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樣教《西湖》(精選15篇)
我這樣教《西湖》 篇1
人間天堂是杭州,最美莫過于西湖,那么美的景色,靠老師講是講不出來的。如何處理這一課呢?這一課有許多句子也特別難理解,怎樣讓孩子盡快走進去呢?想了又想,還是要依靠課文和文中的插圖。如果有去過的小朋友,也可以讓他們做個介紹。對,就這樣講這一課。
在揭示課題后,我便范讀課文,學生也都沉浸在西湖的美景中了,程度好一些的學生都迫不及待地想走進去,還有一些同學,似乎對生字詞還沒有掌握。面對這些參差不齊的學生,我準備分層進行教學,先讓一些程度比較好的進行讀詞練習,再讓一些程度差的來讀,再開火車認讀,每個學生都不能放過。在生字詞過關的基礎上,讓學生初讀課文,先整體感知課文,了解作者先是總述西湖美景,然后遠眺西湖,再具體到幾個景點,最后寫了月光下的西湖的美麗。我感到整體感知,對學生以后怎樣寫景物也有好處,必須在日常的課中就要引導。第一課時,雖然還沒有讀得很好,但沒有關系,學生最起碼有了最初的感受,已經調動了他們想走進的積極性。在第二課時,品讀中著重引導學生對幾個比喻句的理解,理解倒是好理解,就是運用有了困難。說明孩子平時還是讀的書少,積累的也少。“猶如,像,仿佛,宛如”都是比喻詞,可放在不同的地方,各有各的好處。先讓孩子慢慢模仿吧,估計熟能生巧,時間長了,就會準確應用。孩子們在品讀中都能進一步感受到西湖的美,我便趁機告訴他們,還有許多美景呢,可以課下收集一下,和同伴互相交流。那么美的地方想不想親身體驗一下,孩子們積極性很高,我又趁機告訴他們,只有現在好好學習,長大了才更有資格周游全國,甚至全世界。雖然感到自己有點說教的意思,但我感到必要的思想教育還是要講的。畢竟老師給孩子一個示范作用。
教完這一課,我都被西湖吸引住了,有機會,真想,真想親自去感受一下西湖的美。期待著有這么一天。
我這樣教《西湖》 篇2
本文是一篇描寫自然風光的優美文章。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展現了西湖秀麗的景色,可謂句句是景,字字都美。細細讀來,仿佛聆聽悅耳動聽的音樂,又如觀賞秀美典雅的畫面,身臨其境之感隨之而來,了解西湖的愿望、熱愛西湖的情感油然而生。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口頭造句。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通過朗讀品味,了解西湖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孩子走入課文描寫的情境,在讀中感知、感悟西湖的美景。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配樂磁帶
四、說教法、學法
一、情境創設法
兒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體。真實、鮮活的情境能豐富兒童的表象,激活兒童的思維、情感、聯想、想象。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優美的語言,借助色彩鮮明的圖畫和悠揚的音樂,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營造了一個有利于學生入境的場,使學生展開積極的想象,從而使學生主動、積極、創造性地理解課文,體悟情感。
二、朗讀體驗法
教學中我以讀為主,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加深朗讀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我通過個別讀、比賽讀、想象讀等不同的形式,不斷激發學生情感,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詞語,在讀中積累詞語和句子,并在讀中加深體驗,受到美的熏陶。
五、說教學過程
一、調動積累、激趣揭題。
師: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杭州被稱為,而西湖就是
師描述引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湖這么美,你們想不想親眼去看一看?
這一環節是對前一堂課學習的第一段的復習,讓他們較快地入情入境。有助于讓他們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你站在西湖邊看到了什么?
2、西湖的山美水也美,那書上是怎么描寫的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二段,看看這一段共有幾句話,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3、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4、齊讀。
過渡:站在西湖岸邊就能欣賞到西湖三面環山、層巒疊嶂、湖水平靜、碧波蕩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個景點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學們想不想一起去飽覽一番?
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同學們看圖,通過優美的圖片把同學們帶入情境。然后讓他們說說看到了什么,給每個學生創造了交流的機會,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最后讀讀課文,說說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閱讀的過程是學生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創建力去填補文本空白的過程,而不是機械地接納文本。因此,讓學生說說喜歡哪一句,并說說為什么,使他們有了進一步的體驗。這樣設計讓學生越來越深入地走進課文描繪的情境中,感悟語言文字,并受到它的熏陶。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3自然段,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習。
要求:
(1)數一數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2)找一找這段介紹了西湖中的哪些景點,用圈出。
2.集體分析:
(1)指名答,板書
(2)你最喜歡哪個景點?為什么?
(3)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長的蘇堤比作兩條翠綠的綢帶,迎風飄逸,真令人賞心悅目。
(4)下面請同學們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景點,美美地讀一讀。
(5)我們已經知道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那么這些美景座落在這銀鏡上,又呈現出怎樣神奇的景象呢?
仿佛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仿佛說一句話嗎?
仙境是什么樣的地方?誰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仙境。
(6)太美了!如果你在這如畫的西湖邊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會怎樣呢?(愉快、舒暢)
找一找文中用哪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種心境的?(心曠神怡)
帶著這樣的心情齊讀最后一句。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組織而又比較自由的學習方式。它營造了一種自由自在的課堂氣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盡情地讀書,盡情地說話,從而使思維動起來,體驗真起來,語言活起來。
四、出示第四自然段
過渡:夜幕初垂,明月東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聽老師朗讀第四自然段。(出示夜西湖的圖片,師配樂朗讀)
聽了老師的朗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欣賞著這樣的美景,再聽到遠處飄來的悠揚琴聲,此時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你是否也想來美美的讀一讀呢?
學生配樂朗讀體會
你覺得哪句話特別美?
這一段的學習,我通過語言的描述,音樂的渲染,圖片的展示,讓學生感悟、體驗月光下西湖的美。在這里,學生的想象在馳騁;情感在激蕩;思維在飛躍,受到了美的熏陶。
五、總結:
1、學到這里,你覺得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2、讓我們再次齊讀課文,再次感受西湖的奇麗風光。
3、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讓我們以蘇東坡的詩句來結束今天的游覽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讓學生說說最想說的一句話,既是對全文的歸納,又讓學生感受了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
六、作業
把你喜歡的一段背誦下來。
《西湖》教學反思
本文以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秀麗景色,字里行間包含著作者對西湖美景的喜愛和贊美。就是因為課文中的語言是詩一般的語言,所以教學時感到非常吃力,光是生字詞的過關就化了一節課的時間。在詞語的理解上,因為西湖離孩子太遙遠了,如何能讀懂這樣一篇美的課文,如何能從文中吸取起精華,又如何能從文中感受到如此的美景。只有借助遠程教育資源,于是,在理解詞語時我采用了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來理解的方法,用了很多方法,讓學生自主理解,實在沒有辦法就或詞典,總算是把這個攔路虎掃除了。如:鑲嵌,就借助戒指來理解的,鉆石的托就是天堂,而鉆石就是西湖,即把鉆石鑲嵌在鉆托里,就好象是西湖是一顆明珠鑲嵌在天堂里的。碩大,孩子們都不知道是啥意思,我說了一句從那邊跑過來一只碩大的老鼠,孩子們都快速地舉起了小手,說出了答案。掩映一詞的理解是借助文中的畫面來理解的。在課文的32和33頁的下方的畫面上,一片片樹林郁郁蔥蔥的,偶爾見到幾處房舍。讓學生在尋找樹林中的房舍,再來理解掩映,層層疊疊是通過畫簡筆畫來理解的。
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本文內容略顯深了,孩子們不是很容易理解。通過看課件視頻,通過品味文中的優美詞句,孩子親眼看到西湖的勝景,西湖的美麗風在孩子的腦中形成畫面,在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去描繪,基本上學生能理解課文了,然后再通過配樂朗讀把課文讀美了。
在上完了全文,再一次運用文中的插圖,讓學生運用文中的詞語來描繪圖畫中的美景,這樣即鞏固了詞語,又復習了舊知:從畫面中理解詞語,還訓練的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還再一次領略了西湖的美麗風光。
我這樣教《西湖》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口頭造句。
3、學習歸納自然段段意。
4、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西湖的自然美,感悟文章的語言美,體會西湖擁有“人間仙境”、“明珠”稱謂的獨特內涵,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背誦自己喜歡的詞句或段落,積累語言,提高文字欣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借助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朗讀中品味西湖優美的風景,得到美的享受。
2、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運用打比方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嘗試用比喻詞說句子。
教學準備:
1、課件設計。
2、課前要求學生查找與西湖有關的資料、圖片,并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地收集和處理資料。【教師事先要了解,精選學生的圖片,可以事先存入電腦,也可以用u盤當堂展示。不管用何種方法,一定要幫助學生精選圖片,圖片不是越多越好】
教學過程:
一、走進西湖
1、導入: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今天這節課,就請同學們和陳老師一起,來一次文中游西湖吧。(出示課題,齊讀)
2、西湖的秀麗,不僅表現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現在環抱她的群山,不論從哪個角度來遠眺、近賞,西湖總是那樣的秀麗,令人流連忘返。現在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西湖風光吧。看,遠處就是西湖!(幻燈片播放一組西湖的圖片,定格在課文插圖:西湖全景圖。)
3、眼前的西湖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學生自由說。
二、感受西湖
1、同學們說的真精彩,其他同學聽的也很認真,我知道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走進西湖去欣賞一番。下面就請同學們把語文書打開到32頁,再去回顧一下課文。
2、課前,同學們都已經借助評價手冊做了充分的預習,陳老師就來考察一下大家的預習成效。
3、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每自然段讀完,出示本段生字詞,指名生讀,齊讀字詞。
三、感受西湖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同學們,置身西湖,我們的眼里有山,有水,有景。一切都如詩、如畫、如夢,真像到了人間天堂。所以作者在第一段中就寫到: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生讀。
2、從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指名生交流。
△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指導理解 “素有”、體會“天堂”。
△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指導理解“明珠”。
3、請同學們通過你們的朗讀,把西湖這顆鑲嵌在人間天堂里的明珠的魅力展現出來吧!齊讀第一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西湖這顆明珠,三面環山,層巒疊嶂,湖水平靜,碧波蕩漾,倒映著柳絲飄逸的湖堤,黛綠的小島,湖光山色美如仙境。
1、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你看到了什么?請同學們自由地輕聲朗讀第二自然段,尋找答案。(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生交流。
(1)(板書:山巒)你覺得這山怎樣?從哪里體現出來的?
a、山多:從哪兒看出多?
△理解“層層疊疊”。指名讀。【評價朗讀:前面是山,后面也是山,山很多,是層層疊疊的,你讀出了那種感覺……】
△理解“連綿起伏”。指名讀一讀“連綿起伏……”,師做手勢幫助理解“連綿起伏”。【評價朗讀:山巒通常既不高,也不陡,這連綿起伏的山巒,顏色也很有層次】
b、山的顏色不同: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評價朗讀:你讀出了不同顏色的美】
△看圖引說:這山綠,那山青,一山濃,一山淡,讓我們看了感覺就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
c、請你把這優美的景色讀出來。自己讀,指名生讀,齊讀。【評價朗讀:通過你的朗讀,真的使我看見了一幅優美的山水畫。】
(2)你還看到了什么?(板書:湖水)讀讀描寫西湖水美的句子。你覺得西湖的水美在哪里?
△平靜:怎么看出很平靜的?(課文把它比作銀鏡,說明它很平靜)
師:是的,鏡子是很平的。把湖面比作鏡子,就等于告訴我們,作者當時看到的湖面是風平浪靜的。誰愿來讀這句話?(指讀1人)
師:有人知道“碩大”的意思嗎?(讓學生說,學生不會則由老師說)
師:說到“碩大的銀鏡”,你能想象出那是什么樣的情景嗎?(生說。很大、閃閃發光。)
師:真是太漂亮了。誰能讀出它的大,讀出它的美?(生讀。關鍵是讓學生讀好“碩大的銀鏡”
師:這句中的“猶如” 可以換成什么?(好像,仿佛)你能試著用“猶如”來說個句子嗎?(說話訓練)
出示:西湖岸邊隨風飄拂的柳絲,猶如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猶如__________。
你可以根據老師給你的提示來填空,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補充句子。
b、靜靜的湖面有了這白鷗,顯得更有生趣了。請同學們邊讀邊想象西湖湖面上點點白鷗飛掠的景色,讀好這兩句。自由試讀,指名讀,齊讀。
(3)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那兩層意思?遠處的山(或環繞西湖的山)很美;西湖的湖面(或西湖的水)很美。合在一起該怎么說?這一段主要寫(環繞西湖的)遠山和湖面都很美。
教師小結:我們已經是三年級的學生了,今后學習每一篇課文,我們都要鍛煉一項新本領——能用比較簡潔的話來說自然段的意思,掌握了這項本領,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課文。這一自然段看起來挺長,其實是抓住兩點來寫的,一是山,一是水。
2、站在湖邊眺望,真是遠山近水皆有情。真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讓我們一起把這畫面展現出來吧!齊讀第二自然段。
3、面對如此美麗的遠山和美景,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背誦第二自然段。
4、過渡:是呀,正因為如此,西湖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西子湖。人們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宋代詩人蘇軾就曾說:“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漂亮的人怎么打扮都是美的。西湖之美,使人賞心悅目。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作為著名的風景名勝,西湖與我們南京的玄武湖一樣有眾多的景點。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課文中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哪幾個景點,然后在地圖上找出來。(電腦出示地圖)
2、交流課文寫到的景點,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在地圖上指出來。
教師小結(引導學生口頭填空):這一自然段首先寫了圍繞著西湖的一圈綠色鑲邊,接著寫了十里明湖中蔥綠的孤山,又寫了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最后寫了湖心的三個小島。
3、把你喜歡的景點多讀幾遍,想一想為什么喜歡它呢?(電腦出示第三自然段,但其形式與課文不一樣,它把各個景點都作為一段出示,而且可以去掉最后一句寫總體感受的部分。每個景點最好做成“熱點”,以便于在隨機匯報時隨機點出)
4、隨機匯報,隨機點出,隨機朗讀。
△圍繞著西湖的是一圈樹木織成的綠色鑲邊。
(出示句子和圖片)指名生讀,說說喜歡它的理由,指導讀好句子。
小結:如果我們把美麗的西湖比作漂亮的裙子,那它就是綠色的裙邊;如果我們把美麗的西湖比作一幅畫,那它就是活生生的畫框,真是夠神奇的。
△十里明湖中,蔥綠的孤山顯得格外秀美典雅。
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蔥綠”——孤山上樹木繁茂,滿眼青翠,顏色很美。)
小結:蔥綠的孤山靜靜地處在碧水之間,它雖不險峻,卻格外秀美典雅。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它的美嗎?指名讀。
△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這里的白堤和蘇堤就是為了紀念白居易和蘇軾兩位詩人。(板書:湖堤)
我們都見過隨風輕輕飄動的紅旗,輕輕柔柔的(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課文說“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那該是多么奇妙的景象啊。請同學們一邊想象著畫面,一面讀一讀這句話。
【評價朗讀:建議讓學生朗讀,分層次評價,如第一次提示為“似青綢綠帶的長堤漂浮在波動的水面上,有著一種動態的美”,第二次提示“輕柔(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或用手摸摸學生的小臉),就像媽媽輕輕撫摸你的臉的那樣一種感覺,那是很美好的,要讀出這種感覺”。這里的關鍵是“輕柔地漂浮”要讀慢些、讀輕些。學生讀不好,教師要范讀,然后讓每個學生自讀體會,再指名讀,最后齊讀。“輕柔”的漂浮又是怎樣的感覺呢?沒有對“輕柔”之義的提示,學生可能讀不好。故由教師提示詞義。】
△湖心的三個小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綠樹叢中。明凈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板書:小島)
仙境是什么樣的一種情景?朗讀體會。
小結:小島在樹木的遮掩下,若隱若現,十分迷人。
5、這連綿起伏的群山,水平如鏡的湖面,秀美典雅的孤山,似青綢綠帶的湖堤,樹木掩映下的小島,仿佛仙境一般。看了之后我們感到十分舒暢,真是 “心曠神怡”啊!請你來讀一讀這一段的最后一句話,一邊想象西湖的美景,一邊用舒暢的心情朗讀。
6、誰能像第二自然段那樣用簡潔的語言來說說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主要講了西湖的各個景點都很美。
△學生羅列景點“主要講了湖的四周、孤山、蘇堤白堤、湖心小島很美”時,首先要肯定其正確,然后指導:可以抓住你認為最重要的兩個景點,其它的用一個“等”來代替就可以了,如“主要講了湖的四周、孤山等景點很美”。誰會像老師這樣來概括。(學生嘗試概括)指名生回答。
7、你還知道哪些景點?下面就請同學們自己來介紹一下搜集到的西湖景點。指名生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材料,可配圖片。老師這里還有班上其他同學收集的許多關于西湖的資料,課后我們再去交流。
7、西湖各個景點的風光如此旖旎,難怪作者說:在這如畫的西湖邊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曠神怡呢!(出示第三段最后一句話)齊讀。
8、這是作者欣賞了西湖美景后的感受,那么你欣賞后又有怎樣的感受呢?請用下面的句式說一說。
出示:看到了這樣的美景,我( )
9、讓我們再一次齊聲朗讀第三段,把美麗的西湖深深地映入我們的腦海。
10、白天的西湖美景使中外賓客目不暇接,而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下節課我們一起去游賞月下的西湖!
四、印象西湖: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的畫卷,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讓我們以蘇東坡的詩句來結束今天的游覽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五、板書設計
6、西湖
山巒 湖水 (遠眺)
湖堤 小島…… (近賞)
我這樣教《西湖》 篇4
一、教材分析
《西湖》是蘇教版國標本第五冊第二單元中介紹祖國美麗風景的第二篇美文。作者以詩一般清新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秀麗風光,字里行間飽含了作者對西湖風光的喜愛與贊美。全文四個自然段,首段就點明了西湖是“天堂”杭州的一顆明珠,接著作者按觀察順序,循著“遠眺——近賞——月下”的線索,緊緊扣住景物的特點,分別描寫了遠山、湖面的美麗、各景點的旖旎風光及月下西湖的美妙意境。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秀美典雅的西湖山水圖。課文層次清晰,詞匯豐富,比喻運用貼切、生動、自然,文筆通達流暢。因此,本課的學習應將這些優美的句段進行多種方式的朗讀、品讀和背誦為主,以增加學生的語言及文化積累。可以說,《西湖》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教材。
二、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這既是現代教育追求的目標,也是新《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方式,本課正是基于這一理念進行教學設計的。圍繞“明確目標,有效設問,提高效益”這一主題,以“西湖,就是這人間天堂里的一顆明珠”為核心,所有景點的教學圍之它展開。抓住“遠眺、近賞、夜游”這條主線,串起“遠山和湖面的美麗景色”、“西湖主要景點的旖旎風光”、“月下西湖的美妙意境”這三顆珠,從圖片、語言等方面來進行賞析、品讀、感悟,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感悟西湖的宜人景色;并在感悟中積累語言,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祖國的感情,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下面我就今天所執教的第一課時談談我的一些想法。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目標要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針對本課特點,我預設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口頭造句。
3、學習歸納自然段段意。
4、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西湖的自然美,感悟文章的語言美,體會西湖擁有“人間仙境”、“明珠”稱謂的獨特內涵,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背誦自己喜歡的詞句或段落,積累語言,提高文字欣賞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感悟西湖的秀麗景色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本課教學的難點在于感悟語言,體會意境,豐富語言及文化積累。在教學中,我借助圖片等多媒體資料,為學生創設情景,將音樂、畫面和文字融為一體,使學生充分地朗讀、感悟,以此來進行教學難點的突破。
五、教法、學法
1、情境創設法:兒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體。真實、鮮活的情境能豐富兒童的表象,激活兒童的思維、情感、聯想、想象。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優美語言,借助色彩鮮明的圖畫,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營造了一個有利于學生入境的“場”,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學生主動、積極、創造性地理解課文,體悟情感。
2、朗讀體驗法:《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教學中我以讀為主,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加深朗讀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我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不斷激發學生情感,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詞語,在讀中積累詞語和句子,并在讀中加深體驗,受到美的熏陶。
六、說教學過程
(一)走進西湖
1、導入: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今天這節課,就請同學們和陳老師一起,來一次文中游西湖吧。(出示課題,齊讀)
2、西湖的秀麗,不僅表現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現在環抱她的群山,不論從哪個角度來遠眺、近賞,西湖總是那樣的秀麗,令人流連忘返。現在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西湖風光吧。看,遠處就是西湖!(幻燈片播放一組西湖的圖片,定格在課文插圖:西湖全景圖。)
3、眼前的西湖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學生自由說。
【設計意圖: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課一開始,我就用一段優美的導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利于學生學習的環境。接著出示關于西湖的一組精美圖片,使學生對本課所展示的西湖美景有所了解。最后讓學生暢談西湖印象,使學生在欣賞與交流中進入情境,走進西湖。】
(二)感受西湖
1、同學們說的真精彩,其他同學聽的也很認真,我知道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走進西湖去欣賞一番。下面就請同學們把語文書打開到32頁,再去回顧一下課文。
2、課前,同學們都已經借助評價手冊做了充分的預習,陳老師就來考察一下大家的預習成效。
3、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每自然段讀完,出示本段生字詞,指名生讀,齊讀字詞。
【設計意圖:我們的學生已經進入三年級了,對字詞的讀音、詞語的基本理解等要求也提高至課前預習的要求里。為了體現中年段預習能力的提高和預習的成效,我將生字詞的檢查與教學融合在文章的初讀中,既檢查了文章的朗讀,也檢查了生字詞的掌握。】
(三)品味西湖
1、學習第一自然段
★ 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
(1)理解 “素有”、“明珠”
(2)齊讀第一段。
【設計意圖:“西湖,就是這人間天堂里的一顆明珠”為本課教學的核心,通過重點詞語“素有”、“明珠”的理解,使學生了解到杭州西湖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通過朗讀,感悟其獨特魅力,為后文“遠山和湖面的美麗景色”和“西湖主要景點的旖旎風光”的學習埋下伏筆。】
2、學習第二自然段
★ 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只見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一群群白鷗飛掠過湖面,在陽光下一閃一閃,好看極了。
(1)你覺得這山怎樣?(板書:山巒)從哪里體現出來的?
a、通過朗讀自己讀、指名、齊讀等不同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理解“山巒”、“層層疊疊”、“連綿起伏”。
b、看圖引說課文,這山綠,那山青,--有濃--有淡,讓我們看了感覺就像一幅優美-----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評價朗讀的方式,指導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感受到山的數量多、顏色不同且富有層次之美,引說原文中對山的顏色的描寫,讓學生在抑揚頓挫的朗讀中,解決了難點。】
(2)你還看到了什么?(板書:湖水)讀讀描寫西湖水美的句子。你覺得西湖的水美在哪里?
△平靜:怎么看出很平靜的?(課文把它比作銀鏡,說明它很平靜)
師:是的,鏡子是很平的。把湖面比作鏡子,就等于告訴我們,作者當時看到的湖面是風平浪靜的。誰愿來讀這句話?
師:有人知道“碩大”的意思嗎?(讓學生說,學生不會則由老師說)
師:說到“碩大的銀鏡”,你能想象出那是什么樣的情景嗎?
師:真是太漂亮了。誰能讀出它的大,讀出它的美?(生讀。關鍵是讓學生讀好“碩大的銀鏡”)
師:這句中的“猶如” 可以換成什么?(好像,仿佛)你能試著用“猶如”來說個句子嗎?(說話訓練)
出示:西湖岸邊隨風飄拂的柳絲,猶如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猶如__________。
你可以根據老師給你的提示來填空,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補充句子。
【設計意圖: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口頭造句。】
(3)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那兩層意思?合在一起該怎么說?教師小結。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學會歸納自然段段意。我們的學生已經進入中年段了,這就要求他們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能用比較簡潔的話來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有助于他們對重點內容的把握和訓練概括能力,最終提高閱讀能力。】
(4)讓我們有感情地背誦第2自然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
★ 圍繞著西湖的是一圈樹木織成的綠色鑲邊。十里明湖中,蔥綠的孤山顯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個小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綠樹叢中。明凈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這如畫的西湖邊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曠神怡呢!
(1)作為著名的風景名勝,西湖與我們南京的玄武湖一樣有眾多的景點。請讀一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課文中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哪幾個景點,然后在地圖上找出來。(電腦出示地圖)
(2)交流課文寫到的景點,讓學生在地圖上指出來。
【設計意圖:本段的教學難點之一是學生缺乏“方位感”,讀文章時頭緒紛亂。這一環節主要用于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獲得整體方位】
(3)把你喜歡的景點多讀幾遍,想一想為什么喜歡它呢?
(4)隨機匯報,隨機點出,隨機朗讀。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讀讀你最喜歡的景點,交流,并說說你喜歡它的原因,給每個學生創造了交流的機會,讓學生盡情地讀書,盡情地說話,從而使思維動起來,體驗真起來,語言活起來。閱讀的過程是學生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創建力去填補文本空白的過程,而不是機械地接納文本。因此,讓學生說說喜歡哪一句,并說說理由,使他們有了進一步的體驗,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這樣設計讓學生越來越深入地走進課文描繪的情境中,感悟語言文字,并受到它的熏陶。】
(5)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通過朗讀引導學生理解“心曠神怡”。
(6)誰能像第二自然段那樣用簡潔的語言來說說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學會另一種歸納的方法,當列舉眾多景點的時候,可以選擇一兩個重要的景點,其他的用一個“等”字來代替。】
(7)請同學們自己來介紹一下搜集到的西湖景點。
(8)說話訓練:你欣賞后有怎樣的感受呢?
【設計意圖: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在課上應該讓學生品味語言,解開語言表達的密碼,當然這樣的滲透應是持久的,潤物無聲的。讀和寫融為一體,這就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四)印象西湖
七、板書設計
6、西湖
山巒 湖水 (遠眺)
湖堤 小島……(近賞)
【板書是微型教案,注重實和趣,幫助學生梳理整篇課文學習的知識點,升華情感。】
我這樣教《西湖》 篇5
設計構思
西湖除了景美,其蘊含的深厚的人文底蘊,更顯其無盡魅力。一個個神話,一篇篇詩文,一曲曲悠揚的樂聲在西子湖畔回旋飄蕩著,難怪詩人張岱由衷感嘆“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為了讓學生了解西湖秀麗的景色,拉近文本與學生的距離,在課件制作中可配上相關的圖片、音樂以及視頻,借助鮮活的畫面幫助學生領略本課語言文字的清新、流暢。課件以網頁形式呈現,體現了良好的交互性。學生可根據老師提出的各種要求,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也可以將自己的學習體會通過博客回復發表出來。課件的設計,在圍繞課文的基礎上,大膽挖掘,使之成為一個關于西湖的綜合性學習網站。
課前準備
利用各種渠道廣泛搜集、整理、篩選有關西湖的資料,包括文字、圖片、聲頻和視頻。建構網頁框架,確立網頁欄目,選定網頁色調,用Frontpage制作一個網絡課件,用于課堂教學。
基本演示
《西湖》是三年級上學期的一篇課文,在教學第一課時的時候,我嘗試上了一堂網絡課。
一、錄像導入,引導入境。
播放一段西湖的錄像。教師配以優美的語言:西湖三面青山,宛如鏡框,一泓碧水恰似明鏡。亭、臺、樓、閣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猶如一幅秀美多姿的畫卷。
二、初讀課文,正確讀詞
請學生自己讀一讀課文,再從語言文字中感受西湖的美。讀時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學生可借助于每小節后的小花所連接的詞語FLASH,掃除朗讀障礙。
三、再讀課文,媒體解難
請學生再讀課文,這一次要求學生讀出自己對課文的初步理解。讀時,碰到不理解的地方讓學生看看相關的連接;讀不好的句子,點點小喇叭,聽聽電腦中的朗讀。
四、質疑問難,學習文首。
播放悠揚的琴聲,讓學生借著《春江花月夜》這首優美的曲子朗讀課文第一小節,并鼓勵學生讀后質疑。
五、感情朗讀,理清脈絡。
西湖這顆明珠一景一物,無不突顯出它獨特的美來,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景讀給大家聽,要求讀出它的美來。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大致了解了文中的美景。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配上音樂選上一景來讀一讀。
六、學習生字,體現自主。
請學生點擊生字FLASH,自主學習左右結構的生字,了解生字的書寫筆順,并想想用什么方法記憶生字。
七、結束本課,布置作業。
結束本課之前,激發學生深入了解西湖的興趣,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瀏覽網站,去領略西湖的美景,以及它深厚的文化底蘊。
本課特色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及其在教育中的運用,網絡教學也在基礎教育領域不斷發展。本課,我嘗試利用網絡使第一課時也出彩。
一、新課導入——教學伊始的第一個高潮
課伊始,利用一段西湖的錄像導入,讓學生從錄像中,親自體驗西湖的美,孩子們一邊看,一邊輕聲地贊嘆著,渾然一個旅游者的角色。錄像的介入渲染了氣氛,使學生對所學習材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較快地進入情境,為下面的學習作了一個鋪墊。
二、讀通課文——不經意間所蘊涵的興趣
學生要讀通順課文,首先要讀準讀好生字組成的詞語。當學生知道點擊每小節的后面的小花里藏著難讀的詞語時,都想試上一試,朗讀詞語的興趣濃厚。而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或一些常識性的詞語,我在文中做了許多的連接,有圖片的,有視頻的,也有網頁形式結合圖片、文字的。這些視頻和畫面為學生提供了鮮活的表象。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幫助,當他們碰到學習障礙時,就能點點相關連接幫助掃除障礙,理解詞語。
三、自主學字——無形中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在字詞教學中,我設計制作的一些FLASH動畫,將傳統教學手段中相對枯燥的讀音、筆順、記憶等環節通過動畫、聲音、小游戲的形式來激發孩子的主動學習。學生在自主地選擇生字FLASH進行學習。自學時,他們通過操作知道了生字的筆順、讀音、組詞等,并能調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相互交流自己記憶生字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借助網絡,通過眼、耳、手、腦多中感官自主地學習,讓學習生字也“活”了起來。
我這樣教《西湖》 篇6
一、《西湖》一文教學成了我的心病
學《西湖》一文時,方明同學請了病假。三天后,方明捧著書向我走來:“老師,幫我補補課吧。”“噢,這三天我們學習了《西湖》一課。《西湖》中的生詞比較多,你先把生字會認會寫,課文讀熟。明天我再給你說說一些詞句。”
“生詞我會寫了,課文也會背了呢。”方明有些得意。
“你知道什么叫柳絲輕拂嗎?”一個學生在一旁插嘴。
“老師,你看那柳條隨風輕輕擺動是不是柳絲輕拂?”方明指著小花園的柳樹說道。
“是,是”我答應著。方明走了,望著她的背影,心里竟有種說不出的失落感。《西湖》一文詞藻華麗,學生難讀、難懂。于是,三天的語文課都在不停地解生詞,寫生字,背課文還是放在課外作業中完成的。可是我用了三天的語文課時間講解的生詞意思,方明一句活生生的現場描摹,干凈利落地給解決了,心里真不是個滋味。《西湖》一文的教學定位究竟在哪兒?《西湖》教學成了我的心病。
二、尋找《西湖》教學出路
心病不除,人難安。這學期重新面對《西湖》一文,有一種曾經舍棄的沖動。但是直到上課,也沒能辟出一條新路。
“老師,你看那柳條隨風輕輕擺動是不是柳絲輕拂?”我默默重復著方明的話。
“哈,還真是的。”方明同學的靈氣把我的目光牽向小花園,一片蔥綠的樹木掩映一方小池塘,自自然然,透著一種未琢的秀美。繼續看,竟覺得學校的小花園還真有點西湖微縮景觀的味道呢。也在那一瞬,我知道下面該干什么了。
三、走進“西湖微縮景觀”
我要把學生領進“西湖微縮風景區”。出發前,我說:“我們一起到小池塘邊,你們睜大眼睛仔細看,靜下心好好感受,看誰能從學校的小花園里找到《西湖》中的詞和句。”學生激動不已,立刻把書翻開再讀,然后帶著書,欣欣然出發。
剛接近小花園,就有學生就叫起來:“瞧,綠樹叢中有幾座假山。”
“眼睛真亮!你能完全看清假山的樣子嗎?”我趁勢追問,“想想在課文中找一個什么詞用進去就妥帖了”。
“掩映,掩映,幾座假山掩映在綠樹叢中!”學生快活的聲音,我聽著真愜意。 “老師,我們是遠遠地看,應該說放眼遠眺,幾座假山掩映在綠樹叢中。”真不可低估學生的能力。接下來,我的耳朵里不時飄進興奮、激動的聲音。
“在這柳絲輕拂的小池塘邊走一走,看一看,真是舒服!”
“可以說在這柳絲輕拂的小池塘邊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曠神怡呢!”
“圍繞池塘的是一圈柳樹織成的綠色鑲邊,好美!”
“一片片柳葉輕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我真想躺上去呢。”
“明凈的池水晃動著綠樹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平靜的池水猶如一面銀鏡。”
“這池水怎么可能像銀鏡,想想應該怎么改?”
“平靜的水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
“碩大這個詞多好呀,平時,咱們哪見過這么大的鏡子呢,真是超大號的,只有大自然才有權利擁有它呢。”
池水邊、清風中如此言來語去,一時分不清誰和誰的聲音,很像余光中先生提及的自然有趣的滾雪球式談話。大家七嘴八舌,爭先恐后,疑問迭起,妙語如珠,《西湖》中的好詞佳句(上面加點的詞句)在學校小花園這方天地里找到新“家”。似喋喋不休,有娓娓之感。如此交流只苦課短。“同學們,夜幕初垂,明月東升,清風徐來,池水蕩漾,在夜色中你一定會看到另一番美景。今晚和家人到葛仙湖公園(當地公園)散步時,別忘了尋找西湖邊的感覺。”我相信學生會找到西湖那“岸邊的華燈倒映湖中,宛如無數的銀蛇在游動”“泛舟湖上,天上人間,溶溶月色”之景。眼前有景,心中生情,景美情動呼之即出。手舞之,足蹈之,我和學生吟詠《西湖》而歸。
四、后補《西湖》教學筆記
一篇詞藻華麗的課文,沒按正常的程序和課時去教,卻全然融入學生心中,這并不是我當初所能預料的。在帶學生走進小花園之前,我一直為自己沒在課堂上講點什么而內疚。因為沒有實際的教學步驟,備課本上也一直難以著落文字。當今天我上完這節雖沒有多少可觀性但對學生頗有價值的課時,我的備課本上關于《西湖》這一課,仍沒有具體教學步驟和環節,只寫出了下面一段提示今后的文字,且作備課補記吧。
《西湖》這篇課文如何教?本課句句是景,字字都美,我想這種語言文字應該是讓學生學會的。但現在問題是學生如何學?靠教師講解?還是用其他方法?我認為不是每篇課文都需要老師講解,講解也不是教學惟一方法。我認為教學前首先得判斷文本屬于哪種語言:是學生能交流的伙伴式語言,這種語言學生能聽懂.也能自由運用表達:是借鑒式語言,這種語言學生經過學習、模仿就能學會:是文學作品的精粹式語言,這種語言學生需要老師講解、啟發,然后自己咀嚼、推敲、探討、交流,才能逐漸體悟其妙處。判斷之后,才能確定教學的方法。
我靜下心,從言語這個角度看《西湖》,我覺得它屬于適合兒童發展的借鑒式語言。雖然有許多生詞新句,但并不是那種需要準確定義和“挖地三尺”方可體悟的詞句.它只是學生寫景的語言范本,最重要的是運用。這么一定位,再回頭看.就理解了當初為什么教了三天競和沒教一樣。不是所有的課文都堪講,尤其是這種借鑒式語言的文本,并不是靠教師在課堂上喋喋不休講解所能奏效的。不如把枝枝丫丫的教學環節縮水,然后提供一定的情景(如:將文本中靜態的“西湖”轉化為生活中動態的“西湖”),讓文本語言尋得“附著點”,并在學生的運用中“復活”,最后在內化中走向“重生”。
當然,如此輕淺的縮水課堂一定登不得大雅之堂,甚至會招來聲討。但我想說:在日常的教學中,這種縮水課應該隨文本語言的特殊性而存在。
我這樣教《西湖》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口頭造句。
3、學習歸納自然段段意。
4、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西湖的自然美,感悟文章的語言美,體會西湖擁有“人間仙境”、“明珠”稱謂的獨特內涵,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背誦自己喜歡的詞句或段落,積累語言,提高文字欣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借助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朗讀中品味西湖優美的風景,得到美的享受。
2、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運用打比方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嘗試用比喻詞說句子。
教學準備:
1、課件設計。
2、課前要求學生查找與西湖有關的資料、圖片,并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地收集和處理資料。【教師事先要了解,精選學生的圖片,可以事先存入電腦,也可以用u盤當堂展示。不管用何種方法,一定要幫助學生精選圖片,圖片不是越多越好
教學過程:
一、走進西湖
1、導入: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今天這節課,就請同學們和陳老師一起,來一次文中游西湖吧。(出示課題,齊讀)
2、西湖的秀麗,不僅表現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現在環抱她的群山,不論從哪個角度來遠眺、近賞,西湖總是那樣的秀麗,令人流連忘返。現在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西湖風光吧。看,遠處就是西湖!(幻燈片播放一組西湖的圖片,定格在課文插圖:西湖全景圖。)
3、眼前的西湖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學生自由說。
二、感受西湖
1、同學們說的真精彩,其他同學聽的也很認真,我知道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走進西湖去欣賞一番。下面就請同學們把語文書打開到32頁,再去回顧一下課文。
2、課前,同學們都已經借助評價手冊做了充分的預習,陳老師就來考察一下大家的預習成效。
3、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每自然段讀完,出示本段生字詞,指名生讀,齊讀字詞。
三、感受西湖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同學們,置身西湖,我們的眼里有山,有水,有景。一切都如詩、如畫、如夢,真像到了人間天堂。所以作者在第一段中就寫到: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生讀。
2、從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指名生交流。
△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指導理解 “素有”、體會“天堂”。
△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指導理解“明珠”。
3、請同學們通過你們的朗讀,把西湖這顆鑲嵌在人間天堂里的明珠的魅力展現出來吧!齊讀第一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西湖這顆明珠,三面環山,層巒疊嶂,湖水平靜,碧波蕩漾,倒映著柳絲飄逸的湖堤,黛綠的小島,湖光山色美如仙境。
1、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你看到了什么?請同學們自由地輕聲朗讀第二自然段,尋找答案。(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生交流。
(1)(板書:山巒)你覺得這山怎樣?從哪里體現出來的?
a、山多:從哪兒看出多?
△理解“層層疊疊”。指名讀。【評價朗讀:前面是山,后面也是山,山很多,是層層疊疊的,你讀出了那種感覺……
△理解“連綿起伏”。指名讀一讀“連綿起伏……”,師做手勢幫助理解“連綿起伏”。【評價朗讀:山巒通常既不高,也不陡,這連綿起伏的山巒,顏色也很有層次
b、山的顏色不同: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評價朗讀:你讀出了不同顏色的美
△看圖引說:這山綠,那山青,一山濃,一山淡,讓我們看了感覺就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
c、請你把這優美的景色讀出來。自己讀,指名生讀,齊讀。【評價朗讀:通過你的朗讀,真的使我看見了一幅優美的山水畫。
(2)你還看到了什么?(板書:湖水)讀讀描寫西湖水美的句子。你覺得西湖的水美在哪里?
△平靜:怎么看出很平靜的?(課文把它比作銀鏡,說明它很平靜)
師:是的,鏡子是很平的。把湖面比作鏡子,就等于告訴我們,作者當時看到的湖面是風平浪靜的。誰愿來讀這句話?(指讀1人)
師:有人知道“碩大”的意思嗎?(讓學生說,學生不會則由老師說)
師:說到“碩大的銀鏡”,你能想象出那是什么樣的情景嗎?(生說。很大、閃閃發光。)
師:真是太漂亮了。誰能讀出它的大,讀出它的美?(生讀。關鍵是讓學生讀好“碩大的銀鏡”
師:這句中的“猶如” 可以換成什么?(好像,仿佛)你能試著用“猶如”來說個句子嗎?(說話訓練)
出示:西湖岸邊隨風飄拂的柳絲,猶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猶如__________。
你可以根據老師給你的提示來填空,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補充句子。
靜靜的湖面有了這白鷗,顯得更有生趣了。請同學們邊讀邊想象西湖湖面上點點白鷗飛掠的景色,讀好這兩句。自由試讀,指名讀,齊讀。
(3)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那兩層意思?遠處的山(或環繞西湖的山)很美;西湖的湖面(或西湖的水)很美。合在一起該怎么說?這一段主要寫(環繞西湖的)遠山和湖面都很美。
教師小結:我們已經是三年級的學生了,今后學習每一篇課文,我們都要鍛煉一項新本領——能用比較簡潔的話來說自然段的意思,掌握了這項本領,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課文。這一自然段看起來挺長,其實是抓住兩點來寫的,一是山,一是水。
2、站在湖邊眺望,真是遠山近水皆有情。真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讓我們一起把這畫面展現出來吧!齊讀第二自然段。
3、面對如此美麗的遠山和美景,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背誦第二自然段。
4、過渡:是呀,正因為如此,西湖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西子湖。人們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宋代詩人蘇軾就曾說:“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漂亮的人怎么打扮都是美的。西湖之美,使人賞心悅目。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作為著名的風景名勝,西湖與我們南京的玄武湖一樣有眾多的景點。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課文中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哪幾個景點,然后在地圖上找出來。(電腦出示地圖)
2、交流課文寫到的景點,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在地圖上指出來。
教師小結(引導學生口頭填空):這一自然段首先寫了圍繞著西湖的一圈綠色鑲邊,接著寫了十里明湖中蔥綠的孤山,又寫了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最后寫了湖心的三個小島。
3、把你喜歡的景點多讀幾遍,想一想為什么喜歡它呢?(電腦出示第三自然段,但其形式與課文不一樣,它把各個景點都作為一段出示,而且可以去掉最后一句寫總體感受的部分。每個景點最好做成“熱點”,以便于在隨機匯報時隨機點出)
4、隨機匯報,隨機點出,隨機朗讀。
△圍繞著西湖的是一圈樹木織成的綠色鑲邊。
(出示句子和圖片)指名生讀,說說喜歡它的理由,指導讀好句子。
小結:如果我們把美麗的西湖比作漂亮的裙子,那它就是綠色的裙邊;如果我們把美麗的西湖比作一幅畫,那它就是活生生的畫框,真是夠神奇的。
△十里明湖中,蔥綠的孤山顯得格外秀美典雅。
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蔥綠”——孤山上樹木繁茂,滿眼青翠,顏色很美。)
小結:蔥綠的孤山靜靜地處在碧水之間,它雖不險峻,卻格外秀美典雅。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它的美嗎?指名讀。
△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這里的白堤和蘇堤就是為了紀念白居易和蘇軾兩位詩人。(板書:湖堤)
我們都見過隨風輕輕飄動的紅旗,輕輕柔柔的(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課文說“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那該是多么奇妙的景象啊。請同學們一邊想象著畫面,一面讀一讀這句話。
【評價朗讀:建議讓學生朗讀,分層次評價,如第一次提示為“似青綢綠帶的長堤漂浮在波動的水面上,有著一種動態的美”,第二次提示“輕柔(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或用手摸摸學生的小臉),就像媽媽輕輕撫摸你的臉的那樣一種感覺,那是很美好的,要讀出這種感覺”。這里的關鍵是“輕柔地漂浮”要讀慢些、讀輕些。學生讀不好,教師要范讀,然后讓每個學生自讀體會,再指名讀,最后齊讀。“輕柔”的漂浮又是怎樣的感覺呢?沒有對“輕柔”之義的提示,學生可能讀不好。故由教師提示詞義。
△湖心的三個小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綠樹叢中。明凈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板書:小島)
仙境是什么樣的一種情景?朗讀體會。
小結:小島在樹木的遮掩下,若隱若現,十分迷人。
5、這連綿起伏的群山,水平如鏡的湖面,秀美典雅的孤山,似青綢綠帶的湖堤,樹木掩映下的小島,仿佛仙境一般。看了之后我們感到十分舒暢,真是 “心曠神怡”啊!請你來讀一讀這一段的最后一句話,一邊想象西湖的美景,一邊用舒暢的心情朗讀。
6、誰能像第二自然段那樣用簡潔的語言來說說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主要講了西湖的各個景點都很美。
△學生羅列景點“主要講了湖的四周、孤山、蘇堤白堤、湖心小島很美”時,首先要肯定其正確,然后指導:可以抓住你認為最重要的兩個景點,其它的用一個“等”來代替就可以了,如“主要講了湖的四周、孤山等景點很美”。誰會像老師這樣來概括。(學生嘗試概括)指名生回答。
7、你還知道哪些景點?下面就請同學們自己來介紹一下搜集到的西湖景點。指名生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材料,可配圖片。老師這里還有班上其他同學收集的許多關于西湖的資料,課后我們再去交流。
西湖各個景點的風光如此旖旎,難怪作者說:在這如畫的西湖邊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曠神怡呢!(出示第三段最后一句話)齊讀。
8、這是作者欣賞了西湖美景后的感受,那么你欣賞后又有怎樣的感受呢?請用下面的句式說一說。
出示:看到了這樣的美景,我( )
9、讓我們再一次齊聲朗讀第三段,把美麗的西湖深深地映入我們的腦海。
10、白天的西湖美景使中外賓客目不暇接,而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下節課我們一起去游賞月下的西湖!
四、印象西湖: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的畫卷,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讓我們以蘇東坡的詩句來結束今天的游覽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五、板書設計
6、西湖
山巒 湖水 (遠眺)
湖堤 小島…… (近賞)
我這樣教《西湖》 篇8
同學們:第六課你學得怎樣?來挑戰吧!90分才過關呦,加油!
一、看拼音寫詞語,注意寫得勻稱、美觀。(20分)
yóu rú gé wài piāo fú rén jiān tiān táng
yǎn yìng yì bān wéi rào xīn kuàng shén yí
二、寫出下列城市的別稱。(12分)
南京( ) 廣州( ) 濟南( )
拉薩( ) 昆明( ) 哈爾濱( )
三、選詞填空。(8分)
圍繞 環繞
1.一群小學生( )在老師身邊問這問那。
2.白云( )著山頂,真像給山戴了頂帽子。
平靜 寂靜
1.他的心情好半天才( )下來。
2.深夜,月光籠罩著大地,大地一片( )。
四、用打比方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寫具體。(8分)
1、湛藍的天空如 。(3%)
2、秋天,柿子樹掛滿了熟透的果實,仿佛 。(3%)
3、湖面格外平靜,好像 。(2%)
五、按課文內容填空。(52分)
1.站在柳絲輕拂的 放眼遠眺,只見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 疊疊、 的山巒, , , ,
,真像一幅 。 ,猶如一面碩大的 。一群群白鷗 ,在陽光下 , 。(24%)
2.十里明湖中,蔥綠的孤山顯得 。孤山東邊的
和西南的 ,就像 ,輕柔地 。(10%)
3.明凈的湖水晃動著 ,仿佛 ,在這如畫的西湖邊 , ,怎能不令人 呢!(10%)
4.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 , ,
湖水蕩漾。岸邊的花燈 ,宛如 。(8%)
我這樣教《西湖》 篇9
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89
今天聽三年級的語文課《西湖》,還沒上課,就聽同年級組的幾位老師議論:這篇課文不好上!果然,老師上得頭上冒汗。我不禁回憶起來,去年,曾經有一位老師想選擇這篇課文上接待課,試教之后敗下陣來,另換了內容上課。
這篇課文難在何處?仔細琢磨,文章雖然行文優美,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秀麗景色,但是卻是在用一種成人的語言來描繪成人的觀察所得,抒發成人的心理感受。以低中學段兒童的感知世界和理解能力來看,這種美,雖然美,但是美得空洞遙遠,孩子不易體會和感悟。如果沒有了感悟,只是一味地強調誦讀積累,孩子所得的不會太多。
怎么教?我想,應該讓孩子對西湖的美有具體細致的感受。比如第二段,描寫西湖的群山和湖面。美在哪?“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這是一種富于變化的美!“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一群群白鷗掠過湖面,在陽光下一閃一閃的,好看極了。”——這是一種動靜結合的美。孩子只有體會到了這種具體的美,才會有具體的感悟。
上這種課文,教師的作用很關鍵,要在學生和文本之間,在成人的感情世界和兒童的認知世界之間,搭起一座相通的橋梁。這座橋梁的支撐點,是對教材的深度研讀和準確把握。有時,教參并不能幫你什么,還得靠自己。多想,就會有點子。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kongtiaoguanjia.com)
本文轉載
我這樣教《西湖》 篇10
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03
一、 復習(說句練習)
1、 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就在我說的一句話里,請你認真聽,聽清楚,還要講清楚。說得好,我們就去這個地方游玩,好嗎?
老師說句子: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說兩遍)
2、 你們知道這個天堂是哪里嗎?(杭州)
過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湖的秀麗,不僅表現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現在環抱她的群山,不論從哪個角度來遠眺、近詳,西湖總是那樣的秀麗,令人流連忘返。現在老師就帶你們去看西湖的山、湖(板書:山湖)
二、 學習第二自然段
1、 電腦出示西湖青山綠水的畫面伴隨朗讀
思考:你站在西湖邊看到的山是什么樣?湖是什么的?
2、 交流剛才的問題:
3、 同時板書:層層疊疊 綠青濃淡
靜如銀鏡 一閃一閃
4、 這么美的畫面你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出來嗎?
學生自由練讀。
請個別學生讀。
集體配音朗讀。
5、 (課前教學生一些句子。或讀讓一兩個來贊美西湖。學生不會也可以由老師來說)
過渡:是呀,正因為如此,西湖又有了一個比作美女西施的美名--西子湖。西湖之美,美在外有山,湖中有湖,園中有園,四季景色都能使人賞心悅目。尤其以西湖為中心的“西湖十景”更是聞名遐邇。下面就請同學們隨我而來。
三、 學習第三自然段
1、 教師指著畫面講述第三自然段。(電腦出示畫面)
2、 學生可自由說說自己通過查找資料介紹有送景點的介紹。
學生需準備:孤山 白堤 蘇堤(可以是圖片)小瀛洲 湖心亭 阮公墩
聽了同學的介紹,我覺得西湖真美。不過,課文也寫得也很美,有幾詞用得特別好,你能讀一讀把它找出來嗎?
3、 我們一起把這部分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好嗎?待會兒,我要你們來做小導游介紹西湖。
4、 誰愿意當個小導游來介紹西湖的幾個景點。
學生自由準備
請個別學生來介紹
過渡:剛才聽了小導游的介紹,覺得西湖特別美,真讓我看到了人間天堂。西湖的美景使古往今來的中外賓客目不暇接,游興難盡。置身其間,眼里的一切,有山,有水,有景。都如詩、如畫,如夢。每當清秋氣爽,湖面平靜如鏡,皓潔的秋月當空,月光與湖水交相輝映,頗有“一色湖光萬頃秋”之感,下一節課我就帶同學們去觀賞西湖秋色。
四、 學習第四自然段
1、 聽配音朗讀。(電腦出示畫面)
2、 看著這樣一個畫面,聽著優雅的聲音,你是否也想來做一次配音演員呢?
3、 學生自由朗讀。
五、 總結: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讓我們以蘇東坡的詩句來結束今天的游覽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六、 背誦你喜歡的一段、
板書:
青山 層層疊疊 綠青濃淡
西湖 湖水 靜如銀鏡 一閃一閃
景點 孤山 小瀛洲 湖心亭 阮公墩
月光 明月東升 華燈倒映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kongtiaoguanjia.com)
本文轉載
我這樣教《西湖》 篇11
一、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2.、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西湖的美景。
3、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12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學習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教學重點:
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三、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教學過程:
(一)、背誦描寫西湖的詩文。
1、江南的景色美不勝收。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一天清早,南宋大詩人楊萬里來到凈慈寺送別好友林子方,寫下了《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林升《題林安邸》
3、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二)、導入
這幾首古詩都是描寫杭州西湖美景的!今天,我們要學習《6、西湖》(板書課題)。讓我們隨著作者一起來到素有“人間天堂”美稱的杭州,飽 覽西湖美景。
生齊讀課題
(三)、引導學生質疑或談談對西湖的印象
1、如果你們來到了西湖,那你們最想知道什么?
2、班里有誰去過西湖?請來大家介紹介紹!(學生談談對西湖的印象。)
(四)、初讀課文
1、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散文,以優美的筆調和清新、流暢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秀麗的景色。讓我們趕快打開課文,認認真真地去讀讀課文,去感受西湖獨特的美。注意:讀準字音,讀順句子,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聯系上下文仔細想想。
2、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回了解學生的讀書情況,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學生,表揚表現出色的同學。同時把學生圈出來的不易讀準的字寫在黑板上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如:鑲嵌 碩大 小瀛洲 阮公墩
3、指名學生逐段初讀課文。教師適時地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4、重點指導第二節中的長句: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只見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
5、重點指導第三節中的句子:
(1)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飄浮在碧水之上。
(2)湖心的三個小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綠樹叢中。(適時獎勵西湖圖片。)
6、學生讀完全文后,表揚學生能把課文讀通順了。教師配樂范讀課文。(適時獎勵西湖圖片。)
7、學生配樂朗讀全文。(獎勵西湖圖片。)
8、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剛才同學們讀課文讀得都非常認真投入,欣賞到西湖獨特的美。現在誰愿意來告訴大家,你覺得怎樣美?可以選擇文中語句讀給大家聽?
(學生自由選擇讀課文)。
9、齊聲朗讀全文。
(五)、指導書寫
1、復習詞語。(出示詞語,讓學生讀一讀。)
2、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素 令(上下結構)
學生說說書寫要點,教師范寫。
《西湖》教學反思
本文運用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的手法描寫了杭州西湖的美麗景色。指導學生閱讀時要能體會作者以動靜結合的勾勒渲染,使西湖美景躍然紙上,讓讀者感覺到:在盈盈湖水中,遠山隱隱約約,孤山朦朦朧朧,若有若無,仿佛仙境一般。
教學中我以讀為主,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加深朗讀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我通過個別讀、比賽讀、想象讀等不同的形式,不斷激發學生情感,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詞語,在讀中積累詞語和句子,并在讀中加深體驗,受到美的熏陶。這種自由、開放、多種形式的表達,能清楚地看到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成長。沒有整個課堂的開放,就不會出現這種活力四射,個性充分張揚的教學效果。
我這樣教《西湖》 篇12
一、 復習(說句練習)
1、 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就在我說的一句話里,請你認真聽,聽清楚,還要講清楚。說得好,我們就去這個地方游玩,好嗎?
老師說句子: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說兩遍)
2、 你們知道這個天堂是哪里嗎?(杭州)
過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湖的秀麗,不僅表現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現在環抱她的群山,不論從哪個角度來遠眺、近詳,西湖總是那樣的秀麗,令人流連忘返。現在老師就帶你們去看西湖的山、湖(板書:山湖)
二、 學習第二自然段
1、 電腦出示西湖青山綠水的畫面伴隨朗讀
思考:你站在西湖邊看到的山是什么樣?湖是什么的?
2、 交流剛才的問題:
3、 同時板書:層層疊疊 綠青濃淡
靜如銀鏡 一閃一閃
4、 這么美的畫面你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出來嗎?
學生自由練讀。
請個別學生讀。
集體配音朗讀。
5、 (課前教學生一些句子。或讀讓一兩個來贊美西湖。學生不會也可以由老師來說)
過渡:是呀,正因為如此,西湖又有了一個比作美女西施的美名--西子湖。西湖之美,美在外有山,湖中有湖,園中有園,四季景色都能使人賞心悅目。尤其以西湖為中心的“西湖十景”更是聞名遐邇。下面就請同學們隨我而來。
三、 學習第三自然段
1、 教師指著畫面講述第三自然段。(電腦出示畫面)
2、 學生可自由說說自己通過查找資料介紹有送景點的介紹。
學生需準備:孤山 白堤 蘇堤(可以是圖片)小瀛洲 湖心亭 阮公墩
聽了同學的介紹,我覺得西湖真美。不過,課文也寫得也很美,有幾詞用得特別好,你能讀一讀把它找出來嗎?
3、 我們一起把這部分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好嗎?待會兒,我要你們來做小導游介紹西湖。
4、 誰愿意當個小導游來介紹西湖的幾個景點。
學生自由準備
請個別學生來介紹
過渡:剛才聽了小導游的介紹,覺得西湖特別美,真讓我看到了人間天堂。西湖的美景使古往今來的中外賓客目不暇接,游興難盡。置身其間,眼里的一切,有山,有水,有景。都如詩、如畫,如夢。每當清秋氣爽,湖面平靜如鏡,皓潔的秋月當空,月光與湖水交相輝映,頗有“一色湖光萬頃秋”之感,下一節課我就帶同學們去觀賞西湖秋色。
四、 學習第四自然段
1、 聽配音朗讀。(電腦出示畫面)
2、 看著這樣一個畫面,聽著優雅的聲音,你是否也想來做一次配音演員呢?
3、 學生自由朗讀。
五、 總結: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讓我們以蘇東坡的詩句來結束今天的游覽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六、 背誦你喜歡的一段、
板書:
青山 層層疊疊 綠青濃淡
西湖 湖水 靜如銀鏡 一閃一閃
景點 孤山 小瀛洲 湖心亭 阮公墩
月光 明月東升 華燈倒映
我這樣教《西湖》 篇13
教材簡介
這是一篇描寫自然風光的優美文章。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展現了西湖秀麗的景色,可謂句句皆景,字字都美。細細讀來,仿佛聆聽悅耳動聽的音樂,又如觀賞秀美典雅的畫面,身臨其境之感隨之而來,了解西湖的愿望、熱愛西湖的情感油然而生。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口頭造句。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通過朗讀品味,了解西湖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這篇課文文句優美,因而給學生充分的朗讀課文時間,結合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難點
引導孩子走入課文描寫的情境,在讀中感知、感悟西湖的美景。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
1、西湖三面環山、層巒疊嶂、湖水平靜、碧波蕩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為杭州贏得了“人間天堂”的美譽。西湖這么美,同學們想不想一起去飽覽一番?
2、課件展示西湖遠景,引導學生初步感受西湖之美。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
西湖的山美水也美,那書上是怎么描寫的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二段,看看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分別寫了什么?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1)第一句:山巒(理解詞語:層層疊疊、連綿起伏,體會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猶如一副山水畫)
(2)第二句:湖面(平靜)
(3)第三句:白鷗(掠過)
2、交流。(指導朗讀自己最喜歡哪一句)
3、齊讀第二自然段。
4、小結過渡:站在西湖岸邊就能欣賞到西湖三面環山、層巒疊嶂、湖水平靜、碧波蕩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個景點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學們想不想一起去飽覽一番?
【評析】閱讀的過程是學生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創建力去填補文本空白的過程,而不是機械地接納文本。這一環節中,先讓同學們看圖,通過優美的圖片把同學們帶入情境。然后讓他們說說看到了什么,給每個學生創造了交流的機會,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最后讀讀課文,說說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使他們有了進一步的體驗。這樣設計讓學生越來越深入地走進課文描繪的情境中,感悟語言文字,并受到它的熏陶。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3自然段,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習,要求:
(1)數一數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2)找一找這段介紹了西湖中的哪些景點,用筆圈出。
2.集體交流: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1)你最喜歡哪個景點?為什么?
(2)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長的蘇堤比作兩條翠綠的綢帶,迎風飄逸,真令人賞心悅目。
(3)下面請同學們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景點,美美地讀一讀。
(4)我們已經知道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那么這些美景座落在這銀鏡上,又呈現出怎樣神奇的景象呢?
(5)“仿佛”是什么意思?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用上“仿佛”,說一說好嗎?
“仙境“是什么樣的地方?誰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仙境。
(6)太美了!如果你在這如畫的西湖邊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會怎樣呢?(愉快、舒暢)
找一找文中用哪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種心境的?(心曠神怡)
(7)帶著這樣的心情齊讀最后一句。
【評析】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組織而又比較自由的學習方式。它營造了一種自由自在的課堂氣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盡情地讀書,盡情地說話,從而使思維動起來,體驗真起來,語言活起來。
四、出示第四自然段
1、過渡:夜幕初垂,明月東升,夜晚的西湖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聽老師朗讀第四自然段。(出示夜西湖的圖片,師配樂朗讀)
2、聽了老師的朗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欣賞著這樣的美景,再聽到遠處飄來的悠揚琴聲,此時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4、你是否也想來美美的讀一讀呢?
5、學生配樂朗讀體會
6、你覺得哪句話特別美?能讀一讀嗎?
【評析】兒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體。真實、鮮活的情境能豐富兒童的表象,激活兒童的思維、情感、聯想、想象。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優美的語言,借助色彩鮮明的圖畫和悠揚的音樂,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感悟、體驗月光下西湖的美,使學生展開積極的想象,從而使學生主動、積極、創造性地理解課文,感悟課文。在這里,學生的想象在馳騁;情感在激蕩;思維在飛躍,受到了美的熏陶。
五、總結全課:
1、學到這里,你覺得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2、讓我們再次齊讀課文,再次感受西湖的奇麗風光。
3、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古今中外,無數文人墨客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讓我們以蘇東坡的詩句來結束今天的游覽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評析】教學中我以讀為主,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加深朗讀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我通過個別讀、比賽讀、想象讀等不同的形式,不斷激發學生情感,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詞語,在讀中積累詞語和句子,并在讀中加深體驗,受到美的熏陶。
我這樣教《西湖》 篇14
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98
聽我們的三年級的姐妹們交流著《西湖》這篇課文文美,但挺難上出味道來。今天,也要上了,雖然反復研讀課文和教學參考,精心準備,還制作了課件,但心里還真有點沒底。兩節課上完,出乎我的意料,課堂上感覺還不錯,下面就把自己的幾點得意記錄了下來。
一、媽媽級寶貝(一)
反復讀著這篇課文,看到西湖猶如“明珠”,有名的“白堤”、“蘇堤”……無意中想到我兒時讀的一本書,是媽媽曾經買的,叫做《西湖民間故事》,里面有西湖的“金牛湖”的由來,白堤、蘇堤的歷史以及西湖的各種傳說。我翻箱倒柜找到了一層塵土的“寶貝”,細細回味著,挑選明天給學生講的內容。
第二天,課前一分鐘,我讀起了《明珠》這個故事,傳說講述了金鳳凰和玉龍琢磨出了明珠……后來明珠化作了西湖,兩個伙伴化作了鳳凰山和金鳳山。同學們聽得可認真了,讀完,我出示了課題:西湖是個具有許多神話傳說的地方,更是個風景如畫的地方,今天,我們就去那里游玩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學生興趣盎然。課文中正好寫道:西湖就是鑲嵌在天堂中的一顆明珠……湖的周圍,是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他們非常感興趣,讀課文非常專注。
[故事是孩子的最愛,故事導入的方法還是很有效的。]
二、媽媽級的寶貝(二)
為了讓學生明白“鑲嵌”一詞,我把奶奶留給媽媽的,媽媽送給我的嵌寶戒指秀了出來,當問到第一下節第二句有什么詞不理解,學生問什么是“鑲嵌”,有的同學查了字典,說:“一個東西鑲在另一個東西里。”我就拿出戒指,看綠色的寶石鑲嵌在這里,鑲嵌就是一個東西嵌在另一個東西里。學生臉上都微笑著,看來理解了,還覺得很有意思,想象著西湖猶如寶石般鑲嵌在人間天堂的杭州,孩子們讀來都帶著笑容。
[一些直觀的展示對學生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幫助。小小的細節也為讓學生明白老師為孩子備課的用心,從而更加認真地上這門課。]
三、全班總動員
老師們覺得三年級的講讀課文,舉手發言的同學就是那么幾個,不動腦筋的就是不發言。想到以前也想做到的面向全體學生,我還真請了語文課代表統計一節課的發言,沒有請到的同學下節課有意請他們回答,還用加星的方法,鼓勵孩子主動自己發言。還真行,一只只小手都舉了起來,有的回答的簡單的問題,如:“我喜歡寫孤山這句話”,“我喜歡寫三個小島的這句話”,有的則回答更豐滿,如:“我喜歡孤山,因為它很秀美典雅,而且有點孤單的美” ,“我喜歡三個小島,因為它們隱隱約約,掩映在綠樹叢中”,有的,則更加生動,介紹喜歡整個西湖,從遠到近,從早到晚……
[尊重學生,就不能放棄一只小手,不管一句話,還是一段話,能說就是好,能舉手就是有勇氣,藝術的分配舉手時機,讓發言有層次和梯度,是課堂追求的境界。]
總之,一節課下來學生學得有激情、有感悟、有收獲,老師教得也高興、滿足。為了每節家常課,還需繼續努力。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kongtiaoguanjia.com)
本文轉載
我這樣教《西湖》 篇15
一、教材解讀:
本文是一篇寫景散文,是本單元寫景文章中最具特色的一篇。作者以詩一般清新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秀麗風光,字里行間飽含了作者對西湖風光的喜愛與贊美。課文先概括地介紹了西湖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然后作者按觀察順序,循著“遠眺——近賞——月下”的線索,緊緊扣住景物的特點,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秀美典雅的西湖山水圖。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教材。
二、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中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課程標準》還提出“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大力提倡綜合性學習”的理念,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時,立足于讓學生自己體會感悟,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教師只作適當點撥引導。讓學生在開放自主、歡快合作的學習過程中激發欣賞情趣,調動體驗與感悟,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
三、學習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學習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了解西湖美麗的自然景觀,體會西湖擁有“人間仙境”“明珠”稱謂的獨特內涵。
(二)情感目標: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西湖的自然美,感悟文章的語言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技能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引發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背誦自己喜歡的詞句或段落,積累語言,提高文字欣賞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
1、借助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朗讀中品味西湖優美的風景,得到美的享受;
2、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運用打比方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嘗試用比喻詞說句子。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奠基石。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導入新課前,首先利用課件展示西湖的迷人風光,讓學生隨著展示,進入西湖美麗神奇的湖光山色之中,領略自然創造的奇跡。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乘勢導入新課。(西湖的山美水也美,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湖這么美,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者去親眼看看。)
此設計意在以西湖優美的畫面,對學生產生視覺沖擊,讓學生陶醉,激發他們對西湖美景深深的向往之情。
(二)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教師范讀。以教師優美的配樂朗讀,讓學生對課文有個整體感知。
2、學生自由讀。給學生以較大的自由發展空間,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去整合文中信息。通過一遍一遍地通讀,整體地記,整體地感知,西湖群景也就立體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了。
(三)再讀生疑,梳理問題
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問。待學生提出問題后,引導學生自行梳理主要問題。如:為什么說西湖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西湖周圍的遠山景色如何?湖面的景色如何美麗?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對小的問題當時予以解決,歸納出幾個主要問題(如上述問題)以待研究解決。
這一設計意在讓學生在發現問題的活動中,掌握主動權,也就是優化了學習目標指向,能極大地激活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
(四)精讀思考,解決問題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并可以互相討論。引導學生朗讀交流,通過讀中感悟賞析語言文字。
如:學習第二自然段時,讀課文,小組討論: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你看到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怎樣?引導學生通過“綠”、“青”、“濃”、“淡”“白鷗”等詞語體會多彩秀美的畫面,體會“山巒”的“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給人的美妙意境。通過對“銀鏡”、“飛掠”、“一閃一閃”等詞語的品讀,感受西湖有動有靜的美妙畫卷。
通過第二自然段的學習,學生已初步了解了學習的方法。教師就引導學生進行學法遷移,啟發學生運用賞、議、品、讀的方法,來學習三、四兩個自然段,通過抓住“綠色鑲邊”、“蔥綠”、“掩映”、“晃動”、“華燈倒映”等詞語的理解,來品味西湖“仙境一般”的旖旎風光和月下西湖令人陶醉的美妙景象。
(五)評讀促悟,提高能力
在理解了課文內容之后,安排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采用自己喜愛的朗讀方式,朗讀自己喜愛的句子,在讀中感悟對西湖美景的贊美之情。然后指名讀,引導其他同學結合自己的理解去評析這位同學的朗讀好在哪里,為什么,還需要注意什么。然后再讓評析的同學朗讀,以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
這樣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去評析教師和學生的朗讀情況,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提高了他們的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
(六)真情流露 瀟灑導游
學生通過朗讀品味,感受到了西湖的美麗景色,對西湖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油然而生。教師可以及時引導:(西湖這樣美麗,可是還有很多人沒有去西湖游覽過,你能給他當小導游,介紹一下西湖的一個景點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一個方面進行介紹(可以介紹遠眺西湖,也可以介紹近賞西湖或月下西湖)。教師可允許學生離開自己的座位,自由搭配組成幾個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以圖片或課文為依據,采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朗讀、講解或提問)進行介紹,帶著“游客”游覽。全班匯報時,各組推薦一名小導游作介紹,教師適時點撥,最后評出“最佳小導游”。
這一環節,把讀和說有機地結合起來了,情感得到了升華,既是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的過程,同時也是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檢測過程。允許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進行讀、說、練,調動了學生的全員參與,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對學生個性的尊重。(注:此處對教者的課堂組織能力是個巨大的挑戰)
(七)小結談話 拓展延伸
(西湖的美麗,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古人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詩句來贊美西湖。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對西湖的了解還是非常有限的)
1、布置學生收集西湖圖片、文字資料以及描寫西湖的古詩等,拓展相關知識。
2、動腦筋思考:為西湖設計一條廣告語,來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
這一設計意在培養學生自主獨立的能力、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讓學生體驗到與人合作的樂趣,讓學生在自主協作的氛圍中主動建構知識,實現學生學習從“服從書本——跳出書本——回歸書本”的理想境界。將學生的學習延伸到課外去,把學生的視野拓展到書本之外去,體現了“大語文”的教學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