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課《剪枝的學問》作業設計(精選13篇)
第26課《剪枝的學問》作業設計 篇1
第26課《剪枝的學問》作業設計目標1、正確書寫本課9個生字,結合語境理解詞語。2、學會積累科學常識小故事。3、通過誦讀《剪枝的學問》,了解剪枝是為了來年能收獲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經典作業設計案例作業設計設計意圖難易程度反義詞百寶箱。 1、天剛蒙蒙亮,( )了一夜的大街又( )起來。2、無論是( )的冬天,還是( )的夏天,我校排球隊員們都堅持艱苦的訓練。3、我不喜歡( )的夏天,也不喜歡( )的冬天。4、我本以為這件事很( ),誰知有這么( )。5、經過技術革新,工廠里的工人雖然( ),但產量卻( )了。 引導學生結合語境理解詞語,積累反義詞。(建議第一課時使用) ☆☆☆課文直通車。 王大伯拿起一根剪下的枝條,笑了笑,對我說:“你別看這根枝條很粗壯,其實它只吸收營養,不結果實,這種枝條不剪掉,到了春天就會瘋長起來,把許多養分奪走。”接著,王大伯撫摸著那些留下的枝條,充滿信心地說:“來年就靠它們結桃子啰!”
聽了王大伯的話,你知道剪掉這些枝條有什么好處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剪枝的學問”到底是什么嗎? 引導學生閱讀本文資料,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剪枝是為了來年能收獲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建議第二課時使用) ☆☆☆☆向父母、鄰居、親戚請教,生活中有哪些“減少”是為了“增加”的事例,先理清思路說一說,再有條理地選擇一、兩個寫下來。 學會積累科學常識小故事。(建議第二課時使用) ☆☆☆☆
第26課《剪枝的學問》作業設計 篇2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51
《剪枝的學問》教學設計二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了解剪枝是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的桃子,懂得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學準備]
投影片、教學掛圖
一、復習導入
1.板書課題,指名讀。
2.上節課,我們圍繞課題提了許多問題,還記得嗎?(學生回憶問題)(誰剪枝?為什么剪枝?怎樣剪枝?剪枝后結果怎樣?)
3.今天,我們就圍繞這幾個問題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1-2自然段
放聲自讀這兩個自然段,看看你能解決什么問題?
1.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1)出示能手,齊讀,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能手?(指導說話)
(2)從哪兒可以看出王大伯是種桃能手?
2.出示句子:
(1)王大伯是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
(2)他家樹上結的桃子總是那么大那么甜。
指名讀、男女生分組讀、齊讀
3.王大伯和幾位叔叔是怎樣剪枝的?(指名做手勢)
4.過渡:看著一根根枝條被剪下,作者產生了什么疑問?
出示句子:我著急地問: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指名朗讀)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王大伯看我有疑惑,怎樣對我說?
1.自讀第三自然段,劃出王大伯說的話。圈出你以為與剪枝有關的詞句。
2.誰來讀一下王大伯說的話。
3.用因為……所以……來介紹為什么剪枝?(指名練說)
4.齊讀王大伯的話。
5.作者對王大伯的話是相信還是懷疑?(書上哪個詞語是這個意思?)
(1)出示將信將疑,作者懷疑什么呢?
(2)指名交流,板書:
減少--枝條增加--產量?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春天到了,桃園里很美,也很熱鬧,想不想去看一下。好,老師這就帶你們去。
1.教師范讀,學生閉眼,邊聽邊想象。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交流)
3.自己讀,挑最喜歡的句子有滋有味地讀。
4.指名讀最喜歡的句子,談談體會。
5.試背,評議。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暑假里,作者又一次走進王大伯的桃園,他看見了什么?
1.口頭填空:一棵棵桃樹上掛滿了的桃子。
一個個桃子仿佛。
2.怎樣寫的,我們一起讀一下。(齊讀)
3.此時,作者心里又驚又喜,他明白了什么?
4.出示句子:噢,減少是為了增加,還真是這么個道理。
板書:減少--增加
5.減少什么?增加什么?我們再來讀一下王大伯說的話。(齊讀)
6.指名回答,板書:(擦掉?)(減少的那些枝條對桃樹來說是不利的因素)
7.你能舉一些生活學習中常見的減少是為了增加的例子嗎?(指名舉例)
如:(1)小明背英語單詞,每天背100個,十天下來,他只記住了50個。后來他改變方法啊,每天背10個,10天后,他記住了100個。
六、布置作業
1.挑選喜歡的句子抄在作業本上。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減少--枝條——不利因素
剪枝的學問
增加--產量——進步和成功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課更多相關資料:
搜索時,“文章標題”“所有大類”“所有小類”這幾項無需選擇,直接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頁左側)
返回5ykj首頁>>>>>>www.kongtiaoguanjia.com
第26課《剪枝的學問》作業設計 篇3
《剪枝的學問》教學片斷與分析
亨通小學 盛峰
《剪枝的學問》最后一個自然段精讀時:
師:來年暑假,我又一次走進王大伯的桃園,看到桃園里的景象,我有什么感受。
生:“我”又驚又喜。
師:這時,“我”喜的是什么?驚的是什么?
生:喜的是桃子豐收,驚的是沒想到剪去枝條還真能結出又多又大的桃子。
生:驚的是去年王大伯說的話真的很有道理。
師:那么剪的學問到底指的是什么?
生齊答:“減少”是為了“增加”這個道理。
師: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說明了“減少”是為了“增加”這個道理呢?
生:上次我和爺爺去菜地干活,我看到爺爺拔掉小青菜地里的一些長得弱小的青菜,我感到奇怪,爺爺告訴我這樣做才能使剩下的青菜長的更好。
師:是啊,實踐出真知,真棒!還有其他例子嗎?
…………
生:我知道我國現在實行的計劃生育就是為了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
師:你能聯系國家的基本國情和基本國策來說明“減少”是為了“增加”,你真是太了不起了!給他鼓半分鐘的掌。
[簡評]:此部分的精讀感悟,我從“驚”“喜”入手,逐漸過渡到課文所揭示的道理,然后讓學生聯系到生活實踐說說類似的現象,沒想到班上一位女生竟然以此想到了國家實行的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真是佩服!
第26課《剪枝的學問》作業設計 篇4
南京市天妃宮小學 李湘紅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說:“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閱讀教學應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活動。本課教學體現學生主體在閱讀實踐中有自讀、精思、感悟、鑒賞、吸納,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自主探究中感知、感悟。
【教學過程 及設計意圖】
一、自主提問,激發興趣
1.(板書課題)讀題,引導提問:同學們,看了課文,你想說點什么?
(生提問,師幫助整理并板書:誰剪枝?剪枝的學問是什么?什么是剪枝?為什么剪枝?怎樣剪枝?剪去什么枝?)
2.師表揚學生會提問,并指出這幾個問題正是本課學習的主要目標。
[這一過程,讓學生在開放的氛圍中積極思考,大膽提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積極性。]
二、初讀感知,自主探究
1.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小節。
2.檢查初讀。
師:誰想讀一讀你會讀的生字詞?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讀生字詞,同座位互相幫助學習生字詞。指名讀,師相機點撥。(“瘋”注意讀準后鼻音;“禁”是前鼻音。)
3.師:誰愿意來讀一讀課文的每一節?老師要請幾位同學讀?(五位)其余同學重點聽聽字音是否讀準確,句子是否讀通順了。
4.師:通過讀課文,同學們對哪些問題已經清楚了?(同座位討論。)
5.匯報交流。
師:通過初讀,同學們就已經有了這些理解,真了不起。讓我們再來仔細讀一讀這些語句,好好體會。
[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地交給學生,引導學生自學生字詞,帶著自己的問題自主閱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在生生、師生的交流互動中探究。]
三、精讀分析。交流感悟
1.根據師生共同篩選出的主要問題,精讀主要小節,抓住關鍵詞句和重點語段,理解文章內容,引導體會“剪枝的學問究竟是什么?”
2.自讀1、2自然段,劃出描寫“王大伯是個什么樣的人?”的詞句。
師:什么樣的人是種桃能手?(在種桃方面很有研究)
師:王大伯是種桃能手,你是怎么知道的?(抓住“遠近聞名,總是那么大,那么甜”這幾個詞指導學生讀好。)
3.出示“我”的問話:“王大伯,……干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
師:對這位種桃能手,“我”有什么想法?(引導學生抓住“揮舞”、“一根根”體會王大伯剪枝剪得多;抓住“我”的問句中“怎么啦?”“干嗎”“好好的枝條剪掉”來理解“我”的焦急,對王大伯剪枝做法的不理解之情。)
師:這句話該怎么讀?(同座位互讀,指名讀)
[引導學生通過對關鍵詞、句的朗讀、品析,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和體驗,激勵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
4.默讀第三節,邊讀邊思考:從王大伯的話中,你了解到剪枝有什么學問呢?
(1)四人小組圍繞主要問題“王大伯剪枝的學問是什么?”展開討論;師巡視,下到各小組傾聽。組織學生匯報,引導交流。
(2)師:王大伯剪去的是什么枝條?留下的是什么枝條?
(3)師:王大伯對這兩種枝條的態度怎樣?聯系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
(4)出示第三節,試著讀一讀王大伯的這番話。
(5)師:看來,剪枝真是有學問啊!你讀懂了嗎?
自主選擇讀書的伙伴,分角色讀。
(6)師:可是,“我”對王大伯的話為什么會“將信將疑”?你有什么想法?
[讓學生在自我閱讀后獲得獨立感悟,在此基礎上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匯報交流,促進師生在彼此的聆聽和訴說中進行心靈的對話、思維的碰撞,從而獲得深層次的感悟。]
5.后來,“我”相信了嗎?讀一讀最后兩小節。邊讀邊想想,你是如何體會到的?
(1)讀后,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對有關句子進行批注。
(2)組織學生在組內和全班交流自己的體會。(抓住“春天”時桃花盛開的語句,即“春天到了,……飛舞”這三句話,抓住暑假時走進桃園看到的景象,即“啊,只見一棵棵桃樹上……臉蛋”,引導學生品讀。體會正是由于“剪枝”,使得桃花開得茂盛,桃子結得大而多。)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在這一環節中充分尊重學生,“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通過邊讀邊思、讀后批注、進一步貼近文字,與文本對話,加深對文本的感悟。]
四、研讀拓展,促使內化
1.出示四個詞語: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
師:看看這幾個詞,這篇課文學完了,你認為應該怎樣讀?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的理解。(讓學生自己先試著讀一讀、說一說,再采用學生自薦讀、對比讀、小組推薦讀等形式來讀,讀中體會“我”的心理是怎樣變化的?)
2.師:看來,剪枝的確是有學問的,用自己的話說說剪枝的學問是什么?(引導學生發散思考:“減少”是為了“增加”;去“偽”存“真”,去“雜”存“精”;有所失也會有所得……)
3.拓展作業 :在我們的生活中你發現有哪些現象,哪些事情中隱含著這樣的道理?請將自己的發現寫下來,多多益善。
[引導學生抓住分散在課文中的能夠表情達意的詞句進行研讀,促進學生在回味品析中領悟到課文內容中蘊含的道理;并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去思考、發現和探索,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
第26課《剪枝的學問》作業設計 篇5
佚名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學習,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剪枝是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錄音,小黑板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激發興趣
1、談話,誰看過別人培養花草樹木?
2、他們是不是經常拿把剪刀給小樹修修剪剪?
3、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4、揭示課題29 剪枝的學問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
(1)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的,不理解的生字。
(2)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剪枝 遠近 聞名 瘋長 揮舞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瘋長 遠近 聞名 揮舞 養分 吸收 營養
(2)指名讀一讀
(3)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領會部分詞語的意思。
(4)指導書寫生字:嚓瘋靠注意間架結構難寫的生字。
3、自由輕聲讀課文。
4、指名讀課文,相機指點。
三、學習課文
1、學習第5節,出示“減少是為了增加,還真是這么個道理。”
“我”認為什么里面還真有道理?
“減少”是為了“增加”是從哪個事情中得知的?
齊讀第5節
2、學習1、2節
(1)“我”是不是一開始就這樣認為?
(2)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3)自由讀一讀1、2節
(4)讀了射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 王大伯是種桃能手,從哪里可以看出?
* 王大伯剪得多,從哪里可以看出?
* 剪掉這么多的枝條,我非常不理解,我是怎樣問王大伯的?這兩句中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我的不解之情?指導朗讀。
(5)指導朗讀1、2兩節。
四、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導讀
(2)從王大伯的說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條?為什么剪掉它?他留下的是什么枝條?對留下的枝條是怎樣做的?怎樣想的?
(3)王大伯對不能結桃子的枝條“咔嚓咔嚓”地剪去,對能結桃子的枝條“撫摸”,“充滿信心的說”,這是為什么?
(4)我聽了王大伯的解釋,有什么表現?
(5)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2、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一讀
(2)春天到了桃花開得怎樣?從哪里可以看出?
(3)指導朗讀這幾句。
(4)在桃園里和小伙伴們嬉戲的我盼望什么?
(5)指導朗讀第4自然段。
3、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
(2)王大伯桃園里結的桃子有什么特點?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
(3)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會又驚又喜,驚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學問到底是什么?讀最后一句。
(5)看看下面的事件中是不是也隱含這樣的道理?
兵不在多,而在精。
媽媽常勸我考試要丟下思想包袱,才能考好。
學習貴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
小結:看來“減少”是為了“增加”。這里面還真有學問,要不然它怎么會運用到各個方面呢?所以,我們平常做事也要注意這個道理。
(6)齊讀這一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1、朗讀全文,說說剪枝的學問是什么?
2、小結:“剪枝的學問”告訴我們生活就是一本教科書,到處有學問,只要我們平時注意觀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規律,更好地生活。
四、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
剪枝的學問減少——枝條——不利的因素
增加——產量——進步和成功
第26課《剪枝的學問》作業設計 篇6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4
《剪枝的學問》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語文教師會教——千燈中心校公開課
周莊小學:吳益花
一、復習導入:
出示:“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指導讀好這些詞語。(試著讓學生將這四個詞語連在一起讀,并讀出“感情的變化”,最好能配上動作與表情)
導語:課文是誰的心情有如此不同的變化?
學生:是“我”
二:精讀課文,利用具體的文字材料,朗讀感悟,體會“我”心理的變化
師:對,是我的心情發生了這些變化。請同學們打開書本,自讀課文,找找文中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這些詞語,好好讀讀,體會體會。
生開始自讀課文。
與學生一起學習探究
1、“滿懷好奇”
師:誰知道“滿懷好奇”的意思嗎?
生回答: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的心中充滿了新奇并產生了興趣。
師:“我”進桃園為什么“滿懷好奇”呢?
出示
“王大伯是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他家樹上結的桃子總是那么大,那么甜。”
讓學生體會王大伯的“能干”,讀出對王大伯的尊敬。
2、“一臉疑惑”
“我”“滿懷好奇”進入校園,為什么轉眼間“一臉疑惑”了呢?
出示:
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滿懷好奇地走進桃園,只見王大伯和幾位叔叔正忙著剪枝。“咔嚓、咔嚓”,隨著剪刀揮舞,一根根枝條被剪了下來。我著急地問:“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
探究理解:
“我”因為什么而一臉疑惑?
a、我滿懷好奇地走進桃園,只見王大伯和幾位叔叔揮舞著剪刀,“咔嚓、咔嚓”
剪了下了一根根桃樹樹枝,“我”不明白剪枝的作用,所以疑惑。
b、王大伯剪下的枝條在我看來,都是“好好”的,不只使我“疑惑”,更讓我著急,這才忍不住發問。
c、王大伯既然是種桃能手,為什么還會把好好的枝條剪去?難道不怕影響桃樹明年結桃子嗎?
引導學生讀好“我”的疑惑之情。
3、“將信將疑”
師:對于“我”的一臉疑惑、著急發問,王大伯是怎么做的?
生:王大伯給“我”講了剪枝的學問
出示:
看我一臉疑惑的樣子,王大伯拿起一根剪下的枝條,笑了笑,對我說:“你別看這根枝條長得粗壯,其實它只吸收營養,不結果實。這種枝條不剪掉,到了春天就會瘋長起來,把許多養分奪走。”
接著,王大伯撫摸著那些留下的枝條,充滿信心地說:“來年就靠它們結桃子羅!”
師:你概括的真好。那王大伯講了哪幾點。
生:王大伯講了那些看似粗壯的枝條,其實只吸收營養,不結果實,屬于無用的。
生:王大伯接著指出了這種枝條不但無用,還有害,它到了春天會瘋長,奪走許多養分,不剪掉不行。
生:還有其他同學知道關于“剪枝”的其他學問嗎?
a、冬天也要剪掉無用的枝條,爭取來年多結桃子。
b、
不但要剪掉無用枝條,甚至連多余的花和果都要去掉一部分,聽說是這樣可以給桃樹“計劃生育”,一根枝條有了太多的“孩子”,是長不健壯的。
師:王大伯還做了什么?
生:王大伯撫摸著那些留下的枝條,充滿信心地說:“來年就靠它們結桃子羅!”
師:“撫摸”表示什么?
生:對留下的枝條很珍愛?
師:王大伯為什么充滿信心?
生:因為剪掉了無用的、有害的枝條,留下了有用的枝條,保證了來年有充足的養分,所以王大伯對取得來年的桃子豐收充滿了信心。
3、“將信將疑”
導語:王大伯講的挺有道理,可我聽的卻是“將信將疑”?
師:“我”為什么“將信將疑”?“信”的是什么?“疑”的又是什么?
生:自由發揮。
出示:
我將信將疑:剪去這些枝條,來看真的能長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嗎?
師:“我”的這一懷疑在春天走進桃園時還存在嗎?“我”在此時看到了什么景象?
出示:
春天到了,桃花開了,王大伯的桃園紅云片片。濃郁的花香引來了無數的蜜蜂,它們歡天喜地地在花間飛舞。我和小伙伴們在桃園奔跑著,嬉戲著。看著滿樹的桃花,我盼望著這朵朵桃花能早日變成又大又甜的桃子。
師:見了這景象,“我”就完全相信了王大伯的話了嗎?為什么?
生:沒有。從“盼望”這個詞語可以看出,“我”還在期待著王大伯的話真正實現。
4、“又驚又喜”
師:王大伯的話實現了嗎?
出示:
暑假里,我又一次走進王大伯的桃園。啊,只見一棵棵桃樹上掛滿了桃子。桃子成熟了,一個個光鮮紅潤,仿佛胖娃娃的臉蛋。我又驚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時說的那番話,還真有道理呢!
師:“我”“又驚又喜”,“驚”的是什么,“喜”的是什么?
生:自由發揮。
師:“我”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剪掉無用的、不結果實的枝條,枝條少了,卻能結更多的桃子,這就是“理”。
生:剪掉有害的、搶奪養分的枝條,留下的枝條養分充足,能結更大的桃子,這也是“理”。
你還能悟出什么道理?
“多”不一定比“少”好。
兵不在多,而在精。
媽媽常勸我考試要丟下思想包袱,才能考好。
學習貴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
三、小結:
看來“剪少”是為了“結多”。這里面還真有學問,要不然它怎么會運用到各個方面呢?所以,我們平常做事也要注意這個道理。
26、剪枝的學問
滿懷好奇
一臉疑惑
將信將疑
又驚又喜
“剪少” 為了 “結多”
第26課《剪枝的學問》作業設計 篇7
《剪枝的學問》是蘇教版語文第六冊最后一課。這是一篇記敘文,文章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以“我”“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的心理變化為線索,以輕松活潑的筆調娓娓道來。最后,“我”的感悟寫得含蓄蔚籍,雖未一語道破,但讀者心中自明。
因為這是一堂學案教學的研討課,所以接到這次上課任務之后,我就開始思考兩個問題。第一,既然學案這種教學模式的出現,就是要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那么對于語文課堂教學來說,學案的出現,到底要讓學生學些什么呢?第二、學案的出現,對于語文課堂教學來說,有什么價值?接下來,我就結合我這次的學案設計,來闡述一下我對這兩個問題的思考結果。
先學后教,到底學什么?我認為,首先要學會抓住文章線索,理順文章脈絡。因為很多語文課文的故事性都很強,對于學生來說,他讀到的就是一個完整地故事,自學時會不知道如何深入下去,甚至感覺文章就這么簡單,沒有什么好深入學習的。就好像面前有一頭很大牛,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但如果能學會抓住文章的線索,就會找到一條理解課文的道路,通過這條線索,來理解課文語言文字的奧妙。所以在這一課的學案設計時,我的第一個環節,就是設計了一道填空,讓學生找出隨著事情的發展,小作者的心理變化過程,目的就是要學生學會如何去抓住文章的情感線索,進而從另一個層面去理解課文,幫他們深入文本。
第二、要學會提問。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學生會提問是會思考的表現,學會了提問,也就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學習。這次的學案設計的第二個環節,叫學生針對針對作者的情感變化提出問題,就是想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讓他明白只有扣住文章線索,扣住文章中心的問題才是有價值的問題,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才叫做會提問,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才能更好的去理解文本。
第三,要學會抓住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文字來理解課文解決問題。本學案的第三個環節讓學生模仿我舉的例子,帶著自己的問題去文中找到與之相關的文字,并在重點詞句下打上點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第四,學會搜集資料。搜集到了有用的資料即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以本課為例,種桃樹這種事情對學生來說是很陌生了,他很難理解枝條剪去反而會增加桃子的產量,他根本無法理解枝條為什么會瘋長,為什么會占據大量的營養,進而就無法理解剪枝的學問到底是什么。為了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些內容,我在學案上就布置學生去尋找和種植有關的資料,我自己也去找了相關資料,通過這些資料的補充,學生很容易的就理解了原本那些怎么想可能也想不通的問題。
以上四點就是我對學什么的思考,也是我學案設計的指導思想之一。
學案的出現,對語文課堂來說有什么價值呢?就本課而言,學生把本來要在課堂上完成的思考任務通過學案提前在家里完成,第二天帶著自己的思考,帶著對文本的理解來進行交流學習課文,毫無疑問就會提高課堂的效率,所以本課上的時候感覺時間就相對比較寬裕,我可以拿出更多的時間,讓更多的學生來說一說,讀一讀,交流交流,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同時因為他們課前已經通過學案對課文有了一定的認識,這就便于我在他們的理解上進行提升。另一方面,從長遠看,通過一段時間的學案教學,學生的自學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由于掌握了自學的方法,學習對他們來說也會變得更輕松更有興趣。
以上就是對學案教學的一些理解和想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第26課《剪枝的學問》作業設計 篇8
陳金蘭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了解剪枝是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的桃子,懂得"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學準備]
投影片、教學掛圖
一、復習導入
1.板書課題,指名讀。
2.上節課,我們圍繞課題提了許多問題,還記得嗎?(學生回憶問題)(誰剪枝?為什么剪枝?怎樣剪枝?剪枝后結果怎樣?)
3.今天,我們就圍繞這幾個問題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1-2自然段
放聲自讀這兩個自然段,看看你能解決什么問題?
1.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1)出示"能手",齊讀,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能手?(指導說話)
(2)從哪兒可以看出王大伯是種桃能手?
2.出示句子:
(1)王大伯是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
(2)他家樹上結的桃子總是那么大那么甜。
指名讀、男女生分組讀、齊讀
3.王大伯和幾位叔叔是怎樣剪枝的?(指名做手勢)
4.過渡:看著一根根枝條被剪下,作者產生了什么疑問?
出示句子:我著急地問:"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指名朗讀)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王大伯看我有疑惑,怎樣對我說?
1.自讀第三自然段,劃出王大伯說的話。圈出你以為與剪枝有關的詞句。
2.誰來讀一下王大伯說的話。
3.用"因為……所以……"來介紹為什么剪枝?(指名練說)
4.齊讀王大伯的話。
5.作者對王大伯的話是相信還是懷疑?(書上哪個詞語是這個意思?)
(1)出示"將信將疑",作者懷疑什么呢?
(2)指名交流,板書:
減少--枝條增加--產量?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春天到了,桃園里很美,也很熱鬧,想不想去看一下。好,老師這就帶你們去。
1.教師范讀,學生閉眼,邊聽邊想象。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交流)
3.自己讀,挑最喜歡的句子有滋有味地讀。
4.指名讀最喜歡的句子,談談體會。
5.試背,評議。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暑假里,作者又一次走進王大伯的桃園,他看見了什么?
1.口頭填空:一棵棵桃樹上掛滿了的桃子。
一個個桃子仿佛。
2.怎樣寫的,我們一起讀一下。(齊讀)
3.此時,作者心里又驚又喜,他明白了什么?
4.出示句子:噢,"減少"是為了"增加",還真是這么個道理。
板書:減少--增加
5.減少什么?增加什么?我們再來讀一下王大伯說的話。(齊讀)
6.指名回答,板書:(擦掉"?")(減少的那些枝條對桃樹來說是不利的因素)
7.你能舉一些生活學習中常見的減少是為了增加的例子嗎?(指名舉例)
如:(1)小明背英語單詞,每天背100個,十天下來,他只記住了50個。后來他改變方法啊,每天背10個,10天后,他記住了100個。
六、布置作業
1.挑選喜歡的句子抄在作業 本上。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
減少--枝條——不利因素
剪枝的學問
增加--產量——進步和成功
第26課《剪枝的學問》作業設計 篇9
26 剪枝的學問
.《剪枝的學問》備課資料
教學《剪枝的學問》(蘇教版小語課本第六冊)這一課,我認為抓好“四眼”,引導學生進行“四讀”,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抓住題眼,引導學生初讀課文
文題是課文的眼睛,一般來說,它不是揭示文章的主旨,就是概括全文的內容,或者是文章的線索。教學《剪枝的學問》,為了讓學生整體感知,我們可抓住題眼設計問題,要求學生閱讀課文后回答:
1.什么叫剪枝?
2.王大伯剪掉了什么樣的樹枝?
3.剪掉了一些枝條后桃子長得怎么樣?這樣三問,學生粗讀課文,便能從課文中準確地找到答案。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二、扣住字眼,引導學生熟讀課文
俗話說:“一石激起千層浪”。這話用在語文課上也很恰當。所謂“石”,就是課文中一些關鍵的詞語,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咀嚼和回味,從中讀懂其涵義。課文中有這樣一段話:“你別看這根枝條長得粗壯,其實它只吸收營養,不結果實。這種枝條不剪掉,到了春天就會瘋長起來,把許多養分奪走。”
學生反復讀這段話后,討論:
1.什么叫“瘋長”?
2.枝條瘋長了,會產生什么后果?3.這些粗壯的枝條該不該剪?
扣準了“瘋長”這個字眼,學生對“剪枝的學問”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咬住課眼,引導學生細讀課文
設計課堂教學必須有一個著眼點,這個“點”我們姑且稱為“課眼”。這一課的行文是以“我”的情感變化為線索的,課文中用了這樣四個詞語“滿懷好奇—— 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教學時,我們可以先把這四個詞語板書出來,然后一個一個地引導學生讀文理解,內化感悟,在隨著“我”的情感變化起伏中,共鳴共振,使之懂得“學問學問,一學二問”的道理,在學文中加厚生活的積累,增強了解生活的情趣。
四、點撥文眼,引導學生精讀課文
課文結尾寫道:“我又驚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時說的那番話。噢,‘減少’是為了‘增加’,還真是這么個道理!”這句話中,“‘減少’是為了 ‘增加”’便是課文的文眼,它在課文中常常起著點明題旨、深化主題的作用。為了加深對這句話的頓悟,我們可以讓孩子回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討論這樣四個問題:
1.課文中哪些語句描寫王大伯家桃園的?
2.王大伯家桃子長得好嗎?你從哪些地方知道的?
3.人們為什么稱王大伯是“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
4.假如不剪掉那些閑枝,王大伯家桃子還會長得好嗎?要求學生反復咀嚼“‘減少’是為了‘增加”’這句話,從中悟出“只有去除閑枝廢葉,才能留住精華;只有卸去沉重的負擔,才能快捷行走”的內涵。
第26課《剪枝的學問》作業設計 篇10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生字詞,關注本課多音字并在具體語境中區辨讀音。積累四字詞:遠近
聞名,歡天喜地,光鮮紅潤及表示人物心情的詞語: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
又驚又喜。
2.會寫13個生字,重點指導“舞”“熟”2個生字。聯系課文理解詞語“將信將疑”“又
驚又喜。
3.學會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用串關鍵詞的方式概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4.朗讀訓練重在指導人物對話,讀出語氣,讀懂王大伯的言外之意,體會剪枝的學問是什么。進一步明白“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打開話匣子,懂得去問,敢于去說)
上課前,孟老師要先給大家出一道簡單的數學計算題,(略停頓)聽了我的話,不知你在想什么?(生答:語文老師怎么給我們出數學題?會是什么題目?我會不會?老師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各有想法。請看:學+問=?(生答:學問)(板書:學問)我總愛問個為什么?這學和問與學問有什么關系?(生談)小小計算題里可有大道理,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有學有思考,學中多問,問中多學,才能成為有學問的人。上課!
一、 揭題導入,明晰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讀一篇課文,叫《剪枝的學問》。會學習的孩子伸出手跟老師一起寫課題,“剪”上下結構,上邊一個前,下邊一把刀,用剪刀剪。“枝”左右結構,左邊木略窄右邊支稍寬。齊讀課題。學問,在詞典中有三種解釋:1.學識。(我的語文老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很有學問。)2. 指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系統知識。(這是一門新興的學問.)3.道理。(齊讀)讀過課文了,你覺得題目中的學問應該是哪種解釋呢?(第三種)異口同聲。說得對,課文不是在向我們講怎樣剪枝的種植知識,而是借剪枝向我們說明一個道理。
二、 認讀生詞,指導寫字。
師:老師仔細查看了大家的自主學習卡,發現圈出的難讀的詞不多,找個同學來讀讀。
生:(讀得非常準確)
師:你也來讀讀!
生:(字字清晰,聲音響亮,能行嗎?)
師:一起來。
師:再看要求寫的字,大家認為最難寫好的,主要集中在這兩個字上:舞和熟。(呈現學生的學習卡)
仔細觀察,這位同學錯在哪了?上來指著說。
生:略
師:你觀察得非常準確,說得也清楚。
師:(呈現打印出的字)這兩個都是上下結構的字,可仔細看這倆字上下兩部分的占格不一樣,這個“舞”字,上下兩部分平分了地盤,而“熟”字的上半部分體格強壯,占了四分之三的地盤。這時候,就看出四點底的紳士風度了,我不跟你爭地盤,反而我還得寫得盡量寬,把你上邊給托住嘍!你看漢字也講和諧美!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范寫)先寫“舞”字:舞字頭頂一臥人,橫上四豎不可少,均勻排列像柵欄,長橫為腰在中線,看好長短和間距,這校寫來才勻稱,一個舛字在下邊,豎畫出頭腳站穩。再寫“熟”字,左上享,橫變提,右上丸,點莫忘,四點底,均勻列,一點朝左,三向右。請大家在課堂收獲欄里,寫一個舞,一個熟。
生:練寫。
師:寫完了,不要著急放下筆,對照著老師寫的,看看哪一筆,哪部分沒寫漂亮,找到原因,再寫1個。
生:練寫。
師:簡單評議,修改。
師:不瞞大家說,課文我也讀過好多遍的,發現文中的多音字好多呀。挑了幾個難讀的,讀讀看。(出示課件:瘋長養分 不禁 結果)
生:讀(隨機糾正,想另一個讀音,組詞區分)
生:(讀到“結果”有爭議。)放到句子中就不會有爭議了,誰讀?(出示:桃樹上結果了。我和爸爸比賽投籃,結果,我贏了。)
師:讀課文時,我總是很留意像這樣的四字詞語,把它積累下來。誰會讀?
“遠近聞名”“歡天喜地”“光鮮紅潤”
生:(讀)
師:明白這幾個詞的意思嗎?
生:明白
師:那就把它表達的意思讀出來。
生:讀。(范讀)
師:把它們送回句子,你們三個來,一人一句。(出示課件:
王大伯是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他家樹上結的桃子總是那么大那么甜。
濃郁的花香引來了無數的蜜蜂,它們歡天喜地地在花間飛舞。
桃子成熟了,一個個光鮮紅潤,仿佛胖娃娃的臉蛋。)
生:(提示讀出詞語的意思)
師:隨機點評。你看這樣讀書,一下子就能讓人聽明白要表達的意思。
師:這剪枝的學問是什么,這咱得找個內行人問問。誰呀?
生:王大伯。
師:這王大伯可會種桃樹了,所以我們叫他——
生:種桃能手。
師:種桃種得好的叫種桃能手,那把豬養的膘肥體壯的,養得特別好的叫——
生:(養豬能手),
師:搭弓射箭能百步穿楊,射箭特別好的叫——
生:(射箭能手)
師:老師教學生教的特棒的叫——
生:(教學能手)
師:觸類旁通,孺子可教。
師:好,現在就這么一位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王大伯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生:王大伯,您種的桃樹,桃子為什么總是那么大,那么甜?
生:請有什么秘方?桃子那么大,那么甜?
師:同學們滿心的疑問,文中的我也是對此很感興趣,特別好奇,用文中的一個詞叫生:滿懷好奇(貼在黑板上)
三、 默讀課文,理清課文內容。
師:人人都說王大伯種的桃好,我“滿懷好奇”地去桃園尋找答案。我的心情也在不斷變化。請大家默讀課文,看看還有哪些寫“我”心情的詞語,劃下來。
生:(默讀,畫)
師:你畫了哪幾個?讀讀。
生: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
師:我也找到了,(亂貼)你能根據課文內容,理順“我”的心情變化嗎?(找個同學)
生:(擺)
師:為什么這么排?(還能問幾個問題嗎?“我”先后去過幾次桃園?分別是在什么時候?)
生:(學生說理由)“我”先后三次,第一次是去年冬季的一天,第二次是春天,第三次是在暑假里。(板書:冬 春 夏)
師:咱大家都來試著用上這三個時間和這四個詞,(課件出示)說說“我”先后三次去桃園的發現及“我”的心情變化。很難噢,先自己小聲說說。
生:練說。
(出示填空:王大伯是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滿懷好奇地走進桃園,見王大伯正在剪枝,我一臉疑惑。王大伯告訴我剪枝的原因,我將信將疑。春天來了,桃園紅云片片,我盼望著能早日結桃子。暑假里,我又一次走進桃園,樹上掛滿了桃子,我又驚又喜,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時說的那番話,還真有道理呢!
師:你看,抓住幾個時間,理順“我”的心情變化,就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說清楚了。
四、 品讀對話,了解個中道理。
師:讓我們先來讀讀一進桃園。(呈現課件)誰來讀?
生:讀。
師:我就不明白了,我滿懷好奇去桃園找答案,為什么又一臉疑惑呢?我疑惑些什么?
生:看到王大伯剪枝,不明白他剪掉那么多枝條干什么。
師:看到王大伯咔嚓咔嚓把好好的枝條剪掉,“我”心里也著急,就上前問——
生:(讀“我”的話。)“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
師:王大伯沒理,還在咔嚓咔嚓地剪。我特著急,上前繼續問:——
生:(讀我的話)“您怎么啦?干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
師:王大伯還是沒理,還在咔嚓咔嚓地剪,一根根粗壯的枝條落了滿園,我著急地問?一起讀。
生:齊讀。“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
師:我看著被剪下來的好好的枝條,一臉的疑惑。我這樣著急,王大伯急不急?他怎么說?(出示王大伯的話),誰來讀?
師:這么長一段話,讀得非常流利。可我沒大聽明白他說的這番話,大家再來讀讀,看你真正明白了嗎?
生:(小聲讀)
師:誰讀明白了?你讀,看能不能讓我們聽得明白些?
師:讀了這么幾遍,王大伯的話什么意思?你能換個句式說說嗎?
(之所以剪掉————————,是因為————————)
(剪掉————————————,是為了——————————)
(因為——————————————,所以——————————)
生:(說話訓練)
師:雖是短短三句話,可這是王大伯種桃多年的經驗啊!他是怎么說這幾句話的?注意提示語。
生:笑了笑,充滿信心地說。
師:還要注意一個動作:撫摸(變色)現在你就是王大伯了,笑了笑,撫摸,充滿信心地說,試著這樣讀讀。
生:練讀。
師:誰來讀?我來讀旁白,你讀說的話。
師:很流暢。
師:從這一個表情,一個動作上,你又讀懂了什么呢?
生:胸有成竹地笑,笑我不懂,不用著急,聽我給你說。很有信心,覺得來年這些留下的枝條一定能結很多的桃子。
師:我們讀懂了這些,那再讀王大伯的話。師生分角色朗讀。
師:孩子,王大伯的話你相信嗎?
生:相信,種桃能手一定能種出桃子。
生:有點相信,有點不相信。
師:這就是“將信將疑”。有一半相信,有一半不相信,還可以說——
生:半信半疑。或者疑信參半。(板書,學生記在書上)
師:能不能讀出這種將信將疑的心情?指名讀
生:( “剪去這些枝條,來年真的能長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嗎?”)
師:把“真的能”再突出點。
生:再讀。
師:有進步了。
師:春天到了,王大伯的桃園紅云片片,春去夏來,“我”又一次走進桃園,啊!“我”看到了什么,讓“我”又驚又喜?
把我看到的以及“我”的心情讀出來。(配樂“秋天思語”)
生:讀。(隨機點評改正)
師:“我”驚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呢?
生:驚,果然結了很多的桃子。(掛滿)
生:喜,桃子又大又紅,光鮮紅潤。
師:是呀,在這又驚又喜之時,我又想起了王大伯的話。一齊讀。(出示課件)
生:齊讀。
師:這番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用這個句式說說:
剪去( )的,留下( )的,是為了( ),這就是剪枝的學問啊!
生:說。
師:(生活小常識)你知道嗎?為了讓果樹能結更多更大的果子,果農都要定期根據樹枝的疏密、好壞及陽光照射的需求給果樹剪枝。種植莊稼、蔬菜也如此,都需要在其生長過程中不斷的修剪、整理。比如,剛剛長出的玉米苗,生長密集的地方就要拔掉幾棵,只留下一兩棵,好讓留下的玉米苗能吸收到更多的營養,茁壯生長……
師:原來課文的結尾,是這么寫的:(出示課件)讀一讀。
師:減少是為了增加。很顯然,這是文中的“我”通過剪枝悟出來的道理。減少——是為了——增加——那(出示課件:填空:減少( )是為了增加( )呢?)
師:我想,想想生活中的很多事,還有我們人的成長是不是也和植物的成長一樣呢,學了課文,你是不是有了更深的感受呢?請在學習卡上補充一下。
生:在學習卡上補充。生談。
師:生活處處皆學問,做個有心人!
推薦作業:把你這節課學到的好詞佳句記在讀書筆記本上,積累下來。
果農每年都會給果樹修剪樹枝,有的果樹一年要修剪好幾次。原來,果樹十分容易長枝條,梨樹、桃樹和蘋果樹,一年會長許多枝條,如果來不及去剪枝,枝條會越長越長,越長越密,最后連陽光也難透過。沒有陽光,果實是長不好的。同時,給果樹剪枝能保持供給果實的養料。還有,當樹枝染上病蟲害時,剪去得病的枝條,也能減少蟲害的破壞。由此可見,果農給果樹剪枝是為了讓果樹多結果。為了讓它們多結果子,就應該剪去沒有用的樹枝。
第26課《剪枝的學問》作業設計 篇11
教學要求: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2、 通過學問,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剪枝是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3、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的朗讀課文。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1、 上課之前,老師想和同學們了解一件事情。誰看過別人培養花草樹木?看過的或家中有人養花的請舉手。2、 他們是不是經常拿把剪刀給小樹修修剪剪?3、 你知道為什么嗎?4、 修剪枝條還有這么多作用。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跟修剪枝條有關的文章,題目就是“剪枝的學問”。5、 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讀指導1、 自學生字詞。(1)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2)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會讀田字格上面的生字。(3)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剪枝減少影響遠近聞名瘋長增加揮舞仿佛又驚又喜2、 檢查自學效果。(1)出示詞語:(略)(2)指明逐行讀。(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重點理解詞語的意思。(4)齊讀生字詞。(5)理解脈絡。三、精讀訓練1、 直奔中心,引發前文。“我”認為什么里面還真有道理?“減少”是為了“增加”是從哪件事情中得知的?2、 齊讀第5自然段。3、 牽動導讀第1、2自然段。(1)“我”是不是一開始就有這樣的認識?一開始“我”的心情怎樣?“不解”(板書?(3)什么原因使我不解?(4)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4)指導朗讀第1、2自然段。過渡:一個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為什么要剪掉那么多的枝條,還能結桃子嗎?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四布置作業。用鋼筆描紅,并在田字格上仿寫兩遍。第二課時一聽寫生字詞二、繼續精讀訓練1、導讀第3自然段。(1)指名讀。(2) 從王大伯的說明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條?為什么要剪掉它?留下的什么枝條?對留下的枝條是怎么做的,怎么想(3) 王大伯對不能結桃子的枝條“ 喀嚓喀嚓”地剪去,對能結桃子的枝條“ 撫摩著”“充滿信心的說”,這是為了什么?(4) “我”聽 王大伯的解釋,有什么表現? 什么叫“將信將疑”?我還有懷疑什么?(5) 知道朗讀第3自然段。2、 導讀第四自然段。(1) 指名讀。(2) 春天到了,桃花開得怎么樣?從哪里可以看出?(3) 齊讀“春天到了……飛舞“這三句話。(4) 在桃園里和小伙伴嬉戲的“我”盼望什么?(5) 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3、 導讀第五自然段。(1) 指名讀。(2) 王大伯的桃園里結的桃子有什么特點?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3) 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會又驚又喜,喜的是什么?驚的是什么?(4) 那么剪枝的學問到底是什么?(5) 齊讀第五自然段。三、 總結全文1、 分組分段朗讀全文,說說剪枝的學問是什么?2、 教師小結:剪枝的學問告訴我們生活就是一本教科書。到處有學問,只要我們平時注意觀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規律,更好的生活。習作8 肚子再也不疼了 教學要求:1、 能讀懂例文,了解這個童話是怎么編出來的!2、 能編寫一個幫助小朋友挑實害處的童話。 教學過程:一、 啟發談話,導入新課同學們,上學期已經練習過組合玩具來編寫童話故事了!今天我們再來編童話故事,雖然比上一次難了一些,但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編寫有趣的童話故事。二、 閱讀例文,了解寫法。1、 學生輕聲自讀例文。思考:(1)這個故事主要說了什么?(2)這個童話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3)學生再讀例文,想一想:不講衛生的小朋友聽了這個童話故事后會改正嗎?三、 根據要求,自編童話1、 引導學生明確要求------幫助挑食的小朋友。2、 引導學生根據要求想象故事的主體情節---挑食的結果是不能健康的成長,體質差,甚至畸形。3、 指導學生將故事說的具體一些。4、 同桌互聽,相互幫助修改。四、 交流評議,動筆協作。1、各組推選教好的向全班編講童話故事。2、邊集體評議、修改。3、 學生動筆將童話故事寫下來,教師巡回指導。
第26課《剪枝的學問》作業設計 篇1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了解剪枝是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的桃子,懂得"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學準備]
投影片、教學掛圖
一、復習導入
1.板書課題,指名讀。
2.上節課,我們圍繞課題提了許多問題,還記得嗎?(學生回憶問題)(誰剪枝?為什么剪枝?怎樣剪枝?剪枝后結果怎樣?)
3.今天,我們就圍繞這幾個問題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1-2自然段
放聲自讀這兩個自然段,看看你能解決什么問題?
1.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1)出示"能手",齊讀,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能手?(指導說話)
(2)從哪兒可以看出王大伯是種桃能手?
2.出示句子:
(1)王大伯是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
(2)他家樹上結的桃子總是那么大那么甜。
指名讀、男女生分組讀、齊讀
3.王大伯和幾位叔叔是怎樣剪枝的?(指名做手勢)
4.過渡:看著一根根枝條被剪下,作者產生了什么疑問?
出示句子:我著急地問:"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指名朗讀)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王大伯看我有疑惑,怎樣對我說?
1.自讀第三自然段,劃出王大伯說的話。圈出你以為與剪枝有關的詞句。
2.誰來讀一下王大伯說的話。
3.用"因為……所以……"來介紹為什么剪枝?(指名練說)
4.齊讀王大伯的話。
5.作者對王大伯的話是相信還是懷疑?(書上哪個詞語是這個意思?)
(1)出示"將信將疑",作者懷疑什么呢?
(2)指名交流,板書:
減少--枝條增加--產量?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春天到了,桃園里很美,也很熱鬧,想不想去看一下。好,老師這就帶你們去。
1.教師范讀,學生閉眼,邊聽邊想象。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交流)
3.自己讀,挑最喜歡的句子有滋有味地讀。
4.指名讀最喜歡的句子,談談體會。
5.試背,評議。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暑假里,作者又一次走進王大伯的桃園,他看見了什么?
1.口頭填空:一棵棵桃樹上掛滿了的桃子。
一個個桃子仿佛。
2.怎樣寫的,我們一起讀一下。(齊讀)
3.此時,作者心里又驚又喜,他明白了什么?
4.出示句子:噢,"減少"是為了"增加",還真是這么個道理。
板書:減少--增加
5.減少什么?增加什么?我們再來讀一下王大伯說的話。(齊讀)
6.指名回答,板書:(擦掉"?")(減少的那些枝條對桃樹來說是不利的因素)
7.你能舉一些生活學習中常見的減少是為了增加的例子嗎?(指名舉例)
如:(1)小明背英語單詞,每天背100個,十天下來,他只記住了50個。后來他改變方法啊,每天背10個,10天后,他記住了100個。
六、布置作業
1.挑選喜歡的句子抄在作業本上。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減少--枝條——不利因素
剪枝的學問
增加--產量——進步和成功
一、復習導入
1、默寫生詞。請一生上黑板寫。集體修改訂正。
2、請仔細觀察這幾個詞語,你發現了什么?
二、感知課文
1、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剪枝的學問》這篇課文中的四個描寫作者心理活動的詞語。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找出含有這幾個詞語的句子好好讀一讀,并用直線劃下來。
2、交流。相機出示句子,師點出這幾個詞語。
三、學習第一部分
1、指名讀句子。
2、我為什么滿懷好奇呢?
(1)“總是”是什么意思?(一直、去年、今年相信明年也是這樣)
(2)王大伯是個怎樣的人?還有從哪里也可以看出王大伯是個種桃能手?
(3)誰能把這一段話的意思讀給大家聽。
師:下面的三句句子,請同學們像了;老師一樣圍繞這個詞語給他提一個問題,并且找一找問題的答案。
四、學習第二部分
1、指名提一個問題。
2、誰來做一做“一臉疑惑”的動作。(指名做)
你這樣做是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想不通)
我對什么想不通?(好好的枝條為什么都剪了)
3、個答案就在我說的話里,誰來讀?
我的問話里有兩個??(板書“?”“?”)
你們覺得應該讀出怎樣的語氣來?(問、疑惑)
4、指導朗讀。
五、學習第三部分
1、指名提問題。
2、誰來說說“將信將疑”是什么意思?還可以怎么說。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3、作者“疑”的是什么呢?
(1)(板書“?”)
(2)指名說:“按一般推斷,枝少了,桃子不就少了嗎?”
(3)指導朗讀
4、他“信”的理由又是什么?聯系上下文理解。
(1)“遠近聞名”。還有什么原因?(可以在第三自然段里找)“充滿信心、笑了笑”
(2)指導朗讀。
六、學習第四部分
1、指名提問題。
2、“驚”的是什么?
(1)驚:大伯的話居然一點沒錯,他的“剪枝”果真實現了豐產,他的預料完全變成了現實!
(2)指導朗讀。
3、“喜”的又是什么?
(1)喜:桃園豐收了,結了那么多光鮮紅潤的大桃子!
(2)指導朗讀。
4、其實在春天的時候已經給我們預示,請一個同學給我們把當時的情景朗讀一下,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指名美讀第四節。
(2)交流。(桃園美麗的景色、小朋友們嬉戲的情景、你當時的心情怎么樣)
(3)齊讀,再次體會當時熱鬧歡快的場面。
七、總結課文
1、課文學到這里,你現在知道什么是“剪枝的學問”了嗎?誰能用上自己的話或者書上的話來說一說。
2、齊讀全文。感受王大伯豐富的種桃經驗。
3、為了推廣王大伯的種桃經驗,請同學們把我們今天學到的本領回家教給你的爸爸媽媽,你們應該怎樣說。
(1)小組討論
(2)指名說
4、總結: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是學問,我們要向課文中的“我”一樣,不僅從書本上學知識,還要從生活中學習,這樣才能取得進步和成功。
第26課《剪枝的學問》作業設計 篇13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80
評戴亞芳老師執教的《剪枝的學問》
今天,我聽了戴亞芳老師執教的《剪枝的學問》一課。這一課是蘇教版第六冊中的一篇課文。結合《新課標》中所提出的:“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一理念,我覺得本課中,戴亞芳老師用她的智慧、才情和對新課程的深切感悟,詮釋出個性化的語文閱讀課堂。 下面我就簡要談幾點自己的感受。
一.與文本充分對話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每個學生都應擁有學習和發展的自由。因此,教師必須把閱讀的自由、學習的快樂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文本對話,去自主探索,真正實現個性的發展。戴老師在精讀課文時,以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采用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例如,在本課中教學一開始,戴老師以“為什么王大伯種的桃子越大越甜?”這個主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接下去的教學中,教師又引導學生抓住一些主干性的問題,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由讀、指名讀、男女生讀、引讀;在學完課文后,再次有感情地齊讀全文,在讀中理解、感悟,從而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理解。這種以“主問題”的形式帶動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采用了多層次、多方式、循序漸進的讀,使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的有效對話得以實現。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個性化的閱讀還需教師創設相應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戴老師還能及時捕捉一些有價值的知識信息,營造一個創意無限的空間,創設恰當的情境,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發散思維,巧妙地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如在教學桃花的美、香和小蜜蜂的快樂,桃子的多、大、好之后,戴老師通過課件,帶領小朋友一起去欣賞桃園的美景。欣賞中,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桃花的美、香,桃子的大、多、好,深深印在了學生的腦海里,圖文并茂,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學生能夠用準確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了,一個個獨特的詞語就從學生的口中迸發出來,學生對于文本的獨特見解得到喚醒與張揚,豐富了學生的閱讀視野。
三. 尊重學生獨特的個人體驗
個性化閱讀就是指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個性的教學。個性化閱讀要求教師重視、珍視閱讀教學中閱讀主體(學生)對客體(文本)的不同的認識和感受,并為之營造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環境,即條件、機遇氛圍,讓閱讀成為個性釋放的過程,讓閱讀成為張揚個性的舞臺,以提高閱讀的質量。
在教學時,戴老師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并讓學生說說體會到了什么?從哪些詞中體會到的?能讀出來嗎?用這樣的設計引領學生學習課文,適時引導學生把自己獨特的感受通過自己的說話、朗讀表現出來,由此讓學生體會到剪枝的學問。例如在逛完桃園后,戴老師通過范讀,請學生閉眼,你仿佛看見了什么?讀王大伯的話,你受到了什么啟發?小作者又驚又喜,驚什么?喜什么?讓學生各抒己見,通過不同的學生不同的體驗,在課堂這個大舞臺上淋漓盡致地展露出來。所謂“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個性與個性的碰撞與欣賞中,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以提高,同時也使更多的學生真正參與到閱讀教學活動中來。
聽了今天這堂課,我除了以上這些想法,同時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個性化的閱讀課堂,應是以讀為本,以學生為本的課堂。這是新時代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的具體實踐。它立足于促進學生自主全面地發展,培養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和創新意識,獨立的判斷能力和選擇意識,為將來走上社會打下扎實的基礎。同時,個性化的閱讀教學,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不僅要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還要求我們不斷地審視自己,完善自我,在課堂上一切以學生為本,通過閱讀,充分張揚每一位學生的個性。
轉載;id=1031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課更多相關資料:
搜索時,“文章標題”“所有大類”“所有小類”這幾項無需選擇,直接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頁左側)
返回5ykj首頁>>>>>>www.kongtiaoguanj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