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恐龍》一課談現代媒體與語文課的整合(精選14篇)
由《恐龍》一課談現代媒體與語文課的整合 篇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21
由《恐龍》一課談現代媒體與語文課的整合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出能思考會創造的人。”在這個多變的社會,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知識日新月異,需要的是具有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才。如果我們再靠傳統的注入式教育已無法讓現在的孩子去適應未來的世界。因此,充分借助現代教育媒體,對于優化第一范文教學過程,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發揮語文學科的功能,拓展學生創新思維等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第一范文教學中,教師作為一個“創造的引導者”,如何借助現代教育媒體,激發“創造者”——學生的學習動機,發揮創造的潛能呢?下面就多媒體課《恐龍》一課,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師生協作,認真鉆研教材。
《恐龍》是一篇知識性短文,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形態以及生活習性,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恐龍的喜愛。但是恐龍畢竟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幾千萬年的史前動物,離學生的生活十分遙遠。如果教師只憑借一張嘴、一支粉筆進行教學,很難使學生充分感知課文,領悟情境,反而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學效果往往不盡人意。究竟怎么樣才能讓學生能夠從一開始就對恐龍有個大概的印象呢?為此,我鼓勵學生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網查詢恐龍的相關資料,然后有條件地把資料打印出來或者重要的記錄下來,讓大家在班隊課上進行恐龍知識的交流,從而學生初步了解一些恐龍的知識。
我深刻認識到語文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充分感知課文所反映的情境,為了讓學生感知課文領悟情境,我做了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借助網絡資源,查到了很多相關資料,并協同電腦老師一塊制作了《恐龍》的課件。在制作過程中,為了體現各種恐龍不同特點的效果,我們反復查閱資料,集文字、聲音、圖像于一體,竭力再現史前恐龍生活時代的場景和意境,力圖使學生身臨其境,獲得生動、真實、親切的感受,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借助媒體,營造學習氛圍。
(1)錄象導入課題,激發興趣。
在教學時,一開始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就播放了有關恐龍生活場景的錄象。當畫面上出現成千上萬不同種類的恐龍在地球各個角落里奔跑的宏偉場景時,學生們都睜大了眼睛,驚嘆不已。我微笑著念旁白:在6千萬年以前,地球上到處都是恐龍,恐龍就是地球的主宰。那么恐龍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呢?我們人類對他們進行了哪些研究呢?今天老師和大家一塊來學習新課《恐龍》。這時,學生通過視聽去感受,看到那么多不同種類的恐龍,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就一下子被撩拔起來了。
(2)分類教學,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借助形象的比喻介紹恐龍是本課的語言特色。由于恐龍生活在遙遠的古代,誰也沒見過,其種類、外行和習性都是科學家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所進行的研究推測。為了讓學生了解不同種類的恐龍形態、生活習性等,我設計課件時候力求圖文結合,即每一種恐龍都和相應的圖片和文字說明相配。教學時,為培養學生自學能力,首先讓學生通過自習小組討論,填寫恐龍種類和特點表格,再進行小組歸納,互相補充。
語文課是貫穿語言文字訓練為主線的,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充分做到在讀中體會作者是怎么樣通過語言文字來描繪不同種類恐龍的不同外形,并讓學生逐詞逐句讀中理解行文中多處運用了比喻方法進行的描述。從一個句子、一段話,從文中的插圖、環境描寫入手,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結合起來,納入已有的認識體系,并尋找出某些聯系,從而產生新的組合,在討論中相互啟發,教師只在一旁適時點撥。這正是“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學生的學全在能逐漸自求得之。”例如教“雷龍”時,我先讓學生找出有關雷龍的句子讀一讀。并問學生為什么叫它“雷龍”呢?雷龍的特點到底是怎么樣的呢?誰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然后在雷龍的鳴聲中,龐大的雷龍形象圖出現了,邊上再配上大象走來的圖片,讓學生說說,寫雷龍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呢?除了打比方,還將雷龍與生活中能見到的動物“大象”做了一個生動的比較呢!學生既讀懂了課文,也掌握了寫作方法,一舉兩得。
由于課前的大量閱讀,在教學中,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對各種恐龍的特點,形態、習性進行了深層次地探討,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他們不斷探索,不斷發現的欲望。通過反復朗讀體會,學生對研究恐龍的興致愈發濃厚起來。
(3)課尾設疑,留有余味。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由于前面很多相關恐龍知識激起了學生濃厚的探究興趣,所以當最后一段出現,恐龍的滅絕到今天還是一個謎團時,孩子們表現除了極大的研究興趣和決心。我便放手讓學生談論研究,通過各種資料的搜集,以你的觀點,你猜測一下恐龍是怎么滅絕的?“軟性問題”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允許學生各抒已見,讓思維有靈活度和自由度。孩子們的各種設想引得周圍聽課教師哈哈大笑。因為課堂上時間不夠,我布置學生課后再去找些資料討論研究一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查尋資料的能力,準備來個“恐龍知識競賽”。這樣就能刺激不同層次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提供有利條件發揮學生的潛能而培養其創新思維。
通過教學實踐,我體會到媒體的運用能使語文課增色不少,但它不可能完全代替語言文字本身,不可能代替所有的教學手段。在運用過程中,怎樣做到恰到好處,化難為易,需要今后的不斷實踐探索及同行們的集思廣益。我堅信解放思想,敢于嘗試,就一定能把語文教學與多媒體手段完美地結合起來,進而取得語文教學的最佳效果。
提供依戀晴
轉載自廬陽教育論壇
由《恐龍》一課談現代媒體與語文課的整合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畫面中的恐龍,了解恐龍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環境。
2.能用比較清晰、準確的語言描述觀察到的恐龍特點。
重點難點:
觀察、比較畫面中的恐龍,了解恐龍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環境。
活動準備:
圖片《回到恐龍世界》,相關恐龍的基本介紹。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共同閱讀幼兒用書中第16~17頁的內容,引發幼兒探究恐龍世界的興趣。
1.第16頁上有兩只恐龍正在打架,你能看出來兩只恐龍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哪一只恐龍看起來更兇猛?
2.恐爪龍看起來更兇猛,它的爪子是什么樣的?哪一個圖是它放大的爪子?你怎么知道的?
3.凌齒龍看起來是什么樣子的?它的爪子、牙齒分別是什么樣子的?
4.第17頁上畫了幾種恐龍?三角龍用什么來保護自己?劍龍用什么來保護自己?
二、請幼兒自主閱讀幼兒用書第18~21頁的內容,仔細觀察畫面中各種恐龍的外形特征,并和身邊的同伴說一說。教師在幼兒自主閱讀和互相講述的過程中巡回指導,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
1.在這個完整的畫面中有很多只恐龍,你認識哪些恐龍?
2.和同伴說說你看到的恐龍是什么樣子的。
三、圖片,玩“你說我猜”游戲,幫助幼兒進一步觀察和比較恐龍的相同和不同之處。教師先說明玩法,并試玩一次:每一次請一名幼兒站在圖片前,當猜恐龍的`人;教師先指出一只恐龍讓其他幼兒看到,然后請他們分別說一句話描述他們所觀察的恐龍的外形特點,猜恐龍的人依據描述該恐龍的特點,知道幼兒指出所描述的恐龍。
四、小結
活動反思:
恐龍是孩子們心中最神奇的一種動物。幼兒對恐龍有了一定的興趣和認識,所以希望能通過這一活動的學習,不僅能讓幼兒了解一些恐龍的種類、形態及生活習性等知識,還要讓他們將這種探究延續到課外,培養幼兒對恐龍知識的持久興趣,激發幼兒主動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由《恐龍》一課談現代媒體與語文課的整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游戲棒架起彩泥的方法,發現“三腳架”具有穩定性。
2、在制作“三腳架”的過程中能發現并樂意解決問題。
3、喜歡科學探究活動,體驗操作和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游戲棒、橡皮泥、扭扭棒、竹簽、鈴鼓等。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游戲棒和橡皮泥,初次嘗試用筷子把彩泥撐起來。
1、出示游戲棒和橡皮泥。
(1)這是什么?我們平時是怎么玩的?
(2)看誰能用一些筷子把橡皮泥穩穩地撐在桌上,想接受挑戰嗎?
那待會就請小朋友去試一試,可以多選幾根游戲棒哦,然后稍稍用點力插進橡皮泥里,
插完后要稍稍調整角度,松開手試試會不會倒,會倒就說明還沒有成功,還需要在繼續試,
如果能撐起來不倒,說明你成功了,那就請你把成功的作品放桌上不動,人走到座位上休息一下,好嗎?
現在就請小朋友用桌上的材料去試試看,誰能用游戲棒把橡皮泥撐起來,讓橡皮泥穩穩地站在桌上?
看看你用了幾根筷子?
2、幼兒自由嘗試,教師指導。
3、交流嘗試結果。
(1)你們都成功了嗎?你用了幾根游戲棒將橡皮泥撐起來的?
(2)教師:誰來介紹下,你成功了沒有?你用了幾根游戲棒把橡皮泥撐起來的?
你是用什么辦法讓筷子起來的?上面怎么插的?下面呢?
(3)教師小結:我們在做的時候,每根游戲棒的一頭插在橡皮泥的中間,
要靠靠攏,高度一樣高,下面呢,要分分開,才能將橡皮泥撐起來的哦。
(比較幼兒的作品,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幼兒發現棒必須撐開才能站起來。)
二、第二次探索,嘗試用最少的游戲棒將橡皮泥撐起來。
1、交代操作要求。
師:剛剛大部分小朋友都成功了,沒成功的也不用灰心,等會老師給你們機會繼續完成!那接下來我們要接受新的挑戰咯!你準備好了嗎?那聽清楚了:我想請你們試一試,用最少的游戲棒將橡皮泥穩穩地撐起來。是用最什么的游戲棒將橡皮泥撐起來?是要比一比誰用的游戲棒最少哦?再試試看吧!
2、幼兒探索,教師指導。
3、交流操作結果。
你最少用了幾根游戲棒把橡皮泥撐起來了?(3根) 有沒有比3根更少的了?
4、小結。
我們發現,圍繞一個中心點,把三根游戲棒搭成一個三角形,就能又方便又穩固地把橡皮泥撐起來。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三腳架”。
三、介紹各種“三腳架”,結合生活,談談三腳架的作用。
1、人們根據這個發現做了很多有用的架子,在生活中你有沒有看見過三腳架?它有什么用?
2、用課件演示各種三腳架。
老師帶來了幾張圖片,看看它們的三腳架在哪里?請你找出來? (請幼兒用筆劃出三腳架的`位置)
(1)出示相機三腳架圖片
師:看看這是什么三腳架?他有什么用啊?
(拍照的時候可以把照相機放在上面,這樣拍照就更穩更方便了)
(2)出示畫畫三腳架
師:那這個是什么三腳架?
(可以在上面畫畫,有了這個三腳架啊,就可以把紙架在上面畫畫了,很方便)
(3)出示三腳凳圖片
師:看看這張凳子和我們坐的不一樣吧,它有幾只腳?所以我們叫它三腳凳。
(4)出示多層三腳架
師:這個呀是多層三腳架,它的每一層都可以用來放一些生活用品,可以放很多東西,不占地方,非常方便。
(5)出示架子鼓圖片
師:看看這張圖片中哪里有三腳架?圓圓的那個可以敲出聲音來的是什么啊?(鼓)
在鼓的下面有三腳架,所以叫它架子鼓。
四、用三腳架原理制作“架子鼓”,體驗成功的樂趣。
1、介紹材料及制作要求。
這里有一些竹簽和扭扭棒,請你們用“三腳架”的原理,三人合作制作一個鼓架,把鈴鼓撐起來。
一個人拿住竹簽,一個人用扭扭棒把竹簽扎緊,注意要多扭幾圈。 再把三根竹簽撐開來,擺成三腳架的樣子。
(請個別幼兒配合示范)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提醒幼兒一定要把竹簽扎緊。
3、展示作品,請幼兒演奏,感受成功的樂趣。
由《恐龍》一課談現代媒體與語文課的整合 篇4
作者:沈高明 發表時間:2004-4-28 閱讀次數:288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步讀課文,激發學生對恐龍的興趣。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理清文章層次,學習第一自然段。
4.初步學會在網絡上查找資料。
教學過程 :
一、揭題激趣
1.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寫的是一種曾經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復存在的爬行動物。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么動物?
2.師板書課題,生齊讀。
3.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你想知道些什么?
4.質疑,交流。學生可能會提出這些問題:
(1)恐龍有哪些種類?它的外形是什么樣子的?
(2)恐龍以吃什么為生?
(3)恐龍是怎樣生育后代的?
(4)恐龍為什么會滅絕了?
二、初讀指導
1.檢查預習。
2.出示生字詞:
漫游 輕型 神秘 鋒利 消失
龐然大物 望而生畏 展翅高飛
3.指名讀,競賽讀,學生教讀。
4.聯系上下文、觀察插圖、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這些詞語。
5.自由交流,師相機點撥。
6.出示生字,指名讀,說說就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寫錯。
7.師標示出易錯處,重點指導“恐、漫、梁、戚”等字。
8.用鋼筆描紅。
9.齊讀生字詞。
10.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
三、理清層次
1.快速瀏覽,說說自然段主要介紹了什么?
2.交流,師總結:
(1)恐龍生活的年代及數量。
(2)介紹恐龍的種類及形態。
(3)介紹恐龍的親戚。
(4)介紹恐龍吃什么。
(5)介紹恐龍如何生育后代。
(6)講恐龍神秘消失為人類留下了一個謎。
3.試著分段。
4.交流:(1)、(2-5)、(6)
四、上網查找資料。
1.在標題欄里輸入“恐龍”,再敲“回車”。
2.根據自己的興趣去瀏覽內容。
3.查找“恐龍生存的環境”。
4.交流。
5.看看文中怎么為我們介紹的。
五、教學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2.說一說,你從這一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3.引導學生抓住“兩億年”、“大片大片”、“密密”、“到處漫游”、“遍及整個世界”等詞語來感悟恐龍生活年代之久遠,生活條件之優越,活動范圍之廣及數量之多。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5.齊讀。
六、作業 鞏固
1.抄寫生字詞。
2.進一步查找有關恐龍的資料。
由《恐龍》一課談現代媒體與語文課的整合 篇5
恐龍生活在非常遙遠的古代,而且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幾千萬年的史前動物,離學生的生活十分遙遠。我想如果教師只憑借一張嘴、一支粉筆進行教學,很難使學生充分感知課文,領悟情境,可能還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教學效果不盡人意。為此,我鼓勵學生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網查詢恐龍的相關資料,然后有條件地把資料打印出來或者重要的記錄下來,讓大家在晨會課上進行恐龍知識的交流,從而使學生初步了解了一些恐龍的知識。
以前做過一個《恐龍》的課件,內容比較豐富,本想拿出來操刀,無奈教室投影中控壞了,上了一節光禿禿的《恐龍》。
我深有感觸的是媒體的運用能使語文課增色不少,充分借助現代教育媒體,對于優化課件教學過程,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發揮語文學科的功能,拓展學生創新思維等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運用過程中,怎樣做到恰到好處,化難為易,需要今后的不斷實踐探索和大家的集思廣益。
由《恐龍》一課談現代媒體與語文課的整合 篇6
《恐龍》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中的一篇知識性短文。文章通過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孩子們心中最神奇的一種動物。以平時學生對恐龍的興趣和認識來看,我想孩子們對這篇課文一定很感興趣的,所以我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多花了些氣力,希望能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達到不僅能讓孩子們了解一些恐龍的種類、形態及生活習性等,掌握介紹一種物品的方法,還要讓他們將這種探究延續到課外,培養學生對恐龍知識的持久興趣,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以達到持續發展的目的。下面就《恐龍》一課的教學,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預備期——課前查閱相關資料。
恐龍生活在非常遙遠的古代,而且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幾千萬年的史前動物,離學生的生活十分遙遠。如果教師只憑借一張嘴、一支粉筆進行教學,很難使學生充分感知課文,領悟情境,可能還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教學效果不盡人意。為此,我鼓勵學生回家查詢恐龍的相關資料,然后有條件地把資料打印出來或者重要的記錄下來,讓大家在晨會課上進行恐龍知識的交流,從而使學生初步了解了一些恐龍的知識。
同時我也做了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借助網絡資源,查到了很多相關資料,并制作了《恐龍》的課件。我們反復查閱資料,集文字、聲音、圖像于一體,竭力再現恐龍生活時代的場景和意境,力圖使學生身臨其境,獲得生動、真實、親切的感受,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觀賞期——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在教學時,一開始為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我就播放了有關恐龍生活場景的錄象。當畫面上出現成千上萬不同種類的恐龍在地球的各個角落里奔跑、嬉戲、漫游的宏偉場景時,學生們都睜大了眼睛,驚嘆不已。悠揚的音樂聲,美麗的畫面,拉近了孩子與文本間的距離。孩子們仿佛進入了恐龍的時代,他們興奮不已,對自己所要學習的對象又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
三、觸摸期——研讀文本了解特點。
恐龍生活在遙遠的古代,誰也沒見過,其種類、外行和習性都是科學家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所進行的研究推測。正因為如此,作者在文章多處運用了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使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為了讓學生了解不同種類的恐龍形態、生活習性等,我在制作課件時也力求圖文結合,即每一種恐龍都和相應的圖片和文字說明相配。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研讀課文,了解恐龍的教學中,先重點教雷龍,教會孩子們學習的方法。其余種類的恐龍以表格的形式讓孩子們自學。并讓孩子們在逐詞逐句朗讀中理解課文中多處運用的各種說明方法。例如在教學“雷龍”時,我先出示雷龍的圖片,讓孩子們猜猜這可能是書中介紹的哪種恐龍,并說說你判斷的依據。由于課前的收集資料,他們一下子就猜出了答案,接著讓他們說說雷龍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并且書上是怎樣描述的。然后通過體會雷龍的特點來學習作比較和打比方的兩種說明方法,最后再請學生通過朗讀把雷龍的特點告訴大家。孩子們既讀懂了課文,也掌握了說明方法,一舉兩得。
四、說演期——遷移方法模擬介紹。
孩子們掌握了說明方法,又收集了大量的資料,請他們以“我”的口吻來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恐龍,無疑是他們最興奮的一塊教學。先前,以書上雷龍為例,寫一段自我介紹,(嗨,大家好!你們認得我嗎?對了,我就是梁龍。我的身體可長了!猜猜我有多長?我從頭到尾足足有二十多米呢!我走起路來,就象一架移動的吊橋。別惹火我哦!惹火我可是要付出代價的:我會用長長的尾巴把你甩到天邊去!不過平時我可是很溫柔的,假如你在侏羅紀公園游玩時有小河無法趟過去,你只需撥打求救電話,我會立即趕來幫助你們過河的。哪位小朋友膽子大,我還可以讓他在我身上過一把滑滑梯的癮哦!)幫助學生理清介紹的順序,然后運用文中學到的說明方法作一番介紹。
五、探險期——拓展閱讀探索奧秘。
“你們猜測一下恐龍是怎么滅絕的?”將學生的興趣更廣泛地指向課外閱讀,探索這至今尚未揭開的神秘世界。有興致的可以相互借閱書籍,交流資料,觀看電影等。
假如能把這堂課設計為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課,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進行學習,提供了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網址,引導他們閱讀。我相信,利用網絡學習,不拘泥于課本,學生會有更多的體會。而對自我介紹某種恐龍的小練筆,也可以在網絡上自由書寫,討論交流。但愿筆記本的進入能改善我校的網絡環境,讓教師和學生能甘心在“網中掙扎”,并樂此不疲!
由《恐龍》一課談現代媒體與語文課的整合 篇7
《恐龍的滅絕》是人教版第四冊的課文,這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文中列舉了有關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詳略兼有。紛紜的說法,大膽的推測引發了學生對恐龍滅絕這個謎的探索。教學時重點引導學生分析這些說法的合理性,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
教學時,結合低年級的學生的身心特點,學習語文“以讀導學”為課堂的主要模式。讀中,要把課文讀通、讀懂,理解課文的意思;讀中,要積累、感悟,內化課文的知識,讀中,要思考、質疑,提高認識水平。要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對恐龍滅絕這個謎有探索的強烈欲望,懂得提出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主動參與、大膽質疑、合作學習、體味過程。
課時安排為兩課時,本課時的教學任務是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并在此基礎上感悟思考課文所引出的問題。
教學目標是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詞語。
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界現象進行科學探究地興趣和愿望。
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以讀為本,以讀導學。讓學生:
1、讀中理解文意。通過學生的個別讀,集體讀等形式,把課文讀懂,理解其中的意思,重點知道課文列舉了幾種有關恐龍滅絕的說法,特別是詳寫的“寒冷說”和“撞擊說”。
2、讀中積累語言。學會積累和運用詞匯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在學習課文時,對“說法、漸漸、慢慢”等詞語通過換詞來理解詞意,從而理解文意。如:“說法”可以換成“看法”、“猜想”等,讓學生明白文章所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也有猜測的成分,為激發學生探索恐龍滅絕秘密愿望埋下伏筆。
3、讀中思考質疑。對課文提出的幾種說法,不但要讓學生讀懂,更要讓學生學會思考、分析其中的合理性。《語文教學大綱》中提到:要正確處理傳授知識通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關系。知識是智力和能力的基礎,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過程,能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要引導思維的途徑、方法,鼓勵獨立思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提高認識水平。既然課文列舉的是還不能完全證實的原因,那么,它的合理性有多少呢?通過學生自己的資料收集、整理,理解、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你贊同的可以再把理由說充分點,你不贊同的請你說出你的理由。在這個過程中重點是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能力,學會提出問題,能通過各種方式包括全班公開辯論和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要能自圓其說。并引導學生體味其中的過程,學會思考的方法。分頁標題#e#
4、讀中遷移內化。識字、閱讀、寫作三位一體是我們跨越式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教學模式。通過前面的識字,閱讀教學和學生的拓展閱讀,學生對課文的學習有了新的認識,對課文引申出的問題有了自己的看法,特別是有關恐龍滅絕的原因,學生還有很多的說法,他們要寫下自己認為合理的理由;而從恐龍的滅亡想到其他物種的生存情況則是對學生思維的拓展,學會舉一反三,反思人類自己對生存環境的重視程度,從中悟出保護大自然、熱愛大自然。這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一個重要目標。
由《恐龍》一課談現代媒體與語文課的整合 篇8
《恐龍》說課稿常州市武進區坂上小學 沈華芳 我今天所上的這一課《恐龍》是蘇教版語文第六冊的第21課。這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形態及生活習性,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恐龍的喜愛之情。作者緊緊扣住文題,對恐龍做了較為全面具體的介紹。文章條理清楚,結構分明。首先,作者介紹了恐龍的生活年代之久遠;生活環境之優越:活動范圍之廣、數量之多。其次,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及形態。這一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作者為了具體說明“恐龍的種類很多,形態更是千奇百怪”列舉了身體龐大,踏步好似雷鳴一樣的雷龍;身體很長,走路好像吊橋在移動的梁龍;背上插著兩排三角形的劍板,尾巴上有四支利劍一樣尾刺的劍龍;以及臉上長有三只一米多長大角的三角龍。作者在第3自然段里還介紹了恐龍的親戚——魚龍和翼龍。魚龍生活在水里,體形像今天的海豚;翼龍身體的兩側長著翅膀,能展翅高飛。接著介紹了恐龍的生活習性。先介紹恐龍吃什么——“大多以吃植物為主,也有專門食肉的”;之后,重點介紹了陸地上“非常兇猛的肉食恐龍”——霸王龍。然后介紹恐龍是怎樣繁殖后代的。恐龍是卵生的,它們先生下外殼堅硬的蛋,當小恐龍破殼而出的時候,會得到老恐龍的細心照料,直到它們能夠找到食物為止。最后介紹了恐龍的神秘消失,為人類留下了一個謎。綜觀全文,作者以清新流暢的文字,生動形象地介紹了有關恐龍的知識,讀罷能給讀者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多種說明事物的方法并用是本文的最大特色。比較說明:如在介紹雷龍時,作者為了說明“雷龍是龐然大物”,就用了人們所熟知的大象來與雷龍作比較,說“它的身體比六頭大象還要重”,從而使讀者感受到雷龍身體之龐大。又如在介紹恐龍的親戚魚龍時,作者把魚龍同人們熟悉的海豚作比較,說它“很像今天的海豚”,如此說明使讀者對魚龍的外形有了形象的感知。比喻說明:如雷龍“每踏下一步就發出一聲轟響,好似雷鳴一般”就用了比喻說明的方法,使讀者對雷龍踏步時的情景有一個形象的感知。又如,梁龍“走起路來,好像是一架移動的吊橋”也是用比喻說明的方法來使讀者感受到梁龍走路時的有趣情景。再如翼龍“展翅高飛時,如同一架在天空中翱翔的輕型飛機”也是用了比喻說明的方法,使讀者對翼龍展翅高飛時的情景也有了一個極為形象的感知。數據說明:如介紹梁龍身體很長時,用了“從頭到尾足有二十多米”的具體數據來加以說明。又如介紹劍龍的時候,就用了“兩排三角形的劍板”和“四支利劍一樣的尾刺”來說明的;介紹三角龍時也用了數據說明的方法。正是因為作者用了這些說明方法,才使讀者對恐龍的種類、形態和生活習性有了具體而形象的了解。基于以上的特點,這篇課文我安排兩個教時:第一教時,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第二教時,1.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課文。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恐龍的類型及外形特點。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那么今天我所教的是第二課時,學生對恐龍比較陌生,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了多媒體課件。以下針對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作一說明:一 談話復習舊知引入教學,讓學生回憶課文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概念。二 精讀課文 第一段使學生明白正因為當時的條件適合恐龍生存,所以恐龍的數量很多,分布范圍很廣。第二段課文的2—5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我先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默讀,每一個自然段提了一個問題。學生默讀小組討論后再一起理解,在學生回答完前面三個問題“恐龍的種類有哪些,形態各有什么特點,恐龍的親戚是誰,它們又有什么特點,它們吃什么”后,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雷龍、梁龍、劍龍、三角龍、魚龍、翼龍和霸王龍,就出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找出這些恐龍來,教師逐個點擊。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各種恐龍的形態,我用了這樣的方法,先讓學生找出喜歡的恐龍的語句讀,重視朗讀訓練。接著讓學生上臺介紹自己喜歡的恐龍,把課本中的語言轉化為學生自己的體態語言。在講解恐龍是怎么生育后代時著重使學生理解恐龍這種獨特的卵生生育方式,并進行擴散性思維的訓練,讓學生說說還知道哪些動物也是這樣的生育方式。教學完2—5自然段后讓學生一起朗讀引出恐龍在廣闊的原野上奔跑、吃食、繁育后代這個生動的畫面,讓學生再一次去感知兩億年前恐龍的生活,再一次激起他們的興趣,為下面第三段中的內容激勵學生長大去探索恐龍神秘消失之謎作下鋪墊。最后一個自然段的教學旨在激勵學生好好學習,長大去探索恐龍神秘消失之謎。為了激勵學生這種探索欲望我在上課結束前印發了一份有關恐龍的資料供學生閱讀,還準備了一本有關恐龍奧秘的書供學生瀏覽。
由《恐龍》一課談現代媒體與語文課的整合 篇9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泥板法和短泥條粘貼的方法制作一件恐龍化石作品
2、能大膽地進行陶藝創作活動,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感受陶藝活動的樂趣,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恐龍化石》PPT一份,動感影集一份。
2、陶泥人手一份,工具、輔助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幼兒已制作恐龍作品,導入活動。
孩子們,你們喜歡恐龍嗎?
瞧!這些都是你們做的恐龍,誰先來猜猜,這是什么恐龍?它長得怎樣?這又是什么恐龍?它有哪些特征呢?
教師小結:你們真棒!認識這么多的恐龍。怎么現在我們生活中沒有恐龍了呢?
二、出示恐龍化石照片。
問:這是什么。
問:你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嗎。
(發言討論)教師總結:化石形成視頻(看回答問題情況)。
討論恐龍化石的組成部分:ppt幫助想象(頭頸,胸骨,脊椎骨,尾巴,四肢)。
三、教師示范。
1、小組討論:怎么做呢?
2、教師簡單演示,加強印象:1;制泥板 2;畫形狀 3;捏制龍骨 4;粘貼。
四、幼兒操作。
要求:兩人合作,運用短泥條粘貼的方法,完成一件恐龍化石作品。
教師重點指導:如何分工。
五、作品展示,評價總結。
誰愿意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的作品呢?哪組是最快完成的,請你們說說是怎么合作的?
由《恐龍》一課談現代媒體與語文課的整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遮蓋、連接等方法讓畫面豐滿。
2.喜愛生活的城市,培養遇到困難自己解決的勇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的照片若干。
2.細銀筆,色紙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欣賞介紹
通過參觀區角——我住的城市,激發創作的欲望。請幼兒介紹自己照片在哪里拍的。
(二)觀察、比較、組合
1.小恐龍住在城市里,放假了他要到森林去,向他的朋友們介紹他的城市。
2.小恐龍出示圖1。
A、小馬說:“原來你們城里人各管各過日子、沒有朋友。”
B、討論:為什么小馬會這樣說呢?(房子一幢幢自己管自己)
C、小恐龍該怎么對小馬說呢?(讓幼兒想主意:房子有高有矮、有前有后,一幢幢緊緊挨著,好像你拉我的手、我拉你的手)
D、嘗試在房屋之間用添畫的方式表現連接和重疊。在城里大家互相關心,手牽手可要好了。
3.小恐龍出示圖2。
A、老鷹說:城里好擠,哪像我們在天上可以自由自在地飛翔?
B、小恐龍說:城里有高架路的,于是他畫了一條高架路,朋友問:高架橋怎么是透明的呀?小恐龍為難了:怎樣才能使高架橋不透明呢?(請幼兒想辦法)
C、小恐龍先來到高架橋,高架橋上看得真清楚,彎彎的高架橋,左邊房子手拉手、右邊大廈肩并肩都是好朋友,高架橋真方便1
4.小恐龍把修好的圖畫給朋友們看(圖3)。
5.討論:畫面上什么先畫?什么后畫呢?什么地方“跳過去再畫呢?”想一想,還能有幾種方法來畫城市的房子和路?
6.朋友們都說城里真好!可是城里還有好多好看的建筑和道路,請小朋友也畫張城里的圖畫帶給森林中的朋友們看!
(三)幼兒創作繪畫
1.聯系生活經驗,聯想印象深刻的房子和道路。
2.嘗試表現某些前后關系,如房子手牽手,大廈肩并肩,房子和道路的交叉。
3.用銀色筆畫在深色紙上,注意畫面豐滿,線條疏密有變化,局部輔以蠟筆涂色。
(四)觀賞
使用底紋,連接成一幅城市地圖,用走迷宮的方法玩城市觀光的游戲,想想:有幾種路線可以走遍城市的景點?
附:設計意圖和評析
城市是我們生活、學習、成長的所在,它每天都有變化,這個變化是日新月異的。城市和我們的孩子一起成長,我們的孩子是我們這個城市未來的主人,這就意味著我們作為教師更有責任促使孩子們用自己的感官去關心、去發現周圍環境的變遷,去了解城市中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系。
在孩子們中,我經常聽到他們談論城市中的方方面面如“我家在X小區,門口有門衛看門的。”“我家樓下開了個超市。”“昨天,我爸爸媽媽帶我到新房子去了,那里離市中心很近!”這說明孩子已經漸漸地對周圍的變化發生了興趣,對成人語言的頻繁使用,可以說明他們是十分關心身邊的成人對城市的注解的,但是都只在似懂非懂之間。何不設計一個系列活動,讓他們真正地對自己所住的城市來個近距離的接觸呢?于是我就設計了這個系列活動。這個活動由:“我們居住的城市、世界著名城市、我們夢中的城市”三個部分組成。
在活動中,我先嘗試了攝影作品的展示,讓幼兒通過對各類地理環境、惡劣氣候的對比懂得了保護綠化就是保護了我們生存的地球的道理。還設計了外出的活動,讓幼兒通過直觀的感受了解到我們的城市在環保方面的成就,特別是感受到綠化植樹給人們帶來的好處,還讓孩子們做一回小小護綠使者為綠化環境美化城市出了一點力。
逐漸的,我發現孩子們對小樹、小草都比以前長了個心眼,散步時,小手里再也不見了小花的花瓣、小草的葉脈,孩子們自發地關心起自然角來了,還像模像樣地在花園里深呼吸,說“呼吸新鮮的空氣!”這比我們“千呼萬喚”都有用。
孩子們對城市的理解還在于對城市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了解。我覺得要使孩子們認識到城市并不是一個人的“孤城”,而是好多人的“群體”,大家在一起要友愛、互相幫助,要有合作的精神,要熱愛自己生活的城市。
于是我在系列活動中,設計了《小恐龍的城市》。這個活動是美S-活動,通過“小恐龍”這個角色來展開,我把情境設置在“小恐龍”把城市的圖片介紹給他的朋友們這個過程中。“小恐龍”和孩子們一樣生活在城市中,而朋友們在欣賞圖片時提出的種種疑問正是活動的技能難點、重點所在。強調了使用遮蓋、這一技能,這里,孩子不僅能理解遮蓋的意義,而且提醒了孩子們,城市里大家要手拉手肩并肩,相互團結、相互友愛。這是城市中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關系。使用錯的方法“高架橋怎么是透明的?”展開討論,讓孩子們從自己的認知經驗出發,自己尋求答案,自己解決問題。
最后我在講評時,用孩子們手中的作品連成一幅城市的地圖,孩子們說:“我的小區在樓下。”“新家在左邊”。把巨幅地圖投放到區角活動中,讓他們課余可以玩走城市觀光游戲,讓他們覺得自己的作品有更有趣的用處,從而加深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建筑是多維立體的,而且是龐大的,孩子對立體建筑的感受可以促使他們三維觀念的發展,而且建筑大多以幾何圖形為主,孩子可以通過幾何圖形的變形創造出更有意思的房子,打破局限在他們頭腦中方方正正的四方形房屋的印象。城市的概念其實并非局限在本土、本國,而且還存于與世界各國中,世界各國都有城市,了解外國的城市中的建筑,可以拓寬他們的眼界,了解到房子的多樣性、有趣性。
其后我設計了以創造、變形為主的美工活動,運用多媒體電腦進行,這是我的嘗試。因為電腦繪畫有色彩均勻、亮麗、圖形規整、容易變形的特點,孩子只要操作鼠標就能進行繪畫、修改,比紙面上作畫容易出效果,孩子們一定很喜歡這樣的嘗試。而且電腦打印出來的效果也不錯喲!
城市是我們大家的,孩子們有了這種熱愛生活的家園、保護生活的環境的欲望了,我想我們的孩子就能真正地了解生活的意義,了解為人的道理。
由《恐龍》一課談現代媒體與語文課的整合 篇11
20 恐龍
教學目標:
1、了解恐龍的種類、習性及生活環境,增加對恐龍的認識,激發學習興趣。
2、運用大與小對比的方法,根據已有的知識和想象來表現恐龍。
3、培養關注、熱愛、保護環境的情感。
教學重點:抓住各種恐龍的特征來表現恐龍。
教學難點:對恐龍外形和動態的概括、表現。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激趣
1.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寫的是一種曾經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復存在的爬行動物。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么動物?
2.師板書課題,生齊讀。
3.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你想知道些什么?
4.質疑,交流。學生可能會提出這些問題:(1)恐龍有哪些種類?它的外形是什么樣子的?(2)恐龍以吃什么為生?(3)恐龍是怎樣生育后代的?(4)恐龍為什么會滅絕了?
二、初讀指導
1.檢查預習。
2.出示生字詞:漫游 輕型 神秘 鋒利 消失龐然大物 望而生畏 展翅高飛
3.指名讀,競賽讀,學生教讀。
4.聯系上下文、觀察插圖、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這些詞語。
5.自由交流,師相機點撥。
6.出示生字,指名讀,說說就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寫錯。
7.師標示出易錯處,重點指導"恐、漫、梁、戚"等字。
8.用鋼筆描紅。
9.齊讀生字詞。
10.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
三、理清層次
1.快速瀏覽,說說自然段主要介紹了什么?
2.交流,師總結:(1)恐龍生活的年代及數量。(2)介紹恐龍的種類及形態。(3)介紹恐龍的親戚。(4)介紹恐龍吃什么。(5)介紹恐龍如何生育后代。(6)講恐龍神秘消失為人類留下了一個謎。
3.試著分段。
4.交流:(1)、(2-5)、(6)
四、作業:1.抄寫生字詞。2.進一步查找有關恐龍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二、講讀第1自然段
1、我們知道恐龍這種神奇的動物已經滅絕了,你們想知道恐龍出現在什么時候嗎?當時它們生活的環境又是怎樣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學生讀第一自然段
2、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3、百聞不如一見,我們一起去看看。(看圖)
二、講讀第2、3自然段
1、過渡:在兩億年以前這么多恐龍就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你想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嗎?讀讀課文第2、3自然段,看看課文介紹了哪幾種恐龍,在這幾種恐龍的名稱下畫一條橫線。
2、學生交流
3、這些恐龍中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種?找出來放聲讀,再說說這種恐龍的特點。
雷龍:大象在我們同學的眼中是很大的動物,雷龍的身體比六頭大象還要重,真是個龐然大物,把雷龍和我們熟悉的大象相比較的說明方法就叫--作比較。說雷龍走路發出的聲音就象雷鳴的說明方法叫--打比方。指名讀,讓大家感受到雷龍又重又大。
梁龍:二十多米,兩個教室連起來那么長,二十多米能不能換成很長,這種用數字來說明的方法就叫-列數據。齊讀,讓同學們都能感受到梁龍很長很大。
劍龍:指名上臺介紹,你對他的介紹滿意嗎?
三角龍:想象它的樣子,三角龍的臉我們看了都感到非常害怕,這就是--望而生畏。
魚龍:和海豚相比較。
翼龍:剛才我們看到翼龍飛得很輕巧,就象一架輕型飛機,這里就采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再讓我們走近翼龍。
4、課文中用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這些說明方法,使我們對雷龍、梁龍、劍龍、三角龍、魚龍和翼龍的形態特點有了很清楚的了解。除了課文中介紹的,你還知道哪些恐龍?
5、小結:同學們了解的可真多,難怪課文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就說:恐龍的種類很多,形態更是千奇百怪。課文的2、3自然段就是圍繞這一句來寫的。
三、那么這些恐龍它們吃些什么呢?在課文中找一找,哪一節能告訴你答案。
1、讀讀第四小節,看看哪些恐龍吃植物?哪些恐龍吃肉食?(學生交流)
2、霸王龍真有這么兇猛嗎?(男生讀)讓我們再一次感受一下它的兇猛。
四、課文除了介紹恐龍的種類和吃食,還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1、女生讀這一小節。
2、看來這些老恐龍都是稱職的爸爸媽媽,它們都能細心照料自己的小寶寶。
五、恐龍這種神奇的動物在地球上生活了一億多年,可是大約在6500萬年以前,這些恐龍突然神秘在消失了。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你們所講的原因都只是猜測,恐龍滅絕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今還是一個謎。但是我們相信,在不久的 將來,我們一定能解開這個謎。說不定解開這個謎的,就是我們班的哪個小朋友。
六、作業:收集恐龍相關資料。
板書設計:
雷 龍
梁 龍
16 恐龍 劍 龍
三角龍
魚龍
翼龍
霸王龍
由《恐龍》一課談現代媒體與語文課的整合 篇12
一、主題活動由來
我們與幼兒一起來到了龍潭湖秋游,孩子們知道了龍潭湖里有很多龍的建筑,所以得名龍潭湖,于是我們便與幼兒在公園里開始尋找龍,一名幼兒突然問我:“老師,龍潭湖里有恐龍嗎?”這一個問題,引起了全班幼兒的極大興趣,他們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對恐龍的認識,并提出許多關于恐龍的問題,如“恐龍是怎樣滅絕的”、“霸王龍為什么那么厲害”、“恐龍有多少種”······隨著孩子們的一個個的問題,探究恐龍的奧秘便在孩子們濃厚的興趣推動下產生了。
二、主題活動教育目標
1. 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了解恐龍的生活習性和特點,是他們嘗試用不同方法大膽表達他們對恐龍的了解。
2. 鼓勵幼兒用各種方式進行體驗和探索,在自主的活動中激發幼兒對恐龍的喜愛之情。
3. 引導幼兒用自然材料,創造性的組合出各種形態的恐龍,并能夠成簡單情節。
4.培養有序完成一項活動的能力。
5.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創造,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6.運用想象及創造力,展現自我對藝術表達的獨特性,在探索、創造與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心以及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7. 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8.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三、環境創設與利用
問題板:
1、在墻面上創設“我來告訴你”的欄目,將幼兒提出的問題及尋找到的答案展現出來,如:恐龍生活在什么年代、恐龍是怎么滅絕的、假如恐龍還活著等。
資料展板:
1、將老師、幼兒及家長收集的恐龍資料、模型展示在出來。
各游戲區相關內容:
圖書區:各種收集來的有關恐龍的書籍、圖片、磁帶和vcd。
美工區:制作恐龍、恐龍故事連環畫、恐龍服飾等。
建筑區:幼兒自己設計“恐龍家園”做為建筑圖紙,進行搭建并完善恐龍家園。
表演區:提供恐龍劇院、幼兒自編的劇本及恐龍的道具
家園聯系板:
1、利用家園碰碰車向家長出示主題活動網絡圖及教育目標、主要內容。
2、向家長展示幼兒活動的照片及作品。
3、提出家園合作建議:請家長協助幼兒尋找恐龍資料、記錄幼兒創編的恐龍故事、帶領幼兒參觀恐龍站,在家長園地里進行交流。
可利用的教育資源:
1、圖書:恐龍大世界、恐龍百科全書、
2、vcd:恐龍大世界、恐龍、侏羅紀公園等
3、故事:慈母龍媽媽、可惡的偷蛋龍等。
可利用的.周邊環境:
四、部分主要活動內容
(一)、我知道的恐龍
1、請幼兒收集恐龍的資料及實物。
2、組織幼兒對恐龍的種類進行分類,并討論每類恐龍的外形特征,總結其特點。
環境創設與利用
1、與幼兒一起收集恐龍的資料及實物,認識并了解恐龍。
2、與幼兒一起設計主題墻面“恐龍地帶”,收集各種材料里及資料在主體墻面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
家長工作
1、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有關恐龍的資料及實物。
2、帶幼兒到自然博物館去觀察各種恐龍,使幼兒對恐龍有初步的了解及認識。
(二)、恐龍的制作
1、請幼兒通過觀察恐龍的實物模型,尋找所需的材料,自己探索進行恐龍的制作。
2、繼續觀察恐龍的外形構造,引導幼兒能總結出恐龍的外形不同恐龍的外形特點,并能根據這些特點進行制作。
由《恐龍》一課談現代媒體與語文課的整合 篇13
《恐龍的滅絕》是新課標小學語文第四冊的一篇課文。這是科普說明文,課文介紹了恐龍在地球上生活的悠久歷史,科學家猜測恐龍滅絕的五種說法,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恐龍滅絕之謎的疑問。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重點,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和7個帶有生字的詞語,會寫詞語“嚴寒”;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借助關鍵語句體會科普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的邏輯性;
3、對恐龍滅絕之謎產生興趣,并有繼續探究的渴望。
教學重點、難點:能借助關鍵語句體會科普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的邏輯性。
由于科普說明文課文沒有具體的故事情節,往往會被我們肢解得只剩下知識的條條杠杠;由于敘述簡潔沒有多少感染力,又會被我們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寫得生動而準確”。那到底該教些什么,怎樣教,才能使本文的教學更具有語文味呢?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始終堅信著這么三句話:只要我多關注一些語言,學生就能多夯實一點基礎;只要我多關注一些細節,學生就能多收獲一點成功;只要我多關注一些方法的指導,學生就能多提高一點學習的能力。所以我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體現科普文教學的語文味。
一、注重教學趣味,激發學習熱情
1、收集資料,激發探究心理。“恐龍”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話題,文章從題目到內容吸引著學生的好奇心。然而恐龍卻是生活中已經不存在的生物了。課文的內容和主題,更加引起孩子們的探究心理,從這個角度說,它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是對學生進行用智慧的目光去觀察、發現身邊的科學,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發現科學的極好范例。課前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收集有關恐龍的資料,豐富學生對恐龍的了解,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2、播放影片,創設情景。上課伊始,就帶領學生穿越時空隧道,觀看大約兩億年前,恐龍在我們的地球上自由自在,盛極一時,“稱霸”地球的情景。強烈的視覺效果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恐龍的龐大與不可一世。錄象里恐龍活潑的形象跟現實中的不復存在,又形成強烈的對比,使學生產生巨大的情感落差,激起濃厚的學習和探究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到文本的學習中去。
3、動手操作,感受語言嚴謹。在第二種說法的教學中,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動手排一排四個詞語的順序,讓學生充分感受科普文章嚴密的邏輯性。
二、關注字詞學習,落實初讀目標
識字教學是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在分散識字的同時,關注組詞現象,揭示近義詞的規律積累,讓學生找找課文中的詞語類似的詞“躲避”“枯萎”“滅絕”“死亡”等從而使學生牢牢地記住生字。提高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切實起到鞏固識字的作用,讓學生感受到識字的愉快。注重引導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感知,使學生對文章的結構和主要內容有大概的了解,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巧釋說明方法,品味語言精妙
課文第一自然段中把人類的歷史和恐龍的歷史進行比較,使恐龍滅絕之謎更是引起人們的好奇。所以我在教學時讓學生關注這兩個表示時間的詞語“三四百萬年”和 “兩億年”。盡管學生知道兩億年要比三四百萬年表示的時間長,但是到底相差多少呢?學生沒有概念的。把兩個表示時間的詞語一比較,學生就明白,怪不得說人類歷史跟恐龍的歷史相比可就短多了,再讓學生齊讀這兩句話。這樣就淡化了說明方法的傳授,可在學生心中已經留下了痕跡。
同樣,我們在教學科普文章時,更應該引導學生品味其豐富的具有表現力的語言,即怎么個準確,怎么個簡明,怎么個科學等等。這篇課文中也有很多這樣的語言,我在教學第2自然段抓住“突然“慢慢”等詞的教學以及第三自然段排排詞語的順序感知作者一步一步推理等,都較好地引導學生感受科普文用詞的準確性、科學性,長期以往,將會加強學生對語言的敏感度,并滋養學生精確運用語言的能力。
與此同時,我還力求體現語文工具性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個性化的感情朗讀水到渠成。如在指導學生讀好“嚴寒說”這一段文字時,出示冰天雪地的畫面并且配以光風呼嘯的音樂,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地球突然變冷,恐龍無處藏身,從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同情,讓學生帶著個體獨特的感受來讀好文章,這樣的朗讀指導還是比較有實效的。當然在朗讀教學中我也力求體現形式多樣、注重評價以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雖然我力求課堂的完美,一遍遍研讀教材、修改教案,但是一節課下來還是留下了許多遺憾,有不少地方需要優化。
1、識字教學過于單調。由于是分散識字,二三兩個自然段的生字教學形式上有一些雷同,都是指生領讀之后再記一記,雖然記得方法不一,有的用組詞、有的找形聲字等,但是趣味性還不夠。我認為還可以在識字的趣味性、重點強化等方面進行優化。如猜字謎呀,(“萎”就可以用謎語法)演一演啊(“避”因為有走之兒就可以用演一演的方法)。
2、整體感知時,可以適時歸納板書恐龍滅絕的說法,適時朗讀某幾個片段,以體現實效性。是否要在整體感知時歸納恐龍滅絕的說法,課前備課時也思考過這個問題,但當時因為擔心學生一下子歸納不出,所以就安排學生學完這段說法后再來歸納,這樣可以水到渠成一些。其實有時候也應該相信學生的能力,放手讓學生試一試。
3、學生整體來說還算投入,但是仍有部分游離在課堂之外,學習氣氛也不夠積極。如何關注學生的學情,充分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孩子在課堂中都能認真學習,享受學習的快樂,還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摸索。
一堂好的課,不僅要精心的備課,設計出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課,更重要的還需教師的智慧,高超的分析、理解、處理教材的能力、合理的調控駕馭課堂的能力。雖然有遺憾,但是也要感謝遺憾,因為它讓我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由《恐龍》一課談現代媒體與語文課的整合 篇14
教材分析:
《恐龍》是一篇說明文。文中首先介紹了兩億年前恐龍是地球的主人,接著介紹了不同種類的恐龍及其外形特點,然后又介紹了恐龍所吃的食物,再介紹恐龍的生殖特點,最后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值得人類研究和思考的問題:恐龍問什么會突然滅絕?引人思考,激發讀者探索的興趣。
這篇課文不僅能使學生了解恐龍這一古老而神奇的動物的知識,而且會激發出學生探索科學知識的強烈愿望。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3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了解課文介紹的5種恐龍的樣子和生活習性,運用學過的理解詞語的幾種方法理解詞語。
3、初步了解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這幾種說明事物的方法。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識字重點:龍、億、翔、站、部、移、秘。
2、運用查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看圖片等方法理解本課“漫游、遍及、鞭長莫及、龐然大物”等詞語。
3、學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初步了解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這幾種說明事物的方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授課時間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九版塊---人類的朋友這組課文。那么首先和我們見面的朋友大約生活在距今兩億年以前,他們曾經是地球上的主人,可在6500萬年以前,他們卻神秘地消失了,猜到他們是誰了嗎?板書“恐龍”學習“龍”(龍的第四筆撇過豎彎鉤)
二、讀文悟段,學習字詞
1、檢查字詞的預習情況。(小黑板或詞語卡片)
2、自由讀文,讀準生字的字音,把讀不準的詞句多讀兩遍。
3、指讀第一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學習“億”,注意億右邊乙寫法,。通過查字典理解“漫游”的含義,書寫“遍”字,形近字有編,扁)
4、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圈畫出這一段向我們介紹的恐龍的種類。
每一種恐龍都有不同的特點,請同學們大聲自由地再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它們各自有什么特點?
下面老師要檢查一下同學們是否了解了這些恐龍的特點,課文插圖中有好幾種恐龍,你能能根據課文第二自然段的描寫找到相應的四種恐龍嗎?(同桌合作完成)
5、說出你命名的理由(學生說特點的過程中隨機完成“翔、站、部、移”四個重點字的學習。結合課文插圖理解四種恐龍的特點。向學生介紹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理解詞語的方法:龐然大物,聯系下文理解。魚龍,看海豚圖片理解。翼:本意是翅膀)
6、第二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那么,這一段主要是圍繞第一句話來寫的。第一句話就是這一段的中心句。
7、齊讀第3自然段,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恐龍的生活習性,介紹了霸王龍的樣子)
8、指導讀說明文。說明文的朗讀,重點是做到正確、流利、注意停頓。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
三、練習
完成課后表格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讀生字卡
2、讀課后讀一讀中的詞語
二、學習4、5自然段
1、學習第4自然段,書寫“蛋”字
2、恐龍在地球到底生活了多久呢?默讀最后一自然段。讀了這段后你知道了什么?這段中有一個問句,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恐龍消失了呢?(推測有三種原因,教參94頁)
3、書寫:像----象袋(帶、代)秘(注意右邊筆順)
三、拓展延伸
通過預習中所查找的資料,說一說你所知道的有關恐龍的知識。
四、練習:區別字組詞
像部遍象陪扁秘必
五、作業
1、收集其他種類恐龍的圖片
2、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
恐龍
種類特點
魚龍象魚能潛水
翼龍長翅膀能飛翔
雷龍龐然大物
梁龍體長走路像吊橋
霸王龍食肉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