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三年級《小稻秧脫險記》教案(通用13篇)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小稻秧脫險記》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性童話故事,寓農業常識于生動的故事之中。文章采用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雜草對小稻秧生長的危害,以及噴灑除草劑對保護小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
課文分為“遇險”、“脫險”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五自然段,寫小稻秧遇險了;第三至五自然段,寫小稻秧脫險了。
全文充滿童趣,語言生動,對話富有個性,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很好的憑借。通過學習,不僅讓學生知道一些相關的農業知識,更能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
根據中段課程目標要求,本課的特點以及三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我把課分為兩課時。具體設計如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借助拼音讀準本課18個生字,重點寫好“險、雜”。
2. 結合語句理解“激烈、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不由分說”等關鍵詞語的意思,并會用“紛紛、激烈”造句。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部分。
4. 學習課文第一部分小稻秧遇險了。知道雜草對小稻秧的危害。
教學重點:
讀準生字讀音,結合語句理解詞語“激烈、蠻不講理”等;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
教學難點:
結合語句詞語,有感情地朗讀雜草的話。
教學準備:
課件
課前談話:
同學們在沒有上課之前,我們先來互相認識一下。我先來自我介紹:我叫王允,大家如果看過《三國演義》,對這么名字就不陌生。對!貂禪的干爹,使用美人計離間了呂布和董卓,并除掉了大害董卓。王允很智慧喲!記住我了嘛?那么誰愿意介紹一下自己,讓我也記住你啊?(學生介紹自己)好,我們已經認識了,老師也希望我們能通過這節課成為朋友,并邀請你們去我們臺兒莊的古城做客,好不好?
游戲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都喜歡看童話故事嘛?我們玩個游戲好不好?我說你猜?我說一句故事中的臺詞,你們猜出故事的名字。好嗎?
“芝麻芝麻開門吧”——《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
“魔鏡啊魔鏡,請你告訴我,誰是全國最美麗的女人?”——《白雪公主》
“我一定還會回來的!”——《喜羊羊與灰太郎》
好,看來在同學們的小腦瓜里已經裝了不少童話故事,這節課就讓我們帶著這種快樂,一起走進一篇科普性的童話故事《小稻秧歷險記》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指導生字“險”的寫法。齊讀課題。
師:請同學們伸出手來,跟老師一起書寫題目。寫時注意“稻”字左右結構,左邊窄些,右邊略寬些;“秧”字同樣;重點指導本課生字“險”,雙耳遮住半個臉。提醒右邊中間的一橫,千萬別忘記了。寫后,大家閉眼再寫一個“險”字。
生:書空“險”字。
二、檢查課文預習情況。
師:同學們在課前讀幾遍課文了?伸出手指頭告訴我。好,看來大家已經預習的不錯了。那王老師可要提高檢查的難度了,咱們來個刺激的好不好?老師把帶有生詞娃娃語句都藏到了稻草里面,稻草的個頭越大題的難度越大,自己選擇,來挑戰。你敢挑戰嘛?
好!誰先來挑戰?(學生選擇幾號就出示幾號題。)
指名挑戰
1號題:不一會兒,雜草 紛紛倒了下去。
讀準紅色詞語,相機指導書寫“雜”:上下結構,注意下面第二筆是豎勾,不要寫出豎。學生書空。
2號題:一天,水稻田里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一群雜草把小稻秧團團圍住,氣勢洶洶地嚷道:“快把營養交出來!”
讀正確“爭吵” 、“氣勢洶洶”,理解激烈,并用“激烈”造句。
理解“嚷”,怎樣讀才是“嚷”?
3號題:噴霧器一邊噴灑著除草劑,一邊大聲地說,“平時你們欺負小稻秧,現在輪到你們倒霉了。”
指名讀句子。帶著讀一讀紅色的詞語。讀正確句子的同時,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知道什么是“噴霧器”和“除草劑”。
同學們挑戰好玩嗎?還想再來一題嗎?誰敢挑戰最后一題?
4號題:小稻秧望著這群蠻不講理的雜草,說:“我剛搬到大田來,正需要營養,怎么可以交給你們呢?”這群雜草不由分說,一擁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搶營養。小稻秧氣得臉色蠟黃,當場就病倒了。
指名讀,正音。找學生帶領讀紅色的詞語,再讀這一段。
三、朗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梳理課文結構,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通過剛才的挑戰,我發現同學們預習能力真強呢!那么這篇課文到底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請同學們再次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學生朗讀課文。
指名回答。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簡要的說一說課文內容。
同學們如果把課文分為兩部分的話,你覺得哪幾小節為第一部分?哪幾小節為第二部分?為什么?
可以小組討論一下。
小結:課文講了小稻秧遇到了被雜草搶營養的危險,后來在噴霧器的幫助下,脫險了的故事。課文分為遇險和脫險兩部分。
四、學習課文第一部分:遇險
出示學習指導:默讀課文的一、二小節,想一想這是一群( )的雜草,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怎樣讀好這些詞語?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2.同位之間討論一下,練習讀一讀。
3.指名匯報:這是一群蠻不講理的的雜草。從“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不由分說、搶”等詞語體會出來的。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雜草的話。表現出雜草蠻不講理的樣子來。
5.師生合演遇險經過。
五、鞏固所學內容
選詞填空:
氣勢洶洶 蠻不講理 一擁而上 不由分說
一天,水稻田里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一群雜草( )地要小稻秧把營養交出來。小稻秧不愿意交出營養,這群雜草( ),( )地跟小稻秧搶營養,真是!小稻秧遇險了。
六、總結下課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小稻秧遇險的經過,那么小稻秧如何脫險的呢?我們下節課接著學習。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小稻秧脫險記》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綠線格內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及新詞。會用“紛紛”、“激烈”造句。
3、知道除草劑、噴霧器能夠保護稻秧不受雜草侵害,培養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
4、分角色朗讀課文,并演一演這個童話故事。
【教學重難點】
學會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詞語把握課文的內容,在感悟的基礎上讀好人物對話,將自己的閱讀感受通過感情地朗讀和表演表現出來。
【教學準備】
1、安排學生課前預習,并檢查預習情況。
2、生字詞卡片,稻秧、雜草、噴霧器頭飾。
3、稻秧遇險和脫險的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綠線格內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及新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又是怎樣脫離危險的。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都喜歡童話故事,你讀過那些童話故事?
2、今天咱們再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看誰的收獲多。齊讀課題——小稻秧脫險記
3、質疑課題:你讀了這個課題,有什么疑問?
(學生質疑預設:“脫險”什么意思?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小稻秧是怎樣脫險的?)
把學生的提問簡單的板書在課題下方
小結:學貴有疑,就要這樣一邊讀一邊想,提出問題,再解決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生字詞卡片,開火車讀。
chǎozápīnqīfùfēn
爭吵雜草拼命欺負紛紛
xiōngmányōng
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一擁而上
2、去掉拼音認讀。
(學生行為預設:學生可能把“吵”和“咋”讀得平翹舌音不分,后鼻音“洶”和“擁”發音不到位,“擁”聲調讀不準確。)
3、檢查朗讀課文情況。
指名按自然段接讀課文,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學生行為預設:根據課前檢測,“小稻秧望著這群蠻不講理的雜草”這句話中的平翹舌音容易讀錯。)學生讀錯時,及時糾正,并讓學生反復讀,直到完全讀對為止。
4、再讀課文,想一想哪幾個自然段寫小稻秧遇險,那幾個自然地寫小稻秧脫險?
指名回答。
三、細度小稻秧遇險的部分(第1——2自然段)
1、讀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想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讀不懂得地方做上記號。
2、學生自薦提出疑問,簡單的問題鼓勵學生回答,有難度的指導解決方法。
(學生行為預設:學生可能對“團團圍住”“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不由分說”“一擁而上”“拼命”等詞語不理解。)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用多種形式理解。
3、表演理解(請理解的同學上臺)
“團團圍住”(包圍住)
表演結束,提問:這些雜草厲害嗎?兇嗎?(這就叫“氣勢洶洶”)
雜草野蠻嗎?他們講不講道理?(板書:蠻不講理)
雜草讓小稻秧多說話了嗎?(這就是“不由分說”、“一擁而上”)
4、小稻秧遇到了這些蠻不講理的雜草,怎樣了?(板書:當場病倒)
他們得了什么病?(營養不良癥)
5、指名讀,評價,齊讀。
6、指名分角色讀課文。
四、細讀小稻秧脫險的部分(第3——5自然段)
1、小結學習第一、二自然段的方法。
2、引導學生按上面的方法讀第3——5自然段
五、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觀察生字表中的生字,提醒大家在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學生行為預設:除了“欺”字左右等寬,其他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都要左窄右寬;“雜”第四筆為豎鉤。)
3、描紅、臨寫。
六、板書設計:
18小稻秧脫險記
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小稻秧是怎樣脫險的?
雜草除小稻秧
蠻不講理草當場病倒
紛紛倒下劑跳起舞來
【原文】
小稻秧脫險記
一天,水稻田里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一群雜草把小稻秧團團圍住,氣勢洶洶地嚷道:“快把營養交出來!”
小稻秧望著這群蠻不講理的雜草,說:“我剛搬到大田來,正需要營養,怎么可以交給你們呢?”這群雜草不由分說,一擁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搶營養。小稻秧氣得臉色蠟黃,當場就病倒了。
突然,一陣毛毛雨從天上飄下來。一棵雜草警覺地抬起頭,看了看天說:“不對呀,大晴天怎么會下雨呢?”這時,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來:“這不是雨,而是除草劑,是專門用來收拾你們的!”雜草問:“你是誰?”“我是噴霧器大夫。”噴霧器一邊噴灑著除草劑,一邊大聲地說,“平時你們欺負小稻秧,現在輪到你們倒霉了。”
稻田里的毛毛雨下個不停。雜草有氣無力地說:“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啦。”不一會兒,雜草紛紛倒了下去。
一陣微風吹過,小稻秧高興得跳起舞來。他們吸足了營養,又向上挺了挺身子。
【教材分析】
《小稻秧脫險記》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話故事,寓農業常識于生動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雜草對于稻秧生長的危害,以及噴灑除草劑對保護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故事的角色有小稻秧、雜草、噴霧器大夫。全文共五個自然段,可分為“遇險”和“脫險”兩部分。全文充滿童趣,將科學知識寓于童話故事中,生動的語言,有個性的對話,有趣的情節都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很好的憑借,更能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
【學情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階段識字與寫字要求:“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能使用硬筆熟練的書寫正楷,做到規范、端正、整潔。”對閱讀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三年級上學期是中年級階段的起步,各方面的要求應相應降低一些,使學生跳一跳摘桃子。
三年級學生比較喜歡故事,尤其對童話故事感興趣。他們能從故事中懂得道理。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小稻秧脫險記》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3、憑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知道除草劑、噴霧器具有保護稻秧不受雜草侵害的作用,培養從小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的志趣。
教學重難點:
復述課文大意,知道它遇到什么危險,后來又如何脫險。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到鄉下的田野里去走一走,看看那里發生了什么事?
揭示課題,板書,齊讀。
大家“稻秧”是什么意思?“脫險”是什么意思?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呢?(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又是怎樣脫險的?)
二、初讀課文
1、提出學生自讀要求
先讀生字,再讀課文,讀準字音,不漏字不添字。
2、檢查效果
(1)出示詞語
拼命 蠻不講理 噴霧器 紛紛
一擁而上 氣勢洶洶
大夫 收拾
爭吵 除草劑
(2)自己讀,找找這幾組詞中加點字有什么規律
(3)指名讀,齊讀
三、再讀課文
1、提出要求:把課文讀流利,不唱讀,不復讀,不讀破句
2、學生自讀
3、出示難讀的句子
(1)一群雜草把小稻秧團團圍住,氣勢洶洶地嚷道:“快把營養交出來!”
(2)雜草有氣無力地說:“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啦。”
4、指名讀,齊讀,分男女同學讀
5、分自然段朗讀
6、點評
7、出示詞語
蠻不講理 氣勢洶洶 倒霉 不由分說 喘氣
8、相機點撥:
蠻不講理:粗野,兇惡,不講道理。
氣勢洶洶:形容盛怒時很兇的樣子。
倒霉:遭遇不好。
喘氣:呼吸急促。
9、分角色朗讀
四、指導寫字
1、同學們,這課的生字中有哪些是左右結構的字?(吵、擁、拼、喘、紛)
你們覺得在寫時應提醒其他同學注意些什么呢?
2、學生口述
3、教師范寫
4、學生描紅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小稻秧脫險記》教案 篇4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30課,齊讀課題
2、課件出示,看這些小稻秧長得怎么樣?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想一想,課文哪幾自然段寫了小稻秧遇到了危險?哪幾自然段寫脫險?
(板書
遇險
脫險)
二、學習第1、2自然段
1、打開書本,默讀1、2節,找一找從哪些句子看出小稻秧遇到了危險?
2、交流,課件出示句子
一群雜草把小稻秧團團圍住,氣勢洶洶地嚷道:“快把營養交出來!”
這群雜草不由分說,一擁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搶營養。
3、自讀這兩句話,找出說明小稻秧遇險的詞語。
交流,加點(團團圍住
氣勢洶洶
嚷
不由分說
一擁而上
拼命
搶)
4、指導朗讀句子,通過表演理解詞語。
5、朗讀1、2節,發頭飾表演,再讀
6、是啊,小稻秧垂下了頭,臉色蠟黃,病倒了。課件出示發黃的稻秧。
突然,小稻秧的救星來了,是誰?課件演示噴霧器。
三、學習3、4自然段
1、聽3、4自然段課文錄音,一邊聽一邊用橫線畫出雜草說的話,用曲線畫出噴霧器大夫的話。
2、交流:雜草說了哪些話?噴霧器說了哪些話?課件出示。
3、請看前面,誰把第一句讀一遍。
理解“警覺”,可表演。(點出)
4、噴霧器大夫是怎樣回答的?聲音是怎樣的?(點出)
5、指導朗讀
6、自己練習下面的對話
7、指名、練習、指導對話。
8、理解“紛紛”
,站起來做動作。
9、同桌互相練習對話,可配上動作。
10、練習朗讀3、4自然段。
四、學習第5自然段
1、雜草被噴霧器大夫收拾光了,沒人再跟小稻秧搶營養了,小稻秧脫險了,看!(課件演示),多神氣,多高興!
2、小稻秧脫險了,你們高興嗎?齊讀第五自然段。
五、總結課文,課外延伸
1、分角色朗讀課文(發頭飾)
2、總結課文,(板書:搶灑→)
3、學習了課文,老師還想知道后來小稻秧長成了什么?你們想知道嗎?
4、指名答,課件出示成熟的稻子。
這些稻子長得怎么樣?看著這些稻子,你們想到了什么呢?(同桌討論)
5、交流,可當個小作家寫下來,回去告訴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聽!
板書
30小稻秧脫險記
遇險
→脫險
搶灑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小稻秧脫險記》教案 篇5
一、看拼音寫詞語:
zhēng chǎo tuō xiǎn zá cǎo pīn mìng qī fu
( )( )( )( )( )
二、形近字、同音字組詞。(多音字注音組詞)
劑( )跟( )搶( )須( ) 大 覺
擠( )根( )掄( )需( )
三、補充成語:
( )不講理 有( )無( ) 氣勢( )( ) 一( )而上 不由( )( )四、填寫恰當的詞:
( )的爭吵 ( )的聲音 ( )地搶著 ( )地抬頭
五、我會寫:
1、臉色蠟黃 臉色( )臉色( ) 臉色( ) 臉色( )
2、團團圍住( )倒下 ( )趕來 ( )降落( )( )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
1、大晴天怎么會下雨呢?——————————————————————(變陳述句)
2、我剛搬到大田來,正需要營養,怎么可以交給你們呢?(變陳述句)
——————————————————————————————————————
3、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啦。(……表示什么意思)————————————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小稻秧脫險記》教案 篇6
《小稻秧脫險記》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話故事,很適合兒童閱讀和欣賞。整篇課文充滿童趣,將科學常識寓于童話故事中,生動的語言,有個性的對話,有趣的情節都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很好的憑借。
課文大筆墨寫了小稻秧與雜草、雜草與噴霧器的對話。處理這些內容,我采用了分角色朗讀,學生對課文朗讀的興趣比較濃,并且讀得很有感情。
在學習小稻秧遇險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孩子進一步理解“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一擁而上”等詞語,我讓孩子們運用姿體語言,把它生動的演繹出來。在學習小稻秧如何脫險的過程中,我讓學生邊讀邊演,通過動作演出自己對詞語的理解,借助情境去啟發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如“警覺、一邊……一邊……、有氣無力、紛紛”等,學生們一邊表演,一邊朗讀課文,讓他們在自己不斷的體驗中學習,這樣既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他們把文字轉化為外在表現的演繹能力。可以說整個課堂都是樂融融的。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小稻秧脫險記》教案 篇7
鞏固:
一、看清楚,拼準確,寫美觀。
qì fu zhēnɡ chǎo jī liè bù yóu fēn shuō
chuǎn qì pīn mìnɡ zá cǎo yì yōnɡ ér shànɡ
二、下面的字去掉部首是什么字?請寫在括號里,再寫出有幾畫。
欺( ) 畫 拼( ) 畫 雜( ) 畫
吵( ) 畫 紛( ) 畫 劑( ) 畫
三、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組詞。
濟( ) 欺( ) 吵( ) 喘( )
劑( ) 期( ) 炒( ) 端( )
四、選詞填空:
激烈 強烈 劇烈
⑴ 我們要注意用眼衛生,不要在( )的光線下看書。
⑵ 一天,水稻田里發出的( )爭吵。
⑶ 飯后不能( )運動。
欺負 欺騙
⑴ 平時你( )小稻秧,現在輪到你們倒霉了。
⑵ 由于他的( ),我們損失了50萬元。
五、造句:
紛紛——
激烈——
六、照樣子,改寫句子。
例:一群雜草把小稻秧團團圍住。
小稻秧被一群雜草團團圍住。
⒈ 同學們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
⒉ 太陽升起來了,放出光芒,把大地照得一片金黃。
拓展:
一、找你的好朋友一起編個課本劇,演一演《小稻秧脫險記》。
二、想象一下,小稻秧在以后的生長過程中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或遇到什么情況,仿照課文寫法,自編一個童話故事。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小稻秧脫險記》教案 篇8
我在2007年秋季學期聽了一位小學三年級的語文教師,在上18課《小稻秧脫險記》時,處處體現了新的教育理念,學生自主參與教學,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學到了知識。該教師在上這篇課文時,其主要教學過程如下:
一、導入新課
教師結合學生生活實際用簡潔的語言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更好的開展好教學作鋪墊。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讓學生自讀課文(課件投影展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教師巡視自瀆情況。
2、老師開始檢查自讀情況。(將本課的生字新詞寫在卡片上、抽查學生的自讀情況)
3、理清課文思路
老師:“大家真了不起,第一遍就讀得那么好。生字詞的音讀得很準確。現在,請大家在小組內討論哪些自然段寫小稻秧遇險了,哪些自然段寫小稻秧脫險,哪些自然段寫小稻秧脫險后的表現”。(交流討論結果)
三、精讀課文
1、理解小稻秧遇險
老師:“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呢”?(課件展示雜草跟小稻秧搶營養的場面,指名讀1-2自然段,然后回答)
學生:“遇到了雜草跟小稻秧搶營養的危險”。
老師:“小稻秧剛搬到大田來,正需要營養。一群雜草卻來跟它們搶營養,雜草是怎樣做的”?
學生:“雜草把小稻秧團團圍住,氣勢洶洶的嚷道:‘快把營養交出來’”。(學生邊說邊作看各種表情)
老師:“這群雜草講道理嗎”?
學生:“它們蠻不講理”。
老師:“可憐的小稻秧,它們還想跟雜草理論,雜草又是怎樣做的呢”?
學生:“雜草不由分說,一擁而上,拼命地跟它搶營養”。(學生邊說邊用手地劃著)
教師通過創設情境與學生對話,學生理解了,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不由分說、一擁而上、團團圍住等詞意。
2、理解小稻秧脫險
老師:“面對這群蠻不講理的雜草,小稻秧氣得臉色蠟黃,當場就病倒了,我們該怎樣去幫助它們呢”?
學生:“我們去把雜草拔掉”。
學生:“我們趕快去告訴農民伯伯”。
學生:“去請醫生”。
學生:“我們去拿除草劑來把雜草除掉”。
老師:“大家的想法都很好,我們趕快到課文中去看看誰幫助了小稻秧”。
學生積極地到課文中尋找答案,并在全班交流。老師相機展示課件內容:噴霧器大夫帶來了除草劑,除掉了雜草,小稻秧脫險了。
3、小稻秧脫險后的表現(課件展示)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表現小稻秧脫險后向上成長的愉快心情。
老師:“小稻秧在噴霧器大夫的幫助下,脫險了如果你是小稻秧你會說些什么呢”?
學生:“謝謝你,噴霧器大夫”。
學生:“現在的科學發展了,我的病很快就好了”。
學生:“多虧了噴霧器大夫帶來了除草劑把雜草除掉,要不然我就缺營養了”。
學生:“除草劑,你是雜草的克星”
老師:“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除草再也不用鋤頭或用手去拔了,只要用噴霧器裝上除草劑就能把雜草除掉,可見掌握科學知識是多么重要啊”!
四、總結課文
1、老師引導學生總結課文。
2、分角色有感情朗讀。
3、戴上頭飾演一演。
分析:這是一堂成功的課例,它體現了新的課程理念,特別是新的課程價值取回,其特點在于:
1、設計了生動的教學情境,使教學與學生的知識與經驗緊密聯系,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并且在情境的設計中注重了思想教育。
2、采用了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的學習方式,并且讓學生動手表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互助精神。
3、體現的是一種用教材而不是學教材的觀點,不拘泥于教材,根據教學需要拓展教材,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4、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學習興趣很高,體現了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主導者的理念。
5、教學設計合理,由易到難,逐步突破難點,既注重知識的掌握,又重視能力的培養。
6、在課堂的教學評價時,運用新的課程評價觀念,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
7、老師自制教具、課件,使學生更容易掌握知識,實現了教材的多樣化,豐富了教材內容。
8、通過有感情地分角色誦讀,讓學生從整體上去感悟,使教學不再枯燥。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小稻秧脫險記》教案 篇9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43
我 盧永霞 發表
《小稻秧脫險記》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話故事,寓農業常識于生動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雜草對于稻秧生長的危害,以及噴灑除草劑對保護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
全文充滿童趣,將科學常識寓于童話故事中,生動的語言,有個性的對話,有趣的情節都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很好的憑借,更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
因此本課的教學落腳點:一是理解、感悟語言,特別是文中運用的大量表現力極強的四字詞語;二是了解科學常識,于潛移默化間培養科學精神。
古人云:“學貴于自得”,這就是說要重視“自求自得”的學習實踐,注意在學生過程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前面諸多優秀設計都非常重視學生的自主參與,在表演、朗讀、感悟中真正提高其閱讀水平。此外,由于本文是一個情境性很強的的童話故事,因此還可采用“情境法”,用圖畫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使學生進入情境,進入文本,進入角色,興趣盎然。
全文共5個自然段,分為“遇險”“脫險”兩大部分。
“小稻秧遇險”一節可以通過“一群”“團團圍住”來體會雜草的多而密,長勢旺(土壤里的營養當然不夠了),通過“氣勢洶洶”“不由分說”“一擁而上”“拼命”等詞來體會雜草的蠻不講理,氣焰囂張;通過“氣得臉色蠟黃”“當場病倒”等詞語來體會小稻秧的寡不敵眾、危在旦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對雜草嚷叫的語言和小稻秧柔弱的反問進行有感情朗讀,從而體會爭吵的“激烈”。同時學習這一段還可以結合教學滲透寫事四要素的知識: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
“小稻秧脫險”一節是本文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特別是對城里的學生來說,這一部分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因為他們對“噴霧器”“除草劑”缺乏感性認識,老師要充分考慮學情,事先準備好實物圖片、資料介紹(文本、圖片、錄像、課件等)幫助學生解決認知困難。這一段的教學仍要以讀為主,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自編自演,:先選定學生扮演噴霧器大夫、雜草的角色,再讓其他學生充當“導演”,為角色的動作、神態、語氣進行設計,鼓勵學生憑借文中的語言文字進行自由創造想象,在讀讀、演演、評評中交流各自的閱讀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將科普作品的科學性與童話的虛擬性完美和諧地融為一體。
比如“這群雜草不由分說,一擁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搶營養”,描寫的方法是擬人的,但不違背科學道理,因為雜草的特點就是生長速度快,總是和農作物爭營養。
再比如,說“小稻秧氣得臉色蠟黃,當場就病倒了。”這也是擬人,和實際情況也是一致的,稻秧缺了養料,就會發黃枯萎,耷拉下葉子,就像人病倒一樣。
經過參加《小稻秧脫險記》一課的網上集體研討后,我個人在對教材的認識和把握上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一個重新認識教材、重新確立教學主體的過程。剛開始我認為本文既然是一篇科普童話故事,那么它除了承載一般課文所承載的語言文字的感悟與積累外,還應承載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因此在對文本的解讀和對教學重點的確立上就出現了“重科學、輕童趣”的偏差。看了高林生老師及其他幾位網友的見解后,我茅塞頓開,發現自己陷入了教學參考書確立的教學目標中,而忽視了學生對文本的獨特感悟。尤其是讀了江南浪老師的話:“童話是學生眼里的世界,是童眼看世界的結果。文章中的如高局所言,就是三個活生生的人物呀。”“用學生的童心去感悟文”,我更加認識到原先自己對教材把握得不到位,我在心里暗自慶幸:幸虧這課我還沒上,幸虧有了這次集體備課活動!
(搜索本課的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kongtiaoguanjia.com)
本文轉載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小稻秧脫險記》教案 篇10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有這樣一段關于閱讀的敘述:“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則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而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我們要想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其主要途徑仍然來源于語文實踐。帶著這樣一種思考,我在教學《小稻秧脫險記》時,引領學生們進行了有益的讀書實踐。
一、感悟讀————釋放學生的個性
師:請同學們讀讀課文,注意將生字的音讀準確了,將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多讀幾遍。
生自由地讀書。
……
師:我們一起交流交流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
生:我喜歡這里,“一陣微風吹過……又向上挺了挺身子。”小稻秧終于得救了,我們都為她松了一口氣。
生:這個地方寫得好,“一群雜草把小稻秧……快把營養交出來!”它寫出了雜草們非常兇狠、蠻橫!
生:我喜歡“平時你們欺負小稻秧,現在輪到你們倒霉了”這句話,讀了以后,心里感到很舒服!
……
師:同學們讀得好,說得更好。現在我們回頭來看看這兩個問題。
生讀:①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②小稻秧是怎樣脫險的?
師:我這兒有答案,你們想知道嗎?
生:想知道。
師:我的答案就寫在你們的書上呢!看誰最先發現。
生(恍然大悟)大聲讀起課文來。
……
師:我還要讓同學們讀課文,看看你們還能讀懂什么?
生又一次捧讀課本。
[隨想: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我們不能以教師的分析來替代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是要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與體悟,從而有所感悟和思考,并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我在教學時,先讓學生讀出文本中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接著讓學生緊扣著關鍵性問題進入文本視界,進行有目的的讀書實踐,最后還讓學生通過讀書交流自我的感受和理解。實質上,這些都在為學生的自我發展提供著廣闊的空間,為學生們課堂上個性的釋放搭建著平臺。而實踐證明,這樣的讀,他們的確自由、快樂、積極。]
二、欣賞讀————張揚學生的人性
師:把書讀熟、讀懂了,我們還要讀出字里行間的蘊感,讀出作者的情感,讀出自己的美感。這才是真正的讀書。
師:下面我想請同學們讀讀自己最欣賞的語句。
生:“我剛搬來大田不久,正需要營養,怎么可以交給你們呢?”我欣賞這句話,我讀出了小稻秧的可愛。
生:我也欣賞這一句“我剛搬來大田不久,正需要營養,怎么可以交給你們呢?”我讀出了作者為小稻秧打抱不平呢!
生:我讀出了小稻秧的憤怒!
師:你們說得很好,都用欣賞的口吻讀出了對句子的理解,只不過角度不同罷了。
生:“一棵雜草警覺地抬起頭……怎么會下雨呢?”這個句子中的雜草非常機靈,我欣賞它。
師:這一句,還有同學能從不同角度欣賞嗎?
生:“一棵雜草警覺地抬起頭……怎么會下雨呢?”讀到這里,我有種感覺,幫助小稻秧的好人要來了,我喜歡它。
生:還有這一句“我是噴霧器大夫”,讀起來很威風,很自豪!
生:對,結合圖畫,可以看出噴霧器大夫是一位愛恨分明的老爺爺。
生:我欣賞噴霧器大夫這種勇敢地與壞人壞事做斗爭的品質。
……
[隨想:欣賞讀就是要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享受到美好的事物,領略到其中的趣味。盡管這對于學生的要求偏高,甚至在課堂上還會出現冷場,但這樣的欣賞意識我們必須從每一節語文課上培養、滲透。這不僅是重視提高學生的語感訓練,思維發展、審美情趣,而且在這樣的情境感染中張揚了學生的人性,讓他們真切地表達著自己的快樂和沖動,勇敢地傳達著自己的憤怒和不滿。只要長期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奏效。諸如我的學生,小小年紀竟然能從一句話中欣賞出三種結果:“我讀出了小稻秧的可愛”,“我讀出了小稻秧的憤怒”,“我讀出了作者為小稻秧打抱不平呢”!我真應該為他們感到自豪。
新課標上還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之一是培養學生的欣賞和評價能力。怎么去培養?這無疑是有益的嘗試。]
三、探究讀————凸顯學生的理性
師: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提出問題往往比發現問題來得更為重要。現在就請同學們去讀書、交流。
生分成小組邊讀邊交流。
……
生:雜草們為什么蠻不講理呢?
師:這個問題有意思,請各小組討論討論。
生在小組內充分探究。
生1:我覺得他們是壞人,品德敗壞。(應該是這樣吧)
生2:其實雜草們也需要營養。(說得有理)
生3:雜草們或許是長錯了地方,大田是小稻秧的家園呀!但是他們想要生存,所以不得不搶小稻秧的營養。(你的分析真是透徹)
生4:蠻不講理是雜草的天性。他們總是不為人們做貢獻,而是想方設法搞破壞。(很有見地)
……
師:還發現了哪些問題?
生:書上說,“不一會兒,雜草們紛紛倒了下去。”在倒下去的最后一刻,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師:這是一個有價值的發現。誰先來說說?
生1:“噴霧器大夫真厲害,下次見了他,我就逃跑。”(可惜,已經沒有下一次了)
生2:“噴霧器有什么了不起,我們的兄弟一定會來收拾他的。”(看來,你還是一棵很有斗志的雜草)
生3:“快,告訴弟兄們,快離開大田。”(你是一個富有愛心的孩子)
生4:“噴霧器大夫,你放了我吧,我以后再也不和小稻秧搶營養了。”(生存是每一種生物的本能,但這一次卻無濟于事)
……
生:我想知道噴霧器是什么?
生:我想問問除草劑里都有哪些東西?
……
[隨想:“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這是無數教育家所信奉的教學真理。在鼓勵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新課堂秩序下,我們應該積極為學生營造自主探究的閱讀氛圍,倡導閱讀反思,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對于學生們感興趣的提問:“雜草們為什么蠻不講理呢?”“在倒下去的最后一刻,他們會說些什么呢?”“我想知道噴霧器是什么?”“我想問問除草劑里都有哪些東西?”等等,教師要引領學生通過互動、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相互啟發,取長補短,讓學生們在思考、討論的過程中,釋放思想、碰撞思維,形成智慧。這樣,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深層理解,讓他們在閱讀的實踐中進行平等對話;一方面很好地培養了學生探究性閱讀的能力,凸顯出了學生閱讀活動中的理性。]
四、創造讀————再現學生的靈性
師:有聲的讀書是一種享受,有形的讀書是一種創造。誰能用動作、形態或者其它方式來創造性地讀讀課文?
……
生:“一陣微風吹過……又向上挺了挺身子。”(一學生邊讀邊搖手[微風],接著手舞足蹈起來[跳舞],然后猛吸幾口氣[吸收營養],最后又拍了拍肚皮[挺身子]。)
生:我來讀,“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啦。”(生讀完后接連喘了幾口氣,還耷拉著腦袋,慢慢往下倒去。)
生:“小稻秧氣得臉色蠟黃,當場就病倒了。”(生有意垂下眼皮,面無表情,讀著讀著,忽地倒在地上。引得大家一陣笑聲。)
……
師:誰愿意到臺前來表演表演?試著使用自己創造的語言。
生走上講臺(三人),分別扮演小稻秧、雜草、噴霧器大夫。
……
生2:(對噴霧器)你是誰?敢壞了我們的好事?(生自創)
生3:(對雜草)我是誰!我是你們的克星!噴霧器大夫呀!(生自創)
生2:(對噴霧器)你有什么本事,敢來這里撒野?(生自創)
生3:我是專門來消滅你們的。(生自創)
生2:快滾開,不要多管閑事。(生自創)
……
[隨想:教學語文絕不是一種單單的知識的傳授、解惑,而是師生之間的自由、人性的交流、對話、共享。同樣教師也絕不能僅立足于一節課教給孩子什么知識,而是要在有限的時空里為學生的無限發展構建平臺。使他們從課堂上經歷想象,學會創新。
語文課標上說,“要逐步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創新自己的課堂教學。讓學生用動作、形態或者其它方式來創造性地讀課文,這是我在教《小稻秧脫險記》中的一次嘗試。我想,我們的語文課堂應該根植于文本,為學生們創造性學習汲取素材,為學生們創造性理解提供源泉;應該根植于學生天真的生活,讓他們以自己的體驗發表創造性的見解;應該根植于學生自由的心靈,讓他們豐富的靈性得以展示,讓他們的靈性在創造中得到健康與和諧的發展。]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小稻秧脫險記》教案 篇11
教學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中明確指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緯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本文教案的設計以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為突破口,創設生動形象情景讓學生在讀讀、演演、說說的過程中掌握一種學習的方法,領悟文章語言的生動性,在教學過程中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并以此為切入點引領學生進行片段練習。整個教學過程中將高度重視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過程,充分誘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在掌握知識和形成能力的過程中領會科學的學習方法,獲得積極情感體驗從而促進學生語文整體素養的提高。
片段一、
師:上課前老師想給你們提個問題,你們知道《小稻秧脫險記》中的“記“是什么意思呢?
(孩子們陷入了沉默之中……)
師:這樣吧!老師給你們幫個忙,我把“小稻秧脫險記”中的“記”換個位置,變成“記小稻秧脫險”,你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嗎?
(孩子們立刻發出了“哦”的聲音,一只只小手全都舉了起來)
生:老師,我知道了“記”就是“記住”
師:哦,是記在這里嗎?(老師指著腦袋)還是記在什么地方?(用手作寫狀)
生:我知道了,“記”就是記下來,寫下來的意思。
師:你可真是個聰明的孩子呀!
[ 評 語言知識的傳授一直是語文課中工具性的體現,最好能夠在教授的過程中體現思辯的過程,讓孩子們跳一跳就能夠著蘋果。老師在這里的點撥充滿了教育的智慧,調整了語序后,符合了孩子們熟悉的語言習慣,孩子們很輕松地將這個難題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四兩撥千斤”在這里得到最好的體現]
片段二、
師:讀了課文第一、二自然段,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段主要講了什么?
生:雜草搶小稻秧的營養,小稻秧病倒了。
師:事情交待得很清楚,如果能夠加上地點就好了。誰愿意再試試?
生:在水稻田里雜草和小稻秧搶營養,小稻秧病倒了。
師:你可真棒,老師一說你就明白了。這樣說有沒有問題了,是不是說完整了呢?
生:我覺得應該加上時間,這樣才完整。
師:那你就完整地說一次吧!
生:一天,在水稻田里發生了激烈的爭吵。雜草和小稻秧搶營養,小稻秧病倒了。
師:你真是個愛動腦筋,會學習的孩子呀!當我們交待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把時間、地點、人物、事情說清楚了,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四要素”。
[評:教學中注意對學生進行概括語言的訓練,這樣訓練有助于學生提高閱讀的能力,在較短的時間內抓住文章的主旨,從而進行有效的信息處理。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加強了學生語言完整性的訓練,每一次的點撥都具有很強實效性,學生在老師因勢利導的推動下,自我完成了語言完整性的修煉。教師不露痕跡,春風化雨般地將“四要素”植于了孩子們的心田。語文訓練在課堂上扎扎實實地開展下去,課堂上真正實現了“實”而不“死”。]
片段三、
師:讓我們一起來演演這個自然段,能不能抓住這些詞“團團圍住”、“一擁而上”、“不由分說”、“搶”等詞,討論一下該怎么演好呢?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在一起熱烈地討論和表演)
師:我們一起來演一演好嗎?老師來扮演“小稻秧”,你們來演“雜草”,好嗎?
生:好呀!
師:那么請想扮演“雜草”的同學快點上臺來吧!
(此時,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有些孩子早已迫不及待地沖上了講臺,課堂上氣氛非常熱烈。)
師:同學們,你們看這些“雜草”剛剛是怎么上來的呀?
生:老師,他們是一齊沖上來的。
師:書上是用什么詞形容剛剛的情形的呢?
生(齊聲):“一擁而上”
[評:課文中的情景在教師的巧妙創設下自然而然發生了,同學們在不知不覺中扮演了角色,“一擁而上”的情景再現真實而又逼真。將一些課堂中為了“演”而“演”的假象和空洞,一掃而空了。孩子們在潛移默化,歡快輕松的氛圍中明白了詞語的意思,將機械教授轉化成為孩子們自發的學習認識。]
片段四、
師:能夠想象一下“小稻秧”在獲救后會對“噴霧劑大夫”說什么呢?請你們仿照課文的方法,將“小稻秧”和“霧劑大夫”的表情、語氣以及說話的內容寫出來。相信你們一定能寫好。
(學生們個個都陷入了沉思中,開始了自己的創作中……幾分鐘后)
生1:小稻秧仰起自己的臉龐感激地說道:“噴霧劑大夫謝謝你救了我。”噴霧劑大夫低下頭不好意思地說:“這是我們大夫應該做的。”
生2:小稻秧在微風吹拂下歡快地跳起了舞蹈,開心地說道:“噴霧劑大夫,真的要謝謝你了,有了你,我再也不用害怕那些橫行霸道的雜草了。”噴霧劑大夫大聲地說道:“小稻秧,不用謝我。其實是人類幫助你呀!”
……
評:在中年級的閱讀教學中,除了要有讀和悟的學習過程,我們更應該注意到學生在閱讀后的沉淀。這種“沉淀”正是就文而發的隨筆。“寫作”的發生,有了特定而自然的情境,易于引發學生的思維“決口”,出現“井噴”。在這個整個創作的思維活動中,正是學生體味文本情感,揣摩文本語言,形成自我語言風格的最佳時機。]
教學反思:過去的課堂上我們只知一味地進行語言訓練,將一堂語文課變成了語言訓練課,教師們疲憊不堪,孩子們叫苦不迭。語文課堂成為了“人間煉獄”。新課改,猶如一縷春風滌蕩了語文課堂上的八股腔,課堂上充滿了歡聲笑語,師生們重新煥發了活力。然而有些人對新課改的理解出現了歧義,把語文課變成了一場鬧劇。教者不知其所云,學者不明其所義。師生全都在迷迷糊糊中,草草結束了一節語文課,甚是可悲,可笑。這些人錯誤地認為新課改下的語文課就是讀讀,唱唱,跳跳,覺得只要學生能夠就文而發,說出驚人之語便是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體現語文課的“新”字,而全然不顧學生漫無目的游離于主題的渙散,不知這是學生不知甚解的胡言亂語,竟把它當作了語文課堂上體現新課改的“曠世奇言”,把語文中的不確定性,進行了無限的放大,篡改了新課改的精髓。語文課堂上只充滿了人文性,卻不見了工具性的蹤影。我們知道課標中曾明確的提到:課程目標是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緯度設計。三個方面應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換句話說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要形成高度的統一,而不是片面地夸大一方面的影響,而將另一方面完全棄置于不顧。新課程是涅槃于舊課程中的,而不是憑空臆造的海市蜃樓。它是批判繼承舊的東西,而不是全盤否定過去。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將人文性與工具性做了一次地有效地融合。在教學中,我既努力地維持文本情感的完整性、連續性,又為學生們設置一定量的語基訓練。語基的訓練點與文本情感發展形成了遙相呼應的態勢。例如:在教學“四要素”時,我要求學生說說文本的主要內容并采取了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幫助學生自主地了解了什么是文章的 “四要素”。在關鍵詞語的理解方面,我則采用了孩子們易于接受的隨文“情境表演”,活潑生動地去理解詞義,并要求學生用語言給出更正確的意義,歷練學生捕捉語言的正確性。在文本的結束時,我又設計想象的片段練習,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觸動學生的寫作動機,在自然而然情景下,不露痕跡地幫助學生將文本語言融入豐富到自己的語言中,輕松地實現了文本語言的外化。然而這些所有的語言訓練都緊扣文本的情感發展脈絡,幫助學生實現課程標準“三維目標”的整合。整個語基的訓練的立足點都是想法設設法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并沒有進行機械傳授和訓練,卻能夠高度地重視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過程,充分誘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學會學習的方法,建構道德的價值觀念。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體驗學習方法,在過程中領悟和體驗,在學法中提高和發展。因為我知道結果重要,過程更重要;知識重要,方法更重要,“新”語文課堂在促進學生的發展上,既要著眼于眼前的教育結果,更要著眼于學生未來終身的發展,引領學生攀登知識的高山,跨越情感的溝壑,飛躍思維的屏障,實現人格蛻變。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小稻秧脫險記》教案 篇12
一、反思整體設計
優點:
1、學生質疑,走近文本。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問難是學習的重要方法,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教學中,學習課文第一部分“遇險”時,我讓學生先說自己上節課遇到的不懂的詞,學生紛紛說出了“氣勢洶洶”、“不由分說”、“蠻不講理”等詞,學生在提出疑問的過程中觸摸了文本,與文本的距離近了。
2、扮演解詞,走進文本。
用扮演角色表演的方式理解詞語,解決學生提出的不懂的詞,使學生真正進入了文本,用心體會課文,用身體表演課文,激發了學生的思維,調動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角色朗讀,再造文本。
學生提出的問題解決后,我用了分角色朗讀的方法,將學生置于朗讀的情境中,朗讀中,學生不僅感受了語言,感悟了文本,相信在每個孩子的心中,都出現了不同版本的《小稻秧脫險記》。
缺點:
1、德育滲透,不夠到位。
德育目標中第二個目標,培養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我覺得這一目標的實現較難,盡管自己設計了這樣的環節,但我覺得較空洞。
二、反思教學過程
優點:
導入環節能較好地與第一課時銜接,適時激勵學生又能引導學生較好地進入第二課時的學習。
精讀環節問題設計較精煉,能從學生學習實際情況出發設計問題。順學而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導結環節檢測題很好地與本課教學重點對應,課后作業設計模式也受學生歡迎。
缺點:
導入環節的激勵語不一定對所有學生都有效。改進的方法我想需要自身素質的提高,如果能經常語出驚人,妙語連珠,我想學生定會喜歡你的語文課,因為那時你已是一位充滿魅力的語文老師。
精讀環節有熱鬧的嫌疑,整個過程“動”的設計較多,有的學生可能因此當成看熱鬧而非真正的進入文本學習感悟。這就需要教師練就火眼金睛,及時發現問題,還需有教育機智,及時解決問題,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自己修煉自身。
三、反思教學技能與教學策略的運用
優點:
1、另辟解詞蹊徑,感受詞語意思。
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詞語的理解是重點。課文中有一詞“警覺”,課前備課時我已注意到這一詞語,并想:如何讓學生理解這一詞語呢?講解詞語的意思,有些蒼白,而且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學生的年齡水平理解這一詞語有一定的難度。反復斟酌后,我讓學生表演“警覺的抬頭”的動作,而且還設計了一個問題,采訪表演者:“如果你是雜草,此時你警覺的抬頭,內心是何想法或者是什么心情?”通過一演一說,讓學生感受“警覺”的意思。
2、豐富評價語言,及時有效評價。
為提高自己課堂教學水平,之前我曾收集過課堂評價語,并運用到本課的教學中,也許雒老師從我的教學設計中很難發現這一策略,但我確實這么做了,并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3、合理使用媒體,有效促進教學。
我認為制作的課件有使用價值,并且出示的時機也較合適。
缺點:
1、評價語雖豐富了,但還缺少自己的風格,有待自己多讀書,多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2、媒體課件制作不夠精美。自己的制作水平較低,有待提高。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小稻秧脫險記》教案 篇13
《小稻秧脫險記》:創設情境教學突破重點難點 ——聽課有感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98
作者:常熟石梅小學 沈月樨
十二月初,實驗小學分校進行“青年教師教學比武”的活動,我有幸去聆聽了三堂展示課。這三堂課可謂各有千秋,其中范艷萍老師執教的《小稻秧歷險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這節課中,范艷萍老師不僅遵循了兒童的認知規律,而且她結合教材,根據教學的重點難點精心地設計了情境。她不僅抓住了課本中原有的歷險情節、個性化的語言,而且通過多媒體、教師語言、神態、動作等等再現了故事情節、創造了故事氛圍,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樣一來,促進了學生顯意識和潛意識的協調配合,從而讓他們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表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對全面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有積極的效果。這樣,“情境教學”在這節課中如錦上添花,學生成為了真正的主體進入到課文的境界中去了。
《小稻秧脫險記》是一篇科學性童話,有些地方比較難理解,例如“為什么說小稻秧遇上了危險?雜草怎樣對待小稻秧的?為什么說噴霧劑大夫是小稻秧的救星?”等等是學生理解的難點,范老師針對課文重點段(1—4自然段)的內容,設計了恰如其分的“情境教學”法,很好地突破了重點、難點,不僅使學生懂得了不少知識,理解了課文不同角色的經歷,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真正提高了課堂效率。范艷萍老師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語言描繪,創設情境。
語文教材是抽象的語言文字,由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實際生活經驗的限制,很難自覺地在腦海里形成教材所描繪的形象,這就要求教師以形象的語言描述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時,范老師設計了這樣的前言:我們認識的小稻秧來了,它那驚險、有趣的脫險經歷。(出示課題)哪里寫小稻秧遇到了危險,哪些寫它脫險?(自由讀課文)我們就把自己放到課文中,想想小稻秧到底遇上了什么危險?
教師采用語言的描繪,為同學們創設一個尋求問題的學習情境,學生頓時精神振奮,強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大大提高了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為下一步的學習創設了良好的氛圍。
(搜索本課的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kongtiaoguanjia.com)
本文轉載
二.媒體教學,再現情境。
由于年齡限制,特別是城鄉差別,課文所描繪的內容(小稻秧、雜草的樣子,它成長的營養需求與雜草之間的矛盾等)城里的孩子不易理解,這就給他們的思維造成障礙,剛剛調動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挫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范老師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再現了情境,有效地縮短了農田生活知識與學生有限生活經驗之間的距離。具體步驟如下:
1.靜態示畫,初設情境。
多媒體出示:“一群雜草把小稻秧團團圍住,氣勢洶洶地嚷道……”的圖象
情景與文字。范老師要求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思考這段話向我們展示的情境——小稻秧處境的危險和雜草的野蠻。
2.動態示畫,再現情景。
多媒體顯示:“小稻秧被雜草搶光了營養開始變黃”的動態圖象情景。范老
師讓學生把小稻秧憔悴不堪的模樣與想象中雜草的得意形態進行比較。
這樣,范老師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激發了學生的思維興趣,培養了學生的理解力,給學生以更深刻的印象,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活動表演,模擬情境。
瑞士發展心理學皮亞杰強調“高度活動”的觀點,闡明了活動有利于智力
開發的科學結論,它的特色之一就是讓學生動手動腦,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發展自己。
范艷萍老師在教授《小稻秧脫險記》時,有目的、有意識的設計了一些內容讓學生動起來。比如在理解雜草對小稻秧的態度時,范老師讓一些小朋友上來表演,這不僅讓學生輕松而深刻的懂得了雜草和小稻秧的不同態度、不同處境,而且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表演能力。如果說那只是鍛煉了一小部分的學生的話,那么后來在讓學生理解詞語“警覺”和讀懂第三、第四自然段的時候,范老師通過了示范表演、會的站起來表演、同桌互演、上臺表演等多種手段,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展示了一種“潤物細無聲”的高超教學境界。
四.品詞析句,體會情境。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應該讓學生在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知
其美。因為,作家在創作自己的作品時,他的思維活動、情感活動,都是通過他的語言文字,通過他的遣詞造句、謀篇布局去表現的。所以在課堂上,我們應該把作家創作時的那個情景,作家創作的思維活、語言活動、情感活動再現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活動、感受、體驗文章所描繪的情感體驗。而實現這一切,教師所要靠的就是品詞析句。
范老師在教授《小稻秧脫險記》時就充分注意到了這點,如讓學生理解小稻秧處境危險時就讓學生找出哪些詞語說明了小稻秧處境的危險并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體會、讀懂。這樣,通過品詞析句,牽一發而動全身,學生充分理解了小稻秧處境的危險和雜草的可惡,從中感受到了課文中角色的擬人化情感。
五.感情朗讀,自我消化。
朗讀應是體驗文章情感的重要手段,朗讀有助于學生用整個心靈去理解和體味。在教學《小稻秧脫險記》時,我看到當學生體會到小稻秧的危險處境時,當學生感知到雜草的野蠻時,當學生理解了雜草與噴霧劑大夫的對話時,當學生為小稻秧脫險松口氣時,范老師及時組織學生朗讀,聲音由輕、慢到響、快,通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示范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邊讀邊體會,使學生感受到課文描述的情境,把自己融入到課文的情節中去,把教學過程推向高潮。
聽了這堂課,讓我懂得了采用恰當的情境教學手段,把語言描繪、想象意境、情感體驗融為一體,不但能很好地突破重點、難點,而且能誘發學生自主性,強化感受性,滲透教育性,著眼發展性,使學生整體素質得到和諧發展。
后來,我聽人說范艷萍老師是鑒戒了俞永貞的教學設計,所以上的不錯。也許是這樣吧,然而我想只要有好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適合你、適合你的學生,那你就不妨“拿來主義”試一試,我總覺得范艷萍老師的這堂《小稻秧脫險記》應該是上得不錯的,感謝她這一堂課給與我諸多的思考。
(搜索本課的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kongtiaoguanjia.com)
本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