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師》參考資料(精選13篇)
《孔子拜師》參考資料 篇1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zōu)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學生編成《論語》一書,流傳于世。在兩千多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儒家文化逐漸成為中國的正統文化,并影響到東亞和東南亞及世界各國,成為整個東方文化的基石。由于孔子的卓越貢獻和深遠影響,他被中國人尊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我國政府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
我國臺灣地區把孔子的生日9月28日作為教師節;美國也于1971年由美國兩院法定通過把每年的9月28日定為教師節。
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過歷代禮樂制度方面的問題,這在歷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不僅見于《史記》等正史記載,也見于老子彩圖(相傳春秋末期)和漢畫像磚。在洛陽市東關大街北側有一座碑樓,據傳就是孔子入周問禮處。
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創始人。春秋末年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關于他的生平,史料記載不多,先秦古籍如《莊子·天下》,稱老子為老聃,以老為姓,以聃為名。還有一種說法是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據司馬遷《史記》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老子曾任周朝的守藏史,著《道德經》五千言。他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后世道教將他尊奉為祖師。太上老君是道教對老子的尊稱。老子思想不僅對中國影響深遠,在世界上的影響也很廣泛。
古人的名、字與號:中國古人的姓名比現代人要復雜一些,大體有姓、名、字、號四項。名,是嬰兒出生后由父親取的。字,是男子二十歲成年舉行冠禮,及女子十五歲舉行筓禮時取的,是人的正式稱謂。號,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
古人在名、字、號的使用上,有一定原則和習俗。不論尊卑,自稱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示自己謙虛有禮;對別人則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稱。
曲阜“三孔”:曲阜市位于山東省中部,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前11世紀春秋戰國時期魯國的都城,是儒家學派始祖孔子的故鄉。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三孔”。孔府,舊稱“衍圣公府”,是孔子后裔的官署和邸宅。占地16公頃,各式建筑463間,所藏歷史文物十分豐富。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子逝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將其故宅改建為廟。后來,歷代帝王對孔子不斷加封,孔廟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占地21.6公頃,各式建筑466間。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占地二百多公頃,古木參天,碑揭林立。
曲阜“三孔” 以其豐厚的文化積淀和悠久的歷史而著稱,于1994年12月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孔子拜師》參考資料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
1、認寫生字。
2、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
【教學難點】
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生字詞語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圖片及資料;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題,交流資料
1、師引入課題:
問:通過預習,了解到課文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為師的事。
2、老子是我國歷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則是我國最偉大的教育家,誰對他們有所了解,趕緊介紹給大家。
3、生介紹。(再介紹過程中分別出示“老聃”、“孔丘”,并認記“丘”。)
4、看來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學問,了不起的大學者。那為什么孔子會拜老子為師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到課文中去了解。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生自讀課文,說說讀懂了哪段?這部分主要講的什么?
2、生匯報交流,師總結:
孔子絕意拜師-歷盡艱辛前往洛陽拜師-認真求學-受到人們的敬重
3、問題探究,引入對全文的品讀:
師提問:人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生思考、交流。
三、細讀課文,品讀詞句
1、齊讀一段,提問思考:
⑴ 老師提出閱讀要求:
課文一來就向我們介紹了孔子當時的地位及拜師的原因,齊讀第一段,邊讀邊思考。
⑵ 有了這些了解之后,你覺得孔子怎么樣?
⑶ 自己再讀第一自然段,看你還能有什么了解和收獲。
2、反復品讀,揣摩詞句:
⑴ 師引入:
決定拜師以后,孔子便毅然趕往洛陽,一路上歷盡艱辛,孔子最終來到洛陽,拜師成功了嗎?我們一起細細地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⑵ 提問:這一段寫得很詳細,用詞十分準確,請你自己反復地讀一讀、品一品,看看哪些詞語讓你最感動,哪些地方讓你感受最深刻。再結合書上的內容,看你能不能說說詞語的意思。
⑶ 生讀文、勾畫、體會、交流:
① 重點詞語理解:
風餐露宿:這個詞語一般用來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說明孔子一路上的艱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趕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終于: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遙遠,因此用終于。
提問:為什么如此艱辛,孔子仍要不遠千里去拜師呢?你從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優秀的品質?
② 分角色朗讀對話,說一說通過朗讀感受到他們說話都怎么樣?
(謙虛禮貌)
③ 對比理解兩組近義詞的不同用法。
學生找出這兩組近義詞:“拜訪”-“拜見”,“迎候”-“等候”。
ⅰ 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
ⅱ 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
通過對比朗讀,細細品味:“拜訪”是敬辭,“訪問”的意思,“拜見”是“拜會、會見”的意思,是從客人方面說的。
① 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
② 多謝老師等候。
老師講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個地方等候,“等候”則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體會:老子說:“我就在這兒迎候”“迎候”這個詞讓你對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謝老師等候”換成“迎候”好不好?為什么?
3、齊讀三段:
⑴ 學詞“毫無保留”、“傳授”。
⑵ 說說通過學習了這一段,你對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⑶ 誰能把你從課文中了解到的對孔子和老子的認識完整地說一說,先練一練,再舉手匯報。
三、所以課文最后一段告訴我們
(生讀)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四、再讀全文,再感受
第二課時
一、學習生字
1、認字,并提示重點字音。
迎yíng 等děng 品pǐn
2、組詞競賽。
3、學字:
重點指導:
塵: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迎:沒有一撇,或一橫。
等:中間幾橫應長短不一。
境:右邊是“竟”。
授:形聲字,右邊是“受”,不是“愛”。
4、學生說說其他字應該注意些什么。
5、練習。
二、交流名言
1、書上的名言:
⑴ 讀一讀。
⑵ 背一背。
2、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簡單地說一說,這句名言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3、小組推代表交流。
第三課時
(綜合性學習)
一、教師導入
1、我們的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你都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文化?
2、生舉手匯報。
3、進一步指出:傳統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們的生活中就有許多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它就在我們身邊,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4、設疑進入課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課文中給我們例舉了。
二、自學綜合性學習
1、自己讀一讀綜合性學習的內容,你覺得提示了哪幾個方面?請用筆作上記號。
2、匯報交流。(師:板書分類)
3、師生擴展開再說一說。
剪
扎
編
織
民間工藝 繡 (泥人、彩繡、陶藝、微雕、篆刻)
雕
塑
繪
……
傳統文化
戲劇
民族藝術 園林建筑
民族舞蹈
……
節日風俗
風俗習慣 各地風俗
各族民族風情
……
三、確定目標,準備開展綜合性活動
1、設想開展活動的方式:
⑴ 學生說一說。
⑵ 教師建議。
2、組成活動小組:
⑴ 自我選擇合作伙伴,確定負責人。
⑵ 確定活動目標。
⑶ 擬定活動計劃:
① 確定內容。
② 確定活動方式。
③ 確定哪位同學負責哪一部分。
④ 設計出活動計劃。
《孔子拜師》參考資料 篇3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制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17課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 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
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正確讀出“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重點難點:
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
教具準備:
二、教學過程:
1.導入:今天我們來學習17課《孔子拜師》,昨天布置大家預習,不知道大家預習得怎么樣,老師現在要檢查一下.
師:關于孔子,你了解了多少?(板書孔子)
生:孔子很有學問.
生:孔子是個偉大的教育家.
生:老師,我還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老師板書相關內容)我還知道孔子的《論語》.
師:你知道得還真多,能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嗎?
生:老師,在我們的課文后面有個資料袋,我讀了以后知道的.
師:哦,老師還沒有注意到呢!那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好不好?
學生一起讀資料袋的內容.然后對名和字做簡單介紹.
師:除了課本上介紹的,你還了解有關孔子的哪些知識?
.....(生無語)
師:孔子不只是教育家,他還是我們老師的祖師呢!(課件展示有關人們祭孔活動的圖片)可是就是這樣一 個學識淵博的人卻要去拜師,他拜的是誰呢?
生:老子.
師:(板書老子),那老子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孔子為什么要去拜他為師?
生:老子也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生:老子是個大思想家.
師:這兩位大思想家之間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仔細來研讀課文.
[教學評析]:
在上這節課之前,我聽到同級部的老師說,她剛剛上過這課,孩子們對于孔子和老子知之甚少,所以理 解起課文來,有些難度,所以我就調整了自己的思路,在導入部分和學生一起來詳細地了解孔子的有關知 識,使學生對孔子有了初步的認識,雖然花費的時間比較長,但是對于后面理解課文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不 過孩子預習的情況不太好,沒有搜集多少資料.倒是我展示的圖片引起了孩子很大的興趣.
2.初讀課文
師:現在讓我們走進課文,來了解故事的經過.老師給大家提一個小小的要求:讀準課文中的生字詞語.
生自由讀課文.
師:課文讀完了嗎?誰有信心讀給大家聽?
學生搶著舉手,指名幾個平時較弱的孩子來讀.請其他學生認真聽.
然后學生進行評價,糾正讀錯的字音.
師:今天這幾個同學讀得都有明顯的進步,不過有幾個詞語讀得不太準,咱們一起來讀一讀.
黑板上板書:風餐露宿 老聃 風塵仆仆 仲尼
帶領學生一起讀.
[教學評析]:
選相對較弱的孩子來讀課文,只要他們能讀下來,其他的孩子一般就不會有問題了.關于學習生字詞 語,我個人認為,沒有必要把本課的生字詞語全部出現來認讀,因為這些生字孩子們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 都比較熟悉,我們所應該糾正和學習的是孩子們還不能熟練掌握的部分.所以孩子讀書過程中出錯的才是 應該重點教學的,這樣一來也相對減少了課堂上的不必要的時間的浪費.
3.精讀課文
師:剛才我們讀到了兩個詞語:風餐露宿和風塵仆仆,你知道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嗎?誰來說一說?
生:老師,我認為風餐露宿是在風里吃飯,住的有露珠.
學生大笑,舉手發表不同意見.
生:不是住的有露珠,這句話不通.
師:那是什么意思呢?
學生說不上來.
師:大家都知道,餐是吃飯的意思,宿是住宿的意思,露在這里可不是露珠---
生:老師我知道,露著,孔子住在路邊嗎?
師生一起笑:大家還記得嗎?百花齊放是說一百朵花一齊開放嗎?
生:哦,明白了,是說孔子吃得也不好住的也不好.
師:這說明孔子拜師的路上----
生:很辛苦(齊答)
師:那,哪句話說了他的辛苦呢?
生齊讀: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餐風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師:除了餐風露宿,還有那些詞語能看出孔子走得很辛苦?
生:日夜兼程
終于
師: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的走,孩子們,那時候可是2000多年以前,沒有發達的交通工具,孔子走了上千 里路,終于走到洛陽,"終于"是說---
生:走得不容易.
指導朗讀這句話.請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
師:孔子這么有學問,卻費了千辛萬苦來拜老子為師那么老子又是怎樣對待他的呢?
找出些老子的句子讀一讀.
匯報交流:
1生:我找到的是: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他.
師:你認為這句話中哪個詞語最重要?
生:毫無保留,老子全都教給孔子,自己沒有留下.
師:從這里看出老子---
生:品德很好.
師:這里僅僅只說了老子嗎?還有別人嗎?
生:還說了孔子,他不離老師左右.
師:這說明---
生:孔子學得很專心
認真
隨時請教
師:很好,還有其他的地方嗎?誰還找到了和這個同學不一樣的地方?
2生:老師我找到的是:你就是仲尼阿.........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師:老子為什么這樣問?
生:因為孔子的學問很好......
師:孔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生齊讀孔子的話.
師:有個詞語叫:學無止境(板書),你可以從這句話中找到他的解釋嗎?
生: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師:也就是說學習是---
生:學不完的
沒有頭的
師:舉個例子來說
生:你雖然學習很好,可是還是有人會比你學得好
生:世界上有很多知識,我們是學不完的
生:就算你學得很好,你還是會有不懂得知識
師:所以阿,大家當取得好成績的時候可千萬不要驕傲,要知道:天外有天
生:人外有人
師:在孔子和老子的對話中,有一對近義詞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
生:"迎候"和"等候".
師:誰來說說他們的區別?
生:迎就是在門外邊,等就是等著
生:迎是出來接著,等是在里面
......
師:也就是說,迎候比等候顯得更-----
生:尊重
師:那我說句話,大家聽合適不合適:媽媽,請你到學校門口迎候我.
生大笑:應該是等候,媽媽是長輩,這樣沒禮貌.
師:老子說迎候孔子,說明老子怎么樣呢?
生:很有禮貌.
[教學評析]:這一部分中我抓了幾個重點的句子,通過重點句子中的重點詞語來幫助學生對孔子和老師有一個更深入的理解,從而體會人物的品質.在詞語的理解上花費了不少功夫,尊重了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但是課文讀得比較少而且有些支離破碎,所以對于學生對整個拜師的經過的整體認識有些欠缺.
4.總結全文
師:通過讀這些句子,你對孔子和老子有什么評價呢?
生:他們都很謙虛
生:很有禮貌
生:很有學問
師:所以人們不但佩服他們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師:那就把你對他們的評價用語言表示出來,我們來一起讀讀整篇課文.
師生齊讀
[教學評析]:
因為前面花費的時間比較長,在這里沒有讓學生盡量多的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課文沒有讀完就下課了.
三、教學反思
在教學本過程中,我重點抓住了課文中出現的兩個知識泡泡引導學生來理解課文,對人物做出正確的評價.而且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通過聯系課文內容來理解詞語,個人認為,我們教語文不是為了教給孩子一篇文章,分析幾個人物,重要的是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首要的任務是幫助孩子學會怎樣讀懂文章. 但是本節課中在注重詞語理解的同時忽略了孩子對整篇文章的理解,特別是拜師的過程,關于孔子和老子見面的一部分讀得很少,甚至沒有讀到,孩子對拜師的經過沒有形成完整的一個過程.課文讀得也比較少,除了開始自由讀了2遍,在最后一次通讀全文的時候已經到了下課的時間,受教室外面的影響,讀的效果不是特別好.
《孔子拜師》參考資料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
1、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2、通過品讀和積累語句,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不畏艱辛及彬彬有禮的品質和老子謙遜有禮、誨人不倦的品質。
教學難點:
1、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淵博、風塵仆仆”等詞語。
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
教學準備:
1、課前搜集有關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資料。
2、預習課文,對不理解的詞通過查字典理解。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同學們,在北京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上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捧竹簡,齊誦論語的宏壯場面大家還記憶猶新吧?悠悠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為世人所喟嘆。哪位同學也能給大家誦上幾句孔子的名言呢?老師也積累了不少呢,聽聽你是否也耳熟能詳?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些都被記錄在《論語》這部書里,建議同學們課后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來讀論語,一定會受益匪淺的。(設計理念:這既調動了同學們學習文章的熱情,又將古典文學潛移默化的植入孩子的心靈深處,為之自豪驕傲的同時,我們何不一起來親自感受一下呢!聽聽讀過論語的孩子的娓娓道來,讓其他在座的孩子們刮目相看、嘖嘖稱贊,老師的侃侃而談和對論語的鐘愛,又讓很多孩子感覺到似曾相識。)2、孔子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對我國幾千年歷史發展有哪些貢獻呢?請同學們打開課后的(資料袋),我們一起學習了解一下。今年的奧運圣火傳遞山東站就在孔子故鄉曲阜傳遞呢,這是我們山東人的驕傲。3、在兩千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的正統文化,并影響到世界各國,成為整個東方文化的基石,而由于孔子的卓越貢獻和深遠影響,使他成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這與他的優秀的品行是分不開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3課孔子拜師,齊讀課題。看看通過孔子拜師這個小故事,你能從中了解到孔子的哪些優秀品行,從課文的哪些具體語句或事件能反映出孔子的崇高品行?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可以邊劃邊在旁邊寫出自己的感想。(設計理念:“一石激起千層浪”我們也要和爸爸媽媽一起讀論語,我們也要去感受論語,我們也要去認識孔子,去找尋孔子的足跡,去了解學習孔子的優秀品行)二、學習新課1、決意拜師——謙虛好學誰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這一段告訴我們孔子當時是個什么樣的人?(遠近聞名 知識淵博)淵博的意思?可他仍然(決意拜師)可以看出孔子的什么優秀品行?(謙虛好學)對,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的謙虛好學也可見一斑了。2、拜師途中——不怕吃苦在(拜師途中)孔子都經歷了哪些艱辛,遭遇了哪些困難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二段,劃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指名讀、齊讀大屏幕句子。我們文登到威海就有一百里的路途,坐客車尚且需要一小時的路程,而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有十倍這樣的距離,可謂是(千里迢迢)。那時沒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他可能要徒步經歷嚴冬或酷暑,可能要頂著狂風或驟雨,餓了就——,渴了就——,困了就——,是啊,干糧吃完了就摘野果充饑,渴了就到河邊小溪里喝幾口解解渴,困了就倚著大樹或者墻根合合眼,這樣在露天吃飯露天睡覺,用書上的成語說可真是(風餐露宿)啊!字典里的意思就是用來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天黑了,孔子你就停下來休息休息吧,等睡足了,天亮了再走吧,行嗎?因為想早點見到老師,學到知識,于是他不分白天黑夜的趕路,用書上的成語來說是(日夜兼程),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對學習知識的迫切心理,還有哪個詞可以看出拜師途中的不易和艱辛呢?“終于”,表現了孔子的什么品行?(不怕吃苦)是啊,短短的一句話,把孔子為了求知如饑似渴,從而不畏艱辛的品行表現的淋漓盡致,請同學們通過這些詞語體會孔子的心理和情感,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自由練習讀、誰想讀給大家聽,她讀得怎么樣?那你讀一讀,還有誰來讀?她讀得怎樣? 好,你們想得很有道理,請同學們集體朗讀這段話。(有感情朗讀)(設計理念:通過感受文登、威海與曲阜、洛陽的路程差距,懂得千里迢迢;通過創設具體情境,引導學生懂得風餐露宿和日夜兼程,這恰好與孔子平日“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的思想巧妙結合,彰顯孔子不怕吃苦、志在求學的品行。)3、初次會師——彬彬有禮孔子雖然在路上遭遇了許多困難,但憑著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對知識的渴求,最終到了洛陽,見到了老子,(初次會師)這時候的孔子是什么樣子的?(風塵仆仆)這個詞語可以看出他滿面困色和土色,不遠千里飽經了風霜,歷經了艱辛啊。老子呢?此時,你們就是風塵仆仆的孔子和白發蒼蒼的老子,你們倆見面了,請同桌兩個練習表演朗讀他們見面的情形,哪兩位同學愿意到臺前來表演一下這兩位大圣人的偉大相遇。剛才這兩位同學的表演頗有兩位偉人的大家風范,大家熱烈的掌聲就給他們的表演做了極大的肯定。請看大屏幕上出示的字條中,有哪兩對近義詞,(著重號)真是火眼金睛啊!拜訪是敬辭,訪問的意思,拜見是會見的意思,是從客人方面說的,同學們再讀,品味一下他們的細微差別。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含有迎接的意思,等候卻不表達迎接的意思,我們把這兩個詞互換好不好?為什么?結合當時的語境,談談你的理解。對,老子說我在這兒迎候是出于對客人的禮貌,而孔子是晚輩向長輩致謝就不能說老子還迎接他,看,老子孔子的一言一行、一行禮和再行禮都足以看出他們身上所具備的什么樣的優秀品行?(彬彬有禮)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子和老子的謙遜有禮呢?大概、老人家、您、請、多謝等等,這些舉止言談都足以彰顯他們彬彬有禮的優秀品質。(設計理念:終于見到了老子,通過孔子的“您、請、多謝、大概、老人家等等”言語和一行禮再行禮都生動的詮釋了他的“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和“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觀點,那么孔子“彬彬有禮”的品行,學生就不難接受和理解了。)4、老子說孔子研究學問并不比自己差,(老子的謙虛)可孔子仍要拜他為師,這也是孔子拜師的根本原因了,孔子自己對此是如何做出解釋的?大屏幕顯示這段話,指名讀,用一個四字詞來概括是(學無止境)聯系你的生活實際,結合生活中你周圍的親人、老師、朋友、同學,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或體會。是啊,孔子這樣的大教育家都能向別人虛心求教,何況我們小學生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很多,讀完中學大學還有研究生,參加工作后還得不斷的學習進修,我們只有學習孔子的謙虛好學、不怕吃苦的精神,勤學好問,廣泛大量的閱讀,才能學有長進!送給大家一句話,請看大屏幕:(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設計理念:整個故事孔子拜師的根本原因,孔子自己對此也做出了學無止境的解釋,同學們也聯系實際生活中自己身邊的親人`同學`朋友的事例,再結合著孔子勤奮好學、不怕吃苦的精神,很好的體會并積累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名言警句。)5、拜師求學——勤學好問從此,孔子(認真求學),每天不離老師左右,不懂就隨時請教,可見他(勤學好問)的美好品行,如果用孔子的名言來說,孔子怎么學? 生: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課后習題)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借鑒的好的學習方法。 6、傳授學問——誨人不倦老子則是如何把自己的學問傳授給孔子的呢?(毫無保留)由此可見老子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呢?(誨人不倦)(設計理念:課文結尾處,更是表現了孔子和老子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和誨人不倦“的崇高品行,并巧妙的通過“隨時請教和毫無保留”這樣淺顯易懂的詞言簡意賅的將其表達出來,此時借助課后孔子的名言將孔子好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拿來借鑒學習是不無裨益的。)7、總結全文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上課文的最后一段,請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他們品行的兩個詞語,將這個句子補充完整。誰想上臺來填寫(謙虛好學 誨人不倦)請大家齊讀這段話。 三、鞏固積累大家看,這節課我們積累了這么多的好詞佳句,想不想趕快記住并且運用它,那就讓我們齊讀兩遍,看誰記得最快最牢。四、布置作業孔子、老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他們創立的儒家、道家學說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中華傳統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讓我們課后去搜集他們的一些故事,去感受一下這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吧。 五、板書設計13 孔子拜師決意拜師——謙虛好學拜師途中——不怕吃苦初次會師——彬彬有禮拜師求學——勤學好問傳授學問——誨人不倦
《孔子拜師》參考資料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遠近聞名、風塵仆仆、納悶、長進、敬重、品行”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學會借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
A案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2.自制生字詞卡片。
3.學習自讀課文,記下疑問。
第一課時
情境導入
1.談話:
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并正音:子讀zi)讓我們隨著這段錄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體課件:看了這段錄像,你想說些什么?
(學生根據課件內容談感想)
3.引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
【以課件燃起學生對孔子的景仰之情,并為全文的學習創設情境。】
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指名朗讀:日夜兼程 風塵仆仆 納悶 風餐露宿 毫無保留 傳授 佩服。(注意讀準加點字的字音)。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請學生推薦班內一兩名朗讀好的同學當“老師”,檢查同學們課文的朗讀情況。
4.感知課文大意:課文講了些什么?
研讀感悟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
3.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學生結合文中的重點語句并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1)談孔子
①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②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③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④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⑤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⑥從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披文入情,緣情悟文,舍其一,語文的功能就減少了許多。】
(2)談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
(3)學生根據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課后作業
結合課文或課外資料談談自己對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節課,班內召開“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
第二課時
復習引入
1.聽寫生字詞并認讀。
同桌交流記憶生字的方法。注意“丘”與“兵”的區別,“塵”上面的寫法。
2.上節課,我們研讀了課文,孔子、老子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朗讀感悟
1.生自由練讀。
2.生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提醒學生讀好寫孔子和老子交往時的態度的詞語以及禮貌用語)。
3.師引讀。
演讀感悟
1.分小組演一演。
2.推薦小組演一演,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讀讓學生進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與感染,真情面對人物形象。】
讀書匯報
學生結合搜集的資料,班內召開“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從多方面介紹孔子和老子(鼓勵學生利用教材中的資料袋或引用名言談孔子和老子)
拓展活動
孔子、老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他們創立了儒家、道家學說。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我們準備開展“閃光的金鑰匙”這一活動,用這把金鑰匙去開啟中華傳統文化的大門。
1.自由分組: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點選擇伙伴組成學習合作小組。
2.明確責任:各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作組長,具體負責本小組的活動。
3.商定方案:各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商定準備哪些內容、怎樣開展活動,組內具體分工等事宜。形成方案與其他小組交流。
課外實踐
開展“閃光的金鑰匙”這一綜合實踐活動。
《孔子拜師》參考資料 篇6
師:上課
生:起立。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學習。我們先來相互認識一下。(指大屏幕)這是我的姓名,誰認識我姓什么?
生:老師,您姓鄢!
師:哇,我的姓很少見,你能認識,你真有本事。
我們姓鄢的人不多,但是我們家族歷史上可是有過名人的。如:明末遁跡深山的高士鄢正畿,還有為民請命,志行卓越的鄢鼎臣。每當提起他們,我自豪極了!同學們,你姓什么?你們家族歷史上有過哪些名人、偉人呢?
生1:我姓李。我家歷史上有李白,李世民。
師:真羨慕你。你家有浪漫主義詩人,人稱“詩仙”;還有皇帝,是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
生:我姓杜。我家歷史上有大詩人杜甫。
師:哦。唐代大詩人,人稱“詩圣”,與剛才說的李白詩人,合稱“李杜”。
師:看來同學們知道的歷史人物還不少。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一位聞名世界的我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出示孔子像)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孔子是人們對他的敬稱。古時候,人們把學識淵博,品行高尚的男人成為“子”。孔子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但是他的教育思想一直影響到了今天,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把孔子的生日作為教師節。傳說,孔子有弟子三千,他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弟子記錄下來,變成了一部書叫《論語》,對后世影響很大。后人很敬重他,他去世以后,人們在他的家鄉山東曲阜修建了孔府,孔廟,孔林(同時大屏幕出示三孔圖片)來紀念他。每到孔子誕辰,人們就在這里舉行孔子文化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都來參加祭孔活動。同學們,就這么一位學識淵博,影響巨大的人物,你們說他還需要拜師求學嗎?
生:需要。
師:孔子也是這樣認為的。他說:“學無止境”。(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生:17 孔子拜師
師:舉起手,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生:(邊念遍書寫課題)
師:看了課題,你想了解什么?
生1:我想知道,孔子已經這么有名氣了,他為什么還要去拜師求學呢?
生2:我想知道,孔子學問這么淵博,那么他拜的老師一定比他的學問還淵博,那么他拜的老師是誰呢?
師:你們的問題提得很好,答案就在課文里。請打開書67頁,仔細聽老師讀課文,邊聽邊畫出不認識的字和讀不準的詞語。
師:(朗讀課文)
生:(邊聽邊畫)
師:誰聽明白了?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生1:課文講的是孔子拜師的事情。
生2:課文講的是孔子覺得自己的學問不夠淵博,就去很遠的地方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的故事。
師:你聽得可真仔細!老師剛才讀書時,找出了幾個生字(出示生字)你認識哪個?是怎么認識的呢?
生1:我認識“兼”,“道歉”的“歉”去掉“欠”就是“兼”。
生2:我也認識“兼”,剛才讀書時有個詞語“日夜兼程”。
生3:我認識“仆”,“仆人”的“仆”,有個單人旁。
師:“仆人”是指舊社會里被雇到家里當下人的人,所以是單人旁。
生4:我認識“丘”,愛神丘比特的“丘”。
師:古希臘神話中的愛神丘比特。
生5:我也認識“丘”。“乒乓球”的“乒乓”分別去掉“撇或點”就是“丘”。
生6:我也認識“丘”動畫片中比卡丘的“丘”。(生笑)
師:我也說說吧。一堆堆的小土包,叫“土丘”,那么一座座小上叫什么?
生:山丘
師:那一堆堆沙包呢?
生:沙丘
師:誰還認識哪個字?
生1:我認識“毫”。數學書上有毫米。
生2:還有毫克
生3:毫升
生4:我給大家猜個字謎: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下面一根禿毛。(眾笑)
生喊:毫
生5:我認識“佩”,媽媽給我買了個玉佩。
生6:電視里的大俠們腰里都佩著刀和劍。
師:你們的胸前都有什么呢?
生喊:佩戴著紅領巾。
師:“佩”除了有戴的意思,還表示心悅誠服,如佩服,敬佩等。
生1:我還認識“納”。納米是高科技,媽媽買的衣服是用線織成的,所以是絞絲旁,穿在里面所以加上一個“內”字。
生2:我認識“授”,這是教授的“授”。
生3:我認為師傅傳授徒弟手藝得用到手,所以用提手旁,加上一個“感受”的“授”。
師:所以,提手旁表義,“受”表音,這是個什么字?
生喊:形聲字。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生活中處處可以學漢字。下面,輕松一下,我們玩個游戲吧!
生:好!
師:請兩名同學。一人指字,一人猜字,我們大家當裁判。
生1(指著“授”字)同學們看好了嗎?
眾生:看好了!
生2:是不是“兼程”的“兼”?
眾生:不是。
生2:是不是“納米”的“納”?
眾生:不是。
生2:是不是“孔丘”的“丘”?
眾生:不是。
生2:是不是“佩服”的“佩”?
眾生:不是。
生2:是不是“毫米”的“毫”?
眾生:不是。(眾笑)
生2:(指著“仆”剛要問,眾笑。于是指著“授”問)是不是“傳授”的“授”?
眾生:是。(眾笑)
師:誰再來?
眾生:(高高舉手)我來!
生1:(指著“納”)看好了嗎?
眾生:看好了!
生2:是不是納悶的“納”?
眾生:是!
師:你可真會猜!誰再來?
生3:(指著“毫”)看好了嗎?
眾生:看好了!
生4:是不是“毫米”的“毫”?
眾生:是!(眾笑)
生5:(指著“仆”)同學們看好了嗎?
眾生:看好了!
生6:是不是“仆人”的“仆”?
眾生:是!
師:看來我們班的同學能掐會算。好,有機會在玩吧!
師:那么,這些字在課文里都組成什么詞了呢?請大家默讀課文,把帶有這些生字的詞語劃下來。
生:默讀課文,劃詞語。(有人出聲)
師:默讀課文,請大家不要動嘴唇,不要出聲。
師:(出示詞語)誰都認識這些詞語,到前面領同學們讀一讀?
生:領讀詞語。
眾生:跟著讀詞語。
師:現在男生讀一個詞,女生讀一個詞,比比誰讀得好!
眾生:男生先讀一個,女生在讀一個,如此交替讀詞語。
師:下面開火車讀。誰當火車頭?(指名)你的火車往哪兒開?
生1:我的火車往左開。
生1左邊的學生:一個一個地讀。
師:誰在當火車頭?(指名)
師:你的火車往哪兒開?
生2:我的火車往后開。
生2后邊的同學:一個一個地讀。
師:看來幾個詞語是難不倒大家的。看看誰能把帶有這些詞語的句子讀得更好呢?(出示帶有“日夜兼程”的句子。)
生1:有感情地讀。
生2:大聲地讀。
師:(出示帶有“孔丘”的句子。)
生1:大聲地讀。
生2:有感情地讀。(將最后的“學生”讀成“徒弟”)眾笑
師:不要慌,看清字,再讀一遍好嗎?
生2:(繼續讀,沒有出錯。)
師:(依次示其他三個句子,分別指兩名同學讀。)
師:現在,我們打開書,看看誰還有讀不準的詞語?
生1:“淵博”我讀不準。
師:(板書“淵博”)“淵”指深,“博”指廣。這里是說孔子和老子的知識深而且廣。
生2:“仲尼”我讀不準,
師:古人兄弟排行,老大稱為伯,老二稱為仲,老三稱為叔,老四稱為季。孔子叫“仲尼”,你們猜孔子排行第幾?
眾生:第二。
師:再比如說,一年又四個季節,第二個季節為夏季,所以又叫“仲夏”。
生3:“曲阜”我讀不準音?
師:“曲”是多音字,讀三聲時,指的是“歌曲”。讀一聲時,有彎彎曲曲的意思。“阜”指土山。“曲阜”是個地名,古時候,曲阜城內有彎彎曲曲的土山,因此得名“曲阜”。
師:我這兒有幾個詞語,看看你能讀準嗎?(板書“老聃”指名讀)
老聃指的是誰?
生:老子。
師: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出示“品行”指名讀)
(出示“長進”指名讀)
師:同學們,我們和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做了朋友,現在,你能把課文讀通順了嗎?
眾生:能。
師:自己讀一讀。遇到讀不順的句子多讀幾遍就順了。
眾生:自由讀課文。
師:看讀出來,同學們讀得都很認真。我們學習語文,不但要讀好書,還要寫好字。下面,打開書69頁,田字格中的生字要求我們會寫, 我們先來讀一讀。
眾生:(齊讀)
師:如果這些字按結構分類,哪些字應該歸為一類呢?
生:(兩名同學)按類把這12個字帖到黑板上。
師:“品”字應單為一種結構,叫“品字結構”,那么還有那些字是品字結構的字呢?
生1:“亮晶晶”的“晶”。
生2:“鑫”
生3:“樹林”的“林”。
師:是嗎?
生3:哦,是“森林”的“森”。
師:好,同學們,在這些字中,你們認為哪個字最容易寫錯,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呢?
生1:我想提醒同學們注意,“迎”字里面不要多加一點或是撇。
生2:我想提醒同學們,“境”字右面中間是日,不是口。
生3:我想提醒同學們注意,“塵”字第一筆是“豎”,不要寫成“豎鉤”。
師:那么,在這一類字中,哪個字你認為最不好寫,想要老師跟你一起寫?
生1:“迎”
師:范寫“迎”
生:書空。
生2:“境”字不好寫。
師:這四個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左右兩邊要怎么樣呢?生3:左右兩邊一樣寬。
師:仔細觀察,一樣寬嗎?
生3:不是,左邊窄,右邊寬。
師:注意觀察老師怎么占格(板書示范。)
生:“丘”字不好寫。
師:注意第一筆是點。和老師一起寫。
生:書空。
生:“等”字寫不好。
師:寫時注意中間三橫之間的距離和長短。仔細看看老師怎么寫。
師:好,在紙上把這十二個字每字寫一遍。
生:書寫練習。
師:誰把你寫好的那個同學們看?(投影展示學生的生字)
學生互評。
師:同學們寫得都很認真,只要我們經常臨摹,經常練習,我們的字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生字,讀通了課文,還對孔子很老子兩位大思想家有了一些了解。課下,請同學們通過讀書,上網等多種方法搜集孔子和老子的資料。下節課,我們繼續走近他們。
《孔子拜師》參考資料 篇7
師:翻開課本66頁,請大家一起把第五組的單元學習目標讀一遍。想想看,它對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了嗎?
生:齊讀。
師:讀完過后,你們知道了它對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了嗎?
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了解大思想家,了解神話故事……等。
師:中華傳統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在生活中,這些傳統文化又是怎樣體現的呢?現在讓我們來認識這樣一位古人。(板書:孔子)我們今天要了解他的一件什么事呢?
生:孔子拜師。
(板書:孔子拜師)
師:相信大家都回家預習過了,你們知道孔子是什么樣的人嗎?
生:不知道
師:大家回家預習得很不認真,現在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課后資料袋中的內容。(生齊讀)
補充孔子生平。
現在請同學們一起把課題讀一遍,你們能從課題中想到什么嗎?
生:齊讀課題《孔子拜師》
問:孔子為什么拜師?
孔子是怎樣拜師的?
孔子拜的是誰為師?(生齊答:老子)
(一生問:老子是人嗎?)
師:老子是人嗎?(生齊答是!)那么誰能告訴她老子是什么樣的人嗎?
生:(不知道)
師介紹老子生平
師:同學們的這些疑問提得很好,抓住了文章的主題,那么我們現在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這篇課文,相信在我們學習過這篇文章過后,你們自然就明白了這些問題了。首先,請同學們自讀一邊課文,并勾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語。
生:(自讀課文)
師:讀完課文了,生字詞語勾畫出來了嗎?現在請同學們拿出生字卡片,再看一下老師小黑板上的字詞,我請兩個小組的同學,以開火車的形式,讀一讀,其他的同學認真聽聽,他們有讀錯的嗎?
請了三個小組的同學依次讀。當讀到楊雪霞同學的時候,由于她的聲音太小,我便鼓勵她,膽子要大點,把聲音放開,沒有人會笑她,讀第二遍時,聲音大了一點,我就馬上表揚她有進步。由于時間的關系,不能繼續引導她,便讓她坐下,其他同學繼續。
師:讀完了,他們有哪些讀錯了嗎?我們一起來給他們指出來。
生:塵、兼、境等幾個字讀錯了。
師:好的,現在我們已經指出了容易讀錯的幾個字了,相信大家一定都能讀準字音了,但是讓它們回到課文中,你們還能不能讀準呢?現在就請大家以小組的形式,互相讀讀看。同桌的同學互相聽聽看,還有沒有讀不準的,相互指出來,看看誰讀得又準確又流利。
(生分四人小組讀課文)
師:你們自己都讀完了,那么現在來檢查一下你們讀書的情況。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我抽幾個小組的同學起來讀一讀,每個小組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聽聽,他們哪個小組讀得最好。(抽了5個小組讀課文)
師:你們每個小組都讀得不錯,其他同學來說說看,他們哪些讀得好的,又有哪些讀得不好的?
(生紛紛指出錯誤)有一個小組的同學讀得根本就聽不清楚。
師:好。希望你們下去過后認真讀一讀,多記多寫。
師:(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讀了這一段,我們看到了,人們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十分佩服,對他們的品行也十分敬重,人們為什么會敬重他們的品行呢?現在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能表現他們的高尚品行的詞句來。
生:(默讀課文)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毫無保留、風塵仆仆等一些詞語能表現他們的那種高尚品行。
(下課鈴響)
師:好,你們能找出這些詞語,那么它們是怎樣體現孔子和老子的高尚品行的那?大家下去過后認真體會一下,下節課我們再接著談!下課!
《孔子拜師》參考資料 篇8
教材分析:
《孔子拜師》是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介紹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課文內容蘊含豐富,但并不深奧,只是有幾個詞語,如 “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對于一個剛升入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來講,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要在課堂教學時有機滲透。
案例:
教學伊始,我引出了孔子的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在預設的情境和教師的引導中學生已能將孔子這句名言的意思猜個八九不離。繼而讓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收集到的孔子名言,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參與熱情。
授課的開始,我努力給每位學生發言的機會,加之適當的情境創設,有效地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在研讀課文時,我以“孔子是個怎樣的人?”作為統領性的提問,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文本。在交流匯報過程中,每個人都有各自思考的方向,回答也各不相同:有的學生看出了孔子善于動腦,有的學生看出了孔子有禮有節, 有的則認為孔子謙虛好學……
學生的回答并不全面,但他們的發言讓我看到了真實的閱讀,有效的閱讀,以及他們思維的過程。我想,這已足夠了。
當一名學生談到孔子還是一個“不怕吃苦”的人時,我就勢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并設計了如下練習,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重點詞,并體會語言運用的恰倒好處和對人物刻畫的作用。
——你們能想象一下在這幾個月的路途中孔子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投影出示練習:(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孔子餓了就_______________。
累了,孔子就_______________。
天黑了,孔子還_______________。
正是這樣___________ 、 ___________,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1)學生想象,填空。
(2)相機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從而明白孔子還是一個“為求學而不怕吃苦”的人。在此之后,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第三段的學習,抓住“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進行了情境和問題的預設。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理解,在師生充分對話交流之后,我安排了一個寫話訓練:舉一個例子,寫寫對“學習是無止境的”的理解。學生理解得不錯,我又讓他們讀讀有關學無止境名言,讓學生懂得:世上的學問是學不完的,我們要虛心好學,活到老,學到老。
這樣的環節設計,既符合三年級重視詞句訓練的要求,又通過詞句的學習,進一步進行寫話的訓練,收到較好的效果。
課堂除了教師課前的“預設”,還會有一些意料之外的“生成”。 如當學生讀到孔子與老子見面時的情景,學生突然有了質疑:“老子為什么稱呼孔子仲尼,而不干脆直接稱他孔丘?”。面對這樣的生成問題,我首先對學生的深入思考進行了表揚,同時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學生,引導學生反復的進行朗讀、比較,給學生一個思考的空間。體會稱呼的不同其實是體現了老子對晚輩愛護以及他為人的平易近人。
學生不經意間的提問,引發了我和我的學生有益的思維。使學生對課文人物的理解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認識。
教后感言:
在教學中我本著一種平平淡淡、簡簡單單、扎扎實實地態度,真實的再現我們的課堂。不是用花哨的表演抓住人,而是努力用一種深層的、人文的、純語文的精神之美吸引人。力圖讓語文還原本色,復歸本位,反璞歸真,創造一種純語文的課堂。
同時,我也深深地認識到語文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所說的:教師對文本的鉆研深入,決定了你的課堂是否精彩。教師像一位引路人,你對教材理解的深度、廣度,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在我們走上講臺前,應該靜心地把教材多讀幾遍,力求讀得深讀得透。多思考每篇課文怎么去挖掘它的語文特色,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簡單的精彩。
這也是自己今后所要努力的一個方向
《孔子拜師》參考資料 篇9
學習目標
①認識“兼、仆”等7個生字。會寫“聞、塵”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14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B案
課前準備
①學生讀課文,畫出生字。
②自制生字詞卡片。
③搜集孔子、老子的有關資料。
第一課時
緊扣課題,引入新課
①教師提示課題:17、孔子拜師。
②感悟題意。
a.用自己的話把題中暗含的意思表達出來(年輕的孔子拜學問淵博的老子為師,學知識,學做人)。
b.扣題質疑。
估計學生質疑:孔子是怎樣的人?他為什么要拜師?怎樣拜師?
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①認讀生字。
a.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b.指名認讀生字。
②給生字找“朋友”。
a.給這些生字組詞。
b.讀詞語。
細讀課文,解難釋疑
①孔子是怎樣的人?
學生結合教材中的“資料袋”及課前搜集的相關資料研讀課文。
②孔子為什么拜師?怎樣拜師?
學生結合課文相關語句來理解。
課件重點出示:
a.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b.曲阜到洛陽相距很遠,孔子走了幾個月,才走到了洛陽。
◆比較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從第一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課外作業
①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②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第二課時
復習詞語
①卡片抽讀。教師將詞語卡片隨機抽出,指名學生認讀。
②組內檢測。小組內模仿教師的方法,互相檢查詞語的掌握情況。
朗讀感悟
①自由讀課文,把自己感觸最深的部分讀給同桌聽。
②展示讀課文,同桌互讀互聽,互提意見。
③表演讀課文,把文中易演的內容在朗讀的同時加進動作。
④品讀升華。聽了剛才的朗讀,你對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認識?
指導書寫
①請學生當“小老師”,指出書寫生字的注意點,如,“迎”字不要多一點,“塵”字上面的“小”不要帶鉤。
②請書法好的學生到田字格內范寫生字,注意生字的結構特點。“仆、授”等字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③學生寫字并寫詞語。
布置實踐活動
①活動總動員。孔子、老子創立的儒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中華傳統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讓我們開展一次活動,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去感受一下這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
②活動籌備。
a.命名。根據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傳統文化?學生根據自己準備了解的內容給本次活動命名。
b.組織。自由組成合作小組,推薦一名同學擔任組長。
③擬定活動計劃。由組長組織討論,共同擬定本次活動的計劃。
④交流活動計劃。
課外作業
按照商定的計劃開展活動。
《孔子拜師》參考資料 篇10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孔子拜師》是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17課內容。這是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學而不厭的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
課文比較簡短,也比較通俗,有幾組近義詞,如“拜見———拜訪、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難度,要在課堂教學時有機滲透。
文章的重點內容“孔子誠心拜師”很突出,線索也很分明;而蘊涵著的老子熱心收徒的線索也比較清晰。所以,可以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文的生字和有關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
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使用生字卡、工具書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來學習生字和詞語;
2、激發學生采用朗讀、默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方式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大意;
3、組織學生交流和搜集資料,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質。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學無止境”的含義,激發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
子的崇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孔子及老子的圖片及資料的幻燈片;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名言和資料。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板書課題
1.談話:
通過預習,了解到課文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板書課題)
2.師生展示搜集的孔子和老子的圖片和資料,閱讀資料袋。(重點交
流
《論語》,老師出示幻燈片)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找找孔子拜師的原因。
2、認讀生字和詞語(借助工具書自學,適當指導)
3、指名分段讀課文,評價正音。
4、同桌讀文,相互正音。
三、小組合作 交流匯報
1、交流匯報搜集的名言。
(1)讀一讀(最好能簡單地說一說,這句名言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2)背一背。
2、談一談初步學習的體會
3、師生評價
四、作業布置
1、書寫生字
2、綜合性學習(可以課后完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繼續學習
(出示幻燈片)說一說孔子拜誰為師?為什么拜師?
二、深入研讀 感悟品質(重點閱讀第二自然段)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
你 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
3.班級交流:
(1)談孔子
①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
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②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 到了洛陽。(重點詞語理解)
③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④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謙 虛禮貌)
⑤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
(2)談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謙虛禮貌)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學詞“毫無保留”、“傳 授”。)
(3)對比理解兩組近義詞的不同用法。
拜訪——拜見;迎候——等候
①通過對比朗讀,細細品味:“拜訪”是敬辭,“訪問”的意思,“拜見”是“拜會、會見”的意思,是從客人方面說的。
②“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個地方等
候,“等候”則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③這些詞互換好不好?為什么?
4、多維評價(思考的狀態、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回答的效果等)
三、聯系實際 升華情感
1、學生根據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勤奮、謙虛、永不
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2、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談一談讀了課文的感受;
3、進一步體會最后一段的意思:
課文最后一段告訴我們(生讀):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四、布置作業
1、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2、開始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收集。
【板書設計】
17 、孔子拜師
孔子—— 聞名、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學而不厭
↓
拜師 學無止境
↓
老子—— 淵博、 迎候 、愛護晚輩 →誨人不倦
《孔子拜師》參考資料 篇11
回顧《孔子拜師》這堂課的教學,覺得有成功更有不足,反思整個教學過程,基本是按照備課思路進行的,從導入到新授再到重點突破。
教學伊始,我創設一個小的情境,將學生帶入高山流水,探訪圣人的意境,了解孔子,為進一步學習做鋪墊,但是在設計提問:聽了老師的介紹,你想說點什么?有些不妥,這畢竟局限了學生的認識,若能讓學生談談你對孔子還有哪些了解,想必學生一定會積極交流,也將使學生對孔子的認識更加全面,促進學生主動的探究學習。接下來檢查預習,在初讀課文之后,檢查詞語的掌握情況,列出了本課16個詞語,量比較大,檢查的遍數比較多,對于“風塵仆仆”等易讀錯的詞語,朗讀落實的還不夠,應當將讀不準的多讀幾遍,能讀好的,一帶而過。我想對于在今后的教學中,詞語的落實也應把時間用在難讀詞語的教學上,不能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
在研讀課文學習時,我基本上能通過把握一段話中重點句,重點詞語來指導學生學習體會。例如第一段抓住 “遠近聞名、不夠淵博”,第二段抓住“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終于”指導學生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為求學不怕吃苦的精神。在體會之后,再次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這樣,既符合三年級重視詞句訓練的要求,又通過詞句的學習,進一步進行朗讀的訓練,收到較好的效果。但是在重點學習第二段對話時,本想設計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自主的學習,但在學習之后,學生學習的結果,表現讓我意外,因此,慌亂中只顧按照已定思路進行,而沒有采取能夠及時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解決學生對課文內容不熟悉的問題,比如:“再讀對話,說說自己體會到什么?” 或“你通過讀對話體會到孔子老子是怎樣的人?”,以致在第二次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結果,仍然不能令人滿意,并且,耽誤預先設計的教學內容,沒能從整體上使學生把握課文,對于重點學習的詞句“學習是沒有止境的”,“等候、迎候”學的倉促,落得不實。本課教學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課堂上沒能靈活的進行教學操作,只限于備課思路,而沒能很好的關注學生學的狀況,并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出適當的調整,來以學定教。通過本課的教學,我認識到無論課備得再好也不能照搬,應隨時關注學生學的情況,真正做到為學生的學服務。
同時,教學中有些內容的設計,只顧自己教的方便,省事,而沒有從教學達到的目的出發來設計。例如對于孔子、老子、曲阜的介紹,我怕學生談得不夠全面,不夠生動,只想讓學生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沒有把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資料,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無從表現,學生的學習就不會深刻。再如,對于曲阜的介紹,我只考慮,通過介紹曲阜引出孔子文化節向本單元主題*攏,因而影響了教學的主旋律。節外生枝的教學,并沒對學生的學習帶來多大益處。我想,今后在教學中,我一定要多從學生學的角度設計教學,靈活掌握教學,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服務,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所收獲。
中年級語文教學一定要落實重點詞句的訓練,加強朗讀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學中更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并根據學生的學,恰當的調整教學策略,真正做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并在學習中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孔子拜師》參考資料 篇12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最常說的一句話“人生是一個美麗的過程,我是在這每一個經歷中歷練并成長起來的。”那么校本教研就是我成長的一個巨大的平臺。針對我剛剛所上的這節課,我此刻的心情是千頭萬緒的,有欣喜也有遺憾。
欣喜的是我在課堂上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我們的學生是剛升入三年級的孩子,課文閱讀能力有限。但經過幾個月的訓練,特別是針對我們校本教研的主題 “通過抓詞句訓練學生朗讀能力”,孩子們都能通過自己的讀找到一些重點的詞和句子了,如今我沒的訓練重點已經由找詞句過度到如何理解這些詞語和句子了,而且也有一些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只是語言的表達能力還有所欠缺,這也是我們今后所要努力的一個方向。
在課堂上大家還可以看到,我們的孩子不僅會通過抓詞句理解課文,而且可以展開進一步的思考,自己提一些問題,聯系生活實際和課外資料理解一些詞語和句子,理解課文的內容,廣泛的進行課外閱讀等。
在教學中我本著一種平平淡淡、簡簡單單、扎扎實實地態度,真實的再現我們的課堂,不是用動感的表演抓住人,而是用一種深層的、人文的、純語文的精神只美吸引人。力圖讓語文還原本色,復歸本位,反璞歸真,創造了一種純語文的課堂。
另外在我的教學是由各個環節組成,環環相扣,步步為營。但教學中我們所面對的是一群活生生的群體,所以我教學又不是一成不變的。當我的預設與生成發生了矛盾時,我及時做了調整。如當學習到孔子與老子見面時的情景,孩子突然有了質疑“老子為什么稱呼孔子仲尼,而不干脆直接稱他孔丘?”。面對這樣的生成問題我首先對學生的深入思考進行了表揚,同時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學生,讓學生能夠有一個思考的空間,最后我順勢引導講解其實這里是表達了老子對晚輩的一種愛護之情和自己謙虛的品質。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進而達到了更好的學習效果。
但預設也與實際教學發生了一些沖突,比如:在教學“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我設計了換掉“風餐露宿”和“日夜兼程”和去掉這兩個詞的練習,幫助學生體會語言運用的恰倒好處和語言文字的精美,進行語言訓練。但孩子們沒有充分理解,所以在換詞的時候出現了問題,學生感到了困難。這讓我體會到教師在問題的提出過程中,語言的引導十分重要,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也表現出孩子的積累還不夠,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應加強語文的積累。
遺憾的是,在這節課中我與孩子的情緒狀態不是最佳的,坦率的講不如我們平時在上課的氛圍。我覺得我們的心理素質還不夠好,所以今后在這方面應加強訓練。另一方面我在時間的把握上還覺得有些困惑,這也是我在教學中經常遇到的一個困惑,也希望今天可以得到各位老師的幫助。
最后我還想說:我的教學是幸福的,這幸福不僅表現在孩子的成長讓我幸福,我的成長同樣讓我感到了幸福,同伴的鼓勵、幫助也讓我感到了幸福。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
回顧《孔子拜師》這堂課的教學,我覺得有成功更有不足,今天的這堂課上的不理想.反思整個教學過程,基本是按照備課思路進行的,從導入到新授再到重點突破.
教學伊始,我創設一個小的情境,將學生帶入高山流水,探訪圣人的意境,了解孔子,為進一步學習做鋪墊,但是在設計提問:聽了老師的介紹,你想說點什么有些不妥,這畢竟局限了學生的認識,若能讓學生談談你對孔子還有哪些了解,想必學生一定會積極交流,也將使學生對孔子的認識更加全面,促進學生主動的探究學習.接下來檢查預習,在初讀課文之后,檢查詞語的掌握情況,列出了本課16個詞語,量比較大,檢查的遍數比較多,對于"風塵仆仆"等易讀錯的詞語,朗讀落實的還不夠,應當將讀不準的多讀幾遍,能讀好的,一帶而過.我想對于在今后的教學中,詞語的落實也應把時間用在難讀詞語的教學上,不能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
在研讀課文學習時,我基本上能通過把握一段話中重點句,重點詞語來指導學生學習體會.例如第一段抓住"遠近聞名,不夠淵博",第二段抓住"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終于"指導學生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為求學不怕吃苦的精神.在體會之后,再次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這樣,既符合三年級重視詞句訓練的要求,又通過詞句的學習,進一步進行朗讀的訓練,收到較好的效果.但是在重點學習第二段對話時,本想設計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自主的學習,但在學習之后,學生學習的結果,表現讓我意外,因此,慌亂中只顧按照已定思路進行,而沒有采取能夠及時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解決學生對課文內容不熟悉的問題,比如:"再讀對話,說說自己體會到什么 " 或"你通過讀對話體會到孔子老子是怎樣的人 ",以致在第二次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結果,仍然不能令人滿意,并且,耽誤預先設計的教學內容,沒能從整體上使學生把握課文,對于重點學習的詞句"學習是沒有止境的","等候,迎候"學的倉促,落得不實.本課教學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課堂上沒能靈活的進行教學操作,只限于備課思路,而沒能很好的關注學生學的狀況,并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出適當的調整,來以學定教.通過本課的教學,我認識到無論課備得再好也不能照搬,應隨時關注學生學的情況,真正做到為學生的學服務.
同時,今天的教學中有些內容的設計,我只顧自己教的方便,省事,而沒有從教學達到的目的出發來設計.例如對于孔子,老子,曲阜的介紹,我怕學生談得不夠全面,不夠生動,只想讓學生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沒有把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資料,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無從表現,學生的學習就不會深刻.再如,對于曲阜的介紹,我只考慮,通過介紹曲阜引出孔子文化節向本單元主題靠攏,因而影響了教學的主旋律.節外生枝的教學,并沒對學生的學習帶來多大益處.我想,今后在教學中,我一定要多從學生學的角度設計教學,靈活掌握教學,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服務,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所收獲.
通過本次教學,我更加明白了,中年級語文教學一定要落實重點詞句的訓練,加強朗讀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學中更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并根據學生的學,恰當的調整教學策略,真正做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并在學習中學有所獲,學有所得.今后我要進一步努力學習新課程的精神,大膽實踐,朝著新課程的要求努力邁進,使自己錘煉成為新課程下的新型教師.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
課堂需要反思,有反思才有進步,上完《孔子拜師》以后,心中頗多感受。仔細回想自己的課堂和老師們的點評,我做了以下兩方面的反思。首先,這堂課中閃光的有這么兩點:
一、情境中理解詞語,幫助體悟情感。
字、詞、句的理解我們提倡在一定的語境中進行,不能脫離語言環境。這也是對學生一種學習能力的培養。本堂課中的“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兩個詞語的理解。我先請學生展開想象,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再聯系課文中的孔子說說當時孔子路途中是怎樣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難,他又是怎么做的。這樣學生說出來的不是簡單的詞語解釋,呈現的是一種生活場景。這不近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更好體會情感,還使學生掌握了一種學習方法。
二、抓住主線來貫穿課堂。
一篇課文是一個整體,我們要在這個整體中找一條主干,來貫穿全文的學習。在這堂課中我就抓住課文的最后一節。再回到全文讓學生找出哪些言行中看出孔子什么品行。這樣以一條線帶到整個面上,就是教學現得清晰、連貫。
課堂更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之所以要學習是因為還有不足,還需改進。結合大家的點評,我對自己的課堂中的不足做了下面幾點概括。
一、課堂整體把握不夠:課堂中雖然我以一條線來貫穿全文,但是在談論孔子的品行時,沒有整體把握。學生逐句找出寫孔子品行的句子,我逐句出示,逐句讀、理解、再讀,缺少與文本語言環境的相結合。特別時在處理孔子與老子的對話時,我把它們割裂了開來,并沒有進行朗讀對話,孔子的語言中理解孔子的品行,老子的語言理解老子的品行。其實他們的話時相互的,從一個人的語言中不僅看出某個人的品行,還可以看出另一個人的品行,有種側面襯托的作用,而我在處理這部分教學時卻忽略了這一點。所以使體會顯得單一、顯得孤立、支離破碎,沒有了整體感。
二、過分注重預設,忽略課堂生成。
每堂課我們都有自己的預設,預設是為了更好地把握生成。但是有時我們往往會跟著自己的預設走,致使課堂中的生成點就這樣被放過了,使學習效率并不那么理想。在本堂課中我原本預設在了解孔子的資料以后寫“丘”字的。但是當時我忘了問學生孔子名什么,所以并沒有引出這個字,后來就沒有寫了。其實課文中也提到過孔子名丘,那么在學生初讀以后還可以請學生說說孔子名什么,再寫“丘”字,可是當時我想這樣一來可能會打亂下面的教學環節,結果這個字就沒有讓學生寫。這也是造成我這節課沒有寫的時間的原因之一。還有當要求學生聯系生活理解“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這句話時,學生不能很好地聯系生活說自己的理解,而說出了從這句話中感到孔子是個怎樣的人時,我幾次打斷,生硬地將學生拉回到我地問題上,到最后還是沒有理解好。所以,有時過分注重預設會使課堂失去很多活力,會導致學生積極性低落,更甚是不能達成學習目標。
課堂中還需要我們去斟酌地地方很多。花更多時間去琢磨、思考、實踐,讓我們的課堂逐步走向成熟。
《孔子拜師》參考資料 篇13
一、第一次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準。
二、第二次朗讀課文,完成下面的練習。
1我能給生字注音并組詞。
聞( ) 塵( ) 仆( ) 納( )
悶( ) 丘( ) 迎( ) 等( )
止( ) 境( ) 授( ) 品( )
2 、我能把下列詞語讀準確。
曲阜(fù) 洛(luò)陽 老聃(dān) 孔丘(qiū) 仲尼(zhòngní)
3、讀了課文,我認為孔子是個 的人,老子是個 的人。
人們 孔子和老子的 ,也 他們的 。
三、第三次朗讀課文,繼續完成下面題目。
1、讀了“曲阜何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想象一下孔子會遇到什么困難
2、讀了課文,我想說的是
3、閱讀完書69頁的資料袋,我知道了孔子的一些資料:
★ 我還積累到孔子的2條名言:
四、演一演:文中第2自然段中,孔子和老子見面的對話情境很有意思。請按要求完成各題
1、自己感情朗讀這段話。2、在書上寫寫句子體會。3、自備道具分角色演一演這個情境。
五、我要請教老師的問題是:
★ 在課堂上,我希望老師這樣教:
★ ★ 做題完畢后,請你讀一讀以上題目和答案,檢查錯漏,及時改正,為提高成績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