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課《西湖》測試(精選17篇)
6課《西湖》測試 篇1
一.看拼音寫詞語。yǎn yìng yóu rú gé wài
( ) ( ) ( )
二.多音字注音組詞。
樂 轉 華 圈
三.形近字注音組詞。
慌 ( ) 鈴( ) 忙( ) 提( )
荒 ( ) 嶺( ) 茫( ) 堤( )
四.填空成詞或詞組。
( )曠( )怡 一( )明珠 一( )鑲邊 一( )白鷗
一( )銀鏡 ( )的湖水 ( )的西湖 ( )的孤島
五.語段分析填空題。
a、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
1 “人間天堂”中上引號的作用是( )。
2文中,第一個天堂指的是( ),第二個天堂指的是( )。
3這句話是個比喻句,把杭州比作( ),用( )來比喻( )。
b、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只見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疊疊、( )的山巒,一山( ),一山( ),一山( ),一山( ),真像一幅優美的( )。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 )的銀鏡。
1這是作者( 近 遠 )看西湖,把湖面比作了(風景畫 銀鏡)(選擇對的打v)
2照樣子寫詞語:層層疊疊( )( )( )
c十里明湖中,蔥綠的孤上顯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 )……湖心的三個小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綠樹叢中。明凈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云的倒影,仿佛( )一般。
1這段話把( )( )比作綠色的綢帶。語段中 ——的作用是( )。
2照樣子寫詞語:蔥綠( )( )( )
d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 )幕( )垂,( )( )東升,( )( )徐來,( )( )蕩漾。岸邊的華燈倒映在湖中,宛如( )。遠處,不時飄來( )的琴聲。
e讀了《西湖》這篇課文,我想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課《西湖》測試 篇2
江蘇 房元品
------------------------------------------------------------
設計理念
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活動,弘揚和培植受教育者的主體性,是現代教育追求的目標,也是新《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方式。本課正是基于這一理念進行教學設計的。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給學生充分自主學習和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去探索、研究,自己解決問題。最后安排自我評價、調節補救環節。這樣充分挖掘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發展。
教學過程
一、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揭示課題。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杭”就是杭州,西湖就是杭州的一顆明珠。揭題后讓學生思考:從題目看,本文會寫什么內容?(描寫西湖的美麗景色)讓學生簡單說一說。
2自讀課文。提示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不懂的詞語借助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
學生試讀課文,指名學生愿意讀哪一節就讀哪一節。
整體感知,讓學生說出文中寫了西湖哪幾處景物。
3認讀生字、生詞。
二、再讀生疑,研讀感悟
1學生讀書,提出問題。如:為什么說西湖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西湖周圍的遠山景色如何?湖面的景色如何美麗?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對小的問題當時予以解決,歸納出幾個主要問題(如上進問題)讓學生研究解決。
2精讀思考,解決問題。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并可以互相討論。檢查學習效果時,可讓學生不按自然段順序匯報。
各自然段精讀設計:
第二自然段:你認為寫遠山和湖面景色的句子中,哪些詞很重要?(綠、青、濃、淡、銀鏡、飛、一閃一閃等詞語)能說說理由嗎?你能把這些詞讀好嗎?讓學生反復品讀。
找出兩個比喻句并口頭造句。
第三自然段:什么叫“心曠神怡”?文中哪些景物讓你心曠神怡,感到特別舒暢?學生自由說。
你能把“心曠神怡”的舒暢心情讀出來嗎?
第五自然段:先讓學生看圖,讀出圖中意境,再配上舒緩優雅的音樂范讀課文,反復體會月光下西湖的美麗景色。
通過二、三、四自然段學習,誰能說一句贊美西湖的話(“西湖真美啊!”等),自然引出:“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
三、學做導游,背誦積累
同學們對西湖的美景都感受到了嗎?現在有一批外國友人來西湖參觀,你們可以給他們當導游嗎?
學生對照課前準備好的西湖圖片(全景、遠山和湖面美麗景色、小洲等主要景點、月光下的西湖風光)當導游講解,部分學生戴上頭飾、面具扮游人。
試背課文。
做“詞語匯展”游戲,積累詞語。老師說意思,學生猜詞語;老師說近義詞,學生猜詞;老師指(或述)圖中景物,學生用一個準確的詞描繪。
四、自我評價,調節補救
評價題:1看拼音,寫詞語;2比一比,再組詞;3寫近義詞;4學生打比方(如:中秋節晚上,一輪明月宛如一個潔白的掛天空);5根據課文內容填空。(具體內容略)
學生評價后,根據自己薄弱環節作補償性學習。
6課《西湖》測試 篇3
《西湖名堤》是一篇語言優美的課文。我上的是第二教時,其中課文第3、4、5節介紹了有關白堤和蘇堤名字的由來和迷人景色,這給西湖美景增添了生氣和情趣,令人難忘。
整堂課中,我力求從兩個方面來完成我的教學目標,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扎扎實實地開展言語實踐活動
首先,我抓重點,訓練學生連貫地言語表達。我們的語文學習就是要幫助促進學生的言語表達,最低段來講更要促進學生的連貫表達。對于本課中“為什么這么稱呼白堤和蘇堤呢?”的整個訓練環節,就是借助了文本內容,然后通過表達來了解文本內容,從而促進學生的書面表達。
其次,隨文學習適度有用的知識。作為二年級的學生“隨文”就是指在閱讀環境中,適度運用就是指適度。比如,“堤上桃紅柳綠,如同一條錦帶。”這句,就二年級來講,不是和他講概念,不是和他講本體和喻體。我要講的是,讓孩子在形象的圖片,在語言的表達過程中感受課文為什么這樣寫?還有“桃花好像在對你說: 。”“柳樹好像在干什么?”的展開想象的言語實踐,其實也是把擬人化潛移默化的傳授給了學生。
二、合理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第一,無論是怎樣一種技術的使用,都應該促進本學科的發展,就語文學科來講還要促進學生的感悟力、理解力、想象力、審美力。
第二,信息技術的使用一定是融合在其中的,所以一定是適時適度的,一定是有很強針對性的,一定是必須的。
指導背誦第2小節時,我就根據課文內容把幾段視頻緊密貫穿起來。把西湖的美景變成了直觀的,讓孩子有身臨其境的感受,但它不代替語言的表達,只是讓孩子在看的過程中,感受作者的表達——由遠及近的。不過我又引導學生運用畫面背誦,這就幫助學生建立起畫面感,幫助學生記憶,記憶文章中的文字,同時建立起畫面與文字之間的聯系。
其次,課文第四小節中有一句把白堤比作錦帶一句,由于許多孩子沒有到過那里,也沒有見過錦帶,因此,學生對于這句比喻句難于理解。如果,拿字典上查到的解釋和小朋友去講的話,那肯定是白講的。我借助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再現白堤如詩如畫的風景,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直觀的印象。又出示“錦帶”的圖片,彌補學生生活經驗的缺乏,再讓學生結合畫面去比較,在頭腦中形成直觀的畫面。通過圖片比較,課文的文字符號轉化為生動、可感的畫面,對于比喻句的理解也就不難了。還有“桃花綻開笑臉,柳枝輕輕搖擺”的視頻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我利用魔燈平臺創設了課程。平臺上的資源,學生們都可以反復使用和共享,建立學生由此及彼,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使我們的教育資源達到了效益最大化。
6課《西湖》測試 篇4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背誦全文。
2.學習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詞語和文中的比喻句,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麗。
三、教學教具: 掛圖、錄音機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揭示課題。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杭”就是杭州,西湖就是杭州的一顆明珠。揭題后讓學生思考:從題目看,本文會寫什么內容?(描寫西湖的美麗景色)讓學生簡單說一說。
2、配樂范讀課文。
3、學生自讀課文。
⑴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⑶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他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不理解的地方。
4.檢查自學效果。
⑴出示詞語:
杭州 天堂 遠眺 掩映 一般 猶如 典雅 輕柔 秀美 連綿起伏
⑵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重點讀準后鼻音、翹舌音)
⑶解釋疑難詞意,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⑷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
二、再讀生疑,研讀感悟
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描寫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板書:山巒湖水
湖堤小島
華燈
學生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⒌查字典理解"素有"的意思。
⒍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三、指導朗讀
⒈教師啟發:我們讀了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體會了文中的美景。
你們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⒉學生提問。
⒊教師小結。
四、作業
⒈描紅;
⒉抄寫詞語;
⒊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口頭造句。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通過朗讀品味,了解西湖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教學過程:
一、調動積累、激趣揭題。
師: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杭州被稱為——,而西湖就是——
師描述引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湖這么美,你們想不想親眼去看一看?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你站在西湖邊看到了什么?
2、西湖的山美水也美,那書上是怎么描寫的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二段,看看這一段共有幾句話,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3、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4、齊讀。
過渡:站在西湖岸邊就能欣賞到西湖三面環山、層巒疊嶂、湖水平靜、碧波蕩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個景點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學們想不想一起去飽覽一番?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3自然段,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習。
要求:(1)數一數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2)找一找這段介紹了西湖中的哪些景點,用" "圈出。
2.集體分析:
(1)指名答,板書
(2)你最喜歡哪個景點?為什么?
(3)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長的蘇堤比作兩條翠綠的綢帶,迎風飄逸,真令人賞心悅目。
(4)下面請同學們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景點,美美地讀一讀。
(5)我們已經知道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那么這些美景座落在這銀鏡上,又呈現出怎樣神奇的景象呢?
"仿佛"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仿佛說一句話嗎?
"仙境"是什么樣的地方?誰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仙境。
(6)太美了!如果你在這如畫的西湖邊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會怎樣呢?(愉快、舒暢)
找一找文中用哪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種心境的?(心曠神怡)
帶著這樣的心情齊讀最后一句。
四、出示第四自然段
過渡:夜幕初垂,明月東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聽老師朗讀第四自然段。(出示夜西湖的圖片,師配樂朗讀)
聽了老師的朗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欣賞著這樣的美景,再聽到遠處飄來的悠揚琴聲,此時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你是否也想來美美的讀一讀呢?
學生配樂朗讀體會
你覺得哪句話特別美?
四、總結:
1、學到這里,你覺得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2、讓我們再次齊讀課文,再次感受西湖的奇麗風光。
3、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讓我們以蘇東坡的詩句來結束今天的游覽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五、作業
把你喜歡的一段背誦下來。
6課《西湖》測試 篇5
同學們:第六課你學得怎樣?來挑戰吧!90分才過關呦,加油!
一、看拼音寫詞語,注意寫得勻稱、美觀。(20分)
yóu rú gé wài piāo fú rén jiān tiān táng
yǎn yìng yì bān wéi rào xīn kuàng shén yí
二、寫出下列城市的別稱。(12分)
南京( ) 廣州( ) 濟南( )
拉薩( ) 昆明( ) 哈爾濱( )
三、選詞填空。(8分)
圍繞 環繞
1.一群小學生( )在老師身邊問這問那。
2.白云( )著山頂,真像給山戴了頂帽子。
平靜 寂靜
1.他的心情好半天才( )下來。
2.深夜,月光籠罩著大地,大地一片( )。
四、用打比方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寫具體。(8分)
1、湛藍的天空如 。(3%)
2、秋天,柿子樹掛滿了熟透的果實,仿佛 。(3%)
3、湖面格外平靜,好像 。(2%)
五、按課文內容填空。(52分)
1.站在柳絲輕拂的 放眼遠眺,只見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 疊疊、 的山巒, , , ,
,真像一幅 。 ,猶如一面碩大的 。一群群白鷗 ,在陽光下 , 。(24%)
2.十里明湖中,蔥綠的孤山顯得 。孤山東邊的
和西南的 ,就像 ,輕柔地 。(10%)
3.明凈的湖水晃動著 ,仿佛 ,在這如畫的西湖邊 , ,怎能不令人 呢!(10%)
4.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 , ,
湖水蕩漾。岸邊的花燈 ,宛如 。(8%)
6課《西湖》測試 篇6
【教學目標】
1、在借助書中注音和字典自主預習的基礎上,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感受西湖美景,陶冶審美情趣的同時,引導學生初步體悟文章言之有序、合理想象的特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選擇喜歡的語句背誦。
3、初步體會比喻這一修辭手法能把事物寫得更加生動與形象,并借助情境嘗試運用。
【教學準備】
學生自主預習卡、學生游覽過的景點圖片或照片。
【教學過程】
一、課堂預熱,博聞廣記,形成期待
1、組織學生進行對詩游戲,教師說上句,學生對下句。(選取學生熟悉的描繪自然風光的古詩。)
2、接下來這兩首詩描繪的都是西湖,請同學們聽詩意,誦詩句。
(1)師描述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大意,同步出示詩句,學生誦讀整首詩。
(2)師描述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大意,同步出示詩句,學生誦讀整首詩。
3、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西湖》,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博聞廣記”是我們班每節語文課必備的環節,根據課文內容的不同,選取的內容也會有相應變化,有時是古詩,有時是成語,有時是歇后語,等等。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同時由課外閱讀引入課內閱讀,幫助學生建立閱讀期待,從身心兩個方面都做好上課的準備。】
二、交流預習,主動識寫,正確朗讀
1、看課文,聽教師范讀,留意預習時認為難讀的字、詞、句是否讀正確了。
2、組織學生結合自主預習卡交流(預習卡及相關要求如下)。
(1)出示生詞(生字加點),組織學生交流容易誤讀的字音。隨機重點指導學生認讀本課最易誤讀的“幅”“堤”。
(2)組織學生交流生字中以前認識的熟字,并用一用。
(3)組織學生交流原先不理解,預習后理解其意的詞語,教師隨機重點指導以下詞語:
鑲嵌——學生匯報后,教師出示幾幅圖片(寶石戒指、西湖全景、無框畫),讓學生選擇何為“鑲嵌”及理由。結合西湖全景圖,朗讀文中“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并結合圖片理解文中第3自然段提及的“鑲邊”一詞。
宛如——學生匯報“猶如”“仿佛”“宛如”其中之一,即引導學生說說其近義詞(可以是文中的,也可以是文外的)。
(4)組織學生交流生字書寫注意點,當堂完成生字描紅。
3、組織學生交流“朗讀加油站”一欄中所選取的難讀長句,隨機重點指導以下長句:
(1)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只見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重點指導學生注意標點的停頓,并遷移練習,讓學生讀好文:“夜幕初垂,明月東升,輕風徐來,湖水蕩漾。”)
(2)明凈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重點指導學生注意長句中的適當停頓。)
4、四人小組內練習朗讀課文,要求將課文讀正確。
【設計意圖:預習能力是學生學習力的重要組成,教師布置預習并不代表就能落實預習,唯有課堂上留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進行預習交流,才能實現對預習能力的有效指引,從而促進學生預習能力的發展。】
三、感受西湖,品味《西湖》,會意得言
1、在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對“西湖”這一舉世聞名的風景點有了哪些了解。(預設以下幾種可能性,教師結合學生匯報隨機安排教學順序。)
預設一:學生匯報第1自然段中的內容。
(1)結合學生匯報,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讀好這一自然段。
(2)這一自然段沒有具體介紹西湖如何美麗,像這樣總體介紹的文字一般會出現在文章的開頭或者結尾,一起讀一讀吧。
預設二:學生匯報第2、3自然段中的內容。
(1)結合學生匯報,引導學生補充,隨機板書2、3自然段中提到的景物及其方位。
(2)引導學生結合板書,按照一定的順序連貫起來說一說文中提到的西湖景色。
(3)多媒體出示西湖地圖及相關景點的圖片,引導學生邊看圖邊連起來說說文中提到的西湖景色。
(4)小結:閱讀寫景的文章,我們一定要讀懂“在哪兒?有什么?”(隨即板書),同樣,如果同學們要向別人介紹一處景色也要說清——在哪兒?有什么?
預設三:學生匯報第4自然段中的內容。
(1)結合學生匯報,板書“月光下”。
(2)引導學生發現本文介紹西湖的順序。
(3)讓學生說說除了時間,你還發現什么順序,隨機追問從何處看出。(由遠及近、由邊緣到中間等。)
(4)正因為作者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西湖,所以即便沒有到過西湖,我們也能對西湖的景色有所了解。
【設計意圖:“教材內容”并不等同于“教學內容”,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了解課文“寫了什么”,更要引領學生去發現課文是“怎么寫的”。學生既“會意”又“得言”,才能提升語文素養。】
2、在學生整體感知西湖景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說對西湖的印象,并讓學生再次默讀課文,找出帶給自己如此感受的語句,讀一讀。
3、組織學生匯報體現西湖之“美”的語句,順學而導,隨機出示文中四個比喻句(如下),圖文對照,指導朗讀。
句一: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
句二: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句三:明凈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6課《西湖》測試 篇7
評委老師、大家好!
非常高興在這個特殊的場合與各位評委老師相識,同時對大家擔任評委工作所付出的辛苦表示感謝。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浙美版第15冊實驗教材的第4單元人與自然、第一課《美麗的西湖》的第一節我將圍繞教什么,怎樣教和為什么這樣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七個方面來匯報我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節選自《美麗的西湖》的第一節,在新課改理念下,我明確了本課課型屬于造型、表現領域。地位與作用:彰顯美術文化,及其獨特魅力,增進學生熱愛美麗祖國河山的美好情感。
西湖秀麗的湖光山色如同一幅水色交融、淋漓流暢的水彩畫,二者在審美意趣上非常相似。本課整體上的框架就是以西湖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秀美的景觀為內容,以水彩畫的技巧技法為形式,兩者有機結合,既讓學生初步地了解了水彩畫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又培養了他們熱愛西湖、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水彩畫有系統、專業的知識與技能,盡量避開這一點,從比較容易掌握的水彩風景畫切入。色彩調和等知識、技能、技巧,安排學生在嘗試探索中自主獲得。在呈現順序上較之傳統的水彩畫教學有了較大轉變,如先出示各種各樣的小技法,再由學生說說這些技法最適合表現什么。降低了難度,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學情分析
自從課改程后 ,初中生對地理、歷史的熟悉程度有所削弱,這給美術課滲透這方面知識,有了學科滲透的機會,我將從地理、歷史、文化方面著手
三、教學目標
1.了解水彩以及水彩風景畫的基礎知識。
2.初步掌握水彩風景畫的技法,學習用濕畫法、干畫法表現自然景物。
3.感受西湖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秀美的景色,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必須從學生角度出發,同時結合教材人文滲透美學的特色,我把傳統的三個教學目標整合而成學會欣賞、學會觀察、學會表達和學會創造四個目標來闡述。
學會欣賞:在欣賞中學會觀察
學會觀察:在觀察中學會表達
學會表達:在表達中學會創造
學會創造: 在創造中體驗喜悅
四、割據教材內容和學情分析,我確定本課教學重點為:
重點:感受西湖的美,初步掌握水彩畫的技法,體會水彩畫的美感。
難點:掌握水彩畫技法中的濕畫法、干畫法以及對樹木、景物的造型與表現。
五、教學準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備好畫具是上好本課的前提條件。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范畫等
學生準備:(學生)水彩畫工具、材料、水杯
六、教學方法
主要采用:情境陶冶的情景教學方法、示范教學方法、實際訓練的教學方法,另以多媒體課件貫穿全課,通過直觀、詳盡的視頻學習,從而達到符合學生年齡思維發展的需要。
學法:學生通過,讀圖、模仿的學習方法,聽、記、練習、觀察,學生在實踐中體會、探究,認識水彩畫紙、筆、顏料的特性。
七、教學過程
根據以人為本,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理念,我的設置如下:
導入新課、講授新課、學生練習、作業點評、小結、板書設計、拓展
其中導入和講授新課15分鐘,學生練習20分鐘,其他安排10分鐘。
組織課堂紀律
1. 感受西湖,導入新課
播放《西湖簡介》導入課題,揭示課題,板書《美麗的西湖》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的水面面積約5.66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1.5米左右,最深處在 2.8米左右,最淺處不到1米。湖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蘇堤和白提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1985年被選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
其實,西湖是一個瀉湖。根據史書記載:遠在秦朝時,西湖還是一個和錢塘江相連的海灣。聳峙在西湖南北的吳山和寶石山,是當時環抱著這個小海灣的兩個岬角。后來由于潮汐的沖擊,泥沙在兩個岬角淤積起來,逐漸變成沙洲。此后日積月累,沙洲不斷向東、南、北三個方向擴展,終于把吳山和寶石山的沙洲連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沖積平原,把海灣和錢塘江分隔了開來,原來的海灣變成了一個內湖,西湖就由此而誕生了。
關于“西湖”這個名稱,最早開始于唐朝。在唐以前,西湖有武林水、明圣湖、金牛湖、龍川、錢源、錢塘湖、上湖等名稱。到了宋朝,蘇東坡守杭時,他詠詩贊美西湖說:“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詩人別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美人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一個“西子湖”的雅號。
學生在視頻中活得大量的信息:西湖的地理位置、西湖的形成、西湖的來歷......
2、表達西湖的`美
(1) 我們班有沒有同學游過西湖?老師想請他們為沒游過西湖的同學做個小導游,談談西湖的美景,及對西湖美景的切身感受:
學生回答、教師導向:三潭印月(出示圖片:月西湖之美)、斷橋殘雪(出示圖片:雪西湖之美)......白石出發,動族火車可以2小時達到杭州......
(2)還有哪些詩詞也是贊譽西湖之美的?報課前收集到的有關西湖的神話傳說以及歷代文人賢士對西湖贊譽的詩詞等。學生討論、教師導向:
(3)教師評價:西湖是歷代文人賢士共同筑建的一個天然大盆景,春夏秋冬、陰晴昏曉、雨雪風霜,不同的情景會給人不同的美感。出示圖片:晴西湖、雨西湖、月西湖、雪西湖,由學生講述、討論他最喜歡什么時候的西湖,他具有怎樣的美。
(5)教師總結:西湖有秀麗的美、淡雅的美、恬靜的美(揭示課題)
3、欣賞作品、總結特點
你覺得下面這些水彩畫是否把西湖的那種秀美感覺描繪出來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指導學生欣賞課本中的水彩畫《春到西湖》、《斷橋初春》、《滿湖曲折》。
(1)欣賞課本中的《春到西湖》、《斷橋初春》,感受水彩畫是通過怎樣的效果表現出西湖春意盎然。這種效果是怎樣表現的?(學生看畫面效果討論,師生交流)(畫面表現出的是淡雅、輕快、朦朧的效果,水色交融,雨霧朦朧。簡介并板書濕畫法)
(2)欣賞《滿湖曲折》,可以通過與“接天蓮葉”、“映日荷花”的西湖盛夏景象進行對比欣賞,結合攝影圖片,感受“留得殘荷聽雨聲”的意境,指出同一景點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這取決于作者對大自然的不同感受與當時的心境。(畫面表現出的是淡泊、簡單、蕭疏的美。線條畫在底色上不滲化且很干枯,簡介并板書干畫法)
4、嘗試與探索
讓每位學生選擇一種最喜歡的顏色,嘗試在杯子中逐漸加水調和,在紙上試驗從濃到淡漸變的水色調和過程。
引導學生
(3)嘗試在不同濕度的紙上,不同顏色之間相互滲化的效果。
5. 課堂小結
我的小結不是簡單的總結,為此我如下設計:
由學生交流、表達在嘗試中發現的各種效果和規律。通過交流,總結特點。
(2)引發學生想象,說說哪組是濕畫法?哪組是干畫法?
(3)這些效果分別在以上欣賞的畫面中或哪些地方可以看到?
(3)總結出水彩的特點,它適宜表現淡雅、秀美的景象。
目的是通過學生回顧內容,尊重其個體感受,從而實現本教材人文性特點,同時又起到鞏固今天所學知識的作用。
板書設計
目的是再現過程,突出重點
課外作業 預習下節課內容及收集資料,備好畫具。
拓展 根據我以人為本,應用賞識教育法的教學特色,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因勢利導,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活動,貫穿愉快成功教育體驗,培養學生具有基本生活知識、美術素養,故拓展了45分鐘的知識面。使學生更深層次得體驗成功感。
下面我具體說說本節課的時間安排,導入5分鐘,講授新課15分鐘,練習10分鐘,課堂討論10分鐘,課堂總結5分鐘。
我的上課過程符合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目標明確,重點難點突出,這樣可以較好的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以上是我的全部說課內容,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導!
謝謝大家!
6課《西湖》測試 篇8
《西湖》教學反思
《西湖》這一課語言優美,詞匯豐富。四類字與二類字各有十個,文中還有11個注拼音的字。所以學生在讀通課文時遇到了不小的障礙。為此,第一課時,我重點引導學生把課文讀通,我先是領著學生把課文讀一遍,然后把一些長句子、難讀的句子教學生讀了一遍,之后讓學生自由練讀。指名分節讀課文時,學生基本能讀通課文了。文中難懂、難理解的詞句較多,為了分散難點,第一課時,我把一部分新詞隨著句子認讀,并理解。如學“素”,我出示了句子,讓學生先讀通句子,然后在語境理解字義。學生還是不能理解,我就讓學生查字典理解。而學“猶”“格”“般”“初”時,我讓學生把句中的“猶如”“格外”“一般”換一個詞來說一說,從而讓學生理解這些詞,同時把這些句子讀好。這樣在課上,也就教了學生兩種解詞的方法,一是查字典理解;二是通過換詞來理解。我想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的語感與閱讀理解能力會得到一點一點的提高。
教后感《西湖》教學反思
《西湖》是一篇描寫自然風光的優美散文。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展現了西湖秀麗的景色,句句是景,字字都美。細細讀來,仿佛聆聽悅耳動聽的音樂,又如觀賞秀美典雅的畫面,身臨其境之感隨之而來,了解西湖的愿望、熱愛西湖的情感油然而生。
為了讓學生對西湖有更全面的了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更陶冶學生情操,我設計了“西湖簡介”、“西湖傳說”、“西湖詩詞”、“西湖景點”四個版塊,作為對課文學習的延伸。
教學本課時有以下幾點體會與收獲。
一、自主探究
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活動,弘揚和培植受教育者的主體性,是現代教育追求的目標,也是《語文新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方式。本課正是基于這一理念進行教學設計的。給學生充分自主學習和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去探索、研究,自己解決問題。在與同伴的互助中學會合作。這樣充分挖掘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得到一定的發展。
在學習“西湖簡介”與“西湖傳說”時,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板塊來自學,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探究,尋找答案。
在學習“西湖詩詞”與“西湖景點”時,我也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首古詩,自己喜歡的一個景點來朗讀,來自學。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思維得到了訓練,探究意識得到了發展。
二、學會合作
新課程理念提倡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合作學習中可以極大地促進師生、生生的互動與交往。實際上合作交流也是一種課程資源,在合作交流中,可以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體現學生學習的個性特長。交流是認識升華的階段,在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拓展思路,增長知識,啟迪智慧。合作能促進大家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喜悅,也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學習“西湖景點”時,我讓學生同桌一起學習一個景點,兩人一起讀,一起學習用導游的形式向大家介紹。這一過程,就是合作的過程,這樣,既可發揮學生間的互補作用,發展合作、交往的能力,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具有21世紀人類生存的基本能力——自主能力,從而為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奠定了基礎。
三、提高語文素養
《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在整堂課的教學中,我處處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為目標。導入時,讓學生回顧課文內容,來進行說話訓練,并進行背熟練習,注重積累。“西湖簡介”這一板塊,注重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在讀懂的基礎上來填空。“西湖傳說”這一板塊,對學生進行概括能力的訓練。在學習“西湖詩詞”時,培養的是學生的朗讀能力。而“西湖景點”則是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能力培養,學生既要讀懂文章,又要學會用語言來表達。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綜合能力。整堂課的學習都離不開現代教育技術,學生在網絡環境下完成學習任務。最后,還讓學生把自己的學習體會、感想記錄在留言板上,課后還可以進行討論、學習,讓課堂又延伸到課外了
6課《西湖》測試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西湖綠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西湖的獨特感受;
4、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俗語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景色之美堪稱國內之最。(出示課文插圖)這就是美麗的杭州西湖。今天我們就來一起領略西湖的美。
二、教師范讀課文
1、標出自然段序號。
2、畫出自己不會讀、不理解的字詞。
三、自學課文
1、認真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所描繪的畫面。
2、想一想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點,寫出了自己對西湖的獨特感受。
四、小組交流 (重點討論第2題。作者抓住了西湖綠的特點,作了具體的描繪:一是雨中去訪靈隱,看到的西湖的綠;二是漫步蘇堤,看到的西湖的綠;三是在花港觀魚,看到的西湖的綠。每一次看到綠,給作者的感受也不一樣。雨中去訪靈隱,作者抓住了層層疊疊的樹木:有的綠得發黑,深極了,濃極了;有的綠得發藍,淺極了,亮極了。峰下蜿蜒的小徑:布滿青苔,直綠到了石頭縫里。此外還有溪水:在這一片綠色的影中顯得分外好看。漫步蘇堤,作者抓住了樹木身上綠茸茸的青苔:那樣鮮嫩,那樣可愛,使得綠陰陰的蘇堤,更加綠了幾分。這種苔綠,給我的印象是堅忍不拔。在花港觀魚,作者抓住了滿池的新荷。與初春的楊柳嫩枝的新綠相比,荷葉,則要持重一些,初夏,則更成熟一些,但那透過活潑的綠色表現出來的茁壯的生命力,是一樣的。)
五、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1、指名讀。
2、自由朗讀課文,感受西湖綠的美。
六、聽課文朗讀錄音
1、把自己喜歡的詞句摘抄下來。
2、找一找其他描寫西湖的文章或詩詞讀一讀,體會一下不同作者眼里的西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
【板書設計】
6課《西湖》測試 篇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學習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估計有很多學生沒有去過西湖,對西湖的美景缺乏感性認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使用網絡資源和媒體中等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教學難點:
這篇課文文句優美,因而給學生充分的朗讀課文時間,結合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準備:
投影片、生字卡片、網絡資源、課件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一、第一課時(預習)
1、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2、提供網絡資源,讓學生上網瀏覽各類文本、圖片、視頻資料,豐富學生對西湖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習興趣。(預習準備)
二、(第二課時)課堂教學過程
(一)、調動積累、激趣揭題。
師:通過上一節課的預習,同學們對西湖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請大家來談一談。(交流回答,教師總結)今天,讓我們到向往已久的杭州西湖去游覽一下,好,我們出發(VCD,空中鳥瞰西湖)
(二)、憑借想象,指導初讀。
1、配樂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1)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2)要求畫出生字組成的詞語,想象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描寫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三)、質疑問難,指導朗讀。
1、教師啟發:我們初讀了課文,讀準了字音,讀通了句子,初步體會了文中的美景。你們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2、學生提問。
3、教師小結:同學們的問題提得真好,說明你們真的會讀書了,那么為什么說西湖是一幅優美的山水畫?是人間仙境呢?月下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讓我們步入西湖。
(四)、精讀課文,深入西湖(結合演示文稿教學)
1、出示第一自然段:
師描述引渡:西湖三面環山,層巒疊嶂,湖水平靜,碧波蕩漾,倒映著柳絲飄逸的湖堤,黛綠的小島,湖光山色美如仙境。因此人們常說。(朗讀第一自然段)結合圖片理解明珠的意思。
2、出示第二自然段:
師:請大家朗讀第二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幾句話,每句話都向大家展示了怎樣的畫面。(學生自讀)
(1)第一句:山巒(結合圖片理解詞語:層層疊疊、連綿起伏,體會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猶如一副山水畫)
(2)第二句:湖面(結合圖片欣賞)
(3)第三句:白鴎(結合圖片欣賞)
朗讀體會,指導背誦(課件提示背誦)
3、出示第三自然段
過渡:西湖真是名不虛傳,字里行間都流露著美景。不信,我們接著看。
(1)學生自讀
(2)分句指名讀:
師:同學們想一想,找一找,在這一自然段中,描寫了西湖那些景點。
(3)分句朗讀分析:(課件相應演示各景點)
第一句:鳥瞰西湖周邊,理解綠色鑲邊
第二句:孤山景
第三句:蘇堤和白堤
第四句:湖心的三個小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A、三島全景
B、小瀛洲鳥瞰、近景及三譚映月
C、湖心亭
D、阮公墩
第五句:青山白云的倒影
體會朗讀
4、出示第四自然段
過渡:傍晚已經臨近,夕陽西下,你們想不想看看此時的西湖?(夕陽斜射圖片)
過渡:夜幕初垂,明月東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春江花月夜)配樂聽老師朗讀第四自然段,學生閉上眼睛聽賞。
(1)學生配樂朗讀體會
(2)夜西湖美景(課件相應圖片演示)
(3)找出比喻句,學習造句用宛如造句。找出課文中宛如的近義詞,口頭造句。
(五)、配樂朗讀全文,學生談體會。
(六)、小結:古人說,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課件)就是說,西湖的景色不管是春夏秋冬,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那么美麗迷人,同學們,你覺得呢?
第三課時:拓展延伸
1、提供相關網址,讓小學生自由發揮,瀏覽網上的西湖文化、傳說故事、逸聞趣事,豐富學生知識,增加閱讀量。
2、繼續提供相關圖片網址的鏈接,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西湖的興趣。
6課《西湖》測試 篇11
教學目的:
1. 通過重點詞句的朗讀感悟,理解課文第三、四自然段內容。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 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4.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及文中的比喻句,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
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詞句感受西湖的美。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
學生:預習課文
搜集描寫西湖的有關文章和古詩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 昨天我們一起到西湖岸邊去欣賞了西湖那迷人的風光,回憶一下,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你看到了什么?板書:遠眺)
2.過渡: 站在西湖岸邊就能欣賞到西湖三面環山、湖水平靜、碧波蕩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個景點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學們想不想一起就近去瀏覽一番?(板書:近賞)
二、 學習第三自然段:
1. 自由讀第3自然段,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習。
要求:(1)數一數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2)找一找這段介紹了西湖中的哪些景點?這些景點是怎樣的?用筆在文中圈圈畫畫。
2. 集體分析:
誰來介紹一下西湖的景點?
(1)十里明湖中,孤山怎么樣?
a.誰能讀出它的美和雅?
指導朗讀,齊讀。
b.教學生字:秀、雅
(2)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又是怎樣的?
a.看錄像"蘇堤、白堤"(簡介有關蘇堤、白堤的知識)
b.再看書上是怎樣描寫的?
這句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寫的?把什么比作什么?
這綢帶怎樣?(綠、輕柔的飄拂在碧水之上。)
指導朗讀,齊讀。
(4)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長的蘇堤比作兩條翠綠的綢帶,輕拂在碧水上,真令人賞心悅目,那湖心的三個小島又是什么樣的?(投影兩島)
a. 看圖理解"掩映"
b. 指導朗讀
(5)我們已經知道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那么這些美景座落在這銀鏡上,又呈現出怎樣神奇的景象呢?
a."仿佛"是什么意思?
"仙境"是什么樣的地方?
b.誰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仙境。
指導朗讀, 試讀--男女生讀
(6)太美了!如果你在這如畫的西湖邊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會怎樣呢?(愉快、舒暢)
a.找一找文中用哪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種心境的?(心曠神怡)
c. 帶著這樣的心情齊讀最后一句。
三、 學習第四自然段:
⒈生自由讀第4自然段。想想這一段圍繞那句話來寫的。(板書:夜游)
⒉誰把夜游所見讀出來?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像看到了什么?
(看圖)
3.練習:
完成填空,再用括號中任一詞造句:
(1) 平靜的湖面,( )一面碩大的銀鏡。
(2) 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 )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飄浮在碧水之上。
(3) 明凈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云的倒影,( )仙境一般。
(4) 岸邊的華燈倒映在湖中,( )無數的銀蛇在游動。
4.欣賞著這樣的美景,再聽到遠處飄來的悠揚琴聲,此時你會有怎樣的感受?(放錄音看圖)
(1)齊讀最后一句。
(2)誰能說一句贊美西湖的話
四、總結全文
1.從大家的朗讀中,從大家的神情中,我看得出你們已經陶醉在西湖的美景中了,最后,讓我們再由遠到近欣賞一次西湖的奇麗風光。(多媒體,師范讀)
2.看著這樣一個畫面,聽著優雅的聲音,你是否也想來做一次配音演員呢?
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3. 指導背誦
(1)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背誦
自由準備2分鐘
(2)指名背誦(媒體)
五、 布置作業:
1. 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
( )起伏 明月( ) ( )神怡
( )疊疊 湖水( ) ( )徐來
2. 造句,并寫下來
(1) 猶如--
(2) 仿佛--
六、拓展延伸
古今有許多文人都描寫了西湖的美景,同學們課前去搜集了,下面我們來欣賞幾篇。
1.指名讀
2.讓我們以蘇東坡的詩句來結束今天的游覽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生隨老師誦讀
6課《西湖》測試 篇12
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89
今天聽三年級的語文課《西湖》,還沒上課,就聽同年級組的幾位老師議論:這篇課文不好上!果然,老師上得頭上冒汗。我不禁回憶起來,去年,曾經有一位老師想選擇這篇課文上接待課,試教之后敗下陣來,另換了內容上課。
這篇課文難在何處?仔細琢磨,文章雖然行文優美,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秀麗景色,但是卻是在用一種成人的語言來描繪成人的觀察所得,抒發成人的心理感受。以低中學段兒童的感知世界和理解能力來看,這種美,雖然美,但是美得空洞遙遠,孩子不易體會和感悟。如果沒有了感悟,只是一味地強調誦讀積累,孩子所得的不會太多。
怎么教?我想,應該讓孩子對西湖的美有具體細致的感受。比如第二段,描寫西湖的群山和湖面。美在哪?“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這是一種富于變化的美!“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一群群白鷗掠過湖面,在陽光下一閃一閃的,好看極了。”——這是一種動靜結合的美。孩子只有體會到了這種具體的美,才會有具體的感悟。
上這種課文,教師的作用很關鍵,要在學生和文本之間,在成人的感情世界和兒童的認知世界之間,搭起一座相通的橋梁。這座橋梁的支撐點,是對教材的深度研讀和準確把握。有時,教參并不能幫你什么,還得靠自己。多想,就會有點子。
(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kongtiaoguanjia.com)
本文轉載
6課《西湖》測試 篇13
【教學目標】
⒈ 學會本課5個生字
⒉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⒊ 結合課文內容,想象作者所描寫的畫面
⒋ 抓住景物特點,體會作者對西湖的獨特感受
【教學重點】
1. 抓住景物特點,體會作者對西湖的獨特感受
【教學難點】
1. 抓住景物特點,體會作者對西湖的獨特感受
【教學準備】
⒈ 準備西湖的教學掛圖。
⒉ 讓學生查找西湖十景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要點】
1. 生字、詞教讀、講解
2. 了解課文大意
3. 抓住景物特點,體會作者獨特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人們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來形容蘇州、杭州的美麗,而杭州最美的地方在西湖。讓我們來看看千萬人贊美的人間天堂吧。
二、教學內容
1.請同學們看到課文,我們先解決課文的文字問題。請同學們跟著老師讀詞語,并在書上相應地方勾畫出來。
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5分鐘,然后回答問題。
作者寫了西湖哪幾個地方的綠?這些地方的綠具有什么特點?作者的感受如何?
這變文章有很多生字、詞,可能對大家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下面由老師引導大家一起來學習課文。
首先,我們看課文第一段。課文中說作者九年間來了西湖四次,前三次都沒有碩果西湖一句好話,甚至還發議論說:西湖比不上長湖,比不上太湖。這是在抑西湖,后面的內容在贊揚西湖,我們把這種寫作方法叫做先抑后揚。
接下來請看第二段。作者第一句話就說這次卻有迥乎不同的印象。作者是六月來到西湖的,作者看到的西湖是什么景象呢?回答:是一片迷蒙。可見這段話是作者總寫西湖。它和后面段落是總分關系。下面就應該是作者詳細寫西湖的景點的綠。
同學們看到第三段。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第三段,作者描寫了西湖哪個地方的綠呢?雨中訪靈隱,一下車,只覺得綠意撲眼而來這句話告訴我們作者是在雨中訪靈隱。作者寫靈隱寺的綠,寫了哪些景物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第三段,回答問題。
作者寫了道旁的樹木、飛來峰上的樹木、小徑上的青苔、冷泉亭、溪水。作者說雨中訪靈隱寺,綠意撲眼而來,感受到心曠神怡。
請同學們請自學第四段。分別找出秒寫的景物,分析特點,體會作者的感受。
第五段,作者寫了花港的另一種綠。作者寫了滿池的荷葉在裙袂飛揚。花港的綠,綠得活潑,作者感受到一種蓬勃生機。
三、家庭作業
1. 查找西湖十景
2. 抄寫生字、詞3遍
3. 完成《一課一練》
【板書設計】
西湖的綠
總寫西湖 一片迷蒙 迥乎不同的印象
雨中訪靈隱 綠意撲眼而來 心曠神怡
漫步蘇堤 綠陰陰 堅忍不拔
花港觀魚 綠得活潑 蓬勃生機
6課《西湖》測試 篇14
設計構思
西湖除了景美,其蘊含的深厚的人文底蘊,更顯其無盡魅力。一個個神話,一篇篇詩文,一曲曲悠揚的樂聲在西子湖畔回旋飄蕩著,難怪詩人張岱由衷感嘆“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為了讓學生了解西湖秀麗的景色,拉近文本與學生的距離,在課件制作中可配上相關的圖片、音樂以及視頻,借助鮮活的畫面幫助學生領略本課語言文字的清新、流暢。課件以網頁形式呈現,體現了良好的交互性。學生可根據老師提出的各種要求,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也可以將自己的學習體會通過博客回復發表出來。課件的設計,在圍繞課文的基礎上,大膽挖掘,使之成為一個關于西湖的綜合性學習網站。
課前準備
利用各種渠道廣泛搜集、整理、篩選有關西湖的資料,包括文字、圖片、聲頻和視頻。建構網頁框架,確立網頁欄目,選定網頁色調,用Frontpage制作一個網絡課件,用于課堂教學。
基本演示
《西湖》是三年級上學期的一篇課文,在教學第一課時的時候,我嘗試上了一堂網絡課。
一、錄像導入,引導入境。
播放一段西湖的錄像。教師配以優美的語言:西湖三面青山,宛如鏡框,一泓碧水恰似明鏡。亭、臺、樓、閣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猶如一幅秀美多姿的畫卷。
二、初讀課文,正確讀詞
請學生自己讀一讀課文,再從語言文字中感受西湖的美。讀時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學生可借助于每小節后的小花所連接的詞語FLASH,掃除朗讀障礙。
三、再讀課文,媒體解難
請學生再讀課文,這一次要求學生讀出自己對課文的初步理解。讀時,碰到不理解的地方讓學生看看相關的連接;讀不好的句子,點點小喇叭,聽聽電腦中的朗讀。
四、質疑問難,學習文首。
播放悠揚的琴聲,讓學生借著《春江花月夜》這首優美的曲子朗讀課文第一小節,并鼓勵學生讀后質疑。
五、感情朗讀,理清脈絡。
西湖這顆明珠一景一物,無不突顯出它獨特的美來,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景讀給大家聽,要求讀出它的美來。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大致了解了文中的美景。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配上音樂選上一景來讀一讀。
六、學習生字,體現自主。
請學生點擊生字FLASH,自主學習左右結構的生字,了解生字的書寫筆順,并想想用什么方法記憶生字。
七、結束本課,布置作業。
結束本課之前,激發學生深入了解西湖的興趣,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瀏覽網站,去領略西湖的美景,以及它深厚的文化底蘊。
本課特色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及其在教育中的運用,網絡教學也在基礎教育領域不斷發展。本課,我嘗試利用網絡使第一課時也出彩。
一、新課導入——教學伊始的第一個高潮
課伊始,利用一段西湖的錄像導入,讓學生從錄像中,親自體驗西湖的美,孩子們一邊看,一邊輕聲地贊嘆著,渾然一個旅游者的角色。錄像的介入渲染了氣氛,使學生對所學習材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較快地進入情境,為下面的學習作了一個鋪墊。
二、讀通課文——不經意間所蘊涵的興趣
學生要讀通順課文,首先要讀準讀好生字組成的詞語。當學生知道點擊每小節的后面的小花里藏著難讀的詞語時,都想試上一試,朗讀詞語的興趣濃厚。而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或一些常識性的詞語,我在文中做了許多的連接,有圖片的,有視頻的,也有網頁形式結合圖片、文字的。這些視頻和畫面為學生提供了鮮活的表象。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幫助,當他們碰到學習障礙時,就能點點相關連接幫助掃除障礙,理解詞語。
三、自主學字——無形中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在字詞教學中,我設計制作的一些FLASH動畫,將傳統教學手段中相對枯燥的讀音、筆順、記憶等環節通過動畫、聲音、小游戲的形式來激發孩子的主動學習。學生在自主地選擇生字FLASH進行學習。自學時,他們通過操作知道了生字的筆順、讀音、組詞等,并能調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相互交流自己記憶生字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借助網絡,通過眼、耳、手、腦多中感官自主地學習,讓學習生字也“活”了起來。
6課《西湖》測試 篇15
一、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背誦全文。
2.學習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詞語和文中的比喻句,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麗。
三、教學教具: 掛圖、錄音機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調動積累,激發興趣
同學們還記得上學期學過的《憶江南》嗎?我們一起背背。
學生背誦《憶江南》,老師后背誦。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杭州和西湖真摯的感情。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西湖,就是鑲嵌在"天堂"里的一顆明珠。同學們,今天我們來一次文中游西湖吧。
二、初讀課文
⒈配樂范讀課文。
⒉學生自讀課文。
⑴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⑶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他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不理解的地方。
3.檢查自學效果。
⑴出示詞語:
杭州天堂遠眺掩映一般猶如典雅輕柔秀美連綿起伏
⑵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重點讀準后鼻音、翹舌音)
⑶解釋疑難詞意,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⑷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
⒋感知全文
在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描寫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板書:山巒湖水
湖堤小島
華燈
學生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⒌查字典理解"素有"的意思。
⒍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三、指導朗讀
⒈教師啟發:我們讀了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體會了文中的美景。
你們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⒉學生提問。
⒊教師小結。
四、作業
⒈描紅;
⒉抄寫詞語;
⒊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⒈導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西湖》這課,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同學們
提出了一些問題,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
⒉復習生字詞。
⑴聽寫幾個生字:雅、般、柔、州
⑵檢查反饋,要求:①字形正確;②間架合理。
二、細讀課文,理解文意
㈠第1自然段
⒈教師引導: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感受了西湖那如詩如畫般的秀麗景色。
師生對背第一自然段,了解杭州有什么樣的美稱?
⒉西湖是什么?
㈡第2自然段
⒈同學們上節課讀書時提出了一些問題:
⑴為什么說西湖時一副優美的山水畫?
⑵為什么說西湖時人間仙境?
⑶月下的西湖時什么樣的景象?
⒉以讀代講,讀中作答
⒊啟發思考:聽了剛才這位同學的朗讀,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
⒋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山,哪些句子寫出了山美?
(討論后出示第2自然段第一句話)
引導理解"遠眺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等詞語。
⒌教師啟發,引導朗讀:
誰來讀讀描寫西湖水美的句子?"碩大"是什么意思?
自由試讀,邊讀邊想象西湖湖面上點點白鷗飛掠的景色。
⒍現在你們明白為什么稱它為一副優美的山水畫?請用朗讀來告訴老師。
㈢學習第3自然段
十里西湖中是怎樣的景色?為什么說它是人間仙境?
請同學們朗讀相關自然段。
"仙境"是什么樣的地方?你在什么地方見過?
那么你們想看看西湖仙境嗎?請讀課文。
讀了哪一句你彷佛看到了仙境?
結合課文理解"飄逸掩映典雅"詞語。指導朗讀。
㈣學習第4自然段
⒈生自由讀第4自然段。想想這一段圍繞那句話來寫的。
⒉(出示2,3,4句)指名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好像看到了什么?
⒊指名朗讀兩個比喻句。
⒋明月東升,湖光燈光交相輝映,此時如果你伴著悠揚的音樂泛舟湖上會有什么感覺?
⒌指導朗讀最后一句。
⒍朗讀:師讀第一句,生讀二、三、四句。
三、回溯全文,朗讀品味
⒈我們循著"遠眺西湖--近賞湖中--月下游賞"的線索,細讀了課文,我們又領略了西湖人間仙境般的秀麗景色。這樣的美文我們應反復讀,品。
⒉學生朗讀練習。
⑴自由讀課文。
⑵教師小結
四、布置作業
⒈背誦課文。
⒉摘抄好詞佳句。
板書:
6 西湖
山巒 湖水 (遠眺)
湖堤 小島 (近賞)
華燈 琴聲 (夜游)
6課《西湖》測試 篇16
一、教材解讀:
本文是一篇寫景散文,是本單元寫景文章中最具特色的一篇。作者以詩一般清新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秀麗風光,字里行間飽含了作者對西湖風光的喜愛與贊美。課文先概括地介紹了西湖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然后作者按觀察順序,循著“遠眺——近賞——月下”的線索,緊緊扣住景物的特點,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秀美典雅的西湖山水圖。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教材。
二、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中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課程標準》還提出“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大力提倡綜合性學習”的理念,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時,立足于讓學生自己體會感悟,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教師只作適當點撥引導。讓學生在開放自主、歡快合作的學習過程中激發欣賞情趣,調動體驗與感悟,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
三、學習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學習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了解西湖美麗的自然景觀,體會西湖擁有“人間仙境”“明珠”稱謂的獨特內涵。
(二)情感目標: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西湖的自然美,感悟文章的語言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技能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引發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背誦自己喜歡的詞句或段落,積累語言,提高文字欣賞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
1、借助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朗讀中品味西湖優美的風景,得到美的享受;
2、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運用打比方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嘗試用比喻詞說句子。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奠基石。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導入新課前,首先利用課件展示西湖的迷人風光,讓學生隨著展示,進入西湖美麗神奇的湖光山色之中,領略自然創造的奇跡。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乘勢導入新課。(西湖的山美水也美,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湖這么美,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者去親眼看看。)
此設計意在以西湖優美的畫面,對學生產生視覺沖擊,讓學生陶醉,激發他們對西湖美景深深的向往之情。
(二)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教師范讀。以教師優美的配樂朗讀,讓學生對課文有個整體感知。
2、學生自由讀。給學生以較大的自由發展空間,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去整合文中信息。通過一遍一遍地通讀,整體地記,整體地感知,西湖群景也就立體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了。
(三)再讀生疑,梳理問題
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問。待學生提出問題后,引導學生自行梳理主要問題。如:為什么說西湖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西湖周圍的遠山景色如何?湖面的景色如何美麗?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對小的問題當時予以解決,歸納出幾個主要問題(如上述問題)以待研究解決。
這一設計意在讓學生在發現問題的活動中,掌握主動權,也就是優化了學習目標指向,能極大地激活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
(四)精讀思考,解決問題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并可以互相討論。引導學生朗讀交流,通過讀中感悟賞析語言文字。
如:學習第二自然段時,讀課文,小組討論: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你看到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怎樣?引導學生通過“綠”、“青”、“濃”、“淡”“白鷗”等詞語體會多彩秀美的畫面,體會“山巒”的“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給人的美妙意境。通過對“銀鏡”、“飛掠”、“一閃一閃”等詞語的品讀,感受西湖有動有靜的美妙畫卷。
通過第二自然段的學習,學生已初步了解了學習的方法。教師就引導學生進行學法遷移,啟發學生運用賞、議、品、讀的方法,來學習三、四兩個自然段,通過抓住“綠色鑲邊”、“蔥綠”、“掩映”、“晃動”、“華燈倒映”等詞語的理解,來品味西湖“仙境一般”的旖旎風光和月下西湖令人陶醉的美妙景象。
(五)評讀促悟,提高能力
在理解了課文內容之后,安排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采用自己喜愛的朗讀方式,朗讀自己喜愛的句子,在讀中感悟對西湖美景的贊美之情。然后指名讀,引導其他同學結合自己的理解去評析這位同學的朗讀好在哪里,為什么,還需要注意什么。然后再讓評析的同學朗讀,以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
這樣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去評析教師和學生的朗讀情況,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提高了他們的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
(六)真情流露 瀟灑導游
學生通過朗讀品味,感受到了西湖的美麗景色,對西湖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油然而生。教師可以及時引導:(西湖這樣美麗,可是還有很多人沒有去西湖游覽過,你能給他當小導游,介紹一下西湖的一個景點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一個方面進行介紹(可以介紹遠眺西湖,也可以介紹近賞西湖或月下西湖)。教師可允許學生離開自己的座位,自由搭配組成幾個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以圖片或課文為依據,采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朗讀、講解或提問)進行介紹,帶著“游客”游覽。全班匯報時,各組推薦一名小導游作介紹,教師適時點撥,最后評出“最佳小導游”。
這一環節,把讀和說有機地結合起來了,情感得到了升華,既是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的過程,同時也是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檢測過程。允許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進行讀、說、練,調動了學生的全員參與,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對學生個性的尊重。(注:此處對教者的課堂組織能力是個巨大的挑戰)
(七)小結談話 拓展延伸
(西湖的美麗,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古人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詩句來贊美西湖。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對西湖的了解還是非常有限的)
1、布置學生收集西湖圖片、文字資料以及描寫西湖的古詩等,拓展相關知識。
2、動腦筋思考:為西湖設計一條廣告語,來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
這一設計意在培養學生自主獨立的能力、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讓學生體驗到與人合作的樂趣,讓學生在自主協作的氛圍中主動建構知識,實現學生學習從“服從書本——跳出書本——回歸書本”的理想境界。將學生的學習延伸到課外去,把學生的視野拓展到書本之外去,體現了“大語文”的教學觀。
6課《西湖》測試 篇17
教材簡介
這是一篇描寫自然風光的優美文章。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展現了西湖秀麗的景色,可謂句句皆景,字字都美。細細讀來,仿佛聆聽悅耳動聽的音樂,又如觀賞秀美典雅的畫面,身臨其境之感隨之而來,了解西湖的愿望、熱愛西湖的情感油然而生。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口頭造句。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通過朗讀品味,了解西湖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這篇課文文句優美,因而給學生充分的朗讀課文時間,結合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難點
引導孩子走入課文描寫的情境,在讀中感知、感悟西湖的美景。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
1、西湖三面環山、層巒疊嶂、湖水平靜、碧波蕩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為杭州贏得了“人間天堂”的美譽。西湖這么美,同學們想不想一起去飽覽一番?
2、課件展示西湖遠景,引導學生初步感受西湖之美。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
西湖的山美水也美,那書上是怎么描寫的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二段,看看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分別寫了什么?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1)第一句:山巒(理解詞語:層層疊疊、連綿起伏,體會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猶如一副山水畫)
(2)第二句:湖面(平靜)
(3)第三句:白鷗(掠過)
2、交流。(指導朗讀自己最喜歡哪一句)
3、齊讀第二自然段。
4、小結過渡:站在西湖岸邊就能欣賞到西湖三面環山、層巒疊嶂、湖水平靜、碧波蕩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個景點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學們想不想一起去飽覽一番?
【評析】閱讀的過程是學生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創建力去填補文本空白的過程,而不是機械地接納文本。這一環節中,先讓同學們看圖,通過優美的圖片把同學們帶入情境。然后讓他們說說看到了什么,給每個學生創造了交流的機會,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最后讀讀課文,說說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使他們有了進一步的體驗。這樣設計讓學生越來越深入地走進課文描繪的情境中,感悟語言文字,并受到它的熏陶。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3自然段,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習,要求:
(1)數一數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2)找一找這段介紹了西湖中的哪些景點,用筆圈出。
2.集體交流: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1)你最喜歡哪個景點?為什么?
(2)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長的蘇堤比作兩條翠綠的綢帶,迎風飄逸,真令人賞心悅目。
(3)下面請同學們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景點,美美地讀一讀。
(4)我們已經知道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那么這些美景座落在這銀鏡上,又呈現出怎樣神奇的景象呢?
(5)“仿佛”是什么意思?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用上“仿佛”,說一說好嗎?
“仙境“是什么樣的地方?誰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仙境。
(6)太美了!如果你在這如畫的西湖邊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會怎樣呢?(愉快、舒暢)
找一找文中用哪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種心境的?(心曠神怡)
(7)帶著這樣的心情齊讀最后一句。
【評析】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組織而又比較自由的學習方式。它營造了一種自由自在的課堂氣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盡情地讀書,盡情地說話,從而使思維動起來,體驗真起來,語言活起來。
四、出示第四自然段
1、過渡:夜幕初垂,明月東升,夜晚的西湖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聽老師朗讀第四自然段。(出示夜西湖的圖片,師配樂朗讀)
2、聽了老師的朗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欣賞著這樣的美景,再聽到遠處飄來的悠揚琴聲,此時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4、你是否也想來美美的讀一讀呢?
5、學生配樂朗讀體會
6、你覺得哪句話特別美?能讀一讀嗎?
【評析】兒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命體。真實、鮮活的情境能豐富兒童的表象,激活兒童的思維、情感、聯想、想象。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優美的語言,借助色彩鮮明的圖畫和悠揚的音樂,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感悟、體驗月光下西湖的美,使學生展開積極的想象,從而使學生主動、積極、創造性地理解課文,感悟課文。在這里,學生的想象在馳騁;情感在激蕩;思維在飛躍,受到了美的熏陶。
五、總結全課:
1、學到這里,你覺得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2、讓我們再次齊讀課文,再次感受西湖的奇麗風光。
3、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古今中外,無數文人墨客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讓我們以蘇東坡的詩句來結束今天的游覽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評析】教學中我以讀為主,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加深朗讀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我通過個別讀、比賽讀、想象讀等不同的形式,不斷激發學生情感,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詞語,在讀中積累詞語和句子,并在讀中加深體驗,受到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