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三個兒子》教學設計(通用14篇)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三個兒子》教學設計 篇1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
第一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主要寫三個媽媽在井邊打水,一個老爺爺坐在旁邊的石頭上休息。兩個媽媽都夸耀自己的兒子如何好,另一個媽媽什么也沒說。她認為自己的兒子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第七自然段至第十三自然段主要寫三個媽媽拎著很重的一桶水回家,這時她們的兒子迎面跑了過來。只有第三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這篇課文向我們展現的是母親與兒子之間的情感,認識到作為孩子應該關心父母、體貼父母。
1.教育學生認識到要關心父母、體貼父母。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老爺爺說話的意思。
3.培養學生思維想象力。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教師說:三個媽媽拎著很重的一桶水回家,這時她們的三個兒子迎面跑了過來。同學們想想三個兒子會有什么表現呢?
2.板書課題。
二、指導自學。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3.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正音。
沉甸(di6n) 胳膊(bo)
2.理解詞語。
特別: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四、指導閱讀第一至六自然段。
1.默讀第一至六自然段。
2.從書中畫出三個媽媽說的話,出聲讀一讀。
(1)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2)又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3)這個媽媽說:“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3.分組討論:她們的話分別是什么意思?她們各自用怎樣的語氣說?
(從“誰也比不過他”,看出第一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最聰明、最有力氣;從“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看出第二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歌聲最好聽。兩位媽媽用夸獎,甚至夸耀的語氣說。從“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看出第三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和其他的兒子是—一樣的,沒有超出一般的。這位媽媽用平常的語氣。)
4.指導讀三個媽媽說的話,體會語氣。
采取分組練讀、集體賽讀的形式。
五、鞏固:分角色有感情讀。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三個媽媽在打水時,怎么說自己的兒子?
(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又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另一個媽媽說:“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接下來發生什么事了?
二、指導閱讀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1.輕聲讀第七自然段,想:主要講什么?
(1)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個媽媽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2)你從填上的詞語中體會到什么?
(水桶里的水很滿,三個媽媽提著水很吃力。)
(3)假如是是你拎著這么重的水桶,此時你在想什么?
(真想有人來幫忙……)
2.這時,迎面跑來三個孩子。他們各自有什么表現呢?
(1)邊讀邊畫出有關句子。
A.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
B.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C.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2)抓動詞,體會最后一個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動詞。(跑到、接過、提著走。)
B.最后一個孩子是怎么想的?
(覺得媽媽特別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來幫助媽媽提水吧!)
(3)看到這個孩子的做法,他的媽媽在想什么?一直跟在后邊的老爺爺心里在想什么?
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充分說。(他的媽媽在想:我的兒子真是長大了。雖然比不上第一個孩子翻跟頭,比不上第二個孩子歌
聲動聽,但是他知道關心媽媽,知道幫助媽媽分擔。老爺爺心里在想:只有這個兒子看到了自己的媽媽吃力地拎著水桶,主動地接過水桶。他真是一個關心父母、體貼父母的好兒子。)
3.理解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的意思。
三、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想到了什么?聯系自己的生活談一談。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很不容易。作為兒女,我們要處處關心父母、體貼父母。向課文中的最后一個兒子學習。)
四、練習繪聲繪色地講故事。
1.分組練習。
2.指名匯報。
3.集體評議。
五、作業 :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課內練習
一、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聰明——( ) 特別一—( )
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歌聲 ( )的水桶
( )的地方 ( )的孩子
三、理解詞語的兩種意思,分別造句。
特別:(1)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2)格外。
1.特別——
2.特別——
四、閱讀課文片斷,并按要求作答。
三個媽媽打了水,拎著水桶回家去,那個老爺爺跟在后邊慢慢走著。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1.給未點標點處加上標點。
2.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慢一—( ) 重——( ) 后——( )
3.從什么地方看出一桶水很重?
4.看到媽媽拎著這么重的水桶,你會怎么做?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三個兒子》教學設計 篇2
《三個兒子》是一篇生動感人的生活故事。課文通過三個媽媽對自己兒子的夸獎和三個兒子媽媽面前的具體表現的對比敘述,揭示了一個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用質疑解疑為手段,深入文本進行研究,揭示文本主題
“明明是三個兒子,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了一個兒子? 你認為老爺爺看到的是哪個兒子?”,以此激發學生去思考、去探究。接著以感受“水很重、媽媽提水辛苦”為切入點切入。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深入到語言文字當中去體悟,抓住“痛”、“酸”、“走走停停”、“直晃蕩”等詞感受理解。
二、教學時,我以感情朗讀為突破口,讓學生體會三個媽媽不同的心態,幫助理解文本主旨。
先抓住三個母親對兒子不同的評價來引導孩子們去讀書,讀出神,讀出味,讀出情感體驗。然后再抓住“明明有在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這一問題引導孩子們帶著自己強烈的情感體驗去讀書討論,明白事理,并從中升華情感。我設計了讓孩子當作是媽媽,讀一讀媽媽夸獎兒子的話。然后隨機采訪“媽媽們”他們在夸獎孩子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得?學生說的話真是讓我喜出望外!“我為我的兒子驕傲!我為我的兒子自豪!我的孩子是最棒的!......”在讀第二個媽媽夸獎自己孩子的話時,我改變了方式,讓一個學生讀,然后隨機找學生來評價他“你認為他讀的怎么樣?”到了第三個媽媽那里,我讓學生用自己的朗讀來表現那個媽媽的心情,學生說出了那個媽媽心情平靜、平淡,那個媽媽很謙虛,而且學生真的讀出了這樣的語氣。
這節課讓我很欣慰的是學生們朗讀的很到位,讀得有感情,在課堂上不是學生不會說,而是教師引導不到位學生才沒的說,只要教師引導到位,就很容易能調起學生的情感,學生的情感也能發揮的淋漓盡致。
《三個兒子》這一課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學生的潛力,同時也讓我深深體會到只要老師引導到位,學生就能發揮得體。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三個兒子》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懂得要朝陽區父母的道理。
二、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閱讀興趣[課件已展示,音樂在回旋]
師:小朋友們,平時我們的表現得到過很多很多評價!有來自老師的、長輩的以及朋友同學的,當然更多的是來自和自己最親近的父母的!哪個小朋友來說說,平時你的媽媽是怎么評價你的?(點名學生回答問題,個別學生提問)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一群客人,他們將在一口水井邊為我們演繹一個媽媽和孩子之間的故事,瞧,她們來了![出示課題]
來!親熱地和她們打聲招呼吧!(齊讀課題)*
(二)、自讀自悟,發現閱讀樂趣
師:a、媽媽們是怎樣評價自己孩子的呢?請你自己到課文當中去找一找?并用波浪線標出三個媽媽評價孩子的話語。在找的過程當中要把課文讀通順了,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拼音朋友,也可以請同桌幫忙。好!三分鐘朗讀開始……(學生自由朗讀,要求:找準表揚的話)
b、人家都說孩子是媽媽眼中的寶貝,看我們前兩位媽媽多么會表揚自己的孩子啊,誰愿意來當回媽媽,用課文當中的話夸一下自己的孩子。
我們有請第一位媽媽!
(先學聰)1、“我的兒子既(藍色)(聰(紅色)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課件出示]
[卡片出示“聰”字]師:是啊,我們班的孩子就是“聰”明,第一次就把媽媽的話讀得多么傳神啊!(要求:我們怎么把“聰”字記住呢?你發現“聰”字有哪些部分組成的?眼、口、心、耳合起來才是“聰”。)
師:看哪個小朋友已經做到了眼到、口到、心到、耳到,給它換個詞看。[課件出示]:隱去“聰明” [課件出示]
〈采訪剛才讀的同學:
師:這位媽媽,您剛才在夸獎您的兒子,一邊說,一邊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現好的話,我要好好表揚他!
生:我為我的孩子感到驕傲!
生:我還為我的兒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為一個很有名的運動員!
2、交流提高:
師(面帶微笑):我也為你們的兒子感到驕傲,各位媽媽能夸獎地更自豪一點嗎?〉
第二位媽媽是怎么夸獎孩子的呢?〈學生回答后出示課件〉
2、“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藍色)子。” [課件出示]
[課件出示正確的sang讀音]
師:前兩位媽媽把自己的孩子說得多棒啊,一個既聰明又有力氣,一個有一副好嗓子,唱歌好聽極了,第三位媽媽是怎么評價自己孩子的呢?她說……〈直接出示課件〉
3、“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課件出示]
〈這個媽媽在說這話的時候會是怎么樣的心情呀?你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嗎?〉〈指導:讀的語氣要平穩。〉
(三)、體驗主題,感受故事精髓。
師:哦,原來是這樣的三個兒子。但故事最后一個媽媽還和老爺爺發生了一次奇怪的對話,看課文12—13自然段,請你和你的同桌一起準備一下,一個當媽媽,一個做老爺爺,來表演對話。
隨即采訪:奇怪了,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您怎么說只有一個兒子呀?是哪個兒子呀?(第三個)為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找找答案吧!(過渡)
(四)、自主發現,從細小見真情。
請學生默讀準備7-11自然段!告訴老師為什么老爺爺只看到一個兒子?[課件出示]
(看學生的話來說)
師:(555三個媽媽打好了水,這桶水可重了——水到底有多重——
師: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一桶水可重(標重音符號)啦!水直晃蕩(紅色),三個媽媽走走停停(紅色),胳膊(紅色)都痛了,腰也酸了。”
你能用朗讀來表現出水的重嗎?*(學生交流反饋)
[出示生字卡片]“胳膊”(師:在第一個學生讀完后說:學得真棒,把“胳膊”這兩個新朋友都念準了!瞧這兩個字長得真像,它們都是*月字旁,因為他們跟*身體有關,誰還能說出月字旁的字?) 過渡:
師:媽媽這個時候拎著這么重的水,你們猜媽媽會想些什么?(媽媽多么希望―――――)
師:a、第一個兒子的表現是……〈要求讀出贊美的口氣:“像車輪在轉,真好看!三個媽媽被迷住了。” [課件出示]
b、第二個兒子的表現是……〈也要求讀出贊美的口氣:“歌聲真好聽。” [課件出示]
c、師:看來媽媽們夸獎得正確極了:第一個兒子果然是既聰明又有力氣,第二個兒子果真是擁有一副美妙的歌喉,那么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的第三個兒子又是怎樣表現的……[課件出示]
三個孩子一起展示[課件出示]
師:第三個兒子既沒有翻跟頭又沒有唱歌,而是接過了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出示生字卡片“沉甸甸”,直接告訴學生這是個abb的句式,后一個字獨立時應該念第四聲,但當三個字合在一起時應該念第一聲〉
(五)、書寫指導,完善寫字教學。
過渡:時間過得真快,客人們都該回家了,林老師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認識了這篇課文中所有的生字朋友,現在有一個生字朋友它總找錯自己的家,我們一起幫幫它,在田字格中找到自己的家好嗎?(點名學生說寫“拎”字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一點不能忘)〈學生說老師在黑板上書空〉
(六)指明中心,在歌聲中升華情感
[課件歌曲《魯冰花》]
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想到我以前只顧自己舒適,讓媽媽幫我干這干那,現在我覺得這樣做不對,要關心媽媽,自己能做的事盡量自己做。
學生:有時我玩得正起勁,媽媽叫我幫助買東西,我裝沒聽見,學了這篇課文,我覺得自己錯了。
是啊,你們說得都很好,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子女要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從小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長大才能尊老愛幼,熱愛祖國,希望同學們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的、關心他人的人。
板書設計:
三個兒子
聰明有力氣 翻跟斗
唱歌好 唱著歌
沒有特別的地方 接過、提著
只看見一個兒子
“聰”
“胳膊” 〈田字格〉(“拎”) “沉甸甸”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三個兒子》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既”等6個生字,會寫“拎”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師:小朋友們,你們的媽媽表揚過你嗎?
生:表揚過。
師:怎樣表揚的?
當生舉手的少時,師提示:當你考試考好的時候、當你聽話的時候、當你幫媽媽做事情的時候……
生:……
師:你們真是既聰明又懂事的孩子。
2、師: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3課“三個兒子”。
(師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二、讀通課文,感知內容
1、師:三個兒子怎么樣呢?請小朋友自由讀課文,可以借助生字表讀準字音,也可以用字典識字。困難處多讀幾遍,開始吧!
(生自由讀)
2、課件出示詞語:
嗓 子 拎 著 水 桶 晃 蕩 沉 甸 甸
師:誰想讀讀?
(生流利的朗讀詞語)
當生讀到“拎著水桶”時,師:能做個動作嗎?
當生讀到“晃蕩”時,師:誰能用動作表示?
師:你來?
(生再讀詞語)
3、課件出示句子:
師:看!這些句子你能讀好嗎?快!讀給你的同桌聽聽。
(同桌互讀)
師:找一組小朋友開火車讀!
(當一生讀第一句話時)
師:把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讀出來?
(當生讀第二句話時)
師:讀的好,你理解了。
(當一組生讀完時)
師:咱們一起讀讀吧!
(生齊讀句子)
4、師:怎樣能把課文讀的更有味道,下面聽老師來讀課文!
(師范讀課文,生認真聽)
師:謝謝大家!象老師這樣讀讀吧!
(生再讀文)
5、師:小朋友練習的很認真,下面我請同學分段朗讀課文。其他的同學一邊聽一邊用橫線劃出三個媽媽談論孩子的話。
(生認真的聽,認真的劃。)
三、自悟,品讀語言
1、師:都找到哪幾句話?
(生分別讀三句話)
師:下面自己練一練,看誰能讀出三個媽媽不同的語氣。
2、交流一:
課件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
師:請一位小朋友來讀讀這句話。
(一生讀的很好)
師:哎呀,我聽出來了,你的兒子真是誰也比不過他。
師:讓我們一起伸出大拇指,來夸夸自己的兒子,“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
(生齊讀)
4、交流二:
課件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
師:第二個媽媽的話,誰來讀?
(生讀)
師:我聽出來了你讀出了媽媽驕傲的語氣。
5、交流三:
課件出示第三個媽媽的話。
師:這兩個媽媽在談論自己的孩子時充滿了驕傲與自豪,那第三個媽媽呢?誰來讀!
(一生讀的好)
師:哎呦,你讀懂了課文。
(一生讀的不好)
師:再想想該怎么讀?生讀好了。
師:對,就這樣讀!
6、師:讓我們繼續讀課文的7到11段,去認識這三個孩子吧!
(生自由讀)
師:這么重的水,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是怎么做的?
(生匯報)
師課件出示“三個兒子的做法”。
(生再齊讀三個兒子的表現)
四、指明中心,分角色朗讀
1、師:接下來,你和你的同桌,一個當媽媽,一個做老爺爺,來表演12、13段的對話。
(同桌練習)
2、師:誰來?
(指明一組表演)
3、分角色朗讀:
師:下面請小朋友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全文吧!
(師巡視,指導)
師:剛才老師巡視的時候,發現這幾個小朋友朗讀的很好,來為我們展示一下吧!
(叫讀的好的學生)
五、升華主題
1、師:你認為老爺爺看見的應該是哪個兒子?為什么?
2、師:那前兩個孩子怎樣呢,他們就不孝順了嗎?為什么?
(生展開辯論)
師總結:是啊!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3、師:學到這兒,老師突然想起《三字經》里的一句話,送給大家。
(課件出示:“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
五、拓展
師:今天回到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跟他們說說你對這個故事的感受。母親節快到了,你也可以回到家為媽媽做一件事!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三個兒子》教學設計 篇5
讀出一方新天地讀出一方新天地──《三個兒子》說課設計
福建省德化縣龍潯中心小學 黃文杼
一、縱橫聯系,說教材
《三個兒子》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三個媽媽在井邊打水,她們一邊打水一邊夸自己的兒子。當母親們拎著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時候,三個兒子都來了,但只有一個兒子接過媽媽的水桶。在有趣故事的敘述中,揭示了一個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
這篇課文在串連一、二組教材中取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對本組課文的學習方法的小結運用,又將對第二組訓練重點“多讀多想,讀通課文”作好鋪墊。在仔細對教材進行分析解讀基礎上,依據略讀課文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本課教學目標:
1、方法性目標:
獨立閱讀課文,基本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2、情感性目標:
通過課文的學習,懂得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的道理,在生活中做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3、能力性目標:
以初讀、精讀、賞讀、活讀為主線,在不同方式朗讀訓練的基礎上,讓學生“多讀多想、讀懂課文”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理解老爺爺的話,他為什么說只看到一個兒子。
二、靈活多樣,說教法
1、信息收集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應“初步具備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課前,我讓學生多渠道多途徑搜集有關父母疼愛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及反面的材料,這既為上課的對比做好準備,又培養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談話激趣法:
在學生交流身邊的事例基礎上,教師適時談話激趣,拔動學生心中的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課堂中,教師的談話也必不可少,或指導、或點拔、或解疑、或釋惑,將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向深入。
3、體驗教學法:
讓學生走進課文,當媽媽、當老爺爺、當兒子,通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與文本展開零距離的對話,實現“三維一體”的教學。
4、讀書指導法:
“文章思有路,遵路識其真”。(葉圣陶語)如何帶領學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讀書指導十分重要。在本課教學中,我將通過“初讀、精讀、賞讀、活讀”對學生的讀進行四個層面的指導,讓學生的讀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幾個來回,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三、主動參與,說學法
1、聯系生活法:
“語文的學生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課標一語道出了生活是語文學習的土壤。教學中,必須將課堂與生活進行有效地整合。《三個兒子》一文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從自身與父母的關系說起,說平日父母是如何關愛自己的,也談自己在父母繁忙時的一些做法。
2、讀書入境法:
朗讀是十會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學習方法。新課標尤其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實現素質的全面提升。學習《三個兒子》過程中,要著力創設情境,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如初讀、精讀、賞讀,個人讀、小組讀、齊讀,指名讀、比賽讀、分角色讀等等,讓學生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優化自身的綜合素養。
3、合作探究法:
新課程尤其倡導要培養學生的個人意識和團體協作能力,在多維互動的學習中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中,我多次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如小組討論: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
4、多元評價法:
在課堂學習評價中,我嘗試讓自評與他評、師評與生評相結合,讓評價主體多元;讓總結性與商討性評價相結合,讓評價方式多元;讓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讓評價項目多元。通過積極、有效的評價,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評價”中成長。
四、多元閱讀,說程序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我設計了以讀為主的課堂教學策略,讓學生讀出一方新天地。
1、初讀生疑:
上課伊始,讓學生交流課前收集有關母(父)子情深及其他材料,為課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并通過教師的激qing談話導入新課的學習。
師:是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但是,生活中,并非每個孩子都能孝敬長輩,做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略讀課文《三個兒子》。
在齊讀課題后,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流利、正確,并說說你讀懂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弄不明白。在此環節中,可結合讀文,讓學生當"小老師",解決文中新字、新詞的認讀。
2、精讀探究:
梳理疑難,歸納出學生共性的問題:明明是三個兒子走過來,老爺爺為什么說只看到一個兒子?
在精讀過程中,可讓學生采取讀、畫、圈、議等方法,形成個體感悟,而后開展“合作探究”活動。在相互印證,相互補充的基礎上,形成共識。
在交流的過程中,要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
① 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
② 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③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通過朗讀比較、角色扮演、重點圈議等手段,讓學生明白“只有能幫助媽媽分憂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的道理,從而弄清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的原因。
3、賞讀體味:
在此環節教學中,要以指名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扮演讀等多層次的朗讀訓練,對文中的內容進行仔細揣摩、玩味。尤其要注重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置身于課文的角色中去,設身處地地讀,如臨其境地讀。通過賞讀,讓學生明白“母親總是很愛自己的兒子的,她們情愿負重,也不會對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那個用實際行動來分擔母親重擔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兒子”的道理。
4、活讀延伸:
學生在以文本展開卓有成效的對話后,引導其說出心中的感受將變得水到渠成。在活讀階段,可讓學生在通讀全文,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想到了什么。在此間,可通過設置“凡人名言”欄目,激勵學生說出所讀所感,使作者、文本、讀者三者之間的情感達到高度的融合,并由此形成一個課堂高潮。而后,再讓學生完成彈性作業:回家后,認真地完成一件家務事,把做的、想的寫下來,促使學生的學習延伸到課外,建構起大語文的學習觀,并以此帶動形成家庭“親情高潮”。──《三個兒子》說課設計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三個兒子》教學設計 篇6
課 題
三個兒子
課型
新授課
學習目標
1.會認6生字,會寫9個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學習重、難點
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學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習時間
學習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
活動
學習策略
導
入
環
節
一、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1,、同學們,今天又三個小朋友來到我們的中間,大家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出場吧,出示課件,看看這三個小朋友都有什么絕技呢?你喜歡他們嗎?
2、我們一起來讀讀課題,把你對三個兒子的喜愛讀出來吧。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好,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來了解這三個小朋友吧。
讀題導入
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欲望
自
學
環
節
一、小組合作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小組長帶領組員借助拼音,學習生字,掌握識字方法
把課文句子讀通順。
二、小組合作感知課文,理清脈絡
小組合作找出:1)三個媽媽是怎樣夸自己的兒子的?
2)三個兒子看見自己媽媽提水是怎么做的?
3)為什么老爺爺只看見了一個兒子呢?
小組合作學習生字詞語,讀通順句子課文段落
小組探究課文三個問題,突破課文難點
讓學生合作自主學習
交
流
環
節
一朗讀檢查
1、檢查學生讀正確課文中生字。
2、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抽查三個小組組員讀三段,并評出讀得最棒的孩子。
二小組合作交流
小組交流檢查學生掌握的情況
檢
測
環
節
一讀生詞
二讀段落,能分角色朗讀
三課外拓展
鞏固課文生字、詞語和句子
讓學生能夠解決各種類型的題目
板
書
設
計
三個兒子
孝敬父母
教
學
反
思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三個兒子》教學設計 篇7
《三個兒子》第一課時教學實錄
一、欣賞歌曲,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歌嗎?
生:喜歡。
師:老師今天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的好媽媽》和大家一起欣賞。大家邊聽邊想歌曲中的三個兒子為媽媽做些什么事?(課件點擊音樂)
生:歌曲中的小朋友叫媽媽請坐,還端茶給媽媽喝。
師:是啊,多懂事的小朋友呀!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課文《三個兒子》,課文中的三個兒子又是怎樣對待他們的媽媽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請同學們翻開書本p104,自己把課文讀讀,一邊讀一邊把生字寶寶圈出來,注意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學習生字情況。
① 小老師帶讀,該注意的字音要給大家提個醒。
② 去掉拼音開火車讀。
3、學生交流識記字形的方法。
師:同學們,學習生字光讀準字音是不夠的,還得想想用什么好方法來記住字形,你們能告訴老師,你們有什么好方法來記住生字嗎?
生:我用“換一換”的方法記住“桶”,把“小靈通”的通的“辶”換成“木”就是木桶的“桶”。
師:“桶”為什么是“木”?看看p105頁,圖上媽媽拎的桶就是木頭做的。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拎”;命令的“令”加上“扌”就是“拎”。
師:大家能做做“拎”的動作嗎?(學生做拎水的動作)
生:我用“換一換”記住“甸”,把“句”的“口”換成“田”就是“甸”。
師:昨天,老師布置同學們預習過課文,文中哪個詞說明水很重?
生:“沉甸甸”。(師出示“沉甸甸”的詞卡)
師:誰來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甸”單獨念“diàn”, 在 “沉甸甸” 的詞語中讀作“diān”。
師:真厲害!“甸”是多音字。
生:我知道“桑樹”的“桑”加“口”就是“嗓”。
師:我們班誰有一付好嗓子,來,給大家唱幾句吧!(班上“小歌星”上臺現場唱幾句,大家鼓掌)
師:真是一付好嗓子!老師太喜歡你了!
生:我知道“大概”的“概”去掉“木”就是“既”。
生:我用猜謎語記住“晃”,在陽光下光線很強烈。
師:同學們真聰明,想出這么多的好辦法記住字形。老師相信學課文,同學們一定會更棒的!
三、再讀課文。 1、指名學生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課文講了什么?
2、指名回答。
四、學習課文。
(一)學習課文
1、學生默讀課文1-6自然段,劃出三個媽媽說自己兒子的三句話。
師:請同學們再讀讀這三句話,想想你知道了什么?(課件出示三個媽媽說自己兒子的三句話)
(1)學習第1句。
師:誰來說說第一個媽媽說了什么?(貼圖片1)
生:第一個媽媽夸她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師板書:聰明、有力氣)
師:“誰也比不過他”是什么意思?生:她的意思是他的兒子太聰明太有力氣,沒有誰能比得過他。
師:媽媽說這句話時,她的心情怎么樣?
生:她很自豪、很得意!
師:誰來把她那得意的樣子讀出來?(指名生讀)
師:教師也很想讀,能給老師一個機會嗎?(師范讀,生鼓掌)
師:謝謝你們!你們想學老師的樣子來讀讀嗎?想讀的同學勇敢地站起來讀。(學生勇敢地站起來讀第一位媽媽的話)
(2)學習第二句。
師:聽了第一個媽媽在夸耀自己的兒子,第二個媽媽(貼圖片2)也忍不住了,她夸自己的兒子怎么樣呢?
生:她夸自己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板書:好嗓子)
師:誰想當第二個媽媽讀這句話?(指名生讀)
師:誰來說:他讀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他讀得不夠得意。他的頭沒有搖起來。
師:那你自己試著讀一讀,看看有沒有更得意些。
(生夸張地讀,把頭都搖起來了)
師:讀得多好啊!來,你當小教師教教大家吧!(男女生比賽讀)
(3)學習第三句。
師:聽了前面的兩位媽媽這么得意地夸自己的兒子,第三個媽媽呢?
(貼圖片3)她是怎么說自己的兒子?
生:她覺得她的兒子很一般,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板書:沒有特別的地方)
師:老師有道選擇題要送給你們。這兩種讀法,哪種更適合第三個媽媽的語氣?大家可聽好了。(師讀第三個媽媽說自己兒子的話,先用得意的語氣讀,再用平淡的語氣讀。)
師:大家為什么選擇第二種讀法?你們也來讀讀。(全班齊讀)
2、指名分角色朗讀1-6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7、8自然段。
師:三個媽媽打完水拎著水桶回家去,水可真重啊!老師想請同學們讀讀第八個自然段,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水很重?自己先用喜歡的符號做個記號,然后和同桌比比,看誰最會用讀來體會水很重。
1、同桌比賽讀。
2、指名學生讀,讀后評價。
3、師生一起表演讀。
師:老師很想和你們一起讀,可以嗎?我們讀,誰想上臺來表演呢?
(師生一起讀第8自然段,指名學生上臺表演)
師:老師當記者來采訪一下這位同學。這位同學,你好!你能告訴大家你剛才拎這桶水有什么感受嗎?
生:水太重了,真是太難受了。
師:那此時此刻你最希望怎么樣?
生:我最希望有人來提水。
師:噢,是想讓哪個同學上來幫你嗎?
生:不是了,是水太重了,要輪流來提,要換別人來提水了。(生笑)
師:我聽明白了。來,誰愿意上來把這桶水提到門口。
(很多學生舉手愿意上臺提水)
師;請你來提。你真是個有愛心的好孩子!
(三)學習課文9-13自然段
師:三個媽媽拎著這么重的水桶回家去,后來又發生什么事呢?請同學們分小組合作學習9-13自然段,把你讀懂了什么或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在小組內交流交流。
(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9-13自然段)
師:誰想告訴大家你讀懂了什么?
生:我讀懂了三個兒子的不同表現。(出示課件:三個兒子不同表現的句子)
師:大家把三個兒子不同表現的句子讀讀。(齊讀)
師:(出示圖片4)看第一個兒子在干什么?
生:他在翻著跟頭。
師:好看嗎?從書上哪句話看出來?
生:像車輪在轉,真好看!
師:(做車輪轉的動作)他真厲害,三個媽媽都被他迷住了。來,我們把這句話讀讀。
師:第二個兒子呢,他在干什么?(出示圖片5)
生:他在大聲地唱歌,歌聲真好聽。
師:你能學學他的樣子嗎?
生:他是這樣子的。(一名學生學著第二個兒子的樣子引吭高歌,眾笑)
師:有點味道,歌聲真好聽。那第三個兒子呢?(貼圖片6)
生:第三個兒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去了。
師:同學們,這三個兒子,你們最欣賞誰,為什么?
生:我最欣賞第三個兒子,因為他幫媽媽提水。
生:我也是最欣賞第三個兒子,只有他最愛自己的媽媽。
師:說得真好。全班一起把三個兒子不同表現的句子讀讀。看到這三個兒子的不同表現,有一個媽媽問老爺爺:“看見了嗎?這就是我們的三個兒子。怎么樣啊?”老爺爺聽后是怎么說的?誰來讀讀。(指名學生讀老爺爺說的話)。
師:老爺爺說的話是什么意思呢?你們能就老爺爺的話來提個問題嗎?
生:老爺爺為什么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
師:真會提問題!對呀,明明就三個兒子,老爺爺為什么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生紛紛舉手要回答)
生:我知道,因為老爺爺說的是第三個兒子,他很愛媽媽,其他兩個兒子只顧自己表演,只有他為媽媽提水。
生:我知道老爺爺認為只有愛媽媽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師:學到這里,同學們,你們覺得第三個兒子真的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生(齊):不,他很愛媽媽,他是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師:(把“沒有特別的地方擦去寫上孝敬父母”并畫上紅紅的愛心桃)。老師送給他一顆紅紅的愛心桃!
師:老師突然想起三字經里的一句話“香九齡,能溫席,孝與親,所當執”,(課件出示)老師把這句話送給你們。這里蘊含一個感人的故事,回去查查資料或問問父母,下節課來告訴大家。
五、總結。
師: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只有孝敬父母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老師希望同學們回家后好好表現,做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板書設計:
23、 三 個 兒 子
第一個
媽媽頭像
第一個
兒子圖像
聰明又有力氣
第二個
兒子圖像
第二個
媽媽頭像
好嗓子
第三個
媽媽頭像
孝敬父母
第三個
兒子圖像
《三個兒子》教學反思
“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三個兒子》是一篇蘊含著濃濃情感教育的課文,在教學《三個兒子》這一課后,我認為以下這幾點做得比較滿意。
一、歌曲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在上課伊始播放了《我的好媽媽》,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歌曲中孩子孝敬媽媽的歌詞內容也為學習本文奠定了情感基礎。同時,自身生動的教學語言及身體語言也有很強的感染力,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激發著學生對學習的無限熱情。
二、注重朗讀感悟,突出朗讀的層次性。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閱讀課教學應以讀為本,尤其對低年級的學生更應多讓孩子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感情的熏陶。在本課教學中注意朗讀感悟,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朗讀,有自由讀、指名讀、比賽讀、范讀,配上動作讀、合作讀。通過反復朗讀,注于目,出于口,聞于身,記于心,更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時,我還注意讓學生有層次地讀,在初讀課文時,要求學生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讓學生默讀課文,并找三個媽媽說各自兒子的話,然后再讀讀,從三個媽媽的話中知道了什么?以及讓學生體會三個媽媽說起各自兒子時的心情怎樣,指名學生讀,讀后其他學生評價,然后再師生比賽讀等。
三、有趣的識字教學
生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大部分學生學起來會感到枯燥、乏味。在本課識字教學中,我變著法子通過各種形式的識字方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如聯系生活實際,平時見過什么桶?我們班上誰有一付好嗓子,能給大家唱幾句嗎?讓學生上臺來演一演,怎樣“拎”水桶,拎水桶有什么感受,能用文中的一個詞來說說水很重嗎?當學生說出“沉甸甸”時,教師出示詞卡,并讓學生認真看,說說發現了什么?很多學生眼疾手快,馬上注意到“甸”單個字念“diàn”,在“沉甸甸”的詞語中讀作“diān”。
四、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課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本課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例如,讓學生分小組學習課文9-13自然段,學生交流讀懂了什么。最后,讓學生根據老爺爺說的話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解決問題。
《三個兒子》教學評析
一、實實在在的識字教學
在初讀課文階段,吳老師安排讓學生自學生字新詞,相互檢查自學情況,通過看拼音讀,去拼音讀和學生交流記住字形的方法,有效完成了生字教學的任務,體現了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的教學要求,也體現“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目標。在本課識字教學中,吳老師變著法子通過各種形式的識字方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如聯系生活實際,平時見過什么桶?我們班上誰有一付好嗓子,能給大家唱幾句嗎?讓學生上臺來演一演,怎樣“拎”水桶,拎水桶有什么感受,能用文中的一個詞來說說水很重嗎?吳老師還重視語言激勵,如:“多稱職的老師啊!老師太喜歡你了!”等激勵語言有效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以讀為本,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以讀為本”是新課程提倡的教學方法之一。在學習課文1-6自然段過程中,吳老師始終把讀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在讀中找出三個媽媽說各自兒子的話,讀中理解媽媽所說的三句話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感情朗讀和分角色朗讀。在學習課文7-8自然段,讓學生通過朗讀體驗水很重。在課文的最后教師還讓學生通過讀后交流理解老爺爺說的話的意思。這樣,突出了以讀代講,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吳老師還注重朗讀形式多種多樣,有指名讀、齊讀、同桌比賽讀、男女生比賽讀、師生合作讀等。
三、自讀自悟,合作探究。
1、新課程倡導讓學生“自讀自悟”。吳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課文7-8自然段時,重視讓學生感悟。讓學生找出哪些詞語看出水重,通過朗讀體會水重,通過讓學生拎水體驗水重。并創設情境,現場采訪讓學生說說拎著很重的水桶會有什么感受?整個過程體現了學生自讀自悟,學生主體性得到較好的落實。
2、“合作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教學方法之一。在學習課文9-13自然段時,吳老師采取合作學習的策略,讓學生分組討論讀中懂得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再引導全班合作探究,使學生在交流探究的過程中明白了三個兒子的不同行為表現,感受到三個兒子不同的精神境界,讓學生的情感更貼近課文的情感。
3、引導學生質疑解疑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方法。文中的老爺爺為什么說只看到一個兒子?這個問題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吳老師采用引導學生自我發現問題,自我探究問題,自我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明白了道理,得到情感的熏陶。
評析:南靖縣教師進修學校 林躍進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說明
《三個兒子》是一篇十分淺顯的課文,但是淺顯的文字中卻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本課中的三個兒子面對著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著沉甸甸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著唱歌,他們唯獨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到媽媽跟前,接過了沉甸甸的水桶。難怪老爺爺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因為他深知,這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卻能幫助媽媽拎水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一、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
教師是否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是一堂課是否成功的關鍵。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不是服從與被服從的關系,教師應尊重每一個學生促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里,學生的思維才能處于積極主動的活躍狀態。在導入新課,教師就用音樂創設了一種愉悅的氛圍。教師用一首學生很熟悉很感人的歌曲《我的好媽媽》導入課題,讓孩子邊欣賞音樂邊思考:歌曲中的小朋友為媽媽做了一件什么事?孩子們在輕松的氛圍中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習課文時,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上臺來拎水,教師隨機采訪這位同學拎水時的感受。同時,教師自身生動的教學語言及身體語言也有很強的感染力,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激發著學生對學習的無限熱情。
二、扎扎實實的朗讀訓練。
閱讀課教學應以讀為本,尤其對低年級的學生更應多讓孩子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感情的熏陶。在本課教學中更要注意朗讀感悟,在教學中設計了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朗讀,有自由讀、指名讀、比賽讀、范讀,配上動作讀、師生合作讀。通過反復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教師還應讓學生有層次、有目的地讀,如在初讀課文時,要求學生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讓學生默讀課文1-6自然段,并劃出三個媽媽說各自兒子的話,然后再讀,從三個媽媽的話中知道了什么?學習課文7-8自然段時,讓學生通過同桌比賽讀第8自然段,看看誰最能通過朗讀來體現水很重。最后,讓學生讀讀老爺爺說的話,看看誰能根據老爺爺說的話來提問題。
三、生活化的識字教學。
教學即生活,教師僅僅把自己對文本的感受、理解、體驗傳授給學生是不行的,教學應該也讓學生與文本的感受、體驗、理解發生“碰撞”,產生火花,從這個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注重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識記生字。如你們平時見過什么桶?看,圖中媽媽拎的桶就是木桶。我們班上誰有一付好嗓子,能給大家唱幾句嗎?全班能做一做拎水的動作嗎?能用文中的一個詞來說說水很重嗎?
四、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課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本課教學中,教師積極倡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例如:在學習課文1-6自然段中,學生默讀課文,并劃出三個媽媽說各自兒子的三句話,再自己讀讀這三句話,并說說從媽媽的話中知道些什么;讓學生分小組學習課文9-13自然段,學生交流讀懂了什么;最后,讓學生根據老爺爺說的話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解決問題。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三個兒子》教學設計 篇8
【教材簡析】
《三個兒子》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是一個生動感人的生活故事。課文通過三個媽媽對自己兒子的夸獎和三個兒子在媽媽面前的具體表現,揭示了一個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課文內容淺顯,語言通俗,人物對話較多。
【設計理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謂“自主學習”是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的,學者寵維國將“自主學習”概括為“能學──想學──會學──堅持學”。要力圖體現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堂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促其在自主、自讀、自悟中自得,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設計特色】
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對話溝通,促進發展。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獨立識字能力,認識6個生字,會寫9個字。
(知識與能力)
2、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理解老爺爺為什么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過程與方法)
3、欣賞課文的內容,體會媽媽的辛苦,懂得關心、孝敬父母。
(情感態度價值觀)
【教學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情感,理解老爺爺為什么說只看見一個兒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教學課件。
2、多方面收集有關父母疼愛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及反面的材料。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6個新字、會寫4個生字。
2、讀通、讀熟課文,感知大意。
二、教學過程
1、巧設懸念,導入新課:
⑴ 看到幾個兒子?
(出示課件:三個兒子)
⑵ 出示老爺爺說的話:“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⑶ 設疑:
明明三個兒子,老爺爺怎么說一個兒子呢?
⑷ 揭題:
23 三個兒子。
(齊讀課題,指導輕聲)
設計意圖:質疑問題是兒童的天性,它好像一把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在“疑”的驅使下,兒童會主動產生學習的意愿,并渴望及時解疑,學生會自覺而積極地投入學習,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2、初讀感知,學習字詞:
⑴ 學生按自學四步驟自學課文。
⑵ 同桌互讀,互相糾正讀音。
⑶ 讀一讀帶有生字的句子:
① 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② 又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③ 三個媽媽拎著水桶回家去。
④ 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⑤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⑷ 小組合作學習生字,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⑸ 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設計意圖: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給兒童以勞動的快樂,取得學習成績的快樂,喚醒隱藏在他們內心的自豪感、自尊感,這是教育工作的一條金科玉律。”這一環節,雖然只是簡單的說說自己是怎么認識記住這些字的,但孩子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能增強學生進行表達交流的自信心和勇氣。
⑹ 游戲檢查識字:
① 開火車認讀。
② 聽音舉卡片。
③ 送生字回家。
⑺ 推薦小組成員分段讀課文。正音。
⑻ 你有什么問題要提嗎?有問題要考考大家嗎?
學生自由提問題,簡單的可當堂點撥。
設計意圖:“你有什么問題考考大家?”這是一個思維難度較大、有多種結論的開放性問題。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有一種強烈的自豪感,自己也能當老師,學生的積極性就高了。這個小環節花時不多,而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展示,促使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3、生字書寫,示范指導:
⑴ 出示“我會寫”中的“拎、甸、桶、停”四個單字。
⑵ 學生觀察生字,說說最難些的是什么字,每個字寫時要注意什么。
⑶ 教師范寫重點字。如:“拎”字的右邊不要寫成“今”。
⑷ 學生練寫,共同評議,展示優秀作品。
設計意圖:突出難字的學習,給學生充分寫字的時間,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讓他們明確認真寫字的重要性。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鞏固字詞,會寫“聰、胳膊、晃蕩”;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道理。
二、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⑴ 復習生字詞語,學寫“胳膊、晃蕩”。
⑵ 真誠地表揚:你們可真能干呀,這么多的生字都會認了,還能把字寫得這么漂亮,真了不起!
⑶ 小朋友,老師是這樣表揚你的 ,那你們的媽媽是怎么表揚你的呢?
(學生自由表達)
⑷ 你能學著當當媽媽嗎?說什么,是怎么樣的表情和動作呢?
(學生自由表演)
⑸ 今天,有三個媽媽也在夸獎自己的孩子,請你自己去讀讀課文,找出媽媽表揚孩子的話。
設計意圖:在復習生字詞的時候,利用老師真誠的表揚,能讓學生聯系生活,回憶媽媽的夸獎,為后面課文的感情朗讀墊定了基礎,是孩子們表達真實感情的需要。同時,在講述媽媽的話的同時,提高要求,讓孩子們把媽媽的動作和神態也表現出來,經過這樣的加工,一個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驕傲的媽媽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
2、自讀自悟,體驗閱讀:
⑴ 三個媽媽是怎么夸獎自己的孩子的,請仔細讀課文,用橫線劃出媽媽表揚的話。
⑵ 把自己當成媽媽,去讀一讀媽媽的話,讀出媽媽的感情來。
⑶ 交流:
把自己找到的三個媽媽的話讀給大家聽。
⑷ 在你的學習小組里和小伙伴一起練一練,看誰最能讀出媽媽的語氣。
(學生相互交流)
設計意圖:四人小組是一個學習的小天地,也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現的好地方,把自己最好的讀出來,能讓學生充分感受自己的進步。同時,“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博采眾長,吸取別人的經驗能讓自己迅速成長。
3、朗讀交流,感受樂趣:
⑴ 你都找到了哪幾句話?
⑵ 第一個媽媽的話:
(課件出示:“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① 請一位小朋友來讀讀這句話,大家聽聽,他把自己當成媽媽了沒有。
② 采訪剛才讀的同學:這位媽媽,您剛才在夸獎您的兒子,一邊說,一邊在想些什么呀?
③ 交流提高:
有這樣的兒子可真是讓人驕傲,各位媽媽能夸獎地更自豪一點嗎?
(學生練讀)
把你們練習的結果表現給你的同桌看看。
(同桌相互讀這句話)
⑶ 第二個媽媽的話:
(課件出示:“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① 第二個媽媽是否也驕傲、自豪呢?誰來讀讀。
(指名學生朗讀)
② 朗讀、評價。你們覺得這個媽媽讀的怎么樣?
(適當點撥,加上動作就更好了。)
③ 自由練讀,感悟提高。
設計意圖 :在第一個媽媽的練習朗讀時,學生已經初步明確了怎么樣才能讀出感情,讀出味兒。所以在讀第二個媽媽的話時,就只需要稍作點撥就行了。放開手腳,讓他們自己去讀,去悟,會有更多的收獲。
⑷ 第三個媽媽的話:
(課件出示:“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說很么特別的地方。”)
① 第三個媽媽也像前兩位媽媽一樣嗎?這是為什么呀?
(課件出示“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② 這你從她的話里知道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媽媽?
(謙虛,不炫耀,樸實等)
③ 你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嗎?讀給同桌聽聽看。
設計意圖:張田若先生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采取多種形式的讀,以讀為主,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思考,并在小組交流、師生互動、合作學習中動口、動腦、動情地學習朗讀,發展語感,同時在思想和情感方面接受潛移默化的熏陶。
4、自主發現,升華主題:
⑴ 媽媽心目中的兒子:
聰明能干。
(板書 聰 指導看字形)
⑵ 聽師范讀第8自然段:
① 讓學生用耳聽,你仿佛聽到什么?
(媽媽喘氣聲,水晃蕩聲等)
② 讓學生用眼看,你仿佛看到什么?
(媽媽流汗,彎著腰很累的樣子)
③ 讓學生用心體會用口說說,你此時的感受。
設計意圖:“聰”是本課要求寫的字,此時的書寫指導很巧妙地與理解課文連在了一起,既讓學生能記牢這個字,了解這個字的意思,同時也明白了水很沉,為下文的學習作好輔墊。
⑶ 面對如此沉甸甸的水桶,不同的兒子有不同的做法,老爺爺看見了,怎么說的呢?
(自己找伙伴合作表演,三個兒子,三個媽媽,一個老爺爺。)
⑷ 隨即采訪老爺爺:明明三個兒子,老爺爺您怎么說只有一個兒子呀?
⑸ 全班參與討論。
(提煉出中心: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⑹ 練習:
這個媽媽還會和老爺爺說什么呀?你們能把故事編下去嗎?
設計意圖 :給課文補上空白,進行了一個拓展練習,同桌兩個人續編對話,讓本來處于模糊狀態的同學也能深切體會到作為一個孩子,要成為必須孝順父母,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孩子。
5、回顧課文,拓展提高:
⑴ (出示課件:人物圖)瞧,媽媽、兒子、老爺爺都站在我們面前,你最想對誰說,說什么呢?
⑵ 你覺得該怎么樣孝敬父母親?
設計意圖 :讓文本與學生的感受、理解、體驗發生“碰撞”,產生火花,從這個角度看,它就是生活。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進行生活教育,讓學生明白“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這一環節聯系生活實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能讓學生在閱讀中提升自己。
⑶ “為人子,方少時”,古時候有一個小黃香,他就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講述黃香孝親的故事。
設計意圖 :“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以這個小故事作為一個生長點,引發學生去搜集有關的詩詞故事,把學生的視野一下子由課內引向課外,有效地拓展了學生學習的時空,體現了“大語文”的教學理念。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三個兒子》教學設計 篇9
一、設計理念:
兒子,這個字眼在媽媽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媽媽”這個字眼,在兒子的心里是怎樣的呢?我們感動于“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贊頌母愛的時候,是否應該引導孩子們讀讀“黃香溫席”、“臥冰求鯉”,這些頌揚子孫孝心的文章呢?本課中的三個兒子面對著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著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著唱歌,他們唯獨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到媽媽跟前,接過了沉甸甸的水桶。難怪老爺爺說他只看到一個兒子,因為他深知,這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卻能幫助媽媽拎水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這是一篇十分淺顯的課文,但是淺顯的文字中卻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本課教學中,我們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們講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含,只要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 “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這一問題引導孩子讀書討論就可以了。
二、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教學過程:
師:我現在的角色變成了一位媽媽了,昨天我見到了三個兒子,你想知道這三個兒子怎么樣嗎?那就讓我們去見一見這三個兒子吧!(教師板書:三個兒子)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文中的生字詞(帶拼音)。
師:媽媽要考一下孩子們,看你們是不是都學會了呢?(開火車認讀)
師:評價讀的情況,不服也不行呀,媽媽想聽一聽這個故事,指生讀。
師:講得不錯,剛才我聽到三個媽媽好像在說自己的兒子,說什么呢?
課件出示: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又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教師指學生讀一讀。)
師:當媽媽的多高興啊!
(多指幾生讀一讀。)要求把媽媽高興的語氣讀出來。
師:兩個媽媽夸完了自己的孩子,第三個媽媽是怎樣說的呢?課件出示: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特別的地方。(指生讀。)
教師板書:一個 一個 另一個 (讓學生根據他們書上的描述給他們起名字。)
大力士 歌迷 一般
師:媽媽提著水桶回來了。
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及時表揚。)
師:看著媽媽提水,那三個兒子是怎樣表現的?
出示:一個孩子翻著跟頭,象車輪在轉,真好看!
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結果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找三個學生讀一讀。)進行激勵
另找三位讀,讀后教師對他們進行現場采訪:當你看見媽媽提水回來時,你在做什么?(板書:翻跟頭 唱歌 提水)
師:出示:“三個兒子?”老爺爺說,“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指生讀。
師:我很奇怪,明明是三個兒子,為什么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師:第三個兒子做得不錯,你能評價一下他嗎?
板書:懂事 孝順 真正的兒子
師:是不是只幫媽媽提水就是孝順媽媽,我們還可以幫媽媽做些什么呢?
(板書:媽媽,我要)
師:請你們自由朗讀課文,看誰讀得聲音最洪亮。
師:激勵學生,提出要求:請一位學生讀給大家聽。
師:一個人讀全文真辛苦,我們一人讀一段吧。
師:現在我們對三個兒子有了更深的了解,休息一下,我們來寫字。
出示:桶 甸 (提醒應注意什么)
師:布置作業:想想怎樣才是爸爸媽媽真正的孩子?在家幫爸爸媽媽做一做。
板書:
三個兒子
一個 一個 一個
翻跟頭 唱歌 提水 ( 懂事 孝順)
媽媽,我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三個兒子》教學設計 篇10
●1.拓展。
(1)如果前面兩個孩子,聽了老爺爺的話,看了第三個孩子的表現,他們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呢?是啊,這三個兒子都是媽媽的好孩子。
(2)那你們呢?把你的“特別的表現”先告訴你的同桌。
2.讀文與學文。
(1)學習媽媽的話。小朋友的表現都很好,這么短的時間里記住了所有生字,媽媽看了一定會夸獎你的.她會說些什么?
(2)看了第三個孩于的表現,聽了老爺爺的話,前兩個孩子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呢?
(3)學到這兒,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在家里是爸媽的好孩子嗎?告訴你的同桌吧!
●1.重點讀第6自然段:“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1)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生1:也許是說她的兒于既不聰明,也沒有力氣。
生2:也許是說她的兒于既不會唱歌,嗓子也不好聽。
生3:也許是她的兒子太普通,沒有什么特別的。
生4:也許是她媽媽不愿在別人面前夸耀她的兒子,要留一手。
(2)你有什么問題要問這個媽媽。
生二:你的兒子真的沒有什么特別的嗎?
2.表演(想象補充,四人小組合作)。
當這個孩子接過沉甸甸的水桶時,這三個媽媽會怎么說。
生1:瞧,您的孩子多么疼你!唉,您有一個好兒子。
生2(羨慕地):您還說您兒子沒有什么特別的。
生3(微笑著):他還經常幫我干活,經常對我說:“這是我應該做的!”,真的沒有什么特別的。
3.實踐活動。
小記者訪談:實話實說
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學了這篇課文,你又有什么新想法。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三個兒子》教學設計 篇11
《三個兒子》學案設計
基本內容:
《三個兒子》是小學語文人教版第四冊中的一篇課文。課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三個媽媽在井邊打水,她們一邊打水一邊夸自己的兒子。當母親們拎著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時候,三個兒子都來了,但只有一個兒子接過媽媽的水桶。在有趣故事的敘述中,揭示了一個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本課教學中,我們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們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涵,只要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先抓住三個母親對兒子不同的評價來引導孩子們去讀書,讀出神,讀出味,讀出情感體驗。然后再抓住“明明有在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這一問題引導孩子們帶著自己強烈的情感體驗去讀書討論,明白事理,并從中升華情感。
學案設計中,充分體現合作探究,把課堂還給學生。新課程尤其倡導要培養學生的個人意識和團體協作能力,所以我也將課堂中學生所能解決的問題拋給學生,如:水桶這么重,連媽媽都要走走停停,而且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為什么第三個兒子要接過水桶呢?為什么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呀?這些問題在互動的學習中相信很快就能夠迎刃而解。因此在設計中,我多次設計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
學案設計過程
一、初學提綱
1.自由讀文,劃出生字詞,標自然段
2.生字認讀,交流識字方法
學生活動:a.同桌相互交流識字方法
b.同桌互當小老師讀生字
3.詞語認讀,并用喜歡的詞語說話
教師活動:出示詞語卡片
學生活動:a.小組合作,讀詞語
b.小組匯報認讀詞語。蕩”單獨讀第四聲,在此詞中讀輕聲;沉甸甸中的“甸”單獨讀第四聲,在abb類詞中讀第一聲,并通過學生拎裝滿水的水桶體會水重而沉就是沉甸甸的意思。
教師活動:出示沒有生字注音的生詞。
學生活動:齊讀生字
4. 讀課文,找出三位媽媽的話。用“———”畫出來。
二、深學提綱
(一)自讀自悟、合作研討:三位媽媽是怎樣夸自己的兒子的。
1.及時鼓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活動:老師發現你們今天都表現特別好,大家都是這個?(豎大拇指)同學們,這是什么?(生:這是“棒”、這是“行”的意思)哎喲,我發現大家還不夠自信。同學們,你們就是最棒的,最行的。生字認得好,課文讀的好聽,孩子們,你們瞧,老師們在表揚大家呢。那讓我們回憶回憶,在過去的生活中,你們的媽媽曾經怎樣表揚過你呢?
學生活動:回憶,在過去的生活中,媽媽曾經怎樣表揚自己的,在小組內交流,自由回答
『設計意圖』:在復習生字的時候,給孩子們帶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信息,但是,利用老師真誠的表揚,通過聯系生活,回憶媽媽的夸獎,馬上就使孩子們從枯燥中走出來,進入興奮的狀態,為后面課文的感情朗讀墊定了基礎,是孩子們表達真實感情的需要。同時,在回憶媽媽的話,講述媽媽的話的同時,提高要求,讓孩子們把媽媽的動作和神態也表現出來,經過這樣的加工,一個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驕傲的媽媽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
2.課文里的三位媽媽是怎樣夸自己的兒子的。
教師活動:出示學習要求:把自己就當成媽媽,讀一讀媽媽的話,讀出媽媽的感情來
學生活動:1.合作交流,找出三位媽媽的話
2. 把自己當成媽媽,多種方法進行朗讀,讀出媽媽的感情來。
“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這位媽媽說這句話時是怎樣的心情?(自豪、驕傲等),說這句話時會有怎么樣的表情?(抬頭,笑,眼睛放光) 再進行朗讀練習。個別讀。齊讀。
“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學生活動:a.體會這位媽媽的心情,驕傲,自豪的朗讀。
b.邊讀邊做動作,體會媽媽的心情。
教師導語:兩位媽媽都夸獎了自己的兒子,而第三位媽媽卻什么也沒有說,這是為什么?這個媽媽的話應該怎么讀? 這位媽媽說這句話時什么心情?
學生活動:1. 自由說自己的想法
2.體會交流(這媽媽不好意思,沒什么自豪,不愛夸耀)
3. 謙虛地讀一讀第三位媽媽的話。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們更進一步地把自己轉化成媽媽的角色,讀了以后訪問同學,其實時時處處都在提醒他們:你說的話是媽媽說的話。這樣挖掘內心的交流,讓孩子們很快就體會到作為一個媽媽在介紹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是怎樣的驕傲和自豪。然后再自由練讀,提供練習提高的空間,試圖把“授之以魚”轉換成“受之以漁場”。
(二)品讀文本,體會“孝敬”美德
1.朗讀7、8自然段,體會“水重”
教師活動:a.導語: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三位媽媽打完了水向家走去。媽媽提著水桶她們走走停停,走走停停,這是為什么呀?
b.出示學習要求:找出課文描寫水重的詞語或句子,把它讀出來,體會水桶的重,(2)請學生上臺表演媽媽提水桶,體會水桶重。
學生活動:a.默讀課文7、8自然段。
b.用----劃出描寫水重的詞語或句子。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c. 請學生上臺表演媽媽提水桶的樣子。
d.朗讀表現水桶重,最需要有人幫助。
e朗讀提高
『設計意圖』:自主發現是這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每個《語文園地》里都有“我的發現”這樣一個內容,經過快一年的實踐,感覺到孩子們的觀察發現能力已經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因此,這里設計了一個通過自主發現,領悟文章的深層含義的環節,從細小的地方發現水桶很重,更進一步發現兒子對媽媽的一片真情。
2、朗讀9,10自然段,找出三個兒子面對這么重的水的做法,畫上自己喜歡的符號。
學生活動:a.用“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說句完整的話。
b.體會:第三個兒子有什么優點,被老爺爺看到了?在老爺爺心中怎么樣的兒子是好兒子?
c.讀第三個兒子幫媽媽提水的句子
教師活動:a.導語:看到這樣的孩子,你體會到了什么?想說些什么?體會感悟,挖掘孩子內心的想法。
學生活動:自由交流
3.指明中心,升華主題
教師導語:其中一位媽媽和老爺爺也有一段對話,和同桌分角色讀。
學生活動:和同桌分角色讀媽媽和老爺爺的對話。
教師活動:采訪“老爺爺”:奇怪了,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您為什么說只有一個兒子呢?(指名回答)
只有 的孩子,才是 的孩子。
學生活動:a.體會:第三個兒子有什么優點,被老爺爺看到了? 在老爺爺心中怎么樣的兒子是好兒子?
b.再讀第三個兒子幫媽媽提水的句子。
4.小結:爸爸、媽媽給了我們生命,養育了我們,多辛苦啊!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同學們,現在條件好了,水桶是不用你們提了,你覺得從今天開始你們可以幫爸爸、媽媽做些什么事來孝敬他們?(生自由說)回憶父母曾經為我們的付出、給我們的關愛,請在這張空白的心形卡片上寫下你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幾句心里話。
學生活動:a.在自己準備的紙上寫出想對父母說的話。
b. 請幾位學生讀一讀卡片上的話
三、練習提綱
1、詞語認讀,并用喜歡的詞語說話
既然 嗓子 晃蕩 胳膊 沉甸甸 拎著 水桶
2、用“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說句完整的話。
3、體會感悟
只有 的孩子,才是 的孩子。
2 在自己準備的紙上寫出想對父母說的話。
《三個兒子》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理解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材分析:
《三個兒子》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單元教材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選編課文,以誠信、孝敬貫穿始終,把優秀的思想品質教育融合在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課文中的三個兒子面對三位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對媽媽手里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兒子,卻能實實在在幫助媽媽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夠孝敬父母的兒子。
《三個兒子》語言十分淺顯,但在淺顯中卻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因此在教學中無需逐字逐句地給學生講課文的思想內涵,但要正確巧妙地引導學生閱讀,能讓學生融入生活場景,自主學習,體驗閱讀的樂趣,獲得閱讀后的成就感,并能從第三個兒子的身上發現他的閃光點影射到自己的身上。
學情分析:
由于二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課堂上容易感到疲倦,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既要努力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又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校學生素質較高,大部分學生語感較好,把課文讀流利不存在什么問題。因此,我把指導朗讀的重點放在指導人物角色朗讀方面,進入角色朗讀也正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通過朗讀,體驗閱讀的樂趣,感悟做人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件《游子吟》導入新課:
二、二,生字詞
4自由讀文,劃出生字詞,標自然段
5 出示生字認讀,交流識字方法
6 出示詞語認讀,并用喜歡的詞語說話
既然 嗓子 晃蕩 胳膊 沉甸甸 拎著 水桶
蕩”單獨讀第四聲,在此詞中讀輕聲;沉甸甸中的“甸”單獨讀第四聲,在abb類詞中讀第一聲,并通過學生拎裝滿水的水桶體會水重而沉就是沉甸甸的意思。(課件出示沒有生字注音的生詞,生齊讀。)
三、自讀自悟、合作研討
師:老師發現你們今天都表現特別好,大家都是這個?(豎大拇指)同學們,這是什么?(生:這是“棒”、這是“行”的意思)哎喲,我發現大家還不夠自信。同學們,你們就是最棒的,最行的。生字認得好,課文讀的好聽,孩子們,你們瞧,老師們在表揚大家呢。那讓我們回憶回憶,在過去的生活中,你們的媽媽曾經怎樣表揚過你呢?
(學生自由回答。)今天,我們來看看課文里的三位媽媽是怎樣夸自己的兒子的。
1、讀課文,找出三位媽媽的話。
師:請同學們邊讀課文邊找出三位媽媽評價自己孩子的話,用“———”畫出來。
2、全班交流:指名讀、自讀。
3、指導朗讀三位媽媽的話,體會閱讀樂趣。
(1)出示第一位媽媽的話,指名讀,學生評價。
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指導:誰來讀一讀?你為什么這樣讀?這位媽媽說這句話時是怎樣的心情?(自豪、驕傲等)讀后再指導:媽媽說這句話時會有怎么樣的表情?(抬頭,笑,眼睛放光) 再進行朗讀練習。個別讀。齊讀。
師:第一位媽媽這樣夸獎自己的兒子,第二位媽媽也不甘示弱,她又是怎樣夸自己的兒子的呢?
(2)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指導朗讀。(提示:可邊讀邊做動作)
(3)出示第三位媽媽的話,指名讀。
師:兩位媽媽都夸獎了自己的兒子,而第三位媽媽卻什么也沒有說,這是為什么呀?(指名說說自己的想法)
指導:這個媽媽的話應該怎么讀?你為什么這樣讀?(平淡點)
這位媽媽說這句話時什么心情?(不好意思,沒什么自豪,不愛夸耀等) 誰能謙虛地讀一讀?
四.學習課文第7、8段
品讀文本,體會“孝敬”美德。
(1)引導朗讀7、8自然段:
師: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三位媽媽打完了水向家走去。媽媽提著水桶她們走走停停,走走停停,這是為什么呀?課文的哪些詞語或句子告訴了我們水重?你能把它讀出來嗎?
1.讀第一句話:一桶水可重啦!
2.三個媽媽提著一桶水感覺怎么樣?指導朗讀
他們最需要什么?(有人來幫他們)
(2)引導朗讀9——11自然段:
師:三個兒子面對這么重的水,他們分別是怎么做的呢?請大家繼續讀課文,找出三個兒子的做法,畫上自己喜歡的符號。
說話練習:用“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說一句完整的話。
師:如果這三個兒子就在你面前,你想對他們中的誰說點兒什么嗎?
(3)引導朗讀12、13自然段:
師:其中的一位媽媽和老爺爺也有一段對話,請和同桌分角色讀一讀。
采訪“老爺爺”:奇怪了,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您為什么說只有一個兒子呢?(指名回答)
第三個兒子有什么優點,被老爺爺看到了? 在老爺爺心中怎么樣的兒子是好兒子? 再讀第三個兒子幫媽媽提水的句子。
四、總結課文,升華主題。
1、是啊,爸爸、媽媽給了我們生命,養育了我們,多辛苦啊!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同學們,現在條件好了,水桶是不用你們提了,你覺得從今天開始你們可以幫爸爸、媽媽做些什么事來孝敬他們?(生自由說)回憶父母曾經為我們的付出、給我們的關愛,請在這張空白的心形卡片上寫下你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幾句心里話。
4、請幾位學生讀一讀卡片上的話。(及時鼓勵、引導)
六、小結:同學們,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師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用你們美麗的微笑去回報母親吧!
七、作業:從今天開始行動起來,每天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有心的同學還可能將這些記在你的日記中,我將是一份最好的成長記錄。
八,板書設計
三個兒子
孝
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三個兒子》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教學重難點】正確書寫4個字。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師:小朋友,今天有三位像你們一樣可愛、乖巧的小男孩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你們想認識他們嗎?(想)那咱們一起來學習23課《三個兒子》吧。
(板書課題:師指題)
師:一起來讀讀題目。
二、認讀生字
1、劃生字:
師:好,下面就打開課本23課,請用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課文讀一讀。讀的時候還要用“──”把生字詞找出來然后標上拼音,現在開始。
2、生自由讀生字:
師:同學們,生字寶寶從你們的書本里跳了出來,你們在下面先把它們認一認、讀一讀,然后讀給你們的同位聽,看誰能把生字寶寶讀準?
3、抽生讀生字:
師:誰把生字寶寶讀準了?
師:還有誰想來嗎?
師:看誰比他讀得更好?
(齊讀生字)
師:恩,讀得真不錯,大家一起來讀讀吧。
4、小組比賽讀生字:
師:那咱們就來個比賽,怎么樣?(好)一個小組讀一個詞看哪個小組讀得又快又準。
5、“去掉拼音”讀生字:
師:老師把生字寶寶的帽子摘掉了你們還認得它們嗎?(認得)同位之間互相讀一讀。
6、“開火車”讀生字:
師:同學們讀得多積極啊!下面我們來“開火車”。(火車,火車那里開?)再來!還想來嗎?
7、男女生比賽讀生字:
師:恩,還有那么多同學想讀,這樣吧!咱們男女同學再來個比賽,好不好?
三、認記生字
1、記生字:
師:同學們,你們的小嘴巴讀生字那么厲害,那你們的小腦袋能把生字記好嗎?(能)真棒,下面就給同學們一點時間,同位之間說一說記生字的方法,開始。
2、生介紹記生字的辦法:
師:哪個同學能把記生字的好辦法說給大家聽聽?
師:還有同學想說嗎?
師:還有其他不同的辦法嗎?
3、小結:
師:同學們,你們記生字的辦法可真多啊!你們都把生字記好了嗎?
四、運用生字
1、用生字詞說句子:
師:記好了?現在老師把生字寶寶送進句子里,你們還能把它們讀好嗎?
生:能。
⑴ 誰想來讀讀這個句子?(想讀的同學都站起來)恩,岑老師想考考大家,誰能夠用“聰明”來說一句話?
⑵ 好,第二個句子誰會讀。
(想讀的同學都站起來)
⑶ 第三個句子男同學來讀讀行嗎?
(行)
⑷ 第四個句子我們一起加上動作來讀讀,好不好?
⑸ 第五個句子我們讓給女同學來讀讀。
2、生選詞填空:
師:同學們剛才生字寶寶跑出去迷路了。
⑴ 你們能把它們送回家嗎?
(這個同學做對了沒有?好,你真會做題!)
老師想請第一組和第二組的同學讀讀這個句子。
⑵ 誰還想來幫生字寶寶呢?
(他說對了沒有?恩,你真會想問題!)
老師想請第二和第三組同學來讀讀?
⑶ 還有兩個生字寶寶誰去幫它們呢?
(生字寶寶謝謝你的幫忙!)
老師想請第三和第四組同學來讀讀?
⑷ 還有最后一個生字寶寶,誰最勇敢把它用回家?
(你真個勇敢的孩子!)
這個句子老師想讓第七組同學讀讀。
五、指導寫字
1、指導寫“拎、桶、晃、”三個字
師:剛才同學們記生字真有辦法!,相信我們班同學也能把生字寫好的。不過在寫字之前,老師要看看誰的眼睛最厲害,能看出這三個生字要注意地方。
(出示課件)
2、師范寫:
師:好拉!現在拿起你們的小手跟老師一起寫一寫。
3、生仿寫生字:
師:現在你們都知道怎樣寫好這些字了嗎?(知道)那你們打開書本107頁,在田字格里把這三個字寫一寫,寫的時候要注意把腰挺直。
4、評價生寫的生字:
師:好拉!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評一評這兩個同學的字寫得怎么樣?
(誰來評一評)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同學的字。
(還有誰想來評評?)
六、通讀全文
1、師范讀全文:
師:同學們寫字很漂亮也很認真,而老師也想來讀讀課文,你們想聽聽老師是怎樣把課文讀好嗎?聽的時候把你喜歡的那些段找出來。
2、自由讀喜歡的一段:
師:你們也想來讀讀嗎?(想)那你們在下面把自己喜歡的那些段多讀幾遍然后讀給你們的好朋友聽聽。
3、抽生讀自己喜歡的一段:
師:剛才,你們的小伙伴都聽到你們朗讀課文,那你們現在能把喜歡的一段讀給全班的同學和老師聽聽嗎?
(抽3~4生)
七、總結
今天,我們跟很多的生字寶寶交了朋友而且還認識了三個兒子,收獲可真多哩!我們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2、在朗讀中感受母親對兒子的愛,感受老爺爺話語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難點】感受母愛,學會孝順、體貼母親。
【教學過程】(略)
【教學反思】
今天我教學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3課《三個兒子》的第一課時。
在這個課時里我擬定了以下的兩點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安排了下面的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讓學生在通過視覺感知三個跟他們年齡相近的小男孩從而導入今天要學習的課文當中。
二、認讀生字
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多種讀生字的方法讓學生有層次地去認讀生字。
三、記生字
記生字是在熟讀生字的基礎上的一個延伸。對學生的識字提高了一個臺階,要求學生不僅會讀這個詞而且能夠在腦海中初步建架這個生字。
四、運用生字
學生認讀生字,記生字的目的都是為了能夠把生字運用語言環境中和生活實踐當中。
五、指導寫字
寫字是低年級學習的其中一個重要部分。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我安排了師范寫,生仿寫,評字這些環節,其目的是讓生通過觀察,仿照,對比去提高和改進自己的寫字水平。
六、通讀全文
這個環節中,本班學生仿照能力比較強,針對這個特點我設計了師范讀這個部分。師范讀完就放手讓學生去讀去體會文中要表達的感情。
這節課中成功的是:
1、我能夠按要求完成教學任務和實現了提出的教學目標而且能有效地達到了識字教學的要求。
2、在這節課中我覺得師生之間的溝通比較配合,能活躍課堂的氣氛,并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相對的強。
然而這節課失敗的地方是:
⑴ 我對新改的教案還是不夠熟練,使得在授課的時候有出現忘記教學環節的情況,這是不應該出現的毛病。
⑵ 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的教態欠缺自然。也許是緊張的原因和對教案不熟悉的關系使得自己心里有種不踏實的感覺而導致忽視了教態與自然。
⑶ 在教學的過程中,每當學生回答完一道題目的時候老師都忘記了給學生及時的表揚,從而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形式也相對比較少。
⑷ 在教學的環節中還有欠缺的地方如課件的顏色比較鮮艷可能影響學生的視覺;通讀全文的部分沒能讓學生帶著目的地去讀通讀懂全文。
⑸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最失敗的就是沒有有效地掌握授課的時間,提前結束教學過程使得學生沒能將課文熟讀,也就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
在這一次識字教學中,我有得也有失但是從中我認識到自己不足和欠缺的地方。在日后的教學中我會揚長避短把識字教學做得更加好。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三個兒子》教學設計 篇13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
第一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主要寫三個媽媽在井邊打水,一個老爺爺坐在旁邊的石頭上休息。兩個媽媽都夸耀自己的兒子如何好,另一個媽媽什么也沒說。她認為自己的兒子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第七自然段至第十三自然段主要寫三個媽媽拎著很重的一桶水回家,這時她們的兒子迎面跑了過來。只有第三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這篇課文向我們展現的是母親與兒子之間的情感,認識到作為孩子應該關心父母、體貼父母。
1.教育學生認識到要關心父母、體貼父母。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老爺爺說話的意思。
3.培養學生思維想象力。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教師說:三個媽媽拎著很重的一桶水回家,這時她們的三個兒子迎面跑了過來。同學們想想三個兒子會有什么表現呢?
2.板書課題。
二、指導自學。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3.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正音。
沉甸(di6n) 胳膊(bo)
2.理解詞語。
特別: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四、指導閱讀第一至六自然段。
1.默讀第一至六自然段。
2.從書中畫出三個媽媽說的話,出聲讀一讀。
(1)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2)又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3)這個媽媽說:“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3.分組討論:她們的話分別是什么意思?她們各自用怎樣的語氣說?
(從“誰也比不過他”,看出第一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最聰明、最有力氣;從“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看出第二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歌聲最好聽。兩位媽媽用夸獎,甚至夸耀的語氣說。從“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看出第三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和其他的兒子是—一樣的,沒有超出一般的。這位媽媽用平常的語氣。)
4.指導讀三個媽媽說的話,體會語氣。
采取分組練讀、集體賽讀的形式。
五、鞏固:分角色有感情讀。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三個媽媽在打水時,怎么說自己的兒子?
(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又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另一個媽媽說:“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接下來發生什么事了?
二、指導閱讀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1.輕聲讀第七自然段,想:主要講什么?
(1)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個媽媽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2)你從填上的詞語中體會到什么?
(水桶里的水很滿,三個媽媽提著水很吃力。)
(3)假如是是你拎著這么重的水桶,此時你在想什么?
(真想有人來幫忙……)
2.這時,迎面跑來三個孩子。他們各自有什么表現呢?
(1)邊讀邊畫出有關句子。
A.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
B.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C.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2)抓動詞,體會最后一個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動詞。(跑到、接過、提著走。)
B.最后一個孩子是怎么想的?
(覺得媽媽特別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來幫助媽媽提水吧!)
(3)看到這個孩子的做法,他的媽媽在想什么?一直跟在后邊的老爺爺心里在想什么?
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充分說。(他的媽媽在想:我的兒子真是長大了。雖然比不上第一個孩子翻跟頭,比不上第二個孩子歌
聲動聽,但是他知道關心媽媽,知道幫助媽媽分擔。老爺爺心里在想:只有這個兒子看到了自己的媽媽吃力地拎著水桶,主動地接過水桶。他真是一個關心父母、體貼父母的好兒子。)
3.理解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的意思。
三、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想到了什么?聯系自己的生活談一談。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很不容易。作為兒女,我們要處處關心父母、體貼父母。向課文中的最后一個兒子學習。)
四、練習繪聲繪色地講故事。
1.分組練習。
2.指名匯報。
3.集體評議。
五、作業 :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課內練習
一、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聰明——( ) 特別一—( )
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歌聲 ( )的水桶
( )的地方 ( )的孩子
三、理解詞語的兩種意思,分別造句。
特別:(1)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2)格外。
1.特別——
2.特別——
四、閱讀課文片斷,并按要求作答。
三個媽媽打了水,拎著水桶回家去,那個老爺爺跟在后邊慢慢走著。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1.給未點標點處加上標點。
2.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慢一—( ) 重——( ) 后——( )
3.從什么地方看出一桶水很重?
4.看到媽媽拎著這么重的水桶,你會怎么做?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三個兒子》教學設計 篇14
《三個兒子》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這組教材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選編課文,以誠信,孝敬貫穿始終,把優秀的思想品質教育融合在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課文中的三個兒子面對著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的三個媽媽,表現各不相同,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對媽媽手里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能幫助媽媽拎水桶,這樣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覺得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講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容,只要在引導孩子們讀書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在眼前,為什么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這個問題,來引導孩子們去讀書,讀出神,讀出味。
雖說不用給孩子講大道理,不去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容,可是文本的價值導向是明顯的,如何讓孩子在讀文中去體驗,從而有所悟呢?我在設計教學環節時頗費了一番心思。
1、從課前導入入手,以情激qing,為讀文明理做前期鋪墊。
新課伊始,我跟孩子們說:“以往都是你們讀書給老師聽,今天就讓老師好好地給你們讀一篇文章。”這一說,旨在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接著我動情地為孩子們朗讀了《媽媽喜歡吃魚頭》并讓孩子們說說聽出了什么,當一個孩子說他“聽出了媽媽愛自己的孩子”之后,我又趁勢讓孩子們談談 “我們能為自己的爸爸媽媽做些什么呢?”孩子們暢所欲言,他們對父母的關心、體貼,全化在一句句暖人的話語中。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僅僅把自己對文本的感受、理解、體驗傳授給學生是不行的,教學應該是一種“導體”,讓文本與學生的感受、理解、體驗發生“碰撞”,產生火花,從這個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閱讀教學生活化要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進行生活教育,讓學生明白“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用自己的情感體驗去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從自身的認知角度去談談如何對待父母,這樣的閱讀教學貼近生活,并營造了一個民主的教學環境,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力(敢想、敢說、敢做),為學生對文本的學習做了前期鋪墊,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 2、以感情朗讀為突破口,體會三個媽媽不同的心態,幫助理解文本主旨。
三個媽媽談論兒子的心態是不同的,前兩個媽媽在一個勁地夸自己的孩子,她們的內心應該是得意的、驕傲的,而第三個媽媽則認為自己的孩子沒什么特別的,她的心態是平和的。三個媽媽的話里兒子的特點與后文三個兒子的具體表現形成鮮明的對比,因此指導讀好媽媽的話有助于理解文本主旨。
教學時,我讓學生先找到三個媽媽的話自己讀讀,初步體會其中的情感。然后指名讀,讀完后采訪:“這位媽媽,別的媽媽都在夸自己的孩子,您為什么卻說自己的孩子沒什么特別的呢?” 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們更進一步地把自己轉化成媽媽的角色,讀了以后訪問同學,其實時時處處都在提醒他們:你說的話是媽媽說的話。這樣挖掘內心的交流,讓孩子們很快就體會到作為一個媽媽在介紹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是怎樣的一種心態。帶著這種理解再讀媽媽的話,就能讀得有滋有味啦。然后放手讓學生讀另外兩個媽媽的話,學生已經有法可依,稍加點撥,他們就能把另兩個媽媽的驕傲自豪的心態用朗讀表現出來。三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個媽媽做了比較,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反應是多元的。對同樣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獨特的體驗,在不磨滅學生個性的前提下,對文本的多元解讀就是非常必要了。我設計這樣三次交流,除了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義進行表達以外,還設計了一個從“收”到“放”再到“收”的過程,讓孩子學會了學習方法,能根據方法自主學習。
3、用質疑解疑為手段,深入文本進行探究,揭示文本主旨。
在讀完三個兒子的具體表現后,我出示了老爺爺的話:“三個兒子?我只看到了一個兒子。”讓學生讀后想一想,有什么問題要問這位老爺爺?學生大多提出了“明明有三個兒子在眼前,為什么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這個問題,我便順勢緊扣文本,讓學生聯系前文三個兒子的具體表現進行討論探究,得出“能幫媽媽拎水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這一結論。此時,出示“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這個句子讓孩子們讀一讀,聯系一年級時念過的《三字經》里的孝敬父母的故事想一想。于是,不用再揭示什么道理,孩子們已經通過讀文、討論、探究,自己領悟到了。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作為一位語文教師,要有“追求理想的語文課堂”的信念。若每堂課都能上得學生“小臉發紅、小眼放光、小手常舉、小口常開”,也許離理想的語文課堂也就不遠了。這是我的奮斗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理想,我必將“上下而求索”。
三個兒子教學反思
《三個兒子》是人教新課標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的23 課。這篇課文故事生動有趣、感人肺腑。課文敘述了三個兒子面對著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嗓子好的只顧著唱歌,力氣大的只顧著翻跟頭,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到媽媽跟前,接過了沉甸甸的水桶。淺顯的文字中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 “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下面是我對《三個兒子》的教學反思。
在《三個兒子》的教學過程中,第一課時學生感受了三個媽媽眼中的兒子是怎樣的以后,便直奔文本的思維聚焦點,那就是“明明是三個兒子,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了一個兒子? 你認為老爺爺看到的是哪個兒子?”,以此激發學生去思考、去探究。
接著以感受“水很重、媽媽提水辛苦”為切入點切入。
1、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⑴ 讓學生深入到語言文字當中去體悟,抓住“痛”、“酸”、“走走停停”、“直晃蕩”等詞感受理解。
⑵ 想象性、移情性體驗,通過閉眼聽老師讀,想象,讓學生在腦海中逐漸形成豐富生動的表象,繼而小組交流,將表象轉化為口頭語言,同時進行情感上的交流。
⑶ 對比體會,深入感受:
① 學生對三個兒子前后認識的對比:
首先讓學生從三個媽媽口中得出對三個兒子的初步評價,然后通過后面的學習感受三個兒子的表現,形成鮮明反差,看法隨之轉變,認識到那個“沒有什么特點的兒子”卻是最懂得體貼、孝敬媽媽的真正的兒子,他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媽媽。
② 將兒子的行為跟媽媽的辛勞反復對比:
當學生提到一個兒子的表現時,反問學生:“此時,她們的媽媽在干什么?” 當學生提到第二個兒子的表現時,也與媽媽的辛苦進行對比朗讀,讓學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媽媽是如此辛苦地在提水,作為兒子,如果不去幫助媽媽,是不應該甚至是不可思議的。以此觸動他們幼小的情弦,在真情感染中初步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③ 三個兒子之間的行為對比,在對比中突出第三個兒子:
最后的星級挑戰題既是語言的積累、運用和拓展,又照顧到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差異。
2、在《三個兒子》的教學過程中,我力求讓語言訓練、思維訓練和情感有機融合,讓學生“多讀多想、讀懂課文”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力求體現師生、生生間的對話交流,讓孩子們體驗角色,豐富認知,達到互相啟發,互相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