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教學的新模式(精選16篇)
《村居》教學的新模式 篇1
古詩文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作為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繼承和發揚祖國的文化遺產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任務。但是,由于古詩含蓄、講求意境等特點,小學生一提古詩就望而生畏,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想象古詩所特有的意境美,我們用”吟之、歌之、舞之”的方法探求古詩教學的新模式,現以《村居》為例,加以說明。
一、吟之
熟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讀是理解語言文字的最佳方法,當我們想起古人讀書時,搖頭晃腦的情景立刻浮現在我們眼前。在教學《村居》一課時,老師先把學生帶入一個青草萋萋、百花盛開,花香四溢的教學情景中,在這美麗的春天里,老師采用了各種朗讀形式(如:個別讀、小組讀、集體讀、比賽讀等),讓學生讀出古詩的韻味來。在初步感知整首古詩的基礎上,老師與學生配上啞語吟誦古詩,在肢體語言的幫助下,學生進一步理解了古詩的意思,在自己的頭腦中能模模糊糊地創造出古詩所特有的意境。
二、歌之
藝術之間總有相通之處,天然地形成一種特有的默契。音樂以它特有的節奏美、音律美、流暢美,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引人穿越時空,構建新形象。在古詩教學中,把古詩配上音樂,在音樂的優美旋律中,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編織美麗的故事。在執教《村居》一課時,老師配上了優美的民族音樂,學生邊唱,邊打手語。學生神情專注,完全投入到音樂與古詩結合創造的美麗形象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音樂與古詩的理解,再創古詩新意境。雖然學生地這份創造無法外顯,但是他們的思維的空間拓寬了,情感的傾注更真實,在學生的頭腦中構建的古詩藝術形象更具體了。
三、舞之
小學生的善于模仿、善于想象,又愛唱愛跳。他們善于永各種感官來表達他們對作品的理解,喜歡通過”編演“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天賦。在教學中,學生通過吟之、歌之以后,已經基本創建了一個美麗的藝術形象,老師就鼓勵學生道:“小朋友,你們能不能把自己頭腦中創造的這幅美麗的畫表演出來,讓大家分享?”小朋友們立刻自由組合,拿著道具開始編排他們的舞蹈,在美妙的音樂聲,有學生拿起柳枝當柳樹,有的戴上頭飾演黃牛,調皮的牧童吹著笛子,坐在”牛背“上。一會工夫,學生們就創造了幾個《村居》的美麗意境。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老師沒有讓學生說說古詩的意思,沒有一句一句地講解古詩文,而是在讓學生在吟誦中去感悟語言,在歌聲中去想象意境,在舞蹈中去創造圖畫。學生們學習興趣盎然,課結束了,但是韻味永存。
《村居》教學的新模式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
2、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在田字格里規范的書寫生字。
教學設想:
詩,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教學時,首先出示課件的精美畫面,感受春天,從視覺上抓住學生,為詩文的理解做好鋪墊。教學時不要對詩句作過多的分析。詩的內容和意境,結合課件,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自己理解、感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向學生展示更多的古詩文,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在熟知詩文的基礎上進行生字的細致學習,可引導學生根據新舊字的聯系,讓他們自己開動腦筋,想出識記的方法,在小組內實行,比一比看那個小組識記的快,選出最好的識記方法,激發學生動腦、自學的.意識。《春曉》一課,生字較少,且部分學生可能已會,可以先學習古詩,在處理生字;《村居》一課生字較多,課先學習生字,后學習古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一們小朋友,一起先聽聽他的自我介紹吧。
放錄音:嗨,我是古詩博士,非常高興認識你們。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學習,在學習之前,我想和你們進行一場背詩比賽。
小博士要求:1、任意背一首詩,開火車背。
2、別人背過的不能得復背。
教師小結背詩比賽:同學們表現很棒,教師也想背了,想不想聽呢?
二、朗讀古詩,學習生字。
1、詩背古詩,請同學評價后,讓學生自讀《春曉》。
2、師:這首古詩的題目是,。指名讀。
3、出示生字。
a先讓學生借助,拼音讀一讀。
b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
c小組交流自學情況。
d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4、鞏固識諮。
5、比賽背。
二、鞏固生字。
1、出示詞語(指讀、搶讀、同桌互讀)
2、比賽:出示字卡,打亂順序,分別發給四個小組,讓小組合作,按詩句的順序擺一擺。
三、寫字。
逐一指導書寫。
教學后記:
本首古詩學生都已能背誦,所以本課重點放在識字和寫字上。本課生字較簡單,學生通過自主識字,自己觀察,能夠比較準確的認讀生字,書寫生字。寫字時,重點指導“處”的書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播放課件導入
1、背誦古詩《春曉》。
2、播放《村居》課件,讓學生從畫面感知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可以讓學生根據畫面猜一猜今天要學的內容與什么有關,可能會在文章中出現什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板書課題:村居
二、學習生字
1、課件出示生字(村、居、醉、煙、童、散、忙),讓學生運用“利用熟字學生字”的方法自學生字。
2、學生匯報、交流自學情況:
說說自己認識了哪些字,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重點說說 “醉”“童”“散”。
3、檢查生字認讀:
⑴ 齊讀。 ⑵ 同桌互讀。
⑶ 開火車。
三、初讀古詩,正確流利
1、課件出示古詩。
2、詢問班級內有沒有會背誦的。如有,就請會背誦的小朋友領著大家讀。
3、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4、自由練讀。
四、朗讀古詩
1、師范讀 ,學生體會老師哪兒的停頓長一些或者拖聲較長。
2、適當斷句,引導朗讀。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3、學生自讀,體會感悟。
4、自愿讀。
5、比賽讀:
⑴ 同桌比賽;
⑵ 小組比賽。
五、理解古詩
1、自讀《村居》。
2、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體會到什么。
3、播放課件,將學生不理解的知識點以畫面的形式展示出來,如:“紙鳶”是風箏 。教師對無法展示的知識點進行簡單講解或點撥。
六、感悟欣賞
1、播放音樂,聽配樂朗誦,感悟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2、嘗試背誦。
七、 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聲、知、忙”,認讀并擴詞練習。
2、范寫、講解。
聲:上面是“士”字,不是“土”字,應寫得上橫長,下橫短。
知:口在右邊偏下,不要寫得太高。
忙:左邊豎心的“豎”要寫得垂直而稍長。
3、學生描紅并仿寫。
板書設計:
村 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教學后記:
本首古詩學生較感興趣,朗讀時采用比賽讀、配樂讀的方式,學生積極性高。認讀生字時,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學生掌握較好。書寫生字時,抓住學生易錯的地方重點指導。
《村居》教學的新模式 篇3
【教材簡介】
《清平樂 村居》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在江西上饒帶湖閑居時,寫的一首表現農村生活的詞作。全詞不用“人在圖畫中”的詠嘆來直接抒發主觀感受,而是置身局外,靜處閑看,移步換景,客觀摹狀,攝取了特具畫意詩情的人物活動鏡頭。詞中以“溪”縈回映帶,意脈連綿,情思不斷,組合成了江南農村的清秋風景畫和勞動風俗畫,字里行間表達了詞人對安寧平靜的農村田園生活的喜愛,抒發了對安居樂業的生活的陶醉之情。
【目標預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憑借朗讀、聯想,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說一說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寫下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詞中田園生活的情景,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點、難點】通過朗讀、聯想,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達到熟讀成誦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過程】
一、話題引入,初讀感知。
1、板書“居”,組詞。想到了什么?然后板書“村居”。指名背誦高鼎的《村居》。
2、今天我們將學習一首題名也叫《村居》的詩,不過,它的前面還有三個字“清平樂”(板書)。(播放舒緩悠揚的音樂)“清平樂”是詞牌名,又名“醉東風”,它相當歌曲的譜子。看,咱們的語言真有意思,三個字就能定下曲子的意境。
3、這首詞的作者是南宋的愛國詞人辛棄疾。(屏幕出示辛棄疾的生平,學生看之后提取關鍵詞,譬如:字幼安,號稼軒。文武雙全的傳奇英雄。詞作的風格:農村詞,英雄詞。)
4、放聲誦讀,爭取在最短的時間里把它讀通讀順,讀正確。(學生讀詞,教師做手勢進行指揮。)
二、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翁媼 鋤 蓮 相媚好 剝
2、指名學生讀一讀,一邊正音,一邊加以滲透。
〔鋤——鋤禾(指名背詩)——鋤豆(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指導讀“青青草”。)
蓮——蓮花——蓮蓬(為了讀起來響亮點,讀第二聲)〕
3、齊讀。
4、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著讀著,你的眼前出現了幾個人物?他們在哪兒呢?(指名說,相機板書:翁媼 大兒 中兒 小兒)
5、這么多人和景,詞人巧妙地運用了一處景,將它們像珍珠一樣串了起來,找找看,看看誰是火眼金睛?(學生交流,指名回答。板書:溪)這個字和大家的感情肯定很深,因為咱們是桃溪小學的一員。如果,把這個“溪”換成提足旁的“蹊”,你有什么發現?(齊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6、現在大家看,這是怎樣的一幅村居圖?(出示課文插圖,指名回答。)
(①幸福的一家子 ②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③安居樂業的一家人……)
三、走進村居,在詩意中徜徉。
1、是啊,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其中,你認為誰是最幸福的?說一說你的理由。
2、在這里,“醉”可以理解成什么?(沉醉)從哪兒可以看出他們是沉醉?(學生交流)景美,心情舒暢,或許也會喝點老酒,微帶醉意。
“醉里吳音相媚好”,詩人先聲奪人,突出翁媼親熱聊天,用吳方言說著貼心話的樣子。如果在作文中你能掌握先聲奪人的'“法寶”,你的作文定會錦上添花。想象一下,他們會說些什么?
3、句式訓練
讀著“醉里吳音相媚好”,我仿佛聽見翁(媼)夸贊媼(翁)說:“ 。”
4、學生自由交流。指名談一談。(男女同桌之間扮演翁媼,自由暢談。)
5、其實,兒女一直是父母口中永恒的話題。聽——
1)翁喝了一口酒,喜笑顏開地對媼說:“大兒子可是咱家的壯勞力,地里的活都讓他承包了。”
2)媼笑著說:“這呀,是幸虧沒有戰爭,大兒子才能在地里干活。你看他干得多么認真啊!他也老大不小了,該幫他娶個媳婦了。”
3)老太婆,你瞧咱家的二兒子,簡直和你一樣的心靈手巧。
……
6、出示“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齊讀)大兒幸福嗎?中兒呢?(指名回答)
句式訓練:
大兒的幸福,在于( );中兒的幸福,在于( ) ;翁媼的幸福,在于( )。
7、當看到最小的兒子的時候,翁媼會是怎樣的神情?出示“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學生交流,指答。板書 最喜 )小兒子是“無賴”,翁媼怎么會“最喜”呢?(學生交流)
理解“無賴”。當父母看到你頑皮的時候會怎么說?
小兒子為什么最讓人喜愛呢?(學生交流)哪一個字表現了小兒的活潑可愛?指名說一說。
8、俗話說:皇帝中長子,百姓愛幺兒。前者想到的是責任,后者讓人欣慰。小兒子偷偷地躲到溪邊,躺在那里嘗新蓮子,可真是個精靈鬼。你看,他一邊津津有味地剝著蓮蓬,一邊還津津有味地數著“一顆,兩顆…… ”,讓我們好好地端詳他剝蓮蓬的樣子。(學生交流,理解“臥”)
這個字用得好在哪里?推敲一下。
一個“臥”字,不僅讓我們想象到有趣的畫面,還引發了大家的感慨:“動”的時候是那么的隨心所欲、無拘無束;“靜”的時候是這樣的專心致志,全神貫注。一動一靜竟然融合在一個字上,真是“一字千金”啊!此情此景,你羨慕“小兒”嗎?為什么?
9、看到“蓮蓬”,你會想到哪些詩?
1)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兒可能就是剛剛“偷采白蓮回”,正在美美地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呢!
10、此情此景,讓人“沉醉不知歸路”。 詞人醉了:他陶醉在鄉村生活的淳樸之中,陶醉在一家普通老百姓的安居樂業之中。讓我們也一起來陶醉一番,陶醉在鄉村的美景中,陶醉在一家人的相親相愛之中。(齊聲誦讀,然后背誦。)
11、我們再來看這一家老小,居住在這樣矮小的茅屋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遇上大冬天就更別說了。如此清貧的日子,他們卻其樂融融。因為即使是這樣簡單的幸福,在當時,許多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12、詞人閑居在上饒老家二十多年,寫了許多詞,形成了“稼軒體”。可是看似居安的他卻一直充滿憂慮,憂慮著北方戰場,真是“此生誰料,心在‘戰場’,身老‘村居’”。他多么希望這種安居樂業不僅僅是一家兩家,多么渴望不再有“遺民淚盡胡塵里”的凄慘。所以說這樣的農村剪影在詞人的心中只是“別調”。他心憂天下,在《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他的這一情懷。
四、將“醉”字進行到底
賞析《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一)、初讀悟“醉”
1、那么深深地刻在詩人辛棄疾心中的基調是什么?(媒體出示)
2、想一想,“破陣子”這一詞牌表達得意境是怎樣的?(慷慨激昂)你聽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3、整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洋溢著愛國、報國的激情。)哪一句寫出了理想與現實的尖銳對立,壯志未酬?(“可憐白發生”。)
(二)、探詢“醉”的緣由
1、這首詞開篇就“醉”,它和《清平樂·村居》里的“醉”一樣嗎?
2、“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俗話說“酒后吐真言。”醉酒之后,詩人念念不忘的是什么?
學生交流,指名讀一讀。(配上激昂的音樂)
3、詞人由看到一家人的安居樂業,想到了天下:老百姓多么渴望過上和平安居的生活啊!詞人多么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醉在村居”啊!(出示村居圖)“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齊讀)
4、讓我們再一次走進“村居”,享受一下一家人的其樂融融。“驀然回首”,卻發現咱們和這幸福的一家人,還是半個老鄉呢。(出示吳方言分布圖)讓我們用我們的“吳儂軟語”來讀一讀這首詞,相信大家一定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配樂,學生用吳方言讀詞,體會。)
五、作業。
同學們,詩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艷麗的奇葩。其中,描寫兒童的古詩詞更是膾炙人口,別有韻味:一個“臥”字,精彩紛呈。在課外閱讀積累中,睜大你的慧眼,你一定能采擷到其中亮麗的一枚。試試看,怎么樣?
《村居》教學的新模式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的意思,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介紹詞: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宋朝一位著名的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板書: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
2、唐詩、宋詞、元曲都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瑰寶。詞有它自己特殊的表現形式。詞有各種格式。每一種格式有一個名稱。《清平樂村居》這首詞中,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這首詞的題目。
二、初讀,整體感知:
過渡:《清平樂村居》這首詞寫的是什么呢?
1、自讀。請同學們自己反復讀讀課文,細細看看課文中的插圖,想一想,這首詞描寫了什么地方什么樣的情景?
2、聽讀。我們來聽聽錄音朗讀,然后模仿錄音朗讀。注意:剝的讀音。
3、學生再練讀。
4、指名讀。
三、細讀,理解詞意:
過渡:同學們,詞和詩一樣,語言十分精練。我們要想理解這首詞講了什么意思,必須得弄明白每個字、詞的意思,并展開豐富的想象,想象詞所描繪的情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1、自學思考。
2、逐片討論:
⑴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這兩句話是什么意思?誰能有條理地說說?
提示:檐、吳音、相媚好、翁媼的意思;作者的思路。
過渡:一對白發夫妻操著吳音正在親密地聊天,他們為什么感到這樣幸福呢?請同學們細細閱讀下片。
⑵追問:作者是怎樣寫出孩子們的可愛的呢?(大兒子在河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編織雞籠,最喜歡的是頑皮的小兒子,在河邊伏著剝蓮蓬取蓮子。)
提示: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寫三個兒子的行動,刻劃他們的形象。小兒剝蓮蓬吃的那種活潑天真的神情狀貌,最有趣了!
⑶配樂朗讀。
四、展開想象,描述詞境。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好!是的,這戶人家雖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圍的環境很美溪上青青草,這戶人家翁媼之間醉里吳音相媚好,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多幸福的鄉村生活啊,那對白發夫妻陶醉了。作者辛棄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這樣的畫面之中,創作了這首詞。
1、請同學們選取課文中描寫的一個情景,結合課文的插圖,展開豐富的想象,把你仿佛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寫出來,或者選用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和大家交流。
2、交流。評價。
3、小結: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詞也一樣。作者用精煉、生動的語句,通過寫景與敘事,創造了具有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描繪了一幅寧靜、悠閑的鄉村生活圖。這樣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歡、而且非常的熱愛、向往、羨慕。
五、布置作業:
1、同學們,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艷麗的奇葩,每首宋詞都仿佛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宛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希望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在宋詩中盡情遨游,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
2、背誦課文。
3、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寫下來。
板書:
清平樂 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
翁媼 吳音 相媚好 醉
大兒 中兒 小兒 無賴
《村居》教學的新模式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并能背誦和默寫。
2、過程與方法:借助朗讀、想象、表演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熱愛生活,善于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
重點難點:
1、給文配畫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
2、給詞配樂吟誦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一教時。
教學過程:
(實錄)
師: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走進南宋愛國將領、著名詞人辛棄疾描繪的鄉村圖景,領略鄉村特有的清麗寧靜。誰愿意讀讀課題?
(生自由讀,師指名讀。)
師:讀了課題,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這首詩有兩個題目。
生:我對劉丹同學的回答有意見,沒有兩個題目,宋詞是一種可以配曲子唱的詞,前面的那個“清平樂”是詞牌,后面的“村居”才是詞的題目。
師:你懂得真多!能告訴老師你怎么知道的嗎?
生:我昨天預習時也不明白,后來上網查閱資料,才明白。老師,詞牌還有很多呢:“醉花陰”、“浣溪紗”、“虞美人”也是的,對了,還有李白“明月幾時有”的那個叫“水調歌頭”!
師:同學們,劉丹已經懂得如何主動學習了,讓我們把掌聲送給她。確實,宋詞和唐詩、元曲等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瑰寶,它有自己特殊的形式,可以配樂演唱,有點象我們現在的歌詞。那么“村居”寫的是什么呢?我們來讀讀
(學生自由讀)
師:誰愿意大膽站起來讀讀?
(指名讀)
師:讀得真響亮,同學想給你提點小意見,接受嗎?
生:翁媼(wengao)讀錯了!
生:我覺得詞和詩一樣,要讀出節奏來,郭洋的節奏不清楚。
師:你來示范一下好嗎?
生: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師:真好,詩詞只有把節奏讀正確,才有獨特的音韻美,我們一起來讀讀好嗎?
師: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了這首詞,你的腦海里有了怎樣的幾幅畫面?
生:我看到了低低的茅檐下,有老爺爺、老奶奶在聊天。
生:我看到那戶人家的大兒子在田里鋤豆。
生:還有一幅畫面,二兒子在全神貫注地編織雞籠。
師:“全神貫注”用得好!
生:最有意思的是小兒子趴在溪頭剝蓮蓬。
師:同學們讀懂了詞意,才能在腦中形成完整的畫面。這些畫面有景有人,生趣盎然,你最喜歡哪一幅呢?能否用你喜歡的方式把畫面情境表現出來?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投入到學習中。)
師:能展示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嗎?
生:老師,我最喜歡“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我用畫畫的方法表現:夏天的鄉村,草木豐茂。一條小溪在青翠的小草間蜿蜒而過,溪水淙淙流著,好象唱歌給出溪邊的小草聽。溪邊有一座茅屋,屋檐低低的,還曬著幾個大紅辣椒。(眾人笑)是的,我去過農村,見過的。
生:老師,我和同桌合作,想演演那對翁媼。(“老伴啊,今天我喝多了!高興啊,你看豆子眼見一天天大起來,到秋天我們就要準備大袋子嘍!”“老頭子,我也開心,我們就喝個痛快……”
師:真不錯,演戲有天賦,老師仿佛走進了鄉村,聽到了老人間樸實無華的對話。
生:老師,我喜歡“大兒鋤豆溪東”這幅畫面,我把它改成了小散文:太陽快落山了,晚風習習,大兒子阿虎還干勁十足呢!你看。田間的雜草在他鋒利的鋤刀下乖乖投降了。豆苗呢,在淡紅的晚霞下跳起舞,好象在感謝阿虎。阿虎笑了,汗珠一滴一滴落進泥土……
師:你的想象真豐富,語言真美,將來也是個大詞人!
生:我喜歡“剝蓮圖”,我用朗讀欣賞法學的。
(生聲情并茂朗讀后,評點:我覺得“臥”用得最好,把小孩子的天真爛漫、自由自在游戲的情景寫出來了。)
師:同學們,你們或者讀或者寫或者畫或者演,不管采用怎樣的方式,都用一顆和詞人一樣熱愛農村生活的心,不知不覺間把詞的意境表現出來了。最后,讓我們把這首詞永遠留在腦海中好嗎?
(學生自由背誦。)
《村居》教學的新模式 篇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說說詩句的意思,想象并說出這首詩描繪的景象。
3、通過古詩的學習,感悟古詩選詞煉句的精妙和豐富的內涵,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領會詩句的內容,感悟詩句豐富內涵,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用具】錄音帶,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述:同學們,春天已經來到我們的身邊了,你能用哪些詞語或詩句來形容一下春天。
(生自由說描寫春天的詞語或詩句)
二、學習新課
過渡:剛才同學們介紹了許多關于春天的詞語,特別是許多詩人贊美春天的詩篇。
1、引入課文:
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清代詩人,高鼎。
(板書:清代 高鼎)
詩人高鼎用自己獨到的眼光發現了春天里的一道獨特的風景,于是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出示)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2、初讀學習課文:
請同學們把這首詩認真讀一讀,看誰能很快地讀熟。
(在讀前,將“長”“鳶”的音、形講一下)
⑴ 學生自由練讀,把課文讀通,讀熟。
⑵ 同桌互讀:
請你的同桌檢驗一下你究竟讀得怎樣了。
⑶ 指名讀:
議:他讀得怎樣?你想請那位同學和你一起讀?
⑷ 齊讀。
3、理解學習詩意:
⑴ 請同學們把這首詩再好好讀一讀,你讀著詩句,你讀懂了些什么?
⑵ 學生自由說自己讀懂的地方。
(字,詞,句等皆可)
⑶ 你還有什么地方不懂的:
(可適當出示掛圖幫助理解)
全班議一議,說一說。
⑷ 春光明媚,勾起了詩人的游興,但詩人在此處卻僅僅寫了幾種景物。
春天里一定還有更多美麗的風景,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美麗的春景。
(出示:多幅春天景色的畫面)
⑸ 你看了這些畫面有什么想說的?
(學生自由練說)
⑹ 春天是如此的美麗迷人,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詩的前兩句,讀出這種美麗迷人。
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議),齊讀。
⑺ 在這樣的春光里,沐浴著和煦的春風,你有沒有放過風箏,心情怎樣?
(快樂,喜悅)
⑻ 請你們讀一讀詩的后兩句,讀出你的那種心情:
指導朗讀。
自己讀。
指名讀、議。
齊讀。
讓我們把這首詩一起記在腦海里,成為我們知識庫里的一員。
(學生背誦課文)
三、領悟詩情
如果你也隨著作者來到了這樣的地方,你會聽到些什么?看到些什么?聞到些什么?感受到什么?
1、學生自由練說。
2、指名說。
3、說寫結合:
還有許多同學想說,那就讓我們的思緒流淌在筆尖,把你想說的話都寫下來。
4、交流寫作的內容。
《村居》教學的新模式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散、歸、趁”3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
2、通過朗讀,培養同學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領悟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正確、流利地誦讀古詩。
難點:通過朗讀,培養同學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并通過想象領悟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朗誦音頻、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在二三月間,公園里、學校中,到處都是春暖花開的景象。今天,老師還想帶大家到一首古詩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書課題:村居
二、自讀古詩
1、請大家自由讀古詩,用自身的學習符號標志應重點注意的地方。(如不認識的字、不懂的詞、難寫的字等)
2、大家瞧,這么多的風箏多美呀,你能將它們放飛得更高嗎?(指名認讀生字)
提示:“鶯”的韻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韻母是“en”,不是“eng”。
3、同學們真不錯,將漂亮的風箏都放上了天。讓我們再來認認它們!
4、進行自學,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師針對難字進行指導。
三、品悟古詩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師: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靜的嗎?它有怎樣的美景?
1、自由讀讀古詩,你會有很多的發現的。
2、同學自由讀詩。
3、你看到了什么?生匯報。
4、(小黑板上的詩句)你能把你看到的這些帶上自身的感受讀出來嗎?指名讀文。
重點引導同學通過“長”“飛”“拂”“醉”等字眼體會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機。
5、瞧,草兒吐出嫩綠的新芽,黃鶯也飛來快樂地歌唱,河堤上的楊柳也陶醉在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風的吹拂下輕輕柔柔的。我們的小山村變成了一個充溢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這美麗的畫面再來讀讀嗎?
6、你還有什么發現,有什么感受?能說給大家聽嗎?
7、這么多美妙的感覺,我想大家一定能讀好這一句的。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說)
2、村子里的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樣喜歡這美妙的春天嗎?
3、板書: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防紙鳶
4、你能讀好它嗎?自由讀古詩第二句。
5、指名讀、齊讀。
6、你能配合畫面,說說這句詩所描繪的情景嗎?
重點引導同學通過“歸來早”“忙趁”體會孩童歡暢的心情。
7、讀了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說給大家聽嗎?
8、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將你的想法融進詩里讀出來嗎?
9、想不想加入他們放風箏的隊伍?這樣吧,讓我們一起放飛心愛的'紙鳶,一邊用詩歌表達自身的心情。
四、背誦全詩
1、早春的山村,草長鶯飛,楊柳依依。小朋友們也將自身心愛的風箏放飛。多美的春景圖呀!它不只吸引了詩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這一首古詩你一定能背下來。
2、生自由背。
3、集體配樂吟誦。
《村居》教學的新模式 篇8
設計意圖
古詩《村居》選材于幼兒園大班早期閱讀課程《幸福的種子》系列活動。古詩語言精練,情感強烈,節奏鮮明,意境優美,引導幼兒學習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幼兒對語言文學的興趣和敏感力。
活動目標
1.通過配樂欣賞、賞畫吟詩來感受詩中山村熱鬧的春景。
2.嘗試用繪畫形式表現古詩《村居》,根據圖片理解古詩的內容。
3.學習有感情、有韻律地朗誦古詩。
重點難點
重點:嘗試用繪畫形式表現古詩《村居》,根據圖片理解古詩的內容。
難點:學習有感情、有韻律地朗誦古詩。
活動準備
1.背景音樂
2.PPT
3.筆、紙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察照片,引入古詩《村居》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些照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播放幼兒春天時在幼兒園活動的照片)
——你們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們在干什么?幼兒園的大樹和小草都有了什么變化?
——這些照片讓老師想起了一首古詩《村居》。
2.播放背景音樂,教師朗誦古詩《村居》。
——請小朋友們仔細聽古詩。(教師朗誦古詩)
——你在古詩中聽到了什么?(第一遍)(草、楊柳、兒童……)
——聽得真仔細,這首古詩到底說了什么呢?我們再來聽一聽。(教師再次朗誦古詩)
——這一次,你聽到了什么呢?(二月天,教師可以追問:你覺得二月天是什么意思呢?)
3.播放 PPT,幼兒邊看古詩畫面邊聽教師朗誦古詩,再次完整感受古詩,并理解古詩大意。
——小朋友們都聽到了古詩中的很多內容,那你猜猜看這首古詩是寫什么季節?
——對,寫的是春天的山村美景,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你看到了什么?
(播放 PPT 古詩畫面)(柳樹、小草、小鳥、兒童、風箏)
——請你來說一說第一句古詩“草長鶯飛二月天”是什么意思?(幼兒嘗試逐句理解古詩,教師加以補充更正)
——古詩《村居》描述了一幅美麗的山村春景,早春二月,村子里的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歡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樹長長的枝條,輕輕地拂著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煙霧里醉得直搖晃。村里的孩子們放學以后,一路上沒什么耽擱,早早的回家,趕忙趁著東風使勁吹的時候,把風箏放上藍天。
4.讓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古詩《村居》。
——這樣一首美好的古詩,我們可以用什么美好的畫面去展示這首古詩呢?(逐句請幼兒用筆畫出來)
——好了,我們一起看著你們畫的古詩把這首古詩朗誦出來吧!
5. 幼兒嘗試有感情、有韻律地朗誦古詩。
——這首古詩是清代詩人高鼎寫的,那古人是怎樣朗誦古詩的呢?
——(教師起立模仿古人搖頭晃腦朗誦古詩)古人朗誦古詩和我們平時念兒歌有什么不同?(幼兒談論交流)
——對的,念兒歌比較歡快,有節奏,而朗誦古詩我們要慢一些,要有感情、有韻律,還要搖頭晃腦。
——現在我們也學著古人有感情、有韻律的朗誦這首古詩吧。
6.延伸活動。
——我們也趁著在這美麗的春天出去放風箏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幼兒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興趣比較濃,活動目標基本實現。古詩第二句“拂堤楊柳醉春煙”中的“醉”讓幼兒理解起來就有些困難,因此,我讓幼兒模仿醉酒的人搖頭晃腦兩手左右擺動,感受“醉春煙”。整首古詩
中最能引起幼兒共鳴要數后兩句,由于他描寫的就是幼兒的生活與游戲,就能使幼兒產生共鳴感。幼兒對于繪畫展現古詩《村居》表現出了很高的興趣,從幼兒根據每一句詩畫的一幅畫,不看詩就知道畫面描寫的是哪首詩。
不足之處:在活動中對幼兒的表達要及時的鼓勵和肯定,教師對于古詩的解 釋注意通俗易懂,語言兒童畫,朗誦示范要注意語言的節奏韻律。自己對古詩教學也缺乏經驗,在教學方法策略上應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和需要適時調整,做進一步改進。
《村居》教學的新模式 篇9
平常的古詩文教學,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學模式,“揭題——釋題——讀文——理解——背誦”。這其中的重頭戲壓在了理解詩文上,而教學的效果卻總是那么不盡如人意。這樣的教學,使我聯想起我小時候學習古詩文的情形來。那時,在我的記憶里,我的老師也是這么教我的,但到現在我真正記住的可以說沒有幾首古詩。為什么我們盡心盡職地幫學生理解、理解、再理解,教學效果卻這么低下?我想,這大概可能與我們教學古詩文的方法有關,是它“惹的禍”吧?
從學生習得語言的規律來看,語言積累是學生自己的事,其他任何人無法替代。教師喋喋不休地講解也僅僅起到幫助的作用,即便是我們采用強壓灌輸的方式,學生真正領悟的卻寥寥無幾。
因此,改革古詩文的教學勢在必行。
在教學中,我嘗試從學生已掌握的古詩文入手,調動學生自身已有的知識儲備,搭建與新知的有效通道,建構起新舊之間的聯系,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
師:同學們在平時一定積累了不少關于“春”的古詩文吧,誰能背幾首給大家聽聽?(學生興趣盎然,因為這也是我布置的預習作業,現在學生有了施展的空間)
接著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還要來學習兩首古詩,他們是《村居》和《宿新市徐公店》,跟老師一起板寫課題。通過預習,大家知道這兩首古詩都是描寫哪個季節的?(整體感知)
師:對于這兩首古詩,相信同學們一定都熟讀了吧?誰能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讀成果?
師:古詩寫的美嗎?愿意把它們背下來嗎?說說,你有什么好的辦法能快速地把它們背下來?
師:讓我們用各自喜歡的方式來背背這兩首詩吧!
以上教學設想:古詩文的教學安排主要是讓學生品味它們的精髓,用詞的簡潔、凝練,而不是讓學生去理解它們。當然,適當的理解也是有必要的,對學生的記憶是有幫助的。對于這兩首古詩,通過我的了解,大多數學生已經能夠背下來了,讓學生們交流它們背書的方法是為了給大家提供更多一些的方法,也是讓大家交流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因此,我先讓他們把這些詩文背下來,再慢慢地反芻。
接著,我放棄了一般的教學“套數“,從品悟這兩首詩的共同點入手,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品評、發現。
師:同學們,在備課時,老師總有個小問題弄不明白,誰能幫助老師解開這個疙瘩?能幫我解決的就是我的小老師!
師:編者為什么把這兩首詩編在一起?寫春天的詩不是很多嗎?
學生沒有隨即舉手來回答我的問題,而是埋下頭去認真地品讀。過了一會兒,學生紛紛舉起了手。
生:我發現這兩首詩都是描寫春天的景色,還寫了春天的兒童那天真活潑的樣子!
生:我還發現這兩首詩不光寫了兒童,還寫了作者渴望自己也變成兒童,與他們一起放風箏、追蝴蝶!
生:我發現,過去的兒童真的很快樂,沒有那么多的作業,那么早就放學了,玩的真開心!我好羨慕喲!
生:我發現,在讀這兩首詩的時候,要讀出作者看到春天這樣的美景快樂的心情,還要讀出兒童在放風箏和追蝴蝶時那種愉悅的心情!
生:我發現這兩首詩都是寫兒童在找春天的!
沒有過多的解釋,學生領悟的又是那么的深刻,我真不敢想象我平時教的這些孩子今天怎么會有這么多的靈感!
這是我們通過理解、分析所得不來的!
《村居》教學的新模式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的意思,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介紹詞: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宋朝一位著名的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板書: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
2、唐詩、宋詞、元曲都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瑰寶。詞有它自己特殊的表現形式。詞有各種格式。每一種格式有一個名稱。《清平樂村居》這首詞中,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這首詞的題目。
二、初讀,整體感知:
過渡:《清平樂村居》這首詞寫的是什么呢?
1、自讀。請同學們自己反復讀讀課文,細細看看課文中的插圖,想一想,這首詞描寫了什么地方什么樣的情景?
2、聽讀。我們來聽聽錄音朗讀,然后模仿錄音朗讀。注意:剝的讀音。
3、學生再練讀。
4、指名讀。
三、細讀,理解詞意:
過渡:同學們,詞和詩一樣,語言十分精練。我們要想理解這首詞講了什么意思,必須得弄明白每個字、詞的意思,并展開豐富的想象,想象詞所描繪的情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1、自學思考。
2、逐片討論:
⑴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這兩句話是什么意思?誰能有條理地說說?
提示:檐、吳音、相媚好、翁媼的意思;作者的思路。
過渡:一對白發夫妻操著吳音正在親密地聊天,他們為什么感到這樣幸福呢?請同學們細細閱讀下片。
⑵追問:作者是怎樣寫出孩子們的可愛的呢?(大兒子在河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編織雞籠,最喜歡的是頑皮的小兒子,在河邊伏著剝蓮蓬取蓮子。)
提示: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寫三個兒子的行動,刻劃他們的形象。小兒剝蓮蓬吃的那種活潑天真的神情狀貌,最有趣了!
⑶配樂朗讀。
四、展開想象,描述詞境。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好!是的,這戶人家雖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圍的環境很美溪上青青草,這戶人家翁媼之間醉里吳音相媚好,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多幸福的鄉村生活啊,那對白發夫妻陶醉了。作者辛棄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這樣的畫面之中,創作了這首詞。
1、請同學們選取課文中描寫的一個情景,結合課文的插圖,展開豐富的想象,把你仿佛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寫出來,或者選用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和大家交流。
2、交流。評價。
3、小結: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詞也一樣。作者用精煉、生動的語句,通過寫景與敘事,創造了具有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描繪了一幅寧靜、悠閑的鄉村生活圖。這樣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歡、而且非常的熱愛、向往、羨慕。
五、布置作業:
1、同學們,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艷麗的奇葩,每首宋詞都仿佛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宛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希望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在宋詩中盡情遨游,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
2、背誦課文。
3、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寫下來。
《村居》教學的新模式 篇11
一、激發情趣、導入課題
春天到了,你們喜歡干些什么?清朝詩人高鼎居住在鄉下時就親眼目睹了兒童放學歸來,三五成群,迎著春風,放飛風箏的情景,于是他便為后人留下了一首較為明快的詩篇──《村居》。(板題,生齊讀課題并識記“村、居”)
二、范讀課文、整體感知
認真聽不認識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讀音。
三、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利用拼音自讀古詩,邊圈畫生字,要求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連貫。
2.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四、理解詩句、感悟欣賞
1.指讀古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你是怎么記住“醉、煙、童、散、忙”的?
點撥:(1)“醉”是平舌音。
(2)“煙”韻母是前鼻韻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認記(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書空;擴詞;用“急忙”說話。
3.自讀古詩,然后談一談你最喜歡這首詩的哪一句,為什么?
點撥:(1)紙鳶:風箏。
(2)拂堤楊柳醉春煙:楊柳在微微春風中搖搖擺擺,陶醉在這美麗的春光中。(演示課件或出示圖片,幫助學生理解)
4.讓我們閉上眼睛,伴著美妙的音樂聽xx同學朗誦這首詩,然后談談你的感受。(指名配樂朗誦)
5.交流聽讀后的感受。
6.請你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你的感受。(配樂練讀、指名讀、評價讀)
7.練習背誦課文。
五、再現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醉、煙、童、散、忙”。
2.連詞認讀生字。
3.觀察“忙”的結構特點,說說這個字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4.指導、示范書寫“忙”字。
5.學生描紅、臨摹。
六、交流資料、擴展朗讀
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歡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詩人除了《春曉》《村居》以外,還寫了很多詠春的詩句,把你積累的詩句與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師摘抄的詩句,讓學生讀一讀。如: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蘇軾《春宵》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韓愈《晚春》)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村居》教學的新模式 篇1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練習說話。
教學重點:
讀準生字的字音,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感悟想象詩中描繪的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課前收集有關春天的知識。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走進春天。
春天來了,大自然到處都是美麗的景象。瞧,春天多美呀!
1、欣賞春天的美景圖片。(出示大屏幕,配樂)
2、看到這么美的大自然,你的腦海中出現了哪些有關于春天的四字詞語呢?(指名說,師相繼板書)
3、古代的許多文人墨客,將自己在春天里的所見所想用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記錄了下來。今天,老師還想帶大家隨著清代詩人高鼎,到一首古詩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4、簡單介紹作者。
二、初讀古詩,認識生字。
1、請大家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遇上不認識的字、不懂的詞、難寫的字等,做好記號。
2、大家瞧,這么多的風箏多美呀,你能將風箏上的生字讀準,讓風箏飛起來嗎?
重點指導讀“鶯、趁”。
3、同學們真能干,將漂亮的風箏都放上了天。讓我們再來認認它們,把它們收回來吧!
4、進行自學,想一想:你會用什么方法記住哪個字?
5、互相交流。
6、師指導記字方法:編順口溜、熟字加偏旁、熟字減偏旁、形近字對比等。
三、品悟古詩,感受春天。
1、讓我們隨著生字寶寶回到課文,再讀讀古詩吧!
讀完這首詩,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景色?你從哪句讀出來的?
2、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1)師引:美麗的二月,草芽兒長出來了,楊柳綠了,鳥兒也叫起來了,這樣的景色美嗎?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指名讀一、二句。
重點引導學生通過“長”“飛”“拂”“醉”等字眼體會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機。
(2)播放畫面:瞧,草兒吐出嫩綠的新芽,黃鶯也飛來快樂地歌唱,河堤上的楊柳也陶醉在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風的吹拂下輕輕柔柔的。我們的小山村變成了一個充滿生命力的世界。看著這美麗的畫面,再來讀讀好嗎?
3、你還有什么發現,有什么感受?能說給大家聽嗎?
4、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說)
(2)村子里的孩子在這美好的春光里想去做什么呢?你從哪句讀出來的?
板書: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3)你能讀好它嗎?自由讀古詩第二句。
指名讀、齊讀。
5、設置情境談話:
(1)你們村有哪些美麗的景色?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指名說。
(2)在這美麗的春天里,你最喜歡去做什么?心情是怎樣的?
你能讀讀這首詩嗎?(讀出孩子的快樂、歡暢)
6、想不想加入他們放風箏的隊伍?這樣吧,讓我們一起放飛快樂的心情,一邊用詩歌表達自己的心情。(齊讀古詩)
7、古詩不僅可以讀,還可以唱呢!聽,多美的歌聲。(出示大屏幕,播放古詩新唱《村居》)
師帶領學生拍手齊唱古詩。
四、背誦全詩,欣賞美。
1、早春的山村,草長鶯飛,楊柳依依。孩子們也將自己心愛的風箏放飛。多美的春景圖呀!它不僅吸引了詩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這一首古詩你一定能背下來。
2、生自由背。
3、師檢查,指名試背。集體配樂吟誦。
4、同學們學得真不錯,老師為你們喝彩,獎勵一首歌給我們聽。讓我們在動聽的歌聲中結束這節課。
(歌曲:《春天在哪里》)
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相信同學們可以發現大自然中更多的美。
五、課外活動,尋找美。
1、美美地把古詩讀給家人聽。
2、讀課外書,查查還有哪些寫春天的古詩。
3、到大自然中去,看看你身邊的春天是怎樣的。
《村居》教學的新模式 篇13
一、導入:
1.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歷來被稱為“詩詞國度”。從小到大我們學了許多詩詞,從這些優秀的詩詞中,我們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秀麗,感悟到人或物的志趣情操。上學期我們學習了一首詞《卜算子·詠梅》,還記得嗎?(師生接讀)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詩詞的殿堂,來學習一首由南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簡介詞牌:清平樂,詞牌名;村居,詞的題目。]
2.這首詞向我們展示了怎樣一幅畫面呢?請看——(出示課文插圖投影片)看了畫面,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說)詞人是怎樣描繪的呢?請打開書本。
二、學習課文:
(一)
1.同學們,你們是學習的主人,老師相信通過你們自己的學習,一定能把這首詞學好。下面,請你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這首詞,把它讀正確,流利。
2.讀得怎樣?請你的同桌來評一評,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讀得好,請給同桌打上,如果還需要多練習,請給他打上“▲”,并指出哪兒有問題。
3.得的同學請舉手。好,請你讀;再請位同學。
下次有信心得到的同學請舉手。(讓老師聽聽你的信心!)
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二)
1.書讀得真棒,老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感受到了你們的智慧與信心。相信你們下面的表現一定會更出色!
2.自由讀課文,討論討論,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3.師:讀書使人快樂,因為我們從讀書中獲得了新的知識,通過剛才的學習,你一定也有了收獲,講出來與我們分享一下。
有沒有不懂的地方,請教他人,誰給他解疑答問。
4.誰能用自己的話連貫地說一說上片或下片的含義?
(三)
1.詩人用樸實、清新的筆調向我們展示了農村秀麗的景色,把農戶們那合適安寧的生活刻畫的活靈活現。同學們,讓我們再次拿起書本,把自己完全投入到詞文中去,讀著讀著,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2.請結合老師這里的句式,發揮你們的想象:
讀著,我仿佛看到(聽到)。
多么令人神往啊!你能通過自己的朗讀把它表現出來嗎?[
(指名讀生評齊讀)
3.的確,這樸素恬靜的農村生活,恰似那美麗的桃花源,令人心曠神怡,充滿了向往!同學們,你們能根據畫面來編個故事嗎?可以是圖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全幅圖。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行的,試試看!(先小組練說再交流)。
三、總結:
茅檐、小溪、青草、老翁媼,這一切巧妙地結合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難怪詞人辛棄疾是如此的熱愛、向往這恬靜的農村生活。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誦讀全詞吧!你可以看著書讀,還可以閉上眼睛讀,讓我們一起感受這份恬靜安謐的農村風光吧!
四、拓展:
美麗的農村風光是歷代文人墨客心中的最愛,在他們的筆下,我們可以欣賞到許多不同時期的農村美景,老師這兒有一首名為《村居》的詩,它是清代詩人高鼎寫的。同學們,你們品讀品讀,感受一下它與我們今天所學的《清平樂·村居》有哪些相似之處。
[出示《村居》(清·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注:醉:陶醉;紙鳶(yuān):風箏>]
板書:
農村秀麗
清平樂村居
(南宋辛棄疾)農戶安寧
溧陽市綢繆中心小學馬忠
教學后記:
本課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作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的描寫以及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他喜愛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
在揭示課題時可告訴學生,“清平樂”是這首詞的詞牌名,“樂”要讀“yue”,不讀“le”,“村居”是這首詞的題目。
在教學時,教師可先范讀這首詞,使學生初步了解這首詞的內容,并感知這首詞的讀法。然后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檢查自讀情況時,要注意“媚”讀去聲,“媼”讀“ao”,“剝”讀“bao”。
學生讀對、讀通詞的句子后,應把教學重點放在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詞句上。有些詞語可以讓學生聯系句子,或結合生活實際自己體會。
在朗讀上片時,要提示學生邊讀邊想象出這首詞勾畫的由茅屋、小溪、青草組成的環境多么清新秀麗,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對正在聊天的老人又是多么悠閑自得。
指導朗讀下片,要讓學生抓住作者刻畫的人物形象,邊讀邊體會詞的意境。尤其是小兒剝蓮蓬吃的那種活潑天真的神情狀貌,要啟發學生在讀中加以體會。[
指導朗讀全詞時,可借助插圖,讓學生一邊誦讀,一邊看圖,結合對詞句意思的理解,想象詞作者所描繪的生機勃勃、和平安寧、樸實安適的農村生活圖景,讀出對這種景象的喜愛、贊美之情。
整個教學,教者抓住了詞所表達的特有的意境,著重引導學生自主朗讀,在讀的過程中進行感悟,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詞的理解,更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村居》教學的新模式 篇14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首、眠”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多、知、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學生喜愛春天、喜愛大自然之情。
【教學準備】
有關春天的圖片及春天的古詩。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畫面導入,揭題簡介
1、出示圖1:多漂亮的畫面呀!誰知道這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從哪看出?
2、師述:桃花靜靜地盛開著,花瓣是那么新鮮,像剛被雨水洗過似的。各種各樣的鳥兒從巢里飛出來,有的站在枝頭歡叫,有的在樹間飛來飛去,自由歡快,沒有人來打攪,這是一天中的什么時候呢?
(早晨)
3、春天的早晨多么美麗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唐代詩人孟浩然寫的一首描寫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詩《春曉》。
(板書課題)
4、(指“曉”)這個字讀什么?日字旁表示與什么有關?“曉”是什么意思?
師:在文中指“早晨”。
5、齊讀“春曉”。
“春曉”的意思就是──?
6、過渡:理解詩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啟發學生質疑)
(出示卡片理解詩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聽錄音范讀。
2、自讀。
3、指讀。
4、過渡:下面我們來理解詩句,在這基礎上體會詩情。
三、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1、前兩句:
⑴出示圖2:詩人本在干什么?詩中哪個詞表示睡覺的意思?
(眠)
正音。
你怎么看出來它表示睡覺?“春眠”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氣候暖和,睡起來會睡得怎樣?
(很香)
那“春眠”的意思就是──?
(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
⑵(指“覺”)這個字讀什么?
再讀。
我們平時常用到這個字,誰來組詞?這兒是什么意思?
(覺得)
⑶“曉”呢?跟詩題中同一個字,是解釋為“天亮”呢,還是“早晨”?
(天亮)
⑷指說第一句的意思。
(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覺地天已亮了。)
⑸指導讀第一句:春眠/不覺曉。
(師范讀、指讀、齊讀)
⑹詩人睡得很香,朦朦朧朧中聽到什么?
(鳥叫聲)
你從哪句看出?“聞”什么意思?
(聽到)
“啼”是一個生字。齊讀。意思是什么?
(叫)
“啼鳥”解釋的時候倒一下,為“鳥啼”,就是──?
(鳥叫)
這句話的大意是什么?
(到處聽到鳥的叫聲)
⑺看圖1,想想可能有哪些鳥在叫?這些鳥在唧唧地歡叫,我們來聽一聽。
(放錄音,聽鳥叫)
練說:( )的鳥叫聲
再來說說第2句的意思,把( )填的詞放進去。
⑻想想這時候詩人的心情怎樣?
(喜悅)練讀:處處/聞啼鳥。
⑼請大家把自己當作詩人,閉上眼,睡覺。
師述:“睡著,睡著,朦朧中聽到鳥的叫聲,一聲,兩聲(放鳥聲)你睡意全消,睜開眼睛,一看,天都亮了,天也晴了。你觸景生情,于是哼出了兩句詩:
《村居》教學的新模式 篇15
【教學目的】
1、讀順古詩文字,讀懂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中蘊涵的情感,進行有感情地誦讀訓練。
2、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感悟語言文字的優美。
3、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置疑解疑能力、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閱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畫意入題,激發興趣
1、談話:
同學們喜歡春天嗎?回憶一下自己在春天里都有哪些活動?你當時的心情怎樣?能說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2、學生交談。
3、談話:
老師這里有一幅關于春天的畫,請大家按一定順序看看圖上都畫了些什么?并說說看了畫面之后你有什么感覺?
(投影出示插圖)
4、學生交流。
5、談話:
清朝詩人高鼎在有一年的春天親眼目睹了這一畫面,并且有感而發作了一首詩,這就是咱們今天要學習的《村居》。
(板書課題)
6、齊讀課題,解題。
二、初讀古詩,感知文字
1、請同學們看著畫面,聽老師范讀古詩,注意邊聽邊想,談談自己聽后的感受。
2、學生自己借助拼音把古詩讀準確,并畫出生字多讀幾遍,然后在小組內檢查生字和古詩朗讀。
3、小組選派代表全班檢查古詩朗讀情況并正音。
三、嘗試釋疑,讀懂內容
1、這首古詩的內容比較淺顯,同學們有沒有信心通過小組成員的合作學習自己理解詩句的意思?
2、學生回答。
3、下面就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自學古詩,充分利用手上的資料,看看弄懂了哪些詞句的意思,并把小組同學學習中共同的難點找出來,全班共同解決。
4、學生小組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5、交流學習結果:
⑴ 拂:做動作幫助理解。
醉:聯系生活經驗(喝醉酒的樣子)幫助理解。
⑵ 結合插圖及生活經驗理解句意。
6、讓學生結合插圖說說詩句的意思。其他同學談聽后感受。
(鼓勵學生結合畫面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描述)
四、品味詩句,朗讀悟情
1、朗讀前兩句。
抓住“醉”字,對照圖畫,聯系往年見過的春日美景體會那種陶醉的感覺,然后將這種感覺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指名讀。
3、朗讀后兩句:
談談自己放風箏的情景和當時的的心情,帶著這種愉快的心情去讀這兩句詩。
自由練讀。
指名讀。
4、反復練習朗讀:
指名讀。
生生、師生比賽讀。
五、合理想象,還原意境
1、播放音樂,教師根據詩意進行語言描述,讓學生閉上眼睛在腦海中展開想象。
2、說說剛才你在自己的腦海中都看到了些什么?有何感受?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有創新的發表自己的見解)
3、面對著這迷人的景色,如果你是一位詩人,你現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學生回答)
4、那就讓我們和詩人一起面對著大自然的美麗風光,來吟詩一首吧。
學生起立,倒背雙手,面對畫面吟誦古詩。
六、課外延伸,深化拓展
1、如果你是一位畫家,學完這首古詩后,你最想干什么?
(鼓勵學生畫出自己對古詩的理解和感受,并融入自己獨特的想象)
2、古人特別喜歡贊美春天,流傳下來許多描寫春天的優美詩歌。請同學們課下每人搜集兩首,練習朗讀,準備舉行“春天,我愛你”古詩朗誦會。
《村居》教學的新模式 篇16
作者:冉茂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教學《村居》一詩時,我采用了“以讀代講,以疑促思”的教學思路。先讓學生談談最喜歡這首詩的哪一句,并說說為什么?有的學生說喜歡“忙趁東風放紙鳶”一句,這是意料之中的,孩子們愛放風箏嘛。也有學生說喜歡“草長鶯飛二月天”一句,也不足為怪,草啊,鶯啊,都是春天里美麗的景物。突然,一個學生說喜歡“拂堤楊柳醉春煙”一句,問他為什么,他卻答不上來。于是,我引導他聯系舊知,問:“這句詩和學過的哪首詩描寫的同是春天的景物?”大家異口同聲地說:“《詠柳》。”我不失時機地說:“《詠柳》寫出了柳樹之綠,這句詩寫出了柳樹的什么?”“柳樹醉了。”“柳樹為什么會醉呢?”“因為它陶醉在春天的美景里了。”“你能展開想象的翅膀,描繪一下春天的美景嗎?”頓時,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起來,學生的潛能被激發了,學生對春天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可見,教師在課堂上若抓住一些片言只語,抓住一些稍縱即逝的感受,及時誘導學生放飛思維的空間,將會使課堂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