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粘貼紙(精選2篇)
奇妙的粘貼紙 篇1
教學內容: 人美版小學美術第六冊P16第十課。
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布貼人像》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布貼畫簡潔、概括、粗獷的形式美感。
2.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布貼人像的工藝技法知識。
3.進一步培養學生對布料人像的裁剪、粘貼制作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了解布貼畫的工藝技法知識,并感受簡潔、概括、粗獷的形式美感。
教學難點 :
布貼人像的制作。
作業 要求:
有不同顏色、不同質地的布料,粘貼一幅同學、老師或家長的像。
課業類別:
工藝設計制作課。
學生學習用具準備:
圖畫紙、彩色布(要顏色不同、質地不同的布料)及人像圖片、膠水。
教師教具準備:
范畫、步驟圖、彩色布、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
第 一 課 時
一、組織教學
1.鼓勵學生上課專心聽講,踴躍回答問題。
2.檢查學生帶圖畫紙、布料、人像圖片的情況。
二、復習舊知識
設問:什么是布貼畫?
小結:運用布料的不同顏色,不同質地進行組織、粘貼,以表現形象的方法。
三、總結上次作業
(出示6幅優秀的、有代表性的作業 講評)
優點:裁剪、粘貼技巧有提高,注意了巧用布料。
不足:畫面的組織、疏密、遮擋處理不好。
四、講授新課:
(出示范畫。書16頁上三幅學生作品教師課前制成大幅范畫)
1.分析范畫內容。(意圖:使學生學會分析作品,并引發美感,提高興趣。)
設問(1)三幅范畫表現了什么內容?
小結:作品表現的是人像。有男、有女,有短發、梳辮子的,還有戴頭巾和戴眼鏡的。還表現了不同的相貌特征,有的人臉形是橢圓的,扁圓的。眼睛有大有小,鼻子有窄有寬,嘴也有大有小。還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
設問(2)三幅范畫是用什么方法進行表現的?
小結:是用布貼的方法表現人像的。
2.出示課題:布貼人像(板書)。
3.向學生講清本課及本課時的教學任務。
本課將在前面布貼《一籃水果》、《瓶花》作業 的基礎上學習用布貼制作人像的方法。本課時進行設計,并根據畫面需要確定所需的布料。本課學習用布貼為同學、家長或老師制作一幅肖像。
4.分析范畫的表現形式特點:
設問(1)選擇布料應注意什么?
小結:比如對顏色的選擇,根據表現的人的膚色、頭發顏色、衣服的色彩及圖案來確定布料的顏色,并且可以進行夸張。在選擇布料質地時,根據人體各部位的特點進行質地選擇。比如頭發、眼睛適合選用較厚而帶毛茸茸感覺的布料,去表現頭發、眼睛的厚重感。皮膚則應選擇薄料去表現皮膚的細嫩、光滑。甚至巧用布料質地與顏色。(出示范圖:書上下面一幅作品。)這幅作品用了一塊小白花的花布做衣服,給人感覺穿了一件藍底印花的衣服,又用了一塊花布做蝴蝶結,與紅頭發的顏色形成對比,花布與一種色的布又是一個對比,使要表現的各部位又清楚、又有變化地表現了出來。
5.分析作業 步驟:
(1)構思:確定表現的對象(舉起教師已準備好的人像圖片)是同學、老師還是家長。通過認真觀察人像圖片,找出人物最明顯的形象特征。
(2)畫草圖:用較大的作業 紙8開或16開都可以。
按以下步驟草圖:(示范)定頭的位置,畫頭的基本形,畫出脖子的位置,畫領口及衣服上半部,刻畫頭發及五官的特點。她是一名活潑可愛、關心同學、幫助別人、尊敬老師、家長的優秀少先隊員。
(3)根據表現的人物的膚色、頭發顏色、衣服的顏色和樣式確定選擇不同顏色、質地的布料。
五、課堂練習:
構思、畫草圖、選擇和確定布料。
六、課堂小結:
選擇設計人物形象特點突出的作業 講評。布置下次課準備的學習用具:草圖、選擇好的不同顏色、質地的布料、剪刀、膠水。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檢查草圖、布料、剪刀、膠水的準備情況。
二、復習舊知識:
設問:布貼畫怎樣來選擇布料?
小結:要根據表現對象的各部分結構特點來決定。如人的皮膚適合用薄一點的布料,毛發則需要厚而有毛茸茸感覺的布料。
三、講授新課:(板書課題)
1.分析布貼人物畫的結構層次。
用布粘貼人像時,一般是頭發、五官粘在臉的上層,脖子在臉的下層,衣服領口壓在脖子上層,紅領巾在衣服上層,領子下層。
2.向學生講清本課的任務。
3.分析作業 步驟并示范
(1)按粘貼的順序進行裁剪。
A.用已選定的適合表現人物膚色的薄布料,按草圖的位置、大小、臉的基本形狀剪下來,放在一邊。
B.用已選定的帶毛茸茸感覺的布料,按照頭發的樣式剪下來。用適合表現衣服的布料,剪出上衣的上半部分形狀。放在一邊。
C.用已選定的花布剪出蝴蝶結,用較厚,毛茸茸感覺的布料剪出眼睛,選出比膚色略深的布料剪出鼻子的形狀。用紅布剪出上下嘴唇、紅領巾放在一邊。
(2)將剪好的的布料,按粘貼的順序放在草圖上,檢查裁剪是否合適,可以進行修改。
(3)按層次、順序粘貼。
A.將“臉”的背面涂上膠水,粘貼在恰當位置上用手撫平貼好。
B.將“頭發”的背面涂上膠水,粘貼在臉的上層位置。將“上衣”的背面涂上膠水,粘在頭下部衣服的位置上,高領還可壓住臉的一部分。
C.將“蝴蝶結”粘貼在頭發一側上層,使其壓在頭發上面。將“眼睛”粘貼在恰當位置上。將“鼻子”,上、下嘴唇粘貼在恰當位置上。將“紅領巾”粘貼在領口位置上。
(4)一幅完整的人像制作完成了。
四、課堂練習:
剪貼臉、頭發、上衣、剪貼五官、蝴蝶結、紅領巾。
(教師巡回指導)。
五、課堂小結:
(1)選擇人像特點突出、巧用布料、有層次的作業 講評。
(2)也可把全班作業 排列在一起,搞一次小型觀摩會形式的總結。
奇妙的粘貼紙 篇2
奇妙的粘貼紙
教學理念
美術裝飾材料日益豐富,這為裝飾美化工作和美術創作提供了更多的方便,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為了培養學生關注新事物和勤于探索、樂于創新的精神,本課教學安排學生從感知不干膠的性能入手,對不干膠的使用技巧和它在廣告、裝飾市場的應用情況作全方位的調查了解。教學過程 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前提,采用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開展分組合作學習和在社會實踐中學習的新嘗試。
教學方案
一、教學年級:
二、教學時間:二課時
三、教學內容
對裝飾用美工材料不干膠的性能、運用及其在市場中應用的情況進行調查。
四、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使用實踐,初步了解裝飾美工材料不干膠的性能并掌握該材料的基本使用技巧;
2.通過開展調查不干膠在市場中應用情況的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
3.通過開展“不干膠創意使用比賽”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
五、教學重點: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六、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課堂教學第一課時
(二)以有趣的魔術“草叢中的白兔”引入課題
1.教師表演魔術:出示一塊綠色的薄板,問學生:“這是什么?”學生答:“它是一塊綠色的板。”“我說它是一塊草地,草地里邊還藏著小白兔呢。”教師接著說,“不信,我叫它出來讓你瞧瞧!”邊說邊將板上用綠色不干膠刻的兔子快速撕下一只,使下邊白色的底色露出來,之后用同樣的方法“變”出另外兩只白兔。
2.學生覺得驚奇。教師請兩位學生上臺來認真查看這塊會變魔術的板,揭開謎底:原來,在白色的板上粘有一層綠色的“紙”,兔子是預先在綠“紙”上刻好的,表演時只不過把上邊的綠兔子撕掉而已。
3.撕下一塊綠“紙”讓學生摸一摸它的正反面有不同。學生反映反面有黏性。這種紙叫什么紙呢?教師不告訴學生,留待學生課后去了解。現在暫時把它命名為“粘貼紙”,并板書課題《有趣的粘貼紙》。
(三)學生通過觀察和使用初步了解不干膠的特征性能
1.發放給每位學生兩小塊不干膠,并發給他們小塊有機玻璃板紙片等材料和剪刀、美工刀等工具。布塊、木板、
2.讓學生通過觀察、觸摸和撕扯感知這種“粘貼紙”的基本特征。
3.學生概括“粘貼紙”的基本特征:質地像塑料紙,不易撕破;正面較光滑,背面粘性較強;背后的襯紙光滑易撕下;背后的粘膠有氣味。
4.組織學生利用現有的材料工具對這種“粘貼紙”的性能進行探索性的研究:
(1)這種“粘貼紙”的易折易剪程度;(2)它能粘到哪些物體上,在哪些物體上粘得比較牢;(3)它能否在一些物體上反復多次地粘上又撕下。
5.學生相互交流實驗結果,談談“粘貼紙”的性能。
(四)啟發學生思考:
這種“粘貼紙”可能有些什么用途?并組織學生對這一問題展開討論。
(五)布置學生課外對這種“粘貼紙”的功能、市場應用等情況進行調查了解
主要調查目標:(1)它的確切名稱;(2)它的優點;(3)它適用于哪些裝飾場所;(4)它的制作加工常用哪些工具和設備,它的制作和加工有哪些難度,又有哪些竅門;(5)它的裝飾美化效果如何。
學生課外調查活動
●學生課外自由組織5—8人小組,對不干膠的功能、市場應用情況進行調查。
●調查過程中注意收集有關的材料,如不同種類的不干膠樣品,制作成的裝飾物樣品,能反映其裝飾效果的照片等。
●每小組成員分工合作進行調查,調查完畢組內進行總結交流,并作好調查記錄,寫出調查報告。
●本次調查要求在一周時間之內完成。
課堂教學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課外調查情況匯報交流
1.各組派代表匯報本組調查的途徑和方法
調查的途徑主要為:到裝飾用品市場、電腦刻字店、廣告公司、街頭店面等地方進行調查。調查的方法主要有:參觀、訪問、通過有關書籍查找了解等。
2.關于該材料確切名稱及名稱由來的匯報
該材料名稱為不干膠或即時貼,這兩種名稱是由于該材料的背膠經久不干和使用方便的性能特征而得來的。
3.關于不干膠材料優點的匯報
不干膠色澤鮮明、質地堅韌,不怕風吹雨打,應用范圍廣泛,而且使用非常方便,品種豐富,挑選余地很大。
4.有關不干膠適用于哪些裝飾場所的調查匯報
不干膠主要適用于廣告牌、店面玻璃門窗、燈箱、橫幅、錦旗、展板、宣傳窗、科室牌上的貼字和裝飾美化,有時也用于裝飾畫的制作。
5.關于不干膠的制作加工常用哪些工具和設備的調查報告
手工制作加工不:于膠常用美。:工刀、刻刀、剪刀等工具;專業的廣告公司和刻字店應用電腦雕刻機進行加工。
6.關于它的制作和加工有哪些難度,又有哪些竅門的調查報告
大塊的不干膠不容易貼平整,貼的時候最好一次成功,否則返工很困難;手工刻制不干膠時要刻透,否則粘貼時會整塊相連,鏤空困難;不干膠粘貼不平產生一些小氣泡時,可以用大頭針把氣泡戳破再把不干膠抹平;粘貼不干膠時,先固定它的一邊,然后邊撕背后的襯紙邊貼,這樣容易貼平整;粘貼不干膠割的小字時,用一種轉貼紙來貼非常方便。
7.關于不干膠的裝飾美化效果的調查匯報
不干膠質地平整,顏色均勻、鮮明,制作成的裝飾畫和文字很醒目,很漂亮。
(三)指導學生開展不干膠創新使用實驗和“創意使用”比賽
1.分小組(4—5人為一組)發放剪刀、刻刀、墊板、繩子、易拉罐、可樂瓶、紙盒、明膠片、掛歷紙和多種顏色的不干膠等工具材料。
2.指導學生使用不干膠進行各種創造性的折、疊、搓、揉、卷、剪、貼、刻、刮的實驗,并相互展示交流實驗結果。教師巡視指導,發現新穎的、好的技法及時給予推廣。 ·
3.學生分小組進行不干膠“創意使用”比賽。
同小組四五位學生相互合作,充分利用現有的工具和材料,有創意地裝飾、美化教室內的物品或人物。如裝飾課桌椅、書包、花瓶、花盆以及拖把等,或者裝飾同學的服裝、臉部、手腳等,要求裝飾效果要有美感,也可以應用這些材料制作一件藝術品。
(四)舉行“創意使用”比賽作品展示和評比活動
1.各小組展示本組成員集體創作的作品,學生相互觀摩,教師為作品編號。
2.學生提名“不干膠創意獎”候選作品5—8件。
3.候選作品作者代表作創意的簡要介紹。
4.民主評選“不干膠使用創意作品冠軍”。
(五)教學小結
教師簡要總結本單元兩課時的教學和學生課外一周實踐活動的情況,對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和實踐的精神給予表揚,對學生取得的成績和進步給予充分的肯定。鼓勵學生課外多多關心周圍的新鮮事物,學習上要自主探索,力求創新,同學之間則要多加強合作。
(六)教學反思
為期一周多的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興趣濃厚,大部分學生參與了調查實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種體驗式的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形式深受學生歡迎。雖然不干膠這種材料的使用難度較大,學生一下子難以掌握,課堂作業 亦顯得粗糙了些,但學生們從實踐中體會到了創造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感。這一些正是本課的教學設計所希望達到的效果。 。
本課的教學構思是頗有新意的,創新設計亮點主要體現在
1.突出學生學習活動的自主性、實踐性和探索性;
2.開展學生合作性學習的教學嘗試;
3.從課堂走向社會,拓展美術教學空間。
在各年級中多開展類似本課的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識將會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