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 教學實錄(精選3篇)
矛和盾的集合 教學實錄 篇1
……
師:我們班的同學很了不起,數學學得很不錯!那我接著考,行嗎?
生:沒問題。
師:你的優點是什么?
生:我畫兒畫畫得好。
師:你呢?
生:我寫作文寫得好。
師:如果說我集合了你們倆的優點,我的優點是——
生:你不僅畫畫好,而且文章寫得好。
師:我們快速搶答,怎么樣?答得好有獎品喲!(出示)
橡皮+鉛筆 ?
生:橡皮鉛筆。
師:真不錯,接著看:(出示)
輪子+椅子 ?
生:輪椅。
師:很了不起,接著:(出示)
樓房+( ) 雙層汽車
生:樓房+汽車等于雙層汽車。
師:同學們的表現很不錯!王老師要獎勵大家看一段動畫片,準備好了嗎?(教師播放《自相矛盾》視頻。)
師:現在,我們開始上課,好嗎?
生:好。
師:上課。同學們好!
生齊:老師您好!
師:同學們,剛剛我們看的動畫片知道是什么故事嗎?
生:矛和盾。
生:不對,是成語故事《自相矛盾》。
師:很好。故事中提到了兩種兵器,知道是什么嗎?
生:矛和盾。
師:你們看這個“矛”字,(課件出示)矛字橫撇點橫鉤,豎鉤加撇把筆收,打仗用它來進攻,如果用盾是自衛。來,拿出手,跟老師一起寫一寫“矛”字。
教師書寫,學生書空。
師:再來看這個“盾”字,短撇長撇連十目,萬箭飛來能擋住。跟老師一起寫一寫“盾”字。
教師書寫,學生書空。
師:知道“矛”和“盾”有什么作用嗎?
生:矛可以進攻,盾可以自衛。
教師板書:進攻、自衛
師:一個進攻,一個防守,有點兒冤家路窄、針鋒相對的感覺,如果把它們集合起來又會怎樣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矛和盾的集合》。
教師將課題寫完整。
師:同學們請注意:這個“集”字右上是四橫,不要少寫一橫,下面的“木”橫要長一些,托住上面,“木”字的撇和捺要寫得舒展些。(教師書寫,學生書空。)
師:課前,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生字詞語會讀了嗎?敢不敢接受老師的挑戰?
生:敢。
師:大家看,會讀第一組詞語嗎?誰來試試?
生:自衛、左抵右擋、難以招架。
學生“左抵右擋”讀得不準確,教師領讀,正音。
師:來看看第二行詞語,試試看!
生:進攻、龐然大物、大顯神威。
學生“龐然大物”讀得不準確,教師領讀,正音。
師:同學們預習得非常好,詞語讀得很好,接下來的挑戰難度更大,有沒有信心?
生:有!
師:還是這些詞語,想請同學們根據預習課文時的印象,把這些詞語填進下面這段話里,試試看。
自衛、左抵右擋、難以招架 進攻、龐然大物、大顯神威
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和朋友比賽,面對朋友雨點般刺來的矛,發明家( ),還是( )。經過反復思考,發明家將矛的( )和盾的( )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這個( )在戰場上( ),德國兵一下子退了十公里。學生自己練習、準備。
生: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和朋友比賽,面對朋友雨點般刺來的矛,發明家(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經過反復思考,發明家將矛的( 進攻 )和盾的( 自衛 )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這個(龐然大物)在戰場上(大顯神威),德國兵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師:非常好!老師要表揚你,讀通了這段話,你就了解了課文大意;而且這段話里暗藏了本課的11個生字,你全都讀準了,非常好!誰再來試試?
一生再讀,全班齊讀。
師:現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文,默讀課文第一、第二自然段,你一定會看到一個令人緊張的畫面,千萬不要讓這個畫面在你眼前一晃而過,把它用波浪線劃下來。
學生默讀課文,劃句子,教師巡視。
師:誰來讀讀自己劃的句子?
生: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師:非常好,誰也找到了這個句子?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出示句子。)大家看這個“刺”字,“木字中間口不嚴,一把大刀立右邊;刺字見誰把誰戳,誰人見了都膽寒。”什么感受?
生:很緊張。
生:很害怕。
師:誰來讀一讀?
一生讀句子。
師:是的,看到這個刺字,我們已經感覺到了緊張、害怕,請同學們再看看,這矛是怎樣刺來的?
生:如雨點般刺來。
師: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越刺越快,越刺越快,多令人緊張啊!讀——
一生讀。
師: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越刺越有力,越刺越有力,多么危急啊!讀——
一生讀。
師:看到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刺來,越刺越快,越刺越有力,越刺越快,越刺越有力,拿出右手,放在胸前,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的心跳得很快。
生:我的心跳得很厲害,很緊張。
師:是的,就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一起讀——
生齊讀: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師:面對如雨點般刺來的矛,發明家只能是——
生:左抵右擋。
師:知道什么是“左抵右擋”嗎?
生:就是左邊擋一下,右邊擋一下。
師:這是你的理解,不錯。老師這里有一根鋒利的矛(老師伸出右手食指),拿出你的盾來,有嗎?
學生紛紛伸出手掌或拿出課本。
(待續)
矛和盾的集合 教學實錄 篇2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矛的作用是進攻,盾的作用是自衛。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了解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的優勢。
二、自由讀文,用自己的話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說一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三、讀了課文你最欣賞發明家的什么?
生:遇到問題善于思考,分析,創造
結合板書::遇到問題善于思考,分析,創造
四,發明家遇到了什么問題?
1、出示句子:“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又擋,還是難以招架。”反復讀。
2、讀了這個句子你知道了什么?(看錄像,再通過動作實踐體會左抵又擋、難以招架兩個詞的意思。)
3、這個句子哪些些地方寫得好?(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用了打比方的手法,使句子表達地更具體。)
五、文章哪些地方能體現發明家善于思考,分析,創造?自由讀,小組交流
根據學生的匯報,相機出示句子:
盾太小了!如果盾大的像個鐵屋子,我站在鐵屋子里,敵人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師:發明家為什么要設想盾大得像個鐵屋子?這個鐵屋子解決了什么問題?
板書自衛
師:有了這個鐵屋子做盾,的確安全可靠,他的設想多好啊,我們用什么語氣來讀?練習朗讀。
師:你還畫了哪些句子體現發明家善于思考,分析,創造?
出示句子: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練習讀。
師: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發明家為什么要設想從鐵屋子上開個小洞?
這個小洞又可以解決什么問題?學生交流
板書進攻
師:從鐵屋子上開個洞,可以伸出槍和炮,那我們可以集中火力進攻敵人?那在鐵屋子上開個洞就可以把敵人消滅嗎?發明家還想到什么?
板畫,裝上輪子,安上履帶為什么要這樣呢?四人小組交流
師:有了這些精心設計,發明家終于發明了坦克。讓這種新式武器沖到戰場,結果怎樣?請用四字詞語概括。先討論再交流:
板書:大顯神威百戰百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打得敵人怎樣?
四處逃竄哇哇直叫落花流水全軍覆沒……(根據板書,讀成語。)
師:坦克發揮了無比的威力,大家覺得他的優勢在哪?
板書:集合了矛與盾的力量
六、讀了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齊讀最后一段。
七、你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嗎?
八、抄寫文中的四字詞語。
矛和盾的集合 教學實錄 篇3
一.課前談話:師:同學們好,我發現我們班的小朋友今天個個精神飽滿,老師來自我介紹一下,老師姓楊,你們可以叫我?生:楊老師。師:真棒!上課之前啊,我們來玩個游戲,看圖猜成語,想玩嗎?師生看圖猜成語:(守株待兔,揠苗助長,掩耳盜鈴,對牛彈琴,畫龍點睛,自相矛盾) 二.導入師:大家發現沒有,我們的最后一個成語中包含這兩種兵器,分別是——(生齊答:矛和盾)師(板書范寫“矛,盾”)邊講解:(出示課文圖片)師:猜一猜,這兩種兵器中哪個是矛?哪個是盾?(生認,課件插圖上寫上矛和盾)師:矛和盾原本是對立的,今天我們卻要把它們集合在一起。(補充課題)師:集合是什么意思?生1:集合就是合起來的意思生2:集合就是結合起來的意思(把什么東西結合起來?)生3:集合就是把分散的東西結合起來的意思。師:是的,在我們語文書里有兩個詞語的意思和“集合”的意思相同,快點打開書本找一找吧。(生快速瀏覽課文)生1:合二為一(出示詞語卡片板貼)生2:集于一身(板貼)師:理解了“集合”的意思,讓我們再一起讀讀課題,思考一下,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生1:為什么要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師板書“為什么”)生2:發明家是怎么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的?(師板書“怎樣”)生3:矛和盾集合在一起以后會怎么樣?(師板書“結果”) 三.初讀課文師:一個小小的課題,我們的同學就有這么的疑問,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自由讀課文,在文中找找答案吧。(生讀,師巡視)師:課文讀完了,老師從文中找了幾組詞語,你會讀了嗎?出示詞語:進攻 戳 雨點般 自衛 左抵右擋 難以招架 坦克 炮口 履帶 大顯神威 龐然大物生1:第一組生2:第二組生3:第三組生齊讀師:你發現這3組詞語分別描寫什么的嗎?生齊答:第一組描寫的是矛,第二組描寫的是盾,第三組描寫的是坦克。(邊回答,邊課件出示)師:剛才的問題,你在文中找出答案了嗎?發明家為什么要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生1:發明家在和朋友比賽時,想到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生邊回答,師邊課件出示句子)師:找的真準,誰能用上老師給你的句式,把后面兩個問題也解決呢?出示:發明家( ),就這樣,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 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結果( )。生1:發明家在盾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就這樣,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生2: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結果發明了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師:能把這3句話連起來說說嗎?(師出示課件,回答過程中,一生用了許多相同重復的稱謂)師:3句話里有許多地方重復,(課件出示)能否再把這段話概括起來說說呢?出示:1、發明家( ),想到了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2、( ),就這樣,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了。3、結果( )。生:發明家在和朋友比賽的時候,想到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只要在盾上開一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結果發明了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師:這其實就是概括主要內容的一種方法,先對課題提出疑問,然后帶著問題從文中找出答案概括成一句話,這樣就能幫助我們概括主要內容。師:其實,課文中有一句話就能概括主要內容。生: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出示句子)師:這里的“二”指什么?“一”又指什么?生1:“二”指矛和盾,“一”是指“坦克”(你發現的真快!) 四.精讀課文師:請大家再默讀1—4小節,邊讀邊思考這是一場怎么樣的比賽?(生默讀)生1:這是一場緊張的比賽。生2:這是一場有趣的比賽。生3:這是一場精彩絕倫的比賽。(還能用成語,真了不起。)生4:這是一場激烈的比賽。師:這么精彩的比賽,你是從哪句話中讀出來的呢?生: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出示課件)師:這是怎樣的雨?生1:雨很密。生2:雨很急。師:是啊,這么密,這么急的雨,我們讀起來也要讀出一種緊張刺激的感覺,一起再來讀讀。(齊讀)師: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同學一起來體驗一下當時這一場比賽的感覺。(請1生,師生合作表演“矛和盾比賽”師手指當矛,生手掌當盾,)師:我左一下,你往什么方向擋?(左)我右一下啊,你往什么方向擋?(右)這就是文中的一個詞(左抵右擋)師:好,現在我繼續進攻。(師快速地用手指戳向學生,讓學生無法抵擋)現在你有什么感受?生:老師好快啊,我根本反應不過來。師:這就是——難以抵擋。(從中理解“難以抵擋”,然后再齊讀這句話)師:正是這樣一場緊張刺激的比賽,使發明家有了一個想法,發明家想到了什么?請同學們再次默讀1—4小節。生1: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發明家還想到什么?)生2:可是,這樣固然安全,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里保命的蝸牛或烏龜。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老師發現這里有個長句子比較難讀,如果你在劃“/”的地方稍稍停頓一下,讀起來就更通順更好聽了,請你再來讀讀。)師:這里的“固然”是什么意思?你能給它換一個詞嗎?生:雖然師:是的,固然在這里是雖然的意思,一個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語境,意思就會發生轉變。發明家還想到了什么?生3: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裝上輪子,安上履帶。師:科學家在第一個想法中發現了什么問題?又是如何解決的?生:盾太小了,如果做成鐵屋子,敵人就戳不到我了!師出示表格:
發現問題 解決問題 盾太小 鐵屋子
師:大家發現沒有,這句話里有兩個感嘆號?他們感嘆的意思一樣嗎?(不一樣)生:第一個感嘆號是因為“盾太小”而緊張,第二個感嘆號是因為想到了方法而感到高興。師:既然這兩個感嘆號的意思不同,那你能把這兩個感嘆句讀好嗎?生:能!(繪聲繪色地讀起來)師:一起來讀讀生齊讀,感情飽滿師:按照上述的方法,你能解決后面的兩個問題了嗎?(能)那就把你課桌里的一張紙條拿出來,試著自己完成吧。 填一填:
發現問題 如何解決
投影一學生的答案:
發現問題 如何解決 盾太小 鐵屋子 不能進攻 開個孔,把矛伸出來 不能跑 安個輪子履帶
(生拿著自己的紙條解說):發明接發現盾太小了,所以想到安一個鐵屋子,后來他又發現不能進攻,就想到在鐵屋子上開個孔,把矛伸出來,但是躲在里面卻不能跑,發明家又想到給鐵屋子安個輪子履帶。師:老師發現你的一個問題,在第二個想法的解決方法中,文中把這個矛打了個引號,而你卻沒有了,我來問問你,要不要加上引號?(生思考了一會,回答要)為什么?生:我覺得還是要的,因為這個矛是指炮頭,而不是真正的矛,所以要用引號。師:那請你把引號加上去吧!(生加上引號)師:現在你能把文章的主要意思概括出來了嗎?出示:有一天,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之間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比賽。 在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 ) 可是,( ) 對了,( ) 當然,( ) 于是,發明家發明了坦克。生:有一天,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之間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比賽。在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可是,這樣固然安全,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里保命的蝸牛或烏龜。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裝上輪子,安上履帶。于是,發明家發明了坦克。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填空內容:師生配合讀,師讀前面,生讀括號里的內容 有一天,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之間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比賽。 在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鉆在鐵屋子里,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可是,(這樣固然安全,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里保命的蝸牛或烏龜。自衛,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 ) 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 當然,(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裝上輪子,安上履帶。)于是,發明家發明了坦克。師出示坦克圖:瞧,這就是發明家發明的坦克,誰來指指哪個是“矛”?哪個是“盾”?還有“履帶”在哪里?(一生只認)師:為什么要裝上“履帶”呢?生1:有了履帶,就方便坦克在沙漠里行駛。生2:履帶可以讓坦克不滑倒生3:坦克裝上履帶,是為了增大受力面來減少壓強。這樣走泥濘或沼澤也不會陷下去。(哦,你懂得可真多!)師:正是這樣,坦克才會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怪不得書上說(再次出示:坦克把盾的自衛、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板書:進攻,自衛,優點)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也有許多東西是把兩種東西的優點合二為一,集于一身的,比如我們的布袋鉛筆盒,是把“布袋”輕便和“鉛筆盒”可以裝文具的優點“合二為一”,就變成了我們現在用的“布袋鉛筆盒”,你還能說說身邊運用了“集合”兩種東西的優點于一身的東西嗎?生1:雨衣是集塑料的防水和衣服的優點于一身的生2:電燈是把鎢絲的光和玻璃的透明的有點合二為一的(生想不出其他的東西,老師引導)師:其實我們的筆盒里就有一樣東西是把優點合二為一的。生3:鉛筆,鉛筆是把鉛筆和橡皮的優點合二為一的。(你真是一個會觀察的孩子)師:其實,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也是把很多東西的有點集于一身的,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這樣你才會收獲更多。 五.小結課文師:發明家就是這樣有心觀察身邊的事物,才發明了坦克,從此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那發明家發明的坦克到底怎樣在戰場上大顯神威以及又會學到什么真理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板書設計:25.矛 和 盾 的 集合 進攻 自衛 合二為一 為什么? 優點 集于一身 怎樣? 結果? (實錄整理:馮夢姣) 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新老師,很榮幸能參加這次三年級的教研活動,在這次教研活動中,我學到了許多,以下是我聽了這三堂前輩的優質課后的一點反思:1、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葉圣陶老人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教師要從中提取最具語文價值的部分,即“例子”中的精華。然后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圍繞這個點,進行語言文字的學習和訓練。楊老師深諳此道,在教學“合二為一”這個詞語的過程中,思路層層深入,先是從字面意思體會,然后結合語境,讓學生理解,最后聯系實際生活,進一步理解“合二為一”的深層內涵,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也徹底貫徹了語文的實踐性。2.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教師的教學活,帶動的必然結果是學生學法活。教師教的不只是把結論告訴學生。而是要引導學生探究結論。給學生多點撥,多直觀,多啟發,多鼓勵;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動口,老師在課堂中應少廢話、少替代、少包攬,引導學生創新學習,鼓勵他們的批判精神,允許他們標新立異。 其次運用靈活、恰當的教學手段將教材所設置的情境生動、 形象地表現出來就顯得至關重要。在這方面三位前輩針對不同的課文,采取了不同地學法指導:《矛和盾的集合》中楊老師主要采用了填空補充來概括全文的大意;而《富饒的西雙版納》是一篇語文優美的文章,臧老師主要采用了想象感悟法;《陶罐與鐵罐》的語言比較有特點,于是杜老師則采取了朗讀感悟法。豐富的學習方法,不僅能使學生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內容,并且能順利解決課文有關問題,準確把握知識要點。 3、凸顯年段特點,從句到段,訓練有層次。一、二年級注重字詞句的訓練,到了中年級就要開始各種段式的學習和積累,這一點也是我們時常會忽略的。但是三位老師能牢牢把握這一點,讓學生回答完一個問題后,都會出示一個段落進行填空說話,逐漸培養學生對段的意識,但是就如教研員徐老師所提出的,在段落教學上思路還不是很清晰,過多的注重訓練句式,而缺乏了從段落中去理解只能讓學生有段的意識,而無法培養學生對段的理解。這也是這次教研活動提出來的一個問題之一,需要我們多深入研究,把這個年段特點,徹底地貫徹好。 以上只是我對這三節課聽課后的粗淺想法,對于中段教學目標把握的探索和研究也僅僅看到了一點“門道“,還需要今后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積極嘗試、學習和總結。但是有一點我相信,通過越來越多的老師對中段語文教學的重視,我們對中段教學目標如何把握一定會有更加清楚的認識,從“亂花漸欲迷人眼”到“繁華落盡見真淳”,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和飛躍。但愿小語界能有更多這樣值得探究的話題,使我們的課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