精加工策略,通過復習,激活相關舊知識,既有利于了解學生原有知識掌握的情況,又可為新知識作好輔墊,老師將舊知識和新知識結合構建圖式,使學生更清楚圖式的來源及實用性和廣泛性。例如,教師導入時請學生回憶并講述《蝸牛的獎杯》這個故事及說出這故事蘊含的道理。在學《揠苗助長》時也緊緊地抓住了“講故事”“說道理”“舉例子”這三點進行教學。最后,完善出了寓言圖式:①講故事②說道理③舉例子。
教師按著復習→新授→構建圖式的脈絡展現了圖式的來源及它的實用范圍。有利于學生學習寓言時實現方法的遷移。
構建圖式后,老師在強調圖式作用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快速記憶圖式。讓圖式在學生腦中生根。因為圖式文字較少、概括性強,好似順口溜,學生易記。但如果缺少這一要求,圖式教學是不完善的。
二、注意字、詞、句等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和策略知識教學相融合。
教師在教學中容易注重語文基礎知識而忽視策略知識教學或注重策略知識教學而忽視語文基礎知識。在這節課中我注意兩者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盡力做到兩者的齊驅并進。在講故事活動中,我緊緊抓住關鍵的詞句,深刻理解文中農夫的“焦急”心理。為學生生動的講述故事打下基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圖式和問題訓練單一起使用。
布置作業時可將圖式和問題訓練單結合,讓學生嘗試自學寓言,既訓練學生圖式的運用,又訓練學生原認識策略的運用。
不足之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應加強策略教學的意識。策略教學不僅是老師用策略,還應教會學生用策略,這才是策略教學的真正目的。
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 篇7
《揠苗助長》是一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這則寓言情節簡單,學生一讀就能了解故事內容,其中寓意更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不能急于求成”。但這寓意比較抽象,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比較難以理解的,面對這樣一篇文章,我摒棄了按部就班的程式和繁瑣的分析,讓學生與文本深入對話,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特別重視朗讀訓練。
教學中,我從朗讀入手,讓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寓意。采用了多種朗讀方式,如男女生分讀、小組、同桌等多種形式,學生通過朗讀,都能很好的領會到寓意,另外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來理解和動作演示去體會種田人盼望禾苗快些長高的那種急切的心情。如:理解他在巴望著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就天天到田邊去看。我讓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想象農夫此時會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說些什么?然后再加上動作。學生的表演非常到位,正是因為學生能夠體會到那個人的焦急機,所以才能演得如此到位。另外,理解“一天,他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他從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盡。”體會筋疲力盡時,我又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火辣辣的太陽底下,那個人正在把禾苗一棵一棵地把禾苗往高里拔,有一百棵禾苗、一千棵禾苗、很多很多禾苗、中午、一點兩點,一直從中午拔到了晚上。終于拔好了。此時我忙問:“小朋友,你們現在有什么感覺。”有的說累,有的說手酸,還有的說腰酸背疼。
這就是課文中說的筋疲力盡。這樣的角色體驗讓學生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筋疲力盡,在充分的感受中萌動直觀的推論,獲得心靈的頓悟。
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寓”、“焦”、“喘”、“截”等字,掌握由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語。
2、讀懂故事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寓言故事。
3、通過學習課文,能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4、教學重點理解課文意思,能獨立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重點字詞理解課文內容,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課前媒體資源準備:生字卡片、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設疑,導入課題
(一)板書課題,簡介寓言
教師介紹:寓言和童話、記敘文一樣,是一種文章體裁,它往往借一個虛構的小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說話包含著某種意思。寓言簡單來說呢,就是“小故事,大道理”。“則”在這里是一個量詞,表示條數。“二則”就是二條。也就是說,我們今天學習的就是兩個說明深刻道理的小故事。
(二)這節課來學習第一則寓言揠苗助長。板書課題。
同學們認識這幾個字嗎?誰能試著讀一讀?(指名讀一讀;齊讀)看到這個題目,你想提出什么問題?(可能問題:“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長”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揠苗助長”?)
同學們很愛動腦筋,你們提出的這些問題等我們學完這篇課文就會弄明白的。
二、讀文識字
1、初讀課文
課件出示自讀要求:
(1)自由讀課文,圈畫字詞,標記自然段,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思考:寓言寫了什么?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圈畫字、詞,標記自然段。師巡視指導。
2、學習生字(課件出示生字)
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記一記。
同桌互讀互教。
學生匯報學習成果。
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時指導:“揠”的意思就是“拔”;“揠苗助長”就是“拔苗助長”。
“轉”是一個多音字,它在本課中的讀音是zhuàn,組詞:轉動、旋轉、轉圈等;另一個讀音是zhuǎn,組詞:轉身、轉告等。注意區分“費”和“廢”;“拔”和“撥”。
3、讀詞讀句子,鞏固識字。
4、送字詞寶寶回家,指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三、精讀課文,理解寓意。
1、種田人為什么要拔苗助長?(板書:起因)從哪些詞語中看得出他很焦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第一自然段,同時畫出有關詞語。(“巴望”“好像”“天天”“焦急”)
齊讀第一自然段。
2、邊讀邊想:農夫究竟想到了什么好辦法呢?他心情怎樣?讀一讀第二、三自然段。(經過)
生:農夫把禾苗拔高了。(教師相機板書:拔高禾苗)
生:農夫干了一天,筋疲力盡。(板書:筋疲力盡)
生:我們又從“終于”、“急忙”詞語中可以看出農夫急切、興奮的心情。
生:想著禾苗馬上要長高了,心里特別高興。
師:同學們說得真棒!農夫干了一天的活,很累了;但是又很高興。那請同學們帶著這種又累、又高興的心情讀讀農夫說的話吧!
3、農夫這樣心急,結果怎么樣呢?(板書:結果)指名讀最后一自然段。
小組交流學習
4、感悟寓意
通過學習課文,你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如果,這個農夫就在你面前,你要對他說些什么?
生:我明白了禾苗的生長要靠自己的力量。如果讓它生長得快些,應該采取合理施肥、澆水、除草、滅蟲等方法。
生:如果硬是把禾苗拔高,損傷了禾苗的根,禾苗自然會枯死。這是事物自身的發展規律。
生:我知道了做事情要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不能違背事物的發展規律急于求成。
5、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揠苗助長”的現象?
如:小明說:“我爸爸,天天要我做一大堆課外習題,恨不得要我從現在的六十幾分一下子考到100分!”
小芳每天回家都要彈鋼琴,一彈就是幾個小時,而且都是很難的曲子,如果彈不好媽媽還要發火,恨不得要她一下子就成為鋼琴家。
四、作業設計
快樂作業123。(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選作不同題)
1、回家把《揠苗助長》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多搜集寓言故事,準備參加班級講故事比賽。
3、續寫《揠苗助長》
板書設計
揠苗助長
(起因)——(經過)——(結果)
巴望拔高禾苗禾苗枯死
焦急筋疲力盡白費力氣
遵循規律,不能急于求成。
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 篇9
教材分析:
本課由《揠苗助長》和《亡羊補牢》兩篇寓言組成。《揠苗助長》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個做事急于求成,違背常理,結果把事情弄得更糟的人;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精、疲”兩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課前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個生字,會寫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默讀課文,理解《揠苗助長》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弄清題意
出示課題“寓言兩則”,由學生根據查找的資料來解釋課題。(“寓言”是用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教訓,“寓”是“寄托”的意思。“則”的意思就是“篇”)
二、教學《揠苗助長》
1、播放課件理解課題、了解故事:
學生講解題意:
“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幫助。“長”是生長。
按照“理解題意→了解故事→理解內容→認識道理”的順序來進行學習。
播放課件,要求學生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習生字:
范讀課文,聽準生字字音。
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同桌互相聽讀課文,讀準字音,老師注意指導讀錯的字。
同桌之間認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鞏固生字:
讀生字卡片。(齊讀、指讀、開火車讀)
小組內輪流讀課文,在朗讀中鞏固生字。老師巡視,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3、感悟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出示四個問題:
種田人看到禾苗幾乎沒長高時,他的心情怎樣?將描寫他心情的詞句畫出來。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嗎?
隨機理解重點詞語:巴望、焦急。
出示重點句子,體會種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
有感情地朗讀重點詞句,要讀出種田人的焦急心情。
種田人在這種情況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結果怎樣?
用課件演示種田人拔苗的過程,朗讀第2段,要讀出那個人賣力拔苗的情景。
讀第3、4段,體會種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來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這則寓言給你怎樣的啟示?請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
我們已經知道種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種田人的鄰居或親屬,你怎樣幫助他實現自己的愿望?
4、誦讀全文,復述課文。
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 篇10
一、了解寓言,揭題導入
1、師:上個星期我們班的很多小朋友都讀了寓言故事,你們還記得嗎?
那老師想考考你們,知道這個寓言故事嗎?
什么樣的故事就是寓言故事呢?
師總結并板書:小故事,大道理。
2、師: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篇寓言故事。
師板書:寓言。
3、課題:揠苗助長。
師:看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師:“助”可以組什么詞?
設疑:助長是什么意思呢?
師引導:誰幫助誰?為什么幫助?怎樣幫助呢?結果怎樣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初讀課文:
2、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剛才同學們都讀課文了,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請同桌討論一下把句子補充完整。
出示幻燈片“古時候,有一個農夫,因為巴望禾苗____________,就把禾苗______,結果____________。”
生自由練說——指名說
師過渡:但這只是成語字面的意思,想要知道它深刻的內涵,我們還得深入到課文的語言文字中。
三、精讀寓言,體悟道理
1、農夫為什么要幫助禾苗長高呢?
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請學生說一說。
(1)關鍵詞:“巴望”
教師出示:古時候有個人,他巴望天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到田邊去看。
這里巴望可以換成什么詞呢?
師板書:希望、盼望、渴望。(提示:近義詞)
師:你覺得用哪個詞更好呢?
師總結:用巴望更能體現農夫當時急切的心情。
師:“巴望”不是一般的希望,而是非常渴望!那渴望到什么程度?
(2)關鍵詞:“天天”
師:你從哪個詞語看出農夫是巴望著禾苗長高?
師引出“天天”
師:是啊,這個農夫天天都去,今天去,明天去,后天也去,是天天都去看。
師:好,那你來讀讀這句話。再出示:古時候有個人,他巴望天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到田邊去看。
師:恩,你讀出了農夫那種非常渴望禾苗長高的心情。齊讀
(3)關鍵詞:“好像”
師:那農夫天天去,他發現了什么?請你在文中找一找,并用鉛筆畫下來。
師:請你來讀一讀。
出示,比較句子: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師:他的禾苗到底有沒有長高呢?
師:有,只是我們看不出來。
師出示第二句,同學們看有沒有什么變化,那把課文中的好像去掉行嗎?
再出示: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對比讀。
師:請小朋友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學們的感悟能力真強,是呀,去掉一個詞句子的意思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以后我們說話寫文章時時都要更加嚴謹些。
師:我們來想象一下,這個農夫,他當時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出示說話訓練:
一天過去了,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那個人想:。
兩天過去了,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那人想:。
三天過去了,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那人想:。
(4)關鍵詞:“焦急”
你看,這個農夫就是覺得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高,所以,出示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個辦法幫它們長。
誰來演一演這個焦急的農夫呢?
師旁白,學生表演。
師:你覺得這個農夫演得怎么樣?
師:讓我們來通過一個字更能體會農夫當時的心情呀!(看圖,猜字。)
師:不知道沒關系,來,我們仔細看看,上面像個什么動物呢?對,像只鳥,大家看焦字的上部分是隹字,這個隹字意思是是短尾巴的鳥
師:你們看這只小鳥在什么上,是,在火上烤呢?
師:好,那我們來一寫。寫得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呢?誰來提醒你的小伙伴?
生書寫。
認識偏旁四點底。
師:從這幅圖上看,我們知道小鳥怎么了?
師:那你知道四點底都與什么有關嗎?
師:與“火”有關。你還能找出四點底的生字嗎?(熊、照、蒸、煮、煎、熟等)
師總結:那我們都知道了,四點底的生字都是與火有關。
師:看樣子我們更能感受到小鳥。想想小鳥在火上烤,它是怎樣的感覺呢?
師:對了,農夫就是這樣的心情。
個人讀。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一段,再來體會一下農夫焦急的心情。
2、那農夫是怎樣幫助禾苗生長的呢?
關鍵詞:筋疲力盡。
出示(圖)你們看,這就是那位農夫,他想得是什么辦法呢?
師:誰能說得具體一點,請仔細觀察。
(他在很認真的拔禾苗、他已經拔起了許多禾苗、他的碗里還有水,但他也顧不上喝,這是什么時候太陽落山了)
師:農夫拔呀拔,他拔得腰酸背痛呀,他拔呀拔,拔得?
師總結:是呀,中午,太陽高照,農夫在賣力的拔著禾苗,汗水從他的額頭上流下來,他也顧不得擦,口渴了也顧不得喝一口水,就這樣,他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請你用一個詞語總結一下,筋疲力盡,對,農夫弄得筋疲力盡!
師:讓我們在課文中找出農夫拔禾苗的句子讀一讀,
師:從他的朗讀里你聽出了什么,你聽出了什么,來體會農夫的筋疲力盡。
讓我們向他一樣,把農夫的`辛勞,農夫的筋疲力盡讀出來齊讀)
3、體會禾苗與農夫的感受。
師:漸漸地,農夫把所有的禾苗都拔高了,小禾苗,小禾苗,農夫幫助你長高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1)禾苗生氣地說_________。
(2)禾苗傷心地說:___________。
(3)禾苗地說:。
(4)樹上的小鳥也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
(5)太陽公公急得滿頭大汗,好像在說:“。”
師:你們看,小鳥和太陽公公看見了,也想對農夫說一說呢。
可是農夫有沒有聽到禾苗的哭泣和小鳥和太陽的勸告?沒有,
出示幻燈片,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請同學來演一演讀一讀
我們和他一樣起來演一演讀一讀。
4、那結果怎樣呢?
我們一起讀讀文中的第五段。
師:兒子看到這一幕,他對爸爸說:
師:讀到這里,你想對農夫說什么呢?
師總結:哎呀,這個農夫真的是,禾苗會慢慢生長的,你那麼心急干什么呢?你看,有趣你太著急了,把禾苗都弄死了,你可真是一個“愚蠢”的農夫呀!
5、齊讀課文,明道理
師:故事講完了,大道理在不經意間已經被我們說出來了,現在我想在請一個同學來說說《揠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了嗎?
是啊,小朋友們,禾苗有它自己的生長規律,禾苗長大,要經過生根發芽,長出小苗后,農民伯伯還要經常給它們鋤草,施肥,捉蟲,這樣它們才會慢慢地長大。這位農夫就是太心急了,禾苗才會都枯死了。其實我們做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太著急了好事也往往會變成壞事。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你在生活中有類似的經歷嗎?
(1)爸爸想讓三歲的兒子學書法,培養他成為書法家,這位爸爸呀!你可千萬不要________呀!
(2)樂樂想讓小魚快點長大,于是把魚食全倒進魚缸,樂樂呀!你這樣_____是不對的。
(3)豆豆平時都不認真學習,碰巧一次考試考了一百分,于是,他覺得自己每次都能考一百分,不認真學習了!豆豆呀,你這樣_____________是不行的呀!
五、布置作業,情感延續
說得真好,同學們,今天我們學了《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故事,同學們不僅懂得了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還能把他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老師真高興,課后可以多找一些寓言故事來讀(出示:寓言的書),明白更多的道理。
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 篇1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并積累運用詞語。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則寓言故事。
2.把握故事內容,能在閱讀中質疑、解疑,發表見解,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寓言故事蘊含的道理: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朗讀,體會寓言的寓意。
2.訓練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激發閱讀寓言的情趣 。
【教學準備】
相關教學課件、投影。
【教學過程 】
一、了解寓言,揭題導入
1.師:上個星期我們班的很多小朋友都讀了寓言故事,你們還記得嗎?
那老師想考考你們,知道這個寓言故事嗎?
什么樣的故事就是寓言故事呢?
師總結并板書:小故事,大道理。
2.師: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篇寓言故事。
師板書:寓言。
3.課題:揠苗助長。
師:看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師:“助”可以組什么詞?
設疑:助長是什么意思呢?
師引導:誰幫助誰?為什么幫助?怎樣幫助呢?結果怎樣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初讀課文:
2.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剛才同學們都讀課文了,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請同桌討論一下把句子補充完整。
出示幻燈片“古時候,有一個農夫,因為巴望禾苗____________,就把禾苗______,結果____________。”
生自由練說——指名說
師過渡:但這只是成語字面的意思,想要知道它深刻的內涵,我們還得深入到課文的語言文字中。
三、精讀寓言,體悟道理
1.農夫為什么要幫助禾苗長高呢?
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請學生說一說。
(1)關鍵詞:“巴望”
教師出示:古時候有個人,他巴望天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到田邊去看。
這里巴望可以換成什么詞呢?
師板書:希望、盼望、渴望。(提示:近義詞)
師:你覺得用哪個詞更好呢?
師總結:用巴望更能體現農夫當時急切的心情。
師:“巴望”不是一般的希望,而是非常渴望!那渴望到什么程度?
(2)關鍵詞:“天天”
師:你從哪個詞語看出農夫是巴望著禾苗長高?
師引出“天天”
師:是啊,這個農夫天天都去,今天去,明天去,后天也去,是天天都去看。
師:好,那你來讀讀這句話。再出示:古時候有個人,他巴望天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到田邊去看。
師:恩,你讀出了農夫那種非常渴望禾苗長高的心情。齊讀
(3)關鍵詞:“好像”
師:那農夫天天去,他發現了什么?請你在文中找一找,并用鉛筆畫下來。
師:請你來讀一讀。
出示,比較句子: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師:他的禾苗到底有沒有長高呢?
師:有,只是我們看不出來。
師出示第二句,同學們看有沒有什么變化,那把課文中的好像去掉行嗎?
再出示: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對比讀。
師:請小朋友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學們的感悟能力真強,是呀,去掉一個詞句子的意思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以后我們說話寫文章時時都要更加嚴謹些。
師:我們來想象一下,這個農夫,他當時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出示說話訓練:
一天過去了,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那個人想: 。
兩天過去了,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那人想: 。
三天過去了,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那人想: 。
(4)關鍵詞:“焦急”
你看,這個農夫就是覺得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高,所以,出示 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個辦法幫它們長。
誰來演一演這個焦急的農夫呢?
師旁白,學生表演。
師:你覺得這個農夫演得怎么樣?
師:讓我們來通過一個字更能體會農夫當時的心情呀!(看圖,猜字。)
師:不知道沒關系,來,我們仔細看看,上面像個什么動物呢?對,像只鳥,大家看焦字的上部分是隹字,這個隹字意思是是短尾巴的鳥
師:你們看這只小鳥在什么上,是,在火上烤呢?
師:好,那我們來一寫。寫得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呢?誰來提醒你的小伙伴?
生書寫。
認識偏旁四點底。
師:從這幅圖上看,我們知道小鳥怎么了?
師:那你知道四點底都與什么有關嗎?
師:與“火”有關。你還能找出四點底的生字嗎?(熊、照、蒸、煮、煎、熟等)
師總結:那我們都知道了,四點底的生字都是與火有關。
師:看樣子我們更能感受到小鳥。想想小鳥在火上烤,它是怎樣的感覺呢?
師:對了,農夫就是這樣的心情。
個人讀。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一段,再來體會一下農夫焦急的心情。
2.那農夫是怎樣幫助禾苗生長的呢?
關鍵詞:筋疲力盡。
出示(圖)你們看,這就是那位農夫,他想得是什么辦法呢?
師:誰能說得具體一點,請仔細觀察。
(他在很認真的拔禾苗、他已經拔起了許多禾苗、他的碗里還有水,但他也顧不上喝,這是什么時候太陽落山了)
師:農夫拔呀拔,他拔得腰酸背痛呀,他拔呀拔,拔得 ?
師總結:是呀,中午,太陽高照,農夫在賣力的拔著禾苗,汗水從他的額頭上流下來,他也顧不得擦,口渴了也顧不得喝一口水,就這樣,他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請你用一個詞語總結一下,筋疲力盡,對,農夫弄得筋疲力盡!
師:讓我們在課文中找出農夫拔禾苗的句子讀一讀,
師:從他的朗讀里你聽出了什么,你聽出了什么,來體會農夫的筋疲力盡。
讓我們向他一樣,把農夫的辛勞,農夫的筋疲力盡讀出來 齊讀)
3.體會禾苗與農夫的感受。
師:漸漸地,農夫把所有的禾苗都拔高了 ,小禾苗,小禾苗,農夫幫助你長高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1)禾苗生氣地說_________。
(2)禾苗傷心地說:___________。
(3)禾苗 地說: 。
(4)樹上的小鳥也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 。”
(5)太陽公公急得滿頭大汗,好像在說:“ 。”
師:你們看,小鳥和太陽公公看見了,也想對農夫說一說呢。
可是農夫有沒有聽到禾苗的哭泣和小鳥和太陽的勸告?沒有,
出示幻燈片,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請同學來演一演讀一讀
我們和他一樣起來演一演讀一讀。
4.那結果怎樣呢?
我們一起讀讀文中的第五段。
師:兒子看到這一幕,他對爸爸說:
師:讀到這里,你想對農夫說什么呢?
師總結:哎呀,這個農夫真的是,禾苗會慢慢生長的,你那麼心急干什么呢?你看,有趣
你太著急了,把禾苗都弄死了,你可真是一個“愚蠢”的農夫呀!
5.齊讀課文,明道理
師:故事講完了,大道理在不經意間已經被我們說出來了,現在我想在請一個同學來說說《揠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了嗎?
是啊,小朋友們,禾苗有它自己的生長規律,禾苗長大,要經過生根發芽,長出小苗后,農民伯伯還要經常給它們鋤草,施肥,捉蟲,這樣它們才會慢慢地長大。這位農夫就是太心急了,禾苗才會都枯死了。其實我們做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太著急了好事也往往會變成壞事。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你在生活中有類似的經歷嗎?
(1)爸爸想讓三歲的兒子學書法,培養他成為書法家,這位爸爸呀!你可千萬不要________呀!
(2)樂樂想讓小魚快點長大,于是把魚食全倒進魚缸,樂樂呀!你這樣_____是不對的。
(3)豆豆平時都不認真學習,碰巧一次考試考了一百分,于是,他覺得自己每次都能考一百分,不認真學習了!豆豆呀,你這樣_____________ 是不行的呀!
五、布置作業,情感延續
說得真好,同學們,今天我們學了《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故事,同學們不僅懂得了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還能把他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老師真高興,課后可以多找一些寓言故事來讀(出示:寓言的書),明白更多的道理。
課后反思:
《揠苗助長》是一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寓言,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和摹寫人物以及景物,常常能使讀者對描寫對象獲得真切的感受,以至如見其人,如臨其境,并喚起情感的體驗。這則寓言情節簡單,但寓意比較抽象,這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在這節課中,我設計的教學中,是讓學生與文本深入對話,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上了一堂原汁原味的語文課。
一、課外閱讀,課內有指導
新課程注重的是積累。平時,我們都在課的最后進行課外拓展,在這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在本課的教學中安排了兩次。第一次是讓學生先自己朗讀寓言故事,在班級中開一個寓言故事會,讓學生先對寓言感興趣,并初步了解寓言。第二次開頭揭示課題時,讓學生看圖認寓言,最后按要求能把故事講給家長聽、課后再去動手查一查流傳千古的中外寓言。
二、關鍵詞語,讀中感悟
我抓住了課文中的關鍵詞匯,采用不同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教學文章第一自然段時,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巴望”讓學生先找一找“巴望”的近義詞是“盼望”、“希望”,“渴望”,再引導學生從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巴望”是急切地盼望。學生從中體會到了文中農夫的急切心情,由此讀出了自己的感受。還結合課文的重點詞語:“焦急”、“筋疲力盡”、“好像”等等,挖掘教材中的語言訓練點,把詞語理解與說話訓練有效結合起來。既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感悟來詮釋“重點詞”的意思,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圖文結合,激發興趣
二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對一些比較淺顯的詞語,已經能夠根據上下文的意思準確,理解出來,較長的句子也基本能準確斷句,讀通順。于是,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以讀為本結合課文的插圖,理解重點詞句,分析人物的言談舉止和心理活動,運用朗讀、想象說話、表演、續編故事等形式努力讓每個孩子的學習興趣得到一次又一次激發。在課堂上有效的引導,學生的描述生動、流暢、有序,可見學生的語言表達是訓練有素的。
四、激發情趣,朗讀有效
朗讀的訓練。應始終以讀為主。在瑯瑯的讀書聲中,學生漸漸明晰了本寓言的寓意。假如在學生讀到“他回到家里,一邊喘氣一邊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學生能邊大聲地喘著氣,邊學著老農的樣子說話。那就真的是把課文讀活了,真正地是走進了人物的內心世界,把握住了人物的身份特點。
我的不足:
重視了寓言教學,重視了文章的詞語的美。可能就忽視了閱讀教學的整體美,在這節課中,應逐步引導學生由讀通到讀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落實了讀的訓練目標,重視讀的實踐過程,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主動的個性化的行為。最后回歸課文,感悟課文的整體閱讀效果。讓學生多讀,多體會,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不應該忽視語文朗讀效果。因此,學生在閱讀中不僅認識語言文學,更是獲得人文關愛的過程,而朗讀則能很好地把兩者結合起來,讀中悟,悟中讀,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感受、品味語言,還原情感。
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 篇12
作者:彰武縣實驗小學 黃茹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215
《揠苗助長》教學設計二
彰武縣實驗小學 黃茹
教材分析:《揠苗助長》是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是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揭示一個深刻的道理。通過了學習讓學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如果不遵循規律,破壞規律,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7課寓言兩則的《揠苗助長》。
教學要求:
1、會認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書寫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識字、寫字、朗讀、理解能力等。
2、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3、通過學習讀悟寓意,教育學生做事要遵循事物發展規律,不要急于求成。
教學重、難點:
讀懂詞句,理解寓意。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知道什么叫寓言嗎?這是寓言的具體解釋,你能讀讀嗎?(學生讀屏幕上文字)。你讀過、聽過寓言嗎?(學生說出自己知道的寓言的名字)大家看這幾幅圖:濫竽充數、亡羊補牢、掩耳盜鈴、自相矛盾,這些都是寓言,有趣嗎?27課就為大家講述了兩則寓言(板書課題:27、寓言兩則)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則寓言——揠苗助長。(板書,大家先閉眼睛聽一聽。(課件播放范讀全文)
二、初讀感知
讀讀認認
1、提出自讀要求:圈畫出生字新詞,用不同方法學會,與同桌指認交流。
2、課件出示生字,指名學生讀。
3、交流識字方法,擴詞。
讀讀寫寫
1、課件出示:焦 費
望 算
學生認讀,組詞。
2、指導“費、算”筆順,學生書空。
3、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匯報書寫應注意之處。
4、學生會仿寫、練寫。
再次讀課文
1、自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學生檢查評價是否正確,流利。
3、自讀、思考:這則寓言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
三、細讀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學生讀文。
b、抓住重點詞句匯報讀懂的內容,隨機板書相關內容。
c、演一演。
d、體會句子的含義。
e、感情朗讀。
2、第三自然段:
a、出示插圖,引導觀察,圖中的人正在做什么?
b、課件出示二、三自然段。學生自讀,體會。
c、抓住重點詞句匯報讀懂的內容。隨機板書相關內容。
d、演一演。
3、第四自然段:
a、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學生自讀。
b、匯報故事的最后結果。
c、感情朗讀。
d、組織討論:為什么結果禾苗全都枯死了?隨機板書相關內容。
e、啟發談話:你想對那個人說點什么?
f、啟發總結:你從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拓展學習
1、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
2、用“揠苗助長”說句子。
3、講故事給家長聽。
4、收集寓言故事。
五、課堂總結
寓言故事是有趣的,但蘊含的道理是深刻的,發人深思的,它時時告誡我們:做事要遵循規律,不要急于求成。我相信大家以后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 篇13
讀思結合 優化感悟——我教《揠苗助長》。
作者:何慶紅 轉貼自:宜昌市猇亭區實驗小學 點擊數:97
讀思結合 優化感悟——我教《揠苗助長》。
《揠苗助長》是一篇講讀課文。這則寓言勾勒出了古代一個可笑的人物形象。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的內部的發展規律, 做事急于求成,違背常理,借助外力,強求速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教材安排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寓言表達上的特點,體會寓言包含的道理。
這篇課文的教學要求是:
1.學習生字,理解詞語。理解寓言含義,回答課后問題。
2.能正確流利的讀課文,培養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能流利地朗讀課文,部分學生能在朗讀的基礎上提出較有價值的問題。
4、學習隨文識字的方法,嘗試邊讀邊想,做簡單批注的學習方法。
5、從語言中體會一個道理:做事情要遵循一定的規律;生活中要有美好的愿望,也要有正確的奮斗方法,才能達成愿望。
6、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寓言故事。
根據我執教多年低年級的經驗,我覺得:二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對一些比較淺顯的詞語,已經能夠根據上下文的意思準確理解出來,較長的句子也基本能準確斷句,讀通順。
于是,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以讀為本結合課文的插圖,理解重點詞句,分析人物的言談舉止和心理活動,讀懂課文內容,較為成功地執教了這篇課文。
回頭反思,我的基本做法是:
1、自學過關、嘗試感悟。
教學中,我注意采用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獨立閱讀的主動性,培養獨立閱讀的良好習慣。實踐證明,自學自悟學習方式在二年級課堂教學中適當滲透,是非常必要的,真正體現了“學生是主體”的原則
例如:開課亦始,我就以“預習過關”的方式,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
(1)、首先,我們來預習這則寓言,中有五道關卡擋在我們面前你能闖過去嗎?
(2)、出示寓言大闖關,請同學們根據闖關要求試著預習吧!
朗讀關:讀通課文
字詞關:讀準生字字音
理解關:利用字典或聯系上下文試著理解:揠苗助長、巴望、筋疲力盡
思考關:再讀課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提問關:對課文內容,你有什么不明白的?
(3)、這些關卡你能過嗎?你想過哪一關就在小組內認真展示一下,讓小組同學為你加加油!想過哪一關?試試看!
2、注重朗讀 ,激活感悟。
讀、思、議是閱讀教學的三種重要手段,讀是前提,思是基礎,議是關鍵。課堂上進行多層次的朗讀并引進默讀訓練,是有效理解本則寓言所蘊含的深刻寓意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之一。
在教學中,我合理運用朗讀這一“感悟媒介”,師生讀中悟情。特別是討論“巴望”能否換成“盼望”“希望”和理解“總算”等詞語時,通過朗讀引導使學生們達成高度的共識。
例如,在教學第一、二自然段時,我先指名學生朗讀,并適時引進默讀訓練,然后相機引導學生說出朗讀體會:你為什么這樣讀?結合重點詞句,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語言和心情,最后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朗讀。
如:指導讀第一自然段:啟發學生思考:種田人為什么要幫助禾苗生長?種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而禾苗長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樣呢?在學生交流體驗的基礎上,理解“巴望”一詞,教師指導學生讀出焦急和自言自語的語氣。
指導讀第二自然段:啟發學生思考:種田人想出了什么辦法幫助禾苗生長呢?他又是怎樣做得?理解“終于,筋疲力盡”的意思。指導學生讀出“焦急而又疲憊”的感覺。
3、凸顯形象,內化感悟。
引導學生憑借想象聯想,將語言文字還原成語言形象,從而變抽象的語言感知為具體的形象感受。教學后段,我讓學生以簡筆畫顯現揠苗助長的過程,將文字符號轉換成連貫的生活畫面,如畫出了禾苗的不同生長狀態:“沒有長高”、“長高一截”、“都枯死了”。一幅幅生動簡明的畫面,正是學生動用了全部感官與心智去深入接觸語言材料獲得的感悟。同時形象的再現又激活了學生對語言材料的進一步感悟。
升華對寓意的理解,促進學生的對文本的個性解讀,在交流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深刻性、概括性,
例如,(1)、請你拿出你手中彩筆,在紙上畫出禾苗“沒有長高”、“長高一截”、“都枯死了”這三幅畫。體會一下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2)、導學生從農夫的自信的語言和最終的結果中,體會當時人物的心情和表現。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弄清,結果為什么是這樣?初步體會寓意。
4、調動積累、促進感悟。
豐富的理性與感性經驗是“感悟”的前提,讓學生盡可能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領悟寓意。讓學生運用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再現揠苗助長,讓學生用自己對生活的認識解決農夫的困惑,讓學生聯系讀過的《守株待兔》深入領悟《揠苗助長》的寓意。在學生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我利用文本的信息激活了學生這種潛伏的“意念系統”,從而使學生能夠恍然頓悟。在對寓意的理解中,培養學生正確對待生活中的事情,促進個性的健康和諧發展。
開闊學生思路,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問題設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融合學生個性化的見解,豐富了語文積累,促進了學生想像能力、思維水平及表達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課堂上我組織學生進行質疑問難 :
(1)、對課文內容,你有什么不明白的?你還有哪些問題需要和老師、同學探討的?
(2)、啟發學生思考:如果讓你給這個農夫起個名字,你認為他應該叫什么?說出自己的理由。
(3)、如果你是農夫的兒子,你會對爸爸怎么說?
這樣將學生主體置身閱讀活動之中,變理解文字為感悟生活,變體會情感為表達情感,主體之情與文章之情融為一體,碰撞、交流、共鳴,從而獲得對文章深層意蘊的領悟。
信息來源: 宜昌市猇亭區實驗小學
信息作者: 何慶紅
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 篇14
《揠苗助長》是S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寓言。講的是古時候有個農夫為了能夠讓禾苗快些長高,而將之一棵一棵往高處爬,結果禾苗都枯死了的有趣故事。本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要學會本課生字詞語,讀懂課文,并能從中明白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我從教材實際和學生實際出發,在第一則《刻舟求劍》的教學時重點教會學生學習寓言的方法,因此本課的教學設計,我主要是要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點撥下自讀自悟,掌握學習的方法,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本課教學基本上能夠達到我預期想達到的教學目標,所以在聽完課后,老師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看法,那就是本課教學無論是老師的教學模式,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真正貫徹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確實落實新課程改革。在對學生的朗讀訓練上做得到位,也是這節課的亮點之一。首先,在初讀課文的設計上,能夠讓學生帶著問題初步感知,并能利用觀看動畫課件,讓學生整體感知。再讀課文時,帶著一定難度的問題深入學習,步步深入,循序漸進,自瀆自悟,在小組里合作探究,真正落實單元目標,突出教學重點,敢于放手,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機會,并在此基礎上拓展延伸,將自主學習的空間還給學生。但不足還是存在的,如果教師能夠更全面地關注全體學生,善于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那將更錦上添花。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正視自己的優點,禰補自己的不足,使自己不斷成長。
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 篇15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重點、難點
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師:小朋友們應該都聽過許多故事,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揠苗助長 (課件出示課題)
師:有沒有聽說過這則寓言?誰能說說? (請一位小朋友講)
師:看來小朋友們都多多少少了解這則寓言。
2、揭題
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這個故事。
讀課題:個別讀 齊讀
二、初讀
1、聽課文錄音
師:我們先來聽一聽這個故事
2、自讀課文
師:好聽嗎?
師:趕快讀一讀這個故事,把生字讀正確,難的句子多讀幾遍。
3、認讀生字
① 學生領讀
師:誰來當一下小老師,帶小朋友們讀一讀這些生字?
② 看生字卡,齊讀生字
③ 學生當小老師,領讀詞語
④ 開小火車讀生字、詞語
三、深入學習課文
師:讓我們來細細地看看這個故事是怎樣發展的。
四、 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請一個小朋友讀一讀
師:你知道了什么?
師:種田人為什么要幫助禾苗生長?
師:種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而禾苗長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樣呢? (焦急)
師:哪里看出他很焦急?
a、 巴望:
師:給它找個近義詞吧。 (盼望)
b、 古時候有個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到田邊去看。
師:讀出他的著急。
師:今天看……(明天看)……天天去看。
一起讀一讀,讀出他的著急。
c、 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師:讀出他的焦急
好像:其實是長高了,只是……(長得很慢)
師:天天去看……(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長高)
師:從一點兒你感覺到什么?
師:他真是太……(急了)
師:自己讀一讀第二句話(以各種形式多讀幾次)
2、把1、2兩句合起來齊讀一下,讀出種田人的焦急
3、師:一個人著急的時候,你猜猜他會有什么動作?
師:再想象一下,他看著禾苗會怎么想呢?他可能會對著禾苗說些什么呀?
4、師:這個人真的很急,在田邊轉來轉去,讀一讀
師:這里有個詞語,自己跟自己說話,是……(自言自語)
師:那應該怎么讀呢?(輕一點)試試看(讀一讀這句話)
師:誰能來模仿一下他的樣子
再一起讀一讀
五、 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他想啊想啊,你看他怎么了? (出示圖片) (很高興)
師:從哪里看出來的? (看圖說)
師:我們看一下,他到底想出了個什么辦法?(出示圖片)
師:你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
師:累不累?
師:怪不得都怎么樣了……(筋疲力盡)
師:誰能把剛才體會到的勞累用朗讀表現出來?
師:體會到了他拔禾苗累嗎?
個別讀,小組讀
師:雖然他很累,但他覺得自己累得怎么樣,再看看圖,他的表情……
師:他看見禾苗這么高,他會怎么想? (出示圖片)
師:他洋洋得意地夸起自己來(出示圖2)
師:他會怎么夸自己? (個別說)
師:把心里的想法說給同桌聽聽
六、 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師:他這份好的心情啊,一直保持到了家里。他會對他的妻子、兒子怎么說呢?
生說
師:讀一讀,他是怎么說的(第三自然段)
師:從他的話里你知道了? (生說)
師:都感覺到他雖然累,但是很值得的。
請學生讀一讀
師生合作讀
師:今天,你氣喘吁吁地,到哪里去了呀?
生:……
師:種田人那么高興,他的家里人是不是也和他一樣想呢?(兒子不明白,十分奇怪)
師:第二天他去看,看到了什么?(出示圖片,學生看圖說)
師:是呀,禾苗都沒精打彩了
師:看看,父子倆怎么樣?(出示圖片)
師:這個孩子哭著說了什么?
七、 寓意學習
師:學到這里,老師想問問你們,種田人把禾苗拔高,為什么第二天會枯死?
生自由回答
師:禾苗應該是怎么長的/(慢慢地)
師:一點兒一點兒長高
師:今天這個故事屬于寓言故事,要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師:這個道理呀,就是寓言的寓意。
師: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違反了禾苗生長的規律、急于求成,反而會誤了大事!
齊讀寓意
師:我們不能違反禾苗的……(生長規律)
師:違反了它的規律,急于求成,那會誤大事。
在生活中我們也形容這些違反了事物的發展規律、急于求成的事情為揠苗助長。
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 篇16
教學目標:
⑴ 用“字理教學、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認識“寓、焦、喘、截”四個字,會寫“焦、費”兩個生字。
⑵ 能利用“聯系上下文、換近義詞”等方法理解“焦急、巴望、筋疲力盡、喘氣、沒白費、一大截”等詞語。
⑶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⑷能利用關鍵詞簡單地說說故事的內容。感受課文構段、構篇的有序性。
⑸初步了解寓言這種新的文學體裁,能初步感悟寓意。
一、導入課題,初步了解寓言特征
今天,李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個小故事。出示題目: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正音:揠、守)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出示課題——寓言兩則
寓言兩則就,兩則就是——兩個,兩篇
這兩則寓言故事藏在課本的122頁,趕緊打開來。
●教學“則”,引出寓言特點一:小故事
快速地看看這兩則寓言故事,想想寓言故事跟平時的課文有什么不一樣?
語言就是一個一個比較短小的故事,怪不得課題是——寓言兩則
我們平時寫的日記也是短短小小的,所以量詞也用“則”。
●聯系平時知識,引出寓言特點二:大道理
平時有沒有自己讀過寓言故事呀?你覺得寓言故事除了短小還有什么特點呢?
現在我們就先來學習其中的第一則,題目是——揠苗助長(板書課題)。
這則寓言故事流傳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你的爺爺奶奶聽過,爸爸媽媽聽過,老師小的時候也講過,今天輪到你們來學習了,我們不僅要讀懂這個故事,還要學會講這個故事,繼續把它流傳下去,好嗎?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不過要學會講這個故事,首先要把故事讀通順。趕緊捧起書本,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透過題目,感知課文大意
你知道課題揠苗助長的意思了嗎?——拔苗助長
那么,揠就是——拔
可好好的,農夫為什么要揠苗助長呢?(板書:為什么揠?)自己讀讀課文第一小節,想想為什么?
三、學習第一小節,感受農夫為什么揠苗?
●巴望
巴望是什么意思?(希望、盼望)
巴望還不是一般的'希望而是非常希望
農夫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引讀)天天----到田邊去看,可是-----一天,兩天----
●好像
禾苗真的一點兒也沒有長高嗎?(不是)
你從哪個詞語看出來? (好像)
那農夫為什么卻感覺不到禾苗在長呢? (急、慢)
引出規律: 是的,大自然中的植物都有他們的生長規律---板書: 規律
比如桃樹是先開花,再長葉,最后結果子,這是桃樹的生長規律,而禾苗的生長規律就是他長得----很慢
怪不得農夫覺得----------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可是
農夫巴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可結果卻跟他想得不一樣,這兩句話中間用了一個可是把他們連起來,讓句子讀起來更通順、連貫.
連起來讀1、2句(兩生+女生) 滲透農夫心情:著急
●焦急
課文中也有一個詞語就表示著急的意思,是什么詞?----焦急
指導書寫”焦”字: 這個焦上半部分是一個隹字,在古代它表示一種短尾巴的鳥,還記得四點底代表什么嗎?那鳥在火上烤,怎么樣?它能不焦急嗎?祖國的漢字多有意思啊,我們也來寫一寫吧!
焦字下面有一把火,我們農夫心里也有一把火在燃燒呢!瞧他都急得怎么樣了?(轉來轉去),引讀---自言自語地說---
(兩生+男生齊)
●連起來讀好第一小節
●理清課文順序: 課文的第一小節先寫農夫巴望禾苗長得快些,可結果卻跟他想的不一樣,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農夫只能焦急地想辦法幫禾苗長.
只用了3句話就把農夫為什么揠苗助長寫得請清楚楚了.你們也能按照這樣的順序,看著黑板上的幾個詞來講講這一小節嗎?自己先試試看
吧!(2人講:點撥抓住關鍵詞講故事以及只要意思對就可以.)
四、學習二、三小節,感受怎么揠苗助長
農夫想了個什么辦法,他準備---用一個詞語來說就是----揠苗助長
那他是怎么揠苗助長的呢?課文第二小節中有一小部分就在寫農夫揠苗的,請孩子們默讀課文第二小節,用橫線劃下來.
●一棵一棵
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你們知道農夫田里有多少禾苗嗎?(出示圖片)
可是,農夫還是在田里弓著背,彎著腰,在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筋疲力盡
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拔了整整一個----下午,你們覺得農夫忙了整整一個下午,農夫有什么感覺呢?
扣筋疲力盡
●讀好第二小節
一生讀-----師讀,生放電影-----生讀,師放電影
雖然累得筋疲力盡,可他心情怎么樣?(高興)
瞧,他一邊喘氣,一邊說:”(齊讀)
請一個孩子高興地讀 哇!一大截是多少啊?做做手勢看?(指正過多的手勢,對禾苗來說這么多已經是一大截了.)
再請一個孩子讀讀 雖然我累得筋疲力盡,但我的力氣總算----沒白費
沒白費就是沒白花、沒白用
五、學習第四小節,感知揠苗助長的結果
那農夫的力氣到底有沒有白費呢?揠苗助長的結果又是如何呢?
齊讀最后一小節結果怎么樣?
農夫不明白,禾苗為什么都枯死了呢?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農夫實在是太著急了,根本不顧禾苗的生長規律,到頭來卻是白費力氣(板書)
寫”費”字
六、感受篇章結構,初步感知寓意
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故事先寫農夫揠苗助長的原因,再寫農夫怎樣揠苗助長,最后寫農夫揠苗助長的結果,只短短幾個小節就告訴我們一個大大的道理
出示寓意----齊讀
不僅懂得了道理,我們還學會了怎樣抓住關鍵詞來講故事呢!下節課老師再帶著大家繼續用這個方法講講整個故事,好嗎?
聽《揠苗助長》有感--溪水無聲 篇17
一、教材簡析:
《揠苗助長》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紀下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揠苗助長》選自《孟子﹒公孫丑上》,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爬,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安排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寓言表達上的特點,體會寓言包含的道理。寓言本身通俗易懂,故事情節鮮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體會寓意是學習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二、設計意圖:
新課程要求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自主學習相結合,力求做到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靈活性、創造性。為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著力啟發學生自讀、自悟……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課堂上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合作交流……在閱讀中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不斷創新,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使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師生合作互助、共同探索、共同進步、共同享受的樂園。
因為本課是一則寓言,短小精悍,所以我用一課時完成本課教學。
三、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掌握由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語。
2、讀懂故事內容,體會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踏踏實實,不能急于求成。
3、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寓言故事。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精讀課文,讀懂故事內容。
難點:在讀中悟出寓意,明白不顧事物的發展,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的道理。從這個故事中汲取經驗教訓,達到自我完善的教育效果。
五、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啟發導入。
1、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給同學們講一講吧!
2、你知道寓言和其他課文有什么不同嗎?3、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則寓言。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老師結合動畫,范讀故事。
2、學生了解故事后,講解題意。
“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長”又是什么意思?
3、學生自讀課文,出示要求:認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檢查字詞。
5、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在不明白的地方標上“?”
7、檢查讀書效果。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第一小節。
農夫為什么要揠苗呢?
(1)出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
(2)(2)a、“巴望”是什么意思?課文為什么用“巴望”而不用“希望”?
b、句子比較:
a、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
b、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
(3)你還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他很焦急?
(4)指導感情朗讀,讀出農夫的焦急。
2、學習第二小節。最后,農夫想出了一個什么辦法,讓禾苗長高了?
(1)默讀:劃出體現農夫這個辦法的句子。
(2)出示句子: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
(2)對于農夫的這個辦法,你們有什么看法?
(3)可是農夫卻認為這是一個好辦法,你從哪里看出農夫的這種心情。
(4)老農累得怎么樣?理解“筋疲力盡”的意思。
3、學習第三小節。
(1)盡管他累得筋疲力盡,但老農覺得自己什么沒白費?因為他覺得自己這份付出換來了什么?理解“費”的意思。
(3)此時此刻,農夫的心情是如何的?
(4)指導朗讀,讀出農夫高興的心情。
4、“揠苗助長”的結果怎樣?禾苗真的長高了嗎?學習第四小節。(板書:納悶枯死了)
四、真誠對話,點明寓意。
1、農夫浪費了時間和力氣,不但沒有幫助禾苗長高,反而把禾苗給害死了你覺得禾苗怎樣才不會死?
2、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有很多的成語、俗語都說明了這個道理,我們一起來把它送給農夫,好嗎?(課件出示)
3、此時此刻,如果你就是農夫的兒子,你一定有很多話要勸你的父親是嗎?
4、小結:這個莊稼人采用拔苗的方法,想讓禾苗長得快些,這種做法違反了禾苗生長的規律,所以禾苗不但不能長高,相反都枯死了,這是個錯誤的做法。
5、你周圍有《揠苗助長》中的農夫這樣的人嗎?如果你遇到了,你準備怎么做?
五、作業
1、完成《練習冊》上的有關題目。
2、搜集幾則寓言,講給朋友或父母聽。
3、替農夫想想辦法,怎樣才能讓禾苗長得快些?(可查閱有關科學資料)
六、板書設計:
揠苗助長
巴望長得快些
興致勃勃往上拔
納悶枯死了
不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反而把事情辦糟。
《揠苗助長》教學反思
選擇教學《揠苗助長》這個內容對家長開課,考慮到這則寓言是家喻戶曉,語言簡潔明快,內容生動有趣。它講了古時候有個農夫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如果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于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在教學中,我分三大塊入手:
第一部分,從整體入手,了解大意。學生通過觀看動畫,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寫了什么事,知道故事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
第二部分,精讀課文,理解內容。這是教學的重點。由于故事情節較為簡單,學生在理清課文的脈絡的基礎上,圍繞“農夫為什么揠苗”,“怎樣揠苗”,“揠苗的結果”三個問題,很快就了解了故事的內容。教學中,通過抓重點詞句、多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再現故事場景的過程中,感受人物形象。如學生通過自讀,找到“巴望、焦急、天天”等詞語,經過感情朗讀,體會到了農夫盼望禾苗快點長高的焦急心情。又從“終于、急忙、從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筋疲力盡、興致勃勃、沒有白費、一大截”等詞語中,感受到農夫雖然累,但很高興的心情……
第三部分,真誠對話,點明寓意。這是課文的難點所在。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求其能準確地揭示寓意,存在一定的難度。我先通過提問:“禾苗怎樣才不會死?”,來幫助學生知道農夫錯在哪;接著,出示一些相關的成語、俗語,讓學生通過朗讀來送給農夫;再讓學生以“農夫兒子的身份”給父親一些勸告;然后,,在此基礎上,再來提示寓意。到這時,我沒有結束,讓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的類似事例,學生們各抒己見,精彩紛呈的答案,充分說明了他們的巨大收獲。
綜觀整個課堂教學,我覺得還是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其一,雖然注意讓學生多朗讀,讓學生通過朗讀,來讀出理解,讀出個性,解讀文本,也許時間的關系,有點倉促,如果能多給點學生朗讀的時間,那他們體會的效果會更好。
其二,詞語的理解不夠到位,沒有深入細致的讓學生理解分析。在理解“筋疲力盡”的“盡”這個詞語的選項時,有很多的學生在“完”與“全部用出”這個注解之間混淆,在講清正確答案時,我覺得理由還是很牽強,學生應該理解得不太明白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