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的云霧》教學實錄片段--鳥巢(通用12篇)
《廬山的云霧》教學實錄片段--鳥巢 篇1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2
溧陽市埭頭中心小學 陳慧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廬山的云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想細細地品味一下廬山云霧的美嗎?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廬山。
二、精讀第一自然段
多媒體出示廬山風景圖。
師:這就是景色秀麗的廬山。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師:廬山都有哪些景色呢?作者最喜歡其中的什么?
生:廬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霧。作者最喜歡的是廬山的云霧。
師:你是從哪個詞語讀出來的。
生:我是從“更”這個詞語讀出來的。
師:怎樣讀才能把作者特別喜歡廬山的云霧這種感覺讀出來的呢?自己讀一讀,體會一下。(學生自己練讀)
師:誰愿意讀一讀?(一生讀)
師:他讀得好不好?(好)
師:誰愿意再練一練?(再請一位學生讀)
師:一聽就覺得廬山的云霧很神秘,他強調的是后面的那變幻無常的云霧,更給它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他的語氣讀得很重,提醒大家注意這一點。
一齊讀一讀,體會一下。(學生齊讀)
師:如果我請你們到廬山瀏覽,你愿意嗎?(愿意)
啟發想象:請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山上瀏覽、漫步,眼前飄浮的是云霧,迎面拂過的是云霧,身邊流動的是云霧,腳下踩著的還是云霧。此時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架起了云霧,在天空中行走,你仿佛到了哪兒?(進入了仙境,你仿佛變成誰了?(仙人)
引讀:難怪作者說,在山上瀏覽,__。漫步山道,___。
師:加上你的想象讀這兩句話,就會讀得更美。(學生齊讀二、三句)
過渡: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下面就讓我們細細地去欣賞一下廬山的云霧。(出示課文二、三自然段內容)請大家讀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說說廬山云霧有哪些特點呢?
交流:
生: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師板書:千姿百態
生: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師板書:瞬息萬變
三、精讀第二自然段:
師:什么叫“千姿百態”?(姿態很多)廬山的云霧有哪些姿態呢?
生讀:“山頭、山腰、山谷、山峰。”
師:這兩句話就是解釋“千姿百態”。第一句就是這一段的中心句。這段話就是總分結構段落。
師:請大家再讀二三句,一邊讀一邊想象著腦子里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
學生邊讀邊想象,教師板畫山峰。
師:你們的腦海出現沒出現畫面?
師問:你的腦海里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生答。
師:請四個同學上臺在山峰上畫出你想象出的形象,其他同學仔細看,看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樣。(生上臺畫)
師:懂了,從你們的畫中,我看出你們讀懂了。讓我們再用朗讀來感受一下千姿百態的云霧。(齊讀第二節)
師:其實作者只是選取了四種典型云霧姿態向大家作介紹,它還有許多姿態呢?想不想欣賞一下。(播放課件)
看完了這些姿態的云霧,你最說些什么呢?
我相信,現在讓你再來說這一小節時,一定會讀得更精彩。齊讀,
聽了你們的誦讀,我好像來到了廬山,見到了廬山千姿百態的云霧。
想不想廬山千姿百態的云霧永遠留在腦海里?(背)
過渡:廬山的云霧真是千姿百態啊。廬山的云霧還有個更為引人的特點呢?你們都知道啦!瞬息萬變什么意思?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云霧變化快而多呢?
你能通過你的誦讀讓老師感覺到云霧變化的快嗎?(準備一下比賽讀)
細心的同學一定發現這段未尾的一個省略號了,大家想一想,省略了什么?你能幫作者告訴大家嗎?
(剛剛還是___轉眼間____明明是____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______)
瞬息萬變的廬山云霧,怎么不讓你、我贊嘆。讓我們用我們的朗讀來表達這份感情吧!(師生齊讀)
身處在云遮霧罩的廬山,看著這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廬山云霧,誰還會舍得離開呢?今天就讓我們多停留一會,多感受一下廬山的美好呢?(播放廬山風景圖片)
課文最后一段有個詞語能表達作者當時的心情,讀一讀找出來!(出示流連忘返)其實流連忘返的不只是作者,還有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對嗎?那就讓我們一起讀出來吧!
《廬山的云霧》教學實錄片段--鳥巢 篇2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廬山的云霧》選自小學語文蘇教版第六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寫景的課文。作者以優美的語言、比喻和聯想等手法,描繪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了作者對廬山,對祖國山河深深的熱愛之情。
全文層次分明,第一自然段總寫出了變幻無常的云霧給廬山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總——分”的構段方式,具體寫出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的特點。第四自然段寫人們對云遮霧繞的廬山的喜愛與流連忘返。文章景物特點鮮明,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把情境的“形態美”和文章的“語言美”結合起來,情境交融,為豐富學生語言積累與情感體驗提供了很好的憑借。
(二)、課時安排:全文共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學習文中的字詞,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劃分段落。
第二課時:導學第二、三段,體會廬山的特點,掌握運用“總——分”的寫作手法。
(三)、教學目標:
科學地制定教學目標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我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課文的聯系,所處的 位和作用,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重點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的寫作方法,初步認識“總——分”的段式。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詞語、課文。
(五)、教具準備:相關課件。
二、說教法:
1、這一部分內容分別描繪出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的特點,都是運用形象的修辭手法,通過優美的語言描繪來表達出作者的喜愛之情。所以,我采用了“導學——自主學習”的學法遷移,使學生不但從語言文字中得以訓練,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2、直觀教學法易于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易于讓學生更深入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有效手段。所以,我選用了幻燈機等多媒體輔助進行教學,使學生入情入境,從中受到審美教育,又與作者情感產生共鳴。
3、為了體會課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情朗讀”也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這段內容不但描繪得情境美,而且語言也美,運用入情入境的朗讀,能讓學生讀懂課文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讓感情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從領會作者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三、說學法:
最終的教育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會“漁”比會“魚”更來得重要。在新的課改理念下提倡:“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所以,得法的學習方法指導,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使學生把掌握的學習方法運用到今后的學習當中。
根據課文分別運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的特點,我運用了“讀課文——找特點——說感受——感情朗讀——寫法指導——嘗試背誦”的方法導讀“千姿百態”的內容,然后學法遷移,學習“瞬息萬變”的內容。這樣,學生有法可循,樂于去學,既做到了動口、動手、動腦,又學會了學習。
四、說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了第一自然段的學習,你知道了些什么?請同學們說一說。
廬山的景色 ,那里有 ,有 ,有 ,尤其是 ,更給它 。
2、總體概括了對廬山總的感受怎樣?
【通過學生的回答,反饋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信息,了解學生在學新知識前所具備的前提。】
(二)、誦讀學文,體驗感悟:
1、導學第二自然段:
①、默讀學文,這個自然段寫出了廬山云霧的什么特點?
②、為了介紹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作者又是怎樣從那些方位具體的來進行描寫的呢?
③、此時的作者身在廬山之上,感受如何呢?說說你最喜歡此時廬山上那個方位上的景色?為什么?用自己的情感,讀出你的喜愛來?(個別讀,評比讀,集體讀。)
④、小組合作探究,引領學生領會作者描繪廬山云霧時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總——分”的段落結構,比喻、擬人的運用。)
⑤、引導學生嘗試進行背誦。
⑥、師生共同小結學習的方法:讀課文——找特點——談感受——感情朗讀——寫法指導——嘗試背誦。
【以上教學體現了教師的“導學”特點,使學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訓練,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做到了動口、動手、動腦,又初步領會了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并從中初步掌握了學習的方法。】
2、自主學習第三自然段:
①、運用學法遷移自主學習本自然段。
②、檢查自學的情況,討論交流,師生共同總結補充。
3、過渡學習最后一段: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我們置身其中感受了“美麗”嗎?如果老師讓你們馬上離開!你們愿意嗎?(教師相機引導體會“流連忘返”)
4、為什么廬山的云霧能夠讓人流連忘返呢?(師生共同對全文“內容和寫作手法”進行總結。)
5、正因為廬山云霧的如此秀麗!所以,古往今來就吸引了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前去欣賞。詩人李白和蘇軾就分別留下了《望廬山瀑布》和《題西林壁》的千古絕句。(師生共同欣賞)
四、作業延伸:其實在咱們的祖國,像“廬山云霧”這樣美麗的景色,就如同撒滿夜空的星星一樣多。說說你見到的美麗景色,并仿照“總——分”的構段方式寫下來。
五、說教學評價:在本課的教學中,課堂遵循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和表達為主線”的原則。既展開了課文的內容,讓學生感悟到了廬山云霧的美,又讓學生展開了思維,學會了學習的方法。
六、說板書設計:
本文的板書層次明,結構清楚,主要講出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的形態美和“瞬息萬變”的動態美,表達出了作者對廬山的云霧、對祖國壯麗河山深深的熱愛之情。(附:板書)
千姿百態
3、廬山的云霧 流連忘返
瞬息萬變
總 分
《廬山的云霧》教學實錄片段--鳥巢 篇3
第3課《廬山的云霧》作業設計目標1、正確書寫本單元10個生字,結合語境理解詞語,并學會用“流連忘返”造句。2、學會運用比喻修辭手法,將事物寫具體寫生動。3、學會圍繞中心句,對一處景物進行具體描寫。4、通過誦讀《廬山的云霧》,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經典作業設計案例作業設計設計意圖難易程度課文中出現了很多含有數字的成語,如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等,你能再寫出幾個嗎?學生積累含數字的成語。(建議第一課時使用) ☆☆☆成語加法你會做嗎?敲碎打+絲不茍=箭雙雕鳴驚人+本正經=面三刀顧茅廬+步登天=海為家仙過海+氣呵成=牛一毛霄云外+望無垠=萬火急按要求仿寫成語。例:水流快——一瀉千里變化快——瞬息萬變看書快——( )答題快——( )時間快——( )吃飯快——( )學生積累成語并理解成語意思。(建議第一課時使用) ☆☆☆☆ 廬山的云霧還會有哪些樣子?還會有怎樣的變化?請你發揮自己的想象,畫一畫寫一寫。學生了解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與瞬息萬變兩個特點后,發揮想象進行書面表達。(建議第二課時使用) ☆☆☆☆學習課文第2、3自然段的寫法,以“蘇州的園林堪稱一絕。”為中心句寫一寫。了解課文的第2、3自然段是總分結構,學生通過仿寫,掌握圍繞總起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同時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和自豪之情。(建議第二課時使用) ☆☆☆☆☆
《廬山的云霧》教學實錄片段--鳥巢 篇4
教學目標:
1、 加強中心句的訓練,初步了解總分結構的構段方式,重點學習第2、3自然段的寫法。
2、 通過朗讀、觀察體會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的特點,感受廬山奇特的環境美和人文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廬山奇特的環境美,了解總分結構的構段方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播放幻燈片)師講述:位于我國江西省內的廬山以峰奇山秀,瀑布溪流景色秀麗聞名中外,尤其是因獨特的地理條件形成的神奇的云霧,更是吸引了無數的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過那里的人都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昨天我們初讀了課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細細品味廬山云霧奇麗的美,齊讀課題。
二、精讀課文第一節
1、 指名讀課文第一小節
2、 師:景色秀麗的廬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么在這眾多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歡的是什么?(云霧)你是從哪個字中領悟到的?(更)師:那變幻無常的云霧,更是給它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什么叫”變幻無常”?正是有這變幻無常的云霧,才讓廬山更顯神秘,誰來讀出這種神秘的感覺。
3、 是呀,引讀(在山上游覽————,漫步山道————)此時,你會覺得自己就像————。
閉眼想象:在山上漫步,眼前飄浮的是云霧,身邊流動的是云霧,腳下踩著的是云霧,此時此刻你仿佛升入云端,騰著云霧在空中行走,進入了仙境。
4、 誰來美美地讀一讀這兩句話?
三、精讀課文第二節
1、老師再給大家看一組圖片,廬山的云霧這么多不同的姿態,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嗎?(千姿百態)
2、作者是怎樣來描繪他看到的景象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 邊讀邊想,這個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你可以和伙伴交流你的想法。
3、誰想和我們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的?師板書:千姿百態。哪些具體的語句中讀出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呢?請在你的書本上將它們用曲線畫出來。你找到了嗎?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嗎?
像這種圍繞一句話展開具體描述的構段方式我們把它稱為什么呢?(總分的構段方式)
4,請你再默默地讀讀這些具體寫云霧千姿百態的語句,你覺得這些語句把云霧寫得怎么樣? (生動形象)為什么寫得這么生動形象呢?(這些句子都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給人以生動形象的感覺。這樣動人的語句,都快把大家的心都帶到廬山去了!)
5、作者把不同位置的云霧都比成了什么?快速讀讀課文,待會老師看看你們會不會填空
6、你最喜歡哪一處的云霧,練讀,指名讀,出示相應的圖片,指導讀出感情。
7、聽了你的朗讀,老師仿佛看到了這些千姿百態的云霧,老師也想來讀一讀了。請同學們輕輕地閉上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云霧,待會兒老師請你把你看到的情景畫下來!(師配樂范讀,學生閉眼想象)
8、想象到了嗎?請緩緩地張開你的眼睛,誰想來畫畫籠罩在山頭的云霧?還有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彌漫在山谷中的云霧,遮擋住山峰的云霧(指名畫),其他的小朋友請在下面畫在你們的語文本上畫你最想展現的那一處云霧,好嗎?
9、真美啊,真是各有各的美景!你們能嘗試著根據這些畫的圖將這個自然段背一背嗎? 生練背,師引背。
四、精讀課文第三小節
1、除了千姿百態,廬山的云霧還給怎樣的感覺呢?
2、通過閱讀,你好像真的去廬山走了一回,感受到了廬山云霧的另一個風貌——瞬息萬變(板書)。
3、(出示第三自然段)你從這個詞語覺得了廬山的云霧怎樣?(變化得非常快!)除了瞬息萬變,你還從哪些詞語或是語句中感受到了廬山云霧的變化之快呢?(課件相應有表示:剛剛,轉眼間,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誰能將這些詞語讀好的?讀好了詞語,你能試著將這段文字讀好嗎?趕緊先自己試試看!(生練讀)誰想來讀?(2-3個同學)我們一起來!
4、不知你們是否注意到了最后的省略號,它表示什么?
5、想想看,還會變出哪些模樣?
6、想得好!誰能用上一些詞,把你們剛才想到的連起來說說?也可以按照課文中出現的句式說。
出示句式:云霧一會兒變成……一會兒又變成……
明明還是……轉眼間就變成……
剛才還是……剎那間就變成……
7、說得多好啊!這么多的樣子,用一個詞概括,叫做——(千姿百態)
云霧的變化這么多,這么快,也用一個詞概括,叫做——(瞬息萬變)
8、 同學們自己讀懂了課文,真了不起!讓我們帶著對廬山云霧的喜愛和贊美之情,齊讀這一自然段。
9、 、請看:我們再來看這個自然段,邊看邊思考,這個自然段在構段方式上與第二自然段有什么共同點呢?你能說得具體些嗎?
五、精讀課文最后一節
小朋友們,學到這兒,你想對廬山說些什么嗎?
作者也發出了感嘆,誰來讀一讀這一節?
哪個詞說明了作者和大家的心情一樣,不想離開這美麗的廬山。(流連忘返)
誰來把這一句讀好?
六、總結全文
1、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所以吸引了許多的游客,我們一起來用動聽的聲音向大家介紹神秘的云霧吧!
齊讀全文。
七、拓展延伸
廬山的景色十分秀麗,來到這里的人,都會被這美景所吸引,所以很多詩人來到此地,留下許多優秀的詩篇。現在老師向大家介紹其中的兩首。出示古詩,范讀,齊讀。
八、作業
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都用了總分的寫法。第一句是中心句,其它幾句都是圍繞中心句層層展開,具體地描寫這個特點。現在,老師想請大家用總分的寫法選擇一處景物寫一寫。(樹林,天空,小河,田野)
《廬山的云霧》教學實錄片段--鳥巢 篇5
一、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能背誦課文,學會本課生字
2、理解“流連忘返”、“飄飄欲仙”、“瞬息萬變”等詞語的意思。會用“流連忘返”、“秀麗”造句。
3、繼續學習總分段式,學習第2、3自然段的寫法。
4、閱讀感悟,抓住語言文字,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課文優美的文字,體會2、3自然段是怎樣運用語言文字寫出廬山云霧的美的。
三、教學準備:
投影、錄音
(一)談話導入:
1、出示照片:同學們,喜歡旅游嗎?說到旅游,你們不能不去一個地方:廬山。自古以來,就有“泰山雄,華山險,廬山秀,黃山奇”的說法,廬山在我國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風景如畫。有同學去過或者在電視雜志上看過有關廬山的介紹了嗎?那就簡單講講廬山最有名的景點或者景致。
結合談話看照片(例如廬山瀑布、五老峰)
2、其實,廬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霧了,今天我們就讓我們在文字創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
板書:廬山的云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指導正確朗讀課文。
1、自學課文,要求:
A、讀準生字音,將課文讀正確。
B、用“------?”劃出文中的新詞,查詞典或者聯系上下文理解這些詞語。
2、檢查自學情況:
A、指名讀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及時正音。
增添(zeng tian)姿態(zi tai)遮擋(zhe dang)
B、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隨機糾正字音,結合理解詞語。
①第一節:
這小節有好幾個成語,你通過自學,懂得了哪個成語的意思?
變幻無常:變化沒有一定的規律,形容云霧變化多、姿態萬千。
飄飄欲仙:看到美麗的云霧內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
騰云駕霧:原來指仙人能借助云霧飛行,這里指看到美麗的云霧,心里很舒暢。
②第二節:
絨帽(rong)纏繞(chan rao)
系ji系鞋帶
xi關系
這小節中,你有不理解的詞語嗎?請同學來幫幫忙。
彌漫:(霧氣)布滿、充滿。
纏繞:環繞。
千姿百態:姿態萬千,各種各樣。
③第三小節:
這小節也有好幾個成語,你理解了嗎?讓同學也來享受你學習的成果。
瞬息萬變:形容變化極快。
一瀉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四蹄生風:形容馬跑得非常迅速。
④第四小節:
云遮霧照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理解“云遮霧罩”、“流連忘返”。
(三)同桌互讀,把課文讀流利。
默讀,理清文章脈絡。
幾遍讀下來,廬山云霧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課文用四個小節來介紹廬山的云霧,每小結分別寫了什么?
1、總學了廬山云霧的多和美。
2、廬山云霧千姿百態。
3、廬山云霧瞬息萬變。
4、人們對廬山的云霧流連忘返。
四、教學結束:
作業:
1、抄寫詞語三遍。
2、摘抄文中的成語,并解釋。
3、朗讀課文。
《廬山的云霧》教學實錄片段--鳥巢 篇6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云霧彌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霧遮擋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1、這段話是圍繞 來寫的,突出了句子中“ ”這個詞語。
2、文中運用了好多打比方的方法具體寫出了廬山云霧 的特點。
如句子:“ ”,句子中把 比作 。
3、這一小節重點寫了廬山云霧的四種姿態,即 ( )、( )、( )和( )。
4、仿照這樣的方法,你也來寫寫。
傍晚,西邊的天空出現了千奇百怪的云彩。
《廬山的云霧》教學實錄片段--鳥巢 篇7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
龐 芳
當今社會,科技飛速發展,電腦多媒體等現代教學媒體,已成為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有力工具。網絡,以其靈活便捷連通的特點和高度的互動性成為實現互動雙向交流的代表性媒體。網絡走進第一范文,創設了更為真實的教學情境,更新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了陳舊的評價方式,打破了教學資源的限制,拓展了語文學習的時空,為第一范文注入了新的活力。下面我就談談在借助網絡教學《廬山的云霧》一文后的一些想法。
一 網絡“多媒體”,提升學習興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不管是誰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尤為重要。《廬山的云霧》一文以優美明快的語言,比喻聯想等手法,描繪了廬山云霧千資百態,奇麗多變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廬山,對祖國山河深深的熱愛之情。但是由于學生受地域、生活經歷的限制,單一固定的文字材料,很難讓學生真體會正文章所體現的美感,字里行間所留露的情感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共鳴。但網絡里各種聲音、圖形、動畫、以及視頻等媒體卻能將無聲抽象的語言文字所要表現的內容變成有聲有色有動感的畫面,創設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和氛圍,激發學生的想象,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形成審美共振,迅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
上課伊始,在舒緩的音樂聲中,我播放了事先利用網絡收集到并篩選過的有關廬山云霧的圖片和視頻資料,看著目不轉睛的學生,聽著他們興奮的“嘖嘖”聲,我知道網絡上收集的多媒體材料,集圖象、文字、動畫為一體,把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境直接地形象地逼真地展現出來,已初步讓學生從聽覺、視覺上去領略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境,同時圖文并茂動感性強音響逼真的功能與教學內容的有機整合,非常有效地給學生一種感性的認識,使認知的難度降低。喚起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就不再把學習看成是“要我學”的苦差了,反而當作“我要學”的快樂事,并且自覺地把這種求知欲貫穿到整個學習環節中,整堂課有了一個好的開始。
二 網絡“共享性”,豐富學習內容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如教科書、工具書、網絡、圖書館……”
語文教材不僅限于教科書,形形色色的圖書教材、視聽教材都豐富了語文的教學內容,而網絡利用網絡強大的搜索功能,資源的補充就更是錦上添花了。
在講述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這一特點時,我將描寫云霧各種形態的句子顯示在相對應的圖片上;在講述廬山云霧瞬息萬變這一特點時,我則讓學生欣賞廬山云霧變化的錄象。這些畫面和視頻不但豐富了學習的內容,更促進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并在邊讀邊看圖中品賞了語句中蘊含的色彩美、形態美、音韻美。
俗話說:“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廬山的云霧》一文課后第5題練習是“仿照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寫法,寫一處景物。”長期以來,學生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受到多種因素(面窄、量少、方法不當等)的制約難以形成能力。學生多數來自農村,家庭藏書數量少,又缺少圖書館,難以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閱讀需要,隨著網上書庫的日漸普及,學生可以通過上網輕松閱讀網絡版報紙及最新版的圖書,不但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也提高了閱讀效率。學生通過網上閱讀還可以便捷地積累豐富的寫作材料。因此我讓學生先確定一處旅游過的地方景物作為寫作對象,然后引導學生上網查找與之相關的各種資料,然后再對所搜集的資料進行篩選。這樣不但把課堂所學內容有機地向課外領域延伸,豐富了語文學習的內容,還培養了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 網絡“交互性”,改變學習方式
網絡作為最先進的教學媒體,優于其它任何教學媒體的最顯著特點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時地反饋信息,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營造協作式學習氛圍。充分利用網絡教室內聯網的優勢,通過資源共享互相調用來達到師生、生生互相交流的目的從而改變學習方式。
網絡構建的平臺對于實施個別化教學來說是得天獨厚的。學生可以依據其自身的興趣特點選擇學習內容,可以依據其自身的能力水平自定學習速度,從而使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實現有差異的發展。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個別化得到充分的體現,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教學《廬山的云霧》一課時,在多媒體網絡教室里,學生面對電子課本,可以戴上耳機,邊看圖、邊聽錄音閱讀課文;單擊某個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通過“小助手”的提示來解決問題;單擊有關熱廬山的網站,利用網上資源感悟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老師通過網絡及時獲取反饋和幫助信息;還可以隨時通過局域網控制系統進行提問和發言,師生間進行交流……總之,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的主動權在學生手中,學生不必按某個固定的順序來學習,而是根據自身的需要來自主安排學習的速度、順序和難易程度。另外,由于學生的學習進程是自己確定的,練習層次也是自己選擇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著積極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沒有一絲一毫的心理負擔,內心充滿了自信。在學習中,他們真正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在《廬山的云霧》拓展部分教學時,要求學生繼續學習總分段式,重點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的寫法,嘗試遷移運用。學生完成的習作發布在網絡上,我引導學生讀同學的文章,利用回帖的方式嘗試幫著同學修改作文,評價作文,以達到相互提高的目的。我再利用局域網的優勢將其中一些典型文章提供給學生,讓大家看同一篇文章,面對同一個問題,師生共同參與評議、修改,共同鑒賞佳作。經過示范性評改后的自我完善,再引導學生調用伙伴的作品進行欣賞、評價;接著,指定學生獨立表述評改意見,同時進行又一次轉播。網絡的即時交流優勢,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作文水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網絡“隨意性”,拓展學習時空
傳統的第一范文相對封閉,地點是固定的
,局限于某一班級;時間也是固定的,每周只有幾節課,人物也是固定的,就一個老師和幾十個學生。但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卻可以突破傳統媒介的局限和障礙,大大拓展時空概念。通過互聯網,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入語文學習的課堂和實踐活動,運用語文去交流和溝通。可以便捷地進入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樣的“第一范文”,去接受世界各地“語文老師”甚至其他非語文老師的遠程語文教育。
在教學《廬山的云霧》寫作練習時,有學生在課堂上來不及完成,有學生來不及評論他人大作,有學生過了幾天后覺得自己可以寫得更好……我鼓勵他們在在課后完成這些想法,還鼓勵他們利用互聯網進入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樣的“第一范文”,去接受世界各地“語文老師”甚至其他非語文老師的遠程語文教育。只要學生搜索“廬山的云霧”一詞,與“廬山的云霧”相關的資料便躍于眼前,這時,氣象學家、導游等都成為同學們的老師。在這樣的第一范文里,一個學生面對的是多數量、多元化的教師,他所獲得的語文教育也必將是多數量、多元化的;同時,通過網絡,學生還可以把自己的語文知識傳授給他人,可以指導他人進行語文學習活動,自己搖身一變,又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語文教師”。在這種“人人是教師,人人是學生”的第一范文里,教與學不斷交和整合,帶來的必將是教學相長的不斷變化而且激發了學生進一步求知探索的強烈欲望。可以說,哪里有計算機,哪里就有第一范文;只要開機,就可以“上課”……
萬事萬物皆有兩面性,有利必有弊。網絡運用于語文教學,也存在著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語文教學的根本是語言文字,不能多媒體以多媒體的感官直接激代替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教師、學生、文本三者間的對話不能變成學生與電腦,教師與電腦間的對話;學生應在家長老師的指導下上網,避免網絡的付面影響……我們應該客觀地、歷史地看待它,并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地完善它、發展它。
本文發表于《江蘇教育技術》
《廬山的云霧》教學實錄片段--鳥巢 篇8
《廬山的云霧》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作者緊緊抓住廬山云霧的神秘、變幻無常,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以及總分的寫作方法,用優美的語句,傳神的文字,描繪了廬山的景色秀麗、云遮霧罩。
首先,課前我讓學生背誦他們熟悉的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以這首描寫廬山美景的古詩讓學生漸漸走進廬山,這時再引出課文,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進而指導“廬”和“瀑”的書寫,因為這兩個字都是四會字,在實際的學習中學生經常會寫錯,故在上課伊始就加深印象。
然后,從“在廬山,最有名的還不是瀑布,而是它的云霧”導入課文,在自讀之后進行段落單獨初讀,接著就是隨文識字與集中識字相結合的過程。首先就是“幽谷、游覽、似乎”,在這三個詞語中分別指出注意要點,“幽谷”的含義和“游覽”的意思,以及“似乎”的讀音和近義詞,接著是“飄飄欲仙”和“騰云駕霧”這兩個四字詞語的意思,特別抓住動詞來體會,并讓學生自述了成為仙人的體驗和感受,進而在學生對這些詞語加深理解的基礎上,再讀課文第一小節,體會廬山的風景秀麗。
接著進入第二小節,第二小節著重寫了“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到底有著怎樣的形態呢?引入課文,自讀后讓學生找出這一小節的動詞,從動詞身上找尋突破口:“籠罩、纏繞、遮擋、系、戴”,動詞最關鍵的就是理解和運用,在實際教學中,我讓學生從字面出發,結合上下文來理解,有的在聯系實際,從生活中,用身邊的“無字詞典”來理解和運用,效果不錯,最后兩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比如“系紅領巾”、“戴眼鏡”,學生在這方面表現出了很高的積極性。特別要說明的是,為了讓“教考合一”,根據當前的形勢,我又讓學生實踐了“彌漫”的“漫”字的“一字多義”,學生在運用中也能得心應手。后來讓學生帶著這些對詞語的理解,回味課文,朗讀起來明顯會好得多。
再后來就是第三小節,第三小節主要描寫了廬山云霧的瞬息萬變,其中較難理解的就是幾個四字詞語,通過讓學生抓住關鍵字,活用“引申”的辦法讓學生理解,效果良好。
最后,回歸課文的最后一小節“云遮霧罩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結束全文第一教時的教學。
課后,我向王校長請教的時候,王校長指出:從總體上說,這節課完成了既定的課時目標,課堂反響也較融洽,但依舊是在操作和引導上的功夫還欠火候,有兩個問題,提出了之后學生并未能領會,導致有些冷場。可能是由于我在備課的時候并沒有充分的預見到這點,沒能很好地從“兒童立場”出發,換位思考,還有就是朗讀的少了些,這篇寫景的課文更應該多讀,多讓學生在朗誦中自我感悟。我想我今后也會注意到這些,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更加認真地研究業務,爭取取得更大的進步。
在這里再次感謝王校長的教誨和師傅劉亦老師對我的付出和指導。
《廬山的云霧》教學實錄片段--鳥巢 篇9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在具體語境中理解“千姿百態”“瞬息萬變”“流連忘返”等四字詞語表達的意思,積累詞語,會用“流連忘返”造句。
2.默讀課文,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詞)讀懂每一段的內容。學習圍繞中心句寫具體的總分構段方式,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寫法,清楚、具體地描寫一處景物。
3.反復朗讀課文,展開想象,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文中四字詞語、生動比喻等語言表達的意思,認識排比句,體會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美,感受課文中蘊含的語言美、畫面美,激起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反復朗讀課文,展開想象,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文中四字詞語、生動比喻等語言表達的意思,認識排比句,體會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美,感受課文中蘊含的語言美、畫面美,激起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詞)讀懂每一段的內容,學習圍繞中心句寫具體的總分構段方式。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寫法,清楚、具體地描寫一處景物。
前置學習活動:
1.通過自主預習課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通過自主預習課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大致了解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4.查找相當廬山的相關資料。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環節一、認知——自讀美文,整體把握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 同學們,喜歡旅游嗎?說到旅游,老師要給大家推薦一個不能不去地方:廬山。(板書)自古以來,就有“泰山雄,華山險,廬山秀,黃山奇”的說法,廬山在我國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風景如畫。這節課老師就帶領大家走進廬山去欣賞廬山的云霧。
2.齊讀課題,從題目看,這篇課文重點寫什么?
(二)強化初讀 整體感知
1.出示詞語,檢查預習。
變幻無常 騰云駕霧 四蹄生風 千姿百態
瞬息萬變 云遮霧罩 一瀉千里 流連忘返
2.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并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么,是圍繞哪個詞語來寫的。(第一自然段總寫了廬山的云霧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別寫了廬山云霧的特點,最后一個自然段寫人們對廬山的云霧流連忘返。)
(2)課文描寫了廬山云霧的哪些特點?(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3)小結:全篇總分總的寫法。
環節二、實踐——重點突破,語意兼得
(三)圍繞“神秘色彩”,總體介紹廬山云霧。
1.這篇課文很美,好多同學雖然沒有去過廬山,但是讀了課文,也覺得那里的云霧非常美,有的同學還想去那里旅游。置身于廬山的云霧之中,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出示,齊讀填空。
在山上游覽,似乎隨手就能摸到飄來的云霧。漫步山道,常常會有一種 、 的感覺。
“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是怎樣一種感覺呢?假如我們來到了廬山,看一看,你身邊是什么?你頭上是什么?你腳下是什么?(都是云霧)伸手摸一摸,你覺得在電視里看到過的誰也是這樣子的?(孫悟空、神仙等)說說這兩個詞語表達的意思?
2.這一段話通過人們置身于廬山云霧之中“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寫出了廬山神秘的色彩,如同仙境一般,你能讀出這種“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嗎?指名讀,齊讀。
(四)圍繞“千姿百態”,感受比喻之妙。
1.默讀第二段,畫出中心句,寫了云霧的哪些姿態?(交流:籠罩在山頭;纏繞在半山;彌漫山谷;遮擋山峰)
2.飄浮在山間的云霧時刻都在變化,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這些云霧的姿態?指名朗讀課文,看看你眼前浮現出怎樣的畫面?
(1)作者在這里采用了比喻的寫法,分別是怎樣打比方的?
籠罩山頭 → (白色絨帽)
纏繞半山 → (條條玉帶)
彌漫山谷 → (茫茫大海)
遮擋山峰 → (巨大天幕)
(2)再指名朗讀課文,注意邊聽邊想象,你能借助作者的想象把云霧的姿態展現在眼前嗎?說說作者的比喻好在哪里?
交流,預設指導
——“白色的絨帽”為什么要寫清是“白色”的絨帽?(體會云霧的顏色)比作“絨帽”和“帽子”有什么不同?(體會云霧飄飄的感覺)讀讀這句話,把云霧的特點從“白”“絨”就體現出來了,要讀好。
——比作“一條條玉帶”,和“一條條帶子”相比,你覺得好在哪里?(引導抓住“一條條”體會云霧多;“玉”字寫出晶瑩剔透的美)讀讀這句話,多美的玉帶,要讀出這種美。
——比作“茫茫的大海”讓你感覺彌漫山谷的云霧怎么樣?(看不見遠方,到處都是,如同大海無邊無際),怎樣讀出這種感覺?
——“天幕”什么意思?大不大?“巨大的天幕”讓你想到了怎樣的景象?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3.同樣是云霧,作者為什么一會兒把它比作帽子,一會兒比作玉帶…… 是因為云霧的位置不同,作者看到的云霧的形態也不一樣,這就是“千姿百態”。試著讀出這種變化。
4.作者看到這千姿百態的云霧,展開豐富的想象,運用形象的比喻把廬山的云霧描寫的如此傳神。看著這些云霧讓我們也展開豐富的想象,那么廬山的云霧還可能像什么呢?練習說話。
課件出示幾張廬山云霧圖。
在山頭的云霧,就像是______ 。在半山的云霧,又像是_____。云霧彌漫山谷,它是______;云霧遮擋山峰,它又是_______。
所以作者說:“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第一句話-——齊讀)。我們再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注意邊讀邊想象畫面。配樂朗讀,也可以嘗試根據提示背誦。
5.總結第二自然段學法。
畫出中心句——認識云霧特點——理清總分關系——感受云霧現象——練習背誦課文(以讀貫穿學習的全過程)。
(五)自主感悟“瞬息萬變”,學習寫具體。
1.自學第三自然段。學生自學后交流學習收獲。
2.交流匯報
(1)“瞬息萬變”怎樣理解?從哪些詞語能感受到廬山的云霧變化得非常快?交流,教師相機板書
剛剛還是…… 轉眼間……
明明是…… 還沒等……
邊讀邊想象畫面,讀出云霧的“瞬息萬變”。
(2)作者在這里又把云霧的姿態做了哪些比方,找出來。(一縷輕煙、九天銀河、白馬、冰山)讀讀課文,從這些詞語中你看到了怎樣的一幅幅畫面,你最喜歡哪個比方?說一說。
交流,指導預設
——“一縷輕煙”你能讀出這個詞給人的感覺嗎?那輕到“隨風飄蕩”你能讀出來嗎?這樣的云霧在你身邊、腳下、頭頂,有沒有仙境的感覺?讀出這種感覺?
——“九天銀河”懂嗎?廬山的瀑布李白是怎樣寫的?(疑是銀河落九天)“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給你怎樣的感覺?(很壯觀)你能讀好嗎?
——“四蹄生風的白馬”是什么樣的?跑的快到什么程度?(理解“生風”)說明了什么?(云霧變化快)
——比喻成一座“冰山”你覺得形象在哪里?連起來讀一讀,把變化的快表現出來、
——這段話末尾的省略號說明了什么?請看著畫面展開豐富的想象,想像云霧還會變成什么?(學生交流,練說句子)
(3)練有感情朗讀背誦。
(六)抓“流連忘返”,升華感情
1.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給秀麗的廬山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你們還愿意離開嗎?是啊,真舍不得離去,真令人—— “流連忘返” !齊讀 。
2.你能用“流連忘返”說個句子嗎。
3.此時此刻相信同學們一定被廬山的云霧給深深地吸引了,我們真是流連忘返,再一次美美地朗讀一下課文吧,試著背誦下來。
環節三、總結——積累拓展,讀寫訓練
(七)拓展應用,讀寫訓練。
1.交流二、三自然段寫法。(師總結:這兩個自然段在寫法上有著相似之處,段落開頭都用中心句總括了廬山云霧的特點,然后圍繞中心句再作具體描述,這樣寫,能抓住特點把事物描述具體,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仿照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寫法,具體描寫出我們的家鄉、學校某一處景物特點。
先回顧這一處景物的特點,用一句話寫出來。
再思考圍繞這句話,你要寫清楚哪些景物,把這個特點寫具體,還能試著打個比方就更生動。
嘗試寫話,評議修改。
3.推薦閱讀:作家老舍先生的《廬山云霧》,欣賞不同作者筆下的廬山云霧的不同風姿。
《廬山的云霧》教學實錄片段--鳥巢 篇10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會聽寫主要字詞。
2.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段落或句子,體會廬山云霧神秘和優美。
3.能給課文分段,認識過渡句的有關作用。
教學重點:認識過渡句的有關作用。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可用錄像、音樂和老師聲情并茂的解說創設情境)
2.揭示課題。
(一要讓學生讀好課題;二要讓學生理解課題的重點在于云霧)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思考:廬山云霧有哪些地方吸引你?
2.邊讀邊自學生字新詞,過一會兒聽寫。
3.反饋檢查
(第1題,學生可自由回答,甚至答沒有地方吸引我,老師也不要否定。但是所有的回答都要讓學生說一說從哪里看出來的,以引起全體學生的注意,加強學生對全文的感知。)
(第2題,教師應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聽寫,一方面是檢查自學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幫助學生重現課文所描寫的畫面。例如可這樣進行聽寫:廬山云霧的變化非常快,課文用了一個什么詞?霧來時,風起云涌;霧去時,飄飄悠悠。霧濃時,像什么(帷幕)遮住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又像給山川披上了一層什么樣(飄逸)的外衣?)
(三)再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直接描寫云霧優美的是哪幾個小節?
(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可在學生充分自學的基礎上組織小組討論,然后再進行課堂交流)
2.課堂交流,理清課文層次。
(3、4、5節描寫云霧的優美,那么,第1、2節呢?第6節呢?嘗試給課文分段)
3.回顧分段,體會過渡句的作用。
(1)剛才,我們采用的是抓重點段的方法分段,你還能用其他的方法或理由分段嗎?
(如:自然段歸并法等,要引導學生講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并且,要引導學生理解運用過渡句也可以分段,過渡句是:的確,廬山云霧,瞬息萬變,趣味無窮。這神奇的廬山云霧是哪兒來的呢?要抓住第一句的的確第二句的問句理解承上和啟下。)
(2)說明過渡句的兩個作用:一是連接上下文,承上啟下;二是有助于分段,理清文章的層次。
(四)精讀課文
1.自由朗讀第二段(3、4、5節),你最喜歡學習哪一節?
(主要目的是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給學生選擇學習內容的權利)
2.根據學生的喜好,組織學生自學。(不同的學生可以學習不同的小節)
自學思考題:
(1)想想這一節寫了什么?
(2)劃出自己最喜歡的描寫云霧的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寫的情景,并有感情的朗讀。
(3)*仔細體會,你所劃出的句子為什么會寫的那么好?(有興趣的同學做)
3.課堂交流。
(1)朗讀句子,教師適時指導。
(2)教師適當點撥句子的寫法。
(五)作業
1.抄寫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2.背誦課文第2、4節。
《廬山的云霧》教學實錄片段--鳥巢 篇1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3~5自然段,了解廬山云霧的特點。
2.理解課文抓住廬山云霧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緊扣云霧的特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激發熱愛祖國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課文是怎樣抓住廬山云霧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
難點: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重點句段。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廬山云霧以其特有的奇異景象贏得了"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千古名句,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進半是仙境,半是人間的廬山,去領略趣味無窮的廬山云霧。
2.談話(1)初讀了課文,廬山云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感受廬山云霧的美,我們應該著重研究課文哪幾個自然段?(3-5)
(二)分賞課文
(1)師生共同欣賞第三自然段。
①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美麗的廬山云霧有什么特點?
②檢查交流。
A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廬山云霧變化快?▲投影重點句霧來時,風起浪涌;霧去時,飄飄悠悠。霧濃時,像帷幕遮進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像輕紗給山川披上了一層飄逸的外衣。
B.抓重點句深入感知神奇美。□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廬山云霧"瞬息萬變"的?□霧來是怎樣的景象?理解"風起浪涌",指導朗讀。□哪句話寫出了云霧"飄飄悠悠"的景象?哪個詞與"飄飄悠悠"的含義相近?□這兩個詞又說明了什么?指導朗讀。
③欣賞動感錄像,要求:邊看邊用書上的語句說說畫面的內容
④指導朗讀投影:霧來時,風起浪涌;霧去時,飄飄悠悠。霧濃時,像帷幕遮進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像輕紗給山川披上了一層飄逸的外衣。
A.自由試讀一抽生朗讀--男女分讀
B.句子比較(出示比較的兩個句子),體會格式對稱、節奏整齊的韻律美和恰當的比喻使句子更生動--朗讀體會(齊讀),背誦重點句子。
C.小結特點:(板書)變化快
(2)討論欣賞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廬山云霧還有什么特點?
2.交流匯報。
①有什么特點?板書:時間長②你從哪些詞句中領悟到這個特點的?(投影首句):你從哪些詞體會到云霧出現的時間很長?(解釋"朝夕相處")→你能把這個特點讀出來嗎?(個別讀)→那又是一種怎樣奇妙的景象呢?
讀第二句話。評價,齊讀1、2兩句話→而此時的山鎮牯嶺是一半隱進仙鏡,一半留在人間。投影:牯嶺圖片3.學法小結:找特點、讀特點。
(3)獨立欣賞第五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按學法自學課文第5自然段。
2.交流說特點:(板書)壯觀3.找句子朗讀體會。
①你從哪些句子體會到云霧壯觀的?(生說句子:相機投影兩段重點句)
②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在兩段句子中挑選其中一段句子討論學習怎樣朗讀才能讀出"壯觀"的特點,綜合本小組的意見,每一組推薦一名代表給大家示范朗讀。
③交流、指導朗讀。A.抽生朗讀第一組句子,評價點撥:□理解"萬頃白云","青峰秀嶺"怎么會變成"小島"的呢?投影:圖片感知□哪個字寫出云霧的壯觀?("海")
④指導個別朗讀,齊讀。B.哪些小組是研究第二段句子的?□抽生說:你們怎樣體會到云霧壯觀的?□師點撥:"銀濤雪浪"真的是指大海中銀白色的浪濤和雪白的浪花嗎?你能給大家描繪一下這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嗎?(生想象描繪)投影:圖片感知
⑤你能讀出這種壯觀美嗎?指導個別朗讀,評價,齊讀。廬山云霧是否真的像同學所理解得這樣氣勢磅礴,絢麗多彩,我們再來看一段畫面。
(播放動感錄像)
⑥生配樂朗讀第5自然段。
(三)總結課文
1.這樣壯觀美麗的云霧我們平時能看到嗎?難怪游客初見到它感到十分的--板書:神奇
2.生聯系板書,小結所學知識。
3.學到這里,同學們現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這樣神奇美麗的廬山云霧是怎樣產生的呢?我們下堂課再來學習"
(四)課堂練習摘錄3~5自然段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
教后隨感:
《廬山云霧》是一篇優秀的寫景散文,作者用華麗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廬山云霧的神奇美麗。因此,我確定為"讀中悟情,以讀抒情"的散文學習策略,在蕭山市第九屆小語年會的觀摩教學中得到與會專家和同行的認可。具體教學有兩特色:
(一)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實施多媒體情景化教學,降低感知難度,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重點突破,學法遷移通過抓重點,自學課文第3自然段,初步形成學法,并自學課文頭5自然段,鞏固學法。在師生互動的生動的實踐中,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廬山的云霧》教學實錄片段--鳥巢 篇12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二、三自然段,通過品讀,感受作者文筆的優美。
2、感受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激發熱愛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品讀文字,感受作者的文筆,感受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激發熱愛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廬山云霧.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語揭題
1、親愛的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山河秀美。從古至今,無數文人墨客盡情地謳歌,盡情地抒寫,千古佳句流傳至今,你知道嗎?(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這首詩(《題西林壁》)正是贊美了世界名山廬山的綺麗風景。你知道廬山嗎?
3、是啊,這正是號稱“匡廬秀甲天下”的廬山,由于它優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天下奇觀——廬山云霧(.課件顯示課題)請讀課題,再讀,有云霧的感覺。
正所謂瞬息萬變萬萬變,勝似夢境之迷離。就讓我們吟著大詩人蘇軾的詩邁步于廬山的云霧里,做一回神仙吧。(欣賞廬山云霧的風光片)
4、說說你此刻的感覺吧!
二、通讀課文
1、想看看描寫它們的文字嗎?打開課本讀讀課文,喜歡它,就用心把它讀通。
2、喜歡這篇課文嗎?能讀通它嗎?
3、請你再快速瀏覽課文,然后說說那些是你喜歡的段落。
4、把你喜歡的段落細細地反復地讀讀,把你的喜愛之情讀進去。
5、讀一段好文字能讓人心情愉快,而快樂是需要傳遞的。你再來品讀你喜歡的段落,然后想辦法讓你的伙伴也來喜歡它。
三、(根據學生意見)學習第三段
1指名學生說說喜歡的段落和理由。
(1)寫了來時去時濃時稀時的情景。作者的觀察仔細,用詞準確,一段美文渾然天成,讓我們更加迷戀廬山的萬種風情。(這個句子個別讀、男女生合作讀、師生合作讀、看著錄象配音讀。)
2、用了對偶、比喻等修辭手法,富有韻味,讀來口齒生香。
3、音樂能讓朗讀更加靈動飄逸。(配樂讀)
4、廬山云霧在作者的生花妙筆之下更加多姿多彩,的確是瞬息萬變,趣味無窮啊(讀總起句)
6、連起來讀這一段。
四、學習第四段
1、霧多、時間長,總讓人感覺如在人間仙境中。
2、時而……時而,變幻莫測的廬山,正如一位仙女,猶抱琵琶半遮面,讀出這種感覺。作者僅用“時而”兩個分句就已寫盡它的神韻。山與霧渾然一體,難分彼此。
3、至此,我們忍不住還要感嘆——的確,廬山云霧瞬息萬變,趣味無窮。
4、我們把兩段連起來讀,配樂讀。
五、小結說幻想:
作者的那支筆真神奇呀,廬山云霧真是千姿百態。還有待我們再去讀去品,去欣賞,去融入其中。望著美麗的廬山云霧,你能說出心中的無限遐想嗎?
六、課外延伸
多么浪漫美好的愿望啊,那么你可以點擊這些網址(提供幾個網址),神游廬山,一覽祖國好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