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六冊《大自然的語言》教學設計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這是一首知識性小詩,它從一些最為常見的自然現象入手,展示了大自然語言的奧秘。不論是什么樣的語文學習基礎的孩子在接觸本文時估計都會很容易被這首小詩簡潔的文風、活潑的文字所吸引。而且這首文字淺顯、文筆優美的小詩,無論是在識字、閱讀與理解感悟上都不會給學生形成太大的障礙,課堂上所需要教師去做的就是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讀書時間,尤其是朗讀的時間,讓學生悄然走入這份大自然的召喚書中,去觀察思考、去讀懂妙不可言的自然之語,激發他們探索大自然語言的興趣。
二、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①能解讀大自然語言的自然現象。
2、多媒體課件②氣象諺語6條。
三、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引發學生留心觀察大自然,觀察周圍的事物的想法,并指導學生在一定的觀察方法指導下力圖有所發現。
2、通過朗讀課文指導學生掌握朗讀的節奏,并讀出詩歌的語氣。從而領略大自然語言的神奇,激發他們探索大自然語言的興趣。
3、結合學生的生活世界與想象世界,整合課內外的課程資源,引導學生仿編、創編。在此過程中深入體會本文是如何用平實的、通俗、有趣的語言解釋、介紹深奧的大自然的知識的。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揭示主題
1、老師這兒有一段不說話的電影,同學們一個畫面一個畫面的看,如果看明白了,就給每一幅畫面配上一句解說詞。
(注:多媒體展示:電閃雷鳴、公雞打鳴、黃葉紛落、燕子低飛、臘梅花開……一幅幅出示后整體定格在一個大畫面上。)
2、同學們,你們用自己的語言解釋了畫面,其實畫面上,天氣、動物、植物告訴給我們的信息也是語言(板書:“語言”)這些都是誰的語言?(補充板書:“大自然的”)。
3、今天,我給同學們帶來一首小詩寫的就是大自然的語言。
(二)師生共創 研讀小詩
1、下邊我就把這首小詩寫在黑板上,我寫一個字大家就猜我會寫一個什么詞?(師板書:第一小節生邊讀邊猜)。
①誰能把這首小詩讀給大家聽?評議:聽明白了什么?
②既然你讀懂了大自然的這種語言,那你能不能把這一小節再讀給大家聽聽。你肯定白云飄得高高的,明天就一定是個晴天嗎?誰發現過?那請發現這種現象的同學肯定地給大家讀一讀這兩句。
2、在大自然中有趣的語言多著哪?你們快看(大屏幕展示螞蟻搬家)看著這副畫面,結合一旁的提示詞,仿照上一小節,你們能幫我寫出第二小節嗎?自由嘗試,根據匯報出示(板書)第二小節。
①你們當中有見過螞蟻搬家的嗎?給大家說說,(聽別人說的也行)。螞蟻搬家真的會下雨嗎?那好,你們知道該怎么讀這一小節了吧?每個人都給自己的同桌讀一遍,看他(她)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