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麥子》教后感(精選14篇)
《三袋麥子》教后感 篇1
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62
lijianhua
[教學現象]
師:在小豬、小牛、小猴三個人中,你贊賞誰的做法?為什么?
生:我欣賞小猴的做法,因為他把所有的麥子都種到了地里,并且有收獲,真是聰明能干。
生:我也欣賞小猴的做法,因為他聰明能干,而且把收獲的麥子送給了土地爺爺,非常有愛心。
生:我欣賞小候,也欣賞小牛。小牛有計劃吃麥子,并且多了,顯得節儉勤勞。
師:是呀!如果是你,會怎么做呢?
生1:如果是我,我會像小猴一樣把麥子種下地,收獲更多的麥子。
生2:如果是我,我會一半像小牛一樣計劃著吃,一半像小猴一樣種下地,而且等到收獲時候,把他送給貧困家庭,把它分享給別人。
生3:我還要補充一點,就是還要把把收獲的糧食回報給土地爺爺。
[教后思考]
一是尊重學生主體。案例中的兩個問題適合實際情況。第一個問題在學完課文以后,是比較順當,是回歸文本、回歸主題的總結與反饋,讓學生“發展區”內“跳一跳,摘到桃”,既深化了主題,又鞏固了課文一舉兩得。第二個問題是對文本的適度延伸與拓展,尊重學生,鼓勵反饋與質疑,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激發學生的思維與火花,仁者見人、智者見智,展示個性,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二是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的對話。教師以問題——“在小豬、小牛、小猴三個人中,你贊賞誰的做法?為什么?”引發主體與文本對話,鼓勵學生憑借文本語言,進行價值判斷和鑒賞,并以“如果是你,會怎么做呢?”引發主體聯系生活進行創造性地思維,在互動對話中拓展延伸,深化主題,實現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的和諧。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kongtiaoguanjia.com)
本文轉載
《三袋麥子》教后感 篇2
【教學要求】
⒈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⒉能講述這個故事,知道小豬、小牛、小猴誰的做法好,體會三個動物的美好品格。
⒊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課題: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題目是:三袋麥子
讀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二、初讀課文:
⒈自學課文。
⑴自由輕聲朗讀課文,畫出不了解、不認識的字詞。說一說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
⑵會讀、寫生字詞。
⑶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烙餅 發霉 麥囤
⒉教師檢查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幫助后進生學習。
⒊檢查自學效果。
⑴出示生字卡片::
⑵指名讀生字卡片,注意練好平、翹舌音。前、后鼻音,及一字多音。
⑶理解詞語:
烙餅 發霉 麥囤
三、理清脈絡:
默讀課文,按"快要過年了一年以后"把課文分成兩部分,說一說每部分講什么?
學生自學后討論: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講三個小動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麥,他們各自作了處理。
第二部分:(5~9自然段)講土地爺爺向三個小主人公詢問他們各自處理麥子的情況。
四、精讀課文內容。
⒈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小豬、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了一袋麥子后詩怎樣做的?他們地做法不同在哪里?畫出有關詞語,想一想:這些詞語說明了什么?
討論并理解關鍵詞語:開心迫不及待捧起慢慢吃全種
⒉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注意讀好關鍵詞語。
⒊指導口述這部分課文。要求學生看板書練說:先分組說一個小動物的做法,在連起來說。
⒋有感情的朗讀這部分課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齊讀,第2、3、4自然段分組競賽讀。
五、課堂作業 :
⒈用鋼筆描紅,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的習慣。
⒉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⒈聽寫生字詞,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⒉練習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第二部分
⒈理解課文內容。
聽這部分課文配樂朗讀錄音,完成練習。
土地爺爺夸______________(誰)______________(怎么樣)
討論并理解有關詞語:"舔了舔舌頭"、"節儉"、"滿滿的"。
⒉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這部分全是人物對話,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系上下文想一想每個人說話時四什么語氣,說話時地心情怎樣,該怎樣讀才正確?
同座位可以分角色朗讀課文,互相糾正讀得不正確得地方。
指名分角色讀,其他同學聽后糾正。
教師范讀難點:小豬回答土地爺爺的話。
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⒊指導口述這部分內容:
⑴看板書:自己練讀。
⑵指名口述:其他學生糾正口述中的毛病。
⑶學生練習口述,同座位分角色口述。
⑷指名學生口述。
三、總結全文:
⒈指名學生口述全文。
⒉討論:小豬、小牛、小猴在處理得到的三袋麥子上,誰的做法好?為什么?
⒊教師小結:
課文給我們見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們從中明白了什么叫憨厚,什么叫節約,什么叫聰明能干。小猴富有創造性的做法,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對我們啟發很大,今后我們要想小猴學習。
四、作業 :
⒈課堂作業 :完成書后第三題。
⒉課后作業 :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板書:
小豬--吃光了---憨厚
小牛--保 存---節約
小猴--全種地---聰明能干
《三袋麥子》教后感 篇3
課本劇《三袋麥子》
(道具:各種動物的頭飾,音樂)
旁白:過年了,動物王國里面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集體唱歌:《新年好》
旁白:在歡樂的隊伍中,小豬,小牛,小猴顯得特別高興,他們高興地跳起了舞蹈。
(土地爺爺進場,道具:拐杖,服裝,“三袋麥子”)
土地爺爺:“大家好,新年里小豬 ,小牛,小猴,他們哥三助人為樂的事情最多,表現也最好,所以呀送他們一人一袋麥子作為新年禮物,希望大家向他們學習,明年每個人都能得到麥子!”
土地爺爺:(把麥子交給小豬露出滿意的笑容)小豬無論累活,臟活,只要別人需要他都愿意幫忙,希望你繼續努力多做好人好事!
小豬:(露出憨厚的笑容)謝謝土地爺爺,今年,我不但要多做好人好事,還要改正我愛睡懶覺和挑食的習慣,因為我太胖了!(摸摸自己的肚皮)我要多做運動!嘿嘿~~~(做運動)
集體:哈哈哈哈!
土地爺爺:(把麥子交給小猴子)這一袋是獎勵你的,你運用了你的聰明與智慧,幫助學習勞作上落后的伙伴,大家共同進步,你是我們動物王國里的好成員!
小牛:(嘟著嘴巴)土地爺爺,小猴以前經常在我勞作的時候拽我的尾巴,還撓我耳朵,怎么他就能得到獎勵啊?
小猴:(急忙解釋)那已經是幾年前的事情了,土地爺爺教育了我之后,我早就已經改正了啊!
小牛:(爭吵)無論什么時候做,反正是做過。
土地爺爺:好了好了~~~~小猴以前是很淘氣,愛捉弄同伴,可是他已經改正了,我們不可以一直記著別人做的錯事,你能保證你沒有做過錯事嗎?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
小豬:以前我很不喜歡小猴,因為他總是笑我胖,笑我笨,可是有一次,我摔跤了,是小猴送我回家的,還照顧了我兩天,從此以后,改變了我對他的認識,我認為小猴是好的。
土地爺爺:小牛!你明白了嗎?
小牛:(慚愧地低下了頭)土地爺爺,我錯了。(走到小猴面前)小猴,對不起!我們還是好朋友嗎?
小猴:(手拍拍小牛的肩膀)我們當然是好朋友 。啊!以后需要我幫忙,你就說一聲!(兩人握手言和)
土地爺爺:小牛,小牛,看!這袋是給你的!你辛勤耕作,讓大家都能吃上香噴噴的米飯和新鮮的蔬菜,我代表大家向你表示感謝!
小牛:大家不要謝我,我們動物王國里面的每一個成員都有各自的任務,這是我應該做的。我們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我們的家園會變得更加美麗和溫馨!
土地爺爺:禮物我也送完了,我得回去了!(大家一起送土地爺爺退場)
(小豬拿著一袋麥子回家了)
小豬:(看著黃燦燦的麥子,很開心的喊了起來)太棒啦!我今天要把它做成我最愛吃的白面饅頭和烙餅!
旁白:小豬迫不及待地把麥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食品,瞧瞧!他忙的可帶勁兒了。
小豬:(很開心的看著做成的饅頭烙餅)哈哈哈,這可夠我吃上一個月的了,嗯——我要跟我的同伴一起分享!(拿著食物開心的去尋找分享的伙伴)
(小牛拿著一袋麥子回家了)
小牛:(捧起飽滿的麥粒,看了又看)多好的麥子呀,我要先把它保存起來,等家里的草料和雜糧都吃完了,再慢慢吃這好東西。
旁白:為了防止發霉和蟲蛀,小牛經常把那袋麥子搬到屋外透風,曬曬太陽。(請小牛加以動作表演)
小猴:這可是上等的麥種,我得把它種起來,明年就可以豐收啦!
旁白:一年以后,土地爺爺又來拜訪小豬,小牛和小猴。他先到了小豬家。
土地爺爺:小豬啊。
小豬:土地爺爺,您好。感謝您去年送給我那袋麥子,讓我吃到了最好吃的東西。(舔了舔舌頭)
土地爺爺:(看著小豬憨厚可愛的樣子忍不住笑了)哈哈哈!
旁白:告別了小豬,土地爺爺來到了小牛家。
土地爺爺:小牛,去年的麥子你吃完了嗎?
小牛:去年您送我的麥子至今還沒有吃完呢。(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麥子)
土地爺爺:點點頭。
旁白:告別了小牛,土地爺爺來到了小猴家。
土地爺爺:小猴,這一年過得好嗎?
小猴(面露喜色):過得很忙、很充實、也很開心。
土地爺爺(很想知道實情):噢?你倒告訴我你忙些什么?又開心在哪兒?
小猴(笑著):還不是你那袋麥子嗎?
土地爺爺(有點疑惑):真的?
小猴(拉著老人的手、神秘地):請跟我來。
旁白:土地爺爺跟著小猴來到里屋。
道具:兩堆麥子。
土地爺爺(驚呆了):啊?這么多麥子!
小猴:我把麥子種下了地,這都是我的收獲。您帶一些回家吧。
土地爺爺:(撫摸著小猴的頭、興奮地)你真聰明、真能干!大家說,我們是不是應該向小猴學習,多多勞動,多多付出,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更加豐富多彩、充滿歡樂。
全班齊唱:《勞動最光榮》
《三袋麥子》教后感 篇4
教學目標:
1、 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講講這個故事。
2、 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在閱讀教學中尊重學生的體驗與感受,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學習正確的思維方法,以獲得正確的價值取向。
教學準備:小黑板,小豬、小牛、小猴和土地爺爺的頭飾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教學中,前半部分以讀為主,在讀中學,在讀中悟,在個性化的朗讀中張揚個性。后半部分以演為主,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整堂課中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都得以實現。
教學流程:
一、 復習導入
1、 快要過年了,土地爺爺想得真周到,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分別送上了一袋麥子,這是怎樣的一袋麥子呢?
2、 指名說,并指導朗讀這些詞語:黃燦燦的麥子 飽滿的麥粒 上等的麥種
3、 這么好的麥子,這三個小動物是怎樣處理的呢?自讀課文2-4自然段
(點評:直奔主題,再次感受麥子的特點,為下文三個小動物的不同處理方式作鋪墊)
二、 學習課文2-4自然段
1、 自由讀2-4自然段,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到他們的高興,再反復多讀幾遍,讀出高興的語氣
2、 學生自讀課文
3、 交流一:
(1) 出示第二自然段,小豬會怎樣開心地喊?
(2) 指導學生個性化朗讀,從不同角度體會小豬的開心
(3) 這時,小豬都等不及了,口水都要流出來了,他仿佛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指名答
(4) 有感情地朗讀這段。
4、 交流二:
(1) 小豬當美食家的愿望終于可以實現了,小牛呢?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他的高興?出示第三自然段,學生談體會。
(2) 是啊,小牛看到這么飽滿的麥粒心里一定特高興,你有哪些詞來形容他的高興勁呢?
(3) 學生積累朗讀
5、 交流三:
(1) 出示第四自然段,小猴的快樂可沒那么容易體會了,只要我們學會想象,就能體會到小猴的開心了,想象一下,當小猴看到這上等的麥種后,他會怎么想,怎么說呢?
(2) 學生想象交流
(3) 讀好這段話
(點評:這三段文字的教學中分別從指導個性化朗讀、積累運用、想象感悟這三方面進行教學,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
三、 學習課文5-9自然段
這三只小動物在不同的處理方式中享受到了各自的快樂,一年過后,土地爺爺來了,發生了怎樣的事,請大家輕聲讀5-9自然段,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角色練習朗讀。
(1) 學生自讀課文
(2) 小組合作表演
(3) 指名上臺表演(戴頭飾)
(點評:在表演中學生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形象的表情、身姿運動,學生在讀中演,演中悟,悟中獲。)
(4) 討論:小豬、小牛、小猴都收了一袋麥子,由于他們的做法不一,結果也就不一樣了,你喜歡誰的做法?
(點評: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尊重學生獨特的感悟和體驗,鼓勵學生暢所欲言,不斷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獲得的啟迪,不斷提高認識水平。)
四、 課外延伸:今年過年,土地爺爺又會給哪些小動物送禮物?送了什么禮物?結果怎樣?請展開豐富的想象,編個故事。
(總評:《三袋麥子》以童話故事的形式通過三個小動物對事物的不同處理帶來的不同結果,闡述了只有播種才能有收獲的道理。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和他們共、共行動,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指導學生個性化朗讀,表演中體會人物個性,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尊重他們的獨特感悟等等都是個性化閱讀指導的體現。)
《三袋麥子》教后感 篇5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課文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感知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層次。
教學重難點:1、朗讀課文 2、初步感知課文,理清課文層次。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談話:
同學們喜歡童話故事嗎? (生答)
誰能說一說我們以前學過哪些童話故事?(《小鷹學飛》、《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狐貍和烏鴉》、)
2、今天老師給大家新帶來一個童話故事《三袋麥子》 出示課題,齊讀,
指導“麥”字讀音及寫法(讀音:“mai”,第四聲,寫時注意下半邊要與“表”區分開)
3、引導質疑:
看了課題,你有什么想要問的? (生1:三袋麥子是從哪里來的?師:是別人送的。 生2:麥子是誰送的?他都送給了誰? 生3:為什么是三袋麥子?是不是要送給三個人? 生4:送禮物的人為什么要送麥子?他有什么用意?……)
過渡:同學們真愛問問題,問得非常好!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 要求:身體坐端正,一邊看一邊聽,并想一想課文向我們講了怎樣的一個故事?
聽后反饋:
課文主要講了,土地爺爺送給( )、( )、( )各一袋麥子,小豬把麥子磨成( ),做成各種個樣的( )吃了;小牛把麥子( )慢慢吃;而小猴則把麥子( ),一年后收獲了滿滿一囤麥子。
2、自讀課文 要求: (1)邊讀邊標出課文自然段序號 (2)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生字或句子可以交流學習,多讀幾遍。
3、反饋自讀效果:
(1)出示帶有一類字的詞語,指導學習。
(2)出示帶有二類字的詞語,指導學習。
(3)出示文中長句,指導學習。(指名讀、正音、齊讀)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1、再讀課文
2、合作交流:
邊讀邊思考課文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并試著按“土地爺爺送麥子” 、“小豬 、小牛和小猴如何處理麥子” 和“處理麥子的結果” 給課文分為三部分。
3、反饋:
第一部分( 1 ) 土地爺爺送給小豬 、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麥子。
第二部分(2-4) 小豬、小牛和小猴對于同一袋麥子的不同想法和處理方式。
第三部分( 5-9) 小豬、小牛和小猴處理麥子的不同結果以及土地爺爺對他們的評價
四、品讀課文第二部分,理解麥子的不同處置
過渡:
小豬、小牛和小猴收到土地爺爺送的麥子后各自有什么不同的想法,他們又是如何處理這些麥子的?
1、自讀課文2—4自然段,交流思考
2、反饋:
小豬:做成食品 吃光
小牛:保存起來 慢慢吃 曬
小猴:全中下了地
3、齊讀2—4自然段
五、課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三袋麥子》這篇童話故事,知道了小豬、小牛和小猴對土地爺爺送給他們的麥子做了不同的處理,那么一年以后對于他們這樣的處理,結果會怎樣呢?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
六、作業
1、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課后生字、詞語。
《三袋麥子》教后感 篇6
一、看拼音寫詞語:
shí pǐn bài fǎng bǎo cún mì mi
( ) ( ) ( ) ( )
二形近字組詞,多音字注音組詞。
訪( )扔( )磨 種 干
防( )仍( )
三、給劃線的字注音 興奮( ) 磨面( ) 撫摸( )發霉( )
四.組成語。各( )各( ) ( )不( )待
五、根據課文內容連線:
善于計劃 小猴 保存起來慢慢吃
聰明能干 小豬 磨成面粉做各種食品
憨厚可愛 小牛 把麥子種下地,收了滿囤的麥子
六、《三袋麥子》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七、給句子加標點:老人撫摸著小猴的頭口興奮地說口口你真聰明口真能干口口
《三袋麥子》教后感 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學會講述
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解兩條綠線內的8個生字,認識1個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涵,能根據自己的體驗與感受,各抒己見。培養學生用正
確的思維方法,體會課文內容的價值取向。
教學重難點:
1、復述故事
2、培養學生用正確的思維方法,體會課文內容的價值取向。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充分朗讀,讀通讀順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精讀課文第二部分。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練習書寫。
教學重點:
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三個小動物對麥子不同的處理。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引出麥子的童話。
1、 游戲導入:
上課前我們來做個有趣的游戲,叫我說你猜。我說一句臺詞,你來說說出自哪個童話故事。
小女孩和她奶奶一起飛到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賣火柴的小女孩》。)
魔鏡呀,魔鏡呀,請你告訴我誰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孩?——(《白雪公主》)。
只有黑的泥土,才是你們生根長葉的地方。——(〈蒲公英〉)
(看來,中外優美的童話故事已深深植入我們的心田,伴隨我們渡過幸福的童年,請繼續猜。)
小猴說:“我把麥子種下了地,這是我的收獲。”——
預設一:如果學生能答出來,順勢揭題,并肯定學生會學習,能對課文進行充分的預習。
預設二:如果學習答不出來,教師談話導入,今天張老師給大家帶來的就是這個童話故事,一起讀課題。
2、揭示課題
同學們,今天土地爺爺給大家帶來了三袋麥子。這三袋麥子將要作一次 長途旅行,在旅行中他們會有怎樣不同的命運呢? 教師板書課題,指導書寫“麥”正音 “子”,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麥子的故事。
1、下面先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老師提出的要求:
(1)標出自然段,注意: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錯字,不倒字。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想辦法記住字形,弄懂詞語的意思。
2、同位互讀生字。
3、檢查自讀情況:
(1) 媒體出示生詞,
(2) 認讀生字詞
(3) 這些詞語的意思哪些你已經懂了,是怎么弄懂的?
(4) 動作演示,指導看圖,聯系上下文,換近義詞等理解詞語。
(5) 挑戰難關,暴露缺點。你認為哪個句子最難讀,就站起來讀給大家聽。
4、指名開火車讀,師生評議,相機正音。
5、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課文主要寫了哪些人物,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一件事。
三、抓關鍵詞,品讀課文,理解麥子的不同處置
1、研讀關鍵詞語
讀書要細心讀,每一遍都要有新的感受,你們想不想這樣讀書?三袋麥子是相同的,在小豬、小牛、小猴的眼里麥子一樣嗎?快速默讀課文,找出他們眼中的麥子。
引導學生讀好“黃燦燦麥子”“飽滿的麥粒”“上等的麥種”三個詞語。
2、趣讀小豬處理麥子。、
(1) 出示小豬圖,小豬看到麥子會想到什么,他怎樣喊的?
(2) 真開心啊,聯系第一段,說說他為什么這樣開心?
《三袋麥子》教后感 篇8
【教學要求】
⒈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⒉能講述這個故事,知道小豬、小牛、小猴誰的做法好,體會三個動物的美好品格。
⒊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題目是:三袋麥子
讀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二、初讀課文:
⒈自學課文。
⑴自由輕聲朗讀課文,畫出不了解、不認識的字詞。說一說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
⑵會讀、寫生字詞。
⑶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烙餅發霉麥囤
⒉教師檢查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幫助后進生學習。
⒊檢查自學效果。
⑴出示生字卡片::
⑵指名讀生字卡片,注意練好平、翹舌音。前、后鼻音,及一字多音。
⑶理解詞語:
烙餅發霉麥囤
三、理清脈絡:
默讀課文,按快要過年了一年以后把課文分成兩部分,說一說每部分講什么?
學生自學后討論: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講三個小動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麥,他們各自作了處理。
第二部分:(5~9自然段)講土地爺爺向三個小主人公詢問他們各自處理麥子的情況。
四、精讀課文內容。
⒈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小豬、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了一袋麥子后詩怎樣做的?他們地做法不同在哪里?畫出有關詞語,想一想:這些詞語說明了什么?
討論并理解關鍵詞語:開心迫不及待捧起慢慢吃全種
⒉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注意讀好關鍵詞語。
⒊指導口述這部分課文。要求學生看板書練說:先分組說一個小動物的做法,在連起來說。
⒋有感情的朗讀這部分課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齊讀,第2、3、4自然段分組競賽讀。
五、課堂作業:
⒈用鋼筆描紅,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的習慣。
⒉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⒈聽寫生字詞,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⒉練習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第二部分
⒈理解課文內容。
聽這部分課文配樂朗讀錄音,完成練習。
土地爺爺夸______________(誰)______________(怎么樣)
討論并理解有關詞語:舔了舔舌頭、節儉、滿滿的。
⒉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這部分全是人物對話,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系上下文想一想每個人說話時四什么語氣,說話時地心情怎樣,該怎樣讀才正確?
同座位可以分角色朗讀課文,互相糾正讀得不正確得地方。
指名分角色讀,其他同學聽后糾正。
教師范讀難點:小豬回答土地爺爺的話。
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⒊指導口述這部分內容:
⑴看板書:自己練讀。
⑵指名口述:其他學生糾正口述中的毛病。
⑶學生練習口述,同座位分角色口述。
⑷指名學生口述。
三、總結全文:
⒈指名學生口述全文。
⒉討論:小豬、小牛、小猴在處理得到的三袋麥子上,誰的做法好?為什么?
⒊教師小結:
課文給我們見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們從中明白了什么叫憨厚,什么叫節約,什么叫聰明能干。小猴富有創造性的做法,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對我們啟發很大,今后我們要想小猴學習。
四、作業:
⒈課堂作業:完成書后第三題。
⒉課后作業: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三袋麥子》教后感 篇9
教完《三袋麥子》,我體會頗深。這是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文章通過描述小豬、小牛、小猴三只小動物對待麥子的不同態度,告訴孩子們做事要有勤奮的精神和長遠的考慮。
文章情節十分簡單,但其中蘊涵的`道理是學生感悟的難點,面對文中小動物迥然不同的個性,學生往往只看到小猴的優點。因此我在教學時重點指導學生從三個小動物各自的做法中體會它們性格特點。在教學中我有意引導:一年以后,土地爺爺又來訪了,結果如何呢?出現了哪三種不同的結果?土地爺爺對誰的做法最滿意?為什么?讓孩子們先獨立學習,然后帶著巨大的成就感與同學合作交流,分享探索成功的喜悅,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還樹立了學好語文的信心。
在進行最后一部分的教學時,我在學生熟悉文章的基礎上讓他們思考:三個動物中你最喜歡誰?為什么?如果土地爺爺給你一袋麥子,你會怎么處理?由此讓學生展開討論對麥子的處理是否還有其他的方法?讓學生放開想象翅膀,拓展延伸。這時一個學生突然說:“我不喜歡小猴子的做法!”全班嘩然!我既驚又喜!讓她說明理由:“我想因為小猴把麥子全種了,萬一遇上水災或者干旱全沒了,那咋辦?”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議論紛紛:“對呀!那還不如小豬那樣吃了劃算!”“那就什么也沒有了。”……借此鍥機,我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
一會兒,各種意見精彩紛呈:“我想麥子可以吃一半,種一半,這樣既可以先吃到,還可以收獲許多麥子!”
“我想可以邀請小豬和小牛一起種,眾人拾柴火焰高!三個人一起來不可能都失敗吧!而且收獲肯定更多!”
“我想收獲很多麥子以后,我會把麥子作為禮物送給其他的人,讓別人也有機會去享受播種和收獲的喜悅!”……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精彩的發言!
《三袋麥子》教后感 篇10
[預習評估]
一、信息搜索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編寫適合于兒童欣賞的故事。童話的故事情節曲折有趣,故事中的一草一木都被賦予人的思想,會說話有感情,故事語言生動形象活潑流暢,很適合小朋友閱讀。
我的信息:
二、朗讀與思考
1、朗讀
——小豬看著黃燦燦的麥子,開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愛吃白面饅頭和烙餅了!”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把麥子磨成了面粉,又做成各種各樣的食品。
——小牛捧起飽滿的麥粒,看了又看,心想:多好的麥子呀,我要先把它保存起來,等家里的草料和雜糧都吃完了,再慢慢吃這好東西。
——小猴呢,他覺得面前的這袋麥子是上等的麥種,便把一口袋麥子全種下了地。
——小豬好像又回味起饅頭和烙餅的香味,不由得舔了舔舌頭。
——小牛告訴老人:“去年您送我的麥子至今還沒吃完呢。”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麥子。
——小猴說:“我把麥子種下了地,這都是我的收獲。您帶一些回家吧。”
——老人撫摸著小猴的頭,興奮地說:“你真聰明!真能干!”
——對于土地爺爺送的節日禮物——一口袋麥子,小豬剛過年就吃光了,小牛把麥子保存起來,小猴則把麥子全種下了地。
——一年以后土地爺爺又來拜訪他們三個,給了他們不同的評價。告訴我們遇事要動腦筋,考慮長遠利益。
2、默讀課文,思考。
——三袋麥子是怎么來的?
——小豬、小牛、小猴分別是怎么處理自己的那袋麥子的?你認為誰的做法最好?為什么?
——“節儉”是什么意思?土地爺爺為什么夸獎小牛很節儉?
三、完成下列練習
1、填上合適的詞。
( )的麥子 ( )的麥種
( )的食品 ( )的麥囤
( )的小牛 ( )的小猴
2、造句
保存……。
收獲……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對于土地爺爺送的節日禮物——一口袋麥子,小豬剛過年就把麥子 ,小牛把麥子 ,小猴則把麥子 。
土地爺爺覺得小豬 ,夸獎小牛 ,興奮地說小猴 。
讀了這個故事,小豬、小牛和小猴,你喜歡 ,因為
[文本對話]
聰聰: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情節生動有趣。小豬、小牛和小猴各得到了土地爺爺送給他們的節日禮物——一口袋麥子,他們作了不同的處理,從而產生了不同的結果。土地爺爺對他們進行了不同的評價。
明明:小豬、小牛和小猴對一袋麥子的不同看法、處理方式和土地爺爺的評價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在預習的時候,我列了一個表:
對一袋麥子的看法
對一袋麥子的處理方式
土地爺爺的評價
小豬
黃燦燦 太棒了 開心地喊
迫不及待 磨成了面粉又做成各種各樣的食品
看著小豬憨厚可愛的樣子忍不住哈哈大笑
小牛
捧起飽満的麥粒,看了又看
先保存 慢慢吃
防止發霉和蟲蛀 經常透風、曬
點點頭,夸獎小牛很節儉
小猴
上等的麥種
全種下了地
撫摸著小猴的頭興奮地說:“你真聰明!真能干!”
看了這個表,我就一清二楚了。
聰聰:我在讀書的時候主要通過抓住關鍵詞句來理解小豬、小牛和小猴對一口袋麥子的不同態度及不同的處理方式。如課文第二至四自然段中,“開心”、“太棒了”、“最愛吃”、“迫不及待”、“做成各種各樣的食品”等詞語就寫出了小豬特別喜愛饅頭和烙餅,把一袋麥子剛過年就吃光了。 “捧起”、“看了又看”、“心想”等詞語細致描畫了小牛得到麥子后的表現;“經常”、“搬到”告訴我們小牛是多么細心。“覺得”、“上等的麥種”、“全種下了地”等詞句告訴我們小猴與小豬、小牛的思路完全不同,它要讓那袋麥子明年變成更多的糧食。
明明:本課的12個生字中,“保、防、訪、仍、儉、秘”都是左右結構,寫時要左窄右寬,左緊右松。
[自主學習]
語段一:
小豬看著黃燦燦的麥子,開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愛吃白面饅頭和烙餅了!”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把麥子磨(mo mo)成了面粉,又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食品,剛過了年,他就把一口袋麥子吃光了。
小牛捧起飽滿的麥粒,看了看,心想:“多好的麥子呀,我要先把它保存起來,等家里的草料和雜糧都吃完了,再慢慢吃這好東西。”為了防止發霉和蟲蛀,小牛經常把那袋麥子搬到屋外透透風,曬曬太陽。
小猴呢,他覺得面前的這袋麥子是上等的麥種(zhong zhong),便把一口袋麥子全種(zhong zhong)下了地。
學與練:
1、畫去括號中不正確的讀音
2、按要求寫詞語
黃燦燦(abb式)
各種各樣(abac)
迫不及待(含有“不”的成語)
3、問答
小豬、小牛、小猴分別是怎樣處理自己那袋麥子的?你認為誰的做法最好?為什么?
語段二:
最后,土地爺爺又來到小猴家。談起去年的那口袋麥子,小猴拉著老人的手,神秘地說:“請跟我來。”
土地爺爺跟著小猴到屋里一看,啊,麥囤里堆得滿滿的。小猴說□我把麥子種下了地□這都是我的收獲□您帶一些回家吧□老人撫摸著小猴的頭□興奮地說□你真聰明□真能干□
學與練:
1、給文中加入適當的標點符號
2、畫去括號中不正確的讀音
神(shen sheng)秘 麥囤(tun dun) 撫摸(mo mo)
興(xing xing)奮 種(zhong zhong)地 能干(gan gang)
3、照樣子,寫句子
例:老人撫摸著小猴的頭,興奮地說:“你真聰明!真能干!”
(1)老師 說:“你行,一定能做成這件事。”
(2)媽媽 說:“你既然做錯了事,就要改正。”
(3)阿姨 說:“小朋友,請把你的名字寫一下。”
[綜合實踐]
綜合學習
一、童話的種類:
——人物童話。即用普通人作為主人公的童話;
——知識童話。把科學知識、神奇的科學世界和科學發展的未來遠景,用童話表現出來。
——擬人化童話。即把動植物或世上沒有生命的東西當做人來寫;使它們有了人的生命、言行和情感;
——超人化童話。即童話中的人物是超自然的、幻想出來的形象,如神仙鬼怪等。
實踐活動:
二、本課情節生動有趣,文中角色性格鮮明,有個性,非常適宜同學們進行課本劇表演。先找幾個同學,分別扮演土地爺爺、小豬、小牛和小猴,再自己動手做幾個頭飾,根據課文內容加上自己的想象,演一演。
《三袋麥子》教后感 篇11
[設計背景]
《三袋麥子》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情節生動有趣,語言淺顯易懂。講的是土地爺爺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節日禮物——三袋麥子后,小豬、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處理了這袋麥子。一年后,土地爺爺故地重訪,并對于小豬、小牛和小猴的不同舉措作出了三種不同的評價。
面對憨厚可愛的小豬,土地爺爺忍不住哈哈大笑;看到勤勞節儉的小牛,土地爺爺點頭夸贊;尤其是小猴,土地爺爺顯得異常興奮。那么,在土地爺爺心目中究竟誰是最優秀的?這既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又是本文教學中可以出彩的亮點。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但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教學中不僅應注重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更加要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特的自我體驗。
[設計過程]
一、讀讀議議————給孩子一袋“可愛憨厚”的麥子
1、自讀第二小節,分組討論。
①小豬看到這袋麥子后,有什么表現?(重點突出“開心”、“喊”等詞語,強調閱讀中的兩個“!”)
②小豬是如何處理這袋麥子的?(重點突出“迫不及待”、“吃光”等詞語)
2、練習讀第二小節,讀出自己的體會與理解。(引導體會小豬的高興勁及迫不及待的樣子)
3、默讀第六小節后,討論。
①當土地爺爺來到小豬家,小豬怎么說了?(試著揣摩小豬的語氣)
②你以為小豬有什么特點?從課文中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
③假如你是土地爺爺,你會怎樣評價小豬呢?
4、對比讀第二、六小節,同桌討論。
①你喜歡小豬嗎?說說你的想法。
②試著給這袋麥子取個好聽的名兒。(可愛的麥子、充滿活力的麥子、憨厚的麥子等)
二、劃劃想想————給孩子一袋“勤勞節儉”的麥子
1、劃一劃。
①小牛看到麥子后,有哪些想法?(重點突出“保存”、“慢慢吃”等詞語)
②小牛拿到麥子后,怎么做了?(重點突出“透風”、“曬曬太陽”等)此處可進行句式訓練,“因為……所以……”
2、想一想。
①土地爺爺到了小牛家,他會對小牛說些什么呢?
②土地爺爺得知小牛把麥子保存起來后,他又會對小牛說些什么呢?(圍繞小牛的“勤勞節儉”方面)
3、小結提問。
①是呀!在土地爺爺眼里小牛是節儉的孩子,這是一種多么美好的品質啊,假如你就是小牛的朋友或鄰居,你會怎么夸贊他呢?先想一想,再與同桌交流。
②思考:土地爺爺送給小牛的是一袋什么樣的麥子?(勤勞的麥子、節儉的麥子、美好的麥子等)
三、說說演演————給孩子一袋“能干聰明”的麥子
1、說一說。
情境一:土地爺爺給小猴送了一袋麥子,小猴高興地收下了這袋麥子。小猴就把麥子擺放在院子里,看了又看,嘴里還不時發出嘖嘖的贊嘆:“好麥子,好麥子……”
情境二:土地爺爺看了小猴的糧倉,直夸小猴能干聰明。小猴非常謙虛地說:“我只不過做了一件最普通的事情”。接著小猴將自己種麥子的經過翔實地告訴了土地爺爺……
2、演一演。
①小猴子種麥的經過。(突出小猴的辛勞)
②土地爺爺來小猴家的前前后后。(突出土地爺爺的年齡、語氣及心理活動等特征)
③小猴在家里接待土地爺爺的經過。(突出小猴的神采奕奕及聰明勁)
3、演后組織說話訓練。
①你喜歡這聰明、能干的小猴嗎?說說你的想法。
②你打算給這袋麥子取個什么名字?(聰明的麥子、能干的麥子、智慧的麥子、創造的麥子等)
四、悟悟寫寫————給孩子一袋“永遠”的麥子
1、悟一悟。
課文學完了,相信這三個人物在你心中一定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這三袋麥子也會帶給你更多的啟示。那么,在你心目中,究竟擁有了一袋什么樣的麥子呢?可愛憨厚的?勤勞節儉的?聰明能干的?還是?
2、寫一寫。
請同學們將自己的所思所悟動筆寫下來,要求表達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3、教師總結:或許這是一袋可愛憨厚的麥子,或許這是一袋能干聰明的麥子,或許這袋麥子里有可愛,有節儉,也有聰明,或許這袋麥子就蘊涵著我們的智慧,我們的思想,或許,或許……。但無論如何,他應當成為我們心靈的麥子,成為我們精神的麥子,成為我們共同的永遠的麥子。
《三袋麥子》教后感 篇12
《三袋麥子》是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童話故事,講了土地爺爺送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麥子,小豬把麥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麥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則把麥子全種下了地,一年后收獲了滿滿一囤麥子。課文故事性很強,語言淺顯易懂,人物個性鮮明。但對其所蘊含的道理和所描寫的小動物鮮明的個性,學生感悟有一定的難度。
一、扎扎實實地讀
本篇課文內容雖然簡單,但文中長句較多,要讀好卻那么簡單。課文九個自然段,三個小動物的故事,分前后兩年,交錯講述,我想,只有扎扎實實地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讀懂課文語言,讀活人物形象,才能為進入第二課時搭好橋,鋪好路。
1、讀通課文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同桌互讀,互幫互學,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我檢查,落實課文中難讀、難認、易混淆的生字詞。在檢查學生生字詞認讀情況時我特意安排了三個層次,一是認讀本課新字詞,二是分辨兩個難認的形近字,三是讀準課文中容易混淆的三個多音字。其中興奮與磨成面粉是我們大多數人最容易讀錯的兩個字。
2、讀懂課文
讀小豬,是創設情境引導想象,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體會;讀小牛一段可能顯得有點沉,但這正是學生讀書的真實情況,這一段句子長不好,所以我在這里安排了指名讀,范讀以及比賽讀等多種朗讀形式,扎扎實實指導學生讀書,同時滲透了朗讀的一些技巧,比如長句子要學會間隔符短句,比如邊讀邊想象。
二、語言訓練
語文課,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課時目標和環節目標,更要呈現扎實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所收獲。學生讀詞串、讀課文、復述故事,把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三、培養分段能力
本文故事性很強,向學生滲透故事性很強的課文可以按照故事發展的開端、經過、結果給課文劃分層次。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孩子們根據老師的提示把全文劃分為三個層次,梳理了課文大意。
《三袋麥子》教后感 篇13
今天,我說的內容是《三袋麥子》。《三袋麥子》是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材中的一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講了土地爺爺送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麥子,小豬把麥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種各樣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麥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則把麥子全種下地,一年后收獲了滿滿一囤麥子。同樣是一袋麥子,由于個人采用了不同的處理方法,結果是不一樣的。這篇課文情節生動有趣,語言淺顯易懂,人物個性鮮明,很適合兒童閱讀。
我對〈〈三袋麥子〉〉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講述故事,學會10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掌握多音字“干”的用法;
2、通過故事,讓學生懂得只有播種,才有收獲的道理。
我對教學的重難點是這樣設計的:
1、重點:講述故事內容,對小豬、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做出評價并說明理由。
2、難點: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就課文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
根據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我準備的材料是:
1、教學掛圖:它顏色鮮艷,直觀形象,能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
2、三種小動物的頭飾:它能讓學生在講述故事的時候,幫助他們體驗角色。
根據課文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我設計的教學步驟是:
通過“讀”、“比”、“演”、“議”四個環節,進行扎實的訓練,讓學生理解課文。在兩課時的授課時間內,第一節課以學習生字為主,第二節課以學習課文內容為主。今天我說的是第二課時。具體環節如下:
開始環節:激趣導入。
在黑板上出示小豬、小牛、小猴三個小動物的畫像,吸引學生的注意,然后提出問題:你腦海里的它們是怎樣的?讓學生思考后用“——的小豬;——的小牛;——的小猴。”這樣的句式回答,在學生回答后,教師進行總結,并引入課文。(多可愛的小家伙呀?它們就是今天故事中的主人。土地爺爺給他們各送了一袋麥子,會發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這部分時間約三分鐘。
基本環節:這部分是重點,我主要采用以下步驟和方法:
1、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同時感知課文大意,完成教師出示的表格。這樣安排的目的,讓學生通過讀,能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
2、精讀訓練。把課文分成兩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1——4段,讓學生自己再讀一讀課文,然后完成兩個“比”,一是比三個小動物收到土地爺爺的麥子后,分別覺得這是怎樣的麥子,又上怎么想的?二是比三個小動物對待麥子的處理方法有什么不同?(要求抓關鍵詞語,并通過朗讀讀出來。通過比后,教師進行小結,把三個小動物處理麥子的方式同當前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聯系起來。)第二部分是5——9段。讓學生自己輕聲讀一讀,然后找出土地爺爺看到結果后,對三個小動物的評價,并體會土地爺爺更喜歡誰?這樣的安排,易于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3、演演說說。讓學生自由組成小組,自己定好角色,注意小動物和土地爺爺當時的語言、表情,演出每個小動物的個性,可展開想象。演完評出“最佳小組”和“最佳演員”。然后,讓學生說說在三個小動物中,最喜歡誰?并說出理由。(對學生的回答只要有理由,都應給予肯定,不強求統一)這部分的目的是讓三個栩栩如生的小動物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
4、拓展延伸。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向學生提出問題,如果土地爺爺給你一袋麥子,你會怎么做?讓學生思考后自由說說。對于學生的回答,要充分發掘學生思維的空間,只要言之有理都要給予肯定,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能做到把三個小動物的做法綜合起來。安排這部分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自我體驗、創新的能力,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
這部分時間約35分鐘。
結束部分:總結全文。
我采用了傳統教學中的教師總結全文的方法。我用一句話總結全文:“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文中寫了小豬、小牛、小猴三個小動物對待三袋麥子的不同態度,讓我們看到了三種生活方式(消費、節約、投資)。在這里面,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在以后的生活中,同學們將會遇到比這更紛繁復雜的事情,到那時,你將會明白更多更多。
這部分時間約2分鐘。
《三袋麥子》教后感 篇14
設計理念:
1、尊重中年級閱讀教學規律,加強朗讀指導,注重默讀培養,以讀代講,以說促學,讓位于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大膽表演,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大大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2、“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在教學中努力引導學生在情感的體驗中參與對文本的多元解讀,讀出真情,讀出滋味,讀出個性。同時,在充分尊重學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發揮教師的引領點撥作用,提升學生感悟內涵。
3、以詞串教學為突破點,既能抓住課文內容的線索,又巧妙的融進語言訓練和語言運用,讓課堂富有濃濃的語文味。
教材說明:
《三袋麥子》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快要過年了,土地爺爺送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麥子,他們采用了不同的處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爺爺又來拜訪他們三個并做出了不一樣的評價。課文的情節生動有趣,語言淺顯易懂,人物個性鮮明,很適合兒童分角色朗讀,創造性表演。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能分角色朗讀課文,并根據課文的語言材料創造性地表演故事內容。
4.品析重點詞句,理解和感悟課文內容。在閱讀過程中尊重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引導學生各抒已見,讓學生懂得只有播種才有收獲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品析重點詞句,理解和感悟課文內容。
2.分角色朗讀課文,并根據課文的語言材料創造性地表演故事內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游戲激趣,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指導書寫生字“麥”:mài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讀生字、詞語,辨析形近字“捧”和“棒”,讀準多音字“興”“干”“磨”在本課的讀音。
3.同桌互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1.學習課文2、3、4自然段,了解同樣的麥子在三個小動物眼中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2.抓住關鍵詞句指導朗讀,體會和感悟三個小動物的性格特點。
a)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6、7、8、9自然段,體會三個小動物的不同特點。
b) 抓住三個小動物的語言指導朗讀。
四、演繹故事,發展思維。
1.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不同人物的語言特點。
2.看插圖,想內容,演故事。
3.抓住土地爺爺的三種不同反應,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創造性理解課文內容。
五、利用詞串,回歸整體。
1.讀詞串,回想故事內容。
黃燦燦的麥子飽滿的麥粒上等的麥種
磨成面粉保存起來全種下了地
哈哈大笑點點頭興奮地說
2.布置作業。
如果給你一袋麥子,又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課文主要內容,復述《三袋麥子》的故事,
二、交流作業“如果給你一袋麥子,又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講述自己的故事。
三、練習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創造性地表演課文。
四、練習書寫生字詞,會用“撫摸”、“迫不及待”寫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