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精選12篇)
15、《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閱、固、調”等6個生字。會寫“堂、鏡、閑”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等17個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從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過程中受到啟發。
3、寫寫自己玩中的樂趣和收獲。
【課前準備】
1、生字詞卡片或制成的電腦課件。
2、師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關資料,拓展“資料袋”的內容。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引述。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同學們平常愛玩什么?爸爸媽媽是怎么對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嗎?
2、學生交流。
3、教師導入。玩耍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的行為,然而在科學史,有許多偉大的發現卻是在玩耍中產生的。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題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書課題并讀題)
4、學生讀題,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
5、教師可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列在黑板上。如:
⑴ 什么是“名堂”?
⑵ 誰玩出了名堂?
⑵ 他玩的是什么?
⑶ 怎么玩的?
⑷ 他玩出什么名堂?
二、初讀感知
1、教師出示自讀要求。
⑴ 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讀準字音,查字典或聯系生活經驗理解詞語,讀通句子。
⑵ 讀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哪些問題?
2、學生自主讀書。
3、檢查自學:
⑴ 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認讀生字情況。
⑵ 出示新詞,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詞語的。
⑶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領悟玩法
1、多遍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2、畫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學生再讀。
3、教師引導: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樣磨鏡片的,他心里會怎樣想?
4、學生交流想象時,教師要注意點撥:盡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為他喜歡,他想用它來看細微的東西,所以他才玩得這么投入。
5、指導朗讀。能用贊賞的語氣讀讀這一自然段嗎?
四、課堂練習,當堂展評
1、練習寫“堂、鏡、閑、待、閱”這五個字。
2、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3、當堂展評。
五、課后活動
搜集并閱讀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聽寫生字詞。
2、用自己的話說說列文虎克一開始是怎樣玩鏡片的。
二、繼續讀書,了解玩出的名堂
1、教師引言:列文虎克就這樣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們繼續學習、研究。
2、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
⑴ 自由朗讀,一邊讀一邊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發現了什么?
⑵ 指名學生多人次朗讀,以使學生盡可能地攝取更多信息,生發感想。
3、交流討論:
抓住以下要點:
⑴ 有新的想法?: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呢?
⑵ 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鏡固定,另一片可以隨意調節。
⑶ 有新的發現:看到了一個平時看不到的“小人國”世界。
4、轉換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這樣改變一下玩法竟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心里會怎樣想?
5、朗讀體會感情。請同學們朗讀“他用顯微鏡觀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體會感情。
⑴ 自由朗讀這部分內容,想想朗讀時應該表達怎樣的感情。
⑵ 感情朗讀,評點交流。
6、表達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發現以后,你想對列文虎克說些什么?(可多人次談,學生交流時教師要畫龍點睛地點撥、肯定)
三、欣賞玩出的名堂
1、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國”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最后一段吧。
2、學生朗讀第五自然段。
⑴ 自由朗讀,一邊讀一邊畫出有關句子,可多遍地讀,另外還可參閱資料袋里的有關內容。
⑵ 指名學生多人朗讀。
3、交流討論:
⑴ “小人國”指的是什么?
⑵ 他究竟玩出了怎樣的大名堂?
4、指名朗讀資料袋里的內容,議議發現微生物對人類的貢獻。
5、再次品讀:對這一段中的標點符號有什么新的發現?(著重體會引號的用法)
四、交流玩中收獲
1、教師引述。同學們平常都愛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獲和啟發,也得到不少的樂趣。下面交流一下我們玩中的收獲好嗎?
2、學生先在小組里交流,然后選出一名同學到臺前介紹。
五、練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或顯示電腦課件中的生字:腿、隨、調、簡、拜、訪、具。
2、學生說說怎樣把這些字寫得正確、漂亮。
3、學生練寫生字,當堂展評。
六、拓展活動
把自己的玩法和收獲寫下,準備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會上講一講。
15、《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抓住3~4自然段,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
2、能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自己的活動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3、情感: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3~4自然段,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明了顯微鏡和發現了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談話導入:玩耍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的行為,列文虎克卻在玩鏡片中有了發現,玩出了大名堂,那么,他玩出了什么名堂呢?輕聲讀課文。
(找出他做了放大鏡;發明了顯微鏡;發現了微生物。)
二、學習2~4自然段
引:列文虎克最早發明了顯微鏡,發現了微生物這個全新的世界,為人類認識地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是怎樣玩的呢?默讀課文2~4自然段,找到相關內容畫下來。
匯報:
1、看門時磨鏡子:
⑴ 他是怎樣磨的?如果是你來磨鏡片,心里會想些什么?
(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我磨會覺得真沒意思,時間太長了,沒耐心了,太枯燥了。)
⑵ 為什么做磨玻璃這么枯燥的事?
① 喜歡。
② 可以用它來看細微的東西或閱讀很小的文字。
⑶ 讀讀第二段和這句。
⑷ 教師小結:
是呀,列文虎克做放大鏡,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目的的。目的是看細微的東西或者閱讀字很小的書籍。列文虎克做成放大鏡后并沒有就此罷手,他越玩越有興趣,玩出了更大的名堂,發明了顯微鏡。我們來看看第四自然段,列文虎克是怎么發明顯微鏡的?你找到哪些句子了?讀讀。
2、把磨好的鏡子放在一起,做成簡易顯微鏡:
⑴ 出示課件兩片放一起的句子:
① 用你的手代表兩片鏡片演示一下怎么放?
② 我們也都玩過玩放大鏡可是我們怎么沒想到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玩呢?這說明列文虎克什么呀?(善于思考)
③ 他看到蚊子的腿像兔子的腿,蚊子的腿什么樣?兔子的腿又什么樣?如果是你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怎樣想?(體會驚訝的心情)讀讀這幾句。
⑵ 出示發明顯微鏡的句子:
① “一片固定,另一片隨意調節”演示一下。
② 由兩片放在一起到一片固定一片調節,這說明列文虎克在玩中是動了腦筋的,他是個什么樣的人?(善于思考)
③ 他在玩中做,在玩中思考,才能發明出顯微鏡,誰來讀讀這幾句。
3、在顯微鏡下發現了微生物世界:
⑴ 在玩中做成了簡單的顯微鏡,列文虎克接下來又會有什么玩法呢?又有什么發現呢?
出示:“他用顯微鏡觀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出示課件微生物圖)
⑵ “居民”又指什么?這“小人國”指什么?
⑶ 假如你是列文虎克,這樣改變一下玩法竟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心里會怎樣想?
⑷ 是啊!列文虎克邊玩邊思考邊觀察,才會有這樣重大的發現。讀讀,體會感情。
⑸ 引:請大家再讀讀課文,結合你剛才學習的收獲,你能試著做做這個填空練習嗎?
列文虎克利用看門時的空閑,把( )的四周( ),做成了( ),用來看( ),或者閱讀( );他拿著放大鏡,左看右看,突發奇想,把兩片( ),其中一片固定,另一片( ),做成了( );啊!他發現了一個( )的( )世界。
⑹ 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發現后,你想對列文虎克說些什么?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1、列文虎克真了不起,他玩出了大名堂。你從哪看出他玩出了大名堂?讀讀第5自然段。
(英國女皇知道了他的發現聘請他為皇家學會會員。連英國女王和俄國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訪他,欣賞他的“玩具”,并從“玩具”里觀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2、“玩具”指什么?
3、他可真了不起!誰來讀讀這段的前兩句。
四、總結
玩耍常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但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現是在玩耍中產生的。讓我們像列文虎克一樣在玩中觀察,在玩中思考,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板書】
15、玩出了名堂
看 顯微鏡
想 微生物
善于觀察 善于思考
【課后小結】
這篇課文講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在玩鏡片的過程中,發明了顯微鏡,通過觀察有了重大發現,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微生物世界。全文貫穿了一個“玩” 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發明創造是在不經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實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過程中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驚世界的名堂。在講課中我始終圍繞著一個問題“列文虎克是怎樣玩的”進行,學生通過對由磨一片鏡片到把兩片鏡片放在一起玩的有關語句的學習感受到了列文虎克善于思考的好品質。通過顯微鏡觀察事物,發現了微生物,感受到了他善于觀察的好品質。微生物圖片的使用使學生提高了興趣,也感受到了列文虎克欣喜、激動的心情。對完出名堂的過程我還設計了填空練習,使學生對發明的過程有一個全面地了解,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最后問你想對列文虎克說些什么?學生自然而然的對他的好品質進行了贊頌,達到了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
15、《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5課《玩出了名堂》是一個有趣的故事。這篇課文緊扣觀察的專題,目的是啟發學生在平時的玩耍、游戲中,如能細心觀察,養成留心觀察的習慣,勤動腦、勤動手,可能會有所發現,從而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從列文虎克玩出了名堂的過程中受到啟發;培養學生邊玩邊思考的良好習慣。
2、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崇尚之情。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明了顯微鏡和發現了微生物的。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有所感悟。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邊玩邊思考的良好習慣及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崇尚之情。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在玩中獲得的樂趣或收獲。
2.了解顯微鏡的知識,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設計意圖
一、 談話導入
1、由“玩”導入
師:看老師在黑板上寫一個字(教師板書“玩”),喜歡玩嗎?
2、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小孩子都喜歡玩。你喜歡玩什么?
3、同學們,其實呀,大人們也愛玩,有的人還玩出了名堂。這節課咱們就一起來讀讀“玩出了名堂”。(板書:玩出了名堂)齊讀課題
讓學生說說自己平時喜歡的游戲和在玩中體會,即從玩中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二、整體感知
(一)、初步感知
播放cai,請同學們仔細聽,聽聽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荷蘭的列文虎克通過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
(二)、 感悟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一讀。自由讀,你知道了什么?
(2)議一議。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你是怎樣看這個問題的?
(3)過渡: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現就是在玩耍中產生的。荷蘭的列文虎克就是其中的一位。你們知道他喜歡玩什么,他是怎么玩的嗎?
2. 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讀一讀。列文虎克喜歡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2)說一說,師板書“玩鏡片”,從哪里看出來的?強調“喜歡”。從中你能體會到什么?有好奇心、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光喜歡還不能玩出名堂。
(3)列文虎克怎樣玩鏡片的?再讀第三自然段
(4)指名讀,指導讀好“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作成放大鏡,用來看細微的東西,或者閱讀字很小的書籍”:
a) 一邊……一邊,從這你能體會到什么?(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b) 別小看這磨鏡片,可不容易呢~~他那時候可沒有先進的機器,就靠自己用
雙手和簡單的工具一點點磨,從這你能體會到什么呢?(突出了“厚”和“薄”,體會列文虎克做事認真)
c) 如果你有一個放大鏡你會用來做什么?體會玩放大鏡的樂趣。
d) 列文虎克也看到這些了,他是用自己磨的放大鏡看到的。你再讀,看看能不
能感受到他當時的快樂?(齊讀)
師小結:列文虎克這樣玩,玩出了什么名堂? 發明放大鏡
3、重點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列文虎克在玩中發明了放大鏡后,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讀第四段
(1)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誰來讀讀?
師板書:兩片放一起 蚊子
一片固定 一片隨意調節
指導讀好“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指導讀出蚊子的腿和兔子腿的對比。驚奇
(2),看看這一次列文虎克又發明了什么?板書:發明顯微鏡
a) 通過發明顯微鏡列文虎克觀察到了什么? 水 牙齒
b) 指導讀好“他用顯微鏡觀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小小的一滴水,我們放到顯微鏡下,里面就有1000多種小生命在歡快的擠來擠去。多神奇的小人國呀!
讀到這你們內心有什么感受,誰再讀讀?(感受此時列文虎克的興奮)。
4、學習第五自然段
師: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國”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
a) 列文虎克玩出什么大名堂了?請讀得最棒的同學讀讀最后一段,其余同學用心聽,這大名堂是什么?
板書:發現微生物
b) 你們知道微生物有哪些作用嗎?(根據搜集的資料談談)
c) 這時你想對列文虎克說些什么嗎?
5、師總結:學到這我們知道了列文虎克通過玩鏡片,發明了放大鏡,顯微鏡,又通過顯微鏡最早發現了微生物,他玩出了名堂,轟動了世界。
走進文本,自讀自悟。
閱讀是讀者個性化的行為,充分的朗讀是理解課文的扎實有效途徑,真正做到在讀中感悟。時時把“玩”與“名堂”緊密聯系在一起。
抓重點詞句理解,體會感情。
理解與朗讀相互融合,促進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延伸到課外學習,激發學生研究探索的興趣。
三、討論探究:
列文虎克為什么能玩出名堂了?(板書:好奇心和求知欲、玩時有目的,注意觀察、動手動腦)
師小結:在玩的過程中,只要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注意觀察、動腦筋,平時不要瞎玩,要有目的的玩,你也能玩出名堂。
給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以自主學習成果激勵成功學習的自信。目的是掌握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四、拓展延伸:
其實,古今中外還有許多像列文虎克那樣在玩中玩出了大名堂的人,你們知道有誰嗎?
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深化認識
五、小結質疑:
學了這課你有什么收獲嗎?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六、小練筆
平時我們都愛玩,讓我們來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
收獲吧!(我玩了……發現了、我玩了……體會到了)
培養口語表達能力,養成常練筆的習慣。
板書設計:
15 玩出了名堂
玩鏡片
發明放大鏡
兩片放一起 蚊子
列文虎克 發明顯微鏡 一片固定 一片隨意調節 水 牙齒
發現微生物
有好奇心 觀察 動手 善于思考
15、《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受他的動手、動腦的好習慣。激發對科學的興趣,培養創新意識。
2、說出自己玩中的樂趣和收獲。
重點難點:
讀出玩的趣味,體會到列文虎克的快樂。
課時安排:兩課時
一、導入新課
1、由“玩”導入
師:看老師在黑板上寫一個字(教師板書“玩”并說筆順),喜歡玩嗎?
2、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小孩子都喜歡玩。你喜歡玩什么?
3、孩子們,其實呀,大人也愛玩,有的人還玩出了名堂。這節課咱們就一起來讀讀“玩出了名堂”。伸出小手和我一起寫課題,不愿意寫的可以靜靜看,老師有沒有把字寫工整、寫漂亮(教師板書課題)從你們的眼睛里,我能讀出你們現在小腦袋瓜里畫滿了一個個小問號:什么是名堂?玩怎么還能玩出名堂?是這樣嗎?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前你們已經預習課文了,自己評價一下,讀得怎樣了?(圍繞是否讀流利、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來自評)要不要再放聲讀讀?在讀的時候,這些生字要注意了指名讀(教師出示詞語)
清閑、閱讀、固定、簡單、千里迢迢、拜訪、玩具、看守、磨薄、待著沒事、隨意調節
指名讀(后面幾個多音字指導讀好)、開火車讀。
2、指名接讀課文,讀后共同評價,并糾正學生沒有讀準確的地方。
3、現在我們來看,誰、玩什么、玩出了名堂?
荷蘭的列文虎克通過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
三、精讀課文
1、列文虎克怎樣玩的?為什么他就能玩出名堂?咱就好好讀讀課文,看看你們能不能從中讀出點名堂。
2、二、三段
下面我們就和列文虎克一起去玩放大鏡
(1)我們現在就走近列文虎克,誰來讀讀第二段?你讀出什么了?一起讀,強調“喜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很重要,但是光喜歡還不能玩出名堂。我們接著往下讀,誰來讀讀第三段?
(2)指名讀第三段。其余邊聽邊想,列文虎克怎樣玩鏡片的。
(3)指名讀,教師板書“磨鏡片”
指導讀好“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作成放大鏡,用來看細微的東西,或者閱讀字很小的書籍”:
a別小看這磨鏡片,可不容易呢~~他那時候可沒有先進的機器,就靠自己用雙手和簡單的工具一點點磨、磨平、磨細、磨薄。你再讀讀這句話~~~~讀文章,眼睛要會抓字,抓住重點的字詞,讀出他后面藏著的意思,那么,你對句子、對文章的理解就一點點深了。
(指名讀)列文虎克曾經磨出比一粒大米還要小的放大鏡,那要多用心去磨呀!(我聽到你突出了“厚”和“薄”,你真的看到了列文虎克在認真研磨鏡片的情景,我們像他一樣讀——學生齊讀)
b如果你有一個放大鏡你會用來做什么?(教師出示在顯微鏡下漸漸放大的手指甲和花朵gif動畫,激發學生的想像)學生練習說話,體會玩放大鏡的樂趣。教師出示課件加強樂趣。
c、列文虎克也看到這些了,他是用自己磨的放大鏡看到的。你再讀,看看能不能感受到他當時的快樂?(自由讀、指名讀)
師:你們真的走近了列文虎克,感受到了他的快樂和認真。
3、第四段
列文虎克呀,他又有新的玩法了——
(1)靜下心來,讀讀第四段,看看列文虎克又是怎樣玩放大鏡的?他看到了什么?可以邊讀邊勾勾劃劃。老師從你讀書的神態,能看出誰讀進去了,用心讀了。
(2)他又有什么新的玩法了,看到了什么?誰來讀讀?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兩片放一起
蚊子
一片固定
水
一片隨意調節
牙齒
指導寫“隨”
你們讀懂了列文虎克是這樣玩放大鏡的了,我請同學再讀第四段,看看通過你們的讀,能不能看到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
(1)指導讀好“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鏡”,突出“又”:你要突出這個字,知道為什么嗎?讀文章,眼睛要會抓字,抓住重點的字詞,讀出他后面藏著的意思。
(3)“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指導讀出蚊子的腿和兔子腿的對比。
(4)指導讀好“他用顯微鏡觀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想不想看看小人國里的居民。跟我來。我用手捧一捧水,我們放到顯微鏡下,啊——這小小的一捧水里就有1000多種這樣的小生命在歡快的擠來擠去。水里有這樣一個小人國,空氣中有這樣一個小人國,我們的手掌里有這樣一個小人國——(教師出示圖片)
多神奇的小人國呀!把自己感受到的讀出來吧!
列文虎克真了不起,郭老師敬佩他,一個看門人,他自己玩放大鏡就發現了一個這樣神奇的世界。我也想讀讀這幾句話,表達我對他的敬佩,可以嗎?(教師讀)
我想此時你們內心也有很多的感受,誰再讀讀?
指名讀。請生讀,感受此時列文虎克的興奮、驚奇。
4、第五段
1)、列文虎克玩出什么大名堂了?請一個讀得最棒的同學讀讀最后一段,其余同學用心聽,這大名堂是什么?
板書:發現 微生物
2)、通過課后的資料袋簡單介紹微生物的作用。
3)、你還從哪里看出是大名堂?在當時的人們也像我們一樣被列文虎克和他的玩具吸引,英國的女王、俄國的沙皇千里迢迢來了。什么是千里迢迢?星期天,媽媽去西城逛街,叫不叫千里迢迢?千里迢迢,路太遠了。
列文虎克是一個看門人,女王和沙皇的權利是至高無上的,而且英國和俄國離荷蘭可不止千里遠,就因為這玩具,女王和沙皇從那么遠的地方來拜訪一個看門人,看看這玩具和這小人國的吸引力大吧?這都是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
5)、理解“名堂”
四、找出玩出名堂的原因。(根據板書,引導學生簡單總結原因,并接連板書:動手動腦
動腦 動手
動手 動腦)
五、回讀全文
1、孩子們,多好玩的故事呀,玩也能玩出名堂,想不想再讀讀這個故事?那好,咱們從頭到尾把這個故事再讀一遍,要讀的有滋有味,再體會體會列文虎克玩出名堂是不是因為這些?可以嗎?
(教師課件隨機出示課文內容)
2、課文給咱們講列文虎克的故事,就是要告訴咱們這樣一個道理(出示第一段),孩子們,一齊讀——
3、開始講列文虎克的故事了,(出示第二段,指名讀)這段雖然只有一句話,但他的作用可不小,就像一座橋,把第一段和下面的內容連接起來了。
4、其他部分指名讀。
六、說名堂
你們的玩呀,和列文虎克就差了那么一點,差什么呢?(請學生思考,并發表自己的意見)等你們長大了,再想起這個問題,會找到適合自己的答案的。
2、老師希望你們對于自己喜歡的事情,能夠玩出大名堂。到那個時候,美國的總統、俄羅斯的總統,爺爺也去看你。老師一定去看看你,也給你寫一篇文章,題目就叫做《玩出了名堂》。
板書設計
玩出了名堂
動手、動腦
動腦、動手
動手、動腦
細微的
蚊子
水、牙齒
磨鏡片
兩片合在一起
一片固定
發現
微生物
一片隨意調節
15、《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 篇5
各位專家、評委:
大家下午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第五冊第15課《玩出了名堂》,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力求突出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深刻揭示文中蘊含的道理,注重語言的品味。凸顯閱讀教學“以讀悟理”、“以讀悟語”的基本特征,引導學生在品詞、品句、品讀中感悟作者表達的妙處。
【教材分析】:本文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列文虎克玩鏡片,之后,做成放大鏡,接著,做出顯微鏡,最終發現了微生物世界,玩出了大名堂。
課文語言表達準確而又生動活潑。
全文貫穿一個“玩”字,字里行間滲透著創新思維的要素,即:興趣、耐心、觀察、思考。
【學情分析】:
1、三年級的學生不大會通過細致的閱讀文本,理清文章的脈絡,概括事件主要內容更是困難。
2、由于年齡小、缺少社會經驗等原因,對于人物品格以及事件中蘊含的道理等內容,學生理解起來也會有較大困難。
3、學生閱讀經驗、方法積累的還不多,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嘗試運用一些簡潔而有效的方法,如:查找資料、聯系上下文、品詞品句、邊讀邊想象等。
基于以上考慮,我們設定如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2、有感情朗讀課文,感悟文中蘊含的道理。
3、引導學生在品詞、品句、品讀中感悟作者表達的妙處。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品詞、品句、品讀,做到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感悟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我們設計本課教學為五大環節。
一、回顧課文內容(3分鐘)
四、品味文章中蘊含的道理——玩出了道理(5分鐘)
二、感受“大名堂”——玩出了成績(12分鐘)
三、感悟列文虎克是怎樣“玩”的——玩出了花樣(15分鐘)
五、聯系生活,深化主題(5分鐘)
一、回顧課文內容(3分鐘)
上課伊始,教師板書:玩。同學們都喜歡玩,老師也喜歡。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名叫“列文虎克”。板書:列文虎克。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玩出了大名堂。板書:名堂。
同學們,你知道“名堂”這個詞在詞典是什么意思嗎?學生發言時,教師依次出示三種解釋:1、花樣;2、成績;3、道理。請同學們好好讀讀書,思考:你覺得哪種解釋更有道理?在文章中找找理由。
根據一般人的閱讀經驗及前測,我們估計選擇成績的學生居多。理由在課文第5自然段,這就自然過渡到下一環節的學習.:感受“大名堂”。
為什么直接切入課文最后,抓住學生觸動最大、印象最深的“名堂”展開讀書交流呢?我們考慮,這樣能夠激起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對列文虎克的偉大發現有充分的認識,對列文虎克本人充滿敬佩,為接下去感悟列文虎克為什么能夠取得如此偉大的發現做好充足的鋪墊。
二、感受“大名堂”——玩出了成績(12分鐘)
(一)名堂是指什么
我們先要幫助學生明確這個大名堂是指什么,可以請同學通過朗讀告訴大家,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成績?
此時,可以利用課件出示幾則微生物的圖片,豐富學生的必要認知,又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感悟名堂之大
緊接著,我們引導學生深刻感受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到底有多大。先請你輕聲自由朗讀這一段下面的文字,學生有所感之后,在討論中教師順學而導。
學生可能會談到這句話:
1、英國皇家學會知道了他的發現,聘請他為皇家學會會員。
我們可以請同學們談談自己對“英國皇家學會”的了解。學生交流資料,豐富必要的認知,當他們知道看門人列文虎克與鼎鼎大名的牛頓等人同屬一個學會時,一定會驚嘆于列文虎克的巨大成就。教師再利用課件動畫演示激發學生讀書熱情,請學生帶著自己的敬佩之情進行朗讀,效果會很好。
學生還可能談到這句:
2、連英國女王和俄國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訪他,欣賞他的“玩具”,并從“玩具”里觀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1)課標指出:三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抓住“拜訪、欣賞”等詞,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感悟到女王和沙皇對列文虎克的尊重以及列文虎克偉大發現的轟動效應。
(2)有些學生還可能會關注到句子中“連……也”句式的強調作用。如果沒有學生提到,我們可以提示:這句話中有兩個字配合起來使用,使得表達效果更好,你能品味出來么?通過比較兩句話表達效果的不同,學生會加深對“言外之意”的理解,同時增強語感能力。
(三)師生合作朗讀,讀出對列文虎克的敬佩之情。
理解到這種程度,有感情的朗讀這一段成為可能。在學生練習之后,可以采取教師引讀,學生接讀的形式。師生合作朗讀,營造富有感染力的“情感場”,可以有效烘托課堂氣氛,加深閱讀體驗。
年少時,列文虎克家境貧寒,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可是他卻……學生接讀“最早發現了微生物,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英國皇家學會知道了他的發現,聘請他為皇家學會會員。
列文虎克就是一個普通的看門人,他的偉大發現卻驚動了全世界,連……學生接讀“連英國女王和俄國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訪他,欣賞他的‘玩具’,并從‘玩具’里觀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三、感悟列文虎克是怎樣“玩”的——玩出了花樣
(一)理清列文虎克是怎樣一步步玩出花樣的
列文虎克的偉大成績在學生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有些同學也認為“名堂”可以解釋為花樣,你們的理由在課文那些段落呢?學生會找到課文2、3、4段講了列文虎克玩的過程。這就進入到了本節課的第三大環節,教師請同學們仔細默讀文章,思考列文虎克一步步玩出了怎樣的花樣?并動筆用序號在書上標出來。
隨著學生的發言,課件出示以下表格:
磨鏡片,做成放大鏡
玩鏡片
玩放大鏡,做成顯微鏡
發現微生物
理清故事脈絡后,我們還要更進一步,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體會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可以請同學們借助這些提示,用自己的話將列文虎克玩的過程說下來。而這就是故事的主要內容啊!之后,教師點評:象這樣好好細讀文章,用簡潔的話語,列出重點情節,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來!這一環節設計,學生既理解了內容,又發展了語言,還體會了學法,凸顯了環節的整合,增強了實效。
(二)細讀感悟,有感情朗讀
接下來,我們就要引導學生細讀感悟,有感情地朗讀了。
尊重三年級學生年齡特點,我們請同學們讀一讀、找一找,列文虎克玩出了一系列的花樣,哪些地方吸引了你?想一想:為什么?
學生也許會對磨制放大鏡這一部分感興趣。
1、這份工作相當清閑,他待著沒事,就一邊看門,一邊磨起了鏡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鏡,用來看細微的東西,或者閱讀字很小的書籍。
我們引導學生從中品味一組反義詞:厚、薄。這一厚一薄,看似簡單,實際上暗含著他多少心血呀。緊接著教師口頭補充列文虎克數十年如一日,耐心磨制放大鏡的相關資料。
通過對詞語的品味,對相關內容的想象,以及資料的補充,學生會想象到制作、觀察的情景,讀起來興趣會提升。同時,學生也會認識到玩中要耐心,有持久性,勤于動手才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樂趣。
學生也許會對做成顯微鏡一段感興趣。
2、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鏡。他突然想到: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呢?他一試,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帶勁,就把一片放大鏡固定,讓另一片放大鏡可以隨意調節,這樣就做成了一架簡單的顯微鏡。
(1)揣摩人物當時的心理狀態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進入課文情境,貼近人物心靈,加深閱讀體驗,豐富讀書感悟。我們可以讓學生想象列文虎克當時心里會怎么想?
(2)我們還可以出示圖片,激起學生朗讀興趣。
列文虎克玩出的花樣還沒有完,終于,一個神奇無比的新世界被他發現了!師生開始討論發現微生物一段。
3、他用顯微鏡觀察水,看見水里有許多小生命擠來擠去;觀察牙齒,看見里面有一種從來沒有見過的小東西。他發現,除了我們平時看到的世界,還有另一個平時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個“小人國”。“小人國”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1)同學們讀懂列文虎克觀察了哪些事物后,可以請大家猜想他還會觀察什么?教師找準時機,補充資料:
列文虎克觀察的對象非常廣泛,有晶體、礦物、植物、動物、微生物、污水等等。他觀察蜜蜂蜇人的“針”,看蚊子叮人的嘴,以及蒼蠅的翅膀、蜘蛛的腳爪、羊毛的纖維、小甲蟲的腿……他最早發現了細菌和原生動物,還測算了它們的大小,畫出了他們的圖片。
可以請同學們用一個詞來形容列文虎克所觀察的內容,既理解了資料內容又可以幫助學生豐富詞匯積累。(數不勝數、不計其數、包羅萬象、各種各樣……)
(2)本段文字表達深入淺出,十分生動活潑。我們可以在適當的時機播放錄像資料,看后,請同學們用文中的語句說一說你看到了哪些內容?(我看見水里有許多小生命擠來擠去;我看見一種從來沒有見過的小東西;我看見一個平時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個“小人國”。“小人國”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這個環節,既增強了學生的讀書興趣,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幫助學生體會到了作者表達的妙處,一舉多得。
之后,我們可以安排學生朗讀這一段,讀出情趣自不在話下。
四、品味文章中蘊含的道理——玩出了道理
文章學到這里,玩出了花樣的學習也就告一段落了。教師再出示“名堂”的三種解釋,請大家思考:列文虎克為什么能夠玩出這么多的花樣?取得如此的成功?我們能夠從中體會出什么道理呢?學生靜下心來,回顧列文虎克玩出花樣的過程,會有所感悟。
1、教師提示學生可以借助以下句式說一說:
因為------,所以列文虎克玩出了大名堂。
如果------,列文虎克就不能玩出大名堂。
2、學生發言過程中,師幫助歸攏、提升,總結出列文虎克玩出大名堂背后的秘密。即:持久的興趣;無比的耐心;細致的觀察;用心的思考。
隨著課堂學習的逐步深入,學生一步步走進了列文虎克的內心世界,一次次加深了對列文虎克玩法的認識,最終,水到渠成,明白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列文虎克玩出了大名堂,從中經歷了真切地閱讀體驗,收獲了寶貴的閱讀方法。
3、此時,出示列文虎克的一句名言:
要成功一項事業,必須花掉畢生的時間。——列文虎克
學生讀后會感慨頗多。
我們再次出示“名堂”一詞的三種解釋,會發現三種解釋,都能夠從文章中找到相應的理由。這也啟發我們,借助詞典,掌握關鍵詞語的意思,可以幫助我們深刻理解課文。這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
五、聯系生活,深化主題
這節課進入了尾聲,我們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深化主題。
通過師生模擬表演的方式,引導學生運用今天的所學與阻止自己玩耍的人據理力爭。這一環節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巧妙檢驗,學生既可以通過復述課文內容的方法進行辯駁,也可以用積累到的課文中的語言、感悟到的哲理來進行陳述,較好地體現了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也使課堂在趣味、哲理、回味中落下了帷幕。
以上就是本節課的全部五個教學環節。
【設計特點】:
1、注重激發閱讀興趣,培養獨立閱讀能力,養成閱讀習慣。
2、教學環節設計巧妙,注重整合,學生的學習活動──讀、思、問、品、議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努力使學生對內容的理解由表及里,對詞語的品味由缺少感覺到體會出其精妙,對文章的表達由沒有關注到有所領悟,對讀法、寫法由有所知到能夠用。
3、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注重發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用心營造民主、寬松、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準確導向,使學生目標、任務十分明確地投入學習;敢于放手,給足學習時間,開放學習空間;恰當幫扶,比如:用問題引路,用方法助學,用朗讀示范,用話語點撥,用生成促學,用評價激勵。
板書:
列文虎克 玩出了名堂
興趣 耐心 觀察 思考
放大鏡 顯微鏡 發現微生物
15、《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 篇6
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體會玩耍與發明創造是有聯系的。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玩鏡片的,玩出了什么名堂
3.初步把握全文主要內容。
4、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5、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點:通過放手讓學生自學生字、新詞,自讀了解課文內容,初步體會玩耍與發明創造是有聯系的。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明了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3分鐘)
1、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同學們平常愛玩什么?誰愿意來說說自己喜歡玩什么?在玩中有哪些收獲?
同學們都說得很好!大家喜歡玩的花樣還真多,但有人在玩的過程中有了重大發明,你們相信嗎?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玩出了名堂》。)
2、提出學習目標。
①把課文讀通讀順。了解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難懂的字詞和句子多讀幾遍。
②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約8分鐘。)
要求:1、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并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
1、我會讀、寫生字新詞。
2、我會用某個詞語說一句話。
3、我會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學文悟情展示(小組內或全班)(此環節有時可與“創造性展示”合為一體)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生展示朗讀能力。
(三)創造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組朗讀課文的一段話。
2、展示心得體會。
三、激發知識沖突(適時進行)(約5分鐘)
列文虎克新玩法是否都會有新的發現?
(此環節有時與“學習成果展示”合為一體)
四、知識拓展延伸(約2分鐘)
搜集并閱讀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寫玩中的樂趣與收獲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了顯微鏡和發明了微生物的,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激發創造意識
4、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5、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明了顯微鏡和發明了微生物的,并能從中讀中感悟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邊玩邊思考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3分鐘)
1、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了解了列文虎克玩出了名堂的過程,誰愿意來告訴大家?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提示)提出學習目標。
①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情感。(在書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跡,批批劃劃,并在旁邊做上讀書筆記。)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約8分鐘。)
要求:1、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并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
1、我會流利地朗讀第自然段。
2、我會解答(課后思考題、每課一練的題目)。
(教師及時到學生之中指導展示)
(二)學文悟情展示(小組內或全班)(此環節有時可與“創造性展示”合為一體)
1、學生從重點詞句中體會情感,感受寫法。
2、學生展示朗讀能力。
(三)創造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組朗讀課文的一段話。
2、贊列文虎克。
3、談學文心得。
三、激發知識沖突(適時進行)(約5分鐘)
請結合列文虎克的玩法,談談自己的看法。
四、知識拓展延伸(約2分鐘)
小練筆:寫玩中的樂趣與收獲
附板書設計:
15 玩出了名堂
列文虎克——玩鏡片——做放大鏡——玩放大鏡——發明顯微鏡——發現微生物
15、《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閱、固、調”等6個生字。會寫“堂、鏡、閑”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等17年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從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過程中受到啟發。
3、寫寫自己玩中的樂趣和收獲。
【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虎文列克是怎樣從玩中發明了顯微鏡和發現了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了啟發。
【教學媒體】
1、生字詞卡片或制成的電腦課件。
2、師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關資料,拓展“資料袋”的內容。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引述。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同學們平常愛玩什么?爸爸媽媽是怎么對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嗎?
2、學生交流。
3、教師導入。玩耍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的行為,然而在科學史,有許多偉大的發現卻是在玩耍中產生的。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題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書課題并讀題)
4、學生讀題,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
5、教師可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列在黑板上。如:
⑴ 什么是“名堂”?
⑵ 誰玩出了名堂?
⑶ 他玩的是什么?
⑷ 怎么玩的?
⑸ 他玩出什么名堂?
二、初讀感知
1、教師出示自讀要求:
⑴ 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讀準字音,查字典或聯系生活經驗理解詞語,讀通句子。
⑵ 讀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哪些問題?
2、學生自主讀書。
3、檢查自學:
⑴ 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認讀生字情況。
⑵ 出示新詞,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詞語的。
⑶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領悟玩法
1、多遍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2、畫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學生再讀。
3、教師引導: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樣磨鏡片的,他心里會怎樣想?
4、學生交流想象時,教師要注意點撥:盡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為他喜歡,他想用它來看細微的東西,所以他才玩得這么投入。
5、指導朗讀。能用贊賞的語氣讀讀這一自然段嗎?
四、課堂練習,當堂展評
1、練習寫“堂、鏡、閑、待、閱”這五個字。
2、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3、當堂展評。
五、課后活動
搜集并閱讀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聽寫生字詞。
2、用自己的話說說列文虎克一開始是怎樣玩鏡片的。
二、繼續讀書,了解玩出的名堂
1、教師引言:列文虎克就這樣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們繼續學習、研究。
2、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
⑴ 自由朗讀,一邊讀一邊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發現了什么?
⑵ 指名學生多人次朗讀,以使學生盡可能地攝取更多信息,生發感想。
⑶ 交流討論。
3、抓住以下要點:
⑴ 有新的想法: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呢?
⑵ 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鏡固定,另一片可以隨意調節。
⑷ 有新的發現:看到了一個平時看不到的“小人國”世界。
4、轉換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這樣改變一下玩法竟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心里會怎樣想?
5、朗讀體會感情。請同學們朗讀“他用顯微鏡觀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體會感情。
⑴ 自由朗讀這部分內容,想想朗讀時應該表達怎樣的感情。
⑵ 感情朗讀,評點交流。
6、表達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發現以后,你想對列文虎克說些什么?(可多人次談,學生交流時教師要畫龍點睛地點撥、肯定)
三、欣賞玩出的名堂
1、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國”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最后一段吧。
2、學生朗讀第五自然段:
⑴ 自由朗讀,一邊讀一邊畫出有關句子,可多遍地讀,另外還可參閱資料袋里的有關內容。
⑵ 指名學生多人朗讀。
3、交流討論:
⑴ “小人國”指的是什么?
⑵ 他究竟玩出了怎樣的大名堂?
4、指名朗讀資料袋里的內容,議議發現微生物對人類的貢獻。
5、再次品讀:對這一段中的標點符號有什么新的發現?(著重體會引號的用法)
四、交流玩中收獲
1、教師引述。同學們平常都愛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獲和啟發,也得到不少的樂趣。下面交流一下我們玩中的收獲好嗎?
2、學生先在小組里交流,然后選出一名同學到臺前介紹。
五、練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或顯示電腦課件中的生字:腿、隨、調、簡、拜、訪、具。
2、學生說說怎樣把這些字寫得正確、漂亮。
3、學生練寫生字,當堂展評。
六、拓展活動
把自己的玩法和收獲寫下,準備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會上講一講。
15、《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 篇8
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4.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明了顯微鏡和發現了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在玩中獲得的樂趣或收獲。
2.了解顯微鏡的知識,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
3.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請同學們說說自己在游戲和在玩中會到了哪些樂趣。
2、同學們在自己的玩中體會到了樂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學們想知道是誰玩出了什么名堂嗎?請聽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師生動地講故事)
二、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學生采用自主識字的方式進行。)
會認的字:閱、固、調、皇、俄、拜
會寫的字:堂、鏡、閑、待、閱、腿、隨、調、簡、拜、訪、具
1、其中“調”“待”是多音字,在課文中分別讀tiao、dai;還可以讀diao。(調動)dai(等待)。
2、注意引導學生區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與“常”、“鏡”與“境”、“訪”與“坊”;
3、注意“拜”起筆是撇不是橫,右邊是四橫不是三橫,“具”的里面是三橫,不要少寫一橫。
4、比較“閑”與“閱”、“閉”,“腿”與“隨”,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他們分清楚。
5、同學們在玩中的發現能夠談談嗎?從玩中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
三、學生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職業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四、作業:
生字組詞
第二課時
一、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內容。
1、課文有幾個自然段?(五個自然段)
2、哪幾自然段講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三、四自然段)
4、分組討論從哪幾個方面寫列文虎克是怎樣玩出了名堂的?
從三個方面:
(1)一邊看門,一邊磨鏡片,玩放大鏡;
(2)玩放大鏡,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發明了顯微鏡;
(3)接下去寫的是在玩顯微鏡的過程中發現了微生物。
5、課文中對小人國、居民、玩具三個詞語加了引號,你認為這是為什么?(這是對微觀世界和微生物的擬人說法和對顯微鏡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號,不僅起到強調的作用,還使這些詞語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術語的枯燥,增強了所要表達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6.引導學生簡單歸納中心內容。
7、拓展練習
聯系以前學過的課文,開拓學生的思路。課文雖然講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實質是講觀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們是科學創造和發明的出發點和原動力。如富蘭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開雷電之謎的。還有愛迪生,他小時候常常對人類的各種奇異的創造驚喜萬狀。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鐘表偷出來,一件件拆開,然后再裝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學生會對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學時可引導學生交流交流。
二、小練筆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啟發和收獲,讓學生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獲。要鼓勵學生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寫出自己在玩中的樂趣和收獲,但要注意這是小練筆,不能拔高要求。
板書設計:
列文虎克——玩鏡片——做放大鏡——玩放大鏡——做顯微鏡——發現微生物
附參考資料:
列文虎克:(1632—1723)荷蘭生物學家。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在早年,學會了磨制玻璃透鏡的技術,制成簡單的顯微鏡。1675年發現了原生動物,1683年又發現了細菌,對動植物的顯微構造也有所觀察。
顯微鏡的發展:人類很早以前就有探索微觀世界奧秘的要求,但是苦于沒有理想的工具和手段。1675年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用顯微鏡發現了十分微小的原生動物和紅血球,甚至用顯微鏡研究動物的受精作用。列文虎克掌握了很高的磨制鏡片的技藝,制成了當時世界上最精致的可以放大270倍的顯微鏡。以后幾百年來,人們一直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微觀和探索眼睛看不到的世界,但是由于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只能達到光波的半波長左右,這樣人類的探索受到了限制。進人20世紀,光電子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1933年德國人制成了第一臺電子顯微鏡后,幾十年來,又有許多新型的顯微鏡問世,比如,掃描隧道顯微鏡(stm)就是一種比較先進的現代儀器。
15、《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 篇9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利用看守大門工作的清閑磨鏡片,做成放大鏡,在玩放大鏡時,突發奇想,把兩片放大鏡片放一起有了驚人的發現,隨后做成一架簡單的顯微鏡,進而發現了一個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貫穿一個“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發明創造是在不經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實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過程中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驚世界的名堂。
這篇課文緊扣觀察的專題,目的是啟發學生在平時的玩耍、游戲中,如能細心觀察,養成留心觀察的習慣,可能會有所發現,從而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觀察事物的習慣。
二、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宇。正確認讀 “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4.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三、學習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明了顯微鏡和發現了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
2、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四、課前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解釋題目: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玩出了名堂。
師:(板書:玩)說到玩,大家的腦海中一定會浮現出許多美好的事情來,那你對“玩”有什么看法呢?
生1:生2:生3:
……
(設計意圖:課前讓學生暢談對玩的認識,是結合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開展的,這個自然段帶有議論色彩,并且是課文的總括。在此,由學生的興趣出發,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玩耍與發明創造是有聯系的。)
師:大家對于玩都有自己的見解,可在日常生活中玩耍常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但在科學,有許多偉大的發現就是在玩耍中產生的。他們的玩,玩出了大名堂。請大家認真看老師板書課題。(師板書課題,指“名堂”)
師:你知道什么是名堂嗎?
生1 2 3
師:在詞典中“名堂”有三種解釋。(課件出示)在本文中,名堂是哪種意思呢?
生1:成就,結果
生2:花樣。
師:在這里“名堂”到底是“成就”還是“花樣”?在玩中又玩出了什么名堂呢?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會找到答案。請大家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名堂”這個詞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上有一定的模糊性。在此把詞典上的釋義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進行選擇,可能學生的選擇是多樣的,但通過接下來的學習,通過對整篇課文的把握和理解,學生會對“名堂”在此處的意思會有正確而且深刻的理解。)
師:看到這個題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誰玩出了名堂?
生:玩什么玩出了名堂?
生:是怎么玩的?
生:玩出了什么名堂?
(師隨機板書: 誰?玩什么?玩出了什么名堂?)
師:大家真會思考!提的問題很有價值!
(設計意圖:從題目展開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并且引導學生帶著疑問有目的地初讀課文。)
(二)、由疑而入,整體感知
1、師:下面就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遇到不熟悉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做一下標注,然后請教老師和同學。看看通過自己讀課文,你能不能解決這些問題。
2、通過讀課文,你有什么收獲?(老師手指黑板上的問題)
討論,交流:
生:課文講的是列文虎克玩出了名堂。(師板書:列文虎克)哦,課文講了列文虎克的事情。
生:他喜歡玩鏡片。……(板書:玩鏡片)他的愛好是: 玩鏡片
師:大家可真會讀書,有了這么多的收獲。
(設計意圖:通過自讀課文,解決了學生最初的疑問,并且對課文內容有了整體的了解,為下一步解讀課文打下基礎。)
三、精讀課文,朗讀感悟
師:通過學習,你對列文虎克了解了多少? 生自由匯報。
如果學生說到他的工作。
師:你能把這一部分讀一讀嗎?
1、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你也來讀一讀,看看你能從中讀懂什么? (出示2.3自然段)
生讀。生匯報:
1:我知道列文虎克是看大門的。
你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列文虎克嗎?
師:正因為列文虎克的工作很清閑,他才能有足夠的時間來玩自己喜歡的東西。你還讀懂了什么?
2:知道他玩鏡片,做成了放大鏡。(板書:做放大鏡)
師:他是怎么做的?
生讀句子。(他把厚玻璃——書籍)。
師: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同學們,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樣磨鏡片的?
生:很認真,仔細,很有耐心。
師:說的真好,也就是說列文虎克是在很用心的玩。
(設計意圖:此處抓住“列文虎克怎樣磨鏡片”讓學生展開想象,聯系生活實際,體會列文虎克的玩不是簡簡單單的玩,而是很用心、很仔細的玩。)
除此之外,你還對列文虎克有什么了解?
討論交流:
生:他發明了顯微鏡。(板書:發明顯微鏡)
師:他是怎樣發明顯微鏡的?你能讀一讀嗎?。
生:“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鏡。他突然想到: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呢?……就把一片放大鏡固定,讓另一片放大鏡可以隨意調節,這樣就做成了一架簡單的顯微鏡。”
師:(出示文字)同學們,都來讀讀,看看你能有什么收獲?
(生匯報)。
師:從把兩片放大鏡簡單的放在一起,到制作成一架顯微鏡。這個過程中列文虎克又做了多少工作,付出了多少努力,大家轉動腦筋,大膽的想象一下。
生:備材料,做試驗。他一次就能做成功嗎?不是,不斷地去試驗,觀察,發現問題還要想辦法來解決。
師:是啊,他經過不斷的思考,不斷地觀察,不斷地試驗,才做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顯微鏡。真是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人。
(設計意圖:列文虎克從玩放大鏡到制作成顯微鏡,中間其實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有觀察,思考、動手、還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但是從文字中沒有明顯的體現出來這些必要的品質。所以,通過課件 和老師的設疑,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從設想制作過程出發,讓學生體會列文虎克身上優秀的品質。)
除了這些,你還有其他的收獲嗎?
生:他還“發現了微生物。”(板書:發現微生物)
師:他是怎樣發現的?你能給大家讀讀嗎?
生讀句子。
師:多有意思的小人國啊,你們也來讀讀。
師:你們想見見這些“小人國”里的“居民”嗎?好,(師播放微生物的圖片)。看,這就是生活在一滴河水中的小居民。平時我們能看見他們嗎?現在大家看到的是用顯微鏡放大了幾百倍之后的樣子。他們都叫做“微生物”。微生物是怎么回事呢,大家自己讀一讀吧。
(設計意圖:此處老師展示圖片,并且從生活實際出發,用生活中一滴水里的微生物為例,通過對比使學生對于微生物的大小有初步的認識,從而體會到小人國的有趣。并且將課后資料袋里的內容滲透進來。)
師:多奇妙的世界啊,卻被列文虎克在用心的玩中發現了。這真是一項了不起的發現。這在當時引起了怎樣的轟動呢?
一生讀。大家也來讀讀,看看你有什么體會。
師:學到這兒,你想對列文虎克說句什么?
生:你真了不起/你可真會玩……(2.3人)
師:讓我們帶著對他的敬佩之情一起來讀一讀這段話吧。
(設計意圖:通過聯系列文虎克的發明發現和在當時引起的反響,使學生感受到列文虎克的了不起,并通過用自己的話來稱贊他,激發起學生對列文虎克的敬佩之情,把這種情感帶到課文中用朗讀表現出來)
師:同學們,玩玻璃片原本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也許大家也曾經玩過呢。可列文虎克卻能從中玩出大名堂,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討論,紛紛發表自己的想法。
生:因為他在玩的時候用心,會觀察。
生:思考 (老師隨機板書:善于觀察,善于思考)
師生討論總結:(結合板書)因為他在玩中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才使他的玩變成了一種發明創造,使他的玩,能夠玩出大名堂來。
師:現在再讓我們回去過頭來,看看名堂在本文中的意思,看看是成就還是花樣呢?
生:成就。
(設計意圖:結合板書提煉出本文的重點,并再次回到“名堂”在本課中的含義,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使學生有正確的認識。)
四、小練筆
師:同學們平常都愛玩,你最喜歡玩什么?
學生匯報。
師:在玩中大家得到了很多樂趣,也得到一些收獲和啟發。你們愿意把自己在玩時的樂趣與收獲與大家分享嗎?(生說)
課下,我們用筆寫下自己的快樂與收獲,好嗎?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說最喜歡玩的事物,并且和同伴交流玩耍中的樂趣和收獲,接著讓學生進行寫的訓練,讓學生有內容可寫。)
五:總結全文:
同學們,“玩”是我們生活中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只要我們在平時能做一個有心人,做一個善于觀察和思考的人,你也可能會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成為一個了不起的發明家呢。
六、板書設計:
15 玩出了名堂
誰? 玩什么? 玩出了什么名堂
列文虎克 玩鏡片 做放大鏡 發明顯微鏡、發現微生物
觀察、思考、動手
15、《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 篇10
一、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明了顯微鏡和發現了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
從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過程中受到啟發,從而培養在觀察中用心思考、勤于動手,才能有所發現的意識。
三、課前準備:
課件,包含了課文朗誦讀音、列文虎克玩鏡片的圖片以及顯微鏡(最早的顯微鏡)和微生物的圖片、一個flash動畫(課文朗誦配合課文相關圖片,很精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導入:
師:出示板書:“玩”。看到玩字,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有許多關于玩得回憶和老師一起分享,有誰說說你喜歡玩什么,在玩的過程中有什么收獲。
生:一一說出自己的玩……
師:玩的花樣可真是多啊,可是:“玩耍常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但是在科學史上,許多偉大的發現卻是在玩耍中產生的。”(出示課件——這句話)
師:還記得我們第七課曾經學習過的《奇怪的大石頭》,說的是誰玩出了什么名堂呢?
生:“李四光在玩石頭的時候產生了疑問,于是后來發現了第四冰川活動的遺址。
師:是的,那么今天老師帶你們學習《玩出了名堂》這篇文章,讀課題,記“名堂”連在一起時發輕聲的。下面全班同學一起來讀第一自然段,讀完之后和老師說說“名堂”是什么意思?
………………
……………………
生:“就是有自己新的想法。”…………
師引導說出發現,發明,創新……
多媒體出示:
想一想:1、誰玩出了名堂。
2、玩的是什么?
3、他是怎么玩的?
帶著上面三個問題來聽課文朗誦,在聽的過程中拿出你們的筆把課文的生字畫出來。
學習第三段:
聽完之后,我們知道了列文虎克是喜歡玩鏡片的,那么他為什么會玩起了鏡片的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來學習第三段,用“因為……所以”來說說。
…………………………
出示課件有關列文虎克玩鏡片的圖片。
學習第四段:
先是全班齊讀,讀完后分析文章,按照一定的順序,引導學生說出:“發現問題——注意觀察——善于思考”,學習這一段,抓住重點有趣的句子“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引出顯微鏡(圖片),從感官上讓學生初步認識顯微鏡。接著重點說另一個世界,給學生看有關微生物的圖片,這個時候學生很驚奇,也有許多疑問,一一解決。(學生對微生物在顯微鏡下的樣子很難理解是另一個世界……)教師要清晰的講解,要不然學生會誤解。
學習了三四段,接下來進行學習小組合作交流,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說說來和大家分享,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個句子。
學習第5段:
列文虎克玩出名堂了,這個時候可是不得了了,要聞名全世界,轟動全世界了,這個時候給全班學生播放flash動畫,開拓學生視野,這個時候學生很吸引。
最后再總結,學習了這篇文章,我們懂得了玩得時候要注意什么?生意一一說出……
15、《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會認六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4 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準備:
微生物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師: 同學們,你喜歡玩嗎?你平時都玩什么?
學生紛紛介紹自己平時玩的游戲
師: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與玩有關,板書課題。
指名讀課題、齊讀課題。
師:當你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想到了哪些問題?
生:誰玩出了名堂?
生:玩什么玩出了名堂?
生:是怎么玩的?
生:玩出了什么名堂?
師:這些問題同學們能自己解答嗎?
請一個小組開火車讀課文,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第一、二個問題的答案。
討論,交流:
生:課文講的是列文虎克,他喜歡玩鏡片。
師:那他是怎么玩的呢?請大家默讀第三自然段,劃出有關的語句。
生:“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鏡,用來看細微的東西,或者閱讀字很小的書籍。”
師:他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玩出了什么名堂呢?
請一組同學分句讀第四自然段,再自由讀,邊讀邊思考。
討論交流:
生:他發明了顯微鏡。
師:他是怎樣發明了顯微鏡的?把課文中的有關語句劃出來讀一讀。
生:“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鏡。他突然想到: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呢?就把一片放大鏡固定,讓另一片放大鏡可以隨意調節,這樣就做成了一架簡單的顯微鏡。”
師:列文虎克一生中共制作了247臺顯微鏡,其中最為精致的一臺能把物體放大300倍。借助他自己發明的顯微鏡,他還玩出什么名堂?
生:“發現了微生物。”
師:你對微生物有哪些了解?請閱讀課后的資料袋。
指名讀一讀資料袋里關于微生物的知識。
師播放微生物的圖片。
師:課文中是怎樣描寫微生物的?請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生:“那是一個‘小人國’。‘小人國’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師:這句話中的“小人國”和“居民”分別是指什么?
生:“小人國”指微生物世界,“居民”是指微生物。
師:這是用了什么寫作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討論,交流。
師:作者用了比喻,讓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指導朗讀,讀出科學中的趣味。
師:人類很早就有探索微觀世界的愿望,只是苦于沒有理想 的工具和手段。直到列文虎克用自己發明的顯微鏡才揭開了微生物的神秘面紗,對科學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師:列文虎克為什么能玩出這么大的名堂?
學生討論,紛紛發表自己的想法。
教師補充列文虎克勤于研究的事例。
師生討論總結:因為他在玩中注意觀察、善于思考、勤于動手,更為可貴的是能持之以恒。
三 拓展
師:在中外歷史上,有許多科學家正是因為具備了這些可貴的品質,最終也取得了大名堂。你知道有誰嗎?
學生紛紛舉例:愛迪生發明電燈、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等。
四 課文延伸
師:現在你理解“名堂”是什么意思?
生:名堂是指成就。
師:在科學上大的發明與創造都是些大名堂。你曾玩出過什么名堂?那你在玩中的收獲與樂趣是什?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五 寫作指導
說一說你準備怎么寫?
師生討論,總結:可以按課文寫作的順序來寫。
即 誰?玩什么?怎么玩?玩中的收獲或發現?
板書設計:
15 玩出了名堂
誰? 玩什么? 怎么玩? 玩出什么名堂?
列文虎克 鏡片 放大鏡 發明顯微鏡、發現微生物
觀察、思考、動手、持之以恒
教學反思:教學中能思路清晰地完成教學目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只是感覺教學中靈活處理能力不夠,當學生的回答沒有預想中完美時,就有些慌神,這歸根到底還是由于自己功底不夠深厚,以后要加強文學修養,不斷豐富自己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此文轉載于
15、《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 篇12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愛玩嗎?平時都玩些什么呢?
(2)玩耍常被認為是不務正業、浪費時間的行為,你們是怎么看這個問題?(教師鼓勵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3)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有關玩的有趣的故事,(板書:玩出了名堂)同學們,讀了這個題目,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呢?(學生可能會提:名堂是什么意思?誰玩出了名堂?玩什么呢?怎么玩的呢?玩出了什么名堂?)
教師:你們真會思考!提的問題很有水平!
讓學生說說自己平時喜歡的游戲和在玩中體會,即從玩中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另外,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也激發了濃厚的閱讀興趣。為下一步的讀文打好基礎。
(二)詞句教學第三自然段
師:列文虎克怎么會玩起鏡片的?用“因為……所以……”句型來回答。
生:因為他待著沒事,所以就一邊看門,一邊磨起了鏡片。
齊讀第三自然段
師:這一段有三個多音字,誰能找出來?(看、待、薄)
能分別組詞嗎?隨即出示練習題:(擴詞)
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生字、新詞,真正做到自主學習。
教后反思:
本文表達上的一個明顯特點是通過人物的對話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對話語言樸實但內涵豐富。學習這篇課文意在讓學生從具體事例中懂得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學會運用多讀多想、邊讀邊想的方法,讀懂課文內容。在教學中,我明顯感覺孩子們對課文非常感興趣,于是,我就給孩子充分讀的時間,引導孩子們在讀中理解了課文,并且整節課輕松但效率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