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通用16篇)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1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講的是一位教育家來到一所小學進行的一次意外危險時刻的心理測試實驗。實驗的成功反映了三個學生懂得要團結,要心中有他人的好品質。
課文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部分(第1自然段):講一位教育家來到一所小學,要在三個學生中做個游戲。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講實驗取得成功的過程。在這部分先講實驗前的準備,取出實驗用品;再講教育家向三個接受實驗的學生說清實驗的程序和要求;最后講實驗取得成功的過程。
第三部分(第7—11自然段):講教育家了解實驗成功的原因,為小學生的優秀品德使他的實驗第一次成功而萬分激動。
1.讀課文,知道教育家給小學生做了個什么實驗。
2.明白實驗成功的原因,并從中受到要心中有他人的教育。
第一課時
一、實驗導入 ,揭示課題。
1.教師:上課前,我們先來做…次實驗。
2.請上三位學生。教師介紹實驗的用品、程序和要求。
3.實驗結果。(三位學生爭著往外拉鉛錘,把瓶子弄倒了。)
4.同樣的實驗,課文小的三位學生就獲得了成功。你們想了解他們是怎么做的?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嗎?
5.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3.想想教育家做了———個怎樣的實驗。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糾正易讀錯的字音。
系(著繩子不假思索
2.理解詞語。
不假思索:用不著想,形容說話做事迅速。
終于: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之后出現的情況。
激動:(感情)因受刺激而沖動。
順利:在事物的發展或工作的進行中沒有或很少遇到困難。
3.說說教育家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
(“這個瓶子是一口井”,“手里拿著的鉛錘代表你們自己”,實際上可以說是一次當你面臨意外危險時刻時的心理測試實驗。)
四、再讀課文,思考閱讀提示中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指導閱讀第二至六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二至六自然段,思考:這次實驗是具體怎樣進行。
2.從課文中畫出寫實驗用品、程序和要求的語句,出聲讀一讀。
二、指導閱讀第七至十一自然段。
1.這次實驗的結果是獲得了成功。他們為什么會獲得成功?
2.從全文中找相關語句,分析體會。
(1)一位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思考討論:她為什么這么說?她當時怎么想的?
(從“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來一個人’’這句話分析。如果我們三個人都爭著往外拉鉛錘,產生的結果只能是都堵在瓶口或者把瓶子弄倒,誰也脫離不了危險。如果一個一個地提,讓他倆先上,我最后上,我們就能順利地脫離危險。)
(2)“三”字剛出口,三個學生就順利地把小鉛錘一個一個提了出來。
(團結協作,緊密配合。)
(3)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
思考討論:從這個“先”字,你體會出了什么?
(先人后己。在危險時刻,心中想著別人。)
3.這個實驗成功的關鍵是什么?分組討論。討論的結果不要強求一致,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
(在危險時刻心中有他人;在危險時刻相互關心,團結一致;比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
4.這位教育家為什么激動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一方面:這個實驗做過許多次,每次孩子們都爭著往外拉鉛錘,把瓶子弄倒了。今天,這個實驗終于獲得了成’功。另一方面:為學生心里有他人的優秀品德而激動。)
三、從這個實驗中,你想到些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總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要心里多想著別人。)
四、總結。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⒈.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⒉.運用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讀懂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⒊.教育學生學習小女孩先人后已的精神,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學重點】
了解實驗(游戲)的經過,弄懂實驗成功的原因。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
【教學準備】
瓶子、玻璃球、細繩子、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導入新課。
1.學生分組做游戲,教師記時,看哪一組用最短的時間將玻璃球從瓶中拉出來。
2.請參加游戲的學生說說自已在做游戲時的感受和體驗。
3.請沒有參加游戲的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小結過渡: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與剛才游戲有關的課文,文中也有三個小朋友參加了剛才同樣的游戲,他們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板題:一次成功的實驗)
二、讀閱讀提示明確本課學習要求?
⒈多媒體顯示閱讀提示:
這是一個實驗,也是一個游戲,卻讓教育家十分激動。讀讀課文,想想教育家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這個實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再說說從這個實驗中,你想到了什么。
⒉讀一讀,并說一說“閱讀提示”給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⒈采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
要求:
⑴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
⑵難以理解的字、詞、句等,用筆做上記號。
⒉檢查自讀情況。
⑴指名讀課文。
⑵學生評議,指出讀得好的地方與不足之處。
⒊帶著閱讀提示中的要求默讀課文,想想哪些段落是描寫實驗經過的,哪些段落是描寫實驗成功原因的。
四、交流自讀收獲。
⒈小組交流。在組內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將不明白的地方在組內討論、交流。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由組長收集起來。
⒉全班交流。小組匯報,共同解決小組內遺留的疑難問題。
五、再讀課文,深入體會重點句。
⒈多媒體顯示重點句一:
一個小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引導體會小女孩的聰明、急中生智、心中有他人、不怕犧牲、有集體榮譽感、有團結合作精神等。可引導學生從任何一方面來理解這句話,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理解。)
⒉多媒體顯示重點句二:
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
(引導學生從“不假思索”一詞及小女孩的話來領悟人物精神。)
⒊多媒體顯示重點句三:
他對校長說“這個實驗我做過許多次,每次孩子們都爭著往外拉鉛錘,把瓶子弄倒了。今天,我的實驗終于獲得了成功。
(引導學生理解教育家的話一方面說明了以前的多次實驗為什么沒有取得成功。另一方面,這次實驗的成功讓教育家十分激動,也是對女孩無私精神的贊揚。)
(第五環節內容的教學也可以結合第四環節學生交流相機出示,靈活處理。)
六、再次交流收獲。
⒈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讀好人物對話)
⒉重演課文中的游戲,進一步體會小女孩先人后己的精神。(此項活動也可結合教學第四環節靈活處理。)
⒊說一說從這個實驗中,你想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一次成功的實驗
游戲的經過成功的原因
順利出“井” ―――讓別人先出去
團結合作是成功的關鍵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3
【多音字】
系:jì (季鞋帶) 假:jiǎ(不假思索)
xì(系列) jià(假日)
【同音字】
錘(錘子)──垂(垂直)
堵(堵住)──賭(賭氣)
獲(獲得)──或(或者)──貨(貨物)
茶(茶葉)──查(查找)──察(考察)
危(危險)──微(微小)──威(威力)
【形近字】
繩(繩子)──蠅(滅蠅) 茶(茶葉)──荼(如火如荼)
激(激動)──邀(邀請) 倆(咱倆)──兩(兩倍)──輛(車輛)
【近義詞】
危險──危急 成功──勝利
【反義詞】
危險──安全 順利──困難
激動──平靜 成功──失敗
【詞】
不假思索
【句】
這個實驗我做過許多次,每次孩子們都爭著往外拉鉛錘,結果鉛錘都堵在瓶口,一個也拉不出來。今天,我的實驗終于獲得成功。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4
厚街鎮溪頭小學 方少梅
【教材簡析】
這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五冊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學讓三個學生做“逃生”游戲。這個實驗已經做過多次但都沒有成功,而這次卻獲得了成功。教育家的實驗是對學生品行的考查,三個小學生尤其是小女孩,經受住了考驗,體現出小女孩品質的可貴和團結合作的重要。這篇文章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有趣,不僅貼近小學生的生活,還給學生以啟迪。
全文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講三個學生做游戲的經過。第二部分(第7-11自然段)講教育家弄清了實驗成功的原因后,感到十分激動。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教學以讀為主線,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閱讀,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自我感悟和體驗,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2、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有所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設計思路】
1、以教師講故事和學生分組做實驗導入,感受實驗內容,激發學習興趣,明確本節課的學習要求,初步體驗團結合作精神的重要性,為突破難點作好鋪墊。
2、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內容有趣且易懂,因此,自讀自悟是本課教學所體現的主要特點。運用本單元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中理解重點詞句和課文內容。
3、通過說(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做(游戲)、演(分角色朗讀及表演課文內容)突破本課重、難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運用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讀懂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3、教育學生學習小女孩先人后已的精神,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學重點】
了解實驗(游戲)的經過,弄懂實驗成功的原因。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
【教學準備】
瓶子、玻璃球、細繩子、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導入新課。
1.學生做游戲。
2.請參加游戲的學生說說自已在做游戲時的感受和體驗。
3.請沒有參加游戲的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小結過渡: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與剛才游戲有關的課文,文中也有三個小朋友參加了剛才同樣的游戲,他們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板題:一次成功的實驗)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采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
要求:(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2)難以理解的字、詞、句等,用筆做上記號。
2、檢查自讀情況。初步解決閱讀困難。
小結過渡:同學們能提出這么多的問題,真棒!既然同學們有這么多疑問,就讓我們再把課文讀讀,看誰最快找到答案!在讀之前老師給同學們一點提示,請看。
三、再讀課文,深入分析課文。
多媒體顯示閱讀提示:
這是一個實驗,也是一個游戲,卻讓教育家十分激動。再讀課文時,想一想:
(1)教育家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
(2)實驗最后成功了,為什么實驗能取得成功呢?
(3)你覺得小女孩是個怎樣的人?
請同學們帶著問題,一邊仔細地看屏幕,一邊認真的聽錄音。
(播放動畫)聽完后:板書三個問題。
1、小組交流。討論剛才提出的三個問題。將不明白的地方在組內討論、交流。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由組長收集起來。
2、全班交流。小組匯報,共同解決問題。
四、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深入體會重點句。
重點句一:
一個小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引導體會小女孩的聰明、急中生智、心中有他人、不怕犧牲、有集體榮譽感、有團結合作精神等。可引導學生從任何一方面來理解這句話,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理解。)
重點句二:
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引導學生從“不假思索”一詞及小女孩的話來領悟人物精神。)
重點句三:
他對校長說“這個實驗我做過許多次,每次孩子們都爭著往外拉鉛錘,把瓶子弄倒了。今天,我的實驗終于獲得了成功。” (引導學生理解教育家的話一方面說明了以前的多次實驗為什么沒有取得成功。另一方面,這次實驗的成功讓教育家十分激動,也是對女孩無私精神的贊揚。)
五、實驗成功了,最高興的會是誰?(教育家)
對,那么讓我們一起來把最后一段讀讀,注意要把教育家激動、興奮的感情讀出來。(齊讀最后一段)
同學們讀得真棒!分析最后一段。板書:
30.一次成功的實驗
失敗 爭著往外拉
成功 先人后己 、合作精神
六、再次交流收獲。
1、 學習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
2、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讀好人物對話)
3、重演課文中的游戲,進一步體會小女孩先人后己的精神。(此項活動可結合教學靈活處理。)
【板書設計】
30.一次成功的實驗
失敗 爭著往外拉
成功 先人后己
合作精神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5
《一次成功的實驗》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學讓三個小學生做“逃生”游戲。這個實驗已經做過多次都沒有成功,而這一次卻獲得成功。實驗說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贊揚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高尚品質。課文的對話樸實、簡潔,意味深長,最能表現人物品質。從小女孩對同伴和教育家說的話中,可以看出她臨危不亂,處事果斷,先人后己的品格。文章可分為從教育家實驗準備、實驗經過和實驗取得成功的原因三個部分。敘述順序清楚、結構明晰。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讀懂課文內容,通過對話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到達與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理念。
在教學本課時,我認為對于本課的理解的關鍵之處在于,如何突破本課的重點——通過對話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到達與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教學中,我這樣引導學生,“如果這時你就是那個同伴,你不服從安排,鉛錘能順利的提出來嗎,如果你們就是那兩個同伴,你們都不服從安排,實驗能成功嗎?所以這次成功靠一個人行嗎?靠兩個人行嗎?它需要三個人“團結合作”。學生理解了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團結合作固然很重要,但是,小女孩在遇到危險時先人后己的思想更為重要,這也是此次試驗成功的重要因素,試想,如果遇到危險時小女孩先搶著往外逃,把自己排成第一,其他兩位同學排在最后,實驗還能成功嗎?這樣的引導,學生對于課文體現的兩點教育理念也就水到渠成了。
當然,課文中的語言雖然簡短,也是體現小女孩的先人后己的思想,我在引領學生體會的時候,感覺讀得還不夠,下一步還需繼續琢磨怎樣引領學生讀好人物的對話,達到更好的理解課文的目的。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成功、實驗、教育家、繩子、代表、茶杯、危險、順利、如實、不假思索、激動、獲得”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領悟小女孩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美好品德,培養合作精神。
【教學過程】
課前積累:一爭兩丑,一讓兩有。
讓人一寸,行理一尺
人心齊,泰山移
今天老師給你們送來了幾句諺語,自己讀讀。我們合作來讀讀。相信這堂課我們也會合作的很愉快!
一、揭題,讀題
1、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次成功的實驗》(課前板書課題),齊讀
聽出來了,你們強調的是成功。指名讀,你想強調哪個詞?(一次成功)
師:不同的讀法,往往可以讀出不同的意思,齊讀
到底這是什么實驗呢?打開課文120頁,讀一讀吧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讀正確,標出段序。
同學們讀得有滋有味,現在我們來點有意思的,開火車讀課文。
指名讀文,隨機正音
多音字“系”的讀音(相機指導書寫:系,這撇像是系的地方;這2個撇折就像長長的繩子繞了2圈;最后系了一個小小的結,就是這個點千萬別漏掉。)
小鉛錘(看圖理解)
正音:堵獲(給獲組詞)
2、學了生字詞,這會兒讀起課文就更流利了。請同學們快速默讀全文,邊讀邊想:哪些段落是寫這次實驗過程的?
交流:你認為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實驗過程的?
(1)準備(2-6)寫實驗過程的(7-11)結果
預設:指名3個生說(不會)
有不同意見了吧,別急!在這里我們把準備實驗工具到順利地把小鉛錘提出來,就叫實驗過程。
(指名說,相機板貼、板書:試驗前、實驗過程、實驗后)
三、細讀感悟,研讀課文(1-6)
1、同學們,一個實驗的成功與否先得知道實驗規則吧?這次實驗的規則是什么呢?誰知道?出示句子:
【句子】“這個瓶子是一口井,不過現在井里沒有水。你們手里拿著的鉛錘代表你們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來一個人。”
誰還愿意再來讀讀呢?
游戲規則中,教育家特別強調的是什么呢?(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來一個人)誰再來讀讀這句話?(教育家特別強調的,你也要強調出來呀!再來試試)一起讀
2、這一個規則看起來似乎很簡單,可以前的實驗為什么總失敗呢?
快速瀏覽,課文找到原因
【句子】“每次孩子們都爭著往外拉鉛錘,結果鉛錘都堵在瓶口,一個也拉不出來。”
哪個字是實驗的失敗的真正原因?(爭)
透過這個爭字,你看到的是怎樣的畫面呢?指名3人(板:爭——堵——失敗)
3、這個爭字讓以往的實驗都失敗了,可這一次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讓我們親臨當時的實驗現場,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的2—6段,劃出使實驗成功的原因的句子,多讀幾遍!
A 、出示句子:
句子一:一個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小女孩這句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
出示句子: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邊灌一邊說:“危險!快上來!”一個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自己來練練這兩句話。
指名讀。
B 、讀著讀著,你體會到什么?(危險)從哪里體會到的?你真會讀書!能把這種感受送回句子讀一讀嗎?
還從哪里體會到危險?(灌水)
是呀,教育家不是慢慢地倒,而是拿起茶杯向“井”里——生接(灌水),他一邊灌一邊說——生接“危險!快上來!”
在如此緊張、危險的情況下,一個女孩不假思索地低聲對兩個同伴說——生接“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預設:(讀得這么慢,等你說完水都要滿了)
(讀得快,你為什么這樣讀?)
第一層,做到讀準,讀通。
第二層,體會到讓別人先出去
在這么危險的時刻,小女孩選擇了“我最后”,就等于選擇了什么?
第三層,體會到女孩不慌,沉著冷靜。
引讀:水滿到你的小腿了,讀——
水滿到你的大腿了,讀——
水滿到你的腰了,讀——
(預設:讀得越來越快,學生讀錯了——引導體會第三層,你看此時你們都慌了,亂了陣腳,而女孩卻一點兒也不慌,是那么的沉著冷靜、臨危不懼)
C 、正因為有了女孩的先人后己;正因為有了女孩的沉著冷靜;正因為有了女孩的臨危不懼。
所以,出示句子:
教育家三字剛出口,學生接(三個學生就順利地把鉛錘一個一個提了出來。)再去讀讀這句話,你會強調哪個詞呢?“一個一個”
D 、感受原因。
這個實驗能夠取得成功僅僅歸功于小女孩嗎?那還離不開誰?(是呀,實驗的成功還歸功于兩個同伴的團結和合作。)
4、小朋友,如果我們在生活中也處處懂得與人合作,心中裝著別人,那我們的生活將更加美好。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7
第—部分(第1自然段):
講一位教育家來到一所小學,要在三個學生中做個游戲。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
講實驗取得成功的過程。在這部分先講實驗前的準備,取出實驗用品;再講教育家向三個接受實驗的學生說清實驗的程序和要求;最后講實驗取得成功的過程。
第三部分(第7—11自然段):
講教育家了解實驗成功的原因,為小學生的優秀品德使他的實驗第一次成功而萬分激動。
1.讀課文,知道教育家給小學生做了個什么實驗。
2.明白實驗成功的原因,并從中受到要心中有他人的教育。
第一課時
一、實驗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上課前,我們先來做…次實驗。
2.請上三位學生。教師介紹實驗的用品、程序和要求。
3.實驗結果。(三位學生爭著往外拉鉛錘,把瓶子弄倒了。)
4.同樣的實驗,課文小的三位學生就獲得了成功。你們想了解他們是怎么做的?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嗎?
5.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3.想想教育家做了———個怎樣的實驗。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糾正易讀錯的字音。系(著繩子不假( )思索
2.理解詞語。
不假思索:用不著想,形容說話做事迅速。
終于: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之后出現的`情況。
激動:(感情)因受刺激而沖動。
順利:在事物的發展或工作的進行中沒有或很少遇到困難。
3.說說教育家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
(“這個瓶子是一口井”,“手里拿著的鉛錘代表你們自己”,實際上可以說是一次當你面臨意外危險時刻時的心理測試實驗。)
四、再讀課文,思考閱讀提示中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指導閱讀第二至六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二至六自然段,思考:這次實驗是具體怎樣進行。
2.從課文中畫出寫實驗用品、程序和要求的語句,出聲讀一讀。
二、指導閱讀第七至十一自然段。
1.這次實驗的結果是獲得了成功。他們為什么會獲得成功?
2.從全文中找相關語句,分析體會。
(1)一位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思考討論:她為什么這么說?她當時怎么想的?
(從“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來一個人’’這句話分析。如果我們三個人都爭著往外拉鉛錘,產生的結果只能是都堵在瓶口或者把瓶子弄倒,誰也脫離不了危險。如果一個一個地提,讓他倆先上,我最后上,我們就能順利地脫離危險。)
(2)“三”字剛出口,三個學生就順利地把小鉛錘一個一個提了出來。
(團結協作,緊密配合。)
(3)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
思考討論:從這個“先”字,你體會出了什么?
(先人后己。在危險時刻,心中想著別人。)
3.這個實驗成功的關鍵是什么?分組討論。討論的結果不要強求一致,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
(在危險時刻心中有他人;在危險時刻相互關心,團結一致;比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
4.這位教育家為什么激動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一方面:這個實驗做過許多次,每次孩子們都爭著往外拉鉛錘,把瓶子弄倒了。今天,這個實驗終于獲得了成’功。另一方面:為學生心里有他人的優秀品德而激動。)
三、從這個實驗中,你想到些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總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要心里多想著別人。)
四、總結。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8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①認識“錘、堵、獲”3個字。會寫“育、瓶”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成功、實驗”等13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理解課文內容,培養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揭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為什么要做這項實驗?什么人在做呢?又是怎么做的呢?為什么實驗能取得成功呢?
初讀感知
①學生自由讀文,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②學生再讀課文,用筆畫出不容易讀準、讀好的詞句,然后反復練讀,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精讀感悟
①學生自讀課文,想一想剛才提出的問題,你有哪些已經解決了?
②組織學生交流已經解決的問題。主要交流以下三個問題:
識字寫字
①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住這些生字。
②指導觀察要求會寫的字。③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改進:寫字的時間至少要保證15分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運用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讀懂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3、教育學生學習小女孩先人后已的精神,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學重點】
了解實驗(游戲)的經過,弄懂實驗成功的原因。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
【教學過程】
瓶子、玻璃球、細繩子。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導入新課(修改)
3、學生做游戲。
4、小結過渡: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與游戲有關的課文,文中也有三個小朋友參加了游戲,他們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板題:一次成功的實驗
二、讀閱讀提示,明確本課學習要求
閱讀提示:這是一個實驗,也是一個游戲,卻讓教育家十分激動。讀讀課文,想想教育家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這個實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再說說從這個實驗中,你想到了什么。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采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要求:
⑴ 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
⑵ 難以理解的字、詞、句等,用筆做上記號。
2、檢查自讀情況:
⑴ 指名讀課文。
⑵ 學生評議,指出讀得好的地方與不足之處。
3、帶著閱讀提示中的要求默讀課文,想想哪些段落是描寫實驗之前的、哪些段落是描寫實驗經過的,哪些段落是描寫實驗成功原因的。
4、做實驗。
四、交流自讀收獲
1、小組交流:
在組內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將不明白的地方在組內討論、交流。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由組長收集起來。
2、全班交流:
小組匯報,共同解決小組內遺留的疑難問題。
五、再讀課文,深入體會重點句
1出示重點句一:一個小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引導體會小女孩的聰明、急中生智、心中有他人、不怕犧牲、有集體榮譽感、有團結合作精神等。可引導學生從任何一方面來理解這句話,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理解。)(這里是重點訓練朗讀的部分)
2、多媒體顯示重點句二: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
(引導學生從“不假思索”一詞及小女孩的話來領悟人物精神。)
3、多媒體顯示重點句三:他對校長說“這個實驗我做過許多次,每次孩子們都爭著往外拉鉛錘,把瓶子弄倒了。今天,我的實驗終于獲得了成功。”
六、再次交流收獲
1、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讀好人物對話)
2、小練筆:學了這篇文章,你想說什么?請你寫下來。(修改)
【板書設計】
一次成功的實驗
實驗的準備
實驗的經過
成功的原因 沉著冷靜 善于思考
先人后已 團結合作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9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講的是一位教育家來到一所小學進行的一次意外危險時刻的心理測試實驗。實驗的成功反映了三個學生懂得要團結,要心中有他人的好品質。
課文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部分(第1自然段):講一位教育家來到一所小學,要在三個學生中做個游戲。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講實驗取得成功的過程。在這部分先講實驗前的準備,取出實驗用品;再講教育家向三個接受實驗的學生說清實驗的程序和要求;最后講實驗取得成功的過程。
第三部分(第7—11自然段):講教育家了解實驗成功的原因,為小學生的優秀品德使他的實驗第一次成功而萬分激動。
1.讀課文,知道教育家給小學生做了個什么實驗。
2.明白實驗成功的原因,并從中受到要心中有他人的教育。
第一課時
一、實驗導入 ,揭示課題。
1.教師:上課前,我們先來做…次實驗。
2.請上三位學生。教師介紹實驗的用品、程序和要求。
3.實驗結果。(三位學生爭著往外拉鉛錘,把瓶子弄倒了。)
4.同樣的實驗,課文小的三位學生就獲得了成功。你們想了解他們是怎么做的?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嗎?
5.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3.想想教育家做了———個怎樣的實驗。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糾正易讀錯的字音。
系(著繩子不假思索
2.理解詞語。
不假思索:用不著想,形容說話做事迅速。
終于: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之后出現的情況。
激動:(感情)因受刺激而沖動。
順利:在事物的發展或工作的進行中沒有或很少遇到困難。
3.說說教育家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
(“這個瓶子是一口井”,“手里拿著的鉛錘代表你們自己”,實際上可以說是一次當你面臨意外危險時刻時的心理測試實驗。)
四、再讀課文,思考閱讀提示中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指導閱讀第二至六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二至六自然段,思考:這次實驗是具體怎樣進行。
2.從課文中畫出寫實驗用品、程序和要求的語句,出聲讀一讀。
二、指導閱讀第七至十一自然段。
1.這次實驗的結果是獲得了成功。他們為什么會獲得成功?
2.從全文中找相關語句,分析體會。
(1)一位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思考討論:她為什么這么說?她當時怎么想的?
(從“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來一個人’’這句話分析。如果我們三個人都爭著往外拉鉛錘,產生的結果只能是都堵在瓶口或者把瓶子弄倒,誰也脫離不了危險。如果一個一個地提,讓他倆先上,我最后上,我們就能順利地脫離危險。)
(2)“三”字剛出口,三個學生就順利地把小鉛錘一個一個提了出來。
(團結協作,緊密配合。)
(3)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
思考討論:從這個“先”字,你體會出了什么?
(先人后己。在危險時刻,心中想著別人。)
3.這個實驗成功的關鍵是什么?分組討論。討論的結果不要強求一致,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
(在危險時刻心中有他人;在危險時刻相互關心,團結一致;比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
4.這位教育家為什么激動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一方面:這個實驗做過許多次,每次孩子們都爭著往外拉鉛錘,把瓶子弄倒了。今天,這個實驗終于獲得了成’功。另一方面:為學生心里有他人的優秀品德而激動。)
三、從這個實驗中,你想到些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總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要心里多想著別人。)
四、總結。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10
一、說教材
《一次成功的實驗》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述了一位教育家到課文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學找了三個小學生做“逃生”游戲。這個曾今做過多次均未獲得成功的實驗這一次卻成功了,這讓教育家激動不已文章通過實驗成功說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贊揚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文章敘述順序清楚、結構明晰。語言樸實簡潔但意味深長,特別是人物對話處最能表現人物品質。教學時在引導學生重點把握實驗的全過程的同時要帶領學生朗讀體會人物的語言,從中感受人物身上的可貴品質。
二、教學目標
新課標中對小學語文的要求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其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據此我將本文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知識的教授點:會認3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成功、實驗、繩子、危險、順利、不假思索”等詞語。
2.能力的培養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展開的敘事結構。
3.情感的滲透點:領悟小女孩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美好品德,培養合作精神。
三、重點、難點
把握全文的敘事結構、把握文章的整體內容是重點,投過人物的言行舉止挖掘人物的可貴品質是本文的難點。
四、教法、學法鑒于本文的主題是一次實驗,在教法中我將著重采用一、道具輔助法展開教學,即準備好一個瓶子、三個小球,在課堂上將實驗的過程做“現場重現”,讓學生身臨其境,真切地感受實驗的整體過程,并在“做”中自我感悟。二、朗讀體會法。讀書百遍,其意自現,在讀中得到的體會是最深刻、持久的,要深挖本文必須著力于人物語言的朗讀,讀出小姑娘說:“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時的沉著果斷,讀出教育家在實驗成功后問小姑娘時的又驚又喜的語氣:“你剛才跟他倆說了什么?”
學法:根據本文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我為學生量身打造了“讀、演、議、品”四位一體法。
五、教學過程:本課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著力于實驗全過程的現場重現,讓學生感受的這是一次“成功”的實驗。第二課時,著重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透過人物語言體會人物品質。
第一課時環節一實驗導入、入情入境
我將這樣導入課文:同學們,在開始我們今天的課程之前,老師要帶領大家做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叫做“逃生實驗”(出示道具:三個小球、一個瓶子)實驗的內容是這樣的;小球代表你們自己,瓶子里放了定時炸彈,請三個同學上來,一人哪這一跟連著小球的繩子,同學們說開始,你們就快速地把小球拉到瓶外,如果在三秒鐘內小球都出來了,就說明你們都成功地在這個炸彈瓶中逃生了。預設學生“逃生”心切,實驗很可能以失敗告終,我借機利導:同學們,這次實驗失敗了不要緊,關鍵是要找出為什么失敗的原因,我們書中也有三個小朋友和我們做了同樣一個實驗,他們就做成功了,大家想不想看一看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好,現在請大家翻開書本,我們來學習課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師板書:一次成功的實驗,請學生大聲朗讀課題。(實驗導入,新奇而特別,能在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達到教學預熱的作用,而實驗以失敗而告終更激發了學生進入課文,一探究竟的欲望。)
環節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學生自由地朗讀課文,讀中遇到生字、新詞,請認真地讀一讀、記一記,同桌間進行比賽,看誰記得快,記得牢。教師檢查自學結果,對于易讀錯、寫錯的字詞重點指導,如本文中的“繩”字字形較為復雜,“順”字第一筆是一撇。
2布置閱讀任務:邊讀邊思考全文可以分為哪幾段?你的依據是什么?要求小組內進行交流討論(小組討論后教師組織班級討論,并進行歸納總結:分為三段,分別為實驗前(第一段)、實驗中(2—6段)、實驗后(7-11)
(讓學生自學生字、新詞,自由地進行小組討論,一是考慮到他們已經具備了這個能力,二是重在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教師有重點地加以指導、總結,可以直擊靶心、提高效率。)
環節三、研讀課文、深入感知
在學生初讀課文有了整體感知之后,指導學生關注實驗前的段落,要求學生用一句簡短的話概括出段意。
指導學生重點關注實驗中的段落,細讀教育家的話,理清實驗規則,劃出小女孩動作、言行的話,說說實驗成功的關鍵在哪里?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小女孩和教育家的話,讀出當時的語境、語調。
指導學生關注實驗成功后教育家與小女孩的對白,小組內討論交流“不假思索”的含義,說說如果你是小女孩,在當時的情境下你會怎么做?
環節四、總結課文、驗收效果
最后,請幾個學生上臺重做課前實驗,由于學習了課文內容,實驗最終成功,相機鼓勵學生:同學們真棒!通過短短一節課的學習你們馬上掌握了成功的秘訣!
六、板書設計
我板書設計的特點是簡潔明了、突出
重點實驗前
實驗中有序進行成功了!
實驗后
《一次成功的實驗》說課稿來自第一范文網。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三個生字,會寫“堵、獲”。
2、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白實驗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團結,心中要有他人。
教學過程:
一、實驗導入。
1、師:今天在上新課之前,我們先來做個實驗好嗎?
2、課件出示:
實驗器材:一個瓶子 三個系著繩子的小鉛錘(chuí)
實驗要求: 老師把三個小鉛錘(chuí)分給三個同學,請你們拿著繩子頭,先后把鉛錘放到瓶子里。假設這個瓶子是一口井,不過現在井里沒有水,你們手里拿著的鉛錘代表你們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來一個人。過會將會發大水,請你們以最快的速度逃離井底。
3、 教師讀要求,隨機提出:
①認讀“小鉛錘(chuí)”的錘(chuí)字。
②請學生再次自讀實驗要求。
4、指名進行實驗。
二、實驗小結。(根據實驗情況隨機小結。)
三、引出新課。
1、師:有一位教育家,曾經找了許多所學校,給不同學校的孩子們做了這一個實驗。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他是怎樣開展這個實驗的。
2、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輕聲朗讀課文,并給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同時想一想,課文哪幾段向我們介紹了教育家找來學生做實驗并向大家提出了實驗要求?
3、交流并出示課件:
一位教育家來到一所小學,請校長找來三個學生,讓他們做個游戲。
這位教育家從手提包里拿出一個瓶子,又取出三個系著繩子的小鉛錘。他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個小鉛錘分給三個學生,讓他們拿著繩子頭,先后把鉛錘放到瓶子里。
他對三個學生說:“這個瓶子是一口井,不過現在井里沒有水。你們手里拿著的鉛錘代表你們自己。井口很窄,依次只能上來一個人。”說完,他又問:“記住了嗎?”三個學生齊聲回答:“記住了。”4、學習一到三段。
①你能正確的朗讀1到3段嗎,請試一試!
②指名朗讀,檢查評價。
③你們發現了嗎?其實在實驗的準備階段,作者運用了許多表示動作的詞語,自由朗讀,然后指名交流并 板書:
板書: 拿出 取出 放在 分給 放到
④你能根據這些動詞,用上“先……再……接著……然后……”的順序說說實驗的要求與準備嗎?
(自由準備,再指名交流,同桌一起說說)
⑤師:同學們,你們注意到了嗎,教育家為什么提出要“先后把鉛錘放到瓶子里。”?
(交流理解:如果鉛錘一起放,是放不進去的。)
(師:是啊,一起放是放不進去的,由此你是否想到一起拉會導致什么結果?
“拉不上來”所以鉛錘從“井里”拉出來也必須做到怎樣的順序?先后順序)
⑥師小結:看來,我們的很多同學是聰明的,能咬文嚼字,從“先后“一詞中找到了實驗成敗的關鍵。現在讓我們一齊來讀讀這三段話。
⑦師:最后,他的實驗經過和結果是怎樣的呢?請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自然段讀一讀。(指名朗讀)
5、出示4到6段。
①自由朗讀,說說實驗的結果。
②指名交流: 板書:成功的實驗
師引出:本課課題, 板書:一次成功的實驗 并指導朗讀課題。
③聯系4到6段說說實驗取得成功的原因?(師小結并歸納整理板書)
有序
板書:一次成功的實驗 謙讓
合作
④指導看課文插圖,說說實驗的過程,小結成功的原因。
⑤師:逐一指導朗讀教育家和女孩說的話。(重點指導“喊”與“輕聲”)
⑥交流:如果要進行對話朗讀,我們應該怎樣朗讀教育家和女孩的對話。
(指導學生搞清應同時朗讀兩者的對話,并進行朗讀練習。)
看課件:危險!快上來!一……二……
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⑦師:是啊,三位學生就是在這樣一個緊張的氛圍中沉著、冷靜、有序而又出色的成功完成了本次實驗。你們敬佩他們嗎?
⑧現在咱們就帶著一種對他們的贊賞之情再次朗讀4到6段。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12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特別要讀好小女孩所說的話。
2、重點理解課文部分詞語的意思,如:不假思索等。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小女孩在遇到危險時,沉著冷靜、先人后已的精神,并能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體會小女孩在遇到危險時的沉著冷靜,并能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課前準備】
搜集能體現先人后已、團結合作、沉著冷靜的資料。
〖教學流程〗
一、細讀課文,了解實驗過程
1、再讀全文,讀懂實驗過程及要求。
2、四人小組互相說說實驗的要求和實驗過程。
設計說明:親近文本,自讀自悟,交流釋疑,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讓學生能在合作學習中,通過說及討論,初步明白實驗要求及實驗過程,為下面學習提供幫助。
3、同學們,就這個實驗以前失敗過嗎?你是從哪兒知道的?
出示:
這個實驗我做過許多次,每次孩子們都爭著往外拉鉛錘,結果鉛錘都堵在瓶子口,一個也拉不出來。
⑴讀一讀。
⑵哪個字決定了以前許多次實驗都會失敗呢?幫“爭”換個詞。
⑶你能對“爭”提問題嗎?
預設:
①為什么爭著往外拉,鉛錘就拉不出來呢?
②他們為什么要爭呢?
隨機交流預設中學生的提問。
設計說明:這一環節是對前面學生合作說實驗要求及過程的反饋,既是檢查,又是強調要求的重要性,明白當時情況的緊急性。同時,也為學生能在后面更好地理解小女孩的品質提供了感性乃至理性的依據。
4、因為“爭”,所以以前的實驗都失敗了。那這次實驗又如何呢?
二、精讀課文,激發情感
1、默讀課文,找找最讓你感動的句子。
2、交流:
預設一:
出示:
一個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⑴讀悟當時科學家的話,“危險,快上來!”讓學生體會當時的危險。
⑵小女孩選擇了“我最后”,就等于選擇了什么?
⑶是啊,也正如她自己所說的那樣。
出示:
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
①讀悟,體會“不假思索”。
a、讀準“假”的讀音。
b、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假”及“不假思索”的意思。
②小女孩不假思索的是什么呢?讀“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
③怎樣的話能夠在不經過思考就能馬上說出來的呢?
④用“不假思索”說句話。
⑤深入體會“不假思索”用在我們的學習上與用在這句話中的不同表達效果。
⑦對于小女孩來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的想法已深深地在她心里扎下了根,發了芽。所以當教育家問她為什么要這樣做時,她還用得著多考慮嗎?她可以想都不想就告訴這位教育家,齊讀(有了危險,我應該讓別人先出去)。板書:有了危險,先人后已
預設二:
出示:
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
讀悟,體會“不假思索”。
①讀準“假”的讀音。
②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假”及“不假思索”的意思。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會認3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成功、實驗、教育家、繩子、代表、茶杯、危險、順利、如實、不假思索、激動、獲得”等詞語。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內容,領悟小女孩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美好品德,培養合作精神。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容,受到與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
2.教學難點:通過動作和對話,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游戲導入
1.學生分組做游戲,教師記時,看哪一組用最短的時間將小石子從瓶中拉出來。
2.請參加游戲的學生說說自己在做游戲時的感受和體驗。
3.請沒有參加游戲的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4.談話導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與剛才游戲有關的課文,文中也有三個小朋友參加了剛才同樣的游戲,他們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板書課題)
二、學習生字詞
1.請你小聲讀讀課文,借助拼音把字讀正確。
2.指名讀課文,檢查讀音,重點是:“錘”的讀音。
3.自主學習生字。
4.交流自學收獲。
5.教師指導書寫:重點指導“瓶、繩、險、順、堵”;“危”的第三筆是一橫。
三、默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
1.集體討論。
2.理解“順利”“不假思索”兩個詞。
(1)“順利”本意是指在事物的發展或工作的進行中沒有或很少遇到困難,聯系到最后一段中的一句話來理解,“每次孩子們都爭著往外拉鉛錘,結果鉛錘都堵在瓶口,一個也拉不出來。”這實際上是為“順利”提供了相反的注解。
在課文的語境中,“順利”實際上含有“迅速的,沒有任何阻礙的”的意思。
(2)“不假思索”在文中的意思是不經過思考,脫口而出的,聯系上下文應該不難理解。
抓住這個詞適當拓展,讓學生想象女孩說話時的神態,并體會她的思想品質。這里的“不假思索”形象地反映了“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這樣的意識已經扎根于女孩的心中,變成了她理所當然的行為,課文的感人之處也在于此。
四、學生當堂書寫生字
教師巡視指導
五、布置作業,預留問題
六、板書設計
30.一次成功的實驗
chuí
錘瓶繩險順堵危
七、作業
1.抄寫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聽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討論:課文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學讓三個小學生做“逃生”游戲的事。
3.我們可以按怎樣的順序給課文劃分為哪幾部分?
實驗的準備→實驗的經過→實驗的成功
4.再讀課文,思考討論。
三、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1.教育家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這個實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小女孩臨危不亂,處事果斷,先人后己。
追問:你從哪看出來的?
3.品讀小女孩與同伴及教育家的對話。(合作、講秩序。)
追問:你從哪看出來的?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段。
四、聯系實際,拓展討論
1.讀了這個故事,你受到什么啟發?
2.你能列舉出這樣的生活實例嗎?
五、布置作業,預留問題
六、板書設計
30.一次成功的實驗
實驗的準備→實驗的經過→實驗的成功
小女孩臨危不亂,處事果斷,先人后己
合作、講秩序
七、作業
1.抄寫詞語并試著默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教師要指導學生分析語言環境,讀準人物語氣。
3.聽寫字詞。
二、質疑探究
1.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2.結合生活中的實例,說說實驗取得成功的原因所給予你的`啟發。
三、積累詞句
把你喜歡的語句、詞語摘抄下來。
四、布置作業,預留問題
五、板書設計
30.一次成功的實驗?
↓
團結合作是成功的關鍵
六、作業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2.預習第31課。
第四課時
本文也可通過“閱讀提示”,引導學生在品讀、評讀中掌握課文內容,建議另作如下設計:
一、提供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1.投影閱讀提示:
這是一個實驗,也是一個游戲,卻讓教育家十分激動。讀讀課文,想想教育家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這個實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再說說從這個實驗中,你想到了什么?
2.指名讀一讀,并說一說“閱讀提示”給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采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
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
難以理解的字、詞、句等,用筆做上記號。
2.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讀課文。
(2)學生評議,指出讀得好的地方與不足之處。
3.帶著閱讀提示中的要求默讀課文,想想哪些段落是描寫實驗經過的,哪些段落是描寫實驗成功原因的。
三、交流自讀收獲
1.小組交流。在組內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明白,將不明白的地方在組內討論、交流。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由組長收集起來。
2.全班交流。小組匯報,共同解決小組內遺留的疑難問題。
四、再讀課文,深入體會重點句
1.投影:一個小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引導學生通過品讀,體會小女孩的聰明、急中生智、心中有他人、不怕犧牲、有集體榮譽感、有團結合作的精神等。此環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理解。
2.投影: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
引導學生從“不假思索”一詞及小女孩的話來領悟人物精神。
3.投影:他對校長說:“這個實驗我做過許多次,每次孩子們都爭著往外拉鉛錘,結果鉛錘都堵在瓶口,一個也拉不出來。今天,我的實驗終于獲得了成功。”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理解教育家的話一方面說明了以前的多次實驗為什么沒有取得成功。另一方面,這次實驗的成功讓教育家十分激動,也是對女孩無私精神的贊揚。
五、再次交流收獲
1.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讀好人物對話。)
2.重演課文中的游戲,進一步體會小女孩先人后己的精神。
3.說一說從這個實驗中,你想到了什么?
六、板書設計
30.一次成功的實驗
游戲的經過→成功的原因
順利出“井”→讓別人先出去
團結合作是成功的關鍵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14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講的是一位教育家來到一所小學進行的一次意外危險時刻的心理測試實驗。實驗的成功反映了三個學生懂得要團結,要心中有他人的好品質。
課文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部分(第1自然段):講一位教育家來到一所小學,要在三個學生中做個游戲。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講實驗取得成功的過程。在這部分先講實驗前的準備,取出實驗用品;再講教育家向三個接受實驗的學生說清實驗的程序和要求;最后講實驗取得成功的過程。
第三部分(第7—11自然段):講教育家了解實驗成功的原因,為小學生的優秀品德使他的實驗第一次成功而萬分激動。
1.讀課文,知道教育家給小學生做了個什么實驗。
2.明白實驗成功的原因,并從中受到要心中有他人的教育。
第一課時
一、實驗導入 ,揭示課題。
1.教師:上課前,我們先來做…次實驗。
2.請上三位學生。教師介紹實驗的用品、程序和要求。
3.實驗結果。(三位學生爭著往外拉鉛錘,把瓶子弄倒了。)
4.同樣的實驗,課文小的三位學生就獲得了成功。你們想了解他們是怎么做的?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嗎?
5.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3.想想教育家做了———個怎樣的實驗。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糾正易讀錯的字音。
系(著繩子不假思索
2.理解詞語。
不假思索:用不著想,形容說話做事迅速。
終于: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之后出現的情況。
激動:(感情)因受刺激而沖動。
順利:在事物的發展或工作的進行中沒有或很少遇到困難。
3.說說教育家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
(“這個瓶子是一口井”,“手里拿著的鉛錘代表你們自己”,實際上可以說是一次當你面臨意外危險時刻時的心理測試實驗。)
四、再讀課文,思考閱讀提示中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指導閱讀第二至六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二至六自然段,思考:這次實驗是具體怎樣進行。
2.從課文中畫出寫實驗用品、程序和要求的語句,出聲讀一讀。
二、指導閱讀第七至十一自然段。
1.這次實驗的結果是獲得了成功。他們為什么會獲得成功?
2.從全文中找相關語句,分析體會。
(1)一位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思考討論:她為什么這么說?她當時怎么想的?
(從“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來一個人’’這句話分析。如果我們三個人都爭著往外拉鉛錘,產生的結果只能是都堵在瓶口或者把瓶子弄倒,誰也脫離不了危險。如果一個一個地提,讓他倆先上,我最后上,我們就能順利地脫離危險。)
(2)“三”字剛出口,三個學生就順利地把小鉛錘一個一個提了出來。
(團結協作,緊密配合。)
(3)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
思考討論:從這個“先”字,你體會出了什么?
(先人后己。在危險時刻,心中想著別人。)
3.這個實驗成功的關鍵是什么?分組討論。討論的結果不要強求一致,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
(在危險時刻心中有他人;在危險時刻相互關心,團結一致;比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
4.這位教育家為什么激動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一方面:這個實驗做過許多次,每次孩子們都爭著往外拉鉛錘,把瓶子弄倒了。今天,這個實驗終于獲得了成’功。另一方面:為學生心里有他人的優秀品德而激動。)
三、從這個實驗中,你想到些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總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要心里多想著別人。)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15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或抄寫生字新詞的小黑板。
2、一個瓶子,三個系著繩子的小鉛錘,一懷水。 第一課時
一、做實驗,揭示學習目標
1、教師組織學生做課文中的實驗,如果實驗成功了,請學生總結為什么會成功;如果實驗不成功,師引導學生思考:實驗為什么沒有成功?
2、揭示課題:實驗怎樣才能獲得成功呢?出示課題并齊讀:一次成功的實驗。
二、檢查預習
1、師出示本課的生字新詞,讓學生說說這些生字詞哪些你已經認識了,是怎么認識的。教師即時表揚主動識字的學生,推廣他們識字的好方法。
2、多種形式讀生字和新詞。
3、指名學生讀文,讀后請學生互相指正。
三、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
1、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把課文讀兩遍。
2、請學生說說這次實驗的過程。
四、自主閱讀
1、學生讀文,畫出感興趣的語句,讀讀想想,從這些句子中悟出了什么?
2、小組內交流,組長整理意見,準備下節課全班交流。
五、指導寫字
1、師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字。
2、在這么多的生字中,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個字?請學生上黑板演,并說說這個字的注意事項。
3、學生寫字,教師即時評價。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
1、用字詞卡片指名認讀。
2、聽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聽寫后學生對照詞語表自行批改訂正。
二、交流感悟
1、組織學生交流上節課自讀自悟的收獲。
2、教師相機出示以下重點句子讓學生談體會:
⑴ 一個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⑵ 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
⑶ 這位教育家激動地所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對校長說:“這個實驗我做過許多次,每次孩子們都爭著往外提鉛錘,結果鉛錘都堵在瓶口,一個也拉不出來。今天,我的實驗終于獲得了成功。”
理解第三段話的時候,引導學生抓住“激動”來體悟句意。如,這位教育家怎么激動?他為什么激動?
三、分析原因
1、組織學生討論:
為什么實驗能取得成功?
學生可以前后4人一組,也可以找好朋友討論。
2、交流討論的結果:
引導學生通過討論交流認識到,實驗能夠取得成功,是由于小女孩具有先人后己的精神,而且她在遇到危險時能沉著果斷地安排,也是由于三個同學能密切配合。
四、感情誦讀
1、學生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課文:
讀完后互相評一評,提提改進的意見,特別是怎樣讀好人物對話的不同語氣。
2、小組賽讀:
各小組開展朗讀比賽,看看哪組讀得好。老師和其他學生做評委。
五、擴展練習
讀了這個故事你相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寫在日記本上。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 篇16
一、熟讀課文
1、輕聲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畫出生字詞,標出本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根據注釋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
3、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二、閱讀理解
1、初讀課文,理解實驗的方法、內容:
根據課文內容,找相應的實驗用具:一個玻璃瓶(瓶口較小),三個系著繩子的小鉛錘。試著做這個實驗,邊做實驗邊思考,這個實驗在考查我們什么?
⑴ 考查我們同學之間的合作精神。
⑵ 同學之間是不是懂得謙讓。
說說你對這次實驗的看法。
2、體會小女孩的反應迅速,懂得謙讓及她的合作精神:
⑴ 科學家說:“一……二……”這時候,小女孩已經和同伴商量好實驗的對策了。“三”字剛出口,就順利把小鉛錘提了出來。這都是小女孩的功勞,她懂得合作,懂得謙讓,而且在極短的時間里解決了問題,反應十分迅速,說明她很聰明。
⑵ 從“不假思索”和小女孩的話語中知道她的反應迅速,品質高尚,遇到危險讓別人先走,值得我們大家佩服。
3、抓住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