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露珠》教學設計
[設計過程]
一、走進文本——以“小”入手,在閱讀文本中感受親切
(1)激趣導入:同學們,語文是豐富多彩的,語言文字更會使人浮想聯翩。比如說,這個“雨”字,有人會聯想到細雨綿綿的春天,有人會聯想到狂風暴雨的夏日,還有人會因雨而想到許多關于它的事情等等。(突出語言文字的豐富性)
(2)以“小”字入手,說說能聯想到什么?
(3)用“小”字組詞或者說話,如“小寶貝、小二子、小乖乖、小精靈”等等
[提示:重點是讓學生感受到這樣稱呼的親切]
(4)組織討論:從哪里可以感受到這樣的親切?
(5)組織閱讀(介紹閱讀方法)
重點指導閱讀下列語句:
①小露珠爬呀,滾呀,越來越大,越來越亮,到黎明的時候,已經有黃豆粒那么大了
②小露珠爬著,滾著,笑著。
③小露珠向大伙兒一一告別,她笑盈盈地說:“我明天還會來的。”
[教學伊始,緊扣課題,從“小”字入手,由字到詞,由詞推句,由句生情,并以此將小露珠的親切這樣的情意引入文本之中,所以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其實,這也是語文教學最終的目標與歸宿————讓文本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二、拓展文本——緊扣“露”字,在領略自然科學中開闊視野
(1)過渡:小露珠可愛活潑,給人一種親切之感。你知道這樣的露珠是怎樣形成的嗎?
(2)組織交流
(3)閱讀資料:
《露的形成和消失》在溫暖季節的清晨,人們在路邊的草,樹葉及農作物上經常可以看到的露珠,露也不是從天空中降下來的。露的形成原因和過程與霜一樣,只不過它形成時的溫度在0°c以上罷了。在0°c以上,空氣因冷卻而達到水汽飽和時的溫度叫做"露點溫度"。在溫暖季節里,夜間地面物體強烈輻射冷卻的時候,與物體表面相接觸的空氣溫度下降,在它降到"露點"以后就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因為這時溫度在0°c以上,這些多余的水汽就凝結成水滴附著在地面物體上,這就是露。
露和霜一樣,也大都出現于天氣晴朗、無風或微風的夜晚。同時,容易有露形成的物體,也往往是表面積相對地大的、表面粗糙的、導熱性不良的物體。有時,在上半夜形成了露,下半夜溫度繼續降低,使物體上的露珠凍結起來,這叫做凍露。有人把它歸入霜的一類,但是它的形成過程是與霜不同的。
露一般在夜間形成,日出以后,溫度升高,露就蒸發消失了。
在農作物生長的季節里,常有露出現。它對農業生產是有益的。在我國北方的夏季,蒸發很快,遇到缺雨干旱時,農作物的葉子有時白天被曬得卷縮發干,但是夜間有露,葉子就又恢復了原狀。人們常把"雨露"并稱,就是這個道理。
[這是一篇科學童話故事,作為教師,我們一方面要引領孩子們在童話的世界里徜徉,感受童話的語言、想象等,另一方面,我們還要讓孩子真真切切地了解必要的自然科學常識。這樣,才是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