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蒲公英》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蒲公英》教學設計 篇1
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蒲公英》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本課的教學設計,摒棄了對課文內容作煩瑣的分析講解,讓學生在精心設計的語文實踐活動中領悟課文,表達個性化的見解,提高他們的語文能力。
[設計特色]
整合語文教學的多維目標,引導學生以“我要把家安在( ),因為( )。”為話題,作為讀書交流的平臺,在交流中開展一系列的以讀書為主要形式的語文實踐活動,并大膽表述自己個性化的解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設計及設計說明]
一、初讀課文,感知“種子”。
1、設置情境,導入新課。點擊課件,播放歌曲《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隨著音樂的旋律,屏幕上先是出現蒲公英花瓣落了,花托長出了潔白的小絨球的動畫,再出現與歌詞“小傘兒帶著我飛翔,飛翔,飛翔……”相吻合的畫面。
歌曲播放結束后,問一問學生:知道這首歌曲嗎?你看到了什么?由此揭示文題。
2、設置互動情境,引導學生初讀全文。
師:看看課文題目,同學們一定想知道蒲公英的有關故事。現在,就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全文,讀完后匯報:你讀懂了什么?在讀書過程中,要借助課文后的生字表讀準生字;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可查字典;在讀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3、引導學生匯報交流。在學生匯報過程中,教師相機作好引導和必要的點撥,不能越俎代庖,應當以學生的發言為主。學生的發言和讀書,可以是學生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是相關課文內容的復述。匯報結束后,對出現的錯誤,引導學生間展開評價,在評價中進一步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4、同桌的小朋友互相傾聽讀全文,在聽讀過程中互相檢查字音并正音。
5、出示生字卡片,內容為課文中出現的12個生字。組織學生在學習小組內把記住的字和學習小伙伴交流,并展開競賽,看哪個小組自主學會的生字最多。
6、讓學生以讀書的方式來匯報識字的情況,及時針對出現的各種錯誤引導學生間展開評價,要求讀通讀順,與此同時,強化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讓學生在自主的讀書、討論、交流等實踐活動過程中掃清字詞障礙,讀通讀順全文,并能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初步感知文中蒲公英種子的兩種不同命運。)
二、研讀課文,感受“種子”。
1、自讀。讀前設境:在接下來的學習中,讓我們借助語文文字,走近蒲公英的種子,認真讀、仔細想。
點擊課件,出示:我要把家安在( )因為( )。想一想:你將要把家安在哪里?為什么?邊讀邊用筆劃劃、寫寫,標出自己喜歡的內容,記下自己不明白的問題。(生自讀,師巡視、指導。)
2、交流。
(1)師:同學們讀書都很認真,相信你們的發言會很精彩。蒲公英的種子們,你想要把家安在哪里呢?
(2)生交流。
操作提示:課文的情節很簡單,學生的發言不外乎兩大方面,一是把家安在泥土里,是聽太陽公公的話的;一是把家安在沙漠和湖泊里,是沒有聽太陽公公話的。在交流過程中,目的不僅僅是要學生能將這兩點意思說出,而是要借助這一讀書交流的平臺,為學生打開一扇解讀文本的窗口,并由此展開一次次對文本的解讀。
(2)交流過程中,由于文本解讀的選擇權在學生那一邊,所以制作的課件應是開放的,即蒲公英的種子分別落在沙漠、湖泊、泥土里三個模塊并列,學生交流到哪個模塊,則哪個模塊出現,內有與該模塊相應的文字、圖片、音樂,供交流時使用。
(3)組織交流操作提示:
a、視學生回答情況,點擊課件相機出示課文中相關語句,引導學生展開研讀。
b、每個模塊交流結束后,讓學生再次用“我要把家安在( ),因為( )。”的句式練習說話,既表達個性化的選擇,又表達個性化的閱讀理解。例如,在“泥土”這個模塊,通過研讀、交流,可能使原來沒想把家安在“泥土”的同學,改變了主意,想把家安在泥土里;又如,在“沙漠”模塊,學生可能說出:我要把家安在沙漠,因為那里金光閃閃,我到那里去準備變成百萬富翁。
c、在學生說出想把家具體安在哪里的理由后,讓學生再次讀書,從課文的語言文字中找出理由,以此引導學生認真讀書,潛心會文,然后再組織交流匯報,并在交流過程中相機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讀出自己的理解,以達到讀中感悟、讀中內化,讀中積累的目的。
d、各模塊研讀要點及朗讀指導:
(1)“泥土”模塊
選擇把家安在“泥土”的理由有:太陽公公的囑咐;落在沙漠和湖泊里的種子的悲劇結局;落在泥土里的茁壯成長的事實。
朗讀指導:太陽公公的話要讀得語重心長,可通過“囑咐”、“只有……才……”等詞表達出來;落在“沙漠”和“湖泊”的種子的結局的語言要讀出一種惋惜,抓住“早已干死”、“早已淹死”等詞;落在“泥土”的種子的“茁壯成長”要讀得自豪、肯定,可抓住““茁壯成長”“競相開放”、“裝點”等詞;回答太陽公公的話要讀出堅決的語氣,可抓住“大聲”、“放心”、“一定”等詞語
(2)“沙漠”模塊
選擇把家安在“沙漠”的理由有:泥土里黑黑的,太丑了;沙漠金光閃閃,有數不盡的寶貝。
朗讀指導:讀出對泥土的輕視,可抓住感嘆號來讀;讀出對財富的向往,可抓住 “金光閃閃”、“數不盡”、“準會”、“百萬富翁”等詞語讀。
(3)“湖泊”模塊
選擇把家安在“湖泊”的理由有:湖泊能給“我”帶來歡樂。可抓住“波光粼粼”、“一定”進行朗讀指導。
(本環節是教學的重點,設計者旨在借助精心搭建的語言實踐活動的平臺,引領學生入情入境,主動積極地讀書、感悟,學生在這個環節里最多的活動就是理解地讀、體驗地讀、欣賞地讀,并在漸入佳境地讀的過程中,大膽地表達自己個性化的閱讀見解。)
三、品讀課文,評價“種子”。
1、師:蒲公英的種子在風的傳播下,有的落在金光燦燦的沙漠里,有的落在波光粼粼的湖泊里,還有的落在黑黝黝的泥土里。現在,如果讓你們重當一次蒲公英的種子,再來一次選擇,你會怎樣選擇呢?
2、生分小組自由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在引導全班交流的過程中,理解感悟不能定位在“聽話就行,不聽話的就要吃頭”上,要使學生感悟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本環節的設置意在讓學生在大膽發表自己的個性化閱讀見解的基礎上,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交流,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讓源于文本的正確的價值觀滲入學生心田。)
四、演讀課文,體驗“種子”。
借助音樂設置的情況,讓學生在情境中分角色演讀課文。
(讓學生充分運用前面讀書實踐中的收獲,在演讀中進一步深化課堂上的閱讀感悟,內化文本語言,提升語文素養。)
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蒲公英》教學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在觀察認識蒲公英的基礎上,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優美的詞句和比喻句。
2.要求幼兒學會有感情地朗誦散文,并能用繪畫等形式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3.擴展幼兒的想象,引導他們運用積累的經驗與詞匯,仿編新的散文。
活動準備
1.圖片:蒲公英
2.配樂散文
3.涂色:蒲公英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觀察圖片蒲公英
教師:你們認識看圖片上的花叫什么名字嗎?(蒲公英)
仔細看看蒲公英是什么樣子的?
二、展開
1.教師朗誦散文
在幼兒初步觀察蒲公英后,教師有感情的朗誦一遍。
2.提問
--蒲公英在什么季節開花?
--青草地上怎么樣?
--你最喜歡什么?
--蒲公英開著什么顏色的小花朵?
--蒲公英是這樣在天空中飛揚的?
(引起幼兒對欣賞散文的'興趣,可讓幼兒談談自己對蒲公英的認識。)
3.播放錄音散文
教師:請小朋友再認真聽一聽,散文里是怎么說蒲公英有趣的。
提問:田野的風吹來,蒲公英怎么樣?
(幫助幼兒理解“飛揚”和“比柳絮還要輕”)
飛著飛著,它又怎么樣了?為什么說它像一片片雪花?
(教師用一片羽毛演示,幫幼兒理解“輕盈地降落”。)
4.幫助幼兒理解,花托上結出的種子像雪白的絨毛似的球?
為什么飛著飛著,又像一片片雪花?你覺得散文聽起來怎么樣?
幫助幼兒歸納出散文詞語豐富、語句優美的特點。
5.討論:春天除了蒲公英開花外,還有哪些花也開放了?
陽光照在上面,花怎么樣?春風吹過,它會怎樣?像什么?
如果春雨打在花上,花兒會怎么樣?手摸上去、蜜蜂飛來呢?
三、結束
涂色:蒲公英
附:散文《蒲公英》
青草地上開著許多野花,我最喜歡蒲公英。蒲公英開著黃色的小花朵。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它的花朵凋謝后,花托上會結出雪白的絨毛似的球。
田野的風吹著,那雪白的絨毛便在天空中飛揚起來,比柳絮還要輕。
飛著飛著,又像一片片雪花,從空中輕盈地降落下來。
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蒲公英》教學設計 篇3
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在于融會貫通,特別是通過關鍵的內容來掌握知識,把握全文,一詞引全文、動全身。通過詞句對比分析這種方法,與語感體驗和語言文字基本功訓練緊密相聯,是一種常用不衰的方法。
在教學《蒲公英》一課時,太陽公公的話是全文的關鍵,話中的詞語體現出強烈的美丑對比:“金光閃閃”“銀花朵朵”與“黑黝黝”。所以,在教學時我運用兩段話進行對比,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敏銳性,學生很容易就發現了兩個句子的不同。又利用填空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文字基本功。通過比較分析,學生明白了這些詞語在文章中的不同用意,在朗讀時,一個學生有意識的注意了朗讀的節奏,繪聲繪色的模仿太陽公公囑咐蒲公英的話,贏得了全班的掌聲。聽的學生通過之前的對比分析,在聽后也能夠說出優點。說明學生初步理解了太陽公公話里的的意思。當然,對課文更深一層的含義沒有在此時深入挖掘,在這里只是為三、四自然段的學習做了充分的鋪墊。我覺得運用對比的方法能夠比較有效的解決閱讀教學中品詞析句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語言分析能力。
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蒲公英》教學設計 篇4
一、說教材
《蒲公英》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蘇教版)第五冊的一篇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全文采用擬人手法,寫出了成熟的蒲公英對太陽公公的囑咐所持的態度,選擇不相同,結果他們的命運截然不同。從而告誡人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應該聽從前輩的正確教導,實事求是、腳塌實際。文章不但是思想教育的好材料,同時語言優美、生動,又是一朗讀的好材料。
教學重點: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來理解課文,讀好課文。
教學難點:深刻體會寓言的含義。
二、說教法
在教授這篇課文時,緊緊抓住兩條主線進行精讀指導:一是通過理解關鍵詞語來理解課文內容,并讀好人物對話;二是引導學生從蒲公英種子的不同選擇而造成的不同結果中領悟作者的情感傾向。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讀的訓練,以讀代講,力爭讀出情、讀出理。還力求在課堂中創設一種童話世界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加深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三、教學流程設計
1、復習導入。上課伊始,讓學生觀看動畫,并緊扣文本,引導學生感受蒲公英種子無憂無慮的愉快心情,同時通過教師的談話導入新課的學習。
2、文章第二、三自然段是重點,我先請學生到第四自然段中去找蒲公英種子的不同命運,為什么他們的命運會這樣不同的呢?帶著這個問題讓學生到第二自然段太陽公公的話中去找答案。這時順勢抓“親切”“囑托”這兩個詞,讓學生讀好、讀懂太陽公公的話,并通過轉述來反饋學生對這段話的吸收。轉到第三自然段教學后,我又借助課件指導學生感受沙漠的“金光閃閃”和湖泊的“波光粼粼”,讓他們體會到兩顆小種子自以為是、得意忘形的心態,并結合體會指導學生用朗讀表現出來。在教學中,我始終嘗試著把學生帶到童話的情境之中,當太陽公公、當蒲公英小種子,通過不同的角色體驗,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悟,讓他們走進課文,與文本展開零距離的對話。最后又回歸到第四自然段,引導學生從不同命運的對比中,體會內涵的道理。
3、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說話練習:在學生學完全文后,我設計了“假如你是太陽公公,會怎樣勸告那兩顆想落到沙漠里和湖泊里的小種子?”“如果你是那顆落在沙漠里的小種子,你臨死前會說什么?如果你是那顆落在湖泊里的小種子,你臨死前會說什么?如果你是落在泥土里的小種子,你會說什么?”,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
4、采用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有兩種對話:一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一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前者是學生以“文本”為憑借與作者進行的跨越時空的契合;后者是師生雙方以及學生之間敞開心靈、人格對等的精神交流。“對話”的本質不是把一種觀點強加給另一方,而是一種共享:共享知識、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對話,昭示民主、平等,學生與教師一樣,有獨立的人格,有自由的意志,有豐富的內心世界,有舒展生命、表達內心的空間。
我想: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應該努力的更多體現這兩種對話的優質性!
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蒲公英》教學設計 篇5
之一
佚名
一、教學要求:
⒈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和背誦課文。
⒉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可愛""親切"造句。
⒊朗讀課文內容,懂得著任何事都必須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地的幻想。
二、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看圖揭示課題
⒈出示蒲公英圖片。
圖上畫的是什么植物?誰能說說蒲公英的樣子及其有關知識。
⒉教學生字:蒲絨降傘
⒊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出示自讀要求。
⒈出示自讀要求。
⑴自由輕讀練讀課文兩至三遍。
⑵畫出生字詞,練讀生字字音。
⑶標出自然段的序號,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⒉檢查自學情況。
⑴讀出下面生字詞。
⑵指導朗讀長句子。
⑶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⒊范讀課文。
三、細讀第1自然段。
⒈指名讀課文。
⒉討論:"小降落傘"指什么?它們"在藍天白云下隨風飄蕩"要去干什么?
⒊指導朗讀。
指圖1,小朋友看,你們看蒲公英的種子在微風的吹拂下離開了媽媽的懷抱。他們要到廣闊的天地去,它們的心情多么激動,多么愉快。我們讀第一自然段時,要用什么語氣?
四、作業 。
⒈描紅。
⒉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⒈抽讀詞語卡片。
⒉按要求填空。
二、細讀課文。
⒈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自由輕聲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什么?
⑵讀后指名回答。
⑶理解詞語。
金光閃閃銀花朵朵黑黝黝
⑷指導朗讀。
要求用親切的語氣讀。
⒉細讀第3自然段。
⑴自由讀課文。思考:小降落傘聽了太陽公公地話,有什么不同地說法?
⑵讀后討論上述思考題。
⑶理解重點句。
①出示投影片。
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閃閃的地方一定有數不清的寶貝。到那兒去,我在就會變成百萬富翁。
這顆種子說了幾句話?
“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后面是什么標點符號?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
指導用蔑視的語氣讀這句話。
這顆種子認為哪兒有意思?它為什么認為那兒有意思?
理解“百萬富翁”
指導用肯定的語氣、興奮的感情來讀2、3兩句話。
②出示投影片。
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給我們帶來歡樂!
指名讀句子。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波光粼粼"。
指名說說另外一顆種子為什么要落到湖面去。
指導用得意的語氣讀這句話。
③指名有感情讀兩顆種子的對話。
⒊細讀第4自然段。
⑴她們的結果怎么樣?一起來學習第4自然段。
⑵指名讀第4自然段。
說說幾種小降落傘的不同結果。理解"競相開放""裝點"
⑶再讀課文第4自然段,說說他們的結果為什么不同。
⑷指導朗讀第4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⒈齊讀全文。
⒉復述課文。
⒊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四、教學生字詞。
⒈教學生字字形
⒉指導書寫
⒊練習描紅
五、作業 。
⒈讀下面幾個詞語,再說幾個類似的詞語。
一陣陣 黑黝黝 金燦燦
⒉用“可愛”“親切”造句。
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蒲公英》教學設計 篇6
《蒲公英》是一則童話故事,全文采用擬人的手法,寫蒲公英的種子對太陽公公的囑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結果他們的命運也各不同。從而告戒人們做事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要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有這樣兩個設計理念:
⒈以教材文本為依據,引導學生個性化地閱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應該在“對話”“感受”“體驗”以及“興趣、習慣和語感培養”中加以具體落實;
⒉教師只須做適當提示、巧妙點撥,簡要總結,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注重為學生的理解、感悟、積累搭好“腳手架”。拓展、延伸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興趣,體會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學會正確、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使學生當課堂的主角。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反映孩子比較熱烈的,但是在對于一些問題的研究上,可能我要求過深或引導不夠,學生的回答總在幾個方面打轉,花了較長的時間才能得到擴展,導致最后的教學環節時間緊缺,沒有能讓學生充分的進行分角色朗讀和進行充分的說話表達學生對蒲公英種子出現不同結果的想法。
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蒲公英》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準確理解詞句的意思。讀準生字,積累詞匯。
2、了解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寫的,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朗讀課文,使學生了解環境污染的危害,自覺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了解環境污染的危害,自覺增強環保意識。了解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寫的,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迫不及待、酸雨、呼嘯、改善、污染等詞語的理解。
教學準備:蒲公英圖片、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酸雨、污染等資料和知識。
[對文章的學習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內容:
認識生字,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解蒲公英的心情和感受。
教學步驟:
一.談話導入,學習“夢”:
1.師生共同板書課題中的“夢”字。
2.學習“夢”:如何記憶?
3.談話:你做過什么夢?在什么情況下容易做夢?
4.課文寫的是誰做了一個夢?-----(板書課題)
5.給“蒲”注音:強調“蒲”讀“pú”,不是“pǔ”。
6、引入:蒲公英做的什么夢?她為什么會做這樣的夢?讓我們一起來讀課文。
[激發情趣是學生上好一節課的前提。課前以夢為題談話,容易以引起學生的思考,激活學生的思維,便于結合自己的感受來理解蒲公英的感受。]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2.自主識字。借助注音認識生字,記住本課要求會認的字。(略)
3.小組討論、交流識字方法。
4.兩人互相檢查。
[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識字能力、挖掘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潛能,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5.檢查識字掌握情況。
(1)課件出現帶有生字的詞語和句子,在一定的語境中認讀生字。
(2)抽讀生詞卡片,搶讀練習。
6.指名分別讀每個自然段。評估朗讀效果,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的錯誤。鞏固識字。
7.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課文主要講的什么事?
8.再讀課文,發現問題,請同學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9.布置作業:書讀課文、查找解決問題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朗讀、感悟課文。
教學步驟: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思考:蒲公英做了一個怎樣的夢?為什么會做這樣的夢?你對課文中的蒲公英產生了怎樣的感覺?
[課文主要寫的是蒲公英在城市里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中的困擾和對美好環境的`渴望,因此,從一開始進入學習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進入情境,才能使學生感同身受,更好地理解課文。]
二、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指名讀課文:哪部分寫的是蒲公英的夢?把課文中相關的內容找出來讀一讀。想象一下,那是怎樣的情景?
[采取變序方式引導學生首先從夢入手,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因為學生此時最感興趣的是蒲公英到底做了什么夢?形象感知夢的美好,才能更好地理解蒲公英在污染的環境中的困擾。]
2、引導學生品讀課文,感受夢境的美好。
根據學生體會板書:
夢
時間:第二天夜里
夢境:草原美、太陽笑、微風吹、蝴蝶蜜蜂飛。
感受:快樂笑
(1)指名讀。
(2)自由選讀自己認為夢中最美的情景。
(3)引導思考:夢中的蒲公英“快樂地笑了”現實中的蒲公英快樂嗎?
3.品讀現實生活中蒲公英的生活環境和感受
(1)默讀課文,找出表示現實生活中蒲公英不快樂的句子畫出來。
(2)蒲公英為什么不快樂?根據自己找到地句子,把自己的體會跟同學們交流。
(3)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并討論、朗讀相關語句。
根據學生提出的句子投影出相應文字內容,進行感情朗讀和感悟。
A:根據學生談感受歸納板書:
開花前:時間:深夜,
遭遇:汽車叫喊廢氣酸雨
感受:嘆息,愁眉苦臉、難受、擔心、一直想。
B:總結,過度:是啊,一個弱小的生命,在這種環境下如何能不擔心呢?不過還好,第二天一早,椰子樹上飛來幾只小鳥兒……迫不及待地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椰子樹伯伯。不料卻遇到怎樣的遭遇?
C:小組討論:交流開花后的遭遇和感受,歸納板書:
開花后:第二天一早
黑煙嗆、汽車叫、罐子砸。
咳嗽弄臟差點震落花瓣痛昏、哭
4.根據板書歸納:課文用什么方法連段成篇的?
[本單元教學重點之一是學習連段成篇的方法,這課書采取的是按照事情發展順序的方法寫作的。在學生深入感悟課文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歸納不同時間發生的不同事件和產生的不同感受,有利于使學生感受這一寫作方法。讀后總結,水到渠成。另外,教學中安排學生歸納板書,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調動合作學習積極性,把學生真正看作學習的主人,給他們時間與空間,進行語言實踐。]
5.說說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6.朗讀課文把你認為描寫得生動形象的句子、段落讀給大家聽。學生評議讀書的情感表達。
[尊重學生個體感受和需求,自由選擇朗讀。學生朗讀過程中抓住詞句引導學生繼續理解課文內容,并認真品味精美的詞句,學習描寫的方法。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學習慣,恰當進行并引導學生正確評價,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蒲公英》教學設計 篇8
鼓勵多元解讀 展現獨特思維 ——《蒲公英》教學評析
一、教例 (學完了課文) 師:你們想和這兩顆蒲公英種子說些什么嗎? 生:沙漠的金光閃閃、湖泊的銀花朵朵是太陽光的緣故。你們被自己的眼睛騙了。 生:(急忙補充)被表面看上去很美的東西所蒙騙了。 師:(肯定地點點頭)說得很有道理。 生:(急不可待地)你們不聽太陽公公的話,才落得這樣的下場: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呀。 生:應該聽長輩的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生:(馬上反對)長輩的話不可能都是對的,應該仔細想一想,正確的就聽,不正確的就不能照著做。 師:(欣喜地)對呀,不能盲目地聽從別人的意見。 生:老師,我有補充。做任何事情前都要三思而后行。 師:說得真好。 生:(手舉得高高的)老師,我有不同意見。我想對蒲公英種子說:你們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才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佩服你們,但也替你們感到惋惜。 (教師里一片靜寂,大家都在回味、思考著這個學生的話。片刻) 生:(堅定地舉起手)蒲公英種子,你們的追求雖然失敗了,但這失敗,對別的蒲公英種子來說也是一種寶貴的財富,他們不會再做無謂的犧牲了。 師:(欣喜地鼓掌)說得太好了!是的,我們要看到蒲公英種子的探索精神,但不提倡無謂的犧牲;要聽從別人的正確意見,但不提倡盲從;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現象聽迷惑。
二、評析 陶行知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出能思考會創造的人。”教者巧妙創設“對蒲公英種子說一說”的情境,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不強求一致,更不拘泥于教參,“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學生置身于這種主動、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中,對課文進行了多角度的、有創意的解讀,盡展其獨特的思維和豐富多彩的個性。課堂上,不斷閃爍著學生美麗的創新思維的火花。學生體驗著成功的喜悅,追求著創新的價值,走向創新的人生。此時的閱讀,成了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成了心靈的對話。
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蒲公英》教學設計 篇9
《蒲公英》教案張淼[教材分析]本文是一則童話故事,全文采用擬人的手法,寫蒲公英的種子對太陽公公的囑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結果他們的命運也各不同。從而告誡人們做事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對于別人提出的意見,要有辨正的思考能力,不可一味的,盲目聽從,別人說得對的,我們要虛心接受,同時也要有自己的想法。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故事的開端,第二、三自然段是故事的發展,第四自然段是故事的結局。課文予以人生的哲理,在有趣的故事中,運用擬人、對比等手法突出人物個性,表現了不同的價值取向,強化了表達效果,有助于學生潛移默化的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本課生字新詞。3.在情境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4.憑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對于別人提出的意見,要有辨正的思考能力,不可一味的,盲目聽從,別人說得對的,我們要虛心接受,同時也要有自己的想法。[教學重難點]讓學生進入故事情境,明白太陽公公的囑咐;領悟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對于別人提出的意見,要有辨正的思考能力,不可一味的,盲目聽從,別人說得對的,我們要虛心接受,同時也要有自己的想法。 [教學課時]2課時[設計理念] 以教材文本為依據,引導學生個性化地閱讀。多讀,讓學生讀中理解,讀出感受,并創設情景讓學生敢想敢說。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應該在“對話”“感受”以及“興趣、習慣和語感培養”中加以具體落實。[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蒲公英頭飾和太陽公公的圖片[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激發情趣(約5分鐘)1.師(引讀):秋天到了,蒲公英的花瓣……,花托上……。一陣風吹過,那可愛的絨球就變成了……,在藍天白云下……。(投影上出示相應的句子)這些可愛的小降落傘在風婆婆的幫助下飛了起來。它們在隨風飄蕩的過程中,又發生了一些什么事呢?這一課我們繼續學習《蒲公英》。2.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就是那蒲公英的種子。哦,你飛起來了,他也飛起來了,我們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飛著,飛呀飛呀,越飛越高,這時,我們往下一看,看到了什么呀?。生:看到了大地、田野、房屋、湖泊、沙漠……3.喲,大地可真美呀!我們去找新的家了,心里可高興了!咦,大家抬起頭來看看,我們遇到了誰呀?生:太陽公公!一起和太陽公公打個招呼吧!師領生齊說:太陽公公,您好!二、教學第二自然段(約8分鐘)1.孩子們,太陽公公平時可關心我們啦!這時,他還有話要和我們說呢!2.究竟太陽公公跟我們說了什么呢?打開書本,讀一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誰來把太陽公公說的話讀一讀?生讀。(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1)恩,看來太陽公公真的是非常關心我們!同學們在讀這句話的時候,能不能找一找作者用哪些詞語來表現出太陽公公說這些話的語氣的?(親切、囑咐)哦,原來太陽公公是親切地囑咐我們的。“親切”這個詞語我們都知道它的意思是感到別人的態度很和藹、和善;那“囑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訴別人不能這么做,應該這么做)在生活中,誰經常囑咐你啊?爸爸、媽媽、老師……哦,原來“囑咐”就是長輩對晚輩說話。他們經常囑咐你們什么呀?囑咐我:過馬路要當心!上課要認真聽老師講課!……好,現在誰能試試把太陽公公囑咐的話再讀一遍?生讀。師點評:太陽公公的年紀已經一大把了,他到底怎么說呢?好,誰再來試試?生再讀。 2)讀得真棒!我聽出了太陽公公對我們關心的語氣。三、教學第三自然段(約15分鐘)現在你們聽了太陽公公的囑咐,知道應該去哪里安家了嗎?(出示句子,讓學生填一填:太陽公公告訴蒲公英的種子,不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去沙漠和湖泊,能去泥土))1.那你應該怎么回答太陽公公呢?請某個同學回答。哦,他已經知道了太陽公公的囑咐了,其他同學知道了嗎?知道。那我們一起來大聲地回答太陽公公!2.生:放心吧,太陽公公!我們一定到泥土中去生長!(大聲齊讀)3.可是,有兩顆種子卻不這樣想,他們有自己想去的地方。他們是怎么想、怎么說的呢?請你們再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把他們說的話找出來,讀一讀,看看能不能讀好。4.(一)出示第一顆種子說的話(指名學生讀) (1)你們看看,第一顆種子對泥土是什么樣的態度?瞧不起,看不起,不屑 那他想去哪兒呢?學生評價,教師補充。(2)從你的朗讀中,我沒有聽出它特別想去沙漠/它對泥土也不是瞧不起,我聽出了它對于能成為百萬富翁的自信感)多請幾個學生讀。全班齊讀。(二)出示第二顆種子說的話(齊讀) (1)那另一顆種子是怎么說的?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心情怎么樣?(得意) (2)哦,什么時候我們會表現得很得意啊?(考試得一百分的時候)考試拿了一百分以后啊,我們就會很得意地告訴我們的爸爸媽媽吧!好,下面請一個同學帶著這樣的一種心情,再來試試把這句話讀讀看!嗯,我聽出來了你得意地認為這個湖泊能給你帶來歡樂的!全班齊讀。 5.現在我們知道了,有兩顆蒲公英種子和其它蒲公英種子想得不一樣,下面我請一個同學讀想飛到沙漠里的那顆蒲公英種子說的話,一個同學讀想飛到湖泊里的那顆蒲公英種子說的話,其余同學讀其他蒲公英種子說的話,旁白由老師來讀。讓我們一起分角色來讀好這段話,好嗎?(分角色讀)6. 孩子們,看到這兩位小伙伴一顆飛向沙漠,一顆飛向湖泊,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留住?想!這時候你會對它喊什么呀?“不要去啊,快點回來!”為什么叫他們不要去啊?讓學生說明理由。(沙漠里沒有水,會干死的;湖泊里都是水,會淹死的)7.可是,這兩顆自以為是的種子根本不聽我們的勸阻,義無反顧地朝著沙漠,湖泊飛去了。(出示相應圖片)四、教學第四自然段(約8分鐘)1.第二年的春天到了,這些蒲公英種子的命運如何呢?請同學們自由地輕聲朗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完成這個句子。出示句子:落在沙漠里的種子___________,落在湖泊里的種子________________,落在泥土里的種子__________________。2.他們不同的選擇帶來了不同的結果,只有落在黑黝黝的泥土里的種子,吸收了泥土中的養料茁壯成長起來,他們在金燦燦的陽光下競相開放。瞧!(出示圖片)他們把大地裝點得多美呀!齊讀最后自然段。五、總結(約5分鐘) 課文學到這里,你能說說這個故事給你帶來了什么啟示?不要被表面現象迷惑。 還要聽取前輩正確的指導。嗯,我們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但是在聽的時候,也要持有辨正的判斷能力,不可一味地盲目聽從,別人說得對的,我們要接受,同時也要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板書:8 蒲公英 沙漠 湖泊 泥土金光閃閃 波光粼粼 黑黝黝富翁 歡樂 干死 淹死 茁壯成長
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蒲公英》教學設計 篇10
師:蒲公英的種子帶著小降落傘,乘著風兒,飄呀飄呀,看到了雄偉的高山,遼闊的大海,茂密的森林,廣闊的原野……如果你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你會選擇哪里安家落戶呢 為什么
生1:我會選擇廣闊的原野安家.因為原野上肥沃的泥土中有豐富的營養,適量的水分,能使我們茁壯成長.
生2:我要落在華山的頂上.因為在華山頂上能看到無數優美的風景.
生3:我會選擇茂密的森林.我喜歡小動物,在森林里我會和他們交朋友.
生4:我要落在一個花盆里,與一株姿態優雅的花朵為伴,看城市美麗的風景.
…………
師:第二年春天,你們能說說你們的命運嗎
生1:我在遼闊的原野里茁壯成長,在陽光下開出了美麗的花朵,把原野裝扮得無比美麗.
生2:我落在華山頂上,石縫里的泥土使我扎下了根,長大了.可是,我沒有朋友,每天只是孤獨地看著美景,只有偶爾經過的雄鷹會和我打聲招呼.
師:如此孤獨,你后悔當初的選擇嗎
生2:不后悔.我孤獨著,但也美麗著.
生4:我在一個精致的花盆里與一株名貴的花朵做伴,欣賞窗外美景,真是太幸福了!
師:也許那株名貴的花朵根本看不起你,主人把你當作一棵雜草連根拔掉,瞬間你便失去了生命,你會后悔嗎
生4:我不后悔.不是有一句話說過:"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我擁有曾經的美麗,死不足惜!
師:說到這里,我不禁想到書上的兩顆蒲公英的種子,為它們的命運感到惋惜.可是,我不明白,難道它們甘愿選擇死亡嗎
生5:不是的.第一顆小種子想發財想昏了頭,不了解沙漠的情況;第二顆小種子只想找到歡樂,卻不知道美麗的表面下隱伏著危機.所以,任何事情,不能光看表面美不美,還要看對自己合適不合適.
生6: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它們不聽太陽公公的話,所以才有了這樣的結果.
聽課評價:
這一教例的成功之處在于老師在課堂上能耐心傾聽,民主接納,巧妙喚醒.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課上,當學生說想去沙漠,對于這個背離了標準答案的發言,老師沒有立即打斷,而是耐心傾聽.這無疑給了學生求異的勇氣,批判的銳氣.于是,又有了想去湖泊親自嘗試,這時老師沒有把自己預設的答案強加給學生,而是民主地接納了,肯定學生獨到的見解.在老師的鼓勵之下,喚醒了更多學生潛在的心智,產生了"老師.你錯了"的獨創的靈氣.生生,師生相互啟發:凡事并非隨心所欲!有時不能選擇,無法改變,那就要學會適應.這里面蘊涵了一個多么深刻的生活哲理.民主,開放,科學的課程理念使教學內容得到不斷豐富,不斷完善,不斷增值.
同樣的教學內容,同樣的教學時機,在學生做出了有悖于"標準"的回答之后,老師給予恰當的評價,友善的尊重,學生就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會得到迥然各異的收獲.學生暢所欲言,感悟了更多的東西:不被假象迷惑,不盲從,敢于嘗試,追求快樂,向往美好……
的確,教師要善于傾聽學生另一種聲音,民主地接納學生的標新立異,從中發現創新的苗頭,點燃創新的火花,喚醒創新的潛能.這一教學設計讓我真切地感受到:學生的創新精神根植于教師尊重學生的差異,鼓勵學生求異,角度可以是多向的,理解可以是多維的,答案可以是多樣的,價值取向更是多元的.
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蒲公英》教學設計 篇11
一,復習回顧,情境導入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朋友,你們想見它嗎 它就是------(課件出示蒲公英的圖片)
2,師:讓我們友好地呼喊一下它的名字!(點擊課件出示課題 蒲公英 ,生有感情地朗讀課題)
3,師:那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對蒲公英這個朋友了解多少呢 (生自由交流討論)
4,師:看來大家對蒲公英了解得還真多!你們想不想親眼看看蒲公英的生長過程呢 (課件播放蒲公英的生長過程,師根據錄象情境說:秋天到了,蒲公英的花瓣落了,花托上長出了潔白的絨球.一陣陣風吹過,那可愛的絨球就變成了幾十個小降落傘,在藍天白云下隨風飄蕩.)
5,師:(拿出蒲公英吹起來)瞧,小蒲公英種子離開媽媽的懷抱出發了!同學們,你們愿意和它們一塊兒作一次旅行嗎 ——那咱們快快隨著這些小降落傘一起飛起來吧!(音樂起,師生自由地擺動雙臂,做一回自由飛翔的蒲公英)
6,師:孩子們,自由飛翔的感覺怎么樣 你們想飛到哪去
7,生練習說話:我想飛到( ),因為 ( ).(學生自由表述,教師相機評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并且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這一環節中,針對三年級學生認知與思維的特點,運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形象的多媒體課件以及實物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對蒲公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復習,鞏固了第一課時所學的內容;同時,由全體學生參與的隨音樂簡單律動的小活動,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更使他們愉快的情緒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與表現,自然而真切的想法也就隨之而生了,這樣也很自然地引入到本堂課的教學中去了.)
二,精讀課文
(一)第二自然段
1,師:就知道你們的想法各不相同,所以太陽公公出來友情提醒了,請你們來讀讀太陽公公的話,并想想太陽公公提醒它們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呢
2,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3,學生讀后交流討論:金光閃閃的沙漠和銀花朵朵的湖泊不能去,只能到黑黝黝的泥土中去(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沙漠 湖泊 泥土 金光閃閃 銀花朵朵 黑黝黝 )
4,師指者板書說:那金光閃閃,銀花朵朵,黑黝黝分別是怎樣的,你能根據書本上的插圖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來說說嗎
5,生交流討論(金光閃閃,銀花朵朵是指在太陽公公的照耀下發出金色和銀色的光,黑黝黝指非常黑,很難看.)
6,師:那太陽公公說這話的時候是用怎樣的口氣呀 (生回答:親切的口氣)
7,師:那怎樣才算是親切的呀 (生聯系自己的生活來理解"親切"二字:指語氣很好很溫和)
8,你能用"親切"來說句話嗎 (指名造句)
9,師:這些話都是那么親切,它體現了他人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那哪個小朋友愿意來當當太陽公公,親切地囑咐囑咐小降落傘嗎
10,指名讀,教師給朗讀的學生戴上的頭飾,啟發學生把自己當成太陽公公,入情入境地讀.
11,師:看來,我們班的很多小朋友都想當慈祥的太陽公公,這樣讓我們一起來囑咐小降落傘吧!(生齊讀)
12,師:對啊,太陽公公已經囑咐了金光閃閃的沙漠和銀花朵朵的湖泊是不能去的,只能到黑黝黝的泥土中去,小降落傘們聽了太陽公公的囑咐,他們是怎么回答的呀
(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激發興趣,融入情境,提高效率;同時師生間進行對話,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的意思,讓學生明白了該怎樣讀"太陽公公"的話;另外,頭飾的運用激發了學生投入扮演"太陽公公"的欲望,為他們更真切地扮演這個角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引導作用.)
(三)第四自然段
1,師:就這樣,蒲公英種子們滿懷著夢想向著各自向往的地方飛去了!(停頓)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泥土,沙漠,湖泊里的種子命運有怎樣呢 請小朋友們默讀第四段,找出答案來.
2,生帶著問題讀課文.
3,生讀后集體交流.
(1)落在沙漠,湖泊里的種子:死去(略讀帶過)
(2)落在泥土中的種子茁壯成長.體會落在泥土里茁壯成長的小種子的快樂.(課件播放種子茁壯成長,競相開放的情景)師:多么幸福,多么美好呀!讓我們通過朗讀把他們的幸福美好表現出來(指讀,再齊讀)
(2)師:茁壯成長的小種子是快樂的,但干死的種子是可憐的,你能不能再通過朗讀把可憐悲慘與幸福快樂一起表現出來呢 (齊讀)
(3)師:看到這樣的結果,你們有什么想法呢 (學生自由談)
4,教師小結:是啊,金光閃閃的沙漠和銀花朵朵的湖泊是不能去的,黑黝黝的泥土雖然難看,卻是種子們生長的沃土(邊說邊在板書上打鉤和叉).大部分種子聽從了長者的正確指導,茁壯而快樂的成長著;而兩顆種子卻為自己錯誤的選擇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得到了一個教訓:不能被事物美麗的外表所迷惑,要全面地了解事物.并不是所有閃光的東西都是金子.
(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讀,找,看,思,說,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也掀起了他們的感情波瀾,讓他們明白這個故事所蘊涵的道理.)
三,作業
1,第二年,那些在泥土中生長的蒲公英們自己也成了媽媽,她們會對自己的孩子們說些什么
2,把這個故事講給其他人聽.
(此環節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也給學生創造了鍛煉的機會,還讓學生鞏固本課所學的內容.)
板書: 8,蒲公英
沙漠 湖泊 泥土
金光閃閃 銀花朵朵 黑黝黝
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蒲公英》教學設計 篇12
各位領導、老師、同志們:
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將《蒲公英》一課在設計和實施過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向大家做以簡單匯報,請大家批評指正。我的匯報共四個方面:
一、關于教材及其教學目標的確定
《蒲公英》一課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文本以童話的形式講述了蒲公英安家的故事,教育學生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合實際的幻想,懂得適合自己的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
本課的教學目標很明確:一要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二要能夠正確理解文中的關鍵詞語和課文內容;三要讓學生明白,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合實際的幻想,學會選擇。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和生活實際,我把教學重點確定為,理解太陽公公話語的深刻內涵;把教學難點確定為,引導學生明白什么是表面現象,什么是不切合實際的想法,如何學會選擇。
二、對學生年齡特征與教學過程之間制約關系的認識
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是確保課堂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和基礎。《蒲公英》教學中,我對學生年齡特征、認知規律及其與教學過程之間的制約關系,主要把握了以下三個方面的主要內容:
1、小學三年級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思維水平階段,抽象理解能力比較弱,這就決定了他們對課文中所蘊藏的人生哲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就必須采取一定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易于接受的特定情境中去學習,去理解,去感悟。
2、小學三年級學生也處在語言訓練的關鍵時期,其記憶類型正向意義記憶過度,但還有明顯的機械記憶的痕跡,這就給教師的講授提出了明確要求:只有在形象化的基礎上引入適當的思考,才能激發學生對文本內涵的探索。
3、他們好奇心強,善于觀察,善于提問,給我們的課堂過程提供了理想的切入點,只有抓住他們的這些特點設計教學,才能有效駕馭課堂,讓教師的指導作用在教學程序中游刃有余,進退自如。
三、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策劃與設計
本節課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整體策劃比較豐富,形式靈活多樣,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且不同方法的組合搭配合理,與教學內容相一致,達到了激發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就方法本身而言,主要有:1、學生在老師的安排下進行自主學習,獨立認知,獨立思考。例如閱讀課文,找出符合條件的關鍵詞;2、學生在老師的提示引導下,帶有一定探究性的學習。例如探究太陽公公的囑咐,分析歸納兩顆蒲公英種子的錯誤想法和不幸結局等;3、在相互借鑒中交流學習。例如課堂提問中的相互補充;4、在模擬情境中的鞏固性練習。例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勸說我不要飛向沙漠和湖泊;5、在特定語境中的理解與應用。例如在課文情節中學習字詞;6、在補充資料中進行拓展學習。例如觀察教學中出示的圖片,既彌補了學生感性認識上缺陷,又降低了對關鍵詞語的理解難度。此外,還有在閱讀中的感悟學習,在課外作業中的強化回憶學習等。
四、教學設計中的突出特點
總觀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突出特點:
(一)、成功運用了主題教學法設計教學過程。
所謂主題教學法,就是教學過程自始至終圍繞一個主題來組織,在主題的統領下分化教學環節,設計課堂提問,策劃師生互動,最終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主題一詞是我自己系統反思小學語文課堂,歸納不同類型課文的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然后提煉出的一個關鍵的、本質的、普遍的核心詞語,它能直接反映出小學語文課堂的目的和價值。基于這種反思,我嘗試提出了一個新的教學方法,即主題教學法。《蒲公英》的教學,是我對主題教學法的第一次嘗試。我原先以為只是教研組內部的一節公開課,所以就大膽地拿出來讓大家評議,沒想到今天還有這么多的老師,看來有些冒險,請大家見諒。
用主題教學法設計《蒲公英》的教學過程,我主要實施了以下三個環節:
一是凝練主題。通讀全文,我發現《蒲公英》一課的終極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明白,許多外表看起來非常誘人的東西,對自己而言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可是教學指導書及各類教參中所確定的教學目標卻是“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合實際的幻想”、“要實事求是”等。我認為,這樣確定教學目標,其實還沒有抓住文本的實質,也就是沒有完全揭示出文本的主題。文中的蒲公英面臨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選擇”,正確的選擇產生良好的結果,錯誤的選擇導致悲慘的結局。而“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合實際的幻想”等,只是面臨選擇時應該具有的正確認識。因此,我就把《蒲公英》一文的教學主題凝練成“選擇”。
二是圍繞主題。主題選定后,教學過程就在“選擇”的統領下來設計,來策劃,讓教學始終圍繞“選擇”這一主題來推進。我用以“選擇”為題的詩歌導課,先給學生設定了一個具體而確定的學習氛圍,也對學生的后續學文給了一個暗示;然后在分析太陽公公的囑咐時,強調了正確選擇的重要性;在分析兩棵小蒲公英種子的思想、行為和結局時,用列表對比的形式,直觀揭示了不同的選擇導致不同的結果;最后又以“選擇”為題的詩歌總結教學,照應導課,使“選擇”這一主題伴隨教學活動的始終,并引領著教學過程逐步推進。
三是實現主題。主題教學法的關鍵是,通過教學,學生理解了主題的含義,接受了主題的思想,并能用主題指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也就是最終實現課堂教學目標。《蒲公英》的教學中,學生通過理解太陽公公的囑咐,對比不同蒲公英的不同結局,最終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只有適合自己的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學生不僅自己理解了這個道理,認可了這個道理,還能夠運用這個道理去勸告別人,可見教學過程真正實現了文本的價值和目的。
以上三個環節,就是運用主題教學法來設計教學過程的具體做法。它的優點主要表現為:
1、把語文課堂升化成生活的場景,實實在在地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教給了學生可以受用終生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法,實現了新課標中的大語文教育理念,落實了文道統一的基本要求。
2、教學主題鮮明,思路清晰,目的明確,內容集中,既利于教師的教,也利于學生的學,讓語文課堂“形散而神不散”, 提高了教學效率。
3、幫助教師跳出教材教教材,把教材當做實現教學目標的工具,而不是教學的目的。這就便于教師駕馭課堂,以免偏離教學目標。也能讓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思路更開闊,方法更靈活,素材更豐富,讓課堂更生動。
(二)、成功運用了嘗試教學模式組織教學。
在突破教學難點時,我采用了嘗試教學模式組織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讓學生理解小蒲公英種子不同的選擇導致不同的結局,并從中感悟正確選擇的重要性,掌握正確選擇的科學方法,這是實現本課教學主題的關鍵所在。為此,我沒有進行過多的分析和解釋,也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而是先給學生出示了嘗試教學提示表,讓學生清楚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進度;再引導學生根據表格說明和要求開展自主嘗試學習,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然后在點名回答中給予必要的評價,糾正學生嘗試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偏差;接下來提示學生對照表格中的內容,觀察和比較不同的蒲公英種子最終的結局,讓學生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認識;最后統一全班學生的思想認識,達到理解上的一致,從而輕松突破了教學難點。
實踐證明,嘗試教學在突破教學難點時,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主要表現為:
1、提高了教學效率,節省了教學時間。
2、給學生的有效思維、主動思維和自主學習提供了平臺和機會。
3、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高度有機地統一了起來,教得省力,學得深入,記得牢固。
各位領導、老師、同志們,以上就是我對《蒲公英》一課的粗淺認識,敬請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