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的云霧
一、復習導入
1、師: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廬山的云霧》。
2、課件出示:廬山的景色()。那里有()、有()、有()、有(),那(),更給他()。(指名回答)
3、師:作者先總體敘述了對廬山總的感受,那廬山的云霧有哪些特點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廬山的云霧圖。(課件出示)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的?下面請大家看課文。
二、精讀課文,入境悟情
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課文。
1、指名讀課文,同學邊聽邊想:(1)中心句是哪一句,用“——”畫出。(2)這段話寫了云霧的什么特點?
2、生:中心句是: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
師:云霧的特點是什么?
生:云霧的特點是:千姿百態
師:為了介紹云霧的千姿百態、,作者又是怎樣具體描寫的?請同學默讀第二自然段,用“-----”畫出。
生默讀,畫。
師:你畫了哪些句子,讀一讀,好嗎?
生:讀句子。
師:作者介紹了哪些位置的云霧,它們各是什么樣子?
生:山頭上云霧,像白色的絨帽
半山的云霧,像一條條玉帶
山谷中的云霧,像是茫茫的大海
遮擋山峰的云霧,像是巨大的天幕
師:為什么云霧有時像絨帽,有時像玉帶,有時像大海,有時像天幕。
生:因為云霧的位置不同,所以形態也不同。
師:作者在寫這幾處云霧時,是用什么方法來寫的?
生:打比方。
師:打比方就是把()比作()
課件出示:把()比作()
把()比作()
把()比作()
把()比作()
指名回答。
師:除了打比方外,還運用了什么方法?
生:擬人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因為只有人才會戴帽子、系帶子。
師:你們再想一想,云霧還可能有哪些姿態?
生:半山的云霧像穿上了迷你裙。
生:山頭上的云霧像山峰打著一把傘。
師:同學們真回思考。云霧這么多的樣子,真是——
生:千姿百態
師:作者為了說明云霧的特點,先總寫“云霧千姿百態,再分寫“山頭、半山、山谷、山峰與山峰間”的云霧,我們把這種關系稱為總分關系。
生:誰能把這這一節讀好!自己先試一試。
生:練習朗讀。
指名朗讀。
師: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也想來讀一讀。師范讀。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邊聽錄音,邊想象你看到了什么樣的云霧。
生:邊聽錄音,邊想象。
師:誰來把看到的云霧畫下來?
指名上黑板畫,其余學生自己畫。
展評學生的畫。
師:畫的真美,你能根據這些畫把這一自然段背出來嗎?
學生試著背誦。
討論學法。
課件出示:畫出中心句——認識云霧的特點——理清總分關系——感受云霧景象——練習背誦
學生齊讀學法。
三、下面請學生運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學習第三自然段。
學生自學。分小組討論。
四、檢查自學情況,討論交流。
師:云霧還有什么特點?
生: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
師: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學生回答。
師: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句來寫云霧瞬息萬變的呢?
生:讀句子。
師:“瞬息萬變“是什么意思?
生:瞬息萬變:短時間內變化快而多。
師:你從哪些詞語可看出云霧變化快而多?
生:“瞬息萬變”、“轉眼間”、“還沒完全看清楚”等。
師:誰來讀一讀這一段,要讀出云霧變化的快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