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6篇)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圖文結合,理解詞句的意思,懂得大自然的語言情況指的是什么。
2、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
4、培養學生初步收集材料的能力。
5、初步培養學生利用教師小結的學習方法進行自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詞句的意思,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學生對有些自然現象缺乏感性認識,能初步懂得大自然的語言情況指 的是什么。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準備魚鱗、彈珠;
教學過程:
一、釋題
1、借助課件(人類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由人類的語言引導進入理解大自然的“語言”。
播放課件(人類的語言)
提問:他們在干什么?他們為什么要使用語言呢?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2、揭示課題,理解:大自然的語言。
強化課題。出示課件(大自然的語言),繼續理解什么叫“大自然的語言”。
提問:大自然會用什么樣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呢?
表揚那些找到大自然語言的學生,并小結第一節內容。
小結:
大自然也有自己表達意思的方式,這些讓我們聽到的、看到的和感覺到的就是大自然的語言。
二、新授課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用具體符號標出小節(互評互議,難讀的字音上黑板)。
2、指名讀,指名評,師生互讀。
學生自由朗讀2、3、4節,讀懂每一節的意思。
提問:各小節分別講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你是怎么知道的?
3、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學習2、3、4各小節。
1)教學第二節,出示課件(蝌蚪在水中游動),幫助了解所選小節的知識。
①齊讀第二節,抽個別學生讀第二節。
②請學生在學習小組里面說一說:你找到了什么樣的大自然語言,它是怎么告訴你的?
③抽個別學生匯報學習結果。
④集體朗讀第二節(教師指導朗讀)。
2)教學第三節。
①學生自由朗讀第三節。
②提問:這一節告訴了我們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它通過什么告訴大家的?
③讓學生自己來講一講,你是怎樣計算和識別魚的年齡的,教師再拿出準備的大小魚鱗兩片,告訴同學們,魚的年齡是由魚鱗片上的圓圈的多少來決定的,圓圈越多魚的年齡就越大。
④小結學法:什么樣的“語言”告訴人們什么樣的知識。
⑤齊讀第三節,小結:學習了這節內容,你知道大自然告訴了我們什么,它是怎樣告訴我們的?
3)根據學法,分組自由學所剩下的小節。
①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讀邊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②分組自學。
③學生匯報學習結果,教師同學生學習不理解的地方。
理解“三葉蟲化石”(播放課件:三葉蟲化石)。
理解詞語:鑲嵌
三葉蟲是海洋里的動物,現在卻鑲嵌在喜馬拉雅山上,那么你理解鑲嵌的意思嗎?誰愿意給大家演示、演示“鑲嵌”的動作。(請學生用橡皮泥及彈珠表示詞語“鑲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理解句子:“那兒曾是汪洋一片”
播放課件:造山運動
④教師小結,強化學法
4)小結2-4節內容。
①通過這節課文的學習,你了解了什么大自然的語言?它是怎么告訴我們的。
②齊讀2-4節,請學生說說通過這三節的學習,你都學到了什么?
③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比較第二節與第四節的相同點,引導學生用書上一問一答的形式練習說話。
三、擴展練習
1、請學生自由說出自己觀察到的、查閱到的、詢問到的有關的大自然語言,及這個語言所告訴的知識。
通過三段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大自然的語言也是用來表達自已的意思,它是可以讓人類看到的、聽到的或感覺到的。
前幾天,老師請小朋友們回家請教家長或自己閱讀圖書查找了一些這方面的有關資料,你們找到了嗎?愿意把你知道的其它的大自然的語言告訴我們嗎?(查找到相同的大自然語言的小朋友可自由組合,互相講一講,請他們盡量用書上的形式告訴大家)。
2、教師展示自己所收集的語言及其所告訴我們的知識,出示課件(教師收集的大自然的語言),教師用書上的述敘形式進行解說。強化觀察和提高學生的說話興趣。
四、總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們都學到些什么,能告訴大家嗎?(教師作全課小結)
板書設計:
1、語言 2、知識
簡筆畫:
三葉蟲化石那兒曾是汪洋一片
簡筆畫:
蝌蚪春天到了
簡筆畫:
魚鱗兩圈就是一歲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2
之一
佚名
教學要點:
1、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準是、編隊”等詞語。能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2、能用讀兒童科普文章的方法讀懂課文,培養愛大自然愛科學的興趣。
3、初步背誦二、五小節,仿寫詩句。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讀題。
2、出示課件,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朗讀課文,逐幅出示與課文有關的畫面)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
(1)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次。
(2)給詩歌的各節標上序號,并想想哪幾節是寫大自然語言的?
2、問:哪幾節是寫大自然語言的?指名讀。
三、學習詩歌的2—5節。
1、學生從2—5節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節讀,并完成練習:“我讀懂了第( )節,知道了( )。”
(1)指名讀自己喜歡的小節,(可以幾位同學同時讀)
(2)談談自己讀懂什么。(指名回答的同時,幾位學生在黑板上寫自己讀懂什么)
經過學生的問答和板書讀懂2—5節中的大自然。
四、研讀品味,體會生動的詩句。
1、分小組品讀詩句。
2、指名讀第二節,理解詞語,“準是”換成“一定是”好不好?)指導朗讀,背誦。
3、學第2節的語氣讀第3段。
4、指名讀第4節。
學習“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點?”和“大雁編隊南飛,不就像省略號一串?”兩句反問句。
5、指導讀好第5節,并背誦。
五、老師總結后問:你還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語言?
六、出示三幅圖,要求配詩。
畫面:魚兒鉆出水面透氣;蜻蜓低飛;樹葉落了
選擇一個畫面,仔細觀察、思考,再仿照課文中的詩歌給畫面寫詩。
七、分小組討論寫詩。
八、課后延伸。
同學們可以到大自然中去發現,去書中搜索,還會發現許多大自然語言。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學會5個生字和11個詞語,認識3個字。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讀課文知道課文中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從而了解一些自然現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發現詩中規律性的語言現象,指導背誦、說話訓練。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指導朗讀課文,從讀中知道課文中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領略大自然語言的妙不可言。
難點:發現詩中規律性的語言現象,指導背誦、說話訓練。
三、課前游戲:
★猜詞語:一名學生不準說話,看著教師給出的詞語,想辦法其他同學猜到。
★小結:要是人類不會說話該會鬧出多少笑話來啊!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可是,它并不是人類的專利,大自然雖然不會說話的,但它也有自己的語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大自然的語言》。大自然怎么會有語言呢?先請看一個片段:(課件演示:自然情景——白云飄飄、流水潺潺、小鳥啾啾,荷花盛開、白雪皚皚)
師:誰能告訴我們你看到了什么?(生答)
師:大自然的語言真是五彩繽紛、賞心悅目啊!那怎樣才能讀懂它呢?——請打開課本88頁。
(二)初讀,整體感知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課件出示自讀要求:會讀:讀出這首詩的節奏。會想:哪里有大自然的語言?
2、朗讀交流:
師:現在,老師想聽聽你們讀得怎樣,誰來試試。(生讀,師生評)
3、初讀成果交流:
師:同學們說說哪里有大自然的語言?
生:到處都有,睜開眼就能看見。
師:既然大自然的語言有很多,我們怎么才能發現他們呢?
生:仔細觀察。
(三)品讀詩句,領略大自然語言的妙不可言。
師:接下來,我們看看誰是最善于觀察的孩子,請同學們分小組細讀課文,邊讀邊想:大自然用什么跟我們說話,它說了什么?你知道了哪些大自然的語言?
2-8節隨機學習:
1、交流第二節:
A、小組美讀。師生評、指導(高高、準是,讀出肯定),全班再讀。
B、師:你從詩句中看到了哪些景象?你聽到白云在告訴我們什么?
2、交流第三節:
A、小組美讀。師生評、指導,全班再讀
B、師:你從詩句中看到了哪些景象?你們誰見過螞蟻搬家?是什么的景象?(忙,讀出緊張、著急、歡快、忙碌)
3、交流第四節:
A、小組美讀。師生評、指導,全班再讀。
B、師:大家閉著眼想象,小草吐芽,百花齊放,在冰雪消融的水里,可愛的小蝌蚪在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生:春天來了。
師:春天來了,小蝌蚪可開心了,來,帶著開心的心情讀好來。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點?”——課件演示:這是一句什么句?(反問句)
師:誰能把他改成一句陳述句?(„„)對比讀,有什么不同?(語氣比較重)
如何讀好,教師范讀,學生試讀,指名讀,齊讀。
點明本句還是比喻句,把——比作——。
4、交流第五節:
A、小組美讀。師生評、指導,全班再讀
B、師:大自然就像一位巨人,還在天空中寫著“秋天”呢,誰來讀讀,它是怎么寫的?
師:省略號指什么?
男女同學分別比賽讀第四、五節。
5、交流第六、七節:
A、小組美讀。師生評、指導,全班再讀
B、師:剛才大家講的大自然的語言都和氣象有關。大自然還有更奇妙的語言。(出示年輪圖、魚磷圖),結合你的課外知識,你看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樹長一年,年輪就長一圈。
生:我還知道魚磷多的魚年齡大。
師:看來,同學們的知識真豐富,你們真是個善于觀察的孩子。你們就把這個奧秘告訴大家吧。生讀
6、交流第八、九節:
A、小組美讀。師生評、指導,全班再讀
B、出示三葉蟲化石圖,師:我們所了解的前六種大自然的語言,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會怎么說?
生:奇妙(神奇)
師:最神奇的還在第8節呢。有問題的請提出來。(視學情了解三葉蟲、化石、喜馬拉雅山)
師:自然界這么神奇的語言,你們都讀懂了,來,大聲地朗讀給老師聽(讀8、9節)。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4
教學要求
1.學會9個生字和11個詞語,認識6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讀課文知道課文中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從而了解一些自然現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指導朗讀課文,從讀中知道課文中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指導識字、學詞。
難點:學生對有些自然現象缺乏感性認識;有些語句較難理解。
課前準備
1.課文及有關大自然的課件、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2.到郊外等自然景區游覽:看有關大自然的電視節目等。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
1.淺顯簡明的導語 出示課題后,相機進行生字“語”的教學。
2.教師范讀(或放錄音讀),學生靜聽,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認讀生字。(給足時間,照顧差生)
4.自由讀課文,讀后在課文中找出9個生字和6個要求會認的字,反復拼讀,讀準為止。
5.檢查生字讀音:同桌互讀互查,教師利用不帶拼音的字卡采取開火車、指名讀、互相幫等多種形式進行,重點檢查“仔、那、永、訴”的讀音。
6.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正確。
7.大聲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用序號標出節次。
二、指導讀好一、二、三節
1.學讀第一節。
(1)教師范讀。看課件:以春天為背景,蝌蚪在水中游動;大魚躍出水面;雪山、三葉蟲化石……等自然現象揭示自然奧妙的片斷。
(2)學生自由練讀。
(3)小組討論:通過看插圖、結合課前的郊外觀察,你發現了什么是怎么知道的
(4)全班交流:相機處理“說話、語言、仔細觀察、發現”等詞語。
(5)個人自由反復練讀,同桌互讀互評;指名讀。
(6)全班齊讀第一節。
2.學讀第二節。
(1)先自由讀,再指名讀。
(2)看課件:春天的背景,小蝌蚪在水中游來游去。
(3)指名讀一句,(貼小蝌蚪圖)范讀,齊讀。
(4)啟發學生想像討論:小蝌蚪在說什么呢(相機進行口語訓練)
(5)師生合讀。
師:這是大自然的語言:
生:春天已經來到人間。
(6)學生反復練讀,同桌互讀,從讀中知道這一節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人們看到水中游著的蝌蚪,就會知道春天到了。
(7)看課件:春、夏、秋、冬各季節特征的片斷,加深擴展學生的感受,以幫助突破難點。
(8)反復練讀,指名讀、評,最后齊讀第二節。
(9)齊讀一、二節。
3.學讀第三節。
(1)指名讀第三節。
(2)看課件:真實圖像:大魚及其魚鱗的特寫。動畫:小魚漸漸長成大魚,魚鱗上的圈圈逐漸增多。(配以簡單講解)
(3)自由練讀,思考:這一節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它告訴了我們什么
(4)自由練讀,同桌互讀,指名讀,評后齊讀。
(5)討論: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例子
(6)看課件:樹的年輪與年齡。
(7)齊讀一至三節。
第二課時
一、指導讀好第四、五節
1.學讀第四節。
(1)指名讀第四節。
(2)看課件:“三葉蟲”化石的特寫,簡介。出現詞語“化石”,讀詞語“化石”。
看課件:海洋逐漸演變成雪山。簡介“三葉蟲”化石年代久遠,出現詞語“古老”,讀詞語“古老”。
三葉蟲是生活在海里的微生物,可是現在是在哪里找到它的化石的
指名讀第一句。范讀,齊讀。
這是在告訴人們什么指名答,讀第二句,范讀、齊讀。
(3)自由試讀第四節。指名讀、齊讀。
(4)這個奧秘是大自然告訴我們的。——出示詞語“告訴”,讀詞。
大自然還告訴了我們這樣一些奧秘——看課件:動物化石(恐龍蛋等)、植物化石。
2.學讀第五節
(1)大自然的語言真是太奇妙了,我們怎么才能發現它的語言、讀懂它的語言呢
(2)指名讀最后一節。讀詞語“粗心大意”、“永遠”。
(3)范讀第五節,必讀。
(4)總結:不愛學習,總也看不懂大自然的語言;粗心大意永遠也看不見大自然的語言;只有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善于觀察的人,才能發現大自然更多的“語言”,探索更多的奧秘。
(5)齊讀全文
二、思考小結
1.自由讀課文。
2.思考討論:詩中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
3.口頭練習,相機完成課后練習第1題。
(1)水里游動的蝌蚪,是大自然告訴我們——
(2)魚鱗上的一個個圈圈,是大自然告訴我們——
(3)喜馬拉雅山上的“三葉蟲”化石,是大自然告訴我們——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運用已有的知識分析記憶本課生字。
2.指導書寫。
(1)觀察字的間架結構,指名發言。
(2)范寫“就、訴、永”。
就:左右結構(不要漏寫最后一筆“點”。)
訴:右邊是“斥”不是“斤”。
永:獨體字。
(3)學生描寫、臨寫。教師巡回輔導。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四、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
五、擴展活動。
1.準備三個頭飾(蝌蚪、魚、三葉蟲)邊表演邊讀詩。
2.說一說,畫一畫,你還知道大自然能告訴我們什么(相機完成課后第4題)
3.召開一次《和大自然交朋友》的主題班會。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5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樹立人類與自然必須和諧相處才能良性發展的觀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進而認識和了解自然的熱情。
2.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義。
3.了解全文的說明結構,準確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種類的“文字”。
4.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學重點
1.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初步概括內容要點。2.學習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教學難點
1.理清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并探究這樣安排的好處。
2.概括物候學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篩選提示性詞語,進行全面概括。
●教學方法
1.朗讀法。生動的說明易于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基于這一點,教師宜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在朗讀中感悟事理。
2.討論法、點撥法。
3.競賽激勵法。初中生有好勝心理,在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時,宜用此法,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
4.涵泳品味法。對語言的理解運用尤須如此。
5.延伸拓展法。擴展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物候知識,采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便于把課堂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篩選主要信息,整體把握文意;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局部說明順序,學習作者說明的技巧。
[教學步驟 ]
一、導語 設計
設計(一)
第三單元我們學習了五篇說明文,它們都屬于事物說明文。這個單元我們開始學習說明文的另一種類型,即事理說明文。今天我們學習《大自然的語言》。
設計(二)
語言,“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列寧語)。我們人類通過語言輸出信息,獲取信息,服務于學習、工作、生活,人類社會才得以生存和發展。同時,人類在生產、生活中不能沒有一個信息來源“大自然的語言”。大自然也有“語言”嗎?它告訴我們人類什么?有什么意義?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介紹“大自然的語言”的說明文《大自然的語言》。
設計(三)
多媒體顯示春、夏、秋、冬四幅美麗的圖畫。
春柳的飄逸,夏荷的裊娜,秋楓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詩如畫,各具風韻,這就是物候現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物候學知識的文章——《大自然的語言》。作者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竺可楨先生。(板書文題、作者)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多媒體顯示一年四季從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風景。聲屏顯示課文朗讀。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師提示需要積累的詞語。
多媒體顯示:
3.學生讀課文兩遍,然后根據要求,快速準確地篩選信息,整體把握文意。
多媒體顯示閱讀要求如下: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學?
(2)物候觀測對農業有什么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
學生分頭篩選信息,然后用課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請最先完成的同學舉手示意,教師為學生計時。歷時最短的十位同學決出之后,教師按照先后次序要求學生展示閱讀成果,最后選出歷時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學,授予他“閱讀小標兵”的稱號。
學生明確:
(1)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古代勞動人民稱之為物候;利用物候來研究農業生產的科學,叫物候學。
(2)物候反映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可以廣泛應用在農業生產上。
(3)緯度、經度、高下的差異和古今的差異。
(4)預報農時,安排播種日期;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采集種子的日期;引種植物到氣候條件相同的地區;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
學生閱讀有困難的大概是第(4)題。教師可提示學生注意一些標志性詞語,如“首先是為了……”“此外還有……”“對于……”“還可以……”“也可以……”“為了……”。這些標志性詞語對信息的篩選、概括很有參考價值。
三、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1.選兩位同學劃分段落層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學評價。
明確: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學。
第二部分(4~5段)說明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選兩位同學用自己的話概括介紹本文的說明順序。
如有不同見解,其余同學可自由質疑或說出自己的理解。
明確:文章首先介紹物候學研究的對象,然后以具體事例說明物候學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接著談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最后說明物候學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作總結發言:通常采用的說明順序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邏輯順序也就是事理順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現象到本質、由簡單到復雜。文章四部分內容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第一部分引出說明對象,第二部分對此作具體闡釋,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進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說明的基礎。全文采用邏輯順序,條理分明,介紹的物候學知識通俗易懂,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精讀課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說明順序
1.學生齊讀6~10段
2.提問: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能否調整(或互換)?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學生思考,同桌之間交流。
明確:不能調整。這四個因素是按照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緯度影響最大,經度次之,高下差異又次之,古今差異最次。另外,緯度和經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個因素是同一個地點的高下差異,這三者都是空間因素,最后一個則是時間因素,從空間方面到時間方面又是一種排列順序。對四個因素的解說由一個設問句引出,接下來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連接詞,使這一部分層次井然,條理清晰,易于接受。
五、布置作業
1.收集幾則農諺,說說它們包含的物候知識。
2.閱讀下文,回答文后的問題。(教師以文字資料的形式提供給學生閱讀)
什么是智力
什么是智力?有人說,智力涵義包括聰穎、預見、速度,能同時應付很多事件。有人把智力定義為學習、作判斷的能力和想像力。在現代文獻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維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還有人把智力表達得更簡潔,說智力是作猜測,是發現一些新的內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測”。對許多人來說,就是你不知怎么辦時,無計可施時,慣常的做法不奏效時,所需要的創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動物呢?這取決于腦的發達程度。腦只有外面那一層——大腦皮層——明顯地與形成“新的聯想”有關。而人的大腦皮層甚至比甜橙皮還薄,大約只有2毫米,僅相當于一枚一角硬幣的厚度。人的大腦皮層布滿了縐褶,但是如果把它剝離下來并將它展開,它的面積大約相當于4張打印紙。黑猩猩的大腦皮層只有1張打印紙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郵票那么大。因此,人的智力比動物的智力高很多。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
3.第二段運用的說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中兩次用到“大約”一詞,這體現了選文語言的什么特點?
5.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6.本文對“智力”作了五種解釋。請說出你最贊同其中的哪一種,結合實例說明為什么。
參考答案:
1.智力
2.邏輯順序
3.作比較 打比方 列數字
4.準確性、嚴密性。
5.介紹了對智力的多種解釋;并通過人和動物大腦皮層的比較,說明人的智力比動物的智力高很多。
6.略。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學習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拓展延伸,轉化課堂所學的物候學知識。
[教學步驟 ]
一、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
1.賞讀文章第1、2兩段,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1)學生齊讀1、2段。
(2)教師用簡潔的語言重新擬一個開頭,要求學生與原文比較,說說它們不同的表達效果。
多媒體顯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復始。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
學生比較改文與原文不同的表達效果。改文簡潔,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語形象生動,富有表現力。
(3)精讀1、2段,具體說說這一段文字寫得好,好在哪里?
學生各抒己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閱讀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師應以鼓勵為主。
生1:課文開頭一句“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采用擬人的修辭格寫春天到了,很形象,為下文的描寫定了基調。不過我覺得有一點突兀,來得太匆促。
生2:其實,只要細細推敲“蘇醒”一詞,就會心中有底。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燕子翩然歸來……布谷鳥也來了”這些自然現象展現了“蘇醒”的內涵,給人帶來一片撲面而來的春色。
生3:這兩段文字寫得好,好在用詞形象生動。如“冰雪融化,草木萌發”,“萌”字準確地反映了草木開始生長的狀況;如“繁花次第開放”,“次第”貼切地表現了花開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氣息;如“葉子漸漸變黃”,“漸漸”確切地表達了葉子枯黃的過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擬風吹落葉的聲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肅殺;如“風雪載途”,“載”恰當地描寫了風雪飄落的程度。
生4:這兩段文字好,好在修辭格的運用。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大自然寫活了。如“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為農民操心,惟恐他們誤了農事,這種手法大大加強了說明的生動性和文章的可讀性。
生5:這兩段文字好,好在對說明對象的烘托。它既生動形象地說明花草鳥蟲的變化規律和氣候的密切關系,也以生花妙筆給人以強烈的懸念,從而為下文說明大自然的語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鋪墊。
(4)教師提示學生看注釋①,問:“如把文章的標題改為‘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好不好?”
學生明確:不好。失去了說明的生動性。“大自然的語言”是“物候現象”的形象化說法,易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5)學生齊讀1、2段,爭取背誦。
2.多媒體顯示下列句子,要求學生揣摩,體會說明語言的科學性。
(1)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
(2)北京的物候記錄,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60年遲10天左右,比1965年遲五六天。
(3)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不過研究這個因素要考慮到特殊的情況。
學生明確:加粗的詞語限制較嚴密,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科學性。加線的句子表現了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尊重事實的科學精神。
3.教師總結:說明文以介紹給人知識為目的,所以要求說明語言宜簡潔、準確、嚴密。但有時為了增強說服力,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又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本文即是一個很好的范例。
回顧前面所學課文,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的例子也不少,請同學們列舉一二。
生1:《中國石拱橋》一文中,寫盧溝橋兩旁石欄上的不同姿態的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生2:《橋之美》一文中:“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仿佛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生3:《故宮博物院》一文中,寫太和殿的外觀:“在湛藍的天空下,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輝煌。”
二、引導學生學習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
多媒體顯示:
燕子是益鳥,一對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只蟲。
燕子善飛,其飛行速度每小時可達120公里。
燕子善于辨識方向,歐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飛行時,能夠發現穿越阿爾卑斯山的隧道,向目的地前進。
教師要求學生參考以上資料,結合自己對燕子的觀察了解,寫一段文字介紹燕子的某一特點,盡量體現說明文的科學性和生動性。
學生構思寫作。
選三四位同學讀自己的片斷,其余同學評價。
較好地片斷有:
燕子善飛,婦孺皆知。其飛行速度每小時可達120公里,堪稱是鳥類大家庭中最善于飛翔的成員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飛行特技:它們一會兒像箭一樣貼墻飛行,一會兒又垂直地沖向云天,一會兒又來個180°大轉彎,一會兒又翼不振,翅不搖,干脆在空中滑翔幾分鐘。
燕子老是在飛,似乎它們永不感到疲倦。可是有誰能想到這是它們自身的弱點造成的。燕子有兩只很小很小的小腳。瘦小的腳難以支撐燕子的身軀,使它們在地上站立時不能夠靈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們學會了一切都在飛翔中解決的本領:在飛行中吞吃獵獲物。在飛行時飲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飯時,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撲楞著翅膀,像直升機那樣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將食物一一喂給孩子們。
燕子是一種勤勞的鳥。筑巢,“娶妻生子”,撫養孩子,整天忙得不亦樂乎。燕子又是個捕蟲能手。一對燕子夫妻每天捕8000多只蟲,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來喂養它們那些似乎永遠也填不飽肚子的孩子們。燕子吃掉大量害蟲,對農業、林業有很大好處,所以,燕子是益鳥,是人類的朋友。
燕子又是一種很聰明的鳥。歐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老家飛行時,能夠發現穿越阿爾卑斯山的隧道。它們不是飛越高山,而是成群結隊地穿過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進,從而節約了飛行的時間和自己的體力。
三、延伸拓展,轉化課堂知識
1.教師要求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農諺,并說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識。
生1:“清明前,開秧田”是根據節氣確定“開秧田”的時間。
生2:“柳毛開花,點豆種瓜”是根據物候現象安排“點豆種瓜”的時間。
生3:“饅頭云,天氣晴”根據云彩的形狀預測天氣狀況。
生4:“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根據物候現象“雨中蟬叫”預測天氣情況。
生5:“麻雀囤食要落雪”“豬銜草,寒潮到”。
生6:“螞蟻壘窩要落雨”“魚跳水,有雨來”“燕子低飛要落雨”“癩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穩”“龜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這些農諺都是根據物候現象預測天氣情況。
2.除了農諺,古代的詩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識。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聯系課文中的物候知識,談談對這首詩的理解。
多媒體顯示: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學生齊讀詩歌,理解詩意。
明確: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頂。詩人在初夏時節游覽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但詩人卻意外地發現在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詩人曾為春天的逝去而傷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來春天是轉到這里來了。
這首詩正好說明了課文中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高度的差異:“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
3.教師請有旅游經歷的同學談談在旅游中了解到的物候知識。
如盛夏時節到東北旅游,寒冬時節到南方旅游,爬山、觀海等總會有新的發現。
四、課堂小結
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作者把一門科學——物候學介紹得淺顯易懂,饒有趣味。全文采用邏輯順序說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現象——作出科學解釋——追究因果關系——闡述研究意義。這種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們學習。本文語言嚴謹而生動,兼具說明的科學性和生動性,是一篇極有價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時告訴我們:科學就在身邊,科學距離我們并不遙遠。讓我們零距離接觸科學,從而熱愛科學。
五、布置作業
1.說明“早上烏云蓋,無雨也風來”“黃云上下翻,將要下冰蛋”“清早寶塔云,下午雨傾盆”三則農諺包含的物候知識。
2.為強化人們的環保意識,請以“水、空氣、森林、動物保護”為對象擬兩條環保標語。例:污染空氣,等于慢性自殺。
3.舉一個你熟悉的“人類朋友”的例子,向別人介紹,好嗎?
●板書設計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習閱讀科普文章,了解簡單的物候知識。
2、初步了解一些說明文的知識,掌握有條理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3、整體感知課文,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信息并概括文章要點,逐步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4、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5、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力,并學習運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
情感、態度、價值觀:
6、培養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1.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訓練學生快速篩選信息,初步概括內容要點。
2.學習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唐朝的杜牧有一首絕句
《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這首詩歌以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為背景。唐明皇對楊貴妃寵愛有加,楊貴妃要什么,唐明皇就給她什么,這不,身在京城長安的楊貴妃要吃荔枝,唐明皇就派人從南方千里迢迢送來新鮮的荔枝。當然,這一路上累死了幾個人,多少匹馬,我們無從考究。只是有人有疑問:當時為什么不能在長安種幾棵荔枝樹呢?是啊,長安為什么不能種荔枝樹呢?今天,我們讀完一篇文章就能基本明白了!那就是竺可楨的《大自然的語言》。(板書)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生串讀,齊讀、默讀。邊讀邊思考:能否把所讀的內容概括一下,不好概括的提出來師生共同探究。(學會圈點勾畫,是閱讀的習慣,圈點哪些語句可以提高閱讀效率?)
2、教師試讀第一段,找個學生讀第二段,齊讀第三、四、五段,默讀后文。
三、梳理結構,梳理順序
學生自學較容易把握的部分:
(1)決定氣候的因素
a能說說這么多的內容,是怎樣快速捕捉到這四點重要信息的嗎?
b找總括句:根據經驗,這些總括句一般在語段的開始或結尾,有時在中間。
c找提問式語句:提問式語句有的以設問句的形式出現,往往提示了下文作者要介紹的內容,也是要重視的信息。
d銜接各段的連接詞語:閱讀時可以把這些語句劃出來,就能比較清晰掌握文章的內容了。
(2)這四個因素的先后順序能不能調換?為什么?
(3)課文除了介紹影響物候的四個因素,還介紹了哪些內容?
四、精析語言,合作探究
(一)語言的準確性(以6~10節為例)
1.理解
說明文語言準確的兩種表現:一是表精確性的語言。二是表模糊性的語言。
語言的模糊性我們其實并不陌生,第三單元我們學習《中國石拱橋》里面講到“《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這里“大約”“可能”都是一種模糊性語言,因為無以考證了,只是推測的情況。不能說得太絕對。
2.探究
精確與模糊是準確的兩種寫法,那么這樣的語言文本中有嗎?
①、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10天。(精確)
②、沿海地區的春天的來臨比內陸要遲若干天。(模糊)
(二)語言的生動性(以第一節為例)
1.找出自己喜歡的一句,讀一讀,評一評。
2.說說你喜歡這句話的理由(說說語言生動性體現在什么地方)
(三)朗讀并小結
第一節的每一個詞語都極具表現力,作者用生動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四季圖。引領著我們進入美妙的物候世界。
當然,我們說作為一篇科普文是給人知識的,所以他的語言必須是準確的。即便是生動性的說明,也要做到這一點。生動而準確的語言體現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竺可楨就是這樣一位嚴謹的科學家
作為我國物候學的創始人,他的物候學研究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依然用顫抖的筆記下了當天的氣溫,風力。并端正寫上“局報”兩字。
五、延伸拓展,轉化知識
要說了解和觀察物候,農民們是的研究者。因為他們不僅僅從書本上找經驗,更從生活中總結經驗,那就是諺語。
你知道哪些諺語呢?能不能說說這些諺語所傳遞的物候現象。
例析:
①雞早入舍晴,晚入舍雨
②雞曬翅又曬腿,出現大雨水
③狗翻肚,天落雨
④狗下水洗澡,三天有雨到
⑤蜘蛛收網天下雨
六、走出課堂,走進自然
我們學習《大自然的語言》,不僅學習物候知識,學會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摹、介紹事物,更要學習竺可楨那種嚴謹的工作作風。如果從明天,不,從下課開始,你能像竺可楨這樣留心身邊的每一片葉子,每一朵花,寫寫觀察日記,作作物候觀測,老師相信,來年荔枝滿園的時候,你也許就能告訴我,自然條件下的長安,是種不活荔枝樹的。我想,這便是《大自然的語言》這篇文章帶給我們豐厚的禮物。
七、課后演練,學以致用
如果有機會觀察一下向日葵,就會發現向日葵的花盤總是隨著太陽位置的變化而移動,正因為這樣,人們才給它起了這個名字。等向日葵成熟了停止生長了,花盤就不再隨太陽轉了。大家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上網或查閱相關書籍,了解了解,寫篇以“為什么向日葵圍著太陽轉”的文章。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7
教書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導自己的學習,讓自己不斷成長。讓我們一起到第一范文網一起學習吧!以下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編輯的閱讀答案文章,歡迎大家閱讀!
黑白雙風暴閱讀附答案
黑白雙風暴
①回顧歷史,一個現象顯而易見:文明越發達,衰亡越徹底。在人類大規模無節制的開發下,生態環境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文明被迫淪落他鄉。進入工業社會以來,由于人類改造自然的手段“高明”了,終于短時間即釀成了大規模的自然災害。
②19世紀,美國鼓勵向半干旱的西部大草原移民開荒,認為這是既能發展西部又能解決飯碗的聰明之舉。1860-1890年,90萬平方公里處女地被開墾。孰料過度墾牧造成大面積沙化,20世紀30年代,沙塵暴漸成氣候,1932年爆發14次,1933年達38次,1934年春季終于發展成災害性的沙塵暴,掃蕩了中西部大平原,使全國小麥減產1/3。1935年,震驚世界的黑風暴降臨了,裹挾著大量新耕地表層黑土的西風“長成”了東西長2400公里、南北寬1440公里、高約3公里的“黑龍”,3天中橫掃了美國2/3的地區,把3億噸肥沃的地表土送進了大西洋。黑風暴所經之處,農田水井道路被毀,小溪河流干涸,16萬農民逃離西部地區。當年美國農業損失慘重,糧食減產一半以上。
③可是,前蘇聯并沒有接受美國的教訓。從1954年開始,為“讓荒地服務于社會主義”,在哈薩克、烏拉爾等地的半干旱草原,20xx年之內開墾了約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一度使前蘇聯糧食年產量增加了2/3。但植被和表土結構被破壞的結果是:1960年3月和4月兩次出現了大面積黑風暴,僅哈薩克新墾區農田就被毀了20萬平方公里,新墾區農耕系統幾乎癱瘓,連鄰國羅馬尼亞、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也都塵霧迷漫。
④比黑風暴波及更廣、持續更長且已覆水難收的是同時發生并綿延至今的白風暴。前蘇聯在土庫曼斯坦卡拉庫姆沙漠中修建的卡拉庫姆運河,每年可從亞洲第三大湖成海的主要水源——阿姆河調水灌溉10萬平方公里的農田和草場。這種“創造性地再造自然”帶來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阿姆河水被截走,使得阿姆河下游的咸海水位急劇下降,30年間湖岸線后退10至20公里,成海湖底鹽堿裸露,周圍地區沙化嚴重,“白風暴”(含鹽塵的風暴)接踵而至,不僅使咸海附近的環境荒漠化,白風暴還永久性地毀滅了60%的新墾區,使其成為生命的禁區,導致了不可逆轉的生態災難。
12.閱讀第②段,請簡要概括美國黑風暴具有哪些特點?(每點不超過6個字)(3分)
13.通讀全文,請簡要說明第④段中“創造性地再造自然”的含義。(3分)
14.第④段畫線句中“永久性”一詞不能刪去,請說明理由。(3分)
答案:
12. (3分)爆發次數多(爆發頻繁)波及范圍廣、破壞力強(危害大)。
13. (3分)指人為地,大規模地過度改變自然生態環境的行為,含有否定意味。
14.(3分)“永久性”表示永遠長久,該句表明了被白風暴毀滅的新墾區成為生命的禁區,突出 了白風暴危害的嚴重性,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大自然的語言 竺可楨閱讀附答案
大自然的語言
竺可楨
①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谷鳥也來了。于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地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復始。
②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③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物候知識在我國起源很早。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了解隨著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④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氣象儀器復雜得多,靈敏得多。物候觀測的數據反映氣溫、濕度等氣候條件的綜合,也反映氣候條件對于生物的影響。應用在農事活動里,比較簡便,容易掌握。物候對于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里。下面是一個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記錄,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0年遲五六天。根據這些物候觀測資料,可以判斷北京地區1962年農業季節來得較晚。而那年春初種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種的,結果受到低溫的損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遲,選擇適宜的播種日期,這種損失就可能避免。
……
⑥物候學這門科學接近生物學中的生態學和氣象學中的農業氣象學。物候學的研究首先是為了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此外還有多方面的意義。物候資料對于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采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很有參考價值,還可以利用來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也可以利用來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我國有很大面積的山區土地可以耕種,而山區的氣候、土壤對農作物的適應情況,有很多地方還有待調查。為了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開展山區物候觀測是必要的。
⑦物候學是關系到農業豐產的科學,我們要進一步加強物候觀測,懂得大自然的語言,爭取農業更大的豐收。
16.閱讀第一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4分)
(1)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
答:
(2)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
答:
17.為什么“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業就包含了豐富的物侯知識。”一句中的“許多”不能刪去?(2分)
答:18.結合第四段的內容,說說“物候對于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里。”一句中的!“這里”具體指的是什么?(2分)
答:19.結合第三四段的內容,指出下列各句分別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1)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了解隨著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說明方法:作用:(2)它比氣象儀器復雜得多,靈敏得多。
說明方法:作用:20.閱讀第六段,請具體說說本段是按什么順序進行說明的。(3分)
答:
(一)閱讀《大自然的語言》(15分)
16.(1)“沉睡”和“蘇醒”兩個動詞運用擬人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展現了種春回大地、生機勃發的景象。
(2)“次第”貼切地表現了春回大地時各種花兒開放的次序,渲染了春天萬物復蘇的氣息.“翩然”寫出了小燕子的活潑伶俐,使春天充滿活力的特點更加具體鮮明。(每小題2分,共4分)
17.“許多”是指“很多”“大部分”的意思,表示數量和范圍的限制,但不表示是全部,在這里“許多”說明古代流傳下來的農諺中有很多與物侯知識有關,但不是所有古代流傳下來的農諺都“包含了豐富的物侯知識”.若去掉“許多”,就與事實不 相符.“許多”一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科學性.(2分)
18.是指物候觀測的手段和物候觀測的數據對農事活動的重要意義。(2分)
19.(1)說明方法 :舉例子.
作用:通過列舉桃花開、燕子來對應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等自然現象的實例,具體形象地說明了物 候學的內容和目的,即:通過物候學“了解隨著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2)說明方法:作比較。
作用:通過把物候觀測儀器與氣象儀器相比較,從而突出了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作為物候觀測儀器的特性。
20.作者從“首先”“此外”“還可以”“也可以”幾個方面用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說明了物候學的研究對于農業以及山區農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8
教學設計(A)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介紹物候知識的說明文。生動地有條理地說明事物,準確、生動、簡潔的
說明語言是本文的學習重點。本文運用舉例子的方法來說明事物,其作用何在,以及所
舉事例能否用別的例子代替,這是學習的難點。
說明文的教學要體現文體特點,在教學本文時應引導學生了解本文說明的對象及其
特征,理清說明的順序、條理,理解說明事物時所運用的語言的特點。通過學習,掌握
說明文的特征,以便能學以致用。
訓練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是本文教學致的重點。
本文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激發興趣,導入 新課。
春夏秋冬,斗轉星移;草木榮枯,候鳥去來,大自然豐富多彩.那么,這些豐富多
彩的物候現象與人類有何關系呢?為什么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呢?帶著這些疑
問,我們一起來學習《大自然的語言》。
二、學生齊讀“預習提示”第一段,整體把握本文說明的內容。
三、學習字詞。(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體教學,字詞采用窗口顯示,指名學生讀,
讀一個顯示一個讀音。)
衰草連天 ——鬢毛衰
連翹 ——翹尾巴
差異 ——差遣 ——差勁 ——參差
觀測 ——道觀
播種 ——耕種
落葉 ——丟三落四 ——落枕
每個詞齊讀兩遍,讀準字音。
四、自由朗讀課文,標好段序,完成課后練習題~。
五、根據課后練習題一中的四個問題,找出有關起止段落,劃分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3):介紹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學。
第二部分(4-5):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六、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一)齊讀第一自然段。
思考:1.本段主要描寫了什么?
2.本段是按什么順序來說明的?標出有關詞句。
明確: 1.本段以優美生動的寫景筆調描寫了一年四季豐富的物候現象。
2本段是接春——夏——一秋——冬的時間順序來寫的。表示時間的詞語有:
立春過后——再過兩個月——不久——于是轉入——到了秋天——準備迎接,條理十分
清楚。
提問:描寫一年四季的物候現象運用了哪些詞語?仔細揣摩、品味。
答:開筆用“沉睡”“蘇醒”等詞將“大地”擬人化,給人以種種有關物候的豐富聯想。
大地蘇醒的物候現象,概說三種:“冰雪融化,草木前發,各種花次第開放”,勾勒出一
片生機勃發的春色,顯得十分舒展。“次第”一詞寫出春花競相怒放的熱鬧景象,用“融
化”“萌發”“開放”三個動詞具體描繪出大地蘇醒的生動畫面。寫燕子歸來用“翩然”來修
飾,寫出燕子輕巧的身體、輕盈的飛舞姿態,十分形象貼切,讓人想到“翩翩新來燕,
雙雙入我廬”的景象。寫秋風落葉,用“簇簇”一詞寫出秋天的肅殺景象,用“漸漸變黃”
寫落葉,寫出了落葉顏色逐漸淡化、枯萎的過程,寫得有聲有色,景觀生動,讓人如聞
其聲,如見其景。此外,“北雁南飛”、“銷聲匿跡”、“衰草連天”、“風雪載途”等詞語,
簡練而富有表現力,作者把大自然寫得似乎有了靈性,說“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
既然有靈性,也就能說話了,這樣下一段用擬人手法將物候現象說成是“大自然的語言”
也就很自然了。本段寓說明于生動的描寫之中,既準確又形象,如同展現一幅四季風光
畫卷。
(二)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學生默讀這兩段,然后總結段意。
第二自然段:舉例說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
第三自然段:說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學。
提問:本段以什么為例來說明何為“大自然的語言”?
指名回答,教師總結。
(見下面板書)
草木榮枯 杏花傳語耕地 桃花暗示種谷子
候鳥去來 布谷鳥唱歌割麥插禾
本文用“傳語”“暗示”“唱歌”等詞將動植物擬人化,寫得有情有感,這種手法大大增
強了說明的生動性。
本段扣住“草木榮枯,候鳥去來”舉例,按時間安排農事的順序來說明什么是大自然
的語言,形象生動,深入淺出,淺顯易懂。
提問: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順序說明的呢?
指名回答:從古代到近代,從起源到發展,從知識到科學,言之有序。
仔細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嚴密。
“許多”說數量,有范圍,不一概而論,措詞嚴密。
“植物生長榮枯’樹“桃花開”,“動物的養有往來”對“燕子來”,兩兩相對,十分嚴
謹,體現了作者對語句的精心組織。
七、小結本課。
本文的第一部分從具體、生動的物候現象說起,條理分明地說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
語言(釋題),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學,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條理十分清楚。此外,
生動形象的描寫增強了說明的生動性、趣味性。
八、課后作業 :
1.熟讀第一自然段,仔細品味生動形象的寫景語言。
2.掌握本文所學的六個多音多義字。
3.用“籟籟”、“銷聲匿跡”、“翩然’等詞造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溫故知新,復習舊知。
1.聽寫上節課所學的詞語。
2.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二、講授新課。
(-)指名朗讀第四、五兩個自然段,然后總結段意。
這一部分主要介紹物候觀測對于農業的重要性。
提問: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
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從觀測手段、數據意義兩方面寫出了物候觀測的重要性。
觀測手段:“活的儀器”活生生的生物
數據意義
反映氣溫、濕度等氣候條件的綜合
也反映氣候條件對生物的影響
應用在農事上
比較簡便,容易掌握
文中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第五自然段從反面舉例說明物候對于農業的重要性,更具有說服力。
(二)默讀第六到十自然段。
思考: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說明的順序是怎樣的?
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1.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四個:
首先是緯度(7)
第二個因素是經度的差異(8)
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9)
此外,還有古今的差異(l0)
主要
三
次要
空間上
時間
提問: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能否換順序說?為什么?
明確答案:不能。因為四個因素的影響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
列,很有條理。另外,前三個都是空間因素,后一個是時間因素。
2.舉例子是本文的主要說明方法。
學生在第六至十自然段中對所舉的例子作些評點,注意舉例時的語言。
①
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20天
晚著5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緯度因素)
②
如:大連的連翹和榆葉梅的盛開都比北京要遲一個星期
又如:濟南蘋果開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節,煙臺要到立夏
(經度差異)
③例如秋冬之交: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
在華南丘陵區把熱帶作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不適宜(高下差異)
④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種喬木
抽青和開花日期比較,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古今差異)
這些例子的運用能使讀者更具體地理解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成因,有說服力。
(三)齊讀第十一、十二段。
思考: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將問題的答案在書上標記。)
①首先是為了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
②物候資料對于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采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很有參考價
值。
③還可以利用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
④也可以用來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
三、學完本文,我們知道:物候觀測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也與我們的生活、生存
密切相關。那么,我們應怎樣去保護大自然,去保護人類生存的環境呢?(結合實際,
暢所欲言。)
組織學生討論、發言,培養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四、學到這里,你們知道文章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有什么作用嗎?
采用“大自然的語言”這個說法,將大自然擬人化,將物候現象說得生動而有情趣,
也含蓄地說明了物候對于農事安排的重要意義。這樣的標題形象、生動,頗具文學性。
五、小結。
本文介紹豐富生動的物候現象很有條理。第一部分的內容是說明的基礎,第二部分
是第一部分的概括總.
此,從文章整體結構來看,是由淺入深地進行介紹,條理分明,邏輯性強。另外,一個
部分里段落的安排、一個段落里的句序也講究條理性,或以時間為序,或由主要到次
要,由一般到特殊。
說明語言十分生動形象,主要體現在第一、二兩個自然段。這兩段都以時間為序.
運用擬人手法把物候現象寫得有情有感,這種寓說明于生動的描寫之中的寫法,增強了
說明文的生動性、趣味性。
六、課后作業 。
1.舉例說明幾種文具的使用方法。(字數在200字左右)
2以“我的臥室”為題寫一篇說明文,字數在300-400之間。
板書設計 :
大自然的語言
一、說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學
物候現象——物候和物候學
二、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
比較簡便
容易掌握
避免損失
三、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緯度差異
經度差異
高下差異
古今差異
主要
上
次要
空間
I
時間
四、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首先——此外(還可以……也可以……)
(劉英)
教學設計(B)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導語 引入課題。
同學們,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走進大自然,使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恰。今天我們
學習的不是去領略大自然優美的風光,而是去探尋大自然的奧秘,學習一篇介紹物候學
知識的說明文。
二、指名讀“預習提示”,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
三、學習字詞。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衰草連天 —鬢毛 連翹——翹尾巴
差異 ——差遣 ——差勁——參差
觀測——道觀 播種 ——耕種
落葉——一丟三落四 落枕
萌發 翩然 孕育 簌簌
銷聲匿跡 風雪載途
四、在5分鐘之內快速閱讀一遍課文,并寫出閱讀提要。
第1至3自然段:從豐富的物候現象入手,介紹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學。
第4至5自然段:舉例說明物候觀測對于農業的重要性。
第6至10自然段: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即緯度因素、經度差異、
高下差異、古今差異。
第11、12自然段: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五、齊讀第1至3自然段,根據下列問題評點課文。
思考題:
1.每個自然段寫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2.文章~開始從豐富的物候現象寫起,作者離說明于生動的描寫之中,文中哪些
詞語用得既準確又生動?有何作用?(在書上作好評點。)
(一)先總結三個自然段的段意
第1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順序描寫一年四季的物候現象。
第2自然段:說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
第3自然段:介紹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學。
(二)著重評點第1、2自然段的語言,體會寓說明于生動的描寫之中的寫法及作
用,理解、學習本文準確、生動、簡潔的說明事物的表達技巧。
1.先檢查學生的評點情況,并抽查學生講析第1、2自然段中準確、生動、富有表
現力的詞語的作用。
2.在學生評析的基礎上,教師作些講評或歸納。
3.第1、2自然段詞語評點如下,僅供參考。
寫春:大地蘇醒冰雪融化單本朋友谷仔幾次單件改
........
“蘇醒”將大地擬人化,展現一幅春回大地,生機勃發的景色。
“融化”寫出了冰雪的動態,暗示著春暖花開的美景,透露著暖暖的春意。
“萌發”描寫小草、樹芽生長的情態,顯示出草木的生機和活力。
“次第”寫出百花競相開放、爭著報春的熱鬧情景。
這些詞語描寫春天景色很有層次,用詞非常典雅。為讀者展現了一幅生機勃勃的美
麗畫卷,美不勝收。
寫燕子“翩然歸來”,植物“孕育”果實,自然過渡,描寫了夏季的景色。
“翩然”寫出了小燕子輕盈飛舞、活潑伶俐的情態,透露出喜愛之情。
“孕育”將植物寫活了,形象地寫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壯之態。
寫秋天:昆蟲銷聲匿跡到處衰草連天準備迎接葉子籟籟落下
“銷聲匿跡”描寫了昆蟲(準備)為過冬作好了一切準備工作,寫得有情有感,十分形
象。
“衰草連天”描寫出秋天蕭條冷落的情景。
“迎接”一詞將秋天寫得很有情趣,好像是位知冷知熱、善解無意的天使。
“簌簌”寫飄飛的落葉,有聲有色,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景。
用“風雪載途”寫寒冬,一詞傳神,表現出冬天風狂雪災,寒氣逼人。
以上這些詞語,典雅、簡練、生動,富有表現力,如一個個電影鏡頭,把大自然寫
得神形兼備,為下文用擬人手法寫大自然的語言作了準備。
這些描寫,精彩紛呈,為讀者展現了一幅生動鮮活的四季風花圖畫,令人目不暇
接。
第2自然段一開始并未直接解釋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而是從“草木”“候鳥”兩方面
舉例說明物候現象同農業生產的關系。“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傳語要趕快耕地;桃
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先寫開花早的杏花、再寫桃花,很有條理。這些
都照應了上句的“草木”。而“傳語”“暗示”與語言有關,且將杏花、桃花擬人化,十分親
切可愛。“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把布
谷鳥的鳴叫寫成“唱歌”,擬人形象,把布谷鳥的叫聲寫得很有音韻節奏,給人以美妙的
享受。這一段由“杏”寫到“桃”,從“植物”寫到“動物”,最后才對大自然的語言作出詮
釋,即:花香鳥語,草長芬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條理十分清楚。
六、本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對第1、2自然段的語言進行精點精評,
從中我們體會了說明文中也可以對事物進行準確、生動、形象的描寫,這既增強了說明
的生動性,也增強了說明的文學性。這種寓說明于描寫之中的寫法值得我們學習。
七、朗讀并背誦第1自然段。
八、布置作業 :
1.背誦第1自然段。
2.將第1至3段的有關詞語抄下來,作好詞語的積累。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復習上節課內容,抽查學生背誦第一自然段。
H、學習第 4至第,12自然段。
教學形式:3至4個學生組成~個學習小組,根據老師提出的思考題自學課文內
容,然后集中討論,交流學習體會。再從若干組中選派若干名同學作代表上講臺講課,
聽后互相評議,教師適時點撥,最后歸納小結。
自學思考題:(出示小黑板)
1.用自己的話概括第4、5、7、B、9、10、11、12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2.文中主要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舉了哪些例子?各用來說明什么問題?
3.第7、8、9、10段分別說明了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這四個因素是按
什么順序排列的?能否打亂順序?為什么?
4.研究物候學有何意義?
學生自學15分鐘,討論、交流10分鐘,派代表講課15分鐘,教師歸納小結5分
鐘。
(一)概括段意
第4段:介紹物候觀測的手段和物候觀測對于農業的重要性。
第5段:從反面舉例說明物候觀測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
第7段: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主要因素是緯度的差異。
第8段:經度的差異是影響物候的第二個因素。
第9段: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
第10段:物候現象來臨的第四個因素是古今的差異。
第11段: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第12段i加強物候觀測,促進農業生產。
(二)體會本文舉例子的說明方法的作用。
1.北京物候記錄,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
的花期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0年遲五六天—…·結果受到低溫的損害。(第5段)
從反面舉例說明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更有說服力。
2.如在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20天,但是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
槐開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第7段)
舉例說明緯度的差異是影響物候現象來臨的主要因素。
3.如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一度,但是在大連,連翹和榆葉梅盛開都比北京要遲
一個星期。又如濟南蘋果開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節,煙臺要到立夏。(第8段)
舉兩例說明經度的差異是怎樣影響物候現象來臨的。
4.山地秋冬兩季,……常會發現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在華南丘陵區把熱帶作
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不適宜。(第9段)
舉例說明高下的差異對物候的影響。
5.根據英國南部物候的一種長期記錄……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幾天。(第10段)
舉例說明古今差異對物候的影響。
舉例子是常用的說明方法,它往往能深入淺出,把抽象的事理具體化、形象化,通
俗易懂,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解說得很清楚。
(三)說明的順序。
第7段至第10段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是按照由主到次,由空間到時
間的順序來說明的,順序不能打亂,因為這是按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來說明事理的,否
則就會不合邏輯、事理。
(四)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研究物候學的意義有四點:①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②對于安排農作物區劃,
確定造林和采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很有參考價值。③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
④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
三、教師歸納小結。
這堂課采用這樣的形式,意在調動大家自覺學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會學”
的目的。從效果來看,大家都動了腦、動了筆、動了口,并且大家互幫互學,想必是有
很大收獲的。希望大家像這堂課一樣主動地學習,學會求知。
四、布置作業 。
課后作一次社會調查,通過調查,你發現還有哪些物候現象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
試舉例說明。(農諺也行,但要做適當的解釋。)
(劉英)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動地有條理地說明事物。
2.學習寫讀書摘要。
3.了解物候知識的掌握和物候學的研究在農業上的重要意義,激發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學過《春》和《濟南的冬天》這兩篇課文,還記得里面是怎樣分別描寫小草的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春天,小草“嫩嫩的,綠綠的”;冬天,草色“暗黃”。從“綠綠的”知道春天到了;從“暗*”知道冬天已經降臨。大自然仿佛會告訴我們氣候的信息似的。這是怎樣回事呢?今天學習的《大自然的語言》這篇課文,將給人們解釋其中的道理。
二、通讀全文
同學們課前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對一些難字難詞也已經查閱過字典詞典,下面一起讀課文中這幾個字詞。
[利用課文“預習提示”內的5 組字詞,讓學生個別讀,齊讀。]
接下來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這篇課文介紹了什么知識?
2.“大自然的語言”比喻什么?
3.對照注解①,說說看,原文標題是《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課文為什么把它改為《大自然的語言》?
[學生發表意見后教師歸納]:課文介紹了物候知識,說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大自然的語言”用來比喻無比豐富的物候現象。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把大自然中種種物候現象比作“大自然的語言”,形象地說明了認識它、研究它的重要性。課文把原來的標題改為“大自然的語言”,把大自然擬人化了,顯得生動而有情趣,又很新穎,比直接說“物候學”更容易吸引讀者;也更合乎“科學小品”這類文章的特點。
下面再通讀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標上序號(一至十二)
三、理清層次,剖析條理。
說明文要把事理說明得清清楚楚,讓人讀了容易理解,就必須講究條理性。請同學們圍繞課文的中心──物候現象的介紹,劃分段落,簡要歸納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題的基礎上,引導討論,然后歸納:
第一段(一至三段):從一年四季中自然現象的變化說明什么是物候,并進一步說明物候學和它研究的對象。
第二段(四至五段):說明物候觀測對于農業的重要性。
第三段(六至十段):分項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第四段(十一至十二段):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課文中心明確,條理清晰。請再進一步思考;決定物現象來臨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是怎樣安排的?為什么這樣安排?
[討論后歸納]:說明應有條理,即使是并列的幾個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測,而是要以一定的標準理清條理,依恰當的順序逐項說明。課文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是按照從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從空間(七、八、九段)到時間(十段)的順序來安排的,并分別用了“首先”、“第二個因素”、“第三個因素”、“此外”等詞語,表明四個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學習編寫讀書摘要。
同學們通過幾次通讀課文和討論內容、層次,對課文已經大致理解。在閱讀實踐中,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點,或是為了記錄資料,以備日后使用,我們常常會在大致理解內容之后,做一些讀書摘要。摘要,實質上就是對信息進行篩選,要把文章的要點或主要的內容摘錄在卡片或筆記本上。摘錄的形式,可以是分條的提綱,也可以是濃縮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語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今天我們先練習最簡單的讀書摘要:從課文中選出一些重要的語句,分條抄錄在筆記本上,構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圍繞課文第一道練習中的4個小題,從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有關的句子下劃一條曲線。第二步,把這些句子分別摘抄在筆記本上,有時可適當調整語句或在句子前、后加上一些詞語,使表達完整。
[學生練習,完成后相互交換閱看,訂正、補充,加深理解課文內容。再將預先準備的寫有“摘要”的小黑板掛出,供學生參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師做的“摘要”。]
第二課時
一、交流讀書摘要,加深對課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后歸納,鼓勵學生向課外閱讀延伸,經常自覺地做讀書摘要]
二、繼續研討寫法。
這篇課文的寫法,除了層次清晰、有條有理這個特點外,還有一個寫法特點也值得理解和學習。說明事物的時候,常常要用舉例子的方法,舉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舉一個,也可舉兩個甚至更多些。這篇課文在多數情況下只舉一個例子,而說明經度差異對物候的影響卻舉兩個例子。[學生讀課文]舉兩個必要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說明文中例子舉多舉少是有講究的。讀者容易明白的地方舉一個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要多舉兩個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如果依次類推,就會誤以為春天也一定來得早,一定溫暖,但是事實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連舉了“大連──北京”和“煙臺──濟南”兩個例子加以說明,使人確信無疑。
三、理解語言的生動性。
這篇說明文的語言很生動。生動的說明才能讓人愛讀易懂。先請同學們把第1、2段仔仔細細地輕聲讀兩遍。
同學們自讀后教師范讀一遍,然后掛上預先準備的小黑板;
要求學生通過比較對照,指出上述語句同課文中相應的語句有什么不同,啟發學生了解:兩者表達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課文的語句要生動得多。[討論后歸納]
第1句沒有課文中“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這一句生動。“漸漸回暖”是一般的說法;“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則很自然地運用擬人的寫法。“沉睡”、“蘇醒”兩個詞用得貼切而生動,具體地喻寫了嚴冬的大地和早春大地的不同情態。
第2句沒有課文中“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這一句生動。“飛來了”是一般的動態敘述;而“翩然歸來”是輕松、活潑的動態描寫,而且還包含有親切歡迎回到家來的感情。
第3句沒有課文中“……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這一句生動,“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動態敘述;而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則是具體、生動的描寫,黃葉在秋天紛紛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的鏡頭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第4句沒有課文第二段中幾個原句生動。那幾句緊扣“大自然的語言”,先后用了比喻、擬人的寫法,還模仿布谷鳥的叫聲,寫成催促農民耕作的話“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比直接說“及時耕作”要新鮮、生動得多。
四、復習、復述。
再朗讀課文第一段,結合上下文進一步理解一些詞語的含義。然后與旁邊的同學交換復述課文。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動地有條理地說明事物。
2.學習寫讀書摘要。
3.了解物候知識的掌握和物候學的研究在農業上的重要意義,激發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學過《春》和《濟南的冬天》這兩篇課文,還記得里面是怎樣分別描寫小草的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春天,小草“嫩嫩的,綠綠的”;冬天,草色“暗黃”。從“綠綠的”知道春天到了;從“暗*”知道冬天已經降臨。大自然仿佛會告訴我們氣候的信息似的。這是怎樣回事呢?今天學習的《大自然的語言》這篇課文,將給人們解釋其中的道理。
二、通讀全文
同學們課前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對一些難字難詞也已經查閱過字典詞典,下面一起讀課文中這幾個字詞。
[利用課文“預習提示”內的5 組字詞,讓學生個別讀,齊讀。]
接下來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這篇課文介紹了什么知識?
2.“大自然的語言”比喻什么?
3.對照注解①,說說看,原文標題是《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課文為什么把它改為《大自然的語言》?
[學生發表意見后教師歸納]:課文介紹了物候知識,說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大自然的語言”用來比喻無比豐富的物候現象。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把大自然中種種物候現象比作“大自然的語言”,形象地說明了認識它、研究它的重要性。課文把原來的標題改為“大自然的語言”,把大自然擬人化了,顯得生動而有情趣,又很新穎,比直接說“物候學”更容易吸引讀者;也更合乎“科學小品”這類文章的特點。
下面再通讀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標上序號(一至十二)
三、理清層次,剖析條理。
說明文要把事理說明得清清楚楚,讓人讀了容易理解,就必須講究條理性。請同學們圍繞課文的中心──物候現象的介紹,劃分段落,簡要歸納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題的基礎上,引導討論,然后歸納:
第一段(一至三段):從一年四季中自然現象的變化說明什么是物候,并進一步說明物候學和它研究的對象。
第二段(四至五段):說明物候觀測對于農業的重要性。
第三段(六至十段):分項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第四段(十一至十二段):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課文中心明確,條理清晰。請再進一步思考;決定物現象來臨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是怎樣安排的?為什么這樣安排?
[討論后歸納]:說明應有條理,即使是并列的幾個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測,而是要以一定的標準理清條理,依恰當的順序逐項說明。課文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是按照從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從空間(七、八、九段)到時間(十段)的順序來安排的,并分別用了“首先”、“第二個因素”、“第三個因素”、“此外”等詞語,表明四個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學習編寫讀書摘要。
同學們通過幾次通讀課文和討論內容、層次,對課文已經大致理解。在閱讀實踐中,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點,或是為了記錄資料,以備日后使用,我們常常會在大致理解內容之后,做一些讀書摘要。摘要,實質上就是對信息進行篩選,要把文章的要點或主要的內容摘錄在卡片或筆記本上。摘錄的形式,可以是分條的提綱,也可以是濃縮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語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今天我們先練習最簡單的讀書摘要:從課文中選出一些重要的語句,分條抄錄在筆記本上,構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圍繞課文第一道練習中的4個小題,從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有關的句子下劃一條曲線。第二步,把這些句子分別摘抄在筆記本上,有時可適當調整語句或在句子前、后加上一些詞語,使表達完整。
[學生練習,完成后相互交換閱看,訂正、補充,加深理解課文內容。再將預先準備的寫有“摘要”的小黑板掛出,供學生參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師做的“摘要”。]
第二課時
一、交流讀書摘要,加深對課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后歸納,鼓勵學生向課外閱讀延伸,經常自覺地做讀書摘要]
二、繼續研討寫法。
這篇課文的寫法,除了層次清晰、有條有理這個特點外,還有一個寫法特點也值得理解和學習。說明事物的時候,常常要用舉例子的方法,舉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舉一個,也可舉兩個甚至更多些。這篇課文在多數情況下只舉一個例子,而說明經度差異對物候的影響卻舉兩個例子。[學生讀課文]舉兩個必要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說明文中例子舉多舉少是有講究的。讀者容易明白的地方舉一個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要多舉兩個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如果依次類推,就會誤以為春天也一定來得早,一定溫暖,但是事實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連舉了“大連──北京”和“煙臺──濟南”兩個例子加以說明,使人確信無疑。
三、理解語言的生動性。
這篇說明文的語言很生動。生動的說明才能讓人愛讀易懂。先請同學們把第1、2段仔仔細細地輕聲讀兩遍。
同學們自讀后教師范讀一遍,然后掛上預先準備的小黑板;
要求學生通過比較對照,指出上述語句同課文中相應的語句有什么不同,啟發學生了解:兩者表達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課文的語句要生動得多。[討論后歸納]
第1句沒有課文中“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這一句生動。“漸漸回暖”是一般的說法;“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則很自然地運用擬人的寫法。“沉睡”、“蘇醒”兩個詞用得貼切而生動,具體地喻寫了嚴冬的大地和早春大地的不同情態。
第2句沒有課文中“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這一句生動。“飛來了”是一般的動態敘述;而“翩然歸來”是輕松、活潑的動態描寫,而且還包含有親切歡迎回到家來的感情。
第3句沒有課文中“……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這一句生動,“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動態敘述;而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則是具體、生動的描寫,黃葉在秋天紛紛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的鏡頭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第4句沒有課文第二段中幾個原句生動。那幾句緊扣“大自然的語言”,先后用了比喻、擬人的寫法,還模仿布谷鳥的叫聲,寫成催促農民耕作的話“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比直接說“及時耕作”要新鮮、生動得多。
四、復習、復述。
再朗讀課文第一段,結合上下文進一步理解一些詞語的含義。然后與旁邊的同學交換復述課文。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
1、了解物候學的內容、意義、規律和發展前景等有關知識,培養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的一般規律來安排文章順序的方法。
3、掌握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4、讀準“翹”“衰”“落”“觀”“差”等多音字。
5、學習說明語言的準確、生動和恰當地運用對偶、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動地有條理地說明事物。
2、學習寫讀書摘要。
3、了解物候知識的掌握和物候學的研究在農業上的重要意義,激發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難點:
本文的邏輯順序及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過《春》和《濟南的冬天》這兩篇課文,還記得里面是怎樣分別描寫小草的嗎?[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春天,小草“嫩嫩的,綠綠的”;冬天草色“暗黃”。從“綠綠的”知道春天到了;從“暗黃色”知道冬天已經降臨。大自然仿佛會告訴我們氣候的信息似的。這是怎樣回事呢?今天學習的《大自然的語言》這篇課文,將給人們解釋其中的道理。
[板書課題]
(二)通讀全文。
同學們課前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對一些難字難詞也已經查閱過字典詞典,下面一起讀讀課文中這幾個字詞。
[利用課文“預習提示”內的5組字詞,讓學生個別讀,齊讀。]
接下來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這篇課文介紹了什么知識?
2.“大自然的語言”比喻什么?
3.對照注解①,說說看,原文標題是《一門豐產的科學——物候學》,課文為什么把它改為《大自然的語言》?
[學生發表意見后教師歸納]
1.課文介紹了物候知識,說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語言”用來比喻無比豐富的物候現象。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把大自然中種種物候現象比作“大自然的語言”,形象地說明了認識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3.課文把原來的標題改為“大自然的語言”,把大自然擬人化了,顯得生動而有情趣,又很新穎,比直接說“物候學”更容易吸引讀者;也更合乎“科學小品”這類文章的特點。
下面再通讀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標上序號(一至十二),用5分鐘時間快讀一遍,并思考第一道練習題中的4個小題,填寫段的序號。
[學生讀、練后簡要討論。]各小題后括號內應填的序號為
第1題(一至三);第2題(四至五);
第3題(六至十);第4題(十一至十二)。
(三)理清層次,剖析條理。
說明文要把事理說明得清清楚楚,讓人讀了容易理解,就必須講究條理性。請同學們圍繞課文的中心——物候現象的介紹,劃分段落,簡要歸納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題的基礎上,引導討論,然后歸納]
第1大段(一至三段):從一年四季中自然現象的變化說明什么是物候,并進一步說明物候學和它研究的對象。
第2大段(四至五段):說明物候觀測對于農業的重要性。
第3大段(六至十段):分項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第4大段(十一至十二段):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課文中心明確,條理清晰。請再進一步思考:決定物候現象來臨四個因素的說明順序是怎樣安排的?為什么這樣安排?
[討論后歸納]
說明應有條理,即使是并列的幾個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測,而是要以一定的標準理清條理,依恰當的順序逐項說明。課文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是按照從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從空間(七、八、九段)到時間(十段)的順序來安排的,并分別用了“首先”、“第二個因素”、“第三個因素”、“此外”等詞語,表明四個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學習編寫讀書摘要。
同學們通過幾次通讀課文和討論內容、層次,對課文已經大致理解。在閱讀實踐中,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點,或是為了記錄資料,以備日后使用,我們常常會在大致理解內容之后,做一些讀書摘要。摘要,實質上就是對信息進行篩選,要把文章的要點或主要的內容摘錄在卡片或筆記本上。摘錄的形式,可以是分條的提綱,也可以是濃縮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語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
今天我們先練習最簡單的讀書摘要;從課文中選出一些重要的語句,分條抄錄在筆記本上,構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圍繞課文第一道練習中的4個小題,從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有關的句子下劃一條曲線。第二步,把這些句子分別摘抄在筆記本上,有時可適當調整語句或在句子前、后加上一些詞語,使表達完整。
[學生練習,完成后相互交換閱看,訂正、補充,加深理解課文內容。再將預先準備的寫有“摘要”的小黑板掛出,供學生參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師做的“摘要”。]
《大自然的語言》摘要
1.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是大自然的語言。這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
2.物候觀測應用在農事活動,比較簡便,容易掌握,它對于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里。
3.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于四個因素:首先是緯度,第二是經度,第三是高下差異,此外還有古今的差異。
4.物候學研究,首先是為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此外,還利于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林和采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
第二課時
(一)交流讀書摘要,加深對課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后歸納,鼓勵學生向課外閱讀延伸,經常自覺地做讀書摘要〕
(二)繼續研討寫法。
這篇課文的寫法,除了層次清晰、有條有理這個特點外,還有一個寫法特點也值得理解和學習。說明事物的時候,常常要用舉例子的方法,舉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舉一個,也可以舉兩個甚至更多些。這篇課文在多數情況下只舉一個例子,而說明經度差異對物候的影響卻舉兩個例子。[學生讀課文]舉兩個必要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
說明文中例子舉多舉少是有講究的。讀者容易明白的地方舉一個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舉兩個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如果依次類推,就會誤以為春天也一定來得早,一定溫暖,但是事實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連舉了“大連—— 北京”和“煙臺——濟南”兩個例子加以說明,使人確信無疑。
(三)理解語言的生動性。
這篇說明文的語言很生動。生動的說明才能讓人愛讀易懂。先請同學們把第一、二段仔仔細細地輕聲讀兩遍。
[同學們自讀后教師范讀一遍,然后掛上預先準備的小黑板]
1.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回暖。
2.再過兩個月,燕子飛來了。
3.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掉到地上。
4.杏花開了,就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叫了,該及時耕作。
要求學生通過比較對照,指出上述語句同課文中相應的語句有什么不同,啟發學生了解;兩者表達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課文的語句要生動得多
[討論后歸納。]
第1句沒有課文中“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這一句生動。“漸漸回暖”是一般的說法;“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則很自然地運用擬人的寫法,“沉睡”、“蘇醒”兩個詞用得貼切而生動,具體地喻寫了嚴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態。
第2句沒有課文中“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這一句生動。“飛來了”是一般的動態敘述;而“翩然歸來”是輕松、活潑的動態描寫,而且還包含有親切歡迎回到家來的感情。
第3句沒有課文中“……在秋風中籟籟的落下來”這一句生動,“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動態敘述;而“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則是具體、生動的描寫,黃葉在秋天紛紛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電影的鏡頭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第4句沒有課文第二段中幾個原句生動。那幾句緊扣“大自然的語言”,先后用了比喻、擬人的寫法,還模仿布谷鳥的叫聲,寫成催促農民耕作的話“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比直接說“及時耕作”要新鮮、生動得多。
(四)復習、復述。(略)
備注
1.黑體部分的問題和答案必須抄寫在語文筆記本上。
2.三班和六班的學生參考講過的筆記,原來已經記下來的不用抄寫。原來沒講過的的需要補充在筆記本上。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之七
撫寧巷小學 龔鈞煜
預設目標:
1、感受大自然無窮的奧秘和樂趣,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2、讀懂課文中介紹的五種大自然的語言,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補充,仿寫詩歌。收集有關天氣變化的諺語,豐富自然科學知識。
3、初步掌握閱讀兒童科普文章的方法,背誦課文。
4、學會本課2個生字,理解4個新詞語的意思。能把反問句改寫成陳述句,能仿照例句用“只要……就能……”寫句子。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閱讀兒童科普文章的方法,背誦課文。讀懂課文中介紹的五種大自然的語言,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補充,仿寫詩歌。收集有關天氣變化的諺語,豐富自然科學知識。根據課文特點進行字詞句篇的積累。
教學難點 :
感受大自然無窮的奧秘和樂趣,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培養觀察思考、探究追問的品質。能初步掌握閱讀科普文章的方法,獨立閱讀。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步掌握閱讀兒童科普文章的方法,懂課文中介紹的五種大自然的語言,感受然無窮的奧秘和樂趣。
2、學會本課2個生字,理解4個新詞語的意思。能有感情朗讀課文。
一、引入新課
出示課題(14、大自然的語言),大自然究竟有哪些語言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篇科普文章。回憶閱讀方法,歸納閱讀思路: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科學知識(大自然的語言)?是怎樣介紹的?了解這些科學知識跟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二、學生自學
學生按照預習常規及其本課學習要求進行獨立學習或小組學習,學習要求可如下:
1、讀通課文,正確朗讀生字,注意多音字的讀音。
2、提出不懂的問題。
3、思考(討論):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科學知識(大自然的語言)?是怎樣介紹的?
三、交流自學情況
1、質疑解疑
理解“準是、編隊、年輪、視而不見”等詞語的意思,以及詩句的意思。
2、讀懂五種大自然的語言所傳達的科學知識。學習2——6段。
填寫下表:
觀察到的現象 大自然要告訴我們
白云飄得高(低) 明天晴(雨)
螞蟻搬家 天快要下雨了
蝌蚪在水中游泳 春天來臨
大雁編隊南飛 秋天來臨
大樹的年輪
樹齡
作者是怎樣介紹的?這篇詩歌中有哪些句子你覺得特別好的,好在哪里?(結合談體會,有感情讀好這篇課文)
3、學習課文1、7段
怎樣才能發現和讀懂大自然的語言呢?讀讀第1、7段。
“這語言到處都有,仔細觀察就能發現。”
“大自然的語言并不難懂,只要你肯觀察思考。假如你害怕動腦筋,那就常常會視而不見。”
四、補充拓展
1、你仔細觀察過大自然嗎?還有哪些語言,你看懂了呢?
2、續寫上表,以小組為單位比賽。
3、交流各組表格。
五、鞏固字詞、熟讀課文
六、課外作業
1、收集有關天氣變化的諺語,下節課全班交流
提供以下氣象諺語網址:
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交流天氣變化的諺語,豐富自然科學知識。仿寫詩歌一節或幾節。
2、熟練背誦課文,鞏固字詞。
3、能把反問句改寫成陳述句,能仿照例句用“只要……就能……”寫句子。
一、鞏固字詞、檢查背誦
1、聽寫部分詞語、句子。
2、檢查課文背誦情況。
二、交流收集的氣象諺語
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諺語,學習部分諺語的意思。
例如: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鳴。(夏天,晴空中有時出現如棉絮的云,大小不等,高低不一,叫絮狀高積云。它是在三、五千米的高空,潮濕空氣層極不穩定的條件下形成的。到下午,因地面受熱,低層大氣也處于不穩定狀態,伴隨這種云將出現打雷下雨的積雨云。故這種“棉絮云”在夏天的早晨出現,可以知道午后將有雷雨。)
三、根據學生收集的諺語,仿寫一節或幾節詩歌。(其中第2、3段,第4、5段段式相同,可仿寫參照。)
四、完成練習
1、改寫
①出示課文中的兩個反問句,說說句子的意思。
②仿照例句,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③完成作業 本中相關作業 。
2、仿寫“只要……就能……”的句子。
3、完成作業 本中的練習
五、課外作業
1、編寫諺語小報。
2、根據自己的喜好,上網了解“大自然的語言”。
板書設計 :
(見學習表格)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認讀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感情朗讀,使學生領略大自然語言的神奇,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語言的興趣。
3、 發現詩歌中規律性的語言現象, 仿照詩歌寫一段話。
教學重難點:
1、指導朗讀課文,知道課文中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
2、發現詩歌中規律性的語言現象,仿寫詩歌。
課前準備:
1、 查找有關“三葉蟲”化石、“喜馬拉雅山脈”的文字或圖片資料。
2、 觀察大自然,搜集有關“大自然語言”的資料。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但并不是只有人類才有語言,大自然中也有很多奇妙的語言,讓我們走進《大自然的語言》,去聆聽,去發現吧。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喜歡的方式初讀詩歌。
讀書要求:把每節詩讀得正確流利,注意讀出詩的節奏。
2、抽生接讀課文,集體評議:是否正確流利,是否有節奏。
3、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想想課文中哪幾個小節具體寫了大自然的語言。
4、指名回答。
5、觀察板書,問:同學們發現了嗎,大自然的這些語言都說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歸類)
6、師敘述:瞧!大自然的語言上到天文,下至地理,涉及到方方面面。你們覺得大自然的語言怎么樣?(妙不可言,釋詞。)
三、品讀詩句,指導朗讀。
1、師敘述:大自然這些特有的語言,到底“妙”在哪里呢?大家自己研究一下課文。
提出自學要求:選擇最感興趣的一類大自然的語言學習,要求:①想一想:大自然的語言“妙”在哪里? ②讀一讀:怎樣讀,才能讓聽的人體會到“妙”。
2、檢查:抽生回答,朗讀。(利用句式引導朗讀)
3、出示句式,體會: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自由讀文,體會。
4、大自然用這些語言和我們說話,它真的說了嗎?(生答)但是,我們一看到這些東西,就知道它向我們表達了什么。大自然的語言啊,真是 —— 妙不可言。
5、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怎樣才能發現、讀懂這些妙不可言的大自然語言呢?
(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善于觀察的人,才能發現更多大自然的語言。)分男女讀①⑨小節。
四、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1、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平時是不是一個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人。說說你還發現了哪些大自然的語言。
(生自由匯報)
2、師補充(課件出示)
3、能仿照詩歌再編一節嗎?組成四人小組,編一編。
4、交流,匯報。
5、師小結:只要你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善于觀察,勤于思考,一定會發現更多大自然的語言!
五、作業自助餐(三選二完成)。
1、收集文中好詞。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把你發現的大自然的語言仿編一節詩句寫下來,讀給家人聽。
第二課時
一、展示作業,復習導入。
1、同桌合作,讀一讀你收集的文中好詞。
2、交流創編的詩,收集成冊,展貼于“學習園地”。
二、指導背誦。
1、師生接讀:老師讀前半句,學生接后半句。如:
師:別以為人才說話,
生:大自然也有語言。
2、自由練習,背誦詩歌。
3、個別展示,背誦詩歌
4、全班一齊背誦詩歌(不會背誦的同學可以看書)。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運用已有的知識分析記憶本課生字。
2.指導書寫。
(1)觀察字的間架結構,指名發言。
(2)范寫“逗、編、脈”。
搬:左中右結構(不要把“般”寫成“船”。)
雁:半包圍結構,里邊是“隹”,不寫成“住”
砍:左右結構,最后一筆是捺。
圈:全包圍結構。
(3)學生描寫、臨寫。教師巡回輔導。
3、擴詞積累。
四、作業自助餐。(三選二完成)
1、書寫生字。
2、背誦詩歌。
3、收集喜歡的詩句。
板書設計:
大自然的語言
妙不可言 仔細觀察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4
●案例背景
在新課程實踐中,教師不但是課程的實踐者、課程的改革者、更應該是帶領學生做課程資源的開發、創造者。
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告訴我們:“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讓我們給學生多一些參與機會;多一點參與的空間;更多一次實現需要的滿足!
●教材分析
這一教學內容,是在初中語文八年級第四單元說明文單元中,這一單元明確要求學生注意說明的順序和方法;要學會默讀,有一定的速度;注重觀察、講究科學精神和科學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情景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物候學的內容、意義、規律和發展前景等有關知識,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的一般規律來安排文章順序的方法。
3.掌握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物候現象和物候學的說明;物候現象決定因素的說明。
說明順序的條理性,語言的生動準確,說明方法的恰當。
2.難點:說明順序的條理性,語言的生動準確,說明方法的恰當。
三.教學設想:
全文用一個課時進行教學。先引導學生分析課文,從總體上把握課文的內容和結構。再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細致的討論和研究,以進一步掌握本文的說明方法和語言特點。
四.教學過程:
1.導入:一年有幾個季節?(生)春、夏、秋、冬。
出示一年四季不同的畫面。你是怎么知道的?這就是大自然告訴我們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具神韻,大自然以它獨特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它豐富多彩的內涵。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物候學知識的說明文---《大自然的語言》。(板書文題和作者)
(通過優美的畫面,師生的交流,學生馬上被優美的畫面點燃了激情火花,被這美的感覺所深深吸引,情緒完全融合在這美妙的課堂意境中,他們已經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無窮魅力。可以說“激趣”成功了。)
2.出示課題和作者。
有誰了解作者竺可楨嗎?
(生)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地理學家。
3.(過渡)那么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呢?讓我們走進文章,請同學們初讀課文。要求快速準確地篩選信息,準備搶答。
(1)什么是大自然的語言?什么叫物候學?
(2)物候觀察對農業有什么重要意義?
(3)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決定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學有什么意義?
(通過四大組搶答競賽的形式開展,學生的熱情異常高漲,課堂氛圍一下子活躍起來。學生的答題速度快且答題準確率高,這一做法比較適合調節公開課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
4.小結:本文按物候----物候學----物候觀測對農業的意義----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物候學研究的意義來說明事理,老師把研究物候學的意義放在開頭可以嗎?(生)不能。
它按邏輯順序,先提出本文的說明對象,接著說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說明它取決于什么因素,最后說明研究的意義。這種說明順序符合人對事物的認知規律,同時也使文章很有條理性。這種條理性不僅表現于文章的整體,而且也表現在文章的局部。(逐個板書)
描述物象 現象
大自然的語言 作出解釋 邏輯
竺可楨 推究原因 順序
闡明意義 本質
5.精讀6--10自然段推究原因
(1)自由讀6--10自然段。
(這里本來設計的是教師范讀,但是通過走到學生中間巡視,聽了他們的自讀與互讀,感覺由于課文中沒有太生疏的字和太長的句子,他們讀的還不錯。就省略了這一環節。)
(2)思考: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有幾個?
(生)四個。追問:為什么作者把緯度放在第一個?
(生)因為緯度是最重要的。
(3)再追問:這四個因素運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生)從主要到次要。
(4)為了更好地說明事理,我們有時還要注意說明方法,回憶一下有哪些常用的說明方法?
(生)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下定義,作比較,分類別......
(5)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生)舉例子,下定義,作比較。
(過渡)我們了解了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四個因素后,老師想讓同學結合白居易的詩,說說這首詩中描繪的物候是由哪種因素引起的?
多媒體出示:《大林寺桃花》
指名讀,學生思考。
(生)高下因素。
(在學生感悟課文時,我努力讓孩子們都感受到了大自然帶給人們的生機,并引導學生去朗讀文章,學生讀的也很好。但是,課后的一件事情卻給了我很多思考,班內一個孩子告訴我:“老師你覺得《大林寺桃花》中包含的是高下因素嗎?可我連什么是高下因素都不明白,怎么去理解這首詩歌呢?”我在深深自責,在教學中我把自己領悟到的美感完全送給了我的學生,讓學生和我站在一個高度去欣賞課文,卻忽略了學生內心那種獨特的體驗,缺少了對課文多元的理解。如果在課堂上能夠更貼近聯系生活實際,學生在這節語文課上的收獲會更大。)
6.再讀課文,品味語言。
(1)為了清楚簡潔地介紹事物,說明事理,說明文的語言必須做到準確。
多媒體出示: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0遲五六天。
這種現象極為顯著,常會發現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
(2)請從句子中找到能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的詞語。
(生)左右、極、常。
(3)這些詞語限制嚴密,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但有時為了增強說服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要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理,本文就是一個極好的范例。請同學找找相關的語段,體會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
7.比較閱讀。
(1)個別朗讀1--2自然段。
(這是一個學生自己讀課文的過程,每一次讀課文都對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自己讀,爭取讀正確。第二次同桌讀,要互評、糾錯。第三次讀就提高了要求,不但要正確而且要通順、流利。第四次指讀,檢查是否達到要求。)
(2)多媒體出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復始。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自然景觀。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
(3)讓學生比較改文與原文不同的表達效果。
改文簡潔,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語形象生動,富有表現力。
第一自然段中描寫四季的詞語不僅準確、生動、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當。如“大地”——“蘇醒”,“草木”——“萌發”,“花”——“次第開放”(寫春天);“植物”——“孕育果實”(寫夏天);“昆蟲”——“銷聲匿跡”(寫秋天);“衰草連天”,“風雪載途”(寫冬天)。雖然還沒有接觸到“物候”的概念,卻讓讀者知道了物候的種種現象。為進一步說明物候作了鋪墊。
第二自然段寫出了杏花“傳語”、桃花“暗示”和布谷鳥“唱歌”與農事的關系,用擬人的筆調寫來,十分生動,情趣盎然。寫人們常見的自然現象,語言準確,描寫生動,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物候”這一說明中心上來,寫得甚有情趣。
8.總結: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作者把一門科學--物候學介紹得淺顯易懂,從具體到抽象說明了有關物候學的事理。說明條理清晰,語言生動通俗,饒有趣味,全文采用邏輯順序,思路清晰,語言準確而生動,是篇極有價值的文章。
9.布置作業:采集幾則農諺,說說其中包含的知識。
●反思分析
(一)滿意的地方
1、提前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借助字、詞典自學字詞,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例如,本節課的學生答題的速度和準確性遠遠超乎教師的預計,可以說是幾乎提前完成了教學任務。
2、精心的構思,充分的備課是非常有效果的,尤其在課堂語言的銜接上,只要舍得下功夫,也定有收獲。而教材的處理,教學法的運用以及創新突破方面也要舍得花時間,哪怕有一點收獲,也是值得慶賀的。多思出智慧,只要想到,就能做到。
3、課件的制作、下載要及早著手,要勤于動手,要勤于動口,外因會促進內因。
(二)需要反思的地方
1、駕馭課堂的能力急待加強。上課過程中,當學生說出有關描繪春天特色的詞語時,我沒有給以肯定,因為當時我的腦海里只有一系列的秋冬兩季的詞語,課后我又仔細琢磨了一下,其實那些詞語也是作者運用了擬人化的句子中的詞語,學生的回答是對的,是我沒有處理好。
2、時間分配的還不夠好,沒有做到從容,鎮定。由于借班上課,對學情了解欠深入,而學生在整堂課上回答問題太順利,遠遠超乎教師原本的預計。因此,還應該少量的設計一點反饋性的練習題,以備課堂需要。同時,這樣既重視了能力訓練,又加強了基礎知識的考察,這不正好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了嗎?
其實,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理解和需求具有他相應的靈活性,我們的課堂應該努力實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尊重學生的個體化體驗。逐步培養學生能夠欣賞他人對文本的見解,也能自由開放發表自己的見解的素質,把語文教學的人文關懷扎扎實實落到實處。
以上是本人對《大自然的語言》案例的整個分析。不管怎么說,這只是一節課,我不能就此來論成敗。我只想把它寫出來,作為課改進程中的一個靶子,指導我前進:繼承好的方面,改進不足的地方。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認識9個生字和11個詞語。認識“罕、蝌、蚪、逗、間、如、粗、意”8個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現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9個生字和11個詞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現象的興趣。
教學難點
★朗讀課文時注意句子的節奏和語氣。
★正確理解“不愛學習的人總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總也看不見”等句子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板書:大自然的語言,齊讀課題。
2.師講:別以為人才會說話,大自然也有語言,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大自然的語言,
二、初讀課文內容。
1.借助拼音讀課文,讀通課文,在讀時有讀不準確的語言,要停下來借助拼音讀正確。
2.再讀課文,標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借助拼音把生字和會認的字多讀幾遍。
3.分小節讀課文,其他同學聽聽有沒有讀不準的音。
4.電腦出示生字;讓學生讀一讀。
5.電腦出示詞語:請學生讀一讀。
語言 化石 告訴 發現 說話 人們
鑲嵌 山巔 汪洋 那是 這是 蝌蚪 逗號 粗心大意
6.學生選擇1個或2個或幾個詞語練習說話。
7.同桌同學互讀課,相互正音。
二、精讀課文內容,朗讀指導。
1.指名讀課文,大家聽聽從大自然的語言中聽出了什么?(學生說明小節的內容,就學習哪段內容。)
(1)學生A回答:古老的“三葉蟲”化石,鑲嵌在喜馬拉雅山巔,這是告訴我們那兒曾經是汪洋一片。
①教師板書
三葉蟲化石, 汪洋大海
②為什么找到三葉蟲化石的墳,可以推測那里是汪洋一片呢?
③出示“三葉蟲化石”的標本或書上的圖,請查找到三葉蟲資料的同學給大家講一講:三葉蟲是節肢動物,在2億多年以前已經滅絕了,它大多數生活在海洋里,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喜馬拉雅山很久很久以前是汪洋一片。
④教師指導朗讀,注意斷句。
教師范讀:“電腦出示”古老的/三葉蟲化石,鑲嵌在/喜馬拉雅山巔。/這是在/告訴我們,那里/曾是/汪洋一片。學習練習讀,同桌同學讀,指名讀。
(2)學生B回答:數數魚鱗上的一個個圈圈,兩圈就是一歲,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
①教師板書:魚鱗 幾歲
②教師電腦出示一條大魚圖
圖(略)
提問:你們知道這條大魚有幾歲嗎?小組可以討論討論。
③(學生可能有說15歲、16歲„„)如何判斷魚的年齡呢?請同學們畫畫課文中的第三小節。
④小組討論,魚鱗到底有幾圈?
⑤指名回答:3圈,請同學到前邊指一指。
⑥這條魚有幾歲呢?(1歲關)
⑦朗讀這一小節:
自己試試讀一讀。電腦出示:
你如果/鉤到大魚,魚鱗上/有一個個/圈圈。兩圈/就是一歲,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
兩指名讀,教師輔導。
(3)學生C回答:如果你看到水里的蝌蚪,這是大自然的語言,告訴人們春天已經來到人間,
①教師隨學生回答板書:
蝌蚪 春天
②為什么說蝌蚪在水中游,這是大自然的語言呢?
③電腦出示課件:(可以是書上的圖,要讓小蝌蚪游起來)你們看那水里蝌蚪多像(學生答:游動的“逗號”)
④點擊鼠標在上面的課件配上音樂;讓學生配樂朗讀,讀出它的有趣。 ⑤指導好朗讀:
學生邊看課件,邊進行配樂朗讀。
教師示范:指導讀:
你看那/水里的/蝌蚪,
多么像/游動的/逗號。
這是/大自然的/語言,
春天/已經來到/人間。
2.大自然都告訴我們什么了?請同學們說一說。
三、課外擴展:
開展一個“考考你”的知道競賽活動:
請同學說大自然中的現象,請其他同學說大自然的語言告訴我們什么?
生說:看到螞蟻搬家。
生答:就知道要下雨了。
生說:青蛙冬眠后醒了。
生答:這是大自然的語言,告訴人們春天已經來到人間。
生說:看到楓葉紅了。
生答:就知道秋天已經來到了。
四、學習第五小節
1.師說:大自然的語言啊,其是(生說:妙不可言,不愛學習的人總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遠看不見。)
2.為什么說“不愛學習的人總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遠看不見呢?小組互相討論后指名說一說。”
3.師小結:不愛學習的人由于知識貧乏,對自然界中的許多現象理解不了。比如在喜馬拉雅山巔找到三葉蟲化石,如果不了解三葉蟲是生活在海里的動物,那么就不能推斷出2億多年前,喜馬拉雅山巔曾經是汪洋一片。自然界里有許多現象,只有仔細觀察,才能發現,比如大魚身上的鱗片,不仔細看就不會發現有一個圈圈。發現不了這些圈圈,也就不會想到這些圈圈可以告訴我們什么。你們說對不對呀!因此說只有仔細觀察,才會有所發現。
4.指導學生讀好第五小節:
學生自由練習讀,
教師示范指導讀:
大自然的/語言啊,
其是/妙不可言。
不愛學習的人/總也/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遠/看不見。
學生練習讀,同桌對讀、指名讀。
五、學習第一小節:
1.大自然的語言就這些嗎?(不是)大自然的語言不只這些,那有多少呢?快讀讀課文中的第一小節。
2.齊讀第1小節。
3.教師指導讀好“到處都是”。
六、齊讀課文內容。
七、作業
1.觀察大自然,發現“大自然的語言”和同學進行交流。看到一個現象,要動腦筋想一想,為什么的會出現這種現象?你可以查閱有關的書,也可以請教別人,“還可以上網去查閱有關資料。”
2.你們可以結合課文中的寫作形式,自己寫一首詩歌,詩歌的題目《大自然的語言》,下節課同學們相互交流。
八、板書設計
《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6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這是一首知識性小詩,它從一些最為常見的自然現象入手,展示了大自然語言的奧秘。不論是什么樣的語文學習基礎的孩子在接觸本文時估計都會很容易被這首小詩簡潔的文風、活潑的文字所吸引。而且這首文字淺顯、文筆優美的小詩,無論是在識字、閱讀與理解感悟上都不會給學生形成太大的障礙,課堂上所需要教師去做的就是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讀書時間,尤其是朗讀的時間,讓學生悄然走入這份大自然的召喚書中,去觀察思考、去讀懂妙不可言的自然之語,激發他們探索大自然語言的興趣。
二、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①能解讀大自然語言的自然現象。
2、多媒體課件②氣象諺語6條。
三、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引發學生留心觀察大自然,觀察周圍的事物的想法,并指導學生在一定的觀察方法指導下力圖有所發現。
2、通過朗讀課文指導學生掌握朗讀的節奏,并讀出詩歌的語氣。從而領略大自然語言的神奇,激發他們探索大自然語言的興趣。
3、結合學生的生活世界與想象世界,整合課內外的課程資源,引導學生仿編、創編。在此過程中深入體會本文是如何用平實的、通俗、有趣的語言解釋、介紹深奧的大自然的知識的。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揭示主題
1、老師這兒有一段不說話的電影,同學們一個畫面一個畫面的看,如果看明白了,就給每一幅畫面配上一句解說詞。
(注:多媒體展示:電閃雷鳴、公雞打鳴、黃葉紛落、燕子低飛、臘梅花開……一幅幅出示后整體定格在一個大畫面上。)
2、同學們,你們用自己的語言解釋了畫面,其實畫面上,天氣、動物、植物告訴給我們的信息也是語言(板書:“語言”)這些都是誰的語言?(補充板書:“大自然的”)。
3、今天,我給同學們帶來一首小詩寫的就是大自然的語言。
(二)師生共創 研讀小詩
1、下邊我就把這首小詩寫在黑板上,我寫一個字大家就猜我會寫一個什么詞?(師板書:第一小節生邊讀邊猜)。
①誰能把這首小詩讀給大家聽?評議:聽明白了什么?
②既然你讀懂了大自然的這種語言,那你能不能把這一小節再讀給大家聽聽。你肯定白云飄得高高的,明天就一定是個晴天嗎?誰發現過?那請發現這種現象的同學肯定地給大家讀一讀這兩句。
2、在大自然中有趣的語言多著哪?你們快看(大屏幕展示螞蟻搬家)看著這副畫面,結合一旁的提示詞,仿照上一小節,你們能幫我寫出第二小節嗎?自由嘗試,根據匯報出示(板書)第二小節。
①你們當中有見過螞蟻搬家的嗎?給大家說說,(聽別人說的也行)。螞蟻搬家真的會下雨嗎?那好,你們知道該怎么讀這一小節了吧?每個人都給自己的同桌讀一遍,看他(她)滿意嗎?
②男女生比一比——師評:(停頓得很好,有節奏感,這么一讀讓我也更明白這大自然的語言)。
3、動物中可不是只有螞蟻會說大自然的語言,更有趣的還在下邊,還是我來寫,大家猜。(板書:第三小節)
第四小節的畫面已經給大家準備好了,接下來還是你們自己先仿編——根據匯報出示第四小節。
①大自然已經把語言寫在水面和藍天,你們來讀讀吧,看看從這兩個小節中的朗讀中能有什么發現?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重點解決:“逗點”,“省略號”各指什么?)
②誰能把兩個小節連起來讀一遍?同學們想想啊,要是你有了什么新發現時,尤其是有趣的發現,心情會怎樣?再讀這兩個小節。
③男女生輪讀,女生讀第三小節,男生讀第四小節。
4、剛才這幾個小節中所說的這些大自然的語言,平常我們留心觀察的同學也時有發現,下邊再說的可能我們就不多見了,還是我來寫大家猜———(板書第五小節)。
①這種大自然的語言你們明白嗎?那誰能給大家說說年輪是怎么回事?畫一畫行嗎?
②其實不光是年輪,我們平常吃的魚身上也有大自然的語言。那我考考大家,請聽題:大自然寫在魚身上的語言是什么?
③請馬上根據提示把這一小節補充完整。
④那現在請大家想想:怎樣把我們明白的這兩種大自然的語言介紹給那些不知道的人?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呢?自由練,指名讀。
⑤剛才我們所了解的這六種大自然的語言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怎么說?可是它們還算不上是大自然最神奇的語言,最神奇的在第七小節中呢?快來猜猜看!
(板書:第七小節)。
a.我肯定這一小節中,你們一定有想要弄明白的問題,先讀讀把問題找出來。
b.交流(視學情而定,可能有知道“三葉蟲”“化石”“喜馬拉雅山脈”的同學,就利用差異互相學習)。
c.自然界這么神奇的語言你們都讀明白了。
大聲地朗讀給老師聽一聽吧。
5、①讀了這七個小節,關于大自然的語言,你想說點什么?
②所以今后大家千萬別以為人才說話,大自然也有語言,這語言到處都有,睜開眼就能看見。(出現開頭小節)。
③是不是我們每個人都看見了大自然的這些語言,為什么?
④所以課文的最后一個小節,我們要說(師板書:生猜讀)大自然的語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愛學習的人看不懂,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發現。
⑤最后這一小句,如果也用上“只有……才……”你還會怎么說?——離開課文,用上“只有……才……”你還能說句話嗎?
(三)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1、現在這首小詩已經非常完整了,我們把它從頭至尾地朗誦一遍,好嗎?
①聽大家朗誦,我突然想到了這個問題:大自然這是在用什么跟我們說話?
②從動物、植物、氣象這些自然現象中,我們可以了解很多的大自然的語言,不信大家讀讀下邊的這些氣象諺語。(選一條說說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2、你能根據自己知道的大自然的語言,仿照文中某一小節的寫法,寫一段嗎?(可以回家去先觀察,有所發現后再寫也行)等大家都寫好了,我們也編一課《大自然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