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謎教學案例(通用2篇)
月球之謎教學案例 篇1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 □中學 □√小學 2,學科:語文 2,課時:2 3,學生課前準備: 一、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二、 自學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的讀音,想想詞的意思。 三、 讓學生提出自學中遇到的問題。 二、 教學課題 教養方面: 1、認識“懸、遐、奧”等8個生字,會寫“幕、臨、懸”等14個字,正確讀寫。 2、感知課文,通過討論初步認識月球。 3、了解人們關于月球的遐想及課文所寫的未解之謎。 4、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育方面: 1、 培養學生好學好問的良好習慣。 2、 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熱愛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奧秘的熱情。 發展方面: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三、 教材分析 《月球之謎》是新課程標準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蘊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可讀性強,趣味性強。學生通過對這個主題活動的探究,進一步了解有關月球的知識,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以及積極探索的精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了解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謎。教學難點 利用資料交流、古詩句積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時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教學之前用百度在網上搜索《月球之謎》的相關教學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參考,了解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利用百度視頻網搜索下載《阿波羅登月》視頻,課堂放給同學們觀看,給學生視覺聽覺上的直觀感受。用百度圖片網上搜索下載《月球之謎》的示圖,做成ppt課堂給同學們演示,給學生視覺上的直觀感受。用百度圖片網上搜索下載有關月亮的古詩句以及有關資料,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時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四、教學方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依據課改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具體方法有: 1、創設情景法:《月球之謎》一課描寫了月球奇異的景色。對于月球上面的神秘之處,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材雖配有插圖,但卻是靜止的,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于是我利用悠悠課堂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創設了形象、直觀的和諧情境。 2、合作探究法:在探究中通過有效的小組活動的開展,展現一個小組集體智慧的結晶,培養了學生質疑的能力。 3.以讀代講法,讀中感悟法。 五、 教學過程 第一節 教學要點:感知課文,通過討論初步認識月球,了解人們關于月球的遐想及課文所寫的未解之謎。 教學過程:一、導入課題,激發閱讀興趣 1.導語:茫茫太空,有著不可計數的星球。上一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太陽,今天,我們要走近地球的近鄰──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潔、環境清幽的圖片)同學們,古往今來,人們仰望天上的一輪明月,總會激起無窮的疑問。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就曾問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今天,我們面對著這散發著冷冷清輝的明月,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她嗎? 3.嫦娥奔月、吳剛伐桂都是民間傳說。人們多想登上月球,去解開心中的疑問。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發現了更多的月球之謎(板書課題) 4、【百度視頻】根據情況和教學時間,選擇觀看人類登上月球相關視頻《阿波羅登月》 (通過讓學生觀看視頻,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同時激起他們對月球的探索愿望。) 二、自學課文,了解大意 1、出示自讀要求,自由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遇上難讀的地方就多讀幾遍。 (2)、在讀書過程中,遇上不懂的地方就請拿出鉛筆作上記號。 2、分節朗讀,正音。逐段出示生字詞,指名讀。 3、質疑問難。可以是不懂的詞、句和讀文后的疑問。 4、讀了課文你發現課文是圍繞課題中的哪一個字來寫的? 對,課文就寫了人類登上月球后已經解開的謎和尚未解開的謎。 三、研讀1至2自然段,解謎 1、登上月球后,人們發現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抽讀) 2、你具體地說出了月球上的景色,能不能用一個詞概括說說這是什么樣的景色呢? 3、剛才你匯報的時候說到月球上的景色十分奇異,月球上的景色奇異在哪兒呢? 你為什么覺得奇異呢? 指導朗讀: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么又灑滿了燦爛的陽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這奇異的景色讀一讀嗎?我們一起來感受感受吧! 4、月球上的景色還奇異在哪兒呢? 讀資料袋了解“環形山 怎么就覺得奇異了呢? 月球與地球上的景色截然不同,真是奇特呀! 5、誰愿意帶我們再次遨游月球,去領略那奇異的風光。指名讀,其他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6、月球上的景色太不可思議了,讓我們把這十分奇異的景色告訴給地球上的人吧!(齊讀第2段) 四、研讀3—7段,產生新謎 過渡: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形山,宇航員們對此感到十分好奇,他們把月球的塵土和巖石帶回了地球作進一步的實驗和研究,這些實驗又讓我們對月球產生了新的疑問 【百度圖片】出示月球塵土圖片 detail&word=%d4%c2%c7%f2 %b3%be%cd%c1&in=18178&cl=2&lm=-1&st=-1&pn=0&rn=1&di=45512302395&ln=1067 &fr=&fm=index&fmq=1330931920125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 ace=0&is=&istype=2#pn0&-1&di45512302395&ob2f201010%2f21%2f840200939.jpg&fromurlhttp%3a% (通過展示圖片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了課文內容,教學難點迎刃而解。) 1、 自由讀3——6段,想一想人們產生了哪些新的謎,你對哪個謎最感興趣,呆會兒和大家交流。 2、交流未解之謎: 謎之一:月球上的塵土有殺菌的本領嗎? a、 指名讀 b、假如你們就是參與實驗的科學家,在做這個塵土實驗的過程中,發現細菌一下子都 死了,你們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還有其它同學想對這個實驗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嗎?讀好問句。 c、這個實驗結果真讓人費解呀!你們用朗讀來向大家匯報匯報這個謎吧! d、月球上的塵土也可以殺菌嗎?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有趣的實驗吧! 謎之二:再看看用植物做實驗的結果:把玉米種在月球的塵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長沒有明顯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進月球塵土,水藻就長得特別鮮嫩青綠。 a、你們看了這個植物的實驗后,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b、你們能根據你們在這個實驗中驚奇的發現,向全世界的人提出一個謎嗎? c、對這個實驗感興趣的同學一起來讀讀這個實驗吧! 謎之三:一項研究結果說,月球上曾經有過火山活動。從月球采回的一塊巖石,估計它的年齡已有46億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 億年前的石塊。難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齡還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動比地球還早?這又是一個謎。 a研究了這塊巖石后,你們的疑問是(小組讀謎)。 b、還有對這個實驗感興趣的同學嗎?我們一起來追問一次吧! 這一連串實驗結果是多么令人費解呀! 3、課文的第七段出現了一個省略號,它想告訴我們什么呢?月球真是個神秘的星球呀,還有很多很多的未解之謎。課前,老師請大家搜集了一些有關月球的資料,我們來交流一下,看看月球還有哪些未解之謎?請用自己的話來說。(引導學生根據搜集的材料提出問題,對那些照讀材料的學生,要引導他嘗試用自己的話來說。) 4、看到你們提出這么多問題,我由衷地祝賀你們,因為科學從這里開始。(板書:?)月球留給我們的是無窮的疑問,無窮的思考,無窮的探索。(板書:……)對神秘的月球,人類還將繼續探索下去。老師要欣喜地告訴大家,現在,我國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正在按計劃進行研制。我國將力爭在2025年至2030年期間,實施載人登月。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中國人也將登上月球! 五、實踐活動 在今天的探月之旅就要結束的時候,但我們的學習還沒完,老師建議:月球的奧秘非常多,諸如月球的起源、地質構造、月貌、月相、月食、潮汐、人類登月球、月球與人類的關系,等等。感興趣的同學課外可以通過閱讀和登錄網站,去進一步了解月球。優秀網站:或(大膽地引入一些課外知識,讓學生去討論學習,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鞏固練習,訓練提高。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感悟月亮的文化內涵 1、出示月色皎潔的圖片,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古往今來,人們賦予月亮各種各樣的情感,有數不清的關于月亮的神話傳說、詩詞歌賦、音樂繪畫。上節課后大家都去搜集了資料,接著就讓我們在《春江花月夜》這首名曲中,把自己課前收集到的關于月亮的名句寫在黑板上,把找來的圖片和文字資料貼到小黑板上。(教師板書課后詩句) 【百度知道】出示有關月亮的詩句(有關月亮的古詩句以及有關資料,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時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2、學生可以離開座位,閱讀資料,欣賞圖片。 3、交流:你從這些資料中獲得了哪些新的知識?你想對月亮說些什么呢? 4、自由讀黑板上的詞句,把自己認為寫得好的詞句反復吟誦幾遍,再抄寫下來。 二、想象寫話。 1、激發寫話興趣:人類雖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沒全部揭開她神秘的面紗,月球上的無窮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假如有一天,你駕駛著一艘宇宙飛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尋找外星生命。你離開地球已經好幾天了。這時,透過舷窗,你看到一個美麗的藍色星球……請大家結合課文和搜集的資料,放飛想象:你將會看到什么?做些什么事?寫一段話。 2、學生獨立寫話,教師巡視指導,對個別寫話有困難的學生進行點撥。 3、選取二至三個學生的優秀作品進行講評。 4、獨立修改 板書設計: 月球之謎 遐想──探索──發現──謎(很多) 省略號──謎 六、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科普文,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術,推進課文內容的發展,而不失為一堂語文課?這是我設計教學時的主旨思想。通過一堂課下來,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值得借鑒: 一、 充分體現了信息技術與語文文本的巧妙整合 二、這一堂課最精彩的地方應該是把信息技術帶進課堂,有利的推進了課文內容的發展。教師在課堂里針對課文的需要進行合理的整合,讓信息技術有效的為文本服務,推進文本的發展。在資料的展示中,樣式靈活,有教師展示,有學生自展,還有全班展示,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在寬松、民主的氛圍里充分展開交流與對話。 三、正確把握了語文教育的特點,符合了語文學習的規律 要把信息技術與文本進行巧妙的整合,使學生能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拓展思維空間,理解月球世界的奇異和月球上的不解之謎,充分開展朗讀才是前提。這節課,教師以讀為本,問題引入,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在朗讀中,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使學生的朗讀具有層次性。如月球上奇異景色的朗讀指導,幾個月球之謎的朗讀指導,使學生在具體的語境里感悟文本內容,拓展自如。 不足:1、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生字新詞的能力,課前預習了課文,但是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學生缺乏獨立地自主學習的習慣; 2、學生缺乏天文地理知識,也不具備上網收集資料的條件,也很少從媒體上了解人類探月活動。 我想通過這節課鼓勵孩子們利用課余時間多閱讀課外書籍開闊自己的視野, 以及多訓練自己的口頭表達和寫作能力。 七、 教師個人介紹 省份: 山東省 學校:青州市東夏小學 姓名:張海香 職稱: 二級教師 電話:662 電子郵件: 通訊地址:山東省青州市東夏小學 張海香,女,二級教師,校骨干教師,近幾年分別取得市“優秀教師”并多次取得鎮級“優秀教師”稱號,擔任多年班主任工作,所帶班級班風、學風優良,多次評為先進班集體;有著較豐富的語文教學經驗,任教學科成績優秀;多次參加鎮級、片級優質課比賽并獲獎;多篇論文在國家級、省級、市級、片級等發表或得獎。
月球之謎教學案例 篇2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他作為外在的附加任務。新課程在學生觀上也有了較大的改變,提出了“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個核心理念。教師的教學設計一定要從本班學生實際出發,在語文課上使每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受到關注。興趣是開啟學生學習語文之門的鑰匙。
《月球之秘》一課在設計初衷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淺。加之我們的學生生活在地球,更何況是深不可測的月球呢?單純的靠書本的幾段描述性文字,講起來一定枯燥乏味,學生也好象被關在一個封閉的“暗室”里學習,對課文的理解難度就更大了。考慮到諸多因素,圍繞如何讓“暗室”亮起來,設計了一組讓學生激趣的動畫、課件輔助教學:“神州六號”奔月,為學生再現了具體而生動的學習環境,將學習的主動性交給了學生,變強迫式教學為多媒體交互式學習,教師的準備工作只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設計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創設情境,激趣探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課文產生新鮮感,我并沒有讓學生預習課文。而是在上課伊始,首先請學生欣賞了美麗的月球,時而黑暗,時而光明,將學生的目光緊緊鎖住。接著教師問到:“你們想知道月球是怎樣的嗎?猜想一下好嗎?”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猜想。教師并沒有給予評價,學生疑惑了,使得他們迫不及待的去朗讀課文,從而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
2、精心設計,以趣助學: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同時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在新課程實驗中,我特別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的體驗,鼓勵學生發表富有個性的見解。我相信這是提高語文能力的需要,也是激活學生創造力的渠道。《月球之迷》這篇課文緊緊圍繞海底“月球與地球的異同”進行細致的描寫。但是月球的奇異景象對于學生來說難以理解。教師在設計初始考慮到這一問題,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心制作了一系列的動畫課件,將學生一起奔月,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動畫的輔助教學使學生對文本有了自己的理解,教師抓住這一契機,采用速讀、默讀、引讀、范讀、齊讀、個別讀、小組讀、男女生輪讀等形式,使學生加深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品析語言文字,體會作者情感,并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獲得情感體驗。
3、挖掘潛能,借趣延伸:
教師在課堂中要給予學生想象的空間,培養學生敢于想象的興趣借趣延伸。在理解“竊竊私語”一詞時,教師想過如果硬生生的把詞典中的解釋給學生,即使學生課堂中記住了,也是被迫記憶。這時教師選擇了讓學生與同桌的小伙伴做一做,看誰理解的對,表演的好,教師給予“小小導演”的胸牌,表示鼓勵。學生們紛紛行動起來,但是教室里卻一點聲音也沒有,不用教師講解,學生們完成的十分精彩。接著教師出示文字“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還好像在打鼾……”請同學們帶上水中聽音器潛入海底(模擬動作:用手捂住耳朵)你聽到了什么?愿意把你聽到的和大家分享嗎?在這個環節之后教師立刻提問:快快發揮你的想像力,海底還會有什么聲音?(小組交流,學生的興致愈加高漲)學生極富想像力的匯報,讓教師大吃一驚,真是精靈古怪“鈴鈴、砰砰、嘩嘩、鐺鐺……”還有些調皮的孩子設計了海底魚類的游泳動作,有意思極了。
整堂課教師與學生氣氛和諧,學生們像是潛水員,潛入到了神秘的海底,進行了一次沒有危險的探險活動。被海底的奇異景色深深的吸引,極大的調動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課堂中學生繪聲繪色的朗讀,稚嫩的語言,調皮的動作,深深的打動了我。使我感受到孩子只有對事物產生了興趣,才會發自內心的接受,更讓我懂得孩子是多么需要自己的想象天空,自由翱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