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廣角》教學設計(精選18篇)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1
漢陽區玫瑰園小學 陳媛
一、設計說明
排列和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在生活中運用廣泛,而且是后面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本節課主要是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比較、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探索數學的濃厚興趣。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
l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為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各項教學內容全部貫穿于活動當中,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 、關注合作,促進交流:為了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我運用小組共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互相交流,互相溝通,把積極思考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使學生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3、組織活動,引發思考: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主體,我組織了許多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的活動,充分體現了數學學科所獨有的特點——數學思考。
二、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112—114頁。
三、教學目標 :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找出簡單事件的排列數或組合數。
2、通過互相交流,使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符號感。
3、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4、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四、教學中重、難點:
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的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五、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進入有趣的數學廣角。(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
小紅的衣柜里放著五件衣服(出示圖片),她可以怎樣搭配?一共有幾種不同的穿法?
活動策略:①教師請同學們拿出課前老師發給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擺一擺。
②引導討論:有這么多種不同的穿法,怎樣才能做到不遺漏、不重復呢?
③教師結合課件演示,介紹連線法。
三、課堂實踐,鞏固新知。
l、破密破。(課件出示課件密碼門)
(1)學生用數字抽拉卡拉一拉,并記下結果。
(2)學生匯交流(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點擊課件展示密碼)
(3)生生相互評價。
2、早餐搭配。(課件出示情境圖)
(l)老師提出要求:飲料和點心只能各選一種,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呢?
(2)學生獨立練習,在書上連一連。
(3)學生匯報早餐搭配方案。
3、路線選擇。降件展示游玩景點圖)
(l)師引導觀察:從兒童樂園到百鳥園有幾條路線?從百鳥園去猴山有幾條路線?
(2)學生獨立思索后小組交流
(3)全班同學互相交流
4、評選小小節目主持人活動。
師提出要求:主持人要求一名男同學與一名女同學搭配,每小組根據男、女生人數設計搭配方案,由組長作好活動記錄。
(1)小組活動,老師參與小組活動
(2)各小組展示記錄方案
(3)師生共同評價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板書設計 : 搭配問題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2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數學廣角p112-113
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能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和有順序地、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3、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能嘗試用數學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與結果。
教學難點:
能有序地找出簡單事件的排列數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學具衣服、數字卡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展開教學
師:同學們,你們都看過《機器貓》嗎?喜歡嗎?
師:今天是大雄的生日,他邀請靜香帶著我們去參加他的生日聚會,你們愿意去嗎?
師:去參加生日會,得穿得漂漂亮亮的,靜香從衣櫥里選出自己最喜愛的一些衣服。她犯愁了,該穿什么衣服好呢?(出示課件)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出示衣服和褲子圖
1)師:你覺得靜香可能穿什么衣服去?
根據學生的回答,展示各種搭配的效果圖。(實物投影)
2)師:看來同學們個個都是搭配衣服的高手,幫靜香設計出這么多套衣服。那么兩件上裝和三件下裝到底會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搭配問題”。(板書課題:搭配問題)
3)師:下面請同學們拿出信封里的衣服圖片,擺一擺。
預設以下情況:
a.2種----衣1和褲1、衣2和褲2。
b.8種----學生操作重復、手忙腳亂。
c.6種。
問:他們擺的,你們感覺怎么樣?(亂,引導說出“有順序”)
追問:那么,怎么樣擺才有順序呢?保證不遺漏,不重復。
先選衣服,再選褲子或先選褲子,再選衣服。(生說,師連線)
a: 3 + 3 = 6 (種) 2×3=6(種)
b 2 + 2 + 2 = 6 (種) 3×2=6(種)
4)實物連線抽象化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連線記錄在本子上。
5)出示學生的圖式
引導學生講評出它們的優缺點。
師:你們說得真好。還可以用哪些形式來表示呢?(多鼓勵學生)
三、出示點心圖。
師:靜香穿著漂亮的衣服和大家高高興興地來到大雄家,來了這么多客人,大雄太開心了,拿出那么多好吃的來招待大家。
1、出示飲料和點心。
師:我們來看看都有些什么好吃的呀?
(有優酸乳,可樂,雪碧,餃子,蛋糕,漢堡堡)
師:你們想吃嗎?
師:每個人只能選一種飲料和一種點心。想想,會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2、要求學生獨立在作業紙上完成。(實物符號化)
3、展示講評。
四、數字游戲
師:喝過飲料,吃完了可口的點心,小主人大雄想和大家一起玩數字游戲,我們也來一起玩吧。
1.出示數字卡7,3,9
問: 7、3、9可以組成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呢?
(你用什么方法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引導:先確定第一個數,然后后兩個交換位置。
739 379 973
793 397 937
2.是不是所有的三個數字都能擺成6個三位數?
師:我們一起來驗證。(出示:0、1、2、3、4、5、6、7、8、9)
任選三個你喜歡的數學組成三位數。
師巡視全班學生完成情況。
問:你組成幾個三位數?
有不同于六個三位數的嗎?(學生投影展示)
補充:我們班有一位同學也選了三個數,可是他擺來擺去就只有四位數,同學們你們猜一猜,他可能選了哪些數呢?
小結:0不能放在第一個位置。
六、全課小結,深化新知
師:今天,在大雄的生日會上,我們遇到了這么多關于搭配的問題,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運用到搭配的知識?(乒乓球比賽出場順序,密碼鎖,電話號碼,路線的選擇……)
師:對,這些都可以運用到搭配的知識。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讓我們學好數學知識,讓它能真正地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3
數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p109例2及3練習二十四3、4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操作、驗證等活動,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
2.培養學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點:
利用天平或蹺蹺板的原理,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為以后學習代數知識做準備。
教學難點:使學生會運用等量代換這一數學思想方法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或數學問題。
教具、學具: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高興趣
1. 師:同學們,我們的童年生活在豐富多彩、游戲多種多樣,蹺蹺板就是其中之一,你們玩過嗎?好玩嗎?(自由回答)
師:想一想,玩蹺蹺板的兩個人在體重上有什么要求?
生:兩人體重不能相差太多。
師:三四班的甲同學體重50千克、乙、丙分別重25千克,假如甲和乙玩蹺蹺板會出現什么情況?
生畫圖表示。
師:如何使蹺蹺板平衡?
生畫圖表示。
2. 介紹天平
師:天平的工作原理同蹺蹺板一樣,下面請看大屏幕(flash畫面伴有聲音:同學們,大家好,我叫天平。在實驗室里能見到我,當我平衡時,表示左右兩邊的物體同樣重。)
二、動手合作、探究就知
1. 故事引入
(flash畫面伴有聲音。)森林王國的熊媽媽生病了,小猴和小兔準備買東西去看望他。他們來到水果攤前,小猴對小兔說:“西瓜又大又甜,我們就買它吧。”于是他倆把西瓜放到天平上稱了稱,發現一個西瓜重4千克,小猴提了提:“哎呀,太沉了,我提不動。”小兔試了試:“我也不行。”正在他們倆不知怎么辦時,售貨員叔叔說:“西瓜和蘋果都是1千克2元錢,你們可以把西瓜換成蘋果,這樣就一人一半了。”“對呀!叔叔的主意好。”他倆高興地說:“一個西瓜4千克,4個蘋果1千克,假如每個蘋果同樣重,1個西瓜能換幾個蘋果?小朋友,你能幫我們算一算嗎?”
①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學會關心別人;
②師:你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從第一個圖中看出,一個西瓜重4千克,從第2個圖中看出4個蘋果1千克,問題是一個西瓜和幾個蘋果同樣重?
師:請同學們用學具擺一擺。(教師巡視,適當指導)
學生講思路。
師:熊媽媽見到兩位小客人,心情十分高興,病也好了一大半,決定邀請小猴和小兔去動物園逛逛,他們看到了什么?請看大屏幕。
①p109做一做。
(flash畫面伴有聲音:森林王國動物園的蹺蹺板平衡游戲開始了。“我小豬先坐上去,誰來和我玩呀?”“小豬等等我,我們和你玩,呵,蹺蹺板平衡了。”“你們玩的這么開心,我也來湊湊熱鬧吧!”“老牛,我們四頭小豬站在一起才能和你玩啊!”同學們,兩頭牛和幾只羊站在一起才能使蹺蹺板平衡呢?)
學生找出條件和問題。
師:2頭牛等于幾只羊?應怎樣思考,自己想一想,再交流討論。
師:邊播放課件邊講解。
②看大屏幕(練習二十四4題)
(flash畫面伴有聲音:“小雞,你比我輕,我不想和你玩。”“臭鴨子,你才比我輕呢!我還不想和你玩呢。”在一旁的鵝聽到后,趕緊跑來勸架:“別吵了,我和你們一起玩吧!”孩子們看到這里,你們知道一只雞和一只鴨誰重一些?)
學生討論,匯報結果。
播放課件,講解。
四、拓展內化 解決問題
師:參觀完動物園后,在回家的路上又碰到什么情況了?
看大屏幕(練習二十四.3)
(flash畫面伴有聲音:“灰兔哥哥,今天我們真是大豐收,我采了大蘿卜,你采了這么多胡蘿卜和白菜,我想用9個大蘿卜換3棵白菜,行嗎?”“白兔弟弟,行,那我也用6個胡蘿卜換2個大蘿卜吧。”等量代換游戲開始了,你們知道6棵白菜能換幾個胡蘿卜嗎?)
師:提示先求1棵白菜能換幾個胡蘿卜?
學生可用學具擺一擺。
課件展示:
9個大蘿卜=3棵白菜→3個大蘿卜=1棵白菜
6個胡蘿卜=2個大蘿卜→3個胡蘿卜=1個大蘿卜
6棵白菜=?胡蘿卜→1棵白菜=?胡蘿卜
(54) ← (9)
五、布置作業(練習二十四.5)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4
教學任務分析: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99頁的“數學廣角”其主要的教學內容是簡單的排列與組合。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后面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傳統教材中沒有單獨編排這部分內容,有關這方面的知識是新編實驗教材新增設的內容之一。這節課的教學任務就是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最簡單的事例,讓學生運用操作、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解決這些問題,向學生滲透有關排列與組合的數學思想方法,并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當然在“擺數”、“握手”等活動中,通過學生的合作交流、互相溝通,也促進知識的互補和互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學生分析:
簡單的排列組合對二年級學生來說都早有不同層次的接觸,如用1、2兩個數字卡片來排兩位數,學生在一年級時就已經掌握了。而對1、2、3三個數字排列成幾個兩位數,不少學生通過平時的奧數輔導都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地排列。再如組合題中用錢買物品等,學生基本上都能準確地回答出結果。針對這些實際情況,在設計本節課時,教學的重點應該偏重于讓學生說一說有序排列、巧妙組合的理由,體會到有順序、全面思考問題的好處。并在設計“擺數”、“握手”這些活動時難度再稍微提升些,盡量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能有事可做。同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設計教案時也要做到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環節,靈活處理教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與組合數。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3.引導學生使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
4.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
教學重點: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組合的方法,并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
教學難點:怎樣排列可以不重復、不遺漏。
教學準備:三只小動物的頭像、兩頂小雨傘圖片、上鎖的大門圖片、紙條、實物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3只可愛的小動物,你們看它們是誰呀?(邊說邊貼出動物頭像:小刺猬、小鴨、小雞)小刺猬、小鴨和小雞三個好朋友今天準備到企鵝博士家去做客呢,可是剛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雨來,它們三個只有小鴨和小雞帶了傘,小刺猬沒帶傘,怎么辦呢?
▲(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有:①小雞和小刺猬拼一把傘,小鴨自己打一把傘。②小鴨和小刺猬拼一把傘,小雞自己打一把傘。③小鴨和小雞拼一把傘,小刺猬自己打一把傘。)
▲當學生在回答以上方法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相應的動物頭像帖在傘的下面。
師:大家想的辦法都不錯。的確,三只小動物都和你們一樣試了上面這三種方法,可最后它們卻選擇了第③種方法,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原來呀,當它們開始用前面兩種方法時,可沒走幾步,小刺猬身上的刺就把小鴨和小雞給刺疼了,所以只能選擇第③種方法。
(教學設計意圖:不拘泥于教材,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引入新課,引起學生的共鳴。同時又滲透了簡單組合及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方法的數學思想,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
二、用開密碼鎖的方法進行數的排列活動
師:三只小動物到了企鵝博士家,卻發現大門緊閉,門上還掛著一把鎖(邊說邊在黑板上貼出圖片)咦,鎖上還有一張紙條呢,讓我看看紙條上寫著什么呢?(教師讀紙條上寫的內容:歡迎你們的到來,為了考考你們的智慧,請你們先想辦法把這把密碼鎖打開,鎖的密碼提示是:請用數字1、2、3擺出所有的兩位數,密碼就是這些數從小到大排列中的第4個。──企鵝博士留。)
師:三只小動物都犯傻了,怎么辦呢?同學們能不能給他們幫幫忙?
(生略)
師:那么我們就先每人拿出數字卡片,自己擺一擺,邊擺邊記,完成后,再小組內交流匯總,組長把整個小組擺出的數全寫出來,當然重復的數字不用再寫,然后全組同學一起把這些兩位數從小到大排列起來,找到密碼。
▲ 學生先自己擺、記,然后小組匯總、排列、交流,教師進行巡視并作適當指導。
(教學設計意圖:以幫小動物開密碼鎖的方法來進行數的排列教學,使學生在充滿興趣的情感中不知不覺地進入了擺數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在活動操作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學習中應用。這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再小組合作,讓學生在寬松民主的氣氛中,參與學習過程。同時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適當增加了難度,讓這個密碼出現在所有的兩位數從小到大排列的第4個,這也是做到了“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的設計意圖。)
師:你們找到密碼了嗎?是多少?你們是怎么找到的呢?
▲請幾個小組的學生匯報找密碼的過程。(略)
師:那么剛才你們擺兩位數時,你擺出了幾個呢?請用手勢表示一下。
▲學生舉手后,問沒擺全的學生是怎么擺的,問全擺出的學生又是怎么擺的,學生出現的情況可能有:有把1、2組成12,然后再交換位置變成21;1、3組成13,交換位置后是31;2、3組成23,交換位置后是32。或者是隨便擺一個看一個的。或者是這樣擺12、13、23、21、31、32等。對這些擺法可讓學生去比較一下,得出第一種方法有序地去擺不會重復也不會遺漏。
▲讓剛才不是用第一種方法去擺的學生按這種方法再重新擺一擺,感覺一下是不是比剛才方便多了。
師:同學們都擺得很好,都動了腦筋,要想擺得快又不漏掉,我們應該選擇一定的順序去擺。
(教學設計意圖:既然是數學活動課就該讓學生充分地擺,充分地說,以“擺”來幫助思,以“說”來表達思,在“擺”中發現問題,在“說”中交流問題,解決問題。)
(三)模擬小動物之間的握手來解決組合問題。
師:通過大家的幫忙,企鵝博士家的密碼鎖被打開了,小動物們可高興了,它們激動地互相握起手來,小刺猬邊握手邊在想:“我們三個互相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幾次手呢?”(教師邊說邊在小刺猬的頭上打個問號。)
▲ 學生猜好后,教師指出可以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三人模擬小動物握手,一人數握手的次數,找出答案。最后通過模擬得出:3人一共握了3次手。
師:排數時用了3個數字,握手時是3個學生,都是“3”,為什么出現的結果卻不一樣呢?(學生交流后得出:兩個數字可以交換組成2個兩位數,而兩個人握手不能交換只能算一次。)
(教學設計意圖:模擬小動物握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自己找出答案,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應用意識,同時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最后通過比較,找出區別,在區別中強化知識,此種學習方式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
(四)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使知識得到鞏固。
師:同學們說得都非常好。今天,我們不僅幫3只小動物解決了不少的問題,還學到了許多的數學知識,大家高興嗎?
師:那現在我們就帶著這份興奮的心情,來做幾道題吧!
1.(出示實物投影)第101頁第1題,問有幾種不同的穿法?
(練習設計意圖:通過“搭配衣服”這個練習,不但使學生明白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而且鞏固了所學知識。)
2.(出示實物投影)一張5元,4張2元的紙幣及3個1元的硬幣,還有一輛標價為8元的跑車。
(1)買1輛玩具跑車夠嗎?買2輛夠嗎?
(2)如果買1輛,可以怎樣付錢?
(練習設計意圖:這個練習,把書中的“做一做”中的買“5角錢的拼音本”改為買“8元的玩具跑車”,在鞏固簡單組合的基礎上,還加入了估算的練習,提高了這道練習題的層次,訓練學生多元化、多角度綜合地考慮和解決問題。)
3.打靶游戲。
規則:每一列必須從下往上打,但打哪一列可任意選擇。
(1)像圖1這樣的靶,打的順序一共有多少種?
舉例:①→③→④→②
(2)像圖2這樣的靶,打的順序一共有多少種?
(練習設計意圖:這個練習如時間不夠可以讓學生在課外完成。這個設計是讓學有余力的學生能結合今天所學的知識,進行更高層次的運用,讓優生能“吃得飽”。同時,讓學生對今天所學的知識有所回味,起到課后延伸與發展的作用。)
(五)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得高興嗎?為什么?
(小結設計意圖:并不要求學生一定要講出學到什么知識,只要學生對今天的課有所體會,不管這個體會是高興的還是難受的,是有關知識點的,還是情感體驗的,只要學生有所收獲,這節課就是成功的。)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5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四川省郫縣教育局教研室 付 強 羅德中
四川省郫縣犀浦實驗學校 張萬波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 五年級下冊》 第134~135頁。
教學目標:
1.能夠借助紙筆對“找次品”問題進行分析,歸納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最優策略,經歷由多樣到優化的思維過程。
2.以“找次品”為載體,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方式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經歷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的思維過程,歸納出解決問題的最優策略。
教學難點:
脫離實物,借助紙筆幫助分析“找次品”的問題。
教、學具準備:
教師用具:卡片、5個藥瓶
學生用具:卡片
教學過程:
一、初步認識“找次品”的基本原理
1.創設情景,自主探索。
(1)出示鈣片,提出問題:這里有3瓶鈣片,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什么辦法把它找出來嗎?
(2)獨立思考。教師鼓勵大膽設想,積極發言。
(3)全班匯報。教師指導學生認真傾聽并且積極評價各種方案:打開瓶子數一數、用手掂掂、用秤稱(你選擇用什么稱來稱)、用天平稱(教師不急于讓學生說出最佳方案,給全班學生留出思考空間,但是可幫助發言學生闡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特點:天平大家都見過嗎?有兩個托盤,如果兩個托盤里的物品重量相等,天平就保持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就會……輕的一端就會……)。
2.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1)引導學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么樣利用天平找出這瓶少了的鈣片。我們可以拿出3個學具代替鈣片,想象一下,怎樣找出少了的這瓶?
(2)獨立思考,有一定思維結果的時候組織小組交流。教師指導交流方法:一個一個地講,聲音不要太大,能讓對方聽到就可以了,也可以邊講邊演示,讓對方可以更清楚……
(3)全班匯報。一個一個地稱出重量(利用砝碼);利用推理(教師手托實物模擬天平幫助演示,強調全面考慮可能出現的結果:你說的是“如果”,那還可能出現什么情況?說明什么?)……
教師小結:利用天平找到這瓶鈣片有多種方法,可以在天平上用砝碼稱出每瓶的重量再進行比較;還可以在天平兩端各放一瓶,根據天平是否平衡來判斷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說明剩下的一瓶似的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說明上揚的一端的是少的。
3.揭示課題。
綜合比較幾種方法(打開瓶子數一數、用手掂掂、用盤秤稱、用天平稱……),哪一種更加快速、準確?(天平)
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一些情況,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著一個重量不同的,輕一點或是重一點,利用天平能夠快速準確地把它找出來,我們把這類問題叫做找次品。(板書課題:找次品)接下來我們再請天平來幫幫忙。
二、初步認識“找次品”的基本解決手段和方法
1.創設情景,自主探索。
(1)出示問題,引導學生利用學具自主探索:現在有5瓶鈣片,其中有一瓶比較少,怎樣利用天平把這瓶鈣片找出來呢?我們可以拿出5個學具代替鈣片,想象一下,怎樣找出少了的這瓶?
(2)獨立思考,有一定思維結果的時候組織小組交流。指導學生在交流中比較方法。
(3)全班匯報。較復雜的方法教師幫助板書示意圖。教師在引導語中強調全面考慮可能出現的結果:怎么找?可能出現什么情況?說明什么?
(4)對幾種方法的梳理、比較:“分成幾份?每份數量是多少?至少需要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出來?
(5)教師小結:在天平的幫助下找到這瓶鈣片有多種方法,可以……還可以……。除了利用學具,還可以畫出這樣的示意圖來幫助我們思考。
三、解決9個零件問題,歸納出找次品的最優方法
1.出示問題:有9個零件,其中有一個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來嗎?
教師引導分析方法:你可以拿學具擺一擺,也可以用筆在紙上進行分析,看看至少需要幾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2.自主探索。在有一定結果以后請一個學生上臺展示方法,教師幫助梳理分法:分成幾份?每份各是多少?至少需要幾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3.反思自己的分法并在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交流重點:看看我們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幾次就能保證找出次品?提示學生把可能出現的結果考慮全面。
4.全班匯報。教師引導學生闡述:分成幾份?怎么分?怎樣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邊匯報邊板書示意圖。
5.教師先引導學生觀察、梳理一遍,然后進行比較:哪種分法能保證用最少的次數稱出次品?這種分法有什么特點?
小結:把9個零件分成3部分,并且平均分,能夠保證找出次品而且稱的次數最少。
四、推測多個零件找次品的解決辦法
提出猜測:那么,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問題中,這樣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能保證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數一定最少呢?我們來猜一猜。
學生猜測。
要驗證猜想我們再來試一下。如果有12個零件,其中一個是次品,按剛才我們的猜想應該怎么分稱的次數就最少而且一定能找出次品?(平均分成3份,即4,4,4)。迅速在草稿紙上分析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幾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學生匯報:3次。
我們再來看看別的分法能不能讓稱的次數更少。還有哪些分法?(2 2 8)(3 3 6)(5 5 2)(6 6)……
學生選擇一種分法在紙上進行分析。
全班匯報,引導學生比較:有沒有哪種分法能讓稱的次數更少而且保證找出次品?
小結:這樣看來在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時候,把待測物品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證找出次品而且稱的次數一定最少。
五、鞏固練習
完成p136練習二十六的第二題:
有15盒餅干,其中的14盒質量相同,另有一盒少了幾塊,如果能用天平稱,至少幾次可以找出這盒餅干?
獨立思考,在紙上進行分析。
全班匯報。教師指導學生在匯報時重點闡述:分成幾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幾次就可以找出這盒餅干?
小結:在解決找次品問題的時候,我們把待測物品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夠準確快捷地找出次品。
六、拓展訓練
剛才我們我們分析的9、12和15都是剛好可以平均分成3份的數,假如遇到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數,例如10個、11個……又該怎么分呢?大家猜猜,可以大膽地試一下,看看哪種分法能保證找出次品而且稱的次數最少。我們下節課繼續研究這個問題。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6
執教:天津市大港區沙井子學校 張世靜
指導教師:天津市大港區沙井子中學 劉方強
評析:天津市大港區教研室 王德鵬
教學內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九單元數學廣角例1。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借助直觀圖體會,利用集合思想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
2、 使學生掌握解決重合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 豐富學生對直觀圖的認識,發展形象思維。使學生在主動參加數學活動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體會集合思想,解決簡單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習題卡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聰明鼠主持的數學廣角里不但有有趣的題目,還蘊含著豐富知識呢,這節課就跟著我們的向導智慧鳥去數學廣角看看。(老師點擊進入數學廣角)
[設計說明:活潑卡通的主持人,營造了寬松、和諧的氛圍,激起了學生興趣,另外,開門見山,為探究新知的環節節省了時間。]
二、互動探究
1、 出示表格
語文
楊明
李芳
劉紅
陳東
王愛華
張偉
丁旭
趙軍
數學
楊明
李芳
劉紅
王志明
于麗
周曉
陶偉
盧強
朱小東
師:咦!數學廣角已經有小朋友,大家猜,他們在商量有關什么的事情?
師:仔細觀察表中數據,你還發現了哪些信息?
(參加語文小組的有8人,參加數學小組的有9人,“點擊出示”)
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并回答。
2、師:同學們提了這么多問題,也解決了這么多問題,這幾個同學討論的問題“這兩個小組一共有多少人?”你是怎樣解答的?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進行匯報,教師適時引導。
[設計說明:讓學生獨立觀察,獨立解題,給學生提供了嘗試的機會,了解學生的基礎,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
3、師:聰明鼠要向大家介紹一種新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大家仔細看。
(課件演示分布的兩個橢圓)
語文小組 數學小組
陳東 王愛華 楊明 楊明 王志明 于麗
張偉 丁旭 李芳 李芳 周曉 陶偉
趙軍 劉紅 劉紅 盧強 朱小東
師:誰知道這表示什么意思?(兩個橢圓分別表示數學小組和語文小組)誰能把表中的信息填到圖中?
4、學生試完成集合圖。
語文小組 數學小組
陳東 王愛華 楊明 王志明 于麗
張偉 丁旭 李芳 周曉 陶偉
趙軍 劉紅 盧強 朱小東
有什么辦法可以把重復的人,表示得更清楚呢?(生嘗試回答)
看看聰明鼠是怎么做的。(課件演示兩圓合并)
[設計說明:再一次給學生嘗試的機會以及發揮自己意見和猜想的機會。]
這樣一來,這一整體分成了幾部分?那每一部分表示什么呢?(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分析。)
如果讓你選擇,你想參加哪個小組,你的名字應填在什么位置上。
[設計說明:換一種方式可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回答可反饋出他對每一部分意義的理解。]
根據現在這個圖提供的信息,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兩個小組一共有多少人了嗎?”把你的想法寫在題卡反面,把你的道理說給小組同學聽。
指明匯報。
[設計說明:讓學生有所準備再和小組同學討論,讓學生有可說并且給學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機會,可在交流中組織好語言獲得成功的體驗。]
6、現在明白了嗎?如果我們再遇到類似這樣的問題,應該注意什么?
學生匯報,教師適時引導。
[設計說明: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有趣的情境,高度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不惜時間、突出重點。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三、練習鞏固
1、買菜問題
伶俐兔就喜歡和聰明的同學交朋友,它想請大家來它家吃飯,看它的爸爸媽媽把菜都買回來了,仔細觀察爸爸媽媽買的菜,你發現了什么?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填寫圖,并且計算爸爸媽媽一共買了幾種菜。(先完成后,指名匯報)
2、數學廣角的文具店開業了,咱們去看看,(實物投影出示110頁第三題)誰來當采購員把這兩天的進貨情況向大家介紹一下。“這兩天一共進了多少文具呢?”聰明的同學們幫他們計算一下把。
2、 咱們再去看看值日組的同學有什么問題。
課件出示:一組同學有5個人,有3個值日生,4個值勤生,3+4=7,這是為什么?
[設計說明:練習設計體現趣味性、生活性、開放性、層次性,使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為數學思考,既鞏固了新知,又發展了思維。]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想對大家說些什么?(可讓學生談收獲、談感受、評價別人等)
大家留心觀察,用今天學的方法還能解決生活中的那些問題呢?
[設計說明:課堂小結的設計可讓學生總結本課所學的內容,有助于學生將知識系統鞏固;完善知識結構。實踐作業的布置將課堂知識延伸到課外。]
評析:
這節課的教學主要是結合實際,使學生初步體會集合這種數學思想方法。一年級時學習過的分類思想和方法實際上就是集合思想的基礎,因此在這節課中教師充分調動了學生已有經驗,借助學生熟悉的題材,滲透集合的有關思想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利用直觀圖的方式解決問題的策略。主要有以下特點:
1、聯系生活實際,體現教學層次性。
為幫助學生從具體中抽象出數學思想方法,教師注重了教學的層次性。從教學環節看:首先通過例題展現完整的集合圖,幫助學生借助直觀理解數量關系,體會用集合思想解決問題的策略。然后在練習時,通過讓學生填不完整的集合圖、自己嘗試畫圖分析等,體現“給出元素—只給圖填元素—沒有圖抽象思考”的學習層次,引導學生由直觀過渡到抽象,進一步理解集合思想。從學習資源的選材看:從學校里課外小組活動,到學生熟悉的家里買菜情況,再到社會中商店進貨情況,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教學方法看:結合例題教學,引導學生借助直觀圖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在教師指導下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從而幫助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提高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
2、鼓勵算法多樣,體現思維訓練過程。
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是要求學生去強行理解集合思想,而是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借助已有經驗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使學生理解利用集合思想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同時,注重了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思維訓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想到了“5+6+3=14”“8+(9-3)=14”“9+(8-3)=14”等方法,這些方法是學生借助已有經驗想到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師充分肯定了學生的想法,在此基礎上提出:“聰明鼠要向大家介紹一種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出示了集合圖,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進而明白了“8+9時有3個人加了兩次”,所以用“8+9-3”解決問題的道理。
3、借助多媒體優化教學過程。
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起到了越來越大的作用,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增大了課堂容量,而且使教學活動更具趣味化、活動化、自主化,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學生思維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在這節課中教師就利用簡單的動畫演示,形象的體現出集合思想的實質——交集的意義,使教學難點迎刃而解,促進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7
第八單元 單元教學計劃
單元家學內容:
第八單元 數學廣角
單元教材分析:
數學不僅是人們生活和勞動必不可少的工具,通過學習數學還可以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與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后面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傳統的教材中沒有單獨編排這部分內容,有關這方面的知識是本冊教材新增的內容之一,教材試圖在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呈現出來,并運用操作、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解決這些問題。重在向學生滲透這些數學方法,并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單元內容結構如下:簡單的排列——最簡單的推理——簡單的推理
單元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 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 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1、 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 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 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單元課時安排:2課時左右
第一課時 數學廣角(一)
教學內容:
課本p99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找出最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準備:
數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幣。實物、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今天我們一起來上一節數學活動課,你們喜歡嗎?
出示課題:數學活動
2、我們先來做一個拼圖游戲:小朋友每人的桌子上有三張圖,請你任選兩張拼一拼看看是什么?先和同桌說一說。
3、交流反饋。用不同的圖可以拼出不一樣的效果,如果老師給你數字卡片,你能拼出什么數呢?
二、動手操作,探索規律
1、 用1和2兩張卡片擺數。
(1)自己動手擺一擺,看一看誰最愛動腦筋,誰的小手最巧。
(2)獨立動手擺,然后在班內說一說自己用這兩張卡片擺了那些數。展示大家看。
2、用、1、2、3三張卡片擺數。
教師激勵學生動腦擺一擺:從數字卡片中任選兩張卡片,你能組成什么數?可以與小組同學討論,并把結果記錄下來。
學生拿出卡片,自己動手擺一擺。
引導學動腦,找規律去擺,我們比一比誰擺的數朵而不重復。
3、學生擺完后,小組交流,組長把成員擺的數記下來,并總結擺數的方法。
4、小組匯報。師生總結,指明學生說一說。
三、小組合作,鞏固發展
(1)三人做握手的游戲。每兩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幾次。
(2)小組匯報,三人到臺上有規律的握手,得出結論。(3次)
2、師:我這由三本練習本賣5角錢可以怎樣付錢。請同學們拿出你的人民幣,動手試一試。誰想來賣?
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到臺上來賣。
板書學生的方法。
3、衣服搭配
出示兩件不同的上衣和兩條不同的褲子圖:請看這里有幾種搭配方式?試一試。
交流反饋。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玩的有趣嗎?說說你學會了什么?
教學反思:
激趣導入,讓學生在游戲中產生興趣,在活動中找到啟示。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在操作活動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學習中應用。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用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應用意識,同時使學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不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第二課時 數學廣角(二)
教學內容:
課本p100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2、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具學具:
動物圖片、語文、數學、自然等教科書。
教學過程:
一、游戲一:
故事導入:森林王國要舉行運動會,入場時要組織一個花束隊,雞大嬸讓藍貓和非非準備一束花,雞大嬸說:“他們拿的分別是紅花和藍花。”藍貓說:“我拿的不是紅花。”雞大嬸說:“請同學們猜一猜,藍貓和非非分別拿的是什么花?”
今天有許多這樣的問題等著同學們去猜,大家要比一比誰最愛動腦筋。
二、游戲二:
(1)出示例2的第一組圖讓學生注意觀察。
讓學生猜一猜他們拿的是什么書?
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小組活動
4人一組,兩名同學分別拿語文數和數學書,其中一名同學說:“我拿的不是什么書。”另外兩名同學比賽看誰猜得快。交換進行。
(3)、同桌活動。
拿出準備好的動物卡,又一名同學操作,左(右)手拿的是(不是)什么,另一名學生猜,交換進行。
三、游戲三:
1、找三名同學配合,創設真實情景,根據例題做一做,讓學生猜一猜,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小組活動
a、師 :把猜一猜的游戲規則說一說。4人一組輪流進行,每人至少猜一次。
b、進行活動。教師不做任何規定,讓學生撇開思維,自己去猜。
c、小組交流,向全班匯報活動過程。
3、觀察比較例3和例2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4、 鞏固練習:師生一起做游戲。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上得真愉快,你們在游戲中都學會了什么?
教學反思:
故事導入新課等于抓住了兒童的天性,激起了他們玩的樂趣和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多種游戲活動,既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活動,一起在活動中探索新知。放手讓學生隨意玩,鼓勵他們玩出新意,教師捕捉創新的火花,培養他們的求異思維。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8
第七單元 數學廣角第一課時:數學廣角課題數學廣角課型新授教 學 目 標1、使學生通過簡單的實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3、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 解決問題的能力。4、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重點體會優化的思想難點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具圖片教 學 過 程 教師導學學生活動教學意圖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喜歡吃烙餅嗎?誰烙過餅,或看家長烙過?能給大家說說烙烙餅的過程嗎? 2、烙烙餅中也有數學知識,這節課我們就到數學廣角中去學習有關烙烙餅的知識。 板書課題:數學廣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情境圖片:媽媽正在烙餅,每次只能烙兩張餅,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鐘。小女孩說:爸爸、媽媽和我每人一張,問:怎樣才能盡快吃上餅? 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交流,說說自己是怎么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長時間烙完? 問:烙一張餅需要幾分鐘?烙兩張呢?一共要烙3張餅,怎樣烙花費的時間最少? 問:還可以怎樣烙?哪種方法比較合理? 啟發引導:在用第二種方法烙第3張餅的時候,本來一次可以烙兩張餅的鍋現在只烙了一張,這里可能就浪費了時間。想一想,會不會還有更好的方法呢?啟發學生發現:如果鍋里每次都烙兩張餅,就不會浪
學生自由匯報
觀察理解情境圖的內容 找出題中的信息 總共要烙3張餅。 學生討論匯報:可以一張一張的烙; 烙一張餅要6分鐘,烙3張餅要18分鐘。 可以先烙兩張,再烙一張,這樣只用12分鐘,節省6分鐘。 先烙1、2號餅的正面,接著烙1號餅的反面和3號餅的正面,最后烙2、3號餅的的反面,有9分鐘。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習新知做準備。 。 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費時間了,問:一張餅正反面分別要烙3分鐘,怎樣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兩張餅呢? 學生動手用硬幣、課本來代表餅進行實驗。 問:如果要烙的是4張餅,5張餅……10張餅呢? 怎樣按排最節省時間?小組討論交流,說說自己的發現。 2、教學例2 出示家里客人要沏查茶的情境圖。 小明,幫媽媽澆壺水,給李阿姨沏杯茶,怎樣才能盡快讓客人喝上茶?觀察理解情境圖。 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樣安排?需要多長時間?和同學討論一下,看看 誰的方案比較合理。 分小組設計方案,思考討論: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時做? 比較:誰的方案所需的時間最少?誰的方案最合理? 三、鞏固新知 1、書后做一做第1題 假設兩個廚師做每個菜的時間都相等,應該按怎樣的順序炒菜? 2、書后做一做第2題 小紅應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 四、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做一做的第3題動手實驗,并記錄。 討論交流,說自己的發現 觀察圖,討論設計方案 用過程圖表示出自己的方案。 學生選出最佳方案。 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自己的理由。 獨立完成,全班訂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教育學生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第二課時:數學廣角課題數學廣角課型新授 教 學 目 標1、使學生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3、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 解決問題的能力。1、 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 的簡單問題。 重點體會優化的思想 難點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圖片 教 學 過 程 教師導學學生活動教學意圖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合理安排來提高效率? 2、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數學廣角 板書課題:數學廣角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3 1)出示情境圖片: 碼頭上現在同時有3艘貨船需要卸貨,但是只能一條一條地卸貨,并且每艘船卸貨所需的時間各不相同,那么按照怎樣的順序卸貨能使3艘貨船等候的總時間最少呢? 2)觀察圖,說說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問:要使三艘貨船的等候時間的總和最少,應該按怎樣的順序卸貨? 學生討論 3)可以有哪些卸貨的順序?每種方案總的等候時間是多少? 列出表格,問:從表中你有什么發現嗎? 引導學生思考匯報 4)找出最優方案 三、鞏固新知: 1、書后做一做 小名、小亮、小葉同時來到學校醫務室。要使三人的等候時間的總和最少,應該怎樣安排他們的就診順序?學生自由匯報 觀察情境圖,找出題中的信息 學生分小組討論
學生匯報方案,算出每種方案等候的時間 如果先卸船1的貨,那么3艘船都要等候8小時;而如果先卸船3的貨,那么每艘船只等候1小時。依次從等候時間較少的船開始卸貨,就能使總的等候時間最少。
學生完成設計,小組交流,在班上交流。
使學生體會優化思想在生活中應用,培養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15 2、有210人選舉大隊長,有三位候選人甲、乙、丙,每人只能選之中1人,不能棄權。前190張票中甲得75張,乙得65張,丙得50張,規定誰的票最多誰當選。若甲要當選,最少還需要多少張票? 四、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補充練習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結果 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第三課時:數學廣角課題數學廣角課型新授教 學 目 標1、 使學生初步體會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 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3、 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 解決問題的能力。2、 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 的簡單問題。重點體會優化的思想難點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具圖片教 學 過 程教師導學學生活動教學意圖一、情境導入: 1、你們聽過“田忌賽馬“的故事嗎?田忌是怎樣贏了齊王的?誰能給大家講一講這個故事? 2、問:田忌的馬都不如齊王的馬,但他卻贏了?這是為什么呢? 3、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研究。 板書課題:數學廣角 二、探究新知 1、把田忌在賽馬中使用的方法在給出的表格中補充完整。出示表格 齊王田忌本場勝負第一場上等馬下等馬齊王第二場中等馬上等馬田忌第三場下等馬中等馬田忌2、思考:田忌所用的這種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贏秦王的方法?討論 3、引導學生:看一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種可采用的應對策略?把田忌所有的可以采用的策略都找出來,填如表中。 4、展示各組匯報的結果 田忌可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種,但只有一種是唯一可以獲勝的。 5、說一說:田忌的這種策略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結合實際說一說。 三、鞏固新知 1、數學游戲:學生講田忌賽馬的故事 思考問題 學生將表格填寫完整 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通過對照表找到答案 匯報討論結果 學生舉生活中的實例 如乒乓球團體比賽等通過講故事,使學生體會對策論在實際生活中應用。 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使學生體會對策論在生活中的應用。1、兩人輪流報數,每次只能報1或2,把兩人報的所有數加起來,誰報數后和是10,誰就獲勝。 想一想:如果讓你先報數,為了確保獲勝,你第一次應該報幾?接下來應該怎么報? 說明游戲規則 2、兩人輪流報數,必須報不大于5的自然數,把兩人報的數依次加起來,誰報數后和是100,誰獲勝。:如果讓你先報數,為了獲勝,你第一次報幾?以后怎么報? 四、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寫一篇數學日記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結果 同桌兩人一組來玩這個游戲。小組內討論問題,匯報交流 學玩游戲 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用到的數字編碼,體會編碼編排的特點。
2.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觀察比較的能力。并通過給自己編身份證,學生親身感受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
3.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關系,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和意識。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初步學會表達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及結果。
教學重點:
了解身份證編碼,體會編碼編排的特點,學會編碼。
教學難點:
怎樣科學合理地編碼。
教學準備:
相關課件及收集有關數字與編碼的生活實例,學生課前調查了解自己父母或爺爺奶奶等人的身份證號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先板書 “1”,問學生:表示什么?(匯報)
緊接著,教師在1的左邊板書數字1,右邊板書數字9得到119。
問:這回又表示什么?(匯報:一百一十九……)
還表示什么?如果你發現火災想報警怎么辦?(電話119)
可見,數字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
下面請同學們想一想,在生活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數字編碼?
師:看來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字編碼,那么,這小小的數字編碼里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數字編碼。
(板書:數字與編碼)
二、探索學習
1、同學們,課前老師請大家收集爸爸、媽媽或家人的身份證,大家都準備了嗎?舉起來給我看看。嗯,真不錯!
2、有誰知道身份證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
(登記、貸款、存錢、住店、出國…)
同學們了解的很多,身份證在我們的生活中的確很重要,它是我國目前唯一的法定個人身份證件,我們要告訴家長一定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絕對不要隨便借給他人使用。
3、下面誰能說一說你手中的身份證號碼是多少?
(匯報)
4、引導: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你手中的身份證號碼,從身份證號碼中你們能獲得哪些信息呢?
(組內交流、匯報)
5、老師揭示身份證編碼的秘密:
身份證有15位(舊)和18位(新)之分,
新增加的在第7、8、18位上。
前兩位表示省、自治區、直轄市。
第3、4位表示所在的城市,
第5、6位表示所在的縣(區)。
第7—14(或7—12)位表示出生年月日。
出生年月日后面的兩位表示所在地派出所的代碼,
第17(或15)位表示性別,一般男單女雙,
新身份證第18位表示校驗碼,也有的說是個人信息碼。一般隨計算機產生,用來檢驗身份證的正確性,有時也用x表示,
三、鞏固練習
1、老師出示身份證號碼
引導:你能知道老師的哪些信息?
2、練習:
“小馬虎”在課前收集了爺爺、奶奶、爸爸和媽媽四個人的身份證號碼,但是不記得這四個號碼分別是誰的了,你們能幫幫他嗎?
370323 197XX3 0857 370323 19371006 0845
370323 19360912 0838 370323 19730526 0826
3、同學們了解了身份證號碼的設計方法,你想不想也給自己編一個身份證號碼呢?請大家動手試一試吧。
師指導:地址碼、順序碼是隨辦證地點的改變而改變的生日碼是永遠不變的。在編碼中你認為不能確定的數字可以用x表示
(學生設計身份證號、組內交流、最后與戶口本上自己的編碼對照)
四、課堂總結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10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的“數學廣角”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一個單元。這個單元的學習內容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從優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的方案,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標準》中指出:當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很容易找到,而且會找到解決問題的不同的策略,這里的關鍵是讓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雖然學生非常感興趣,但是難度較大。所以我選擇了將學生熟悉的怎樣沏茶的過程和媽媽怎樣為客人烙餅所利用的時間最短用一個故事貫穿起來,這些例子都是學生比較熟悉的事情,在這方面的教材處理上比較貼近學生實際,研究起來就顯得較為主動。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與研究,擺一擺、說一說等活動形式,使學生真正懂得畫流程圖的重要性,掌握畫流程圖的方法,并能用正確的畫流程圖的方法畫圖表示活動方案,從而明白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能同時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時間就越少”的道理。
從開始的導入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方法:“提出設想——驗證設想——得出結論”來明確指導學生學習研究的方法。在教學中讓學生能有條理的進行研究。數學廣角的教學本身就是讓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這點在我的課上應該是體現了。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出發,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推理,交流等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選擇最優化方安。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初步體會數學方法的應用價值,初步體會優化思想。
2、烙餅的教學過程體現了從實踐操作到探索結果,從直觀的實驗到抽象的思維,再到深入探索發現規律并運用規律來解決問題的過程。
3、立足于教材,但又發展了教材。
需要改進的方面:
1、要給予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時間。交流時,要讓學生更清楚的知道發言同學的觀點產生的原因。
2、發現規律的過程還可以花更長的時間,讓學生再多烙餅,更清楚的明白單數的餅和雙數的餅的不同烙法。
3、教師的語言還可以簡練些。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11
下面是關于《數學廣角》說課稿范文,歡迎參考!
一、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第六冊、第九單元、數學廣角中的第一課時。《數學廣角》是我們新教材中新增設的一個內容,它主要是介紹和滲透一些數學思想方法,涉及的重疊問題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知識。在本節課前,學生雖然已經學習過分類的思想方法,但集合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針對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在這里只是讓學生通過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題材去初步體會集合思想,為后繼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學生只要能夠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就可以了,綜上分析,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中感受到交集的含義。能借助直觀圖,體驗利用韋恩圖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通過小組整理圖表的活動,啟發學生對交集部分的理解,培養學生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評價說理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生活情景的課堂再現,讓學生在探究、應用知識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利用交集的含義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用圖示的方式感受到交集部分。
為了有效的達到教學目標我在教學中,設計了以下教學策略
四、教學策略:
1.關注數學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
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集合問題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必須通過學生的生活世界.讓抽象的問題生活化,教學中通過擺、畫、移動、整理等過程得出韋恩圖,發現圖形表示的優越性,又讓學生經歷現場的調查并以圖形表示出來,最后運用語言、圖表來表現,是對集合知識高度理解與綜合應用的體現。整個認知過程是問題不斷解決,認識不斷清晰,知識不斷建構的過程。
2、突出數學學習方式的綜合運用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調查感知。
在課前通過合理有效的談話,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教學營造了輕松和諧的氛圍。首先調查學生喜歡游泳和足球兩項運動的情況,又引導學生用“喜歡”、“只喜歡”和“既喜歡……又喜歡”來介紹自己,提醒學生用準確的語言來表達,為本課的難點突破埋下伏筆.使學生初步感受重復,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外殼。當學生的興趣被調動之后,水到渠成的引出課題。
2、設問質疑。引發沖突
一切學習源于對知識的渴求,只有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才能達到教育的最理想效果。上課伊始出現森林運動會小動物參加籃球賽、足球賽的情況表,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設問質疑,讓學生發現表格之混亂,使學生的思維世界中出現碰撞,便產生了求知的火花,從而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領悟問題存在的根源——重復。
3、小組合作,整理表格
當學生產生認知沖突后,及時的提出修改表格的三點要求:怎樣排才能一眼看出有幾種動物?讓學生分組合作進行整理,在合作的過程中相機進行指導。當學生整理出簡潔明了的表格后,再巧妙地引出韋恩圖,接著利用課件演示每一部分的意義,讓學生用語言表述圖意使本節課的難點悄然解決。
接著根據學生觀察韋恩圖得出的信息,引導學生從圖的形式轉化成算式的形式,從而解決了“初步學會利用交集的含義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一重點。
然后組織學生一步步創造出韋恩圖即集合圖,再比較圖與表,突出韋恩圖的價值,從而肯定學生的科學創造過程。整個環節完全是讓學生經歷自己創造韋恩圖的過程,學生在快樂的合作探究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因此學生主動地打開了數學王國的大門。同時,通過一道追加習題,強化新知。進一步感受交集的含義。
4、實踐運用,發展新知
讓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這是新課改下很流行的話語。作為一節新授課的尾聲部分——實踐運用,應該促進學生發展,因此,在練習中我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1、讀圖訓練,強化新知。2、完成教材中設計的習題,加深對集合的認識和計算方法的掌握。3、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空間,當場調查爸爸吸煙喝酒的情況,讓學生自主探索自己設計出集合圖,在內化提升的過程中進行健康教育。充分地利用韋恩圖,讓他們明白韋恩圖在平時生活中也是非常有用
習題的設計在有層次、有梯度、有價值的前提下,既,培養學生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評價說理能力。又讓學生在探究、應用知識中體驗了數學的價值。
數學課不僅是讓學生學數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欣賞數學、體驗數學的神奇價值,從欣賞和體驗中去感悟數學道理、培養數學素養。本節課學生在四個活動的參與中,真正的作到了自主探索、不斷創造,體驗到了數學學習的快樂與成功。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第五冊教材112頁例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動手操作等活動,找出簡單事物的組合數。
2培養學生有順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具、學具的準備:課件,衣服卡片,數字的抽拉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十.一”國慶節快到了,學校要放七天假,你們高興嗎?我們打扮的漂漂亮亮到游樂大世界去玩,你們愿意嗎?老師拿來了一件上衣和三件下衣,看看這件上衣和哪件下衣搭配最漂亮?
生匯報搭配方法。
師:同學們的建議都不錯。那我這一件上衣和三件下衣能有幾種不同的穿法呢?
生:有三種。
師:現在我有兩件上衣,用這兩件上衣分別和三件下衣搭配又有幾種不同的穿法呢?生猜測
二、自主合作
師:到底有幾種呢?如果你覺得直接想象有困難的話,可以借助手中的學具擺一擺。老師為每組同學都提供了一套學具和一張圖式記錄卡,在擺的過程中要求做到一件上衣和一件下衣進行搭配,看看一共有幾種穿法,并把結果記錄下來。
看哪組同學合作完成的又快又好,就會得到我們的團結合作星
生分組合作學習。
生匯報:研究了幾種穿法?用什么方法來記錄的?各組派代表到實驗投影前演示。
師:你認為哪組用的連線方法比較好?為什么?
生評議,用連線的方法好。
師演示小結:我們再把這一組的連線情況看一下,先確定一件上衣,將這件上衣與三件不同的下衣進行搭配連線,然后再用另一件上衣與這三件不同的下衣進行搭配連線,也可以將這兩個連線圖合并起來就可得出和我們圖式記錄一樣的連線圖。這樣有順序的連線就可以保證不重復不遺漏。(給獲勝的小組發獎)
拓展延伸:
1、師:大家已經用連線搭配的方法解決了穿衣的問題,那么我們就用這種方法搭配一下我們的營養早餐吧!
(出示課件)都有什么好吃的!
師:這么多好吃的,可數學廣角的小精靈卻告訴我們只能一種飲料和一種點心搭配。請同學們用連線的方法設計一下共有幾種不同的吃法?
生獨立完成,匯報。
師:你認為在剛才的匯報中誰說的好(獎勵一顆智慧星)
2、師:解決了穿衣、吃飯的問題,我們開始出發吧。一路歡歌笑語來到了游樂大世界,游樂大世界門上的一把密碼鎖擋住了我們的去路,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只有打開這把密碼鎖,才能進入。我們看看這把密碼鎖,密碼是一個兩位數,左邊是1、2、3 右邊是4、5、6最多試幾次才能把密碼鎖打開。
拿出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密碼鎖,看哪組最先打開密碼鎖進入到游樂大世界,想一想怎樣才能做到不重復不漏數?
小組討論,匯報
師:雖然試的方法不同,但都是最多試了9次
師:請最快的小組打開密碼門。
3、師:咱們班的同學真是太聰明了,這么快就把密碼鎖解開了,我們趕快進入游樂大世界吧,看看游樂大世界都有什么?
(1)、從兒童樂園到百鳥園有幾種走法?
(2)、從百鳥園到猴山有幾種走法?
(3)、從兒童樂園經過百鳥園到猴山有幾種走法呢?
小組討論匯報, 師演示連線
4、師:短短的四十分鐘就要過去了,你們的聰明好學,團結協作,給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師想和每個小組的四名同學分別照張像,老師和每個小組照幾張?你們的班主任也想和每個小組的4名同學分別照張相我們兩人和每個小組共照幾張呢?
生獨立思考后回答。
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想對大家說些什么?
只要大家留心觀察,就能用我們今天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希望課后同學們去找一找,然后和你的同學交流一下。
課后反思:
一、選取孩子們熟悉的生活情景及感興趣的游戲活動作為教學素。
本節課情景的創設和內容的安排,都是學生身邊的事例和一些生動有趣的活動。從國慶節帶孩子們到游樂大世界去玩,引出選擇穿衣服——吃早餐——打開密碼鎖——進入游樂大世界等一系列活動,讓孩子們從穿衣,吃飯這些日常生活中尋找出簡單事物的組合數,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提高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在教學例1時,拿出衣服卡片,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搭配出不同穿法。在“打開密碼鎖”這一環節時讓學生動手去擺數字的抽拉片,找到解開密碼的方法。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體會出只有按一定的順序,才能保證不重復,不遺漏。
三、注重合作學習探究。
學生主動參與數學過程,自主探究是學好數學的關鍵。在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的過程中,采用羅列、連線等多種方式,并從中選擇出最佳方法,讓學生體驗到成功合作的喜悅。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1、使學生會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2、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集合的思想。3、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使學生會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難點: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集合的思想。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引入新課
1、 出示圖片
師:同學們,今天沈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個朋友,你們看他們是誰?(出示圖片)
師:這兩個你們喜歡嗎?那你們喜歡誰呢?(先讓學生說一說)
師:這樣吧,我們調查一下,如果你喜歡松鼠的就用水彩筆把你的姓名寫在紅色紙片上,如果你喜歡熊的,就把你的姓名寫在綠色紙片上,如果你兩個都喜歡,你可以在兩張上都寫上你的姓名。
師:寫好了嗎?
師:為了方便,我們調查一個組好不好,請第二組的同學把你寫的貼到黑板上相應的位置。如果你兩個都喜歡的話,可以把你的兩個姓名分別貼到他們的下面。
2、 學生上來貼圖
3、 觀察黑板上貼的情況,問:你發現了什么呢?
師:請同學們觀察黑板,你發現了什么呢?
讓學生說說
師:那么,喜歡ZIP和ZOOM的一共有多少人呢?
學生說(可能有人說12人也可能有人說其他的數)
二、探究:
1、 四人小組合作,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喜歡ZIP和喜歡ZOOM的人數。
師:那么,到底有多少人呢?(如果還有意見,就讓一個學生站起來,給全班同學數數,看看到底有多少人?確定12人。)
師:那么,實際是12人,可是計算出來是其他的呢?原因在哪里?
生回答
師:哪些同學重復計算了,誰上來給大家找一找?
請學生上來找出重復的人數,(師:貼哪里?)學生貼
師:重復的有6人,算了兩次,而實際應該算一次,所以我把他重疊起來。(教師說著把這6人的紙片重疊起來)
師:剛剛,我們把他分成兩類這樣貼,很容易出錯,那同學們想一想我們能不能用一些圖、表或者自己喜歡的其他方式,把這份名單再整理一下,使我們清楚地看出喜歡ZIP的有哪些人?喜歡ZOOM的有哪些人?兩樣都喜歡的有哪些人?能不能?
生能
師:那這樣吧,我們四人小組合作,合作之前給大家幾點合作建議:
出示合作建議:
(1)四人小組討論:說說打算用怎樣的圖或表來表示?
(2)四人小組動手在紙上畫出方案。
2、展示并介紹方案
師:通過小組同學的努力,我發現我們的同學都已經有了方案,那哪個小組的同學來展示一下你們的成果呢?注意,展示的時候說說你是怎樣設計的?
(1) 請學生上來展示成果,并介紹方案。
(2) 重點介紹集合圈圖
3、看著集合圈計算總人數。
師:那么,現在你知道喜歡ZIP和ZOOM的同學一共有多少人嗎?生報一遍
三、鞏固練習:
1、把下面的動物的序號填在合適的位置。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喜歡什么動物呢?(讓學生說幾個)那他是怎樣行動的呢?那么,這些動物是怎樣行動的呢?(課件出示)請你按照他們的行動方式把他們的序號填在相應的集合圈里。
師:先請同學們說說怎樣填,既快又不會錯?
讓學生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師:那你是怎樣填的呢?問:這部分表示什么?這部分表示什么?這個大圈表示什么?這個大圈表示什么?
2、 計算三(1)班加語文和數學課外興趣小組的人數。
師:剛剛我們了解了同學們喜歡動物的情況,下面,我們走進三一班去了解以下他們參加興趣小組的情況,請看這里。
(1) 出示名單
(2) 根據表格畫出集合圖
師:先請你根據這表格,畫出集合圖。
先讓學生畫出集合圖。
教師邊巡視邊說:怎樣畫既快又對?
(3) 展示集合圖:
(4) 放手讓學生計算人數
(5) 匯報,說說為什么這樣計算。
3、讓學生舉一些生活中這樣的例子。
師:其實在我們平常生活中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你們可以舉例說一說嗎?
4、我家招待客人,這些客人喜歡吃糖果的有4人,喜歡吃花生的有6人,喜歡吃花生又喜歡吃糖果的有2人,那么我應該準備花生多一點還是準備糖果多一點?
(1)說說應該準備什么多一點。
(2)提高:計算我家到底來了幾個客人。
四、總結: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什么?你覺得自己學得怎樣?
反思:
《數學廣角》是我們新教材中新增設的一個內容,在老教材中沒有出現過,它主要是介紹和滲透一些數學思想方法,那么如何使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能夠接受、理解和掌握這些看似高深莫測的“數學思想方法”,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所以在本節課中,我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嘗試:
一、精心安排學生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本課時是學習集合思想方法,通過學習集合圖的畫法去接觸、了解集合的意義,并用多種方法來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如果給學生講解集合的意義、集合的表示法、什么叫交集、并集、集合的元素等抽象的概念,學生真是霧里看書“朦朦朧朧”。數學的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我精心設計了幾個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集合的意義、集合的圖示法,并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例如:上課開始時,我精心設計了一個關于對松鼠和熊喜歡的調查活動,接著用這個話題組織了一次分類圖示法探討活動。然后進行了對動物活動方式和三(1)班參加語文和數學興趣活動的調查活動,最后安排了幫老師解決應該準備什么多一點的實際問題。在一節課里組織三次活動,每次活動目的明確,層層深入,解決方法得當。第一次活動目的是創設情境,引入課題;第二次活動目的是認識集合,正確畫圖;第三次活動目的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活動完了,學生學意未盡,還提出了一些問題要求研究解決。學生興趣來了,一切問題就好解決。
二、創設問題辨析機會,培養探究能力。
精心安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積極思考、提問爭論,為學生創造問題辨析的機會,在辨析中思維碰撞、產生矛盾、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促進提高。在教學開始,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上設計問題情境,形成學生的認知沖突,內心處于一種“平衡——不平衡——探究發現——解決問題——新的平衡”的學習過程。本節課以“喜歡熊和喜歡松鼠的同學一共有多少人”這一問題,讓學生自己提問,解答,當學生解答這一問題出現分歧時,再引導學生,借助一種圖、表來幫助解決這一問題。生設計各種圖表示喜歡動物的集中情況時,每一個圖學生都想到一些新問題,都會去評價別人的成果,提高大家的欣賞力、辨析力。尤其是對知識的重難點,在辨析中很好地解決了。活動就讓學生動手做、開口講,學生經歷知識發生、形成的全過程,自主學習、自悟領會對知識的掌握不再是死記硬背,從個方面來看,這樣做能真正地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水平和能力。
三、密切結合生活實際,增強解題意識。
數學來自生活,數學思想方法是在愛解決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來的,真正高明的大師,就是把高深的理論和知識,用最通俗的方法和語言告訴別人,使別人很容易接受。對于小學三年級學生講集合論,的辦法就是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已有的經驗來學習、解決。本課題創設了很多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模擬的生活中悟出道理,總結方法。例如:一上課老師就讓學生從喜歡熊和松鼠談論起,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不知不覺地研究了很多問題,總結出集合圖的正確畫法和使用方法,學生很快地聯想到周圍生活中很多事情與今天學生內容之間的關系,學生體會到數學并不枯燥無味、遠離生活。培養學生善于把數學與生活關連起來,善于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本節課在練習安排上,我選擇了有關動物——這一學生喜歡的題材。通過看動物電影時出現的重疊數學問題的解答,動物園入住動物的總數的解答,讓學生通過多層次聯系,進一步學會用集合的數學思想,解答這異類數學問題。在本節課最后,我還安排了讓同學們舉一 舉生活中這樣的例子,然后引出一個“我家請客應該準備糖果多一點還是準備花生多一點”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并用本節課的知識解決這個問題。順便讓學生計算我家一共請多少人,作為本節課的提高題。
總之,數學源于生活,又反過來服務于生活,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是數學學科的根本目標。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14
教材說明
本堂課是在學生二年級上冊中,已經接觸了一點排列與組合知識,學生通過觀察、猜測以及實驗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如用兩個數字卡片組成兩位數的排列數,三個小朋友兩兩握手的組合數等這些知識的基礎上再進行教學的。《標準》中指出:“重要的數學概念與數學思想宜逐步深入。”本套教材注重體現這一要求,在三年級上冊教材中繼續學習排列與組合的內容。本冊教材就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與二年級上冊教材相比,本冊教材的內容更加系統和全面,分別介紹了排列以及組合。教材重在向學生滲透這些數學思想,并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這也是《標準》中提出的要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例1通過探討衣服和褲子的不同搭配,找出不同穿法的組合數。上下裝搭配的每種穿法需要兩步來確定,一步是上裝的選擇,一步是下裝的選擇,一件上裝搭配一件下裝就是一種穿法。例1給出了兩件上裝和三件下裝,由小精靈提出問題: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穿法?學生可以動手擺一擺,并通過連線來記錄不同的穿法,然后在小組中交流連線的體會:怎樣連線比較清楚,而且可以保證不重復不遺漏。教材在這里給出兩種連線方法:一種是每件上裝跟不同的下裝搭配起來,這樣就有兩個連線圖,另一種是將第一種連線中的兩個圖合并起來的綜合連線。例1下面的“做一做”,通過兩張可移動的數字卡片擺出不同的兩位數,這里的兩位數需由十位數字和個位數字兩步來確定,讓學生動手自己來完成。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2.使學生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并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教學重點:掌握求簡單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發現和應用規律,做到不重復也不遺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教案設計思路
我在設計本節課時,主要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一是導入揭題,二是創設情景、探究新知,三是解決問題、運用新知,四是知識的拓展和延伸。
在導入中我讓學生觀察感知換了一件上裝,下裝不換是兩種不同的搭配,起到了復習舊知自然的揭示課題的作用。
在探究新知這個環節中我主要是放手讓學生去動手操作,因為三年級的學生在二年級已經接觸了一點排列與組合知識,學生通過觀察、猜測以及實驗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如用兩個數字卡片組成兩位數的排列數,三個小朋友兩兩握手的組合數等。但是在學生的每一步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要求是明確的,而不是讓學生放任自流,讓學生有目的的進行操作活動,比如在幫紅紅解決有幾種搭配方法時,要求學生做到兩點:1、獨立思考怎樣擺才能不重復又不遺漏2、一邊擺一邊在練習紙上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學生能夠有順序地思考問題,并把自己的思考方法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學生整體地認識新知,養成獨立思考問題的好習慣。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進行小組交流,并且布置了小組合作的目的,讓小組合作不流于形式,真正發揮其合作功能,起到交流并優化方法的作用。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再到全班匯報方法,給學生充分地建構新知的時間,用已有的知識去同化新知,并讓學生嘗到了探究新知的成功喜悅。在這個環節中,我還設計了兩道教材中編排的“做一做”和后面書本第115頁的練習二十五的早餐搭配。因為這三道都是屬于同一個層次的知識面,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發現方法并將方法提升,讓學生觀察得出,解決這樣的問題時,還可以用算的方法來解決,初步滲透可以用乘法來算的思想。為生活中解決問題帶來方便。
在第三個“解決問題、運用新知”環節中我設計了“從兒童樂園經過百鳥園到猴山有多少條路線?”和已經知道“從猴山經過金魚塘到出口有8條路線,猴山到金魚塘有2條路線,”要小朋友求“從金魚塘到出口有幾條路線?,前面一道是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后面是一道逆向思維的問題,目的在于讓學生能夠活用所學的新知,而且能夠反過來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
在知識的延伸和拓展中設計了一道開放題“每一位小朋友跟每一位老師合了影,總共合了8張,你能猜一猜有多少位小朋友和老師呢?”讓學生用本堂課所學的知識來把可能會出現的幾種情況羅列出來,并說明原因。
我的反思:
(一) 從我的實際教學下來,我覺得在本堂課中以下幾個方面我還是處理得比較好的: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創設形象生動、親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景,將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本節課通過創設“紅紅參加學校組織的游園活動這一情境”,激發了學生幫助紅紅解決問題的探究欲望。又如通過創設“衣服的穿法、早餐搭配、數字游戲”等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似的情境,喚起了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興趣。
2、注意讓小組合作學習從形式走向實質。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特別提倡的學習方式,如何使合作學習具有實效性?本節課設計時,注意精選合作的時機與形式,在教學關鍵點、重難點時,適應地組織了同桌或四人小組的合作探究。在學生合作探究前,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合作探究中,保證了合作學習的時間,并深入小組中恰當地給予指導。合作探究后,教師還能夠及時、正確的評價。教師從實際的學習效果出發,考慮如何組織合作學習,有利于調動廣大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防止合作學習走過場。
3、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感悟新知。
本節課教師通過組織學生參與“擺一擺,連一連,寫一寫,畫一畫”等教學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協調合作,感悟了新知,發展了數感,體驗了成功,獲取了數學活動經驗,真正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4、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當然在自己覺得滿意的同時也是存在的不足之處的,如果以后我再上這個內容的話,我會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在教學例1的時候,雖然我是有意識地強調了先確定上衣或先確定下裝,但是還沒有很好地讓學生建立起這個有序地思考過程,所以在后面點心搭配的時候,我馬上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思路,強調讓學生做到按一定順序進行搭配,彌補了剛才的欠缺。
2、教學內容缺乏一定的層次性。為什么會這樣說呢?因為例題是兩件上衣對三件下裝,而在緊接下來的練習中又出現了兩中飲料和三種點心,沒有能夠把它提高一個層次,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再增加一種點心或飲料的話這樣就會更好。
3、在運用新知、解決問題中,讓學生算一算從金魚塘到出口,這道題的難度提高了比較大,前面都是順向思維,而到這里卻要逆向來思考問題,所以關鍵是要在前面有一個很好的鋪墊基礎,在這里學生好象感到有點困難,因為學生的基礎不是非常好,所以在以后要學會根據學生的實際來隨機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案。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15
基于多媒體網絡技術下的“問題—探究”教學模式正是借助多媒體網絡資源,給學生呈現出各種各樣的主題任務來驅動教學;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信息處理任務的驅動下展開學習活動,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烙餅”是一節滲透統籌優化思想的數學課,它通過簡單的優化問題滲透簡單的優化思想。在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中,我以“烙餅”為主題,以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為主線,圍繞怎樣烙餅,才能盡快吃上餅?展開教學,設計了烙1張、2張、3張----單張,雙張餅的探究過程。以烙3張餅作為教學突破點,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佳方案的意識,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利用手中小圓片代替餅,經歷了從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發現數學規律——建構數學模型的過程,整節課根據不同的教學環節我滲透了以下理念:
1、解放學生的手,讓學生操作實踐
《課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如,課前我讓學生明確要求以圓形紙片替代餅,與家人或小伙伴進行烙餅活動。這一環節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生成過程中來,在操作中感知,在實踐中升華。并且,這一環節,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原有的知識出發,創設了生動,現實的情境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時時為我們生活服務,從而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
2、解放學生口,讓學生暢所欲言。
上課了,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展示、再全班交流,這一環節實現了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它既是生生之間的互動也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水嘗水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通過相互交流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知體系,形成條理化,規律化的知識結構。
3、解放學生的頭腦,鼓勵學生想象、創新。
愛因斯坦說“比宇宙更遼闊的是什么?是相象力。”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解放學生的頭腦,讓他們敢于向老師、向書本、向權威質疑挑戰,鼓勵他們標新立異,肯定他們的想象,例如本節課有位學生提出:“如果一次能烙3張餅、4張餅或更多的餅呢?”我鼓勵說:這個問題提的真好!請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研究一下它有什么規律吧。
4、給孩子一個發展的課堂
數學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結果,更重要的是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它不僅僅是承載數學知識的地方,它更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場所,教師只有不斷加強學習,不斷提升專業技能,才能給學生一個創新的課堂,一個發展的課堂。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16
1.例1。
本例首先通過統計表的方式列出參加語文小組和數學小組的學生名單,通過統計表可以看出:參加語文小組的有8人,參加數學小組的有9人。但實際上參加這兩個課外小組的總人數卻不是17人,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這時,教材利用直觀圖把這兩個課外小組的關系直觀地表示出來。從圖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有3名學生同時屬于這兩個小組,所以計算總人數時只能計算一次。
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根據統計表說出兩個課外小組各有多少人,再說出三(1)班共有多少人參加了這兩個課外小組。在求總人數時,學生既可以直接點數,也可以進行計算。讓學生通過討論發現:統計表中的前三位學生既參加了語文小組又參加了數學小組,所以是重復的,在計算總人數時只能計算一次。接下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圖示的方法表示這兩個課外小組的人員組成情況。由于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這種直觀圖,所以教師可以先出示一個空白圖,讓學生在不同位置填上相應的學生姓名。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先分別出示兩個課外小組的集合圈,再把兩個集合圈進行合并。接下來,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圖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義,如中間部分表示同時參加兩個小組的同學,左側是只參加語文小組而不參加數學小組的學生,右側是只參加數學小組而不參加語文小組的學生。最后,再讓學生列式求出參加語文小組和數學小組的共有多少人。
2.例2。
本例利用天平的原理,使學生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為以后學習簡單的代數知識做準備。當天平平衡時,左右兩邊的物體同樣重。所以,從第一個圖中可以看出,一個西瓜重4千克,從第二個圖中可以看出,四個蘋果重1千克,讓學生思考一個西瓜和多少個蘋果同樣重。在這里還不能直接運用等量代換,需要學生首先考慮:一個西瓜和4千克砝碼同樣重,4千克砝碼和多少個蘋果同樣重呢?引導學生想出如果第二個圖中天平的右邊變成原來的4倍,左邊也要變成原來的4倍(即16個蘋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所以一個西瓜和16個蘋果同樣重。
下面的“做一做”,利用三種小動物在蹺蹺板上保持平衡的情境進一步鞏固等量代換思想的具體應用。
教學本例之前,首先應該向學生說明:在本例中,我們假設每個西瓜同樣重,每個蘋果同樣重。接下來,讓學生觀察前兩個圖并思考:天平保持平衡說明什么?一個西瓜和幾個蘋果同樣重?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學生自己解決有困難,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提示:從第一個圖中知道一個西瓜重4千克,如果能知道多少個蘋果也重4千克,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教學時,如果學生抽象地想像有困難,可以充分利用學具、多媒體軟件等教學輔助手段,用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如用圓片代表西瓜,用小方塊代表砝碼,用三角形片代表蘋果,通過擺學具,可以比較容易地找出相互之間的等量關系。
做下面的“做一做”時,要求2頭牛和多少頭羊同樣重,首先要知道2頭牛和多少頭豬同樣重,再利用豬和羊的質量關系進行等量代換。
3.關于練習二十四中一些習題的說明和建議。
第1題,首先要求學生根據動物的不同屬性“會游泳的”和“會飛的”把它們進行分類,學生在分類的時候,可能不能一下子把既能游泳又能飛的放到中間位置,要引導學生明確兩個圓圈相交的部分表示什么,再進行適當的調整。
第2題,可以引導學生先把兩天進的貨中重復的部分找出來,然后直接點數,或用加減法進行計算。
第3題,如果學生抽象地想像有困難,可以讓學生先用學具擺一擺。等學生用直觀的方式解決了問題以后,再嘗試抽象地推導一下。
第4題,是等量代換思想的一種變式練習。直接比較1只雞和1只鴨誰重比較困難,可以轉化為2只雞和2只鴨,或4只雞和4只鴨比較。
第5題,是比較抽象的等量代換練習,實際上是二元、三元一次方程組的一種直觀表示法。第1小題,把第一個等式中的△用□+□+□替代,就變成了□+□+□+□=240,所以□=60,而△=□+□+□,所以△等于180。第2小題,直接用等量代換的方法來解決比較困難,可以先把三個等式的左邊相加,右邊相加,可得到2×(○+△+□)=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換,依次求出○、△、□的值。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17
教師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樣運用教材,引導學生搞 好學習,這是教法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數學廣角》說課稿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數學廣角》說課稿
教材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第七冊第七單元113頁“數學廣角”第二課時例2。
教材分析:
這節課主要是通過一些簡單的優化問題向學生滲透優化思想,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學習優化問題就是為了讓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并且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數學的價值,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優化問題這個內容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知識,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因此設計本節課時,我把教學內容變為源于學生切身生活體驗的,適合學生思考、探究,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探究精神,促進學生發展的信息資源。《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當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因此我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的:
1、知識目標:讓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2、能力目標: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驗獲取成功的樂趣,逐漸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從優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化方案。
教法與學法選擇:
在教學方法上,為了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理解優化思想,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遵照《課標》的要求和學生學習數學的實際,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雙向互動教學的作用,通過課件的情境演示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動手操作,互相交流,最后找出最優方案的方式組織教學。
在學法方面,《課標》指出,學生應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設計過程中,為了進一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的產生和應用,感受生活數學和數學生活,因而我設計了一系列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的教學活動,在這些教學活動中,著重以引導學生運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兩種學習方式交替學習,讓他們真正以課堂主體的身份參與全程。
教學程序:
教學環節
教學程序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引趣導入。
上課開始,我用課件出示“小精靈”來到課堂和同學們一起上課的場景
(課件配音)同學們,你們好!我是小精靈,我想加入你們的數學廣角,歡迎嗎?我給同學們帶來了幾個問題,大家有信心解決嗎?第一個問題是誰能用一邊 一邊說一句話?
出示:一邊 一邊
板書:數學廣角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的至關重要條件。他們感興趣的就會很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反之他們則會不予理睬。本節課中,我以學生喜歡的卡通人物小精靈為主線,讓同學們用“一邊…一邊…”說話,學生可能會說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一邊唱歌一邊跳舞,一邊走路一邊看書等等。我結合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分析理解,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時完成的,合理安排可以節省時間。這樣的引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為新課的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教師不是學生學習的指揮者,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伙伴,為了充分發揮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與學生共同探索,共同研究,與學生一起構建問題。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學”,在解決問題中“悟”。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表現意識,使學生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維也更加活躍。因此,我設計了“生病問題” “沏茶問題” “做飯問題”等一系列的生活問題的活動,在一項項的活動中把合理安排時間的思想方法滲透給學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知從多種 方案中形成最優化方案的意識。
1、生病問題,感知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1)設計解決問題的策略
出示:找杯子倒水1分鐘 等水變溫6分鐘 找感冒藥1分鐘 量體溫5分鐘
讓生安排時間,發現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2)感知尋找最優化方案的方法
先讓生自由說說是怎樣安排的。
(讓生評價這些方法中有沒有不太合理的。3引導學生用畫箭頭的方法把吃藥的過程用流程圖畫出來。展示最合理的方案
我把教材的安排稍做改動,設計了學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小精靈的好朋友小紅生病了,想吃完藥趕快休息這一情境,讓學生幫忙設計吃藥要多少時間。 因為學生對生活中生病的情景是非常熟悉的,并且他們很愿意給小精靈提供幫助,也會很快找到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我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向學生出示了吃藥的有關程序讓學生設計方案,再通過想一想,說一說,評一評,畫一畫四個活動來得出最優策略,完成學
習任務的。最后讓學生在所有的設計方案指出其中不合理的方案,并說明理由,讓學生在尋找最優化方案過程中,既掌握了解決問題最合理的時間安排,也對他們進行了珍惜時間,合理運用時間的教育,使得情感教育與知識技能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2沏茶問題,進一步感知尋找最優化方案
(課件出示例2圖)
(1)讓學生仔細看圖,理解情境圖意,引出小精靈的問題
(2)組織學生討論: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每件事大概需要多長時間?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時做?學生討論交流后,再出示教材中給出的圖例。
(3)組內交流,設計方案,并用流程圖表示出來。
(4)小組匯報結果
(5)讓學生比較同學們設計的方案,看看每一種方案中,沏茶的順序對不對,所需的時間各是多少。從中選出最佳的方案。
《沏茶問題》也就是例2,我設計用小精靈講故事《我當優秀的小主人》的形式引入情景圖,讓學生明白要當優秀的小主人,要懂禮貌,客人來了應該讓客人盡快的喝上茶。于是我因勢利導,先讓學生討論:沏茶需要做哪些事情?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時做的?讓學生充分討論后再分組設計方案,最后通過展示,比較,評價找出最優化的方案。這樣的組織讓學生的思維有序了,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這比教師直接給予答案,更能使學生記憶深刻,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 三、層層深入,鞏固新知,突破難點。
做飯問題
課件顯示做飯工序:殺魚洗魚5分鐘燒魚10分鐘淘米2分鐘做米飯15分鐘
(1)看圖,學生獨立思考
(2)算一算要多少時間才能開飯
(3)引發爭議,交流思維過程
(4)出示方案,總結評價。
2、數學競賽
《我是設計小行家》
(1)出示炒雞蛋的工序
(2)學生獨立思考
(3)用流程圖表示出設計思路。
為了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數學是生活的需要。我設計了“做飯問題”“數學競賽”等鞏固練習。做飯問題看似簡單,但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答案:17分鐘或27分鐘,為此引起學生爭議。這時我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說出思維過程,在交流的活動中使學生明白如果是用一個爐火做飯,就要27分鐘如果有兩個爐火做飯就只要17分鐘。通過這個練習,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的知識突破了難點,又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全面思考問題的習慣。
最后我設計數學競賽《我是設計小行家》看誰能用最少的時間做好一盤味道鮮美的炒雞蛋,將活動推向高潮。我利用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把握時機,向學生提出要求:
(1)獨立完成
(2)必須畫出流程圖 (3)和同學們分享你的經驗。這樣極大的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也體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四 總結。進行自我評價
(1) 讓學生暢談學習感受
(2) 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合理安排提高效率?同學之間交流一下。(為達到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這一原則,進而深化知識,在課外作業環節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完成的作業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篇18
二年級上冊已經學過簡單的排列組合,這兒學習稍微復雜一點的排列組合。
一、教學內容
簡單的排列組合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驗證等活動,找出簡單事件的排列數或組合數。
2.培養學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三、編排特點
1.借助操作活動或學生易于理解的事例來幫助學生找出排列數或組合數。
2.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讓學生逐步建構新的知識。
衣服搭配、擺幾位數、求比賽場次等例子在二年級上冊都出現過。
3.利用直觀圖示幫助學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排列數或組合數。
四、具體編排
1.例1(簡單的組合)
(1)隱含了分步計數的原理,但這兒不要求用分步計數的方法(乘法)來求組合數。只要能用圖示的方法來求出組合數就可以了。
(2)教材上提供了兩種圖示表示法,引導學生用畫簡圖的方式來表示抽象的數學知識。實際上還有其他的方法,例如每條裙子或褲子分別可以搭配兩件上衣(分步時,可以把確定上衣作為第一步,也可以把確定裙子和褲子作為第一步),教學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至于學生用哪種方法求出來,都沒關系。但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才能不重不漏,發展學生有序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學生自己用圖示表示時,可以很開放,比如,可以用正方形表示衣服,圓形表示裙子和褲子,并分別在正方形和圓形里標上序號。實際這是發展學生用數學化的符號表示具體事件的能力的一個體現。
(4)如果學生用簡圖的方式來表示有困難,也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二年級上冊的例子或借助學具卡片擺一擺。
2.“做一做”
通過活動的方式讓學生不重不漏地把所有兩位數寫出來。
3.例2(簡單的排列)
學生已經有了拿三張數字卡片擺兩位數的經驗,擺三位數可以用類推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解決。在這兒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有序地思考,怎樣擺才能不重不漏。學生一開始可能是無規律地擺,但經過一定的觀察后,會逐漸走向有序。要讓學生經歷一個從無序到有序、從實際擺卡片到脫離卡片直接寫出這些三位數的過程。
4.“做一做”
借助學生喜愛的西游記的故事情境讓學生直觀地找出排列數。
5.例3(簡單的組合,兩兩組合)
(1)利用XX年世界杯足球賽的題材,除了教學組合知識以外,還可以適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用兩種圖示法表示兩兩組合的方式(比較簡單的兩種方式)。在教學中也要允許有的學生把所有的情況逐一羅列出來,只要他通過自己的方法探索出所有的組合數,都是應該鼓勵的。(原來教材上是有的,但由于版面的原因,送審后刪去了。)
6.練習二十五
設計豐富的情境讓學生練習,鞏固排列和組合的知識。
五、教學要求
1.要借助于操作活動幫助學生求排列數或組合數。
排列、組合是很抽象的數學知識,要用操作活動把這些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具體化。
2.注意把握教學要求。
在這兒還只是用圖示的方式把所有的排列或組合情況羅列出來(即有哪些排列或組合),不是抽象地計算一共有多少種排列數或組合數。要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求排列數、組合數。至于排列、組合等名詞,排列與組合的區別,分類計數原理、分步計數原理等,都不要求學生掌握。
實踐活動 擲一擲
一、利用的數學知識
1.組合(兩個骰子上的數字之和)
2.事件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列舉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每個骰子上可能的結果是1至6六個數,組成的和可能是2至12的所有數,不可能是1或13等數。)
3.可能性大小(組成的和是2至12中任一個數,但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
二、活動步驟
(一) 示范游戲
1.體驗確定現象與不確定現象,列舉所有可能的結果。(運用組合的知識,判斷哪些和不可能出現,哪些和可能出現。)
2.教師提出游戲規則,學生猜想結果。11個可能結果中教師選5個,學生選6個,學生錯誤地認為贏的可能性比教師大。
3.開始游戲。學生總是輸,產生認知沖突,從而引起進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小組內游戲,探索結論。
通過小組內游戲的方式,進行實驗,利用統計的方式呈現實驗的結果,初步探索教師總能贏的原因。要引導學生在實驗的結果中尋找統計學上的規律。
(三)理論驗證
通過組合的理論來驗證實驗的結果。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組合,讓學生探討每個“和”所包含的組合情況的多少與這個“和”出現的次數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