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廬山的云霧》教學思考(精選15篇)
定位 ——《廬山的云霧》教學思考 篇1
定位 ——《廬山的云霧》教學思考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67
定位 ——《廬山的云霧》教學思考
《廬山的云霧》這一課我是不怎么會上的,因為小學語文教學大師于永正先生的這節課在我的頭腦印象非常深刻。多年前,我在老家就聽于老師上了這節課,聽了以后,我本人就被云霧之美感動了,這種感動一直到現在,我一直思考,假如我上節課,我很難達到給予學生持久的感動。于老師的教學已經在我的頭腦中定位了,這種定位是一種非常美的定位。現在的我還沒有到過廬山,我覺得我一定會去的,那時我一定能夠誦起云霧,感受著蘇教版這篇課文給予我的世界。【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kongtiaoguanjia.com】
因此,讀這篇文章,我一直是想著“定位”這個詞。我試圖尋找以什么樣的方式給學生定下一個永恒持久的“位”。
一是這課的幾個詞,是個“位”。這課有幾個詞怎么也得成為孩子生活的必需。比如“變幻無常”、“神秘”、“騰云駕霧”、“飄飄欲仙”、“千姿百態”、“巨大天幕”、“瞬息萬變”、“云遮霧罩”等。這些非常有動感。把這種動感交到學生心中,閱讀之“位”就容易定了。
二是背誦課文是一種定位。背誦不只是為了考試,不只是沒有積累,如果用“定位”的思維來認識,那背誦的另一種功能就自然體現出來。在這一課中,這種功能的表現便是享受廬山之美,這種美要想成為一種永恒,那就是藝術化背誦才能夠達到。
三是研究研究讓這篇文章變厚成書,這是第三種定位。雖然我們不可能人人學習這課都能夠到廬山,但網絡信息這么多,讓學生利用資源研究研究,在班級成立研究小組,讓更多的學生把自己的認識組合起來,也許這一課就會更久地保存在人的記憶中。探究性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是我們老師應該想辦法來做的。這幾天,我在讀著王宏甲寫的《中國新教育風暴》這本書,這本書告誡我們新課程老師,探究性學習是一條非常好的路,我們要把這條路鋪在課堂中,鋪在學生的心中,鋪到世界里,不能僅僅地鋪在試卷中。我們不可一味認為孩子太小,不適合探究,我們不能認為這一課,如果也去探究,會打破文章的美。我們應該改變思維,讓學生認識的更多。要想讓學生愛上廬山云霧,享受云霧世界,那就應該引導學生讀超過這篇文章3至5倍量的廬山世界,這也是減輕學生負擔之舉。
另外,這一課用了好多“一”這個字也非常有價值,我們用這些“一”也可為學生定位。比如,“常常會有一種騰云駕霧……的感覺”、“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隨風飄蕩的一縷輕煙”、“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風的白馬”、“它又變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六個“一”連接在一起,也是一片好美的云霧光景。
提供 高子陽
轉載自鳳凰語文網
定位 ——《廬山的云霧》教學思考 篇2
【教材分析】
《廬山的云霧》這篇課文以優美明快的的語言,運用比喻聯想等手法,描繪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奇麗多變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廬山、對祖國山河深深的熱愛之情。全文層次分明,第一自然段總寫出了變幻無常的云霧給廬山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總——分”的構段方式,具體寫出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的特點。第四自然段寫人們對云遮霧繞的廬山的喜愛與留戀之情。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受廬山云霧的特點。難點是體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這些特點的。三年級學生已經基本掌握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句意思的方法。但對于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點進行生動形象地描寫還有一定難度。因此,本節課我重點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語言文字的含義,在讀中感悟文章語言富于變化的特點和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在讀中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意境,在讀中內化語言,積累背誦。
【教學目標】
1. 會認本課的生字新詞,運用看圖、聯系生活實際、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2.引導學生感受廬山云霧的特點,體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這些特點的。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及贊美之情。
3.感知總分段結構的特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精彩語段。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外擴展閱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廬山風景)教師相機介紹:廬山位于我國江西省的九江市,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游客。而到了廬山,不能不看的就是那里的云霧。(板書課題)
2.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去欣賞廬山的云霧。
(二)整體感知,理解詞語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這課的生字新詞,爭取把它們都讀對,爭取把每一句話都能讀通順。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詞可以查查字典,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周圍的同學。
2.課件出示詞語,先自由讀,再開火讀詞語。
重點指導學習以下幾個字:
(1)彌漫:注意這個字的聲母是“m”。
(2)漂:如果放在句子中還能讀對嗎?
在課文中還有一個“飄”字是風字部,你讀讀這句話。
【課件:在山上游覽,似乎隨手就能摸到飄來的云彩。
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變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小結:看來,漂浮在水面要用“三點水”的漂,而“隨風飄蕩”就是“風字部”的飄。
3.同學互相質疑:在這些詞語中,有哪個詞你不太懂?
師生共同解疑。
(三)感情朗讀,體會特點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思考廬山的云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根據學生匯報,教師隨機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自然段。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廬山的云霧給人留下的印象是“變幻無常的云霧,給廬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學生朗讀有關語句。
(2)指導朗讀:能通過你的朗讀把我們帶入這神秘的人間仙境嗎?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廬山的云霧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千姿百態”。
(2)自由讀第2自然段,找一找文中都描寫了云霧的幾種姿態。
(3)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種姿態的云霧,美美地讀給你的同桌聽,再說說你喜歡它的理由。
(4)全班交流。
(5)指導朗讀第2句。女同學讀描寫籠罩在山頭的云霧的句子,男同學讀有關纏繞在半山的云霧的句子。
(6)云霧的位置不同,姿態不同,作者打的比方也不同。誰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云霧的千姿百態?
(7)讓我們通過朗讀,再一次領略云霧不同的姿態吧!教師來讀第一句話,每一組同學讀云霧的一種姿態。邊讀邊想,通過這樣形式的朗讀,你又發現了什么?
(這段是按照先總起再分述的形式來寫的。)
(8)嘗試背誦。
讓我們把這美景、這優美的文字,永遠留在我們的心里,咱們試著背一背好不好,先回憶一下不同位置的云霧都是什么樣的?自己輕聲試著背一背。
誰愿意試著背給大家聽,其他的同學也可以小聲的和他一起來背。
現在我把表示云霧不同位置的詞語也去掉了,你還能行嗎?我們一起來!沒有把握的同學可以看著書讀一讀。
(9)總結:看來,這美麗的云霧已經常駐在你們的心間了!學習這一段時,我們通過總起句抓住了云霧千姿百態的特點,又通過朗讀,感受到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把這一特點寫具體了,讓我們領略到它神秘的色彩。
4.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課文中還有一個自然段也是用這種先總起,再分述的方式來寫的,誰找到了?
(2)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廬山的云霧還有什么特點?作者又是怎樣具體描寫這一特點的。邊讀邊畫出有關語句。
(3)全班交流。
(4)云霧的變化不僅姿態多,更神奇的是——它變化的速度還特別快!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這一特點嗎?自己先試一試。
(5)快看看這云霧又變成什么了?(課件出示四幅畫面。)
選一兩個你喜歡的或你想象到的云霧的樣子寫在這一段的末尾。
(6)你看,眼前的云霧說變就變——(學生嘗試填空)
【課件出示:眼前的云霧,剛剛還是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轉眼間就變成了————……】
【課件出示:明明是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變成了————……】
師:我們目不轉睛地看著,可是一眨眼,它又變了:
【課件出示:眼前的云霧,剛剛還是————,轉眼間就變成了————;明明是————,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她又變成了————】
(6)總結:就在我們一眨眼一喘息的時間,這廬山的云霧就有這么多的變化,這就叫“瞬息萬變”。你覺得“瞬”在這里表示什么?
5. 學習第4自然段
(1)置身于這“千姿百態”的云霧之中,你們舍得離去嗎?欣賞到這“瞬息萬變”的云霧,你們還想踏上回家的歸程嗎?來到廬山的人們,都會有這樣的感受——
全班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指導朗讀:讀出我們對廬山云霧由衷的贊嘆,讀出我們依依不舍的留戀之情。
(四)總結全文,擴展延伸
1. 雖然我們戀戀不舍,但我們終究要告別廬山,揮揮衣袖作別這變幻無常的云霧。最后我請同學們推薦3名同學配樂朗讀課文。我們一起來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讀出我們游覽廬山的感受!
2.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在其他地方,山間的云霧又是什么樣的呢?老師推薦你們兩篇文章。《阿里山的云霧》、《黃山云海》,還有一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寫的《廬山云霧》,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在互聯網上搜索這三篇文章,領略不同地域的云霧的不同姿態,感受不同作家筆下的云霧的不同特點。
定位 ——《廬山的云霧》教學思考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4、初步認識總分段式,重點學習第2、3自然段的寫法。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體會遺詞造句的優美,積累詞語。體會廬山云霧的奇幻,神秘。
教學難點:學習第二、三段的寫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我們中國地大物博,名山大川,不計其數,你們知道哪些名山嗎?
我們中國有四大名山,你們知道是哪四大名山呀?自古以來,就有“泰山雄,華山險,黃山奇,廬山秀”的說法,而廬山在我國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風景如畫。板書:廬山
問:有同學去過廬山嗎?
2、那通過預習你們知道有關廬山的風景嗎?同學們背誦過很多古詩,有沒有人是在詩中了解廬山的?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同學們,廬山在我國江西省的北部,緊靠長江邊。毛主席寫的“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寫的就是廬山。廬山是世界文化名山,將來有機會你們都要去看一看。現在,我在“廬山”的后面加三個字。(師板書:的云霧)加了這三個字,課文的題目就是“廬山的云霧”。讀這個題目,你看課文會重點寫什么? 師:讀題目要動腦筋,好多文章的題目會告訴我們要寫什么。讀了這個題目,我們看出作者重點要寫它的云霧。現在你腦袋瓜里面還會有什么問題?
二、 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學要求:
讀準生字字音,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思考: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
2、學生自讀課文,同座位互相討論第二個問題:每段寫了什么?
3、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出示詞語卡片,檢查字音是否讀準。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每讀完一段及時正音,并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這篇課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寫了廬山的云霧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別寫了廬山云霧的特點,最后一個自然段寫人們對廬山的云霧流連忘返。)
三、齊讀課文,說說課文描寫了廬山云霧的哪些特點?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廬山云霧的兩方面的特點,一是千姿百態,二是瞬息萬變)
四、 教學生字詞
突出下列字形的書寫指導:
幻、添
第二課時
一、導入:出示:云遮霧罩的廬山啊,真令人流連忘返。
流連忘返是什么意思?(形容十分留戀,忘記了回去)是什么地方的美景,讓作者忘記了回去呢?
二、講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廬山都有什么景色?作者最喜歡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廬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霧,景色十分秀麗,那么在這眾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歡的是云霧,你是從哪個詞語讀出來的?(更、神秘)
3、在山上游覽、漫步,會有什么感覺?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啟發想象:在山上游覽、漫步,眼前飄浮的是云霧,迎面拂過的是云霧,身邊流動的是云霧,腳下踩著的是云霧,此時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架起云霧,在天空中行走,進入了仙境。
4、引讀:在山上游覽……漫步山道上……指導朗讀,體會這種情景。
三、講讀課文第2自然段
1、出示句子: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云霧彌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霧遮擋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2、說說你最喜歡的一小句?好在哪里?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你從哪些句子具體讀出來的?
山頭的云霧(象白色絨帽)
半山的云霧(象一條條玉帶)
山谷的云霧(象茫茫的大海)
遮擋山峰的云霧(象巨大的天幕)
3、你覺得這千姿百態的云霧怎么樣?(美奇麗神奇美不勝收……)
4、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態的云霧寫得如此形象美麗的呢?(比喻)
5、你喜歡這千姿百態的云霧嗎?讓我們讀出對它們的喜愛之情。
小結:這段話寫了云霧有什么特點?找出中心句,畫出。為了介紹云霧千姿百態,作者又是怎樣具體來進行描寫的?(四個不同地點的云霧,運用了比喻、擬人化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了云霧的不同姿態)是啊,廬山云霧真美!作者為了說明廬山云霧的特點,先總寫“云霧千姿百態”而后再從“山頭、半山、山谷、山峰與山峰之間”四個不同地點的云霧進行具體地描寫,我們稱這種構段方式為“總----分”關系。
四、精讀課文第3自然段
1、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是怎樣的情景呢?你怎么讀出來的?
眼前的……剛剛還是……轉眼間
明明是……還沒等你……又變成
2、(改用“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說這句話,比比哪句好,體會云變化之迅捷之多。)
3、這一段的末尾有一個省略號,大家想一想,省略了什么?你能幫作者告訴大家嗎?
4、 這“一縷輕煙”“九天銀河”“白馬”“冰山”是真的嗎?對,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
5、這么奇異的景致,我們應該讀出自己的驚嘆。(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一小節。)
五、總結文章的寫法
請大家再讀一讀課文,看看課文時采用的什么結構順序來寫的。每一小節又是采用的什么結構順序寫的?
你讀了這篇課文,感到廬山怎么樣?為什么能感受到廬山的美呢?作者怎么會寫得這么好呢?(認真的觀察 豐富的聯想)
六、知識拓展
出示古詩:
1、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 李白 《望廬山瀑布》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 蘇軾 《題西林壁》
3、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毛澤東
到這里,老師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樣感嘆:云遮霧罩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你想說什么?
定位 ——《廬山的云霧》教學思考 篇4
美麗的黃山
我爬過上海長風公園的鐵臂山,可沒見過黃山這樣陡峭壯麗的峰巒!今年暑假我同媽媽一起去瀏覽黃山,黃山的奇麗至今仍常深深地留在我的印象之中。
黃山的石真奇!有的像仙人背簍,有的像猴子觀海,有的像豬八戒吃西瓜,還有的像武松打虎……奇峰羅列,形態萬千。黃山的峰真險!上“天都”的路幾乎全是直上直下,與地面成90度直角。“鯽魚背”是在兩個山頂間架起的一座天橋,它高達1800多米,兩面懸空,底下是萬丈深淵,低頭一望,不禁叫人膽戰心驚。
黃山的云海真美啊!近看云海,像一層濃霧,把那些奇峰異景遮得無影無蹤,大風一吹,霧氣飄走,一個一個的奇妙景象又都展現在眼前;遠看,朵朵白云又像對對白色的蝴蝶圍繞著山巒設計者翩翩起舞;登高看,十里間,就像一片望不到邊的海洋,把一座座峻山淹沒,只露出一個個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島在云里時隱時現,漂浮變幻,使人感到如入仙境。
黃山啊黃山,你雄奇險峻,奇妙美麗,我深深地愛上了你,我希望能有機會再一次來欣賞你的豐姿!
定位 ——《廬山的云霧》教學思考 篇5
作者:溧陽市埭頭中心小學 陳慧 轉貼自:溧陽市埭頭中心小學 點擊數:232
《廬山的云霧》教案
溧陽市埭頭中心小學 陳慧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廬山的云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想細細地品味一下廬山云霧的美嗎?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廬山。
二、精讀第一自然段
多媒體出示廬山風景圖。
師:這就是景色秀麗的廬山。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kongtiaoguanjia.com】
師:廬山都有哪些景色呢?作者最喜歡其中的什么?
生:廬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霧。作者最喜歡的是廬山的云霧。
師:你是從哪個詞語讀出來的。
生:我是從“更”這個詞語讀出來的。
師:怎樣讀才能把作者特別喜歡廬山的云霧這種感覺讀出來的呢?自己讀一讀,體會一下。(學生自己練讀)
師:誰愿意讀一讀?(一生讀)
師:他讀得好不好?(好)
師:誰愿意再練一練?(再請一位學生讀)
師:一聽就覺得廬山的云霧很神秘,他強調的是后面的那變幻無常的云霧,更給它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他的語氣讀得很重,提醒大家注意這一點。
一齊讀一讀,體會一下。(學生齊讀)
師:如果我請你們到廬山瀏覽,你愿意嗎?(愿意)
啟發想象:請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山上瀏覽、漫步,眼前飄浮的是云霧,迎面拂過的是云霧,身邊流動的是云霧,腳下踩著的還是云霧。此時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架起了云霧,在天空中行走,你仿佛到了哪兒?(進入了仙境,你仿佛變成誰了?(仙人)
引讀:難怪作者說,在山上瀏覽,__。漫步山道,___。
師:加上你的想象讀這兩句話,就會讀得更美。(學生齊讀二、三句)
過渡: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下面就讓我們細細地去欣賞一下廬山的云霧。(出示課文二、三自然段內容)請大家讀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說說廬山云霧有哪些特點呢?
交流:
生: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師板書:千姿百態
生: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師板書:瞬息萬變
三、精讀第二自然段:
師:什么叫“千姿百態”?(姿態很多)廬山的云霧有哪些姿態呢?
生讀:“山頭、山腰、山谷、山峰。”
師:這兩句話就是解釋“千姿百態”。第一句就是這一段的中心句。這段話就是總分結構段落。
師:請大家再讀二三句,一邊讀一邊想象著腦子里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
學生邊讀邊想象,教師板畫山峰。
師:你們的腦海出現沒出現畫面?
師問:你的腦海里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生答。
師:請四個同學上臺在山峰上畫出你想象出的形象,其他同學仔細看,看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樣。(生上臺畫)
師:懂了,從你們的畫中,我看出你們讀懂了。讓我們再用朗讀來感受一下千姿百態的云霧。(齊讀第二節)
師:其實作者只是選取了四種典型云霧姿態向大家作介紹,它還有許多姿態呢?想不想欣賞一下。(播放課件)
看完了這些姿態的云霧,你最說些什么呢?
我相信,現在讓你再來說這一小節時,一定會讀得更精彩。齊讀,
聽了你們的誦讀,我好像來到了廬山,見到了廬山千姿百態的云霧。
想不想廬山千姿百態的云霧永遠留在腦海里?(背)
過渡:廬山的云霧真是千姿百態啊。廬山的云霧還有個更為引人的特點呢?你們都知道啦!瞬息萬變什么意思?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云霧變化快而多呢?
你能通過你的誦讀讓老師感覺到云霧變化的快嗎?(準備一下比賽讀)
細心的同學一定發現這段未尾的一個省略號了,大家想一想,省略了什么?你能幫作者告訴大家嗎?
(剛剛還是___轉眼間____明明是____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______)
瞬息萬變的廬山云霧,怎么不讓你、我贊嘆。讓我們用我們的朗讀來表達這份感情吧!(師生齊讀)
身處在云遮霧罩的廬山,看著這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廬山云霧,誰還會舍得離開呢?今天就讓我們多停留一會,多感受一下廬山的美好呢?(播放廬山風景圖片)【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kongtiaoguanjia.com】
課文最后一段有個詞語能表達作者當時的心情,讀一讀找出來!(出示流連忘返)其實流連忘返的不只是作者,還有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對嗎?那就讓我們一起讀出來吧!
定位 ——《廬山的云霧》教學思考 篇6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2
溧陽市埭頭中心小學 陳慧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廬山的云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想細細地品味一下廬山云霧的美嗎?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廬山。
二、精讀第一自然段
多媒體出示廬山風景圖。
師:這就是景色秀麗的廬山。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師:廬山都有哪些景色呢?作者最喜歡其中的什么?
生:廬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霧。作者最喜歡的是廬山的云霧。
師:你是從哪個詞語讀出來的。
生:我是從“更”這個詞語讀出來的。
師:怎樣讀才能把作者特別喜歡廬山的云霧這種感覺讀出來的呢?自己讀一讀,體會一下。(學生自己練讀)
師:誰愿意讀一讀?(一生讀)
師:他讀得好不好?(好)
師:誰愿意再練一練?(再請一位學生讀)
師:一聽就覺得廬山的云霧很神秘,他強調的是后面的那變幻無常的云霧,更給它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他的語氣讀得很重,提醒大家注意這一點。
一齊讀一讀,體會一下。(學生齊讀)
師:如果我請你們到廬山瀏覽,你愿意嗎?(愿意)
啟發想象:請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山上瀏覽、漫步,眼前飄浮的是云霧,迎面拂過的是云霧,身邊流動的是云霧,腳下踩著的還是云霧。此時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架起了云霧,在天空中行走,你仿佛到了哪兒?(進入了仙境,你仿佛變成誰了?(仙人)
引讀:難怪作者說,在山上瀏覽,__。漫步山道,___。
師:加上你的想象讀這兩句話,就會讀得更美。(學生齊讀二、三句)
過渡: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下面就讓我們細細地去欣賞一下廬山的云霧。(出示課文二、三自然段內容)請大家讀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說說廬山云霧有哪些特點呢?
交流:
生: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師板書:千姿百態
生: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師板書:瞬息萬變
三、精讀第二自然段:
師:什么叫“千姿百態”?(姿態很多)廬山的云霧有哪些姿態呢?
生讀:“山頭、山腰、山谷、山峰。”
師:這兩句話就是解釋“千姿百態”。第一句就是這一段的中心句。這段話就是總分結構段落。
師:請大家再讀二三句,一邊讀一邊想象著腦子里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
學生邊讀邊想象,教師板畫山峰。
師:你們的腦海出現沒出現畫面?
師問:你的腦海里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生答。
師:請四個同學上臺在山峰上畫出你想象出的形象,其他同學仔細看,看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樣。(生上臺畫)
師:懂了,從你們的畫中,我看出你們讀懂了。讓我們再用朗讀來感受一下千姿百態的云霧。(齊讀第二節)
師:其實作者只是選取了四種典型云霧姿態向大家作介紹,它還有許多姿態呢?想不想欣賞一下。(播放課件)
看完了這些姿態的云霧,你最說些什么呢?
我相信,現在讓你再來說這一小節時,一定會讀得更精彩。齊讀,
聽了你們的誦讀,我好像來到了廬山,見到了廬山千姿百態的云霧。
想不想廬山千姿百態的云霧永遠留在腦海里?(背)
過渡:廬山的云霧真是千姿百態啊。廬山的云霧還有個更為引人的特點呢?你們都知道啦!瞬息萬變什么意思?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云霧變化快而多呢?
你能通過你的誦讀讓老師感覺到云霧變化的快嗎?(準備一下比賽讀)
細心的同學一定發現這段未尾的一個省略號了,大家想一想,省略了什么?你能幫作者告訴大家嗎?
(剛剛還是___轉眼間____明明是____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______)
瞬息萬變的廬山云霧,怎么不讓你、我贊嘆。讓我們用我們的朗讀來表達這份感情吧!(師生齊讀)
身處在云遮霧罩的廬山,看著這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廬山云霧,誰還會舍得離開呢?今天就讓我們多停留一會,多感受一下廬山的美好呢?(播放廬山風景圖片)
課文最后一段有個詞語能表達作者當時的心情,讀一讀找出來!(出示流連忘返)其實流連忘返的不只是作者,還有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對嗎?那就讓我們一起讀出來吧!
定位 ——《廬山的云霧》教學思考 篇7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2
《廬山的云霧》教之惑
《廬山的云霧》,聽過的人,都知道,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如此美的文章,我在備課的時候,產生了矛盾的想法。一則,如果盡情的讓孩子去看圖去欣賞去達到那種美的意境,那課堂上的氣氛一定很好!而如果一味的去欣賞去感受那種美,是否學不到語文知識?想來想去,還是將兩者結合,于是乎,也運用了課件,圖文并茂,這樣,孩子該算是能體會到美的同時,也能學到本課要達到的語文目標吧!并且在備課的時候加上了些煽情的語言在里面,這些都是為了讓孩子體會到美!可是,在上課的時候,自己根本沒有進入到那種美的意境中去,一味追求的是孩子的語文知識培養,把本來很美的文章上的一點不美了,連自己都感受不到美,享受不到美,又怎么去要求學生達到那美的意境呢?
定位 ——《廬山的云霧》教學思考 篇8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廬山的云霧》,知道了廬山云霧的變幻無常,很神奇,廬山的云霧到底神奇在何處?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二、整體感知,初步體會特點
1.請同學們拿起課文紙,輕輕地讀課文,找找哪些段落描寫了廬山的云霧。
2.默讀2、3自然段,找出能概括廬山云霧特點的詞語。
3.指名說,齊讀。(板書:千姿百態 瞬息萬變)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廬山的云霧到底什么樣,能給人如此奇妙的感覺?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并思考,這一段是圍繞著哪句話來寫的?用———畫出來。 生讀,師巡)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變成紅色) (板書:千姿百態)
2、“ 千姿百態”什么意思?就是有很多不同的樣子
3、廬山的云霧都有哪些樣子呢? 一生回答后,老師再與學生接讀這幾個比喻句:師說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4、仔細觀察圖片,思考:哪一幅圖對應書上哪一句話,說說你的依據。
A: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
①山頭的云霧
②“籠罩”,像籠子似的罩在上面
③白色絨帽
B: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
①半山的云霧
② 纏繞:條狀物回旋地束縛在別的物體上
③一條條玉帶
C:云霧彌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
①山谷
② 彌漫:充滿,布滿
③茫茫的大海
D:云霧遮擋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①山峰
② 遮擋:遮蔽攔擋
③巨大的天幕
5、齊讀這一段話
師述:大家看,這一段中,作者第一句先總寫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第一句是這一段的中心句。后四句再詳細介紹廬山的云霧是怎樣千姿百態的!這種寫作方法叫做總分寫法。
其次,作者在寫每一種云霧又運用了恰當的比喻,把云霧寫得既生動又具體。再看,這四句話,雖然都寫云霧,但寫法又是不一樣的。
同學們,在以后的作文中可以試著來用一用這些寫作方法。
6、出示填空,試著背誦
廬山的云霧( )。
那些( )在( )的云霧,就像是( );
那些( )在( )的云霧,又像是( )。
云霧( )山谷,它是( );
云霧( )山峰,它又是( )。
總結:本段圍繞中心句,從四個方位展示了廬山云霧的不同姿態,突出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這是廬山云霧的一種靜態美。(板書)
過度:廬山的云霧不僅千姿百態,而且瞬息萬變。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默讀第三節,找出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用橫線劃出來。指讀,齊讀。
2、瞬息萬變是什么意思?瞬:一眨眼 息:一呼吸
3、理解“變化之快”,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
理解“變化之多”,變成了哪些事物?
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它僅僅只變了書上的這幾種嗎?你從哪看出來的?想象一下,廬山云霧還會有怎樣的變化?
理解“變化之大”,一縷輕煙——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
5、怎樣才能讀出廬山云霧的瞬息萬變?能表現云霧變化快的詞句可以讀得重一些,快一些。
6、指名讀。評價。
7、齊讀。
小結:這一段和第二小節一樣,也是用了總分的構段方式。這是廬山云霧的動態美。(板書)
五、學習第四自然段。
播放畫面 這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廬山云霧深深吸引了游人,游人都不想回家了。這就是流連忘返
你曾經在哪玩得不想回家呢?用上“流連忘返”造一個句子。
同學們,這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廬山云霧深深地吸引了我們,(出示第一節)當你
廬山的美遠不止那變幻無常的云霧,引讀: 景色秀麗的廬山
同學們請看:播放畫面:
六、拓展閱讀:欣賞古詩
從古至今,有許多詩人,都被廬山的美景所深深吸引,從而留下了傳世佳作。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最著名的兩首。
(出示、齊讀古詩。)
師:你喜歡廬山嗎?為什么?
其實,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到處都是美麗的風光。我們應為生在這美麗的祖國而感到自豪。
讓我們再一次走進廬山,陶醉其中吧,齊讀全文。
定位 ——《廬山的云霧》教學思考 篇9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3、學習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廬山云霧的美。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讀生字,記生字。
3、讀詞語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3、初步認識總分的構段方式,學習第2、3自然段的寫法。
教學重點: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廬山云霧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初步認識總分的構段方式,學習第2、3自然地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廬山的云霧》,誰來說一說,廬山的云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 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此時你正漫步在山道上,眼前飄過的是云霧,腳下踩著的是云霧,伸手摸摸,身邊流淌著的還是——云霧。
3、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廬山,一起來欣賞這廬山的云霧。 【簡筆畫:廬山】
二、精讀感悟,積累語言,學習寫法。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感受云霧的千姿百態。
1、請大家打開書63頁,請一個同學讀一讀第二自然段,其他的同學邊聽邊想:這一段話寫了云霧的幾種姿態?(4種) 【課件出示提問】
2、你最喜歡哪種姿態的云霧呢?請你默讀課文,用波浪線把它畫出來。再想想你為什么喜歡。
3、生匯報、上臺畫云霧。
(你喜歡哪種姿態的云霧呢?你能上臺畫一畫這種云霧嗎?
其他同學根據課文想一想,他們畫得對不對。)
4、師指導朗讀
(1)籠罩在山頭的云霧
抓詞品味:籠罩 白色絨帽
(2)纏繞在半山的云霧
抓詞品味:纏繞 系在 一條條玉帶
(3)彌漫山谷的云霧
抓詞:彌漫 茫茫的大海
(4)云霧遮擋山峰
抓詞:遮擋 巨大的天幕
5、云霧僅僅只有這四種姿態嗎?(不)從哪看出來的?(省略號)
有說不完的姿態,怪不得作者說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
6、找到有這個詞語的句子了嗎?在哪里?
(第一句)把它劃下來,這句話就像首領一樣,統領全段,這就是中心句,也叫總起句。它既可以幫助我們把握這段話的意思,又告訴我們整段話運用了先總后分的寫法。 【副板書:先總后分】
7、齊讀第二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感悟云霧的瞬息萬變
1、課文中還有一個自然段也是用這種先總后分的方式來寫的?(第三段)
2、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除了千姿百態,廬山的云霧還有什么特點? 生匯報 【隨機板書:瞬息萬變】
3、理解“瞬息萬變”:很短的時間,云霧變化既快又多。 【板書:快 多】
4、這神奇的云霧,變化速度特別的快!誰能通過朗讀讓我們感受到這一特點? 【課件出示第三段】
5、生評議 指導朗讀
找出寫出云霧變化快的詞語:剛剛、轉眼間、明明、還沒等、又變成
6、神奇的云霧變化不僅快,而且姿態多。課文中寫了哪幾種姿態?
(一縷輕煙、九天銀河、白馬、冰山……)
指導朗讀,重點理解
(1)“一縷輕煙” 【圖片展示】
(2)“一瀉千里” 【圖片展示】
引誦古詩:
《望廬山瀑布》李白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7、激發想象:這瞬息萬變的云霧還會變成什么呢?
引說:
【課件出示:眼前的云霧,剛剛還是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轉眼間就變成了————……】
【課件出示:明明是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變成了————……】
8、在我們一眨眼、一喘息的時間里,就有了這么多的變化,怪不得大詩人蘇軾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課件出示《題西林壁》】
三、小結全文,回味云霧之美。
1、置身于這“千姿百態”的云霧之中,你們舍得離去嗎?欣賞到這“瞬息萬變”的云霧,你們還想馬上回家嗎?難怪來到廬山觀賞云霧的人們,都會說——
【課件出示:云遮霧罩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指導朗讀
【板書:流連忘返】
2、欣賞廬山云霧風光 【播放視頻】
“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廬山的云霧構成一幅神奇的天然山水畫,讓我們好好地欣賞它的美。
3、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作者運用先總后分的方法寫出了她的特點,下一節課我們也學習這樣的寫法,抓住景物的特點,寫一寫我們美麗的家鄉桂林,好嗎?
板書設計:
廬山的云霧
千姿百態 (云霧簡筆畫) 瞬息萬變
快 多
流連忘返
第三課時
一、掌握第2、3自然段的寫作方法,練習寫《我的家鄉——桂林》。
二、完成該課練習
定位 ——《廬山的云霧》教學思考 篇10
教學目標
關于朗讀:
(1)大部分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展現廬山云霧美麗、神奇、瞬息萬變的特點
(2)個別學生能通過朗讀的語氣讓聽者感受文字表達的意思。
關于背誦:
(1)半數學生能在課堂中概括提示背誦出二、四自然段。
(2)小部分學生能在選擇背誦其中的幾個句子。
關于運用:
(1)將學習課文積累的語言運用在其它的情境中。
(2)能夠在教師提供的語境中填寫書本中積累的語句。
教學重點:抓“神奇”研讀全文,體味廬山云霧的神奇之美。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去過廬山嗎?(沒有)我也沒有,廬山位于我國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風景如畫。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廬山觀賞一下風景。
(出示課件)這里是巍峨聳立的龍首崖,這是美麗的三疊泉,秋天的植物園,飛流直下三千尺瀑布,百花齊放的花莖,這里是幽靜的石門澗,大天池,蒼翠欲滴的山腳,……廬山自古以來深受眾多的文學家、藝術家的青睞,宋代詩人蘇軾以其豪邁激情、生花妙筆,寫下了千古流傳的名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呀!我把廬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色給忘了,你們知道是什么景色嗎?(廬山云霧)對啊!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去揭開廬山云霧神秘的面紗。
2、那就讓我們在文字創造的美妙意境中去領略大自然賦予廬山的神奇云霧。(齊讀課題)師板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觀其概
1、朗讀目標:請同學們認真的默讀課文,用心去感受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并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廬山云霧的特點。
2、學生自由朗讀
3、讀過課文之后你最想用一個什么詞語來形容廬山云霧的特點?(生發言)
4、廬山云霧特點可真多,這些特點是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哪那一處最吸引你呢?(教師隨機板書)
三、再讀提出問題共解疑
過渡:作者帶我們領略過了這么美的云霧,我們趕快停下腳步認真、仔細地欣賞一會兒。
1、引出研讀專題:請同學們用勁地、大聲地讀一讀課文3、4、5自然段,找一找,劃一劃,文中哪些句子最能體現你喜歡的云霧特點?為什么?遇到問題,可以互相合作、共同研究。(課件出示)
2、學生圍繞專題自由研讀全文,師巡視指導。
四、精讀潛心會文領其意
五、展讀聯系生活話感悟
1、明確交流要求:大膽表述,認真傾聽,及時補充,學會交流。
2、學生匯報,教師隨機指導朗讀。
(1)誰喜歡山間路上看到的云霧?為什么?(瞬息萬變、趣味無窮)師隨機板書
(2)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了山間路上的云霧是瞬息萬變的?(出示句子)
能自己讀一讀嗎?
(3)師指導朗讀
(3)剛才有那么多同學喜歡山間的云霧,你們聽了這位同學的朗讀覺得他有沒有表達出你的心情?(說說理由)
(4)生讀,
師領讀:師(霧來時),生(風起浪涌);(霧去時),生(飄飄悠悠)
師:男同學讀霧來時這一句,女同學讀霧去時這一句。
師:同學們,這云霧的變化簡直太快了,讓人有“風起浪涌”的感覺,有“飄飄悠悠”的感覺,有“像帷幕”一樣的感覺,更像“輕紗”一樣的感覺,現在請你自己再讀一讀句子,一邊讀一邊想象自己看到的云霧。
3、教師根據學生的感受整理成句——霧來時,很大很大;霧去時,很輕很輕。霧濃時,什么也看不見;霧稀時,淡淡的一層。以此句與文中原句作比較——引導學生進一步領會景之奇、文之美。
4、再讓個別學生帶著體會讀。
5、有誰喜歡山鎮牯嶺的云霧?說說原因。(有感情)師板書
6、生讀、組讀、班讀。
7、指導學生嘗試用
“廬山云霧變幻無窮,時而,時而。”的句式說說云霧的變化。風娃娃喜怒無常,時而___,時而___.____,時而___,時而___。
師:剛才,我們從九江出發,在山間路上領略了云霧的瞬息萬變,在山鎮古嶺感受了云霧的悠悠之情。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剛才是通過怎樣的一種學習方式來理解課文第3、4自然段?
生整理,師總結。
師:同學們能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來歸納,非常好。我們也可以這樣歸納剛才的學習過程:先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地方,找出能概括云霧特點的詞;其次是劃出體現云霧特點的詞;再次是品讀用詞的準確生動,最后是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自己的贊美之情。這只是眾多學習方法中的其中一種,如果你有自己的學習方法,那就更加好,現在請選一種適合自己的.,或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自己去讀讀廬山云霧中稱為最壯觀的云海,讀完之后,想一想,這一段寫了什么時候的云海?還等什么呢?趕快行動吧!
生:自由讀
師:誰來說說這一段寫了什么時候的云海?(雨過天晴之后的云海和太陽光照耀下的云海)。
師:你最喜歡什么時候的云海?能說說你為什么喜歡?
生讀并體會
師:雨過天晴的云海別有一番味道,瞧這萬傾白云轉眼匯成了一片“汪洋大海”(出示課件),看上去,無邊無際,簡直是太壯觀了,所以課文中這樣說,生讀“云海茫茫,波濤起伏,青峰秀嶺出沒在云海之上,變成了云海上的小島。”
請把這份深深的感受融入于朗讀中去吧!齊讀
生繼續回答
生:讀句子——雨后的夕陽如同一輪火球,燃燒在云絮翻飛的銀濤雪浪之上,將云絮染上斑斕的色彩。微風吹拂,云絮好像仙女手中的彩練;又如萬朵芙蓉,競相開放。
師:老師從你的朗讀中感受到廬山云霧的顏色是多姿多彩的,所以作者大聲的告訴我們,廬山云霧中最壯觀的要算云海。(板書:壯觀)
師:誰知道這句在文中的作用(過渡),文中還有一句請你找一找?知道他的作用嗎?
師:這一段的云海,景色美,語言更美,老師也很想來讀一讀好嗎?(師配樂范讀)
師:你們也來讀一讀吧,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
生:配樂齊讀。
師:是的,這廬山之美景,廬山之神奇真讓人留連忘返,現在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美麗的廬山云霧吧。有個要求,請同學們把看到景用課文中的文字把它描述出來(播放課件)
學生邊看課件邊回答。
師:欣賞了這美麗神奇的廬山云霧,你一定有不同的感受吧?此時此景,你一定會有許多話要說吧?請說一說(出示課件:望著這美麗的廬山云霧,我……
)
師:這多變、多情、多彩的廬山云霧曾使無數游客被折服,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無不贊嘆,這《情歸廬山》的詩人就是其中的一位,讓我們來讀讀這首詩。生各抒己見。老師總結:同學們,當你高興時,不要忘記來到大自然,你會更加熱愛生活;當你心情煩惱時,請來到大自然的懷抱,你會心情舒暢、豁然開朗;當你遇到挫折時,請接受大自然的洗禮,你會更勇敢地面對生活,在學習生涯中、人生道路上,讓我們笑對人生吧!
情歸廬山
廬山,像奮蹄的白馬,昂揚向上。
廬山,你吸引了李白、蘇軾、陶潛,
多少文人墨客為你潑墨揮毫,抒寫你不老的青春。
啊,廬山,云遮霧罩的廬山,如真似幻的廬山。
你給了我夢一樣的溫馨。
定位 ——《廬山的云霧》教學思考 篇1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69
《廬山的云霧》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教學目的【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kongtiaoguanjia.com】
1 學習課文,認識總分段式,學習第三、四自然段的寫法
2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廬山的云霧》(齊讀課題)廬山的云霧秀麗多姿,神奇多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指名回答
板書: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你們喜歡云霧的哪個特點,下面請小朋友分組去選擇你喜歡的一個特點來讀。
二、學習
學生自由朗讀
指名回答
1)學習第二自然段
指名朗讀
師:為什么云霧“有時像絨帽,有時又像玉帶,有時又像大海,有時像天幕”學生再讀
指名回答:云霧的位置不同,所以形態也不同
師:你們還能怎么來形容云霧?
生:可以說像穿上了迷你裙
生:像撐了一把大傘
師:你們形容得真好,你們誰能把這一自然段讀好。
指名讀是身失聲、師生評價
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仿佛也看到了這些云霧,老師也想讀一讀
教師范讀。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樣的云霧(像白色絨帽,像玉帶,像茫茫的大海,像巨大的天幕)誰來畫畫這些云霧?誰來畫山頭的云霧?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彌漫在山谷的云霧?遮擋在山峰的云霧?指名學生上黑板畫畫,其余學生分組畫畫,師巡視。展評學生的畫。
師:畫的真美,你們能根據這些畫把這一自然段背出來嗎?學生試背指名背誦
2)師:云霧還有什么特點?
生: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
師:誰來讀這一自然段?
指名讀
師:你覺得云霧怎么樣?【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kongtiaoguanjia.com】
生:云霧變化速度非常快
師:你怎么知道?從哪些詞語中知道它變化快?
生:瞬息萬變,轉眼間,還沒完全看清楚
師:誰能把再讀這一自然段
指名讀
師:讀得真好,為什么這些地方讀得較慢?誰再來試試?
師:有誰能向他挑戰,讀得更好?
師:你能想象一下,云霧還會變成什么樣?
廬山給云霧籠罩著,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給廬山增添了神秘色彩你們還愿意離開嗎?是啊,真舍不得離去,真令人(學生說出)“流連忘返”
誰能讀好最后一句話
齊讀課文
小練筆:廬山的云霧變幻無常,令人心曠神怡。老師想到我們的蘇州園林也堪稱一絕。教師范文
學生試練
轉載自教師之家網
定位 ——《廬山的云霧》教學思考 篇12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三、四、五自然段,了解廬山云霧的特點。
2、進一步認識過渡句,體會它的作用。
3、理解課文抓住廬山云霧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緊扣云霧的特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激發熱愛祖國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是怎樣抓住廬山云霧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趣(1分鐘)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廬山云霧》,美麗神奇的廬山云霧是多么令人心醉(板書)。有同學提出了這么一個問題:“廬山云霧為什么會如此令人心醉?”今天就讓我們也走進廬山,去領略探究廬山云霧,去解開這個謎。
二、創設情境,進入角色。(5分鐘)
1、讀讀課文3、4、5自然段,想一想,同桌再議一議,每個段落分別寫的是在什么地方看云霧。
2、交流:
師:第三自然段寫的是在——山間路上看云霧,第四自然段寫的是在——山鎮牯嶺看云霧,第五自然段寫的是在大天池看云霧。板書(山間路、牯嶺、大天池、)
3、師問:哪個地方的美景你印象最深?
(生:山間路;生:牯嶺;生:大天池)
(生發表不同意見。師:我們現在站在大天池,云海就在眼前,就讓我們去感受一下它為什么會令人心醉?)
三、體驗廬山云海的美,教學第五自然段(12分鐘)
現在讓我們拿起照相機去把令人心醉的景色拍下來,你選哪些畫面拍呢?老師給大家2分鐘的時間,自己反復讀一讀,劃一劃,然后同桌議一議。
1、自讀體驗美,同桌交流。
2、協作交流感悟美。
基本流程:
(1)說照片
(師:現在請你介紹一下,你拍了哪個畫面的照片。生:……師:能不能用課文中的語句說說你拍的照片。生讀。)
(2)出示照片(看照片,說照片)
(師:這是某某同學拍的照片,真令人心醉啊,誰來說說照片上哪些地方令人心醉。生1:生2:……)
(3)讀照片文字
(師:(如果學生說不清)照片真美,我們很難用語言來表達清楚,咱們來讀讀課文中的這句話,體驗一下這種令人心醉的美感;(或)真是一張令人心醉的照片,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體驗一下這張照片令人心醉的美感。)
(4)咬文嚼字,體驗文字美
(這張照片哪個地方最美,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復讀一讀,再劃一劃有關詞語,想一想你從這個詞中體驗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然后同桌再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5)交流,學生談體驗
(師:你劃了哪個詞,從這個詞中你體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6)(如果學生說不出)
師:大家再讀一讀,你還發現了什么?相信你們還會有新的體驗。
講到哪一句隨機出示句子。
1)生:每當雨過天晴,站在“大天池”等處俯瞰,只見萬頃白云轉眼間匯成一片汪洋大海。
A、出示相應畫面
B、畫面上出示文字,讀文字
C、自由反復讀,劃出感受最深的詞,想想為什么劃這個詞,相互說說感受。
D、交流感受:如:生:“汪洋大海”這個詞我感受最深,因為寫出了云海的氣勢。
E、品讀體驗,理解詞語:俯瞰,轉眼間(時間短)匯成(四面八方)萬頃、一片、汪洋大海(面積大)
那么大面積的白云一下子從四面八方匯成云的海洋,那是多么……
真可惜這樣的畫面,速度太快我們沒有辦法拍下來,類似這樣的畫面還有很多
2)云海茫茫,波濤起伏,青峰秀嶺出沒在云海之上,變成了云海上的小島。(句式:詞語:云海茫茫、波濤起伏、出沒)
A、學生說拍了哪個景的照片
B、出示照片,欣賞照片(你們看這就是他拍的云海,你們感覺怎么樣?)
C、生欣賞照片
D、師出示文字。“云海……小島”
E、咬文嚼字,體驗感悟。
師:把句子反復讀讀體會一下,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生……
F、齊讀,感悟
3)特別是太陽照耀下的云海,更是絢麗動人。雨后的夕陽如同一輪火球,燃燒在云絮翻飛的銀濤雪浪之上,將云絮染上斑斕的色彩。微風吹拂,云絮好像仙女手中的彩練;又如萬朵芙蓉,競相開放。(感受云海的“色美”與“形美”)
A、生:我拍了太陽照耀下的云海這張照片……
B、師:請你用課文中的語句說說你拍的照片
C、學生初讀
D、師出示照片欣賞照片(這是某某同學拍的照片,真令人心醉,誰來說說,它為什么讓你心醉?)
E、生說
F、師出示文字(多媒體)
G、齊讀
H、這張照片哪個地方最美,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復讀一讀,再劃一劃有關詞語,想一想你從這個詞中體驗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然后同桌再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I、生發表不同意見
J、理解斑斕、云絮翻飛、銀濤雪浪、火球、燃燒、染
K、理解比喻句,展開聯想
(一位同學朗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L、師:場面壯觀,色彩絢麗動人
出示“廬山云海中最壯觀的要算云海”
師:用哪個詞概括一下令人心醉的原因。
生:壯觀。師:加上最。
(三)師:說說你這張照片是什么時候拍的,在哪里拍的。
生:回答(理解“俯瞰”、“尤其”)。
(四)第五小節梳理(先講時間地點,再講云海的美景),作者寫廬山云海就是先介紹了時間、地點,重點描述了云海壯觀的畫面,咱們再把這一段讀一讀,去感受廬山云海的壯觀吧!
(五)配樂讀
三、體驗霧美,學習第三自然段(8分鐘)
過渡:廬山的云海確實壯觀,令人心醉,剛才有同學對山間路上看到的霧印象很深,那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速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哪一句話概括的寫出了霧的特點。
1、速讀
2、交流(說特點:瞬息萬變,趣味無窮)理解“瞬息萬變”
3、再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哪些詞句寫出了廬山霧的“瞬息萬變,趣味無窮”劃一劃,同桌議一議。
4、交流
5、協作交流感悟美:
(1)生讀,隨機出示多媒體畫面
(2)反復讀,你讀懂了什么?
A、游客乘車登山,剛剛在九江看到的山間云,轉眼間變成彌漫窗外的濃霧。(生:“剛剛……轉眼間……”)說明變化快。
B、霧來時,風起浪涌;霧去時,飄飄悠悠。霧濃時,像帷幕遮住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像輕紗給山川披上了一層飄逸的外衣。(重點品讀)
(3)學習“霧來時……去室時……濃時……稀時”
A、生:我覺得(……)這句話寫出了霧的瞬息萬變、趣味無窮。
B、師:整體感知:反復讀一讀,想象一下那是怎樣的一種情景呢?
C、交流:生說。“霧來時……去時……濃時……稀時……,比喻)
D、細讀,品詞品句
E、一邊播放錄象,一邊說感受。
師:霧來時……生:風起浪涌:師:(出示畫面)你感到濃霧的氣勢……生:風起浪涌,氣勢很大。師:讀霧來時。
師:霧去時,你感覺到了什么?生:飄飄悠悠(理解體驗)
依次體驗帷幕遮住了萬般秀色,體驗飄逸外衣
F、欣賞讀(配樂)
四、體驗霧氣的美麗,學習第四小節(5分鐘)
過渡:廬山的霧,真是瞬息萬變,趣味無窮,那么山鎮牯嶺的霧氣呢?
自由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想一想,哪些詞句寫出了霧氣的令人心醉,你從這些詞句中體會到了什么?然后與你的同桌說說你的感受。
理解“朝夕相處”隨機出示--朝夕相處
1、交流讀。
重點學習:
A、廬山霧時而冉冉升起,使人終日不見廬山真面目;時而霧氣團團相銜,浮游蕩漾。(理解冉冉升起,終日,團團相銜,浮游蕩漾)
B、牯嶺一半隱進仙境,一半留在人間。
C、句式:時而……時而……
a生:我覺得…………
b師出示“霧氣團團相銜、浮游蕩漾”“一半……一半……“畫面幫助學生感悟詞句
d細讀文字,小結:特別有感情,時間長
五、梳理
剛才我們從九江出發,來到廬山,在山間路上領略了廬山濃霧的——瞬息萬變,趣味無窮;又來到半山腰的山鎮牯嶺感受了廬山霧在牯嶺的時間長,最后我們來到山頂的大天池,去領略了云海的壯觀。
當我們體驗到了廬山云霧的特點之后,也就回答了上節課廬山云霧為什么會如此令人心醉這個問題了。
六、整體感悟令人心醉的廬山云霧,(5分鐘)
讓我們再去感悟一下這令人心醉的廬山云霧,再讀3、4、5自然段(音樂)
七、課堂小結(1分鐘)
1、說感受:欣賞了美麗神奇的廬山云霧,你有什么感受呢?(出示句子:望著這美麗的廬山云霧,我真想……)
2、質疑:上一堂課我們提出的問題,這節課我們解決了。那么在我們腦中是不是又有新的疑問產生了呢?(生問:……)這樣美麗神奇的廬山云霧又是怎樣產生的呢?這節課的問題咱們下節課再來探究。
3、拓展,提供信息:廬山云霧是廬山的一絕,廬山象這樣的美景還有很多,有機會大家可以去上上廬山旅游網,去領略一下廬山的美;我們的祖國山河壯麗,像廬山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咱們有興趣可以上中國旅游網,去領略一下祖國美好的河山。
定位 ——《廬山的云霧》教學思考 篇13
作者:謝仁萍 轉貼自:梅嶺小學 博客 點擊數:44
《廬山的云霧》-教學隨感(原創)
謝仁萍 發表【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kongtiaoguanjia.com】
《廬山的云霧》課后要求用“流連忘返”一詞造句,在教學第四段時我就引導學生結合前文的學習理解意思,問他們“廬山云霧雖然很美,但你必須離開廬山了,你愿意嗎?”學生回答舍不得離開,還想在那里看看走走,我相機出示“流連忘返”,并讓學生聯系上下文說說這個詞的意思。在自由造句的過程中,學生混淆了“流連”和“留戀”,我讓孩子進行比較他們的異同點,雖然他們都是“舍不得離開”的意思,但“流連”限指自然景色,名勝佳境等;“留戀”通常指故鄉、母校、親人等。在此基礎上,我再讓學生結合現實生活經歷,想想什么地方讓你流連,久久不愿離去,能夠正確的用“流連忘返”造句。
桑蘭的事跡非常感人,教學這篇課文應讓孩子多讀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使文章的語言和人物的精神深深留在學生心田,積累語言,豐富情感體驗。學習第三——六自然段時我放手讓學生圍繞初讀時提出的“他是怎樣微笑著接受一切的”這個問題自學,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可以多讀讀,多想想,加深體會。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同學聽,把感動的地方讀給同學聽,再讓學生互相評議、交流。集體討論時,我引導學生從桑蘭的語言、動作、神態,特別是照片上桑蘭的甜美動人的微笑中深入感悟桑蘭的堅強不屈和積極樂觀,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感動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kongtiaoguanjia.com】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課堂中我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逐步揣摩,誦讀領悟,領會其中豐富真摯的情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教學中學生圍繞課題自主提出問題,自主展開探究,自主交流信息,在探究中體驗了語文學習的樂趣。
梅嶺小學 博客
定位 ——《廬山的云霧》教學思考 篇14
教材分析
《廬山的云霧》是小學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寫景課文。本文語言優美明快,采用比喻聯想等手法,描繪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廬山、對祖國山河熱愛之情。
全文層次分明,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總——分”的構段方式,具體寫出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的特點。第四自然段寫人們對云遮霧繞的廬山的喜愛與流連忘返。文章景物特點鮮明,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把情境的“形態美”和文章的“語言美”結合起來,情境交融,為豐富學生語言積累與情感體驗提供了很好的憑借。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是很容易并且樂于學習新知識,具備較良好的學習習慣,但缺乏創新意識,想象力不夠豐富。
在第一課時學習,學生已認識課文生字,熟悉課文內容,本課學習中將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慢慢感悟,充分理解廬山云霧的美。
教學目標
A知識和技能: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詞句的意思,積累詞語。
3、 初步認識總-分結構,重點學習第二、三段的寫法。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B過程和方法:
1、抓住重點詞句,想象、了解廬山的云霧。
2、讀懂段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描寫方法。
C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讀出喜愛廬山云霧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激發學生觀察、描繪云霧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課文優美的文字,感受廬山云霧的形態美。
教學難點:寫法指導:了解總分的構段方式,學習抓住特點,把事物寫具體的寫法。
定位 ——《廬山的云霧》教學思考 篇15
廬山的云霧》教后反思怎么寫?下面小編整理收集了一些《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范文,希望對大家有用!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
教學完《廬山的云霧》一課,有很多感悟,有成功的地方,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抓住想象的點,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樂于想象是兒童的天性,學生的學習也總是伴隨著想象。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在學習本課時,利用云霧的特點開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先展示課文中描寫云霧的動人畫面,接著誘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大膽想象廬山云霧的不同姿態,感受廬山云霧的壯美。有的同學說云霧像一匹奔騰的野馬,有的又說云霧像一瀉千里的瀑布,還有的說像一尊女神。課件畫面的展示,學生想象力的開發,不僅刺激著學生的視覺,還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激發了情趣,活躍了思維,發展了智力。
二、朗讀感悟,體會文章語言的美。
《廬山的云霧》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在游覽途中,觸景生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廬山云霧的瞬息萬變,而且寫出了廬山云霧的神韻,讓讀者身臨其境,賞心悅目。為了讓學生能好好體味文章語言文字的美,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展示,讓學生感悟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云霧,再配上優美抒情的樂曲。在感性的畫面、音樂聲的刺激下,學生仿佛身臨其境。這樣,學生對廬山云霧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發,喜愛之情全部融入朗讀之中。另外,我還采取多種多樣的讀書形式來激起學生讀書的興趣,有男女生賽讀,個人讀,小組讀,范讀,齊讀等。學生們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讀得津津有味,聲情并茂。
三、品讀詞句,理解感悟。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讀全文,在此基礎上再結合課文的圖片,讓學生對廬山的云霧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然后再引導抓住重點句和重點詞去進行進一步的理解、感悟。如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明白這段用先總后分的方法描寫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的特點,然后引導學生抓住“就象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等語句,邊讀邊想象,入情入境,體會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這樣,學生就從中感受到了廬山的美。
當然,這堂課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太少。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抓住文本的空白處,充分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切實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
師:廬山的景色十分秀麗,正是有了千姿百態的云霧。它都有哪些姿態呢?請學生自讀第二小節,用筆在紙上把云霧的姿態畫出來。
生:(邊讀課文邊畫。由于學生的繪畫水平的不同,所展現的云霧也有所不同。)
師:(教師巡視,同時請三位同學上黑板畫出云霧的一種姿態。)
(黑板上的學生和下面的同學都在繪畫。)
師:你們都畫了什么呀?(教師指著黑板上同學所畫的內容)
生1:我畫的是半山腰上的云霧。這些云霧就好像一條條的玉帶,系在了山腰間。
生2:我畫的是山頂上的云霧。這些山頂上的云霧好像一頂白色的帽子,而且是一頂白色的小絨帽,所以我把云霧畫成了帽子的形狀。
生3:我畫的也是山頂上的云霧。
師:同學們,他們畫的好嗎?
生1:他們畫得都很好,看著他們的畫,我仿佛就看到了廬山的云霧。
(三位同學都露出了笑臉。)
生2:老師,我覺得半山腰的云霧還要再畫上面一些,那樣就更準確了。
(老師點頭同意,并請那位同學上來修改。)
生3:老師,書中還寫了兩種云霧的姿態,他們沒有畫出來。
師:你讀書真仔細,老師就請你來畫。
生:上黑板快速的繪畫。(這位同學的繪畫水平較好。)
師:請你向大家作一個介紹。
(生讀課文)
師:我們看了四種云霧的姿態,其實它的姿態不至四種,作者只選了四種典型姿態向大家作了介紹,它還會有哪些姿態呢?
生:(學生積極舉手)
師:選了四名同學上黑板畫,其他同學在下面畫。
生:動手畫。
師生共同點評所畫的內容,想象合理就行。
《綱要》明確指出,“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在這部分教學中,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充分地發揮,使他們懂得努力尋找方法去表現自己思考的內容,“如何使自己所畫的云霧更美”,在思考、分析和交流后,學生不僅鍛煉了動口能力,也鍛煉了動手能力。直觀的畫面使他們快速地理解“籠罩”、“纏繞”、“彌漫”等詞語的意思,通過鼓勵他們進行想象繪畫,學生明白了想象還需要合理。
通過美術技能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使這節課充滿了生趣,學生更具有表現欲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