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翠鳥》教案及教學反思(精選13篇)
小學三年級語文《翠鳥》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1
(一)教學目標:
1、讀準本課14個生字的讀音,認清“巧”、“繡“、“紋”、“腹”、“襯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葦稈”、“小巧玲瓏”、“鮮艷”等詞的意思。
2、讀通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意。
3、讀懂課文第2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翠鳥的顏色寫具體的。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描寫外形的語言,講解句段關系,弄清總分結構
難點:講解句段關系,弄清總分結構,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
(三)課前準備:
錄象
(四)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
同學們見過翠鳥嗎?(出示掛圖或標本)這種漂亮的水鳥就是翠鳥,又叫“叼魚郎”,在我國東部和南部許多地方都能見到。你能用自己的話介紹一下你現在見到的翠鳥嗎?
二、自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自學,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3)想一想,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翠鳥?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正音:襯衫、銳利。
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a、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zhǎngcháng)著一張細長(zhǎngcháng)的嘴。
b、盡(jìnjǐn)管小魚只(zhǐzhī)把頭露出水面來吹個小泡泡,可還(háihuán)是難(nánnàn)以逃脫翠鳥的眼睛。
(2)指名分段讀課文,評議。(每位學生讀課文總數在2遍以上)
(3)交流: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翠鳥的?
(討論得出結論,并找出相應段落:外形——1、2自然段;行動——3、4自然段;住處——第5自然段。)
三、學習1、2兩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寫翠鳥外形一個什么特點?找出概括性的一個詞。(小巧玲瓏)
(1)理解“小巧玲瓏”一詞。
(2)文中哪些地方寫出它的小巧玲瓏?(一雙紅色爪、透亮靈活的眼睛,一張細長的嘴。看投影理解“透亮”。)
(3)用喜歡的語氣讀這一段。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翠鳥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瓏,而且十分美麗。
2、范讀第2段,邊聽邊標句序,思考:這一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用劃出。
(1)自學。
(2)反饋:這句話是: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艷。用圈出這句話中最關鍵的一個詞。(鮮艷)
小結:像“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艷。”這句話既概括了一段話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話開頭,我們把它叫總起句,“鮮艷”是這句話中的中心詞。
(3)讀2—4句:
①從哪幾方面來介紹翠鳥羽毛的鮮艷?
②作者是怎樣描寫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與原文比較:哪一處寫得好?為什么?
③用喜愛、贊美的語氣讀好2——4句。
④這3句話與第1句是什么關系?(點明這樣的段式叫總分段式。)
3、齊讀這兩段,用一句話概括這兩段意思。
四、指導書寫:巧、繡、紋、腹、襯衫。
五、作業。
(1)抄寫字詞。
(2)熟讀1—2兩段。
(3)比一比,組詞。
逃隱疾襯
桃穩病村
小學三年級語文《翠鳥》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2
《翠鳥》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描寫了翠鳥的外形、活動和居住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作者在介紹翠鳥的外形時,抓住顏色鮮艷,身材小巧玲瓏的特點,寫了翠鳥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紹翠鳥的活動特點時,抓住"一動不動"地"等待","貼著水面疾飛",表現了它的機靈和動作敏捷。
作者的觀察順序和描述方法:關于翠鳥羽毛的顏色,自上而下分別寫了頭部、背部、腹部的不同色彩;關于翠鳥捉魚,是按照注視、等待、叼魚、飛走的捉魚經過進行描述的。
在教學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1、以畫見悟,畫出情趣
小學生思維的特點是直觀性強,中年級學生尤其如此。于是,我課前設計了讓學生給翠鳥上色和課上介紹翠鳥外形的教學環節。其意義有三:一是可以檢查學生是不是準確地理解了這段外形描寫,頭腦中是否形成清晰的翠鳥形象;二是這樣做符合小學生形象思維的特點,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三是訓練說的能力。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給翠鳥上色是手段,按順序、有感情生動描述翠鳥的外形特點則是目的。
2、扣讀導悟,讀出情趣
如果說興趣是語文教學的敲門磚,情趣則是語文教學的精神催化劑。在教學翠鳥等魚、捕魚的部分,我以"誰有勇氣也來讀讀這兩段"調動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讀的過程中以"聽你讀,我怎么感覺不出翠鳥飛得快?同學們自己小聲練讀第二自然段,體會體會‘清脆'、‘疾飛'、‘一眨眼'、‘輕輕地停'、‘一動不動',看應如何讀出變化。我們進行男女生比賽讀"。最后一自然段的"我聽你讀不像老漁翁,像二三十歲的打魚的人。下面聽別人讀讀,猜猜這個老漁翁有多大歲數。"在一個寬松的環境中點出學生讀書的不足,引導學生讀中感悟。
3、讀寫結合,寫出興趣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小學生不僅需要模仿,而且善于模仿。這是因為小學生受知識、經驗、情感等因素的局限,他們以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可以說小學生的最初學習是從模仿開始的。中年級學生初學作文更是如此。葉圣陶曾經說過:"課文就是最好的范文。"所以小學作文可以從模仿起步的。本課在對翠鳥外形描寫的這一段話就是一個讀寫訓練最佳結合點,是練習寫作的好材料。全段圍繞"鮮艷"一詞,分別從頭部、背部、腹部具體描寫。在讓學生真正理解這個片斷后,我要求他們嘗試模仿這段話介紹鳥的外形。學生在這一環節表現還是不錯的。
小學三年級語文《翠鳥》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3
《翠鳥》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作者對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作了非常細致的觀察,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翠鳥羽毛艷麗的外形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在老漁翁的啟發下,“我”體會到喜愛翠鳥應該把它當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鳥飼養的`念頭。
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是本課值得學習的地方。要學習作者在介紹翠鳥的外形時,抓住顏色鮮艷,身材小巧玲瓏的特點,按照爪子、羽毛、眼睛、嘴的順序來具體介紹。在教學這一段時,我由圖入手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口頭描述翠鳥的外形。再引導學生對照課文描寫,找出作者的描寫順序,體會文中的優美句子及這樣寫的好處。接著出示鸚鵡的圖片指導學生根據翠鳥的描寫方法進行隨堂口頭作文。這樣做一是可以檢查學生是不是準確地理解了外形描寫這部分;二是讓學生把學到的描寫順序準確地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激發學生濃厚的寫作興趣;三是訓練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小學生思維的特點是直觀性強,中年級學生尤其如此。于是,我利用課件設計了翠鳥的叫聲,通過聽、說、讀等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了較好的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我重視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加深理解。指導朗讀時,我采取范讀、指名讀、師生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朗讀和討論、理解相結合,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會。如指導朗讀翠鳥外形特點時,可以讀得稍慢,輕柔;朗讀翠鳥活動的特點時,可以讀得適當快一點,讀出翠鳥動作的敏捷及捕魚動作之快。
當然,本節課也存在者許多不足之處,如課前準備的翠鳥捕魚的視頻因課前沒有調試好,課堂上沒有播放出來,給自己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另外,因為課堂容量較大,在時間安排時,自己缺乏調控能力,造成時間的前松后緊。
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不斷加強自己的課堂調控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鍛煉自己,真正形成教師、學生、課堂“三位一體”。
小學三年級語文《翠鳥》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4
一、以畫見悟,畫出情趣
小學生思維的特點是直觀性強,中年級學生尤其如此。于是,我課前設計了讓學生給上色和課上介紹翠鳥外形的教學環節。其意義有三:一是可以檢查學生是不是準確地理解了這段外形描寫,頭腦中是否形成清晰的翠鳥形象;二是這樣做符合小學生形象思維的特點,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三是訓練說的能力。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給翠鳥上色是手段,按順序、有感情生動描述翠鳥的外形特點則是目的。
二、同中求異,注重積累
剛開始上課,我就問學生:“剛才聽老師講課時,我同學們特別喜歡翠鳥,你最喜歡它什么呀?”當學生說道羽毛鮮艷時,我又問“誰還喜歡它羽毛顏色?你還能換個詞形容形容嗎?”學生有的說“好看”、有的說“漂亮”、有的說“五顏六色”、有的說“色彩斑斕”、有的說“五光十色”、有的說“光彩奪目”……我又說:“你們的詞匯真豐富。那書中用的是哪個詞?(板書:羽毛鮮艷)這么多詞,作者為什么要用鮮艷呢?”這一環節的設置,不僅使學生知道哪些詞可以形容翠鳥羽毛顏色的漂亮,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積累了詞語,而且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在發散中,注重比較,尋求最佳。這也就在求同中求異,求異中求佳。
三、扣讀導悟,讀出情趣
如果說興趣是語文教學的敲門磚,情趣則是語文教學的精神催化劑。在教學翠鳥等魚、捕魚的部分,我以“誰有勇氣也來讀讀這兩段”調動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讀的過程中以“聽你讀,我怎么感覺不出翠鳥飛得快?”“同學們自己小聲練讀第二自然段,體會體會‘清脆’、‘疾飛’、‘一眨眼’、‘輕輕地停’、‘一動不動’,看應如何讀出變化。”“我們進行男女生比賽讀”。最后一自然段的“我聽你讀不像老漁翁,像二三十歲的打魚的人。”“下面聽別人讀讀,猜猜這個老漁翁有多大歲數。”在一個寬松的環境中點出學生讀書的不足,引導學生讀中感悟。
四、讀寫結合,寫出興趣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小學生不僅需要模仿,而且善于模仿。這是因為小學生受知識、經驗、情感等因素的.局限,他們以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可以說小學生的最初學習是從模仿開始的。中年級學生初學作文更是如此。葉圣陶曾經說過:“課文就是最好的范文。”所以小學作文可以從模仿起步的。本課在對翠鳥外形描寫的這一段話就是一個讀寫訓練最佳結合點,是練習寫作的好材料。全段圍繞“鮮艷”一詞,分別從頭部、背部、腹部具體描寫。在讓學生真正理解這個片斷后,我要求他們嘗試模仿這段話介紹鳥的外形。學生在這一環節表現還是不錯的。
雖然如此,講課中依然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比方說,讓學生到各位老師那里介紹自己的本領時,學生因為膽小、沒有見過世面,出現了扭捏、扎堆、只到自己認識的老師那里介紹的現象。而我又沒有及時改為組內介紹,只顧一味的鼓勵學生大膽去介紹。這影響了學生內化課文的效果。今后在教學時應注意因勢利導、見風駛舵,提高教學中的應變能力。
小學三年級語文《翠鳥》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5
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二十五課《翠鳥》,是一篇寫小作者喜愛小鳥的文章,文章描寫了翠鳥的美麗,更寫出了小作者對翠鳥的喜愛。
在教學本課時,我應用合作式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對翠鳥不同角度的喜愛,我把學生分成若干個組,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在小組中匯報交流自己的收獲,展現翠鳥的外形美與機靈。
一、細化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
我在學生合作之前,細讀課文,我以學生的角度,來讀課文,然后,我就細化分工,在教學時,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明確自己的任務、目標,這樣教學效果很好。以下是我上翠鳥一課時的做法:信心十足的`來讀課文。
(1)我能讀,讀出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
(2)我能說,說出自己對這些句子的理解。
(3)我能問,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4)我會品,能品出小作者的真情實感。
這樣定目標,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閃光點,小組學習效率也就提高了。
二、適時把握小組學習的時機
小組學習要取得滿意的效果,教師要善于把握恰當的學習時機。
1、當學生提出的問題似是而非時;
2、當問題能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時;
3、當受到知識的制約時;
這時,就得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學生討論、請教、查找資料……
三、合理、公正、有實效的評價
小組合作評價是小組內評價,小組之間的評價等。
總之,我想我會從實踐中慢慢摸索,適應學生接受的,有實效的、可行的、有先進的教學理念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形式下的教學。
小學三年級語文《翠鳥》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6
教《翠鳥》一課應十分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過程。
一、 巧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興趣
為使學生盡快進入積極的探究狀態,可先播放一組翠鳥空中飛翔、靜立葦稈枝頭、疾飛俯沖捉弄魚的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直指中心,提示出課題。
然后引導學生進行信息交流:將個人搜集的有關翠鳥的資料及從課件中觀察到的內容相互學習交流,教師適時加以評價。這既能夠培養學生搜集、處理、應用信息的能力,又可以及時肯定學生的探究意識,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龍活虎探究興趣。
二、 圍繞教學重點,啟發指導探究
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是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
《翠鳥》一課的教學重點:學習作者抓住翠鳥外形特點和翠鳥捉魚動作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貼切生動。
在學生交流完搜集的信息后,直接轉入課文第1——3自然段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么?作者是怎樣描述的?你認為這樣寫有哪些好處?讓學生運用默讀的方式,帶著問題快速閱讀課文,有重點地去理解課文內容。然后,引導學生就以上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并指導學生用讀的方式,體會描寫翠鳥用詞的貼切生動,體會課文中關鍵詞語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三、 點撥領悟,情感熏陶。
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往往只注重事物外觀的表象,而忽視了其內在的底蘊。這就需要教師看準時機,及時點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理解問題的實質。
《翠鳥》主要包括兩大部分內容:一是對翠鳥的描寫,二是作者的感想。因此理解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對學生進行愛護鳥類的情感教育成為本課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但是直白的、單純的說孝是不起作用的。怎能樣才能完成這一思想教育目標呢?我在教學中堅持“以讀為本、以讀促悟”的教學理念,設計了以下教學步驟:先讓學生精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作者由開始的想捉弄翠鳥到打消念頭、不捉翠鳥),然后啟發提問,指導學生朗讀:作者不抓翠鳥的原因是什么?這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你能用讀的方式體現出作者的這種感情嗎?讀得怎么樣?這……既培養了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深刻領悟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又對學生進行了喜愛動物、愛護鳥類的思想教育,體現了“學貴有所思,學貴有所悟”的探究精神。
四、 拓展提高,學以致用。
“學貴在用。”根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學習完課文之后,我又設計了以下內容:出示“藍天、白云、綠草、倒映鮮花綠樹的小池塘,以及正在與蝴蝶嬉戲的小花貓”的多媒體課件,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以及如休用貼切生動的語言對小花貓進行描寫的方法。在教師提供的新情境、新空間中,讓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探究,深入思考,將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強化,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五、 及時評價,增強探究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學生的自主探究成果,教師應及時給予評價,以肯定、表揚、鼓勵的語言肯定學生自主探究的成績。本課在學生完成對小花貓的描寫小練筆之后,或生生互評、或教師點評、或優秀作品展評,通過不同的評價形式使學生明確成績與不足,這樣,既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又能促使學生客觀地面對差距,激發再次探究的興趣。探究不止,收獲不息。
小學三年級語文《翠鳥》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7
首先,對于自主、合作、探究這種教學模式在議課中我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我的課堂一直采取的模式就是以調動學生發現問題為突破口,我仍然認為學生發現一個問題比老師講授十個問題都可貴。今天王坤娟老師的建議說在探究時老師是不是該適當點撥,這一點我是認同的。同時,陳教授的課也給我同樣的啟示: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對于學生挖掘不出來的問題,教師應該給以適時的引導,然后給他們以時間去體會,從而成為自己的收獲。相比較而言,我的學生在課堂上雖然說了、問了,但是真正在思想上收獲的同學不多,語文課堂應該是和生活聯系在一起的,而生活這個外延如此廣大,如何讓學生學會在其中采擷珍珠,為師者應該為學生指引。
其次,我想再談一點,就是觀了陳教授這節課以及通過我們的議課,我覺得我們在備課時忽略了語文與生活的'聯系。比如:三種花喻三種人,三種人的處世態度,我們如何看待等。
改進設想:
說實在話,今天心情非常激動,因為我覺得自己發現了許多問題,也看到了陳教授的課堂。覺得從明天開始自己的課堂就該改變,雖然我知道這有難度,但是那種急于改變、探討、改進的沖動卻真實涌動在心中,但我知道有些改進很難:比如如何讓語文更提高貼近生活,如何讓學生學會關注課堂、關注同伴,如何讓自己的課也有般隨意而有深度,散而不亂并有神,都是我的思考。
小學三年級語文《翠鳥》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8
這個案例出示的這一段話,要讓孩子們抓住“縈繞、反復揣摩”這兩個詞語,體會盧諾爾曼大膽想像,敢于實踐,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精神。我沒有提出這兩個詞來講,而是通過“自主探索,讀、悟、說、”這一系列環節來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盡情想象,發揮創造性,而讓課堂這一點永遠留在孩子們的記憶中。
一、讀。通過自己讀來體會、感悟,最后又帶著體會和感悟去讀,這些不同層次的讀,遠勝于枯燥乏味的一遍又一遍地讀。
二、悟,說。三年級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也許還不夠,但“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個學生也許只能想到一點,但通過“說”,互相交流看法,就能學會從多個角度去看待問題,去分析、解決問題。而在“說”這個過程中,由于學生相互點撥,加上平時生活經驗積累,學生能進入創設的情景,妙語連珠,給了老師一個驚喜!
在這一教學片斷中,我特別注重了結合教材內容讓學生進行想象說話訓練,這樣學生說話既有了依托,又有了較大的活動空間。其次,說前組織小組討論,建立信息交流網,打破課堂教學信息單向交流的封閉狀態,打通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通道。這樣就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在信息傳遞和情感交流中思維得到了碰撞,學生帶著這種高漲的.、激動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在學習中認識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思考的歡樂,發展了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從而讓參與學習的群體獲取了新的信息,進而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和思維。
為了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他的創新能力,我引導學生環環相扣、步步加深的探討問題,最后提出:“你們心中有什么美好的想像,如果有,該怎樣去實現呢?”從而激發了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通過回答這些問題,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發明創造認識。
詞、句和段的訓練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是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也是我校課題研究的方向。而怎樣把兩者很好地融合起來,我一直在努力探索。
小學三年級語文《翠鳥》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9
本節課我教學的是《翠鳥》第二課時,重難點是翠鳥行動十分敏捷的特點。讓學生通過抓重點句,重點詞,重點字的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體會翠鳥的行動敏捷的特點,并讓學生聯系翠鳥的外貌描寫,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翠鳥行動敏捷與翠鳥本身的各部分特點是密切相關的,讓學生從真正的意義上理解翠鳥行動敏捷的特點。在教學時,為了完成本節課的目標,我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教學:
一、激趣導入,上出情趣。
如果說興趣是語文教學的敲門磚,那么我認為情趣就是語文教學的催化劑,教學中,我以學生自己涂色的翠鳥圖進行導入,學生對于自己涂色的翠鳥格外的喜歡,讓學生帶著自己喜歡的翠鳥并在全班進行介紹,上課伊始就把學生帶入一個人文味道濃厚的課堂,學生在介紹翠鳥的過程中,提醒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翠鳥,幫助學生復習寫作的順序,而這個翠鳥圖也貫穿了整個教學過程,在下面理解翠鳥行動敏捷的過程中,將學生的思路拉倒現實當中,讓學生從生活層面上理解翠鳥行動敏捷是與翠鳥本身的特點是密不可分的。
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整節課,我讓學生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形式進行自主學習。
首先我讓學生先自主默讀第二段,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翠鳥的行動十分敏捷,用~~~~畫一畫。然后小組進行交流。在小組交流后,學生更能深灰體會到翠鳥的行動如何敏捷。
從“翠鳥愛貼著水面疾飛,飛著飛著,一眨眼的工夫,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這句話當中,通過“貼著、疾飛”這兩個詞可以知道,翠鳥飛行技巧的高超,疾飛,說明翠鳥飛行的速度極快,在這么快的速度下還是貼著水面飛,可見,翠鳥的飛行技巧高超,從而襯托出翠鳥的行動非常敏捷。通過“一眨眼、輕輕地”,這兩個詞,可以體現出翠鳥飛行的動作十分敏捷。一眨眼,2秒鐘,翠鳥就“輕輕地”落在了葦稈上,這個輕輕地,可以體會出翠鳥飛得這么快、這么急,都沒有一絲累意,還能輕輕地落在葦稈上,翠鳥的動作敏捷。
又如:盡管小魚是那樣的機靈,只悄悄地把頭露出水面吐個小泡泡,可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通過“悄悄、難以逃脫”等詞,我知道不管小魚怎么的`不出聲響,還是不能幸免遇難。說明翠鳥不僅有銳利的眼睛,還有敏捷的速度。這句話當中“盡管…只”這個關聯詞我體會到,這句話通過小魚的無比機靈,可還是無法逃脫翠鳥的捕捉,反面襯托出翠鳥的動作的敏捷。
還有“小魚剛剛隱約可見,翠鳥就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這句話中“隱約可見、蹬開、箭一樣”這幾個詞,我體會到,小魚似有似無的時候,翠鳥就行動了,蹬開葦稈,像“箭”一樣,可以想象翠鳥的速度是多么的快。
文中最后一句“剎那間,它叼起一條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那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通過“剎那間、叼、貼、還在搖晃及還在蕩漾”這幾個詞,我體會到翠鳥捕魚速度之快,魚被捕走了,翠鳥往遠處飛走了,但是翠鳥出發時蹬開的葦稈還在搖晃,魚兒被捉走了,那的水波還在蕩漾,可見,翠鳥捕魚這個過程是多么的迅速,行動是多么的敏捷。
三、讀學結合,增強語文味道。
通過上面一系列的學生的交流以及討論,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翠鳥行動敏捷的特點。緊接著,我為了強化學生對于翠鳥捕魚的深刻理解,以填空的形式,讓學生填寫翠鳥捕魚過程當中的動詞,并讓學生聯系自己手里的翠鳥圖,說一說,翠鳥捕魚動作之快與翠鳥本身的身體特點有什么內在的聯系,讓學生從生活層面上理解到翠鳥行動敏捷的特點。學生經過一番理解之后,我讓學生看了一段視頻,了解翠鳥捕魚之快,并自己進行了配音朗讀,我覺得我親身朗讀,讀出翠鳥的行動敏捷,讀出我的感受,同時也在感染學生,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看的入神,我覺得這是一堂語文味濃厚的課堂。
最后,我用一段翠鳥生活特點、捕魚之快、捕魚特點的課外知識進行引讀,我引學生讀相關語句,讓學生也能夠向我一樣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
四、理解情感,升華
我把學生帶入一種喜歡翠鳥的氛圍當中,我問學生,你們喜歡這只翠鳥嗎?學生答喜歡,那么小作者和你們一樣,小作者是什么想法?“我們真想捉一只翠鳥來飼養”,小作者是真的想捉嗎?學生由此理解了作者的感受。
五、優勢與不足
優勢:
1、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并在小組合作學習當中,將讀與說進行了結合。
2、導入新穎,學生自己涂色的翠鳥圖,不僅是上節課的一個復習,也是本節課的一條線索。
3、教師自己配音當場大膽范讀,把學生帶入翠鳥捕魚之快的情景當中。
4、引讀,我將翠鳥居住特點、捕魚特點進行教師自述,讓學生讀文本,讓學生將現實與文本結合,上出一節具有濃厚語文味道的與閱讀課。
不足:
1、學生的交流并不是那么的深刻,今后還需進行探討。
2、與翠鳥圖進行聯系時,學生對于翠鳥的各部分特點與翠鳥敏捷的特點并沒有準確的勾連上,我覺得讓學生自己去畫,可能效果會更好。
3、學生交流的并不深刻,在小組進行匯報的時候,學生質疑不多,可見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下并沒有領會到學習的方法,思路不開闊,可能是預習不到位,可能在交流中有一些迷茫,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探究小組合作學習更好的效果。
小學三年級語文《翠鳥》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10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可見,合作學習已經成為《課程標準》提倡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
這篇課文語言優美,用詞準確,文質兼美。作者對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作了非常細致的觀察,形象生動的描述了翠鳥羽毛艷麗,小巧玲瓏的外形和它捕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
本課的合作學習是以學生自由結組為基本組織形式,喜歡翠鳥外形美的學生為外形組,分為幾個小組;喜歡翠鳥動作敏捷的學生為動作組;還有兩方面都喜歡的為綜合組。小組成員共同合作學習全文,體現本組學習內容,并未其他組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旨在培養學生的合作技巧,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學習作者抓住特點觀察,描寫的方法,體會用詞的準確生動。
2、過程與方法目標:小組合作學習中,使每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培養學生合作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目標:激發學生參與意識,在互賞互助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本課合作學習設計:
教學中我設計了兩次小組合作學習:
第一次合作學習的目的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用學過的閱讀方法深入研討自己喜歡的部分,體會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
第二次合作學習是讓學生互相置疑,小組間合作學習,對疑難問題進行討論解決,進一步理解翠鳥特點,突破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在合作中品嘗到成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第13課《翠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根據自己對翠鳥的外形美和動作敏捷的不同喜好分好了小組,這節課我們按小組深入研究課文。
二、指導學習
師:要想在小組里有出色的發言,自己先要有準備,我們先干什么?
生:先把課文讀熟,
師:光讀不行,還要有讀書方法,我們學習過哪些讀書方法?
生說學過的讀書方法。
師:那是不是不是本組的學習內容我們就不讀了呢?
生:不是。
師:對,還要學,要給對方提出問題,想辦法難倒他們。
三、合作學習
出示合作分工:
1、選一名代表作記錄員記錄大家的發言。
2、選一名發言員代表大家發言
3、還要有一名同學集中大家的問題向對方組提問。
4、其他同學補充。
四、匯報交流:
課文哪些地方體現翠鳥外形美與動作敏捷?各小組匯報。其他小組補充。
五、互相置疑(第二次合作學習)
1、每小組置疑員向對方組置疑。
2、各小組針對難點問題進行合作討論。
3、組際間交流解答問題。
六、自讀四五自然段說說自己的感受
七、作業(自選一題):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句。
2、把你知道的有關翠鳥的知識制作成知識卡片。
3、以“我最喜歡的鳥”或“保護鳥類”為題寫一篇作文。
專家點評:
1、注意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
2、三維目標的結合非常好。
3、在小組合作時,目標再細化一些效果會更好。
《翠鳥》教學反思
在本次合作式教學的教學策略研討活動之中,我有幸作為一名作公開課教師,在感到榮幸之余,心中有無數的感慨和激動。
從沒想過我的課會在全區骨干教師的培訓會上進行研討,也從沒想過能和北京的專家一起面對面對的一起交流對語文教學的認識與策略。不過,我一直在努力,朝著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的目標前進,我的努力終于在這個特殊的機會下得到了展示,在作課之后,我所獲得的不僅僅是這一節課的收獲,更多的是對自己語文教學的一個提升。
我所作的課是第六冊語文第十三課《翠鳥》,應用合作式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對翠鳥不同角度的喜愛,我把學生分成若干個組,在自獨自悟的基礎上,在小組中匯報交流自己的學習所得,展現翠鳥的外形美與機靈。教學思路是經過深入研究之后才確定下來的,融入的不僅是我自己的教學經驗與理念,還有我鄉教研員的思考和指導,雖然不算太成熟,但卻大致有了合作式學習的基本思路。
在講完課之后,當我還沉浸在整堂課的得與失的思考中時,北京來的沙莉老師上了《鯨》一課,同樣是應用的小組合作學習策略。一節課過后,之前我一直困擾的問題似乎迎刃而解了,如何使合作學習更有時效性,不流于形式,讓學生學生真正去討論,這個問題我有了自己的看法并有了對課的一些改進措施:
一、更加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
如果我能在學生合作之前,更加細化分工,也許學生在小組活動時會效果更好。可以幫助學生提出這樣的學習目標:(1)我能讀,讀出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2)我能說,說出自己對這些句子的理解。(3)我能問,提出有價值的問題。(4)我會有感情朗讀,把自己的感受用讀的方式展現出來。如果這樣定目標,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發言點,小組學習效率也就提高了。
二、小組學習的時機要善于把握
要使小組學習取得更大的效果,教師要善于把握合作的時機。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是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最佳時機:第一,當學生提出的問題似是而非時要組織學生辯論或討論。第二,當問題具有挑戰性,能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時,要組織小組討論。三、對知識的查缺補漏,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比如當學生提出:“翠鳥像箭一樣飛出去。”能否改成“翠鳥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出去”時,我如果激起學生的二次討論就是最佳的小組合作時機。
三、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導向。
小組合作評價的形式可以是教師對學生的及時反饋性評價,小組內評價,小組之間的評價等。而我在這節公開課中,對這一點做的還甚少。
總之,這節課給我了不少的收獲,而北京專家的指導更給了我質的幫助,如果沒聽沙莉老師的一節課,沒聆聽徐玲主任的一番話,我想這些經驗也許我會從實踐中慢慢摸索出來,但那可能是很長時間之后,畢竟沒有這么鮮活與生動,這么深刻與及時。感謝進校,感謝專家,希望這樣專家引領的機會多一些,使我們這些一線的教師有更大的進步。
小學三年級語文《翠鳥》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11
《翠鳥》這篇精讀課文描寫了翠鳥的外形、活動和居住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文中作者對翠鳥作了非常細致的觀察,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翠鳥美麗外形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抓住事物的特點來描寫”是本篇課文的寫作方法。作者在描寫翠鳥的外形時,按一定的觀察順序寫了翠鳥的`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運用了比喻手法,寫出了翠鳥的“漂亮”;在介紹翠鳥的活動特點時,抓住“疾飛”,“剎那間”等詞句的描寫,表現了它的機靈和動作敏捷,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我在教學翠鳥的外形和活動時,及時補充課件,先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翠鳥外形的美麗和行動的敏捷。然后再充分調動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在閱讀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從各自獨特的視角去體會,去解讀課文朗讀也是一種極具個性的融理解和表達于一體的綜合性活動,不同的人對一篇文章的體會即便一樣,朗讀的方式也肯定是有差異的。因此,在朗讀指導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在學生自由閱讀的基礎上,抓住重點詞語與句子品味語言美,體會作者是怎樣把翠鳥寫得那么美那么可愛的,再把體會到的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出來,在朗讀中想象、體會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學生先自由朗讀,然后小組內評讀,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體會到“清脆”、“疾飛”、“一眨眼”、“輕輕地停”、“一動不動”、“蹬”、“叼”、“剎那間”應該如何變化讀。再進行男女生、師生賽讀,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讓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讀好書,感受閱讀的快樂。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對鳥類有更深入的了解,他們會自覺地愛上這些小生靈,并知道愛鳥不捉鳥,時時處處保護他們,同時也增強了環保意識,讓人和動物能友好、和諧地生活在美麗的地球村里。
小學三年級語文《翠鳥》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12
篇一
在《翠鳥》一課的教學中,其教學重點是體會翠鳥高超的捉魚本領。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問:“你從哪里感受到了翠鳥捉魚動作的可愛?”將此問作為本節課的中心問題,引導學生從翠鳥的動作迅速、敏捷,眼睛靈活、銳利,小魚的機靈以及葦稈搖晃、水波蕩漾等等不同角度體會翠鳥捉魚本領的高超,為學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
一、迂回式的誘“導”幫助學生拓開思路,引導他們多角度想問題
當學生的思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時,會產生兩種情況:其一形成思維定勢;其二廣開思路。是讓學生的思維形成定勢,還是使學生廣開思路,其關鍵在于教師的“導”:當學生的思維停留在一個狹窄的胡同中時,我以“還有不同的理解嗎?”“誰的意見和她不同?”“還可以怎么想?”“從方面想一想?”等等言語來引導、激發學生拓開思路、多角度想問題。如:在《翠鳥》的教學中,學生體會“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由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一句時,開始,學生都只體會到翠鳥飛得快這一點,就別無他解了,我此時引導學生“再讀讀此句,還有不同的體會嗎?”一句及簡單的“導”,使學生的思路大大拓開,紛紛體會到“翠鳥鳴叫的聲音很好聽”、“翠鳥的動作不僅快,而且很輕”、“翠鳥唱歌一定很好聽”、“翠鳥動作輕是怕把小魚嚇跑了”“翠鳥飛的速度十分快,我們眨眼得要一秒鐘,眼還沒眨完,它就飛到葦稈上了,還不到一秒鐘”。學生的思維在教師的引導中逐漸開闊起來。
二、解惑式的疏“導”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
《翠鳥》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我在教學中沒有將此句的寫作用意和盤托出,而是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在寫翠鳥捉魚的動作時,為何要將葦稈和水波也寫進來?”使學生的思維由單純的理解文字內容向作者的寫作意圖與情感上深入。
三、啟迪式的暗“導”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的實在因素。”想像能力是創新能力的潛在空間,也是理解感悟的有效途徑。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啟迪式的暗“導”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
在教學《翠鳥》一課中,當學生讀到有關翠鳥及小魚動作的語句時,我引導學生想像“翠鳥這時會想些什么?”“小魚為什么悄悄地露出頭,它在想什么呢?”。豐富的想像為學生理解翠鳥及小魚的動作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四、點撥式的指“導”讓學生在研讀中學會讀書和思考
發現、探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學得更牢,是一種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如何使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并探究問題呢?教師點撥的指“導”,讓學生在研讀中學會讀書和思考。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明確思考方向,讓學生自己去閱讀、去發現、去探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通過研讀的過程,逐步學會如何讀書和思考的方法。這些,都是在教師的“導”中逐漸習得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導的著力點不在于讓學生獲得和教師同樣的見解,而是啟發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探究,在研讀的過程中學會讀書和思考。
教學《翠鳥》一文中翠鳥捉魚動作的特點時,我不是告訴學生其特點,而是啟發學生通過自己反復的、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發現和歸納出翠鳥捉魚動作的特點,在這樣一個“導”“研”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如何讀書,如何思考。
葉圣陶老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教師“導”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學習的方法,但如果沒用第一個“教”,也無從談“不教”。巧妙的“導”的設計是指引學生自讀自悟地最佳途徑,正確、科學的使用教師的“導”,不僅不違背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推動力。教師“導”的藝術,將是我們要致力研究的問題,愿每一位教育同仁能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出更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學藝術與學習方式。
篇二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描寫了翠鳥的外形、活動和居住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是本課值得學習的地方。作者在介紹翠鳥的外形時,抓住顏色鮮艷,身材小巧玲瓏的特點,寫了翠鳥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紹翠鳥的活動特點時,抓住“一動不動”地“等待”,“貼著水面疾飛”,表現了它的機靈和動作敏捷。作者的觀察順序和描述方法:關于翠鳥羽毛的顏色,自上而下分別寫了頭部、背部、腹部的不同色彩;關于翠鳥捉魚,是按照注視、等待、叼魚、飛走的捉魚經過進行描述的。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嘗試的:
1、以畫見悟,畫出情趣
小學生思維的特點是直觀性強,中年級學生尤其如此。于是,我課前設計了讓學生給翠鳥上色和課上介紹翠鳥外形的教學環節。其意義有三:一是可以檢查學生是不是準確地理解了這段外形描寫,頭腦中是否形成清晰的翠鳥形象;二是這樣做符合小學生形象思維的特點,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三是訓練說的能力。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給翠鳥上色是手段,按順序、有感情生動描述翠鳥的外形特點則是目的。
2、扣讀導悟,讀出情趣
3、讀寫結合,寫出興趣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小學生不僅需要模仿,而且善于模仿。這是因為小學生受知識、經驗、情感等因素的局限,他們以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可以說小學生的最初學習是從模仿開始的。中年級學生初學作文更是如此。葉圣陶曾經說過:“課文就是最好的范文。”所以小學作文可以從模仿起步的。本課在對翠鳥外形描寫的這一段話就是一個讀寫訓練最佳結合點,是練習寫作的好材料。全段圍繞“鮮艷”一詞,分別從頭部、背部、腹部具體描寫。在讓學生真正理解這個片斷后,我要求他們嘗試模仿這段話介紹鳥的外形。學生在這一環節表現還是不錯的。
小學三年級語文《翠鳥》教案及教學反思 篇13
自從去年教室里安裝了多媒體,我的教學就多了課件演示這一環。精心的備課再加上精彩的課件,總是能夠讓我的課堂教學高潮迭起,學生們也變得更加愛學、樂學。在準備《翠鳥》一課時,碰巧在網上看到了有關的課件,做得很是精美實用。于是下載下來,參考著根據自己的教學思路進行了改編,用在了課堂上。
課上得比較順利,一切按部就班,一直按著我的思路進行著。學生們都被翠鳥的可愛外形和敏捷身姿所折服。接近尾聲時,我問道:“當捉翠鳥來喂養這個愿望不能實現時,我們就失望了,心中只留下了一個小小的希望。這個希望又是什么呢?”我出示了課文的最后一句話,想和學生們一起陶醉在那份濃濃的“愛”里。正當我暗自帶著幾分得意掃視課堂時,一個學生突然高高舉起了手,用期盼的眼神看著我。我心里犯起了嘀咕:又是他,那個喜歡刨根問底的學生,這回不知他會想出什么怪答案,可別破壞了課堂氣氛。于是,我的眼光一掃而過,裝作沒有看見,可是他把手舉得更高了。怎么辦呢?還是尊重學生提問的權利吧!我請他站了起來。“老師,這里為什么是‘看著它那美麗的羽毛’,和課本上不一樣?”他指著我的課件提了一個問題。教室里安靜下來,我從講桌上摸起語文書對了對,再一看屏幕,糟糕!我怎么犯了這樣一個低級的教學失誤?編制課件時也許是一時疏忽,居然把“遠遠地看著它那美麗的羽毛”這句話漏寫了“遠遠的”三個字。我定了定神,剛才的妙語連珠一下子卡殼了。
正想向學生說明自己的失誤時,教室里又傳來一個聲音:“老師一定是故意這樣寫的,是讓我們進行比較句子練習吧?”聽學生這么一說,我忽然間靈機一動,對呀!新課程的理念不是要尊重學生的主觀體驗,讓他們暢所欲言嗎?我就來個將錯就錯。我笑瞇瞇地問:“你們知道,這里為什么要說‘看著它那美麗的羽毛,希望它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紛紛在下面議論開了。有的說:“那是說明,我們很喜歡翠鳥。”有的說:“孩子們看到翠鳥這么美麗,真的很想接近它。”有的說:“我讀懂啦,小作者想走近翠鳥,親手摸摸翠鳥鮮艷的羽毛。”還有的說:“那是告訴我們,小朋友們想永遠和翠鳥呆在一起,最好捉一只來喂養。”……學生們一下子說出了這么多的見解,我心中暗暗高興,于是趁熱打鐵。我又問:“也就是說,大家從這句話中看出了小作者和他的伙伴們對翠鳥的什么呀?”“愛!”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看著學生們對課文的感悟越來越深,我喜不自禁:“那你們再拿起書,看看書中的最后一句話,為什么小作者和伙伴們說要‘遠遠地看著翠鳥那美麗的羽毛,希望它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呢?”學生們立刻七嘴八舌地回答道:“那是小伙伴們不想驚動可愛的翠鳥啊!”“小作者們擔心走得太近的話,會讓翠鳥以為有人要傷害它。”又有人說:“老師,我知道了,小朋友們肯定是因為太喜歡翠鳥,而不想打擾它。說明他們很愛護翠鳥,只要遠遠看著它就夠了。”
這些答案是我始料未及的,也是我在解讀教材時沒有想到的。我用贊許的目光看著孩子們,說:“對啊,愛翠鳥就應該和它和諧相處,這才是真正的愛!誰愿意來讀這句話呢?這里不僅體現著小作者對翠鳥的喜愛,更多的還是什么呀?”“愛護、關愛……”我的眼前出現了一只只高舉的小手。在孩子們真切的朗讀聲中,我的內心感慨萬分,如果按照最初的預案,學生們對課本的理解恐怕不會悟得這般透徹,這般水到渠成呀!
打開課件上的一首小詩,配著精心挑選的音樂,我開始朗誦:“我愛你那美麗的羽毛,我愛你那悅耳的鳴叫。我愛你,你是我的好朋友。我們的生活里,不能沒有你的歌唱。大樹上,草叢里,不能沒有你的小巢。叔叔,快扔了,你手中的鳥槍。大哥哥,快收起,你捉鳥的網套。愛鳥吧,讓所有的鳥兒和我們一起過快樂的日子。”學生們沉浸在這優美的情境中。緊接著,我又播放了自然生存環境惡化和鳥類被捕殺的圖片,和著音樂輕輕地講解起來。漸漸地,漸漸地,有的孩子流下了傷心的眼淚,有的則在竊竊私語。在這種越來越濃烈的傷感氣氛中,我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了“拯救小鳥”四個大字,大聲地說:“想為可愛的小鳥做些什么嗎?把你心里想的寫成詩歌或作文告訴老師好嗎?”
從沒有過如此美妙的寫作環境,靈感和著緩緩流淌的音樂就像夜空里的繁星一顆一顆地跳進我和學生們的心里。下課鈴聲早已過了,可孩子們依然沉浸在寫作中,不忍打斷他們,我什么都沒說,什么也沒做,悄悄地退了出去……
這一天,我的心情一直很美麗,因為那一個美麗的錯誤。
反思:
以上的教學片段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是我事先沒有預料到的。但學生們的回答卻讓我看到了孩子們的世界是充滿無限想象力的,他們的思維發散性很強,富有開拓性,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有自己獨特的感受。結合現代語文教學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兩點感悟:
一、真情實感,融入教學。
任何的情感都是如此,只有自己真正沉浸在其中,才能夠感動別人。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自己樂在其中,對語文教學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語言。捧著一顆愛心,帶著一顆童心,才有可能感染學生、帶領學生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到語文的教學中去。新大綱強調指出:要在朗讀中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課的語言簡練,讀來朗朗上口,學生們又對鳥兒十分喜愛,朗讀課文使他們感覺愉悅,而我選擇的配樂詩朗頌又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情感因素。于是在朗朗的書聲中,學生們感同身受,他們的思緒漸漸融入其中,縮短了與課文的情感距離,有了新的體會和感悟,從而得以更深入地理解課文。
二、學生為本,活力課堂。
新課程改革處處體現著以人為本的人文思想,我們的教學就應該積極地響應這個主題,以學生為本,創建充滿活力的課堂。一直以來我都在設想,我們的課堂應該像春天一樣,讓所有的孩子像百花一樣燦爛地綻放。在教學中,教師不是導演,勝似導演,要從學生的視角和需求出發,策劃好每一個教學環節,才能和全體學生一起來上好一堂充滿著活力和童趣的課。只有把自己擺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上,亦師亦友,才有可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例如本文的教學,在出現了教學失誤而學生們又自己另辟蹊徑時,我沒有馬上打斷他們,而是及時地跟上他們的思維,鼓勵學生們暢所欲言。在這種輕松的氣氛下,學生的自主意識被喚醒,各種不同的理解紛紛得以展示。然后我再對他們的發言進行分析和歸納,并很自然地引入到保護鳥類這一教學階段,使得學生們的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這樣的教學一方面保護了學生豐富多彩的個性思考,另一方面也使知識得以更加柔和的傳播,因此也就更容易深入人心。
知識可以被傳授,而智慧卻是與生俱來。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該力求避免灌輸式教育,而應以循循善誘,啟發為主。尊重學生,發揮學生自身的想象力和潛力,開啟學生自身智慧的天窗。讓我和我的學生們一起在教學中成長,一起在新課程、新理念引導下的語文教學寶藏中繼續探究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