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的云霧》教之惑--石磊(精選17篇)
《廬山的云霧》教之惑--石磊 篇1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2
《廬山的云霧》教之惑
《廬山的云霧》,聽過的人,都知道,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如此美的文章,我在備課的時候,產生了矛盾的想法。一則,如果盡情的讓孩子去看圖去欣賞去達到那種美的意境,那課堂上的氣氛一定很好!而如果一味的去欣賞去感受那種美,是否學不到語文知識?想來想去,還是將兩者結合,于是乎,也運用了課件,圖文并茂,這樣,孩子該算是能體會到美的同時,也能學到本課要達到的語文目標吧!并且在備課的時候加上了些煽情的語言在里面,這些都是為了讓孩子體會到美!可是,在上課的時候,自己根本沒有進入到那種美的意境中去,一味追求的是孩子的語文知識培養,把本來很美的文章上的一點不美了,連自己都感受不到美,享受不到美,又怎么去要求學生達到那美的意境呢?
《廬山的云霧》教之惑--石磊 篇2
教材依據
蘇教版國標本實驗教材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廬山的云霧》
設計思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只有在民主、平等、積極、愉悅的課堂情境下,在教師的點撥、引導、啟發下,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才會有靈感,才能迸出智慧的火花,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當堂背誦。
2、初步認識總分段式。
3、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廬山云霧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自學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總分段式。
教學準備
小黑板,教學掛圖,配套課文錄音,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詞語:秀麗、變幻無常、千姿百態、瞬息萬變、流連忘返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3、過渡:廬山的云霧如此神奇美麗,那么它有什么特點呢?
二、感知第二自然段
1、讓學生自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用“﹏﹏”畫出來想想作者從哪些方面來具體描寫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并用筆在紙上把云霧的姿態畫出來,學生邊讀邊畫。教師巡視
2請三位同學上黑板,寫出云霧一種姿態,讓生說說畫的是什么,
3引導學生畫出兩種姿態,師生共評。
4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感受一下云霧,生齊讀課文。
5那么廬山云霧是這四種姿態嗎?它還有哪些姿態呢?
6讓學生畫,指名上黑板畫,生解說內容,師生共同評點所有內容。
三、自學第三自然段
1、出示自學要求①有感情地朗讀,②這一段的構段方式是什么,中心句是哪句?
2、按照自學的要求,讀懂第3自然段的同學請談自己的感受。
(1)讓學生讀課文
讓學生評價
再讓學生讀課文
學生評價
(2)讀書時不僅要正確、流利,還要有感情,才能給別人帶來享受,請你們談談自學時,讀懂了什么?[
讓學生說,引導就弄懂這段話的中心句,總分構段方式。理解“瞬息萬變”的意思,引導學生體會具體的語境,確切地理解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巧妙地點撥學法。
3、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用筆畫出描寫云霧變化多、變化快的詞句,想想作者是怎么寫“瞬息萬變”這個特點的。
讓學生說一說
4、作者就是這樣抓住“瞬息萬變”這個特點,展開豐富想象,運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廬山云霧瞬息萬變這個特點寫得具體形象的,我們一齊來讀這一段。
5、同學們是否注意到了最后的省略號,它表示什么?生說
6、想想看,云霧還會變出哪些樣子?
生說
誰能用上一些詞,把你們剛才想到的連起來說?
學生自己說,指名說
7、這么多的樣子,用一個詞來概括就叫——
生齊讀千姿百態。
云霧的變化這么多,這么快,也用一個詞概括叫做——
生齊讀瞬息萬變
8同學們自己讀懂了課文,真了不起,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討論解疑。
9現在,讓我們帶著對廬山云霧的喜愛和贊美之情,齊讀這一段。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正因為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所以令到那里的中外游客。
——(生齊說流連忘返)
“流連忘返”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你能用“流連忘返”說一句話嗎?
五、總結,升華
教學后記
本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描寫有獨到之處,語言也有突出的特色,因此,本教學設計根據這篇課文的特點,注重引導學生整體把握,下面談談教后的幾點感想。
一、淡化分析,重視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對語言文字重在感悟,讓學生有所“感”然后各自“內化領悟”,因此在教學中我盡量減少老師的分析、講解、還是以讀為主,用多種形式讓學生感悟詞語。
二、注重朗讀,整體感知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在教學中,我給了學生充分讀書的時間,并注意激發了學生的讀書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注重學科整合滲透,激發學生興趣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畫一畫廬山的云霧,與美術學科整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廬山的云霧》教之惑--石磊 篇3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3、學習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廬山云霧的美。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讀生字,記生字。
3、讀詞語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3、初步認識總分的構段方式,學習第2、3自然段的寫法。
教學重點: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廬山云霧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初步認識總分的構段方式,學習第2、3自然地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廬山的云霧》,誰來說一說,廬山的云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 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此時你正漫步在山道上,眼前飄過的是云霧,腳下踩著的是云霧,伸手摸摸,身邊流淌著的還是——云霧。
3、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廬山,一起來欣賞這廬山的云霧。 【簡筆畫:廬山】
二、精讀感悟,積累語言,學習寫法。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感受云霧的千姿百態。
1、請大家打開書63頁,請一個同學讀一讀第二自然段,其他的同學邊聽邊想:這一段話寫了云霧的幾種姿態?(4種) 【課件出示提問】
2、你最喜歡哪種姿態的云霧呢?請你默讀課文,用波浪線把它畫出來。再想想你為什么喜歡。
3、生匯報、上臺畫云霧。
(你喜歡哪種姿態的云霧呢?你能上臺畫一畫這種云霧嗎?
其他同學根據課文想一想,他們畫得對不對。)
4、師指導朗讀
(1)籠罩在山頭的云霧
抓詞品味:籠罩 白色絨帽
(2)纏繞在半山的云霧
抓詞品味:纏繞 系在 一條條玉帶
(3)彌漫山谷的云霧
抓詞:彌漫 茫茫的大海
(4)云霧遮擋山峰
抓詞:遮擋 巨大的天幕
5、云霧僅僅只有這四種姿態嗎?(不)從哪看出來的?(省略號)
有說不完的姿態,怪不得作者說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
6、找到有這個詞語的句子了嗎?在哪里?
(第一句)把它劃下來,這句話就像首領一樣,統領全段,這就是中心句,也叫總起句。它既可以幫助我們把握這段話的意思,又告訴我們整段話運用了先總后分的寫法。 【副板書:先總后分】
7、齊讀第二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感悟云霧的瞬息萬變
1、課文中還有一個自然段也是用這種先總后分的方式來寫的?(第三段)
2、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除了千姿百態,廬山的云霧還有什么特點? 生匯報 【隨機板書:瞬息萬變】
3、理解“瞬息萬變”:很短的時間,云霧變化既快又多。 【板書:快 多】
4、這神奇的云霧,變化速度特別的快!誰能通過朗讀讓我們感受到這一特點? 【課件出示第三段】
5、生評議 指導朗讀
找出寫出云霧變化快的詞語:剛剛、轉眼間、明明、還沒等、又變成
6、神奇的云霧變化不僅快,而且姿態多。課文中寫了哪幾種姿態?
(一縷輕煙、九天銀河、白馬、冰山……)
指導朗讀,重點理解
(1)“一縷輕煙” 【圖片展示】
(2)“一瀉千里” 【圖片展示】
引誦古詩:
《望廬山瀑布》李白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7、激發想象:這瞬息萬變的云霧還會變成什么呢?
引說:
【課件出示:眼前的云霧,剛剛還是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轉眼間就變成了————……】
【課件出示:明明是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變成了————……】
8、在我們一眨眼、一喘息的時間里,就有了這么多的變化,怪不得大詩人蘇軾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課件出示《題西林壁》】
三、小結全文,回味云霧之美。
1、置身于這“千姿百態”的云霧之中,你們舍得離去嗎?欣賞到這“瞬息萬變”的云霧,你們還想馬上回家嗎?難怪來到廬山觀賞云霧的人們,都會說——
【課件出示:云遮霧罩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指導朗讀
【板書:流連忘返】
2、欣賞廬山云霧風光 【播放視頻】
“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廬山的云霧構成一幅神奇的天然山水畫,讓我們好好地欣賞它的美。
3、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作者運用先總后分的方法寫出了她的特點,下一節課我們也學習這樣的寫法,抓住景物的特點,寫一寫我們美麗的家鄉桂林,好嗎?
板書設計:
廬山的云霧
千姿百態 (云霧簡筆畫) 瞬息萬變
快 多
流連忘返
第三課時
一、掌握第2、3自然段的寫作方法,練習寫《我的家鄉——桂林》。
二、完成該課練習
《廬山的云霧》教之惑--石磊 篇4
作者:佚名 轉貼自:廬陽教育論壇 點擊數:119
《廬山的云霧》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kongtiaoguanjia.com】
本文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以優美明快的語言,比喻聯想等手法,描繪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奇麗多變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廬山、對祖國山河深深的熱愛之情。
全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寫變幻無常的云霧給廬山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分別采用總分的構段方式,具體描寫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的特點。第二自然段按山頭—山腰—山谷—山峰的順序,以豐富的想象、恰當的比喻,形象地寫出飄浮于廬山不同方位的云霧的獨特姿態。第三自然段作者展開豐富的聯想,以“一縷輕煙”、“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四蹄生風的白馬”和“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著力刻畫出云霧變化之多;用“剛剛還……轉眼間就變成了……明明是……還沒等你……又變成了……”等詞句,強調廬山云霧的變幻之快。最后用“……”含蓄地表明廬山云霧“瞬息萬變”。第四自然段寫人們對云遮霧繞的廬山的喜愛與流連。
全文層次分明,景物特點鮮明,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文章語言優美,情景交融,為豐富學生語言積累與情感體驗提供了很好的憑借。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感悟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學習第二、三段的寫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揭題
1.同學們,你們去過廬山嗎?
2.簡介“廬山”
3.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廬山最神奇的就要數廬山的云霧了,那么,“廬山的云霧”到底神奇在哪里?有什么特點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三課。(齊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
1.自由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檢查
(1)出示詞語
變幻無常 增添 千姿百態 籠罩 系在
遮擋 一瀉千里 流連往返 幽谷 游覽
彌漫 天幕 瞬息萬變 馬蹄
(2)指名讀,齊讀
3.自讀課文,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詞,討論交流。
幽谷:幽深的山谷
彌漫:充滿,布滿
瞬息萬變:短時間內變化快而多
流連往返:留戀不止,舍不得離去
瀑布:從山壁上或河身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遠看好象掛著的白布。
溪流:從山里流出來的小股水流
變幻無常:形容變化速度非常快,沒有規律
漫步:沒有目的而悠閑地走
籠罩:像籠子似的罩在上面
一瀉千里:指江河水流迅速,也用來形容文章奔放
千姿百態:形容形狀非常多
4.全文共有幾自然段?開火車讀,思考: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
5.討論交流
第一自然段:總寫變幻無常的云霧給廬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第二自然段:寫廬山云霧千姿百態。
第三自然段:寫廬山云霧變化得快。
第四自然段:寫人們對廬山云霧流連往返。
6.默讀課文,說說課文描寫了廬山云霧什么特點?
三、 指導書寫生字
四、 布置作業
1、用鋼筆描紅
2、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 復習
1.聽寫詞語
2.指名朗讀課文
二、 精讀課文
(一)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1.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主要講了些什么?
2.導讀
廬山的景色 ,那里有 ,有 ,有 ,有 ,尤其是 ,更給它 。先總體概括了作者對廬山的感受。
3.在山上游覽、漫步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
4.此時此刻,仿佛你已經升上了云端,駕起了云霧,在天上行走,進入了仙境。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尋找“騰云駕霧”的感覺。
5.有感情地指導朗讀,試著背誦。
(二)出示第二自然段
1.這一節有幾句話?
2.自瀆第二小節,這段話寫了云霧有什么特點?找出中心句,用“ ”畫出。
3.為了介紹云霧千姿百態,作者又是怎樣具體來進行描寫的?(四個不同地點的云霧,運用了比喻、擬人化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了云霧的不同姿態)是啊,廬山云霧真美!
4.小結:作者為了說明廬山云霧的特點,先總寫“云霧千姿百態”而后再從“山頭、半山、山谷、山峰與山峰之間”四個不同地點的云霧進行具體地描寫,我們稱這種構段 方式為“總----分”關系。
5.有感情地指導朗讀,練習背誦課文
6.討論學法:
出示:畫出中心句—認識云霧特點—理清總分關系—感受云霧景象—有感情朗讀、練習背誦
(三)運用學法自學第三自然段。
(四)檢查自學情況,討論交流。
廬山的云霧一會兒時間就千變萬化,一會兒一個樣,“一縷輕煙”轉眼間就變成了“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剛剛還是“一匹四蹄生風的白馬”瞬間就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贊美了廬山的云霧變化之快。
過度:正因為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所以令無數游人流連往返。
(五)齊讀最后1自然段。
為什么廬山會讓人流連往返呢?(學生復述課文內容)
三、 總結全文
1.配樂朗誦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kongtiaoguanjia.com】
2.練習背誦
四、 布置作業
仿照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寫法,寫一處景物。
提供依戀晴
轉載自廬陽教育論壇
《廬山的云霧》教之惑--石磊 篇5
【教學目標】了解廬山云霧的特點及成因,了解有關云霧的知識。
體味本文語言的準確性、形象性。
培養學生關注和了解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準確、形象的語言。
【教學難點】廬山云霧形成的有關知識。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放映幻燈,欣賞廬山的優美風景,導入新課:
廬山是我國也是世界級名山之一,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小學時我們就學過一首詩——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相信同學們一定還能熟練地背誦出來。廬山不僅有噴雪如雷的銀泉飛瀑,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巒,還有俊奇巧妙的園林建筑,而它最吸引人的還是那瞬息萬變的云海奇觀。廬山的云霧像蒼茫的海,像薄薄的紗,把廬山裝點得虛無縹緲,如人間仙境。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不但可以帶你領略廬山云霧的奇妙美麗,而且向你揭示了廬山云霧形成的原因。相信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之后,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二、師生共同探究課文:
㈠ 初讀課文,了解廬山云霧的奇妙美麗,品味文章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
① 找出描繪廬山及廬山云霧的語段:
廬山:平地拔起、雄偉壯麗、高聳入云、重巒疊嶂、雄奇挺秀;
廬山云霧:紅綠相間、絢麗奪目、隱沒于一片云海之中,云霧飄蕩、飄然而過、一股云流、一瀉千米,傾注到深谷中……
② 找出使用的比喻句,體會其作用:
也有像波濤起伏的連屏;山峰如翡翠,屋頂似珊瑚;濃云如煙霧;淡云似的薄紗;好像一條瀑布……
使用比喻的修辭,使對廬山及廬山云霧的描述更形象,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③ 朗讀蘇軾贊美廬山的詩,思考:
為何“不識廬山真面目?”
原因有二:一是廬山山勢險峻,層出不窮;
二是由于廬山在一年當中的大部分日子里都被云霧掩蔽。
㈡再讀課文,梳理有關廬山云霧的科學知識:
① 一般云霧的成因:
是由低層大氣里的水汽凝結而成的。
② 霧的種類:
暖霧、冷霧、冰霧。
③ 一般山區云霧多的原因:
山下氣溫比山上高,往山坡上升的空氣濕度很快飽和,多余的水汽就凝結在灰塵上形成了霧。
④ 一般云霧的危害:
阻礙廢氣的排散,造成空氣污染;影響交通安全。
⑤ 除霧的方法:
撒播干冰,噴灑液態丙烷,使用噴氣引擎,播撒氯化鈣。
㈢三讀課文,找出文中使用的主要的說明方法,體會文章語言的準確性:
① 列數字:
每年平均霧天是一百九十五天,尤其以5月份霧天最多,平均有二十一天。
用數字具體準確地說明了廬山霧多的特點。
② 下定義:
氣溫高于零攝氏度的叫做暖霧,氣溫低于零攝氏度的叫做冰霧。
用簡潔明確的語言揭示了暖霧和冷霧的本質特征。
③ 分類別:
把霧分成暖霧、冷霧兩種,條理清晰。
④ 舉例子:
比如城市的工廠區也往往多霧,在沒有風的天氣里,城市里的霧常常經久地彌漫在空中,市工廠排出的廢氣由于霧的阻礙,散布在低層大氣中造成空氣污染,影響人體健康。
具體地說明了霧的危害。
㈣四讀課文,看文章段與段之間是怎樣銜接過渡的:
找出文中設問的句子,思考其作用:
① 廬山為什么多霧?廬山的云霧又為什么那樣變化莫測、景色迷離呢?
② 一般山區霧都比較多,這是什么原因呢?
③ 云霧既然能給游覽勝地增添優美的景色,為什么還要進行驅散云霧的研究呢?
這些設問句都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使文章段與段之間銜接緊密,過、渡自然。
三、師生共同總結歸納:
課文主要介紹了廬山云霧的神姿仙態和它的成因,簡單介紹了一般云霧的種類、危害、除霧的方法,把描寫景物和說明事理有機結合,語言形象而準確。大自然真是一本值得認真品讀的大書,既有如畫的風景給我們美的享受,又有無窮的奧秘等待我們去探索。
四、作業:
在我們北方,冬天常常會出現大霧天氣,根據你平實的經驗積累,用一段話把你見到的情景和自己的聯想寫下來,注意語言的形象性和準確性。
《廬山的云霧》教之惑--石磊 篇6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69
《廬山的云霧》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教學目的【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kongtiaoguanjia.com】
1 學習課文,認識總分段式,學習第三、四自然段的寫法
2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廬山的云霧》(齊讀課題)廬山的云霧秀麗多姿,神奇多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指名回答
板書: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你們喜歡云霧的哪個特點,下面請小朋友分組去選擇你喜歡的一個特點來讀。
二、學習
學生自由朗讀
指名回答
1)學習第二自然段
指名朗讀
師:為什么云霧“有時像絨帽,有時又像玉帶,有時又像大海,有時像天幕”學生再讀
指名回答:云霧的位置不同,所以形態也不同
師:你們還能怎么來形容云霧?
生:可以說像穿上了迷你裙
生:像撐了一把大傘
師:你們形容得真好,你們誰能把這一自然段讀好。
指名讀是身失聲、師生評價
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仿佛也看到了這些云霧,老師也想讀一讀
教師范讀。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樣的云霧(像白色絨帽,像玉帶,像茫茫的大海,像巨大的天幕)誰來畫畫這些云霧?誰來畫山頭的云霧?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彌漫在山谷的云霧?遮擋在山峰的云霧?指名學生上黑板畫畫,其余學生分組畫畫,師巡視。展評學生的畫。
師:畫的真美,你們能根據這些畫把這一自然段背出來嗎?學生試背指名背誦
2)師:云霧還有什么特點?
生: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
師:誰來讀這一自然段?
指名讀
師:你覺得云霧怎么樣?【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kongtiaoguanjia.com】
生:云霧變化速度非常快
師:你怎么知道?從哪些詞語中知道它變化快?
生:瞬息萬變,轉眼間,還沒完全看清楚
師:誰能把再讀這一自然段
指名讀
師:讀得真好,為什么這些地方讀得較慢?誰再來試試?
師:有誰能向他挑戰,讀得更好?
師:你能想象一下,云霧還會變成什么樣?
廬山給云霧籠罩著,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給廬山增添了神秘色彩你們還愿意離開嗎?是啊,真舍不得離去,真令人(學生說出)“流連忘返”
誰能讀好最后一句話
齊讀課文
小練筆:廬山的云霧變幻無常,令人心曠神怡。老師想到我們的蘇州園林也堪稱一絕。教師范文
學生試練
轉載自教師之家網
《廬山的云霧》教之惑--石磊 篇7
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憑借搜集的資料介紹廬山,有介紹景點的古今文章摘要,有關廬山的古詩,有展示廬山景色的圖片。相機引出課題,并結合課文第一句話指云霧是廬山眾多景物中最有特色的。然后引導學生初讀課文,隨作者去登廬山,看看廬山的云霧有什么特點。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結合語境及生活經驗的意思;結合學生以往看《西游記》等動畫的經驗,體會“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意思;利用圖片,想象“云遮霧繞”、“茫茫的大海”的景象。
學習中抓住重點重點詞語,邊讀邊想象,入情入境,體悟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聲情并茂,深入體悟廬山云霧的體態美,體味課文的語言美。廬山的云霧是一篇描寫優美的寫景的文章,描繪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奇麗多變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廬山、對祖國山河深深的熱愛之情,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愛國感情的教育,首先應該使學生體會的廬山的美,廬山的云遮霧罩的美妙景象,了解到廬山云霧的“瞬息萬變”,在課前,布置學生用搜集的資料介紹廬山,可以是介紹景點的古今文章摘要,可以是有關廬山的古詩,還可以是展示廬山景色的圖片。理解詞語時可借助學生的已知經驗,再適當引導,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廬山的云霧》教之惑--石磊 篇8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
《廬山的云霧》評課
《廬山的云霧》是通過對廬山云遮霧罩景象的描寫,展現了廬山景色的秀麗.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情懷.教師在課堂中利用課件,展示廬山風景的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廬山風景的秀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多媒體出示了廬山云霧的圖片,學生都情不自禁地說:哇!很美啊!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廬山的云霧》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集中對廬山的云霧作了精彩的描寫,是一篇很適合用來訓練朗讀的材料.在課堂上教師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讀:自由讀,范讀,指名讀,分男女或小組比賽讀
.每一次讀都有不同的目的,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體會文中所描繪的景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師引導學生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結合多媒體的圖片,使學生在頭腦里初步把文字描寫變為具體的圖像.然后再引導抓住重點句和重點詞去進行深一步的理解.第一自然段,抓住變幻無常神秘騰云駕霧飄飄悠悠等詞語.其中游覽山上漫步山道的感覺,要引導學生意會.第二,三自然段,抓住段首的重點句子引領對下文的學習,并抓住比喻句,讓學生借助想象,把不同的比喻描述轉化為頭腦中的具體圖像.通過這樣的圖文結合,并展開想象,把離學生生活實際的遙遠空間拉近,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
《廬山的云霧》教之惑--石磊 篇9
教學
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能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語。
3.感悟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重點
難點
1.能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
教學
課時兩課時。
12廬山的云霧
景色秀麗的廬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變幻無常的云霧,更給它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句導讀:這句話是文章的總起句,總說廬山云霧變幻無常給廬山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在山上游覽,似①乎隨手就能摸到飄來的云霧。[①“隨手都能摸到云霧”說明了什么?]漫步山道,常常會有一種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②廬山云霧整體給你什么印象?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總寫變幻無常的云霧給廬山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③這句話在本段起什么作用?]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云霧彌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霧遮擋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④這段話連用了四個比喻,分別把什么比作什么?表現了什么?]
段導讀:寫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的特點。
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②。[句導讀:這句話點明了廬山云霧的瞬息萬變的特點,是本段的總起句。]眼前的云霧,剛剛還是隨風飄蕩的一縷③輕煙,轉眼間就變成了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風的白馬,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變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句導讀:這句話寫出了廬山云霧的動態之美,變化莫測。][⑤本段中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廬山云霧瞬息萬變的特點?]
段導讀:寫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的特點。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具體描寫了廬山云霧的的特點。
云遮霧罩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④。[句導讀:這句話點明了廬山云霧深受人們的喜愛,是本課的總結句。]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寫人們對云遮霧繞的廬山的喜愛和流連。
知識點詳解:?
①似:在本文中“似乎”讀“sì”,還有一個讀音是“shì”,組詞為“似的”
①“隨手都能摸到云霧”,說明廬山之高。
②從“變幻無常、騰云駕霧、飄飄欲仙”這些詞語,感到廬山云霧飄忽不定的神秘感。
③“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是全段的總起句,下面的內容是分說,具體展開說明這個意思。
④下面的句子連用四個比喻句,把“籠罩山頭的云霧”,比喻成“白色絨帽”,把“纏繞在半山腰的云霧”比喻成“一條條玉帶”,把“山谷的云霧”比喻成“大海”,把“遮擋山峰的云霧”比喻成“巨大的天幕”。這些比喻表現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的特點。
②瞬息萬變: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極短的時間內變化快而多。形容變化很多很快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發生很多的變化。
③縷:讀“lǚ”.
⑤從“剛剛、轉眼間、明明、又”等表示時間變化的詞語,感悟到了廬山云霧的“瞬息萬變”。
④流連忘返:比喻喜歡、迷醉某種事物而不愿或忘記離開。常形容對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戀。
1.初讀課文,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認識生字,能正確書寫。
3.初步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
教學課件
一、簡介導入
1.有這樣一座山,它峰奇山秀,瀑布聞名中外,四季風景如畫,是世界級名山。歷代的文人墨客歌頌她;電視紀錄片中宣傳她;甚至我們中的一些人還游覽過她。它就是——廬山。板書:廬山指導書寫“廬”,指名讀。
2.廬山位于我國江西省九江市南。她什么樣兒呢?
出示:景色秀麗的廬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變幻無常的云霧,更給它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自由練讀(注意讀準字音)
請同學來為大家讀一讀。指名讀。
其中生字“瀑”和“幻”是我們要學習的生字,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瀑:水從高山陡直地流下,遠看好像一匹掛著的布,這就是瀑布。所以瀑是三點水旁,那它右邊的暴,寫時要注意它的筆順。師范寫。把你的小手心借給你的同桌,看看他寫得對不對。
幻:生說記法。可以組什么詞?“變幻無常”就是這些云霧變化多,而且沒有規律。
3.渡:讀著這句話,讓我們感受到,廬山景色中最獨特的是——(“更”中體會)補全板書,指名讀。想不想先睹為快?【欣賞云霧圖片】此刻,你想說—
二、初讀課文
課文是怎樣通過語言文字向我們描繪這變幻無常的云霧的呢?讓我們走進課文。
出示:
1.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對照注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難讀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遇到難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學生自由讀文。
三、檢查預習
1.要領略廬山云霧的神奇,首先要到他的家鄉江西,只要你通過了這三關就可以順利到達了。
第一關:生字
幻覽漫姿態籠罩繞茫
幽瀑駕絨纏遮瞬縷瀉蹄
(1)讀準字音
注意讀準平舌音“姿”,翹舌音“繞、罩、絨、纏、遮、瞬”。
(2)識記生字
形聲字結構特點識記:“漫姿態籠茫瀑駕絨遮瞬瀉蹄”。
形近字比較:幼一幻曉一繞
組詞擴展:“游覽瀏覽幽靜纏繞一縷”
(3)重點指導,指導書寫
“罩”,提醒學生“罒”應寫在田字格上半格的中間,寫得扁扁的。
“幻”,右半部分不是“力”。
“籠”的最后一筆是豎彎鉤。“繞”右邊不要多一點。
第二關:詞語
溪流游覽感覺籠罩瞬息萬變
纏繞遮擋天幕漂浮流連忘返
第三關:成語積累
變幻無常:變化沒有一定的'規律,形容云霧變化多、姿態萬千。
飄飄欲仙:看到美麗的云霧內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
騰云駕霧:原來指仙人能借助云霧飛行,這里指看到美麗的云霧,心里很舒暢。
千姿百態:姿態萬千,各種各樣。
瞬息萬變:形容變化極快。
一瀉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四蹄生風:形容馬跑得非常迅速
(以生動有趣的設計,對學生的預習作了了解,又給了學生相互交流的機會。)
2.看來大家預習的不錯,以上這些沒能難道你們,大家再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體會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第一段:變幻無常的云霧給廬山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第二段: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
第三段:廬山云霧的瞬息變化。
第四段:廬山云霧令人流連忘返。
四、學習第一段
1.廬山的云霧到底什么樣?快跟隨作者去一睹為快,瞧,廬山到了!
2.放第一段文章錄音
3.看書中插圖,文中都描寫了圖中的哪些景物?
4.眾多景物中,云霧印象最為深刻,閉上眼睛想象我們四周都是云霧,我們漫步山間,真的有騰云駕霧的感覺。
5.感情朗讀此段
五、再讀課文,鞏固生字
廬山的云霧
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學習《廬山的云霧》,第一課時教師鼓勵學生自主預習,并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在小組的合作下解決生字的問題,讀音、識記,書寫,詞語的理解和積累,不會的可以查字典。讀通句子,了解自然段的意思,了解文章的脈絡,理清順序。為下一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掃清了閱讀的障礙。
一、看拼音寫詞語。
lú shān pù bù lǒng zhào biàn huàn wú qióng
(廬山)(瀑布) (籠罩) (變幻莫測)
sì hū màn bù tiān mù yì xiè qiān lǐ
(似乎) (漫步) (天幕) (一瀉千里)
二、寫出下列各字的部首。
系( ))罩(罒)幻(幺)姿(女)
二、多音字組詞。
sì (似乎) xì(關系)
似系
shì(似的) jì(系緊)
三、填上合適的詞語。
(變幻無常)的云霧(神秘)的色彩
(飄飄欲仙)的感覺(隨風飄蕩)的輕煙
(云霧繚繞)的廬山(巨大)的天幕
(四蹄生風)的白馬(茫茫)的大海
四、“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這句話在全段中的作用是(總起句)。然后,把云霧分別比喻成了(白絨帽)、(玉帶)、(大海)和(天幕)。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能體會廬山云霧的姿態美。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件及課文插圖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廬山嗎?(播放相應的圖片資料)它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位于我國江西省九江市南的廬山,峰奇山秀、瀑布聞名中外,尤其是因它的獨特的地理條件而形成的神奇的云霧,更是吸引了無數的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過那里的人都流連忘返,回味無窮。那么,廬山的云霧到底奇妙在何處呢?想去看一看嗎?讓我們漸漸靠近……
二、欣賞影像資料
1.欣賞影像資料,感受云霧之美。
2.提問:伴隨著美妙的音樂,我們一起去廬山游覽了一番,欣賞了美妙的云霧。廬山的云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3—4位同學)
3.過渡:你想再次靠近這些云霧,美美地細細地欣賞一番嗎?就讓我們隨著課文去看一看吧!(板書課題12.廬山的云霧)
4.讀課題:誰想來讀讀課題?(1—2位同學)我們一起來!
5.課文是怎樣描寫廬山云霧的呢?請同學們趕緊打開書本,自由地盡情地讀一讀課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想作者筆下的廬山云霧,給了你怎樣的感受。
6.交流(3—4位同學),根據學生的回答進入相關段落的學習。
三、品讀課文
(一)品讀第二自然段
1.觀看圖片:說得真好!請看,這就是廬山云霧的倩影!
2.看著這些美妙的云霧圖片,你是不是和作者有了同樣的感受了呢?是啊,廬山的云霧這么多樣子,可真是——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嗎?(千姿百態)(這里可以考慮適當補充一些詞語)
3.快看這里(放映圖片),誰想來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4.作者是怎樣來描繪他看到的景象的呢?請看!(出示第二自然段)
5.請你和小伙伴一起輕輕地美美地讀讀這個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個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你可以和伙伴交流你的想法。
6.誰想和我們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的?高舉你的小手!像這種圍繞一句話展開具體描述的構段方式我們把它稱為什么呢?(總分的構段方式)
7.你從哪些具體的語句中讀出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呢?請在你的書本上將它們用曲線畫出來。你找到了嗎?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嗎?
8.請你再默默地讀讀這些語句,在這些語句中,你最喜歡哪一句呢?想想,為什么你這樣喜歡它?(4-5個同學)(這些句子都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給人以生動形象的感覺。這樣動人的語句,都快把大家的心都帶到廬山去了!)
9.可是老師有個地方不明白了,同樣是云霧,作者為什么一會兒把它比作帽子,一會兒比作玉帶,一會兒是大海,一會兒又成了天幕了呢?(作者根據云霧所處的不同位置展開了想象)
10.大家快看,(出示圖片)這調皮的云霧,這里,那里,都有他們的身影,你覺得它們像什么呀?(說話練習)
11.同學們真會思考!云霧這么多的樣子,難怪作者要用千姿百態來形容它了!你想把這么美妙的語句讀好嗎?自己先練讀一下,待會兒老師請你來表現一下,好嗎?
12.誰想來表現一下的?(個別讀,請學生適當評價。2-3個同學)真好,真美!還有哪些同學也想來讀一讀的?想讀的同學一起來!
13.聽了你的朗讀,老師仿佛看到了這些千姿百態的云霧,老師也想來讀一讀了。請同學們輕輕地閉上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云霧,待會兒老師請你把你看到的情景畫下來!(師配樂范讀,學生閉眼想象)
14.想象到了嗎?請緩緩地張開你的眼睛,誰想來畫畫籠罩在山頭的云霧?還有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彌漫在山谷中的云霧,遮擋住山峰的云霧(指名畫),其他的小朋友請在下面畫在你們的語文本上好嗎?
15.真美啊,真是各有各的美景!你們能嘗試著根據這些畫的圖將這個自然段背一背嗎?
(二)品讀第三自然段
1.除了千姿百態,廬山的云霧還給怎樣的感覺呢?
2.通過閱讀,你好像真的去廬山走了一回,感受到了廬山云霧的另一個風貌——瞬息萬變(板書)。
3.(出示第三自然段)你從這個詞語覺得了廬山的云霧怎樣?(變化得非常快!)除了瞬息萬變,你還從哪些詞語或是語句中感受到了廬山云霧的變化之快呢?(課件相應有表示:剛剛,轉眼間,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誰能將這些詞語讀好的?讀好了詞語,你能試著將這段文字讀好嗎?趕緊先自己試試看!(生練讀)誰想來讀?(2-3個同學)我們一起來!
4.云霧變化得是這樣的快,你能想象一下,它還會變成什么樣子嗎?(播放相應的圖片或是影片)你可以先和身邊的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的想法,老師也想和更多的小朋友交流一下呢!
5.好吧,老師先利用這么點小小的優勢先來表現一下:(備用)學生交流,評價,鼓勵。
6.請看:我們再來看這個自然段,邊看邊思考,這個自然段在構段方式上與第二自然段有什么共同點呢?你能說得具體些嗎?
7.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給秀麗的廬山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你們還愿意離開嗎?是啊,真舍不得離去,真令人—— “流連忘返”(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四、拓展練習
1.課文學完了,按照慣例,該布置課外作業了,今天呀,老師請你自己來布置作業,誰第一個來布置?
(1)讀。讀是我們語文最基礎、最應該掌握的,相信你一定會讀得很有味道。
(2)背。把那么美的課文印到腦海里,這對你一定很有幫助。
(3)畫一畫。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加深對課文的領悟,相信你一定會畫得很棒!
(4)去廬山看一看。只有親身看過,才能真正領略到廬山的那份奇幻美麗。
(5)找一些古詩,是啊,神奇的廬山云霧,美麗的廬山風景,自古以來就吸引了許多文人,他們也被廬山的景色陶醉了,留下了一些詩。老師給大家找來了幾首。出示:李白《望廬山瀑布》,蘇軾《題西林壁》。
(6)根據課文總分的寫作方法,寫一寫。
(7)上網看看廬山的其他風景。
2.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把這次的課外作業出色地完成!
總變幻無常
廬山的云霧分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總——分
總流連忘返
《廬山的云霧》以優美明快的語言、比喻聯想等手法描繪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奇麗多變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廬山、對祖國深深的熱愛之情。文章層次分明,景物特點鮮明,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文章語言優美、情景交融,為豐富學生語言積累與情景體驗提供了很好的憑借。在教學本課時,教師緊緊圍繞“廬山云霧的特點”這一中心,抓住文中重點詞句,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美,通過邊讀邊思,體會二、三自然段是運用怎樣的方法寫出廬山云霧的奇麗的。在學法上,教師先帶領孩子們一起學習第二自然段,然后歸納總結學習方法,最后讓他們自學。相信孩子們對于總分結構段落的學習應該會掌握方法了。
一、照樣子寫詞語
例:千(姿)(百)態
千(方)百(計)千(奇)百(怪)
二、按照課文內容填空:
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云霧彌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霧遮擋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三、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似乎一(好像)剛剛一(剛才)瞬息萬變一(變化多端)
1.廬山
廬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又名匡山、匡廬。地處江西省廬山市境內,廬山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長約25公里,寬約10公里,綿延的90余座山峰,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共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廬山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
2.關于廬山的古詩
望廬山瀑布水(其一)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廬山瀑布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廬山張繼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邊。晚來風信好,并發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開瀑布泉。愜心應在此,佳句向誰傳。
晚泊潯陽望香爐峰孟浩然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鐘。
廬山獨夜元稹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鐘聲知何處?蒼蒼樹里聞。
3.總分結構
本文在寫法上,采用了“總——分”的結構,把事物特點寫得非常具體。本文圍繞“廬山云霧的特點”這一中心,抓住文中重點詞句,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美,通過邊讀邊思,體會二、三自然段是運用怎樣的方法寫出廬山云霧的奇麗的。
由此可以看出:要把事物寫具體,同學們應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細心地把握事物的特點,如寫一種花,你首先看到的是它的顏色和形狀,這時就想象一下:它的顏色怎么樣?形狀像什么?然后再走近去聞一聞它的氣味,這樣寫出來,文章就比較生動了,同學們不妨試一試。
《廬山的云霧》教之惑--石磊 篇10
【教學目標】
1. 會認本課的生字新詞,運用看圖、聯系生活實際、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2.引導學生感受廬山云霧的特點,體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這些特點的。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及贊美之情。
3.感知總分段結構的特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精彩語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外擴展閱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廬山風景)教師相機介紹:廬山位于我國江西省的九江市,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游客。而到了廬山,不能不看的就是那里的云霧。(板書課題)
2.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去欣賞廬山的云霧。
(二)整體感知,理解詞語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這課的生字新詞,爭取把它們都讀對,爭取把每一句話都能讀通順。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詞可以查查字典,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周圍的同學。
2.課件出示詞語,先自由讀,再開火讀詞語。
重點指導學習以下幾個字:
(1)彌漫:注意這個字的聲母是“m”。
(2)漂:如果放在句子中還能讀對嗎?
在課文中還有一個“飄”字是風字部,你讀讀這句話。
【課件:在山上游覽,似乎隨手就能摸到飄來的云彩。
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變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小結:看來,漂浮在水面要用“三點水”的漂,而“隨風飄蕩”就是“風字部”的飄。
3.同學互相質疑:在這些詞語中,有哪個詞你不太懂?
師生共同解疑。
(三)感情朗讀,體會特點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思考廬山的云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根據學生匯報,教師隨機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自然段。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廬山的云霧給人留下的印象是“變幻無常的云霧,給廬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學生朗讀有關語句。
(2)指導朗讀:能通過你的朗讀把我們帶入這神秘的人間仙境嗎?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廬山的云霧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千姿百態”。
(2)自由讀第2自然段,找一找文中都描寫了云霧的幾種姿態。
(3)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種姿態的云霧,美美地讀給你的同桌聽,再說說你喜歡它的理由。
(4)全班交流。
(5)指導朗讀第2句。女同學讀描寫籠罩在山頭的云霧的句子,男同學讀有關纏繞在半山的云霧的句子。
(6)云霧的位置不同,姿態不同,作者打的比方也不同。誰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云霧的千姿百態?
(7)讓我們通過朗讀,再一次領略云霧不同的姿態吧!教師來讀第一句話,每一組同學讀云霧的一種姿態。邊讀邊想,通過這樣形式的朗讀,你又發現了什么?
(這段是按照先總起再分述的形式來寫的。)
(8)嘗試背誦。
讓我們把這美景、這優美的文字,永遠留在我們的心里,咱們試著背一背好不好,先回憶一下不同位置的云霧都是什么樣的?自己輕聲試著背一背。
誰愿意試著背給大家聽,其他的同學也可以小聲的和他一起來背。
現在我把表示云霧不同位置的詞語也去掉了,你還能行嗎?我們一起來!沒有把握的同學可以看著書讀一讀。
(9)總結:看來,這美麗的云霧已經常駐在你們的心間了!學習這一段時,我們通過總起句抓住了云霧千姿百態的特點,又通過朗讀,感受到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把這一特點寫具體了,讓我們領略到它神秘的色彩。
4.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課文中還有一個自然段也是用這種先總起,再分述的方式來寫的,誰找到了?
(2)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廬山的云霧還有什么特點?作者又是怎樣具體描寫這一特點的。邊讀邊畫出有關語句。
(3)全班交流。
(4)云霧的變化不僅姿態多,更神奇的是--它變化的速度還特別快!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這一特點嗎?自己先試一試。
(5)快看看這云霧又變成什么了?(課件出示四幅畫面。)
選一兩個你喜歡的或你想象到的云霧的樣子寫在這一段的末尾。
(6)你看,眼前的云霧說變就變--(學生嘗試填空)
【課件出示:眼前的云霧,剛剛還是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轉眼間就變成了】
【課件出示:明明是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變成了】
師:我們目不轉睛地看著,可是一眨眼,它又變了:
【課件出示:眼前的云霧,剛剛還是----,轉眼間就變成了----;明明是----,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她又變成了】
(6)總結:就在我們一眨眼一喘息的時間,這廬山的云霧就有這么多的變化,這就叫“瞬息萬變”。你覺得“瞬”在這里表示什么?
5. 學習第4自然段
(1)置身于這“千姿百態”的云霧之中,你們舍得離去嗎?欣賞到這“瞬息萬變”的云霧,你們還想踏上回家的歸程嗎?來到廬山的人們,都會有這樣的感受--
全班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指導朗讀:讀出我們對廬山云霧由衷的贊嘆,讀出我們依依不舍的留戀之情。
《廬山的云霧》教之惑--石磊 篇11
《廬山的云霧》是一篇描寫景物的文章,語言優美,膾炙人口。作者緊緊抓住廬山云霧的神奇絕妙,運用聯想、比較和比喻等方法,用優美的語句,傳神的文字,描繪了廬山云霧秀麗多姿、神奇多姿、神奇多變的景觀,作者借景抒情,把對廬山云霧的贊美、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出來,字里行間都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濃而不俗,含而不露。令人百讀不厭。
今天,上了第一課時,課后想想,感覺很別扭。 上課伊始,我請學生介紹自己去過的名山大川。雖然是六年級的學生,但也不會很條理的闡述。我就讓倪吳偉講述留給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全班只有他去過)。他講到了廬山:廬山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當我達到最高峰的時候,除了空氣格外新鮮,更覺得周圍的云都被我踩在了腳下,自己好像置身于云海中。所以我覺得廬山很漂亮。我就接著她的話引出了課文:自古以來,就有泰山雄、華山險、廬山秀、黃山奇的說法。作者也和我們一樣,喜歡廬山, 他還將自己游覽廬山時的所見所想寫了成一篇優美的文章,這就是我們要學的課文:廬山的云霧。接下來,就是學習生字詞,通讀課文。以上環節都完成了,教學任務中還有一項是完成第一小節的講解。因為幾個問題出示順序的顛倒,第一課時的教學條理不是很清晰。我是這么來問的:作者為什么喜歡廬山?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除了云霧以外,還有什么景色呢?作者為什么特別喜歡廬山的云霧呢?它和其他云霧有什么不同呢?這樣的順序,當然學習效果會不盡人意,學生的思維被打亂了,一會兒上面,一會兒下面,就像在廬山的云里霧里繞啊繞的。無奈,下課鈴聲響了,只能帶著遺憾結束了這節課。
下午,我把第一課時的問題重新整理了一下,就當復習導入了:廬山上有哪些景物呢?作者最喜歡其中的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學生一下子就將“壯觀”這個詞找了出來。“變幻無常的云霧是怎么來展現它的壯觀的呢?重點抓住“瞬息萬變”、“趣味無窮”,體會云霧的多與美。讓學生閉上眼睛想像,自己就在廬山頂上,身邊、腳下全是云霧,置身云海的感覺,再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云海的絢麗與斑斕。
最后總結全課:正因為廬山云霧瞬息萬變、趣味無窮,十分壯觀,所以游客流連忘返,贊不絕口。
《廬山的云霧》教之惑--石磊 篇12
教學要求
1、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秀麗”和“流連忘返”造句。
3、初步認識總分段式,重點學習第2、3自然段的寫法。
4、憑借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小黑板、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出示圖片,簡介廬山的云霧
2、揭題,板書課題:廬山的云霧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學要求:讀準生字字音,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思考: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講了什么?
2、學生自由讀課文,討論思考題。
3、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糾正字音。
指名逐段讀課文,及時糾正,并說說每段講了什么?
三、齊讀課文,說說課文描寫了廬山云霧的哪些特點?
四、教學生字新詞
注意下列字的字形
幻添
重點理解下列詞語:
秀麗尤其纏繞變幻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五、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聽寫生字
秀麗尤其纏繞變幻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默讀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指導朗讀
第一句:“秀麗”是什么意思?(用找近意詞的方法)用秀麗說一句話,齊讀這句。
第二句:理解“尤其”廬山的云霧特別在哪里?指導有感情地朗讀1、2句。
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覽、漫步會有什么感覺?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
啟發想象,引讀。
3、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4、小結: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讀課文,找出中心句,用~~~畫出。
2、齊讀,說說這段是圍繞廬山云霧的哪個特點來寫的?(千姿百態)
3、輕聲讀一讀,說說“千姿百態”的意思,課文中的哪些句子寫出了“千姿百態”?
4、再讀課文,說說作者用什么方法具體寫出了云霧的千姿百態?
5、師生共讀課文。
6、指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比喻句的好處,引導背誦。
7、小結:圍繞中心句寫出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的特點。
8、討論學法:畫出中心句——認識云霧特點——理清總分關系——感受云霧景象——練習背誦課文
四、運用學法,自學第三自然段
五、檢查自學情況(讀、背、議,了解作者怎樣寫清廬山云霧特點的。)
六、齊讀最后一段
七、總結課文
1、配樂朗讀課文。
2、小結:總分的寫法突出了廬山云霧的三個特點——多、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3、引導學生背誦課文。
板書:
多
10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
瞬息萬變
廬山的云霧
《廬山的云霧》教之惑--石磊 篇13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會聽寫主要字詞。
2.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段落或句子,體會廬山云霧神秘和優美。
3.能給課文分段,認識過渡句的有關作用。
教學重點:認識過渡句的有關作用。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可用錄像、音樂和老師聲情并茂的解說創設情境)
2.揭示課題。
(一要讓學生讀好課題;二要讓學生理解課題的重點在于云霧)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思考:廬山云霧有哪些地方吸引你?
2.邊讀邊自學生字新詞,過一會兒聽寫。
3.反饋檢查
(第1題,學生可自由回答,甚至答沒有地方吸引我,老師也不要否定。但是所有的回答都要讓學生說一說從哪里看出來的,以引起全體學生的注意,加強學生對全文的感知。)
(第2題,教師應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聽寫,一方面是檢查自學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幫助學生重現課文所描寫的畫面。例如可這樣進行聽寫:廬山云霧的變化非常快,課文用了一個什么詞?霧來時,風起云涌;霧去時,飄飄悠悠。霧濃時,像什么(帷幕)遮住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又像給山川披上了一層什么樣(飄逸)的外衣?)
(三)再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直接描寫云霧優美的是哪幾個小節?
(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可在學生充分自學的基礎上組織小組討論,然后再進行課堂交流)
2.課堂交流,理清課文層次。
(3、4、5節描寫云霧的優美,那么,第1、2節呢?第6節呢?嘗試給課文分段)
3.回顧分段,體會過渡句的作用。
(1)剛才,我們采用的是抓重點段的方法分段,你還能用其他的方法或理由分段嗎?
(如:自然段歸并法等,要引導學生講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并且,要引導學生理解運用過渡句也可以分段,過渡句是:的確,廬山云霧,瞬息萬變,趣味無窮。這神奇的廬山云霧是哪兒來的呢?要抓住第一句的的確第二句的問句理解承上和啟下。)
(2)說明過渡句的兩個作用:一是連接上下文,承上啟下;二是有助于分段,理清文章的層次。
(四)精讀課文
1.自由朗讀第二段(3、4、5節),你最喜歡學習哪一節?
(主要目的是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給學生選擇學習內容的權利)
2.根據學生的喜好,組織學生自學。(不同的學生可以學習不同的小節)
自學思考題:
(1)想想這一節寫了什么?
(2)劃出自己最喜歡的描寫云霧的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寫的情景,并有感情的朗讀。
(3)*仔細體會,你所劃出的句子為什么會寫的那么好?(有興趣的同學做)
3.課堂交流。
(1)朗讀句子,教師適時指導。
(2)教師適當點撥句子的寫法。
(五)作業
1.抄寫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2.背誦課文第2、4節。
《廬山的云霧》教之惑--石磊 篇14
美麗的黃山
我爬過上海長風公園的鐵臂山,可沒見過黃山這樣陡峭壯麗的峰巒!今年暑假我同媽媽一起去瀏覽黃山,黃山的奇麗至今仍常深深地留在我的印象之中。
黃山的石真奇!有的像仙人背簍,有的像猴子觀海,有的像豬八戒吃西瓜,還有的像武松打虎……奇峰羅列,形態萬千。黃山的峰真險!上“天都”的路幾乎全是直上直下,與地面成90度直角。“鯽魚背”是在兩個山頂間架起的一座天橋,它高達1800多米,兩面懸空,底下是萬丈深淵,低頭一望,不禁叫人膽戰心驚。
黃山的云海真美啊!近看云海,像一層濃霧,把那些奇峰異景遮得無影無蹤,大風一吹,霧氣飄走,一個一個的奇妙景象又都展現在眼前;遠看,朵朵白云又像對對白色的蝴蝶圍繞著山巒設計者翩翩起舞;登高看,十里間,就像一片望不到邊的海洋,把一座座峻山淹沒,只露出一個個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島在云里時隱時現,漂浮變幻,使人感到如入仙境。
黃山啊黃山,你雄奇險峻,奇妙美麗,我深深地愛上了你,我希望能有機會再一次來欣賞你的豐姿!
《廬山的云霧》教之惑--石磊 篇15
班級:徐州市大馬路小學六(4)班
第一課時
師:請同學們看老師寫兩個字。(板書:廬山)認識嗎?
生:(齊聲讀)廬山。
師:你們聽說過廬山沒有?有人去過嗎?
生:我沒有去過,但我爸爸去過,他跟我說過。
生:我看電視時,知道有一個(座)山,叫廬山。
生:我是看地圖時知道廬山的。
師:同學們背誦過很多古詩,有沒有人是在詩中了解廬山的?
生:《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評:教學要有的放矢。摸清學生對廬山的了解為介紹廬山作準備。】
師:同學們,廬山在我國江西省的北部,緊*長江邊。毛主席寫的“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寫的就是廬山。廬山是世界文化名山,將來有機會你們都要去看一看。現在,我在“廬山”的后面加三個字。(師板書:的云霧)加了這三個字,課文的題目就是“廬山的云霧”。【評:這種“聚焦”式的出示課題的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讀這個題目,你看課文會重點寫什么?
生:這篇課文會重點寫廬山上的云霧。(師在“云霧”的下面加上點。)
師:讀題目要動腦筋,好多文章的題目會告訴我們要寫什么。讀了這個題目,我們看出作者重點要寫它的云霧。現在你腦袋瓜里面還會有什么問題?
生:為什么要寫廬山的云霧?(師板書:?)
生:廬山的云霧有什么稀奇的?
生:廬山的云霧是什么樣的?(師板書:?)
師:這兩個問題,于老師都明白。你們是想讓我告訴你們,還是自己到書里找答案?
生:在書里找答案。
師:有的同學可能想要老師直接告訴答案。——有沒有這樣想的?
生:(齊聲)沒有。
【評:簡單的是最有效的。于老師只賣了一個“關子”就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簡潔!】
師:好。打開書,拿起筆,默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加上拼音,把不懂的詞語作個記號,同時想一想剛才提的兩個問題。
(學生默讀課文,教師巡視,相機板書:幽谷、變化無常、騰云駕霧、飄飄欲仙、千姿百態、彌漫、瞬息萬變、一瀉千里)
師:這些詞語的意思我也懂,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們,你們是希望我現在告訴你們,還是希望自己讀書,聯系課文去理解?
生:我愿意聯系課文理解。
師:你們是學習的主人。——大家同意嗎?
生:(齊聲)同意。
師:請同學朗讀課文,第一,把課文讀得正確流暢,能讀出感情來最好。同時,一邊讀一邊思考你們剛才提的兩個問題和黑板上詞語的意思。這些詞語的意思一讀書就懂,不要老師講。學生自由讀書,讀得很認真。教師巡視指導,不斷的給予以鼓勵。)
【評:學生讀書時,于老師不斷地在學生中間走動,或表揚,或點撥,或糾正錯讀。使每個學生都感到老師在關注著他。】
師:讀了幾遍了?
生:我讀了三遍。
生:我讀了兩遍。
師:讀得很仔細。于老師最擔心的是同學們書讀不好,誰愿意讀第一段?(請一位同學讀,讀得很流利。)
師:這兩句話里面有5個生字,請同學們再讀一讀。(學生自由讀第一段。)
師:讀得真好。5個生字認識了嗎?(生齊聲:認識。)記住它們。請你接著往下讀。(學生接著讀書。)
師:讀得真好,正確、流利而且有感情。注意看,這一段有一個詞。(師板書:尤其)“尤其”這個詞,可以換一個什么詞?
生:可以換成“特別”。
師:“特別是廬山的云霧”。既然可以換成“特別”,那么“尤其”后面的話應該怎樣讀才有味道?前面的話應該怎樣讀?(師在“尤其”的前后加上“……”號。)自己讀一讀,體會一下。
師:誰愿意讀一讀?(請一位同學讀。)
生:(讀)“廬山的景色十分秀麗。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那變幻無常的云霧,更給它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師:好不好?
生:(齊聲)好。
師:誰愿意再練一練?(請一位同學讀,讀得很投入。)
師:一聽就很神秘。他強調的是后面的“尤其是變幻無常的云霧,”他的語氣讀得很重,提醒人們注意這一點。一齊讀一讀,體會一下。
(學生齊讀。)【評:抓住重點詞“尤其”指導讀書,既解釋了詞義,又揭示了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系。設計精巧!】
師:大家想一想。作者為什么不說“尤其是廬山的瀑布,更是雄偉壯觀”呢?
生:因為課題是“廬山的云霧”,主要寫的應是云霧,而不是瀑布。
師:噢,明白了,因為課題是“廬山的云霧”,所以他要特別強調云霧。謝謝你。剛才有好幾個同學劃出的不理解詞是“騰云駕霧、飄飄欲仙”請你們讀這兩句話“在山上游覽……”想站的就站,想坐的就坐,可以做一些動作。通過你們讀課文的動作、表情、語氣,我可以知道是不是理解了這兩個詞的意思。
(學生讀這兩句話。有的站著,有的坐著。讀到那兩個詞語,有些學生做起了動作。)
師:我請三位做動作的同學到廬山來游覽。(三位學生上來)(師指著黑板前說)這是廬山的小道,你們到這里來高興不高興?(三人齊聲說:“高興。”)那請你們笑一笑。(三人嘿嘿笑了幾聲。學生和聽課教師見狀哄堂大笑)這笑聲怎么有點哭的聲音,再笑一笑。(三人又嘿嘿地笑了幾聲)【評:相機讓學生放松,方法巧妙。只有放松情緒,才能把學生的才能發揮出來。這方面,于老師是高手。這也是于老師挖掘學生潛能的奧妙所在。】看下面的老師,都在山下,我們在山上。游覽就是放松的,散步就要隨便走走,不要緊張。注意,山上山下到處是云霧。其他同學讀書,請他們三位做動作。
生:(齊聲)在山上游覽,似乎隨手就能摸到飄來的云霧。(三人伸手向空中摸去)漫步山道,(三人慢慢地走,邊走邊看)常常會有一種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三人伸開雙臂,上下擺動作飛行狀)(聽課教師中發出一陣笑聲)
師:做得好。我看你馬上就要變成神仙了。“騰云駕霧”還可以怎么做?
生:我覺得還可以像孫悟空那樣。(說著模仿孫悟空打眼罩遠眺的動作)(師生哈哈大笑)
師:你剛才怎么沒有做出來?大家再讀書,讓她做一做這個動作。
(學生讀書,女生做動作,逗得大家大笑。)
師:我也跟著成為神仙了。她這樣一做,我就想起《西游記》里的孫悟空,他騰云駕霧。(說著,于老師單腿直立,手掌翻遮在額前,作孫悟空遠眺狀。)(師生哈哈大笑)在你們心里不是出現了孫悟空的形象?(齊聲:是的。)這樣就讀懂了“騰云駕霧”。“飄飄欲仙”懂了嗎?(齊聲:懂了。)馬上就要成為神仙了。看了他們表演的動作,加上自己的想像,大家再讀書,就會讀得更漂亮。“廬山的景色十分秀麗……”要讀得美一點。【評:還概括的、抽象的詞義為生動具體的動作,生動、形象,使學生學得有滋有味。這才是“閱讀課”!】(學生齊讀第一段。)
師:誰來讀第二段?
生:(讀)“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師插話:千姿百態,劃這個詞的同學請注意,下面的話就是解釋千姿百態的。)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云霧彌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霧遮擋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師:“千姿百態”懂了嗎?(齊聲:懂了。)注意,我們讀書的時候要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中寫的景象。請大家一齊讀二三兩句,要一邊讀一邊想象,看腦子里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也就是要“過電影”。(學生齊讀二三句,教師板畫四座山峰。)
師:你們腦海里出現沒出現畫面?(齊聲:出現了。)我請四個同學,誰腦海里出現了“像是戴在山頂的白色絨帽”的形象?(請兩位同學)誰腦海里出現了“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的形象?(請兩位同學)請你們在山峰上畫出你想像出的形象,其他同學仔細看,看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樣。(四位同學畫,其他同學看。)
【評:板畫是于老師的“絕活”。這次,他讓學生參與畫,在畫中理解了詞義。真是“一畫勝百言”。閱讀就是“還原”,在于老師的課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師:懂了,從你們的畫中,我看出你們讀懂了,只是,你們的畫畫技巧還有待提高。再一齊讀下面的兩句。(學生齊讀)這兩句話的畫面書上有。(邊說邊出示投影)(指著畫面說)這就是云海,云霧彌漫整個的山谷像天邊的大海;云霧遮擋了山峰,又像巨大的天幕。好不好看?(齊聲:好看。)通過想像,通過觀察,這一小節一定會讀得更漂亮。讀。(學生齊讀這一節,讀得很投入,很精彩。)【評:這叫以畫促讀,以想象促讀。】
師:放下書,誰愿意把這一節讀給大家聽?
(請一位同學讀。)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好象來到廬山,見到了廬山的云霧。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第二課時
師:上節課,同學們一、二兩段讀得都很好,比我讀得好。我在備課時感到最難讀得是第三段。我一連讀了七、八遍都沒讀好,最后我又認真地讀了三、五遍。我讀了十來遍才讀好的。同學們,你們覺得第三段難不難讀?(生齊聲:不難。)唉,怪了,我怎么覺得難讀?既然這樣的話,我就請你們跟我比賽。敢嗎?(生齊聲:敢!)請你們先練習一下,然后和我比賽。
【評:這就是“蹲下來看學生。”于老師“降”下自己的水平,目的是提高學生水平。】
(學生自由練讀,教師巡視指導。)
師:準備好了嗎?(生齊聲:好了。)誰愿意和我比一比?(學生都舉了手)手舉高的,我不找,因為我知道你們都很厲害。我找一個手舉得不高的。(找一女同學)我想她不會比過我的。請大家當裁判。
(女學生讀書,讀得流利,有感情。)
師:壞了,找錯人了。(生笑)你叫什么名字?
生:朱麗麗。
師:不該找朱麗麗,該找朱麗。兩個“麗”當然厲害。說真話,聽了她的朗讀,我不敢讀了。
生:不要緊。
師:怎么不要緊?
生:你一定會讀得很好,我支持你。
師:有你的支持,我什么都不怕。別說朱麗麗,就是朱麗麗麗……我也不怕。說是這么說,不過我還有點膽怯。這樣吧,找個同學替我跟她比,誰愿意?(學生紛紛舉手)
師:為了有把握,請大家再練一練。朱麗麗可非同一般。(學生練得非常起勁。練后,請一女同學讀。)
師:你可要好好讀,替我爭光呀!
(女學生讀得流利,有感情。)
師:怎么樣?比過她沒有?(生齊聲:比過了。)朱麗麗,您說比過你沒有?
生:和我差不多。
師:差不多,就是說差一點,差得不太多。是嗎?不過,也得謝謝你替我參加比賽。
生:謝謝你給我一次比賽的機會。
師:真好,握握手。有照相的嗎?給我們照張相。(環顧四周)很可惜,我們不是領導人,不然早有人照了。(師生大笑)我非要找個超過她的。(找一位男生)沉住氣,一定經超過她。
師:怎么樣?超過沒有?(齊聲:超過了。)朱麗麗,你說超過了沒有?
生:他讀得比我好。
師:多謙虛!謙虛是美德。不過我覺得,他讀分號時沒有你停頓的好。誰再來替我比?找我的一家子,于瑾瑾來替我比。大家聽好。(于瑾瑾同學讀,讀得很好。)
師:姓于的讀得怎么樣?朱麗麗你說怎樣?
生:好。
【評:于老師是一位好演員,又是一位好導演。他這里“導”、“演”了一場讀的比賽。把學生的讀書積極性都“哄”了出來。這是“重情趣”的最好體現。】
師:大家說呢?
生:好!
師:好就好在于瑾瑾同學讀的“剛剛”、“明明”。(板書“剛剛”“明明”)“剛剛還是隨風飄蕩的一縷輕煙。轉眼間就變成了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鳳的白馬,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又變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你們說快不快?“瞬息萬變”是什么意思懂了嗎?(生齊聲:懂了。)“瞬”就是眨眼,“息”就是喘氣。一眨眼、一喘氣的工夫就是“萬變”,能不快嗎?再讀一讀。
師:剛才,有幾位同學替我比賽,給于老師增了光。還要不要我與她比?(生齊聲:要!)是不是要出我的洋相?(生齊聲:是。聽課教師大笑。生又趕忙齊聲說:不是。)
生:于老師看你的本領了。
師:不是出洋相,是看我的本領。謝謝大家給我這個機會。我下面親自與朱麗麗比,請大家當裁判。(師讀,讀得好。但在最后故意把“一座冰山”讀成“一座座冰山”)
生:讀錯了!多讀一個字。
師:多讀了一個什么字?
生:把“一座冰山”讀成“一座座冰山”。
師:我看差不多,這樣讀也行。
生:不行。前面是“一匹白馬”,后面就要“一座冰山”,不能變成“一座座冰山”。
【評:妙!多讀了一個字,讓學生多了一次品味課文的機會。】
師:噢,原來這樣。謝謝同學們給我指出了錯誤。書讀到這時,我們可以看到廬山的云霧的確太迷人,所以作者都不想回去了。請齊讀最后一小節。(生齊讀最后一小節)
師:讀了這么長時間的課文,這些詞語的意思,心里是不是明白一點了?(生齊聲:明白了。)雖然不一定能說出來,但心里能明白就行。想不想看看廬山的云霧?(生齊聲:想。)如果有些詞語還不太明白,看看錄像就清楚了,請大家看錄像。(學生看配有課文朗讀的廬山風景錄像)
師:美不美?(生齊聲:美。)看了錄像,這些詞語是不是更明白了?(生齊聲:是)還有哪個詞沒有懂?
生:幽谷。
師:看黑板(師板畫山峰之間的山谷,指畫)這就叫山谷。“幽”不好解釋,山峰之間,光線暗不暗?山谷深不深。你說大山之中,靜不靜?還有些讓害怕?(生:是。)大概這就是“幽”的意思。這些詞語要真正理解,還要多讀書,隨著年齡的增長,見識的增多,才會真正理解。
師:同學們,今天來了許多外地的老師,他們明天要在市內游覽一下。你最希望他們到哪個地方游覽?(學生舉手)不要說,先寫下來。徐州有什么好玩的?把你最希望他們去的地方,寫一段話用上“尤其”。把希望去的地方的原因簡單地寫一寫,最好是用上“千姿百態”和“流連忘返”。這些老師中還有一些“美食家”。什么是“美食家”知道嗎?就是“好吃”!請你把徐州的小吃也介紹一下。也可以把你們的學校寫一寫。寫成一段話。寫字,要注意優勢。頭正、身直、臂開、足安。看誰寫得又快又好。
(學生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介紹玩的。(找一女生讀)其他同學認真聽。
生:徐州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我們這里有6大景點。(師插話:把第二次“我們徐州”刪去。)有龜山漢墓、云龍山、云龍湖、淮海戰役紀念塔、戲馬臺和楚王陵。我希望老師能去云龍山游覽一下。云龍山一定會讓大家流連忘返。
師:我發現一個問題,沒有“尤其”這個詞?看看在哪里加上。
生:在“我希望……”前面加一句。
師:回去改一改,還有介紹玩的嗎?
生:徐州有許多好玩、美麗的地方。有云龍公園、南郊公園……尤其是云龍公園,里面什么都有。有千姿百態的青松,有水平如鏡的小湖,還有許多花卉。你去了一定會流連忘返。
師:有介紹學校的嗎?
生:我希望老師去我們美麗的學校,我們會把我們的本領給大家看。(師插話:把我們成果展示給老師看。)尤其是我們的鼓號隊,還在全國的比賽中獲過第一名呢!如果老師們看了鼓號隊的表演一定會夸我們的。
師:好。還有介紹吃的嗎?老師們現在最需要吃的。(笑)
生:徐州有很多小吃。有“小土豆”、“肯德基”、“老三房”、“麥當勞”等。尤其希望老師們去“麥當勞”,里面什么都有,有雞腿、面包、飲料等。如果你去,絕對會不舍得離去。吃了這頓,還想那頓。(大笑)
師:其實是你吃了這頓想下頓。我代表老師們謝謝同學們的介紹。
【評:學以致用好。“寫”即讓學生練習了運用所學的詞語,又發展了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這就是讀寫結合,就是于老師說的“重遷移”。】
【總評:這是情趣盎然的語文,這是實實在在、以讀為本的語文實踐課。給人以藝術的享受,教育科學的啟迪。首先,于老師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這是他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的表現。設疑、激趣,使學生沒有感到是在上課,好像是在和于老師一起交談、活動。特別是在讀第三段時,于老師導演了一場比賽,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真正做了一回學習的主人。讀書聲、討論聲、笑聲,洋溢在教室中。其次,練的方式靈活多樣,科學有效。解詞有章有法,在讀中悟,在畫中解,在動作中體現……。讀書目的明確,要求具體,一層一層地深入。學生讀得有滋有味,實實在在,寫得也生動活潑,而且有的放矢。】
《廬山的云霧》教之惑--石磊 篇16
定位 ——《廬山的云霧》教學思考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67
定位 ——《廬山的云霧》教學思考
《廬山的云霧》這一課我是不怎么會上的,因為小學語文教學大師于永正先生的這節課在我的頭腦印象非常深刻。多年前,我在老家就聽于老師上了這節課,聽了以后,我本人就被云霧之美感動了,這種感動一直到現在,我一直思考,假如我上節課,我很難達到給予學生持久的感動。于老師的教學已經在我的頭腦中定位了,這種定位是一種非常美的定位。現在的我還沒有到過廬山,我覺得我一定會去的,那時我一定能夠誦起云霧,感受著蘇教版這篇課文給予我的世界。【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kongtiaoguanjia.com】
因此,讀這篇文章,我一直是想著“定位”這個詞。我試圖尋找以什么樣的方式給學生定下一個永恒持久的“位”。
一是這課的幾個詞,是個“位”。這課有幾個詞怎么也得成為孩子生活的必需。比如“變幻無常”、“神秘”、“騰云駕霧”、“飄飄欲仙”、“千姿百態”、“巨大天幕”、“瞬息萬變”、“云遮霧罩”等。這些非常有動感。把這種動感交到學生心中,閱讀之“位”就容易定了。
二是背誦課文是一種定位。背誦不只是為了考試,不只是沒有積累,如果用“定位”的思維來認識,那背誦的另一種功能就自然體現出來。在這一課中,這種功能的表現便是享受廬山之美,這種美要想成為一種永恒,那就是藝術化背誦才能夠達到。
三是研究研究讓這篇文章變厚成書,這是第三種定位。雖然我們不可能人人學習這課都能夠到廬山,但網絡信息這么多,讓學生利用資源研究研究,在班級成立研究小組,讓更多的學生把自己的認識組合起來,也許這一課就會更久地保存在人的記憶中。探究性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是我們老師應該想辦法來做的。這幾天,我在讀著王宏甲寫的《中國新教育風暴》這本書,這本書告誡我們新課程老師,探究性學習是一條非常好的路,我們要把這條路鋪在課堂中,鋪在學生的心中,鋪到世界里,不能僅僅地鋪在試卷中。我們不可一味認為孩子太小,不適合探究,我們不能認為這一課,如果也去探究,會打破文章的美。我們應該改變思維,讓學生認識的更多。要想讓學生愛上廬山云霧,享受云霧世界,那就應該引導學生讀超過這篇文章3至5倍量的廬山世界,這也是減輕學生負擔之舉。
另外,這一課用了好多“一”這個字也非常有價值,我們用這些“一”也可為學生定位。比如,“常常會有一種騰云駕霧……的感覺”、“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隨風飄蕩的一縷輕煙”、“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風的白馬”、“它又變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六個“一”連接在一起,也是一片好美的云霧光景。
提供 高子陽
轉載自鳳凰語文網
《廬山的云霧》教之惑--石磊 篇17
作者:謝仁萍 轉貼自:梅嶺小學 博客 點擊數:44
《廬山的云霧》-教學隨感(原創)
謝仁萍 發表【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kongtiaoguanjia.com】
《廬山的云霧》課后要求用“流連忘返”一詞造句,在教學第四段時我就引導學生結合前文的學習理解意思,問他們“廬山云霧雖然很美,但你必須離開廬山了,你愿意嗎?”學生回答舍不得離開,還想在那里看看走走,我相機出示“流連忘返”,并讓學生聯系上下文說說這個詞的意思。在自由造句的過程中,學生混淆了“流連”和“留戀”,我讓孩子進行比較他們的異同點,雖然他們都是“舍不得離開”的意思,但“流連”限指自然景色,名勝佳境等;“留戀”通常指故鄉、母校、親人等。在此基礎上,我再讓學生結合現實生活經歷,想想什么地方讓你流連,久久不愿離去,能夠正確的用“流連忘返”造句。
桑蘭的事跡非常感人,教學這篇課文應讓孩子多讀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使文章的語言和人物的精神深深留在學生心田,積累語言,豐富情感體驗。學習第三——六自然段時我放手讓學生圍繞初讀時提出的“他是怎樣微笑著接受一切的”這個問題自學,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可以多讀讀,多想想,加深體會。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同學聽,把感動的地方讀給同學聽,再讓學生互相評議、交流。集體討論時,我引導學生從桑蘭的語言、動作、神態,特別是照片上桑蘭的甜美動人的微笑中深入感悟桑蘭的堅強不屈和積極樂觀,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感動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kongtiaoguanjia.com】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課堂中我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逐步揣摩,誦讀領悟,領會其中豐富真摯的情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教學中學生圍繞課題自主提出問題,自主展開探究,自主交流信息,在探究中體驗了語文學習的樂趣。
梅嶺小學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