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陶罐和鐵罐》一課時,圍繞“思考練習”中的問題,在教學中放手讓學生畫一畫,說一說,演一演,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效果頗佳。
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聽一聽,畫一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我讓學生聽完課文后,讓學生添畫表情后問:“你為什么要這樣畫?”一個學生說:“鐵罐在說話時十分生氣,后來還惱羞成怒,大發雷霆,所以我要畫出它雙眉豎起,兩眼圓瞪的樣子”。一位學生畫完陶罐的表情后說:“我想表現陶罐當時的謙虛,說話時心情的平靜。所以它的表情應該是笑瞇瞇的”。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又把握了“人物”的內心活動,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礎。
2、讓學生畫一畫,抓住“人物”的特點。閱讀課文時,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鐵罐奚落陶罐的話和陶罐說的話。為了指導學生讀好鐵罐的這些話,我再讓學生畫出描述鐵罐說話時神態的詞語,想象鐵罐說話的神情。學生很快抓住了“傲慢”“輕蔑”“惱怒”這些詞語;在理解這些詞語之后,學生再讀句子,將鐵罐的驕傲表現得淋漓盡致。
3、讓學生演一演,加深對“人物”的理解。在學生把握“人物”的特點、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后,我便讓出講臺給學生表演。學生先選定自己樂于表演的角色,再戴好頭飾,按課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語言、表情進行表演。我還鼓勵他們加上自己設計的動作。學生的表演可以說是繪聲繪色,博得了我和同學們會心的笑。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同時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觀看者也都加深了對“人物”的理解。這樣一來,課堂再不是我的獨角戲,而是成了他們的舞臺。
在上述畫、說、演的基礎上,我抓住時機出示“思考練習”的問題:許多年過去了,陶罐和鐵罐發生了什么變化?學生讀課文后,我先引導學生對比陶罐和鐵罐最終的結局,學生能很快找出,鐵罐已完全氧化,消逝得無影無蹤了,而陶罐卻依舊“光潔、樸素、美觀”。并說一說是不是喜歡陶罐,為什么喜歡或不喜歡。學生有的說喜歡陶罐,因為它外表光潔、樸素、美觀;有的說喜歡陶罐,因為它已是很有價值的古董;有的說喜歡陶罐,因為它謙虛,對人友好、善良。學生各抒己見,學習情緒高漲。這個環節的設計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也加深了對文章寓意的理解。
在設計教學中,我嘗試了放手讓學生畫一畫,說一說,演一演,學生更主動參與課堂。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一則很有啟發性的寓言,通過體會陶罐和鐵罐兩個性格迥異的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的描寫,讓學生理解正確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陶罐和鐵罐對話、神態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理解課文講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教學中,我抓住了以下三點進行教學。
一、讀。
《陶罐和鐵罐》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友善,都在人物的對話中充分展現。因此,對話的朗讀指導是本課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
先請同學們自己初步讀課文,解決生字新詞,把課文正確、流利地讀下來。然后交流: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理由是什么?學生會根據各自不同的感受表示:有的喜歡陶罐,因為它謙虛;不喜歡鐵罐,因為它驕傲。有的認為陶罐不但謙虛,而且很善良。有的喜歡陶罐敢說真話,不喜歡鐵罐,它不僅驕傲,還很武斷。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初步把握了“人物”的整體形象特點。接下來,讓孩子們通過讀課文找出鐵罐奚落陶罐的話和陶罐說的話。為了指導學生讀好鐵罐的這些話,我再讓學生畫出描述鐵罐說話時神態的詞語,想象鐵罐說話的神情。并有層次地展開對話的朗讀指導:第一層次的對話通過老師的指導,讓孩子們在評議中理解,在理解中練讀,學會抓住鐵罐、陶罐的神態讀出他們的傲慢和謙虛。第二層次的對話,讓孩子們自主讀書、自己去發現兩個罐子神態的變化,再運用剛才學習的方法自由練讀,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第三層次的對話指導,以“惱怒”為切入點,引導孩子們加上自己的動作讀書,與伙伴合作表演,來輔助理解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寬容。第四層次的朗讀指導,用給動畫片配音的方式激發孩子們的朗讀興趣,把所有對話連起來練讀,這是在前三次充分練讀基礎上的總體回歸,也是孩子們對課文理解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