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的云霧》說課稿(精選10篇)
《廬山的云霧》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叫向淑娟,來自湖南省永順縣高坪小學,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第14課《廬山的云霧》。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四個方面進行說課,敬請多多指教!
一、說教材:
《廬山的云霧》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以優美明快的語言,運用比喻、聯想等手法,描繪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奇麗多變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廬山、對祖國山河深深的熱愛之情。文章層次分明、語言優美,情景交融,為豐富學生語言積累與情感體驗提供了很好的憑借。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本著不僅讓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會學的原則,我將本課設計為兩課時,為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我將第二課時作為教學重點來說,并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②、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廬山云霧的特點,練習仿寫。
2、過程與方法:
①、抓住重點詞句,想象、了解廬山的云霧。
②、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描寫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感受廬山云霧的神奇美麗,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②、激發學生觀察、描繪云霧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廬山云霧的神奇、變幻多端。
2、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練習仿寫。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學法:
《廬山的云霧》是一篇優美的寫景范文,適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針對教材特點,我采用情境教學法、自讀自悟法、遷移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教學中運用媒體播放廬山云霧的秀美風光,并在欣賞美景之時,用相對柔緩的音樂作為背景襯托。使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感受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自讀自悟法:
在課堂中,充分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采用了自由讀、分組讀、導讀等多種朗讀形勢,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披文悟意,入情入境,與作者靈犀相通,產生情感共鳴;讓他們在品中讀,在讀中賞,讀出意境,讀出美感,直至熟讀成誦,從而使“生成”更精彩!
3、遷移教學法:
由于三年級學生對比喻的修辭手法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教學中,我將采用 “導學—一自主學習”的學法遷移,帶著學生學習理解第二自然段,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三自然段,這樣學生不但從語言文字中得以訓練,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感知廬山美
首先出示一幅幅風光奇麗、云霧飄渺的廬山圖,學生一邊欣賞,一邊聽,然后點出“在眾多的景物中,數廬山的云霧最神奇了!”,從而引出課題。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我讓學生通過朗讀,找出廬山云霧的兩個特點,梳理了文章的內容,又為后面的教學環節打下基礎。
1、要求學生迅速朗讀,并思考: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寫了廬山的云霧?
2、找到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再次要求學生去品讀,找出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兩個特點,達到了整體感知的效果。
(三)、精讀課文 品讀感悟
1、導學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②、齊讀中心句,聯系情境,理解“千姿百態”的意思。
找出文中哪些語句寫出了云霧的千姿百態?指名讀,其他同學邊聽邊劃出描寫廬山云霧的四種姿態的語句。讓學生初步了解“總分”結構寫法。
③、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教師范讀后,讓學生選擇自己認為最美的姿態品讀課文。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利用評價語滲透朗讀技巧,促進學生朗讀。如有學生選擇“白色絨帽”這種姿態,教師引導學生看圖“白色絨帽在哪兒?你看白色絨帽戴在山頂上,多美啊!”;如選擇了“一條條玉帶”,就引導學生通過換詞,感受玉帶的美,并提問:將文中的“纏繞”改為“籠罩”行嗎?通過換詞,學生不僅體會到用詞的準確,而且還能讓學生感受到玉帶的飄逸;如選擇“茫茫的大海”,教師問:“看到茫茫的大海,你有什么樣的感覺?”讓學生感受到大海的無邊無際和壯觀,幾位學生讀后,教師趁熱打鐵問:“還有誰也想讀出大海的壯觀?”學生在傾聽中領會文意,展開想象,體驗情感。學生得到了朗讀技巧的指導,從而讀得更出色。在朗讀指導中我還注重了評價的指導性,在評價中進行朗讀技巧的滲透。
④、說話練習:
抓住“千姿百態”和“省略號”,讓學生了解廬山云霧的姿態還有很多,文中的四種姿態只是個例子。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暢所欲言。
2、學習了第二自然段后,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我采用了學法遷移,讓學生自主學習這一段落:
①、出示自學要求,學生自學課文第三自然段。
②、檢查自學的情況,討論交流,師生共同總結補充。
③、抓住“瞬息萬變”這個詞,讓學生了解廬山云霧的變化還有很多,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動筆練習仿寫。
④、運用造句理解“流連忘返”。
⑤、同學們懷著戀戀不舍的心情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形成積淀
在這一環節,我通過播放廬山云霧的秀美風光,渲染了課堂氣氛,使學生驚嘆于廬山云霧之美,充分流露出發自內心的領悟與贊美。樂聲不斷、美景相隨,教師引導,使學生有感而發,暢所欲言,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在口中滔滔不絕的說出來,學生的情感獲得進一步的提升!
(五)、總結全文 升華情感
總結貴在升華,我是這樣設計結束語:“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給美麗的廬山增添了神秘色彩,有機會我們也去領略一下。我們的祖國山河壯麗,像廬山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咱們有機會也可以去感受祖國的美好河山。”使學生充滿向往,激發了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它是教師精心構思的藝術結晶,它是學生感知信息的視覺頻道,是發揮敘述智力和形成良好思維品質的橋梁。本課的板書設計如下:
14、廬 山 的 云 霧
千姿百態: 像絨帽 像玉帶
是大海 是天幕 熱愛大自然
神秘的云霧 瞬息萬變: 眼前的—剛剛是—轉眼間 熱愛祖國山河
明明是—還沒等—又變成
云遮霧罩--------流連忘返---------
此板書設計層次清晰、重點突出,表現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的靜態美和“瞬息萬變”的動態美,表達了作者對廬山云霧、對祖國壯麗山河深深的熱愛之情。
以上就是我對本課的一些初步設想,在真正的教學過程中,我會根據學生的生成情況,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設計,優化課堂教學藝術,把課堂變成一個樂園,一個熔爐,一個夢想開始的地方。我會為此而努力,永不懈怠!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廬山的云霧》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廬山的云霧》選自小學語文蘇教版第六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寫景的課文。作者以優美的語言、比喻和聯想等手法,描繪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了作者對廬山,對祖國山河深深的熱愛之情。
全文層次分明,第一自然段總寫出了變幻無常的云霧給廬山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總——分”的構段方式,具體寫出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的特點。第四自然段寫人們對云遮霧繞的廬山的喜愛與流連忘返。文章景物特點鮮明,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把情境的“形態美”和文章的“語言美”結合起來,情境交融,為豐富學生語言積累與情感體驗提供了很好的憑借。
(二)、課時安排:全文共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學習文中的字詞,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劃分段落。
第二課時:導學第二、三段,體會廬山的特點,掌握運用“總——分”的寫作手法。
(三)、教學目標:
科學地制定教學目標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我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課文的聯系,所處的位和作用,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重點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的寫作方法,初步認識“總——分”的段式。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詞語、課文。
(五)、教具準備:相關課件。
二、說教法:
1、這一部分內容分別描繪出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的特點,都是運用形象的修辭手法,通過優美的語言描繪來表達出作者的喜愛之情。所以,我采用了“導學——自主學習”的學法遷移,使學生不但從語言文字中得以訓練,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2、直觀教學法易于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易于讓學生更深入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有效手段。所以,我選用了幻燈機等多媒體輔助進行教學,使學生入情入境,從中受到審美教育,又與作者情感產生共鳴。
3、為了體會課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情朗讀”也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這段內容不但描繪得情境美,而且語言也美,運用入情入境的朗讀,能讓學生讀懂課文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讓感情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從領會作者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三、說學法:
最終的教育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會“漁”比會“魚”更來得重要。在新的課改理念下提倡:“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所以,得法的學習方法指導,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使學生把掌握的學習方法運用到今后的學習當中。
根據課文分別運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的特點,我運用了“讀課文——找特點——說感受——感情朗讀——寫法指導——嘗試背誦”的方法導讀“千姿百態”的內容,然后學法遷移,學習“瞬息萬變”的內容。這樣,學生有法可循,樂于去學,既做到了動口、動手、動腦,又學會了學習。
四、說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了第一自然段的學習,你知道了些什么?請同學們說一說。
廬山的景色,那里有,有,有,尤其是,更給它。
2、總體概括了對廬山總的感受怎樣?
【通過學生的回答,反饋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信息,了解學生在學新知識前所具備的前提。】
(二)、誦讀學文,體驗感悟:
1、導學第二自然段:
①、默讀學文,這個自然段寫出了廬山云霧的什么特點?
②、為了介紹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作者又是怎樣從那些方位具體的來進行描寫的呢?
③、此時的作者身在廬山之上,感受如何呢?說說你最喜歡此時廬山上那個方位上的景色?為什么?用自己的情感,讀出你的喜愛來?(個別讀,評比讀,集體讀。)
④、小組合作探究,引領學生領會作者描繪廬山云霧時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總——分”的段落結構,比喻、擬人的運用。)
⑤、引導學生嘗試進行背誦。
⑥、師生共同小結學習的方法:讀課文——找特點——談感受——感情朗讀——寫法指導——嘗試背誦。
【以上教學體現了教師的“導學”特點,使學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訓練,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做到了動口、動手、動腦,又初步領會了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并從中初步掌握了學習的方法。】
2、自主學習第三自然段:
①、運用學法遷移自主學習本自然段。
②、檢查自學的情況,討論交流,師生共同總結補充。
3、過渡學習最后一段: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我們置身其中感受了“美麗”嗎?如果老師讓你們馬上離開!你們愿意嗎?(教師相機引導體會“流連忘返”)
4、為什么廬山的云霧能夠讓人流連忘返呢?(師生共同對全文“內容和寫作手法”進行總結。)
5、正因為廬山云霧的如此秀麗!所以,古往今來就吸引了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前去欣賞。詩人李白和蘇軾就分別留下了《望廬山瀑布》和《題西林壁》的千古絕句。(師生共同欣賞)
四、作業延伸:其實在咱們的祖國,像“廬山云霧”這樣美麗的景色,就如同撒滿夜空的星星一樣多。說說你見到的美麗景色,并仿照“總——分”的構段方式寫下來。
五、說教學評價:在本課的教學中,課堂遵循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和表達為主線”的原則。既展開了課文的內容,讓學生感悟到了廬山云霧的美,又讓學生展開了思維,學會了學習的方法。
六、說板書設計:
本文的板書層次明,結構清楚,主要講出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的形態美和“瞬息萬變”的動態美,表達出了作者對廬山的云霧、對祖國壯麗河山深深的熱愛之情。(附:板書)
千姿百態
3、廬山的云霧流連忘返
瞬息萬變
總分
《廬山的云霧》說課稿 篇3
《廬山的云霧》說課稿
如東縣掘港小學
一、 說教材
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廬山的云霧》,這篇課文來自于蘇教版第六冊第一單元第三課。本文以明快的語言、比喻聯想等方式描寫了祖國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特點,表達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以及對大自然美好風光的喜愛之情!
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是是能夠積極思考,勤于動腦,有樂于思考、質疑的習慣!但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在創新能力方面的表現還不足,比如說想像力不夠豐富、在感情朗讀的時候,不能夠完全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等等!
針對以上的教材和學生情況的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擬定為以下幾點:
1、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且學會背誦!
2、 學會本課生字表中的十個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詞語只讀不寫!并且根據相應的文本環境去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學會用“流連忘返“造句。
3、 讓孩子通過文本的閱讀認識到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特點,體會到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以及對大自然風光的贊美之情!
我將教學重難點確定為:
讓孩子通過文本的閱讀認識到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特點,體會到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以及對大自然風光的贊美之情!
二、說教法
針對本文的實際情況,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 情境教學法:教學中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多媒體播放廬山云霧的秀美風光,同時在欣賞美景之時,用相對柔緩的音樂作為背景襯托。這種用圖畫展現情境、以音樂渲染情境、以教師的語言描繪情境的方法,深深的撼動了孩子的心靈、極大程度上激發了孩子進一步認識了解廬山云霧的興趣!
2、 閱讀指導法: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講讀代替學生的個性化理解閱讀。在學習過程中,我引領學生通過初讀、精讀、活讀來把課文讀短、讀細、讀活,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
3、 信息搜集法: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具有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在本課預習的時候,就要求學生回去搜集有關廬山云霧的資料。這樣不僅可以在閱讀文本時進行比較,更是培養了學生在搜集信息之后處理信息和同學交流信息的能力!
三、說教學流程
對于教材的分析、教法的提出,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流程:(一)交流信息,揭題導入(二)初讀感知,理清脈絡(三)精讀感悟,品讀課文(四)拓展延伸,形成積淀。
具體的教學過程如下:
(一)交流信息,揭題導入
新課伊始,我會問孩子們:“課前大家都搜集到了很多關于廬山云霧的資料了吧!誰來給大家介紹介紹?”孩子將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在課堂上進行互相交流! 在語文課上交流信息,既增強了學生對廬山云霧的認識,架設起文本與學生之間交流的平臺,又實現了課程資源的共享。
在介紹完資料之后,我隨即板書課題《廬山的云霧》,讓學生齊讀課題,并讓學生說說,看到這個課題有沒有什么問題想提出來的!讓學生自由的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進入文本,帶著迫切想解決問題的執著開始與文本之間進行對話!
(二)初讀感知,理清脈絡
學生即將帶著疑問走進文本的閱讀!(默讀)
在讓孩子讀課文的時候,要提出閱讀的要求:1、讀通讀順句子,讀的過程中做到“三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2、在讀的過程中,完成生字的認讀,理解相關詞語的知識;3、初步整體掌握課文的內容!
接著讓學生通過交流互議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1,2-3,4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三)精讀感悟,品讀課文
在了解課文大概內容的基礎之上,再引導學生將課文讀通讀細。在分析文本第二部分內容的時候,直截了當的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廬山云霧有什么特點嗎?”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的二、三小節,從中圈劃中描寫云霧特點的關鍵詞語!(體現了新課程中的學生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閱讀方式,從而更親近文本!)
在這兩段文本的交流中,我引領學生著重地抓住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特點。根據學生的思路,相機教學!
分析第二自然段的時候,抓住“千姿百態”這個詞語,讓孩子自己從文中來找讀描寫云霧千姿百態的語句!從而了解到為了描寫云霧的千姿百態,作者按照“山頂——山腰——山谷”的順序,依次用比喻聯想等方法描寫了云霧的千姿百態!
此時可以利用文本中的插圖來讓孩子進一步走入文本:進一步理解它像茫茫大海、像巨大的天幕!
在看圖結束之后,利用現代教育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來展示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的其他形態的特點,配上柔緩的音樂,讓孩子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他們感受到云霧的姿態很多的時候,可以讓他們順著這樣的思路,自己展開想像,想想還可能會有什么形態呢?
當分析第三自然段的時候,主要抓住“瞬息萬變”這個詞語,可以小組合作學習,來了解它是如何瞬息萬變的!在孩子們匯報學習成果的時候,要抓住 “一縷輕煙、九天銀河”、“白馬、冰山”來了解云霧變化很多!抓住“剛剛、轉眼間、明明是、還沒有完全看清楚”來體會云霧變化時間很短!抓住“……”來了解廬山云霧的瞬息萬變的情況很多,具體有什么呢?可以讓給學生大膽想像的空間,讓他們的智慧在想像的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在分析文本的過程中就要適時的進行對文本的閱讀指導,為了體現閱讀的自主性,可以讓孩子在閱讀是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部分用自己熱衷地方式來讀一讀!可以采取自由讀、同桌互讀、小組聽讀等方式 !在文本的學習之中,給足時間讓孩子在讀中體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具體分析完這兩部分之后,帶領孩子們來看這兩部分在寫法上的相似之處!知道這是總分的寫作方法!在平常的作文當中經常會運用到這樣的方法!由此給出一定的范圍(運動會上,同學們的表現;春暖花開的時候,校園花圃里的花的形態),從兩個題材中選擇一個讓學生們去討論怎么運用這樣的寫作方法!課堂上教者也可以在孩子們充分地說后,花時間讓孩子們動筆寫寫,加深對這種方法的運用!
在課文最后一小節的學習過程中,要讓孩子明白流連忘返的意思!并讓孩子試著舉例說出什么時候會流連忘返呢?從而為接下來讓孩子學會用“流連忘返”造句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拓展延伸,形成積淀。
在孩子充分地與文本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對話之后,我會創設這樣的情境:同學們,如果你當時在廬山,見到了這樣的云霧,你會說些什么呢?在此環節中,讓學生暢所欲言,這時的課堂氣氛也會達到很高潮!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便會在口中滔滔不絕的說出來,學生的情感將會獲得進一步的提升!
四:板書設計
千姿百態
3、廬山的云霧 流連忘返
瞬息萬變
《廬山的云霧》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廬山的云霧》是小學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描繪了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了作者對對祖國山河深深的熱愛之情。
本單元訓練重點是:抓住重點句段,了解作者是怎樣描繪、贊美我們偉大祖國壯麗河山的。
本課我安排3個課時教學,我主要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年段特點、課文的內容、特點以及課后思考與練習,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擬定為: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初步認識總分段式,學習第2、3自然段的寫法。
3、感受廬山云霧的神奇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了解廬山云霧的特點,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學習總分段式的寫法。
三、說教法、學法
朗讀感悟法: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披文入情,在讀中賞,在品中讀,直至熟讀成誦。
學法遷移。學法:一找、二品、三讀。“找”:找中心句;“品”:描寫云霧特點的詞句; “讀”:有感情地朗讀以至背誦。
四、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第一自然段,廬山云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細細去欣賞那神奇美麗的廬山云霧。
(二)品讀感悟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請用“———”畫出來。(板書:千姿百態)
2、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你從哪些句子體會到的?(要求學生邊讀邊看課文插圖,用波浪線劃出描寫廬山云霧的四種姿態的語句,)
a、品讀。
b、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態的云霧寫得如此形象美麗的呢?廬山云霧還像什么?(板書:像……像……像……像……)
3、了解“總起分述”的寫法。(第三課時練習仿寫)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對這千姿百態的云霧的喜愛之情;熟讀背誦。
5、總結學習這一自然段的方法:找、品、讀。
【以上教學,重點有意識地加強在讀中感悟方法的指導,也就是對學生思維方式的指導: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讓學生細細品、慢慢嚼,學習作者如何遣詞造句、布局謀篇、表達思想感情的,緊扣“學習語言文字運用”這一核心目標。】
(二)用以上學法學習第三自然段。
學生自學后匯報交流:
1、“找”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板書:瞬息萬變。)。
2、“品”云霧“瞬息萬變”的句子。聯系上下文理解“瞬息萬變” (由學生板書:變成……變成……)
3、“讀”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這段教學給學生留下略讀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運用學法自主探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為了學生能力的發展,每篇課文留下略讀時間都是富有實效的選擇。】
(三)作業設計
1、從課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優美詞語,抄在“采集本”上。
2、朗讀、練習背誦。
【目的在于讓學生,豐富語言積累】
五、說板書設計
廬 山 的 云 霧
(總起) (分述)
千姿百態 像……像……像……像……
瞬息萬變 變成…… 變成 ……
《廬山的云霧》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廬山的云霧》是小學語文蘇教版第六冊第一單元中的第三篇寫景課文。本文以優美明快的的語言、比喻聯想等手法,描繪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奇麗多變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廬山、對祖國山河深深的熱愛之情。
全文層次分明,第一自然段總寫出了變幻無常的云霧給廬山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總——分”的構段方式,具體寫出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的特點。第四自然段寫人們對云遮霧繞的廬山的喜愛與流連忘返。文章景物特點鮮明,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把情境的“形態美”和文章的“語言美”結合起來,情境交融,為豐富學生語言積累與情感體驗提供了很好的憑借。
(二)、課時安排:全文共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初步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
第二課時:導學第二、三段,體會廬山的特點,掌握運用“總——分”的寫作手法。
(三)、教學目標:
科學地制定教學目標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我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課文的聯系,所處的 位和作用,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3、初步認識“總——分”的段式,重點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的寫作方法。
(四)、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遣詞造句的優美,體會廬山云霧的奇幻神秘。
(五)、教具準備:相關資料,圖片。
二、說教法:
1、直觀教學法易于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易于讓學生更深入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有效手段。因為本班學生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我選用了幻燈機等多媒體輔助進行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入情入境,從中受到審美教育,又與作者情感產生共鳴。
2、這一部分內容分別描繪出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的特點,都是運用形象的修辭手法,通過優美的語言描繪來表達出作者的喜愛之情。基于學生對修辭手法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上。我采用了“導學——自主學習”的學法遷移,帶著學生學習理解第二小節,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三小節,這樣學生不但從語言文字中得以訓練,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3、為了體會課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情朗讀”也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這段內容不但描繪得情境美,而且語言也美,因此,我采用指名讀,男女生讀,分組讀等方式,入情入境地指導朗讀,能讓學生讀懂課文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讓感情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從領會作者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三、說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
昨天我們初步學習了《廬山的云霧》,廬山的云霧給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請同學們說一說。
【回顧舊知,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
(二)、誦讀學文,體驗感悟:
1、導學第二自然段:
①、自瀆課文,找出中心句。
②、齊讀中心句,默讀學文,這個自然段寫出了廬山云霧的什么特點?
③、輕聲讀文,聯系情境,說說“千姿百態”是什么意思?哪些語句寫出了云霧的千姿百態?
④、再讀課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體地寫出了云霧的千姿百態?
⑤、齊讀第一句,引讀分述部分,點出“總分”結構寫法。
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2、自主學習第三自然段:
①、運用學法遷移自主學習本自然段。
②、檢查自學的情況,討論交流,師生共同總結補充。
3、過渡學習最后一段:
①、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我們置身其中感受了“美麗”嗎?如果老師讓你們馬上離開!你們愿意嗎?(教師相機引導體會“流連忘返”)
②、為什么廬山的云霧能夠讓人流連忘返呢?指導用“留連忘返”造句。
4、總結全文
①、配樂朗讀全文
②、小結:總分的寫法突出了廬山云霧的三個特點——多、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③、引導學生逐段背誦課文
【以上教學體現了教師的“導學”特點,使學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訓練,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做到了動口、動手、動腦,又初步領會了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并從中初步掌握了學習的方法。】
四、說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完成《評價手冊》
五、說教學評價:
在本課的教學中,課堂遵循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和表達為主線”的原則。既展開了課文的內容,讓學生感悟到了廬山云霧的美,又讓學生展開了思維,學會了學習的方法。
六、說板書設計:
本文的板書層次明,結構清楚,主要講出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的形態美和“瞬息萬變”的動態美,表達出了作者對廬山的云霧、對祖國壯麗河山深深的熱愛之情。(附:板書)
千姿百態
廬山的云霧 流連忘返
瞬息萬變
《廬山的云霧》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廬山的云霧》是小學語文s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描繪了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了作者對對祖國山河深深的熱愛之情。
本單元訓練重點是:抓住重點句段,了解作者是怎樣描繪、贊美我們偉大祖國壯麗河山的。
本課我安排3個課時教學,我主要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年段特點、課文的內容、特點以及課后思考與練習,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擬定為: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初步認識總分段式,學習第2、3自然段的寫法。
3、感受廬山云霧的神奇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了解廬山云霧的特點,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學習總分段式的寫法。
三、說教法、學法
朗讀感悟法: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披文入情,在讀中賞,在品中讀,直至熟讀成誦。
學法遷移。學法:一找、二品、三讀。“找”:找中心句;“品”:描寫云霧特點的詞句; “讀”:有感情地朗讀以至背誦。
四、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第一自然段,廬山云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細細去欣賞那神奇美麗的廬山云霧。
(二)品讀感悟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請用“———”畫出來。(板書:千姿百態)
2、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你從哪些句子體會到的?(要求學生邊讀邊看課文插圖,用波浪線劃出描寫廬山云霧的四種姿態的語句,)
a、品讀。
b、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態的云霧寫得如此形象美麗的呢?廬山云霧還像什么?(板書:像……像……像……像……)
3、了解“總起分述”的寫法。(第三課時練習仿寫)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對這千姿百態的云霧的喜愛之情;熟讀背誦。
5、總結學習這一自然段的方法:找、品、讀。
【以上教學,重點有意識地加強在讀中感悟方法的指導,也就是對學生思維方式的指導: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讓學生細細品、慢慢嚼,學習作者如何遣詞造句、布局謀篇、表達思想感情的,緊扣“學習語言文字運用”這一核心目標。】
(二)用以上學法學習第三自然段。
學生自學后匯報交流:
1、“找”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板書:瞬息萬變。)。
2、“品”云霧“瞬息萬變”的句子。聯系上下文理解“瞬息萬變” (由學生板書:變成……變成……)
3、“讀”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這段教學給學生留下略讀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運用學法自主探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為了學生能力的發展,每篇課文留下略讀時間都是富有實效的選擇。】
(三)作業設計
1、從課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優美詞語,抄在“采集本”上。
2、朗讀、練習背誦。
【目的在于讓學生,豐富語言積累】
五、說板書設計
廬 山 的 云 霧
(總起) (分述)
千姿百態 像……像……像……像……
瞬息萬變 變成…… 變成 ……
【此板書設計層次清晰、重點突出,表現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的景象;具有啟發學生學習的作用,對總起分述的構段方法一目了然地展示出來。】
《廬山的云霧》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廬山的云霧》選自小學語文蘇教版第六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寫景的課文。作者以優美的語言、比喻和聯想等手法,描繪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了作者對廬山,對祖國山河深深的熱愛之情。
全文層次分明,第一自然段總寫出了變幻無常的云霧給廬山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總——分”的構段方式,具體寫出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的特點。第四自然段寫人們對云遮霧繞的廬山的喜愛與流連忘返。文章景物特點鮮明,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把情境的“形態美”和文章的“語言美”結合起來,情境交融,為豐富學生語言積累與情感體驗提供了很好的憑借。
(二)、課時安排:全文共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學習文中的字詞,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劃分段落。
第二課時:導學第二、三段,體會廬山的特點,掌握運用“總——分”的寫作手法。
(三)、教學目標:
科學地制定教學目標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我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課文的聯系,所處的 位和作用,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重點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的寫作方法,初步認識“總——分”的段式。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詞語、課文。
(五)、教具準備:相關課件。
二、說教法:
1、這一部分內容分別描繪出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的特點,都是運用形象的修辭手法,通過優美的語言描繪來表達出作者的喜愛之情。所以,我采用了“導學——自主學習”的學法遷移,使學生不但從語言文字中得以訓練,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2、直觀教學法易于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易于讓學生更深入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有效手段。所以,我選用了幻燈機等多媒體輔助進行教學,使學生入情入境,從中受到審美教育,又與作者情感產生共鳴。
3、為了體會課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情朗讀”也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這段內容不但描繪得情境美,而且語言也美,運用入情入境的朗讀,能讓學生讀懂課文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讓感情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從領會作者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三、說學法:
最終的教育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會“漁”比會“魚”更來得重要。在新的課改理念下提倡:“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所以,得法的學習方法指導,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使學生把掌握的學習方法運用到今后的學習當中。
根據課文分別運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的特點,我運用了“讀課文——找特點——說感受——感情朗讀——寫法指導——嘗試背誦”的方法導讀“千姿百態”的內容,然后學法遷移,學習“瞬息萬變”的內容。這樣,學生有法可循,樂于去學,既做到了動口、動手、動腦,又學會了學習。
四、說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了第一自然段的學習,你知道了些什么?請同學們說一說。
廬山的景色 ,那里有 ,有 ,有 ,尤其是 ,更給它 。
2、總體概括了對廬山總的感受怎樣?
【通過學生的回答,反饋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信息,了解學生在學新知識前所具備的前提。】
(二)、誦讀學文,體驗感悟:
1、導學第二自然段:
①、默讀學文,這個自然段寫出了廬山云霧的什么特點?
②、為了介紹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作者又是怎樣從那些方位具體的來進行描寫的呢?
③、此時的作者身在廬山之上,感受如何呢?說說你最喜歡此時廬山上那個方位上的景色?為什么?用自己的情感,讀出你的喜愛來?(個別讀,評比讀,集體讀。)
④、小組合作探究,引領學生領會作者描繪廬山云霧時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總——分”的段落結構,比喻、擬人的運用。)
⑤、引導學生嘗試進行背誦。
⑥、師生共同小結學習的方法:讀課文——找特點——談感受——感情朗讀——寫法指導——嘗試背誦。
【以上教學體現了教師的“導學”特點,使學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訓練,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做到了動口、動手、動腦,又初步領會了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并從中初步掌握了學習的方法。】
2、自主學習第三自然段:
①、運用學法遷移自主學習本自然段。
②、檢查自學的情況,討論交流,師生共同總結補充。
3、過渡學習最后一段: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我們置身其中感受了“美麗”嗎?如果老師讓你們馬上離開!你們愿意嗎?(教師相機引導體會“流連忘返”)
4、為什么廬山的云霧能夠讓人流連忘返呢?(師生共同對全文“內容和寫作手法”進行總結。)
5、正因為廬山云霧的如此秀麗!所以,古往今來就吸引了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前去欣賞。詩人李白和蘇軾就分別留下了《望廬山瀑布》和《題西林壁》的千古絕句。(師生共同欣賞)
四、作業延伸:其實在咱們的祖國,像“廬山云霧”這樣美麗的景色,就如同撒滿夜空的星星一樣多。說說你見到的美麗景色,并仿照“總——分”的構段方式寫下來。
五、說教學評價:在本課的教學中,課堂遵循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和表達為主線”的原則。既展開了課文的內容,讓學生感悟到了廬山云霧的美,又讓學生展開了思維,學會了學習的方法。
六、說板書設計:
本文的板書層次明,結構清楚,主要講出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的形態美和“瞬息萬變”的動態美,表達出了作者對廬山的云霧、對祖國壯麗河山深深的熱愛之情。(附:板書)
千姿百態
3、廬山的云霧 流連忘返
瞬息萬變
總 分
《廬山的云霧》說課稿 篇8
《廬山的云霧》是蘇教版第六冊教材中的課文,這是 一篇描寫景物的文章,作者運用聯想、比較和比喻等方法,以明快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廬山云霧那秀麗多姿、神奇多變的景觀,抒發了作者對祖國美麗山河無比熱愛的美好情感。全文共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寫變幻無常的云霧給廬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具體寫廬山的兩個特點,第二自然段寫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第三自然段寫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兩個自然段都采用了相同的寫法,先概括介紹廬山云霧的一個特點,接著進行具體描述。第四自然段寫人們對廬山流連往返。這篇課文語言優美,層次分明,情景交融,抓住特點具體描寫,為豐富學生的語言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課文有以下四個教學要求:1、默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流連忘返”、“秀麗”造句。3、初步認識總分段式,重點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的寫法。4、憑借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我在執教第一課時時安排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學會12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3、憑借對語言文字的朗讀,初步感受廬山云霧奇幻美麗的特點。
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首先,逐幅出示一組廬山風光的圖片,請學生分別用一句話來贊美它們,一方面讓學生感受一下廬山的秀麗風光,另一方面是為了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然后,讓學生猜猜這么美的地方在哪,引出課題,并板書課題。
在初讀課文時,我出示這樣一張幻燈片:
用你最喜愛的方式讀課文,要求:
1、 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并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 聯系課文,看看你能讀懂哪些生字詞。
3、 思考:廬山的云霧有哪些特點。
先指名讀,再讓學生按要求去讀課文。這是讓學生讀通課文,通過自學學會部分生字詞,總體感知課文。檢查自學情況時,先指名分段讀課文,隨時糾正不正確的讀音;再出示所有的生字詞,開火車讀一讀,然后讓學生說說他讀懂的生字詞的意思,沒說準確的就做個記號,待會兒再解決;最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廬山云霧的特點,并告訴他們:正因為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所以說它變幻無常。
第二次讀課文時,我出示這樣一張幻燈片:
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1、 理解幾個難懂的生字詞的意思。
2、 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美的一句或幾句話,讀給其他同學聽。
先指名讀,再讓學生按要求去讀課文。這是讓學生解決剩下的部分生字詞,通過朗讀,初步感知廬山云霧奇幻美麗的特點。檢查學習效果時,對沒解釋清楚的生字詞,我補充講解;學生讀得好的,及時給予鼓勵。
接下來,第三遍讀課文,讓全體學生用贊美的語氣朗讀全文,從整體上感知課文】
在下課前五分鐘時,出示生字,從間架結構方面指導學生寫字。作業為:每個生字寫兩遍。
《廬山的云霧》說課稿 篇9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展示目標:(2分鐘)
學會生字詞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感受廬山云霧的奇麗。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指導正確朗讀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請在5分鐘內完成):
a、認讀生字,讀準字音,練習組詞。
b、查詞典或者聯系上下文重點理解文中的10個詞語。
c、自讀課文,將課文讀正確。看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
2、學生自學。
三、檢查自學情況(10分鐘):
a、指名讀生字卡片、詞語,及時正音。
b、說說你懂得了哪個詞語的意思?
四、朗讀課文,討論課文大意。(8分鐘)
1、指名分節朗讀課文,隨機糾正字音,并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2、同桌互讀,把課文讀流利。
五、課堂作業(15分鐘)
1、抄寫生字。
2、練習感情朗讀課文,將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
3、摘抄文中的好詞好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揭示目標:(2分鐘)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廬山的云霧》,廬山的云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想細細品味廬山云霧奇麗的美嗎?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出示教學目標:精讀課文,通過朗讀、想象情景、抓重點詞語等學習方法體會廬山云霧的奇麗。
二、指導自學
(一)、精讀課文第一節:(4分鐘)
1、指名讀課文第一小節,(出示自學指導一)
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是什么意思?你讀懂了什么?
2、在山上游覽、漫步,會有什么感覺?(用課文中的語句回答)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
3、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到嗎?試著讀一讀。
(二)指導學習第二小節:(出示自學指導二)(6分鐘)
1、自由讀第二小節,想一想:這一小節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來。
2、哪些語句寫出了云霧的千姿百態?畫出相關的句子。
3、找出比喻句,說一說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4、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來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種姿態的云霧?
5、你喜歡這千姿百態的云霧嗎?讓我們讀出對它們的喜愛之情。
6、總結學習這一小節的方法:讀——劃——品——讀
(三)、精讀課文第三小節:(出示自學指導三)(5分鐘)
1、運用剛才第二小節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小節。
想一想:這小節主要寫了什么?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來。
2、瞬息萬變是什么意思?(變化又快又多)
3、自讀,找出描寫云霧變化快變化多的句子。?
4、想像一下,廬山的云霧還可以變成什么?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四)、到這里,老師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樣感嘆:云遮霧罩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哪個詞語說明此時的作者忘記了回家?這時你想說什么?
(五)、知識拓展(2分鐘)
出示關于廬山的相關圖片。
三、拓展運用,我是小導游。(6分鐘)
1、同桌互相練習向游客介紹廬山的云霧。
2、誰來當小導游,向我們介紹你眼中的廬山云霧?
四、課堂作業。(15分鐘)
1、朗讀、練習背誦課文。
2、仿照第2、3小節的寫法,圍繞“公園里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寫一段話。
3、讓我們來當小畫家,把廬山云霧畫下來。
五、說板書設計:本文的板書主要抓住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的形態美和“瞬息萬變”的動態美,表達出了作者對廬山的云霧、對祖國壯麗河山深深的熱愛之情。
(附:板書)
千姿百態
14、廬山的云霧 流連忘返
瞬息萬變
《廬山的云霧》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廬山的云霧》是s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本文全文層次分明,共4個自然段。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第一自然段總寫廬山云霧神奇美麗,接著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別具體描寫了廬山云霧的兩個特點: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第四自然段再總寫人們對廬山云霧的喜愛與流連。作者以優美明快的語言,比喻、聯想等手法,描繪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廬山、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本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所寫景物特點鮮明,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文章語言優美,情景交融。根據這篇課文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
2、能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語,能用”流連忘返”造句,能背誦課文。
3、感悟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4、學習第2、3自然段的寫法,仿寫一處景物。
本文語言優美,情景交融,為豐富學生語言積累與情感體驗提供了很好的憑借。因此我把”感悟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同時由于學生語言水平的限制,要在這么短的時間掌握一種構段方式寫出一處景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說”仿照第2、3自然段的寫法,寫一處景物”是教學難點。
二、說學情
在上一冊課文中,學生已接觸過”總分”這種構段方式,及”比喻”這種表現手法。
本文教學要求學生勤動腦、動手、會與別人交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但學生普遍讀書不注意感情朗讀或掌握不夠。也沒養成與人交流探索的習慣。還有就是學生很少出遠門,根本不知廬山云霧到底是什么樣子的,所以要畫出不同姿態的云霧也不容易。
三、說教學方法
《廬山的云霧》是一篇極好的寫景范文,宜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師的作用不單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調控器。教師應做到”導而弗牽”,為學生學習導向、導法、導練、導學。以民主的教風和循循善誘的技巧,把學生引到一種想學、愛學、會學的境地。為此,針對教材的特點,我采用了教師稍加點撥,學生主動自學的”導學式”教學方法。通過一系列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引導學生體會并理解課文的內容。同時,注意情境教學的設計,使學生入情、入境、用情……最終獲得知識與情感的雙豐收。
四、說學法
成功的語文教學策略應該體現以學生為主,以自學為主,以訓練為主,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宗旨。本篇課文教學我讓學生通過”讀、思、畫”感悟廬山美及文章的語言美。
五、說教學程序
根據講讀課文的要求,我準備用兩課時教學本課。首先第一課時學生學會了本課生字,以及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完成了教學目標。
第二課重點分析課文。教學過程分為四步:
(一)、談話導入
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廬山的云霧》,廬山的云霧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下面讓我們細細品味。”接著板書課題。這樣就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導他們理解全篇課文的內容。
(二)、精讀感悟
1、精讀第1自然段
首先指名學生讀這一自然段,可能學生讀的時候,感情把握不準,教師相應指導,接著提問:”在廬山眾多景物中,作者最喜愛的是云霧,你從哪里讀出這點來?”學生不難答出(更,神秘)教師提醒在朗讀時應突出”更,神秘”兩個詞,同時板書:神秘的云霧。
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領悟詞語,進入文章的意境:
確實,廬山的云霧神奇美麗,你們看,在山上游覽,似乎……漫步山道……此時,你們會感覺自己就像……“讓學生做出伸手摸云霧、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樣子。使學生充分感受廬山云霧的神奇美麗。這時用導語過渡到下一自然段的學習:“廬山云霧如此神奇美麗,那么它有什么特點呢?請看第2自然段。”
2、精讀第2自然段
讓學生自由朗讀這一自然段。閱讀并不是被動地接愛,而應成為主動的探索過程,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思考問題: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在下面畫”______”。
(2)。文章哪個詞說出了廬山云霧的特點
(3)。找出比喻句,比喻句中拿什么比作什么?
這樣使學生明確了為什么而讀,要思考什么問題,使學生養成閱讀時動口動筆的習慣。學生交流匯報。教師板書:千姿百態。接著問:”作者是怎樣描寫千姿百態的?請用筆畫出來。”指名匯報,教師根據回答板書:像絨帽,像玉帶,是大海,是天幕。
然后教師小結:這一自然段圍繞中心句,先總寫”廬山云霧千姿百態”,接著具體描述如何”千次姿百態”,這種構段方式叫”總分式”。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繪畫不同姿態的云霧,使他們感受廬山云霧的美及文章語言的美。指名一兩個學生上黑板畫,其他同學在下面畫。通過直觀畫面使他們理解”籠罩、纏繞、彌漫、遮擋”等詞語。然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接著引入下一段的學習:“廬山的云霧還有一個特點,請看第3自然段。”
3、精讀第3自然段
這一自然段結構與第2自然段相同,我讓學生自學為主。輔以引導,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首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并要求他們找出:
(1)中心句
(2)廬山云霧的特點。具體怎么寫?
(3)比喻句,拿什么比作什么?
學生合作交流匯報,教師根據回答板書:
瞬息萬變:眼前的,剛剛還是,轉眼間
明明是,還沒等,又變成
最后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4、學習第4自然段
讓學生齊讀這一自然段。讀完后,教師小結:正因為廬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所以令游客們舍不得回來了。(并板書:流連忘返)我們的祖國風景如畫,你能說一個令你流連忘返的地方嗎?指名學生說說。至此,教學目標2已完成。
(三)、總結
總結貴在升華。我這樣設計結束語:”廬山的云霧變幻莫測,是廬山的一絕,有機會我們可以去領略一下。我們的祖國山河壯麗,像廬山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咱們有興趣可以去領略一下祖國的美好河山。”使學生充滿向往,激起愛祖國山河的感情。完成了教學目標3。
(四)、練習
讀寫結合,寓寫作指導于閱讀教學之中,是許多教師認為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本冊教材訓練的重點。因此我布置了此道練習:
仿照第2、3自然段的寫法,圍繞”公園里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寫一段話。
最后說板書:
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突出教學法重點,一目了然地展現出教學的主要內容,整個板書我努力做到簡潔明了,能加深學生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