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聽課筆記——《絕句》(通用12篇)
我的聽課筆記——《絕句》 篇1
作者:虞曉丹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20
我的聽課筆記——《絕句》
稠城教辦 《絕句》 執教者 虞曉丹
一、 情境導入
1、課件出示圖片:“草原圖”生背《草》
“菜花圖”生背《宿新市徐公店》
2、對對子 (課件出示)
黃對( )青對( )
自己想一想
師出示,齊讀
白 翠
黑 綠
紅 紅
黃鸝對( ) 青天對( )
黑( ) 綠( )
紅( ) 紅( )
二、 學習古詩
杜看見這么美的景色,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句。出示古詩。
齊讀
范讀,指出“鳴”和“上”是重音
指名讀
齊讀
指出古詩的規律,一、二聲讀長一些,三、四聲讀短些。
學生自己在文中標一標。
范讀
自己讀
齊讀
指名讀
讀后你的眼前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是一副怎么樣的圖畫。
匯報交流
還看到了什么?自己學習后兩句。
匯報:看到什么?
指名讀:指導讀“萬里船”。
齊讀,讀出最后一句的氣勢。
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畫面?小組交流。
欣賞圖片“岷山雪景”“東吳船”感受“千秋雪”。
用古人的方式吟誦。
配樂讀。
欣賞這首歌編成的曲子,跟著唱一唱。
再讀課文。
推薦讀《江畔獨步尋花》《絕句》等。
三、 書寫指導。
比較“嶺”和“含”
范寫
練寫
評析:今天的主題是倡導游戲教學,我想要在古詩上做文章,確實很難.但是虞老師卻做到了,而且也取得了和用游戲一樣的效果.虞老師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讀古詩也是十分有趣的,可以搖頭晃腦,可以延長讀音。以對對子引入,讓學生想象古詩描寫的畫面,避免了逐字逐句地傳統式講解。最后還通過欣賞古詩編唱成的歌曲讓學生入情入境。
轉載
我的聽課筆記——《絕句》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絕、鳴、柳、嶺、泊、吳、含、窗、鷺”九個生字,會寫“絕、鳴、柳、嶺、泊、吳、含、窗”八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意,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
會認、會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理解“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兩句詩。
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春景圖動畫,學生欣賞后,談談自己的感受。板書題目,學生書空“絕”,在生字本上書寫一遍。
2、出示課件,了解“絕句”含義,《絕句》屬于七絕。
3、出示課件,了解杜甫。
二、朗讀并感悟古詩:
1、認讀生字:鳴、柳、嶺、泊、吳、含、窗、鷺
學生認讀,老師指導;說說你記住哪些字,如何記住的;給生字組詞。
2、自讀古詩,讀準字音。
3、指導讀詩出詩的節奏:
出示課件中劃出節奏的古詩,老師打著節拍范讀;學生試著打節拍讀詩;個別學生打節拍讀詩;齊讀,讀出詩的節奏。
4、理解詩意后熟讀:
出示課件第一幅圖,你理解了哪句詩?用自己的話說說含義。出示“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齊讀這兩句詩。
出示課件第二幅圖,你理解了哪句詩?用自己的話說說含義。出示“窗含西嶺千秋雪”,釋義“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積雪)。齊讀這句詩。
出示課件第三幅圖,你理解了哪句詩?用自己的話說說含義。出示”門泊東吳萬里船”,釋義“泊”(停泊)。齊讀這句詩。
5、感悟詩境,背誦古詩:
(1)老師從第一句詩中找出兩種事物“黃鸝,翠柳”,學生在二、三、四句詩中劃出“白鷺、青天、西嶺、千秋雪、船”。
(2)指出表示顏色的詞語“黃、翠、白、青”,體會顏色美。
(3)出示課件“配樂詩朗誦”,個別學生讀詩,其他學生閉眼想象,交流腦海中的畫面。
(4)小結:你們腦海中呈現出一幅幅美妙的畫面,這是哪個季節?(春季,因為出現了翠柳)。當作者看到這么美的春景時,寫下了膾炙人口的《絕句》,當我們被這首詩所吸引時我們禁不住要背下來這首詩。
6、拓展環節:
欣賞《絕句·遲日江山麗》,背誦這首詩。
7、總結:
今天學習了杜甫的《絕句》,欣賞了《絕句·遲日江山麗》,感受到詩歌給我們帶來的美妙,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讓我們去積累更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吧!
三、家庭作業:
1、給家長背一背《絕句》、《絕句·遲日江山麗》。
2、喜歡畫畫的同學,給《絕句》畫一幅畫。
教學板書:
絕句
杜甫
黃鸝
翠柳
白鷺
青天
西嶺
千秋雪
萬里船
美
教學反思:
本課的優點:課堂思路較清晰;教學目標完成較好,學生認識了九個生字,并且能夠正確地朗讀、背誦古詩;通過觀察圖片來理解詩句的含義,非常直觀、形象,學生能夠很容易地明白詩句意思;教學過程中,讀的較為充分,學生的自讀,糾正發音;老師范讀;學生打節拍地讀;理解詩句后的熟讀;感悟詩境后的美讀。
本課的不足:沒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興致不高,一堂課下來,回答問題的學生局限于幾位;對于學生的評價太過單調,沒有針對性;指導學生朗讀時,指導的不到位,學生只是讀出了詩的節奏,而沒有做到有感情地讀古詩;感悟詩境時,引導的過于簡單,原本設計的讓學生找出詩句中的幾種“事物”,進一步找出描寫顏色的詞語“黃、翠、白、青”來體會“詩句中蘊含的豐富色彩,進而感受春景的魅力之處”,由于緊張的緣故,也疏忽了對學生的引導,導致學生感悟不深刻,沒有感受到如此美麗的春景給人們帶來的那種勃勃生機。
雖然課堂留下了遺憾,但是“我參與,我幸福”。經歷了,就是一種幸福,就是人生中一筆巨大的財富!感謝評委老師給了我這樣一次難得的機會,讓我認識到自己的許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我一定繼續努力,完善自我,讓我的'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進步,在他們的學習生涯中,做一個更為合格的引導者!
我的聽課筆記——《絕句》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絕、遲、江、泥、燕”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里大自然中萬物復蘇,和諧美好的景象。
教學重點:
1.識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1.通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里大自然中萬物復蘇,和諧美好的景象。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總課時數:1課時
授課時間: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出示掛圖,教師描述:同學們,你們看,春天悄悄地來了,江山顯得格外秀美,春風吹拂,送來了花草的香味。泥土酥軟,燕子雙雙飛來飛去,那邊暖和的沙灘上,一對一對的鴛鴦靜睡不動。唐代詩人杜甫欣賞著這迷人的春色,提筆寫了一首的詩篇《絕句》。
2.板書課題:絕句,認讀生字“絕”。
二、自讀古詩,認識生字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每個字的音。
2.在讀古詩,邊讀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給要求會認的字作記號。
3.同桌合作,互相認讀生字。
4.多種形式鞏固認讀。
三、借助畫面,感悟朗讀
1.春天是多么美好呀,讓我們再一次隨著詩人一起走進這美麗的春天,用眼睛、用鼻子、用耳朵、用心去感受一番吧!
(1)出示:“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的圖文,請同學們說說看到了什么?
(2)請結合畫面,再讀讀第一、二行詩。學生自由讀,師重點引導學生讀出江山的美和春風吹來時陣陣花香的舒暢感覺。
(3)學生練讀,再指名讀,齊讀。
1.出示“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小組合作學習,說說看到了什么。該怎么樣讀好這兩行詩?
(1)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畫面上的景象,并自主嘗試朗讀第3、4行詩句,教師巡視指導。
(2)多種形式朗讀第3、4行詩,師生共同評價。
1.同學們讀得可真美啊!老師也被這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我也想讀給大家聽,行嗎?請同學們邊聽邊想象畫面。
四、熟讀古詩,背誦表演
1.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誦讀比賽,同學們練一練,還可以給詩配上動作。
2.分小組表演。
3.師生評議。
五、拓展訓練,課外延伸
1.我會背:你還會背誦杜甫的其他古詩嗎?
2.我會找:找其他有關描寫春天的古詩。
3.我會畫:我心中的春天。
我的聽課筆記——《絕句》 篇4
夏冰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古詩的內容;使學生了解祖國山河的壯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中的5個生字及新詞。
3、會背誦并默寫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通過詩中所描繪的景色,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
學生要邊讀邊想象,在頭腦中展現詩句所描繪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絕句》所描寫的景色。
教學過程 :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1、朗讀全詩,要求讀準字音。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2、自讀詩歌,要求學生找出詩歌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黃鸝 翠柳
白鷺 青天
千秋雪
萬里船
3、理解上述詞語的意思,逐句詩句的內容。
黃鸝------也叫黃鶯,一種益鳥。身體呈黃色,嘴淡紅,在春天經常啼唱,聲音很好聽。
翠柳------翠,就是新綠。翠柳就是指處春時節剛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鷺------一種水鳥,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食魚蝦。
青天------蔚藍色的天空。
鳴------鳴叫。
句意: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
一行白鷺飛上了蔚藍色的天空。
-------指名學生口述詩句內容,教師糾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這樣相稱。千秋就是千年。
萬里船------萬里指遙遠。萬里船指從很遠的地方來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點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導學生體會畫面的意境。
句意:從窗口可以看見西嶺長年不化的積雪,
門外停泊著從遙遠的東吳來的船只。
-------指名學生口述詩句內容,教師糾正。
4、理解詩句的意思時同時用簡筆畫的形式加以表現,使學生有更直觀的了解和體會。
5、川聯詩句內容,要求學生獨立說出譯文。
6、結合圖畫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意境。
近景------- 兩個黃鸝鳴翠柳,
遠景------- 一行白鷺上青天。數量
遠景------- 窗含西嶺千秋雪,色彩
近景------- 門泊東吳萬里船。
7、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知道朗讀,背誦。
8、復習學習古詩的方法:
(1)知詩人
(2)解詩題
(3)明詩意
(4)悟詩情
9、“知詩人”--------唐朝詩人杜甫。
10、“解詩題”--------絕句: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
補充介紹詩人的寫作背景。進一步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情境。
11、學生自由為作者加詩題。
進一步體會“絕句”為題的好處,體會詩人創作時的激情。
12、“悟詩情”------- 在體會背景和詩題的情況下,自然領悟到詩人是情感:
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13、朗讀全詩。◆
我的聽課筆記——《絕句》 篇5
絕句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春,一個萬物復蘇的季節;春,一個生機勃勃的季節;春,一個欣欣向榮的季節。她像一位美麗的姑娘,姍姍來到了人間。
瞧!春天的太陽升起來了,多么美麗,多么暖和,太陽照耀下的山川也那么美麗,仿佛鍍上了一層金,閃著耀眼的光澤。
那溫暖的春風也輕輕喚醒了花草,花兒們在碧綠的草坪上爭奇斗艷,散發著芳香,瞧!有的紅,有的黃,有的藍、有的紫……美麗極了!它們挺著身子,在陽光下張開如花似玉的笑臉,向小朋友們預報著春天的來臨。
那燕子也毫不寂寞,為溫暖的巢到處奔走:“嘰咕,嘰咕,春天來了,泥軟了,天氣好了,我們作窩了,嘰咕,嘰咕!”它們這兒銜點泥,那兒叼根草,放上柔軟的羽毛,“嘰咕,嘰咕,窩做好了,窩做好了!”
鴛鴦趁著這大好時光,成雙結對地到沙地上去曬太陽,一邊曬一邊唱:“嗚嗚,嗚嗚,沙子暖又濕,躺著剛剛好。太陽照一照,來年再來躺!嗚嗚,嗚嗚。”它們睡在柔軟的沙地上,受著陽光的沐浴,不知有多快意,真是賽過活神仙,怪不得他們說來年還要躺!
啊!春!一個多么美麗的季節,它把地球變成了一個多么美麗的世界!
我的聽課筆記——《絕句》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詩生字。
2.朗讀、背誦并默寫古詩。
3.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4.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初步了解古詩對仗工整的特點。
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
學習《絕句》這首詩。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引導同學們背誦以前學過的杜甫的古詩,由此導入新課。
(二)自學《絕句》
1.讀題、解題,作者簡介。
《絕句》是古代詩詞的一種,它的特點之一是每首詩共四句,每句一般為五個字或七個字,每句五個字的叫“五絕”,每句七個字的叫“七絕”這首詩是唐朝另一個詩人杜甫寫的,當時唐朝開始衰敗,又發生叛亂,詩人歷盡艱辛才輾轉到四川,在四川成都郊外建造了一間草堂,詩中描寫的就是草堂前明媚秀麗的景色。
2.教師范讀。
強調多音字:行(háng) 泊(bó)
3.自學字詞,理解詞語,教師檢查,學生質疑。
黃鸝:一種小鳥,也叫黃鶯,叫聲很好聽。
白鷺(lù):一種水鳥,羽毛白色,腿細長,吃小魚,小蝦。
東吳(wú):古時候的東吳,就是今天江浙一帶。
鳴:這里指鳥叫。
翠柳:綠色的柳樹。
青天:蔚藍色的天空。
含(hán):包含。
西嶺:成都西面的岷山。
千秋雪:“千秋”就是千年,這時是虛指。“千秋雪”指終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
萬里:指非常遙遠,不是實指。
4.檢查自學詩意情況,想像畫面。
(1)指名讀詩句。
(2)練說每句詩意。
(新綠的柳枝上一對黃鵬在歡唱,蔚藍的天空上,有一行白鷺從溪上飛起,向遠處天空飛去。遠處,西嶺上覆蓋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這樣的景色就像嵌在窗戶里一樣。門外停泊著要到萬里之外東吳去的船只。)
(觀看彩圖,誦讀全詩,想像畫面。)
(整首詩描繪了草堂附近明媚秀麗的景色。)
5.反復誦讀,體會感情。
(1)指導朗讀。
我們要以歡快的語調,來讀這首詩,讀詩時還要注意抑揚頓挫和輕重快慢。
(2)教師范讀。
(3)學生朗讀。
兩個/黃鵬//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干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4)全詩表達作者什么感情?(抒發了作者對平靜生活的向往。)
(三)體會寫法
詩人為什么能描繪出這么美的畫面呢?他運用了什么方法?你們想知道嗎?齊讀全詩,仔細體會。
(教師總結:古詩是四個不相連屬的句子,一句便是一幅圖畫,短短四句寫景,有層次,有遠近,聲情并茂。而且黃翠白綠,眾彩繽紛,形象鮮明活潑,分而不散,從而充分表現了詩人恬靜開朗,躍躍欲歸的內心世界。同時這首詩語言清新質樸,對偶工整,朗朗上口,具有形式美和音樂美。)
(四)背誦全詩,體會美感
(五)布置作業
1.練說詩意。
2.默寫全詩。
我的聽課筆記——《絕句》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讀準字音,了解字義,指導書寫“船”,認識“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正確書寫“船”字,認識“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朗讀與想象中感受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課件:大自然美景圖,絕句背景圖,創設情境)。同學們,看了這些幅畫面,你想說些什么?(太美了)
是啊!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美麗的大自然,這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飽經了戰亂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時所看到的周圍美景。于是他有感而發,寫下了這段流傳至今的千古《絕句》。
1、學習“絕”字。
齊讀課題。
師指“絕”說:“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生1:分析字的結構。
生2:猜字謎。
生3:擴詞(包括成語)、造句。
師:同學們的方法可真不少,于是“絕”說:“原來,有這么多的朋友在關注我,那好吧,今兒高興,就把老底也揭給你吧。”
“瞧,這是剛出生時的我(甲骨文);漸漸地我長大了,變成了這樣……”(課件:分析“絕”的字理圖。)
2、區分“絕”和“決”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個“決”,你能正確區分他們嗎?
(課件:出示“絕”和“決”的對比練習。)
(1)任何事情都不是 對的,只要下定 心努力向前,就一定會春光無限。
(2)朋友們,讓我們懷揣堅毅的 定,去譜寫自己 妙的人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同學們,一個“絕”字我們認識的如此深刻,現在你想聽一聽這首優美的古詩嗎?(想)
師范讀。
生自由讀。(注意把生字的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指名讀,齊讀。
師:讀得真好,真美,讓我們走進詩人,走進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這大自然的美景,好嗎?
三、隨文識字,理解古詩內容,指導朗讀。
(一)學習第一句(課件:“兩個黃鸝鳴翠柳”,聲景并茂。)
1、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兩個黃鸝在樹梢上鳴叫。)
2、所以詩人脫口而出“兩個黃鸝鳴翠柳”。
3、學習“鸝”、“鳴”、“翠”( 課件:3個字在詩中逐漸變大,跳出來,達到重點學習的目的。)
學生用各種方法記“鸝”、“鳴”、“翠”。
如:(鸝:黃鸝,一種鳥,所以鳥字旁,左聲右形。)
(翠:綠的意思。)
(鳴:鳥的叫聲,出示字理圖。課件:鳴的字理圖,使學生清晰看到鳴的歷史演變過程。)
4、看吧,兩只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鳥在翠綠的柳梢間歡快地鳴叫。他們是春的使者,給人以希望和向往。閉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嗎?你聽到了嗎?你能讀出這春的生機嗎?(課件:這3個字跳回句子。)
(二)學習第二句(課件:“一行白鷺上青天”,讓學生感受意境。)
1、正當詩人陶醉于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你猜,這白色的弧線會是什么?(白鷺)
2、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課件:“鷺”逐漸變大,跳出來)
3、學習“鷺”,(你認識它嗎?)
4、仰望青天,一行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又是一幅多么高遠而開闊的美呀!
男孩們,用你的豪放,讀出這深邃卻又讓人充滿遐想的美吧!(學生齊讀)(課件:“鷺”跳回句子。)
(三)學習第三句
1、黃鸝、翠柳、白鷺、青天,真是色彩鮮明,到外鶯歌燕舞,綠柳垂絲,春意融融,怎不令詩人陶醉其中,此時他透過窗戶,卻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被遠處的西嶺雪山吸引住了。)
2、這便是“窗含西嶺千秋雪”。(課件:第三句配圖,感受“窗含”意境。)
3、瞧,又有兩個生字朋友跳出來了,看看這兩個小淘氣誰認識呢?(課件:蹦出“含”、“嶺”)
你覺得他們長得像嗎?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學生記字)
“嶺”去掉“山字旁”,你還認識它嗎?(認識“令”字,說“令”字。)
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嶺”你還想起了誰?
(玲、拎、冷、鈴、零、齡、領)
(課件:指“嶺”出現“令”家族,使學生一目了然。)
4、漢字多變,漢字也真的很神奇,一個“含”字將西嶺千年不化的雪山美景盡收眼底,不防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同學們,讓我們透過窗戶看眼前的這片藍天,想象一下,和下課后我們站在操場看到的無邊無際的藍天感受一樣嗎?(不一樣)
師:怎么不一樣。
(站在操場上看到的天很大,在教室里透過窗戶看到的天只是一小塊兒。)
師:這就是含著的美,這就是“含”的妙用。
5、可愛的女孩們,你能讀出這含蓄的美嗎?讓我們和詩人一同去感受這千秋雪景吧!(齊讀)
(四)學習第四句
1、仰起頭,一行潔白的鷺鳥劃過天際,低下頭,詩人又會看到什么?(萬里船)
他看到了“門泊東吳萬里船”。( 課件:第4句配圖,感受意境。)原來俯首處,門外還停泊一艘即將駛往東吳的客船。
2、學習“吳”( 課件:“吳”跳出,重點學習。)
吳桐,(學生名),你應該是最熟悉這個字了吧,告訴同學們,怎樣記住它?
3、書寫“船”,認識“舟”。
這里還有1個字你認識它嗎?(船)( 課件:“船”字,突顯船在當前頁中位置)
今天我們要學的是它的偏旁“舟”,仔細觀察,你發現“舟”在做偏旁時有什么變化嗎?(“橫”變成“提”)
在虛宮格中書寫。
4、同學們,戰亂過后江河暢通,萬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詩人看到此情此景,又會是怎樣的心情?(愉快)
5、讓我們用愉快的語氣讀出詩人愉悅的心。(齊讀)
四、想象詩句,吟誦詩句,感受美
1、同學們,句句品過了這首詩,還你想說什么?
(詩句太美了)
2、是啊,詩句太美了,是因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為此時此刻詩人有一顆欣賞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處處是美景。那就讓我們再一次印記這種美,想像這種美,吟誦這種美吧!( 課件:出示整首詩,配樂讀,感受意境)
五、小結,詩的背景
總結《絕句》(課件:杜甫畫像前一行行出現總結性語句,使學生了解詩的背景和意圖。)
六、鞏固識字
師:杜甫可說是唐代詩中有名的才子,但經過了一年多的相處,老師發現我們班的小朋友,也個個都是小才子小才女,那一會兒我們就要進行一個“才子才女對對碰”的填詩活動。可是稍有難度,所以現在需要你做的就是把今天我們要認的這幾個生字寶寶的字音、字形、字義再和同桌回憶、分享一遍。
1、同桌互認字卡。
2、練習。才子才女對對碰。(課件:出練習題,在橫線上填上本課的生字。 柳絲絲,黃 悠 。一行白 ,志向青天。雪 窗,別具一格。泊 萬里,駛之東 。千古佳句,萬世稱 。)
七、拓展欣賞(課件:美景圖片,讓農村孩子欣賞到他們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學們,你看,不僅是杜甫草堂,其實你的身邊處處是大自然的美景,讓我們擁有一顆快樂的心,去擁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我的聽課筆記——《絕句》 篇8
一、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的內容,學習有節奏地朗誦古詩,感受韻律美。
2、理解古詩中有關字詞的含義,萌發對祖國的美好河山的喜愛。
3、領會古詩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愿意欣賞古詩,感知古詩語言的優美,風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19頁。
2、掛圖《絕句》。
3、語言磁帶。
三、活動重點:
學習有節奏地朗誦古詩,感受韻律美。
四、活動難點:
理解古詩中有關字詞的含義。
五、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啟發幼兒講述畫面內容,學習古詩。
(1)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啟發幼兒描述畫面內容。
(2)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用古詩的第一句話進行概括,學習相關字詞。
3、完整地欣賞古詩。
(1)這四副圖連起來就變成了一首優美的詩,題目叫《絕句》,大家來欣賞一下吧。
(2)播放錄音,幼兒欣賞,進一步學習古詩《絕句》。
(3)引導幼兒理解古詩的內容和意境。
4、幼兒和老師一起朗誦古詩。
5、簡要介紹古詩的作者——杜甫。
六、教學反思:
學習古詩《絕句》時,我請兩位會念的幼兒當小老師,孩子們都學得特別認真,始終關注兩位"小老師",沒幾遍孩子們都會背了。學會后,孩子們都爭先恐后的要當"小老師",我滿足了小朋友的愿望。對于孩子來說,老師在他們心目中是多么神圣與偉大,而在實踐中他們又有了切身的體會。此后,孩子們學詩的興趣日益濃厚,更主要的是它使自信回到了孩子的臉上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作為老師又何樂不為之呢?
我的聽課筆記——《絕句》 篇9
一、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讀準字音,了解字義,指導書寫“船”,認識“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正確書寫“船”字,認識“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朗讀與想象中感受詩的意境。
四、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看到當你走進這個教室就在關注這個大屏幕(課件:絕句背景圖,創設情境),那你能告訴我,看了這幅畫面,你想對我說些什么?(太美了)
是啊!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美麗的大自然,這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飽經了戰亂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時所看到的周圍美景。于是他有感而發,寫下了這段流傳古今的千古《絕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范讀(課件:在背景圖上一行行出示,同時加入音樂,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想聽一聽那優美的詩文嗎?
2、學生初讀感知:你是不是也想讀啊?(學生自由讀文,注意把生字的讀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3、指名讀、齊讀。讀的真好,因為詩真美,想不想走進詩人,走進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這天成之美。
三、隨文識字,理解古詩內容,指導朗讀。
(一)學習第一句(課件:“兩個黃鸝鳴翠柳”,聲景并茂。)
1、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兩個黃鸝在樹梢上鳴叫。)
2、所以詩人脫口而出“兩個黃鸝鳴翠柳”。
3、學習“鸝”、“鳴”、“翠”(課件:3個字在詩中逐漸變大,跳出來,達到重點學習的目的。)
學生用各種方法記憶“鸝”、“鳴”、“翠”。
(鸝:lí,黃鸝,一種鳥,所以鳥字旁,左聲右形。)
(翠:綠的意思。)
(鳴:鳥的叫聲,出示字理。漢字就像個成長的孩子。課件:鳴的字理圖,使學生清晰看到鳴的歷史演變過程。)
4、看吧,兩只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在翠綠的柳梢間歡快地鳴叫。他們是春的使者,給人以希望和向往。閉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嗎?你能讀出這春的生機嗎?(課件:這3個字跳回句子。)
(二)學習第二句(課件:“一行白鷺上青天”,讓學生感受意境。)
1、詩人正陶醉于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這白色的弧線是什么?
2、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課件“鷺”逐漸變大,跳出來)
3、學習“鷺”,你認識它嗎?
4、仰望蒼穹,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又是一幅多么高遠而開闊的美呀!
豪放的男孩們,讓我們敞開胸襟,讀出這深邃卻又讓人充滿遐想的美吧!(學生齊讀)(課件:“鷺”跳回句子。)
(三)學習第三句
1、黃鸝、翠柳、白鷺、青天,真是色彩鮮明,到外鶯歌燕舞,綠柳垂絲,春意融融,怎不令詩人陶醉其中,此時他透過窗戶,極目凝視卻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被遠處的西嶺雪山吸引住了。)
2、這便是“窗含西嶺千秋雪”。(課件:第三句配圖,感受“窗含”意境。)
3、瞧,又有兩個生字朋友跳出來了,看看這兩個小淘氣誰認識呢?(課件,蹦出“含”、“嶺”)
你覺得他們長得像嗎?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嶺”去掉“山字旁”,你還認識它嗎?(令)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嶺”你還想起了誰?
(玲、拎、冷、鈴、零、齡、領)
(課件:指“嶺”出現“令”家族,使學生一目了然。)
4、漢字多變,漢字真的很神奇,一個“含”字將西嶺雪山美景盡收眼底,不防也讓我們感受一下。同學們,讓我們透過窗戶看眼前的這片藍天,想象一下,和下課后我們站在操場看到的無邊無際的藍天感受一樣嗎?
5、可愛的女孩們,你能讀出這含蓄的美嗎?讓我們閉上眼睛和詩人一同去感受這千秋雪景吧!(齊讀)
(四)學習第四句(輾轉)
1、詩人忽又低下頭,這次,他看到了“門泊東吳萬里船”。(課件:第4句配圖,感受意境。)原來俯首處,門外還停泊一艘即將駛往東吳的客船。
2、學習“吳”(課件:“吳”跳出,重點學習。)
吳桐,(學生名),你應該是最熟悉這個字了吧,告訴同學們,怎樣記住它?
3、書寫“船”,認識“舟”。
這里還有1個字你認識它嗎?(船,課件:“船”字,突顯船在當前頁中位置)
“船”是“舟”字旁,“舟”做偏旁時“橫”變成“提”。在虛宮格中書寫。
4、同學們,戰亂過后,江河暢通,路路通,萬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詩人看到此情此景,會是怎樣的心情?(愉快)
5、讓我們用愉快的語氣讀出詩人愉悅的心。(齊讀)
四、感悟課題
1、同學們,句句品過了這首詩,你想說什么?(詩句太美了)
2、是啊,詩句太美了,是因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為此時此刻詩人有一顆欣賞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處處是美景,也只有詩人這樣絕妙的語句才能配得上大自然這絕倫的美景絕句,無與倫比,而不僅僅是一種詩的體裁。(課件:回到首頁圖,學習“絕”,使課的本身達到“扣題”的效果。)
3、學習“絕”(課件:出示字理圖,演示字理。(“絕”與“決”對比練習填空。)
(課件:1、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只要下定決心,努力向前,就一定會春光無限。2、朋友們,讓我們懷揣堅毅的決心,譜寫絕妙的人生。)
五、想象詩句,感受美
1、真是妙啊,同學們,我們學完了整首詩,恐怕我們的腦中不停的閃現的就只有一個字——美。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這種美,印記這種美,吟誦這種美。(生配樂讀,想象畫面)
2、總結《絕句》(課件:杜甫畫像前一行行出現總結性語句,使學生了解詩的背景和意圖。)
3、練習。(才子對對碰。課件:出練習題,在橫線上填上本課的生字。翠柳絲線,黃鸝悠鳴。一行白鷺,志向青天。雪嶺含窗,別具一格。泊船萬里,駛之東吳。千古佳句,萬世稱絕。)
六、拓展欣賞(課件:美景圖片,讓農村孩子欣賞到他們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學們,你看,不僅是杜甫草堂,其實你的身邊處處是大自然的美景,讓我們擁有一顆快樂的心,去擁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我的聽課筆記——《絕句》 篇10
杜甫的《絕句》全詩僅二十八字,描寫的景物卻極有特色。詩人寓主觀之情于客觀之景,寓胸中之意實在之物,情景交融,意境深遠。
尤其是詩人巧用數字入詩,“兩”、“一”、“千”、“萬”四個字,虛實結合,時空結合,增強了詩歌的藝術表現力。
本詩的第一句是“兩個黃鸝鳴翠柳”。黃鸝在柳枝上鳴叫,詩人指明“兩個”,說明鳥的叫聲不是嘰嘰喳喳的,而是一唱一和式的對鳴,歡快而不嘈雜,熱鬧而不喧囂。第二句是“一行白鷺上青天”。白貴鷺向藍天飛去,從“一行”可見此鳥排列有序、漸次遠去,而不是轟然飛散,各奔東西;再用上了一個“上”字,更顯示了白鷺奮力高飛、展翅向上的姿態。
第三句是“窗含西嶺千秋雪”。“千秋”一詞是虛指,出于詩人的想象,它賦予了“雪”這一靜態景物以滄桑之感。千年不化的積雪似乎在訴說著什么、見證著什么。“窗”中之景雖小,卻由此可感受時間之縱深。第四句是“門泊東吳萬里船”。船停泊在門前的碼頭邊,也是靜態之物,但因其行程“萬里”,使人頓覺天地開闊,似插翅而難及。“門”外之景也不大,卻由此可感受空間之廣袤。
以上四句描寫的是詩人當時寓居浣花溪草堂周旁可見的景色。前兩句中“兩個”、“一行”是實指,“黃鸝”與“白鷺”,“翠柳”與“青天”,兩兩相對,四種景物,有聲有色,描繪了一幅色彩明麗、清新動人的圖畫,表現出詩人此時閑適的心情。后兩句“千秋”與“萬里”都是虛指,均出于詩人的想象,而詩的意境因此而幽遠、開闊,又顯示了詩人開闊的胸懷。
多讀是學習古詩的一個重要方法,要讓少于在讀中對所學之詩知其意、臨其境、悟其情,逐步增強對古詩的語言感知能力,感受古詩的藝術魅力。
1、初讀知其意
(1)學生自讀全詩,要求讀得音準句順,聲音響亮。
(2)指名學生讀第1、第2句,理解“鳴”、“上”的意思,用“補省略,調整詞序”的方法說說詩句的意思。
(3)學生齊讀第3、第4句,理解“含”、“泊”的意思,用上述方法說說這兩句的意思。教師相機指導。
(4)指名學生把四句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2、再讀臨其境。
(1)學生回答:第1、第2句寫了什么景物?有哪幾種色彩?第3、第4句寫了什么景物?
(2)教師出示掛圖。學生看圖,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誦詩句,并作適當講解。前兩句,突出“鳴”、“上”二字,幫助學生理解,是這兩個字使景物產生了動態效果,使畫面顯得生機盎然。后兩句,突出“含”、“泊”二字,以此了解詩人的思緒由現時到了過往、由近處到遠處;而且也正是這二字,使現時之景(窗)和想象中的過往之景(千里雪)、近處之景(門)和想象中的遠處之景(萬里船)有機融合于完整的畫面之中。
(3)學生看書上插圖,一邊手指景物,一邊自由朗讀。
(4)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其他學生嘗試在腦里再現畫面。
(5)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描繪的美麗景色。
3、三讀悟其情
(1)比較讀。在黑板上出示:
黃鸝鳴翠柳,
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雪,
門泊東吳船。
讀一讀,與原句比較一下,哪個寫得好?為什么這樣說?幫助學生明確這首詩的朗讀停頓及重音,并完成下列板書: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前兩句聲色兼美)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后兩句意境開闊)
(2)表演讀。播放課前制作好的配樂朗誦錄音,讓學生欣賞。隨后要求學生和著音樂誦讀,要求他們掇民對古詩的理解用適當的語氣和動作表現出來,甚至可以搖頭晃腦,手舞足蹈。
我的聽課筆記——《絕句》 篇11
古詩二首——夏日絕句
1課時
教學目標:
1、 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7個生字。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感受古詩的精練,喜歡讀古詩。
重點難點:
識字、朗讀、背誦古詩。感受項羽寧死不屈的品質和詩人的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小小古詩朗誦家(背誦古詩,揭示課題)
1、背誦自己知道的古詩,爭當小小古詩朗誦家、
2、揭示課題,簡介詩人
二、 合作學習,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我會讀
(1) 學生自由讀
(2) 同桌讀,你讀我認真聽,注意糾正字音
(3) 請生讀,其余學生評一評,教師相機指導
(4) 聽示范朗讀
2、我會認
(1) 自瀆古詩、勾畫生字、并讀一讀
(2) 考考同桌
(3) 匯報學習情況,游戲:讓美麗的星星出來吧
3、我想問 學生自由質疑,感知古詩
三、 讀中感悟
1、學生自瀆古詩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
2、匯報交流
3、前兩句自由讀,抓住人杰、鬼雄體會詩句,舉例項羽,簡單介紹四面楚歌的故事、相機板書
4、后兩句在反復朗讀中結合項羽的故事以及這首古詩的寫作背景感受項羽寧死不屈的精神和詩人的愛國情懷
四、 深情朗讀,深入體會
1、聽課件朗讀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首古詩,看誰讀得最好
3、配樂朗讀,感受詩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4、多種形式賽讀,讀出感情。
5、配樂齊讀
五、熟讀成誦。
六、拓展
1、把這首詩有感情的背誦給父母聽
2、把這首詩的意思講給同學聽。
古詩二首——示兒
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在理解每個詞語意思的基礎上,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能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古詩《示兒》,進一步感悟理解古詩的方法。
3、體會兩位偉大詩人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重點難點:
重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是什么。
2、體會這首詩明白如話而感染力極強的特點。
難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并通過重點詞語的品析及反復吟誦來體會。
2、在指導學生理順句子時要增補詩句中省略的內容,適當調換詞語的順序。
3、體會詩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教學過程:
一、激趣談話,導入新課。
1、老師渲染氛圍:同學們,我國是個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詩歌就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人們都說:胸有詩書氣志華。讀詩可以使人靈秀,讀詩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以前同學們學過不少好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燴炙人口的好詩。(揭示詩:示兒)
2、師配樂誦讀《示兒》;學生在老師渲染的氛圍中進入新課的學習。
3、同學們,你知道這是誰的作品嗎?(陸游)
說說你對陸游的了解吧。請你把收集到的有關陸游的資料拿出來與大家交流一下。
4、簡介作者:(課件展示)
這首詩是宋代大詩人陸游寫的。陸游一生創作了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政治抱負,表現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示兒》這首詩是他在86歲高齡,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時刻寫給他兒子的臨終囑咐。現在你知道題目“示兒”是什么意思嗎?《示兒》這首詩堪稱陸游詩中擲地有聲的壓卷之作。你知道什么叫“壓卷之作”嗎?
這么好的詩,同學們想自己讀一讀這首詩嗎?
二、自由讀這首詩
1、自由地讀詩句,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
2、 指名讀詩句;再齊讀詩句。
三、學習這首古詩
我們知道,學習古詩只把詩句的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是不夠的,還應該怎樣學?
1、回憶學法。
說說我們以往學習古詩的要求。(揭示學法: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
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誦詩句、背詩文。)
2、自讀古詩。
請你借助書后的注釋或你自己的工具書,自讀詩句,了解詩意,體會詩中
作者的思想感情。
3、合作學習。
(生合作學習,師巡視指導)有好些同學有很好的學習習慣,能在書上批注,在圈劃,在思考。咱們古人就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很好的學習習慣。現在經過你剛才的自學,你一定有很多收獲,或許也有一些疑問吧。沒關系,我們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來解決。
現在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與同學共享你的學習收獲;也可以懇請同學幫助你解決剛才自學中的疑難問題。
4、匯報交流。
告訴大家你讀懂了那些內容。(結合課后的注釋,說說自己讀懂什么,讀懂哪句就說哪句。說的不確切的其他同學可以補充,糾正)。
①學生交流讀懂的內容,教師鼓勵、點拔讀詩方法。
②結合學生的體會指導朗讀。
5、剛才好多同學都能抓住關鍵的字詞,來理解詩句的意思。這種學習方法很值得大家學習。現在誰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6、現在你了解陸游逝世前最牽掛的是什么了嗎?(祖國何時能夠統一這一件大事,其實這也是陸游畢生的心事和無限的希望。)
7、小結:是呵!詩人臨終作詩,不說別的家常話,而只說“不見九州同”的遺憾,對兒子沒有別的囑咐,只叮嚀他們在家祭時別忘了把勝利的喜訊告訴他。這是多么深厚的愛國情感啊!此時此刻,有誰不被感動呢?同學們,誰愿意用你自己體會到的感情來誦讀這首詩?
①學生結合自己體會到的情感練習有感情朗讀。師給學生配樂朗讀。
②生練習背誦詩句,師配樂。
四、課外延伸。
(1)一位懷著滿腔愛國之情的老人,帶著他的畢生的遺憾和無限的希望離開了,陸游南宋統一的愿望實現了嗎?(生討論)
老師這里查到了相關資料,看到了《示兒》“續篇”:宋末林景熙《題陸放翁詩卷后》一詩的后幾句:床頭孤劍空有聲,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發愁蒙蒙,干戈況滿天南東。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課件展示)從詩中你能看出南宋統一了嗎?
(詩意:……你的子孫雖然見到了統一的國家,但是這國家是由元兵統一的,怎么能在家祭的時候告訴你呢?)
(2)為什么朝廷會滅亡,國家會衰敗呢?請看南宋詩人林升的《題臨安邸》。
課件出示: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卞州。
知道這首詩的含義嗎?請你找出國家衰敗的根源是什么!
(3)那么,如何才能國富民強呢?中國近代改良主義者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中有這樣一個片斷:
課件出示: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過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光大道……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中國少年,于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4)是的,只有像梁啟超先生所說的那樣,我們的國家才有前途,陸游的悲劇才不會發生,同學們,讓我們懷著陸游那滿腔的愛國之心,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把我們少年的心聲說出來吧!
五、拓展總結:
1、同學們,國富民強,匹夫有責。我們應該像詩人陸游那樣胸有祖國,抱效祖國。讓我們再次誦讀他的壓卷之作——《示兒》吧。(師再次給學生配樂朗讀。)
2、陸游還寫了許多的愛國詩詞,今天老師給你們推薦兩首:《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一)》(課件展示),請同學們自由讀讀。
3、今天老師還向你們推薦一些有關古詩文的網站,那里有豐富的資源,同學們可以盡情地去共享吧!
我的聽課筆記——《絕句》 篇12
[教學說明]
《絕句》是唐代著名“詩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色彩明快,意境開闊。在教學時我遵循教學的整體性原則,教學層次清晰,從激趣引題到感知全詩到逐句講解到學生扮演詩人呤誦詩句,層層展開構成了一個由淺入深,步步深入體會詩境的良好教學結構。在教學中我還注意通過聽配樂誦讀,想象畫面,展開畫面,貼圖豐富畫面的五步環節引導學生走近詩人,體會詩人作詩的情形并以此作為教學線索,貫穿整個教學情境,幫助學生領悟詩的意境,突破透景悟情的教學重點。在指導學生理解關鍵字詞的教學過程 中,我設計用簡筆畫讓學生直觀感受“含”字的意思,融聽、思、畫、說為一體,使學生領悟到“含”字的比喻寫法,同時對“含”字作替換比較分析,不僅幫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學生在潛意識中領悟到“擬人”這種修辭形式對突出景物描述的生動性以及表現詩意的特定作用,從而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學難點 。
[教學目標 ]
1、通過理解字詞句的意思,弄清詩句的含義,在解詞理句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全詩的大意。重點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啟發學生依據詩句展開想象,以畫配詩,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畫面,領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教學準備]
大幅彩貼畫、錄音帶(機)、小黑板、大黑板上板書好全詩。
[教學間時]
一課時。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透景悟情,通過圖畫再現詩人作詩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歡快心情;理解詩句大意,領悟“含”字意思。
[教學過程 ]
一、導語 揭題,激發興趣
1、導入 :同學們,我們知道唐代有兩位著名詩人,一位享有“詩仙”的美稱,是----李白,另一位則被稱為“詩圣”,他是誰啊?----杜甫。杜甫的詩在唐代詩作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杜甫寫的一首絕句。[齊讀課題]絕句是舊詩的一種體裁,每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就稱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就稱七言絕句。這一首詩就是一首幾言絕句?(七言絕句)這首七言絕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時所作的《絕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quot;安史之亂“終于被平息,憂國憂民的杜甫聽到這一消息,心境由沉悶變得開朗,詩人重返舊居,看到進姓又過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門前浣花溪邊生機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悅,情不自禁地寫下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為沒有事先擬好題目,就用絕句這種詩的體載名稱作了詩題。下面請同學們各自把詩句讀一讀,生字要讀準。
2、學生自讀。
3、復習生字。在這首詩里有三個生字,我們一齊來復習一下。
4、指名讀詩:同學們會讀這首詩嗎?老師請四位同學一人讀一句,開火車,誰愿意?(請兩組)
二,范讀創設情境
1學習第一句
(1)聽范讀錄音:同學們讀得挺順利,但讀詩要有感情。老師準備了這首詩的配樂誦讀,同學們想聽聽嗎?(想)同學們可以邊聽邊想象,詩句給我們勾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2)用語言創設情境:聽著這充滿感情地誦讀,我們仿佛走近了詩人,也來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圍的景色真是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出示畫)(語言引導學生看圖入情境):此時正是三月天氣,日光柔和,微風徐徐。一日清晨,詩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讀詩文,忽然聽到屋外傳來一陣陣清脆婉轉的鳥鳴聲,詩人循聲望去,看到了什么?(黃鸝)黃鸝有同學知道嗎?(貼黃鸝)
(3)介紹黃鸝。黃鸝是一種很美麗又會唱歌的小鳥,羽毛大部分是黃色的。
(4)學習“翠”、“鳴”。那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鳥兒在哪兒鳴叫呢?(柳樹枝間)怎樣的柳樹呢,詩人是用哪個字來形容柳樹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綠、翠綠的意思)可見此時正是什么時節?(早春時節)那么你們想,美麗的黃鸝鳥兒會在翠綠的柳樹間怎樣地鳴叫呢?(歡快地、自由自在地)
(5)讀第一句詩。讓我們一齊用歡快的語調,讀一讀第一句詩,注意七言絕句的(2、-2、-3)的節奏。
(6)說句意。第一句詩的意思同學們理解嗎,誰能說說。(兩只活潑可愛的黃鸝鳥兒在翠綠的柳枝間歡快的鳴叫著。)
2、學習第二句詩
(1)描繪情境。詩人正陶醉于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這白色的弧線是什么?(白鷺)貼白鷺。
(2)介紹白鷺:白鷺是一種水鳥,渾身羽毛潔白,腿腳細長,在天空飛翔的身姿十分優美。
(3)講“一行”、“青天”。那是一只白鷺嗎?(不是)詩中哪能個詞告訴你的?(一行)這一行排列整齊的白鷺正飛向哪兒?(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藍的天空)這里的青是碧藍、瓦藍的意思。
(4)說句意。那么二句詩的意思同學們會說嗎?(一行排列整齊的白鷺正飛向蔚藍的天空)
(5)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樣的畫面可真美啊,讓我們齊讀第二句詩,讀出畫面的美來。
3、體會詩境
(1)詩人作詩用語凝煉明快,僅僅兩句詩就已使我們浮想聯翩,畫面里的色彩,詩中都體現出來了,你找到了詩中描寫色彩的字嗎?老師請一位同學在黑板上用著重號點出來。(黃、白、青、藍)
(2)詩人用黃綠相映,青白對照,用色彩鮮明的字寫出春天景物的獨特鮮艷的色彩特征。我們在讀這兩句詩時就覺得仿佛有這樣一幅早春美景圖展現于我們眼前。同學們能不能看著畫面,結合詩句,試著用自己美好語言描繪畫面,同學們可以按這樣的句式來說:
出示句式: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樹,黃鸝,白鷺。詩人覺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學們描繪得真美啊,讓我們把一、二兩句詩聯起來讀一讀,讀出畫面的美來。
4、學習第三句
(1)讀著讀著,我們大家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處鶯歌燕舞,生機勃勃,到處綠柳垂絲,春意融融,詩人杜甫被眼前的美景拔動了詩弦,不禁在心中吟誦,斟酌詩句,這時他一抬頭,卻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詩人被遠處的西嶺雪山給吸引住了)貼西嶺
(2)講解“千秋”、“含”。西嶺是位于成都西邊的岷山,那詩人說:“西嶺千秋雪”,可以怎樣解釋?(西嶺上覆蓋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這里的“千秋”是指什么?(時間長久)詩人是從哪兒看到覆蓋積雪的西嶺山的?(詩人從窗口向遠望),畫(囗),你理解“窗含西嶺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嗎?含就著銜著、鑲嵌的意思。同學們覺得這句詩中的“含”字用得好嗎?這樣我們不妨用其他的字來換換,可以用哪些字來換?(有、里、內、前)我們選兩個字換上讀讀看,比較比較,體會體會。“窗有西嶺千秋雪”,你們覺得怎么樣?(太一般了)“窗嵌西嶺千秋雪”,(嵌字寫出西嶺雪山像一幅畫鑲嵌于窗框之中,只是靜態的畫。)可是,我們一般說人才含著什么,這兒用了“含”字還好像把窗框寫活了,寫出畫面的動態之美,更有了動感,詩中靜動結合,充滿生機。這個“含”字用得真妙,讓我們一齊讀第三句詩,突出“含”字。
(3)說詩句大意。(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景色像銜在窗框里一樣)
5、學習第四句詩
(1)詩人憑窗遠眺岷山雪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贊嘆不已,不知不覺,筆已經拿在手里很長時間了,詩人想起要寫下詩句,一低頭,卻又看見門前的什么?(門前停靠在岸邊的船只)邊貼船只邊敘述:船只不在航行嗎?你從哪個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靠的意思。東吳是指長江下游,江蘇一帶建立東吳政權,所以詩又用東吳指代長江下游,江蘇一帶的地方。
(2)你會解釋東吳萬里船的意思嗎?(從遙遠的東吳航行來的船只)那“萬里”在這里是指什么?(路途遙遠)現在同學們能解釋這句詩的大意嗎?(門前的岸邊停靠著千里迢迢航行而來的船只),船只能沿岷江,穿三峽,一路暢行無阻的情形只有在和平環境里才會出現,詩人看到這種情景,心情會是怎樣的?(歡快、愉悅、舒暢)
(3)讓我們一起用愉快的語氣讀第四句詩。
6、體會詩情
(1)此時杜甫重返草堂故居,已是“安史之亂”得以平定的第二年,詩人心情愉悅,才會有閑情逸致抬頭遠眺西嶺雪景,俯首感受鳥語花香的明媚春色。所以詩三/四句就寫了詩人遠望近觀的情形,同學們能不能按這樣的句式來說說:
詩人抬頭向遠處看,只見,低頭看近處,只見,看到這番情景,詩人心中。
(2)同學們說得真好,我們把三、四兩句聯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四、表演情境
1、剛才通過想象畫面,我們理解了每句詩的大意,走近了詩人,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同學做大詩人杜甫,把詩人作詩的情景給大家表演表演。現在黑板上的這幅畫,正無限的擴大、擴大……于是,我們這兒成了杜甫草堂,屋外的春色真是美如畫。此時,正是陽春三月,陽光柔和,微風徐徐。一日清晨,詩人正在桌案前研讀詩文,忽聽屋外傳來一陣陣清脆悅耳的鳥鳴聲,循聲望去,詩人看到草堂附近怎樣的一幅春景圖,可以先向我們介紹介紹,而后詩人揮毫潑墨,并為我們高聲呤誦所作的詩。先請大家在座位上討論討論,練習練習。
2、學生表演
3、真是一首好詩啊,如此佳作,我們怎能不呤誦呤誦。
4、齊誦全詩。
五、小結
這堂課我們一齊走近詩人,體會詩人作詩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詩的意思,還想象畫面,感受詩的意境。全詩描寫了草堂附近的明媚春光,表達了詩人愉悅,歡快的心情。課后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背誦全詩并抄寫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