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多媒體教學案例(精選15篇)
《狼和鹿》多媒體教學案例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展開想象來理解詞語,領會課文內容。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破壞生態平衡將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一架天平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文。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狼和鹿》。(齊讀課題)
2、出示狼和鹿的圖片。說說你喜歡哪一種動物?為什么?(狼兇殘,貪婪,奸詐,狡猾;鹿乖巧,可愛,漂亮,活潑。)
3、小結過渡:看來,狼和鹿的形象在你們心中是根深蒂固了,人們總是對鹿喜愛有加,對狼痛恨有余。
【設計意圖】俗話說: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一個好的題目常常能為閱讀文本提供諸多資源。這一揭題方式的設計旨在幫助學生充分挖掘本文題目中的閱讀資源,幫助學生把握文本的閱讀重點與閱讀指向,讓學生的認知與文本內容產生強烈的“反差”,以此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在潛移默化中也幫助學生養成了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行為首先應該從閱讀文章的題目開始。
二、導出末端,設置懸念。
1、過渡:凱巴伯森林的居民也和你們一樣的看法,可是后來,他們對狼和鹿的評價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默讀課文最后一段,想想:這時人們用哪兩個詞來形容狼和鹿。
出示: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會發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會被糟蹋得這么慘;同時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傳染病對鹿群的威脅。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3、“功臣”和“禍首”是什么意思?
4、為什么人們喜歡的鹿成了禍首,而人們痛恨的狼卻成了功臣?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凱巴伯森林去查個究竟吧!
三、多項比較,深入探究。
(1)探究森林的變化
1、一百多年前的森林是怎樣的?后來的森林又是怎樣的?
2、請生自由朗讀第一和第三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并在書上寫下自己的體會。
3、交流:
①、一百多年前的森林
出示 :一百多年前的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
a、(出示flash森林圖)這就是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生機勃勃”什么意思?(充滿生命力,充滿活力。)
b、總結:森林里,天空湛藍,湖水清澈,樹木茂盛,花兒鮮艷,一切都那么生機勃勃。讓我們齊讀這句話,一起來感受森林的生機勃勃。
②、可是經過25年之后,凱巴伯森林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快速瀏覽課文,找找相應的句子,用波浪線畫下來。
出示: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似的,綠色在消退,黃色在蔓延。
a、這句話中有一對反義詞,請找出來,它們分別是什么意思?從這兩個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的眼前又出現了一幅怎樣的景象?可以用哪些詞來形容現在的森林?
b、出示現在的森林圖。看到這樣的景象,你的心情如何,請帶著這種心情讀這句話。
(出示森林的對比圖)如此鮮明的變化,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男女生讀 、齊讀)讀到這兒,你心中產生了什么疑問呢?(指名說,如:這一切是誰造成的?同一座森林,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大的變化?)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讀出自己的理解,通過凱巴伯森林的兩次鮮明的對比,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森林的巨大變化,因勢利導,這一切究竟是誰造成的?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這些問題最能表達當時所有學生心中的矛盾,它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起探究的欲望。
過渡:是啊,同一座森林,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大的變化?它的變化是由什么引起的?(鹿群的變化)請同學們讀讀課文,找出有關的語句說一說。
(2)探究鹿群的變化
交流:
1、出示句子:小鳥在枝頭唱歌,活潑而美麗的鹿在林間嬉戲。
師:這時的鹿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活潑,美麗,健康,快樂,) 為什么會這樣?學生回答。
總結:是啊,快樂中存在著危險,嬉戲時也要時刻提防。
a、出示圖片,請生仔細觀察圖片,你認為哪些鹿能脫險,并說說自己的理由?
b、因為不斷遭到狼的暗算,那時的鹿有多少只?(四千只)
c、你能想象一下森林里的其他動物生活得怎樣嗎?
總結:出示圖片,是啊,這時的凱巴勃森林生機勃勃,鶯歌燕舞,鹿群嬉戲,惡狼出沒,快樂與危險同在,進攻與防守并存,但是一切都是那么和諧,美好,讓我們齊讀這一段,感受森林的和諧美好。
2、后來鹿群又發生什么變化?請生再讀讀。
交流:a、數量變化:4千只——10萬只——8000只病鹿
出示: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鹿的王國。它們在這里生兒育女,很快,鹿的總數就超過了十萬只。
(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熟悉的班級人數、年級人數、學校人數的逐層相比較,幫助學生建立起“十萬只”的概念,從而感受到此時凱巴伯森林已經成了鹿的王國了。)
【設計意圖】為了能讓學生理解十萬只數量之多,在教學時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熟悉的班級人數、年級人數、學校人數的逐層相比較,幫助學生直觀地建立起“十萬只”的概念。于是“十萬只”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符號,它已經有了豐富的文本內涵。
出示: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鹿群后來怎么會有那么大的變化?
交流:
出示:可是,隨著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鬧起了饑荒。灌木、小數、嫩枝、樹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綠色植物,都被饑餓的鹿吃光了。
鹿群這時遇到的難題是什么?(饑荒)這里的“一切”指什么?省略號省略了什么?請同學們補充完整。根據學生回答,相機補充。(小草剛剛鉆出地面,就被饑餓的鹿吃光了;小花還沒來得及裝扮森林,就被饑餓的鹿吃光了。)
凡是森林中能吃得到的東西,都被饑餓的鹿吃光了,可是,你還能聽到無數鹿寶寶對鹿媽媽痛苦的哀鳴,它們好像在說:“媽媽,我……”(指名說)
緊接著,更大的災難降臨了,那就是疾病。
出示:緊接著,更大的災難降臨了。疾病像妖魔的地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學到這兒,老師不禁納悶了,鹿好好的,為什么會有疾病?此時,你的心情如何?
b、狀態變化:現在的這八千只病鹿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從哪兒可以看出?
c、那么森林中的其他動物呢?引導學生明白因為森林的消退,食草動物沒有了食物和家園,而食肉動物也連帶受到了影響。
總結:此時的凱巴伯森林荒涼蕭條,死氣沉沉,病鹿奄奄一息,小動物無家可歸,沒有了狼的威脅,鹿群反而失去了快樂,森林反 而失去了和諧,此時的你心情如何?齊讀這一段。
(3)探究狼的變化
1、過渡:那么森林和鹿群的變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呢?(狼的變化)是啊,狼的大量捕殺正是森林和鹿群變化的導火線,當時凱巴伯森林的居民和你們一樣恨透了狼。
2、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從哪兒可以看出人們恨透了狼?
出示:當地居民恨透了狼。他們組成了狩獵隊,到森林中捕殺狼。槍聲打破了大森林的寧靜。在青煙裊裊的槍口下,狼一只跟著一只,哀嚎著倒在血泊中。凱巴伯森林的槍聲響了25年,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總共被殺掉了六千多只。
(交流:從“一個跟著一個,25年,六千多只”中體會人們的殘忍。)
3、再讀“當地居民恨透了狼”這句話時,體會當時人們對狼恨之入骨的心情。(齊讀)
【設計意圖】這部分教學,是由文悟理的關鍵。這一過程的設計,圍繞一個故事:凱巴伯森林中發生的故事;緊扣三組對比:森林、鹿群、狼群前后變化的對比;抓住文中數據的變化,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默讀、個別讀、分角色讀、齊讀等),以及觀看多媒體再現的森林變化前后圖景,探究這些變化的原因以及相互之間的聯系,從而為下一步領悟人們稱狼為“功臣”,鹿為“禍首”的原由奠定了基礎。
(四)尋根究底,總結原因。
1、過渡:當地居民捕殺狼是為了什么?然而事實上像他們預想的那樣嗎?
2、讀最后一段,想想:你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事情出乎他們的預料?(做夢也不會想到,居然,反倒,倒成了。)
出示: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會發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會被糟蹋得這么慘;同時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傳染病對鹿群的威脅。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3、現在,兇殘的狼成了人們眼中的“功臣”,而善良的鹿卻成了人們眼中的“禍首”。你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原因嗎?
4、如果你是當地居民,會想些什么?又會說些什么呢?
出示:如果我是當地居民,會想些什么? ;
如果我是當地居民,會說些什么? 。
【設計意圖】通過對當地居民不同心情和語言的想象,體會他們的情感變化,使學生進一步明白生態平衡的科學道理和重要意義。
四、總結全文,拓展練習。
1、出示一架天平,同學們請看,這是一架天平,這一頭是鹿,另一頭是狼,狼吃掉一些鹿,限制鹿的繁殖,將鹿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保持著天平的平衡;假如我們人為地打破了這個平衡(拿掉一些砝碼)天平就將傾斜,甚至倒塌,必將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現在看來,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誰?(是人類,是人類的無知。)
2、老師從網上的資料中了解到大量捕殺狼這一政策是當時沒過總統羅斯福制定的,他的本意是想保護鹿,但是事與愿違,結果痛心不已,如果羅斯福還沒有下令消滅狼,你是他的總統助理,你會如何勸說?
3、同學們說得有道理,如果羅斯福總統早些聽到這些話,也許就不會出現今天的悲劇。但是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還有一部分人貪婪一時的利益,而不惜破壞生態平衡。(出示補充資料介紹)
(1)白蟻與黑蟻是一對冤家,一旦相遇就會大動干戈,往往出現大兵團作戰的場面。結果常常是黑蟻大獲全勝,白蟻損兵折將,紛紛逃竄。于是,人們用黑蟻來防治毀壞建筑物的白蟻。
(2)山雀和啄木鳥是一對好伙伴。山雀喜歡飛到啄木鳥那兒,在地上等待啄木鳥啄出的蟲子;而啄木鳥由于專心啄樹皮,很容易遭到老鷹的襲擊,于是山雀只要發現老鷹,就會給啄木鳥以信號。
(3)狐貍是令人討厭的家伙,但是如果沒有了狐貍,兔子、田鼠、刺猬的數量就會急劇增多,那么田間的植物和果實就會大量減少。
4、交流身邊發現的破壞生態平衡的例子,并談談你從中明白了什么?
5、是啊,除了狼和鹿,時間萬物都存在著這種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這種平衡關系一旦被破壞了,將會給我們的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愛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和責任。
板書設計: 狼 和 鹿
“功臣” 吃 “禍首”
▽
保護生態平衡
《狼和鹿》多媒體教學案例 篇2
教學目標
1、能自主識字,積累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不僅要關愛、救助動物,有時,也要遵從自然之道,大自然有它自己的生存規律,要懂得怎樣做才能維護生態平衡。
重難點
明白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像的災難。懂得怎樣做才能維護生態平衡。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逐個出示狼和鹿的圖片,在生活中,狼給你的印象是什么?(板書:狼,出示:兇惡、兇殘;)出示:鹿圖,這是什么?在生活中,鹿給你的印象是什么?(板書:鹿,出示:溫馴、美麗、活潑;)(板書:和 齊讀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39、狼和鹿 )
2、同學們,已經預習過課文,課文告訴我們兇殘的狼是森林和鹿的(生:“功臣”),活潑而美麗的鹿卻是森林的(生:“禍首”)
3、兇殘的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活潑而美麗的鹿卻是森林的“禍首”,這到底是什么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看看。
二、森林對比,提出問題
(一)1、(出示圖片)同學們,這就是100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看著圖,你能用自己的語言介紹一下這美麗的森林嗎?
①準備交流(同桌說給同桌聽聽,)②指名交流
2、學生介紹森林。
師:是啊,森林郁郁蔥蔥,小河靜靜地流淌,鳥語花香,多么美麗的森林呀!文中也有寫到凱巴森林的句子,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找描寫森林的句子來讀一讀。(指名回答,師出示句子: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小鳥在枝頭歌唱,活潑而美麗的鹿在林間嬉戲。)誰能將這個句子讀好?(指名讀,點評,齊讀,伴樂朗讀)
(二)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可事隔25年,這座森林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出示:二十年森林變化的圖)
1、快速瀏覽課文,找到描寫二十后凱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指名回答)
2、指名讀:“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出示動漫,理解“蔓延”、 “消退”)
3、師引讀:二十年過去了,整個森林……綠色在……枯黃在……(范紅再讀句子,指名讀,點評,齊讀。)
3、出示:兩種不同森林的圖及句子。伴樂朗讀。
師:這是一百多年以前的凱巴伯森林,(女同學伴樂朗讀這一段文字);這是二十多年以后的凱巴伯森林(男同學伴樂朗讀這一段文字)
(三)同學們,同一座森林,25年前 郁郁蔥蔥,25年后卻是一片枯黃,看著兩幅畫面,此時此刻,你最想問什么?(學生質疑)
1、是呀,同是一座森林,二十多年間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第二、第三小節。(交流:是什么原因使森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指名回答)
師(小結):使森林發生變化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們大量的捕殺狼。(板書:人捕殺狼)
2、人們大量的捕殺狼,是因為美麗而活潑的鹿群后面,(出示句子:常常跟著貪婪而兇殘的狼,它們總在尋找機會對鹿下毒手。那時森林里大約有四千只鹿,它們要時刻提防狼的暗算。)
師:這里有個多音字,我們一起來讀準它【提防dī】,還有另一個讀音【提高tí】
3、狼總是吃可愛的鹿(板書:狼吃鹿),為了保護鹿(板書:保護),美國總統羅斯福還特意頒布了一條“剿殺狼”令。
4、有了法令,人們就肆無忌憚地大量捕殺狼。(出示槍殺狼圖)
5、師引讀:同學們,可愛的、美麗的鹿要被狼吃光了,當地居民(恨透了狼)于是人們大量地地捕殺狼(他們組成了狩獵隊,到森林中捕殺狼。槍聲打破了大森林的寧靜。在青煙裊裊的槍口下,狼一只跟著一只,哀嚎著倒在血泊中。)人們大量地捕殺狼,所以(凱巴伯森林的槍聲響了二十多年,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總共被殺掉六千多只。)再齊讀。
6、引讀:凱巴伯森林的槍聲響了二十多年,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總共被殺掉六千多只。
師:二十多年殺掉了六千多只 ,算一算,平均一年殺死了多少只鹿?(大約300只)
7、使森林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還有另一個原因,是什么?(指名回答)
三、探究誰是森林的禍首
1、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被殺掉了,至此鹿(生:大量繁殖)。(看課本):引讀: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鹿的王國。它們在這里生兒育女,很快,鹿的總數就超過了十萬只。殺狼前,鹿的數量是(四千只),殺狼后,鹿的數量(超過了十萬只)。算一算,鹿一年繁殖多少只?(將近五千只)
2、想象一下,這時候你放眼遠眺,凱巴伯森林是什么?再放眼遠眺,你看到的還是什么?到處密密麻麻的鹿呀,讓我們看看這個景象吧!(出示圖片)
3、鹿群的大量繁殖,會帶來什么后果呢?出示句子(老師請兩位同學來讀句子,其它同學邊聽邊思考。):隨著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鬧起了饑荒。樹木的嫩枝、綠葉、樹皮……一切能吃的都被饑餓的鹿吃光了。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緊接著,更大的災難降臨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4、師:哪位同學來告訴大家,鹿大量的繁殖,會帶來什么后果?(指名回答)
5、是啊,鹿群的大量繁殖,把森林糟蹋得這樣慘。引讀:緊接著更大的災難降臨了。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4、師:八千只病鹿;同學們,超過十萬只的鹿,只剩下八千只病鹿啊,算算,死了多少只?(超過九萬多只)
過渡:多么驚人的數據呀!為什么人們大量捕殺狼后,鹿還會死這么多呢?)
5、聯系課外常識,說說人們大量捕殺狼后,鹿大量死去的原因?(小組討論交流)
用“狼被大量捕殺,鹿死得更多,是因為……”來回答鹿的死因。
6、饑荒帶來的是一個寸草不生,荒涼不堪的森林,饑荒也導致了大批的鹿被餓死。鹿死的原因還有嗎?
四、明理
1、美麗的森林正慢慢地枯黃,活潑可愛的鹿也正陸續地死去,這是多么令人心痛啊!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罪魁禍首是誰呢?此時此刻人們才剛剛醒悟: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而美麗、活潑的鹿卻成了“禍首”。(板書:“功臣”、“禍首” 齊讀第四自然段)
2、狼為什么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聯系上下文,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
3、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這樣就切斷了傳染源,再有,狼要去咬鹿,鹿會怎樣?鹿在逃的過程中,鹿的身體就會怎樣? “生命在于運動”狼要吃鹿,鹿要跑,想想,那四千只鹿是怎樣的鹿?鹿群被控制了,森林就不會被糟蹋得這么慘。所以,狼間接地保護森林。(板書)
3、美麗、活潑的鹿為什么成了“禍首”?( 聯系上下文,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
師:鹿群一旦大量繁殖,成了破壞森林的“禍首”(板書:破壞)
4、鹿是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難道鹿真的是“禍首”嗎?真正的禍首是誰?(人)
5、人們殺狼護鹿原本是讓鹿過上幸福的生活,現在居然讓鹿過上了?(對著板書,讓學生說說,人、狼、鹿三者的關系)這個悲慘的故事是想告訴我們什么?
6、森林被破壞了,最終危害到誰?(人,描紅)
7、學完了這篇課文,你得怎樣的啟示?
小結:故事告訴我們: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像的災難。所以我們要保護生態平衡(板書:保護生態平衡)。
如果我們每一個地球人都能做到保護生態平衡,那么大自然給我們最大的禮物就是地球的美麗和人類的幸福。(出示:地球的美麗和人類的幸福)
8、穿過時光隧道,來到那個年代。如果你是一名環保者或者是羅斯福總統的助理,又或者……你會對他們說些什么呢?(小組討論交流,把你要說的話寫下來。)
五、板書設計
人
捕殺 保護
危 狼 鹿
害 吃
保護 破壞
森林
《狼和鹿》多媒體教學案例 篇3
師: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8課《狼和鹿》,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字詞,讀通了課文,還記得課文的最后一段有這樣兩句話,誰來讀這兩句話。
(出示: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生:讀。
師:讀了這兩句話,有什么疑問嗎?
生:為什么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師:板書“功臣”
生:誰是禍首?
師:板書“禍首”
生:是鹿是禍首。
生:人是禍首。
師:倒底誰是“禍首”? 讓我們帶著我們的疑問再次走進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朗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讀完之后,說一說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
(課件展示凱巴伯森林)
師:眼前的這幅畫面,你還能想到哪些詞來形容這片森林嗎?
生:鳥語花香。
生:樹木成陰。
生:郁郁蔥蔥。
生:美不勝收。
師:小動物們在這片森林里生活的怎么樣?
生:小鳥在枝頭歌唱,活潑而美麗的鹿在林間嬉戲。
生:齊讀(一百多年以前——在林間嬉戲)
師:它們一直是那么悠閑的嗎?
生: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著貪婪而兇殘的狼,它們總在尋找機會對鹿下毒手。那時森林里大約有四千只鹿,它們要時刻提防狼的暗算。
師:狼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樣的動物?
生:貪婪而兇殘的。
生:兇惡的。
生:可怕的。
師:我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那貪婪而兇殘的狼正在對鹿下毒手,在暗算小鹿。那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生:一只鹿掉隊了,狼偷偷的撲上去,一口咬住小鹿的脖子,鹿慢慢地窒息了。
生:一只小鹿正在河邊喝水,狼撲上去,把小鹿咬死了。
師:是一只狼在吃這只鹿嗎?
生:不,有好幾只狼在吃,它們有的咬鹿的腿,有的咬開鹿的肚皮,吃鹿的內臟。
師:血流了一地,真是太殘忍了。狼對人們喜愛的鹿下毒手,進行暗算,人們會說些什么呢?
生:我們一定要把這可惡狼給消滅掉。
生:我們一定要讓鹿過上幸福的生活。
師:當地居民是怎么做的?
生:讀第二自然段。
師引讀:同學們,正因為當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
生:他們組成了狩獵隊,到森林中捕殺狼。槍聲打破了大森林的寧靜。師:正因為當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
生:在青煙裊裊的槍口下,狼一只跟著一只,哀嚎著倒在血泊中。
師:正因為當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
生:凱巴伯森林的槍聲響了25年,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總共被殺掉六千多只。
師:這段話中列了哪些數據?從這些數據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 25年,說明時間很長,殺的數量很多。
生:六千多只也說明殺的數量很多。
生:一只跟著一只……
師:一只跟著一只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殺的速度很快。
師:真聰明。請大家一起把這些數據讀一讀。
生:讀數據。
師:是啊,有組織,速度快,時間長,殺的數量之多,簡直就可以稱之為——
生:斬盡殺絕。
師: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把居民對鹿的愛之深,對狼的恨之切給讀出來吧。
生: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這時候,狼被除了,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你是當地居民,你會說什么呢?
生:這下可好了,鹿不要再擔心狼對它們下毒手了。
生:我們可是做了件大好事啊!
師:鹿的天敵被人們殺了,這下可好了,多輕松自由呀!森林成了鹿的——
生:王國。
師:它們在這片森林里生活得怎么樣?
生:它們自由自在。
師:還要提防狼嗎?
生:不要。
師:還要擔心狼對他們下毒手嗎?
生:不要。
師:正因為這樣的自由,所以最后鹿的總數超過了
生:十萬只。
師:我們眼前仿佛出現了這成千——
生:上萬。
師:不計——
生:其數
師:數不——
生:勝數
師:的鹿,想象一下,這時候你放眼遠眺,凱巴伯森林是什么?
生:是一片枯黃。
生:是許許多多的鹿。
師:再放眼遠眺,你看到的還是什么?
生:還是鹿。
師:密密麻麻的鹿呀,讓我們看看這個景象吧!
(課件展示)
師:它們遍布森林的每個角落,實在是太——
生:多了。
師:想想狼被殺之前是多少只鹿?
生:四千只鹿。
師:鹿群竟然從四千只增長到十萬只,這數字實在是太——
生:可怕了。
師:同學們,這么多鹿,最后只剩下多少只?
生:八千只病鹿。
師:其他鹿到哪去了?
生:死了。
師:死了多少只?(用豎式板書100000—8000=92000)
生:九萬兩千只。
師:說到這里,老師覺得心情非常沉重,面對這一組懸殊的數字,你想問什么?
生:這些鹿為什么會死呢?
師:出示自學要求 (1)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鹿為什么會相繼死去?(2)同桌交流:鹿為什么會相繼死去?
師: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鹿為什么會相繼死去,然后同桌交流。
生: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生:同桌交流。
師:行間巡視。
師:誰來說鹿死去的第一個原因?
生:鹿是病死的。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生:鹿是餓死的。
師:你從課文的哪兒看出來的。
生:可是,隨著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鬧起了饑荒。灌木、小樹、嫩枝、樹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綠色植物,都被饑餓的鹿吃光了。
師:十萬只鹿,一個凱巴伯森林怎么夠吃呢?鮮嫩的草地早已成了光地,饑餓的鹿群只能吃帶刺的灌木,灌木吃光了它們就吃——
生:吃小樹、嫩枝
師:就連難以下咽的樹皮也吃光了,一切能吃的都吃光了,可是你還能聽到無數的小鹿對媽媽可憐的哀鳴——
生:媽媽,我好餓。
生:媽媽,我要吃。
師:無數的小鹿在哀鳴——
生:媽媽,我餓,我餓……
師:真是可憐的小鹿!可是鹿媽媽望著光禿禿的森林,只能深深地嘆息,無奈地搖頭。
師:(出示句子:“整個森林……蔓延”)
師:這個句子里面有一對反義詞,哪一組?
生:消退——蔓延
師引讀:一年過去了,綠色在——
生:消退。
師:枯黃在——
生:蔓延。
師:十年過去了,綠色在——
生:消退。
師:枯黃在——
生:蔓延。
師:二十年過去了,整個森林——
生:像著了火一樣,
師:綠色在——
生:消退
師:枯黃在——
生:蔓延。
師:多么凄涼的景象啊!凱巴伯森林一片悲涼,同學們,鹿相繼死去,還有一個什么原因?
生:鹿是病死的。
師:能找到課文中的句子說說嗎?
生: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出示“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生:齊讀。
師:為什么狼被捕殺之前,疾病沒有在鹿群中游蕩蔓延呢?
生:病鹿跑得慢,一下子就被狼吃掉了。
師:原來森林里的四千只鹿是什么樣的?
生:健康的鹿。
生:強壯的鹿。
生:活潑而美麗的鹿。
師:現在這八千只病鹿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生:被病魔纏身的鹿。
生:無精打采的鹿。
生:被病魔折磨得沒法生活的鹿。
生:奄奄一息的鹿。
師:鹿的慘狀你能讀出來嗎?
生齊讀: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師:同學們,這八千只病鹿,它怎能不回憶昔日與狼共處的生活呢?
(出示森林對比圖片)
師:看著由蔥綠變得——
生:枯黃
師:由生機勃勃變得
生:死氣沉沉
師:的森林,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非常難過。
生:我感到非常痛心。
生:我感到非常失望。
師:是啊,這是多么地讓人失望、傷心、難過、痛心呀!讓我們帶著這些感悟讀讀這段話。
生:(齊讀第三自然段)
師:請女同學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男同學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從“可是”開始朗讀,在讀之前,我想問一下,第一自然段應該讀出森林的——
生:生機勃勃。
師:第三自然段,應該讀出森林的——
生:死氣沉沉。
師:眼看鹿一只跟著一只地死去,蔥綠的森林變成了一片枯黃,人們揪著心在痛,同學們,你們想,當地居民這時候又會說什么?
生:我真后悔啊,不該殺狼啊!
生:早知道這樣,我們就不殺狼了。
生:真沒想到好心辦了壞事啊!
師:(出示句子: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地“禍首”。)
生:齊讀。
師:請同學們默讀第四自然段,找出誰是功臣?誰是禍首?并且用“因為……所以……”來回答。
生:因為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會發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會被糟蹋得這么慘;所以狼是功臣。
生:因為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會發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會被糟蹋得這么慘;同時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傳染病對鹿群的威脅。所以狼是功臣。
師:那誰是禍首呢?
生:因為人們特意要保護鹿,而把狼給殺了,所以人是禍首。
生:因為人們為了保護鹿,卻殺了狼,使鹿群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所以成了破壞森林,毀滅鹿的禍首。
師:從“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誰是禍首?
生:鹿是禍首。
生:表面上看鹿是禍首,但人類是幕后黑手。
師:大自然中各種事物它都是有一定聯系的,就像課文中說的狼要吃鹿,鹿要吃樹一樣,那么,狼和鹿它就像一架天平,這個平衡我們把它叫做生態平衡。板書:生態平衡。
生:齊讀。
師:如果你是當地政府,面對慘狀,你會采取什么措施?
生:我會種些草,種些樹,讓鹿不再餓死。
生:我會再弄些狼放進凱巴伯森林。。
師:你真聰明,跟美國總統羅斯福想得一樣。在1995年,“引狼入室”的計劃終于得以實施,美國政府從加拿大運了一批野狼放入了凱巴伯森林。現在凱巴伯森林又恢復了生機。來,為凱巴伯的重生鼓掌。
生:光引進狼還不夠,森林里都是病鹿,還要幫鹿看病,然后再種些草,這樣這些鹿才有的吃。
生:還要植樹造林。
師:同學們想得真周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破壞生態平衡,那是人類在自掘墳墓,如果我們無視自然,人類就會自己走向滅亡,為了人類能永久居住在這個地球上,我們應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平衡吧!正所謂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吧!
出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生:齊讀
師:我們不光要把這句話讀到心里,還要落實到行動上。
師:下課。
《狼和鹿》多媒體教學案例 篇4
一、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字詞,掌握本文出現的多音字。
★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從人們肆意殺鹿,貌似護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通過觀看圖片和音視頻資料,聯系生活實際,說說生活中自己該怎么做?進行習作練筆。
二、教學重點:
1、通過鹿群變化的對比,森林狀態的對比,弄清狼和鹿的關系,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2、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插圖和音視頻資料展開想象,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匯報、互評,領會課文內容,拓展升華主題。
三、教學難點:
通過誦讀,觀察插圖和音視頻資料,領悟人們為什么稱狼為“功臣”?稱鹿為“禍首”?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四、教學準備:
課件 習作本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示課題
1、你能說說鹿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嗎?(生答后,師出示課件)它的天敵是什么動物呢?(出示狼的圖片)說起狼,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2、是啊,當鹿遇上狼,情況會怎樣呢?狼一定是鹿的天敵嗎?在人們心目中狼是不折不扣的大壞蛋,鹿則給人美好的感覺,可在今天的故事中,狼變成了森林的“功臣”鹿倒成了破壞森林的“禍首”,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凱巴伯森林看看吧。
3、請大家聽我講講這個故事。(放“狼和鹿的圖片音樂”)
4、師:剛才老師講的就是第幾課故事?(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檢查詞語:(出示)
凱巴伯 繁殖 蔓延 下毒手 貪婪 消退 特意 捕殺 傳染 居然 蔥綠 傳染病 威脅 禍首 妖魔
2、個別讀、小組讀、師生正音、齊讀。簡單理解詞語:
繁殖 蔓延 下毒手 貪婪 傳染病 威脅 禍首 妖魔
3、多音字選音:(出示)
那時,森林里大約有四千只鹿,它們要時刻提(tí dī)防狼的暗算。
在青煙裊裊的槍口下,狼一只跟著一只,哀嚎著倒(dǎo dào)在血(xuè xiě)泊(pō bó)中。
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dǎo dào)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4、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精讀課文,品讀詞句
1、請大家打開書,大聲地讀讀這篇課文,讀完后與同桌交流一下你讀懂了什么?(學生大聲讀,讀完后同桌互相交流)
2、自由讀課文,思考問題。(課件出示)
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狼鹿共存,狼時刻尋找機會對鹿下毒手,當地居民為了保護鹿群,大量的捕殺狼,但是不是消滅了人人討厭的狼,鹿就可以無憂無慮的生活呢?請用你喜歡的方式帶著以上問題去讀讀課文,到課文中去找找答案。(課件出示)
3、你能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來填一填嗎?指名交流。(課件出示)
句子的意思。(課件出示)
人們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
狼被捕殺前,( )的鹿在林間( )。
4、這美好的情景怎么讀呢?指導學生朗讀感悟。(個人讀,4人小組讀,全班讀。)
5、由于狼的貪婪兇殘,為了保護鹿群,為了保護這片美好的森林,人們向狼開槍了,狼一個跟著一個哀嚎著倒在血泊中,狼被捕殺后,鹿群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狼被捕殺后,( )的鹿在林間( ),
6、還是這道題,這時該怎樣填呢?你為什么這樣填呢?(生交流匯報)
7、真想不到,捕殺了狼以后,竟會造成嚴重的饑荒和疾病的流行,轉眼間,森林被破壞的一塌糊涂,真令人痛惜啊!該怎么讀呢?選擇表現這一情景的句子,用“——”畫出,讀一讀。(指名讀,同桌練讀。)
8、善良的人們怎么也不會想到,他們的好心居然辦了壞事,鹿的急劇變化,也給森林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默讀讀第一、三自然段,看看原本美麗的森林在狼被捕殺前后有什么不同?用“——”把有關句子畫下來。(學生邊讀邊畫)
9、師:找到了嗎?誰來說一說?指名交流。(課件出示)
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
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師:前后的森林在顏色上有什么不同嗎?畫出表示顏色的詞。(蔥綠、綠色、枯黃)
師:想象一下蔥綠的森林和枯黃的森林里是什么樣的情景?(指名交流。)
課件出示:蔥綠的森林和枯黃的森林圖片。
這樣的森林應該怎么讀呢?指導學生朗讀感悟,引導生進行對比。(指名讀,同桌互相讀,師范讀。)
10、同一座森林啊,100年間為什么會發生這樣大的變化呢?默讀第四自然段,聯系上下文,體會下列在森林中過度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同時也是毀滅自己的“禍首”。
分小組討論交流后,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師引導生互評。
你怎么理解狼是“功臣”,鹿是“禍首”的?什么是“功臣”?為什么說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禍首”是什么意思?鹿為什么變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11、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想想辦法,怎樣才能讓黃森林變成綠森林呢?(學生討論交流)師板書:保持生態平衡
12、總結: (自然界的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不論他們是朋友或是敵人,我們都不能破壞這種聯系,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所以我們不光要保護鹿,還應該保護所有生物。)
(四)課后拓展。
課后寫一篇讀后感
《狼和鹿》多媒體教學案例 篇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展開想象來理解詞語,領會課文內容。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明白破壞生態平衡將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破壞生態平衡將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助學預案:
1、指導通過看報,查資料,社會調查,上網查詢等方式,獲得“生物圈”、“生物鏈”、“動物相關相克”、“動物適者生存”等知識,讓學生初步感悟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道理。
2、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破環生態平衡的事例,比如“人類大量捕殺青蛙,使田間的害蟲越來越多,影響農作物的生長。”“人類濫砍亂伐樹木,引起沙塵暴,使鳥類無處生存。”等等,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學習新課打下基礎。
3、課堂上,通過讓學生讀懂人們為了保護鹿而消滅狼,反而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使小學生進一步領悟到不同生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道理,從而梳理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4、課后組織學生召開“保護生物鏈”的主題班會,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到郊外為鳥巢搭窩,植樹等活動,把維護生態平衡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在社區內進行“保護生態平衡”的宣傳。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詞語,認讀
蔥綠 消退 保護 生機勃勃 功臣
枯黃 蔓延 捕殺 災難降臨 禍首
2、用這些詞語說說課文的內容。
3、你們能用最后一組詞語說一句話嗎?
課文中就有這樣的評價,打開課文找一找,找到后,把它畫下來。
生讀文,找句子。師巡視指導。
誰愿意把找到的句子讀給大家聽一聽。
讀了這話,你有疑問嗎?(是呀,在我們的印象中,狼貪婪而兇殘,是應該消滅的大壞蛋,而鹿活潑而美麗,是我們應該保護的對象。可是,課文中卻這樣評價狼和鹿。)
4、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讓我們打開課文,找一找,鹿是怎樣破壞森林,禍害自己的?(生讀書思考)
二、森林前后對比,理解鹿是破壞森林的禍首的原因
1、我們一起來看看,鹿破壞后的森林是怎么樣的?(交流)
2、出示圖片、“灌木、小樹、嫩枝、樹皮……”一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消退”、“蔓延”等詞語的意思,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讀出來嗎?
生練讀——指名讀
3、森林之所以為變成這樣,都是因為——
4、那以前的森林是怎么樣的,讀課文找一找。
(出示蔥綠的森林圖)理解“蔥綠”、“生機勃勃”
指導讀。指名讀。齊讀。體會森林的美好。
5、曾經的森林是生機勃勃,可現在的森林呢?讀:灌木……
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說鹿是破壞森林的禍首。
三、鹿群數據對比,理解鹿是毀滅自己的禍首的原因
1、緊接著,更大的災難降臨了。(比較句子):
(1)疾病在鹿群中傳播。
(2)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
2、請用筆在文中劃出鹿發展變化的數字。
面對這一組懸殊的數字,老師心情沉重,你們有何感受或者想問什么?
3、鹿為什么會相繼死去?帶著問題再讀課文,同桌討論。
4、指導讀。鹿的慘狀你能讀出來嗎?
5、現在你說說鹿是( )的禍首?
四、反思真正的禍首
1、曾經活潑的鹿,怎么就成為禍首呢?和小伙伴商量一下。
作為幸存下來的鹿,看到自己的親人,朋友,不是餓死,就是病死,心里有什么感受呢?真正的禍首是誰?是人的什么行為?
2、小組合作學習第2段。
要求:讀——交流讀懂了什么——再讀
3、學生交流。
4、想一想,如果狼會說話……
五、回歸整體,明白道理。
1、是啊,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啊!讀:“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
是啊,這是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狼居然是森林的功臣,板書:“功臣”“禍首”
你還能從這句話的哪兒可以看出人們想不到?
2、齊讀第4段。理解狼是功臣的原因。
3、師:學到這里我們把書合上,如果現在就是凱巴伯森林里的僅存的狼、或者是鹿,或者是當地的居民現在你想說什么呢?出示:
假如我是一只鹿
假如我是一只狼
假如我是凱巴伯森林的居民
4、森林中不能沒有鹿,也不能沒有狼。這就好比是一架天平,天平的這一端是狼,另一端是鹿,狼鹿共存,使天平保持平衡,這個平衡我們把它叫做生態平衡。六、總結升華,拓展閱讀
1、當凱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明白這一點時,為時已晚,他們多想讓凱巴伯森林恢復當年的生機勃勃呀,你來給他們出出主意,好嗎?
2、讀一讀美國政府的方案。“引狼入室” (從1995年開始,美國從加拿大引進一些野狼,分批投放到凱巴伯森林中,讓競爭來促進鹿群的生存,讓生物之間的互相制約給凱巴伯森林注入新的生機。)
3、狼和鹿的故事告訴我們: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僅僅根據我們人類的好惡去判定動物的善惡,有時會犯嚴重的錯誤。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課后老師推薦大家讀這樣的兩篇小短文:《蛇與莊稼》、《鲇魚和沙丁魚》
七、板書設計
狼 和 鹿
“功臣” “禍首”
教材簡析:
《狼和鹿》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個關于生態平衡的故事。課文講的是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的居民為了保護鹿群,捕殺兇狼反而造成了森林饑荒、疾病流行。全文按“平衡——失衡--道理”的思路來構思全篇,寓自然科學知識于生動的故事中,通過形象的描述,具體的數據告訴人們深刻的道理。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像的災難;真正的愛是尊重,尊重自然生態,尊重一切的規律。
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本文教學設計以質疑啟發學生閱讀,在文本資源的整合和多層次的閱讀過程中感悟形象,明晰道理,繼而鼓勵學生深思文本深層的意蘊。
《狼和鹿》多媒體教學案例 篇6
《狼和鹿》教學反思
狼是兇殘的,鹿是溫和的,狼是大壞蛋,鹿是人們憐愛的對象.這是我們在童話故事里了解到的狼和鹿,那么在現實的森林中,狼和鹿是怎樣各自地生存著呢 它們之間有著什么聯系呢
在教學《狼和鹿》這篇課文的時候,我采用了一系列對比,讓學生獲得更加分明的感受,進行了以下引導:
一,狼與鹿的對比
學文前,我先讓學生齊讀課題,再讓他們談談"你是喜歡狼,還是喜歡鹿 "學生都認為狼兇殘,鹿溫和,狼令人們痛恨,鹿被人們喜愛.對比很明顯.接著,我又讓學生讀文章最后一小節,在這里凱巴伯森林的災難使狼和鹿換位了.狼居然成了制約鹿群過度繁殖,消滅病鹿的"功臣".鹿呢,卻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大壞蛋",如此變化又形成鮮明對比,啟示人們必須保護自然生態平衡.
二,凱巴伯森林的前后對比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改變呢 "問題提出來,學生興致勃勃地自由讀文,感受凱巴伯森林原先"一片蔥綠,生機勃勃,小鳥在枝頭歌唱,活潑而美麗的鹿在林間嬉戲."雖然"鹿群的后面,常常跟著貪婪而兇殘的狼.0它們總在尋找機會對鹿下毒手",但一旦成了鹿的"自由王國",凱巴伯森林中的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生態失衡造成惡果.
三, 鹿群變化的對比
凱巴伯森林原有"活潑而美麗的"鹿4000只,自從人為地殺掉6000多只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鹿的總數迅速超過了10萬只,翻了15倍.當"森林中鬧起了饑荒","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時,鹿又急劇地死去6萬只,不久就剩下8000只病鹿.這里的對比鮮明,點明了生態失衡所造成的悲劇.
鮮明的對比,觸目驚心的數據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生態平衡是多么重要.課文通過狼和鹿之間的故事告訴人們,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破壞了這個聯系,就破壞了生態平衡,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我想到利用課外擴展,讓學生收集有關人類破壞生態平衡的事例,在班上進行交流,比如"人類大量捕殺青蛙,使田間的害蟲越來越多,影響農作物生長.""人類濫砍亂伐樹木,引發沙塵暴,使鳥類無處生存."等等,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又讓他們更真切地認識"生態平衡"的概念,更加自發地去保護生態平衡.
《狼和鹿》課后反思
《狼和鹿》是一篇關于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通過講述凱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為了保護鹿群,大量捕殺狼和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愿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的故事,告誡人們:自然界各事物之間都有著內在的聯系,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后果。全文共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狼鹿共存,狼總在尋找機會對鹿下毒手。第二自然段寫當地居民大量捕殺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第三自然段寫災難逐漸降臨到凱巴伯森林這片鹿的王國。第四自然段寫人們做夢也沒想到,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課文層次清楚,寓自然科學知識于生動的故事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認知。故事真實,說服力強,通過形象的描述、具體的數據,向人們解釋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這篇課文計劃兩個課時完成,我上的是第二課時,采取了對比的教學方式,抓住三個對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閱讀、探究,體會課文內容,明白文章所蘊含的道理,圓滿地完成了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一)森林變化的前后對比
在復習導入之后,我請同學們快速找出描寫凱巴伯森林的句子,并用波浪線勾畫出來。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文,很快學生找出描寫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句子。我相機出示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圖片,請同學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讀。然后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認識20多年后的凱巴伯森林。(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而20多年后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真實的畫面再現,圖、文的鮮明對比給了學生強烈的沖擊。看得出,同學們的內心深處被觸動了。他們的朗讀聲中流露出了對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喜愛,還有對25年后荒涼的凱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在對比中引發學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0多年間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鹿群變化的前后對比
這部分教學活動,我用數字比較的方法展開教學。通過對比朗讀、引導學生對比第一自然段、三自然段鹿群數量及生存的狀態,想象變化的情景,體會災難的嚴重。凱巴伯森林原有“活潑的美麗”的鹿4000只,自從人為地殺掉六千多只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鹿的總數迅速超過了10萬只,翻了25倍。當“森林中鬧起了饑荒”,“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時,鹿又急劇地死去6萬只,不久就剩下8000只病鹿。這里的對比鮮明,點明了生態失衡所造成的悲劇。鮮明的對比,觸目驚心的數據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生態平衡是多么重要。課文通過狼與鹿之間的故事告訴人們,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破壞了這個聯系,就破壞了生態平衡,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這樣的對比,學生印象深刻,體會更加透徹。
(三)狼鹿異位的對比
第四然段是文章的難點,這個教學環節我請學生用找一找“功臣”和“禍首”分別指的是誰,為什么?學生理解的很深,都知道真正的禍首其實是人類,因為人類的干預,使得生態失去了平衡。
以上三個對比,層層遞進,引導學生品讀詞句和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及蘊含的深刻道理,在學習中受到思想教育。
感覺在整節課中時間沒有安排好,學生自主探究、互相交流時間過少,使得后面時間稍微寬松。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不斷探索、創新,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更加完美。
《狼和鹿》多媒體教學案例 篇7
學習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通過誦讀,從人們隨意殺狼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今天,老師想讓大家用自己的話來給我們描述一下我們非常熟悉的兩種動物的特點。(出示圖,板書:狼、鹿)說說你喜歡哪一種動物?
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發生在狼和鹿的身上,讓我們借助課文一起走進凱巴伯森林,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中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你有什么好的辦法?
檢查讀書情況,個別學生分段讀。
三、緊扣詞句,研讀課文
1、(出示圖)同學們看,這就是100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看著這圖畫,你想用什么詞來形容它呢?
2、課文是怎樣來描寫100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呢,輕聲地讀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把描寫森林的句子用直線畫下來,再讀一讀。
3、出示:“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該怎樣讀好這句話呢?指名試讀,評價,齊讀。
4、從你們的朗讀中可以看出大家都十分喜歡這座美麗的森林。經過25年后,凱巴伯森林卻有了很大的變化。(出示圖)快速瀏覽課文,找找相應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
出示:“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齊讀。看到這枯黃的森林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吧!指名讀,齊讀。
5、生活在其中的可愛的鹿呢?它們又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老師發現課文中有3個數字是描述生活在凱巴伯森林中的鹿數量的,你們找到了嗎?(板書:四千 十萬 八千)為什么在數量上會有這么大的變化?請同學們分組學習,找到原因。
6、分組學習,交流反饋。
7、我們看看課文中分析的和大家的意見一不一樣。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出示句子:(1)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2)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為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邊讀邊想:為什么兇惡的狼變成了“功臣”,而可愛的鹿卻成了“禍首”?怎樣讀?
四、提升感受,總結全文
1、齊讀全文,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
2、今天,我們兩次來到了凱巴伯森林,在被毀的森林里我們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處,不應該隨便消滅它,自然界就如同一架天平(師畫天平),必須保持平衡,才能使各種生命得到合理的發展。今天回家后,請小朋友們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明白這個道理,好嗎?
板書設計:
? ? ?
19 狼 和 鹿 三千 十萬 八千
“功臣” “禍首”
吃
狼 鹿
《狼和鹿》多媒體教學案例 篇8
一、教材分析
《狼和鹿》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一單元由《你必須把這條小魚放掉!》、《狼和鹿》、《放飛蜻蜓》三篇課文組成,這三篇課文都是關于人和大自然的,每課側重點不同。《你必須把這條小魚放掉!》告訴人們要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社會規定,《放飛蜻蜓》激發學生要保護有益動物,《狼和鹿》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關于生態平衡的故事。凱巴伯森林的居民認為貪婪而兇殘的狼威脅著美麗而活潑的鹿的生命,為了保護鹿群,在25年內,捕殺了6000多只狼與其它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愿違,鹿群繁殖過多超過十萬只,造成森林饑荒,疾病流行,鹿大量病死,兩年內死去六萬只,到1942年只剩下八千只病鹿,而且森林也被嚴重破壞了。凱巴伯森林的居民沒有意識到看似善良的舉動,卻是違反了大自然應有的規律,成為破壞森林、毀滅鹿群的禍首。這個故事告誡人們:自然界一切生物總是相互制約、相互依存,隨意破壞生態平衡,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后果。課文寓深刻的哲理于鮮明生動的故事中,通過形象的描述、具體的數據、鮮明的對比,向人們揭示一個深刻的道理。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新教材的特點,從學生的實際發展需要出發制訂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23個生字,會寫10個,認識 2個多音字。結合課文理解“功臣”和“禍首”,歸納出稱狼為“功臣”,鹿為“禍首”的原因。
2、能力目標:通過畫面對比想象、具體數字感受破壞生態平衡將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進自己的想象和感想復述課文。
3、情感目標:讓學生懂得遵守自然事物之間內在的規律,增強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根據以上目標,將課文劃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重點通過畫面對比想象、具體數字感受破壞生態平衡將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通過朗讀懂得破壞森林、毀滅鹿群的禍首其實是人,懂得破壞生態平衡將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第二課時重點是通過復述內化語言。
二、教法學法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涌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本課采用的學法是:
1、 對比質疑:讓學生在自身對狼和鹿的認識和課文中稱狼為“功臣”,鹿為“禍首”的對比中,提出疑問。
2、 自主學習:圍繞問題默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讀一讀句子談談感受。
3、 合作探究:在探究中感知課文內容,感受災難。
4、 讀中感悟:讀一讀、想一想、比一比、說一說、議一議多種方法揉合在一起,感悟破壞森林、毀滅鹿群的禍首其實是人,是人違反了大自然應有的規律,破壞了生態平衡。
本課文的故事生動而寓意深刻,三年級學生一般無法一下子透過現象捕捉本質。針對這一點,本課采用的教法是:
1、 對比法:教學中抓住兩組鮮明的對比森林前后的對比和鹿群前后的對比,在對比中感受災難,在對比中找出狼、鹿、森林之間的聯系。
2、 想像法:讓學生從形象的圖片和具體的數字中想象災難。
3、 創設情境法:為學生創設說話、復述課文情境。
三、教學過程設計及理論依據
第一課時安排五個教學環節:1、對比設疑,激發興趣2、合作探究,感知內容3、抓住對比,感受災難4、讀中練說,感悟道理5、拓展延伸,感觸生活。第二課時安排二個教學環節:1、練習復述,內化語言2、學習生字,寫字、作業 第一課時
(一)對比設疑,激發興趣
1、板書課題后學生讀題
2、學生說說“狼”和“鹿”給自己的印象。學生會說狼兇殘,鹿溫順美麗。
3、這是你們的印象,課文中是怎樣認為的呢?請讀讀課文。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學生的直感與課文形成反差,造成懸念。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這樣的設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認識活動。 (二)合作探究,感知內容
1、 學生初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 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檢查學生課文朗讀情況。
3、 說說課文講的是一個什么故事?
4、 故事中森林和鹿群在一百多年之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讓學生默讀課文畫出能夠看出森林和鹿群變化的句子,讀一讀在旁邊作出批注,在書上留下讀書的痕跡。
5、 小組之間展開交流,讀一讀所畫的句子,議一議發生的巨大變化,感知課文內容。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提出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部分的設計讓學生圍繞問題自讀課文,與文本進行對話,進行感知、理解課文,進行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三)抓住對比,感受災難
這部分設計分兩塊進行一是感受森林變化,二是感受鹿群的變化:
1、 森林的變化:
(1) 指名讀所畫森林變化的句子
(2) 出示句子:
一百多年以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小鳥在枝頭歌唱,活潑而美麗的鹿在林間嬉戲。
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3) 一百多年以前的凱巴伯森林是什么樣的?請讀讀句子想象畫面。引導學生想象出森林里美麗的景色和動物們美好的生活。學生讀句子想像畫面時,可能會僅僅想像句子中描寫到的景色,此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想像句子中沒有寫到的美好景象。比如:天空藍湛湛的,鋪滿新綠的草地上,野花競相開放,小河波光粼粼。通過這些想加深感受森林的生機勃勃。
(4) 出示圖片加深感受,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2句。
(5) 后來森林變成什么樣呢?出示圖片學生說說看到的,理解“消退”、“蔓延”再談談此時自己的心情,再讓學生帶著悲傷的心情讀這句話。學生說看到的景象時,引導和森林以前的景色對比說,小樹、野草、野花都不見了蹤影,小河干涸,到處塵土飛揚想像森林綠色消退,枯黃蔓延的情景。
2、鹿群的變化:
(1)指名讀所畫鹿群變化的句子
(2)出示句子:
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鹿的王國。它們在這里生兒育女,很快,鹿的總數就超過了十萬只。……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 了六萬只。 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3)鹿群有什么變化?學生會說出數字上的變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說出鹿群生活狀況的變化。
(4)教師這樣問:光是數量在變化嗎?一百多年以前鹿群的生活狀況是怎樣的?引導學生想像鹿群雖然要時刻提防著狼,但生活中沒有饑餓、沒有疾病。后來鹿群的生活狀況又是怎樣呢?引導學生想像凱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國時,起初鹿是自由自在地生活。可時間一久饑餓和疾病就纏上了鹿群,它們沒有東西可吃,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最后讓學生帶著悲傷讀這句話。
這部分設計引導學生在兩組鮮明對比中,通過圖片、想象、朗讀感受災難。指導學生進行的多處想像,為復述課文打下基礎,避免學生背課文似的復述。 (四)讀中練說,感悟道理
1、同學們,森林和鹿群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呢?此時學生會說出是因為凱巴伯森林的居民捕殺了狼。
2、凱巴伯森林的居民做夢也不會想到,學生讀這兩句話。
3、為什么稱狼為“功臣”,鹿為“禍首”呢?學生自由讀第4小節,練習說話。
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因為————————————————————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因為——————————————— —————。
通過說話讓學生明白狼和鹿和森林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
4、是啊,狼和和森林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凱巴伯森林的居民只看見貪婪而兇殘的狼威脅著美麗而活潑的鹿的生命,卻沒看到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他們捕殺了狼,無意中讓鹿成為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請再讀讀這兩句話。
5、鹿是真正的禍首嗎?真正的禍首是誰?為什么?此時,通過前面的感受和鋪墊,學生會說出因為人們捕殺了狼,鹿的生活安逸、舒適,沒有危險,從而導致繁殖過多,產生饑荒和疾病。再讓學生說說他們錯在哪里?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人們因為不知道大自然自身的規律,好心做了壞事,讓學生明白不應該破壞生態平衡。
6、現在凱巴伯森林的居民來到你們中間,你們會對他說什么呢?這個環節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的認識不停留在人捕殺了狼這表面現象上,而應該認識到問題的本質,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
這部的設計通過教師的語言渲染,讓學生在讀中練說,認識一次比一次深刻,由狼是“功臣”、鹿是“禍首”的認識上升到人是“禍首”的感悟,明白大自然有它應有的規律不能隨意破壞。 (五)拓展延伸,感觸生活
1、同學們,在我們生活中像凱巴伯森林的居民這樣的人有很多,人們由于不明白大自然有她自身的規律而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老師講述故事《老鼠和兔子》。
2、你知道哪些這樣的事。學生交流。
3、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違反大自然規律,破壞生態平衡其實只是不愛護大自然的一種方面。學生欣賞圖片。
4、看著這些圖片,現在你最想對人們說的一句話是什么?讓學生設計愛護大自然的公益用語。 工具性是語文課程的一大特點,學生對愛護大自然的認識不應停留在保護生態平衡上,應該是更多方面。這部分設計在拓展中延伸,指導學生行為,使情感得到升華。 第二課時
(一)練習復述,內化語言
同學們,凱巴伯森林的居民因為活生生的事實明白了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可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還不明白這一點,正在肆意地破壞大自然,請你們以狼和鹿的故事讓人類明白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為了讓你的故事具有說服力,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圖。請大家對著圖講講這個故事。講的時候多用課文中優美語句和精彩句段,并用上具體數據。加進自己的想像和感想。
著名教育家胡克英在《談談兒童的智力活動方法》一文中是這樣闡述復述的:“復述是很重要的基本功,不但標志著、而且促進著閱讀能力的發展,而且作用于寫作能力的提高——通過復述使孩子吸收著書面的美好語言形式和內容的思想感情。”本課要求學生復述課文,針對平時教學中學生復述往往是背誦課文的形式,我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并配以圖片讓學生復述時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二)學習生字,寫字作業
《狼和鹿》多媒體教學案例 篇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功臣”和“禍首”,懂得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1、使學生明白為什么狼是“功臣”,而鹿是“禍首”。
2、增強學生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導入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8課《狼和鹿》。在大家印象中,鹿是什么樣的?(用文中的詞說“活潑美麗”),而狼又是什么樣?(用文中的詞說“貪婪兇殘”)。正如大家所說,就連有關“狼”的詞都無法掩飾人類對他的憎恨,比如:(出示幻燈)齊讀詞語
狼心狗肺 狼子野心
狼狽為奸 鬼哭狼嚎
引狼入室 如狼似虎
從大家的朗讀中顯然可以聽出我們對狼的厭惡,可在18課的最后一段卻有這樣兩句話,你記得嗎?(出示幻燈)
指名讀,此時此刻,有什么疑問嗎?
2、明確目標。
生質疑,這節課,我們就一同去思考、去解決這個問題!
3、預期效果。
大家有信心解決自己心中的疑問嗎?你有什么好的學習方法值得向大家推薦的?指名說,相信你們一定能出色的完成!
二、民主導學
任務呈現
任務一、理解“功臣”“禍首”
1、自由讀全文,分別用“—”和“﹏”劃出有關森林和鹿群前后變化的句子,標注感受。
2、默讀所劃句子,聯系上下文思考:為什么狼是“功臣”?鹿是“禍首”?
自主學習
生學習,師巡視。
展示交流
交流森林變化的句子
1、森林(前):出示句子:一百多年以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
理解“生機勃勃”,聯系上文“蔥綠、鳥兒、鹿的語句”。
指導朗讀,出示圖片:這就是那一百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看上去郁郁蔥蔥、生機勃勃!讓我們再讀讀這句話。
師過渡:可是,25年后,凱巴伯森林還是那樣有生機嗎?
2、森林(后):出示句子: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齊讀,讀了這句,同學們再想想那曾經的一片蔥綠,曾經的生機勃勃,你想說什么?
引讀,是啊,整個森林像_________,綠色在________,枯黃在________。
交流鹿的變化
1、鹿群(前):出示句子:小鳥在枝頭歌唱,活潑而美麗的鹿在林間嬉戲。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著貪婪而兇殘的狼,它們總在尋找機會對鹿下毒手。那時森林里大約有四千只鹿,人們要時刻提防狼的暗算。
指名讀,你們覺得鹿群的生活怎樣?理解“嬉戲”
齊讀
2、鹿群(后)交流:這是一群( )的鹿。
A 這是一群(饑餓)的鹿。
出示句子:凱巴森林從此成了鹿的王國。它們在這里生兒育女,很快,鹿的總數就超過了十萬只。可是,隨著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鬧起了饑荒。灌木、小樹、嫩枝、樹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綠色植物,都被饑餓的鹿吃光了。
指名讀,他們饑餓到了什么程度?理解“饑荒”
引讀:怪不得整個森林像________,綠色在________,枯黃在________。
齊讀出示句子
B 這是一群(死去)的鹿。
出示句子:緊接著,更大的災難降臨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
指名讀,你看到的是在饑荒中( )的鹿?
默讀,你想說些什么?抓住“僅僅、六萬只”
齊讀出示句子
C 這是一群(饑餓且帶病)的鹿。
指名讀,同學們,眼前這八千只鹿還和那一百年前活潑而美麗的鹿一樣快樂嗎?誰能想象到他們當時是什么模樣?練習說話:面對著曾經蔥綠的森林變得枯黃,鹿無可奈何,他們有的__,有的__,還有的__。
此時此刻,你是什么心情?讓我們帶著這種無奈、這種惋惜,一起重溫那場悲劇。齊讀3段。
同學們,文中那一串串數字是否吸引了你?
出示課件,感受數字背后的悲劇。
【四千】只(活潑而美麗)的鹿
【超過十萬】只(饑餓)的鹿
【六萬】只(死去)的鹿
【八千】只(饑餓且帶病)的鹿
讀數字,這些數字一定震撼了你的心!現在,你知道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是誰了嗎?出示句子: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而“功臣”又是誰呢?默讀第四段,說一說其中的原因。
出示思考題
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是因為________。
鹿是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是因為________。
任務呈現
任務二、尋找真正“禍首”,維護生態平衡。
默讀全文,想想:你認為真正的“禍首”是鹿群嗎?說說你的感想。
自主學習
生默讀,思考。
展示交流
1、你認為真正的“禍首”是鹿群嗎?
指名讀,引導學生聯系第2自然段。
出示句子:當地居民恨透了狼。他們組成了狩獵隊,到森林中捕殺狼。槍聲打破了大森林的寧靜。在青煙裊裊的槍口下,狼一個跟著一個,哀嚎著倒在血泊中。凱巴伯森林的槍聲響了25年,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總共被殺掉6千多只。
讓我們再次感受那維持了25年之久的血腥場面,齊讀。
2、談談你的想法。
三、檢測導結
人類的所作所為,現在看來是那樣的殘忍,那樣的不堪入目。在整個故事中,人類才是真正的禍首啊!
1、目標檢測。
“功臣”本義是指對某項事業有特殊功勞的人,在文中是指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禍首”本義是指禍患的主要人物,在文中是指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其實,我認為整個故事中真正的“禍首”是________。
2、結果反饋。
自己思考,同桌互說,全班交流。
3、總結。
這堂課中,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把你的收獲分享給大家,好嗎?
師總結:其實,就像大家所說,生物界存在著一種平衡關系,就像一架天平。一頭是狼,一頭是鹿。如果沒有外界的干擾,他們始終保持平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態平衡”。相信大家能尊重大自然這份寶貴的生態平衡,讓我們做保護生態平衡的“功臣”!
《狼和鹿》多媒體教學案例 篇10
一、說教材
這是蘇教版第六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從內容和體裁看,它們都是記敘文,文體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可讀性強。值得注意的是這篇課文是關于“人與動物”的故事,但不僅僅局限于此,更要以此為視角反觀“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有著深厚的思想內涵。
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可以用六個字來概括:平衡—失衡—啟迪。具體來說,課文介紹了凱巴伯森林生機勃勃,鹿在林間嬉戲,而狼卻跟在后面,準備下毒手,正因為如此,當地居民恨透了狼,覺得要去保護弱小者,紛紛去捕殺了狼以及其他一些鹿的天敵,沒有了狼,鹿大量繁殖,他們能吃得到的綠色植物都被鹿吃光了,森林遭到破壞,鹿也逐漸消失,狼和鹿之間的關系介紹得較清楚,告誡人們:必須認識到自然界各種事物間的內在聯系,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后果。但同時在狼與鹿之間的關系背后,也折射出許多耐人尋味的地方,如:
(1)人與狼和鹿之間的關系,狼吃鹿是一種必然的自然規律,人們去殺狼從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觀來看消滅更殘忍的動物本因是正確的,但從現狀來看,他們原本正確的行為卻恰恰是錯誤的,真正這種“不平衡”的制造者是誰呢?就是我們人類;
(2)在狼和鹿之間的關系背后,顯現出人類的傲慢和無知,當然這一點就三年級小學生的認識水平還遠遠達不到,因此在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時要把握以下幾點。
知識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會復述課文。
能力目標:理解課文重點內容、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自主閱讀課文的理解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1)理解狼和鹿之間的關系、知道狼吃鹿是大自然生態平衡的必然規律;
(2)理解人與狼和鹿之間的關系,體會自然界中各種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懂得破壞生態平衡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3)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避免以后好心做壞事的事情發生。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狼為什么會成為森林中鹿群的“功臣”,鹿為什么成為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2)懂得狼吃鹿是一種必然的自然規律,人們原本“善良”的行為使森林遭到破壞、鹿群減少,從而明白人與自然的關系。
二、說學法、教法:
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會學”,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根據教材和學生認知水平,主要讓學生能學會自讀自悟法、討論探究法,使學生學會讀書,通過學生的說、讀、思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啟迪學生智慧、升華情感,初步形成正確的生態觀。
對比法——這篇課文為了揭示一些深刻道理,采用了一系列對比的方法:
(1)森林狀態的前后對比, 一是生機勃勃,一是蕭條無比;(2)鹿群要死的前后對比,一是活潑美麗健康,二是頻臨滅絕,疾病纏身;(3)狼鹿易位的對比,一是對鹿痛恨之極,對鹿愛護有加,一是狼成了“功臣”,鹿成了“禍首”
緊緊抓住這三處對比,讓學生明白狼和鹿之間的關系,形成保護生態平衡的價值趨向。
想象法——想象大森林前后變化的景色,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由圖入手,看正面說美學圖文結合展開想象,通過學生回憶的描述,深深地體會到凱巴伯森林的前后變化之大,僅僅是因為狼的消滅嗎?潛移默化地滲透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探究法——“狼成了‘功臣’,鹿成了‘禍首’。”這句話應該是這篇課文的重點語句,抓住這句話,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深入探究為什么說狼成了“功臣”,鹿成了“禍首”呢?研究根本何在,學生在矛盾的情緒和迫切知道真相的需要支配下,積極主動地參與探討,抓住這個重點語句來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朗讀法——抓住課文中的三處對比的描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前后的變化,一喜一悲,人們后悔莫及的心情,促進內化,深深地體會出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三、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狼和鹿》,(學生齊讀課題。)文中有很多詞語,你們還認識嗎?(出示課件詞語):
蔥綠 捕殺 饑荒 疾病 提防 血泊 消退 傳染
開火車讀。
想著詞語的意思來讀,你會讀得更好!
【設計意圖:引導孩子們讀出畫面,培養孩子們邊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2、誰能選擇其中一個或者幾個詞語說一說與課文有關的內容?
【設計意圖:根據中年段的年段目標,要求學生盡量多運用詞語說說主要內容,同時也兼顧各個學習層次的學生。】
3、看來同學們學得很扎實,還有一組詞,認識嗎?(出示課件第二組詞語:功臣 禍首)誰來讀讀這兩個詞語。你能說說它們的意思嗎?
這兩個詞都有雙引號(出示課件雙引號),你們知道“功臣”、“禍首”分別指誰嗎?(板書:“功臣”“禍首”)
3、過渡:狼怎么會成為保護森林的功臣的呢?鹿怎么成了“禍首”了呢?讓我們再次走進100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板書:?)
【設計意圖:二組詞塊的設計,既是對上節課內容的回顧,又為切入本節課的學習埋下伏筆。】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寫森林的句子并劃下來。
指名回答。(課件出示第一句)。齊讀。
2、想象:凱巴伯森林是怎樣的生機勃勃呢?誰能結合書上的語句或展開想象說一說。
(課件出示句子與畫面:小鳥在枝頭……)齊讀。(課件出示畫面)
還有哪些小動物會怎么做呢?仿照課文中的句式說一說。
(出示課件句子配畫面):小鳥在枝頭歌唱,(活潑而美麗)的(鹿)在林間(嬉戲),( )的( )在林間( )……
動物們生活得無憂無慮,森林充滿了生機,。讓我們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課文第一句。(課件出示第一句有畫面)
【設計意圖:抓住本自然段的總起句:“一百多年以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通過想象動植物的生長、生活情景,想象森林的一片和諧。】
3、狼在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怎樣呢? 作者是怎么寫的呢?請大家仔細讀第一自然段,劃出描寫狼的重點詞語。(貪婪 兇殘 下毒手 暗算)
你從這些詞語體會到人們對狼怎樣?讀出感情。(課件出示句子)
(教師評價,補充“下毒手、暗算的理解。)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人們對狼的態度,為下文人們的破環行為做了鋪墊。】
4、盡管這樣,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還是一片蔥綠、生機勃勃。
齊讀第一自然段,體會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的和諧。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森林的和諧,初步體會自然的生態平衡。】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過渡:(出示課件句子):當地居民恨透了狼。你從哪里可以看出?輕聲讀第二自然段。
2、學生討論交流(出示課件)當地居民恨透了狼。他們組成了狩獵隊,到森林中捕殺狼。槍聲打破了大森林的寧靜。在青煙裊裊的槍口下,狼一只跟著一只,哀嚎著倒在血泊中。凱巴伯森林的槍聲響了25年,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總共被殺掉六千多只。
(“一只跟著一只” 說明狼死的速度快,“槍聲響了25年”,說明捕狼的時間久。“六千多只” 說明死的數量很多。)
3、有組織,速度快,時間長,數量多,當地居民真是恨透了狼。讓我們再來讀好這一句。(課件出示:當地居民恨透了狼。)
4、過渡:一個“透”字寫出了當地居民對狼仇恨到了極點,幾乎把狼斬盡殺絕。
【設計意圖:抓住“當地居民恨透了狼”這一句,通過關鍵字詞來體會人們對狼的仇恨態度與破環森林和諧行為。】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過渡:(出示課件句子)引讀:凱巴伯森林從此……它們在這里生兒育女,很快,鹿的總數就超過了十萬只。
2、十萬只,25年間,鹿的數量整整翻了25倍!然而,人們沒想到的是,災難就逐漸降臨到這片鹿的王國。鹿遇到了怎樣的災難?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劃出有關的語句說說。
3、感悟朗讀“饑荒”片段。
(1)指名讀(出示課件句子):隨著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鬧起了饑荒。灌木、小樹、嫩枝、樹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綠色植物,都被饑餓的鹿吃光了。
(2)師創設情景:沒有了狼,鹿群大量繁殖,森林中首先鬧起了饑荒。十萬只鹿,一個凱巴伯森林怎么夠吃呢?鮮嫩的草地早已成了光地,饑餓的鹿群只能吃帶刺的灌木,灌木吃光了它們就吃(小樹),小樹也吃光了,它們只好吃(嫩枝),就連難以下咽的樹皮也吃光了。可是你還能聽到無數的小鹿對媽媽苦苦地哀求。學生回答。(餓,太餓了 還有吃的嗎 ?)
真是可憐呀!可是鹿媽媽望著光禿禿的森林,只能深深地嘆息,無奈地搖頭。
誰來讀好這句話? 評價:仿佛看到了一群饑餓、可憐的鹿。
【設計意圖:試圖構建一個濃郁的情感場,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抓住學生一顆顆柔軟的心,將學生自己平時極其餓的情景激活,在這樣的體驗后,再來品讀饑荒的句子,學生就能自然入境,從而讀中悟情。】
(3)而此時,(出示課件句子):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學生齊讀。
你能想象一下此時的森林是怎樣的情景嗎?(句式引導:森林中不見了……不見了……不見了……只見光禿禿的黃土。)
【設計意圖:通過句式引導:森林中不見了……不見了……不見了……只見光禿禿的黃土。引導學生想象:破環生態平衡將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小結:所有的綠色植物都在慢慢地消失 ,而枯黃在不斷蔓延,到處一片荒涼的景象。(出示課件畫面)。
此時此刻,能說說你的心情嗎?指名學生說說,讀讀。
(評價:我感受到你內心的痛苦了 可惜 著急)
4、感受災難之二:疾病。
(1)引讀:饑荒過后,還有更大的災難呢!(出示課件句子)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
(2) 一提到妖魔的影子,你會有什么感覺?(可怕)鹿群走到哪,疾病就跟到哪,真可怕。
還有哪個詞語看出疾病的可怕呢? (游蕩)真是無處不在,揮之不去。(多可怕啊!)
邊理解邊指名讀,讀出可怕的語氣。
疾病像妖魔的影子,多可怕!鹿群束手無策,多可憐!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課件出示,引讀)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5、前后對比
(1)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以平均每天300多只的數量在死亡啊。真是太慘了,這里曾經是鹿群生活的天堂啊!(出示圖片1):森林蔥綠,到處生機勃勃!可是現在呢?(出示圖片2)森林枯黃,到處死氣沉沉。分組讀畫面上的句子。
(2)為什么以前森林那么蔥綠,而現在卻是這樣的枯黃呢?是什么原因呢?請大家靜下心來想一想,然后和同學討論討論(學生討論,老師點撥)
因為森林中沒有了狼,導致森林里鹿大量繁殖。4000——100000
沒有了狼,鹿太多,森林的植物不夠吃,造成饑荒。沒有了食物,病鹿就增多了。最后,又有10000只到最后的8000多只病鹿。
過渡:看來沒有了狼,帶給森林和鹿群的后果是多么嚴重!這是人們做夢也沒有想到的。
【設計意圖:抓住課文中的插圖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激起情感的差異,點燃孩子們思維的火花,激發探究的欲望,引導深入探究問題的實質,從而突破教學的難點。】
五、學習第四自然段。
1、(出示句子):人們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2、從哪兒也能看出人們做夢也沒有想到?(居然)誰能讀出意想不到的語氣來?指名讀。
3、為什么說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自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找出文中有關語句,用“ 因為……所以”來說一說。
我們合作讀好這段話。第一句話齊讀,第二句前半部分女生讀,后半部分男生讀。
3、那么誰是禍首呢!(出示課件句子)引讀: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4、究竟誰是真正的禍首呢?說說為什么?(人類大量捕殺狼)板書:人類
5、小結:本來在美麗的大森林里生活著鹿和狼,維持著生態的自然平衡。可是,因為人類憑著自己的喜好,大量的捕殺了狼,破壞了生態平衡。(板書:破壞生態平衡)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說:真正的禍首也是我們人類。
六、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同學們,如果你是凱巴伯森林的居民,你現在最想說什么?你會怎么做?
2、我們來看看美國政府是怎么做的。
(出示小資料)為了挽救滅狼帶來的惡果,美國政府制定了“引狼入室”計劃。1995年,從加拿大運來野狼放生到凱巴伯林區,森林又煥發勃勃生機。瞧,這就是如今的凱巴伯森林。(課件出示)
3、同學們,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僅僅根據我們人類的好惡去判定動物的善惡,有時會犯嚴重的錯誤,森林不僅需要鹿,也需要狼。齊讀課題。同學們,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課后老師推薦大家讀這樣的小短文:《蛇與莊稼》。
【設計意圖:讓孩子們在讀懂文本語言,初步感悟狼和鹿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道理之后,將學生閱讀的視角引向課外,投注進自己生活的世界。推薦學生閱讀與文本故事相似的材料《蛇與莊稼》,既鞏固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感悟,幫助學生豐盈“生態平衡”這一本來陌生的概念,更有利于發揮文本對于學生的育人功能。】
七、作業:
1、復述課文。
2、再搜集一些有關生態平衡的故事,與同學交流。
板書設計: 狼 和 鹿
“ 功臣”“禍首”
人類 破壞生態平衡
《狼和鹿》多媒體教學案例 篇11
教 師 姚月琴 授課班級 三(1) 學科 語文 時間 5、18 課 題 18、《狼和鹿》 課時 2 課型 閱讀 學校 主課題 提高“新昆山人子女”德育實效性的研究 個人研究 子課題 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情感體驗的研究 目標要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展開想象來理解詞語,領會課文內容
3.通過誦讀,從人們隨意殺狼護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課題研究目標 通過誦讀,從人們隨意殺狼護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平衡的道理。 教 學 過 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在你的印象中狼是什么樣的?(兇殘、兇惡、貪婪)鹿又是什么樣的?(美麗、活潑、善良)
2、從你們的剛剛的表情中看出,大家都恨那貪婪、兇殘的狼,而喜歡美麗可愛的鹿。但是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卻驚愕地發現課文中有這樣兩句話。
【出示】①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②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禍首”是什么意思?
3、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使狼成了“功臣”,而鹿卻成了“禍首”呢?就讓我們一起到狼和鹿曾經生活過的凱巴伯森林尋找答案。
二、研讀課文(感受森林變化)
1、輕聲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把描寫森林的句子用直線畫下來,再讀一讀。
2、指名讀:“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出示句子
師:“生機勃勃”什么意思?由“生機勃勃”,你想到了哪些景象?
該怎樣讀好這句話呢?指名試讀,評價,齊讀。
3、出示圖片。這是100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經過25年后,凱巴伯森林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快速瀏覽課文,找到再次描寫凱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
4、指名讀:“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出示句子、圖片
讀著這句話,看著這幅圖,你的心情如何?有什么感想?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吧!指名讀,齊讀。
三、深入探究(感受狼與鹿的變化)
(一)狼的變化
1、是呀,同一座森林,25年間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讀讀課文,找到原因。
點撥:原來,狼被大量捕殺是森林前后變化的導火線。為什么要捕殺狼呢?誰能用書中的話回答?指名說。
2、這里說狼對鹿下毒手,進行暗算,想想看,狼會對鹿下怎樣的毒手,進行怎樣的暗算?和你以前讀過的那些故事、材料聯系起來。
3、狼對人們喜愛的鹿下毒手,進行暗算,人們會說什么?
4、當地居民是怎樣捕殺狼的?放聲讀讀第二小節,看看從這段文字里,你能讀懂什么?交流:捕殺數量之多情景殘忍。
5、狼一只跟著一只,哀嚎著倒在血泊中,這是一個怎樣的場面?
6、鹿是一起倒下去的嗎?一只一只,用了25年。誰能再讀讀這段話,把剛才的悲慘的、凄慘的、血腥的場面讀出來,還有那么長的時間,要讀好。
(二)鹿的變化
1、狼被殺掉了,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你是當地居民,你會說什么了呢?正如當地居民所想的一樣,這一片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自由王國)自由王國還可以說成(自由世界、自由天堂)出示句子
2、鹿沒有了狼這一后顧之憂,它們在這一王國里會怎樣的自由呢?(學生自由表達)
3、教師引導:是呀,沒有了后顧之憂,他們餓了可以……渴了可以……累了可以……困了可以……
教師小結:總之,在這一自由王國里,它們可以自由地散步,可以安心地睡覺,可以毫無約束地生兒育女。
4、于是,鹿的總數一下子就超過了十萬只。出示:很快,鹿的總數就超過了十萬只。25年前,鹿還只有四千多只,現在一下子猛增到十萬只,是當年的25倍。想象一下,這時候你放眼遠眺,凱巴伯森林是什么?再放眼遠眺,你看到的還是什么?還是鹿,密密麻麻的鹿呀,讓我們看看這個景象吧!(出示圖片)
5、凱巴伯森林真的永遠成了人們心中鹿的自由王國了嗎?幾年過去了,結果又怎么樣呢?(出示:可是,……八千只病鹿。)
6、默讀。討論:鹿為什么相繼死去?
①餓死。(哪些句子說明它們沒有吃?不是有一片森林嗎?怎么被餓死?鹿太多了,它們吃了灌木就吃(吃小樹)吃了小樹又吃(吃嫩枝)吃完了嫩枝甚至去吃(樹皮)吃完了樹皮還會去吃?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這時候讓你畫上凱巴伯森林,森林會是一番什么景象?師出示句子:“整個森林……蔓延”這個句子里面有一對反義詞,哪一組?(消退、蔓延)綠色是一點點消退的,還是突然消退的。師引讀:一年過去了,綠色在……枯黃在……十年過去了,綠色在……枯黃在…… 二十年過去了,整個森林……綠色在……枯黃在……
多么凄涼的景象啊!凱巴伯森林一片悲涼,同學們,鹿相繼死去,還有一個什么原因?
②病死。(為什么二十多年前疾病沒有在鹿群蔓延?)
7、因此,短短的幾個冬天,十萬只鹿只剩下八千只,而且是病鹿。此時,如果讓你在這幅畫面上畫上這八千只病鹿,這些鹿可能會是什么樣子?
8、多么悲涼的畫面!你能通過朗讀表達這份悲涼嗎(指導朗讀。)
四、對照感悟
1、在這份悲涼中,鹿怎能不回憶起昔日“與狼共處”的生活呢!(出示并齊讀第一自然段。)
2、男女生分別讀昔日的凱巴伯森林與今天的凱巴伯森林。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好,讓我們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感受到了凱巴伯森林的生機和它的災難、悲慘,面對著現在狼被除,鹿也慘敗,森林也枯黃的景象,當地居民又會說什么呢?
3、為什么狼反而成為了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為什么鹿又成為了破壞森林和毀滅自己的“禍首”?你能不能用“因為……所以……”來回答呢?自由讀課文最后一段思考。
4、同學們,鹿想當這個“禍首“嗎?真正的“禍首”是誰?老師從網上的資料中了解到大量捕殺狼這一政策是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制定的。羅斯福當初做出決定,本意是想保護鹿,但事與愿違,結果痛心不已。
5、同學們,如果你是當地政府,面對慘狀,你會采取什么措施?
6、同學們,生物間有一種平衡關系,就像一架天平,一頭是狼,一頭是鹿,如果沒有外界干擾,它們始終保持平衡,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態平衡。(板畫天平;板書生態平衡)
如果一旦某一方遭到人為的破壞,就像狼被無止盡地殺死,天平必將傾斜甚至是倒塌,必將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狼和鹿》這篇課文就是一幕慘痛的悲劇!這無疑給人類敲響了“保護生態平衡”的警鐘!(板書:保護)
7、“保護生態平衡”齊讀,再次大聲呼吁。請同學們把這六個字永遠記在心中!
過渡:盡管人們如此不斷地大聲疾呼,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總一部分人貪婪一時的利益,而不惜破壞生態平衡。下面我們就來看兩則事例,然后談談感想。
五、閱讀資料,交流感受《蛇與莊稼》
《狼和鹿》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體系
這是蘇教版第六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從內容和體裁看,它們都是記敘文,文體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可讀性強。值得注意的是這篇課文是關于“人與動物”的故事,但不僅僅局限于此,更要以此為視角反觀“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有著深厚的思想內涵。 2、教材內容
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可以用六個字來概括:平衡—失衡—啟迪。具體來說,課文介紹了凱巴伯森林生機勃勃,鹿在林間嬉戲,而狼卻跟在后面,準備下毒手,正因為如此,當地居民恨透了狼,覺得要去保護弱小者,紛紛去捕殺了狼以及其他一些鹿的天敵,沒有了狼,鹿大量繁殖,他們能吃得到的綠色植物都被鹿吃光了,森林遭到破壞,鹿也逐漸消失,狼和鹿之間的關系介紹得較清楚,告誡人們:必須認識到自然界各種事物間的內在聯系,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后果。但同時在狼與鹿之間的關系背后,也折射出許多耐人尋味的地方,如: (1)、人與狼和鹿之間的關系,狼吃鹿是一種必然的自然規律,人們去殺狼從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觀來看消滅更殘忍的動物本因是正確的,但從現狀來看,他們原本正確的行為卻恰恰是錯誤的,真正這種“不平衡”的制造者是誰呢?就是我們人類; (2)在狼和鹿之間的關系背后,顯現出人類的傲慢和無知,當然這一點就三年級小學生的認識水平還遠遠達不到,因此在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時要把握以下幾點。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會復述課文。
能力目標:理解課文重點內容、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自主閱讀課文的理解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
(1)、理解狼和鹿之間的關系、知道狼吃鹿是大自然生態平衡的必然規律;
(2)、理解人與狼和鹿之間的關系,體會自然界中各種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懂得破壞生態平衡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3)、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避免以后好心做壞事的事情發生。
4、教學重難點:
(1)、理解狼為什么會成為森林中鹿群的“功臣”,鹿為什么成為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2)、懂得狼吃鹿是一種必然的自然規律,人們原本“善良”的行為使森林遭到破壞、鹿群減少,從而明白人與自然的關系。
5、教學安排: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年齡的認知水平,本課教學設想采用兩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把握脈落。細讀課文,深入探究,體會內涵;
第二課時:復述課文,拓展延伸,綜合實踐,提升情感。
二、說學法、教法:
學法
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會學”,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根據教材和學生認知水平,主要讓學生能學會自讀自悟法、討論探究法,使學生學會讀書,通過學生的說、讀、思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啟迪學生智慧、升華情感,初步形成正確的生態觀。 教法:
對比法——這篇課文為了揭示一些深刻道理,采用了一系列對比的方法:(1)、森林狀態的前后對比,
一是生機勃勃,一是蕭條無比;(2)、鹿群要死的前后對比,一是活潑美麗健康,二是頻臨滅絕,疾病纏身;三是狼鹿易位的對比,一是對鹿痛恨之極,對鹿愛護有加,一是狼成了“功臣”,鹿成了“禍首” 緊緊抓住這三處對比,讓學生明白狼和鹿之間的關系,形成保護生態平衡的價值趨向。
想象法——想象大森林前后變化的景色,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由圖入手,看正面說美學圖文結合展開想象,通過學生回憶的描述,深深地體會到凱巴伯森林的前后變化之大,僅僅是因為狼的消滅嗎?潛移默化地滲透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探究法——“狼成了‘功臣’,鹿成了‘禍首’。”這句話應該是這篇課文的重點語句,抓住這句話,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深入探究為什么說狼成了“功臣”,鹿成了“禍首”呢?研究根本何在,學生在矛盾的情緒和迫切知道真相的需要支配下,積極主動地參與探討,抓住這個重點語句來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朗讀法——抓住課文中的三處對比的描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前后的變化,一喜一悲,人們后悔莫及的心情,促進內化,深深地體會出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狼和鹿》教學反思教學中我抓住幾個對比:(一)森林變化的前后對比我請同學們快速找出描寫凱巴伯森林的句子,并用波浪線勾畫出來。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文,很快學生找出描寫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句子。我相機出示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圖片,請同學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讀。然后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認識20多年后的凱巴伯森林。(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而20多年后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真實的畫面再現,圖、文的鮮明對比給了學生強烈的沖擊。看得出,同學們的內心深處被觸動了。他們的朗讀聲中流露出了對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喜愛,還有對25年后荒涼的凱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在對比中引發學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0多年間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二)鹿群變化的前后對比這部分教學活動,我用數字比較的方法展開教學。通過對比朗讀、引導學生對比第一自然段、三自然段鹿群數量及生存的狀態,想象變化的情景,體會災難的嚴重。凱巴伯森林原有“活潑的美麗”的鹿4000只,自從人為地殺掉六千多只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鹿的總數迅速超過了10萬只,翻了25倍。當“森林中鬧起了饑荒”,“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時,鹿又急劇地死去6萬只,不久就剩下8000只病鹿。這里的對比鮮明,點明了生態失衡所造成的悲劇。鮮明的對比,觸目驚心的數據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生態平衡是多么重要。課文通過狼與鹿之間的故事告訴人們,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破壞了這個聯系,就破壞了生態平衡,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這樣的對比,學生印象深刻,體會更加透徹。(三)狼鹿異位的對比第四然段是文章的難點,這個教學環節我請學生用找一找“功臣”和“禍首”分別指的是誰,為什么?學生理解的很深,都知道真正的禍首其實是人類,因為人類的干預,使得生態失去了平衡。以上三個對比,層層遞進,引導學生品讀詞句和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及蘊含的深刻道理,在學習中受到思想教育。
《狼和鹿》多媒體教學案例 篇12
《狼和鹿》是一篇關于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課文雖不是童話故事,但由于課文的主要角色是學生熟悉的兩種動物,而課文以反映社會生活為內容,本身就有很強的情趣性、情境性,能引發思考,所以學生在學習中有濃厚的興趣。
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談兩種動物的特點,說一說自己印象中的鹿和狼,再由此導入課題,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接著,出示閱讀提示,讓學生根據提示自學自悟,將感受深的句子和不懂的畫出后,又引導學生在“100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和25年后的凱巴伯森林”、“鹿數量上的變化”、“兇惡的狼保護林,而可愛的鹿破壞林”這三者存在什么聯系,畫出關系圖。然后進入教學的探究過程,理解課文句子
“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相互關系。”接著再出示質疑問題“為什么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相互關系。破壞會怎樣?”從而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昔日森林和現在森林、鹿群前后變化的句子。創造情景讓學生想象從整體同時也點出本課一個特色:對比手法。最后,談談發生在身邊人類破壞生態平衡的例子,使課堂內容能以延伸。
當然,這堂課也有一些遺憾,以下就這節課中的不足談一談。
首先是朗讀,引導昔日森林與現在森林對比時分角色讀,可學生沒有讀出語氣來,如果教師在之前加以引導學生也許會讀的好些。
在自學自悟中,讓學生抓住了鹿、狼、森林三個關鍵詞,由詞來帶動課文的理解,體會,感覺有些詞講得很到位,學生也都理解了,但是畫起之間關系圖時花的時間長,拖慢了教學進度,乃至教學時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不足。
此外,我在課上的提問過多過細,不利于學生對文章的品讀,而忽略了文字本身,我的提問初衷是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進而服務于朗讀,自讀自悟,但結果并不明顯。
這一節課留給自己的反思很多,爭取在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中不斷的進步。
《狼和鹿》多媒體教學案例 篇13
第18課《狼和鹿》作業設計目標1、正確書寫本課10個生字,結合語境理解詞語。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句子中加引號詞語的意思,并通過感情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3、通過誦讀《狼和鹿》,體會自然界中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系,懂得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經典作業設計案例作業設計設計意圖難易程度你知道哪些描寫“狼”和“鹿”的成語,試著各寫幾個,比比看誰寫的多。 描寫“狼”的: 描寫“鹿”的: 積累有關動物的成語,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建議第一課時使用) ☆☆☆課文直通車。 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 )的狼,( )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們特意要( )的鹿,一旦在森林中( )地繁殖,倒成了( )森林、( )自己的“禍首”。“功臣”本意是指 ,在文中是指 。“禍首”本意是指 ,在文中是指 。當人們知道這一切真相時,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呢?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句子中加引號詞語的意思。(建議第二課時使用) ☆☆☆☆☆讀課文,填數字,說體會。 1、一百多年以前,凱巴伯森林里大約有 只鹿。2、凱巴伯森林的槍聲響了 年,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總共被殺掉 只。3、很快,鹿的總數就超過了 只。4、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 只。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了 只病鹿。讀了這些數字,你有什么感想呢? 通過直觀的數字,幫助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自然界中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系,懂得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建議第二課時使用) ☆☆☆☆☆
《狼和鹿》多媒體教學案例 篇1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1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提”和“難”。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展開討論,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懂得不僅要關愛、救助動物,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借助文中相關句子以及具體的數字,體會狼被捕殺前后,森林以及森林中鹿群的變化。
三、教學難點:
通過第四自然段的描寫,聯系上下文,理解森林被糟蹋、鹿群遭毀滅與狼被捕殺之間的關系,體會出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入課題
1、課件出示狼和鹿的圖片,看圖問:在你心目中狼是什么樣的?在你心目中,鹿又是什么樣的呢?(出示幻燈片一:) 學生集體指認(板書課題:狼和鹿)
2、學生齊讀 究竟在狼和鹿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初讀,認讀生詞
1、師:同學們打開書,請大家認真的朗讀一遍課文,讀之前先來看一看老師給你們提出了哪些要求,(幻燈三)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夠做到。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課文讀完了,那么課文中的詞語你都能正確得讀出來嗎?(幻燈四) 指幾名同學認讀,指導讀音,理解重點詞語,齊讀
(三)由詞入手,感知內容
1、詞語我們都認識了,文章也讀通順了,回憶一下課文,觀察屏幕上的這些詞語,你能判斷出哪些是說狼的,哪些又是說鹿的呢? 學生指出,并用詞語完成屏幕上的句子 “(貪婪)而(兇殘 )的狼 (活潑 )而( 美麗 )的鹿 狼是鹿的( 天敵 )” 在一百多年以前的凱巴伯森林,就生活著這樣的一群狼和鹿。那么它們在大森林里的生活會怎樣呢?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告訴大家?(朗讀課文第一段) (森林:蔥綠、生機勃勃 鹿:活潑而美麗、四千多只)
2、狼是鹿的天敵,他隨時都會對鹿下毒手,那么當人們看到鹿受到狼的暗算,會有什么感受,(難受,同情)課文中的人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幻燈) 問: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居民對狼的態度?(恨透了)又是怎么做的呢?
3、現在好了人們替鹿殺掉了它們的天敵,鹿再也不用提防狼的暗算了,這樣他們的生活是不是就幸福了呢?(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聽起來情況并不好啊,怎么回事呢? 再讀讀課文第一自然和第三自然段,想一想:森林和鹿在狼被捕殺前后有什么不同?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狼被捕殺前 狼被捕殺后 森林 一百多年以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 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 鹿 一百多年前,森林里大約又鹿( )只; 獵人捕殺了鹿的天敵以后,鹿群的總數超過了( )只;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 )只;到1942年,森林里只剩下( ) 為什么森林和鹿會變成這樣呢?是誰造成的呢? 人們為了保護鹿,殺死了六千多只包括狼在內的鹿的天敵。 為什么狼成了森林的“功臣”,鹿卻成了破壞森林的“禍首”?
狼:功臣(對某項事業有顯著功勞的人) 鹿:禍首(引起禍患的主要人物) (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出示關鍵句),看來狼雖然貪婪兇殘,但有了它們,鹿也不會繁殖的過快,也就不用擔心森林被吃光,他們吃掉病鹿,疾病就不會在鹿群中傳播,鹿也不會死那么多,看來他真的是功臣。正是由于人捕殺了狼,才導致鹿的數量增多,森林才會被鹿群糟蹋,沒有了狼吃掉病鹿,才導致鹿感染疾病死亡,正像課文中說的那樣,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罪魁禍首”。
(四)總結,拓展
1、森林中不能沒有鹿,也不能沒有狼。這就好比是一架天平,天平的這一端是狼,另一端是鹿,狼鹿共存,使天平保持平衡,這個平衡我們把它叫做生態平衡。 我們關愛、救助動物是好的,但更應該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我們應該維護生態平衡。 當凱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明白這一點時,為時已晚,他們多想讓凱巴伯森林恢復當年的生機勃勃呀,你來給他們出出主意,好嗎?
2、讀一讀美國政府的方案。“引狼入室”為了挽救滅狼帶的后果,美國政府制定了“引狼入室”計劃。1995年,從加拿大運來野狼放生到凱伯林區,森林又煥發了生機勃勃。
3、看看我們周圍還有那些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呢? “人類大量捕殺青蛙,使田間的害蟲越來越多,影響農作物生長。” “人類濫砍亂伐樹木,使得綠色植被逐年減少,由此而引發沙塵暴和水土流失,影響人類自身生存。”
4、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寫下來。
板書設計 森林 人 狼 禍首 捕殺 功臣 鹿 保護 和 生態平衡
《狼和鹿》多媒體教學案例 篇15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
今天上午我終于上完了學校的優質評選課。說真的心里并不很輕松。因為到底會評上什么樣,不知道,其實我關心的不是名次,而是我的課比以前有沒有進步,哪怕一點進步,我都會很欣慰。
我上了《狼和鹿》這課。這是一課有關生態平衡的故事。通過講凱巴伯森林地區的居民為了保護鹿群,大量捕殺了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結果卻事與愿違,鹿大量病死只剩下八千只病鹿,森林最后變得枯黃。最后人們才意識到狼原來是保護森林的功臣,而人們費了千辛萬苦保護的鹿大量繁殖卻成了破壞森林的禍首。
上這課,我通過課件演示,看圖片、放狼怎樣吃鹿的錄象,渲染了氣憤,讓學生也沉浸在課堂氣氛中,他們和居民一樣恨透了狼,讓他們的感情在恨狼這段達到一個高潮,結果狼死了,森林卻一片蕭條,慘淡,鹿卻減少成了病鹿。他們的心情這時和狠狼有了一個極大的反差,從而啟發他們要保護大自然,不能任意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聽課的老師有人說挺好,有人說一般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嘛。我自己認為有滿意的地方,當然也有感到遺憾的。對于別人的意見我要取其精華,但不可能否定,因為他們提的當然是有他們自己的道理。但我也希望別人也能發現我的閃光的地方,因為我的教學如同剛學說話的幼兒那樣稚嫩,還需要別人的鼓勵,扶持,這樣我
才會有進步。
我堅信,通過我的努力和老教師的指導,我會健壯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