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課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人教課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積累運用四字詞語。
2、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重點: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
難點: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27,黑人少年出售的木雕象墩構思新奇,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但賣木雕的黑人少年更可愛,更讓人感動。這是一位怎樣的少年呢?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黑人少年的心靈,一起品味這份感動吧
1、自由讀文,畫出描寫黑人少年言行的句子,聯系上下文體會體會。
2、生匯報
3、抓遺憾這個詞讓學生找出含有這個詞的句子。(指名讀)讀了這個句子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問)
1我為什么遺憾?2、少年為什么遺憾?
4、解決“我為什么遺憾?默讀1-6段找原因同時完成填空練習。
5、出示填空練習:(讀一讀,再試著填一填)
(一) 學習瀑布的壯觀。理解“名不虛傳”“游人如織”。
(二) 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象墩構思新穎,栩栩如生。
指導朗讀,積累運用四字詞語。
6、小結:就是這樣一位真誠的少年,他用心體會著顧客的需要和感受。同學們,我因為帶不走木雕而遺憾,可是這位少年為什么也露出一絲遺憾呢?
7、試著說一說。閱讀課文后一部分。
8、匯報原因。
9、引導出問題:少年為什么在猜測并證實我是中國人后露出遺憾的神情呢?(世界游客那么多)他為什么說中國人是朋友呢?
10.介紹中國援建鐵路資料
11.師總結,板書。
12.老師激qing引讀:
正因為我們中國的無私援助深深地感動著每一個非洲人民,所以,少年把中國人當成朋友,因為朋友遺憾所以也跟著遺憾。多么真誠可愛的少年啊!讓我們齊讀最后兩段,讀出少年對中國人民的情誼。
身處異國他鄉的我,聽到少年說:我們是朋友,怎能不讓我感動,讓我們讀出這份感動吧!
一位普通的賣木雕的少年,都懂得珍惜我們中非兩國人民的友誼,這怎能不讓我們激動呢!讓我們再次飽含深情的讀出來吧!
小結:他笑了,笑得那么可愛,這位非洲少年可愛的形象不僅深深的刻在作者的心里,我想他也深深的刻在同學們的腦海里,此時此刻你想對這位熱情誠懇,對中國人民有著友好情誼的黑人少年說點什么?
人教課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篇2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
浙江省桐鄉市濮院小學 錢劍英
本課的對話較多,要指導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在課文中,有很多語氣詞的提示,例如,“夫人,您買一個吧!”要讀出懇切的語氣;“您是中國人吧?”是猜測,要讀得比較輕。教師指導前,讓學生自己先說說,課文中的對話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提示學生尋找課文中類似的詞語。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
上周三上了《賣木雕的少年》第二課時,這篇課文試教了兩個班,最后在自己班級開課。雖然課題一樣,但因為學生的差異和教學設計的修改每一堂課的收獲都不一樣。在上節課中,發現學生的品詞品句能力未能如常發揮,甚至有點遲鈍的感覺,究其原因,發現是“課文未熟就開講”闖的禍。“課文不熟不開講”是自己最強調的,但這次的公開教學卻過多地把精力集中在第二課時的設計上,考慮的是如何在這節課中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呈現他們的思維的條理性、嚴密性;是如何使教學更完整、多樣、有特色。
這節課較滿意的有以下幾點:
一、課堂學習氛圍濃厚,學生學習激qing高漲;學生朗讀教到位,教學預設基本達成。
二、始終抓住“沉甸甸”這條主線展開教學,最后讓學生體會非洲少年對中國朋友的友情,可謂本課的一個亮點。
三、板書設計教有新意,為學生感知文本信息提供了渠道。簡潔的文字,表達出文本的感情和內涵。
四、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課文總結,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不可忽視。通過總結,學生明白了愛不分國界、不分語言、不分膚色。有效使用了課文前的單元說明,做到了取之于文用之于文。
這節課存在不足的有以下幾點:
我忽略了第一課時的鋪墊作用,學生第一課學習任務松了,只要求讀通全文,掌握生字就行了,沒有給學生進行初步復述或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思考、閱讀的過程。假設學生在多次的閱讀思考中能初步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寫“我”正要買一個心愛的木雕象墩時,考慮到象墩太大,行李超重,不得不放棄購買。傍晚,賣木雕的少年找到“我”住的賓館,等候我,為我送來一個一模一樣的木雕小象墩,并不收我的錢,還說中國人是他們的朋友。)相信第二課時呈現出來的效果將大不一樣。
一、是沒有整體感知課文就深入研讀,沒有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進入文本。
二、是有了以上了解文本、整體認識文本的鋪墊,在第二課時的學習中學生才能真正走進文本,才能敏銳地搜索描寫人物的言行舉止的句子,并通過迅速捕捉關鍵詞語去體會、感受蘊涵其中的人物的精神品質。
三、是讓學生默讀第10自然段然后劃出描寫少年等待的詞語,這里提問不明確讓學生摸不著頭腦。可以改為劃出描寫少年等待的句子,再讓學生找重點詞語。這樣難度會降低,目標會明確,預設也能生成。
四、是學生在撰寫小練筆——“想想人們會怎么夸他,你有什么心里話想對他說”時,似乎非常詞窮。原因在于無非就是說少年你真棒,真了不起,真偉大。千篇一律,沒有深刻的思想性。可以更改為,幫“我”寫一封感謝信給少年,這樣也許會好一點。
就課堂教學而言,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致力于發現缺陷和不完美,知道不完美以后,我們又愿意不完美,我們期望通過不斷的努力追求和實現完美。這就是對課堂教學”不滿意“的態度。正視這種“不滿意”的態度,使我們不斷獲得改進教學的動力,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越來越趨于完美。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目標合理,教學方法得當,學生參與廣泛、積極,有較好的達成度。
一、感悟積累,綜合訓練
學習語言是語文課的主要任務,也是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本質區別。本課其實就是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不是別人講給我們的,不是從電視中的圖像聲音中獲得的,而是以一個個的文字、詞語、句子描述的,少年的美好品質是蘊涵在豐富的語言文字中的。因此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感悟、積累、運用語言,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在教學中,我重點抓了“栩栩如生”、“琳瑯滿目”、“愛不釋手”等詞語,學生能夠了解詞語本身的意思,但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又是什么意思呢?我讓學生通過抓“遺憾”,結合上下文、前后詞語,反復朗讀感受,并通過多媒體出示木雕圖片,讓學生以填空的形式加以運用,真正地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乃至在全篇中的作用。學生感悟了語言,更重要的是還逐步體會到如何正確的運用語言。這樣做,不僅對學生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本文語言樸實但蘊含深意。因此我注意引導學生對相同的語言文字進行反復揣摩、咀嚼,在比較中領悟其中豐富的內涵,感受到故事發生時的情景,體會少年的美好心靈。如:在引導學生感受“我”和“少年”的遺憾心情,兩個人物都感到“遺憾”,但這絕不僅僅是相同的心情。透過這一對相同的詞語,能感受到兩個人物不同的心理,“我”的放棄木雕的無可奈何,沒有辦法;“少年”的不能賣掉木雕、不能讓“我”這個中國朋友如愿以償的惋惜與失望。相同的詞語,學生通過比較,深入人物去體會,嚼出了不同的滋味兒。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巨大表現力和生命力,還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語言文字情感熏陶。
二、重視朗讀,培養語感
培養語感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任務。本文的人物語言描寫很多,這些語言不僅豐富,更重要是在這些語言描寫中蘊含了少年的美好品質。因此在教學中,每個教學過程都體現了“以讀促問,以問導讀,以讀導悟,以悟促讀”的教學策略。在讀的訓練中,我不僅充分讓學生朗讀,還讓學生轉換角色去讀,切身體會課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獨特的體驗、讀出語感,也是我在這節課上所要追求的。在學完送木雕部分,配樂、分角色朗讀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讀中感受到了非洲少年的樸實、善良,感受到了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三、補充資料,深刻理解
課文講的是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旨在讓學生感受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這是一篇向學生進行關愛教育的極好教材,但由于文中內容距學生生活實際較遠,涉及的文字材料較多,為學生的閱讀帶來一定困難。在本課設計中,課前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需求查找相關的資料進行閱讀,如中非友好往來、中國援助非洲等相關歷史資料,以此豐富學生的積累,擴大學生的視野,使資料與課文相呼應,相補充,相促進,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思想感情奠定基礎。
四、滲透寫法,掌握技能
在現在學生的習作中經常會出現“重點不突出,條理不清”等不足現象,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學生缺少作文表達的技巧。小學生寫的作文,一般是記事寫人、寫景狀物等,寫這類文章的關鍵是讓學生掌握寫這類文章的方法。
《賣木雕的少年》是一篇典型的寫人的文章,教學中讓學生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到了賣木雕少年的品質,這樣,學生潛移默化地從不自覺到自覺地獲取了寫作的知識與技能。最后,我對寫作方法進行了整理與歸納,便于學生記憶。
人教課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篇3
第一課時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能讀通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第1-4自然段,體會瀑布的美和木雕的精致,并能感情朗讀。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首先教師談話導入:小朋友,你曾經到過什么地方旅游?引出到非洲南部游覽一番。然后觀看瀑布的圖片,并交流看后的感想。借機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發生在這個大瀑布的不遠處,那里有許多出售木雕工藝品的人,下面讓我們來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讀題,提問。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先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讀課文,接著教師檢查學生的讀書的情況,讀生字表、詞語詞語手冊,然后讓學生分自然段讀一讀課文,讀完后留時間讓學生評價。
三、熟讀課文,了解大意
我以“非洲南部的什么景物吸引了眾多游客去觀光游覽呢?”這一問題讓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經過交流得出是瀑布和木雕吸引了游客。然后通過“瀑布、木雕又是怎么樣的?”請小朋友用( )標出來,并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四、精讀描寫瀑布、木雕的句子
①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這里游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
品讀這句話,理解“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感情朗讀這句話。
然后是指名說木雕是怎樣的,邊出示:
②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品讀這句話,理解“構思新奇”、“栩栩如生”,再出示投影圖片,讓學生觀看。最后感情朗讀這句話。
③攤點里陳列的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想到朋友的叮囑,我在一個攤點前停下來,仔細地挑選。
讓學生自己讀讀這句話,再理解“琳瑯滿目”、“各式各樣”,并進行想象說話,然后進行感情朗讀。
這節課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去欣賞了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美景和精美的木雕,賣木雕的少年和我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目標:
1、學習5-15自然段,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2、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回顧導入
昨天我們以學習了《賣木雕的少年》這篇課文,不知道大家對課文的詞語掌握的怎么樣(出示詞語),陳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
1、讀讀詞語
名不虛傳 游人如織 十分壯觀 清晰可辨 (大瀑布)
琳瑯滿目 各式各樣 構思新奇 栩栩如生 (木 雕)
仔細觀賞 愛不釋手 五官端正 語無倫次 (人 物)
2、運用詞語
請你選其中的一個或幾個詞語,夸一夸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或那里的木雕。
(將文中詞語內化成自己的語言練習表達,加深對詞語的理解,訓練組織語言的能力,讓學生積累好的語言,促其語言的內化。)
人教課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篇4
課前播放《友誼地久天長》歌曲,聽過這首歌嗎,知道歌名嗎?
一、贊嘆聲中生“遺憾”
師: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賣木雕的——少年》,你們看,(課件出示:欣賞非洲木雕。)
學生邊看,邊發出贊嘆聲。
師:這就是非洲少年木雕的攤位圖片。你們用剛學過的四字成語來形容一下這些木雕嗎。
生高高舉起小手:(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栩栩如生、構思奇特)。
師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干,我們學語文就要把它運用起來!
師:當你在攤位前看到這些的時候,你最想干什么。
生迫不及待答:買下來。
師:是的,作者也跟你們一樣,他也想買下來,可是——出示句子(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二、咬文嚼字研“遺憾”
第一部分:體會少年的遺憾
學生讀句子,師問:現在會有一個什么詞語映入你的眼簾。
生答:遺憾。
師:你知道什么是遺憾。
生答:(惋惜、可惜、失落)
師:說對了 !我遺憾的是什么啊。
生答:我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師:為什么作者會這么想帶走木雕呢? (幾個學生舉起手來)
師:別急,請同學們仔細研讀課文的1~7自然段,找找具體原因。(生認真讀課文。)
生答:朋友 “一定要” (叮囑)的兩件事:游覽大瀑布和買木雕。
師:一件已完成,飽了眼福。多么想完成第二件事。
生答:木雕很精美。各式各樣,琳瑯滿目。
師:“琳瑯滿目”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嗎?“攤點里陳列的木雕——”怎么樣?
生答:很多,眼睛看也看不過來。
師:這個詞非常好,哪里的東西也是“琳瑯滿目”
生答:超市里的東西琳瑯滿目。
生答:文具店里的文具琳瑯滿目。……
師:還有其他想帶走木雕的原因嗎?
生:象墩構思新奇、栩栩如生。
師:聽你的讀,讀得那么有感情,你知道這個詞是什么意思了嗎?
生:好像活了一樣,非常生動!
師:好,就讀出這種感覺來!
生讀。
師:還有嗎?
生:我很喜歡,愛不釋手。
師:哪個詞可以看出作者很喜歡。
生:愛不釋手。
師:“釋”是放下的意思。整個詞是說——
生:喜歡得舍不得放下。
師:看著自己這么喜歡的象墩,肯定是贊不絕口了,我會怎么說呢?
生:太好了,我一定要把他帶回國!
生:這木雕刻得真是栩栩如生啊!
……
師:我們把剛才同學們提到的遺憾的原因歸納一下,請你先快速地瀏覽課文,用課文中出現過的合適的詞語,把這個原因說具體。
朋友( 叮囑 )我兩件事,讓我游覽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購買木雕工藝品。大瀑布真是( 名不虛傳 ),那里( 游人如織 ),景色十分( 壯觀 )。攤點里陳列的木雕( 琳瑯滿目 ),( 各式各樣 )。其中象墩( 構思新穎 ),大象雕得( 栩栩如生 ),我一看就( 愛不釋手 )。但是因為象墩( 沉甸甸的 ),我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只得放棄購買的念頭,因此很( 遺憾 )。
第二部分:體會少年的遺憾
師:我們明白了“我”遺憾的原因,那賣木雕的少年又為什么遺憾呢?(出示句子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讓我們先來讀讀少年和“我”之間的第一次對話:
出示:
“買一個吧!”坐凳的主人是個十五六歲、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誠懇地說:“夫人,您買一個吧!”
“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
“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
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段對話,注意讀出語氣。(生讀)
師出示句子“買一個吧!” “夫人,您買一個吧!”
師:這兩句在文字上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句多了“夫人和您”
師:是的,這樣語氣就更加——用課文中的詞語就是——
生:誠懇。
師:誰來誠懇地說說,有點誠懇了,更加誠懇了。跟同桌說說看!
師:剛才我們讀少年的話時抓住了提示語——誠懇。讀對話時啊,就要用這種方法,關注提示語。
師:那這一句呢,讀出什么語氣——
生:猜測。
師:誰來猜測一下?
生讀。
師:猜測的話可以讀得稍微輕一些!再來試試!
生讀。
師:那這一句呢?
生馬上回答:語無倫次師:語無倫次是說話沒有條理。這句自己試著讀一讀!
同桌合作下!
師:誰是黑人少年,“我”的話誰想讀?其他同學讀作者的話。看看你們最后能不能流露出遺憾的神情。
生有感情朗讀。
師:那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呢?
生:因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
師:可能為自己少做了一筆生意遺憾。還有其他原因嗎?
生:因為作者不能把木雕帶回國,少年因作者遺憾也跟著遺憾。
師:恩,那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景區游人如織,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國的成千上萬的游客,賣木雕的少年為什么卻特別喜歡中國人,對中國人有這樣深的情意呢?中國和非洲之間曾經有過感人的故事,你們想看看嗎?
補充閱讀:中國援建坦贊鐵路(屏幕出示一段簡短的文字,教師有感情地朗讀。)
師:就是中國人這種無私的援助,深深地感動了非洲人。
三、細節之中品“感動”
師:愛的傳遞是相互的,非洲少年是如何回報的呢?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晚風吹拂的夜晚,劃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
師:下來巡視。指名回答。
生:暮色中,我忽然發現——看樣子,他是專門在這里等我的。
師:為什么令你感動?
生:他在這里等我。
師:你等過人嗎,等待時什么感覺?
生:答。(都表現出等人不耐煩的樣子)
師:剛才同學們說的等待都是提前有約的,可我和少年有約嗎?
生:沒有。
師:是啊,那里游人如織,也許1個小時過去了,也許2個小時過去了,也許5個小時過去了¨¨¨此時夜色以晚,可少年依然耐心地等著等著,這種情意怎一個“等”字了得。讓我們帶著這份感動讀一讀吧。
師:還有嗎?
生:他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好朋友。”
師:為什么感動?
生:他送給我木雕,不收錢的。
師:他是干什么的?他是賣木雕的,卻不要錢,他把中國人當成了自己的朋友,看來真是情意無價。齊讀,可以做上動作。
生:啊!原來是一個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見到的一模一樣,卻只有拳頭大小。
師:出示句子。為什么要做得和白天一模一樣的?
生:她看上的就是這個。
師:為了這個“一模一樣”,他可能做了哪些事情?
生:看著那個大的象墩,在家里很用心地刻。
師:是呀,刻的 時候可能手都磨破了,才刻得一模一樣。還可能¨¨¨
生:跑了很多地方,去找木材。
師:這么辛苦,也在所不辭啊!
生讀整自然段話。
師:這段話中有一個詞語“沉甸甸”,找出課文還有哪些地方寫到沉甸甸的句子。
生:既然只有拳頭大小的小象墩作者為什么用上“沉甸甸”一詞?
生:兩國友誼沉甸甸。
生:愛心沉甸甸。
師:是呀,情意沉甸甸啊!
師: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晚風吹拂的夜晚,再次感受那動人的情景。
生配樂深情朗讀。(《友誼地久天長》音樂起)
師:我們知道非洲的瀑布很有名,木雕也很有名,可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不知姓名的少年呢。因為他有一顆——
生:高尚的心。
生;美好的心靈!
生:淳樸的心!
四、升華拓展夸“少年”
師:回國后,作者把這位少年介紹給朋友聽,大家聽了,紛紛夸起了這個黑人少年。人們會怎么夸他呢?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員,你會怎么夸。你可以從黑人少年的外貌、心靈、所賣的木雕等幾個方面去考慮。
生:同桌之前先說說,寫在《課堂作業本》中,注意用詞準確、句子通順。(《友誼地久天長》音樂起)
本次教學中我努力體現了以下教學理念:
一、緊緊抓住“語文”的韁繩
二、課外資料引進的有效性
三、牽一發而動全身
人教課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篇5
一、教材簡說
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為了不讓我帶著遺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從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靈。景色壯觀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風吹拂的夜晚,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也襯托了賣木雕的少年美麗的心靈。本課敘述詳略得當,作者對美麗的大瀑布風光一帶而過,而是圍繞課文重點,將筆墨放在選木雕、放棄買木雕、送木雕等內容上。課文還準確而得體地運用了許多四字詞組,要注意讓學生積累并學會使用。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二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三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這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摘抄、積累好詞。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體會人物感情;通過語言文字,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3、感情態度價值觀:
體會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三、教學重難點
1、了解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2、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
3、積累并學會正確使用四字詞語。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要帶大家先去欣賞一些具有異域風情的景物。
1、介紹大瀑布和木雕
生觀看圖片,師簡介,引出文中所指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師:現在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位于非洲南部贊比西河中游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它跨贊比亞、津巴布韋國界,高120余米,寬達1800米,比我國著名的黃果樹瀑布,寬了幾乎90倍,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莫西奧圖尼亞”在當地語中意為“雷霆翻滾的云霧”。在歐洲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又被稱為維多利亞瀑布,198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這里游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
出示重點詞: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
介紹木雕:
師:在這里游客除了欣賞世界上最寬大最壯觀的瀑布外,還能欣賞到琳瑯滿目的非洲木雕工藝品。木雕是非洲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這些作品大都出自于非洲中西部民間藝人之手,刀法嫻熟,構思新奇,形象栩栩如生。由于非洲大多數民族沒有文字,許多非洲古老神話就是木雕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
出示重點詞:琳瑯滿目、構思新奇、栩栩如生
2、過渡:
師:在這個風景優美又充滿神秘氣息的地方,讓我們要來認識一位生活在這里的賣木雕的非洲少年。
3、板書課題:
師:請注意看我寫“賣”;請你給“賣”找個反義詞?(買)
一起讀--“賣木雕的少年”。
過渡:
師:這是怎樣一個非洲少年呢?會發生什么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師:檢查一下有沒有把生字字音讀準:(開火車讀、齊讀)
出示: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琳瑯滿目、馱著、構思新奇、栩栩如生、
象墩、五官端正、愛不釋手、掏錢、猶豫、沉甸甸、誠懇、語無倫次、
遺憾、賓館、清晰可辨、吹拂、標準
3、師:“遺憾”是什么意思?(不稱心,感到惋惜)
師:“遺憾”一詞出現在文中哪個段落?(指名讀,齊讀)
出示第九自然段:
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過渡:文中的“我”和賣木雕的少年都很遺憾。可他們又為什么感到惋惜呢?
(三)、從“遺憾”切入,研讀感悟
第一部分:體會“我”的遺憾
1、師:“我”為什么遺憾?
師:讓我們先來看看,文中的“我”為什么遺憾?
指名回答(直接從這句中可以找到原因:因為“我”不能帶走這件精美的工藝品)
2、師:結合課文前面部分的內容,能不能把這個原因說得具體一些呢?請同學們仔細研讀課文的1~7自然段,找找具體原因。
3、交流原因:
可以提示:“我”為什么要買個木雕帶回國?引導學生回答:
(1)第一自然段:朋友 “一定要” (叮囑)的兩件事:游覽大瀑布和買木雕。一件已完成,飽了眼福。木雕沒買到,成了遺憾。
(2)木雕很精美。各式各樣,琳瑯滿目,象墩構思新奇、栩栩如生。我很喜歡,愛不釋手。
師:“琳瑯滿目”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嗎?“攤點里陳列的木雕--”怎么樣?(很多,眼睛看也看不過來)
在交流過程中朗讀相關句子。
4、填空完整理解“我”遺憾的原因:
師:我們把剛才同學們提到的遺憾的原因歸納一下,請你先快速地瀏覽課文,用課文中出現過的合適的詞語,把這個原因說具體。(指名回答,齊讀)
朋友( 叮囑 )我兩件事,讓我游覽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購買木雕工藝品。大瀑布真是( 名不虛傳 ),那里( 游人如織 ),景色十分( 壯觀 )。攤點里陳列的木雕( 琳瑯滿目 ),( 各式各樣 )。其中象墩( 構思新穎 ),大象雕得( 栩栩如生 ),我一看就( 愛不釋手 )。但是因為象墩( 沉甸甸的 ),我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只得放棄購買的念頭,因此很( 遺憾 )。
第二部分:體會少年的遺憾
1、師:我們明白了“我”遺憾的原因,那賣木雕的少年又為什么遺憾呢?讓我們先來讀讀少年和“我”之間的第一次對話:
出示:
“買一個吧!”坐凳的主人是個十五六歲、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誠懇地說:“夫人,您買一個吧!”
“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
“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
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2、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段對話,注意讀出語氣。
3、分角色朗讀。
師:誰想當一下黑人少年,“我”的話誰想讀?其他同學讀作者的話。看看你們最后能不能流露出遺憾的神情。)
4、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呢?
交流原因:
(1)因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
(2)因為我是一位中國人。少年把中國人當成朋友,因為朋友遺憾所以也跟著遺憾。
如果學生這一點回答不出,做這樣的引導:
師:除了因木雕沒賣出去而感到惋惜外,還有其他原因使少年流露出遺憾的神情嗎?請大家再來看課文的10-15小節,想想使少年遺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景區游人如織,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國的成千上萬的游客,賣木雕的少年為什么卻特別喜歡中國人,對中國人有這樣深的情意呢?你們知道嗎?
補充閱讀:中國援建坦贊鐵路(屏幕出示一段簡短的文字,教師有感情地朗讀。)
出示:20世紀60年代,中國為支持非洲國家維護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援建了坦贊鐵路。坦贊鐵路是迄今中國最大的援外成套項目之一。
該鐵路全長1860公里,由中國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勘測、考察、設計并幫助坦、贊兩國政府組織施工。該鐵路穿越坦贊部分高山、峽谷、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原始森林,有的路基、橋梁和隧道地基土質為淤泥、流沙,沿線許多地區荒無人煙,野獸群居出沒,全線工程浩大,技術復雜,施工條件異常困難。在工程修建及后來技術合作過程中,中方有64人為之獻出寶貴生命。
坦贊鐵路成為把坦贊兩國連結在一起的一條主要交通干線。20多年來,坦贊鐵路促進了坦贊兩國經濟發展和城鄉物資交流。卡翁達總統贊揚說:“患難知真友,當我們面臨最困難的時刻,是中國援助了我們。”
這就是黑人少年特別喜歡中國人的原因。友誼是雙方的。中國建設者在坦桑尼亞播下的友誼的種子,在黑人少年的心中發芽開花了,開出了如此絢麗動人的花朵!
第三部分:彌補遺憾
1、師:少年想什么辦法彌補遺憾?(指名回答:送“我”一只一模一樣的木雕小象,卻只有拳頭大小。)
我與這位買木雕的少年遠隔千山萬水,素不相識,卻因中非人民長久以來積淀的深情厚誼而成為了朋友,怎能不令我們感動呢?
2、師生分角色朗讀10-15小節:
師:請同學分角色來朗讀贈送木雕的這一幕。男生來讀黑人少年的話,表達表達他的情意;女生來讀“我”的話,感動感動!我來讀作者的話。
是啊,“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這是一句多么樸實的話,他感動了作者,也感動了我們大家,他讓我們從中看到了少年美好心靈和友好情誼。
四、拓展練習,情境寫話(作業)
師:那天晚上,“我”和賓館里的各國游客,以及許多當地人都對這個黑人少年贊不絕口,大家紛紛夸起了這個黑人少年。人們會怎么夸他呢?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員,把你夸他的話寫下來。你可以從黑人少年的外貌、心靈、所賣的木雕等幾個方面去考慮。寫在《課堂作業本》中,注意用詞準確、句子通順。
板書設計:
賣木雕的少年
賣————————送
我們是朋友
人教課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篇6
一、說教材
《賣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三下第7單元的第三篇課文。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為了不讓我帶著遺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從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靈。景色壯觀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風吹拂的夜晚,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也襯托了賣木雕的少年美麗的心靈。
本課敘述詳略得當,作者對美麗的大瀑布風光一帶而過,而是圍繞課文重點,將筆墨放在選木雕、放棄買木雕、送木雕等內容上。其中選木雕和放棄買木雕為課文的3-9自然段;送木雕為課文的10-15自然段。14自然段的“我們是朋友”為文章的中心句,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課文還準確而得體地運用了許多四字詞組,要注意讓學生積累并學會使用。
為了突現印度少年的美好心靈,作者主要刻畫了人物的言行外加外貌描寫。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并結合三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考慮,站在“每堂課務必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學有所獲”的角度,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積累四字成語
2、讀好課文,抓住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美好心靈
3、感受中國和印度人民的友好情感。
教學重點:抓住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美好心靈
教學難點:理解中心句,為什么說“我們是朋友”
二、說教學法
為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顯語文學科的本體特點,我打算從讀入手,以求讀中感知、理解課文,培養學生邊讀邊想像的能力;并結合學生質疑,教師梳理來組織自己的教學,所以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朗讀體會法:通過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朗讀,體會少年的美好心靈,拉近學生跟文本的心靈距離。
2、形象感受法:語文是感性的語言。圖畫再現構思新穎的坐凳,表演還原買木雕和送木雕的情景,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質疑探究法: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緊緊圍繞“遺憾”和“朋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師的教離不開學生的學,我們要將學習的主動權歸還給我們的孩子,讓他們在自己的課堂上“讀、思、議、劃、找”,培養他們自主探究,樂于參與的能力。
三、說教程
帶著這樣的理念,我將本文的教學分為以下四大板塊:
1、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課前學生匯報自己收集的有關中國和印度友好往來的資料,是學生初步獲得跟課文有關的資料。導入時,教師再系統地出示相關的資料,幫助學生拉近跟文本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初讀課文,學習詞語
這個環節,教師一定要舍得花時間給學生一定的朗讀實踐,使他們充分地鉆研課文到底寫了一件什么事,寫了哪些人,并在讀課文的時候認真的認讀本課的生字。
初讀課文的時候,我們還一定要讓孩子講清楚講完整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獲得對文本的整體感知。
學習了詞語,我將重心放在了文中的四字成語,如“名不虛傳、游人如織”等,因為這是本文最大的語言特色。
3、緊抓“遺憾”,體會情感
抓“遺憾”組織教學是我教學的中心環節。
出示課文的第九自然段: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了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中國而感到遺憾。
請學生認真的讀這一自然段,讀著讀著,同學們,你的腦海里出現了哪些疑問呢?
學貴有疑,學生們肯定會提出:
少年為什么遺憾呢?“我”為什么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中國而感到遺憾呢?……
所有的答案都在書中,我們再好好來讀讀課文的3-8自然段找找答案吧!邊讀邊找答案,在自己的答案邊寫上自己的批注,以此培養孩子們“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我相信可愛的孩子們肯定會找到課文的第4自然段:“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文字畢竟是平面的,如何在學生的腦海里樹立起立體的形象呢?而且三年級的孩子雖然已開始從形象思維像抽象思維過渡,可直觀形象的物體還是會牢牢的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教師適時出示自己事先收集的坐凳的圖片,學生的注意力即刻被這些構思新奇的坐凳給吸引住了。
是呀,坐凳如此構思新奇,怪不得“我”會“愛不釋手”。于是又一個疑問自然產生了:“既然愛不釋手,就買了呀,又為什么會有遺憾呢?”
學生再次讀課文,先同桌互相演演課文的5-8自然段。再請兩個孩子演,演好了之后,問問演“少年”的孩子為什么你的眼睛里流露出“遺憾”的神情。理解人物,不僅僅借助言行,更要走進人物的心靈深處。
那么少年和我一直遺憾下去了嗎?有沒有不再遺憾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鼓勵孩子們認真地讀讀課文的10-15自然段。
讀吧,好好讀再來好好演,在演一演中將學生再次帶到當時的具體情境中,在演一演中幫助孩子們更深刻地體會“少年”的美好心靈。
這里有一個詞,我覺得我們值得非常注意,那就是“沉甸甸”。文中第10自然段說:少年將一件沉甸甸的東西送到我手里。啊!原來是一件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見到的一模一樣,卻只有拳頭這么大。
文中第6自然段也有個“沉甸甸”,是這樣寫的:我猶豫了: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怎么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
讓孩子們比較朗讀這兩部分。又有疑問了:大象墩沉甸甸還說得過去,為什么小象墩也沉甸甸呢?不是只有拳頭大小嗎?探究得知,原來小象墩并不沉甸甸,沉甸甸的是印度少年隊我們中國人民那沉甸甸的友好情感呀!
于是中心句順勢展示——課文的第14自然段:“我們是朋友!”我感動極了,連聲說,“我們是朋友!”
文中連用了兩個感嘆號,表達了作者的強烈情感。孩子們,怎樣的人你稱之為“朋友”?你的朋友有誰?為什么中國人民和印度人民遠隔千里會是“朋友”呢?在一次一次的解疑中感受中國人民和印度人民的友好情感。
最后再通讀全文,在學生的腦海里留下課文的完整記憶!
4、拓展延伸,積累詞語
課文只是學習的例子。中國跟別國的友好往來不止文中一個故事,肯定還有很多很多,鼓勵學生課后繼續收集資料,擴大學生的視野,熏陶他們的美好情操。
文中的四字成語,也可以說是中國漢字的精髓之一。讓學生認真地摘抄吧,積累下來為自己所用。
人教課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2、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
3、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走進非洲
1、這節課繼續學習27課——賣木雕的少年,我們一起看課題,共六個字,有兩個容易寫錯,你們發現了嗎?(雕 賣)
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注意“雕”與“賣”的寫法。
指名讀題,齊讀。
2、還記得這名少年嗎?
相機板書:非洲 中國
3、在我去非洲南部之前,朋友對我的叮囑是什么?
(一定要游覽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為什么要游?書上是這怎么說的,讀一讀。
4、能想象出瀑布的樣子嗎?如果你站在瀑布腳下,你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
5、想不想親眼目睹,播放課件。說說你的感受。
6、假設我們都站在了大瀑布腳下,敞開心胸,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吧!
7、除了游覽大瀑布,朋友還叮囑我什么?(買一兩件木雕工藝品)
木雕,非洲最常見的工藝品,你們想見識見識嗎?讓我們隨著作者一起走進出售木雕工藝品的攤點,出示課件。
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作者是怎樣像我們介紹的呢?自由讀讀3、4自然段,畫出描寫木雕的句子,找出四字詞語。
從這些詞中你感受到什么?(數量多,品種多,制作新奇、逼真。)
8、剛才,我們游覽了大瀑布,還去木雕市場逛了逛,誰想把你這一路的所見所感講一講。
老師這有一段話,試著填一填,你的思路會更清晰。
“大瀑布真是( )。這里( ),景色( )。攤點里陳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我一看就( )。”
自己練填,指名填。
二、走進故事、揣摩人物
1、非洲南部的景色如此迷人,更讓我難以忘懷的卻是這名少年。接著往下讀課文,看看我和這名少年是怎樣結實的,在攤點前我說了些什么?把我們說的話畫下來。
2、指名讀出找到的句子。(出示對話)
3、看著大屏幕和你的同桌分角色讀一讀,邊讀邊想少年和我當時是怎么想的?
4、指名讀,揣摩人物心理。
當少年走到我跟前說這句話時,心里在想什么?(希望我買)
他為什么希望我買?(我喜歡)
從哪看出我喜歡這個小象墩呢?(愛不釋手)“愛不釋手”什么意思?
能把少年誠懇的語氣讀出來嗎?
那我的反應呢?(語無倫次)“語無倫次”什么意思?
那你也語無倫次地讀一讀。
我的這一舉動引起了少年的注意,少年望著我,猜測道——,我點點頭,少年——。
同學們,文章學到這,你有問題嗎?(為什么聽了我是中國人他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
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5、讓我們看看他們的第二次對話,從中你會有感悟。默讀11——15自然段,畫出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
6、指名讀找到的句子,課件出示。
從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少年樸實、善良,對中國人民的情誼深厚。)
三、感知歷史、體會情誼
1、在世界各國的游客中,少年為什么單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呢?
2、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教師出示資料、圖片,文字渲染情境。
這是我們鐵路工人在泥潭當中幫非洲人民修筑路基,這是我們鐵路工人幫非洲人民在大山中開鑿隧道。他們當中,甚至有人把自己的生命留在非洲這塊土地上與世常存。(坦贊鐵路)
3、感受中非人民是患難之交,中非人民永遠是朋友。
4、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晚風吹拂的夜晚,再次感受那動人的情景,配樂讀。
5、此刻,你最想說什么?
愿少年和我,愿中非人民,愿全世界的人民永遠是朋友。
板書:
賣木雕的少年
中國 非洲
坦贊鐵路
(我們永遠是朋友)
人教課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篇8
師: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27課《賣木雕的少年》,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到非洲旅行,想買一件木雕帶回國做紀念,但因為太重,只有放棄,這是一件多么遺憾的事啊!現在請同學們找一找“遺憾”這個詞出現在課文中的哪個段落?(板書:遺憾)
生:第9自然段
師:你能讀一讀這個自然段嗎?
(出示第9自然段,生讀)
師:同學們,這段話比較難讀,里面有個長句子,你能讀好它嗎?
指名讀(2人)、齊讀。
師:“遺憾”這個詞在這一段里出現了幾次?
生:兩次
師:第一次是誰遺憾?
生:少年遺憾。(板書:少年)
師:第二次是——?
生:“我”遺憾。(板書:我)
師:誰能結合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是“遺憾”?
生:遺憾就是……(1—2人)
師:解釋的真好,那誰來聯系平時的生活說說,你有過遺憾的經歷嗎?
生:(1—2人談遺憾的經歷)
師:那課文中的“我”為什么會遺憾呢?請大家仔細讀讀課文的1—6自然段,拿出筆來劃一劃,找找為什么我會那么遺憾,你從哪些詞句里看出來了。
生:因為木雕小象墩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令我愛不釋手。我為自己不能買下它而遺憾。
師:什么叫愛不釋手啊?
生:喜歡的舍不得放手。
師:那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下這些讓作者愛不釋手的木雕吧。(播放課件:木雕)師簡介非洲木雕:這就是非洲木雕,非洲木雕是非洲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常見的非洲木雕有面具木雕和動物木雕。由于非洲大多數民族沒有文字,因此許多非洲古老神話都是靠木雕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所以這些木雕又被稱為“非洲式照片”,成為世界各地樂于收藏的藝術品。
師:欣賞完精美的木雕,誰來用填空的方式說一說“我”為什么感到“遺憾”?注意用上文中出現的詞語喲!(課件出示填空題)
師:這些詞語用的很準確,誰愿意選擇你喜歡的一個詞來造造句呢?
生:(造句,師點評)
師:通過這段話我們知道了作者遺憾的原因。那非洲少年為什么遺憾呢?讓我們一起在文中找找答案。課文的5—15自然段,寫出了“我”和非洲少年的兩次對話。現在大家自己大聲讀一讀課文的5-15自然段,找出哪幾個自然段寫了他們的第一次對話,哪幾個自然段寫了他們的第二次對話。
師:誰來說一說哪幾個自然段寫了他們的第一次對話?
生:5—9自然段。師:現在請大家默讀課文的5—9自然段,用筆畫出描寫賣木雕的少年語言、行為、神情的句子,并想象一下他當時是怎樣想的?(出示閱讀提示)
生:(交流所畫的句子)
師:我們來看一看少年和我之間的對話。(出示句子,指名3—4人朗讀:讀出非洲少年:誠懇、猜測的語氣,我語無倫次的感覺。體會“我”和非洲少年當時的心情。問學生:怎么看出他很迫切的希望夫人買下?學生回答后師小結:詞語可以表情達意,標點符號也可以。)
師:加上提示語,我們來一起讀一讀。
(師讀提示語,男生讀少年的話,女生讀我的話。)
師:明白了“我”和非洲少年當時的心情,我們再來讀一讀第9自然段,一起體會一下他們遺憾的心情。
生:(齊讀第9自然段)
師:從這次對話我們可以看出非洲少年這一筆生意做不成了,但他僅僅因為自己的木雕賣不出去而感到遺憾嗎?
生:他不僅是因為這樁生意沒做成,更主要的是為作者不能將木雕工藝品帶回國而遺憾。)
師:多么真誠的少年,他用心體會著顧客的需要和感受。
師:那么故事就在遺憾中結束了嗎?(沒有)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和少年的第二次對話。請大家小聲讀課文的10—15自然段,畫出描寫賣木雕的少年語言、行為、神情的句子,想象他當時是怎樣想的?看看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交流句子。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段話。(出示句子)讀了這幾段話,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為什么要“送”木雕,而不是“賣”?少年為什么說我們是朋友?小象墩很方便攜帶,為什么作者還說是“沉甸甸”的呢?
師:什么叫朋友?
生:互相幫助的叫朋友。
師:我是一個中國游客,和非洲遠隔千山萬水,卻被非洲少年稱為朋友,你知道為什么嗎?你們還了解哪些有關中國援助非洲的情況?誰能和同學們一起分享?
生:(交流中國援助非洲資料)
師:(出示:中國援助非洲資料)周總理曾多次前往非洲慰問,50年來,中國向非洲47個國家派出了1.5萬多人次“白衣天使”,在非洲大陸救死扶傷;共3000多名中國官兵先后前往非洲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成為非洲和平的“守護使者”。看,這就是中國援助非洲修建的著名的坦贊鐵路,為建設這條鐵路,中國政府提供無息貸款接近10億元人民幣,派出了多達16萬人的施工隊,還有64人為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師:正因為我們中國的無私援助,使非洲少年把中國人當作朋友,對中國人充滿感激之情。誰來讀讀他說的話,表達出非洲少年的情感。(出示句子:指名讀,男生齊讀)
師:“我”是如何回答的?(出示句子:指名讀,女生齊讀)
師:現在“我”和非洲少年還遺憾嗎?(不)那現在我是什么感覺?(板書:感動)
師:這兩個問題都清楚了,剛才還有同學問小象墩很方便攜帶,為什么作者還說是“沉甸甸”的?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找一找,這個“沉甸甸”還出現在課文的哪個地方?
生:(讀句子)
師:大象墩是坐凳,難怪作者說是“沉甸甸”的。可現在這個小象墩很方便攜帶,為什么作者還說是“沉甸甸”的呢?這里“沉甸甸”的只是小象墩的重量嗎?
生:是中非人民的友誼,這份友情讓作者感到沉甸甸的。
師:是啊!少年送給“我”的不僅僅是一件木雕,這木雕里包含了少年對我沉甸甸的情誼,也包含了中國人民和非洲人民的深情厚誼(板書:中非友誼)。我想,作者回國后每當看到這美觀的象墩時,都會想到一個人,那是——
生:非洲少年
師:都會回味和珍藏一種感情,那就是——
生:感動
師:不唯獨是非洲人民和中國人民的友情感天動地,在這同一個世界里,我們還擁有同一個夢想那就是全世界人民都是朋友。(出示圖片:南非發生瘟疫時,中國人民義不容辭奔赴危險第一線;當中國發生汶川地震災難時,外國友人的慷慨相助;東南亞海嘯時,全世界人民眾志成城;金融危機時,全世界人民共克難關)因為我們真誠的友誼,我們才擁有了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師: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話想對那個非洲少年說的,請你把它寫下來。
板書設計:
27、賣木雕的少年
我 非洲少年
遺憾 ——感動
中非友誼
人教課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篇9
【課業設計】
一、選擇正確讀音
栩(yǔ xǔ) 賓(bīn bīng) 甸(diān diàn)
二、組詞
構( ) 端( ) 辨( ) 堆( ) 模( ) 掏( )
溝( ) 喘( ) 辮( ) 推( ) 摸( ) 淘( )
三、填空
名( )虛( ) ( )人( )織 琳瑯( )( )
栩栩( )( ) ( )( )釋手 ( )( )倫次
四、寫出近義詞
攤點里陳列( )的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想到朋友的叮囑( ),我在一個攤點前停下來,仔細( )地挑選。
【能力遷移】
運用課文中學過的詞語填空:
大瀑布真是( )。這里( ),景色十分( )。攤點里陳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我一看就( )。
【挑戰奧賽】
我要寫幾句話夸夸那個黑人少年:
人教課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篇10
一.學科名稱: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賣木雕的少年》
二.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學生學習就向長跑一樣,剛開始大家都差不多,經過一段時間后,各人的實力就逐漸顯露出來,逐漸開始拉開距離。三年級是一個關鍵年段,學生的兩極分化現象開始出現。有些學生很可能就在這個年段成為了學困生。
一、二年級時,大家起點相同,根本就分不出高低,但從三年級開始,孩子們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基礎知識以外,更多的是一些比較“活”的題目,它與生活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也就是我們要靈活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這不僅要扎實的基礎知識,還要有靈活運用的能力。
三.教學內容分析:
《賣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語文教材第六冊第七組中的一篇課文。本組的文章都表現了各國人民之間友好的情誼。《賣木雕的少年》是體現了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十分友好,文章講述的是“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為了不讓我帶著遺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從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靈。課文中那景色壯觀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風吹拂的夜晚,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也襯托了賣木雕的少年美麗的心靈。本課敘述詳略得當,作者對美麗的大瀑布風光一帶而過,而是圍繞課文重點,將筆墨放在選木雕、放棄買木雕、送木雕等內容上,熱情地贊揚了非洲人民與中國人民之間純真的友誼。
四.教學目標:
1.在文中復習鞏固四字詞語。
2.研讀賣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體會少年內心,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對中國人民的友好。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教學難點分析:
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六.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未成曲調先有情
1.引導:音樂,大家都喜歡聽。人們常常通過音樂來贊美,歌頌一些美好的事物。靜下心來聽聽這首歌,哪兩個字在你耳中久久回蕩?
(聽臧天朔的《朋友》)
2.引導:如果時間允許真想一直聽下去。同學們,舉起右手,跟著老師一筆一劃用心寫這兩個字。(學生靜靜的跟著老師寫)朋友一詞勾起了我們無數的回憶。誰來說說你的朋友?
(說“朋友”一詞,生活中的朋友經常見面,一起學習,玩耍,互相幫助。)
3.課文中也有一句關于朋友的句子。誰來讀讀。(出示小黑板14——15自然段: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我們是朋友!”我感動極了,連聲說:“我們是朋友!”)
(分析文中的“朋友”與平常生活“朋友”不同。)
4.設疑:一面之緣怎么能談得上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互相幫助呢?看來,這里的朋友和我們剛才所說的朋友的含義是完全不相同的。在游人如織的非洲南部,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少年為什么單單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呢?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探討的問題,想去解決嗎?
(二).潛心讀文動真情
1.別著急。讓我們回到課文中來,讀讀少年言行的句子,邊讀邊思考,開始!
(自由讀黑人少年言行的句子。)
2.同學們,睜大你們的火眼金睛好好瞧瞧第9自然段,哪個詞語出現了兩次?(遺憾)
3.此遺憾非彼遺憾。少年為什么遺憾?而我遺憾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1)“我”遺憾的原因。
①“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了,怎么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
要求學生找出文中句子來回答,“我”怎么就不能把木雕帶回國了?和凳子作對比,向學生說明象墩子的高度與重量同時告訴學生飛機上有個規定,如果行李超重就謝絕登機。)
②遇到這些情況,那我就不買這木雕了,說明我一點都不喜歡這木雕呀?是不是?
(找出作者非常喜歡木雕的句子,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對一個事物愛不釋手的情景,體會“我”遺憾的心情。)
③仔細觀賞,愛不釋手,可最后由于種種原因,得不到這件喜歡的東西,得不到這件在心里自認為是寶貝的象墩。.這時你心理會怎么想?(失望,惋惜,傷心……)
難得一次來到非洲,有可能一生就只有這么一次機會,就因為這件事而讓我終身遺憾。所以她語無倫次的說(引讀) 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
(2)抓少年言行的句子,走入少年內心,體驗所言所想所行,感悟遺憾的原因。
①那黑人少年又為了什么而遺憾呢?
“買一個吧!”坐凳的主人是個十五六歲、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夫人,您買一個吧!”
(引導按順序先讀讀前兩句少年言行的句子。買一個吧,夫人您買一個吧!語氣如此誠懇,他剛開始的目的是為了什么?想把自己的產品推銷給夫人,難得來次非洲,帶回去做個紀念或者做個收藏品。帶著這種感覺讀讀。)
②“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
“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
(老師順著學生思路讀夫人的句子,引導讀少年猜測的句子。)
③引導:夫人由于種種原因沒有把這件寶貝帶回國,感到很遺憾,少年也為她遺憾。事情到此應該結束了,我沒買木雕,少年也沒賣出木雕。但是同學們,徐老師在這里不得不講這么一個故事。(老師深情的讀課前準備的材料:中國人支援非洲修建坦贊鐵路,勘測準備了兩年,修建花費了六年,當中支援100萬噸材料,64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這個故事在非洲人心目中深入人心。在回家路上,少年想了很多很多,你能替他說說嗎?
(學生走進了少年的內心,各自暢談當時的所想所思,不時傳來聽課老師的陣陣掌聲。)
④少年想了很多,在一個晚風吹拂的晚上,在響聲清晰可辨的大瀑布前,終于等來了夫人。
(師生分角色深情朗讀11——15自然段。)
⑤(再看小黑板),同學們,請看這個動作的詞:連連擺手(你們中國人幫我們這么多,我一個木雕沒什么大不了的,我是堅決不會要的。)同學們,帶著這種感覺再來讀讀這句子。
⑥我們在課文走了個來回,而且走進了少年的心。同學們讀文章都讀到心理去了,拿起書本,就把自己當成黑人少年,老師是夫人,一起合作讀讀。(課文稍作整合,師生按順序讀黑人少年和“我”言行的句子。)
⑦黑人少年的善良,黑人少年的淳樸,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假如少年就站在你面前,你會對他說些什么?(在臧天朔的《朋友》音樂聲中,學生跳出文本寫話并交流。)
(三).跳出文本說友情,課終諳情情未了
1.文章學到這,你還有什么疑問?
徐老師有個問題想請同學們幫忙。一個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馱著一塊寸把厚的樹樁,確實是沉甸甸的,可后來少年送給我的木雕小象墩卻只有拳頭大小,為何還說是沉甸甸的呢?這沉甸甸包含的是什么呢?
(友情;知恩圖報,情誼重;還含著那64條生命;里面還含著100萬噸的材料。)
2.景美,物美,人更美。伸出右手,再寫朋友這個詞。(一起寫一個大大的“朋友”)
3.同學們,世界上語言不同,膚色不同,但是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心愿,讓世界充滿愛,讓人間充滿信任。作者一定會把這份情這份愛帶回自己的祖國。這份不是朋友勝似朋友的情誼,一定會長出翅膀飛向世界各地。(在《讓世界充滿愛》的音樂聲中,師板畫一顆火紅的心和翅膀。)
4.拓展其他國家之間友好的故事。(機動,也可放在課后學生去搜集在班隊課上交流。)
八.課堂練習:
在老師引讀中學生復習課文中的四字詞語
同學們,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是(名不虛傳,游人如織,景色壯觀);非洲木雕是(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構思新奇,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
九.作業安排:選讀優美的句子
十. 附錄:
1.老師課前把14、15段寫在小黑板上
2.準備中國幫助非洲修建坦贊鐵路的故事以及中外國家之間友好故事的補充材料
3.上面印有非洲圖片的獎品
十一. 自我問答:
抓“遺憾”一詞,在課文中走了一遭,走進人物內心替主人公說話,走出來和主人公對話,學生的語言越來越精彩,“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正是教師用各種手段撥動激起學生本能的積極的情感,于課文所流淌著的情感交匯,碰撞,升華,才有學生的出彩和亮點。而這一過程有必須自始至終通過語言訓練來完成,學生才能在感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同時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人教課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篇11
一、學習目標
1、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2、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體會友好的情感是相互的,愛的表達愛的傳遞也是相互的。
二、教學重難點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三、教學準備教師方面: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圖片、非洲木雕工藝品圖片、中國援建坦贊鐵路的資料、
四、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賣木雕的少年》,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積累了哪些四字詞語呢?
1、復習詞語
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十分壯觀清晰可辨
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構思新奇栩栩如生
仔細觀賞愛不釋手五官端正語無倫次
2、運用詞語
師:“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和“木雕”是非洲的兩大特色,想不想去看看?
(1)、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樣的感受?誰能用一個或幾個積累的四字詞夸夸它嗎?(課件出示)
(3)、出示“木雕圖”(看了這些木雕,你腦海中蹦出了哪些四字詞語?)
二、品讀課文
抓重點詞句,深入感受黑人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尋找深入感知課文的切入點。
1、閱讀課文思考:課文中誰遇到了遺憾的事?
2、出示句子: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
引導理解:遺憾
3、質疑:讀了這個句子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①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②他怎樣做才能不遺憾呢?(課件出示)
4、指導自主學習。
(1)、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2)、全班交流。
第一個問題: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
①理解少年為什么遺憾?引導學習第一次對話。
②、指導朗讀(讀出年“誠懇”、“猜測”的語氣)。
③、理解“我”為什么遺憾?
④、小結:
過渡:“我”帶著遺憾離開了出售木雕的攤點。少年是怎樣做的?(等、贈木雕)
交流第二個問題(他怎樣做才能不遺憾呢?)
①理解我是怎么做的?
②研讀第二次對話(課件出示)讀10-15自然段
③、少年送給“我”的木雕是什么樣子?(體會“拳頭大小?的木雕)怎么會沉甸甸的?
想象:從白天到晚上,這段時間里少年在干什么?這個小象墩從何而來?沉甸甸僅僅是重量嗎?
師:“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少年送給“我”的不僅僅是一只木雕,這木雕里飽含了對我沉甸甸的情誼。(板書禮輕情意重)
④、當我掏出錢包就要付錢,少年卻連連擺手,不要錢,這是為什么?(板書我們是朋友)
⑤、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非洲少年為何單單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老師收集了一些資料,請讀一讀。
三、補充資料:中國援建坦贊鐵路
四、情感升華
師: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愛的傳遞也是相互的。正是中國人民的付出,才贏得了非洲少年的感情!我們已被黑人少年那誠懇的態度,一心一意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以及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深深打動了。此時此刻,你想對黑人少年說點什么?
(1)、學生自由表達。
(五)、布置作業
1、填一填: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這里(游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攤點里陳列的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其中象墩(構思新奇),大象雕德(栩栩如生),我一看就(愛不釋手)。
2把你要對這位少年說的話寫在寫話本上。
*3、閱讀《同步閱讀》中的文章《新結識的伙伴》,把感受寫下來。
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我力求讓學生通過的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通過個性化的朗讀體會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體會友好的情感是相互的,愛的表達愛的傳遞也是相互的。大膽嘗試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由于種種原因,整堂課下來,自己覺得有許多不足之處,譬如:在課堂教學中自己的激情不夠,對于學生的回答也沒有精彩的評價,再者,課堂氣氛不活躍。
人教課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篇12
1、 在最近學的一些課文,我被一種情感深深地打動著,于是隨手編了幾句詩:(投影)
朋友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有朋之遠方來的笑臉
朋友是天涯若比鄰的心境
朋友是患難見真情的感動
朋友
是阮恒顫抖舉起的生命小手
朋友
是中國國際救援隊浸透衣服的汗水
朋友 她跳出個圈
跨越國界
邁向大洋彼岸
架起中非那抹友誼彩虹
于是
一個不知名的少年
用那小小的木雕
詮釋禮輕情義重的友情真諦
2、中非友誼源遠流長,我們先來簡略了解一下:(投影并閱讀)
中國和非洲雖相距萬里,遠隔重洋,但中國和非洲之間的友好交往卻源遠流長,早在漢朝時期,中國和非洲就開始相互了解.明代是中非古代交往歷史上最重要的時期,友好關系已發展到雙方官方代表相互訪問。
在非洲人民爭取民族獨立時期,中國堅定地站在非洲人民一邊,全力支持他們反帝反殖、爭取民族獨立的正義斗爭,并在道義和物質上給予支持.之后,又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況下,努力幫助非洲國家興建工廠、農場、水利、能源、交通、電信和文教衛生等各類基礎設施.被非洲人民譽為“自由之路”的坦贊鐵路是中國最大的援非工程。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非洲國家建設了800個成套項目,其范圍涉及農場、工廠、醫院、學校、電站、政府辦公大樓、體育場、鐵路等基礎設施。阿爾及利亞的中國國際救援隊就是其中一個小小的援助行動。
3、今天,我們就去看看那只木雕,掂量那份情誼。(出示課題,學生讀題)
4、下面老師先檢查昨晚的預習情況,請你們大聲地朗讀,我看嘴型,聽音量就能大概了解你的朗讀訓練程度了。(學生自由讀課文)
5、檢查普通勞動者詞語:
(自由讀,抽讀,齊讀)
莫西奧圖尼亞(瀑布)(配圖)
游覽 壯觀 出售 陳列 觀賞
攤點 馱著 構思 誠懇 賓館
掏錢 猶豫 即將 晚飯 一堆
流露 遺憾 牙齒 標準 付錢
工藝品
6、出示四字詞語,齊讀根據老師描述搶答詞語:
名不虛傳 游人如織 五官端正
琳瑯滿目 栩栩如生 一模一樣
愛不釋手 語無倫次 清晰可辨
7、出示以下詞語并問有什么特點,能否用上它們來簡單介紹一下這個黑人少年:
五官端正 牙齒 誠懇 流露
遺憾 標準
8、少年的這一絲遺憾,就是那友誼種子的萌芽。不信,我們們細細品味他之后的言行吧!請自由讀8至最后自然段,劃出少年言行的句子。
9、學生自學,反饋并歸納。
10、這些言行的背后倒底反映了少年當時怎樣的心境呢?請四人一小組討論交流一下。
他當時可能這樣想:
——————————————————————————————
11、反饋討論意見。
12、這些言行真可用這么幾句詩來形容:(投影)
細微之處見真心
枝枝葉葉總關情
人生所貴友情見
天涯海角也若鄰
13、文中的我完全被他這份情感打動了,你來讀讀他的表現,看這樣才能把較好地把這份情感讀出來。(朗讀訓練)
投影:
“我們是朋友!”我感動極了,連聲說,“我們是朋友!”
14、小結。
15、寫字。
人教課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篇13
學習目標
1.認識“尼、馱”等11個字。會寫“賣、售”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3.讀懂本課內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正確讀寫詞語。
2.讀懂本課內容,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讀懂本課內容,積累四字詞語,并會恰當的運用。
教學難點: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課前準備:閱讀世界各國人民之間友好情誼的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引導學生交流對“朋友”的認識。
一、引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出示非洲景色圖片,學生欣賞。
2、師導入:在來非洲之前,以為朋友讓我一定到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看一看。出示瀑布圖片,學生欣賞,用詞語形容瀑布美景
3、非洲不僅有美麗的瀑布,還有精美的木雕工藝品呢!出示木雕圖片,老師講解,學生欣賞,也用四個字的詞語形容一下。
4、今天我們不僅欣賞瀑布美景和木雕工藝品,還將要去結識一為黑人少年呢!板書課題:賣木雕的少年。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通句子,邊讀邊思考:作者在買木雕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
2、你發現本課的詞語有什么特點?出示詞語,讀。
3、交流作者在買木雕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教師總結板書。
三、學習課文
1、出示問題:品讀課文5——15自然段,找出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想一想這是一個怎樣的少年?
2、學生找句子,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誠懇地說:“夫人,您買一個吧!”
師:他為什么非要我買一個?顯然,他看出作者很喜歡這個木雕像噸,也非常希望作者能把這個象墩帶回自己的祖國)
師生情境朗讀,理解誠懇
“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到這兒,質疑:這個地方游人如織,為什么少年單單猜測我是中國人?可見,在非洲少年的心里,中國有非常深的印象,結合坦贊鐵路加深理解,中國人民的無私援助在非洲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他為什么感到遺憾?我遺憾是因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藝術品帶回國,他遺憾什么? 此時此刻他的心里會想些什么?
“這個小,可以帶上飛機。”少年將一件沉甸甸的東西送到我手里。啊!原來是一個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見到的一模一樣,卻只有拳頭大小
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結合前面的坦贊鐵路,使感情得到升華,指導朗讀,再一次體會中非人民的友情是用血肉凝結而成的。
三、拓展延伸
學到這里,你一定有很多話想說,你可以對少年說、可以對非洲人民說,先在小組說給你的小伙伴聽聽,再在全班交流。
那你現在對“朋友”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了吧?談一談。
教學反思:
《賣木雕的少年》一文,向我們講述的是一個“景美、物美、人更美”的感人故事。在學習“物美”“景美”這一環節時,我采用導游的形式讓學生欣賞圖片,然后用詞語概括所看到的美景,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跟好的運用課文中的四字詞語,從而加深對詞語的理解。這也恰恰是本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而這樣做,也正詮釋了一種理念:學生語言的習得,最好的途徑莫過于在語言實踐中。由于本文涉及到的是非洲南部的贊比亞國家,所倡導的是相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深奧的“國際理解教育”。因此,完全有必要在教學過程中穿插一些相關的背景資料作為補充。為此,在“景美”這一環節,穿插了有關“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信息,其中尤為強調的是“莫西奧圖尼亞”在當地語中意為“雷霆翻滾的云霧”。這有助于學生理解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景色十分壯觀。在“物美”這一環節中,穿插了“非洲木雕”的信息,特別強調這是非洲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被稱之為“非洲式照片”。這有助于學生理解賣木雕的少年一開始為什么感到遺憾。在“人更美”這一環節中,穿插了“中國援建坦贊鐵路”的信息,強調了中國人民的無私援助在非洲是多么深入人心,這是一種用血肉凝結而成的友情。這有助于學生理解: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少年為什么單單會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呢”?而這些信息的獲得,就是采用教師繪聲繪色地講述,學生靜靜地聽,娓娓的談體會這一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的。
本節課在最后的環節設計上還存在一些遺憾,當學生的情緒到達高潮時,我應該接著問:你一定有許多話想對這個少年說吧?這樣學生很自然的就能談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但是我在這個地方設計得向非洲人民說些什么?對學生來說有些難度,而且在高潮回落以后再問有些牽強,這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進行周密的設計。
為師不識語文味,教盡經典也枉然!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上的是語文課嗎?是就一定會讓語文的世界更精彩!
人教課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篇14
一、說教材
《賣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三下第7單元的第三篇課文。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為了不讓我帶著遺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從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靈。景色壯觀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風吹拂的夜晚,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也襯托了賣木雕的少年美麗的心靈。
本課敘述詳略得當,作者對美麗的大瀑布風光一帶而過,而是圍繞課文重點,將筆墨放在選木雕、放棄買木雕、送木雕等內容上。其中選木雕和放棄買木雕為課文的3—9自然段;送木雕為課文的10—15自然段。14自然段的“我們是朋友”為文章的中心句,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課文還準確而得體地運用了許多四字詞組,要注意讓學生積累并學會使用。
為了突現印度少年的美好心靈,作者主要刻畫了人物的言行外加外貌描寫。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并結合三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考慮,站在“每堂課務必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學有所獲”的角度,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積累四字成語
2、讀好課文,抓住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美好心靈
3、感受中國和印度人民的友好情感。
教學重點:抓住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美好心靈
教學難點:理解中心句,為什么說“我們是朋友”
二、說教學法
為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顯語文學科的本體特點,我打算從讀入手,以求讀中感知、理解課文,培養學生邊讀邊想像的能力;并結合學生質疑,教師梳理來組織自己的教學,所以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朗讀體會法:通過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朗讀,體會少年的美好心靈,拉近學生跟文本的心靈距離。
2、形象感受法:語文是感性的語言。圖畫再現構思新穎的坐凳,表演還原買木雕和送木雕的情景,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質疑探究法: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緊緊圍繞“遺憾”和“朋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師的教離不開學生的學,我們要將學習的主動權歸還給我們的孩子,讓他們在自己的課堂上“讀、思、議、劃、找”,培養他們自主探究,樂于參與的能力。
三、說教程
帶著這樣的理念,我將本文的教學分為以下四大板塊:
1、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課前學生匯報自己收集的有關中國和印度友好往來的資料,是學生初步獲得跟課文有關的資料。導入時,教師再系統地出示相關的資料,幫助學生拉近跟文本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初讀課文,學習詞語
這個環節,教師一定要舍得花時間給學生一定的朗讀實踐,使他們充分地鉆研課文到底寫了一件什么事,寫了哪些人,并在讀課文的時候認真的認讀本課的生字。
初讀課文的時候,我們還一定要讓孩子講清楚講完整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獲得對文本的整體感知。
學習了詞語,我將重心放在了文中的四字成語,如“名不虛傳、游人如織”等,因為這是本文最大的語言特色。
3、緊抓“遺憾”,體會情感
抓“遺憾”組織教學是我教學的中心環節。
出示課文的第九自然段: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了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中國而感到遺憾。
請學生認真的讀這一自然段,讀著讀著,同學們,你的腦海里出現了哪些疑問呢?
學貴有疑,學生們肯定會提出:
少年為什么遺憾呢?“我”為什么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中國而感到遺憾呢?
所有的答案都在書中,我們再好好來讀讀課文的3—8自然段找找答案吧!邊讀邊找答案,在自己的答案邊寫上自己的批注,以此培養孩子們“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我相信可愛的孩子們肯定會找到課文的第4自然段:“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文字畢竟是平面的,如何在學生的腦海里樹立起立體的形象呢?而且三年級的孩子雖然已開始從形象思維像抽象思維過渡,可直觀形象的物體還是會牢牢的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教師適時出示自己事先收集的坐凳的圖片,學生的注意力即刻被這些構思新奇的坐凳給吸引住了。
是呀,坐凳如此構思新奇,怪不得“我”會“愛不釋手”。于是又一個疑問自然產生了:“既然愛不釋手,就買了呀,又為什么會有遺憾呢?”
學生再次讀課文,先同桌互相演演課文的5—8自然段。再請兩個孩子演,演好了之后,問問演“少年”的孩子為什么你的眼睛里流露出“遺憾”的神情。理解人物,不僅僅借助言行,更要走進人物的心靈深處。
那么少年和我一直遺憾下去了嗎?有沒有不再遺憾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鼓勵孩子們認真地讀讀課文的10—15自然段。
讀吧,好好讀再來好好演,在演一演中將學生再次帶到當時的具體情境中,在演一演中幫助孩子們更深刻地體會“少年”的美好心靈。
這里有一個詞,我覺得我們值得非常注意,那就是“沉甸甸”。文中第10自然段說:少年將一件沉甸甸的東西送到我手里。啊!原來是一件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見到的一模一樣,卻只有拳頭這么大。
文中第6自然段也有個“沉甸甸”,是這樣寫的:我猶豫了: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怎么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
讓孩子們比較朗讀這兩部分。又有疑問了:大象墩沉甸甸還說得過去,為什么小象墩也沉甸甸呢?不是只有拳頭大小嗎?探究得知,原來小象墩并不沉甸甸,沉甸甸的是印度少年隊我們中國人民那沉甸甸的友好情感呀!
于是中心句順勢展示——課文的第14自然段:“我們是朋友!”我感動極了,連聲說,“我們是朋友!”
文中連用了兩個感嘆號,表達了作者的強烈情感。孩子們,怎樣的人你稱之為“朋友”?你的朋友有誰?為什么中國人民和印度人民遠隔千里會是“朋友”呢?在一次一次的解疑中感受中國人民和印度人民的友好情感。
最后再通讀全文,在學生的腦海里留下課文的完整記憶!
4、拓展延伸,積累詞語
課文只是學習的例子。中國跟別國的友好往來不止文中一個故事,肯定還有很多很多,鼓勵學生課后繼續收集資料,擴大學生的視野,熏陶他們的美好情操。
文中的四字成語,也可以說是中國漢字的精髓之一。讓學生認真地摘抄吧,積累下來為自己所用。
人教課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篇15
設計理念:“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以讀為本,激發興趣,積累和運用并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
設計特色:創設情境,誘發參與;讀中悟情,合作學習;盤活課堂,落實主體。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2、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心活動;
3、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準備:cai課件,學生預習并查閱相關資料。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讀中體會。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導入
1、師:你們喜歡旅游嗎?今天老師需要你們去世界第二大洲——美麗而神秘的非洲看看。這里有種類繁多的熱帶動植物,有氣勢磅礴的瀑布,廣闊無垠的大沙漠,有光彩奪目的鉆石,有世界聞名的木雕,還有熱情好客的非洲人民。他們大都皮膚黝黑,友好善良。下面,我們就來上第27課,跟隨作者一起走進非洲南部去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出示課件,觀看非洲特色)
2、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指導寫“賣”字,上面寫“十”,下面寫“買”,最后一點要寫穩),齊讀課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新詞,并把它們的字音讀準,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交流
字:1、師:我們來看看這些詞,你都會讀了嗎?(我會認)
讀對了,大家跟著讀,讀錯了就請舉手幫助他
(難讀對的字出示音節)
2、開火車讀詞
句:1、生字會讀了,那這些句子我們來讀讀看,一定也能讀好。
三、品讀詞句
1、出示課件: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這里游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
a、師:我們在讀這個瀑布名稱的時候可以停頓一下,這樣會好讀些,b、“名不虛傳”什么意思?好,我們來看看這個“名不虛傳”的大瀑布吧!(課件)
c、這樣氣勢磅礴的大瀑布,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人來游覽,書上用了那些詞表示。(你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這是一個記詞的好辦法)加強品讀
2、出示:攤點里陳列的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通過想像詞語畫面來理解詞語的意思也是個好辦法)來,咱們就邊想畫面邊讀好這個句子
3、出示: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的栩栩如生。
理解栩栩如生的意思。(你能用找近義詞的方法來理解詞語,是個很好的辦法)
4、課件點紅的詞語,同學們你們發現了什么?(都是四字的詞語)。我們在學課文的時候一定不要忘了積累精彩的詞語,趕快拿出你的積累本,抄下這些詞語吧!(注意抄寫方法,要先看清詞語,然后再寫,不要看一個字,抄一個字)
5、默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同學們,生字、句子會讀了,詞語也積累了,下面請默讀課文看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并標上自然段序號。
方法:在說課文主要內容的時候啊,我們還可以用上一些文中的詞語。(課件出示)
我去非洲旅游,看上一個( 栩栩如生 )的象雕,對它(愛不釋手),但因為擔心行李超重,只好放棄了。賣木雕的少年為了不讓我帶著(遺憾)回國,送給我一個小象墩,讓我( 感動極了 )。
6、緊扣題目,抓重點對話理解
1)師:同學們這篇課文的題目是什么?通過這個題目我們知道,課文主要寫了誰?(少年)
2)“我”和他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呢?(我買,少年送)
3)哪幾段寫了“我”買木雕(3—9) 板書
那幾段是寫少年送木雕(10—15)
4)同學們這就是給課文劃分段落.我們先來賭一賭買木雕的故事,并畫上寫少年言行的句子。
5)師生合作,把買木雕的故事讀一讀吧!(我讀作者的言行,你們來讀少年的言行)同學們都讀準了,不錯,但是要讀好人物對話。
6)課件:讀完一句說說,你發現少年在想什么?讀出熱情招呼客人。
過渡:在他的熱情招呼下,我買了嗎?(沒,難道不喜歡,從哪里看出?)
課件:讀二句,你發現有什么不同?(比上次更誠懇了,因為他發現我很想買,可又很猶豫)所以好心勸說我買,誰來誠懇的讀一讀 ?
課件:讀出三句,(過渡)聽了這話,我說出了原因
師:“啊,不,……這個太重……”
7、哪里猜出我是中國人?(師:路太遠,黃皮膚)猜測時該怎么讀誰再讀讀。
當我點了點頭,告訴少年我是中國人,少年眼中流露出了一絲遺憾,為什么會遺憾?說明少年是個怎樣的人?(善良的人),因為我不遠千里來這里游覽,卻帶不走聞名世界的木雕,他為我感到了遺憾(板書)
8、下面同桌合作讀,想想作者是如何通過對我和少年的言行描寫,領會少年當時的想法。個別展示讀(一人讀“我”,一人讀少年)
結語:木雕沒買成,兩個人都流下了遺憾。后來少年為什么又送我木雕呢?下節課我繼續講。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1、學會了理解詞語有幾個好方法?
2、知道講了一件什么事?
3、知道了抄詞語的方法?
4、積累了幾個四字詞語
這節課你們的收獲真不少,在以后的學習中慢慢積累,一定會有更多收獲的,下課。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復習,詞句引入
1、出示卡片,認讀詞語,并給詞語歸類。
名不虛傳 游人如織 十分壯觀 清晰可辨 (描寫瀑布)
琳瑯滿目 各式各樣 構思新奇 栩栩如生 (木雕)
仔細觀賞 愛不釋手 五官端正 語無倫次 (人物)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認為少年是一個怎樣的人?他身上有哪些品質? ( 板書:熱情 真誠 善良 友好 ……)
這節課我們看課文是怎樣用語言描寫少年的?
二、品讀感悟,少年美好的心靈
(一)、感悟少年的遺憾
1、同學們,課文里介紹的木雕象墩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的確讓人愛不釋手,但買木雕的少年更可愛,更讓人感動,怎樣走進少年的心靈,去品位這份感動呢?我們還得細讀課文,在文字深處去感受,請同學們靜思默想或輕聲讀文,畫出描寫少年言行和神情的句子,體會體會。
2、誰想站起來讀讀你畫的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
3、課文里描寫少年的言行和神情的句子確實很多,大家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寫少年眼神的句子大家讀出來。“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 讀著這個句子引起你怎樣的思考?
(為什么感到遺憾呢? 他會怎樣想?……)
4、這些問題就是引導我們深入閱讀的向導。我們先看看少年的遺憾是怎樣產生的?
6、在我離開少年時,少年看到我遺憾的表情,遠去的背影,會想些什么呢?
7、怎樣讀出少年遺憾的心情呢? 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感悟少年的真誠
1、我帶著遺憾離開了出售木雕的攤點,到了晚上,在賓館外的小樹林里卻與那位少年相遇了。哪些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讓你感動?你通過哪些重點詞語或句子感受到的?
2、匯報。讀出感動之情。
3、想象:從白天到晚上這段時間,那位黑人少年可能干什么去了?同學們在此有什么疑問嗎?(為什么他會說中國話? 為什么來送木雕還不要錢? 為什么中國人是他們的朋友?……)
4、同學們,莫西奧圖尼亞瀑布景區游人如織,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游客,賣木雕的少年為什么對中國人這么喜愛呢,想知道嗎?(出示資料)請大家讀讀這段簡單的資料,相信你會明白的。
在上世紀60年代,中國人曾大力援助非洲:
①周恩來總理曾三次赴非,訪問非洲十國。
②中國派出了100多個醫療隊支援非洲,給非洲兒童治病。
③特別是幫助他們修建了著名的坦贊鐵路,坦贊鐵路東起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西至贊比亞的新卡比里姆博希,是把坦贊兩國連在一起的一條主要交通干線,全長1860千米,全部由中國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完成。為了修這條鐵路,中國政府提供無息貸款9.88億元人民幣,發運各種材料100多萬噸,工程浩大,技術復雜,條件惡劣,有64人為之獻出寶貴生命。30多年來,坦贊鐵路促進兩國經濟發展和城鄉物資交流。中非人民的友誼更加深厚。
5、同學們,現在你明白少年的心了嗎?所以當少年知道我是中國人為買不成木雕而遺憾時,他想起昔日的朋友,是呀,他怎能忘記昔日的朋友幫他們做的一切,心中怎能不懷想那些充滿感到的日子呢?于是他帶著感恩之心,帶著真誠,帶著友誼找到了我,并送給我精致的木雕小象墩。
6、此時如果你就是那個賣木雕的少年,找到我之后,心情會怎么樣?我的心情呢?少年和我的話都怎樣讀更能表達當時的情景?試一試。
7、分角色讀對話。
8、讀著讀著,你明白最后黑人少年為什么笑了?
9、小結:多么善良的非洲少年啊!他因為我是中國人,因為我不能買到稱心如意的木雕而特意跑來送我木雕小象墩,不讓我帶著遺憾離開非洲,他送我的僅僅是個小木雕嗎?不,不是的,那是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真摯的心啊!
(三)、感悟寫話
1、課文學到這,大家心中對黑人少年,對作者一定有許多話要說吧?下面,老師給大家這個機會,表達真情實感:(出示)
那天晚上,我和賓館里的各國游客以及許多當地人都對這個黑人少年贊不絕口,大家紛紛夸起這個少年,請你們把自己當作其中一員,寫幾句話來夸夸這個少年。
2、交流點評。
三、感情升華,感受中非友誼
1、景色壯觀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風吹拂的夜晚,木雕少年的美好心靈,愿這美好的情景永駐我們心間。
2、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愛的傳遞也是相互的。正是中國人民的付出,才贏得非洲少年的感情,我們已被黑人少年那種熱情、真誠、善良、友好的品質深深打動了,被中非人民友好情誼深深感動著。現在,我們中國與非洲各國人民的友誼更加深厚。(播放:“我和你”奧運主題曲)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世界各地的人雖然膚色不同,語言不同,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讓世界充滿愛,讓人間充滿信任,充滿理解,人類的明天會更美好!在學習本組其他幾篇課文中,我們再細細品味,體會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