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風車的故事》(精選16篇)
《做風車的故事》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查字典自學生字、新詞,初讀課文,知大意。
教學過程 :
一、啟發談話。
同學們,蘋果從樹上落下來是許多人都見過的現象。二百多年前有一個人看到后,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蘋果既不往旁邊飛,也不往天上飛,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東西在吸引它呢?”經過他反復推測、不斷研究,終于發現了宇宙間的規律“萬有引力定律”,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板書:牛頓
那么,我們今天學的這篇課文是寫牛頓的什么事呀?
(小時候。)
板書:
看到這個題目你有哪些疑問?
(牛頓為什么要做風車?他是怎么做風車的?風車做成功了沒有?在這中間有什么事情發生?……)
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好,有的問題通過讀課文就能解決,有的問題解決不了,另外,還產生了一些新問題,咱們一并放到第二課時解決。
二、教師范讀課文。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
提示學生注意“摔 shuāi”“受 shòu”“任 rèn”“攢 zǎn”等讀音。
(1)本課多音字較多,教師可采用給多音字選擇正確讀音的方法,作鞏固練習。
(2)提示學生同一個字用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所選的讀音也不相同。
2.指導學生識記字形。
“頓”左右結構,左邊第四筆是“豎提”不要寫成“豎彎鉤”;右邊最后一筆是“點”不要寫成“捺”。
“庭”半包圍結構,右下邊是“廷”,不要寫成“延”。
“零”上下結構,下邊是個“令”字,不要寫成“今”字。
“麥”上下結構,不要把上邊的豎,下邊的撇連起來寫。
“憤”左右結構,右邊中間是個“艸”,右邊最后一筆是“、”。
“遇”半包圍結構,右邊第七筆是“|”,不要寫成“豎鉤”。
“慣”左右結構,右上角第四筆是“|”,不要寫成兩個“、”。
為了區別形近、同音字,可采用組詞的方法進行鞏固練習。
頓( ) 庭( ) 推( ) 憤( )
噸( ) 挺( ) 堆( ) 噴( )
通( ) 羞( ) 獎( ) 遇( )
桶( ) 差( ) 槳( ) 偶( )
3.理解詞語:
攢:積聚、積蓄。
“鑿子”、“鋸”、“斧子”是木匠用的工具,可讓學生通過實物來認識。
得意:稱心如意。(也可采用演示的方法來理解)
發愣:發呆的樣子。(也可采用演示的方法來理解)
夸獎:稱贊。
希罕:希奇。
發憤:決心努力的意思。
迸發:由內向外突然發出。
羞:難為情,不好意思。
任何:不論什么的意思。
但是:用在后半句話里,表示轉折語氣。
習慣:在長時間里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
四、讀課文,知大意。
(本文講英國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做風車,由于講不出風車為什么會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的嘲笑。牛頓從這件事中受到教育,從此發憤學習,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五、作業 :
生字、字詞、熟讀課文,尋找有關牛頓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小風車被摔壞后,牛頓心情的變化過程,使學生理解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是又沒有流一滴眼淚及以后他是怎樣做的。
教學過程 :
一、創設展示情境,引發學生積極投入。
請同學們把自己制作的資料小報拿出來放在桌子上(小報上的內容可以是從報刊、雜志等剪輯下來的,并且有自己在上面圈畫的內容;有圖片,并在圖片周圍有一些注釋性的語言;有牛頓生平簡介以及發生在這位科學家身上的一些故事的概述等等),然后,請持有不同資料的同學到前邊介紹自己搜集整理的資料。
這些內容豐富了學生對牛頓的認識,有利于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因這些內容是他們自己搜集的,匯報的時候積極性很高,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圍繞課文主線,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
1、提供合作機會,實現學生有效學習的互動性。
結合課文內容再次質疑(出示課題后有一次質疑,而且,在老師范讀,自己初讀課文后解決了一些簡單的問題。):“牛頓的小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同學們是如何評價的?”“小風車被摔壞以后,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流一滴眼淚。”
根據兒童心理特征,可設計朗讀、繪畫、小制作、表演等形式的小組,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小組,在組內進行解疑合作,再集體匯報,使全體學生的個性都得到發展。
2.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內容到位。
(1)、當學生利用各種形式匯報時,教師適時引導評價,適時板書。如:在理解、領悟“牛頓的小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這一問題時,無論是朗讀、表演還是小制作都要緊緊圍繞“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每天丁丁當當忙個不停”等重點詞句來展開情節,最后歸納為:看裝風車—說做風車—學做風車—做成風車。
教師隨機板書:仔仔細細、每天忙個不停、終于做成。
(2)在理解“同學們是如何評價的?”這一問題時,抓住“都圍上來”、“得意”、“夸獎”三個“笑”等詞句展開情節。
教師隨機板書:圍看、夸獎、嘲笑
(3)在理解“小風車被摔壞以后,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一滴眼淚”時,要緊緊抓住牛頓由“得意”到“難受”這一心理變化,從而體會到牛頓的心里“難受”不是心疼自己辛辛苦苦做成的風車,也不是因受到嘲笑,當眾出丑生氣灰心,而是為自己平時學習不求甚解感到慚愧自責,小小的風車變成了牛頓發憤學習的動力。因此,他勇敢地拾起摔壞的風車,決心永遠記住這次教訓。
教師隨機板書:難受、發憤、刻苦
(最后成為)大科學家
由此可見,只有教師引導評價到位,學生才能理解到位,朗讀到位。
3.利用好發散點(或者叫空白藝術),誘發多思創新。
教學中抓住課文的重點,巧設發散點,使學生產生嘗試,探究的欲望,求得深層的理解,教師可設計以下幾個發散點:(1)同學們看到牛頓,他們都議論了什么?教學生設計創設想象空間及口語交際情境。
(2)結合課文內容“無論做什么事,他都要問個為什么?”設計發散點,他在什么時候問為什么?你知道哪些?學生將自己收集的資料再次交流匯報,如:在光學方面,他用三棱鏡分析日光,發現白光是由不同顏色的光構成的,奠定了光譜分析的基礎。在天文學方面,他創制了反射望遠鏡,初步考察了行星運動規律,解釋了潮汐現象,預言地球不是正球體等等。在教學方面,他發明了二項式定理,微分法和積分法等等,加強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板書設計 :
《做風車的故事》 篇2
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講的是英國的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的故事,牛頓做成了一架小風車,因為出風國為什么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從此以后,牛頓發奮學習,逐漸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目標 :
1 通過學習,使了解牛頓能夠朋會做風車,但講不出道理這件事中接受教訓,從而發奮學習的故事,教育學生向牛頓學習。
2 繼續學習預習課文,做到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3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辯析多音字“幾”的讀音。
4 學習仿照第二自然段寫不,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 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牛頓正確對待別人的嘲笑,正視自己的缺點,發奮學習,頭
養成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難點 :
1 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 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
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過程 :
一.引入新課:
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后,學生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老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課文寫了誰做風車?他為什么做風車?他怎樣做風車?做風車會發生什么樣的故
事、,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圍繞做風車展開的,讓我們帶著以上的問題學習課文。同時學習第二自然段寫法,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最后練習朗讀。
二、范讀課文,聽讀思考: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牛頓說不出風車會
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嘲笑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思考:
(1)第一段講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 自由小聲朗讀,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 根據下列問題批畫:
(1) 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喜歡風車、愛做風車?
(2) 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3 投影:
讀下面的句子,理解帶點詞語的意思,再想想這些話說明什么? 他每天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以后每天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4 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圍繞“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件事的方法。
五、學習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讀思考:同學牛頓的風車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見對不對?討論回答。
2、找出牛頓神態變化的詞語,并說說這些態變化的詞語說明了什么?
3、看書中插圖,圖上有幾個人物?哪個是牛頓?哪個是卡特?說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讀課文。
5、小風車被摔壞以后,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注滴眼淚?
6、齊讀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頓是怎樣發奮學習的?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七、分組討論:你喜歡牛頓嗎?為什么?
三、齊讀全文。
10
愛手工 做風車 議風車
(仔仔細細 幾乎 每天 看一陣子 ) (得意 發愣 難受)
發
學習不太好 刻苦鉆研 憤
習題:
一、用“∨”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ji( ) mo( ) shan( )
幾乎 石磨 扇子
ji ( ) mo( ) shan( )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有一天,牛頓放學回家,看見村子旁邊正在安裝磨面的風車。他停下來( ) 地
看,( ) 忘了回家,以后( )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2、發生后,牛頓從此( ),漸漸地養成了( )的習慣.
3、 牛頓( )值得我們學習。
《做風車的故事》 篇3
教學目標 :
1.認識本課的18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牛頓、家庭、零用錢、成績、麥子、夸獎、卡特、通紅、發憤、遇到、任何、刻苦鉆研、習慣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能用適當的速度默讀課文。
3.在理解重點語句的基礎上讀懂課文。
4.培養認真、刻苦學習、勤于思考的習慣。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學習生字詞;
2.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
教學步驟 :
(-)導入
1.啟發談話。
(1)同學們,請你們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蘋果會從樹上落下來,而不會往天上飛呢?
(2)二百多年前有一個人看到這種現象后,就對自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蘋果既不往旁邊飛,也不往天上飛,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東西在吸引它呢?”經過他反復推測、不斷研究,終于發現了宇宙間的規律“萬有引力定律”,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出示牛頓畫像)
(2)牛頓為什么能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呢?(愛動腦筋,善于提問,樂于鉆研)
對,所以牛頓能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那么牛頓這種善于提問,刻苦鉆研的精神是怎樣培養起來的呢?讓我們共同學習第25課。
(二)出示自學提綱,指導學生自學
1.出示自學提綱。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勾畫出本課的生字、生詞。讀準字音。
(2)默讀課文,在讀不懂的字、詞、句下面畫上橫線或打上“?”然后借助字典或聯系上下文試著解決。也可同桌討論。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記下來。
(3)標出自然段序號。逐自然段地讀課文。思考:每段共有幾句話?每句寫什么?每段寫牛頓干什么?有什么問題記下來。
(4)讀全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按提綱自學。
(三)交流自學情況,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1.交流自學生字情況。
(1)讀生字。(指學生讀、齊讀)
(2)多音字組詞。
2.交流理解詞語情況。
(1)可以結合實物理解的詞語:鋸、斧頭、鑿子。
(2)可以通過做動作理解的詞語:扇、撿起。
(3)通過查字典理解的詞語:攢、羞、習慣、得意、夸獎、果然
3.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點名讓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問題。(簡單的問題,同學互相交流解決。)
5.梳理歸納主要問題。
(四)逐段深入理解課文
1.學習一、二自然段。
(1)自由讀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想:通過讀書知道了什么?
(2)同桌互相交流。
明確:①通過讀第一自然段知道牛頓是英國偉大的科學家。②通過讀第二自然段知道牛頓在小學念書時就特別喜歡做手工。
(3)“特別喜歡”還可以怎么說?
(4)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呢?
明確:①“奶奶給他的零用錢,他總是攢起來買斧頭、買鋸、買鑿于。”從“攢”這個詞就能看出牛頓非常喜歡做手工。攢”是積聚、積蓄的意思,課文中是說他把奶奶給的零用錢一分一分存起來,用來買做手工的工具,說明他太喜歡做手工了。②“整天忙著”就是從早到晚都在忙著,把時間幾乎都用在做手工上,說明牛頓愛做手工到了癡迷的程度,以致影響了學習。
(5)第二自然段共有幾句話?主要講了些什么?說明了什么?
明確:共有四句,第一句介紹牛頓生在農民家庭;第二句講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第三、四句是具體講牛頓怎么喜歡手工。這一段主要講牛頓小時候特別喜歡做手工。說明牛頓對做手工很有興趣。
(6)興趣是成功的開始,而牛頓愛做手工到了癡迷的程度,忽略了學習,影響了學習成績,你們覺得牛頓這么做對嗎?為什么?
(7)朗讀第二自然段,體會課文怎樣寫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的。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課文三、四、五、六、七自然段,在理解重點語句的基礎上讀懂課文。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上節課初讀了課文,學習了課文一、二自然段,知道牛頓小時候特別喜歡做手工,學習成績不怎么好。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理解課文。
(二)學習三、四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牛頓看見村子里裝風車,他是怎樣做的?請用筆勾畫出有關詞語、句子,試著談談自己的理解。
2.交流、討論。
(l)出示句子,讀一讀,想一想意思有什么異同?
(2)他仔仔細細地看到什么程度呢?讀書中的句子,想想說明了什么?
明確:他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
(3)牛頓不僅仔仔細細看,而且還想親自做一個,那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4)“每天放學回家,牛頓就鉆進屋子丁丁當當忙個不停。”
學生交流:去掉“每天”行不行?為什么?“鉆進屋子”改為“走進屋子”行不行?為什么?去掉“丁丁當當”行不行?
(5)你能想象出牛頓做成風車后,告訴奶奶的情景嗎?誰能讀出那種高興的語氣?
(6)學生感情朗讀。
(7)小結:通過讀書知道四、五自然段是寫牛頓做風車的經過。通過具體寫牛頓看風車、做風車著了迷,說明他對做手工有濃厚的興趣。由于他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做手工上,以致于影響了學習。
(三)學習五、六、七自然段
三、四自然段寫牛頓做風車的經過,那么五、六、七自然段又寫了什么呢?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同學們對小風車有什么看法?牛頓怎么做的?他的神態、心情有什么變化?卡特的意見對不對?邊讀邊用筆勾畫出有關詞句。
2.交流讀書情況。
(1)牛頓把風車帶到學校,同學們有哪些看法?
明確:夸獎
(2)大家會怎樣夸獎牛頓呢?
這風車
牛頓,你
(3)聽著大家的夸獎,此時牛頓的心情怎樣?
明確:得意
(4)聽了卡特的話,牛頓又有怎樣的反映呢?
明確:發愣
(5)牛頓為什么講不出風車會轉的道理?
明確:只做感興趣的事而忽略學習是不對的。
(6)讀卡特的做法和后面的幾句話。理解“希罕”“迸發”。
(7)這兩自然段都在講什么?
明確:牛頓因講不出風車會轉的道理而受到同學們的嘲笑。請同學們繼續讀書,思考:面對這樣的嘲笑,牛頓又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3.默讀第七自然段。
(1)思考:小風車被摔壞后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流一滴眼淚?
明確:因為牛頓沒有灰心喪氣,他也不埋怨他人,而是以發憤學習、遇事都要問個為什么和刻苦鉆研的實際行動,改正了過去學習不夠刻苦、不求甚解的缺點。
(2)你覺得牛頓是個怎樣的人?
4.誰能談談牛頓為什么能成為科學家?談談你了解的牛頓的故事。
(四)總結全文
1.朗讀全文。
2.學了課文你明白了什么?聯系自己的實際談一談。
(五)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通過蘋果落地的現象介紹牛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用提綱的形式指導學生自學。(1)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2)引導學生反復讀書以及邊讀邊思考;提出問題后,再讀書并通過互助學習,討論,老師指導等方法提高學習的閱讀理解及表達能力。使學生理解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是卻沒有流一滴眼淚,以及以后是怎樣做的,引導學生體會牛頓從小愛學習、愛鉆研的精神,并學習他的這種精神。
探究活動
太陽光是白的嗎?
1666年,英國科學家牛頓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讓一束日光射進暗室,在這束日光經過的地方,放一塊三棱鏡(一塊三面長方形,兩端三解形的玻璃),日光通過三棱鏡,就變成了一條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的美麗光帶。這個實驗證明,太陽光并不是白色的。
你們可以做一下這個實驗。如果沒有三棱鏡,可以用一面小鏡子和一盆水來代替。把小鏡子斜插在盛著清水的盆里,讓陽光通過水面和鏡子反射到墻上。只要把角度調整得合適,就可以看到一條七種顏色組成的光帶。反過來,還可以做一個小實驗來驗證。把一塊硬紙剪成圓的輪子,粘上一層白紙,把這個紙輪分成七份(如圖一),涂上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色不要上的太深。在圓心近旁,鉆兩個小孔,用一根細繩穿過兩孔,把繩頭結住(如圖二)。你兩分別拉住兩端的繩圈,轉動紙輪,使繩子旋緊,然后兩手一拉一松,紙輪就會旋轉不停。這時候,你看到的紙輪就不是七色的,而是白色的了。
《做風車的故事》 篇4
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講的是英國的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的故事,牛頓做成了一架小風車,因為出風國為什么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從此以后,牛頓發奮學習,逐漸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目標 :
1 通過學習,使了解牛頓能夠朋會做風車,但講不出道理這件事中接受教訓,從而發奮學習的故事,教育學生向牛頓學習。
2 繼續學習預習課文,做到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3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辯析多音字“幾”的讀音。
4 學習仿照第二自然段寫不,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牛頓正確對待別人的嘲笑,正視自己的缺點,發奮學習,頭
養成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難點 :
1 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 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過程 :
一.引入新課:
板書課題:做風車的故事
齊讀課題后,學生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老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課文寫了誰做風車?他為什么做風車?他怎樣做風車?做風車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圍繞做風車展開的,讓我們帶著以上的問題學習課文。同時學習第二自然段寫法,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最后練習朗讀。
二、范讀課文,聽讀思考: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牛頓說不出風車會
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嘲笑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思考:
(1)第一段講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 自由小聲朗讀,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 根據下列問題批畫:
(1) 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喜歡風車、愛做風車?
(2) 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3 投影:
讀下面的句子,理解帶點詞語的意思,再想想這些話說明什么?他每天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以后每天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4 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圍繞“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件事的方法。
五、學習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讀思考:同學牛頓的風車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見對不對?討論回答。
2、找出牛頓神態變化的詞語,并說說這些態變化的詞語說明了什么?
3、看書中插圖,圖上有幾個人物?哪個是牛頓?哪個是卡特?說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讀課文。
5、小風車被摔壞以后,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注滴眼淚?
6、齊讀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頓是怎樣發奮學習的?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七、分組討論:你喜歡牛頓嗎?為什么?
八、齊讀全文。
10做風車的故事
愛手工 做風車 議風車
(仔仔細細 幾乎 每天 看一陣子) (得意發愣難受)
發
學習不太好 刻苦鉆研 憤
習題:
一、用“∨”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ji( ) mo( ) shan( )
幾乎 石磨 扇子
ji ( ) mo( ) shan( )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有一天,牛頓放學回家,看見村子旁邊正在安裝磨面的風車。他停下來( )地看,( )忘了回家,以后( )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2、做風車的故事發生后,牛頓從此( ),漸漸地養成了( )的習慣.
3、牛頓( )值得我們學習。
《做風車的故事》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8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牛頓、家庭、零用錢、成績、麥子、夸獎、卡特、通紅、發憤、遇到、任何、刻苦鉆研、習慣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能用適當的速度默讀課文。
3.在理解重點語句的基礎上讀懂課文。
4.培養認真、刻苦學習、勤于思考的習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學習生字詞;
2.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
教學步驟:
(-)導入
1.啟發談話。
(1)同學們,請你們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蘋果會從樹上落下來,而不會往天上飛呢?
(2)二百多年前有一個人看到這種現象后,就對自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蘋果既不往旁邊飛,也不往天上飛,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東西在吸引它呢?”經過他反復推測、不斷研究,終于發現了宇宙間的規律“萬有引力定律”,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出示牛頓畫像)
(2)牛頓為什么能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呢?(愛動腦筋,善于提問,樂于鉆研)
對,所以牛頓能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那么牛頓這種善于提問,刻苦鉆研的精神是怎樣培養起來的呢?讓我們共同學習第25課。
(二)出示自學提綱,指導學生自學
1.出示自學提綱。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勾畫出本課的生字、生詞。讀準字音。
(2)默讀課文,在讀不懂的字、詞、句下面畫上橫線或打上“?”然后借助字典或聯系上下文試著解決。也可同桌討論。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記下來。
(3)標出自然段序號。逐自然段地讀課文。思考:每段共有幾句話?每句寫什么?每段寫牛頓干什么?有什么問題記下來。
(4)讀全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按提綱自學。
(三)交流自學情況,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1.交流自學生字情況。
(1)讀生字。(指學生讀、齊讀)
(2)多音字組詞。
2.交流理解詞語情況。
(1)可以結合實物理解的詞語:鋸、斧頭、鑿子。
(2)可以通過做動作理解的詞語:扇、撿起。
(3)通過查字典理解的詞語:攢、羞、習慣、得意、夸獎、果然
3.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點名讓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問題。(簡單的問題,同學互相交流解決。)
5.梳理歸納主要問題。
(四)逐段深入理解課文
1.學習一、二自然段。
(1)自由讀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想:通過讀書知道了什么?
(2)同桌互相交流。
明確:①通過讀第一自然段知道牛頓是英國偉大的科學家。②通過讀第二自然段知道牛頓在小學念書時就特別喜歡做手工。
(3)“特別喜歡”還可以怎么說?
(4)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呢?
明確:①“奶奶給他的零用錢,他總是攢起來買斧頭、買鋸、買鑿于。”從“攢”這個詞就能看出牛頓非常喜歡做手工。攢”是積聚、積蓄的意思,課文中是說他把奶奶給的零用錢一分一分存起來,用來買做手工的工具,說明他太喜歡做手工了。②“整天忙著”就是從早到晚都在忙著,把時間幾乎都用在做手工上,說明牛頓愛做手工到了癡迷的程度,以致影響了學習。
(5)第二自然段共有幾句話?主要講了些什么?說明了什么?
明確:共有四句,第一句介紹牛頓生在農民家庭;第二句講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第三、四句是具體講牛頓怎么喜歡手工。這一段主要講牛頓小時候特別喜歡做手工。說明牛頓對做手工很有興趣。
(6)興趣是成功的開始,而牛頓愛做手工到了癡迷的程度,忽略了學習,影響了學習成績,你們覺得牛頓這么做對嗎?為什么?
(7)朗讀第二自然段,體會課文怎樣寫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的。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課文三、四、五、六、七自然段,在理解重點語句的基礎上讀懂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上節課初讀了課文,學習了課文一、二自然段,知道牛頓小時候特別喜歡做手工,學習成績不怎么好。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理解課文。
(二)學習三、四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牛頓看見村子里裝風車,他是怎樣做的?請用筆勾畫出有關詞語、句子,試著談談自己的理解。
2.交流、討論。
(l)出示句子,讀一讀,想一想意思有什么異同?
(2)他仔仔細細地看到什么程度呢?讀書中的句子,想想說明了什么?
明確:他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
(3)牛頓不僅仔仔細細看,而且還想親自做一個,那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4)“每天放學回家,牛頓就鉆進屋子丁丁當當忙個不停。”
學生交流:去掉“每天”行不行?為什么?“鉆進屋子”改為“走進屋子”行不行?為什么?去掉“丁丁當當”行不行?
(5)你能想象出牛頓做成風車后,告訴奶奶的情景嗎?誰能讀出那種高興的語氣?
(6)學生感情朗讀。
(7)小結:通過讀書知道四、五自然段是寫牛頓做風車的經過。通過具體寫牛頓看風車、做風車著了迷,說明他對做手工有濃厚的興趣。由于他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做手工上,以致于影響了學習。
(三)學習五、六、七自然段
三、四自然段寫牛頓做風車的經過,那么五、六、七自然段又寫了什么呢?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同學們對小風車有什么看法?牛頓怎么做的?他的神態、心情有什么變化?卡特的意見對不對?邊讀邊用筆勾畫出有關詞句。
2.交流讀書情況。
(1)牛頓把風車帶到學校,同學們有哪些看法?
明確:夸獎
(2)大家會怎樣夸獎牛頓呢?
這風車
牛頓,你
(3)聽著大家的夸獎,此時牛頓的心情怎樣?
明確:得意
(4)聽了卡特的話,牛頓又有怎樣的反映呢?
明確:發愣
(5)牛頓為什么講不出風車會轉的道理?
明確:只做感興趣的事而忽略學習是不對的。
(6)讀卡特的做法和后面的幾句話。理解“希罕”“迸發”。
(7)這兩自然段都在講什么?
明確:牛頓因講不出風車會轉的道理而受到同學們的嘲笑。請同學們繼續讀書,思考:面對這樣的嘲笑,牛頓又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3.默讀第七自然段。
(1)思考:小風車被摔壞后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流一滴眼淚?
明確:因為牛頓沒有灰心喪氣,他也不埋怨他人,而是以發憤學習、遇事都要問個為什么和刻苦鉆研的實際行動,改正了過去學習不夠刻苦、不求甚解的缺點。
(2)你覺得牛頓是個怎樣的人?
4.誰能談談牛頓為什么能成為科學家?談談你了解的牛頓的故事。
(四)總結全文
1.朗讀全文。
2.學了課文你明白了什么?聯系自己的實際談一談。
(五)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通過蘋果落地的現象介紹牛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用提綱的形式指導學生自學。(1)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2)引導學生反復讀書以及邊讀邊思考;提出問題后,再讀書并通過互助學習,討論,老師指導等方法提高學習的閱讀理解及表達能力。使學生理解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是卻沒有流一滴眼淚,以及以后是怎樣做的,引導學生體會牛頓從小愛學習、愛鉆研的精神,并學習他的這種精神。
探究活動
太陽光是白的嗎?
1666年,英國科學家牛頓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讓一束日光射進暗室,在這束日光經過的地方,放一塊三棱鏡(一塊三面長方形,兩端三解形的玻璃),日光通過三棱鏡,就變成了一條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的美麗光帶。這個實驗證明,太陽光并不是白色的。
你們可以做一下這個實驗。如果沒有三棱鏡,可以用一面小鏡子和一盆水來代替。把小鏡子斜插在盛著清水的盆里,讓陽光通過水面和鏡子反射到墻上。只要把角度調整得合適,就可以看到一條七種顏色組成的光帶。反過來,還可以做一個小實驗來驗證。把一塊硬紙剪成圓的輪子,粘上一層白紙,把這個紙輪分成七份(如圖一),涂上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色不要上的太深。在圓心近旁,鉆兩個小孔,用一根細繩穿過兩孔,把繩頭結住(如圖二)。你兩分別拉住兩端的繩圈,轉動紙輪,使繩子旋緊,然后兩手一拉一松,紙輪就會旋轉不停。這時候,你看到的紙輪就不是七色的,而是白色的了
《做風車的故事》 篇6
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講的是英國的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的故事,牛頓做成了一架小風車,因為出風國為什么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從此以后,牛頓發奮學習,逐漸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目標 :
1 通過學習,使了解牛頓能夠朋會做風車,但講不出道理這件事中接受教訓,從而發奮學習的故事,教育學生向牛頓學習。
2 繼續學習預習課文,做到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3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辯析多音字“幾”的讀音。
4 學習仿照第二自然段寫不,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牛頓正確對待別人的嘲笑,正視自己的缺點,發奮學習,頭
養成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難點 :
1 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 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過程 :
一.引入新課:
板書課題:做風車的故事
齊讀課題后,學生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老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課文寫了誰做風車?他為什么做風車?他怎樣做風車?做風車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圍繞做風車展開的,讓我們帶著以上的問題學習課文。同時學習第二自然段寫法,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最后練習朗讀。
二、范讀課文,聽讀思考: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牛頓說不出風車會
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嘲笑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思考:
(1)第一段講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 自由小聲朗讀,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 根據下列問題批畫:
(1) 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喜歡風車、愛做風車?
(2) 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3 投影:
讀下面的句子,理解帶點詞語的意思,再想想這些話說明什么?他每天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以后每天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4 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圍繞“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件事的方法。
五、學習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讀思考:同學牛頓的風車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見對不對?討論回答。
2、找出牛頓神態變化的詞語,并說說這些態變化的詞語說明了什么?
3、看書中插圖,圖上有幾個人物?哪個是牛頓?哪個是卡特?說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讀課文。
5、小風車被摔壞以后,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注滴眼淚?
6、齊讀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頓是怎樣發奮學習的?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七、分組討論:你喜歡牛頓嗎?為什么?
八、齊讀全文。
10做風車的故事
愛手工 做風車 議風車
(仔仔細細 幾乎 每天 看一陣子) (得意發愣難受)
發
學習不太好 刻苦鉆研 憤
習題:
一、用“∨”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ji( ) mo( ) shan( )
幾乎 石磨 扇子
ji ( ) mo( ) shan( )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有一天,牛頓放學回家,看見村子旁邊正在安裝磨面的風車。他停下來( )地看,( )忘了回家,以后( )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2、做風車的故事發生后,牛頓從此( ),漸漸地養成了( )的習慣.
3、牛頓( )值得我們學習。
《做風車的故事》 篇7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牛頓發憤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
2、指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幫助學生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小風車被摔壞后牛頓心情的變化過程,使學生理解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流一滴眼淚及以后他是怎樣做的。
教學難點
1、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和牛頓的畫像;
2、布置學生課前預習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收集有關牛頓刻苦鉆研的小故事。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一、二小節。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學習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設疑導入
1、板書課題。
2、導入 談話:今天,我們學習的是300多年前英國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做風車的故事。牛頓小時候的怎樣的一位孩子?他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做風車與他以后成為大科學家又有什么關系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讀。
要求讀準字音,認識生字新詞,標出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自學。
(1)請七位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其它學生邊聽邊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二百多年前”、“有一天”、“第二天上學”三個時間詞把課文分成了三部分。這是按時間順序敘述的文章。
(2)本文寫的是誰的什么事?
三、學習字詞,識記字形
1、再讀課文,給帶點這選擇正確讀音。
(根據本課中出現的多音字出題目。)
2、讓學生自讀生字,利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展開想象識記字形。并在小組和全班展開交流。
四、學生質疑,老師梳理歸納
五、學習第一、二小節
1、指名朗讀,思考:這兩個小節分別講了什么情況?哪一個小節講得具體,這個小節內容與做風車有什么關系呢?
2、討論上述問題。
六、課堂鞏固
1、熟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牛頓發憤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
2、幫助學生在理解重點句子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學習的意識。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小風車被摔壞后牛頓心情的變化過程,使學生理解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流一滴眼淚及以后他是怎樣做的。
教學難點
1、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說說課文主人講了誰的什么事?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默讀,按“看裝風車”、“想做風車”、“學做風車”、“做成風車”四個意思將其分為四層。
2、逐層輕讀,畫出關鍵詞語,想想這些詞語說明了什么?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想風車、學做風車?
3、讀后討論上述問題。
(1)想做風車的句子:“他停下來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
仔仔細細:看得非常認真,一點細小的地方也不放過。幾乎:差一點兒。這句話是說牛頓看見村子旁邊正在安裝磨面用的風車。他十分認真仔細地看,對風車的濃厚興趣,已經到了入迷的程度,差一點連回家都忘了。
(2)學做風車的句子:“每天放學回家,牛頓就在屋里丁丁當當地忙個不停。”
每天:天天如此。
丁丁當當:形象地體現了牛頓做風車時的專心致志和十分忙碌的情景。
(對于兩個句子,學生理解如果有困難,就出示句子比較理解。)
4、學習小結:
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牛頓的風車是這樣做出來的:牛頓看見安裝磨面的風車,非常感興趣。每天放學都要看;他對奶奶說自己也要做一個;他每天放學回家在屋里丁丁當當忙個不停;過了些日子,一架小風車做成了。把以上過程歸納為:看裝風車——想做風車——學做風車——做成風車。從看到說,從學做到做成,這是典型的按事情發展順序寫一件事,它們的前后順序不能顛倒。
其中,“看裝風車”、“學做風車”是重點。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部分。
三、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回憶總結學習第二部分的學習步驟。
(1)默讀,按意思分層;(2)劃出關鍵詞語,找出關鍵句子;(3)朗讀。
2、提供層意,按上述步驟自學。
層意:(1)牛頓得意;(2)卡特追問;(3)同學嘲笑;(4)風車摔壞。
3、討論交流。
(1)討論劃分層次。
(2)逐層理解:
第一層:牛頓為什么得意?
第二層:卡特提出了什么問題?
第三層:面對卡特的提問,牛頓為什么發愣?(聯系第二小節)
第四層:課文是怎樣具體寫同學們的嘲笑?采取嘲笑的口吻對不對?
同學們想一想:卡特對牛頓說的話對不對?你對卡特的做法是怎么看的?
4、比較句子,了解牛頓的心理活動。
“道理?”牛頓從沒想過,做手工還要懂得道理。
牛頓從沒想過,做手工還要懂得道理。
(從比較中了解牛頓突然被卡特問住了,卡特問得及時、尖銳、正確,觸及了牛頓的不足之處,使牛頓心頭一下子激起了波瀾,產生了深思。)
5、學生分角色練習朗讀課文。
6、小結。
7、指名朗讀最后一個小節,思考: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情怎樣?以后他是怎樣做的?
牛頓心里__,但是沒有__。從此,牛頓___,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___,____地養成了___的習慣。
8、討論:(1)牛頓為什么“難受極了”?(2)“沒有流一滴眼淚”說明了什么?(很堅強,能正確對待同學意見,從此發憤學習。)
9、小結提問:讀了這一段,你覺得牛頓有哪些方面值得學習?
10、朗讀課文,讀出牛頓的心理變化過程及發憤學習的決心。
四、總結課文
1、朗讀全文,說說牛頓小時候做風車這件事同他后來成為偉大的科學家有什么聯系?
2、討論。
(1)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2)哪幾段是重點?(做風車和質問后受到教育是重點。)你是怎么知道的?
3、討論歸納。
(1)敘述一件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重點的地方要寫得具體,不是重點的地方可以寫得簡略些。
(2)本課圍繞著牛頓做風車這件事,重點寫了牛頓怎樣做風車和從卡特的質問后受到教育這兩個方面。
五、課堂作業 完成課后第三題。
六、課外拓展
1、回憶親自經歷的一件事,想想曾遇到過哪些困難,你是怎樣克服的,還有哪些困難沒有克服,為完成習作做好準備。
2、閱讀《愛動腦筋的牛頓》、《牛頓吃飯的故事》。
板書
仔仔細細 幾乎
看 每天……都…… 濃厚的興趣
做風車 想做 影響學習
做 鉆進 忙個不停
25 做風車的故事 做成
得意 接受教訓
質問 臉紅 發憤學習
議風車 發愣 刻苦鉆研
嘲笑
《做風車的故事》 篇8
之一
北大附小 馮玲萍
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講的是英國的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的故事,牛頓做成了一架小風車,因為出風國為什么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從此以后,牛頓發奮學習,逐漸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目標 :
1 通過學習,使了解牛頓能夠朋會做風車,但講不出道理這件事中接受教訓,從而發奮學習的故事,教育學生向牛頓學習。
2 繼續學習預習課文,做到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3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辯析多音字“幾”的讀音。
4 學習仿照第二自然段寫不,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牛頓正確對待別人的嘲笑,正視自己的缺點,發奮學習,頭
養成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難點 :
1 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 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過程 :
一.引入新課:
板書課題:做風車的故事
齊讀課題后,學生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老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課文寫了誰做風車?他為什么做風車?他怎樣做風車?做風車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圍繞做風車展開的,讓我們帶著以上的問題學習課文。同時學習第二自然段寫法,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最后練習朗讀。
二、范讀課文,聽讀思考: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牛頓說不出風車會
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嘲笑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思考:
(1)第一段講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 自由小聲朗讀,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 根據下列問題批畫:
(1) 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喜歡風車、愛做風車?
(2) 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3 投影:
讀下面的句子,理解帶點詞語的意思,再想想這些話說明什么?他每天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以后每天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4 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圍繞“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件事的方法。
五、學習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讀思考:同學牛頓的風車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見對不對?討論回答。
2、找出牛頓神態變化的詞語,并說說這些態變化的詞語說明了什么?
3、看書中插圖,圖上有幾個人物?哪個是牛頓?哪個是卡特?說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讀課文。
5、小風車被摔壞以后,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注滴眼淚?
6、齊讀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頓是怎樣發奮學習的?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七、分組討論:你喜歡牛頓嗎?為什么?
八、齊讀全文。
10做風車的故事
愛手工 做風車 議風車
(仔仔細細 幾乎 每天 看一陣子) (得意發愣難受)
發
學習不太好 刻苦鉆研 憤
習題:
一、用“∨”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ji( ) mo( ) shan( )
幾乎 石磨 扇子
ji ( ) mo( ) shan( )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有一天,牛頓放學回家,看見村子旁邊正在安裝磨面的風車。他停下來( )地看,( )忘了回家,以后( )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2、做風車的故事發生后,牛頓從此( ),漸漸地養成了( )的習慣.
3、牛頓( )值得我們學習。
《做風車的故事》 篇9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牛頓發憤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
2、指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幫助學生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小風車被摔壞后牛頓心情的變化過程,使學生理解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流一滴眼淚及以后他是怎樣做的。
教學難點
1、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和牛頓的畫像;
2、布置學生課前預習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收集有關牛頓刻苦鉆研的小故事。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一、二小節。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學習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設疑導入
1、板書課題。
2、導入 談話:今天,我們學習的是300多年前英國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做風車的故事。牛頓小時候的怎樣的一位孩子?他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做風車與他以后成為大科學家又有什么關系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讀。
要求讀準字音,認識生字新詞,標出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自學。
(1)請七位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其它學生邊聽邊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二百多年前”、“有一天”、“第二天上學”三個時間詞把課文分成了三部分。這是按時間順序敘述的文章。
(2)本文寫的是誰的什么事?
三、學習字詞,識記字形
1、再讀課文,給帶點這選擇正確讀音。
(根據本課中出現的多音字出題目。)
2、讓學生自讀生字,利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展開想象識記字形。并在小組和全班展開交流。
四、學生質疑,老師梳理歸納
五、學習第一、二小節
1、指名朗讀,思考:這兩個小節分別講了什么情況?哪一個小節講得具體,這個小節內容與做風車有什么關系呢?
2、討論上述問題。
六、課堂鞏固
1、熟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牛頓發憤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
2、幫助學生在理解重點句子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學習的意識。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小風車被摔壞后牛頓心情的變化過程,使學生理解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流一滴眼淚及以后他是怎樣做的。
教學難點
1、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說說課文主人講了誰的什么事?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默讀,按“看裝風車”、“想做風車”、“學做風車”、“做成風車”四個意思將其分為四層。
2、逐層輕讀,畫出關鍵詞語,想想這些詞語說明了什么?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想風車、學做風車?
3、讀后討論上述問題。
(1)想做風車的句子:“他停下來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
仔仔細細:看得非常認真,一點細小的地方也不放過。幾乎:差一點兒。這句話是說牛頓看見村子旁邊正在安裝磨面用的風車。他十分認真仔細地看,對風車的濃厚興趣,已經到了入迷的程度,差一點連回家都忘了。
(2)學做風車的句子:“每天放學回家,牛頓就在屋里丁丁當當地忙個不停。”
每天:天天如此。
丁丁當當:形象地體現了牛頓做風車時的專心致志和十分忙碌的情景。
(對于兩個句子,學生理解如果有困難,就出示句子比較理解。)
4、學習小結:
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牛頓的風車是這樣做出來的:牛頓看見安裝磨面的風車,非常感興趣。每天放學都要看;他對奶奶說自己也要做一個;他每天放學回家在屋里丁丁當當忙個不停;過了些日子,一架小風車做成了。把以上過程歸納為:看裝風車——想做風車——學做風車——做成風車。從看到說,從學做到做成,這是典型的按事情發展順序寫一件事,它們的前后順序不能顛倒。
其中,“看裝風車”、“學做風車”是重點。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部分。
三、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回憶總結學習第二部分的學習步驟。
(1)默讀,按意思分層;(2)劃出關鍵詞語,找出關鍵句子;(3)朗讀。
2、提供層意,按上述步驟自學。
層意:(1)牛頓得意;(2)卡特追問;(3)同學嘲笑;(4)風車摔壞。
3、討論交流。
(1)討論劃分層次。
(2)逐層理解:
第一層:牛頓為什么得意?
第二層:卡特提出了什么問題?
第三層:面對卡特的提問,牛頓為什么發愣?(聯系第二小節)
第四層:課文是怎樣具體寫同學們的嘲笑?采取嘲笑的口吻對不對?
同學們想一想:卡特對牛頓說的話對不對?你對卡特的做法是怎么看的?
4、比較句子,了解牛頓的心理活動。
“道理?”牛頓從沒想過,做手工還要懂得道理。
牛頓從沒想過,做手工還要懂得道理。
(從比較中了解牛頓突然被卡特問住了,卡特問得及時、尖銳、正確,觸及了牛頓的不足之處,使牛頓心頭一下子激起了波瀾,產生了深思。)
5、學生分角色練習朗讀課文。
6、小結。
7、指名朗讀最后一個小節,思考: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情怎樣?以后他是怎樣做的?
牛頓心里__,但是沒有__。從此,牛頓___,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___,____地養成了___的習慣。
8、討論:(1)牛頓為什么“難受極了”?(2)“沒有流一滴眼淚”說明了什么?(很堅強,能正確對待同學意見,從此發憤學習。)
9、小結提問:讀了這一段,你覺得牛頓有哪些方面值得學習?
10、朗讀課文,讀出牛頓的心理變化過程及發憤學習的決心。
四、總結課文
1、朗讀全文,說說牛頓小時候做風車這件事同他后來成為偉大的科學家有什么聯系?
2、討論。
(1)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2)哪幾段是重點?(做風車和質問后受到教育是重點。)你是怎么知道的?
3、討論歸納。
(1)敘述一件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重點的地方要寫得具體,不是重點的地方可以寫得簡略些。
(2)本課圍繞著牛頓做風車這件事,重點寫了牛頓怎樣做風車和從卡特的質問后受到教育這兩個方面。
五、課堂作業 完成課后第三題。
六、課外拓展
1、回憶親自經歷的一件事,想想曾遇到過哪些困難,你是怎樣克服的,還有哪些困難沒有克服,為完成習作做好準備。
2、閱讀《愛動腦筋的牛頓》、《牛頓吃飯的故事》。
板書
仔仔細細 幾乎
看 每天……都…… 濃厚的興趣
做風車 想做 影響學習
做 鉆進 忙個不停
25 做風車的故事 做成
得意 接受教訓
質問 臉紅 發憤學習
議風車 發愣 刻苦鉆研
嘲笑
《做風車的故事》 篇10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牛頓發憤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
2、指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幫助學生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小風車被摔壞后牛頓心情的變化過程,使學生理解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流一滴眼淚及以后他是怎樣做的。
教學難點
1、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和牛頓的畫像;
2、布置學生課前預習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收集有關牛頓刻苦鉆研的小故事。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一、二小節。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學習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設疑導入
1、板書課題。
2、導入談話:今天,我們學習的是300多年前英國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做風車的故事。牛頓小時候的怎樣的一位孩子?他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做風車與他以后成為大科學家又有什么關系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讀。
要求讀準字音,認識生字新詞,標出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自學。
(1)請七位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其它學生邊聽邊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二百多年前”、“有一天”、“第二天上學”三個時間詞把課文分成了三部分。這是按時間順序敘述的文章。
(2)本文寫的是誰的什么事?
三、學習字詞,識記字形
1、再讀課文,給帶點這選擇正確讀音。
(根據本課中出現的多音字出題目。)
2、讓學生自讀生字,利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展開想象識記字形。并在小組和全班展開交流。
四、學生質疑,老師梳理歸納
五、學習第一、二小節
1、指名朗讀,思考:這兩個小節分別講了什么情況?哪一個小節講得具體,這個小節內容與做風車有什么關系呢?
2、討論上述問題。
六、課堂鞏固
1、熟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牛頓發憤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
2、幫助學生在理解重點句子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學習的意識。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小風車被摔壞后牛頓心情的變化過程,使學生理解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流一滴眼淚及以后他是怎樣做的。
教學難點
1、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說說課文主人講了誰的什么事?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默讀,按“看裝風車”、“想做風車”、“學做風車”、“做成風車”四個意思將其分為四層。
2、逐層輕讀,畫出關鍵詞語,想想這些詞語說明了什么?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想風車、學做風車?
3、讀后討論上述問題。
(1)想做風車的句子:“他停下來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
仔仔細細:看得非常認真,一點細小的地方也不放過。幾乎:差一點兒。這句話是說牛頓看見村子旁邊正在安裝磨面用的風車。他十分認真仔細地看,對風車的濃厚興趣,已經到了入迷的程度,差一點連回家都忘了。
(2)學做風車的句子:“每天放學回家,牛頓就在屋里丁丁當當地忙個不停。”
每天:天天如此。
丁丁當當:形象地體現了牛頓做風車時的專心致志和十分忙碌的情景。
(對于兩個句子,學生理解如果有困難,就出示句子比較理解。)
4、學習小結:
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牛頓的風車是這樣做出來的:牛頓看見安裝磨面的風車,非常感興趣。每天放學都要看;他對奶奶說自己也要做一個;他每天放學回家在屋里丁丁當當忙個不停;過了些日子,一架小風車做成了。把以上過程歸納為:看裝風車——想做風車——學做風車——做成風車。從看到說,從學做到做成,這是典型的按事情發展順序寫一件事,它們的前后順序不能顛倒。
其中,“看裝風車”、“學做風車”是重點。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部分。
三、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回憶總結學習第二部分的學習步驟。
(1)默讀,按意思分層;(2)劃出關鍵詞語,找出關鍵句子;(3)朗讀。
2、提供層意,按上述步驟自學。
層意:(1)牛頓得意;(2)卡特追問;(3)同學嘲笑;(4)風車摔壞。
3、討論交流。
(1)討論劃分層次。
(2)逐層理解:
第一層:牛頓為什么得意?
第二層:卡特提出了什么問題?
第三層:面對卡特的提問,牛頓為什么發愣?(聯系第二小節)
第四層:課文是怎樣具體寫同學們的嘲笑?采取嘲笑的口吻對不對?
同學們想一想:卡特對牛頓說的話對不對?你對卡特的做法是怎么看的?
4、比較句子,了解牛頓的心理活動。
“道理?”牛頓從沒想過,做手工還要懂得道理。
牛頓從沒想過,做手工還要懂得道理。
(從比較中了解牛頓突然被卡特問住了,卡特問得及時、尖銳、正確,觸及了牛頓的不足之處,使牛頓心頭一下子激起了波瀾,產生了深思。)
5、學生分角色練習朗讀課文。
6、小結。
7、指名朗讀最后一個小節,思考: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情怎樣?以后他是怎樣做的?
牛頓心里__,但是沒有__。從此,牛頓___,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___,____地養成了___的習慣。
8、討論:(1)牛頓為什么“難受極了”?(2)“沒有流一滴眼淚”說明了什么?(很堅強,能正確對待同學意見,從此發憤學習。)
9、小結提問:讀了這一段,你覺得牛頓有哪些方面值得學習?
10、朗讀課文,讀出牛頓的心理變化過程及發憤學習的決心。
四、總結課文
1、朗讀全文,說說牛頓小時候做風車這件事同他后來成為偉大的科學家有什么聯系?
2、討論。
(1)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2)哪幾段是重點?(做風車和質問后受到教育是重點。)你是怎么知道的?
3、討論歸納。
(1)敘述一件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重點的地方要寫得具體,不是重點的地方可以寫得簡略些。
(2)本課圍繞著牛頓做風車這件事,重點寫了牛頓怎樣做風車和從卡特的質問后受到教育這兩個方面。
五、課堂作業 完成課后第三題。
六、課外拓展
1、回憶親自經歷的一件事,想想曾遇到過哪些困難,你是怎樣克服的,還有哪些困難沒有克服,為完成習作做好準備。
2、閱讀《愛動腦筋的牛頓》、《牛頓吃飯的故事》。
板書
仔仔細細 幾乎
看 每天……都…… 濃厚的興趣
做風車 想做 影響學習
做 鉆進 忙個不停
25 做風車的故事 做成
得意 接受教訓
質問 臉紅 發憤學習
議風車 發愣 刻苦鉆研
嘲笑
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講的是英國的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的故事,牛頓做成了一架小風車,因為出風國為什么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從此以后,牛頓發奮學習,逐漸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使了解牛頓能夠朋會做風車,但講不出道理這件事中接受教訓,從而發奮學習的故事,教育學生向牛頓學習。
2 繼續學習預習課文,做到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3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辯析多音字“幾”的讀音。
4 學習仿照第二自然段寫不,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牛頓正確對待別人的嘲笑,正視自己的缺點,發奮學習,頭
養成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難點:
1 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 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板書課題:做風車的故事
齊讀課題后,學生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老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課文寫了誰做風車?他為什么做風車?他怎樣做風車?做風車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圍繞做風車展開的,讓我們帶著以上的問題學習課文。同時學習第二自然段寫法,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最后練習朗讀。
二、范讀課文,聽讀思考: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牛頓說不出風車會
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嘲笑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思考:
(1)第一段講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 自由小聲朗讀,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 根據下列問題批畫:
(1) 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喜歡風車、愛做風車?
(2) 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3 投影:
讀下面的句子,理解帶點詞語的意思,再想想這些話說明什么?他每天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以后每天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4 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圍繞“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件事的方法。
五、學習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讀思考:同學牛頓的風車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見對不對?討論回答。
2、找出牛頓神態變化的詞語,并說說這些態變化的詞語說明了什么?
3、看書中插圖,圖上有幾個人物?哪個是牛頓?哪個是卡特?說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讀課文。
5、小風車被摔壞以后,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注滴眼淚?
6、齊讀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頓是怎樣發奮學習的?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七、分組討論:你喜歡牛頓嗎?為什么?
八、齊讀全文。
10做風車的故事
愛手工 做風車 議風車
(仔仔細細 幾乎 每天 看一陣子) (得意發愣難受)
發
學習不太好 刻苦鉆研 憤
習題:
一、用“∨”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ji( ) mo( ) shan( )
幾乎 石磨 扇子
ji ( ) mo( ) shan( )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有一天,牛頓放學回家,看見村子旁邊正在安裝磨面的風車。他停下來( )地看,( )忘了回家,以后( )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2、做風車的故事發生后,牛頓從此( ),漸漸地養成了( )的習慣.
3、牛頓( )值得我們學習。
《做風車的故事》 篇11
教學目標 :
1.認識本課的18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牛頓、家庭、零用錢、成績、麥子、夸獎、卡特、通紅、發憤、遇到、任何、刻苦鉆研、習慣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對話的語氣;能用適當的速度默讀課文。
3.在理解重點語句的基礎上讀懂課文。
4.培養認真、刻苦學習、勤于思考的習慣。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學習生字詞;
2.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
教學步驟 :
(-)導入
1.啟發談話。
(1)同學們,請你們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蘋果會從樹上落下來,而不會往天上飛呢?
(2)二百多年前有一個人看到這種現象后,就對自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蘋果既不往旁邊飛,也不往天上飛,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東西在吸引它呢?”經過他反復推測、不斷研究,終于發現了宇宙間的規律“萬有引力定律”,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出示牛頓畫像)
(2)牛頓為什么能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呢?(愛動腦筋,善于提問,樂于鉆研)
對,所以牛頓能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那么牛頓這種善于提問,刻苦鉆研的精神是怎樣培養起來的呢?讓我們共同學習第25課《做風車的故事》。
(二)出示自學提綱,指導學生自學
1.出示自學提綱。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勾畫出本課的生字、生詞。讀準字音。
(2)默讀課文,在讀不懂的字、詞、句下面畫上橫線或打上“?”然后借助字典或聯系上下文試著解決。也可同桌討論。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記下來。
(3)標出自然段序號。逐自然段地讀課文。思考:每段共有幾句話?每句寫什么?每段寫牛頓干什么?有什么問題記下來。
(4)讀全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按提綱自學。
(三)交流自學情況,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1.交流自學生字情況。
(1)讀生字。(指學生讀、齊讀)
(2)多音字組詞。
2.交流理解詞語情況。
(1)可以結合實物理解的詞語:鋸、斧頭、鑿子。
(2)可以通過做動作理解的詞語:扇、撿起。
(3)通過查字典理解的詞語:攢、羞、習慣、得意、夸獎、果然
3.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點名讓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問題。(簡單的問題,同學互相交流解決。)
5.梳理歸納主要問題。
(四)逐段深入理解課文
1.學習一、二自然段。
(1)自由讀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想:通過讀書知道了什么?
(2)同桌互相交流。
明確:①通過讀第一自然段知道牛頓是英國偉大的科學家。②通過讀第二自然段知道牛頓在小學念書時就特別喜歡做手工。
(3)“特別喜歡”還可以怎么說?
(4)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呢?
明確:①“奶奶給他的零用錢,他總是攢起來買斧頭、買鋸、買鑿于。”從“攢”這個詞就能看出牛頓非常喜歡做手工。攢”是積聚、積蓄的意思,課文中是說他把奶奶給的零用錢一分一分存起來,用來買做手工的工具,說明他太喜歡做手工了。②“整天忙著”就是從早到晚都在忙著,把時間幾乎都用在做手工上,說明牛頓愛做手工到了癡迷的程度,以致影響了學習。
(5)第二自然段共有幾句話?主要講了些什么?說明了什么?
明確:共有四句,第一句介紹牛頓生在農民家庭;第二句講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第三、四句是具體講牛頓怎么喜歡手工。這一段主要講牛頓小時候特別喜歡做手工。說明牛頓對做手工很有興趣。
(6)興趣是成功的開始,而牛頓愛做手工到了癡迷的程度,忽略了學習,影響了學習成績,你們覺得牛頓這么做對嗎?為什么?
(7)朗讀第二自然段,體會課文怎樣寫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的。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學習課文三、四、五、六、七自然段,在理解重點語句的基礎上讀懂課文。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上節課初讀了課文,學習了課文一、二自然段,知道牛頓小時候特別喜歡做手工,學習成績不怎么好。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理解課文。
(二)學習三、四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牛頓看見村子里裝風車,他是怎樣做的?請用筆勾畫出有關詞語、句子,試著談談自己的理解。
2.交流、討論。
(l)出示句子,讀一讀,想一想意思有什么異同?
(2)他仔仔細細地看到什么程度呢?讀書中的句子,想想說明了什么?
明確:他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
(3)牛頓不僅仔仔細細看,而且還想親自做一個,那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4)“每天放學回家,牛頓就鉆進屋子丁丁當當忙個不停。”
學生交流:去掉“每天”行不行?為什么?“鉆進屋子”改為“走進屋子”行不行?為什么?去掉“丁丁當當”行不行?
(5)你能想象出牛頓做成風車后,告訴奶奶的情景嗎?誰能讀出那種高興的語氣?
(6)學生感情朗讀。
(7)小結:通過讀書知道四、五自然段是寫牛頓做風車的經過。通過具體寫牛頓看風車、做風車著了迷,說明他對做手工有濃厚的興趣。由于他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做手工上,以致于影響了學習。
(三)學習五、六、七自然段
三、四自然段寫牛頓做風車的經過,那么五、六、七自然段又寫了什么呢?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同學們對小風車有什么看法?牛頓怎么做的?他的神態、心情有什么變化?卡特的意見對不對?邊讀邊用筆勾畫出有關詞句。
2.交流讀書情況。
(1)牛頓把風車帶到學校,同學們有哪些看法?
明確:夸獎
(2)大家會怎樣夸獎牛頓呢?
這風車
牛頓,你
(3)聽著大家的夸獎,此時牛頓的心情怎樣?
明確:得意
(4)聽了卡特的話,牛頓又有怎樣的反映呢?
明確:發愣
(5)牛頓為什么講不出風車會轉的道理?
明確:只做感興趣的事而忽略學習是不對的。
(6)讀卡特的做法和后面的幾句話。理解“希罕”“迸發”。
(7)這兩自然段都在講什么?
明確:牛頓因講不出風車會轉的道理而受到同學們的嘲笑。請同學們繼續讀書,思考:面對這樣的嘲笑,牛頓又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3.默讀第七自然段。
(1)思考:小風車被摔壞后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流一滴眼淚?
明確:因為牛頓沒有灰心喪氣,他也不埋怨他人,而是以發憤學習、遇事都要問個為什么和刻苦鉆研的實際行動,改正了過去學習不夠刻苦、不求甚解的缺點。
(2)你覺得牛頓是個怎樣的人?
4.誰能談談牛頓為什么能成為科學家?談談你了解的牛頓的故事。
(四)總結全文
1.朗讀全文。
2.學了課文你明白了什么?聯系自己的實際談一談。
(五)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通過蘋果落地的現象介紹牛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用提綱的形式指導學生自學。(1)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2)引導學生反復讀書以及邊讀邊思考;提出問題后,再讀書并通過互助學習,討論,老師指導等方法提高學習的閱讀理解及表達能力。使學生理解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是卻沒有流一滴眼淚,以及以后是怎樣做的,引導學生體會牛頓從小愛學習、愛鉆研的精神,并學習他的這種精神。
探究活動
太陽光是白的嗎?
1666年,英國科學家牛頓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讓一束日光射進暗室,在這束日光經過的地方,放一塊三棱鏡(一塊三面長方形,兩端三解形的玻璃),日光通過三棱鏡,就變成了一條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的美麗光帶。這個實驗證明,太陽光并不是白色的。
你們可以做一下這個實驗。如果沒有三棱鏡,可以用一面小鏡子和一盆水來代替。把小鏡子斜插在盛著清水的盆里,讓陽光通過水面和鏡子反射到墻上。只要把角度調整得合適,就可以看到一條七種顏色組成的光帶。反過來,還可以做一個小實驗來驗證。把一塊硬紙剪成圓的輪子,粘上一層白紙,把這個紙輪分成七份(如圖一),涂上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色不要上的太深。在圓心近旁,鉆兩個小孔,用一根細繩穿過兩孔,把繩頭結住(如圖二)。你兩分別拉住兩端的繩圈,轉動紙輪,使繩子旋緊,然后兩手一拉一松,紙輪就會旋轉不停。這時候,你看到的紙輪就不是七色的,而是白色的了。
《做風車的故事》 篇12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牛頓發憤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
2、指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幫助學生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小風車被摔壞后牛頓心情的變化過程,使學生理解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流一滴眼淚及以后他是怎樣做的。
教學難點
1、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和牛頓的畫像;
2、布置學生課前預習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收集有關牛頓刻苦鉆研的小故事。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一、二小節。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學習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設疑導入
1、板書課題。
2、導入 談話:今天,我們學習的是300多年前英國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做風車的故事。牛頓小時候的怎樣的一位孩子?他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做風車與他以后成為大科學家又有什么關系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讀。
要求讀準字音,認識生字新詞,標出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自學。
(1)請七位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其它學生邊聽邊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二百多年前”、“有一天”、“第二天上學”三個時間詞把課文分成了三部分。這是按時間順序敘述的文章。
(2)本文寫的是誰的什么事?
三、學習字詞,識記字形
1、再讀課文,給帶點這選擇正確讀音。
(根據本課中出現的多音字出題目。)
2、讓學生自讀生字,利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展開想象識記字形。并在小組和全班展開交流。
四、學生質疑,老師梳理歸納
五、學習第一、二小節
1、指名朗讀,思考:這兩個小節分別講了什么情況?哪一個小節講得具體,這個小節內容與做風車有什么關系呢?
2、討論上述問題。
六、課堂鞏固
1、熟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牛頓發憤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
2、幫助學生在理解重點句子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學習的意識。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小風車被摔壞后牛頓心情的變化過程,使學生理解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流一滴眼淚及以后他是怎樣做的。
教學難點
1、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說說課文主人講了誰的什么事?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默讀,按“看裝風車”、“想做風車”、“學做風車”、“做成風車”四個意思將其分為四層。
2、逐層輕讀,畫出關鍵詞語,想想這些詞語說明了什么?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想風車、學做風車?
3、讀后討論上述問題。
(1)想做風車的句子:“他停下來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
仔仔細細:看得非常認真,一點細小的地方也不放過。幾乎:差一點兒。這句話是說牛頓看見村子旁邊正在安裝磨面用的風車。他十分認真仔細地看,對風車的濃厚興趣,已經到了入迷的程度,差一點連回家都忘了。
(2)學做風車的句子:“每天放學回家,牛頓就在屋里丁丁當當地忙個不停。”
每天:天天如此。
丁丁當當:形象地體現了牛頓做風車時的專心致志和十分忙碌的情景。
(對于兩個句子,學生理解如果有困難,就出示句子比較理解。)
4、學習小結:
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牛頓的風車是這樣做出來的:牛頓看見安裝磨面的風車,非常感興趣。每天放學都要看;他對奶奶說自己也要做一個;他每天放學回家在屋里丁丁當當忙個不停;過了些日子,一架小風車做成了。把以上過程歸納為:看裝風車——想做風車——學做風車——做成風車。從看到說,從學做到做成,這是典型的按事情發展順序寫一件事,它們的前后順序不能顛倒。
其中,“看裝風車”、“學做風車”是重點。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部分。
三、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回憶總結學習第二部分的學習步驟。
(1)默讀,按意思分層;(2)劃出關鍵詞語,找出關鍵句子;(3)朗讀。
2、提供層意,按上述步驟自學。
層意:(1)牛頓得意;(2)卡特追問;(3)同學嘲笑;(4)風車摔壞。
3、討論交流。
(1)討論劃分層次。
(2)逐層理解:
第一層:牛頓為什么得意?
第二層:卡特提出了什么問題?
第三層:面對卡特的提問,牛頓為什么發愣?(聯系第二小節)
第四層:課文是怎樣具體寫同學們的嘲笑?采取嘲笑的口吻對不對?
同學們想一想:卡特對牛頓說的話對不對?你對卡特的做法是怎么看的?
4、比較句子,了解牛頓的心理活動。
“道理?”牛頓從沒想過,做手工還要懂得道理。
牛頓從沒想過,做手工還要懂得道理。
(從比較中了解牛頓突然被卡特問住了,卡特問得及時、尖銳、正確,觸及了牛頓的不足之處,使牛頓心頭一下子激起了波瀾,產生了深思。)
5、學生分角色練習朗讀課文。
6、小結。
7、指名朗讀最后一個小節,思考: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情怎樣?以后他是怎樣做的?
牛頓心里__,但是沒有__。從此,牛頓___,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___,____地養成了___的習慣。
8、討論:(1)牛頓為什么“難受極了”?(2)“沒有流一滴眼淚”說明了什么?(很堅強,能正確對待同學意見,從此發憤學習。)
9、小結提問:讀了這一段,你覺得牛頓有哪些方面值得學習?
10、朗讀課文,讀出牛頓的心理變化過程及發憤學習的決心。
四、總結課文
1、朗讀全文,說說牛頓小時候做風車這件事同他后來成為偉大的科學家有什么聯系?
2、討論。
(1)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2)哪幾段是重點?(做風車和質問后受到教育是重點。)你是怎么知道的?
3、討論歸納。
(1)敘述一件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重點的地方要寫得具體,不是重點的地方可以寫得簡略些。
(2)本課圍繞著牛頓做風車這件事,重點寫了牛頓怎樣做風車和從卡特的質問后受到教育這兩個方面。
五、課堂作業 完成課后第三題。
六、課外拓展
1、回憶親自經歷的一件事,想想曾遇到過哪些困難,你是怎樣克服的,還有哪些困難沒有克服,為完成習作做好準備。
2、閱讀《愛動腦筋的牛頓》、《牛頓吃飯的故事》。
板書
仔仔細細 幾乎
看 每天……都…… 濃厚的興趣
做風車 想做 影響學習
做 鉆進 忙個不停
25 做風車的故事 做成
得意 接受教訓
質問 臉紅 發憤學習
議風車 發愣 刻苦鉆研
嘲笑
《做風車的故事》 篇13
(在教學一開始,我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質疑,想以此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結果遇到了下面的一幕。)
生:老師,課文題目能不能改成《牛頓做風車》我認為《牛頓做風車》比《做風車的故事》這個題目更好。
師:(一愣)你有什么理由嗎
生:《牛頓做風車》這個題目告訴了我們人物和事情,讓人一看就明白。
(生A的話,似乎有一定道理,許多同學聽了,忍不住輕輕點點頭,好像表示贊同。而我覺得A的觀點是不妥的,這個觀點的提出正說明他對課文主要內容把握不準確,如何說服他呢從何處下手呢當時我認為,直接把正確觀點告訴他不是最佳方法。于是,我把期望的目光投向其他學生,希望有人出來“辯一辯”。這時,學生B
果斷地舉起小手要求發言。我見此情景,心里暗暗高興。)
生B:我不同意他的說法,我認為課文題目好!
(我一聽,正中下懷。)
師:(鼓勵的口氣)為什么呢能不能說說你的理由
生B:如果題目改為《牛頓做風車》,課文就應該主要寫牛頓怎樣做風車了,而課文只有第4自然段寫到牛頓做風車,只寫了兩句話。
師:是嗎誰來把它找出來讀一讀
(學生紛紛在第4自然段中找,隨后爭相舉手。)
生C:“每天放學回家,牛頓就鉆進屋子丁丁當當地忙個不停。過了些日子,一架小小的風車果然做成了,用扇子一扇,風車就吱吱地轉起來。”
師:找得準。(面向學生B)那么,你認為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呢
生B:課文主要寫牛頓做成風車以后,由于說不出風車會轉的理由,而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從此,牛頓就愛問為什么,并刻苦鉆研、發憤學習的事。所以我認為課文題目《做風車的故事》好。
(她的一席話,說得頭頭是道。其他學生無不流露出佩服的神色。)
師:(面向生A)你覺得她說得有道理嗎
生A:嗯,有道理,我服了!
【評析】
實施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重點,而創新精神的培養可以從質疑開始。古人云:“學貴有疑。”質疑的過程實質上是積極思維的過程,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因此,質疑中蘊含著創新的萌芽。以上教例說明:在課堂教學中,質疑可使學生改變學習中的被動地位,使他們變得積極、主動,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發出創造的思維火花。學生A就課題提出的質疑就是明證。而學生B的答疑是在學生A的質疑下激發的。作為教者,在學生質疑的過程中要始終扮演好“配角”,要引導,不要主宰,以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
《做風車的故事》 篇14
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講的是英國的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的故事,牛頓做成了一架小風車,因為出風國為什么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從此以后,牛頓發奮學習,逐漸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目標 :
1 通過學習,使了解牛頓能夠朋會做風車,但講不出道理這件事中接受教訓,從而發奮學習的故事,教育學生向牛頓學習。
2 繼續學習預習課文,做到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3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辯析多音字“幾”的讀音。
4 學習仿照第二自然段寫不,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牛頓正確對待別人的嘲笑,正視自己的缺點,發奮學習,頭
養成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難點 :
1 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 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過程 :
一.引入新課:
板書課題:做風車的故事
齊讀課題后,學生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老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課文寫了誰做風車?他為什么做風車?他怎樣做風車?做風車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圍繞做風車展開的,讓我們帶著以上的問題學習課文。同時學習第二自然段寫法,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最后練習朗讀。
二、范讀課文,聽讀思考: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牛頓說不出風車會
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嘲笑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思考:
(1)第一段講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 自由小聲朗讀,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 根據下列問題批畫:
(1) 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喜歡風車、愛做風車?
(2) 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3 投影:
讀下面的句子,理解帶點詞語的意思,再想想這些話說明什么?他每天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以后每天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4 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圍繞“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件事的方法。
五、學習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讀思考:同學牛頓的風車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見對不對?討論回答。
2、找出牛頓神態變化的詞語,并說說這些態變化的詞語說明了什么?
3、看書中插圖,圖上有幾個人物?哪個是牛頓?哪個是卡特?說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讀課文。
5、小風車被摔壞以后,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注滴眼淚?
6、齊讀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頓是怎樣發奮學習的?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七、分組討論:你喜歡牛頓嗎?為什么?
八、齊讀全文。
10做風車的故事
愛手工 做風車 議風車
(仔仔細細 幾乎 每天 看一陣子) (得意發愣難受)
發
學習不太好 刻苦鉆研 憤
習題:
一、用“∨”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ji( ) mo( ) shan( )
幾乎 石磨 扇子
ji ( ) mo( ) shan( )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有一天,牛頓放學回家,看見村子旁邊正在安裝磨面的風車。他停下來( )地看,( )忘了回家,以后( )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2、做風車的故事發生后,牛頓從此( ),漸漸地養成了( )的習慣.
3、牛頓( )值得我們學習。
《做風車的故事》 篇15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牛頓發憤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
2、指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幫助學生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小風車被摔壞后牛頓心情的變化過程,使學生理解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流一滴眼淚及以后他是怎樣做的。
教學難點
1、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和牛頓的畫像;
2、布置學生課前預習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收集有關牛頓刻苦鉆研的小故事。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一、二小節。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學習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設疑導入
1、板書課題。
2、導入 談話:今天,我們學習的是300多年前英國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做風車的故事。牛頓小時候的怎樣的一位孩子?他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做風車與他以后成為大科學家又有什么關系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讀。
要求讀準字音,認識生字新詞,標出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自學。
(1)請七位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其它學生邊聽邊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二百多年前”、“有一天”、“第二天上學”三個時間詞把課文分成了三部分。這是按時間順序敘述的文章。
(2)本文寫的是誰的什么事?
三、學習字詞,識記字形
1、再讀課文,給帶點這選擇正確讀音。
(根據本課中出現的多音字出題目。)
2、讓學生自讀生字,利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展開想象識記字形。并在小組和全班展開交流。
四、學生質疑,老師梳理歸納
五、學習第一、二小節
1、指名朗讀,思考:這兩個小節分別講了什么情況?哪一個小節講得具體,這個小節內容與做風車有什么關系呢?
2、討論上述問題。
六、課堂鞏固
1、熟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牛頓發憤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
2、幫助學生在理解重點句子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學習的意識。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小風車被摔壞后牛頓心情的變化過程,使學生理解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流一滴眼淚及以后他是怎樣做的。
教學難點
1、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說說課文主人講了誰的什么事?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默讀,按“看裝風車”、“想做風車”、“學做風車”、“做成風車”四個意思將其分為四層。
2、逐層輕讀,畫出關鍵詞語,想想這些詞語說明了什么?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想風車、學做風車?
3、讀后討論上述問題。
(1)想做風車的句子:“他停下來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
仔仔細細:看得非常認真,一點細小的地方也不放過。幾乎:差一點兒。這句話是說牛頓看見村子旁邊正在安裝磨面用的風車。他十分認真仔細地看,對風車的濃厚興趣,已經到了入迷的程度,差一點連回家都忘了。
(2)學做風車的句子:“每天放學回家,牛頓就在屋里丁丁當當地忙個不停。”
每天:天天如此。
丁丁當當:形象地體現了牛頓做風車時的專心致志和十分忙碌的情景。
(對于兩個句子,學生理解如果有困難,就出示句子比較理解。)
4、學習小結:
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牛頓的風車是這樣做出來的:牛頓看見安裝磨面的風車,非常感興趣。每天放學都要看;他對奶奶說自己也要做一個;他每天放學回家在屋里丁丁當當忙個不停;過了些日子,一架小風車做成了。把以上過程歸納為:看裝風車——想做風車——學做風車——做成風車。從看到說,從學做到做成,這是典型的按事情發展順序寫一件事,它們的前后順序不能顛倒。
其中,“看裝風車”、“學做風車”是重點。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部分。
三、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回憶總結學習第二部分的學習步驟。
(1)默讀,按意思分層;(2)劃出關鍵詞語,找出關鍵句子;(3)朗讀。
2、提供層意,按上述步驟自學。
層意:(1)牛頓得意;(2)卡特追問;(3)同學嘲笑;(4)風車摔壞。
3、討論交流。
(1)討論劃分層次。
(2)逐層理解:
第一層:牛頓為什么得意?
第二層:卡特提出了什么問題?
第三層:面對卡特的提問,牛頓為什么發愣?(聯系第二小節)
第四層:課文是怎樣具體寫同學們的嘲笑?采取嘲笑的口吻對不對?
同學們想一想:卡特對牛頓說的話對不對?你對卡特的做法是怎么看的?
4、比較句子,了解牛頓的心理活動。
“道理?”牛頓從沒想過,做手工還要懂得道理。
牛頓從沒想過,做手工還要懂得道理。
(從比較中了解牛頓突然被卡特問住了,卡特問得及時、尖銳、正確,觸及了牛頓的不足之處,使牛頓心頭一下子激起了波瀾,產生了深思。)
5、學生分角色練習朗讀課文。
6、小結。
7、指名朗讀最后一個小節,思考: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情怎樣?以后他是怎樣做的?
牛頓心里__,但是沒有__。從此,牛頓___,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___,____地養成了___的習慣。
8、討論:(1)牛頓為什么“難受極了”?(2)“沒有流一滴眼淚”說明了什么?(很堅強,能正確對待同學意見,從此發憤學習。)
9、小結提問:讀了這一段,你覺得牛頓有哪些方面值得學習?
10、朗讀課文,讀出牛頓的心理變化過程及發憤學習的決心。
四、總結課文
1、朗讀全文,說說牛頓小時候做風車這件事同他后來成為偉大的科學家有什么聯系?
2、討論。
(1)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2)哪幾段是重點?(做風車和質問后受到教育是重點。)你是怎么知道的?
3、討論歸納。
(1)敘述一件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重點的地方要寫得具體,不是重點的地方可以寫得簡略些。
(2)本課圍繞著牛頓做風車這件事,重點寫了牛頓怎樣做風車和從卡特的質問后受到教育這兩個方面。
五、課堂作業 完成課后第三題。
六、課外拓展
1、回憶親自經歷的一件事,想想曾遇到過哪些困難,你是怎樣克服的,還有哪些困難沒有克服,為完成習作做好準備。
2、閱讀《愛動腦筋的牛頓》、《牛頓吃飯的故事》。
板書
仔仔細細 幾乎
看 每天……都…… 濃厚的興趣
做風車 想做 影響學習
做 鉆進 忙個不停
25 做風車的故事 做成
得意 接受教訓
質問 臉紅 發憤學習
議風車 發愣 刻苦鉆研
嘲笑
《做風車的故事》 篇16
【教例】三年級
(在教學一開始,我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質疑,想以此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結果遇到了下面的一幕。)
生:老師,課文題目能不能改成《牛頓做風車》?我認為《牛頓做風車》比《做風車的故事》這個題目更好。
師:(一愣)你有什么理由嗎?
生:《牛頓做風車》這個題目告訴了我們人物和事情,讓人一看就明白。
(生A的話,似乎有一定道理,許多同學聽了,忍不住輕輕點點頭,好像表示贊同。而我覺得A的觀點是不妥的,這個觀點的提出正說明他對課文主要內容把握不準確,如何說服他呢?從何處下手呢?當時我認為,直接把正確觀點告訴他不是最佳方法。于是,我把期望的目光投向其他學生,希望有人出來“辯一辯”。這時,學生B 果斷地舉起小手要求發言。我見此情景,心里暗暗高興。)
生B:我不同意他的說法,我認為課文題目好!
(我一聽,正中下懷。)
師:(鼓勵的口氣)為什么呢?能不能說說你的理由?
生B:如果題目改為《牛頓做風車》,課文就應該主要寫牛頓怎樣做風車了,而課文只有第4自然段寫到牛頓做風車,只寫了兩句話。
師:是嗎?誰來把它找出來讀一讀?
(學生紛紛在第4自然段中找,隨后爭相舉手。)
生C:“每天放學回家,牛頓就鉆進屋子丁丁當當地忙個不停。過了些日子,一架小小的風車果然做成了,用扇子一扇,風車就吱吱地轉起來。”
師:找得準。(面向學生B)那么,你認為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呢?
生B:課文主要寫牛頓做成風車以后,由于說不出風車會轉的理由,而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從此,牛頓就愛問為什么,并刻苦鉆研、發憤學習的事。所以我認為課文題目《做風車的故事》好。
(她的一席話,說得頭頭是道。其他學生無不流露出佩服的神色。)
師:(面向生A)你覺得她說得有道理嗎?
生A:嗯,有道理,我服了!
【評析】
實施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重點,而創新精神的培養可以從質疑開始。古人云:“學貴有疑。”質疑的過程實質上是積極思維的過程,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因此,質疑中蘊含著創新的萌芽。以上教例說明:在課堂教學中,質疑可使學生改變學習中的被動地位,使他們變得積極、主動,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發出創造的思維火花。學生A就課題提出的質疑就是明證。而學生B的答疑是在學生A的質疑下激發的。作為教者,在學生質疑的過程中要始終扮演好“配角”,要引導,不要主宰,以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