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給予樹》課堂教學實錄(精選13篇)
于永正《給予樹》課堂教學實錄 篇1
序曲:課前談話
師:現在于永正閃亮登場。(臺下一片嘩笑)三年級的同學,小朋友久等了。(師板書于永正)這是我的名字,小小的于永正,怎么稱呼我呀?
生:于老師。
師:真有禮貌。你們是三年級幾班的?
生:(1)班。
師:都是1班的,有沒有混進來的?(眾笑)于老師從老遠的江蘇過來。歡迎我嗎?
生:歡迎。
師:誰說一句歡迎的話,代表大家說一句歡迎我的話?(無人發言)既然歡迎了就說一句歡迎的話,不舉手我就著急了。(稍等片刻后)就一個舉手的,兩個,三個,太少了。如果不歡迎,于老師就要走了,bye-bye 。歡迎不歡迎?歡迎就說一句歡迎的話。
(指名其中一個舉手的學生說,學生也是支支吾吾的,難于言表)
[教師面對無人發言的課堂,耐心地等待,積極啟發,還不忘記調節氣氛,緩和學生心里的緊張,可見定力非同一般。]
生:于老師,歡迎您。
師:歡迎我什么呀?
生:為我們上課。
師:這句話連起來說。
生:于老師,歡迎您為我們上課。(臺下響起一片掌聲)
師:噯,這句話好多了。要大膽,不要怕,不會就向別人學習。
生:歡迎您,于老師,您為我們上課。
師:她就這么倒一下,換了順序,這就是創造哦!誰在歡迎前加一個詞,怎么歡迎?加一個什么詞,于老師聽了更高興,更激動?
生:熱烈歡迎于老師為我們上課。
師:聽見沒有,熱烈歡迎,歡迎的程度表達出來了。高興不高興?掌聲送給他。(一片掌聲)
師:于老師從老遠的江蘇來的,這句話再加個什么詞,于老師聽了最高興?
生:熱烈歡迎于老師從江蘇遠道而來為我們上課。
(臺下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老師與學生握手。)
師:于老師的手是不是有力,有力表示什么?
生:友好。
師:表示感謝,對你的夸獎,對你的肯定。我看誰最有精神,坐得最端正。
一、檢查預習情況。
師:告訴老師今天學哪篇課文?
生:給予樹。
師:不要那么大聲,像說話那么自然。再說。
生:給予樹。(一連讀了幾遍。)
師:右手抬起來,跟老師寫課題—給予樹。(生舉起右手書空)齊讀。
師:(待學生讀后)自然點,輕點。并帶讀兩遍。看誰注意聽,坐得最好。這篇課文預習了吧?那于老師檢查一遍。看黑板,看于老師檢查哪些詞語(師板書,生看。)
生:(齊讀)并不寬裕。
師:這個詞在那句話里?誰能記得?
生:可是家里并不寬裕。
師:真棒,一字不差,可是家里并不寬裕,我只攢了一百美元。“并不寬裕”是什么意思?
生:他們家并不有錢。
師:并不有錢,生活不富裕。這是你的理解,理解得不錯,但是書上怎么寫的?誰能記得?
生:家里并不寬裕,我只攢了100美元,可是要五個孩子分享。
師:攢了多少? 生:一百美元。(師板書)
師:每人得到多少? 生:每人只能得到二十美元。(師隨手板書二十美元)
師:你預習得非常棒,請坐。小朋友請看黑板,好多詞語不要查字典,查詞典,只要認真讀書,就能理解了。書上說她家里并不寬裕生活一般,不太富裕,但是怎么不富裕了呢?這位媽媽只攢了一百美元,卻要分給五個孩子,每人只得到二十美元,這就叫我家里并不寬裕。
[如何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于老師的教學中便可見“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
真理所在了。單獨一個“并不寬裕”,教師引領學生以文解詞,不言而喻,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對這個詞的理解,更多的是在今后的讀書過程中學習乃至學會了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
師:再檢查一個,看黑板,看誰看得清楚。板書“如愿以償”,(讓學生讀,糾正“如”字的讀音,)指名多個學生讀,這個詞在書中哪個地方,有誰能記住?
[教師工整美觀的粉筆字,寫字時的認真態度,帶給學生的不僅是感官上的享受,更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可見,于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是潤物細無聲哪!]
生: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的笑臉。
師: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的笑臉。告訴老師“如愿以償”是什么意思?
生:愿意。
師:看到一個“愿”就說愿意,為什么不說愿望呢?
生:愿望已經“嘗”(償)試了。
師:“嘗試”了是這個“償”嗎?愿望怎么樣了? 生:愿望實現了。
師:愿望實現了,她的要求達到了,她的愿望實現了,叫“如愿以償”。再仔細考慮一下,小女孩有一個什么愿望,她的愿望是怎樣實現的?
生:有一個小女孩把自己的愿望寫在卡片里,她想得到布娃娃。
師:往下說,很好,她的愿望怎么實現的?誰幫助她的?
生:在金吉婭的幫助下,她得到了布娃娃,她的愿望實現了。
師:嗯,終于說完了,對你來說,是很不容易的。你看,他堅持到底,在于老師的幫助下,把話說完了。誰站起來再說一說,不要老師的幫助。課文中,誰有什么愿望,她的愿望是怎么實現的?
生:有一個陌生的小女孩,她想得到一個穿著裙子的布娃娃,金吉婭,她的媽媽給她了二十美元,本來是想讓她買一些禮物的。可是她看到卡片,她就給小女孩買了一個布娃娃,小女孩的愿望實現了。
師:就這樣說的,誰能再說一遍,用三句話說,誰有什么愿望,這個愿望在誰的幫助下實現的?
生:有一個小女孩,把她的愿望寫到卡片上,她的愿望是得到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金吉婭看到了那張卡片,就買了一個洋娃娃放在卡片旁邊,一起送到援助中心的禮品區,一個小女孩的愿望就實現了。
師:嗯,真好。聽清楚沒有,剛才于老師說了好多詞語,它的意思就在課文里邊,“如愿以償”的意思在這篇課文里,就是說:一個小女孩想要得到她的布娃娃,金吉婭用二十美元給她買了布娃娃,她的愿望實現了,就叫“如愿以償”。所以,小朋友要好好讀書,當你把這個詞語的意思說出來以后,就說明你書讀懂了,就說明這個詞語你理解了。
二、讀好課文。
師:預習的不錯,下面,于老師想知道課文讀了幾遍? 生:五遍。
師:有多讀的吧?沒有,那么聽話。誰站起來把課文第一段讀給同學聽?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當學生讀完第一段時,著重指導讀問句:他們怎么可能買到很多很好的禮物呢?這個學生連讀了三遍。)
師:誰接著往下讀?(一名學生接著讀第二自然段)
師:讀得比較流暢。誰接著往下讀?(生接著讀)
師:(在學生讀第四自然段后)我聽了替你著急,上氣不接下氣,好像有人追趕你似的,讀得很正確,語氣要自然些。(讀第四段時,及時糾錯,不厭其煩地讓學生讀好“顯然在為沒能給我們買到像樣的禮物而難過。”這一句,并帶讀,直到學生讀對讀好為止。)
[在學生輪讀課文時,教師及時評價,適時指導,對于學生不易讀對的地方采用帶讀,讓學生練讀等多種方式,直到學生能夠讀對為止。這一環節,雖然花時較長,但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于老師的真愛所在,善待每個孩子,給孩子一個成功的機會。]
師:齊讀最后一段。
(學生讀完后,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用耳聽,眼睛看到書。范讀完畢,全場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
[聽完教師的朗讀,似淙淙流水,在心底流淌,那么真切,那么自然,如果不是對文本的深刻理解,又如何能讀得如此扣人心弦呢?]
師:讀書要像說話那么自然,眼睛要看準,不要著急。當你聽于老師讀金吉婭說的話的時候,你聽沒聽出來金吉婭這個小女孩怎么樣?
生1:她很善良。生2:她很傷心。生3:她很有愛心。
師:是的,當你把課文讀好的時候,一切都在朗讀之中,不用講了,聽老師這么一讀,就感覺金吉婭太懂事了,太有愛心了,太仁愛了,太同情人了。你看,一看到這張卡片,她要求不高,只要得到一個布娃娃,但是買不起,金吉婭就毫不猶豫地給她買了布娃娃。但是她沒有按照媽媽的要求去做,沒買些像樣的禮物,只買了棒棒糖,害怕不害怕?怎么對媽媽說呢?小朋友,好好體會她的心情,請你們像于老師那樣好好地讀讀一遍課文,先想想于老師怎么讀的,你就怎么練,好嗎?個人練個人的。
(學生練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側耳傾聽,課堂上書聲瑯瑯。)
(一段時間后,師帶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讀最后一自然段。)
師:讀得比較好。帶讀最后一自然段,讀第一句話后強調:聽于老師的語氣,看于老師的表情,要學好。
三、小練筆。
師:小朋友,想一想,這個得到布娃娃的小女孩,她心里一定很感激金吉婭,感謝她。書上有道題:請你替小女孩對金吉婭寫一句感謝的話。看清要求了嗎?她一定會感激的,多好的小女孩呀,在圣誕節給她送布娃娃,她如愿以償了,多高興呀,多激動呀!因此我請小朋友看這,(指著大屏幕)請你替小女孩給金吉婭寫一封信。開頭和署名我已經寫好了,你們抄抄就是了。你們寫當中感謝的話。看這,這個得到布娃娃的小女孩第一句話該寫什么?
生:謝謝你,金吉婭,要不是你,我就得不到穿著裙子的布娃娃了。
師:你說得真好,前頭再加一句話,第一句話要告訴金吉婭:你送我的禮物對我……你是不是高興,你是不是感動,你送我的禮物收到了。第一句話告訴金吉婭,你送我的禮物收到了,再說她的話,在這封信里注意這四句一定要記住。1、并不寬裕。2、一百美元,五個孩子,二十美元,四份禮物,8歲。為什么作者一定要把這些數字交代得那么清楚,為什么一定要告訴我們金吉婭才8歲?當你在寫信的時候,把這些詞用上去,就可以體會到作者為什么要寫得那么具體了。(手指著如愿以償)這個詞,如果能用上,最好,用不上就不要用。誰要用上了,用得恰當,我給他加分,表揚他。有點難度,可用可不用,但是“并不寬裕,一百美元,五個孩子,二十美元,四份禮物,8歲”必須用上,怎么用上去呢?動動腦筋。金吉婭,你送給我的禮物我收到了,我非常高興。下面靠你們了,看誰把這些詞語用上去。只要動腦筋,都會用的。想好沒有?拿出本子和筆,開頭對著照抄,第一行頂格寫 “金吉婭:”另起一行寫你們的話。寫完后,看這(手指著大屏幕)“一個想得到布娃娃的小女孩于圣誕節”。
師:看誰能把黑板上的詞都用上去,看誰寫得又快又好,不會寫的字寫拼音。
[于老師的獨特之處在于把小練筆設計成了寫信,并采用半扶半放的方式,既讓學生初步感知了書信的格式,又讓學生懂得了如何按要求去寫作,可謂是一舉兩得。]
(生開始寫信,師巡視指導,強調寫字姿勢,頭正,身直。)
師:(一段時間后)剛才有三個小朋友,我在他的信上打了五角星,(指名上臺)看他們誰寫得好,誰寫得符合老師的要求。
生1:(上臺念自己的信)金吉婭姐姐:你買的禮物我已經收到了。我知道你家里并不寬裕,而且每人只有二十美元,你本來是要買禮物的,而你卻給我買了一個洋娃娃。要不是你,我就得不到這個惹人喜愛的洋娃娃了。所以我要謝謝你給我買了一個洋娃娃。一個想得到布娃娃的小女孩于圣誕節。
師:嗯,比較通順,表達了自己的感謝之情,字寫得比較工整,但是黑板上詞語沒用完。你聽聽其他同學怎么寫的。
生2:金吉婭:你買的洋娃娃我收到了。要不是你,我不能得到洋娃娃。雖然你媽媽只攢了一百美元,家里有五個孩子,每人只能得到二十美元,你的哥哥姐姐都買了四個禮物,你只買了一些棒棒糖。你只有8歲,卻用二十美元給我買了布娃娃,我非常感謝你。一個想得到布娃娃的小女孩于圣誕節。
師:她用的詞語比較多,但是“一百美元”沒用上。有了嗎?有了,于老師剛才沒聽好。她的信符合要求。
生:金吉婭:謝謝你。你家并不寬裕,你媽媽只有一百美元,可是要分給你們五個孩子,每人二十美元,并要求你們每人買4份禮物。可是你8歲就用你媽媽給你的錢買了一個布娃娃給我,你多么善良,多么有同情心。我長大以后要向你學習。一個想得到布娃娃的小女孩于圣誕節。
師:她寫得更好一些,但是“如愿以償”用上了嗎?
生:金吉婭:你送我的禮物我收到了,謝謝你。我知道你家并不寬裕,你媽媽只攢了一百美元,卻由五個孩子來分享,每個孩子只有二十美元,還要準備四份禮物,而你卻用那些錢給我買了一個洋娃娃。別看你只有8歲,卻懂得關心別人,你真是愛的天使。如果沒有你,我怎么能如愿以償呢?祝你圣誕節快樂!一個想得到布娃娃的小女孩于圣誕節。(頓時,掌聲如雷)
師:這是一封非常好的信,可是她讀得不好,上氣不接下氣。(師重新朗讀了這封信)
師:于老師希望小朋友第一要好好練習朗讀,第二一定要好好練習寫作文。多讀書,寫好文是于老師對你們的希望,今后要像那個小朋友一樣,她寫得真的很快,而且也比較通順,老師的要求她都達到了。當你用上8歲,用上這些詞語的時候,你可以體會到金吉婭真的是非常了不起,雖然她只有8歲,雖然她只分得二十美元,但是她卻毫不猶豫地把愛心獻給了一個陌生的小女孩。作者為什么這樣寫?當你聽了她的信以后,你就懂了,真的不容易。如果她家很寬裕,一個人分得一百美元,拿出十來美元買布娃娃,好像沒什么了不起,但是她只有二十美元。下課。
[在匆匆的十幾分鐘里,學生能夠寫出如此精彩的語言,不能不說是老師這位組織者和引導者充分發揮了作用。]
(當老師喊下課時,學生似乎意猶未盡,久久不肯離開。)
[感受]
聽完于老師執教《給予樹》一文的錄音,一種樸實而生動的真、善、美留于心間。對于課文的理解,在于老師的課堂中,除了讀,還是讀,讀出了對詞語的理解,讀出了對課文的感受,讀出了學生自己的情感。語文教學唯有簡單才是真呀!
整堂課,無論是教師漂亮的板書,還是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讀以及對學生輕柔呵護的話語,不厭其煩地細心指導,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感慨和自我的反思。
正如于老自己所言:心中藏著愛意和善意,有著民主和尊重,它一定會自然地流露。這種流露,便是一種非常簡潔的教學風格,一種令人陶醉的教學藝術。
采芹人的話
這個班的學生整體水平是不盡如意的,于老師根據學情及時調整教學思路,真正做到了以學定教,真正做到了“一切為了學生”的教學理念。有的老師在借班上課時總是抱怨說“這個班的孩子怎樣怎樣”,聽了這節課應該會新的啟發。于老師是真正的“大師”!
于永正《給予樹》課堂教學實錄 篇2
【背景分析】
《給予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五冊的一篇講讀課文。本文含有豐富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講述的是金吉亞在商場選購圣誕禮物時,在一棵“給予樹”的卡片上,發現有一位小女孩渴望得到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于是金吉亞放棄了為親人買禮物,送給小女孩一個洋娃娃。從金吉亞的言行中折射出善良、仁愛、同情、體貼的高貴品質。下面是我在執教這篇課文時的教學片斷。
【案例描述】
師:金吉亞的哪些做法讓你敬佩?請同學們自由讀4、5兩個自然段,邊讀邊思。
生:帶著問題讀4、5自然段。
師:哪位同學來匯報?
生1:金吉亞送給小姑娘洋娃娃,讓小姑娘如愿以償,她的這種關愛他人的精神讓我敬佩。
生2:為了滿足小姑娘期待已久的心愿,舍棄了給親人買圣誕禮物,給她買了一個洋娃娃,這種做法讓我深深敬佩。
師:金吉亞送給小姑娘洋娃娃,還送給她什么?
生1:送去一片溫暖。
師:讓小姑娘感到溫暖。
生2:送去一份濃濃的溫情。
生3:送去人世間最珍貴的善良。
師:多么可貴的善良!
生4:送給小姑娘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最可貴的仁愛。
師:是呀,送去的不僅是一個洋娃娃,還是一種人世間最可貴的善良和仁愛的品質,使我們為之敬佩,讓我們帶著對金吉亞深深的敬佩一起朗讀最后一段。
生:(深情地朗讀最后一段。)
師:當姑娘收到這份夢寐以求的禮物時,她的心為之一顫,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此時此刻,她最想說些什么?請同學們把它寫在書上。
生:(在《愛的奉獻》樂曲中學生自由準備。大約3分鐘)
師示意學生匯報。
生1:這是一份珍貴的禮物,一份濃濃的溫情,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它。
生2:謝謝,真的非常感謝,你幫我實現的期待已久的愿望,我實在是太激動了!此刻,不知用什么語言來表達你對我的關心和友愛,你是好人,好人一定有好報。
師:同學們,記住一個真理──好人會有好報!
生3:是你用珍貴的溫暖,可貴的善良,使我期待已久的愿望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千言萬語化為一聲“謝謝”。
師:飽含真摯的語言。
生4:雖然我不認識你,但從這份珍貴的禮物中,我可以知道你是一位充滿愛心、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
師:只有善良的人才能發現善良的心,你是一個善良的人。
生5:謝謝你幫我完成了夢寐以求的心愿,雖然我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但我還是要真誠地說聲──謝謝。
生6:我日夜等待著,是那位好心的朋友送給我久久未了的心愿──洋娃娃,您不僅送給我洋娃娃,還送來一份沉甸甸的溫情,我激動萬分,祝你身體健康!
生7:當我收到這份禮物時,我十分感謝您,是您那善良的心靈,給了我一個開心的面容,帶給我珍貴的溫暖。
生8:千言萬語化作一聲“謝謝”送給您,這聲“謝謝”,飽含了我的真誠,飽含您的善良,更飽含了我對您的感激之情。
師:老師想送給同學們一句話:善良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于偉大的人。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句話。
生:齊聲誦讀。
【案例評析】
一、課堂教學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基礎學科,語文課堂即是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場所,也是學生積淀文化、體驗人生的空間。從以上的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情感受到觸動,在和文本的對話中獲得心靈上的震撼,在誦讀中獲得精神上的凈化,在語言實踐中,獲得深刻的體驗,思想的升華。這樣,語文課才能成其為語文課,課堂才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二、讓學生和課本親密接觸
課本是個“富礦”,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課程資源,是發展學生感知、理解語言,情感熏陶的憑借,所以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研讀課文。在以上案例中,老師讓學生多種形式去研讀課文,有邊讀邊思,有感情朗讀,有默讀等形式,達到《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能力的要求。讓學生和課本親密接觸,這也是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重要途徑。
三、為學生創設可親歷的教學情境
從以上的成功的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精心創設適合的情境,是引導學生積極投入語文實踐并提升實踐品質的重要策略。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事物認識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決定了他們對直觀感興趣事物的關注,決定了他們學習積極性的調動與環境有很大的關系。本案從教學目標出發,為學生精心創設教學情景,當姑娘收到這份夢寐以求的禮物時,她的心為之一顫,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此時此刻,她最想說些什么?請同學們把小姑娘的感受寫在書上。學生在在教師語言情境的創設下,在音樂氛圍的渲染中,就有一種水到渠成的自然的情感流露,學生想說、愛說、會說。這時,孩子們就會真情洋溢、各抒己見,你會欣喜地發現孩子們的個性得到張揚,靈性得到開啟,你會一次又一次地被精彩的發言所感動、出色的表現所折服。這篇文章所蘊含的人文精神,也獲得了生動的演繹。
于永正《給予樹》課堂教學實錄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會認10個,會寫12個;理解“沉默不語等詞語的意思。
2、學習聯系上下文透過詞語體會內心等現解重點詞句的方法,并能運用此法理解課文內容。
3、讀課文,感受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等,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4、積累語言,練習寫話。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同學們,再過幾天春節又到了。回憶一下,往年的春節是怎么過的?
是啊,大家高興極了。外國的圣誕節也像我們的春節一樣隆重、熱鬧。
看,圣誕節前夕,他們把自己的家鄉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然后購物、采花,裝扮成圣誕老人坐馬車、逛街、互贈禮物,圍著圣誕樹唱啊,跳啊,開心極了。可這只是有錢人過的圣誕節。那沒錢人怎么辦呢?當地政府的援助中心就把這些窮人的孩子組織起來,讓他們把自己的小小心愿寫在卡片上,把卡片掛在一棵特制的圣誕樹上(在“樹”上粘貼“樹葉”)。,然后把這棵圣誕樹放在商場里。那些有愛心、有能力的人看到了,就會幫助他們完成心愿。他們把這棵特制的圣誕樹就叫作給予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
一、揭題讀題,檢查預習
1、齊讀(關注多音字和生字)課題:給予,并注音:jǐ yǔ,“給予”是什么意思?課文說誰給予誰什么呢?我們學了課文就知道了。
2、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下面宋老師就檢查檢查。第一關,看詞語會讀了沒有。
課件出示一些詞:
寬裕、試探、甜蜜、猜測、給予、擁抱等。
3、自由讀,讀不準的問問同桌。
4、教師開火車檢查生字讀音。
5、第二關:課件出示思考題:課文寫了哪些人物?誰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板書:
金吉婭
6、第三關:她做了什么事給你留下這么深的印象?看來這一關有部分同學暫時闖不過去了。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然后用上“20美元”、“50美分””洋娃娃””棒棒糖”這幾個詞向同桌說一說她所做的事。
二、整體感知,自讀質疑
1、自主讀書,初步感知課文的大意。(回答第三關)
2、對于金吉婭的做法你有什么疑問嗎?
三、精讀品賞,解疑悟情
1、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 讓我們走進課文,走近金吉婭的內心世界。先來看看買了禮物走在回家路上的金吉婭吧!誰來讀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找出描寫金吉婭的句子。
⑵ 知道什么是沉默不語嗎?自己表演表演。那我明白了,文中的金吉婭沉默不語,就是低著頭不說話,很不高興地在……?
那金吉婭在想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自由讀1~3自然段并想一想。
師:沉默不語的金吉婭究竟在想些什么?
⑶ 交流:
預設:
生:大家都買了很多很好的禮物,可我只買一些了棒棒糖,他們會不會罵我呀!
師:心里想著家人,擔心著家人的感受。還會想什么?
生:媽媽會怎么說我呀?
師:想著媽媽,擔心媽媽生氣。多體貼的孩子呀。
生:沒有買到象樣的禮物,很難過,給家人的是普通的糖,而給陌生的女孩是一份好禮物。
師:很會讀書,能聯系課文的具體內容想象金吉婭的難過心情。透過“沉默不語”我們體會到了金吉婭的內心,帶著這樣的體會,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⑷ 透過“沉默不語”這個詞我們體會到了金吉婭的內心。帶著你們的體會,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生:(讀相應句子)。
師:是啊,沉默不語的金吉婭心事重重,還有誰想讀讀這句話?
生:(讀相應句子)。
師:如果我們與哥哥姐姐興高采烈的樣子對比著讀,就更能讀出金吉婭沉默不語時的心情了。誰愿意讀?自己先來試試吧。可以加上動作表情。
生:(練讀)
師:誰愿意讀?
生:(讀相應句子。)
師:誰再來試試。
生:表演讀。
師:同桌一邊想象一邊讀,哪兩位再來試試?
生:(生讀相應句子)。
師: 全班同學起立讀
生:(讀相應句子)。
2、品讀第四自然段:
運用情境對話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感悟人物的語言,加深體驗,讓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預設:
師:這樣體貼自己家人,為什么只給他們買了那么便宜的棒棒糖,卻花大部分錢給陌生的小女孩買了洋娃娃呢?看,你們剛才提的這個問題多值得思考、多有價值呀。我發現有些同學躍躍欲試了。這樣吧,我們每一個同學都來默讀文章的第四自然段,找找答案,可以劃出相關的句子。金吉婭為什么要給小女孩買洋娃娃?默讀時要動腦思考,不要出聲。
生:(默讀。)
師:金吉婭為什么要給小女孩買洋娃娃?你們劃了哪些句子讀給大家聽聽?
生:(讀相應句子。)
句1:看到了援助中心的給予樹,樹上有許多卡片……
師:哦,她被一張卡片所吸引了。她看到了一個心愿,一個她可以幫助實現的心愿。于是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就動用了這20美元。
可是這20美元是要給家里人買禮物的呀?
句2:沒能給我們像樣的禮物而難過。
師:從這里也可以看出金吉婭是很體貼家人,是想給予家人更多更好的禮物,給予他們快樂的。
句3:我的錢就夠……
師:哦,是錢不夠了,實在出于無奈。
句4:可是媽媽……
師:同學們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不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正如今吉婭所說的一起讀:
課件出示:
“可是媽媽,我們有這么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沒有。”
師:我想請一個同學對著大屏幕再來讀。
生:讀屏幕上的語句。
生:打錯了,漏字了。
(補充出示“什么都”。)
師:老師覺得不加這三個字也挺通順,挺好的呀,不加,行嗎?
生:不行,少了,說明不了一點兒“都沒有”。
師:加上這三個字說明什么?
生:說明小女孩一丁點兒,一絲一毫都沒有。
……
師:上課前,我們都說了,最想過圣誕節的就是孩子們了。因為那一刻他們會收到許多禮物,孩子們唱啊,跳啊,沉浸在快樂和幸福中。可這個小女孩呢?她卻什么都沒有。你想,她沒有什么?
預設:
生:沒有人關心她。
生:沒有人愛。
生:沒有禮物。
師:多么可憐的小女孩,在金吉婭的眼里,她什么都沒有。誰再來讀讀這段話。
生:讀“可是……沒有。”
師:是啊,什么都沒有,一無所有!誰還想來讀?
生:讀“可是……沒有。”
師:是啊,多么可憐的小女孩呀,在圣誕節的前夕,她一無所有。孩子們,如果現在你就是金吉婭,當你來到商場,走到了這棵掛滿著心愿卡的給予樹下的時候,小女孩的心愿卡深深地吸引著你。你也會怎么樣?
(指名上臺摘下卡片。)
師:來,打開它。小女孩寫什么了?
生:讀卡片上金吉婭的心愿。
師:哦,小女孩一直在盼望著一個洋娃娃呀。引說:一直盼望就是—白天,她一個人孤零零的時候。
生:一直盼望著洋娃娃來和玩她;晚上,面對著黑漆漆的屋子,她一直盼望著洋娃娃來陪她;甚至連做夢呀,小女孩都在想著洋娃娃。
師:“金吉婭”,看了小女孩的這個心愿,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我一定要幫她實現這個愿望。
師:多有同情心的孩子呀。
(走到同學中間。)
師:那你呢?“金吉婭”
生:我要幫助她。
……
師:可是,“金吉婭”,這是媽媽辛辛苦苦攢的錢呀,它是需要你和哥哥、姐姐一起來分享圣誕的快樂,你確定要幫一個連面都沒有見過的小女孩嗎?
生:確定。
師:你可要想清楚。
生:想清楚了。
師:你呢?想清楚了嗎?
生:想清楚了。一定要幫她買到夢寐以求的洋娃娃。
師:多么善良的孩子。老師聽出了同學們對小女孩的同情和要幫助她的決心。帶著這樣的體會,誰再來讀讀這段話?
生:(讀這段話。)
師:從你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金吉婭對小女孩的同情。還有誰來讀?
生:(讀這段話。)
師:從你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金吉婭想要幫助這個小女孩的決心。
全班一起讀。
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我看到了你們那顆善良的透亮的金子一般的心。
此時,她為什么只給家人買棒棒糖,而給陌生的小女孩買洋娃娃,明白了嗎?孩子們,金吉婭送給小女孩的僅僅是一個洋娃娃嗎?還送給她什么?
生: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
生:關愛。
生:關懷、溫暖。
生:一顆真誠的心。
師:說的多好啊!送給了她一顆真誠的心,送給了她希望,那是生活的希望。多么善良的孩子呀!我們感受到了她的仁愛,感受到了她對小女孩的同情和體貼。。
板書:
善良 仁愛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出示課件。)
師:聽,圣誕的樂章敲響了,給予樹上有著一個小女孩的夢想。給予樹下另一個只有八歲的叫作金吉婭的小女孩幫她實現了這個夢想。如果我就是金吉婭的媽媽,媽媽我曾經傷心過,曾經生氣過。可此時此刻我高興極了,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你們想此時的媽媽會對她怎么說……
生:金吉婭,你很了不起!
師重復學生話語。
師:那你們這些哥哥姐姐又會說些什么呢?
師:此時此刻我是那么的高興,那么的激動,你的心情會是怎么樣呢?誰來說說這個句子?
出示:
我___極了,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
生:我高興極了,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
生:我激動極了,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
生:我自豪極了,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
生:我興奮極了,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
師:作為媽媽的我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這個圣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的笑臉。
出示課文:
“我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這個圣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地笑臉。”
師:作為哥哥的你會──
生:(讀語句。)所有的哥哥來男同學起立讀。
師:作為姐姐的你也會──
生:(讀語句。)所有的姐姐一起讀。
師:還有我們,我們在座的每一個被感動的人啊,讓我們一起再來讀這段話。
師生齊讀。
師:有些同學都能背下這段話了。讓我們記住這段話,好嗎?沒記住的可以看著大屏幕讀。
生:(讀、背這段話)
師:八歲的金吉婭,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深深地打動著我們。可以想象到小女孩收到洋娃娃時的幸福笑臉。那她又會對金吉婭說些什么呢?
生:謝謝你,金吉婭,謝謝你的洋娃娃。
生:謝謝你,金吉婭,謝謝你送給我的愛。
生:謝謝你,金吉婭,謝謝你幫我完成了我心中的夢想。
……
師總結:金吉婭,謝謝你,謝謝你的愛,謝謝你的給予,你不僅給予了小女孩同情、希望、快樂、幸福,還給予了我們善良、仁愛、體貼和榜樣。我們都要向你學習擁有一顆博愛的心!
師:課后請同學們替小女孩寫幾句話,寫在語文課堂作業本上。
于永正《給予樹》課堂教學實錄 篇4
《給予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個主題單元“獻出我們的愛”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是在積累語言的同時體會金吉婭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學理念】
本課的設計重在凸現語文課的“文”味。“語文教學的目標,養成閱讀書籍的習慣,培植欣賞文學的能力,訓練寫作文字的技能。”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在“聽、說、讀、寫”的活動中習得語文。讓學生在“聽說”實踐中鍛煉聽說能力,在默讀、朗讀中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心靈世界,同時引導學生理解具體詞語的“畫外之音、言外之意”。
【設計特色】
1、抓住“詞串”導讀:
在整堂課的構思中,三個詞串將課堂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情”因品詞析句讀文而起,情境與文境有機相生。
2、創設多個情境場:
創設了一個寫的情境和多個口語交際的情境,為學生創造了聽、說、寫的實踐機會,從而感受語言學習的魅力和由此帶來的快樂。
【教學目的】
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讀中悟情,體會金吉婭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2、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感悟詞語與色彩、情感的關系,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洞察力。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品詞入境,對比激疑
1、揭題導入:
(課件出示圣誕節的畫面)我們都知道,圣誕節是西方國家最隆重的節日。每當圣誕節即將來臨,人們都以興奮的心情期待她。《給予樹》這個故事就發生在圣誕節前夕。
2、品讀第一個詞串:(課件出示詞串,紅色顯示)
熱烈地討論 誠摯的祝福 甜蜜的笑容 興高采烈
請學生用聲音和表情讀出對詞語的理解。
設計意圖:圣誕節是快樂的,紅色是令人振奮的,在這樣的背景下讀上述詞串,不僅有助于理解詞語本身,還烘托了圣誕節的熱鬧氛圍。
3、品讀第二個詞串:(課件出示詞串,灰色顯示)
擔心 沉默不語 生氣
4、質疑:
第二個詞串與圣誕節的氣氛是不是不相吻合?
設計意圖:兩組詞串感情色彩對立,紅、灰色對比鮮明,促使學生產生閱讀期待。
二、讀文悟情,探究釋疑
過渡:想知道他們為什么“擔心、沉默不語、生氣”嗎?請打開課本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相關的語句。
1、揭秘“擔心”,體會母子間的深情厚意:
⑴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試讀“擔心”一詞所在的句子。
⑵ 思考、討論:媽媽擔心什么?為什么擔心?
⑶ 讀出媽媽的擔心。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己比較感受到這些詞語背后的意思,從而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閱讀的方法蘊含在引導中,學生以后閱讀的時候也會注意追索詞句,體會詞語背后隱含的意思,讀書會不斷深入,最終實現自能讀書。
2、揭秘“生氣”,體會母親對孩子嚴中有愛:
⑴ 過渡:
當媽媽帶孩子們到商場去購物時,孩子們都很高興。回來的路上,我們卻發現媽媽很生氣,這又是為什么呢?指讀“生氣”一詞所在的句子。
⑵ 議論:
一些棒棒糖需要多少錢?媽媽會往哪些壞處想?
3、揭秘“沉默不語”,體會金吉婭對陌生人的關愛:
⑴ 聽“沉默不語”背后的畫外音。
⑵ 品讀直接寫“給予樹”的句子,說說到底什么是“給予樹”?
⑶ 圍繞“卡片”理解“給予”與“被給予”:
① 是啊,給予樹上除了樹葉,還掛滿了卡片,其中有一張卡片是一個小女孩寫的,卡片上有她的一個小小的愿望。這張卡片是這樣的:
課件出示小女孩寫的卡片:
圣誕老人:
又到圣誕節了,我還是什么也沒有。我一直盼望擁有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呀!我想做她的媽媽,不要讓它像我一樣成為孤兒。
愛您的小愛麗斯
② 卡片中哪個詞深深地打動了你?
結合實際理解“一直盼望”。
③ 在圣誕快樂的音樂聲中,以金吉婭的身份寫卡片。
設計意圖:以金吉婭的身份來寫卡片,給學生一個總結和思考的機會,此時金吉婭會寫些什么?這樣的思考,有利于學生走進人物的內心深處。同時,又讓學生把學習以后的感受融合進寫的過程中,學生既有一次精神之旅,同時擁有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思想的機會。
④ 師扮演工作人員,一生扮演金吉婭,就金吉婭捐贈洋娃娃的場景開始交際。
4、品味媽媽的感動及其原由:
⑴ 師生誦讀最后一段。
⑵ 聯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償”。
哥哥、姐姐知道真相后會對妹妹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為學生創設了兩個口語交際的情境,以不同的身份來表達,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說出具體的人物應該說出的話,讓學生明白什么樣的人在什么樣的情境中應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學生在不斷的角色轉換中,無形中鍛煉了聽和說的能力。
5、呼應設疑,小結解疑:
⑴ 師生集體感悟:
透過“媽媽的這份擔心”,我們看到了媽媽對孩子的無比憐愛;透過“媽媽的生氣”,我們看到了媽媽對孩子的嚴中之愛;透過“金吉婭的沉默不語”,我們看到了金吉婭對陌生女孩的關愛。
⑵ 在課文的最后一段找出幾個特別溫馨的詞:
如:緊緊地擁抱、善良、仁愛、同情、體貼、如愿以償。
⑶ 如果把它們添加在“擔心、沉默不語、生氣”下面,在使用顏色上有什么建議,并說說理由。
設計意圖:顏色和語言的共性在于都能傳達感情,師生一道在“情”場中走了個來回,相信這會是一個更溫馨、更幸福,給人帶來更多憧憬的圣誕節,因此,選擇的顏色可以是大紅、粉紅、翠綠等。借助顏色表達情感,符合美學的原理。
三、愛意回蕩,總結升華
1、給“給予樹”起名。
2、給予樹到底應該種在哪里呢?
設計意圖:學生對“給予”的理解是多元的,其中還包含了愿望、快樂、友誼、真情等,起名滿足了學生表達的愿望。生活中,人與人的相互給予是無時不在的,那么這樣的一棵“樹”應該深植在每個人的心中。這樣的設計拉近了文本與生活的距離。
【教學板書】
于永正《給予樹》課堂教學實錄 篇5
師: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課文,誰來把題目讀一下。
生:31、給予樹
師:對不對?同意的舉手。百分之一百。遺憾地告訴大家,不對。
生:應該是,31,給予樹。
師:和剛才不一樣嗎?我聽聽差不多。
生:剛才讀的時候把“31”和“給予樹”連起來了,應該分開些。
師:請你讀一下。
生讀。
師:有一點進步,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非常遺憾,沒有讀出來。
生:第31課,給予樹。
師:掌聲。這個“31”要讀第31課。一起讀一下。
生:第31課,給予樹。
師:以后會讀題目了嗎?這里有兩個字,老師注音了,但是用的括號是不一樣的。“給”字用的是中括號,“予”字用的是小括號,你知道為什么這樣用嗎?
生:我知道,因為“給”還有其他讀音,而“予”只有一個讀音。
師:說得真好。那么“給”還有一個讀音是什么?
生:gei。
師:組個詞。
生:給你。
師:謝謝你。
齊讀課題。
師:同學們,春節快要到了,小朋友最喜歡過年了,過年的時候,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小朋友要燃放鞭炮,要走親訪友,外國人也要過年,可他們過年的時間和我們不一樣,他們過年的時候是哪一天?
生:是12月25日。
師:是的。那一天叫――
生:圣誕節。
師:是的,西方人把耶酥稱為圣人,把耶酥誕生的日子看成他們的新年。圣誕節是西方人隆重的節目,到那一天,街上屋里會放有圣誕樹。圣誕樹上系著風鈴,掛著禮品,讓大家去拿,到了晚上,圣誕老人會把禮物放在孩子的枕頭邊上,還會在襪子里放在孩子們最喜歡吃的巧克力,這些都是富裕人家孩子的待遇,貧困人家的孩子有這樣的待遇嗎?
生:沒有。
師:貧困人家也想得到這些禮物,怎么辦呢?于是,一些慈善機構、援助中心就讓這些貧困孩子把愿望寫在卡片上,插在圣誕樹上,讓好心人看了以后,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所以,那些貧困孩子就能得到這些禮物了,所以這棵樹就叫――
生:給予樹。
師:給予樹的意思懂了嗎?
生:懂了。
師:下面請大家聽老師朗讀課文。
師讀課文。
生:老師你有一個地方讀錯了,應該是興xing高采烈,不是興xing高采烈。
師:謝謝你。
師:聽了老師的朗讀以后,這些生字你能讀嗎?誰來讀一下。
生讀:予 圣 誕 享 默
糖 逛 援 仁 償
師:讀得怎么樣。
生:后鼻音要讀準,聲音要響亮,要清楚。
師:我們就按照這兩個要求讀:聲音響亮,口齒清楚。
師:剛才一位同學說要讀準前鼻音和后鼻音,先把后鼻音的字讀一下,看誰讀得準。
生讀:圣 享 糖 逛 償
師:前鼻音的字誰來讀。
生讀:誕 援 仁
師:請大家一起讀一遍,讀兩遍容易拖腔拖調。
生讀。
師:有拼音能讀,不帶拼音能不能讀?
生讀。
師:請同學看這個詞語,誰來讀。
生讀:如愿以償。
師:再讀得干脆一點。
生讀。
師:如愿以償是什么意思知道嗎?
生:滿足了對方的愿望。
師:是這個意思嗎?不要讀字典上查到的。
生:愿望得到實現。
師:愿望得以實現就叫如愿以償。前面再加兩個字那就更準了。
生:自己。
生:我的。
生:別人。
師:和別人、我的都沒有關系。重新想一個詞。
生:陌生人。
師:這個愿望實現容易不容易?
生:人們的愿望得到實現。
生:終于。愿望終于得到實現。
師:說明這個愿望實現容易嗎?
生:不容易。
師:如愿以償就是這個意思。請同學再讀這個詞。
生讀:寬裕。
師: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生:是衣字旁。
師:是的,而且右邊還有兩點,寫字的時候要注意。我們開車時候要禮讓三先,寫字也要這樣,互相寬容。看老師來寫。
師范寫。
師: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謎面叫豐衣足食。
生:是裕。
師:為什么?
生:因為豐衣就是指衣字旁,足食就是指谷。
師:是的,當年蔣介石的軍隊想要困死、餓死我們,我們的軍隊吃不飽,穿不暖,毛主席提了八個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豐衣足食就是這個“裕”字。
師:這是什么字?
生:卡。
師:組個詞。
生:卡片。
生:卡通。
生:ic卡。
生:電話卡。
師:“卡”字像一個連體嬰兒,是哪兩個字?
生:“上”和“下”。
師:這個字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上面一豎要稍微短一點。一橫要長一點,起筆收筆要重一點。
師范寫。
生:我知道為什么是連體,因為“上”的一橫也是“下”的一橫。
生:我還有一個要提醒的是“上”和“下”都有一橫,不要寫成兩橫。
師:下面請同學拿出本子來,把這些字每個寫一遍。看看誰拿本子的動作最快。
學生寫字。
師:你的寫字姿勢多規范啊!字寫得漂亮的,人一定也長得漂亮,看誰寫得漂亮。
師:和這兩個同學寫得很好,應驗了這句話,字寫得漂亮人也長得漂亮。
師:下面我們來讀課文。有什么要求?
生:要有感情。書要放好。
師:要正確,首先要正確,還要流利,然后才是有感情。
生自讀。
師:你們班幾個同學?
生:44。
師:44個同學沒有一個不認真。那個女同學第一個讀好,那個男同學最后一個讀好。第一個讀好的速度快,最后一個讀好的很認真。還有很多同學我來不及說,都讀得很好。讀的時候頭都是一搖一搖,一晃一晃,這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非常認真,讀得有感情。
師:我以為有感情很難的,在這些同學身上表現出來了。
生:讀得入迷了。
生:還有就是投入了這篇文章。
師:投入到這篇文章中去了。謝謝大家。
師:下面誰愿意來讀。請你讀第一段,剛才你也讀得搖頭晃腦。其他人要用耳朵聽。
生讀第一自然段。
師:請發表意見。
生:“裕”讀錯了。
師:請再讀一遍。
生讀。
生:嗓子太尖。
師:這是她努力的結果。
生:我覺得有別的地方的方言的味道。要說普通話就要說好。
生:前面兩個“了”有點拖了。
師:我非常非常非常同意這位同學的意見,我們讀課文就像在說話,你想想,這是誰說的話?媽媽這樣說話嗎?誰再來把這個毛病改掉。
生讀。
師:確實有很大的進步,但小手還不少。
生:應該是試探,而不是探視。還有他漏了一個字。
生:攢是第三聲。
于永正《給予樹》課堂教學實錄 篇6
《給予樹》說課稿(第二課時)
執教者:陳琳茜
●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31課《給予樹》
●設計理念:
1.“動人心者莫先乎情。”從學生已有的經驗世界出發來預測學情,遷移情感,使讀者走進文本,體會主人公的善良、仁愛。
2.學習是一個主動習得的過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習成為發現之旅,發現文中的真情,感悟真誠,嘗試表達情感。
●教材分析:
《給予樹》選自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組課文的第31課。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圣誕節前夕,金吉婭給予了一個陌生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也給予了她同情與仁愛。本文的語言平實,同時很真實、真誠。通過本文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情感,熏染學生的審美。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和審美情趣,他們一直在享受著被愛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愛別人。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婭是他們的同齡人,她的行為最容易被同齡人接受,被模仿,因而要通過反復品味文章的語言來喚醒沉睡于他們心中的愛。
●預設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聯系上下文理解“一直盼望”、“沉默不語”、“什么都沒有”;積累語言,練習寫話。
2.過程與方法:通過感情朗讀,交流感受,體會金吉婭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受到金吉婭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培養關愛他人的感情。
●我的教學反思:
《給予樹》是一篇富有濃濃的人文情懷的課文,“懂得給予”是本篇課文的教學主題。圍繞“愛”字展開教學,是本堂課的主要特點。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不忘語文本體,語言文字的訓練也努力做到扎實有效,并跟情感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本課教學主要體現了如下特點:
一、植根文本,鉆研文本,扎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本課教學,沒有花樣的設計環節。我由上節課學生提出的一個問題“給予樹是棵怎樣的樹?”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去找文中哪些句子描寫了給予樹。 我注重了讀、說、思、寫的結合,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提高閱讀能力。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思考、朗讀、討論、交流,并把字詞教學滲透于教學的各環節中。如理解課文金吉婭對家人關愛的句子“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時,我緊緊抓住“沉默不語”的意思,并教會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探究“沉默不語”背后的金吉婭的內心。又如在理解金吉婭為什么給陌生的小女孩買洋娃娃時,讓學生體會“什么都沒有”到底沒有什么,去感受小女孩的可憐。再如,讀到“一個陌生小女孩如愿以償的笑臉”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小女孩的愿望實現了,她露出了如愿以償的笑臉。她會對金吉婭說些什么?把它寫在賀卡上。這是把讀、寫訓練結合起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結果,很多學生既說出了對金吉婭的感激,又說出了對金吉婭的贊揚,同時還有愛心傳遞的回報。
二、走進文本,品讀文本,把握文本的內涵與意義。
語文是學生精神棲息的家園,語文最終的意義是對學生心靈的滋潤、靈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領。教學中,我努力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最深處,體會字里行間所浸潤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觸動心弦,產生共鳴。給予是快樂的、幸福的,這是文本言說的主旨,亦是課程目標的靈魂。我以解決“為什么她要給最親的家人買便宜的棒棒糖,而給陌生的小女孩買漂亮的洋娃娃呢?”為重點,在此過程中感受金吉婭給予小女孩,給予媽媽,給予哥哥姐姐,給予我們什么?讓學生多元地、多維地、多角度地去誦讀文本、感悟文本,引領學生層層剝筍式地體會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婭那顆善良、仁愛之心,那種同情、體貼之意。
三、走出文本,拓展文本,挖掘文本的教學資源。
備課之前,我以教材文本為中心點,多方位、多角度地進行輻射學習,盡最大可能搜集、鉆研與本文相關的素材,篩選了有效的信息,努力為達成教學目標和豐富教學內容服務。本課教學的最后,我讓學生觀看了幾張“令人心酸”的圖片,一下子打開了孩子們心中的“善良大門”,使他們深受感動。之后談談“如果你站在給予樹前,看到這些卡片,你會怎么做?”化思想為行為,將給予樹烙進孩子們心底,使文本的內涵得到拓展和延伸。最后,通過給樹換名字,幫學生悟得這是一棵愛心樹、心愿樹、善良之樹、仁愛之樹、同情之樹、體貼之樹,幫助學生理解,并能更清晰地記憶給予樹是棵怎樣的樹!
于永正《給予樹》課堂教學實錄 篇7
賈志敏《給予樹》課堂實錄
作者:佚名
板畫一棵樹,寫好課題。有課件。
組織教學:
這組小朋友坐的真好。坐正坐直,眼睛看老師了,表示對老師的尊敬。
1、讀課題。為什么一個是方括好,一個圓括號。
給是多音字
在中國小朋友最喜歡過年了,……掌燈結彩……希奇洋洋……拜年,……洋人也過年,他們也過年。12月25日是什么節?
圣誕節!以及圣誕樹中給予樹的來由。(在講述中讓孩子明白什么是給予上樹)
2、解決字詞。
t:這個小朋友坐的特別直。(在表揚中提出了聽讀的要求;坐正,眼看,耳聽)
(1)聽老師讀文。
(2)讀生字:予 圣 誕 享 默 糖 逛 援 仁 償(有拼音)指讀,齊讀。
(3)檢查詞語:如愿以償 讀,說意思。
t:什么是“如愿以償”?
s;就是夢想成真。
s:就是愿望實現了。(教師在其中進行點評,學法的滲透)
寬裕 卡片
老師寫“裕”的衣字旁,指導“捺”變成了點。
豐衣足食的謎底是什么?為什么?(書寫的指導。用猜字謎的方式讓孩子記住)
卡的指導。
學生把“裕”“卡”寫兩遍。“字如其人”
表揚學生的寫字。
三、初讀課文。
a1、自由讀。老師拉了2個學生上臺讀。(評)
2、劃自然段
3、交流;5個小節。“我讀的是第幾節。”然后在開始讀。
4、指讀。
t;不錯,不錯,所謂不錯,就是“馬馬虎虎”。
t:讀是讀了,可不是一字一頓的讀。
(一次次的糾正,要求學生連貫的讀,要求快!)
t:就是這么讀,鼓掌!
繼續讀。老師邊聽邊點評。
t:小男孩,握握手,我就需要你的這種讀法。(掌聲)
t:誰來讀第一段?
s;……
t:你為什么不高興?
(老師點出文章這第一段的基調)
老師示范讀。無奈。s:
t:對了,你很聰明。
b讀人物的語言。
s;讀第四節。
t:還有么?
s:……
齊讀“我緊緊地擁抱……以及一個陌生女孩的如愿以償的笑臉。”
能背么?
出示:我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
齊讀。
出示:我極了,緊緊……。
s我填“激動”
t:為什么?
s:我填“驕傲”
t:為什么。驕傲是不好的詞。
s我填“高興。”
s我填“自豪。”
t:我激動幾了,我驕傲接了,我高興接了,我自豪接了,為有這樣的餓女還感到驕傲!
t:母親為什么“擔心”,后來為什么“生氣”,最后又變成“高興”?
s:……(交流)
(其實是對課文內容的歸納)
c
指讀“紙條上的內容”。
s1:“我一直……娃娃……”
為什么用“我”?
編輯叔叔的問題:“我”“洋‘
齊讀
s2:
“我叫揚科,我喜歡音樂……”
“我叫凡卡,我的爺爺是一個善良的老人。他四了,我很傷心。我盼望圣誕老人能帶我去天堂陪伴我的爺爺。”
“我是一個買火柴的小女還,我盼望圣誕老人送給我一只火爐,一只靠額,還帶我去見乃乃。”
(出現一個文學作品中的人物,老師補充)
還補充《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出示圣誕圖。總結;“給予”
于永正《給予樹》課堂教學實錄 篇8
《給予樹》講述的是在圣誕節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課文敘述的角度極為獨特,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這個美麗的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整篇課文處處洋溢著愛的思想、美的情感,時時閃爍著人文的光彩。
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孩子,他們一直在享受著被愛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愛別人。更不知道去感恩。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婭是他們的同齡人,她的行為最容易被同齡人所接受,被模仿,因而要通過反復品味文章的語言來喚醒沉睡于他們心中的愛。喚醒他們的愛人之心,感恩之心。
(片斷1)
(師):整篇課文,無不透出愛的情意,再找找文中還寫了誰給予誰什么?
(生):媽媽給予每個孩子二十美元。──母子之愛
(生):孩子們給予對方圣誕禮物。──手足之愛
(師):這些舉動都是對親人的愛,從中更讓我們感受到金吉婭對陌生人的愛是那么的可貴,更讓人們為之動容。相信金吉婭的“給予”行為雖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也一定和她成長在這樣一個“愛”的家庭氛圍中有很大的關系。
(師):看板書小結:給予樹是一棵(同情、友愛、體貼、善良、仁愛……)這樣一棵美麗的給予樹,應該種在哪里?(每個人的心里)只要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棵給予樹,那么我們的世界一定會充滿愛。
(片斷2)
(師):在我們身邊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象那些流離失所的孩子們,想想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家園的孩子們,此時此刻,當你們想到那些苦難的同齡人時,你有什感想呢?你愿意將自己的愛心獻給她們嗎?,愿意為他們實現心中的愿望嗎?馬上就要過圣誕節了,同學們愿意用你們手中的愛心卡片寫上你對他們的祝愿吧!(教師發放愛心卡。)
(生):(放音樂)將自己的愛心寫在小卡片上,并進行交流。
(師):小結。同學們,那些處于困境的孩子們一定會感受到你們的愛心,我們雖然不能為他們做些什么,但是我們的愛會給他們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
反思
語文是學生精神棲息的家園,語文最終的目的是對學生心靈的滋潤、靈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要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最深處。給予是快樂的、幸福的,這是課文的主旨,也是全文的靈魂。課文學完后,我引導學生找一找課文中還有幾種不易發現的愛。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進一步豐富愛的內涵。例如:“母子之愛”和“手足之愛”。母親在家里并不寬裕的情況下,仍然給每個孩子錢讓他們買圣誕節禮物,這是母子之愛的表現;媽媽聽完金吉婭的陳述后,沒有責備她,卻為她的行為而感動,也是母子之愛的表現。買禮物前,孩子們“希望送出最誠摯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這是手足之愛的表現;買完禮物后,孩子們“你給我一點兒暗示,我讓你摸摸口袋,不斷讓別人猜測自己買了什么禮物”,這也是手足之愛的表現。這兩種愛,是為金吉婭對陌生人的愛做鋪墊的,更襯托出金吉婭對小女孩的愛的可貴。同時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婭的“給予”行為雖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長在這樣一個“愛”的家庭氛圍中也有很大的關系。讓學生多角度地去誦讀文本、感悟文本,同時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婭那顆善良、仁愛之心、那種同情、體貼之意,引領學生層層剝筍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讓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心靈自由馳騁的過程,成為學生情感自在滋養的過程,成為學生精神自然豐厚的過程。
人文是語文的底色,是語文的生命。課堂即將結束時,我讓學生為那些處于困境的孩子寫愛心卡,為他們實現心中的愿望。這一寫話練習加深了同學對課題《給予樹》的理解。“給予樹”實際上是人化了的樹,暗示金吉婭像給予樹一樣能送給人們善良、仁愛、同情、體貼……這篇課文的人文關懷是喚醒、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感情。學生們學習課文后,通過發放愛心卡,使情感得以升華,更加深入地領會了課文的主旨,引發了學生的深層思考。通過這一課,讓學生明白了,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是需要人關愛的,不能只接受別人的愛,還要學著去愛別人,愛自已的爸爸媽媽,愛老師同學,愛身邊的每一個人。讓學生知道給予是一種幸福,當你帶給別人幸福和快樂的同時也會帶給自己幸福和快樂。
但是在授課過程中,沒有把握好時間,致使在寫愛心卡片的時候已經要下課了,因此沒有把這一延伸環節更好的完成,沒有更好的引導學生的情感升華。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多加注意。
于永正《給予樹》課堂教學實錄 篇9
教材分析:
課文寫的是在圣誕節前夕,小女孩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贊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
學生分析:
課文表現的是外國兒童的生活,有一些風俗學生不太熟悉,因此要盡可能縮小文化差距,讓學生通過“資料袋”或者其他方式了解圣誕節,并播放圣誕節的音樂,展示一些圣誕節的圖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媽媽感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后一段話。(內容略)
教具使用:幻燈片、字卡、錄音機等。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互動(學生站排等候)
教師導語:同學們,今天有這么多老師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你們的心情緊張嗎?為了緩解打家緊張的心情,接下來老師想邀請同學們聆聽一段美妙的音樂,欣賞幾組美麗的畫面,你們愿意接受邀請嗎?請同學們在放松心情的同時,陸續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好嗎?(課件播放“鈴兒響叮當”的曲子,屏幕播放圣誕節的相關圖片,學生邊欣賞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過渡語:同學們,聽著這樣美妙的音樂,欣賞著這樣美麗的畫面,你想到了什么?
1、學生說自己的感受
過渡語:老師也有這樣的感受,那你對圣誕節了解多少呢?
2、學生自由說對圣誕節的了解
過渡語:同學們知道的可真不少,老師在課前也搜集了一些有關圣誕節的資料,想不想看一看?
3、屏幕顯示“我知道”,即圣誕節資料袋。(生讀資料)
過渡語:通過剛才的互動,同學們對圣誕節有了新的認識,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跟圣誕節有關的課文,我們可以上課了嗎?(師生問 好)
過渡語:在美國的一個小鎮上,圣誕節的前夕發生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31、給予樹 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學生預設目標,出示學習目標
過渡語:誰能根據以往我們學習閱讀課文的經驗,給這節課制定學習目標呢?
1、學生自己制定學習目標
過渡語:老師對剛才同學們制定的學習目標進行了歸納和梳理,看看我們這節課要完成哪兩個學習目標。
2、出示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正確認讀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中人與人之間的關愛。
三、初讀感知,識記生字。
過渡語:同學們,你們有信心完成這兩個學習目標嗎?下面讓我們進入目標1的學習。誰能根據平時的學習經驗說說怎樣完成學習目標1?
1、學生說怎樣完成學習目標1的方法(2生說)
過渡語:(大屏幕出示學習目標)老師也給同學們提供了幾種學習方法(學生讀學習方法)現在就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根據大屏幕“我會學”的學習提示自學完成學習目標1,幾分鐘后老師將檢測大家的學習成果。
★畫一畫 在課文中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
★問一問 請教同桌或老師,讀準生字字音
★讀一讀 同桌合作練習把字音讀準,并能組詞。
★記一記 用熟字“加一加”或“減一減”等方法記住字型
過渡語: 現在就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根據大屏幕“我會學”的學習方法提示自學完成學習目標1,幾分鐘后老師將檢測大家的學習成果。
2、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
(1)“小老師”領讀生字(看大屏幕)
(2)開火車認讀生字(字卡)
過渡語:現在老師把這些生字朋友組成了詞語,你還能正 確認讀嗎?
3、學生讀詞語
(1)指名讀 (2)學生齊讀
四、朗讀感悟
1、學生說怎樣完成目標2
2、根據大屏幕“我會學”學習提示完成目標2
★聽讀歸納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默讀思考 用一個字概括課文給我們的啟示
★朗讀感悟 課文中寫了誰與誰之間的愛?
3、播放課文錄音帶,學生聽課文錄音
4、誰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過渡語:老師跟同學們說過,我們要把一篇課文讀成一段話,把一段話讀成一句話,也就是把文章讀薄,讀精,現在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用一個字概括課文對我們的啟示。
5、學生自由讀文 ,用一個字說自己對課文的理解
6、教師隨機板書:愛
過渡語:課文都寫了誰與誰之間的愛?
7、學生找相關段落,匯報自己的收獲,
教師板書:媽媽對孩子的愛
金吉婭兄弟姐妹之間的愛
金吉婭對陌生女孩的愛
8、屏幕出示重點段落或者句子:
(1)讓我擔心的是,家里并不寬裕,我只攢了一百美元,卻要由五個孩子來分享,他們怎么可能買到很多很好的禮物呢?
過渡語: 媽媽擔心什么?想象:媽媽是怎樣攢夠一百美元的?
(體會媽媽對孩子的愛,再次朗讀這個句子)
(2)回家途中,孩子們興高采烈。你給我一點兒暗示,我讓你摸摸口袋,不斷讓別人猜測自己買了什么禮物。
過渡語: 假如你就是金吉婭的兄弟姐妹,已經買好了圣誕節的禮物,坐在回家的車上,你是什么樣的心情?同桌互相表演讀。
(體會孩子們快樂的心情及兄弟姐妹之間的愛,再次朗讀句子)
過渡語:老師看到你們臉上的笑容,深深的感受到了金吉婭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的幸福。
(3)我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這個圣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的笑臉。
過渡語:金吉婭是怎樣給予陌生女孩愛的?找到相關句子讀一讀
9、學生畫出句子,匯報讀。
過渡語:媽媽聽了金吉婭的話后怎樣做的?齊讀最后一段。
媽媽為什么說金吉婭“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
10、學生自由發表想法
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感受了媽媽深沉的愛,金吉婭兄弟姐妹之間甜甜的愛,金吉婭還把這份濃濃的愛給了陌生女孩。那這些跟我們有什么關系呢?(引導學生對照自己的實際生活談感受)
五、拓展延伸
1、學生分組討論自己在生活中該怎樣做
2、匯報交流討論結果
六、課堂總結
同學們,剛才大家說出了許多表達愛的方式。是的,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需要愛,愛也會帶給我們無限快樂和健康。老師希同學們在生活中都去做一個有愛心的好孩子!
于永正《給予樹》課堂教學實錄 篇10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的課文是──
(出示課題。)
生:給予樹。
師:讀得很對,“給”字,今天我們知道了它的有一個讀音,在課題中讀“jǐ”,再讀一讀課題,能讀得更好嗎?
生:給予樹。
師:這個課題很特別,不僅是讀音,還有他的意思,我看到這個課題是就覺得很奇怪,你們現在覺得奇怪嗎?看了課題,心中有沒有疑問?
生:給予樹是一棵什么樣的樹?
生:給予樹會結果嗎?
生:為什么要把這種樹的名字叫做“給予樹”?
生:給予樹的葉子是怎樣的?
生:給予是什么意思?
……
師:是啊,看到這個課題我們正的會有許多疑問,有疑問是好事。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意思是說:學習最重要的是心中要有疑問,帶著疑問學習才會有進步。現在,同學們的心中已經有許多問題了,我們可以開始學習了吧!這些問題主要包括這樣兩個方面:“給予”是什么意思?;“給予樹”是一棵怎樣的樹?
師:有了疑問能想辦法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有進步。那么,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給予”是什么意思?其實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不過只要我們用心去思考,去體會,就一定能解決。理解一個詞語有很多方法,有一種方法最簡單,就是依*我們的感覺,現在,你閉上眼感覺一下“給予”是什么意思?
生:“給予”就是給與。
生:“給予”就是幫助。
生:“給予”就是送。
……
師:感覺很簡單,卻不一定正確。感覺只有和我們的生活經驗相結合,才能更準確,能說說你在生活中有過“給予”的經驗嗎?你給予過別人什么?或者別人給予過你什么?
生:我給災區的人捐獻過衣服。
師:那是你對災區人民的給予,你真可愛。
生:我在大街上看到有的人很可憐,把零用錢給他們。
師:那是你對流浪人員的給予,你真善良。
生:過年的時候,爸爸會給我壓歲錢。
師:那是你爸爸對你的給予,那樣的時候你覺得幸福嗎?
生:是的。
師:是啊,給予好像很難說明白,但是我們有都好像很熟悉。其實還有一種方法,能幫助我們比較準確地理解一個詞的意思,那就是讀課文,在課文中理解。下面,我們就來讀讀課文,想想課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種“給予”?
生:自由讀課文。
師:我看到同學們讀得很起勁,我們讀書的時候還可以邊讀邊在書上劃一劃,比如──(示范)我讀到“我給了每個孩子二十美元。”這句的時候,我覺得這是媽媽對孩子的一種給予,我就把這句話劃下來。
生:邊讀邊劃。
師:在課文中找到了那些“給予”?
生:孩子們相互買禮物。
師:那是相互的給予。
生:金吉婭買了一個洋娃娃送個一個陌生的女孩。
生:金吉婭買了棒棒糖送給媽媽和哥哥姐姐。
生:金吉婭送給我們善良、同情、仁愛和體貼。
……
師:現在你能準確說說“給予”是什么意思嗎?
生:給予就是送、就是給。
師:覺得自己很能干吧,給自己一個點微笑,給自己一點信心,繼續學好這篇課文。
師:我們已經解決了第一個問題,有信心去解決第二個問題嗎?“給予樹”是一棵怎樣的樹?用什么辦法來學習呢?
生:讀課文。
師:讀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那些句子描寫了給予樹。找到了,大聲地讀一讀。
生:齊讀“后來,我看到一棵援助中心的“給予樹”。樹上有許多卡片,其中一張是一個小女孩寫的。他一直盼望圣誕老人送給他一個穿裙子的洋娃娃。”
師:這么重要的句子,讀一兩遍顯然是不夠的,要反復的讀,細細的讀,不放過一個字,讀著讀著,你會發現有一個詞突然跳入了你的眼簾,你要抓住它,想想這個詞告訴了你什么?
生:用心地讀課文。
師:有詞語跳出來嗎?你看的是什么?
生:援助中心
師:援助是什么意思你能感覺到嗎?
生:幫助。
師:那么你能想一想援助中心是一個怎樣的機構?聯系你的生活經歷以及你在生活中、書本上、電影電視上看到的,想一想有哪些人需要援助?
生:在大街上乞討的人需要援助。
師:是啊,所以我國有流浪人員收容機構,專門幫助他們。
生:失學的孩子需要援助。
師:對失學兒童的援助我國有著名的工程──希望工程。
生:賣火柴的小女孩需要援助。
生:受災的人們需要幫助。
……
師:有其他的詞語跳出來嗎?
生:一直盼望。
師:我們不認識這個小女孩,不知道他長什么樣,不知道他家里的情況,也不知道他對什么感興趣,但是我們現在知道他一直盼望有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你能張開你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她為什么盼望有一個洋娃娃?
生:她可能是一個孤兒,晚上一個人很孤單,洋娃娃可以陪伴她。
生:她生活在很偏僻的地方,沒有伙伴,洋娃娃可以和她玩。
生:穿著裙子的洋娃娃很漂亮,她會很快樂的。
……
師:一直盼望是什么意思?她一直盼望洋娃娃干什么呢?晚上,她盼望──
生:洋娃娃能和她聊天。
師:夢中,她盼望──
生:洋娃娃能陪他睡覺。
師:早晨,她盼望──
生:洋娃娃能和她一起做游戲.
師:從晚上到早上,從清醒的時候到夢中,小女孩每時每刻都在盼望有一個洋娃娃,這真是──
生:一直盼望。
師:你還看到了那個詞語?
生:卡片。
師:是啊,給予樹上除了樹葉還掛滿了卡片,其中有一張卡片是這個小女孩的,卡片上有她的一個小小的愿望。就是這張卡片,你能看到卡片上寫的字嗎?看到了嗎?寫著什么?寫的感動人么?你能試著寫一寫嗎?
生:(在卡片上寫作。)
師:把你寫的念給大家聽,看看能不能打動別人的心。
生:親愛的圣誕老人,我是一個孤兒,一直盼望有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你能送給我嗎?
師:寫出了原因,很能打動人。
生:我有一個小小的愿望,想得到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
師:很直接。
生:我真想有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和我玩耍,陪我聊天,你能答應我嗎?
師:非常懇切!
師:現在你能結合自己的理解說說:給予樹是一棵__的樹。
生:給予樹是一棵掛滿希望的樹。
生:給予樹是一棵充滿夢想的樹。
生:給予樹是一棵能讓人夢想成真的樹。
生:給予樹是一棵掛著卡片,卡片上寫著心愿的樹。
……
師:是啊,給予樹是一棵掛滿了心愿的樹,是一棵充滿了夢想的樹,是一棵神奇的樹,能讓孩子的夢想成真,愿望實現。現在,你還認為“給予”僅僅是送、給的意思嗎?“給予”是什么意思?
生:實現夢想、滿足愿望……
師:您能用一個課文上的詞來表達相同的意思嗎?
生:如愿以償。
師:多好啊,如愿以償!一棵能夠讓人們如愿以償的樹,多么神奇啊!當金吉婭站在這樣一棵神奇的“給予樹”下的時候,金吉婭會想些什么呢?
生:我要買一個洋娃娃送給她。
生:我要滿足他的愿望。
師:她一定會這么想,但真的就這樣簡單的作出了決定嗎?當金吉婭買了一個洋娃娃,所剩的錢只夠買一些便宜的棒棒糖的時候,她的表情是怎樣的?
生:沉默不語。
師:這是為什么呢?那么她當時會怎么想?
生:金吉婭只有20美元,給小女孩買了洋娃娃,就不能給媽媽和哥哥姐姐買漂亮的禮物了,她有點難過。
生:金吉婭想哥哥姐姐都給她買了禮物,而她只能給他們棒棒糖,有點不好意思。
生:金吉婭也想送給媽媽和哥哥姐姐漂亮的禮物,真誠的祝福,可是她的錢偉小女孩買了洋娃娃。
……
師:多么復雜而艱難的選擇,一邊是親愛的媽媽和哥哥姐姐,金吉婭多么愛他們啊,多么想送給他們精美的圣誕禮物,真誠的圣誕祝福;一邊是一個陌生的小女孩,她多么可憐,只是想得到一個洋娃娃,多么微小的愿望。最后金吉婭選擇──
生:給下女孩買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
師:放棄了──
生:給媽媽和哥哥姐姐買漂亮的禮物的打算。
師:失去了──
生:想媽媽和哥哥姐姐表達最真誠的祝福的機會。
師:現在你還認為“給予”僅僅是如愿以償的意思嗎?“給予”還意味著什么?
生:放棄。
生:失去。
師:來讓我們深情地讀一讀這一段金吉婭說的話,體會一下她內心艱難的選擇。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金吉婭終于買了洋娃娃,在送出的時候,會在卡片上會寫些什么呢?
生:會寫上真誠的祝福。
生:會祝她圣誕快樂!
師:卡片就在我們的手上,現在你就是金吉婭,經過了一番艱難的選擇,認真寫下你想說的話吧!
生:(在卡片上寫話。)
師:能讀讀你寫的嗎?
生:可憐的小女孩,你的愿望實現了!金吉婭。
師:你為什么要寫上金吉婭的名字?
生:因為我想和她交個朋友,一直幫助她。
師:哦,是這樣,你真是一個善良的孩子。那你是不是還得留下聯系的地址?
生:在圣誕節每個孩子都應該得到禮物,這個洋娃娃送給你!圣誕老人。
師:你為什么要寫上圣誕老人的名字?
生:因為小女孩本來就是想圣誕老人送給她洋娃娃的,我想讓她認為真的是圣誕老人送給她的。
師:你的想法讓我感動,給小女孩一個洋娃娃,更讓她保留一個甜蜜的夢想。你是那個小女孩,看到這個名字會怎么想?
生:她可能會想圣誕老人真好。
生:我看到了你的愿望,一定會實現的,這個洋娃娃送給你!
師:你為什么不署名?
生:我只是想幫助她,并不想讓她知道我,報答我。
師:你很高尚!
師:現在,你還認為“給予”僅僅只是付出和失去嗎?“給予”還會有什么意思?
生:得到。
生:獲得。
師:小女孩得到了什么?
生:得到了洋娃娃。
師:還得到了什么?
生:還有金吉婭的關心。
生:還有愛。
師:那么金吉婭僅僅是失去嗎?她得到了什么?
生:她會得到小女孩的感謝。
生:媽媽的擁抱。
生:她有了一顆美好的心靈。
師:我們得到了什么?
生: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
師:讓我們一起有感情的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讓我一起回味金吉婭送給我們的東西。
生:有感情朗讀。
師:“給予”不僅僅是送、給,不僅僅是如愿以償,不僅僅是付出,也不僅僅是得到,“給予”更是──
生:善良、仁愛、同情、體貼!
師:到這里,我們已經回答了上課時大家提出的兩個問題。最后,老師想提一個問題可以嗎?猜一猜,我想問什么?
生:你想問小女孩拿到洋娃娃后,會怎么想?
師:你能想象出來嗎?你么一定可以的,下課后把你的想象和同學們交流交流。你很會提問,但這不是我要問的。
師:其實,我的問題很簡單,我想問的是“給予樹”在哪里?
生:在援助中心。
師:上課前開始的時候,我們知道給予樹在援助中心,現在還在哪里嗎?
(在《讓世界充滿愛》的背景音樂中,播放各種貧困、戰爭、災害、無助的照片。)
師:給予樹是一棵善良之樹、仁愛之樹、同情之樹、體貼之樹,這個世界上會有許多的人比我們更貧窮、更孤單、更無助,他們更需要我們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同學們,給予樹到底在哪里呢?
生:在我們的心里。
生:在每個需要幫助的人那里。
師:是啊,把給予樹種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上吧,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愛,充滿溫暖!
下課。
于永正《給予樹》課堂教學實錄 篇11
【背景】
《給予樹》講述的是在圣誕節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課文敘述角度獨特,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這個美麗的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整篇課文處處洋溢著愛的思想、美的情感,時時閃爍著人文的光彩。
現今時代的孩子,他們一直在享受著被愛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愛別人。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婭是他們的同齡人,她的行為最容易被同齡人接受,被模仿,因而要通過反復品味文章的語言來喚醒沉睡于他們心中的愛。
〖片斷1〗
師:整篇課文中,無不透出愛的情意,再找找文中還寫了誰給予誰什么?
生:媽媽給予每個孩子二十美元。──母子之愛
生:孩子們給予對方圣誕禮物。──手足之愛
師:這些舉動都是對親人的愛,從中更讓我們感受到金吉婭對陌生人的愛是那么的可貴,更讓人們為之動容。相信金吉婭的“給予”行為雖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也一定和她成長在這樣一個“愛”的家庭氛圍中有很大的關系。
師:看板書小結:給予樹是一棵(同情、友愛、體貼、善良、仁愛……)這樣一棵美麗的給予樹,應該種在哪里?(每個人的心里)只要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棵給予樹,那么我們的世界一定會充滿愛。
〖片斷2〗
師:在不少文學作品中有許多窮苦的孩子,像陌生女孩一樣需要幫助的人,如:小音樂家楊珂、小珊迪、賣火柴的小女孩,讀讀相關故事,當你看到或聽到她們的情況后,你愿意將自己的愛心獻給她們,為他們實現心中的愿望嗎?(教師發放愛心卡。)
生:(放音樂)將自己的愛心寫在小卡片上,并進行交流。
師:小結。
【反思】
一、抓住文本主旨,引領學生深入文本
語文是學生精神棲息的家園,語文最終的意義是對學生心靈的滋潤、靈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就要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最深處。給予是快樂的、幸福的,這是文本言說的主旨,亦是全文的靈魂。課文學完后,我引導學生找一找課文中還有幾種不易發現的愛。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進一步豐富愛的內涵例如,“母子之愛”和“手足之愛”,母親在家里并不寬裕的情況下,仍然給每個孩子錢讓他們買圣誕節禮物,這是母子之愛的表現;媽媽聽完金吉婭的陳述后,沒有責備她,卻為她的行為而感動,也是母子之愛的表現。買禮物前,孩子們“希望送出最誠摯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這是手足之愛的表現;買完禮物后,孩子們“你給我一點兒暗示,我讓你摸摸口袋,不斷讓別人猜測自己買了什么禮物”,這也是手足之愛的表現。這兩種愛,是為金吉婭對陌生人的愛做鋪墊的,更襯托出金吉婭對小女孩的愛的可貴。同時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婭的“給予”行為雖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長在這樣一個“愛”的家庭氛圍中也有很大的關系。讓學生多角度地去誦讀文本、感悟文本,同時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婭那顆善良、仁愛之心、那種同情、體貼之意,引領學生層層剝筍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讓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心靈自由馳騁的過程,成為學生情感自在滋養的過程,成為學生精神自然豐厚的過程。
二、深化主題,引發學生深層思考
人文是語文的底色,是語文的生命。課堂即將結束時,我讓學生為小音樂家楊珂、小珊迪、賣火柴的小女孩等一些窮苦的孩子寫愛心卡,為他們實現心中的愿望。這一寫話練習無不是對課題《給予樹》,以更深入的理解。“給予樹”實際上是人化了的樹,暗示金吉婭像給予樹一樣能送給人們善良、仁愛、同情、體貼……這篇課文的人文關懷是喚醒、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感情。學生們學習課文后,通過發放愛心卡,使情感得以內化,更為深入地領會了課文的主旨,引發了學生的深層思考。
于永正《給予樹》課堂教學實錄 篇12
一、教材分析
這一單元的課文均圍繞“愛的奉獻”來組織單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圣誕節前夕,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贊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
課文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的善良品質。特別是通過孩子的做法和“我”開始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本文的語言平實,但它很真,真實,真誠。我想通過本文的學習,一定能激發學生的情感,熏染學生的審美。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和價值觀三維度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給予、試探、心意、祝福、仁愛、同情、體貼”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金吉婭的言行和言語.
過程與方法:
1.采取分段讀,教師范讀等方式進行閱讀訓練,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層層提問,讓學生在問答中尋找答案,認真思考體會人物的優秀品質.
情感和價值觀:
在精讀品悟的過程中,通過媽媽的感情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讓學生從中受到熏陶。這也是本課的重點。
本課的難點是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金吉婭無私給予的仁愛之心。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用自己的愛,同情和善良之心,為這個美麗的世界增添一份溫暖,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
三、設計理念:
為了很好的達到本課目標,在設計教學時,我以情感為主線,以“愛”貫穿始終,在教學中抓住“愛”進行教學。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過重點語句表現出來的。所以,我利用感悟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為主要的教學方法。同時,運用了齊讀、指名讀、默讀等多種方式來發掘文章的情感內涵,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使學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四、教法與學法
教學永遠是教與學互相作用的統一活動,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法指導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因此,我設定了以下教學法:
教法:
1.讀寫結合法,我利用讀與寫相通之處,讓學生寫愛心主語。
2.電化教學法,通過多媒體課件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使學生置身于有吸引力的情境中,更好地促進學習。
3.朗讀感悟法,體現語文“以讀為本”的教學特點,通過反復品讀重點詞句,感悟人物內心情感,在朗讀中教給學生方法,進行及時評價,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4.師生互動法,根據教學目的、課文特點和學生認識發展規律,以問答談話形式師生進行互動,啟發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對課文中的主要問題進行思考,得出結論。
學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充分地讀,充分地感知、感悟、思考語言材料,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的學習精神。
本文教學我預計用2課時。
五、說教學流程: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教學流程:
(一)課前談話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課堂氣氛的營造至關重要,良好的氣氛更易讓學生入情、入境,產生心靈的共鳴,尤其導入語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在第一課時同學們在簡單交流搜集的圣誕資料的基礎上,我采用多媒體課件等展示圣誕節的圖片和背景音樂,讓學生說說圣誕節與中國的春節(學生回憶春節歡快的生活),使學生立刻感受到圣誕節在西方國家的孩子們心中的位置就像中國的春節在孩子們心中的地位,這不僅使學生很快進入了文中主人公的生活,感同身受,還為后面的金吉婭用給家人買禮物的錢給一個盼望圣誕老人送給自己洋娃娃的陌生女孩買洋娃娃這一舉動的體會做了鋪墊。同時我還會在黑板上畫一棵圣誕樹。然后引導學生從預習中已知的內容入手,了解金吉婭送給大家的禮物,在圣誕樹上板書“善良、仁愛、同情、體貼、洋娃娃、笑臉、棒棒糖”,用小游戲的形式來檢查學生的生字、新詞掌握情況。接著引出課題,讓學生簡單地說說對“給予”一詞的理解。讓學生看老師寫課題,讀課題,再次提醒學生“給”是一個多音字,并分清“矛”與“予”。然后讓學生對課題質疑,從“給予樹是一棵什么樣的樹?”走進文本。
第二課時,復習完生字,回憶好第一自然段的意思后,直奔中心,牢牢抓住中心問題“看到孩子們買的禮物,母親的心情又發生了什么變化?”來展開教學。
(二)品讀課文,體會金吉婭的美好品質。
1、(第一課時)整體感知課文。
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有哪些人?誰給你印象最深刻?
設計理念:從金吉婭入手,我想很多學生都會說金吉婭給自己的印象最深刻,然后問:為什么金吉婭給你們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講述課文的大概內容,感受媽媽的愛。
2、(第二課時)讀中感悟,體會人物情感。
(1)輕讀,探知故事背景。
設計理念:圣誕節前夕,這是人們最快樂的日子,也是充滿了濃濃愛心的日子。該選購禮物了,從五個孩子分100美元中體會這個家庭不是很寬裕,從而體會媽媽的擔心,了解媽媽的辛苦,為體會金吉婭的美好品質做好鋪墊。
(2)細讀,抓住金吉婭的沉默不語。
設計理念:通過研讀句子(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我有些生氣:她到底用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問媽媽為什么會生氣?課文是怎樣描寫金吉婭的?哥哥姐姐的心情又是怎樣的?通過讀課文,學生很自然地就會找到哥哥姐姐是“興高采烈”的,只有金吉亞是“沉默不語”。重點理解“興高采烈、沉默不語”,通過抽生讀、齊讀、讀重點句,引導學生回答:金吉婭為什么會沉默不語?以及一系列的問題(金吉婭為什么沉默不語,沉默不語的金吉婭在想些什么?金吉婭給家人買到了禮物沒有?買了什么?這么便宜的棒棒糖,媽媽生氣了嗎?)讓學生在自主研讀的基礎上,與主人公進行情感交流,從整體上感受文本情感的變化線索,“感受”媽媽心情變化的過程,初步感知金吉婭美好的心靈。使學生思維得到發展,情感得到尊重。
(3)品讀,體會金吉婭的善良。
設計理念:先讓學生默讀第四自然段,找出金吉婭給小女孩買洋娃娃的原因的有關句子,并劃出來。研讀第一個重點句:她一直盼望圣誕老人送她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讓學生想象小女孩是個什么樣的女孩,為什么那么想要洋娃娃,發揮學生想象及體會小女孩的愿望很強烈;研讀第二個重點句:可是媽媽,我們有這么多人,已經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么都沒有。讓學生進行對比,體會小女孩的什么都沒有,從而使學生的同情心與愛心一下子涌上心頭,進一步體會金吉婭的善良與愛心。再以“媽媽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錢”,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思考:是否確定幫助一個陌生女孩,再一次讓學生體會金吉婭的善良與愛心,同時激發學生們自己的愛心。然后讓學生帶著同情和決心再次讀第四自然段,情感得到升華。
(4)研讀,情感的升華。
我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這個圣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的笑臉。
設計理念:體會媽媽心情的變化和媽媽深深被感動以及激動地擁抱金吉婭的心情,反復地研讀,讓情感再次得到升華與延伸。
(三)愛心奉獻,生活拓展。
1.師:八歲的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深深地打動著我們每一個人,收到洋娃娃的小女孩會怎么想呢?
設計理念:發揮學生想象,替小女孩說幾句話,為寫作打基礎,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感恩教育。
2.師:同學們,現在你們知道這是一棵怎樣的樹了吧?這樣的一棵給予樹,應該把它種在哪里呢?(種在每個人的心里)只要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棵給予樹,(畫心)那么我們的世界就一定會更加充滿------善良、仁愛、同情、體貼、……請記住——出示名言:給予永遠比索取愉快。——高爾基。
設計理念:升華給予樹的形象及讓學生積累名言。
3.作業布置: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像金吉婭這樣善良的人們,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像陌生女孩一樣需要幫助的人,當你看到或聽到她們的情況后,你愿意將自己的愛心獻給她們嗎?選一個你最想幫助的人,把你的愛心寫下來,做一張愛心賀卡,寫上你的愛心主語,交給老師,老師一定把你們的愛心轉達給他們。
設計理念:走進現實生活,獻出自己的愛心。
4.播放音樂《讓世界充滿愛》,結束本課。
六、板書設計
設計理念:板書設計簡潔明了,既能知道課文的大概內容,又可知道課文的主旨。在善良、仁愛、同情、體貼劃一顆心,讓我們把這樣的一棵給予樹永遠種在心中。
讓學生懂得關愛別人,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是三年級語文上冊最后一個單元的主題。愛是什么?該怎樣去表達?則是我在這一單元學習中引領孩子思考的問題。
于永正《給予樹》課堂教學實錄 篇13
學習目標:
1.學習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并能運用此法理解課文內容。
2.讀課文,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體會思想感情,感受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等,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3.積累語言,練習寫話。
教學重點:通過媽媽感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是本文教學難點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卡片圖片
教學策略:1.本文的教學將采用以讀代講,以讀促悟的方法,讓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一步步發現金吉婭身上蘊藏著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
2.創設情境場。利用背景音樂做烘托,為學生創造了聽、說、寫的實踐機會,從而感受語言學習的魅力和由此帶來的快樂。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明確目標。
在我們身邊生活著一些非常渴望得到別人幫助的人,他們的世界缺少親人的關愛,他們多么希望出現一雙援助之手去溫暖受傷的心。一棵援助中心的“給予樹”架起了這愛的橋梁。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給予樹》這篇課文,一起來重溫這感人的愛的故事(板書課題)。(配樂《讓世界充滿愛》創設情境)誰知道“給予”什么意思?老師這里也有一棵樹同學們看看是什么樹?
出示知識樹:單元課文及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我們今天就按照這個目標來學習。
二、自學感知,自讀質疑
1、出示自學指南: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思考一下故事里都寫到了誰?誰給你的印象最深?她做了什么事給你的印象最深。(課件)
2、學生自學后交流。
3、師(指板書)大家看,在圣誕節前夕,金吉婭送給自己家人棒棒糖,卻送給陌生小女孩一個洋娃娃,同學們,對金吉婭的做法,你有什么疑問嗎?(學生質疑)
二、精讀品析,感悟文本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對啊,金吉婭為什么要這樣做呢?讓我們走進課文,走近金吉婭的內心世界。先來看看買了禮物走在回家路上的金吉婭吧。
1、誰來讀讀第三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畫出描寫金吉婭的句子。(生讀第三自然段。)
2、全班交流畫的描寫金吉婭的句子。
(二)學習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1-3自然段,想一想。(生自讀。)沉默不語的金吉婭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2、透過沉默不語我們體會到了金吉婭的內心,帶著自己的體會,誰再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
3、對比讀:如果和哥哥、姐姐興高采烈的樣子對比著讀,就更能讀出金吉婭沉默不語時的心情。誰愿意讀?(生再讀。)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過渡:我們透過沉默不語,聯系著上文,體會到了金吉婭的內心,感到她是那樣體貼家人,可是她卻只買了棒棒糖給家人,而給陌生小女孩的則是洋娃娃,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1、請大家默讀第四自然段,畫出金吉婭為什么只給家人買了棒棒糖,而給陌生女孩買洋娃娃的相關的句子。(生自讀,畫句子,小組交流)
2、課件出示句子:可是媽媽,我們有這么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沒有。(出示漏掉“什么都”的句子。)讓學生進行對比。
3、啟發想象:圣誕節是多么讓孩子們盼望的節日呀,(課件出示各種禮物)因為那一夜他們會收到許多禮物,他們會沉浸在快樂和幸福中。可是這個小女孩呢?她卻什么都沒有。(課件變成空白)你想,她沒有什么?
4、再讀這句話:是的,小女孩什么都沒有,在金吉婭心里小女孩多么可憐呀,誰再來讀讀這句話?(生讀。)
5、摘讀圣誕卡片,激起同情。
(圣誕音樂薩克斯曲舒緩的)多么可憐的小女孩呀,圣誕前夜她什么都沒有,孩子們,現在你就是金吉婭,你走進圣誕節的商場,看到了那棵掛滿心愿的給予樹,小女孩的心愿卡吸引了你,金吉婭,摘下這張卡片,小女孩寫什么了?(生讀圣誕卡)看著小女孩的卡片,金吉婭,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6、帶著你的體會,再來讀讀這段話。(生配樂再讀。)此時,金吉婭為什么只給家人買棒棒糖,卻要給小女孩買洋娃娃的原因我們全明白了。那金吉婭送給小女孩的僅僅是洋娃娃嗎?
(四)拓展延伸,積累寫話。
師:(歡快的圣誕音樂響)聽,圣誕的樂章奏響了,給予樹上,有著一個小女孩的夢想,給予樹下,另一個小女孩金吉婭幫她實現了這個夢想,如果我就是媽媽,我擔心過,生氣過,可是現在,我高興極了,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
1、(出示需補充的句子出示:我────極了!緊緊地擁抱金吉婭,對她說:“—————。”)同學們如果你也是金吉婭的家人,你又會是怎樣的心情?(學生補充練習說話訓練)
2、引讀最后一段。
是啊,作為媽媽的我,我會──(師范讀最后一段。)
作為姐姐的你會──(生讀。)
作為哥哥的你會──(生讀。)
還有我們每一個被感動的人會──(生齊讀。)
3、我也想對金吉婭說,你有一顆金子般的心,你用行動告訴我們愛是人類最美好的語言,讓我們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心吧,這個世界將變得更美好。
師: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說——(生:善良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于偉大的。)(課件出示)讓我們再一次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永遠記住在這個善良、可愛的金吉婭。
同學們,八歲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深深地感動著我們。大家能夠想象到小女孩收到洋娃娃時幸福的笑臉,那一刻她會對金吉婭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寫一寫
五、總結全文,學生自結。
1、過渡:同學們愛心是可以傳遞的,今天金吉婭把她的愛心傳遞給小女孩相信他日這個小女孩一定會把這個愛心傳遞下去。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中這樣的愛心正在傳遞著。讓我們來看一組圖片。這些就是在去年5.12汶川地震中人們的愛心奉獻的場景,今年臺風“莫拉克”重創中國臺灣時,大陸同胞為臺灣同胞獻愛心的場面。女大學生愛心奉獻孤寡老人的鏡頭。(課件出示)
2、談談自己本節課的收獲。
3、總結:同學們,讓我們用愛心做養料,用善良做土壤,灑滿同情和體貼的陽光,精心地栽培給予樹,讓它在我們的心田里——(生:永遠垂著綠茵,開著芬芳的花,結著豐碩的果。)讓我們把這個愛的接力棒永遠傳遞下去。(課件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