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你的深度——聽干國祥老師《和氏獻璧》有感(精選13篇)
愛上你的深度——聽干國祥老師《和氏獻璧》有感 篇1
以前看過幾篇中學課堂的教學實錄,特別是李鎮西和韓軍的,有點觸動。我的感覺是與我們的小學課堂有著較大的區別,他們的課堂量大、度寬、思深,跳躍性強。比如我們常說:舉一反三,而韓軍卻提出舉三反一(《新語文學習》上有介紹),想想他的話不無道理。今天,在溧陽實小聽到一位中學教師來上小學的課堂,很好奇,想看看與小學教師的區別到底在哪里。
干老師課堂上追求的是深度語文,聽他說是第二次上小學的課,但從這節課上,干老師的深度語文體現得非常明顯,給人的是一種震憾性的觸動,可能從一位中學老師來把握小學課堂,度上可能太深了一些,學生與聽課老師一時還適應不了,但干老師對教材研究的深度,教師對文本的深層次的解讀,卻是令人折服的。
感受一:對“璞”字的處理
干老師首先由一句諺語入手:玉不琢 , 不知理,當老師出示這句時,我在下面想,干老師出示這句必有他的道理,可能課中還會用到,在課結束時,干老師果然又回到此處。然后教師大約花了十分鐘的時間圍繞“璞”來深挖,現在回顧干老師的課,這個字的深挖含義很深,如果不把這個問題解決,干老師課堂上的濃度語文也就無從下手。干老師課堂上通過多種途徑來闡述“璞”字:1、課文中是怎樣寫出來的?2、媒體出示“璞”的樣子,讓學生談談看后的感受,3、把“璞”拆字,“王”字旁表示什么?大膽猜想,4、想想“王”字旁不帶玉和意思,教師再講解這些詞在過去也和玉有關,比如“環”字,這些知識,說實話,我也是第一次知道。5、再看“璞”字,大膽地猜讀后,出示“蹼”、“鏷”等字讓學生讀。
此環節,信息量非常大,這個“璞”字與教師要帶領學生對文本的深刻解讀非常緊密,所以干老師不會放松,也花了大量的時間,并且帶給學生有關“玉”方面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感受二:對姓氏的把握
課中干老師問學生:“氏”是什么意思?“和氏”姓什么?課文中姓“卞”課題為什么叫“和氏”?學生弄不清了,教師讓學生再看課題:和氏獻給誰?獻的什么?為了幫助學生,教師媒體出示“璞”打造成璧、環、琮后的各種樣子,問學生:如果獻璧會是怎樣的結果?教師小結:課題是不是有問題?
如果是我來上,對姓氏我是不會注意的,所以當干老師課堂上說到姓氏時,我瞪大了眼,不知干老師要干什么。但隨著課的進行,干老師對姓氏的巧抓,真是神來之筆,此處大有學問,“和氏”為皇帝所封,皇帝為什么要封為“和氏”?與文章立意是否有暗合之理?此處,干老師課文開始時對“璞”字的狠抓到這兒有了顯示。并且干老師在課堂上讓學生敢于提出疑問,可以不能解決,但如果學生能把這個問題一直記住,以后或許能有機會解決,那對學生以后的閱讀、閱讀的批判、閱讀的反思會有大的好處。
感受三:和氏到底獻了幾次
有的學生說獻了三次,有的學生說兩次,最后一次不是獻,是文王感動后來取的,不是獻。
佩服的是干老師對第三次獻的處理。在學生討論出和氏獻璧是用忠誠和無私的心打動文王后,干老師出示一個小知識:國王的謚號:厲王、威王、文王都是后人根據生前的性格和政績在后追加的。
干老師在此處出示這個小知識點,既幫助了學生對課文人物性格的把握,又擴大了知識面,所以說,課堂上,應該教師講的,就應該大量地講,應該教師灌輸的,一定要灌輸,深度,要教師去把握,去引領。
感受四:對文章主題深度的挖掘
師:如果是你,你會獻玉嗎?生說不會的多,會的少。很遺憾,此處,干老師打斷了學生的話,可能是時間不夠了。教師再引:中國這長的歷史,人們為什么會喜歡和氏獻璧(因為忠誠和無私)?教師再進一步:“玉”代表了什么(周朝前是權力的象征,周朝后是美德的象征)?那你的才華和美德你會不會獻?再出示課文開始時出現的那句話。
此環節,干老師進一步升華了主題,將玉和人的美德聯系在一起,玉人合一。如果通過獻玉讓學生體會到無私與忠誠,那么,你會獻玉嗎?你怎樣獻玉?則達到了更高的高度。
干老師的這節課上,為了追求一種語文的高度,教師輸送多了一些,課堂上的情趣少了一些,深度語文,度如何把握?如何與課堂上的情趣結合得緊一些,畢竟他們還只是孩子。
愛上你的深度——聽干國祥老師《和氏獻璧》有感 篇2
一.說教材:
《和氏獻璧》是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奇妙的石頭”。課文是韓非子寫的一篇寓言。敘述卞和三次獻璧,結果被楚厲王、楚武王視為故意欺騙,先后砍去左腳和右腳。最后卞和痛哭了三天三夜,文王派人仔細研究,確認是塊美玉,命名為“和氏璧”。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認字10個,寫字8個,隨文理解詞語“鑒別、急切、無價之寶、堅貞、價值連城”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理解卞和悲痛欲絕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復述“和氏獻璧”的故事。抓住卞和的語言、動作、表情來揣摩卞和的內心世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懂得忠誠堅貞是做人最寶貴的品質。
三.說教學重點:
卞和為什么哭得那么悲傷?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說教學難點:
卞和為獻璧吃盡了苦頭,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獻璧?理解句子“寶玉,卻被說成是普通的石頭;堅貞之士卻被說成是騙子,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
五、說教法:朗讀的指導,隨文識字解詞,創設情境,多媒體演示。
說學法:朗讀,默讀,聽讀,看課件,圈點批注,與角色對話。
六、說學生:
故事曲折,容易吸引學生,但學生可能不認可卞和的做法,對他的忠誠堅貞之心不能理解。老師就要引導學生,既要向君王表明自己的忠心,又要學會保護自己,你能幫助卞和想想辦法嗎?
七、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內容:預習課文,能夠認讀生字,勾畫生詞,讀通課文,熟悉內容,復述故事。,
第二課時內容:揣摩失去雙腳后卞和的心理活動,重點學習第三次獻璧,結合卞和獻璧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體會卞和的忠誠。對卞和、文王、厲王、武王、能做出自己的評價。
下面我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第一環節:激趣引入。
同學們,老師要送給你們一份特別的禮物。看屏幕,這是一本書,名字叫《韓非子》。韓非子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讀一讀故事的名字叫——《和氏獻璧》。
第二環節:整體感知,梳理結構。
打開書,聽老師讀課文。用填空的形式幫助學生梳理課文主要內容。(課件)
第三環節:研讀賞析,走進卞和。
走進卞和,揣摩他的心里,感悟卞和的堅貞。
1、失去雙腳的卞和會想些什么呢?用直線勾畫出來。抽生有感情的讀讀這一段。(幻燈:第四段)你從哪些詞體會到卞和痛苦的內心,圈出這段描寫卞和動作、表情的詞語。感悟卞和的痛苦。引導學生聯想卞和第一次獻璧的經過。卞和的耳畔仿佛又想起玉匠說的話。齊讀玉匠的話。卞和一想起玉匠就火冒三丈,了解玉匠“鑒別”玉石的方法是“端詳”。玉匠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使卞和急于爭辯,忘了禮節,引導學生讀卞和的解釋。男女生對比讀。理解卞和的個性:尊重事實,堅持真理,對君忠心。但卻被厲王砍去左腳。后來武王即位,卞和第二次獻璧,結果武王也認為卞和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去了他的右腳。就這樣,卞和失去了雙腳。再齊讀第四段,你猜猜卞和這時心里會想些什么?他還會不會獻璧?
2、武王死后,文王登位。歷經三代君王,卞和忠誠堅貞的品質變沒變?默讀5—7段,找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把你的體會寫出來。
重點句:11)、“卞和捧著那塊石頭,在楚山腳下,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淚流盡,血都流了出來。”你從這句哪些詞語體會到卞和的忠誠堅貞?卞和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卞和此時想什么呢?寫一些。用卞和自己的話來說,他如此悲痛的原因是——(幻燈: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從書上找出與這句話意思對應的語句。“寶玉,卻被說成是普通的石頭;堅貞之士卻被說成是騙子,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第四環節:評價人物,知識拓展。
1、讓你感動的人僅僅是卞和嗎?可能學生會說還有文王。一起讀讀5—7段。文王的做法和前兩代君王的做法截然不同。厲王、武王昏庸、殘暴、武斷。文王賢明,尊重事實。
2、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對文中的人物說?請選擇其中的一個來問問。
3、卞和的坎坷經歷讓人感嘆,這個故事的作者韓非子同樣身世坎坷。(幻燈:韓非子簡介)把這兩個人聯系起來,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小結:卞和三次獻璧受盡挫折而絲毫不改變忠誠堅貞的品質,這種忠誠堅貞的品質難道不是最珍貴的寶石嗎?我們這個單元的主題就是“奇妙的石頭”,忠誠堅貞的品質是做人的美德。愿同學們快樂成長。
第五環節:作業布置。
1、請以“感動”為題,寫一寫令你感動的堅貞之士。
2、《我讀,<卞和獻璧>有感》
3、演一演《卞和獻璧》。
板書:
厲王砍左腳
卞和獻璧武王砍右腳
文王命名和氏璧
愛上你的深度——聽干國祥老師《和氏獻璧》有感 篇3
教材分析:
本文講了和氏璧名字的由來。楚國的卞和兩次獻璧,都被定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兩只腳。在文王登位后,他的痛哭引起了文王的注意,并最終確認所獻是塊兒寶玉。
教學要求: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和氏璧名字的由來。
2.通過讀這個故事,明白做人要忠貞為本,體會卞和的忠貞之心。
3.掌握本課要求認識和會寫的生字生詞。
教學準備:
有關和氏璧的故事和圖片資料,相關知識網址。()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交流故事。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板書課題,齊讀。你明白這個題目的意思嘛?(指名答)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
二、初讀感知,檢查預習,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文中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小組內互相指讀生字,全班檢查,糾正字的發音。
3.指名讀課文,隨即出示生字,正音。
三、指導書寫。
就本文出現的比較容易錯得字個別指導,大部分交由學生自學。
“鑒”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記得又快又牢呢?
在誘導字帖上將生字各寫一個,教師巡視指導,之后有針對性的在全班進行指導。
四、再讀課文,復述故事。
誰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五、分組討論。
你認為卞和為什么哭得那么悲傷?從哪兒知道的?
討論后全班交流,并根據學生的回答抓出文中相關的句子進行理解。
出示原文與課文中重點句進行對照,感受古今文字的不同:
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
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作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
六、作業
查找有關和氏璧的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深入理解課文,交流故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
2.誰能給我們講講“和氏獻璧”這個故事?
二、深入理解課文。
你認為卞和是一個怎樣的人?(分組討論,也可以辯論會的形式進行)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和氏璧的故事?
(組內交流后全班交流)
三、多媒體教學。
老師也為同學們查找了一些有關和氏璧的`網上資料,現在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好嘛?
愛上你的深度——聽干國祥老師《和氏獻璧》有感 篇4
一、導入
師:孩子們,上節課我叫大家查了忠貞之士的意思,誰來說說這個詞的意思。
生:忠誠堅貞的人、忠誠的人。。。
師:這個忠貞之士指的是誰?
生:卞和(師板書和氏)
師:和氏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給帝王獻璧(板書獻璧)
師:這就是我們上節課學的課文:和氏獻璧(生大齊讀課題)。請孩子們回憶一下我們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新課學習
1、讓我們一起走進故事的開頭(PPT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生齊讀)
2、師:就是這樣一塊普通的石頭,它的內里卻蘊藏著珍貴的美玉(PPT石頭和美玉圖),所以真是稱得上是“奇異的石頭啊”(板書)
3、自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卞和帶著喜悅的心情去獻璧,他眼中的美玉在玉匠眼里是什么呢?在句子下面劃線,讀一讀。
4、“這只是一塊普普通通的石頭”(玉匠是這樣的肯定,所以他第二次說。。
“這不過是塊普通的石頭”(你聽到玉匠用怎樣的語氣在說)
生:不耐煩、
師:我仿佛看到了玉匠冷冷的眼神和嘴角。誰再來讀讀。
生讀
師:你把讀帶到了表情上,我好像看到了玉匠不耐煩的神情。所以玉匠這樣說(生再讀)
師:卞和心中的美玉在玉匠的眼里卻是如此普通的石頭,卞和是怎樣說的呢?課文第二段找一找卞和的話,用波浪線劃下來。
抽生讀
齊讀(卞和急切地解釋說:
師:剛才還歡天喜地的卞和此時心情怎樣呢?
生答:矛盾、心急如焚
師:用文中的詞語就是(急切)帶著急切的心情讀讀。
師:他是多么急啊,稀世珍寶卻被說成了普通的石頭,他能不急嗎?
抽生讀
師:他啊真是急暈了頭了,就連經驗豐富的玉匠也被他說成了無知,誰能再來幫他辯解一下。
師:孩子們看,這里用了兩個感嘆號,這是多么急切的語氣多么強烈的情感,誰能再來讀一讀。
生讀
師:卞和你快辯解啊,你看你就要被身強力壯的士兵拖走了,我們再來幫他辯解一下。
師:他在嘆是非的不分,黑白的顛倒。他在嘆皇帝的昏庸,玉匠的無知。再讀
3、學習第三次
師:卞和不僅心里苦,而且身體也苦。第一次砍去左腳,第二次砍去右腳,我們卻再也聽不到他解釋的聲音。此時的他(ppt第四自然段:捧著那塊石頭淚流滿面)
師:(悲壯音樂)孩子們,此時你看到一個怎樣的卞和呢?你看他的雙腿還流著血呢,他的臉上還掛著淚呢。。。。。。我們一起走進文字去看看卞和吧(出示句子,伴樂讀)
師: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卞和?
生:非常悲傷、難過、滿臉是血…..
師:他哭了三天三夜。三天三夜,持續72小時的悲傷,長達4372分鐘的痛苦,誰來讀一讀。
生讀
師:你還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卞和?
生:傷心。從雙眼淚盡看出。
師:你還從哪里感受到了卞和的悲傷?
生:血都流了出來。
師:是啊,他在哭,哭得淚盡,哭得血流。誰再來讀。
生讀
師:是啊,聽吧,他哭得泣不成聲,他哭得撕心裂肺。他的哭聲在山谷里回蕩。再來讀一讀。
師:卞和,你哭得這么傷心,是為什么啊?(PPT出示“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師范讀一次,生跟讀,注意停頓。孩子們,從書中找到這句話相應的意思,劃橫線。
(寶玉,卻被人說成。。。。)
師:卞和前兩次獻璧失去了左右腳,作為他的家人,你想對他說什么呢?
師:當卞和冒著必死的決心獻璧時,得到一個怎樣的結局呢?
生齊讀。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美麗的寶玉吧。(ppt美玉圖)溫潤、透明、聲音清脆是它的特點。我們中國是世界上開采和使用玉最早、最廣泛的國家。其中包括著名的四大名玉:新疆產出的“和田玉”、遼寧岫巖縣產出的'“岫玉”、河南南陽產出的“獨山玉”、湖北鄖縣等地產出的“綠松石”。(ppt配樂介紹各種美玉)。玉代表著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有謙謙君子,溫良如玉。文中忠貞的卞和也可以用忠貞如玉來形容他的品質。
師:當這塊價值連城的寶玉呈現在人們面前時,這時在場的人會怎么說?大臣會怎么說?玉匠會怎么說?寫一寫。
指生匯報。
師:有沒有贊美這塊玉的?
出示玉匠前兩次的句子
“這只是一塊普普通通的石頭。”
“這不過是塊普通的石頭。”
這……!
玉代表著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有謙謙君子,溫良如玉。文中忠貞的卞和也可以用忠貞如玉一詞來形容他的品質。
三、結束課文
帶著敬佩之情再讀課題。
四、課后拓展
找一找有關玉的故事
五、板書設計
奇妙的石頭 和氏獻璧
一獻 石頭
卞和{二獻 石頭 }忠貞之士
三獻 美玉 忠貞如玉
課后反思:
《和氏獻璧》是一個在中國歷史上流傳很久的故事。卞和把一塊含有珍貴玉石的石頭獻給國君,歷經三代卞和失去雙腳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在教學時我引導學生進行反復朗讀體會卞和的急切和悲痛的心理,從玉匠的話進行對比閱讀,在配樂中加深學生的情感。從而體會卞和忠貞的品質。
愛上你的深度——聽干國祥老師《和氏獻璧》有感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掌握本課詞語。
2、理解課文所講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結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重點:
理解“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這句話的含義。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會認本課的詞語。
2、初讀課文,聯系課文,理解詞語意思,了解課文大意。
3、體會玉的珍貴和卞和忠誠之心。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問題
今天我們學習課文《和氏獻璧》。理解“獻”、“璧”。
引導學生看題質疑。
二、1、自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字,自己先解決。
2、檢測字詞。
3、同學們字詞掌握的不錯,那通過讀課文,你們讀懂了什么?
4、學生回答,了解課文大意。
再讀課文,說說:
和氏獻了幾次璧玉,第三次與前兩次有什么不同?
畫出描寫和氏的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卞和的忠誠。
討論:卞和為什么把寶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淚流盡?
引導學生讀讀上下文,從而理解“捧”在這里的含義及如此悲傷的原因,最后體會卞和說的話,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不識真誠、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
談一談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三、作業:把和氏獻璧的故事請給家長聽,和家長交流交流你的感受。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掌握本課的詞語。
2、細讀課文,了解《完璧歸趙》的故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玉的珍貴卞和的忠實之心。
3、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和氏獻璧》。
全班一起課文。
二、學生小組討論:和氏為什么哭的那么傷心呢?
討論之后,學生在全班交流,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為失去雙腳而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石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作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這句話的含義。
三、拓展。
學生交流資料,《和氏獻璧》,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四、結合語文天地,讀一讀,背一背。
愛上你的深度——聽干國祥老師《和氏獻璧》有感 篇6
原文
楚國有個名叫卞和的人,在楚山得到了一塊石頭。憑經驗,他斷定石頭里面有美玉,便去獻給楚厲王。
厲王見這塊石頭很平常,就命令玉匠去鑒別。玉匠仔細端詳了一番,說:“這只是一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卞和急切地解釋說:“這塊石頭雖然外表一般,但它的內里卻藏著稀世珍寶!玉匠無知,您不能聽信!”厲王見卞和頂撞,大怒,下令砍去了他的左腳。
待到厲王死去,武王登位,卞和又把那塊石頭獻給武王。武王還是讓玉匠鑒別,玉匠不屑地說:“這不過是塊普通的石頭。”武王也認為卞和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去他的右腳。
失去了雙腳的卞和,捧著那塊石頭淚流滿面。他想:這無價之寶難道真的要永遠被埋沒嗎?
武王死后,文王登位。卞和捧著那塊石頭,在楚山腳下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雙眼淚盡,血都流了出來。
文王聽到這件事后,派人前去查詢。那人問卞和:“天下被砍去腳的人很多,為什么唯獨你哭得這么悲傷呢?”卞和回答:“寶玉,卻被說成是普通的石頭;堅貞之士,卻被說成是騙子,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
文王聽到回報,便叫玉匠整治那塊石頭。經過仔細打磨,玉匠把一塊溫潤澄凈的美玉呈獻上來,在場的人都驚呆了。于是,文王下令將這塊價值連城的美玉命名為“和氏璧”。
教學目標
1、重點學習第三次獻璧的內容,理解“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的含義,懂得忠誠是做人最寶貴的品質。
2、總結全文,拓展延伸,說說和氏璧的故事。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呀!”這句話的含義。
2、從課文中受到啟發,忠誠是做人最寶貴的品質。
教具準備
課件,有關和氏璧的資料和故事。
教學過程
一、看課件,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這一節課,我們來學習一個關于石頭的故事。[(出示:課件)你覺得這塊石頭跟普通的石頭一樣嗎?為什么?(生:不一樣)師:對,這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而是一塊含有珍貴玉石的石頭。我們叫它“璞”。這塊石頭里蘊含著一個凄美的故事。你們想學習嗎?
二、學習第一部分:
師: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本,自由朗讀讀第一、二自然段,等一下告訴老師你讀懂了什么?(生自由讀書)
師:誰能告訴我,你讀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卞和第一次向厲王獻璧,結果被砍去了左腳;第二次向武王獻璧,結果又被砍去了右腳。
師過渡:同學們,卞和兩次獻璧,一次給厲王砍去了左腳,一次給武王砍去右腳,假如你是卞和,你還會去第三次獻璧嗎?卞和又是怎樣做的呢?
三、學習第二部分
1、師:請你用“-”在文中畫出來。提問并幻燈出示句子。(出示第三自然段)
2、認真品味句子
卞和捧著那塊石頭,在楚山腳下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淚流盡,血都流了出來。
請用“△”標出表示卞和動作的詞語。
師:誰找到?你來。
生答:“捧”
師:真棒。
出示句子:
1、卞和捧著那塊石頭,
2、卞和拿著那塊石頭,
師:現在老師讀一讀這兩個句子。你聽聽哪一句讀得更好。(第一句)下面,我們來比一比這兩個句子,看哪一句好。
師:好在哪里?請大家做做“捧”的動作。從這個動作中,你想到了卞和對這一塊石頭的態度是怎樣的?(生:他認為它是一塊寶石,十分珍惜,把它奉為至寶)
愛上你的深度——聽干國祥老師《和氏獻璧》有感 篇7
《和氏獻璧》是北師大版第六冊的一篇主體課文全文以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為主,語言較淺顯易懂,又簡練,人物的心情和滿腔熱忱盡在其中。據此,我在教學中注重自讀自悟,給學生自主讀書的時間和機會,在誦讀中體會人物的心情,感悟人物的可貴品質,從而使學生能入情入境地去理解和領悟語言。
一、導入新課
師:(板書:璧) 同學們,請說一說你們對這個字的理解。
生:我認為"璧"這個字與玉有關,因為這個字下面有個"玉"。
生:我認為"璧"是寶石的意思。
師:同學們能夠利用形旁來正確地分析這個字的字義這很好。有一個人他得了一塊含有璧的石頭,然而他卻為了這塊含有美玉的石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于是就流傳下來這樣一個感人的傳說,想了解這個傳說嗎?
二、師生互動學習主體課文。
師:請同學們自主讀課文。
(學生自主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后,同桌交流集體讀)
師:同學們剛才已經讀了幾遍課文了,你們在初讀課文之后有什么收獲呢?
生:我讀懂了“鑒別”一詞的意思,鑒別就是鑒定的意思。課文里是指玉匠看石頭是不是寶石?
生:我讀懂了“故意欺騙”一詞的意思,課文里是厲王武王認為卞和拿塊假石頭騙他們。
生:我讀懂了一句話。(學生讀:卞和捧著那塊石頭,在楚山腳下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淚流盡,血都流了出來)從這句話我看出卞和很悲傷,我也很難過。
師;你為什么很難過呢?
生:因為卞和并沒有撒謊,卻失去了雙腳。
師:其它同學也讀一讀這句話,你們還有什么體會呢?
(全體同學劃下這句話并讀)
生:卞和太可憐了。
生:卞和真是個堅持不懈的人,第一次獻璧,被砍去了左腳,第二次他又去獻璧,又被砍去了右腳。
生:我認為這一句話應該用很悲傷的語氣來讀。
師:那你能不能試著讀一讀?
(學生讀一讀)
生:我新學習到一個詞,“查詢”,但是我對這個詞不夠理解。
生:我來幫助你,我認為"查詢"就是問的意思。
師:同學們已經弄清楚這么些問題,那么我們就更深入地學習,弄懂更多的問題。
三、重點讀文,深入學習。
師:請同學默讀課文,想一想自己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學生默讀課文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師:現在請同學們一起來分享讀書的收獲與快樂。
生:我知道了武王與厲王很兇殘。
生:我讀懂了文王與武王、厲王不同。
生:我讀懂了卞和為了獻璧受了很多罪。
生:我知道卞和獻了三次璧。
師:那我們就來學習第一次獻璧。(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思考卞和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去獻璧的?)
(學生朗讀后回答)
生:高興,非常有勇氣。
生:信心十足。
師:結果怎樣?
生:厲王大怒,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腳。
師:厲王是怎樣發怒,能讀出來嗎?
生:十分有感情地讀。
生:我能理解玉匠說話的意思就是說: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
師:你真會讀書,再把這一段讀一讀,讀出自己的理解。
(學生有聲有色的讀)
師:如果你此時就是卞和,你的心情又會怎樣?
生:傷心,難受,失望……
師:您為什么會傷心?
生:我好心好意地去獻璧,卻被砍去左腳。
生:唉!明明是一塊寶石,卻無人能識別它。
師:此刻,你有什么愿望?
生:我一定要讓國王知道這是一塊寶玉,而不是一塊石頭。
師:那我們來看第二次獻璧,結果又如何?
(學生讀課文3自然段)
生:卞和又被砍去了右腳。
師:那么,這時你的心情會怎樣?
生:絕望、痛苦……
師:把這種心情帶到課文中去讀出來。
(學生繪聲繪色地讀)
師:此時,卞和是怎樣的心情?
生:十分痛苦。
師:為什么痛苦?
生:我一片忠心,卻被認為是騙子,我痛苦。
生:寶石卻被被認為是石頭,我痛苦。
師:課文哪句話能看出卞和十分痛苦?
生:“卞和捧著那塊石頭,在楚山腳下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淚流盡,血都流了出來。(學生讀)
師:難道真的就沒有識寶之人嗎?
生:有,文王。
師:請自己讀4、5自然段,解決不明白的問題。
(討論交流)
生:我有一句話讀不明白。(學生讀: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當石頭,把堅貞之士當騙子。)
師:那么大家多來讀一讀這段話,看誰從這句話中能讀懂什么?(學生把這句話劃下來讀)
生:我讀懂了卞和并不是為自己悲傷。
生:我讀懂了卞和說這句話時語氣肯定很氣憤。
(隨機讓學生讀一讀)
師:這里"有人"指誰呢?”“堅貞之士”又指誰呢?
生:有人可能指武王、厲王。
生:還指玉匠。
生:堅貞之士就是卞和,卞和很堅強。
師:通過卞和的這句話,你認為卞和是怎樣的人呢?
生:堅持不懈的人!
生:堅強人!
生:愛國的人!
生:忠誠的人。
四、升華主題。
師:今天,同學們對卞和的認識很有深度,那么你感覺卞和給你留下什么啟示呢?
(學生紛紛發言。)
生:我們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
生:無論做什么事,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生:相信,真理永遠不會被埋藏。
反思:
一、在閱讀時留給學生暢想的天空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而《語文課程標準》中特別強調的是閱讀者的個性化活動。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由淺入深的把握課文,重視了學生的個體參與,強調了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實現了自我與作者的心靈交流,這樣讀出來的聲音才不會空洞無物,矯揉造作。可以肯定閱讀是一種生命活動,是一種生活,一種自由的生活、精神生活、智慧的生活。教師將閱讀空間、思考空間、答案空間留給學生,讓他們盡情暢想,才會有所感悟。因此,我在學生讀課文之后讓談收獲這不僅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而且注重了學生的自學自悟,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
二、在質疑解惑中留給學生暢想的天空
“懷疑是最寶貴的真理”。沒有懷疑我們的生活就會少了許多色彩,沒有懷疑,牛頓就不會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有“疑”的地方,就有希望的土壤,只要努力耕耘,就會有收獲。愛因斯坦說:“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究底的追究問題罷了。”今天,“讓老師閉嘴”“放手讓學生質疑解疑”的新課改理念便強有力的占據了語文課堂,應該看到,學生讀書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不斷由“見疑”到“釋疑”的過程,每一次從學生“見疑”到“釋疑”的轉化,都會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現在的語文課堂上,沒有了教師“一言堂”學生便敢暢所欲言了;沒有了老師的滿堂問,學生的質疑聲反而多了;沒有了標準答案束縛,學生的回答也豐富多彩了。因此我在深入學文時主要安排了交流自己讀懂的和不懂的問題,這樣學生可以在交流時取長補短,也是在進行著“見疑”“釋疑”,這樣的課堂,老師得到解放了,學生思維也活躍了,效率也提高了。
愛上你的深度——聽干國祥老師《和氏獻璧》有感 篇8
《和氏獻璧》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奇妙的石頭”主題中的一篇主體課文。在教學中,要注意從課本內容到生活實際,從課內知識到課外知識的拓展與延伸。《和氏獻璧》這篇主體課文是一貫在中國歷史上廣為流傳的故事。
我所教學的是《和氏獻璧》這篇課文的第1課時。它的教學目標是:
學習《和氏獻璧》這篇課文,讓學生了解課文告訴我們什么是真正的寶石——忠誠是做人最寶貴的品質;
結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這句話的含義。
在教學前,與學生一起收集關于“和氏璧”的資料,初感知。
《和氏獻璧》在教學時,為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我從課題入手,讓學生理解“獻”、“璧”的意思,導入新課,并質疑。
然后,在新課的教學時,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了使學生能在民主平等、和諧活躍的氣氛中學習,我設計了三個步驟。
第一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默讀課文,并指名說說: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說說:和氏獻了幾次璧玉?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第二步,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卞和第一次、第二次獻璧。學生自愿起立朗讀,知道卞和前兩次獻璧的結果。
2、學習卞和第三次獻璧。讓學生在小組中學習卞和第三次與前兩次有什么不同?畫出描寫和氏的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體會;思考討論:卞和為什么把寶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淚流盡?這時,并引導學生讀上下文,從而理解“捧”在這里的含義及如此悲傷的原因,再讀卞和說的話,談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不是真誠、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最后把領悟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3、讓學生審題:“和氏獻璧”他獻出的是什么?進一步理解課題的含義。
最后,拓展延伸學習,讓學生將自己收集的關于“和氏璧”的資料,互相交流。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既說明玉的珍貴,又襯托出卞和的忠誠之心。
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和氏獻璧》這篇課文的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還存在著許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各環節的銜接不夠自然。
反思
“和氏為什么哭得那么傷心?”
在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后,我拋出這樣一個問題。因為這是學生課文的重點和難點,弄明白了這個問題,就能領悟文章的主旨,也就了解了和氏獻璧的原因。
問題一提出,學生有的作沉思狀,有的帶著這個問題再讀課文,還有的在輕聲的議論著,我微笑著望著孩子們,期待著他們能找出我所要的答案:那就是;汴和是一個忠貞愛國之士,他的品格比無價之寶“和氏璧”還要寶貴,值得我們學習。
然而,學生討論的結果卻讓我感到意外。
一學生說:“連汴和都知道是一塊含有寶玉的石頭,為什么玉匠卻看不出來?”
一學生說:“我覺得這個汴和很笨,他為什么不自己去找一個玉匠把這塊石頭雕琢以后才去獻給厲王呢?”
一學生說:“如果文王請的玉匠也不識貨,那么汴和不是要把頭也失去了?”
一學生說:“如果他真是忠誠于他的祖國,他可以自己把這塊寶玉換成錢財去救助那些老百姓。這樣做也是愛國的表現”
“為什么厲王把汴和的腳都砍去了,那么殘忍,他還是要獻璧呢?”
“厲王和武王那么兇殘,值得汴和去為他獻出真誠和忠心嗎?”……
最后,學生們得出結論,像汴和這樣獻出忠誠的方法,是一種愚忠。
學生討論的結果完全和教學參考書中編者的意圖背道而馳了。我們應如何正確引導呢?課后我認真地進行了反思。其實,我覺得學生們能有這樣的想法,說明了他們對課文已經進行了深入的探究,而且學生不唯書,不唯權,只唯實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一切的創造發明正是從懷疑開始,我們的課改不正也是倡導大膽質疑,張揚個性嗎?向權威挑戰——我們新時代的教育就是需要這樣的學生,這樣的學習精神。同時,我也在想,編者把《和氏獻璧》這篇課文安排在“奇妙的石頭”這個單元里,而且還要從這篇課文中向學生進行一種“做人要真誠、忠心”的思想教育,也太過于牽強了。社會文明已經進入到了二十一世紀,我們都提倡以人為本,關愛生命,厲王和武王那么輕易就把汴和的腳砍掉,汴和卻還要對他們忠心耿耿,這種愚忠根本不值得提倡。人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并非一成不變。因此,我認為教師在教學時應大膽突破教材預設的思想局限,甚至大膽地推翻歷史上沿續幾千年的說法。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會海闊天空,我們的思想才能不斷地躍上一個新的境界,我們也才能培養出有獨創精神的一代新人。
在教學《和氏獻璧》這篇課文時,我按照教學參考書上的教學建議,先在課前組織學生收集有關何氏璧的故事,如為學生講《完璧歸趙》的故事,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做準備。接著,我從課題入手,先理解“獻、璧”的意思,再引導學生質疑,激起學生探究課文內容的興趣。“和氏為什么哭得那么傷心”是學生理解討論的重點,弄明白了這個問題,也就了解了和氏獻璧的原因。學生討論得很熱烈,但在匯報討論結果時卻讓我感到意外:一學生說:“連汴和都知道是一塊含有寶玉的石頭,為什么玉匠卻看不出來?”一學生說:“我覺得這個汴和很笨,他為什么不自己去找一個玉匠把這塊石頭雕琢以后才去獻給厲王呢?”一學生說:“如果文王請的玉匠也不識貨,那么汴和不是要把頭也失去了?”一學生說:“如果他真是忠誠于他的祖國,他可以自己把這塊寶玉換成錢財去救助那些老百姓。這樣做也是愛國的表現”“為什么厲王把汴和的腳都砍去了,那么殘忍,他還是要獻璧呢?”……最后,我們得出結論,像汴和這樣獻出忠誠的方法,是一種愚忠。要表達自己的真誠和忠心,是有很多種途徑和方法的,不一定要付出那么慘重的代價。還有,厲王和武王那么兇殘,值得汴和去為他獻出真誠和忠心嗎?討論的結果完全和教學參考書中編者的意圖背道而馳了。
課后我認真地進行了反思,其實,我覺得學生們能有這樣的想法,說明了他們對課文已經進行了深入的探究,而且學生不唯書,不唯權,只唯實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我們新時代的教育就是需要這樣的學生,這樣的學習精神。同時,我也在想,編者把《和氏獻璧》這篇課文安排在“奇妙的石頭”這個單元里,而且還要從這篇課文中向學生進行一種“做人要真誠、忠心”的思想教育,也太過于牽強了。社會文明已經進入到了二十一世紀,我們都提倡以人為本,關愛生命,厲王和武王那么輕易就把汴和的腳砍掉,汴和卻還要對他們忠心耿耿,這種愚忠根本不值得提倡,因此,我們認為教材這樣安排這篇課文不太妥當。
《和氏獻璧》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奇妙的石頭"主題中的一篇主體課文。在教學中,要注意從課本內容到生活實際,從課內知識到課外知識的拓展與延伸。《和氏獻璧》這篇主體課文是一貫在中國歷史上廣為流傳的故事。
我所教學的是《和氏獻璧》這篇課文的第1課時。它的教學目標是:
學習《和氏獻璧》這篇課文,讓學生了解課文告訴我們什么是真正的寶石--忠誠是做人最寶貴的品質;結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這句話的含義。在教學前,與學生一起收集關于"和氏璧"的資料,初感知。
《和氏獻璧》在教學時,為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我從課題入手,讓學生理解"獻"、"璧"的意思,導入新課,并質疑。
然后,在新課的教學時,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了使學生能在民主平等、和諧活躍的氣氛中學習,我設計了三個步驟。
第一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1、讓學生默讀課文,并指名說說: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說說:和氏獻了幾次璧玉?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第二步,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卞和第一次、第二次獻璧。學生自愿起立朗讀,知道卞和前兩次獻璧的結果。
2、學習卞和第三次獻璧。讓學生在小組中學習卞和第三次與前兩次有什么不同?畫出描寫和氏的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體會;
思考討論:卞和為什么把寶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淚流盡?這時,并引導學生讀上下文,從而理解"捧"在這里的含義及如此悲傷的原因,再讀卞和說的話,談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不是真誠、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最后把領悟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3、讓學生審題:"和氏獻璧"他獻出的是什么?進一步理解課題的含義。
最后,拓展延伸學習,讓學生將自己收集的關于"和氏璧"的資料,互相交流。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既說明玉的珍貴,又襯托出卞和的忠誠之心。并布置作業: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愛上你的深度——聽干國祥老師《和氏獻璧》有感 篇9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在中國歷史上廣為流傳的故事。楚國時期,一個叫卞和的人,得到一塊含有珍貴玉石的石頭,便去獻給厲王,玉匠鑒別后,說是假的,厲王遂下令砍去他的左腳。厲王死后,他又把那塊石頭獻給武王,武王也認為它是故意欺騙,下令砍去他的右腳。文王登位后,卞和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問清原因后,仔細研究,確認那是塊寶玉,隨即命名“和氏璧”。
本課所在的第六單元,以“奇妙的石頭”為主題,編排了三篇主體課文和一個語文天地,分別從不同的側面講述了石頭的知識和故事,表現了不同石頭的奇妙所在。這篇課文作為本單元的第二篇主體課文,承上啟下,旨在使學生能夠通過一塊石頭,結合重點詞句,體會到文章中所蘊含的道理,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
課文中所講的故事雖然離學生的實際比較遠,但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感人,其中“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使我悲傷的原因呀”是全文的中心,告訴我們忠誠是做人最寶貴的品質。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有三年的學習經歷,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本課雖然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遠,但語言通俗易懂,感情強烈,很容易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文中含義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學生理解學習上的重點、難點。也是激發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因此,對本課的教學,可以從“悟”字出發,著眼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但是本文所講述的故事的發生時間離現在很遠,故事的歷史背景學生不太熟悉,會影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因此,課前搜集與本課有關的資料對于學生學習好本課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本課的11個生字,會寫10個要求寫的生字,借助音節讀準字音,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識記,理解詞語意思,能靈活運用。
2、能力目標:
①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②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呀”這句話的含義。能夠從課文中明白忠誠是做人最寶貴的品質。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能從課文中受到啟發明白做人的道理。
四、教學重點、難點
①了解“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呀”這句話的含義。
②從課文中受到啟發,明白做人的道理。
五、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搜集并整理有關和氏璧的故事及資料。
六、教學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部分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關于閱讀教學,標準中進一步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
(一)充分信任學生,放手讓學生自選讀書方法。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聽來的容易忘,看到的記不住,做的才學得會。”本篇課文是具體事例的記敘,具有情景性和情節性,在理解方面沒有太大難度,可引導學生根據課文的特點,自定讀書方法。讓學生在編、說、讀、演、議等實踐活動中完成對語言文字先領悟內化,再積累外化的過程。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感受。有個性才會有創新。課文的第三部分,有含義較深的句子,學生讀時,肯定會有所感,有所悟,同時也會有疑問。因此,教學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情況,自讀自悟,自己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找出文中自己感觸較深的句子,聯系上下文或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與同學討論,從中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三)立足課內,放眼課外。“語文教育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積累”是語文素養形成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倘若僅僅是讓學生讀好、讀透教科書上的內容,“積累”的量畢竟是有限的。為學生課外閱讀創造智力背景,積方法、打基礎、激興趣,也是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容忽視的任務之一。通過實踐作業的布置,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拋磚引玉。
總之,本課教學的設計根據教材的特點,不過多使用電教及其他輔助手段,教學程序也比較簡潔,重在讓學生自讀,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對語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
七、時間安排 2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如果你得到一件很名貴的寶物,你會怎么做?
2、在楚國時期,有個叫卞和的人得到了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你知道他是如何做的嗎?
(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感受課文中的人物所面臨的問題,既可以調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拉近了學生與書中主人公的距離,使學生容易與課文產生共鳴。)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掌握字詞:
1、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容易讀錯的地方多讀幾遍。
2、課件出示字詞,用“找朋友”的游戲檢查識字情況。
3、進行“生字闖關”游戲,對字詞進行隨機指導。
(通過這兩個游戲幫助學生讀準字音,鞏固了生字的字形,靈活運用詞語。)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交流和氏璧的資料。
拿出筆來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卞和一共獻了幾次璧?結果分別是怎樣的?在書中劃出相關的語句。
2、學生交流讀書結果。
出示表格,根據學生的回答將表格補充完整:
(通過再讀課文,使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從課文中提煉出的語言,對于有的學生來說未必會形成清晰的脈絡,如果用表格形式加以提示就清楚多了,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3、你對和氏哪次獻璧的印象最深?
(四)重點讀文,深入學習
根據學生談到的印象深刻的地方進行學習。
(學生談到哪次獻璧印象深刻,就先學習哪一次獻璧,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意愿,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起到引導作用。)
1.學習第一次獻璧。
(1)自由朗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卞和是懷著一種怎樣的心情去獻璧的?
(2)你能不能想象一下第一次獻璧的場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3)面對卞和被砍去左腳的結果,你有什么感受?
(4)指導感情朗讀。
2.學習第二次獻璧。
(1)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如果你是卞和,面對這樣的結局,你的心里會想些什么?
(2)如果你現在是武王身邊的一位大臣,你想對武王說些什么?
(讓學生設想自己就是在場的一名大臣,可以幫助學生走進課文所描寫的情境中,并暢所欲言的發表出自己的看法,營造和諧的課堂學習情感氛圍)
3.學習第三次獻璧。
(1)分角色朗讀3—5自然段。
(2)小組討論:和氏為什么哭得那么悲傷?
(3)全班交流討論結果,教師根據學生發言進行總結。
(4)出示學習方法:
①練習分角色朗讀或把文中的情景用課本劇的方式進行表演。
②文章中什么使你感受最深,抓住重點的詞句,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寫出來。
③辯論:有了前兩次的經歷,卞和第三次該不該去獻璧?
(5)學生自由分組,選擇一種學法各自進行學習,老師巡視點撥。
(這樣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并根據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讓學生在編、說、讀、演、議等實踐活動中完成對語言文字先領悟內化,再積累外化的過程。體會到不識真誠、忠心的人,才是令人最心痛的。)
(6)全班展示小組學習結果。(7)教師點評,學生互評。
(五)美讀課文,品味含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寶石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的含義。
(理解課文后再美讀課文,更能體會出文章的內涵,讀出主人公的情緒變化,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得到升華。)
九、作業設置
1、同學間互相推薦有關和氏璧的故事讀一讀。
2、將學習了這篇文章的你的感想寫到練筆本上,寫完后與同學們進行交流。
(通過實踐作業的布置,鞏固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情感的體驗,并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拋磚引玉,使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十、板書設計:
十一、案例點評: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變“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者”,為激勵、組織學生主動的去“學道、悟道”,和學生共同參與學習的特殊“學者”。這是學生得以自主學習的前提。本節課教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較好地體現了“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1、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后,讓學生自己談談對卞和哪一次獻璧印象最深,順著學生的思路進行下面的教學,以學定教。
2、讓學生有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空間,比如:學了第一次獻璧后你有什么感受?學了第二次獻璧后,你想對武王說些什么等等。這都需要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想象當時的情景,進一步體會文中人物的內心,更進一步地理解課文內容。
3、第三次獻璧是學習的重點,教師出示學習方法,學生自由結合,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自定讀書方法,如小組編演短劇,練習分角色朗讀,小組討論,抓住重點詞句談感受、辯論等等方法自讀自學。學生在編、說、讀、演、議等實踐活動中完成對語言文字先領悟內化,再積累外化的過程。這些方法有效的促進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體會到了自己的真誠、忠心不被人了解時的那種痛心。當然,學習方法的出示還可以和學生共同提出。
(點評:青島市市北區教研電教室 顏秉君)
愛上你的深度——聽干國祥老師《和氏獻璧》有感 篇10
讓心靈在濃濃的傳統文化氛圍中徜徉——《和氏獻璧》教學實錄
《和氏獻璧》是一則歷史故事,故事情節簡單明了。但是作為一篇從濃重的歷史背景中走來的一篇文章,在學習時,如果單從文字訓練的角度去設計,就無法借助此文本去喚醒學生沉睡已久的民族情結,就無法打通學生與民族文化的千絲萬縷的血肉聯系。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查閱了大量資料,期待通過資料的閱讀與整理,能從一個比較獨特的角度去審視文本,去個性化的解讀文本。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合他們認知水平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使課堂既有因學生的積極參與而帶來的溫度,又有深刻把握文本和適當拓寬學習領域而帶來的廣度與深度。努力讓這節課能將語言文字的訓練與豐滿學生的情懷有機的結合,實現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設計思路:
1.以在古代社會中占據重要位置的“玉”引入新課的學習,使學生能在閱讀、教師的講述中感受具有傳奇色彩的中國“玉文化”。
2.讀文質疑,了解學生的認知缺口,確定教學的重點。
3.略講一二自然段,每一段以一個核心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學習活動力求趣味性與知識性的和諧統一,對學生既能進行規范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又能借助對玉匠和武王性格特點、工作作風的挖掘,為后文引領學生深入體會卞和驚天地泣鬼神的“哭”做好情感鋪墊,也為學生嘗試著把人物的命運放入所處的時代進行理解、分析打下基礎。
4.充分挖掘卞和的“哭”的內涵,還原作為“堅貞之士”的卞和較為豐滿的形象。借助反復地有感情朗讀,體會卞和的心碎、期望、無奈能揉雜在一起的矛盾而復雜的情緒。
5.以他到底哭什么引出“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學生反復讀,借助語感的作用,嘗試著從表面上理解意思,并引導他們到文中去尋找與它意思的句子,使得“古文”能以一種比較自然的狀態走進學生的眼睛。同時也借助這一開放度很大問題,引導學生對卞和“獻的是什么”多元解讀,鼓勵學生結合問題,談出自己對事件或問題的獨特看法,反對貼標簽與說空話。(努力使貢獻的是什么,不再是一句口號,一個標準的答案。)
6.以和氏璧的珍貴凸現卞和的貢獻。
7.以國王的“謚號”為引子,,引導學生結合文本內容,去書中尋找灑落在字里行間的證據,來探究“厲王”“武王”“文王”不同的統治風格。最后在回歸文本,把卞和的命運投放到歷史中,感受小人物的卑微與偉大。
教學時間:兩課時
一、由學生熟識的字引入教學
教學實錄:
觸摸玉的神韻
師:聽說咱們班的同學識字量很大,我很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戰嗎?
生:愿意!
師板書“王”字
生:王!
師:這個字對你們來說真是——(教師做“易如反掌”的動作)
生:易如反掌。
師板書珍、珠等字。
學生很快就讀出來。
師板書“琳”字,問:知道“琳”指的是什么嗎?
生茫然地搖搖頭。
師:“琳”在古代是一種美玉。張老師這里還有一個你們沒有學過的字,板書“玥”字。
大多數學生搖頭表示不認識。
師:我可以告訴你們,這個字是一個形聲字。
生:玥!
師:我們的祖先在造字時,表現出接觸的創造力,他們發明了象形字、會意字,還有這種形聲字。因為我們掌握了一些造字的規律,所以在讀書時,遇到我們不認識的字或不懂得詞語,就可以猜出它的讀音和意思。為了更準確,我們借助字典來驗證一下。查查字典我們就來驗證一下。
生:就是讀“yuè”,意思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珠。
師:看看黑板上老師剛剛寫下的字,你能發現其中的規律嗎?
生:這幾個字都是“王”字旁。
生:這幾個字還都是形聲字。
師:“王”也是嗎?
生:不是,是基本字。
師:你們知道嗎?這個 “王”在商朝出土的甲骨文中,與一個字寫法相同,你知道是哪個字嗎?
生:不知道。
師板書“玉”字并提問:到底這是為什么呢,如果讀了這段資料,你也許能明白點什么?
大屏幕出示:春秋戰國以前,先民認為玉是上天留在人間的神靈,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征。到了春秋末期,玉大量流行起來,它的意義也發生了變化,變成了美德、才能、情操、信義、忠誠的標志。
學生讀。讀完后遂介紹:在甲骨文中,從“玉”字旁的漢字就有500多個。這充分體現當時玉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國古代,祭祀祖先的時候,使用的是玉器,男人們佩戴著玉,女人們頸上、發辮上垂掛著玲瓏剔透的美玉。很多的大貴族死后,還要穿上金縷玉衣,以顯示無邊的權利和高貴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玉有關文章和氏獻璧,讓我們繽紛的歷史,去感受古人的情懷。
愛上你的深度——聽干國祥老師《和氏獻璧》有感 篇11
教學目標:
1 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討論重點體會“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
2 認識本課11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3、理解“鑒賞”“堅貞”“價值連城”等詞語。
4、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發生在我國楚國時期的一個歷史故事,這個故事從古至今,家喻戶曉;故事主角汴和,更是被廣為傳誦。
板書課題:和氏獻璧
提問:通過課前預習,你能說說對課題的理解嗎?(重點引導學生說說“獻”“璧”的意思)
交流自己在課前搜集的關于和氏璧的故事。
問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讓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生字。
2、四人學習小組相互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
3、教師檢查學生生字的掌握情況。
4、學生分小組合作朗讀課文。
5、檢查指導朗讀。要求流利、正確。
三、整體感知。
提問:和氏獻了幾次碧玉,獻給誰,結果怎么樣?
出示表格:(內容為哪一次、獻給誰?結果怎樣?)
學生讀課文后,小組合作完成表格的填寫。
全班交流。
四、品讀課文,體會感情。
1、第一、二次獻璧
請學生讀讀相關的段落,說說自己在讀了課文之后知道了什么。
讓學生說說自己認為厲王和武王是怎樣的人。
2、第三次獻璧
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提出問題:第三次獻璧與前兩次有什么不同?
讓學生在書上畫出描寫和氏的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讀一讀,并思考討論:卞和為什么把寶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淚流盡?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
讓學生充分交流,讓學生深刻理解“不識真誠、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
3、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和氏的悲劇呢?從文中找出證據。
如果你是國王,你會怎們辦?如果你是玉匠,你又會怎樣做?如果你是和氏呢?
4、和氏獻璧的故事為什么能流傳至今?
5、回到課題,進一步理解課題的含義:“和氏獻璧”他獻出的終究是什么?6、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五、課后延伸。
1、繼續搜集、交流自己了解的和氏璧的故事。
2、了解故事《完璧歸趙》。
板書設計:
和氏獻璧
第一次 失去 左腳
第二次 失去 右腳
第三次 將寶玉命名為“和氏璧”
寶玉——石頭 忠貞之士——騙子
愛上你的深度——聽干國祥老師《和氏獻璧》有感 篇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理解卞和是怎樣獻璧的。
2.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體會卞和堅貞不屈的精神。
3.聯系全文理解“寶玉,卻被說成是普通的石頭;堅貞之士,卻被說成是騙子,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關鍵句,從而認識到卞和堅貞不屈的情操就像和氏璧一樣,純潔美好,令人贊嘆。
教學重點:在朗讀課文中提取關鍵詞句,理解卞和是怎樣獻璧的。
教學難點: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體會卞和堅貞不屈的精神。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環節:
一、導入
1.齊讀課題。
2.聽寫詞語:稀世珍寶、無價之寶、溫潤澄凈、價值連城。
3.輕聲讀課文,復習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回顧并鞏固第一課時學習內容,引入第二課時的深入學習。
二、細讀課文,提取信息
【設計意圖】本環節由“卞和是怎樣獻璧的”(提取信息)、“卞和為什么堅持獻璧”(綜合解釋)、“卞和獻璧給你的啟示”(深入學習文本后的個性化閱讀感受)三個主問題構成“問題連續體”,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學習。
(一)卞和是怎樣獻璧的?(教學重點)
1.根據學習提示(默讀,批注)自主學習。
2.根據學習提示(讀句子→抓詞語→談感受→體會讀)同桌交流。
3.根據學習提示全班交流(傾聽→補批)。
4.師小結。
【設計意圖】本環節以學生自學、交流為主,教師引導學生按三次獻璧的過程匯報,相機指導朗讀、點撥學生加深理解,解決課后第一題。
(二)卞和為什么堅持獻璧?(教學難點)
1.學生讀文、思考后,抓重點詞句談獻璧原因。
2.聯系全文,抓關鍵句,理解“和氏璧”命名的原因。
3.師借助歷史文化背景小結。
【設計意圖】前測時,不少學生質疑卞和的“堅持”。本環節先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找依據、談體會,重點理解“寶玉,卻被說成是普通的石頭;堅貞之士,卻被說成是騙子,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這一關鍵句,以“卞和的堅貞體現在哪里”引導學生再次回讀課文,加深理解。教師小結時,引入中國源遠流長的玉文化背景,提升學生的認識。
(三)和氏獻璧給你的啟示是什么?
1.獨立思考
2.同桌交流
3.全班匯報
【設計意圖】如何讓今天的學生理解2700年前古人卞和的價值追求,是我們最困惑的問題。對此,我們嘗試的解決策略是:尊重文本,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找依據,理解卞和的所作所為;尊重卞和,適當地補充歷史文化背景,引導學生尊重古人卞和的價值追求;尊重學生,在尊重文本、尊重卞和的前提下,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認識。在學生交流啟示的過程中,教師相機點撥,引導學生積累詞語。
三、學文后質疑
1.學生提出深入學文后無法解決的問題。
2.師歸納小結。
【設計意圖】《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x年版)》在第二學段的目標與內容中,明確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對比x年版的課標,不難發現,“質疑”被“置后”了。深入學文之后給學生留下質疑的空間,是本環節的意圖所在。
這一環節的安排與這篇課文本身也有關系。通過前測,我們了解到學生對卞和獻璧最大的質疑就是卞和為什么不自己剖開玉再去獻。檢索資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對此問題,學術界并沒有統一的認識。由此,我們深刻感受到孩子是值得敬畏的,他們提出的問題常常是一針見血的。捫心自問,我們平時的教學中是否有耐心去傾聽孩子的質疑,認真地引導孩子、幫助孩子解決質疑呢?
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說,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博士花了整整24年的時間來破解中華民族“靈魂之石”和氏璧千古之謎,于x年正式提出“和氏璧是鉆石”的研究結論。而從文學創作的角度而言,張曉風在戲劇《和氏璧》(1974)中給出的解釋是卞和擔心私自開玉會使玉石留下瑕疵。或者,我們也可以說,在卞和生活的年代,玉是“宗廟神器”,他是不可以私自開玉的……凡此種種,并無定論。這些,我們可以直接“講”給學生聽。但是,我們只能這樣做嗎?如果我們讓學生自己循著質疑去查閱資料探索呢?由此,我們三年級組打算從學生的“后質疑”出發,探索一節語文綜合活動課。從這個角度而言,本環節又在于勾連第二課時與第三課時。
四、作業
1.查找相關資料,嘗試解決后質疑中的問題。
2.將卞和獻璧的故事講給家長聽。
【設計意圖】作業1為第三課時做準備。作業2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講故事,著眼于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
五、板書(略)
愛上你的深度——聽干國祥老師《和氏獻璧》有感 篇13
【教材分析】:
《和氏獻璧》這篇課文說的是一個在中國歷史上廣為流傳的故事,文章內容比較容易理解。課文寫了卞和三次獻璧的過程,意在告訴我們什么是真正的寶石——忠誠是做人最寶貴的品質。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利用多種識字方法認讀本課11個生字,規范書寫10個生字。
2、有條理,清楚地復述和氏獻璧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揭題示標
1、師板書課題: 和氏獻璧。2、教師介紹和氏璧的價值。
3、出示教學目標
二、引導自學:
1、指名分段讀課文,讀準、讀通課文。
2、讀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知道卞和為什么獻璧?
生2:我想知道卞和怎樣獻璧?
生3:我想知道卞和獻璧的結果怎樣?)
3、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生字、新詞。
三、再讀課文,交流釋疑
1、教師出示要求,學生小組合作自讀課文。
(1)卞和把這塊寶玉先后獻給了誰?(2)練習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生再讀課文,完成表格:
卞和獻璧
獻給誰
玉匠判斷
結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小組交流,完成表格。4、集體反饋表格內容。
四、當堂檢測
1、組詞。
匠 ( ) 報( ) 查 ( ) 價( )
貞 ( ) 鑒( )
2、收集有關和氏璧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討論,體會課文的含義,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鑒別、急切、無價之寶、堅貞、價值連城”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結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這句話的含義。使學生懂得忠誠是做人最寶貴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示標
1、復習卞和三次獻璧的經過。
2、出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讀課文,交流釋疑
1、和氏三次獻壁結果怎么樣?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欺君之罪砍去左腳 故意欺騙砍去右腳
命名“和氏壁”
2、指名接讀3——5段,思考:第三次獻璧與前兩次有什么不同?
生:這次卞和沒有直接去找文王獻玉,而是在楚山腳下痛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淚流盡,血都流了出來。出示句子,指名再次朗讀.
卞和捧著那塊石頭,在楚山腳下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淚流盡,血都流了出來。
理解“捧”在這句話中的含義,將“捧”換成“抱”可以嗎,為什么?、
出示句子進行比較,師生對讀。
玉匠看了看,說:“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
玉匠又說:“這不過是塊石頭。”
玉匠仔細研究了石頭紋理,確認那是塊璞。經過仔細打磨,果然得到一塊價值連城的美玉,隨即命名為“和氏璧”。
(體驗玉匠對待璧的態度,與卞和的態度對比,進一步感受卞和的堅貞。)
3、出示卞和說的話:“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說說你怎樣理解這段話。指名匯報。出示書后文言文練習,請同學猜讀理解(老師提示這段正是卞和說的話),對照課文理解后文,教師提示,題指命名,誑:騙子。
(4)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3——5段。(5)討論:“和氏獻璧”獻出的是什么?指名回答。(6)練習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4、復述故事,試著用上書中的一些詞語。
三|、擴展延伸
1、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2、我來評價:卞和是————————————的人。
四|、課堂檢測:
1、對照課文,說說下來古文的意思。
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
2、卞和為什么哭得那么悲傷?
【板書設計】 和氏獻璧
第一次 砍掉左腳
卞和 第二次 砍掉右腳 終得如愿
第三次 哭干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