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7篇)
《西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口頭造句。
3、學習歸納自然段段意。
4、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西湖的自然美,感悟文章的語言美,體會西湖擁有“人間仙境”、“明珠”稱謂的獨特內涵,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背誦自己喜歡的詞句或段落,積累語言,提高文字欣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借助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朗讀中品味西湖優美的風景,得到美的享受。
2、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運用打比方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嘗試用比喻詞說句子。
教學準備:
1、課件設計。
2、課前要求學生查找與西湖有關的資料、圖片,并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地收集和處理資料。【教師事先要了解,精選學生的圖片,可以事先存入電腦,也可以用u盤當堂展示。不管用何種方法,一定要幫助學生精選圖片,圖片不是越多越好】
教學過程:
一、走進西湖
1、導入: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今天這節課,就請同學們和陳老師一起,來一次文中游西湖吧。(出示課題,齊讀)
2、西湖的秀麗,不僅表現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現在環抱她的群山,不論從哪個角度來遠眺、近賞,西湖總是那樣的秀麗,令人流連忘返。現在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西湖風光吧。看,遠處就是西湖!(幻燈片播放一組西湖的圖片,定格在課文插圖:西湖全景圖。)
3、眼前的西湖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學生自由說。
二、感受西湖
1、同學們說的真精彩,其他同學聽的也很認真,我知道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走進西湖去欣賞一番。下面就請同學們把語文書打開到32頁,再去回顧一下課文。
2、課前,同學們都已經借助評價手冊做了充分的預習,陳老師就來考察一下大家的預習成效。
3、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每自然段讀完,出示本段生字詞,指名生讀,齊讀字詞。
三、感受西湖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同學們,置身西湖,我們的眼里有山,有水,有景。一切都如詩、如畫、如夢,真像到了人間天堂。所以作者在第一段中就寫到: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生讀。
2、從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指名生交流。
△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指導理解 “素有”、體會“天堂”。
△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指導理解“明珠”。
3、請同學們通過你們的朗讀,把西湖這顆鑲嵌在人間天堂里的明珠的魅力展現出來吧!齊讀第一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西湖這顆明珠,三面環山,層巒疊嶂,湖水平靜,碧波蕩漾,倒映著柳絲飄逸的湖堤,黛綠的小島,湖光山色美如仙境。
1、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你看到了什么?請同學們自由地輕聲朗讀第二自然段,尋找答案。(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生交流。
(1)(板書:山巒)你覺得這山怎樣?從哪里體現出來的?
a、山多:從哪兒看出多?
△理解“層層疊疊”。指名讀。【評價朗讀:前面是山,后面也是山,山很多,是層層疊疊的,你讀出了那種感覺……】
△理解“連綿起伏”。指名讀一讀“連綿起伏……”,師做手勢幫助理解“連綿起伏”。【評價朗讀:山巒通常既不高,也不陡,這連綿起伏的山巒,顏色也很有層次】
b、山的顏色不同: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評價朗讀:你讀出了不同顏色的美】
△看圖引說:這山綠,那山青,一山濃,一山淡,讓我們看了感覺就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
c、請你把這優美的景色讀出來。自己讀,指名生讀,齊讀。【評價朗讀:通過你的朗讀,真的使我看見了一幅優美的山水畫。】
(2)你還看到了什么?(板書:湖水)讀讀描寫西湖水美的句子。你覺得西湖的水美在哪里?
△平靜:怎么看出很平靜的?(課文把它比作銀鏡,說明它很平靜)
師:是的,鏡子是很平的。把湖面比作鏡子,就等于告訴我們,作者當時看到的湖面是風平浪靜的。誰愿來讀這句話?(指讀1人)
師:有人知道“碩大”的意思嗎?(讓學生說,學生不會則由老師說)
師:說到“碩大的銀鏡”,你能想象出那是什么樣的情景嗎?(生說。很大、閃閃發光。)
師:真是太漂亮了。誰能讀出它的大,讀出它的美?(生讀。關鍵是讓學生讀好“碩大的銀鏡”
師:這句中的“猶如” 可以換成什么?(好像,仿佛)你能試著用“猶如”來說個句子嗎?(說話訓練)
出示:西湖岸邊隨風飄拂的柳絲,猶如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猶如__________。
你可以根據老師給你的提示來填空,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補充句子。
b、靜靜的湖面有了這白鷗,顯得更有生趣了。請同學們邊讀邊想象西湖湖面上點點白鷗飛掠的景色,讀好這兩句。自由試讀,指名讀,齊讀。
(3)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那兩層意思?遠處的山(或環繞西湖的山)很美;西湖的湖面(或西湖的水)很美。合在一起該怎么說?這一段主要寫(環繞西湖的)遠山和湖面都很美。
教師小結:我們已經是三年級的學生了,今后學習每一篇課文,我們都要鍛煉一項新本領——能用比較簡潔的話來說自然段的意思,掌握了這項本領,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課文。這一自然段看起來挺長,其實是抓住兩點來寫的,一是山,一是水。
2、站在湖邊眺望,真是遠山近水皆有情。真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讓我們一起把這畫面展現出來吧!齊讀第二自然段。
3、面對如此美麗的遠山和美景,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背誦第二自然段。
4、過渡:是呀,正因為如此,西湖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西子湖。人們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宋代詩人蘇軾就曾說:“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漂亮的人怎么打扮都是美的。西湖之美,使人賞心悅目。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作為著名的風景名勝,西湖與我們南京的玄武湖一樣有眾多的景點。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課文中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哪幾個景點,然后在地圖上找出來。(電腦出示地圖)
2、交流課文寫到的景點,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在地圖上指出來。
教師小結(引導學生口頭填空):這一自然段首先寫了圍繞著西湖的一圈綠色鑲邊,接著寫了十里明湖中蔥綠的孤山,又寫了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最后寫了湖心的三個小島。
3、把你喜歡的景點多讀幾遍,想一想為什么喜歡它呢?(電腦出示第三自然段,但其形式與課文不一樣,它把各個景點都作為一段出示,而且可以去掉最后一句寫總體感受的部分。每個景點最好做成“熱點”,以便于在隨機匯報時隨機點出)
4、隨機匯報,隨機點出,隨機朗讀。
△圍繞著西湖的是一圈樹木織成的綠色鑲邊。
(出示句子和圖片)指名生讀,說說喜歡它的理由,指導讀好句子。
小結:如果我們把美麗的西湖比作漂亮的裙子,那它就是綠色的裙邊;如果我們把美麗的西湖比作一幅畫,那它就是活生生的畫框,真是夠神奇的。
△十里明湖中,蔥綠的孤山顯得格外秀美典雅。
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蔥綠”——孤山上樹木繁茂,滿眼青翠,顏色很美。)
小結:蔥綠的孤山靜靜地處在碧水之間,它雖不險峻,卻格外秀美典雅。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它的美嗎?指名讀。
△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這里的白堤和蘇堤就是為了紀念白居易和蘇軾兩位詩人。(板書:湖堤)
我們都見過隨風輕輕飄動的紅旗,輕輕柔柔的(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課文說“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那該是多么奇妙的景象啊。請同學們一邊想象著畫面,一面讀一讀這句話。
【評價朗讀:建議讓學生朗讀,分層次評價,如第一次提示為“似青綢綠帶的長堤漂浮在波動的水面上,有著一種動態的美”,第二次提示“輕柔(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或用手摸摸學生的小臉),就像媽媽輕輕撫摸你的臉的那樣一種感覺,那是很美好的,要讀出這種感覺”。這里的關鍵是“輕柔地漂浮”要讀慢些、讀輕些。學生讀不好,教師要范讀,然后讓每個學生自讀體會,再指名讀,最后齊讀。“輕柔”的漂浮又是怎樣的感覺呢?沒有對“輕柔”之義的提示,學生可能讀不好。故由教師提示詞義。】
△湖心的三個小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綠樹叢中。明凈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板書:小島)
仙境是什么樣的一種情景?朗讀體會。
小結:小島在樹木的遮掩下,若隱若現,十分迷人。
5、這連綿起伏的群山,水平如鏡的湖面,秀美典雅的孤山,似青綢綠帶的湖堤,樹木掩映下的小島,仿佛仙境一般。看了之后我們感到十分舒暢,真是 “心曠神怡”啊!請你來讀一讀這一段的最后一句話,一邊想象西湖的美景,一邊用舒暢的心情朗讀。
6、誰能像第二自然段那樣用簡潔的語言來說說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主要講了西湖的各個景點都很美。
△學生羅列景點“主要講了湖的四周、孤山、蘇堤白堤、湖心小島很美”時,首先要肯定其正確,然后指導:可以抓住你認為最重要的兩個景點,其它的用一個“等”來代替就可以了,如“主要講了湖的四周、孤山等景點很美”。誰會像老師這樣來概括。(學生嘗試概括)指名生回答。
7、你還知道哪些景點?下面就請同學們自己來介紹一下搜集到的西湖景點。指名生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材料,可配圖片。老師這里還有班上其他同學收集的許多關于西湖的資料,課后我們再去交流。
7、西湖各個景點的風光如此旖旎,難怪作者說:在這如畫的西湖邊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曠神怡呢!(出示第三段最后一句話)齊讀。
8、這是作者欣賞了西湖美景后的感受,那么你欣賞后又有怎樣的感受呢?請用下面的句式說一說。
出示:看到了這樣的美景,我( )
9、讓我們再一次齊聲朗讀第三段,把美麗的西湖深深地映入我們的腦海。
10、白天的西湖美景使中外賓客目不暇接,而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下節課我們一起去游賞月下的西湖!
四、印象西湖: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的畫卷,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讓我們以蘇東坡的詩句來結束今天的游覽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五、板書設計
6、西湖
山巒 湖水 (遠眺)
湖堤 小島…… (近賞)
《西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2
說教材
本文是一篇描寫自然風光的優美文章。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展現了西湖秀麗的景色,可謂句句是景,字字都美。細細讀來,仿佛聆聽悅耳動聽的音樂,又如觀賞秀美典雅的畫面,身臨其境之感隨之而來,了解西湖的愿望、熱愛西湖的情感油然而生。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口頭造句。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通過朗讀品味,了解西湖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孩子走入課文描寫的情境,在讀中感知、感悟西湖的美景。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配樂磁帶
說教法、學法
一、情境創設法
兒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體。真實、鮮活的情境能豐富兒童的表象,激活兒童的思維、情感、聯想、想象。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優美的語言,借助色彩鮮明的圖畫和悠揚的音樂,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營造了一個有利于學生入境的場,使學生展開積極的想象,從而使學生主動、積極、創造性地理解課文,體悟情感。
二、朗讀體驗法
教學中我以讀為主,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加深朗讀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我通過個別讀、比賽讀、想象讀等不同的形式,不斷激發學生情感,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詞語,在讀中積累詞語和句子,并在讀中加深體驗,受到美的熏陶。
說教學過程
一、調動積累、激趣揭題。
師: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杭州被稱為,而西湖就是
師描述引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湖這么美,你們想不想親眼去看一看?
這一環節是對前一堂課學習的第一段的復習,讓他們較快地入情入境。有助于讓他們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你站在西湖邊看到了什么?
2、西湖的山美水也美,那書上是怎么描寫的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二段,看看這一段共有幾句話,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4]
3、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4、齊讀。
過渡:站在西湖岸邊就能欣賞到西湖三面環山、層巒疊嶂、湖水平靜、碧波蕩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個景點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學們想不想一起去飽覽一番?
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同學們看圖,通過優美的圖片把同學們帶入情境。然后讓他們說說看到了什么,給每個學生創造了交流的機會,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最后讀讀課文,說說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閱讀的過程是學生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創建力去填補文本空白的過程,而不是機械地接納文本。因此,讓學生說說喜歡哪一句,并說說為什么,使他們有了進一步的體驗。這樣設計讓學生越來越深入地走進課文描繪的情境中,感悟語言文字,并受到它的熏陶。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3自然段,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習。
要求:(1)數一數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2)找一找這段介紹了西湖中的哪些景點,用圈出。
2.集體分析:
(1)指名答,板書
(2)你最喜歡哪個景點?為什么?
(3)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長的蘇堤比作兩條翠綠的綢帶,迎風飄逸,真令人賞心悅目。
(4)下面請同學們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景點,美美地讀一讀。
(5)我們已經知道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那么這些美景座落在這銀鏡上,又呈現出怎樣神奇的景象呢?
仿佛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仿佛說一句話嗎?
仙境是什么樣的地方?誰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仙境。
(6)太美了!如果你在這如畫的西湖邊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會怎樣呢?(愉快、舒暢)
找一找文中用哪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種心境的?(心曠神怡)
帶著這樣的心情齊讀最后一句。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組織而又比較自由的學習方式。它營造了一種自由自在的課堂氣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盡情地讀書,盡情地說話,從而使思維動起來,體驗真起來,語言活起來。
四、出示第四自然段
過渡:夜幕初垂,明月東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聽老師朗讀第四自然段。(出示夜西湖的圖片,師配樂朗讀)
聽了老師的朗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欣賞著這樣的美景,再聽到遠處飄來的悠揚琴聲,此時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你是否也想來美美的讀一讀呢?
學生配樂朗讀體會
你覺得哪句話特別美?
這一段的學習,我通過語言的描述,音樂的渲染,圖片的展示,讓學生感悟、體驗月光下西湖的美。在這里,學生的想象在馳騁;情感在激蕩;思維在飛躍,受到了美的熏陶。
五、總結:
1、學到這里,你覺得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2、讓我們再次齊讀課文,再次感受西湖的奇麗風光。
3、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讓我們以蘇東坡的詩句來結束今天的游覽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讓學生說說最想說的一句話,既是對全文的歸納,又讓學生感受了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
六、作業
把你喜歡的一段背誦下來。
《西湖》教學反思
本文以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秀麗景色,字里行間包含著作者對西湖美景的喜愛和贊美。就是因為課文中的語言是詩一般的語言,所以教學時感到非常吃力,光是生字詞的過關就化了一節課的時間。在詞語的理解上,,因為西湖離孩子太遙遠了,如何能讀懂這樣一篇美的課文,如何能從文中吸取起精華,又如何能從文中感受到如此的美景。只有借助遠程教育資源,于是,在理解詞語時我采用了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來理解的方法,用了很多方法,讓學生自主理解,實在沒有辦法就或詞典,總算是把這個攔路虎掃除了。如:鑲嵌,就借助戒指來理解的,鉆石的托就是天堂,而鉆石就是西湖,即把鉆石鑲嵌在鉆托里,就好象是西湖是一顆明珠鑲嵌在天堂里的。碩大,孩子們都不知道是啥意思,我說了一句從那邊跑過來一只碩大的老鼠,孩子們都快速地舉起了小手,說出了答案。掩映一詞的理解是借助文中的畫面來理解的。在課文的32和33頁的下方的畫面上,一片片樹林郁郁蔥蔥的,偶爾見到幾處房舍。讓學生在尋找樹林中的房舍,再來理解掩映,層層疊疊是通過畫簡筆畫來理解的。
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本文內容略顯深了,孩子們不是很容易理解。通過看課件視頻,通過品味文中的優美詞句,孩子親眼看到西湖的勝景,西湖的美麗風在孩子的腦中形成畫面,在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去描繪,基本上學生能理解課文了,然后再通過配樂朗讀把課文讀美了。
在上完了全文,再一次運用文中的插圖,讓學生運用文中的詞語來描繪圖畫中的美景,這樣即鞏固了詞語,又復習了舊知:從畫面中理解詞語,還訓練的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還再一次領略了西湖的美麗風光。
《西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3
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02
ltcqq 發表于 -10-10 9:56:00 今天聽了一節《西湖》的第二課時,這是一篇非常優美的課文。我去年上這一課時,感覺整篇文章的脈絡十分清晰,但是要把握住卻非常困難。北宋詞人柳永在《望海潮》一詞中寫道:“東南形騰,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去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磯,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獻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睛,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風池夸。”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中外人士被西湖那秀麗溫馨的湖光山色所陶醉,萌生無限繾綣眷戀的情懷。西湖美,文章也美,但讓三年級的孩子能夠切身感受到那種美,就需要教者花一番心思了。陸海亞老師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根據文章的段落和描寫順序,將西湖的美景用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展現,讓學生去觀察,感悟,積淀情感,以讀感悟。將文字與圖畫做了有機的結合,最后一段配上了音樂,通過視覺,聽覺相結合的方法將夜光下西湖的景色呈現在學生的眼前。
看到三(2)班的孩子就想到自己去年的那些學生,好象又回到從前,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h(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kongtiaoguanjia.com)
本文轉載
ttp:///blog/u/41/archives//85.html
《西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的:
1. 通過重點詞句的朗讀感悟,理解課文第三、四自然段內容。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 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4.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及文中的比喻句,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
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詞句感受西湖的美。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
學生:預習課文
搜集描寫西湖的有關文章和古詩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 昨天我們一起到西湖岸邊去欣賞了西湖那迷人的風光,回憶一下,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你看到了什么?板書:遠眺)
2.過渡: 站在西湖岸邊就能欣賞到西湖三面環山、湖水平靜、碧波蕩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個景點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學們想不想一起就近去瀏覽一番?(板書:近賞)
二、 學習第三自然段:
1. 自由讀第3自然段,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習。
要求:(1)數一數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2)找一找這段介紹了西湖中的哪些景點?這些景點是怎樣的?用筆在文中圈圈畫畫。
2. 集體分析:
誰來介紹一下西湖的景點?
(1)十里明湖中,孤山怎么樣?
a.誰能讀出它的美和雅?
指導朗讀,齊讀。
b.教學生字:秀、雅
(2)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又是怎樣的?
a.看錄像"蘇堤、白堤"(簡介有關蘇堤、白堤的知識)
b.再看書上是怎樣描寫的?
這句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寫的?把什么比作什么?
這綢帶怎樣?(綠、輕柔的飄拂在碧水之上。)
指導朗讀,齊讀。
(4)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長的蘇堤比作兩條翠綠的綢帶,輕拂在碧水上,真令人賞心悅目,那湖心的三個小島又是什么樣的?(投影兩島)
a. 看圖理解"掩映"
b. 指導朗讀
(5)我們已經知道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那么這些美景座落在這銀鏡上,又呈現出怎樣神奇的景象呢?
a."仿佛"是什么意思?
"仙境"是什么樣的地方?
b.誰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仙境。
指導朗讀, 試讀--男女生讀
(6)太美了!如果你在這如畫的西湖邊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會怎樣呢?(愉快、舒暢)
a.找一找文中用哪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種心境的?(心曠神怡)
c. 帶著這樣的心情齊讀最后一句。
三、 學習第四自然段:
⒈生自由讀第4自然段。想想這一段圍繞那句話來寫的。(板書:夜游)
⒉誰把夜游所見讀出來?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像看到了什么?
(看圖)
3.練習:
完成填空,再用括號中任一詞造句:
(1) 平靜的湖面,( )一面碩大的銀鏡。
(2) 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 )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飄浮在碧水之上。
(3) 明凈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云的倒影,( )仙境一般。
(4) 岸邊的華燈倒映在湖中,( )無數的銀蛇在游動。
4.欣賞著這樣的美景,再聽到遠處飄來的悠揚琴聲,此時你會有怎樣的感受?(放錄音看圖)
(1)齊讀最后一句。
(2)誰能說一句贊美西湖的話
四、總結全文
1.從大家的朗讀中,從大家的神情中,我看得出你們已經陶醉在西湖的美景中了,最后,讓我們再由遠到近欣賞一次西湖的奇麗風光。(多媒體,師范讀)
2.看著這樣一個畫面,聽著優雅的聲音,你是否也想來做一次配音演員呢?
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3. 指導背誦
(1)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背誦
自由準備2分鐘
(2)指名背誦(媒體)
五、 布置作業:
1. 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
( )起伏 明月( ) ( )神怡
( )疊疊 湖水( ) ( )徐來
2. 造句,并寫下來
(1) 猶如--
(2) 仿佛--
六、拓展延伸
古今有許多文人都描寫了西湖的美景,同學們課前去搜集了,下面我們來欣賞幾篇。
1.指名讀
2.讓我們以蘇東坡的詩句來結束今天的游覽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生隨老師誦讀
《西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5
教學思路:
在模式教學下力求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讀書為本的語文教學思想,鼓勵積極學生參與、主體參與、高效參與,師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在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中,通過自主學習自悟自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背誦全文。
2、學習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詞語和文中的比喻句,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麗。
教學教具:
掛圖、錄音機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疑、明確目標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已經一起讀了這一課,今天我們再來輕聲讀一讀,,邊讀邊想,通過昨天的讀,你已經讀懂了什么?還有那些問題需要在今天的課堂上提出來,我們大家一起解決。
生:昨天我已經讀懂了西湖的美在哪里?
生:我會背三段了。
生:我還學會了這一課的生字。
教師出示生字卡,檢查生字。
師:字音讀得很準,今天這節課上你們還有什么感想和問題要提出來大家一起分享解決?
二、深入讀議、釋疑領悟
一.第1自然段
⒈教師引導: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感受了西湖那如詩如畫般的秀麗景色。
師生對背第一自然段,了解杭州有什么樣的美稱?
⒉西湖是什么?
二.第2自然段
⒈同學們上節課讀書時提出了一些問題:
⑴為什么說西湖時一副優美的山水畫?
⑵為什么說西湖時人間仙境?
⑶月下的西湖時什么樣的景象?
⒉以讀代講,讀中作答
⒊啟發思考:聽了剛才這位同學的朗讀,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
⒋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山,哪些句子寫出了山美?
(討論后出示第2自然段第一句話)
引導理解"遠眺""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等詞語。
⒌教師啟發,引導朗讀:
誰來讀讀描寫西湖水美的句子?"碩大"是什么意思?
自由試讀,邊讀邊想象西湖湖面上點點白鷗飛掠的景色。
⒍ 現在你們明白為什么稱它為一副優美的山水畫?請用朗讀來告訴老師。
三、學習第3自然段
十里西湖中是怎樣的景色?為什么說它是人間仙境?
請同學們朗讀相關自然段。
"仙境"是什么樣的地方?你在什么地方見過?
那么你們想看看西湖仙境嗎?請讀課文。
讀了哪一句你彷佛看到了仙境?
結合課文理解"飄逸""掩映""典雅"詞語。指導朗讀。
四、學習第4自然段
⒈生自由讀第4自然段。想想這一段圍繞那句話來寫的。
⒉(出示2,3,4句)指名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好像看到了什么?
⒊指名朗讀兩個比喻句。
⒋明月東升,湖光燈光交相輝映,此時如果你伴著悠揚的音樂泛舟湖上會有什么感覺?
⒌指導朗讀最后一句。
⒍朗讀:師讀第一句,生讀二、三、四句。
三、回溯全文,朗讀品味
⒈我們循著"遠眺西湖——近賞湖中——月下游賞"的線索,細讀了課文,我們
又領略了西湖人間仙境般的秀麗景色。這樣的美文我們應反復讀,品。
⒉學生朗讀練習。
⑴自由讀課文。
⑵教師小結
四、布置作業
⒈背誦課文。
⒉摘抄好詞佳句。
板書:
6、西湖
山巒 湖水 (遠眺)
湖堤 小島 (近賞)
華燈 琴聲 (夜游)
《西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6
本文作者像一位畫家,細膩地描繪了西湖的山山水水,為我們營造了一種詩意般的境界,讓讀者得到一種美的享受。所以,本文的教學自然應以美讀作為教學重點,在細細的朗讀中品味語言文字,感受美好的風光,激發學生的情感。
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教學思路清晰,重點明確,但學生的反應卻不是老師所希望看到的,反應平平。反思下來,是老師的教學機制不夠靈活,處理不夠細致而導致的。現就教學中的細節處理,來簡單地談談美文的教學方法。
一、創設情境,擴大學生的閱讀空間:
走進如此美文,我們該如何引領學生進行深入的閱讀感悟呢?一段段地領著學生讀下去,顯然違背了現在的教學要求。放手讓學生自由閱讀自主體驗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但對于剛剛進入三年級不到一個月的學生來說,該怎么放手呢?此時,情境的創設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就尤為重要了。
正如此文,在復習過詞語之后,我們可以創設如下情境:今天,老師特地去租了一條大船,和同學們一起泛舟湖上,走近西湖去領略清麗的美景吧!然后帶領學生一起走進課文第二小節,自讀課文后,讓學生說一說,哪里的景色最吸引你,拿出其中的語句細細朗讀品味,引領學生說說自己的體會,再回歸文本,讀好句段。
接下來,學習第三小節時,再創設情境:現在我們開始自由活動了,去你喜歡的地方好好讀一讀,看一看吧!這樣,學生在愉快自由的氛圍中交流體會,朗讀感悟,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積極。
二、板書精煉,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
在多媒體稱霸天下的現在,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板書的設計非但不能馬虎,更要突顯其重要作用,那就是對課文內容的高度提煉。那板書該怎么寫呢?
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板書的作用主要是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層次和線索,如結合本文內容來說,可以寫如下內容:遠眺西湖——近賞湖中——月下游湖,以此來明示本文的寫作思路。
而第二課時的板書可以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拓展延伸,重點則在于揭示文本的中心內容,如遠眺西湖,山水如畫;近賞湖中,仿若仙境;月下游湖,天人合一等。
這樣的板書,才更能讓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更為細致精準而又直接地掌握文本思路和中心內涵,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含義。
三、視頻欣賞,輔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美文源于美景,對于學生未曾去的地方,未曾真切領略到的感受,教師能做的也僅僅在于提供一些視頻資料,如圖片、錄像等。但這些視頻資料的出現必定只有一個目的,即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中的字詞,了解實地的情景,感受語言的優美。它們因文本而存在,為文本而服務,絕不能脫離文本。所以,這些圖片、錄像的欣賞可以放在文中重點詞語的理解時,放在老師的小結中,放在美讀前。這樣的欣賞才有切實的意義。
《西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7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西湖的美景。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12個生字只識不寫。
3、認識一個多音字。學習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教學重點: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三、教學難點: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教學過程:
一、課前背誦古詩文:
1、論語三則
2、對詩《木蘭詩》中部分詩句;《敕勒歌》
3、春景詩(詞):
朱熹《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
杜牧《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
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二、背誦描寫西湖的詩文。
1、江南的景色美不勝收。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一天清早,南宋大詩人楊萬里來到凈慈寺送別好友林子方,寫下了--《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林升《題林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三、導入語
這幾首古詩都是描寫杭州西湖美景的!今天,我們要學習《6、西湖》(板書課題)。讓我們隨著作者一起來到素有“人間天堂”美稱的杭州,飽覽西湖美景。誰愿意來讀讀課題?
四、引導學生質疑或談談對西湖的印象
設計1:同學們迫不及待地來到了西湖,那你們最想知道什么?
設計2:我們班有誰去過西湖?來給大家介紹介紹吧!(學生談談對西湖的印象。)
五、初讀課文
1、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散文,以優美的筆調和清新、流暢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秀麗的景色。讓我們趕快打開課文,認認真真地去讀讀課文,去感受西湖獨特的美。注意:讀準字音,讀順句子,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聯系上下文仔細想想。
2、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回了解學生的讀書情況,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學生,表揚表現出色的同學。同時把學生圈出來的不易讀準的字寫在黑板上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如:鑲嵌 碩大 小瀛洲 阮公墩
3、指名學生逐段初讀課文。教師適時地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4、重點指導第二節中的長句: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只見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
5、重點指導第三節中的句子:(1)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飄浮在碧水之上。
(2)湖心的三個小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綠樹叢中。(適時獎勵西湖圖片。)
6、學生讀完全文后,表揚學生能把課文讀通順了。教師配樂范讀課文。(適時獎勵西湖圖片。)
7、學生配樂朗讀全文。(獎勵西湖圖片。)
8、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剛才同學們讀課文讀得都非常認真投入,欣賞到西湖獨特的美。現在誰愿意來告訴大家,你覺得怎樣美?可以選擇文中語句讀給大家聽?
(學生自由選擇讀課文)。
9、齊聲朗讀全文。
六、指導書寫
1、復習詞語。(出示詞語,讓學生讀一讀。)
2、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素 令(上下結構)
學生說說書寫要點,教師范寫。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通過朗讀品味,了解西湖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 情,陶冶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點:第三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具體描繪了西湖的主要景點。
三、教學難點:具體分析描繪西湖的主要景點的內容。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出示下列詞語讀一讀。
鑲嵌 掩映 悠揚 遠眺 層層疊疊
蕩漾 蔥綠 輕柔 圍繞 心曠神怡
二、學習課文,精讀感悟,感受景美、文美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你最喜歡的描寫。
2、交流優美的句、段,結合課件,采用手勢、配樂等方法指導學生深入地朗讀這些句子或段落。
(1)第二自然段中:抓住“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一群群白鷗掠過湖面,在陽光下一閃一閃的,好看極了。”等句子,展示課件,出示句子,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板書:遠 山巒 真像山水畫
湖面 猶如 銀 鏡
(2)第三自然段中:抓住“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飄浮在碧水之上。”“明靜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等句子,借助課件,讓學生表演讀,小組內合作讀,挑戰讀,并學著來夸夸西湖的美等手段,進一步理解其意境。
板書:近 湖堤 就像綢帶
倒影 仿佛仙境
(3)第四自然段中:
抓住“岸邊的華燈倒映在湖中,宛如無數的銀蛇在游動。遠處,不時飄來悠揚的琴聲”等句子,出示圖畫,加以音樂,學生進行欣賞性朗讀,充分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
配樂,進一步賞讀和背誦本部分。(誰愿意背誦可以隨便站起來,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這一活動中。)
板書:夜 華燈 宛如 銀蛇
琴聲 悠揚
3、概括總結;齊讀第一自然段,理解“西湖是杭州的一顆明珠”并進一步板書:是一顆明珠
四、總結全文,配樂背誦喜歡的句子或段落。
五、布置作業: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背給家人聽;寫一段描寫家鄉的短文。
板書:
6、西 湖(是一顆明珠)
遠 山巒 真像 山水畫
湖面 猶如 銀鏡
近 湖堤 就像 綢帶
倒影 仿佛 仙境
夜 華燈 宛如 銀蛇
琴聲 悠揚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朗讀品味課文優美的語言,指導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二、教學重點:突破難點的措施和方法,借助課件資料和配樂,為學生創設情景。
三、教學難點:將音樂、畫面和文字融為一體,使學生充分地朗讀、感悟。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出示下列詞語讀一讀,然后進行聽寫。
鑲嵌 掩映 悠揚 遠眺 層層疊疊
蕩漾 蔥綠 輕柔 圍繞 心曠神怡
二、朗讀品味
1、學生個別讀第一自然段,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說西湖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激發學生朗讀興趣,形成閱讀期待。
2、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反復誦讀第二自然段,通過“綠、青、濃、淡”等詞語想象多彩秀美的畫面,體會“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的美妙意境。學生練習朗讀、背誦。
3、學生自由讀、個別讀第三自然段,再欣賞課文插圖,抓住重點詞語來體會作者就是通過這些詞語把西湖景點描繪得逼真形象,從而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反復練習朗讀,在讀中感受畫面描寫之美,體會作者遣詞造句之準確。
4、播放舒緩優雅的音樂,教師范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學生傾聽,提出不理解的詞語,集體討論解決之后,指導學生反復練讀。給學生配上音樂,讓學生的聲音與畫面、音樂融為一體,品味出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是如此美妙和迷人。
三、積累內化
引導學生背誦喜歡的段落,讓學生反復誦讀,漸漸領略“一山濃,一山淡”的美妙,綢帶“漂浮在碧水之上”的神奇,天上人間“全都溶化在月色里”的朦朧。讓學生在誦讀中充分感知語言的優美,領略文章的韻味。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在熟讀成誦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文章內容,受到感染。
四、遷移運用
1、口頭造句:
(1)讓學生弄清楚這些都是打比方的句子,每一句分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用來比作的事物和被比的事物有哪些共同之處。
(2)指導學生用“猶如、像、仿佛、宛如”口頭造句,可以任意選擇其中的兩個詞來說。在小組里交流,全班交流時鼓勵下等生大膽發言并及時糾正、評價。
2、開展“詞語匯展”活動:老師說意思,學生根據意思猜謎語;也可以說一個詞的近義詞,讓學生猜;還可以指著圖中景物,讓學生用一個準確的詞來描繪一下。
教學反思:
本文運用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的手法描寫了杭州西湖的美麗景色。用“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描繪出了湖面碧波千頃,湖水平靜柔美的姿態;用“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寫出了山巒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壯美靜態;“一群群白鷗飛掠過湖面”,湖水晃動著山巒、寶塔、樓臺、樹木的倩影,蜿蜒的白堤和修長的蘇堤像兩條綠色的綢帶,在碧水之中飄逸。這是作者描畫的西湖動態。指導學生閱讀時要能體會作者以動靜結合的勾勒渲染,使西湖美景躍然紙上,讓讀者感覺到:在盈盈湖水中,遠山隱隱約約,孤山朦朦朧朧,若有若無,仿佛仙境一般。教學中我以讀為主,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加深朗讀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我通過個別讀、比賽讀、想象讀等不同的形式,不斷激發學生情感,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詞語,在讀中積累詞語和句子,并在讀中加深體驗,受到美的熏陶。這種自由、開放、多種形式的表達,能清楚地看到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成長。沒有整個課堂的開放,就不會出現這種活力四射,個性充分張揚的教學效果。
白堤”、“蘇堤”、“小瀛洲”、“阮公墩”我認為很好讀,比較簡單,但學生讀錯的很多,只能反復領讀。
《西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在借助書中注音和字典自主預習的基礎上,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感受西湖美景,陶冶審美情趣的同時,引導學生初步體悟文章言之有序、合理想象的特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選擇喜歡的語句背誦。
3.初步體會比喻這一修辭手法能把事物寫得更加生動與形象,并借助情境嘗試運用。
【教學準備】
學生自主預習卡、學生游覽過的景點圖片或照片。
【教學過程】
一、課堂預熱,博聞廣記,形成期待
1.組織學生進行對詩游戲,教師說上句,學生對下句。(選取學生熟悉的描繪自然風光的古詩。)
2.接下來這兩首詩描繪的都是西湖,請同學們聽詩意,誦詩句。
(1)師描述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大意,同步出示詩句,學生誦讀整首詩。
(2)師描述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大意,同步出示詩句,學生誦讀整首詩。
3.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西湖》,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博聞廣記”是我們班每節語文課必備的環節,根據課文內容的不同,選取的內容也會有相應變化,有時是古詩,有時是成語,有時是歇后語,等等。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同時由課外閱讀引入課內閱讀,幫助學生建立閱讀期待,從身心兩個方面都做好上課的準備。】
二、交流預習,主動識寫,正確朗讀
1.看課文,聽教師范讀,留意預習時認為難讀的字、詞、句是否讀正確了。
2.組織學生結合自主預習卡交流(預習卡及相關要求如下)。
(1)出示生詞(生字加點),組織學生交流容易誤讀的字音。隨機重點指導學生認讀本課最易誤讀的“幅”“堤”。
(2)組織學生交流生字中以前認識的熟字,并用一用。
(3)組織學生交流原先不理解,預習后理解其意的詞語,教師隨機重點指導以下詞語:
鑲嵌——學生匯報后,教師出示幾幅圖片(寶石戒指、西湖全景、無框畫),讓學生選擇何為“鑲嵌”及理由。結合西湖全景圖,朗讀文中“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并結合圖片理解文中第3自然段提及的“鑲邊”一詞。
宛如——學生匯報“猶如”“仿佛”“宛如”其中之一,即引導學生說說其近義詞(可以是文中的,也可以是文外的)。
(4)組織學生交流生字書寫注意點,當堂完成生字描紅。
3.組織學生交流“朗讀加油站”一欄中所選取的難讀長句,隨機重點指導以下長句:
(1)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只見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重點指導學生注意標點的停頓,并遷移練習,讓學生讀好文:“夜幕初垂,明月東升,輕風徐來,湖水蕩漾。”)
(2)明凈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重點指導學生注意長句中的適當停頓。)
4.四人小組內練習朗讀課文,要求將課文讀正確。
【設計意圖:預習能力是學生學習力的重要組成,教師布置預習并不代表就能落實預習,唯有課堂上留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進行預習交流,才能實現對預習能力的有效指引,從而促進學生預習能力的發展。】
三、感受西湖,品味《西湖》,會意得言
1.在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對“西湖”這一舉世聞名的風景點有了哪些了解。(預設以下幾種可能性,教師結合學生匯報隨機安排教學順序。)
預設一:學生匯報第1自然段中的內容。
(1)結合學生匯報,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讀好這一自然段。
(2)這一自然段沒有具體介紹西湖如何美麗,像這樣總體介紹的文字一般會出現在文章的開頭或者結尾,一起讀一讀吧。
預設二:學生匯報第2、3自然段中的內容。
(1)結合學生匯報,引導學生補充,隨機板書2、3自然段中提到的景物及其方位。
(2)引導學生結合板書,按照一定的順序連貫起來說一說文中提到的西湖景色。
(3)多媒體出示西湖地圖及相關景點的圖片,引導學生邊看圖邊連起來說說文中提到的西湖景色。
(4)小結:閱讀寫景的文章,我們一定要讀懂“在哪兒?有什么?”(隨即板書),同樣,如果同學們要向別人介紹一處景色也要說清——在哪兒?有什么?
預設三:學生匯報第4自然段中的內容。
(1)結合學生匯報,板書“月光下”。
(2)引導學生發現本文介紹西湖的順序。
(3)讓學生說說除了時間,你還發現什么順序,隨機追問從何處看出。(由遠及近、由邊緣到中間等。)
(4)正因為作者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西湖,所以即便沒有到過西湖,我們也能對西湖的景色有所了解。
【設計意圖:“教材內容”并不等同于“教學內容”,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了解課文“寫了什么”,更要引領學生去發現課文是“怎么寫的”。學生既“會意”又“得言”,才能提升語文素養。】
2.在學生整體感知西湖景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說對西湖的印象,并讓學生再次默讀課文,找出帶給自己如此感受的語句,讀一讀。
3.組織學生匯報體現西湖之“美”的語句,順學而導,隨機出示文中四個比喻句(如下),圖文對照,指導朗讀。
句一: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
句二: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句三:明凈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句四:岸邊的華燈倒映在湖中,宛如無數的銀蛇在游動。
4.點紅四句話中的比喻詞,引導學生發現這四個描繪不同景物句子的共同之處。(結合學生發言板書“像什么?”)
5.正是這些生動的想象,才讓作者筆下的西湖如詩如畫。其實,大自然中美麗的景色隨處可見,我們除了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還要善于給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看看下面的景色,你都產生了怎樣的想象,用上課后練習4中加點的詞語說一句話。(教師依次出示滿山遍野梅花盛開的圖片、天空中白云朵朵的圖片、蝴蝶漫天飛舞的圖片、小河清澈見底的圖片。)
6.組織學生借助自己游覽過的風景點圖片或照片,展開想象,說一句話。(可以不使用文中所給的比喻詞)
【設計意圖:語文,既要學習語言,又要學習言語,前者的習得重感悟和積累,而后者的習得重操練和實踐。比喻這一修辭手法的初步了解是這篇教材的言語價值所在,要達成文本言語和學生言語之間的轉化,就必須創設實踐活動。這里的情境說話,看似隨意,其實層階分明。教師出示的圖片均含有教材元素,其涉及《春到梅花山》《云房子》《臺灣的蝴蝶谷》《北大荒的秋天》等課文,利于學生借助原有語言儲備展開想象,嘗試運用。接著學生出示的圖片均來源于他們的生活,學生有感而發,創生言語,不會使課堂陷入“無米之炊”的尷尬境地。回家后的實踐作業,從“說一句話”變為“寫一段話”,指向學生讀、說、寫的能力提升。】
四、總結提升,學以致用,回歸生活
1.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隨課文走進了西湖,欣賞美景的同時,我們也知道了要寫好一處景色,首先要寫明——“在哪兒”“有什么”,為了給讀者身臨其境的感覺,我們需要邊觀察邊——想象。
2.課后實踐作業:
請學生用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去尋找大自然美麗的景色,一邊觀察一邊想象,將所看所想寫成一段話,可以配上圖畫或照片。
【設計意圖:美國教育學家華特·b·科勒斯涅克說:“語文的外延幾乎與生活的外延相等。”一節語文課的結束,從某種意義上說,應該是另一種學習的開始。語文,應該為學生打開一扇通往生活的大門。】
《西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的:
1.理解有關詞語及課文三、四自然段內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種文中的比喻句,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
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詞句感受西湖的美。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昨天我們一起到西湖岸過去欣賞了西湖那迷人的風光,回憶一下,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你看到了什么?
2.站在西湖岸邊就能欣賞到西湖三面環山、層巒疊嶂、湖水平靜、碧波蕩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個景點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學們想不想一起去飽覽一番?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3自然段,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習。
要求:
(1)數一數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2)找一找這段介紹了西湖中的哪些景點,用"。"圈出。這些景點分別有什么特點,用" "在文中畫一畫。
2.集體分析:
(1)指名答,板書
(2)十里明湖中,孤山有什么特點?指名答、板書
"格外秀美、典雅"是什么意思?
指導朗讀(試讀--齊讀)
(3)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又有什么特點呢?
a.看投影"蘇堤、白堤"(簡介有關蘇堤、白堤的知識)
b.再看書上是怎樣描寫的?
這句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寫的?把什么比作什么?
這綢帶怎樣?(綠、輕柔的飄帶拂在碧水之上。)
把白堤和蘇堤比作這樣的綢帶,突出了兩堤的什么?(綠、輕柔)
板書:綠、輕柔
指導朗讀(試讀--范讀--女生讀)
(4)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長的蘇堤比作兩條翠綠的綢帶,迎風飄逸,真令人賞心悅目,那湖心的三個小島又有什么特點呢?(投影兩島)
看圖理解"掩映"
(5)我們已經知道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那么這些美景座落在這銀鏡上,又呈現出怎樣神奇的景象呢?
"仿佛"是什么意思?造句板書:仙境
"仙境"是什么樣的地方?
誰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仙境。試讀--男生讀
(6)太美了!如果你在這如畫的西湖邊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會怎樣呢?(愉快、舒暢)
找一找文中用哪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種心境的?(心曠神怡)
板書:心曠神怡
帶著這樣的心情齊讀最后一句。
三、自學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第4自然段
要求:(1)完成填空
(2)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并說說為什么?
填空: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 ),( ),( ),( )。岸邊的華燈( ),宛如( )。遠處,( )。人們泛舟湖上,會覺得( ),( )。
2.指名讀
(1)描述"夜幕初垂……湖水蕩漾"的情景。
(2)理解"岸邊的華燈……游動"這一比喻句把"宛如"換詞。造句
(3)欣賞著這樣的美景,再聽到遠處飄來的悠揚琴聲,此時你會有怎樣的感受?(放錄音看投影)
齊讀最后一句。
3.指導背誦
(1)看投影、配樂、師朗誦第四自然段
(2)自由準備2分鐘,指名上講臺邊指圖邊背誦
(3)齊背
4.小結:從大家的朗讀中,從大家的神情中,我看得出你們已經陶醉在西湖的美景中了,最后,讓我們再由遠到近欣賞一次西湖的奇麗風光。(多媒體)
四、布置作業:
1.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
( )起伏明月( )( )神怡
( )疊疊湖水( )( )徐來
2.造句:
(1)猶如--
(2)仿佛--
3.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6.西湖
孤山秀美、典雅
近賞兩堤綠、輕柔心曠神怡
三個小島仙境
華燈游動
夜游溶為一體
琴聲悠揚
《西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師:西湖三面環山,層巒疊嶂,你能通過朗讀,用你的聲音,把群山綿延起伏的景象讀出來嗎?
生1:我來讀(朗讀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
師:他讀得怎么樣呢?誰來當小老師點評一下。
生2:我覺得他“層層疊疊”“連綿起伏”這兩個詞語讀得很好。
師:為什么?
生2:因為他把這兩個詞語讀得很柔和,好象有回音了。讓人覺得西湖的山很多很多,數也數不清。非常的美。
生3:我覺得“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這句話,他讀得很平,不夠美。
師:你認為應該怎么讀?
生3:我認為讀的時候聲音要高低起伏,因為這樣才能讀出西湖的山巒顏色很多很美。這個山的顏色就像山水畫一樣,同一種綠還有很多種,看起來很有層次感。
師:比方說……
生3:比方說有淡綠,有淺綠,有深綠,有碧綠,有草綠等等。所以讀的時候應該一高一低。
師:評點得真好,那么你樂意把你的感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
生3:我樂意。(朗讀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
師:你讀得聲情并茂,老師要感謝你的爸爸媽媽給了你一幅好嗓子。
生4:老師我有個建議,他要是配上音樂會更好。
師:你的建議很棒,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咱們一起來有感情地朗讀,好嗎?
生:好(齊讀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
師:西湖的山美,西湖的水更美,誰來讀讀描寫西湖水美的句子。
生5:我來讀。(朗讀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話)
師:咱們和剛才一樣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好嗎?
生5:我把“碩大”讀了重音,說明西湖很大。
生6:我覺得他讀得太響了。因為作者寫的湖面師平靜的,就像一面銀鏡,所以要讀得輕一點,柔一點,讀出“靜”的感覺。
生7:還有“白鷗”那里要讀出很高興的樣子。因為作者正在欣賞平靜的湖面,這時有白鷗飛過,他的心情肯定是很高興的。
師:同學們各抒己見,評論得很熱烈,老師將頒發給你們“朗讀評論員”的小花,大家掌聲祝賀。
師:讓我們用朗讀,去細細欣賞西湖的山美,水美。
(生配樂朗讀第二自然段)
[評析]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這么一句話:“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樣才能釀出蜜來。”評價的方法也是如此,要像春花一樣多姿多彩,才能形成“百花爭春”的局面,釀出綠色朗讀的“蜜”來。
1 將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
一般語文教師只重視評價學生讀的結果,忽視讀的過程,我們知道“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之說。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朗讀能力和不同的朗讀形式,如果忽視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那么就會影響學習活動的開展。教師應引導學生回憶讀的心理過程,評價讀的努力,肯定讀的結果,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朗讀過程中的成功。即要把評價貫穿于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并給予多次的評價機會。
2 將及時評價與延時評價相結合,
及時評價能快速有效的給予學生肯定,具有優越性,適合評價特別好的學生,但理解不好的學生應采用延時評價,因為練后就評,學生缺少內省的時間,缺乏感悟的過程,這時的評價是別人強加給他的,對他來說,是標簽,只能識別,不能體會。這時應讓他在練讀中揣摩、體驗。當他有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后,再予以評價。延時評價還能拓展學生的思維,開放課堂交流的內容和空間,延伸課堂的內容,也不會因教師的及時評價而阻礙學生理解能力的發展。
3 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
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把朗讀權,尤其是評價權還給學生。通過學生的自評、互評,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并且扎實有效地進行朗讀訓練。在評價中,多種形式并駕齊驅,迸射出學生思維的火花,有贊賞性評價、建議性評價、補充性評價……讓學生暢所欲言,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激活整個課堂教學,同時教師要發揮導評的作用,結合教學實際,教給評價方法。從而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改進自己,提高自己。
讓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播下“綠色”的希望,在“朗讀評價”的沃土上辛勤耕耘。
《西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讀課文,學習部分生字。讓學生初步感知西湖的美。
教學重點、難點:
文中生字詞多且易讀錯,是教學難點。
朗讀好課文是教學的重點。
課前準備:
寫有生字詞的小黑板、課文掛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板書:天堂知道什么樣的地方被稱作“天堂”嗎?(景色優美,生活幸福美好的地方)
2、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出示句子),這“杭”就是指杭州(板書:杭州“杭”是生字,跟讀),而西湖(板書:西湖),就是鑲嵌在天堂杭州的一顆明珠。
2、從題目看,會寫什么內容?(描寫西湖的美麗景色)
二、初讀感知
過渡:課文描寫了西湖的哪些美麗景色呢?現在,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來一次文中游西湖!
1、先請小朋友拿好書,認真聽老師讀課文。這一課的生字特別多,特別難讀,注意聽清楚老師是怎么讀的。
2、小朋友都聽得很認真。有些都迫不及待地想自己來讀了,那就讀吧,讀的時候要做到:
⑴、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碰到生字組成的詞語多讀幾遍,并想想他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如果不理解,可以輕輕用鉛筆打個問號;
(3)讀完后標好小節。
3、檢查自學效果:現在,老師想聽聽你們讀得怎么樣。
出示詞語(帶拼音):誰來讀讀這些詞語?(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重點讀準后鼻音、翹舌音)
素有連綿起伏淡猶如格外
漂浮掩映一般令人心曠神怡夜幕初垂
①重點指導:前鼻音:綿、淡、掩、般翹舌音:初后鼻音:令
②去掉拼音讀。
4、了解大意:小朋友都很聰明。現在請4個小朋友來讀課文,邊讀(聽)邊想:文中描寫了西湖的哪些美景?(板書:山巒湖水
湖堤小島
華燈)
5、教師描述引讀,初步學習第1節:西湖三面環山,層巒疊嶂,湖水平靜,碧波蕩漾,倒映著柳絲飄逸的湖堤,黛綠的小島,湖光山色美如仙境。因此人們常說——
(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齊讀。
①學習生字“素”,理解“素有”的意思:
字典上共有種解釋:abc這里選第種。
②第1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過渡:為什么西湖會被稱為天堂里的一顆明珠呢?下節課再學習。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你準備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換一換:綿——棉猶——優、憂浮——乳掩——淹
加一加:令——鈴、嶺、冷、領
2、如何把字寫漂亮?
重點提醒:掩:左窄右寬,“大”要舒展,蓋住“電”;
般:注意“舟”的筆順;右上部分不要寫成“幾”;
初:左右部分的起筆一樣高。
四、作業
1、鋼筆生字描紅。
2、練習朗讀課文。
《西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江蘇 房元品
------------------------------------------------------------
設計理念
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活動,弘揚和培植受教育者的主體性,是現代教育追求的目標,也是新《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方式。本課正是基于這一理念進行教學設計的。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給學生充分自主學習和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去探索、研究,自己解決問題。最后安排自我評價、調節補救環節。這樣充分挖掘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發展。
教學過程
一、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揭示課題。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杭”就是杭州,西湖就是杭州的一顆明珠。揭題后讓學生思考:從題目看,本文會寫什么內容?(描寫西湖的美麗景色)讓學生簡單說一說。
2自讀課文。提示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不懂的詞語借助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
學生試讀課文,指名學生愿意讀哪一節就讀哪一節。
整體感知,讓學生說出文中寫了西湖哪幾處景物。
3認讀生字、生詞。
二、再讀生疑,研讀感悟
1學生讀書,提出問題。如:為什么說西湖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西湖周圍的遠山景色如何?湖面的景色如何美麗?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對小的問題當時予以解決,歸納出幾個主要問題(如上進問題)讓學生研究解決。
2精讀思考,解決問題。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并可以互相討論。檢查學習效果時,可讓學生不按自然段順序匯報。
各自然段精讀設計:
第二自然段:你認為寫遠山和湖面景色的句子中,哪些詞很重要?(綠、青、濃、淡、銀鏡、飛、一閃一閃等詞語)能說說理由嗎?你能把這些詞讀好嗎?讓學生反復品讀。
找出兩個比喻句并口頭造句。
第三自然段:什么叫“心曠神怡”?文中哪些景物讓你心曠神怡,感到特別舒暢?學生自由說。
你能把“心曠神怡”的舒暢心情讀出來嗎?
第五自然段:先讓學生看圖,讀出圖中意境,再配上舒緩優雅的音樂范讀課文,反復體會月光下西湖的美麗景色。
通過二、三、四自然段學習,誰能說一句贊美西湖的話(“西湖真美啊!”等),自然引出:“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
三、學做導游,背誦積累
同學們對西湖的美景都感受到了嗎?現在有一批外國友人來西湖參觀,你們可以給他們當導游嗎?
學生對照課前準備好的西湖圖片(全景、遠山和湖面美麗景色、小洲等主要景點、月光下的西湖風光)當導游講解,部分學生戴上頭飾、面具扮游人。
試背課文。
做“詞語匯展”游戲,積累詞語。老師說意思,學生猜詞語;老師說近義詞,學生猜詞;老師指(或述)圖中景物,學生用一個準確的詞描繪。
四、自我評價,調節補救
評價題:1看拼音,寫詞語;2比一比,再組詞;3寫近義詞;4學生打比方(如:中秋節晚上,一輪明月宛如一個潔白的掛天空);5根據課文內容填空。(具體內容略)
學生評價后,根據自己薄弱環節作補償性學習。
《西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3
一、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2.、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西湖的美景。
3、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12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學習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教學重點:
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三、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教學過程:
(一)、背誦描寫西湖的詩文。
1、江南的景色美不勝收。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一天清早,南宋大詩人楊萬里來到凈慈寺送別好友林子方,寫下了《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林升《題林安邸》
3、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二)、導入
這幾首古詩都是描寫杭州西湖美景的!今天,我們要學習《6、西湖》(板書課題)。讓我們隨著作者一起來到素有“人間天堂”美稱的杭州,飽 覽西湖美景。
生齊讀課題
(三)、引導學生質疑或談談對西湖的印象
1、如果你們來到了西湖,那你們最想知道什么?
2、班里有誰去過西湖?請來大家介紹介紹!(學生談談對西湖的印象。)
(四)、初讀課文
1、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散文,以優美的筆調和清新、流暢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秀麗的景色。讓我們趕快打開課文,認認真真地去讀讀課文,去感受西湖獨特的美。注意:讀準字音,讀順句子,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聯系上下文仔細想想。
2、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回了解學生的讀書情況,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學生,表揚表現出色的同學。同時把學生圈出來的不易讀準的字寫在黑板上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如:鑲嵌 碩大 小瀛洲 阮公墩
3、指名學生逐段初讀課文。教師適時地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4、重點指導第二節中的長句: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只見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
5、重點指導第三節中的句子:
(1)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飄浮在碧水之上。
(2)湖心的三個小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綠樹叢中。(適時獎勵西湖圖片。)
6、學生讀完全文后,表揚學生能把課文讀通順了。教師配樂范讀課文。(適時獎勵西湖圖片。)
7、學生配樂朗讀全文。(獎勵西湖圖片。)
8、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剛才同學們讀課文讀得都非常認真投入,欣賞到西湖獨特的美。現在誰愿意來告訴大家,你覺得怎樣美?可以選擇文中語句讀給大家聽?
(學生自由選擇讀課文)。
9、齊聲朗讀全文。
(五)、指導書寫
1、復習詞語。(出示詞語,讓學生讀一讀。)
2、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素 令(上下結構)
學生說說書寫要點,教師范寫。
《西湖》教學反思
本文運用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的手法描寫了杭州西湖的美麗景色。指導學生閱讀時要能體會作者以動靜結合的勾勒渲染,使西湖美景躍然紙上,讓讀者感覺到:在盈盈湖水中,遠山隱隱約約,孤山朦朦朧朧,若有若無,仿佛仙境一般。
教學中我以讀為主,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加深朗讀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我通過個別讀、比賽讀、想象讀等不同的形式,不斷激發學生情感,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詞語,在讀中積累詞語和句子,并在讀中加深體驗,受到美的熏陶。這種自由、開放、多種形式的表達,能清楚地看到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成長。沒有整個課堂的開放,就不會出現這種活力四射,個性充分張揚的教學效果。
《西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4
一、教材分析
《西湖》是蘇教版國標本第五冊第二單元中介紹祖國美麗風景的第二篇美文。作者以詩一般清新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秀麗風光,字里行間飽含了作者對西湖風光的喜愛與贊美。全文四個自然段,首段就點明了西湖是“天堂”杭州的一顆明珠,接著作者按觀察順序,循著“遠眺——近賞——月下”的線索,緊緊扣住景物的特點,分別描寫了遠山、湖面的美麗、各景點的旖旎風光及月下西湖的美妙意境。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秀美典雅的西湖山水圖。課文層次清晰,詞匯豐富,比喻運用貼切、生動、自然,文筆通達流暢。因此,本課的學習應將這些優美的句段進行多種方式的朗讀、品讀和背誦為主,以增加學生的語言及文化積累。可以說,《西湖》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教材。
二、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這既是現代教育追求的目標,也是新《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方式,本課正是基于這一理念進行教學設計的。圍繞“明確目標,有效設問,提高效益”這一主題,以“西湖,就是這人間天堂里的一顆明珠”為核心,所有景點的教學圍之它展開。抓住“遠眺、近賞、夜游”這條主線,串起“遠山和湖面的美麗景色”、“西湖主要景點的旖旎風光”、“月下西湖的美妙意境”這三顆珠,從圖片、語言等方面來進行賞析、品讀、感悟,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感悟西湖的宜人景色;并在感悟中積累語言,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祖國的感情,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下面我就今天所執教的第一課時談談我的一些想法。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目標要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針對本課特點,我預設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口頭造句。
3、學習歸納自然段段意。
4、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西湖的自然美,感悟文章的語言美,體會西湖擁有“人間仙境”、“明珠”稱謂的獨特內涵,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背誦自己喜歡的詞句或段落,積累語言,提高文字欣賞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感悟西湖的秀麗景色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本課教學的難點在于感悟語言,體會意境,豐富語言及文化積累。在教學中,我借助圖片等多媒體資料,為學生創設情景,將音樂、畫面和文字融為一體,使學生充分地朗讀、感悟,以此來進行教學難點的突破。
五、教法、學法
1、情境創設法:兒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體。真實、鮮活的情境能豐富兒童的表象,激活兒童的思維、情感、聯想、想象。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優美語言,借助色彩鮮明的圖畫,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營造了一個有利于學生入境的“場”,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學生主動、積極、創造性地理解課文,體悟情感。
2、朗讀體驗法:《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教學中我以讀為主,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加深朗讀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我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不斷激發學生情感,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詞語,在讀中積累詞語和句子,并在讀中加深體驗,受到美的熏陶。
六、說教學過程
(一)走進西湖
1、導入: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今天這節課,就請同學們和陳老師一起,來一次文中游西湖吧。(出示課題,齊讀)
2、西湖的秀麗,不僅表現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現在環抱她的群山,不論從哪個角度來遠眺、近賞,西湖總是那樣的秀麗,令人流連忘返。現在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西湖風光吧。看,遠處就是西湖!(幻燈片播放一組西湖的圖片,定格在課文插圖:西湖全景圖。)
3、眼前的西湖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學生自由說。
【設計意圖: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課一開始,我就用一段優美的導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利于學生學習的環境。接著出示關于西湖的一組精美圖片,使學生對本課所展示的西湖美景有所了解。最后讓學生暢談西湖印象,使學生在欣賞與交流中進入情境,走進西湖。】
(二)感受西湖
1、同學們說的真精彩,其他同學聽的也很認真,我知道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走進西湖去欣賞一番。下面就請同學們把語文書打開到32頁,再去回顧一下課文。
2、課前,同學們都已經借助評價手冊做了充分的預習,陳老師就來考察一下大家的預習成效。
3、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每自然段讀完,出示本段生字詞,指名生讀,齊讀字詞。
【設計意圖:我們的學生已經進入三年級了,對字詞的讀音、詞語的基本理解等要求也提高至課前預習的要求里。為了體現中年段預習能力的提高和預習的成效,我將生字詞的檢查與教學融合在文章的初讀中,既檢查了文章的朗讀,也檢查了生字詞的掌握。】
(三)品味西湖
1、學習第一自然段
★ 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
(1)理解 “素有”、“明珠”
(2)齊讀第一段。
【設計意圖:“西湖,就是這人間天堂里的一顆明珠”為本課教學的核心,通過重點詞語“素有”、“明珠”的理解,使學生了解到杭州西湖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通過朗讀,感悟其獨特魅力,為后文“遠山和湖面的美麗景色”和“西湖主要景點的旖旎風光”的學習埋下伏筆。】
2、學習第二自然段
★ 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只見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一群群白鷗飛掠過湖面,在陽光下一閃一閃,好看極了。
(1)你覺得這山怎樣?(板書:山巒)從哪里體現出來的?
a、通過朗讀自己讀、指名、齊讀等不同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理解“山巒”、“層層疊疊”、“連綿起伏”。
b、看圖引說課文,這山綠,那山青,--有濃--有淡,讓我們看了感覺就像一幅優美-----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評價朗讀的方式,指導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感受到山的數量多、顏色不同且富有層次之美,引說原文中對山的顏色的描寫,讓學生在抑揚頓挫的朗讀中,解決了難點。】
(2)你還看到了什么?(板書:湖水)讀讀描寫西湖水美的句子。你覺得西湖的水美在哪里?
△平靜:怎么看出很平靜的?(課文把它比作銀鏡,說明它很平靜)
師:是的,鏡子是很平的。把湖面比作鏡子,就等于告訴我們,作者當時看到的湖面是風平浪靜的。誰愿來讀這句話?
師:有人知道“碩大”的意思嗎?(讓學生說,學生不會則由老師說)
師:說到“碩大的銀鏡”,你能想象出那是什么樣的情景嗎?
師:真是太漂亮了。誰能讀出它的大,讀出它的美?(生讀。關鍵是讓學生讀好“碩大的銀鏡”)
師:這句中的“猶如” 可以換成什么?(好像,仿佛)你能試著用“猶如”來說個句子嗎?(說話訓練)
出示:西湖岸邊隨風飄拂的柳絲,猶如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猶如__________。
你可以根據老師給你的提示來填空,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補充句子。
【設計意圖: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口頭造句。】
(3)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那兩層意思?合在一起該怎么說?教師小結。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學會歸納自然段段意。我們的學生已經進入中年段了,這就要求他們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能用比較簡潔的話來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有助于他們對重點內容的把握和訓練概括能力,最終提高閱讀能力。】
(4)讓我們有感情地背誦第2自然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
★ 圍繞著西湖的是一圈樹木織成的綠色鑲邊。十里明湖中,蔥綠的孤山顯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個小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綠樹叢中。明凈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這如畫的西湖邊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曠神怡呢!
(1)作為著名的風景名勝,西湖與我們南京的玄武湖一樣有眾多的景點。請讀一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課文中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哪幾個景點,然后在地圖上找出來。(電腦出示地圖)
(2)交流課文寫到的景點,讓學生在地圖上指出來。
【設計意圖:本段的教學難點之一是學生缺乏“方位感”,讀文章時頭緒紛亂。這一環節主要用于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獲得整體方位】
(3)把你喜歡的景點多讀幾遍,想一想為什么喜歡它呢?
(4)隨機匯報,隨機點出,隨機朗讀。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讀讀你最喜歡的景點,交流,并說說你喜歡它的原因,給每個學生創造了交流的機會,讓學生盡情地讀書,盡情地說話,從而使思維動起來,體驗真起來,語言活起來。閱讀的過程是學生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創建力去填補文本空白的過程,而不是機械地接納文本。因此,讓學生說說喜歡哪一句,并說說理由,使他們有了進一步的體驗,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這樣設計讓學生越來越深入地走進課文描繪的情境中,感悟語言文字,并受到它的熏陶。】
(5)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通過朗讀引導學生理解“心曠神怡”。
(6)誰能像第二自然段那樣用簡潔的語言來說說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學會另一種歸納的方法,當列舉眾多景點的時候,可以選擇一兩個重要的景點,其他的用一個“等”字來代替。】
(7)請同學們自己來介紹一下搜集到的西湖景點。
(8)說話訓練:你欣賞后有怎樣的感受呢?
【設計意圖: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在課上應該讓學生品味語言,解開語言表達的密碼,當然這樣的滲透應是持久的,潤物無聲的。讀和寫融為一體,這就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四)印象西湖
七、板書設計
6、西湖
山巒 湖水 (遠眺)
湖堤 小島……(近賞)
【板書是微型教案,注重實和趣,幫助學生梳理整篇課文學習的知識點,升華情感。】
《西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學習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估計有很多學生沒有去過西湖,對西湖的美景缺乏感性認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使用網絡資源和媒體中等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教學難點:
這篇課文文句優美,因而給學生充分的朗讀課文時間,結合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準備:
投影片、生字卡片、網絡資源、課件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一、第一課時(預習)
1、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2、提供網絡資源,讓學生上網瀏覽各類文本、圖片、視頻資料,豐富學生對西湖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習興趣。(預習準備)
二、(第二課時)課堂教學過程
(一)、調動積累、激趣揭題。
師:通過上一節課的預習,同學們對西湖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請大家來談一談。(交流回答,教師總結)今天,讓我們到向往已久的杭州西湖去游覽一下,好,我們出發(VCD,空中鳥瞰西湖)
(二)、憑借想象,指導初讀。
1、配樂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1)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2)要求畫出生字組成的詞語,想象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描寫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三)、質疑問難,指導朗讀。
1、教師啟發:我們初讀了課文,讀準了字音,讀通了句子,初步體會了文中的美景。你們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2、學生提問。
3、教師小結:同學們的問題提得真好,說明你們真的會讀書了,那么為什么說西湖是一幅優美的山水畫?是人間仙境呢?月下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讓我們步入西湖。
(四)、精讀課文,深入西湖(結合演示文稿教學)
1、出示第一自然段:
師描述引渡:西湖三面環山,層巒疊嶂,湖水平靜,碧波蕩漾,倒映著柳絲飄逸的湖堤,黛綠的小島,湖光山色美如仙境。因此人們常說。(朗讀第一自然段)結合圖片理解明珠的意思。
2、出示第二自然段:
師:請大家朗讀第二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幾句話,每句話都向大家展示了怎樣的畫面。(學生自讀)
(1)第一句:山巒(結合圖片理解詞語:層層疊疊、連綿起伏,體會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猶如一副山水畫)
(2)第二句:湖面(結合圖片欣賞)
(3)第三句:白鴎(結合圖片欣賞)
朗讀體會,指導背誦(課件提示背誦)
3、出示第三自然段
過渡:西湖真是名不虛傳,字里行間都流露著美景。不信,我們接著看。
(1)學生自讀
(2)分句指名讀:
師:同學們想一想,找一找,在這一自然段中,描寫了西湖那些景點。
(3)分句朗讀分析:(課件相應演示各景點)
第一句:鳥瞰西湖周邊,理解綠色鑲邊
第二句:孤山景
第三句:蘇堤和白堤
第四句:湖心的三個小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A、三島全景
B、小瀛洲鳥瞰、近景及三譚映月
C、湖心亭
D、阮公墩
第五句:青山白云的倒影
體會朗讀
4、出示第四自然段
過渡:傍晚已經臨近,夕陽西下,你們想不想看看此時的西湖?(夕陽斜射圖片)
過渡:夜幕初垂,明月東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春江花月夜)配樂聽老師朗讀第四自然段,學生閉上眼睛聽賞。
(1)學生配樂朗讀體會
(2)夜西湖美景(課件相應圖片演示)
(3)找出比喻句,學習造句用宛如造句。找出課文中宛如的近義詞,口頭造句。
(五)、配樂朗讀全文,學生談體會。
(六)、小結:古人說,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課件)就是說,西湖的景色不管是春夏秋冬,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那么美麗迷人,同學們,你覺得呢?
第三課時:拓展延伸
1、提供相關網址,讓小學生自由發揮,瀏覽網上的西湖文化、傳說故事、逸聞趣事,豐富學生知識,增加閱讀量。
2、繼續提供相關圖片網址的鏈接,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西湖的興趣。
《西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通過朗讀品味,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感悟西湖的秀麗景色。
2、感悟語言,體會意境,豐富語言及文化積累是教學的難點。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學習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第一自然段,圖文結合,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一.調動積累,激趣揭題
1、(出示幻燈片)同學們一定都看到了上面這句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出示句子)“蘇杭”指哪里,你知道嗎?(板書:杭州 “杭”是生字,跟讀)。
2、你覺得天堂是什么樣的地方?而西湖(板書:西湖),就是鑲嵌在天堂杭州的一顆明珠。
3、天堂是非常神秘、令人向往的、像仙境一樣美好的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就說明蘇州、杭州像天堂一樣美。你知道嗎,杭州向來就有“人間天堂”的美稱。(出示文字)指名讀,齊讀。這句話中還有什么地方不理解嗎?(理解:素有選擇詞義)
4、你去過杭州嗎?杭州給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景點是哪里呢?(板書課題)西湖給你留下了哪些美的印象?(和學生多聊一聊)
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出示文字)
5、齊讀,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不理解的地方嗎?(鑲嵌結合生活中媽媽的戒指理解)
二、圖文結合,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為什么說西湖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呢?下面請大家跟隨老師的攝像圖片去游覽一下西湖,好嗎?請大家一邊看一邊聽課文錄音,等會兒請大家來說說看過之后的感受。(播放幻燈片,同時播放課文錄音)
2、自讀課文,注意自讀要求。
3、檢查自學效果:現在,老師想聽聽你們讀得怎么樣。
(1)出示詞語(帶拼音):誰來讀讀這些詞語?(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重點讀準后鼻音、翹舌音)
素有 連綿起伏 淡 猶如格外
漂浮 掩映 一般 令人心曠神怡 夜幕初垂
①重點指導:前鼻音:綿、淡、掩、般翹舌音:初 后鼻音:令
②去掉拼音讀。
4、了解大意:小朋友都很聰明。現在請4個小朋友來讀課文,邊讀(聽)邊想:文中描寫了西湖的哪些美景?(板書:山巒 湖水湖堤 小島華燈)
5、教師描述引讀,初步學習第1節:西湖三面環山,層巒疊嶂,湖水平靜,碧波蕩漾,倒映著柳絲飄逸的湖堤,黛綠的小島,湖光山色美如仙境。因此人們常說——
(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齊讀。
①學習生字“素”,理解“素有”的意思:(查字典理解)
②第1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過渡:為什么西湖會被稱為天堂里的一顆明珠呢?下節課再學習。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口頭造句。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通過朗讀品味,了解西湖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一、過渡導入
1、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杭州,杭州也因西湖(板書: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湖的秀麗,不僅表現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現在環抱她的群山,不論從哪個角度來遠眺、近詳,西湖總是那樣的秀麗,令人流連忘返。現在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西湖風光吧。看,遠處就是西湖!
2、出示“西湖”的圖片。
眼前的西湖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柳絲輕拂的圖片)(學生自由說)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電腦出示西湖青山綠水的畫面(自由讀第二段)
思考:你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看到了什么?自由讀書
a:你覺得這山怎樣?(板書: 山巒)從哪里體現出來的?(引導理解:層層疊疊,讀一讀、連綿起伏、)這連綿起伏的山顏色也很有層次,(看圖引說,這山綠,--有濃--有淡:讓我們看了感覺就像一幅優美-----)
(那你能把這優美的景色讀出來嗎?自己讀,指名,齊讀。)通過你的朗讀,真的使我看見了一幅優美的山水畫。
b:你還看到了什么?(板書:湖水)讀讀描寫西湖水美的句子。你覺得水怎樣?美在哪里?
“猶如”可以換成“好像,仿佛”,"碩大"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把湖面看作“銀鏡”?
靜靜的湖面有了這白鷗,顯得更有生趣了。你能把這兩句讀好嗎?自由試讀,邊讀邊想象西湖湖面上點點白鷗飛掠的景色。指名讀,齊讀。
2、站在湖邊眺望,真是遠山近水皆有情。真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讓我們一起把這畫面展現出來吧!(讓我們有感情地背誦第2自然段。)
3、過渡:是呀,正因為如此,西湖又有了一個比作美女西施的名字--西子湖。西湖之美,使人賞心悅目。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電腦出示畫面)
1、課文中寫了哪些景點呢?
你喜歡西湖中的什么景點呢?
2、小結:你還知道哪些景點嗎?下面就請同學們自己來介紹一下搜集到的西湖景點。(曲苑風荷柳浪聞鶯)
3、說話練習:看到了這樣的美景,我( )
4、我們一起把第三段有感情地朗讀好嗎?
現在,請隨我一起去游賞月下的西湖吧! (板書:夜游)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配樂范讀第四自然段。
(1)游客們,月下的西湖美嗎?你們看到了什么?
華燈倒映在湖中比作什么?朗讀這個比喻句。(板書:華燈)
(2)明月東升,湖光燈光交相輝映,此時如果你伴著悠揚的琴聲(板書:琴聲)泛舟湖上,會有什么樣的感覺?指導朗讀最后一句
2、指名讀(電腦出示畫面)
3、看著這樣一個畫面,聽著優雅的聲音,你是否也想來做一次配音演員呢?
4、學生自由朗讀。齊讀
同學們,置身西湖,眼里的一切,有山,有水,有景。都如詩、如畫,如夢。真像到了人間天堂。所以作者在第一段中就寫到:齊讀
五、總結: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讓我們以蘇東坡的詩句來結束今天的游覽吧!齊讀: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7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西湖》。首先我們來進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節課出自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二單元第二課。
1、本節課分四個部分內容,分別是:朗讀、書寫、思考回答問題以及背誦。
2、本節課貫穿了整個教學,是學生進一步閱讀與學習語文的基礎,也是形成學生合理
知識鏈的重要環節。
3、本節課聯系了寫景和與抒情,在以后學習語文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4、本節課是在閱讀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情感的關鍵。
接下來我要說一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像”
等詞造句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通過朗讀品味,了解西湖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能力目標:1、通過講練結合,培養學生預讀與體會情感的能力。
2、分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與他人溝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3、通過設置問題情境,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1、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學習態度。
2、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增強學生
的求知欲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當我們對教材進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學目標之后,就不難理解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那我們再看看這篇的重點難點是:
重點:引導孩子走入課文描寫的情境。
難點:在讀中感知、感悟西湖的美景。
那么,究竟應該怎樣來完成本節課的任務呢?下面說一下本節課的教法和學法。
教法:
1、范例、結合引導探索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精講、學生多練,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
則。
3、采用類比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自主學習,從而體驗到獨立獲取
知識的成功與喜悅感。
4、通過“教”“學”“放”“收”突破重點和難點。
教學相長,本節課我所采用的學法主要有兩個。
學法:
1、主動學習法:舉出例子,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同時, 教師層層深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知識,培養學生思維想象的綜合能力。
2、反饋補救法:在練習中,注意觀察學生對學習的反饋情況,以實現“培優扶差,滿足不同。”
最后我們說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本節課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所需教具是教師機---學生機、投影儀、黑板、等。
我將本節課分為三個部分。
用約5分鐘時間進行導入部分,主要是復習和引入新課。
用約20分鐘時間進行正體部分。主要是通過講練結合的方式完成對讀、寫、思考等幾部分的學習。
最后,用約5分鐘的時間進行尾聲部分,主要是小結和作業。
以上為我這節課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