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主飛揚在課堂——《三袋麥子》教學案例(精選17篇)
讓自主飛揚在課堂——《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篇1
一、議議,讀懂課文
師:同學們,通過上堂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小豬、小牛、小猴對自己得到的一袋麥子不同的處理方法。你欣賞誰的做法?說說你的理由。(學生四人小組討論)
……
生:我欣賞小猴的做法。小猴把麥子全種下了地,雖然不能馬上吃到。可是一年以后,它卻能吃到一囤的麥子,它最能干,最聰明。
師:(高興地):說的真不錯。
生:我不欣賞小猴,欣賞小豬的做法。它很會享受,把一袋麥子全磨成了面粉,做成自己最喜歡吃的白面饅頭和烙餅。我想,能吃到自己最喜歡的東西,那時最開心的事。
師(贊許地點點頭):不錯。你挺有分析頭腦。
生:我欣賞小牛的做法。它吃完了自己家的雜糧,把好東西留到最后再慢慢享用,它會打算,知道勤儉節約。
……
師:剛才同學們對小豬、小牛、小猴的做法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每位同學的看法都很有道理。不過,絕大多數的同學還是認為小猴的做法最好。確實,書中很多地方也暗示我們,小猴的做法最好,請大家認真讀讀,找找,看誰找得又多又好。
(學生自由朗讀,書中圈劃)
……
生:從結果看,小猴的做法最好,它收獲了更多的麥子,是滿滿一囤的麥子。
生:從做法本身看,小豬就想到吃。小牛很節儉,但很累,怕麥子壞,常要把麥子搬進搬出,透風、曬太陽,而小猴呢,把麥子全種下了地,既省事,效果又好。
師(高興地):你很會動腦,看法不一般。
生:從土地爺爺的態度上也恩能夠看出。對小豬,土地爺爺總是“哈哈大笑”,對小牛,是“夸獎”,而對小猴,卻是“興奮地說”,顯然,“夸獎”只是表揚,是意料之中的事,而“興奮”是土地爺爺意料之外的事。
師(喜形于色):你看書看得真仔細,很會分析,這一點,老師也幾乎沒看出來。
生:書中有“上等的麥種”,麥種,又是上等的,是暗示小猴的做法好。
師(點頭、微笑):你真會看書,找的真仔細。
……
二、 賽賽,讀好課文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靠自己讀懂了課文,那你們打算怎樣來讀好這篇課文呢?請同學們找出自己最西哈的一段對話,試著讀讀。要求不僅要讀出感情,而且要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學生自由感情朗讀)
……
生讀:小豬看著黃燦燦的麥子,開心地喊道:“太棒了!我最愛吃白面饅頭和烙餅了!”
我是用高興的語氣來讀這段話的,因為小豬迫不及待把麥子磨成了面粉,做成了食品。它非常想吃。
生讀(上面一段話)我也是用高興的語氣讀的,不過,讀時還要從心里流露出饞的感覺。
……
三、演演,讀活課文
師:同學們讀得太棒了。同學們,真好聽的故事,你們想不想把它演一 演啊?
同學們,要表演,就升秒年 要對課文中很多敘述進行想象創造,在不改變課文原意的基礎上,加入合適的動作表演及臺詞等,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試讀,組里的其他同學可以當小導演,指點他們該怎樣演得最好。
(學生小組排演)
選一組同學戴上頭飾進行表演。
反 思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要積極創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新型的學習方式,要求我們的語文課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在民主、寬和諧的教學氛圍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
上面這一案例,無疑是一堂成功的課,從中我們看到學生是聰明的,他們具有巨大的創造潛能,嘆息之余,頗有感觸。
一、擺正師生位置,樹立學生主體觀。
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教師是凌駕于學生之上的“絕對權威”,教師上課“一言堂”、“滿堂灌”。面對課堂嚴肅的氣氛和教師威嚴的神情。學生大都眼都不敢抬,口不敢開。問題不敢提,意見不愿說,這種沉悶的叫氣氛,不僅影響了學生思維的發展,而且影響著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
案例中,學生的思想之所以那么活躍,是因為這堂課教師注意發揚教學民主,創造了良好的教學心理環境。一堂課,師生關系始終是和諧、民主、平等合作的。表現在師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在互動中形成了體驗、探究的氛圍。教師尊重學生的差異,把教學內容、教學手段主體化,教學內容廣泛、自由。
不僅如此,教師更注意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帶著親切的微笑、溫和的語氣、和善的目光,該學生“安全感”、“自由感”。一堂課,教師常用激勵的語言、明白的手勢、適時的點頭、即使的表揚、隨機的贊嘆等,讓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使學生在學習中以平和的心境、穩定的心態來表達自己的見解,敘述心中的疑惑。
在此作用下,學生的主體精神得到了很好發揮,主體人格得到了豐富和完善。他們在老師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情況下,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都被激發出來了。長此以往,學生的自尊、自信、自立的信念會不斷地樹立,學生無限發展的潛能也就不斷地被發掘出來。
二、創設情境,發揮學生“樂學”、“樂練”的意識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往往注重可以轉化為考試的諸多結論,而忽視教學過程,如此就把形成結論的生動過程變成了單調、呆板的條問背誦。這種教學排斥了學生的自我體驗,扼殺了學生的個性,把語文教學庸俗化到無須智慧努力,只要聽講、背誦條文就能獲取高分的地步,這樣的教學從根本上扼殺了“人性”,從而將學生異化為“應試工具”。
而案例中,教師能結合學生特點,根據教材的需要,精心設計教學情景,以豐富多彩的內容、方式,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的想象、創造能力,發展他們的個性。整堂課,教師有意識創設一定的情境,發揮學生“樂學”、“樂練”的意識,通過讀書、議論、表演等,引導學生進行自我體驗,從而體驗課文的內容,領會角色的思想感情。
實踐證明,只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語文課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心靈自由”、“言論自由”、“行動自由”,語文課堂才會真正成為師生共同學習探討的樂土。
讓自主飛揚在課堂——《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篇2
三袋麥子是一篇童話故事,講了土地爺爺送給小豬、小牛、小猴各一袋麥子,小豬把麥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麥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則把麥子種下地,一年后收獲了滿滿一囤麥子,個人采用了不同的處理方式,結果是不一樣的。學生對這篇課文有濃厚的興趣,因為文中有他們喜歡的動物形象。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從三方面入手:
一、在說、想中內化課文的語言
小豬、小牛和小猴各收到土地爺爺的一口袋麥子后,小豬作者著重寫了他的語言,而小牛作者則寫了他的想法,小猴則短短地寫了他的動作,于是我在課堂中內化課文的語言內容和語言形式,讓學生分別說一說小豬看著黃燦燦的麥子,心里會想些什么,小牛看了又看飽滿的麥粒,會說些什么?小猴看了麥粒,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同學們對這幾種動物很熟悉,能夠揣摩出他們的所說所想,有的同學說:“小豬想到我以后天天有好東西吃了。”“呵!呵!土地爺爺真好,能給我送來這等好東西,歡迎土地爺爺天天到我家來做客。”而小牛拿到麥子,捧在手中左看有看,邊看邊說:“瞧!這黃燦燦的麥子真舍不得吃。我要把它保存起來慢慢吃,天天吃會吃完的。”而小猴呢,有的同學說:“小猴一拿到那袋麥子,打開一看:‘要是我把這袋麥子種下地,明年一定能收獲更多的麥子。’于是他來到田間,把麥子種下了地。”通過學生的想象,讓學生暢所欲言,小動物的形象更加豐滿、形象,在孩子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在想象中活化土地爺爺
土地爺爺是一個貫穿課文線索的一個人物,一年以后土地爺爺重返故地,作者用形象化的一句話來描寫土地爺爺。如看著小豬憨厚可愛的樣子,土地爺爺忍不住哈哈大笑。這時,土地爺爺會想些什么呢?他又會說些什么?同學們自然會想起《西游記》中的豬八戒,紛紛責備小豬“真是改不了貪吃的本性。”也有的同學同意小豬的做法:“小豬,好樣的,想吃就吃個夠。”看到小牛處理麥子的做法,老人點點頭。我也引導學生想象此時土地爺爺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有的同學說:“小牛,你既勤勞又節儉,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也有同學說:“小牛,你太節儉了,想吃又舍不得吃,多難受呀!”當看到小猴處理麥子的方法,老人撫摸著小猴的頭,興奮地說:“你真聰明!真能干!”此時你從土地爺爺的神態語言中看出土地爺爺心理會想些什么?有的同學說:“真不愧為猴頭,最聰明、最能干!”經學生這么一說,課文中寥寥數語的土地爺爺形象也活靈活現了,而且一樹盛開萬種花,學生的答案也各種各樣。
三、在續編故事中創新學生的思想
課文結尾,我深情地告訴學生:“大雪紛飛,又要過年了。有一天一個白胡子的老頭突然拎著一口袋東西來到你的家里,他對你說,這是聰明的小猴送給我的一口袋麥子,今天我要把它送給你。你拿到這袋麥子會如何處理呢?”學生紛紛談了自己的想法,都能綜合各種動物的優點處理自己的一口袋麥子,還有的同學想到把自己豐收的麥子拿到集市上賣,然后把所得的錢捐給貧困山區的孩子。這些想法讓老師感動,可也反映孩子的惰性,居然有很多孩子把土地爺爺送給他們的一口袋麥子拿回家給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種,這也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讓自主飛揚在課堂——《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篇3
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故事,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非常適合朗讀和表演。故事中的小豬、小牛和小猴形象鮮明,富有個性。不同人物處理麥子的方式也符合人物的特征,學生很容易理解。這篇課文的內容比較簡單,因此我把大多數時間留給學生練習朗讀。通過個別讀,小組分角色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練習。
在個別讀的時候,主要是示范和指導的過程,學生在個別讀的時候,讓其他學生聽好在哪里,哪里還需要改進,哪些詞需要讀好,哪里需要有句中停頓。人物的對話內容,是重點練習的部分,從人物的語言中也可以看出人物個性。我指導學生讀的時候可以帶上表情和動作,句子中有難懂的詞語,先讓學生理解后再讀。比如講到小豬的時候有個“迫不及待”,我讓學生說說看小豬看到麥子的時候有多急著想吃,學生就能理解迫不及待是等不及的意思。我還讓學生用迫不及待造句,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親身經驗,說出來的句子基本上都是正確的。表演完畢,讓學生評價覺得誰做得最好的時候,學生一開始一致說小猴。后來,我引導他們說三只小動物的做法都沒有錯,只要你能說出理由,誰都可以是最好的。因此,在下一個問題:“如果讓你來處理這袋麥子,你會怎么處理?”這個問題中,學生就能各抒己見,不再局限于把麥子種下地一個答案了。
讓自主飛揚在課堂——《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分角色朗讀等不同形式的讀,體會不同人物特點和感情。能講一講這個故事。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涵和主流價值觀取向。并能根據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各抒己見,對課文做多元解讀,理解文章更豐富的內涵。學習更全面的看問題的方法,提升思維品質。
難點:
1、扎實的雙基訓練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緊密相連。
2、以生動活潑而有效的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導向主流價值觀和引導多元解讀
教學準備:頭飾幻燈片
過程預設:
一、組織教學
導語:孩子們,今天有什么不一樣嗎?(生:有很多老師)這么多老師跟我們一起上課你緊張嗎?老師有一點緊張,誰能來鼓勵我一下!謝謝你孩子,有你的鼓勵老師覺得自信多了;老師也有一句鼓勵的話想對大家說:希望咱們班的孩子這節課能積極動腦、大膽發言、聲音響亮,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能有收獲、有進步,能感受到學習是多么快樂的一件事!也讓所有的老師看到我們三(1)班的孩子,課堂上既嚴肅又活潑,紀律嚴明、熱愛學習!讓所有的老師跟我們一起度過愉快的學習時光,好嗎?
2、熱身活動:做寫字操
讓我們先來放松自己,一起跟著優美的音樂,來做寫字操(用手示意,全體起立,做寫字操)
3、鼓舞學習熱情
這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的學習小組取的響亮的名字(孩子自主給自己的學習小組取得名字寫黑板一角,根據課堂表現隨時加分):我們來比賽,看哪隊學得好,老師給哪隊加分!好不好?上課!
二、導入,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第9課——三袋麥子(看大屏幕和板書,齊讀)
三、整體感知
大家已經預習過課文了,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過年了,(誰)送給(誰)(什么)作為節日禮物?(出示第二副投影)根據生答板書:土地爺爺小豬小牛小猴。
引:(看投影)三個小伙伴得到的禮物一樣嗎?處理的方法一樣嗎?結果一樣嗎?讓我們來做個小游戲(出示投影3)
四、品讀感悟
(一、)小游戲:猜猜他是誰
請三個孩子拿頭飾背對大家。
游戲規則:你覺得哪段話該你讀就大聲讀出來,大家猜到就大聲喊出他的名字,
ppt依次出示文字片段
依次出示畫面,讀句子。
(二)品讀2——4段
1、指導朗讀:小豬得到好吃的,心情怎樣?(開心)它的話應該用什么語氣讀?好,現在,我們就是開心的小豬,得到好吃的,開心極了!自己再讀一讀,指名讀。
引導:“小豬看著黃燦燦的麥子,開心地喊道……”這話不是說出來的,是——(生:喊出來的)!再讀一讀(出示圖片)
師:我聽到是喊出來的了,但是好像“快樂”還不夠,想一想,小豬看著黃燦燦的麥子,口水都要流出來了,他會情不自禁地——生(跳起來、叫起來……)誰能加上動作讀一讀?指名讀,評價(天哪,真是只開心的小豬,你讀得太好了)讓我們都來做一回開心地小豬,站起來,加上動作讀,好嗎?
齊讀
2、小豬是這么說的,接下來他是怎么做的?(生:他迫不及待的把麥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種各樣的食品)猜一猜,,小豬會做成哪些食品?師:原來人家小豬也蠻能干的嗎!
3、理解“迫不及待”
引:“小豬迫不及待地把麥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食品。你覺得“迫不及待”可以換成那個詞語?生活中,你在哪些情況下會“迫不及待”?
4、引導:從這個詞語、這句話,你看出什么?(小豬太貪吃了。只顧眼前,沒有長遠打算)
引語:哦,小豬遭批評了,相同的一袋麥子,三個小伙伴的處理可不同哦!小豬——生答:吃了(板書)小牛呢?
5、出示:第三段課文,齊讀
師:細心的孩子,從這段話,你體會到小牛——?(生:很珍惜,很節儉,很勤勞)板書:勤勞節儉
引導:能不能具體說說哪些詞能突出的反映小牛的節儉、勤勞?(根據生答,用紅色顯示相應的詞語)
★指導讀:這些詞能突出地反映小牛勤勞節儉,讀的時候,要把這些詞讀得怎樣?(重讀、強調)自由讀,指名讀。
★再指導:從這段話里,我們能感受到小牛的高興,小牛對麥子的珍惜,小牛的節儉,小牛的勤勞,你把這些感情都讀出來了嗎?老師想來試試,可以嗎?但是我讀完了,要讓你來讀,我們來比一比誰讀得好。所以我讀的時候,看哪個孩子會聽,能從老師這兒學到長處,自己讀得有進步。我們來比一比誰讀得好,好嗎?(好,準備好聽)范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導語:小豬的麥子吃了,小牛的麥子——生:保存。板書:保存
那小猴呢?
6、出示第四段,齊讀。師:小猴的麥子——生:全種下了地。板書:播種
相機板書:小豬——吃
小牛——保存
小猴——播種
★導語: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一年過去了,土地爺爺想知道他送出去的禮物都怎么樣了。哎,老師忽然想起一個問題:你覺得土地爺爺那袋禮物是隨便送的嗎?(當然不是,是土地爺爺精心挑選的一份意味深長的禮物?他其實要考考三位小伙伴呢?)于是他又來拜訪三位小伙伴了,他先來到小豬家
(三)、品讀5——9段
出示幻燈片,齊讀第六段
7、指導朗讀:“小豬舔了舔嘴唇,”可憐的小豬,只剩下舔嘴唇的份了,說明他早已經把麥子——生:吃光了(板:光)誰能做一做小豬的動作?誰能加上聲音?大家覺得這是只什么樣的小豬?(板書:憨厚可愛)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引語:憨厚可愛的小豬在舔嘴唇,小牛呢?
8、出示,齊讀第7段。仍有半袋麥子說明什么?(真不容易啊,一年了,還剩半袋,我們再一次看到小牛的——生:節儉)
9、最后,土地爺爺來到小猴家門口,輕輕地敲了敲門……(師邊說邊敲桌子三下)出示投影
想一想:小猴會怎樣招待土地爺爺?
想知道書上是怎樣寫的嗎?出示投影,分角色讀。老師:旁白男生:土地爺爺女生:小猴
引:孩子們,你會招待客人嗎?那誰來演一演小猴招待土地爺爺?誰演小猴?誰演土地爺爺?(小猴:李姿萱土地爺爺:徐金洋)指導孩子演,突出“神秘地說”
10、演一演:小猴怎樣招待土地爺爺。
11、小猴為什么要“神秘”?你體會到什么?(收獲的喜悅、自豪、得意)
引導:他種麥子小豬、小牛知道嗎?土地爺爺知道嗎?他想到一個好主意,什么也沒說就去做了。那老師也希望大家以后如果有了什么好主意,就先去做。俗話說:說得好不如做得好。
★小猴悄悄地去做了,然后有了豐厚地收獲——麥囤里堆得滿滿的。如果你是小猴,這時候你會有什么感覺?(收獲的喜悅、成功的自豪,心里美滋滋的,很有成就感。很得意!)它的神秘,透漏出他的——自豪與喜悅,甚至有一點點得意。話里話外,掩飾不住的都是自豪與喜悅,讓我們再讀一讀這段話,讀出小猴的自豪與喜悅。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想一想,獲得這么豐厚的收獲,播種到收獲小猴要做了哪些事?
師:所以土地爺爺夸小猴——生:你真聰明,真能干!
板書:聰明、能干
師:光有聰明行嗎?生……
光有好的主意還不夠,還必須加上踏踏實實地實干
導語: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三位可愛的小伙伴:憨厚可愛的小豬,勤勞節儉的小牛,聰明可愛的小猴,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9、討論:你喜歡誰?為什么?幻燈片出示固定句式,同桌三人小組討論練說。
10、全班交流:師行視指導,參與孩子們的討論,及時了解孩子的看法。
★如果意見一邊倒,出奇的一致,大家都贊同小猴的做法
引導:大家都喜歡小猴,因為他聰明能干。還有沒有別的原因?(提示:再讀一讀第9段。——感恩之心)
引導:大家太有眼光了,太有思想了,老師跟你們一樣,也最贊賞小猴的做法,因為很顯然: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明了。小豬小牛只吃到了——(齊)一袋麥子,而小猴的一袋麥子變成了——(齊)麥囤里堆得滿滿的;如果他繼續種下去,這一袋麥子就成了——(齊)吃不完的麥子。還有誰的看法跟我們一樣?(土地爺爺)你怎么知道的?(指讀相關句子)
你能找著土地爺爺是怎么評價小豬小牛的句子嗎?
(哈哈大笑土地爺爺笑什么?
點點頭說明土地爺爺——比較欣賞小牛的做法
而對小猴,土地爺爺是——
撫摸興奮真……真……
誰能做做撫摸的動作?說一句話?
誰能把“興奮”換一個詞(高興滿意欣喜贊賞)
我們看出土地爺爺最欣賞的也是——生:小猴
11、引導
但是,有沒有有主見的孩子,敢于挑戰權威的看法,能發表自己不同的看法?難道小豬小牛的做法就沒有可取之處嗎?難道小猴的做法就十全十美嗎?敢于說自己想法的孩子,老師給他加分!
12、如果小組討論中孩子們意見不一,能各抒己見,能爭論,能辯論起來,是最理想的狀態,鼓勵各派在爭論辯論中互相補充,互相支持互相詰難,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肯定不同見解的合理性,肯定個性閱讀和多元解讀。
★但要注意導向主流價值觀。比如:可以說我還是比較欣賞小猴的做法,比較一下,我們不難發現誰的做法更好。還有,土地爺爺最欣賞誰你能看出來嗎?只是我們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可取之處,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五、分角色讀
依次出示彩圖
導語:這節課,我們認識了憨厚可愛的小豬,勤勞節儉的小牛,聰明能干的小猴,和藹可親的土地爺爺,你喜歡他們嗎?我們來分角色讀一讀好嗎?
(出示投影)四人小組練習分角色讀,行視指導,可以加動作,加聲音。
指名上臺戴頭飾分角色讀
★老師引讀,三行分不同的角色讀
六、作業: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小伙伴合作,戴頭飾演一演這個故事。
下節課,我們選演得好的上臺給全班同學表演,好不好?
讓自主飛揚在課堂——《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篇5
之一
佚名
【教學要求】
⒈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⒉能講述這個故事,知道小豬、小牛、小猴誰的做法好,體會三個動物的美好品格。
⒊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課題: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題目是:三袋麥子
讀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二、初讀課文:
⒈自學課文。
⑴自由輕聲朗讀課文,畫出不了解、不認識的字詞。說一說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
⑵會讀、寫生字詞。
⑶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烙餅 發霉 麥囤
⒉教師檢查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幫助后進生學習。
⒊檢查自學效果。
⑴出示生字卡片::
⑵指名讀生字卡片,注意練好平、翹舌音。前、后鼻音,及一字多音。
⑶理解詞語:
烙餅 發霉 麥囤
三、理清脈絡:
默讀課文,按"快要過年了""一年以后"把課文分成兩部分,說一說每部分講什么?
學生自學后討論: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講三個小動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麥,他們各自作了處理。
第二部分:(5~9自然段)講土地爺爺向三個小主人公詢問他們各自處理麥子的情況。
四、精讀課文內容。
⒈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小豬、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了一袋麥子后詩怎樣做的?他們地做法不同在哪里?畫出有關詞語,想一想:這些詞語說明了什么?
討論并理解關鍵詞語:開心迫不及待捧起慢慢吃全種
⒉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注意讀好關鍵詞語。
⒊指導口述這部分課文。要求學生看板書練說:先分組說一個小動物的做法,在連起來說。
⒋有感情的朗讀這部分課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齊讀,第2、3、4自然段分組競賽讀。
五、課堂作業 :
⒈用鋼筆描紅,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的習慣。
⒉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⒈聽寫生字詞,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⒉練習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第二部分
⒈理解課文內容。
聽這部分課文配樂朗讀錄音,完成練習。
土地爺爺夸______________(誰)______________(怎么樣)
討論并理解有關詞語:"舔了舔舌頭"、"節儉"、"滿滿的"。
⒉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這部分全是人物對話,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系上下文想一想每個人說話時四什么語氣,說話時地心情怎樣,該怎樣讀才正確?
同座位可以分角色朗讀課文,互相糾正讀得不正確得地方。
指名分角色讀,其他同學聽后糾正。
教師范讀難點:小豬回答土地爺爺的話。
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⒊指導口述這部分內容:
⑴看板書:自己練讀。
⑵指名口述:其他學生糾正口述中的毛病。
⑶學生練習口述,同座位分角色口述。
⑷指名學生口述。
三、總結全文:
⒈指名學生口述全文。
⒉討論:小豬、小牛、小猴在處理得到的三袋麥子上,誰的做法好?為什么?
⒊教師小結:
課文給我們見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們從中明白了什么叫憨厚,什么叫節約,什么叫聰明能干。小猴富有創造性的做法,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對我們啟發很大,今后我們要想小猴學習。
四、作業 :
⒈課堂作業 :完成書后第三題。
⒉課后作業 :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板書:
小豬--吃光了---憨厚
小牛--保 存---節約
小猴--全種地---聰明能干
讓自主飛揚在課堂——《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篇6
《三袋麥子》是蘇教版小語第五冊中的一篇童話,通俗易懂但又含義深刻。 主要講了土地爺爺分別送給小豬、小牛、小猴一袋麥子。小豬收到麥子迫不及待地幾天就吃完了;小牛留著慢慢吃,第二年還剩半袋;小猴把麥子全種下地,第二年收獲了好多麥子。
本課的教學要求是學會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讀的正確、流利、有感情;能講述故事內容,對小豬、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做出評價并說明理由。
課前,我充分了解了學生的特點,認真分析了學情,課堂設計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由故事導入,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趣。鑒于此文通俗易懂,學生多多朗讀便能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我設計了學生不同形式的讀,從讀中感悟課文內涵,再把自己的感悟通過讀表現出來。學生從讀文中認識到小豬貪吃,沒有長遠打算。我就此繼續引導:“小豬身上有沒有可取的一面?”學生通過感受、質疑、討論得出:小豬很會生活,懂得享受。是呀,自己尋求安慰,尋找快樂,感受生活的美好,也是一種樂觀的人生態度。一個人懷有積極樂觀的心態,他才能排除干擾,驅散煩惱;懷有一種幸福美好的人生體驗,他才會確立新的目標,并為之作出不懈的努力。
學完課文,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小豬、小牛、小猴三個小動物,你最欣賞誰的做法,為什么?在備課時,我早已作了精心考慮,我認為同學們一定是最喜歡小猴的做法,并預設了一個讓大家深入討論的問題:小猴的做法最好,書中早有暗示,請大家認真讀書,到書中去找找答案。可學生的討論結果與我的預設大相徑庭,他們有的喜歡小牛的做法,因為這樣最節儉;有的最喜歡小豬的做法,因為小豬憨厚可愛;有的最喜歡小猴的做法,因為這樣做,麥子永遠吃不完。我疑惑了,如果硬要把學生的回答引導到我預設的程序上來,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無數,可能收效甚微,我又想到:“新課堂是‘閱覽室’。它充滿了學生可以自主、自由、自控地閱讀的氛圍。教師的身份已經從知識的壟斷者而變為學生讀書的對話者。學生在這里充分感受到的是閱讀的快感。”學生如此強烈的自主精神怎能視而不見呢?給時間讓他們自由地說吧。我沒有拘泥課文的主旨:向小猴學習,做事要有長遠打算。我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土地爺爺來到我們班,送給同學們每人一袋麥子,你打算怎么處理這袋麥子?我舍棄了預設的為什么說是小猴的做法最好的討論,改為討論如果你得到了一袋麥子,你打算怎么做?于是,同學們盡情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說要學小豬,有的說會留一點兒作種子,其余的學小牛留著慢慢吃,有的甚至提出了不同于書上的做法,說自己的做法更好,可以留一半,種一半。大家各抒己見,各呈異彩的答案飛揚的是學生的個性,閃現了學生的思維亮點,流瀉出學生的主體情感。
教學后,我反思了這堂課的教學,獲得幾點啟示:
其一,當學生的發言仿佛偏離了老師的預設,簡直成了自由發言時,教師該怎么做?其實,自由發言正是學生獨特感受的流露,是智慧火花的迸發,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表現,是來自童心世界的值得百般珍視的課程資源。其二,我感到語文教學的“預設”是必須的,但要有彈性和留白,因為“課堂生成”是語文課程的活力所在。要珍視教學中的“生成”,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選擇出發去拓深、拓展語文課程的內涵和外延。其三,新課程中,師生關系不再是傳統的講授與聽講、主動與被動的關系,課堂上師生互動,共同研究與成長;學生是主角,老師是導演,師生共同演繹豐富多彩、鮮活生動的成長活劇。其四, 小猴、小牛、小豬三種不同的處理辦法,代表了三種不同的價值取向(或人生態度),新課改中,作為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個體的情感體驗,同時還應該注重學生正確價值觀和積極人生態度的培養,所以我認為在教學《三袋麥子》一課時,有必要對三種小動物不同的態度進行整合,取長補短,互相滲透,相得益彰。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教學再設計:
教學《三袋麥子》時,以表演的形式來結束課效果會更好。我在重點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后,如果請學生分別扮演土地爺爺、小豬、小羊、小猴,表演課文中一年以后,土地爺爺拜訪他們時的情景。強調抓住“神秘”、“興奮”等神情,并且把文中的生詞“節儉”、“收獲”運用到自己的人物對話中。這樣,學生不僅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習到不少的精辟詞句,而且對所學的詞句進行及時的鞏固,最主要的是學會如何運用所學的字詞句,提高了語言運用的能力。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把文中描述性的語言轉化為人物對話),不僅是對課文中的語言進行內化的過程,也是口語交際的訓練,是即興口語表達的鍛煉,是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表演讓學生的能力從多方面得到提高,讓學生在自主實踐中,輕輕松松地學習語文,提高語文素質。
讓自主飛揚在課堂——《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了解由生字組成詞語的意思,學會用“拜訪”說一句話。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小豬,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作出評價并說明理由。
2.學習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創造性思維。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對小豬,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作出評價。
養成教育訓練點:
1.培養學生專心讀書、認真寫字的習慣。
2.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題目是《三袋麥子》(板書:齊讀,指導“麥”字上下結構,豎在豎中線上,“子”輕聲)
讀了課題,你想提什么問題?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下面先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注意老師提出的要求:先讀課后生字,再讀課文,邊讀邊標自然段,注意: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學生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A.出示詞語。
饅頭、憨厚、搬、節儉
防止、拜訪、仍
蟲蛀、至今
B.自讀。
C.細心的同學找找各組加點字有什么共同點?
D.指名讀。
三、再讀課文
1.提出要求:把課文讀流利,不唱讀,不復讀
2.學生自讀
3.指名分自然段讀
4.評價,獎勵
四、三讀課文
1.同學們能不能自己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弄懂一些詞語意思呢?
2.學生自讀。
3.交流。
烙餅:在熱鍋上燙熟的餅,本課指小豬做的小麥面餅。
發霉:指小麥生了霉菌。
蟲蛀:被蟲咬壞。
麥囤:存放較多糧食的器具。
五、表演朗讀
1.讀了這個故事,在小豬、小牛、小猴中你最喜歡哪一個呀,為什么?
2.指導口述。
3.戴頭飾到講臺邊表演邊朗讀。
六、指導寫字
1.同學們,你們能介紹一下這課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記的嗎?
2.學生口述。
3.教師范寫。
4.學生描紅。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快要過年了,土地爺爺拿來了節日禮物——三袋麥子
2.誰來說說,土地爺爺把這三代麥子送給了誰?(貼小動物的頭像)
3.小豬、小牛、小猴得到一袋麥子后是怎么做的?(生回答)
小結:我們三個動物朋友各有主意;小豬剛過了年,就把麥子吃光了;小牛很會保存,經常把麥子搬到屋外透透風,曬曬太陽;小猴是把一口袋麥子全種下了地。
(板書:吃存種)
二、學習5---9自然段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一年又過去了,土地爺爺又來拜訪我們三位動物朋友。小豬,小牛和小猴會怎么回答?土地爺爺又會說些什么呢?想不想知道?趕快打開書本,讀讀課文5--9自然段,有疑問的地方打上問號。
1.用“拜訪”說一句話。
出示句式:土地爺爺夸(誰)(怎么樣)。
2.土地爺爺先來到誰家?指名讀。
小豬說了什么?小豬的神情、語氣指導。
“不由得舔了舔舌頭”誰來表演一下。
假如你是土地爺爺,怎樣評價小豬呢?
小結:恩,原先老師認為小豬好吃懶做,沒想到在這個故事中,它還會做各種美食,真是個會享受生活的美食家呀!
3.告別了小豬,土地爺爺來到了誰家?指名讀。
小牛說了什么?小牛的心理、語氣指導。
土地爺爺會怎么夸小牛?
小結:是呀!在土地爺爺眼里小牛是節儉的孩子,這是多么美好的品質啊!
4.接下來該去拜訪誰了?
小猴是怎么接待土地爺爺的?齊讀。
師:“神秘”是什么意思啊?
生如果感到困難,師點撥:小猴神秘地說:“請跟我來。”土地爺爺知道是什么事嗎?土地爺爺會想什么?
是呀!小猴要帶我上哪,真讓人猜不透,這就叫“神秘”。師生配合表現出神秘
小猴是怎么說的?指導熱情、好客、高興的語氣
土地爺爺是怎么表揚小猴的?
小結:能看出這是上等的麥種,并種下地,收獲更多的麥種.小猴確實有遠見,夠聰明。
三、多元認同引導學生各抒己見
這三個動物朋友,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生各抒己見。
師:大家想法不一樣,但都有道理.大雪紛飛,又要過年了.有一天土地爺爺也拎著一口袋東西來到你的家里,他說這是聰明的小猴送給你的一口袋麥子.這袋麥子呀,金燦燦,顆粒飽滿,你拿到這袋麥子會怎么處理呢?
小結:小朋友都很有主見,有自己的打算,如果懂得學習三個小動物的優點,將他們的方法合起來,就更有頭腦啦!
四、遷移拓展提升思想認識
如果把麥子當錢的話,小豬是個有錢馬上花,懂得享受的人;小牛是個有錢慢慢花,善于計劃的人;小猴是個用錢去投資做生意,敢于冒險的人。你過年得到了壓歲錢,會怎么處理?
五、作業超市
1.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父母,或身邊的朋友聽.
2.課本劇續演:土地爺爺給你送來了一袋麥子,你會如何處理?可以3、4個人為一組,排練出來。
教學反思:
課堂上引導學生比較三個小動物的處理方法,相機思考發言:假如是你,面對這樣一份禮物,你會怎么做呢?我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多樣性、獨特性的基礎上,正確帶領學生去肯定土地爺爺的多元評價,去分析自己的答案。課堂上,學生沒有簡單地效法小猴,也沒有一味地排斥小豬。答案五花八門:“我會吃一半,種一半”;“我會做出各種各樣的食品送給好多好多人吃”;“我會把麥子送給貧窮的人”。通過這一討論來引導學生多元認同,自覺地去調整認識,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低年級學生有著較強的表演欲望。因此我盡量開發教材資源,設計表演內容,讓學生參與表演。通過示范表演、會的站起來表演、同桌互演、上臺表演等多種手段,使學生的情感與被感知的對象融為一體,達到了情感的升華。學生在表演中學習,在表演中發展自己,課堂氣氛尤為活躍。
讓自主飛揚在課堂——《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篇8
教學目標
1 學習饅餅等10個生字。
2 知道對事情不同的做法會有不同的結果。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不同的做法會有不同的結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快要過年了,土地爺爺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節日禮物一袋麥子。得到了禮物他們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二、初讀課文
自由讀文,把生字用橫線標出來,多讀幾遍。
三、學習生字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讀準下面的生詞:
饅頭 烙餅 迫不及待 飽滿 保存 麥囤
糧食 防止 舔嘴唇 自豪 收獲
四、 學習課文
1 出示自學提綱:
默讀課文,想一想:得到土地爺爺的禮物,小豬、小牛和小猴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2反饋。
(1)得到土地爺爺的禮物,小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結果怎樣?從迫不及待各種各樣中,你感受到什么?相機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2、6段。
(2)同樣的方法交流:得到土地爺爺的禮物,小牛和小猴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結果怎樣?相機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3、4、7、8、9段。
3小豬、小牛和小猴中你更喜歡誰,為什么?
4要是你收到這份禮物,你會怎么做?
附:板書設計
三袋麥子小豬吃光了
小牛剩一半有備無患
小猴堆滿囤有遠見
讓自主飛揚在課堂——《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篇9
三袋麥子是一篇童話故事,講了土地爺爺送給小豬、小牛、小猴各一袋麥子,小豬把麥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麥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則把麥子種下地,一年后收獲了滿滿一囤麥子,每個小動物所以采用了不同的處理方式,結果是不一樣的。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我有了以下幾點思考:
1、指導學生精讀,讓學生通過關鍵詞句來理解課文,體會人物形象。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種的人物,把文章讀得有滋有味。如學生在閱讀小豬開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喜歡吃白面饅頭和烙餅啦!”這句話時,我說,想著你們平時開心的.樣子,來讀讀這句話,把小豬開心的樣子讀出來!學生讀得非常投入。教學中我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訓練學生的默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2、課堂上引導學生比較三個小動物的處理方法,相機思考發言:假如是你,面對這樣一份禮物,你會怎么做呢?我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多樣性、獨特性的基礎上,正確帶領學生去肯定土地爺爺的多元評價,去分析自己的答案。課堂上,學生沒有簡單地效法小猴,也沒有一味地排斥小豬。答案五花八門:“我會吃一半,種一半”;“我會做出各種各樣的食品送給好多好多人吃”;“我會把麥子送給貧窮的人”。通過這一討論來引導學生多元認同,自覺地去調整認識,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3、課后細細品味課上那為學生與眾不同的答案,給我這樣一種啟示:小豬、小牛、小猴三種小動物分別代表了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生,他們對待學習和生活有不同的態度。平時的我會因為“小豬把食物都吃了”而批評學生好逸惡勞,不思進取;因為“小牛保存麥子,最后剩下半袋”而教誨學生凡事要動腦筋,不要死腦筋;因為“小猴把麥子全種下了地,一年吃不上好東西,會苦一年”而告訴學生做事要踏實些,找到更科學,更合理的做法。當我和學生共同學習了課文《三袋麥子》后,我發現對待學生的不應該是抱怨,更多應是賞識。賞識應成為我們對待孩子的心態,成為我們的思維方式和信念。
讓自主飛揚在課堂——《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篇10
教學目標:
1、 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講講這個故事。
2、 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在閱讀教學中尊重學生的體驗與感受,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學習正確的思維方法,以獲得正確的價值取向。
教學準備:小黑板,小豬、小牛、小猴和土地爺爺的頭飾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教學中,前半部分以讀為主,在讀中學,在讀中悟,在個性化的朗讀中張揚個性。后半部分以演為主,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整堂課中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都得以實現。
教學流程:
一、 復習導入
1、 快要過年了,土地爺爺想得真周到,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分別送上了一袋麥子,這是怎樣的一袋麥子呢?
2、 指名說,并指導朗讀這些詞語:黃燦燦的麥子 飽滿的麥粒 上等的麥種
3、 這么好的麥子,這三個小動物是怎樣處理的呢?自讀課文2-4自然段
(點評:直奔主題,再次感受麥子的特點,為下文三個小動物的不同處理方式作鋪墊)
二、 學習課文2-4自然段
1、 自由讀2-4自然段,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到他們的高興,再反復多讀幾遍,讀出高興的語氣
2、 學生自讀課文
3、 交流一:
(1) 出示第二自然段,小豬會怎樣開心地喊?
(2) 指導學生個性化朗讀,從不同角度體會小豬的開心
(3) 這時,小豬都等不及了,口水都要流出來了,他仿佛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指名答
(4) 有感情地朗讀這段。
4、 交流二:
(1) 小豬當美食家的愿望終于可以實現了,小牛呢?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他的高興?出示第三自然段,學生談體會。
(2) 是啊,小牛看到這么飽滿的麥粒心里一定特高興,你有哪些詞來形容他的高興勁呢?
(3) 學生積累朗讀
5、 交流三:
(1) 出示第四自然段,小猴的快樂可沒那么容易體會了,只要我們學會想象,就能體會到小猴的開心了,想象一下,當小猴看到這上等的麥種后,他會怎么想,怎么說呢?
(2) 學生想象交流
(3) 讀好這段話
(點評:這三段文字的教學中分別從指導個性化朗讀、積累運用、想象感悟這三方面進行教學,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
三、 學習課文5-9自然段
這三只小動物在不同的處理方式中享受到了各自的快樂,一年過后,土地爺爺來了,發生了怎樣的事,請大家輕聲讀5-9自然段,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角色練習朗讀。
(1) 學生自讀課文
(2) 小組合作表演
(3) 指名上臺表演(戴頭飾)
(點評:在表演中學生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形象的表情、身姿運動,學生在讀中演,演中悟,悟中獲。)
(4) 討論:小豬、小牛、小猴都收了一袋麥子,由于他們的做法不一,結果也就不一樣了,你喜歡誰的做法?
(點評: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尊重學生獨特的感悟和體驗,鼓勵學生暢所欲言,不斷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獲得的啟迪,不斷提高認識水平。)
四、 課外延伸:今年過年,土地爺爺又會給哪些小動物送禮物?送了什么禮物?結果怎樣?請展開豐富的想象,編個故事。
(總評:《三袋麥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通過三個小動物對事物的不同處理帶來的不同結果,闡述了只有播種才能有收獲的道理。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和他們共、共行動,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指導學生個性化朗讀,表演中體會人物個性,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尊重他們的獨特感悟等等都是個性化閱讀指導的體現。)
讓自主飛揚在課堂——《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篇11
【教學要求】
⒈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⒉能講述這個故事,知道小豬、小牛、小猴誰的做法好,體會三個動物的美好品格。
⒊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課題: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題目是:三袋麥子
讀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二、初讀課文:
⒈自學課文。
⑴自由輕聲朗讀課文,畫出不了解、不認識的字詞。說一說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
⑵會讀、寫生字詞。
⑶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烙餅 發霉 麥囤
⒉教師檢查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幫助后進生學習。
⒊檢查自學效果。
⑴出示生字卡片::
⑵指名讀生字卡片,注意練好平、翹舌音。前、后鼻音,及一字多音。
⑶理解詞語:
烙餅 發霉 麥囤
三、理清脈絡:
默讀課文,按"快要過年了一年以后"把課文分成兩部分,說一說每部分講什么?
學生自學后討論: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講三個小動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麥,他們各自作了處理。
第二部分:(5~9自然段)講土地爺爺向三個小主人公詢問他們各自處理麥子的情況。
四、精讀課文內容。
⒈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小豬、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了一袋麥子后詩怎樣做的?他們地做法不同在哪里?畫出有關詞語,想一想:這些詞語說明了什么?
討論并理解關鍵詞語:開心迫不及待捧起慢慢吃全種
⒉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注意讀好關鍵詞語。
⒊指導口述這部分課文。要求學生看板書練說:先分組說一個小動物的做法,在連起來說。
⒋有感情的朗讀這部分課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齊讀,第2、3、4自然段分組競賽讀。
五、課堂作業 :
⒈用鋼筆描紅,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的習慣。
⒉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⒈聽寫生字詞,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⒉練習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第二部分
⒈理解課文內容。
聽這部分課文配樂朗讀錄音,完成練習。
土地爺爺夸______________(誰)______________(怎么樣)
討論并理解有關詞語:"舔了舔舌頭"、"節儉"、"滿滿的"。
⒉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這部分全是人物對話,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系上下文想一想每個人說話時四什么語氣,說話時地心情怎樣,該怎樣讀才正確?
同座位可以分角色朗讀課文,互相糾正讀得不正確得地方。
指名分角色讀,其他同學聽后糾正。
教師范讀難點:小豬回答土地爺爺的話。
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⒊指導口述這部分內容:
⑴看板書:自己練讀。
⑵指名口述:其他學生糾正口述中的毛病。
⑶學生練習口述,同座位分角色口述。
⑷指名學生口述。
三、總結全文:
⒈指名學生口述全文。
⒉討論:小豬、小牛、小猴在處理得到的三袋麥子上,誰的做法好?為什么?
⒊教師小結:
課文給我們見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們從中明白了什么叫憨厚,什么叫節約,什么叫聰明能干。小猴富有創造性的做法,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對我們啟發很大,今后我們要想小猴學習。
四、作業 :
⒈課堂作業 :完成書后第三題。
⒉課后作業 :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板書:
小豬--吃光了---憨厚
小牛--保 存---節約
小猴--全種地---聰明能干
讓自主飛揚在課堂——《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篇12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豬、小牛、小猴處理麥子的不同方式,懂得誰的做法好,體會它們美好的品質。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是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能講述這個故事。
二、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小豬、小牛、小猴誰的做法好,體會它們美好的品質。
三、教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豬、小牛、小猴、土地爺爺頭飾各一。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五、教學方法
以教扶放的教學思路,指導學習結構相似的段落。以扣讀導悟,以悟促讀的方法,讓學生反復朗讀,激發學生思考三個小動物是如何處理麥子的,誰的做法好?在完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練習分角色朗讀,注重讀出各動物的個性。在準確把握故事情節發展的基礎上,練習講述故事。
第一課時(略)
課前板書:21、三袋麥子
小豬吃光
小牛保存
小猴播種下了地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聽寫后出示課件(禮物保存防止糧食神秘收獲拜訪迫不及待)學生自我訂正。
2、指名說說課文第一部分主要內容
二、學習第二部分
1、一年以后,土地爺爺又來拜訪小豬、小牛、小猴。他先到小豬家,出示課件(土地爺爺拜訪小豬圖),他們見面是一副怎樣的情景,誰來說說。
2、指名說說圖意
3、課文是怎么寫的呢?同學們自由輕聲讀第六自然段,看看有沒有不懂的地方,打上問號。
4、學生說說不懂的地方,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討論、教師板書理解疑難點(板書:憨厚可愛)抓住小豬的言行來體會憨厚可愛,指導讀好小豬的言與行。
5、有感情齊讀第六自然段
6、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剛才我們是怎么學習第六自然段的?出示課件(學習方法:⑴觀察圖畫,說說圖意;⑵讀讀課文,找找難點;⑶讀讀議議,體會品質;⑷感情朗讀,加強體會。)
7、下面我們就按照這種學習方法學習第七自然段
⑴出示課件(土地爺爺拜訪小牛圖),指名說說圖意。
⑵讀讀第七自然段找找疑難點
⑶讀讀議議,體會小牛節儉的品質(板書:節儉)
⑷有感情朗讀第七自然段
8、現在,我們自己按照學習方法學習第八、九自然段,出示課件(土地爺爺拜訪小猴圖)
9、大家看,老師這兒板書應該寫什么?(板書:聰明能干)誰能當好土地爺爺來夸夸小猴?指導讀好土地爺爺的話。分角色朗讀第八、九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1、小豬、小牛、小猴在處理麥子上,誰的做法最好呢?為什么?
2、學了這課,你有什么收獲?教師引導總結:從這個有趣的童話故事中,我們明白了什么是憨厚,什么是節儉,什么是聰明能干,尤其是小猴富有創造性的做法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對我們的啟發也很在,今后我們要向小猴學習。
3、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
繼續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準備講述、表演這個故事。
第三課時(略)
附:板書設計
21、三袋麥子
小豬吃光憨厚
小牛保存節儉
小猴播種下了地聰明能干
課堂作業設計
1、讀一讀,再抄寫。(詳見書115頁第三題)
2、比一比,再組詞。
防止食秘
訪正糧密
3、按課文內容填空。
土地爺爺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口袋麥子。小豬把麥子,小牛把麥子,不猴把麥子。的做法最好,因為:。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組測評。
教后記:
在教學過程中,教扶放的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能充分自主地學習。通過扣讀導悟使學生了解各動物的個性特點。以悟促讀使學生的朗讀及理解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加上分角色朗讀及復述的訓練,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透徹。
讓自主飛揚在課堂——《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篇13
教學內容
三袋麥子
共幾課時
3
課型
新授
第幾課時
1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讀課文,初步掌握課文的脈絡,了解三個動物的不同做法。
4. 繼續培養邊讀邊想、咀嚼品味、圈畫批注的讀書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通過朗讀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讀好課文。
難點:理清課文脈絡,了解動物們的不同做法,并讀出相應的語氣。
教學資源
1.習字冊、小黑板。
2.童話故事是孩子們十分喜歡讀的一種體裁。課文涉及的憨厚的小豬、節儉的小牛和聰明能干的小猴是孩子們所熟悉的動物形象。
預習設計
1. 自主練習朗讀課文,讀準文中生字和詞語,通過或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部分詞語地意思。(烙餅 發霉 麥囤)
2.找出小豬、小牛、小猴不同做法的句段畫下來,練習感情朗讀。
3.思考:假如你也得到一袋麥子,你會怎樣做?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第一板塊:走近課文(4分鐘)
讀課題(“子”字讀輕聲)
學生針對課題自由發表自己的疑惑。
第二板塊:預習展示(20分鐘)
● 預習作業1
1.展示——去拼音讀生字。
2.全班站起來兩兩過關,過關完畢坐下。
● 預習作業2
1.展示書本上的描紅。
2.點評、總結記住字形、生字寫美觀的方法。
3.在《習字冊》上練寫。
4.同桌互評。
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記字方法。
6.閉眼書空,出差錯的字等書空完畢迅速看書鞏固。
● 預習作業3
1.組號為“2”的學生說詞意。
● 預習作業4
1.朗讀展示。
2.小組內過關讀。
第三板塊:整體感知(6分鐘)
1.在預習的基礎上聽老師指點再次歸納。
銘記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
2.帶著問題默讀課文。
全班交流。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講三個小動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麥,他們各自作了處理。
第二部分:(5~9自然段)講土地爺爺向三個小主人公詢問他們各自處理麥子的情況。
第四板塊:精讀課文內容(10分鐘)
根據要求,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一些關鍵的詞語,并畫下來
“開心、迫不及待”寫出了小豬對饅頭、烙餅的喜愛。
“捧起、看了又看”描畫了小牛得到麥子后的表現。
“覺得、上等的麥種、全種下了地”告訴我們小猴與小豬、小牛的思路完全不同,它要讓那袋麥子明年變成更多的糧食。
習朗讀課文
指名朗讀,師生共同評價,齊讀。
第五板塊:明確任務,完成作業
第一板塊:引入課題。
1.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題目是:三袋麥子
讀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第二板塊:預習導學
● 預習作業1
1.選擇有代表性的兩名學生展示交流。
2.小組內兩兩過關。
● 預習作業2
1.每組推薦一名學生展示交流。
2.點評。
(1)區別“防”與“訪”。
(2)“止”字左邊的“豎”不能漏。
(3)“食”字的最后一筆為“點”
(4)“麥”跟“素”區分。
滲透:漢字富有智慧,通過筆畫變化達到整體和諧、美觀的效果。
3.小組內交流記憶方法。
4.集體閉眼書空。
● 預習作業3
1.抽組號為“2”的學生說詞意。
● 預習作業4
1.抽組號為“3”的兩名學生展示交流。
2.評價、糾正。
3.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節朗讀。
第三板塊:整體感知
1. 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說一說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
2. 默讀課文,按"快要過年了一年以后"把課文分成兩部分,說一說每部分講什么?
學生自學后討論。
第四板塊:精讀課文內容
1、學生帶著問題讀書:
小豬、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了一袋麥子后是怎樣做的?他們的做法不同在哪里?畫出有關詞語,想一想:這些詞語說明了什么?
2、討論交流。完成《一課一練》第六題。
3、有感情的朗讀這部分課文:
小豬憨厚可愛,小牛節儉,小猴聰明能干,都那么招人愛,這樣吧,我們來比一比,就土地爺爺“送麥”那一部分,看哪位小朋友能讀得讓大家更喜歡這個人物。老師先給大家提個醒:要想讀得好,就得自己當成那個角色,從語言到表情動作都投入。先練練怎么樣?
第五板塊:布置作業
1.完成《習字冊》剩余字。
2.完成《補充》《一課一練》部分練習。
作業
設計
1. 完成《習字冊》詞語部分
2. 見《補充》1-3、《一課一練》1-3。
3. 小組之間開展寫字或聽寫詞語比賽。
4. 練習入情入境地朗讀。
教學內容
9、三袋麥子
共幾課時
3
課型
新授
第幾課時
2
教學
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分角色朗讀課文,并根據課文的語言材料創造性地表演故事內容。
3.品析重點詞句,理解和感悟課文內容。尊重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引導學生各抒已見,讓學生懂得只有播種才有收獲的道理。
教學
重難點
重點:品析重點詞句,理解和感悟課文內容。分角色朗讀課文,并根據課文的語言材料創造性地表演故事內容。
難點:尊重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引導學生各抒已見,讓學生懂得只有播種才有收獲的道理。
教學
資源
1. 本課情節生動有趣,文中角色性格鮮明,非常適合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教學中,可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和想象進行表演。。
2.在教學中為學生設置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品味;抓住重點詞語,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預習
設計
1. 自主練習朗讀課文,感受小豬、小牛、小猴不同的做法,交流:你認為誰的做法更好些?
2.同學之間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語氣,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3.交流、討論:假如你也得到一袋麥子,你會怎樣做?為什么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第一板塊:復習(5分鐘)
第二板塊:讀一讀(15分鐘)
學生回答:小豬、小牛、小猴
學生根據所讀課文回答(可讀課文,也可用自己的話來說)
學生根據教師的引述說說三個小動物的不同做法。
學習單:1、輕聲讀課文,一年過去了,土地爺爺又來拜訪我們的三位動物朋友。小豬、小牛、小猴會怎么回答?土地爺爺又會說些什么?
2、小組合作朗讀
學生回答。(按照學生回答的順序,依次出示三段土地爺爺的評價)
學生分段朗讀課文,邊讀邊充分交流、評價。
加上動作再指名賽讀。
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練讀。
第三板塊:演一演(12分鐘)
學習單:分角色讀,美美地講一講這個故事,和小組的同學合作表演。
提示:注意小動物及土地爺爺當時的語言、表情。想象進入角色,演出小動物的個性。
學生表演,講故事。
第四板塊:議一議(8分鐘)
1、 同桌兩人說說議議。
2、 班內交流。(引導學生多方面思考,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從文中找出相關內容
同桌之間相互討論交流,再全班交流、評議
第一板塊:復習導入
1. 溫習舊知
完成《一課一練》第1題。
2. 校對訂正。
第二板塊:讀一讀
1、談話揭題:快要過年了,土地爺爺拿來了節日禮物——三袋麥子,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三袋麥子》。
2、回憶復習第一課時內容。
(1)誰來說說,土地爺爺把這三袋麥子送給了誰?
(2)小豬、小牛、小猴各拿到了一口袋麥子,他們的處理方式可各不一樣,誰來說說?
(3)教師總結(板書:吃 存 種),我們的三個動物朋友各有主意:小豬剛過了年,就把一口袋麥子(引述)吃光了;小牛很會保存,經常把麥子搬到屋外透透風,曬曬太陽;小猴是把一口袋麥子全種下了地。
3、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自由輕聲讀課文。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一年過去了,土地爺爺又來拜訪我們的三位動物朋友。小豬、小牛、小猴會怎么回答?土地爺爺又會說些什么?想不想去看個究竟?趕快打開書本,讀讀課文的第5~9自然段,讀后想想。
(出示:土地爺爺夸 (誰)
(怎么樣)。)
4、讀后交流。
(板書:憨厚、可愛,節儉,聰明、能干)
5、指名分段讀課文。指導朗讀關鍵詞。
6、喜歡讀這個童話嗎?課文中有不少的角色,小猴、小豬、小牛和土地爺爺,你最想讀誰的話?選擇你最喜歡的角色好好練練,開始吧。
7、都找到自己喜歡的角色了嗎?可愛的小豬站起來,節儉的小牛舉個手,聰明的小猴笑一笑,土地爺爺坐直了。老師也很喜歡這個童話故事,那我們一起來合作。
第三板塊:演一演
1、看來大家都特別喜歡這些動物,現在,你們最想做什么?
2、準備。(提示:注意小動物及土地爺爺當時的語言、表情。想象進入角色,演出小動物的個性。)
3、指名表演,相機評價。
第四板塊:議一議
1、在三個小動物中,你最喜歡誰?認為誰的做法最好?
(完成《一課一練》第五題)
2、新年馬上就要到了,這一回呀,土地爺爺給咱們也送來了一袋的麥子,這袋麥子,金燦燦的,顆粒飽滿。小朋友,現在這袋麥子就歸你了,你想怎么用啊?別著急,快和小組的同學商量商量吧,說說你的好主意。
作業
設計
抄寫詞語
復述課文,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把課文改編成課本劇,和小組的同學合作表演。
教學內容
9、三袋麥子
共幾課時
3
課型
新授
第幾課時
3
教學
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完成部分習題,培養學生認真答題的良好習慣
教學
重難點
重點、難點: 能運用所學知識完成練習。
教學
資源
《一課一練》 《補充習題》 《新閱讀新習作》
預習
設計
練習復述課文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一、溫習課文(20分鐘)
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二、拓展閱讀(10分鐘)
自由默讀故事。
全班交流閱讀感受。
三、練習(10分鐘)
學生完成練習。
一、溫習課文
1、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2、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3、指名復述課文。
二、拓展閱讀
1、自由閱讀《新閱讀新習作》中《布谷鳥叫了》
2、說說從這個故事中尼明白了什么?
三、練習
完成《一課一練》、《補充習題》。
作業
設計
課后閱讀童話故事。
把自己喜歡的童話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別人聽。
讓自主飛揚在課堂——《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篇1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讓課堂與快樂有約》,我將以《三袋麥子》的第一課時為例,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環節、板書設計這幾方面,來談一談我在語文教學中,借助多媒體,引導學生快樂學習的感受。
一、說教材
【教材簡析】
《三袋麥子》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的是土地爺爺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節日禮物——一口袋麥子。小豬、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處理了這袋麥子。一年后,土地爺爺故地重訪,并對小豬、小牛和小猴的不同舉措作出了三種不同的評價。課文情節生動有趣,語言淺顯易懂,很適合兒童閱讀。
【學情分析及目標預設】
我班的學生思維活躍,富有想象力,善于發表個人意見。因此,我在教學中采用情境串聯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等形式,營造生動、活潑、快樂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
基于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課的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朗讀感悟能力。
3、初步感知故事內容,理清脈絡。
4、學習課文第1—4自然段,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材料,初步體會三個小動物的美好品質,并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學習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創造性思維。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根據課文本身以及第一課時的教學的特點,我把本節課的重難點定位為:生字詞教學和初步體會三個小動物的美好品質,學習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創造性思維。在重難點的突破上我的做法是:
1、創設情境,以趣激學。
2、細致指導,注重體驗。
3、優化整合,合理利用教具。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各種形狀的生字卡片、頭飾、角色圖片。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在這堂課中,我采用了情景導入法,討論交流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去誘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自學、討論和交流。
學法: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而尤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我主要滲透了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聽、看、說、讀、議、演等去實現,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說教學環節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落實重點,突破難點,我以學生的學為立足點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環節:
【設計思路】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但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又是多元的。教學中不僅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更要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特的自我體驗。因此,在設計本節課的教學環節時,我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該給學生一份怎樣的禮物?
特別的禮物——實用的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新課開始,以土地爺爺的“禮物”導入,激起學生對新年禮物的渴望。接著,用課件出示“大禮盒”,讓學生在產生接受禮物的期待中,進入生字學習。最后,學生在通過將生字帶入文中的朗讀與初讀的對比中,發現自己的進步,從而明白老師這一份特別的禮物的意義所在。
無形的禮物——體驗學習的快樂。細節上的渲染,如別致的生字卡片、生動形象的頭飾;精心設計的多媒體課件;親切、充滿童趣的教學語言;生動情境的創設;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喚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讓學生在語文課堂這一舞臺上盡情地表演,扔掉了學習中的負擔和恐懼,在語文學習中體驗到真正的快樂!
【具體環節】
環節一:激趣導學,直入文本。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間活動的時候,我播放一段背景音樂《過大年》,歡樂、祥和而又喜慶的樂曲,渲染了節日的氣氛,引領學生回味過年時的情景,為新課奠定了輕松、愉悅的基調。開課時,我以新年禮物為話題引出故事的三個主人公,直入課文的第一段,讓學生在朗讀中體驗收到禮物的喜悅。接著設計了“幫土地爺爺算算帳”的環節,引出課題。這樣的開課設計新穎別致,活躍了學生的思維,為整堂課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環節二:創設情境,快樂識字。
生字教學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在這一塊,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形象、直觀,變換靈活的特點,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快樂識字的氛圍。我首先設計了一個老師給學生“派送禮物”的情境,多媒體展示漂亮的大禮盒,打開后跳出一個個可愛的生字寶寶,激起了學生和生字寶寶交朋友的熱情。以和生字寶寶“打招呼”的形式,讓學生主動地去讀課文中生字的音;“你以前認識他們嗎?在哪里見過?”回答中,學生交流了識字經驗;接著出示詞語,讓學生自由讀、開火車讀、比賽讀。每當學生讀得好時,多媒體課件會適時出現笑臉、字寶寶翻跟頭的畫面,這些鼓勵性的小細節,無論是從聲音,還是圖像上都給學生以感官上的刺激,大大調動了他們的識字熱情,讓他們在追求成功中享受學習,享受快樂。
環節三:“導演”分集,理清脈絡。
看動畫片是孩子們最感興趣、最樂于做的事情,針對這一特點,在學生再讀課文后,我播放了一段flash動畫故事,提醒學生一邊看,一邊回憶課文中的相關內容,并假定如果你是一名小導演,你能給這個動畫故事分集嗎?而且還要在課文中找出依據。這種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動畫形式,讓他們產生了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加速了對課文內容的感知理解。在此活動中,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意識,同時讓學生在合作、探索和交流中忘記了這是給課文分段,并在“看”、“議”、“想”中感受快樂,得到收獲。
環節四:深入局部,精讀感悟。
本環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第2—4自然段。這部分主要寫了小豬、小牛和小猴各收到土地爺爺的一口袋麥子后,小豬的語言,小牛的想法和小猴的動作。“比一比”的環節中,以課件展示課文中的圖片和相關文字,分步出示,這種直觀演示,能化繁為簡,化枯燥為生動,讓學生快速地把握住課文的重點,從而體會到兩個“不同”,即“視角的不同”和“方式的不同”。“想想、說說”讓學生憑借對這幾個小動物的熟悉,揣摩出他們的所說所想。“讀讀、演演”讓學生在爭當童話劇的小主角這一情境中,自由組合表演。通過學生的一系列活動,內化了課文的語言,充分展示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小動物的形象也變得更加豐滿,在孩子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環節五:課外實踐,拓展延伸。
新課標強調要重視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尊重班級學生的個體差異,把課外的拓展實踐分成三個版塊——“我會說”:把故事上集的內容說給父母聽。“我會做”:動手制作自己喜歡的角色的頭飾。“我會演”:和你的朋友把故事的上集演一演。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自由選擇一至兩項完成。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應該是課文精華的體現。我的板書主要采用了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簡潔、概括,是文章結構的簡縮,展現了文章的重點內容,加強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從形式上看,它生動活潑,圖文并茂,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
讓自主飛揚在課堂——《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篇15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的內容是《三袋麥子》的第二課時。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這幾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三袋麥子》在西師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三課。上承《一只梅花鹿》,下承《竹石》。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一共有九個自然段,課文情節生動有趣,語言淺顯易懂。講了土地爺爺送給小豬、小牛、小猴各一袋麥子,小豬把麥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麥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則把麥子種下地,一年后收獲了滿滿一囤麥子,個人采用了不同的處理方式,結果是不一樣的。學生對這篇課文有濃厚的興趣,因為文中有他們喜歡的動物形象。
2、學情分析:
我班的學生思維活躍,富于充分的想象力,善于發表個人意見。因此,在教學中采用看動畫片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自主學習,為他們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課文內容故事性強,線索比較清晰,我根據學生的情況讓學生講故事,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大膽表演。
3、教學目標
基于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結合新課標理念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知道小豬、小牛、小猴誰做得好,體會三個動物的美好的品格。
情感目標:能正確的評價三個小動物,明白不同的做法會有不同的結果的道理。
4、教學重難點:
教學時,我根據課文本身的特點,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作為教學的重點,能正確的評價三個小動物,明白不同的做法會有不同的結果的道理作為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在這堂課中,我采用了情景導入法,討論交流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去誘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
學法: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而尤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我主要滲透了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聽、說、讀、議、演等去實現,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動畫導入,激發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導入往往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利用多媒體播放動畫片《三袋麥子》引入,學生被這鮮活的畫面所吸引,頓時思維活躍、精神振作,為整堂課的教學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欣賞后讓學生交流故事的主要內容,以及故事中的'人物,引入課題,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二)、觀看動畫,理解感悟
看動畫片是孩子們最感興趣、最樂于做的事情,針對這一特點,我把整堂課的教學以看動畫片的方式來完成。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先后播放土地爺爺分別到小猴、小豬、小牛家的情景,在學生欣賞動畫之后引導學生交流,同時指導學生朗讀。現就以土地爺爺拜訪小猴為例談談我的具體做法:我先播放土地爺爺到小猴家這一部分內容,并讓學生邊看邊想,讓學生看后說說小猴家的麥囤里怎么會堆得滿滿的呀?同時指導學生讀好小猴的話。接著讓學生交流:看著小猴家豐收的情景,聽著小猴自豪的話,你準備怎么來夸夸小猴呀?最后,老師扮演土地爺爺和學生一起表演這部分內容,在老師的引領下,學生自由組合表演。教學拜訪小豬、小牛的思路與拜訪小猴這部分基本相同,只是問題有所不同。通過學生的看、想、說、讀、演,充分展示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對三部分內容學完之后,引導學生交流:小朋友,看了動畫片之后,你最喜歡哪種小動物的做法呀?為什么呢?在此活動中,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意識,同時讓學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感受快樂,得到收獲,學會相互接納,傾聽、分享、互助,交流與合作的技能。
(三)、拓展延伸,活躍思維
新課標強調要重視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當學完本課后此時學生腦中一定會想假如現在土地爺爺真的從小猴那里拿回了些麥子送給我,我該怎么處理呢?這時就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為學生個性的充分發揮開辟了空間。從而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和創新能力。
復述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增強記憶能力,還能幫助學生積累好詞句,提高閱讀和寫話能力。中年級是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重要時期,作為語文老師,我們應該切實地把復述訓練落到實處。因此,我再次播放這部動畫片,讓學生邊看邊跟著一起說說這個故事。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課文精華的體現,我的板書主要采用帖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簡潔、概括,是文章結構的簡縮,展現了文章的重點內容,加強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
三袋麥子
圖(小豬)吃光憨厚
圖(小牛)保存節儉
圖(小猴)播種聰明能干
以上設計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還請各位領導、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讓我在你們的指導和幫助下得到提高!謝謝!
讓自主飛揚在課堂——《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篇16
一、看拼音,寫漢字
防止 拜訪 迫不及待
食品 保存 聰明能干
二、組新字。
泊 , 拍 , 柏 ,怕 , 伯
放,防,房,芳,妨,訪,仿,坊,紡,
三、用橫線選擇正確的讀音或漢字
第一排選第二個
第二排選第一個
拜訪 迫不及待
撫摸 飽滿
金燦燦
四、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憨厚可愛 吃 光
勤勞節儉 保 存
聰明能干 種下地
2、我也會像小猴一樣把麥子種下地。
五、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1、饑腸轆轆 欣喜若狂 毫不猶豫
2、怪蚯蚓可恨,怪魚太饞、太貪婪。
這是不是騙我的誘餌?這不是誘餌,是魚想逃命,從水桶里跳出來。被毒死。
3、最后一句
讓自主飛揚在課堂——《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篇17
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65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 根據課文的語言材料練習講好這個故事。
3、 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各抒已見,學習正確的思維方法,
培養創造性思維。
教具準備:
幻燈片、小黑板、貼圖、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三袋麥子》(齊讀課題)。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kongtiaoguanjia.com)
本文轉載
二、復習檢查:
1、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上節課學過的生字詞(幻燈出示):
麥子 迫不及待 糧食 保存 防止 搬家
拜訪 仍有 節儉 神秘 收獲
注意看清字形、讀準字音、聲音響亮,開火車!(手勢)
大家一起來!
2、讀得好!上節課我們還學習了課文的1—4自然段,知道小豬、小牛、小猴對一袋麥子有著不同的處理方法(幻燈出示),誰來連一連?
小豬 把麥子保存起來,還經常搬到屋外透透風,曬曬太陽
小牛 把一口袋麥子全種下了地
小猴 把麥子磨成面粉,做成食品,吃光了
3、過渡:
一年以后,當土地爺爺再來拜訪小豬、小牛、小猴的時候(相機貼圖:土地爺爺、小豬、小牛和小猴),他看到了三種不同的結果,自己讀一讀課文的5—9自然段。
三、講讀5—9自然段:
1、 講讀8—9自然段
你最喜歡土地爺爺到誰家看到的結果?將你最喜歡的這一段故
事讀給大家聽聽!愿意的可以站起來一起讀!
看來好多人都喜歡小猴,土地爺爺跟你們一樣也最喜歡小猴,你們看出來了嗎?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學生找出句子讀:老人撫摸著小猴的頭,興奮地說:“你真聰明!真能干!”師表揚:你真聰明、真能干!板書:聰明能干)這就是土地爺爺對小猴的評價,老師用括號把土地爺爺對小猴的評價標出來,你們也在書上做做記號!(幻燈出示8、9自然段,引導學生做記號)師范讀并做動作,指著圖對學生:學著土地爺爺的樣子做一做動作,說一說!(學生自己練習)現在你身邊的同學就是小猴,你來夸夸他!(指名讀)我們一起來夸夸小猴(齊讀)。
土地爺爺為什么夸小猴聰明能干呢?因為他看到了什么?(生找出句子:土地爺爺跟著小猴到里屋一看,啊,麥囤里堆得滿滿的。)對,這就是堆得滿滿的麥囤,貼圖:麥囤。小猴將一口袋麥子變成了堆得滿滿的麥囤,你瞧小猴多會動腦筋啊!真聰明!真能干!學著老師的樣子用“——”把表示土地爺爺看到的這句話劃下來!(師引導)誰來讀一讀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土地爺爺還聽到了什么呢?(生找句子:小猴說:“我把麥子種下了地,這都是我的收獲。您帶一些回家吧。”)跟著老師用~~~劃一劃(引導學生動筆墨,師邊劃邊讀)你瞧小猴多自豪、多有禮貌啊!現在我就是小猴,你就是土地爺爺,你來夸夸我(師生表演讀)!學著我們的樣子同桌之間說一說(學生自由練習)!哪兩個同學愿意給大家表演一下(生表演讀)!現在我來做土地爺爺,你們一起做小猴對我說一說(生齊讀)!土地爺爺還聽到了什么呢?看一看第8自然段,找一找,也用~~~在書上做做記號(一名學生上臺劃)你和他畫得一樣嗎?(評價:你們真聰明!真能干!)讀好這一句話(引讀)!
小結:土地爺爺正是從他看到的、聽到的這些發現小猴是個愛動腦筋、聰明能干的好孩子!剛剛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試著用不同的符號在書上做了記號,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就要養成動筆墨讀書的好習慣。好,誰愿意給大家講講土地爺爺拜訪小猴的情景?
2、 過渡:那土地爺爺來到小豬、小牛、小猴家又看到什么?聽到
什么?它又是如何評價的呢?按我們剛才的學習方法自學6、7自然段,找一找,劃一劃(出示小黑板),看到的用——,聽到的用~~~,
評價用,劃好以后再讀一讀!(學生自學,師巡視指導)
3、 匯報自學情況:
好,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學習的成果!
a 土地爺爺來到小豬家,他看到了什么?(生:小豬好像又回味起饅頭和 餅的香味,不由得舔了舔舌頭。)小豬這個樣子書上有一個詞形容得很好,找一找(憨厚可愛)!對,這個樣子這叫做憨厚可愛!從小豬的這個樣子可以知道那一袋麥子已經沒有了!(貼圖)自己讀讀這句話!指名讀!男女生讀!
土地爺爺又聽到了什么呢?(生:小豬說:“感謝您去年送給我那袋麥子,那可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可惜,只吃了幾天。”)師范讀,饅頭和 餅的香味使小豬難以忘懷,但可惜的是麥子已經沒有了!這句話怎么讀呢?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
聽著小豬天真的話語,看著小豬憨厚可愛的樣子,土地爺爺忍不住……(引說,師板書:哈哈大笑)這就是土地爺爺對小猴的評價!土地爺爺為什么哈哈大笑呢?(學生自由發揮)
好,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把這一段完整地讀一讀(齊讀)。
b 引讀:告別了小豬,土地爺爺來到小牛家,他又看到了什么?(生: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麥子)貼圖:半口袋。聽到了什么?(生:小牛告訴老人:“去年您送我的麥子至今還沒吃完呢。”)誰來讀讀這句話?一起來!所以土地爺爺夸獎小牛很……(引說,板書:節儉)
c 小結:你們自學得真棒!同桌之間相互看一看,你們在書上做的標注對嗎?以后看書時就可以用這種邊讀邊劃的方法!讓我們一起來分角色把5—9自然段讀一讀?誰來做小豬?小牛呢?小猴?土地爺爺呢?其余的話我們一起讀!(分角色讀5—9自然段)
四、總結、作業:
1、 學到這里,你認為誰的做法最好呢?為什么?(學生自由發揮)
在生活中,我們就要做像小猴那樣善于思考、勤于動腦、勇于
創造的人!你看這個故事多有趣啊,回家以后可以將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在本節課所學的5—9自然段中,有這樣幾個生字詞(小黑板出示),讀一讀!注意這兩個字的筆順:仍、秘,將這五個詞抄寫在你的作業本上!
拜訪 仍有 節儉 神秘 收獲
教學設想
《三袋麥子》是蘇教版第五冊的一篇課文,屬于童話故事,語言活潑,包含一定的道理,學生非常感興趣。
在教學這一課時,我力爭體現兩個實——扎實和踏實,使學生在學完這一課之后有所得,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在這一課的教學設計上,我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一、 滲透學法指導。
這節課,我力爭體現一個由扶到放、循序漸進的過程。比如,
在學8、9兩個自然段時,我緊緊抓住“聰明、能干”,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土地爺爺為什么夸小猴聰明能干?從而引出它所看到的、聽到的,并以“看到的、聽到的、土地爺爺的評價“作為這節課的教學線索,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記號標出,教會學生動筆墨讀書的方法,為他們自學6、7兩個自然段作了鋪墊。第6自然段,教師半扶半放;第7自然段,教師則完全放手,而學生在反復實踐中,已經掌握了讀書的方法,放手讓他們自學水到渠成。
二、 重視讀的指導與訓練。
蘇教版教材與人教版教材最重要的區別之一就在于強調了讀在
一節課中所占的比例,要求重視學生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這節課,我充分運用范讀、開火車讀、個別讀、同桌互讀、分角色讀等形式,加強指導,重在感悟,力求把讀落到實處!
三、 努力創設故事情境。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在教學中,我始終注意創設故事情境。如:
我撫摸著孩子的頭興奮地說:“你真聰明!真能干!”既夸獎了孩子,又進行了示范,一下子把孩子帶入故事的情境之中。再如:“現在我就是小猴,你就是土地爺爺”這些話,滿足了孩子的心理需要,讓他們充分體驗,力求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四、 運用互助學習的方法。
我們學校進行了探究性學習的實驗,這個實驗的基本形式就是
小組互助學習。實踐證明,這是學生學習的好方法。但考慮到我對所教班級了解不夠,在操作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我采用了折中的方法,指導同座位的同學互助學習,給每個孩子以鍛煉能力、展示才華的機會。從今天上課情況來看,這個班的學生領悟力還是比較強的,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我想:這是和學校領導、老師們的辛勤努力分不開的!
五、 注意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這課書后,有這樣一個訓練點——講故事!因此,在課的最后,我設置了講故事的環節,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東西,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而重視知識的積累與運用正是蘇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
另外,“你認為誰的做法最好?為什么”這個問題也訓練了學生求異思維能力。學生回答時,沒有設有標準答案,只要說得有道理,就給予肯定!
六、 板書設計力求新穎。
這節課的板書,我結合童話故事的特點,運用了貼圖的形式,
形象直觀,富有童趣,以便于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
以上是我在設計這一節課時的種種設想。當然,由于自己工作經驗還不夠豐富,第一次走出校門參加這種活動,教學中難免會存有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專家、老師給予批評、指點!謝謝!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kongtiaoguanjia.com)
本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