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書所見》教學實錄
今天早晨第一節課完成《夜書所見》的教學,原先以為,這首古詩會很難,但是上下來,感覺還錯。無論是孩子們的表現還是課堂效果,我認為都比較不錯。把這堂課的實錄記錄下來。師先示范朗讀兩遍課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自讀課文,抽幾個孩子糾正讀音。(在讀書的時候,一個細心的孩子發現了注釋,向我提出了問題。)
萬穎朗讀古詩,指導認識“紹、翁”。(這兩個字書上沒有注音,其他字書上有注音,孩子們讀得還不錯。)
男女生分讀古詩,全班齊讀。
師:剛才有個細心的小朋友問了老師一個問題,古詩上怎么有些數字呢?
生:這些數字是注釋,寫在了下面。
師:什么是注釋?
生:可能是注意解釋。
師:釋正是解釋的意思,而注是注出的意思,就是把詞語的意思注出來,讓大家知道。
那這些注釋對我們學習古詩有些什么幫助呢?
生:讓我們知道古詩的意思。
師:這節課我們就利用注釋學習這首古詩。
抽生讀第一句古詩。
師:注釋上告訴我們“蕭蕭”是風聲,誰能將這句話的意思說出來。
生:風出動梧桐葉發出蕭蕭的風聲。
生:送來秋天的寒冷。
生:江上秋風在吹。
師:“動客情”中的客是什么意思呢?
生:客是指客人,動是動心。
師:客在這里不單指客人,還是客居他鄉的詩人。他動了什么情呢?
生:心情
看孩子們不能體會這里詩人的感情,我決定放下,先體會后兩句的意思。
師:我們先放一下,看看后兩句,從后兩句中去體會一下究竟是什么感情。
誰能說說后兩句的意思。
生:知道有兒童在捉蟋蟀。
生:夜深就是深夜。
生:籬落是籬笆。
生:一燈明是燈光明亮的地方。
師:把他們連起來說說整句話的意思。
生:知道有兒童捉蟋蟀,深夜籬笆燈光明亮的地方。
師:是按照每個字的意思說的,可是覺得說得通順嗎,怎么才能讓它通順。
生:加上一些自己的話。
師:再請個同學說說。
生:夜深了,籬笆深處有明亮的燈光,知道有小孩在捉蟋蟀。
師:你覺得這些小孩捉蟋蟀怎么樣?
生:很開心。
師:那詩人看到這些小孩會有什么樣的心情呢?天上明月,正是人月兩團圓的時候,可是他卻在異鄉他這時最想什么呢?
生:自己的家鄉。
師:他前面的感情是什么情?
生:思鄉之情。
師:讓我們帶著這種思鄉之情一起再來讀讀這首古詩。
接著孩子們背誦古詩。
一堂課在孩子們瑯瑯讀書聲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