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賣木雕的少年》(通用15篇)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賣木雕的少年》 篇1
一、說教材
《賣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的第27課。這篇課文講述“我”到非洲旅行與一位賣木雕少年之間令人感動的接觸,熱情地贊揚非洲人民與中國人民之間純真的友誼。本課敘述詳略得當,作者對美麗的大瀑布風光一帶而過,而是圍繞課文重點,將筆墨放在選木雕、放棄買木雕、送木雕等內容上。課文還準確而得體地運用了許多四字詞語。選編這篇課文讓學生學習有三個目的: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二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三是積累一些四字詞語,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把本課定為兩個課時完成,其課時目標分別為:
第一課時
1、會認11個字,寫14個生字。并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第1-4自然段,體會瀑布的美和木雕的精致,并能感情地朗讀。
第二課時
1、鞏固文中的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2、學習5-15自然段,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并以感情朗讀來體現。
3、了解課文背景,讓學生感悟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誼。
我把第二課時定為說課對象。本文篇幅較長,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較為疏遠,運用簡化閱讀教學手段,抓課文重要句段,“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并以感情朗讀來體現。”這一目標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學情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對學情的了解決定著教學方法的運用。三年級的學生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但他們的求知欲和接受能力較強,可塑性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對學生不求一樣的發展,但要有發展;不是同步的提高,但要有提高;不追求相同的規格,但必須合格。做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使“預設和生成”為課堂注入生命活力。
三、說教法
語文教學要符合教學規律,追求教學效率,教師教學方法的運用以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為基本原則。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本堂課將采用的教學方法為:
1、朗讀體會法。簡化閱讀教學中的講讀環節,要扣住關鍵句,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在朗讀中積極思考,以讀促思,以讀促情,從而體會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2、閱讀拓展法。充分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在閱讀文本的同時,補充課外資料,以幫助學生挖掘教材豐富的人文內涵,對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使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
3、讀寫結合法。在閱讀感悟文本的基礎上,創設情境進行寫話,強化表達能力,升華對買木雕少年的喜愛之情。
4、多媒體課件展示法。課件演示起著直觀的作用,通過對重點句段和相關背景資料的展示,讓學生有重點地進行朗讀訓練,同時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中非人民的友好之情。
四、說學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學法地指導和習慣的養成。
1、在朗讀中學習本文語言的用法,體會文章的主旨。如四字詞組和兩個“遺憾”的不同意義。
2、學會自主探究,他們帶著要求自讀自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生成新的知識,形成新的技能。
3、通過寫話,拓展思維,加強語言訓練,進一步深化對文章中心的感悟。
五、說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
1、出示文中的四字詞語,如:愛不釋手栩栩如生各式各樣名不虛傳琳瑯滿目構思新奇
游人如織五官端正語無倫次
讀一讀,然后選用這些詞語口頭說說自己眼中的瀑布或木雕。
(這環節的設計不僅鞏固了文中的四字詞語,還巧妙地運用這些詞組來復習第一課時所學的內容。對詞語的運用,可以讓學生體會收獲的喜悅,更好地進入下一步的新知學習。)
(二)讀文感悟
1、教師談話導入,并提問:我與賣木雕的少年是什么關系?
通過“我們是朋友”引出課文第13、14自然段,在指導朗讀過程中,突出“朋友”一詞。
(本文中賣木雕少年的一言一行,跟“我”可能是中國人、是他們的朋友,密切相關,全文濃縮成“朋友”一詞,把本課內容給讀薄了,然后以“朋友”為本課閱讀教學的切入點,引領學生感悟賣木雕的少年對我的友好之情,又把本課內容讀厚起來。)
2、過渡,質疑:我是游客,少年是賣木雕的,怎么會是朋友呢?我們一起閱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波浪線畫出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當時是怎樣想的。
(2)四人小組交流畫出的句子,談談各自讀后的想法。
(通過學生自讀自悟,自行交流學習成果,來提高他們的自主閱讀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時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這符合《新課標》提出的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要求。)
(3)集體交流。預設:
①指導朗讀第一次對話部分(5—8自然段)。
少年為什么猜測我是中國人呢?他當時會怎么想呢?
(通過賣木雕少年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他的內心活動,并以感情朗讀來體現,讓學生真正做到讀中感,讀中悟。)
②理解兩次出現的“遺憾”,想想我和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
(文中兩次出現
“遺憾”,可其表達的意義卻不一樣,讓學生明白一個詞語在不同的環境中意思也會有所不同,從而感受我們祖國語言的豐富性。)
③指導朗讀第二次對話部分(11—15自然段)。
指導朗讀:我”說的話都有提示語,你看,“高興地喊”、“感動極了”,這些話容易讀出語氣;而少年的話該讀出什么語氣呢?(自由讀對話,琢磨少年說話的語氣)
④少年為什么說中國人是他們的朋友,而不說其他國家的人是他們的朋友?
出示中國人曾大力援助非洲資料,如:周總理訪問非洲;中國醫生給非洲兒童治病;坦贊鐵路。
閱讀后引導學生說說感受,以此理解“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這句話。
(中國人曾大力援助非洲的資料對理解本文的主旨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它實質上是拓展了語文學習的空間,課本學習不僅僅局限在課本之內,課外知識的補充也是我們理解課內知識的重要途徑,這也間接地培養了學生閱讀課外知識的興趣。)
(三)指導朗讀,深化認識。
過渡:賣木雕的少年多可愛呀,你能讀出他對中國人民友好的感情嗎?
1、找找哪些句子最能體現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2、自由朗讀這些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受。
3、指名朗讀交流。
(這環節的安排進一步深化文章主題,體現朋友間的友好,并力求注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讓學生抓住文本讀進去,又以朗讀表達出來。學生朗讀課文“讀進去,讀出來”的閱讀能力在此得到了提高。)
(四)創設情境,升華感情,總結課文。
1、課件出示情境:那天晚上,“我”和賓館里的各國游客,以及許多當地人都對這個黑人少年贊不絕口,大家紛紛夸起了這個黑人少年。請你先想一想,人們會怎么夸;然后你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員,寫幾句話夸夸這個少年。
2、書寫交流。
(情境地創設,拓展了學生的想象思維,并把聽說讀寫各種技能結合到一起,不僅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且對賣木雕的少年有了深刻的認識,把他那真、善、美的美好品質永遠保留到學生的心中。)
3、談話總結:非洲贊比亞的風景美,木雕美,那里的人們更美。世界各地的人雖然膚色不同,語言不同,但是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愿望,就是讓世界充滿愛,讓各族人民都成為朋友。
(通過總結,能促進學生對一堂課的教學內容進行梳理,有助于深化主題,升華情感。讓學生回味無窮。)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賣木雕的少年》 篇2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并能正確讀寫詞語表中的20個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摘抄、積累好詞。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體會人物感情;通過語言文字,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3感情態度價值觀:
體會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重難點,關鍵
1了解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2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
3積累并學會正確使用四字詞語。
課時劃分:兩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大瀑布的圖片、有關木雕的圖片。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投影大瀑布圖片
生觀看,師簡介,引出文中所指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師簡介這兒游人、景色。重點詞:非洲南部、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
2.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地方,發現了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3.板題,讀題。
4.生根據提示自學。
5.匯報、交流。
(1)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掌握情況。(可自己匯報)
字旁:琳瑯(láng)滿目沉甸(diān)甸
誠懇(kěn)賓(bīn)館
字形:“釋”左邊是米加“/”,不是“采”。
“豫”左邊不要寫成“矛”。
字詞意
名不虛傳:形容名氣與聽說的相符,一點兒也不假。
琳瑯滿目:形容物品多,使人看的眼花繚亮。
栩栩如生:形容物品很逼真,就像活了一樣。
愛不釋手:很喜歡,舍不得放開手。
猶豫:指很難下決心。
遺憾:感到可惜。
(2)指出逐節讀文,正音。
(3)匯報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文講的是“我”到非洲南部旅游時,本想買件木雕木工藝品,但由于擔心行李超重而未買。后來,賣木雕的少年特意為我送來一個體積小、便于攜帶的木雕,但堅決不收我的錢。因為他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思考:課文可分為幾個部分來學習。
2.討論交流。
3.匯報。
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出發前,朋友告訴“我”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和木雕工藝品。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我”對幾個大象坐愛不釋手,但由于擔心行李超重而沒買,賣木雕的少年和“我”都和遺憾。
第三部分(10——15自然段):晚飯后,少年送來一個小象墩,堅決不肯要錢,因為中國人是他的朋友,這讓“我”很感動。
四.小結
賣木雕的少年真的可愛,讓我們來朗讀課文,讀出對他的喜愛。
五、齊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文。
(2)畫出生字,拼讀。
(3)運用學過的方法理解詞語。
(4)標出不理解的地方準備提出來討論。
第二課時
一.設置情景、探究導入
1、教師一邊投放大瀑布和木雕的圖片,一邊娓娓提出問題:
同學們看,這就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作者來到這個美麗的大瀑布旅游,帶著新奇與購買非洲木雕的愿望,但自己最終選擇不買,卻意外收到一份禮物,少年為什么沒有收錢送她禮物的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繼續學習課文。齊讀課題(已經板書好)
2、學習課文之前,。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課文。課文圍繞木雕寫了怎樣一個故事呢?你能在木雕前加上一個詞,梳理一下課文的順序嗎?
(介紹)木雕
(挑選)木雕
(放棄)木雕
(贈送)木雕
二.深入學習課文,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
1、學習挑選木雕的部分。
朋友介紹的非洲木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我看到精美的木雕時我愛不釋手。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課件出示:
大瀑布真是( 名不虛傳 ),這里(游人如織),景色十分(十分壯觀)。攤點里陳列的木雕( 琳瑯滿目 ),(各式各樣),其中象墩( 構思新奇 ),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愛不釋手)。
(1)從這段描寫,你體會到什么?(1、作者被美麗的瀑布吸引。2、作者很喜歡木雕,作者想購買木雕 。你是從那些詞語體會到的?體會作者如何被精美的木雕吸引,激發了她購買的欲望。)
2、指名帶感情朗讀,體會作者被吸引的程度之深。
過渡:精美的木雕激發了作者強大的購買欲望,“我”為什么選擇放棄買木雕?“我”的情緒發生了哪些變化? 個人朗讀第五至第九自然段。
找出有關語句體會。
因為我考慮行李超重,不能帶這么重的象墩,所以只得選擇放棄,我的心里變化:從愛不釋手——猶豫——語無倫次——遺憾。
點撥: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作者很遺憾?(“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面對孩子的誠懇相勸,作者的內心是非常矛盾的,而且這個象墩自己愛不釋手,使她很遺憾。)
面對作者不同的心態,黑人少年又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畫一畫寫黑人少年言行的語句,然后口頭完成下面的練習。
(3)當時,少年說:“買一個吧!”
當時,少年走到我眼前,誠懇地說:“夫人,您 買一個吧!”
當時,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您是中國人吧?”
當時,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
指名學生完成上面的語言訓練,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認真讀書、說準、說好。
點撥:通過對男孩的言行的描寫,你讀一讀,看看自己有什么發現?
1這個男孩很善良,開始“買一個吧!”表現出不僅是推銷,還有一層是把紀念品帶回欣賞,到后來男孩的猜測“您是中國人吧?”能看出男孩對中國人的尊敬。2、這個男孩有些遺憾是希望我能帶走這件紀念品,不要帶著遺憾回國。3、從您字可以看出男孩很有禮貌。)(這里學生可能產生疑問:那個男孩為什么能猜出作者是中國人呢?為什么知道我是中國人眼里就流露出遺憾的神情?如果學生讀不出為什么遺憾,也讀不出尊重?老師可這樣引導,從課文中同學們發現了這么多,下面在請同學們看一份資料,然后和課文聯系起來再想一想,看我們會有什么新收獲。
老師邊展示圖片,邊講述。
周總理曾三次赴非,訪問非洲十國;中國派出了一百多個醫療隊支援非洲;特別是幫助他們修建了著名的坦贊鐵路。
坦贊鐵路東起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西至贊比亞的新卡比里姆博希,是把坦、贊兩國連接在一起的一條主要交通干線,全長1860公里,全部由中國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完成。為了修這條鐵路,中國政府提供無息貸款9.88億元人民幣,發運各種設備材料100萬噸,工程浩大,技術復雜,條件惡劣,有60幾個中國人為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3、課前,同學們也收集了有關資料,能交流一下嗎?
交流開始。然后談談新收獲。1、這個男孩不僅善良,開始“買一個吧!”表現出不僅是推銷,還有一層是把紀念品帶回欣賞,到后來男孩的猜測“您是中國人吧?”能看出男孩對中國人的尊敬。2、這個男孩有些遺憾是希望我能帶走這件紀念品,不要帶著遺憾回國。表現出非洲男孩對中國人民的友誼。3、正是由于中國人民與非洲人民的友誼,使得每位非洲人民內心深處感謝中國人民給予的無私的援助。)
4、下面請同學們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感受作者與少年不同的內心變化。
5、那么在“我”離開少年時,少年又會想些什么?
三、品讀“送木雕”部分,想象買木雕少年是怎么做的
1、“我”帶著遺憾離開買木雕的攤點。到了晚上,在賓館外的小樹林里卻與那位少年又相遇了,發生了什么事呢?請同學們輕輕讀讀課文10~15段,看看那些內容最讓你感動?
學生分別說出,讀出令自己感動的內容,教師相機引導學生
(1) 男孩在傍晚來等“我”,并交給“我”一個沉甸甸的小象墩。這個木雕象墩與白天的一模一樣,卻只有拳頭大小,說明少年特意為作者雕刻的易于攜帶的同樣的小象墩,體會少年的質樸和他對中國人好感。
(2) 我從“看樣子,他是專門在這里等候我的。”和后來送給我的那個小象墩。我很感動。我覺得少年為送給我這個一模一樣的象墩,白天一定費了很長時間才雕好的。我被少年的善良和他的美好心靈感動了。
(3)我讀了“我”要給他錢時,他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我很感動,因為男孩把中國人看成自己的朋友,更希望我不要帶著遺憾回國,展現了非洲少年對中國人的情誼,從而也看出他的美好心靈。
(4)讀第13段 我體會到因為中國人民的無私援助,使得非洲兒童和非洲的每一個人都對中國人有好感,把每一個普通的中國人都看成朋友。
(5)我讀了這一段,我想中國人民的援助,一定使得非洲的人民非常喜歡和感謝中國人民,所以他們喜歡學中國話。
(6)我想中國的建筑工人,中國的醫療隊,中國的老師為非洲孩子上課的事實,一定使非洲少年非常熟悉中國人,所以他們學會了說中國話。
小結:是啊,“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這是一句多么樸實的話,他感動了作者,也感動了我們大家。他讓我們從中看到了少年的美好心靈和友好情誼。
板書:友好情誼,美好心靈。
2、指名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總結課文:
正是由于中國人民與非洲人民的友誼,使得每位非洲人民內心深處感謝中國人民給予的無私的援助。課文學到這里,你想不想夸夸那個非洲少年?(用三、五句話寫一寫。寫完后指名念一念)
五、創設情境,升華情感,體會少年的美好心靈和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誼
課件出示一幅畫面:夜晚賓館外的小樹林邊,作者手捧木雕的剪影,《友誼地久天長》的音樂輕輕響起。
老師描述:就在這樣一個晚風吹拂的夜晚,一個黑人少年送我一個雕得栩栩如生的木雕,我捧著它,心中感慨萬千……請你帶著這樣的感受輕聲朗讀10~15自然段。
學生隨著音樂輕聲朗讀。(或指名讀)
老師:景色壯觀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風吹拂的夜晚,賣木雕的少年美麗的心靈,愿這美好的情景永駐我們心間。
板書設計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賣木雕的少年》 篇3
師:同學們,上課之前,徐老師想講件事。學習是件快樂的事,學習是享受的過程。既然是快樂的是享受的,請同學們想怎么說就怎么說,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需要太多的拘束,好嗎?
生:好
師:機會擺在大家面前,只要一伸手努力一下就能拿到,搶到機會的,表現好的,就能得到精美的非洲木雕圖;如果有高水平的發揮,獎品也是高水平的,獎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圖片。獎品就在面前,想不想爭取?
生:想
師:好,呆會徐老師就看大家的表現了。同學們,語文課快樂!
生:老師,語文課快樂!
師:音樂,大家都喜歡聽。人們常常通過音樂來贊美,歌頌一些美好的事物。靜下心來聽聽這首歌,哪兩個字在你耳中久久回蕩?
生:聽臧天朔的《朋友》
師:如果時間允許真想一直聽下去。誰來說,哪兩個字?
生:朋友
師:同學們,舉起右手,跟著老師一筆一劃用心寫這兩個字。
師:一起讀
生:朋友
師:詞語也有它的情感。輕輕地再讀一遍
生:朋友(稍好一些)
師:多么深情啊,再來
生:朋友
師:朋友一詞勾起了我們無數的回憶。誰來說說你的朋友
生:我要來介紹我的好朋友,她姓張,她的愛好是打羽毛球,特別喜歡和我打……
師:你的朋友在班上嗎?在哪?你想對她說什么?面對你的朋友說
生:朋友你好,我喜歡你這樣對我。
師:對她們的情誼掌聲鼓勵。看的出來她們是對
生:好朋友
師:誰再來聊聊?勇敢者可以得到我的獎品
生:我的朋友姓徐,名一鵬
師:在哪?過來說。你和你的朋友是天天見面
生:我的朋友有困難的時候就會幫我
師:就是互相
生:互相幫助
生:比如說,今天早上老師叫我們先預習一下《賣木雕的少年》,我忘記帶自學本了,是我的好朋友借給我看的,真的很感謝他。
師:對他握握手吧
生:握手說謝謝
師:我們可以看出這對朋友是天天都能
生:見面
師:學習,生活上互相幫助,一起玩耍,一起學習,誰再來說說你的朋友
生:我有好多好朋友,我們一起玩耍,星期六的時候大家約出來到公園。在學習上我們也是互相幫助的。
師:和朋友在一起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是吧?
生:恩
師:有句古詩說的好:海內存知己,
生:天涯若比鄰
師:是啊,朋友像一片陽光溫暖著我們的心房。我們可以劃船不用槳,我們可以揚帆沒有方向,但是我們絕對不可以沒有
生:朋友
師:再深情地讀一讀。沒有朋友,生活的菜肴就缺少油鹽,沒有朋友,生命的天空中就缺少光線。再讀
生:朋友
師:課文中也有一句關于朋友的句子。誰來讀讀。(出示小黑板)舉手的都是勇敢者。勇敢者來讀讀。
生:(齊讀)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我們是朋友!”我感動極了,連聲說:“我們是朋友!”
師:對自己精彩的朗讀掌聲鼓勵。
師:這里的“我們”指哪兩位主人公?
生:賣木雕的少年和去旅行的夫人
師:就是作者“我”。他是哪國人呢?
生:中國人
師:那賣木雕的少年呢?
生:非洲
師:中國和非洲距離如此之遠,他們以前見過面嗎?
生:沒有
師:這是他們第幾次見面?
生:第一次
師:一面之緣就稱之為
生:朋友
師:一面之緣怎么能談得上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互相幫助呢?看來,這里的朋友和我們所說的朋友的含義是完全不相同的。在游人如織的非洲南部,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少年為什么單單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呢?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探討的問題,想去解決嗎?
生:想
師:別著急。讓我們回到課文中來,讀讀少年言行的句子,邊讀邊思考,開始!
生:自由讀
師:同學們,睜大你們的火眼金睛好好瞧瞧第9自然段,哪個詞語出現了兩次?
生:遺憾
師:拿起書本一起來讀讀第9自然段。
生:(齊讀)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師:此遺憾非彼遺憾。少年為什么遺憾?而我遺憾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生:夫人遺憾的原因是不能把禮物帶回國。
師:找出課文中句子來回答。
生:我也不能把這件木雕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師:怎么就不能帶回國了?
生:因為中國人帶的行李已經超重了。
師:讀出文中的句子
生:……
師:哪位朋友來幫他?
生: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了,怎么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
師:同學們,文中的象墩子呀高度相當于同學們坐的凳子的高度,而木雕顯得更重一些。飛機上有個規定,如果你的行李超重就謝絕登機。那我就不買這木雕了,說明我一點都不喜歡這木雕呀?是不是?
生:不是
師:從哪看出我非常喜歡這木雕了?用文中句子來回答?
生:我捧著象墩子,仔細觀賞,愛不釋手。
師:很注意翹舌后鼻音。在你的生活當中,有沒有一件你特別喜歡的東西?誰來說說?
生:在方巖一個玩具店一個玩具讓我愛不釋手
師:最后買了嗎?
生:買了
師:心情如何?
生:開心的很
師:有沒有一件喜歡的東西但是爸爸媽媽不同意給我買的呢?
生:我喜歡溜冰鞋,可爸爸說沒錢不肯給我買
師:假如爸爸媽媽有一天,拿著一雙嶄新的溜冰鞋出現在你面前,你會
生:突然大喊起來,會愛不釋手
師:舍得穿嗎?
生:舍不得
師:舍得用嗎?
生:舍不得。我會先放起來等回老家的時候和小伙伴一起玩。
師:帶著這種感覺再來讀讀這句子.
生:我捧著象墩子,仔細觀賞,愛不釋手。
師:仔細觀賞,愛不釋手,可最后由于種種原因,得不到這件喜歡的東西,得不到這件在心理面自認為是寶貝的象墩。.這時你心理會怎么想?
生:失望
生:惋惜
生:有點傷心
師:怎么傷心了?
生:因為我很喜歡,但不能帶回去,想到有點傷心難過。
師:難得一次來到非洲,有可能一生就只有這么一次機會,就因為這件事而讓我終身遺憾。所以她語無倫次的說
生: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
師:那黑人少年又為了什么而遺憾呢?
生:他為自己不能把這精美的木雕送給夫人而感到遺憾
生:是不是因為那中國人很難得來一次,卻不能把這木雕送給她而感到失望
師:別著急,我們按順序來讀讀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
生:“買一個吧!”坐凳的主人是個十五六歲、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生:“夫人,您買一個吧!”
師:買一個吧,夫人您買一個吧!語氣如此誠懇,他剛開始的目的是為了什么?
生:(沉默)
師:黑人少年是個生意人,他的目的是為了什么?
生:是想把木雕送給夫人。
師:剛開始是送給夫人嗎?
生:是不是想讓夫人買個他的木雕好多做點生意。
生:有點象我們現在有些人在推銷產品,賣給別人。
師:想把自己的產品推銷給
生:夫人
師:難得來次非洲,帶回去做個
生:紀念。
生:或者做個收藏品。
師:原來是這個回事。一起再來讀讀
生:齊讀前兩句少年言行的句子。
師:讀夫人的句子。
生:“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
師:是肯定她是中國人嗎?
生:不是的。
師:不肯定還讀那么大聲?再來一遍。
生:重新輕讀句子。
師:誰在來猜猜?
生:讀句子。
師:不敢肯定,只能猜測,語氣稍微的輕一點。
生:再讀。
師:一起來
生:“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
師:師生接下去讀第9自然段。
師:夫人由于種種原因沒有把這件寶貝帶回國,感到很遺憾,少年也為她遺憾。事情到此應該結束了,我沒買木雕,少年也沒賣出木雕。但是同學們,徐老師在這里不得不講這么一個故事。(中國人支援非洲修建坦贊鐵路,勘測準備了兩年,修建花費了六年,當中支援100萬噸材料,64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師:這個故事在非洲人心目中深入人心。在回家路上,少年想了很多很多,你能替他說說嗎?
生:中國人幫助我們建坦贊鐵路,獻出了這么多寶貴的生命,我還是把這精美的木雕送給她吧。
師:中國人無私的援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是的
生:中國人為我們非洲付出了那么多,100萬噸的材料,64條寶貴的生命,我就這么一點點東西,也要送給她,作為回報中國人的禮物。
師:這位同學的話,讓徐老師想起了我們中國一句俗語:禮輕情誼重
生:千里送鵝毛,禮輕情誼重
生:我只不過就是一個木雕,送給這位對我們有恩的中國人,是值得的。
師:別看這木雕,可能了卻了夫人一個心愿呀。
生:這次先送一個小的,下次再送一個大木雕。
生:……
師:少年想了很多,在一個晚風吹拂的晚上,在響聲清晰可辨的大瀑布前,等來了夫人。
生:(齊讀)“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少年將一件沉甸甸的東西送到我手里。啊!原來是一個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見到的一模一樣,卻只有拳頭大小。
師:“太好了!”我高興地喊起來,掏出錢包就要付錢。
生: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師:“我們是朋友!”我感動極了,連聲說:“我們是朋友!”
生:他笑了,露出了兩排潔白的牙齒。
師:同學們,請看這個動作的詞
生:連連擺手
師:我覺得不好意思,應該給你錢
生:不要
師:你是生意人,我可不能白白拿你的東西呀
生:不要
師:我就是要給你
生:堅決不要
師:為什么
生:你們幫我們這么多,我一個木雕沒什么大不了的
師:同學們,帶著這種感覺再來讀讀這句子
生: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師:我們在課文走了個來回,而且走進了少年的心。同學們讀文章都讀到心理去了,拿起書本,就把自己當成黑人少年,老師是夫人,一起合作讀讀。
生:課文稍作整合,按順序讀黑人少年和“我”言行的句子。
師:黑人少年的善良,少年的淳樸,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假如少年就站在你面前,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生:寫話。(音樂想起)
生:少年,看到木雕就會想起你的可愛,我會好好保存的。
生:小象墩雖然不珍貴,值不了幾個錢,但這份情卻是無價之寶。
生:少年,你這樣做是對的。中國人為非洲花了六年時間幫助建造鐵路,真的不簡單。應該送給這位夫人,你非常的善良,淳樸。
生:我想對少年說,你非常懂事,知道中國人為了修建這鐵路獻出了很多。
師:少年很重情誼。
生:少年,本來你開始是想多做點生意的,可后來想到中國人為非洲付出太多了,因為你的木雕,我們兩國有更好的關系。
師:從你話中,我們也聽出了你的情感,你的所得。
師:文章學到這,你還有什么疑問?
師:徐老師有個問題想請同學們幫忙。一個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馱著一塊寸把厚的樹樁,確實是沉甸甸的,可后來少年送給我的木雕小象墩卻只有拳頭大小,為何還說是沉甸甸的呢?這沉甸甸包含的是什么呢?
生:是不是沉甸甸的情誼啊?
師:掌聲。
生:感情
師:什么情?
生:朋友之情
師:知恩圖報,情誼重。
生:還含著那64條生命。
生:里面還含著100萬噸的材料
師:同學們,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是
生:名不虛傳,游人如織,景色壯觀
師:非洲木雕是
生: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構思新奇,栩栩如生
師:讓人
生:愛不釋手
師:景美,物美,人更
生:美
師:伸出右手,再寫朋友這個詞
生:呵呵,一個小朋友,一個大朋友。
師:同學們,世界上語言不同,膚色不同,但是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心愿,讓世界充滿愛,讓人間充滿信任。作者一定會把這份情這份愛帶回自己的
生:祖國
師:這份不是朋友勝似朋友的情誼,一定會長出翅膀飛向世界各地。(板書)
師:同學們,我們是朋友嗎?
生:是
師:朋友們,再見!
生:再見!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賣木雕的少年》 篇4
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為了不讓我帶著遺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從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靈。
課文對“我”的心理活動描寫都是比較直接的:猶豫、遺憾、感動。課文對賣木雕的少年的刻畫主要以他的言行為主,老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首先,少年希望“我”能夠買一個木雕,主要是推銷商品,希望游客能買走一個紀念品;當我不打算買木雕后,而少年又猜到了我是中國人,他為中國人不能帶走非洲的木雕而感到遺憾,為了讓“我”不要帶著遺憾離開非洲,他后來又特意等候我,特意送一個木雕給我。他這么做是因為他覺得 “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這表現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情誼,也表現出他的質樸、善良。可先讓學生找出哪些句子描寫了少年的行為,哪些話是少年說的,想想當時的情況,再體會少年內心的想法。課文中“我”的心理活動跟少年的言行又是密不可分的。可以通過“我”的心理活動變化這條線索來引出對少年言行的理解。
課文的教學目標之一是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課文中少年的言行能讓人明白“朋友”的含義,但素不相識的中國人怎么成為了非洲少年的朋友?這跟當時的時代背景有著密切關系:中國曾經在20世紀70年代援助建設了坦贊鐵路,給非洲人民留下了良好印象。中國人民幫助了非洲人民,非洲人民感謝中國人民,把中國人都看成是朋友,不希望中國朋友帶著遺憾離開。把資料補充入課文學習,有利于學生對“朋友”的真正理解。
《賣木雕的少年》第一課時(詳)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售”和“馱”。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我”的心情變化。
教學重點:會認11個生字,會寫“售”和“馱”。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20個詞語。
教學難點:了解“我”的心情變化。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非洲南部看一看,想去嗎?那讓我們坐上飛機出發吧。飛機在藍藍的天空中飛翔,穿越過南海,飛過印度洋,我們來到了非洲南部。
2、非洲南部都有哪些有名的景物呢?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
(課件出示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木雕)
3、領略過了非洲南部的景物,說說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瀑布
a 為什么這個瀑布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這個瀑布有一個很長的名字,誰能來叫叫它的名字?
c誰能用這句話來介紹一下瀑布?
課件出示:
a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兩個新朋友:名不虛傳、游人如織
b你怎么理解這兩個詞語?
c是啊,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那么壯觀,確實吸引了一大批游客。齊讀。
(2)木雕
a你能不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非洲木雕給你留下的印象。
b老師這也有三個詞:琳瑯滿目、各式各樣 、栩栩如生
c請你用上這兩個詞,用自己的話來介紹一下非洲木雕。
4、今天我們就要走進非洲,去看看發生在那的一件事。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請小朋友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并能正確認讀課文中的生字詞語,并能把課文讀流利。
2、課文《賣木雕的少年》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讀“我”的心理變化過程:
1、“我”也就是本文的作者吳晴,帶著朋友的叮囑,想挑選一個木雕帶回國。請小朋友再來讀課文,找一找在課文中“我”的心情發生了哪些變化?
2、“我”的心情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愛不釋手----猶豫-----遺憾------高興-----感動
3、請你第三次讀讀課文,你從哪里看出了作者的心理變化?
(1)愛不釋手
a出示句子:我捧著象墩,仔細觀賞,愛不釋手。
b為什么這個象墩會讓“我”愛不釋手?
出示句子: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這里有兩個四字詞語,我們來讀一讀。
這個木雕設計的與眾不同,雕得又是那么逼真,難怪作者會那么愛不釋手。
c如果你是作者,當你看到這個象墩,你會怎樣來表現你此時的心情,誰愿意來演一演?
看你的眼神,你在看象墩是,非常專注。
你的表情告訴我,你非常喜歡這個象墩。
看木雕的時候可以把眼神集中在木雕上,讓人覺得你真的很喜歡。
d誰能把作者此時的心情,通過你的朗讀來表現?
(2)猶豫
a你從哪里看出“我”很猶豫?
出示:正要掏錢購買的時候,我卻猶豫了: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了,怎么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
作者此時的心里是很矛盾的,行李已經超重了,可“我”又那么喜歡象墩,是該買還是不該買呢?誰能把我當時矛盾的心理讀出來?
b你還從哪里看出我很矛盾?
出示:“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
什么是語無倫次?
是啊,想買又不能買,這讓我的內心非常復雜,加上少年那么誠懇地讓我買一個,更讓我語無倫次了,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句話。
(3)遺憾
a哪句話能體現作者的遺憾?
出示: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b“我”到底為了什么而感到遺憾呢?
c是啊,那么美的工藝品,我多么想把它帶回國,但我又不能,確實讓人挺遺憾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
4、“我”高興什么,感動什么,從哪里體現出來,我們留到下節課再講。
四、寫字指導
1、這節課我們要來寫“售”和“馱”。
2、看到這兩個字,你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呢?
3、教師范寫,學生仿寫。
《賣木雕的少年》第二課時(簡)
一、復習四字詞語
二、從“我”的心理活動、少年的言行體會他的心理活動
1、我為什么而感到遺憾?
2、少年此刻也感到遺憾,他又是為了什么? 聯系上下文少年言行的句子,體會。
3、我感到很高興,為什么而高興?少年是怎么做的?
4、少年為什么要等候并送木雕?
5、我為什么而感動?
6、少年為什么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介紹補充資料。
三、感受少年形象
1、從中,你覺得少年是怎樣的一個人?
2、夸夸賣木雕的少年。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賣木雕的少年》 篇5
[理想描述]
我一直追求簡約的語文課堂。
在我看來,簡約就是簡煉而高效。尤其是在閱讀課中,簡約是一種美,簡約,更是一種境界。
首先,在教學目標的確立上,應該是直指其要的,只有需要解決的一兩個目標即可。目標的確定將決定整堂課的走向,也直接影響著一節課能否高效。
其次,根據教學目標,有一兩個準確的學習的“點”。一篇課文總是在不同的文本研讀者的眼中出現不同的“文眼”,作為教師,要能夠從眾多“文眼”中,加以取舍,確定最優化的突破口以達成目標。如果“學點”找得不準,可能會讓整堂課與目標相去甚遠或者南轅北轍。
第三就是實施過程非常簡捷。教學過程中,充分地把時間還給了學生,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學習時間,而不是教師展示自我才華的舞臺。這個過程中,教師予以學生的指導也是簡煉而高效的,每一次發問都有激發學生思考的價值,每一次提示都有“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妙用。
此處,簡潔的評價,樸素的態勢語,實用的多媒體輔助的合理運用,也在簡約課堂中適時展現。
[實踐呈現]
我在教學人教版第六冊《賣木雕的少年》一文時,針對我理想中的“簡約課堂”作了實踐性探究。現就上述第三、四點中的描述,實錄課堂片段如下:
片段(一):
課前活動:播放非洲風景,配以優美歡快的非洲舞曲。
學生邊看邊發出贊嘆聲,有些孩子用手或腳擊打節奏甚至小幅度地起舞……
(面對完全陌生的學生,并且是當天的第六節課。我采用這樣的課前活動,意在充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發掘勞累一天后的另一個興奮點。師生共同放松是為了消除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陌生感,為課堂中的親切對話墊定基礎。另一層深意則是想帶領學生走進非洲特有的自然景觀之中,將孩子和遙遠的非洲拉近距離。同時,還為本課開頭的設疑作好鋪墊,為對比文中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埋下伏筆。)
(上課鈴響,師生問好,開始上課。)
師:喜歡非洲嗎?
生(齊):喜歡!
師:剛才通過看短片,非洲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非洲太美了!
生:非洲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很美,我很喜歡。
生:我喜歡非洲的獅子。
生:我喜歡非洲的木雕。
……
師:作家吳晴去了一趟非洲,回國后寫了一篇文章。文章里沒有大篇幅地寫非洲的美景,也沒有詳細地寫非洲有趣的動植物,而是寫了一位賣木雕的少年。(板書課題)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讓作者如此印象深刻的事呢?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默課文。
學生開始默讀課文并思考。(默讀完一遍后就有學生舉手。)
(精心設計的提問很簡單,卻能充分激發孩子們走入文本的興趣。這比一大堆講述更有效。只有真正激起的思考的浪花,下面的讀文才有意義,后面的師生交流才存在有效性。)
片段(二):
……
師:作者喜歡那個小象墩嗎?
生(齊):喜歡!
師:哪個句子能說明她喜歡,用波浪線畫出來。
(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畫。一會兒就有同學舉手了。)
師:誰來說說?
生1:我覺得“愛不釋手”這個詞就能說明她很喜歡這個象墩。
師:他抓住了一個詞來理解,真是高手!你知道這個詞的意思嗎?
生1:就是……就是……(無法說清)
師:請你坐下,誰來幫幫他?
生2:“愛不釋手”就是喜歡一個東西舍不得放手。
師:請大家找到“愛不釋手”這個詞語所在的句子。
(生找。)
師:一起讀一遍好嗎?
生齊讀:我捧著象墩,仔細觀賞,愛不釋手。
師:她喜歡嗎?
生:喜歡。
師:豈止是“喜歡“,是非常喜歡!誰來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生大聲地讀這一個句子,但“捧”字讀得很重。
師:你的聲音很響亮,只是你用的力氣太大,感覺那只象墩快要被你捏碎了。(全場大笑)“捧”和“捏”、 “拿”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怎么不一樣?
生1:“捧”是輕輕地,很喜歡地(此處理解為他本來想說:很愛惜地)
“捏”和“拿”用的力氣很大。
生2:“拿”的感情很一般,“捏”就太兇了。(全場大笑)
師:你可以讀給我們聽聽嗎?
生2:我捧著象墩,仔細觀賞,愛不釋手。(“捧“讀得極好)
師:對,就是這種愛惜的感覺。讓我們一齊來感受感受。
生齊讀,讀得很有味。
師:喜歡嗎?
生:喜歡!
師:喜歡得到了什么程度呢?
生:愛不釋手!
師:你在什么時候也對什么東西“愛不釋手“過嗎?
生1:我看到商場里有好多玩具,拿一個抱在懷里,愛不釋手。
生2:我在市場里看到有人賣小動物,它們摸起來毛絨絨的,真想買一個,真是愛不釋手。
生3:……
(語感的培養非一朝一夕之功,如積沙一般。只有在每一堂課中都滲入一點,日積月累,才會有豐富的詞匯,才會有更敏銳的語言觸角。)
片段三:
……
師:這么美的象墩,我卻因為行李超重不能買。(師加上表情說)此時,我的心情……請你用一個詞形容形容/
生異口同聲:遺憾!
師:文中哪一個句子這樣寫的,請你讀出來。
生齊讀第九自然段。
(師的本意是只讀寫“我”遺憾的句子,而學生們卻讀完了整段,與預期的設計有出入。但學生們讀得很認真,也很投入,為此,就臨時改變了預設。)
師:我就是說嘛,三(二)班的同學總是會給我驚喜。叫大家讀“我的遺憾”,你們卻告訴了我還有一個人也很遺憾。那就讓我們來品一品:他為什么遺憾?
(本課的教學突破點本來就定為文中第九自然段出的兩個“遺憾”,而后一個遺憾更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此處的順水推舟式的評價,既鼓勵了孩子們,又為下一節的學習注入了動力。)
片段(四):
品讀第一次對話。
……
師:表演作者所說的“語無倫次”的話,示意學生對話表演。
生1:您是中國人吧?(聲間很響亮)
師:怎樣問更合適?(提醒注意后面的提示語——猜測)
生2:您是中國人吧?(語氣較好)
生3:您是中國人吧?(讀得很生動,充分讀出了“猜測”的味道)
師:誰問的?
生:黑人少年。
師:在哪里?
生:在非洲。
師:在非洲,一個黑人少年看見一個黃皮膚的人就這樣問。你有什么疑問嗎?(深入挖掘“您是中國人嗎?”這句話的潛臺詞,同時,讓學生感受挑戰,增強課堂的實效。)
生:他為什么要問“我”是不是中國人呢?并不是只有中國人才是黃皮膚的。
師:這個問題非常有價值!他沒有問:您是日本人嗎?(生大笑)您是韓國人嗎?(生再次大笑)誰能回答這個問題?
生很安靜,無人舉手。
沉默一會兒,一生舉手。
生:因為他認為中國人是他的朋友。
師:你很會思考。讓我們來看一組畫面。
(課件播放“中非友誼”相關畫面,幫助學生理解從未接觸過的知識,從而突破難點。)
……
(挖掘文本的深度,在精心的解讀之后,引導學生的理解時,才能讓復雜的問題明朗化、清晰化,而不是簡單地只看表層,不管內涵。為此,研讀文本和進行教學設計時,都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深度和效度。在透過文字無法理解的內容上。)
[個人反思]
在這一節研究課中,我充分感受到,簡捷高效的語文課堂真實存在,然而簡約的背后,一定要有更為精心的課前準備作為堅強后盾方可成立。
一、確定簡明的目標。在經過深入的文本研讀之后,我確定本課時的主要目標是:讀中感悟,理解文中所寫的中非友誼。本來,《賣木雕的少年》一文就是較少見的略為帶有一點政治色彩的課文。農村三年級的孩子根本不知道“非洲”是怎么一回事,在這樣的狀況之下,要想理解文中所傳達的情感,實在很難。為此,教師心中就更要有一本“明帳”——該如何更快更好的促進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這一目標的確定就是教師要將學生引向何處。如若方向錯了,談何效果?如若方向多,那究竟要往何處去?恐怕教師自己也會不知不何是好。
二、選定準確的“文眼”。本文中,可以有很多個切入點,比如從課題直入,從人物的對話切入,從漂這的木雕切入……每一個教師都會有自己的風格。在處理文本時,我作了切割,只選了“遺憾”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和引導學生從讀懂文字到升華情感的主陣地。這讓在執教是心中“一盆清水”,就只有“遺憾”二字。一切話語都圍繞它來展開就可以了。無須去想那些在競賽課上常見的需要作秀的“花架子”,人也就輕松了很多,這對構建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也是至關重要的。
三、大膽簡煉的實施。在本堂課中,我將讀放在首位,而其中,引導學生有個性地讀又是“首中之首”,在讀通讀熟讀懂讀出情各個環節中,時間都是學生自己的。整個課堂沒有什么表演、沒有什么作秀,沒有設計過多的程序,雖然在引導的時候所用的語言也有些許“嘮叨”之嫌,但讀的效果仍然是很明顯的,理解的效果也是很明顯的。
四、語文終究是姓“語”的,語文的魅力也正是在于任何文字都要比一個畫面或是一段視頻更富有想象的空間。任何漂亮的動畫片制作都不能替代人本身對文字的理解。所以,我一直認為,在一堂簡約的語文課堂里,只有在多媒體輔助設備可以提高我們的課堂實效的時候才能用,以幫助學生理解確實無法通過文字理解的東西。在本課中,我只在課的開頭用了一段有“一石四鳥”之效果的非洲風景視頻,在課中突破難點時(學生無法理解的略帶政治色彩的內容)再次使用課件,并且在課件播放之后,學生會馬上理解相關歷史背景,較之之前的完全不明白,課件在此處就成了不可或缺了。此外,課堂的簡約還應該有教師豐富深厚的內涵、適時高效的評價、靈活機動的駕馭隨時與之相伴,否則,高效也許會變成一般的效果抑或是無效。
還記得賈志敏老師的問題:語文課上干什么?那一個問題讓我茅塞頓開——語文課上要教語文!答案如此簡單。然而,目前我們農村的很多語文課上,并沒有“教語文”,只是在“講課文”。可能是教師們對于語文所負擔的太多的使命無所適從了吧,語文課一片模糊。有的上成了“大片”課,有的上成了美術課,有的上成了思想道德教育課……拋開某些競賽課的作秀不談,我認為,簡煉高效的課堂觀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返璞歸真;簡煉高效的語文學法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語文是一種快樂;簡煉高效的語文教法才能讓教師體驗到教語文是一種幸福!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賣木雕的少年》 篇6
師: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27課《賣木雕的少年》,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到非洲旅行,想買一件木雕帶回國做紀念,但因為太重,只有放棄,這是一件多么遺憾的事啊!現在請同學們找一找“遺憾”這個詞出現在課文中的哪個段落?(板書:遺憾)
生:第9自然段
師:你能讀一讀這個自然段嗎?
(出示第9自然段,生讀)
師:同學們,這段話比較難讀,里面有個長句子,你能讀好它嗎?
指名讀(2人)、齊讀。
師:“遺憾”這個詞在這一段里出現了幾次?
生:兩次
師:第一次是誰遺憾?
生:少年遺憾。(板書:少年)
師:第二次是——?
生:“我”遺憾。(板書:我)
師:誰能結合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是“遺憾”?
生:遺憾就是……(1—2人)
師:解釋的真好,那誰來聯系平時的生活說說,你有過遺憾的經歷嗎?
生:(1—2人談遺憾的經歷)
師:那課文中的“我”為什么會遺憾呢?請大家仔細讀讀課文的1—6自然段,拿出筆來劃一劃,找找為什么我會那么遺憾,你從哪些詞句里看出來了。
生:因為木雕小象墩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令我愛不釋手。我為自己不能買下它而遺憾。
師:什么叫愛不釋手啊?
生:喜歡的舍不得放手。
師:那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下這些讓作者愛不釋手的木雕吧。(播放課件:木雕)師簡介非洲木雕:這就是非洲木雕,非洲木雕是非洲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常見的非洲木雕有面具木雕和動物木雕。由于非洲大多數民族沒有文字,因此許多非洲古老神話都是靠木雕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所以這些木雕又被稱為“非洲式照片”,成為世界各地樂于收藏的藝術品。
師:欣賞完精美的木雕,誰來用填空的方式說一說“我”為什么感到“遺憾”?注意用上文中出現的詞語喲!(課件出示填空題)
師:這些詞語用的很準確,誰愿意選擇你喜歡的一個詞來造造句呢?
生:(造句,師點評)
師:通過這段話我們知道了作者遺憾的原因。那非洲少年為什么遺憾呢?讓我們一起在文中找找答案。課文的5—15自然段,寫出了“我”和非洲少年的兩次對話。現在大家自己大聲讀一讀課文的5-15自然段,找出哪幾個自然段寫了他們的第一次對話,哪幾個自然段寫了他們的第二次對話。
師:誰來說一說哪幾個自然段寫了他們的第一次對話?
生:5—9自然段。師:現在請大家默讀課文的5—9自然段,用筆畫出描寫賣木雕的少年語言、行為、神情的句子,并想象一下他當時是怎樣想的?(出示閱讀提示)
生:(交流所畫的句子)
師:我們來看一看少年和我之間的對話。(出示句子,指名3—4人朗讀:讀出非洲少年:誠懇、猜測的語氣,我語無倫次的感覺。體會“我”和非洲少年當時的心情。問學生:怎么看出他很迫切的希望夫人買下?學生回答后師小結:詞語可以表情達意,標點符號也可以。)
師:加上提示語,我們來一起讀一讀。
(師讀提示語,男生讀少年的話,女生讀我的話。)
師:明白了“我”和非洲少年當時的心情,我們再來讀一讀第9自然段,一起體會一下他們遺憾的心情。
生:(齊讀第9自然段)
師:從這次對話我們可以看出非洲少年這一筆生意做不成了,但他僅僅因為自己的木雕賣不出去而感到遺憾嗎?
生:他不僅是因為這樁生意沒做成,更主要的是為作者不能將木雕工藝品帶回國而遺憾。)
師:多么真誠的少年,他用心體會著顧客的需要和感受。
師:那么故事就在遺憾中結束了嗎?(沒有)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和少年的第二次對話。請大家小聲讀課文的10—15自然段,畫出描寫賣木雕的少年語言、行為、神情的句子,想象他當時是怎樣想的?看看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交流句子。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段話。(出示句子)讀了這幾段話,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為什么要“送”木雕,而不是“賣”?少年為什么說我們是朋友?小象墩很方便攜帶,為什么作者還說是“沉甸甸”的呢?
師:什么叫朋友?
生:互相幫助的叫朋友。
師:我是一個中國游客,和非洲遠隔千山萬水,卻被非洲少年稱為朋友,你知道為什么嗎?你們還了解哪些有關中國援助非洲的情況?誰能和同學們一起分享?
生:(交流中國援助非洲資料)
師:(出示:中國援助非洲資料)周總理曾多次前往非洲慰問,50年來,中國向非洲47個國家派出了1.5萬多人次“白衣天使”,在非洲大陸救死扶傷;共3000多名中國官兵先后前往非洲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成為非洲和平的“守護使者”。看,這就是中國援助非洲修建的著名的坦贊鐵路,為建設這條鐵路,中國政府提供無息貸款接近10億元人民幣,派出了多達16萬人的施工隊,還有64人為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師:正因為我們中國的無私援助,使非洲少年把中國人當作朋友,對中國人充滿感激之情。誰來讀讀他說的話,表達出非洲少年的情感。(出示句子:指名讀,男生齊讀)
師:“我”是如何回答的?(出示句子:指名讀,女生齊讀)
師:現在“我”和非洲少年還遺憾嗎?(不)那現在我是什么感覺?(板書:感動)
師:這兩個問題都清楚了,剛才還有同學問小象墩很方便攜帶,為什么作者還說是“沉甸甸”的?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找一找,這個“沉甸甸”還出現在課文的哪個地方?
生:(讀句子)
師:大象墩是坐凳,難怪作者說是“沉甸甸”的。可現在這個小象墩很方便攜帶,為什么作者還說是“沉甸甸”的呢?這里“沉甸甸”的只是小象墩的重量嗎?
生:是中非人民的友誼,這份友情讓作者感到沉甸甸的。
師:是啊!少年送給“我”的不僅僅是一件木雕,這木雕里包含了少年對我沉甸甸的情誼,也包含了中國人民和非洲人民的深情厚誼(板書:中非友誼)。我想,作者回國后每當看到這美觀的象墩時,都會想到一個人,那是——
生:非洲少年
師:都會回味和珍藏一種感情,那就是——
生:感動
師:不唯獨是非洲人民和中國人民的友情感天動地,在這同一個世界里,我們還擁有同一個夢想那就是全世界人民都是朋友。(出示圖片:南非發生瘟疫時,中國人民義不容辭奔赴危險第一線;當中國發生汶川地震災難時,外國友人的慷慨相助;東南亞海嘯時,全世界人民眾志成城;金融危機時,全世界人民共克難關)因為我們真誠的友誼,我們才擁有了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師: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話想對那個非洲少年說的,請你把它寫下來。
板書設計:
27、賣木雕的少年
我 非洲少年
遺憾 ——感動
中非友誼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賣木雕的少年》 篇7
教學目標:
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出售,攤點"等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積累并正確運用四字詞語.
初步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少年隊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正確讀寫詞語.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學難點:通過任務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學過程:
談話揭題
同學們,我們在思想品德課上了解了,地球一共有幾大洲 分別是哪些洲呢
(亞洲,歐洲,非洲,南極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
今天,王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來看一個中國游客到非洲旅行和一位非洲少年發生地故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朗讀課文,不會讀,讀不懂的地方問同學,問老師,問字典.想想課文到底講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詞語檢查
名不虛傳 游人如織 琳瑯滿目
栩栩如生 一模一樣 愛不釋手
猶豫 誠懇 馱著
生自由朗讀,指名讀,齊讀
這些詞語大家都會讀了,那它們的意思你們理解了嗎 老師就在下面的學習中來檢查大家的預習情況.
感受瀑布之美
理解"名不虛傳"
(1)"名不虛傳",誰能告訴大家它的意思呢 (確實很好,不是空有虛名)
(2)你能找到課文里有這個詞的句子嗎 指名讀.
(3)帶領學生把"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讀通,讀順.
2,我們一起來看看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美景,邊出示圖片邊介紹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一些情況.
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把大家的感嘆聲用朗讀來表現出來!
3,理解"游人如織"
你還能在課文中找出描寫"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句子嗎
這里游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
師:是啊,來到非洲游覽"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游人很多,有白種人,有黑種人,有黃種人,各種膚色,各種語言,各個國家的游人都有,書上有個詞叫——游人如織.
齊讀這兩句話.
感受木雕之美
過渡: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這么美,當"我"來非洲南部之前,"我"的朋友告訴我,一定要——(游覽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除此之外,還要"我"買——(一兩件木雕工藝品).
師:咦!這些木雕工藝品到底有哪些吸引人之處呢 為什么叫我非買不可呢
讓我們來讀讀3,4自然段,找出描寫木雕工藝品的句子,用你喜歡的符號劃出來.
(1)"說是坐凳,其實是一個卷鼻大耳象……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師:平時的坐凳是什么樣的 生答.
(2)師:文中的坐凳與平時的一樣嗎
運用的心思,想法新鮮,特別,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呢 (構思新奇)
(1)師:作者喜歡嗎 你從文中哪個詞能看出來 (愛不釋手)
我們用剛才學習"名不虛傳"的方法來學習這個詞.誰來說說它的意思 (喜歡得舍不得放下)
(2)在文中把這句話找到.
(3)師:你從這句話中的哪個詞看出作者的愛不釋手 (捧著)
(4)生讀,范讀,齊讀這句話.
品味"棄木雕"的遺憾,感悟少年形象
過渡:作者這么喜歡,她買下了嗎
這么精美的工藝品不能帶回國,作者此時的心情是——(遺憾)
師:你能給遺憾換個詞嗎 (惋惜,可惜,失落)
因為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不能帶走這件精美的工藝品,我顯得很失落,感到很可惜.
分角色朗讀5—9自然段.
感到遺憾的不只是我,還有少年.那么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呢
因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
除了這一點外,還有其他原因使少年感到遺憾嗎 請大家再來看課文的10—15自然段,想想使少年遺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師: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景區游人如織,賣木雕的少年為什么卻特別喜歡中國人,對中國人有這樣深的情意呢 你們知道嗎
補充:教師用書p159
(4)師過渡小結:這就是黑人少年特別喜歡中國的原因.中國人為非洲人民做了那么多事,每個非洲人都深深地記在心里,就連15,6歲的少年也知道中國人是他的朋友.
5,再讀13自然段,你又讀出了什么 (少年對中國的深深情意)
你還能在課文10——15自然段的哪些地方,看出少年對"我"的深情厚誼 請大家找一找,劃一劃.
看樣子,他是專門在這里等候我的.
"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少年將一件沉甸甸的東西送到我手里.啊!原來是一個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見到的一模一樣,卻只有拳頭大小.
6,師:少年送給我的是一只怎樣的象墩 生答.
師:只有拳頭大小的象墩拿在手里卻是——沉甸甸的."沉甸甸"一詞已經是第二次出現了,還在哪里出現過
生:正要掏錢購買的時候,我卻猶豫了: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了,怎么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
師:這個"沉甸甸"一詞表示東西很重.那么只有拳頭大小的象墩子拿在手里怎么會是沉甸甸的呢
學生思考.
7,師:同學們,猜想一下,這個拳頭大小的象墩是怎么來的
生:可能是少年親手做的.
師:他是怎么做的 做的時候可能會碰到什么困難呢
生答.
師小結:是啊,為了做這個象墩,少年可能熬了半天;
是啊,為了做這個象墩,少年可能劃破了手指,鮮血直流;
是啊,為了做這個象墩,少年可能一下午都顧不上做生意.
是的,這個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意),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8,齊讀13,14自然段,感受少年隊中國人的情誼.
總結:朋友真好!可以跨越年齡和國界.
朋友真好!讓世界充滿愛.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賣木雕的少年》 篇8
一、學習目標
1、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2、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體會友好的情感是相互的,愛的表達愛的傳遞也是相互的。
二、教學重難點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三、教學準備教師方面: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圖片、非洲木雕工藝品圖片、中國援建坦贊鐵路的資料、
四、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賣木雕的少年》,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積累了哪些四字詞語呢?
1、復習詞語
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十分壯觀清晰可辨
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構思新奇栩栩如生
仔細觀賞愛不釋手五官端正語無倫次
2、運用詞語
師:“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和“木雕”是非洲的兩大特色,想不想去看看?
(1)、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樣的感受?誰能用一個或幾個積累的四字詞夸夸它嗎?(課件出示)
(3)、出示“木雕圖”(看了這些木雕,你腦海中蹦出了哪些四字詞語?)
二、品讀課文
抓重點詞句,深入感受黑人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尋找深入感知課文的切入點。
1、閱讀課文思考:課文中誰遇到了遺憾的事?
2、出示句子: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
引導理解:遺憾
3、質疑:讀了這個句子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①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②他怎樣做才能不遺憾呢?(課件出示)
4、指導自主學習。
(1)、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2)、全班交流。
第一個問題: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
①理解少年為什么遺憾?引導學習第一次對話。
②、指導朗讀(讀出年“誠懇”、“猜測”的語氣)。
③、理解“我”為什么遺憾?
④、小結:
過渡:“我”帶著遺憾離開了出售木雕的攤點。少年是怎樣做的?(等、贈木雕)
交流第二個問題(他怎樣做才能不遺憾呢?)
①理解我是怎么做的?
②研讀第二次對話(課件出示)讀10-15自然段
③、少年送給“我”的木雕是什么樣子?(體會“拳頭大小?的木雕)怎么會沉甸甸的?
想象:從白天到晚上,這段時間里少年在干什么?這個小象墩從何而來?沉甸甸僅僅是重量嗎?
師:“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少年送給“我”的不僅僅是一只木雕,這木雕里飽含了對我沉甸甸的情誼。(板書禮輕情意重)
④、當我掏出錢包就要付錢,少年卻連連擺手,不要錢,這是為什么?(板書我們是朋友)
⑤、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非洲少年為何單單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老師收集了一些資料,請讀一讀。
三、補充資料:中國援建坦贊鐵路
四、情感升華
師: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愛的傳遞也是相互的。正是中國人民的付出,才贏得了非洲少年的感情!我們已被黑人少年那誠懇的態度,一心一意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以及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深深打動了。此時此刻,你想對黑人少年說點什么?
(1)、學生自由表達。
(五)、布置作業
1、填一填: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這里(游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攤點里陳列的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其中象墩(構思新奇),大象雕德(栩栩如生),我一看就(愛不釋手)。
2把你要對這位少年說的話寫在寫話本上。
*3、閱讀《同步閱讀》中的文章《新結識的伙伴》,把感受寫下來。
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我力求讓學生通過的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通過個性化的朗讀體會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體會友好的情感是相互的,愛的表達愛的傳遞也是相互的。大膽嘗試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由于種種原因,整堂課下來,自己覺得有許多不足之處,譬如:在課堂教學中自己的激情不夠,對于學生的回答也沒有精彩的評價,再者,課堂氣氛不活躍。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賣木雕的少年》 篇9
各位評委老師,
上午好,我本日說課的標題是小學第七單元中的一篇課文 《賣木雕的少年》。
一、說教材:
《賣木雕的少年》是第七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是圍繞“國際理解和友誼”組織教材內容的;這篇課文是敘述性文章,反映了外國朋友對中國人民的友好和尊重。在前提下,我將這篇課文學習的重點定位在---通過描寫人物言行的語句,揣摩人物內心活動,從而體會中國人民與非洲人民的友好情誼。
課文講了“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作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棄這個打算。為了不讓我帶著遺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課文向我們展示了少年美好的心靈。課文敘述詳略得當,作者圍繞重點,將筆墨放在選木雕、放棄買木雕、送木雕等內容上。課文還準確而得體地運用了許多四字詞語。
本課能體現的學段“課標”: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粗知文章大意。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
二、說學情:
本班共有學生36名,男生多女生少。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比較高,并且有一些‘字理’方面的基礎。學生能夠根據字的構成猜測字的意思,能根據字的意思大致了解詞語的意思。學生通過預習能做到正確且比較流利的朗讀課文,學習了默讀,能邊默讀邊思考一些簡單的問題。能初步了解課文內容,但敘述主要內容是不夠簡練和全面,因此需要借助老師的提示才能完成對課文主要內容的敘述。對于一些簡單的詞語能夠結合上下文理解意思,但對于一些體驗情感的詞語還不能很好的理解,需要借助老師的幫助。
三、說目標:
教學目標:
學生能夠積累一些四字詞語并學會恰當運用,如:構思新奇、栩栩如生、愛不釋手等。學生能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中國人民同非洲人民的感情。通過學習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學生能感受到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的友誼。
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積累一些四字詞語并學會恰當運用,如:構思新奇、栩栩如生、愛不釋手等。
通過描寫人物言行的語句,學生能夠做到揣摩人物內心活動,體會中國人與非洲人民的友好情誼。
教學難點:
通過描寫人物言行的語句,學生能夠揣摩人物內心活動,體會中國人與非洲人民的友好情誼。
四、說思路:在教學過程的設計過程中力求畫出語文教學的圓。
詞語訓練畫個圓:
課文開始,引導學生思考:從哪些語句的描寫中能感受到木雕是精美的工藝品。
學生找到了這樣幾個詞語:構思新奇、栩栩如生、仔細觀賞、愛不釋手。
緊接著,我讓學生自己從哪里感受到木雕是精美的工藝品,并用讀告訴大家。學生在此處進行的是詞語的積累。課文的后面,學到少年送我一個一模一樣的小木雕時,我又問學生,這個小木雕什么樣,你能完成這個填空嗎:
這個小象墩和白天見到的一模一樣,也是一個,它,雕得讓我。
學生完成這個填空就是要用到上面學習到的四字詞語。由學習積累到運用我在此處為我的學生設計了一個語文教學的圓。
課文理解畫個圓
在備課時,我讀到了遺憾這個詞語。于是我就緊緊圍繞這個詞語來設計教學。首先找到帶有遺憾這個詞語的兩句話,分別是:
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賣木雕的少年》 篇10
課前播放《友誼地久天長》歌曲,聽過這首歌嗎,知道歌名嗎?
一、贊嘆聲中生“遺憾”
師: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賣木雕的——少年》,你們看,(課件出示:欣賞非洲木雕。)
學生邊看,邊發出贊嘆聲。
師:這就是非洲少年木雕的攤位圖片。你們用剛學過的四字成語來形容一下這些木雕嗎。
生高高舉起小手:(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栩栩如生、構思奇特)。
師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干,我們學語文就要把它運用起來!
師:當你在攤位前看到這些的時候,你最想干什么。
生迫不及待答:買下來。
師:是的,作者也跟你們一樣,他也想買下來,可是——出示句子(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二、咬文嚼字研“遺憾”
第一部分:體會少年的遺憾
學生讀句子,師問:現在會有一個什么詞語映入你的眼簾。
生答:遺憾。
師:你知道什么是遺憾。
生答:(惋惜、可惜、失落)
師:說對了 !我遺憾的是什么啊。
生答:我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師:為什么作者會這么想帶走木雕呢? (幾個學生舉起手來)
師:別急,請同學們仔細研讀課文的1~7自然段,找找具體原因。(生認真讀課文。)
生答:朋友 “一定要” (叮囑)的兩件事:游覽大瀑布和買木雕。
師:一件已完成,飽了眼福。多么想完成第二件事。
生答:木雕很精美。各式各樣,琳瑯滿目。
師:“琳瑯滿目”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嗎?“攤點里陳列的木雕——”怎么樣?
生答:很多,眼睛看也看不過來。
師:這個詞非常好,哪里的東西也是“琳瑯滿目”
生答:超市里的東西琳瑯滿目。
生答:文具店里的文具琳瑯滿目。……
師:還有其他想帶走木雕的原因嗎?
生:象墩構思新奇、栩栩如生。
師:聽你的讀,讀得那么有感情,你知道這個詞是什么意思了嗎?
生:好像活了一樣,非常生動!
師:好,就讀出這種感覺來!
生讀。
師:還有嗎?
生:我很喜歡,愛不釋手。
師:哪個詞可以看出作者很喜歡。
生:愛不釋手。
師:“釋”是放下的意思。整個詞是說——
生:喜歡得舍不得放下。
師:看著自己這么喜歡的象墩,肯定是贊不絕口了,我會怎么說呢?
生:太好了,我一定要把他帶回國!
生:這木雕刻得真是栩栩如生啊!
……
師:我們把剛才同學們提到的遺憾的原因歸納一下,請你先快速地瀏覽課文,用課文中出現過的合適的詞語,把這個原因說具體。
朋友( 叮囑 )我兩件事,讓我游覽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購買木雕工藝品。大瀑布真是( 名不虛傳 ),那里( 游人如織 ),景色十分( 壯觀 )。攤點里陳列的木雕( 琳瑯滿目 ),( 各式各樣 )。其中象墩( 構思新穎 ),大象雕得( 栩栩如生 ),我一看就( 愛不釋手 )。但是因為象墩( 沉甸甸的 ),我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只得放棄購買的念頭,因此很( 遺憾 )。
第二部分:體會少年的遺憾
師:我們明白了“我”遺憾的原因,那賣木雕的少年又為什么遺憾呢?(出示句子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讓我們先來讀讀少年和“我”之間的第一次對話:
出示:
“買一個吧!”坐凳的主人是個十五六歲、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誠懇地說:“夫人,您買一個吧!”
“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
“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
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段對話,注意讀出語氣。(生讀)
師出示句子“買一個吧!” “夫人,您買一個吧!”
師:這兩句在文字上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句多了“夫人和您”
師:是的,這樣語氣就更加——用課文中的詞語就是——
生:誠懇。
師:誰來誠懇地說說,有點誠懇了,更加誠懇了。跟同桌說說看!
師:剛才我們讀少年的話時抓住了提示語——誠懇。讀對話時啊,就要用這種方法,關注提示語。
師:那這一句呢,讀出什么語氣——
生:猜測。
師:誰來猜測一下?
生讀。
師:猜測的話可以讀得稍微輕一些!再來試試!
生讀。
師:那這一句呢?
生馬上回答:語無倫次師:語無倫次是說話沒有條理。這句自己試著讀一讀!
同桌合作下!
師:誰是黑人少年,“我”的話誰想讀?其他同學讀作者的話。看看你們最后能不能流露出遺憾的神情。
生有感情朗讀。
師:那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呢?
生:因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
師:可能為自己少做了一筆生意遺憾。還有其他原因嗎?
生:因為作者不能把木雕帶回國,少年因作者遺憾也跟著遺憾。
師:恩,那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景區游人如織,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國的成千上萬的游客,賣木雕的少年為什么卻特別喜歡中國人,對中國人有這樣深的情意呢?中國和非洲之間曾經有過感人的故事,你們想看看嗎?
補充閱讀:中國援建坦贊鐵路(屏幕出示一段簡短的文字,教師有感情地朗讀。)
師:就是中國人這種無私的援助,深深地感動了非洲人。
三、細節之中品“感動”
師:愛的傳遞是相互的,非洲少年是如何回報的呢?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晚風吹拂的夜晚,劃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
師:下來巡視。指名回答。
生:暮色中,我忽然發現——看樣子,他是專門在這里等我的。
師:為什么令你感動?
生:他在這里等我。
師:你等過人嗎,等待時什么感覺?
生:答。(都表現出等人不耐煩的樣子)
師:剛才同學們說的等待都是提前有約的,可我和少年有約嗎?
生:沒有。
師:是啊,那里游人如織,也許1個小時過去了,也許2個小時過去了,也許5個小時過去了¨¨¨此時夜色以晚,可少年依然耐心地等著等著,這種情意怎一個“等”字了得。讓我們帶著這份感動讀一讀吧。
師:還有嗎?
生:他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好朋友。”
師:為什么感動?
生:他送給我木雕,不收錢的。
師:他是干什么的?他是賣木雕的,卻不要錢,他把中國人當成了自己的朋友,看來真是情意無價。齊讀,可以做上動作。
生:啊!原來是一個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見到的一模一樣,卻只有拳頭大小。
師:出示句子。為什么要做得和白天一模一樣的?
生:她看上的就是這個。
師:為了這個“一模一樣”,他可能做了哪些事情?
生:看著那個大的象墩,在家里很用心地刻。
師:是呀,刻的 時候可能手都磨破了,才刻得一模一樣。還可能¨¨¨
生:跑了很多地方,去找木材。
師:這么辛苦,也在所不辭啊!
生讀整自然段話。
師:這段話中有一個詞語“沉甸甸”,找出課文還有哪些地方寫到沉甸甸的句子。
生:既然只有拳頭大小的小象墩作者為什么用上“沉甸甸”一詞?
生:兩國友誼沉甸甸。
生:愛心沉甸甸。
師:是呀,情意沉甸甸啊!
師: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晚風吹拂的夜晚,再次感受那動人的情景。
生配樂深情朗讀。(《友誼地久天長》音樂起)
師:我們知道非洲的瀑布很有名,木雕也很有名,可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不知姓名的少年呢。因為他有一顆——
生:高尚的心。
生;美好的心靈!
生:淳樸的心!
四、升華拓展夸“少年”
師:回國后,作者把這位少年介紹給朋友聽,大家聽了,紛紛夸起了這個黑人少年。人們會怎么夸他呢?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員,你會怎么夸。你可以從黑人少年的外貌、心靈、所賣的木雕等幾個方面去考慮。
生:同桌之前先說說,寫在《課堂作業本》中,注意用詞準確、句子通順。(《友誼地久天長》音樂起)
本次教學中我努力體現了以下教學理念:
一、緊緊抓住“語文”的韁繩
二、課外資料引進的有效性
三、牽一發而動全身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賣木雕的少年》 篇11
課前談話
出示象形字“朋和友”,讓學生猜是什么字,師小結:中國漢字可真有趣啊。
出示非洲木雕,讓學生摸。說說感覺,師簡單介紹非洲木雕。
出示圖片,學生欣賞非洲木雕。
一、學習第4段
出示非洲少年木雕的攤位圖片,讓學生用剛學過的四字成語來形容。(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栩栩如生、構思奇特)。師小結;我們學語文就要把它運用起來。
師:當你看到這些的時候,你最想干什么。生答:買下來。引出作者,他也想。買下來,可是。。。。。。
學生讀句子,師問:現在會有一個什么詞語映入你的眼簾。生答:遺憾。
引導學生說說遺憾的意思。(惋惜、可惜、失落)
師:在這篇文章里少年的遺憾和“我”的遺憾一樣嗎?生答。
師:為什么作者會這么遺憾?
學生讀文中相關句子,找出重點詞句。
指導讀:我捧著象墩,仔細觀賞,愛不釋手。
二、學習第5到6段
討論:少年又為什么遺憾呢?生快速讀第5到8段,劃出寫少年言行的語句。
集體交流。
出示對話:買一個吧!夫人,您買一個吧!
誰來讀,讀出這兩句話語氣上的不同。
指名讀,后師生接讀。
師介紹非洲是一個很貧窮的國家,少年是多么想讓作者買下這個木雕。
師生再接讀,師用了不同的提示語。
在指導朗讀時,老師用不同的語句進行提示,使學生的感情進一步被激發出來,朗讀也更到位了。
三、學習7到8段
自由讀,劃出最能說明少年感到遺憾的原因。
指名說。后師: 我是一個中國游客,和非洲遠隔千山萬水,卻被非洲少年稱為朋友,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生提問。(中國有沒有幫助過非洲?為什么她會被稱為非洲人的朋友。)
師用圖片介紹中國幫助非洲的事情。(提供資金,幫助修筑坦贊鐵路,有四名中國人長眠在非洲的士地上。)
引導想象:同學們,也許當年這位少年的媽媽生病了,就是。。。。。。。也許這個村子上唯一的一所學校,也是。。。。。。。。也許這個村子喝上了干凈的水,就是。。。。。。師問,生接著說。
學生照樣子想象。
師:就是中國人這種無私的援助,深深地感動了非洲人。所以他會把作者當做朋友。再來讀句子“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四、學習10到15段
自由讀,劃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
交流:跟白天見到的一模一樣,卻只有拳頭大小。
讓學生聯系上下文說說怎么一模一樣。
引導想象:為了能做到一模一樣,這位少年白天也許。。。。。。。學生接著說。
本文有兩處地 方 老師引導學生想象也許。。。。。。也許。。。。。。這種設計既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促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文中表達的情感。
齊讀整段話。引出“沉甸甸”找出課文還有哪些地方寫到沉甸甸的句子。
引導思考,為什么這個小象也是沉甸甸的?
此處引導學生比較“沉甸甸”的不同,為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接讀:當我掏出錢的時候,這位非洲少年卻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同桌分角色朗讀10到15段。
指名二位學生分角色朗讀,其他學生讀作者的話。
小結:雖然這件事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但這位非洲少年的笑容卻依然印在作者的腦海中,當今年四月份,我們的奧運火炬傳遞到非洲時,我們又一次感受到了他們的友誼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賣木雕的少年》 篇12
第一課時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能讀通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第1-4自然段,體會瀑布的美和木雕的精致,并能感情朗讀。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首先教師談話導入:小朋友,你曾經到過什么地方旅游?引出到非洲南部游覽一番。然后觀看瀑布的圖片,并交流看后的感想。借機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發生在這個大瀑布的不遠處,那里有許多出售木雕工藝品的人,下面讓我們來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讀題,提問。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先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讀課文,接著教師檢查學生的讀書的情況,讀生字表、詞語詞語手冊,然后讓學生分自然段讀一讀課文,讀完后留時間讓學生評價。
三、熟讀課文,了解大意
我以“非洲南部的什么景物吸引了眾多游客去觀光游覽呢?”這一問題讓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經過交流得出是瀑布和木雕吸引了游客。然后通過“瀑布、木雕又是怎么樣的?”請小朋友用( )標出來,并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四、精讀描寫瀑布、木雕的句子
①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這里游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
品讀這句話,理解“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感情朗讀這句話。
然后是指名說木雕是怎樣的,邊出示:
②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品讀這句話,理解“構思新奇”、“栩栩如生”,再出示投影圖片,讓學生觀看。最后感情朗讀這句話。
③攤點里陳列的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想到朋友的叮囑,我在一個攤點前停下來,仔細地挑選。
讓學生自己讀讀這句話,再理解“琳瑯滿目”、“各式各樣”,并進行想象說話,然后進行感情朗讀。
這節課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去欣賞了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美景和精美的木雕,賣木雕的少年和我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目標:
1、學習5-15自然段,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2、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回顧導入
昨天我們以學習了《賣木雕的少年》這篇課文,不知道大家對課文的詞語掌握的怎么樣(出示詞語),陳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
1、讀讀詞語
名不虛傳 游人如織 十分壯觀 清晰可辨 (大瀑布)
琳瑯滿目 各式各樣 構思新奇 栩栩如生 (木 雕)
仔細觀賞 愛不釋手 五官端正 語無倫次 (人 物)
2、運用詞語
請你選其中的一個或幾個詞語,夸一夸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或那里的木雕。
(將文中詞語內化成自己的語言練習表達,加深對詞語的理解,訓練組織語言的能力,讓學生積累好的語言,促其語言的內化。)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賣木雕的少年》 篇13
設計理念:“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以讀為本,激發興趣,積累和運用并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
設計特色:創設情境,誘發參與;讀中悟情,合作學習;盤活課堂,落實主體。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2、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
3、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準備:cai課件,學生預習并查閱相關資料。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讀中體會。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導入
1、師:你們喜歡旅游嗎?今天老師需要你們去世界第二大洲——美麗而神秘的非洲看看。這里有種類繁多的熱帶動植物,有氣勢磅礴的瀑布,廣闊無垠的大沙漠,有光彩奪目的鉆石,有世界聞名的木雕,還有熱情好客的非洲人民。他們大都皮膚黝黑,友好善良。下面,我們就來上第27課,跟隨作者一起走進非洲南部去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出示課件,觀看非洲特色)
2、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指導寫“賣”字,上面寫“十”,下面寫“買”,最后一點要寫穩),齊讀課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新詞,并把它們的字音讀準,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交流
字:1、師:我們來看看這些詞,你都會讀了嗎?(我會認)
讀對了,大家跟著讀,讀錯了就請舉手幫助他
(難讀對的字出示音節)
2、開火車讀詞
句:1、生字會讀了,那這些句子我們來讀讀看,一定也能讀好。
三、品讀詞句
1、出示課件: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這里游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
a、師:我們在讀這個瀑布名稱的時候可以停頓一下,這樣會好讀些,b、“名不虛傳”什么意思?好,我們來看看這個“名不虛傳”的大瀑布吧!(課件)
c、這樣氣勢磅礴的大瀑布,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人來游覽,書上用了那些詞表示。(你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這是一個記詞的好辦法)加強品讀
2、出示:攤點里陳列的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通過想像詞語畫面來理解詞語的意思也是個好辦法)來,咱們就邊想畫面邊讀好這個句子
3、出示: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的栩栩如生。
理解栩栩如生的意思。(你能用找近義詞的方法來理解詞語,是個很好的辦法)
4、課件點紅的詞語,同學們你們發現了什么?(都是四字的詞語)。我們在學課文的時候一定不要忘了積累精彩的詞語,趕快拿出你的積累本,抄下這些詞語吧!(注意抄寫方法,要先看清詞語,然后再寫,不要看一個字,抄一個字)
5、默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同學們,生字、句子會讀了,詞語也積累了,下面請默讀課文看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并標上自然段序號。
方法:在說課文主要內容的時候啊,我們還可以用上一些文中的詞語。(課件出示)
我去非洲旅游,看上一個( 栩栩如生 )的象雕,對它(愛不釋手),但因為擔心行李超重,只好放棄了。賣木雕的少年為了不讓我帶著(遺憾)回國,送給我一個小象墩,讓我( 感動極了 )。
6、緊扣題目,抓重點對話理解
1)師:同學們這篇課文的題目是什么?通過這個題目我們知道,課文主要寫了誰?(少年)
2)“我”和他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呢?(我買,少年送)
3)哪幾段寫了“我”買木雕(3—9) 板書
那幾段是寫少年送木雕(10—15)
4)同學們這就是給課文劃分段落.我們先來賭一賭買木雕的故事,并畫上寫少年言行的句子。
5)師生合作,把買木雕的故事讀一讀吧!(我讀作者的言行,你們來讀少年的言行)同學們都讀準了,不錯,但是要讀好人物對話。
6)課件:讀完一句說說,你發現少年在想什么?讀出熱情招呼客人。
過渡:在他的熱情招呼下,我買了嗎?(沒,難道不喜歡,從哪里看出?)
課件:讀二句,你發現有什么不同?(比上次更誠懇了,因為他發現我很想買,可又很猶豫)所以好心勸說我買,誰來誠懇的讀一讀 ?
課件:讀出三句,(過渡)聽了這話,我說出了原因
師:“啊,不,……這個太重……”
7、哪里猜出我是中國人?(師:路太遠,黃皮膚)猜測時該怎么讀誰再讀讀。
當我點了點頭,告訴少年我是中國人,少年眼中流露出了一絲遺憾,為什么會遺憾?說明少年是個怎樣的人?(善良的人),因為我不遠千里來這里游覽,卻帶不走聞名世界的木雕,他為我感到了遺憾(板書)
8、下面同桌合作讀,想想作者是如何通過對我和少年的言行描寫,領會少年當時的想法。個別展示讀(一人讀“我”,一人讀少年)
結語:木雕沒買成,兩個人都流下了遺憾。后來少年為什么又送我木雕呢?下節課我繼續講。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1、學會了理解詞語有幾個好方法?
2、知道講了一件什么事?
3、知道了抄詞語的方法?
4、積累了幾個四字詞語
這節課你們的收獲真不少,在以后的學習中慢慢積累,一定會有更多收獲的,下課。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復習,詞句引入
1、出示卡片,認讀詞語,并給詞語歸類。
名不虛傳 游人如織 十分壯觀 清晰可辨 (描寫瀑布)
琳瑯滿目 各式各樣 構思新奇 栩栩如生 (木雕)
仔細觀賞 愛不釋手 五官端正 語無倫次 (人物)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認為少年是一個怎樣的人?他身上有哪些品質? ( 板書:熱情 真誠 善良 友好 ……)
這節課我們看課文是怎樣用語言描寫少年的?
二、品讀感悟,少年美好的心靈
(一)、感悟少年的遺憾
1、同學們,課文里介紹的木雕象墩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的確讓人愛不釋手,但買木雕的少年更可愛,更讓人感動,怎樣走進少年的心靈,去品位這份感動呢?我們還得細讀課文,在文字深處去感受,請同學們靜思默想或輕聲讀文,畫出描寫少年言行和神情的句子,體會體會。
2、誰想站起來讀讀你畫的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
3、課文里描寫少年的言行和神情的句子確實很多,大家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寫少年眼神的句子大家讀出來。“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 讀著這個句子引起你怎樣的思考?
(為什么感到遺憾呢? 他會怎樣想?……)
4、這些問題就是引導我們深入閱讀的向導。我們先看看少年的遺憾是怎樣產生的?
6、在我離開少年時,少年看到我遺憾的表情,遠去的背影,會想些什么呢?
7、怎樣讀出少年遺憾的心情呢? 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感悟少年的真誠
1、我帶著遺憾離開了出售木雕的攤點,到了晚上,在賓館外的小樹林里卻與那位少年相遇了。哪些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讓你感動?你通過哪些重點詞語或句子感受到的?
2、匯報。讀出感動之情。
3、想象:從白天到晚上這段時間,那位黑人少年可能干什么去了?同學們在此有什么疑問嗎?(為什么他會說中國話? 為什么來送木雕還不要錢? 為什么中國人是他們的朋友?……)
4、同學們,莫西奧圖尼亞瀑布景區游人如織,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游客,賣木雕的少年為什么對中國人這么喜愛呢,想知道嗎?(出示資料)請大家讀讀這段簡單的資料,相信你會明白的。
在上世紀60年代,中國人曾大力援助非洲:
①周恩來總理曾三次赴非,訪問非洲十國。
②中國派出了100多個醫療隊支援非洲,給非洲兒童治病。
③特別是幫助他們修建了著名的坦贊鐵路,坦贊鐵路東起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西至贊比亞的新卡比里姆博希,是把坦贊兩國連在一起的一條主要交通干線,全長1860千米,全部由中國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完成。為了修這條鐵路,中國政府提供無息貸款9.88億元人民幣,發運各種材料100多萬噸,工程浩大,技術復雜,條件惡劣,有64人為之獻出寶貴生命。30多年來,坦贊鐵路促進兩國經濟發展和城鄉物資交流。中非人民的友誼更加深厚。
5、同學們,現在你明白少年的心了嗎?所以當少年知道我是中國人為買不成木雕而遺憾時,他想起昔日的朋友,是呀,他怎能忘記昔日的朋友幫他們做的一切,心中怎能不懷想那些充滿感到的日子呢?于是他帶著感恩之心,帶著真誠,帶著友誼找到了我,并送給我精致的木雕小象墩。
6、此時如果你就是那個賣木雕的少年,找到我之后,心情會怎么樣?我的心情呢?少年和我的話都怎樣讀更能表達當時的情景?試一試。
7、分角色讀對話。
8、讀著讀著,你明白最后黑人少年為什么笑了?
9、小結:多么善良的非洲少年啊!他因為我是中國人,因為我不能買到稱心如意的木雕而特意跑來送我木雕小象墩,不讓我帶著遺憾離開非洲,他送我的僅僅是個小木雕嗎?不,不是的,那是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真摯的心啊!
(三)、感悟寫話
1、課文學到這,大家心中對黑人少年,對作者一定有許多話要說吧?下面,老師給大家這個機會,表達真情實感:(出示)
那天晚上,我和賓館里的各國游客以及許多當地人都對這個黑人少年贊不絕口,大家紛紛夸起這個少年,請你們把自己當作其中一員,寫幾句話來夸夸這個少年。
2、交流點評。
三、感情升華,感受中非友誼
1、景色壯觀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風吹拂的夜晚,木雕少年的美好心靈,愿這美好的情景永駐我們心間。
2、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愛的傳遞也是相互的。正是中國人民的付出,才贏得非洲少年的感情,我們已被黑人少年那種熱情、真誠、善良、友好的品質深深打動了,被中非人民友好情誼深深感動著。現在,我們中國與非洲各國人民的友誼更加深厚。(播放:“我和你”奧運主題曲)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世界各地的人雖然膚色不同,語言不同,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讓世界充滿愛,讓人間充滿信任,充滿理解,人類的明天會更美好!在學習本組其他幾篇課文中,我們再細細品味,體會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賣木雕的少年》 篇14
一、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2、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2、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
3、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三、教學時數:第2課時
四、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有關非洲的幻燈片,學生一邊欣賞,教師一邊配合解說,讓學生對非洲有個美好的印象,并了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
2、教師導入:上節課,我們通過查資料、學課文了解了非洲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有與我們膚色與生活習慣截然不同的淳樸、熱情的人民,有著美麗、壯觀、雄偉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有著中國人民幫助非洲人民修建的坦贊公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還見識了那些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木雕。今天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課文,深入了解那位賣木雕的少年。
二、復習詞語: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積累了哪些四字詞語呢?
2、學生自由匯報。
3、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每個詞讀兩遍。(教師出示帶詞語的幻燈片)
名不虛傳構思新奇琳瑯滿目五官端正栩栩如生愛不釋手語無倫次游人如織各式各樣
4、學生齊讀詞語。
大瀑布真是。這里,景色十分。攤點里陳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德,我一看就。
三、感受賣木雕少年的美好品質:
1、他雕的木雕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
學生自由朗讀后提問。
(1)課文里是怎么描寫這栩栩如生的象墩木雕呢?你能找出來讀一讀么?
(3)齊讀句子。
師:找得真準,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吧!(出示幻燈片)
說是坐凳,其實是一個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馱著一塊寸把厚的樹樁。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生有感情朗讀。
(4)讀這這個句子,你仿佛看到什么?
師小結:他雕的木雕讓我們仿佛看到了大象,這就是——
生:栩栩如生。
(5)你會用哪些語句來形容這個非洲少年的雕刻的木雕呢?
(6)是啊!這位非洲少年雕的工藝品可真是構思新穎、栩栩如生。他是一個雕刻技術高操的少年。
(7)這樣構思新奇、栩栩如生的精美的工藝品,少年是怎樣向我推銷的呢?
(8)這樣精美的工藝品,他賣出去了沒有?
(9)理解“遺憾”。
(10)他會遺憾什么呢?
師:看來,大家都讀懂了少年的心理。
(11)他又是怎樣彌補自己的遺憾呢?讀10到11自然段。
a、生自由朗讀這個部分。
b、少年是怎么彌補自己的遺憾的呢?
(12)少年手上送給我的木雕是什么樣的?
(13)少年說我們是朋友!你知道他為什么要這樣說呢?
(14)在我們對這個賣木雕的少年有了深刻的了解,現在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四、挖掘我的心情。
1、課文中的我在這個事件的發展過程中,心情不斷地發生變化,找出描寫我心情變化的句子。
(1)我捧著象墩,仔細觀賞,愛不釋手。
(2)正要掏錢買的時候,我卻猶豫了: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了,怎么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
(3)“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
(4)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5)“太好了!”我高興地喊起來,掏出錢包就要付錢。
(6)“我們是朋友!”我感動極了,連聲說:“我們是朋友!”
2、你能從這些句子中找出代表我心情變化的詞語么?
愛不釋手——猶豫——語無倫次——遺憾——高興地喊起來——感動極了
3、選讀其中的語句,讀出我的心情變化。
4、探究我心情變化的語句,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我愛不釋手是因為
( )。
我猶豫是因為
( )。
我語無倫次是因為
( )。
我遺憾是因為
。
我高興地喊起來是因為
( )。
我感動極了是因為
( )。
五、總結全文
我愛不釋手、我猶豫、我語無倫次都是因為少年的雕刻技術的精湛,而我高興、感動是因為非洲少年有一顆真誠淳樸的心靈。
六、寫幾句話夸夸少年,讀。
七、讀一封信,深華主題
1、我已經帶著心愛的木雕回國了,我會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我對非洲少年的感激呢?
生:打電話、寫信、發電子郵件……
2、我寫了一封信給這位非洲少年。
親愛的朋友,我離開非洲,來到自己的故鄉——中國。在歸途中,我的眼前會經常閃現你那真誠的模樣。你送給我的禮物,我一直放在我的身邊。我每次摸到它,看到它,仿佛耳邊就響起了你用不太熟練的中國話說的:“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禮物雖然很小很小,但是他見證了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誼。你的禮物是這人民友誼的象征,你的心靈猶如夜空中的繁星一樣閃亮、美麗!祝你愉快!
作業
八、續寫,我第二次來到非洲會不會去找這個少年,又會發生什么樣故事?
九、板書:
賣木雕的少年
i送
i木“我們是朋友”
i雕
“我”:愛不釋手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
第七單元的課文充滿愛,充滿真情,充滿溫馨,一篇篇課文學習下來,總能讓人的心靈得到一次洗禮,情感得到升華。《賣木雕的少年》就是這樣一篇課文,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誼在文中讓人感動不矣,那少年是那樣淳樸,是那么可愛。當“我”因為那象墩子太大而無法帶回中國而無限遺憾時,那賣木雕的少年靦腆地出現了,帶著對中國人民的無限情誼出現了,學生讀著課文,體驗著賣木雕的少年的一言一行,當學生與賣木雕的少年的情感產生共鳴時,學生的情感也就跨越了國界,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學生的情感也會更美好,從只會關注自己到關愛他人上定會有長足進展。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二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三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本課篇幅較長,情節較復雜,在本課設計過程中,我先抓少年這條主線,體會他對中國人民的友誼,再抓“我”這條副線,理解“我”心情的變化及探究變化的原因,如此主副線交融,互相照應、補充,就會“主干分明”而又“枝繁葉茂”、“血肉豐滿”。
但在教學中,更加應該注意主副線之間的聯系,少年的雕刻技術高操,讓我起先是愛不釋手,又因為帶不走木雕而感到遺憾。但又因為少年“內心的真誠熱情”而感到高興和感動!這樣處理文本,更能讓主副線水乳交融,而不能割裂這二者之間的聯系!另外在朗讀上,更要讀出人物的情感變化的過程!
對于為什么少年會送我木雕,由于有它特殊的背景,如果不了解背景資料會影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所以我在上課初就向大家介紹了中國援助非洲修建坦贊鐵路的資料,這項工程在非洲深得人心。這樣為后面的課堂做了很好的鋪墊,為后面學生理解“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打下基礎。在課堂上的評價語言應該是豐富而生動的,同時也必須具有引導作用。而我在這堂課中評價的語言則不夠豐富。本身語文課的教學就是在教學生學習語言,作為教師,課堂上的語言應成為一種典范,學生學習的榜樣。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賣木雕的少年》 篇15
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經常地開展聽課交流,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學習比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下面是《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范文,歡迎閱讀!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
《賣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為了不讓“我”帶著遺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從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靈。
在教學中,我覺得以下幾點做得較好:
一、落實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
單元導讀、課后“思考·練習”是教學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提示了教學的重點、難點或啟發學生自學的思路,為教師正確理解教材、學生的自學提供了很好的幫助。這節課的教學目的的設計能緊緊圍繞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
二、注意引導學生學會積累和運用。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積累性學習策略,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征。詞句的積累是最常見的。《賣木雕的少年》課文中出現了許多四字詞語,像“名不虛傳、游人如織、構思新奇、愛不釋手”等,很多詞語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的語言材料。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它們從文中找出來,積累下來。適當開發資源也是一種積累。為了讓學生了解本文的寫作背景,了解中非之間的友誼,除了布置學生搜集中非交往的資料外,我還制作一個短片來增進學生對這一事件的了解,豐富了學生的人文積累。值得一提的是,短片的制作匠心獨運,每一張幻燈片都是圖文并茂:“窮困潦倒、瘦骨嶙峋、病魔纏身、食不果腹……”,學生在看圖感受的同時也豐富了詞匯的積累。
“積累最終的目的是運用。”我們并沒有止于積累,而是努力創設條件讓學生運用。“誰能用上節課積累的識字詞語說說大瀑布和木雕給你留下的印象?”“中非人們有過怎樣的交往?誰能簡單地說說你搜集的資料?”……都是在創造條件引導學生運用積累的詞語。
三、注意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滲透學習方法。
1.滲透解詞方法。抓好詞語教學,讓學生學會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訓練項目。教學中,我老師重視詞語教學,注意滲透解詞方法。比如,教學“構思新奇”一詞,讓學生學會抓住關鍵字眼,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愛不釋手”,讓學生懂得通過語素分析,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2.引導學生學會搜集和課文相關的資料,豐富對文本的理解,拓寬文本視野。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少年為什么單單會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呢”?這和本課的背景有關,作者游覽的非洲國家是贊比亞(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位于贊比亞境內),中國曾經在20世紀60、70年代援助過非洲,給非洲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學生并不知道這一歷史背景,我能在課前請同學們搜集有關中國和非洲密切交往的資料,并告訴他們搜集和文章相關的資料能幫助更好地理解課文,強調這一方法在學習語文中的重要性。
3.品讀重點詞句,體會文章的情感。例如,在體會“我” 的遺憾時,能引導學生在文中找出能體現“我”遺憾的句子。在品讀句子的同時,抓住“構思新奇”、“愛不釋手”、“語無倫次”等詞語,體會木雕的精美,“我”很喜歡卻不能帶走時的遺憾心情,為少年真誠的贈送木雕埋下伏筆,作好鋪墊。
4.教給發散思維方法,想象人物的內心世界。想象少年想什么,想象從“過去”“現在”“將來”三個不同的維度進行想象,豐富人物的內心世界。
5.讀寫結合。“閱讀是為了更好的寫作。”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通過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體會他對中國人民的深厚友誼。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找出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通過補白想象,揣摩少年的內心,體會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更好地刻畫少年的品質。在感情朗讀對話的基礎上,學生的內心已經有了豐富的語言,再讓他們寫幾句話夸夸這個黑人少年,讓讀寫更緊密地結合起來。
⒍特殊作業紙的設計。在作業紙中,我設計了拓展閱讀和小練筆的作業,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非洲,進行更廣泛的語文實踐活動,將有限的課堂引向無限的課外實踐活動中去。
但是,教學永遠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教師總是在缺憾中進步。上完這節課,我覺得還存在以下不足:
⒈在學生找不齊與“遺憾”相關的句子時,我沒能及時引導學生再讀文本,準確找到句子。
⒉板書的設計如果再體現一些詞語的積累就更有語文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