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掃路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3篇)
《天游峰的掃路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一、回顧復習,進入文本
這節課我們和作者章武一起進一步走進天游峰,走進天游峰的掃路人。
二、品讀課文,理解文本
1、默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反復品讀,說說天游峰的掃路人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2、初識老人
認識一個人,首先從什么開始?(外貌)
▲“我循聲迎了上去……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雙棕色的運動鞋,正用一把竹掃帚清掃著路面。”
(1)抓住“精瘦”體會老人辛勤勞動;抓住“褪色”體會老人的節儉,長期在外勞動造成的,風吹日曬才會褪色
(2)無論是“褪色”、“運動鞋”還是“精瘦”,都非常準確地反映出老人是掃路人這一身份。
我們繼續走近這位老人。
▲“瘦削的臉,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雙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讀了這一段,你又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相機引導學生用四字詞語概括)
(1)抓住“瘦削”“黝黑”體會老人的勤勞。
(2)抓住“慈善”體會老人的慈祥、善良。
(3)“炯炯有神”說明這位老人眼睛很亮,很有精神,很健康。
(4)指導朗讀
▲對老人的兩次外貌描寫,作者為什么要分開寫呢?放在一塊兒寫不是更省事嗎?
(那這兩次描寫的內容能不能顛倒過來呢?)
3、作者在那兒偶遇了這位老人?誰能用自己的朗讀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作者眼中的天游峰?
▲天游峰——武夷山的第一險峰。九百多級石梯,就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天游峰高、險)
(1)你想用自己的朗讀表現天游峰的什么?(指導:百多級石梯,在陽光的照射下,象一根銀絲,能看的清嗎?模模糊糊,票飄悠悠)
(2)如此高、險的天游峰,作者……好不得意。“好不得意”?
▲我抬頭望了望在暮色中頂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級,下山九百多級,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級。那層層疊疊的石階,常常使游客們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卻步,半途而返。
可是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級一級的掃上去,在一級一級掃下來……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氣。
(1)抓住“頂天立地”“上山九百多級,下山九百多級”這些詞句,體會天游峰很高。誰能把天游峰的“高”讀出來呢?
(2)從“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卻步、半途而返”這些詞語中體會游客們登山的提心吊膽,登山的累。
(3)而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級一級的掃上去,在一級一級掃下來……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啊?(不怕辛勞,熱愛工作)
是啊,因為熱愛工作……
▲既然是寫掃路人,作者為什么用了這么多語言來寫天游峰的險,寫游人登山的提心吊膽,登山的累?
4、品讀老人的豁達開朗
▲面對如此繁重的工作,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而老人卻說: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說得輕輕松松,自在悠閑。
(1)指導學生用輕輕松松,自在悠閑的語氣來讀
(2)你讀出了老人怎樣的胸懷?(引導:再大的工作量,他也不覺得累;再艱苦的生活條件,他卻怡然自樂,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豁達開朗
(3)讀出老人的豁達開朗。
▲ 還能從文中的哪里看出老人的豁達開朗?
一、“按說,我早該退休了。可我實在離不開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種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氣,而且還有花鳥作伴,我能舍得走嗎?”
(1)抓住“我能舍得走嗎?”這句話體會老人對天游峰的深情。指導朗讀。
(2)小結:老人離不開的是雪花泉的水、自己種的大米和青菜、清爽的空氣和與他作伴_自勺花鳥。在我們看來,老人的生活其實是很清苦的,但老人卻以苦為樂,舍不得離開。這也是一種豁達、開朗。
二、“30年后,我照樣請你喝茶!”
(1)讀出老人的自信和豁達開朗。
(2) 30年后,老人百歲,這是作者對老人真心的祝福。在老人的心中雖然自己已經七十多歲了,但對未來依然充滿希望,這不正是一種自信、豁達開朗嗎?
(3)…… 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伴隨我回到駐地。
笑聲——一笑而過,怎么會一直伴隨作者回到駐地呢?(老人的精神品質深深地打動了作者)
三、讀寫遷移
1、正因為老人有這種豁達開朗的心胸,他才會在這武夷山的第一險峰上風里來,雨里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辛勤勞作。正是這種平凡而又偉大的品質深深地打動了作者的心,也讓我們接受了一次難忘的心靈洗禮。我想到了這樣幾句話:知足者常樂!還有一句是一個工廠的宣傳語: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投影)我想,大家肯定也有很多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好嗎?
《天游峰的掃路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一、說教材
本單元的主題是感悟人生。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天游峰的掃路人》正是達成此目標的寶貴教材。
這篇散文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我”在登天游峰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刻畫了一位質樸而充滿自信的老人的形象,表現了我對掃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的贊美。
課文通過形象的比喻,具體的數據,側面的烘托,把天游峰的“高”與“險”表現出來,反襯掃路老人的特點。此外,還通過外貌、神態、語言、動作描寫來展現掃路老人的性格。課文語言優雅樸素,富含哲理。
二、說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如自主預習、邊讀邊畫邊批注、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但我們農村學生對天游峰險峻的特點沒有形象的了解,對掃路人的艱辛也沒有切身體驗。
三、說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結合教材特點及六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制訂了以下兩個教學目標:
(1)體會天游峰掃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因為課文中人物刻畫生動形象,作者主要通過人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來反映人物的特點,這種寫法值得借鑒,因此我把教學重點定為引導學生透過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的描寫,感受“天游峰的掃路人是一位怎樣的人”。
教學難點
六年級小學生人生經驗不足,對人的思想心態理解不深,在理解掃路老人的話時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把“品味老人話語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確定為教學難點。
四、說教法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是學生、教師、文本、編者之間對話的過程,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感受。”教學中,我結合本課特點,準備采取以讀代講的形式,通過朗讀、默讀、瀏覽、速讀等多種形式,再加上想象、課件、圖片的展示等手段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在讀中自讀自悟,加深理解和體驗,感悟老人的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特點,逐步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和探究性閱讀的能力。
五、說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結合我校“自主學習 因勢利導”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中,我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預習階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主動探究的習慣;在小組交流中引導學生學會合作與探究,培養勇于創新的精神;在展示環節以朗讀為主線貫穿讀、說、析、品、評,不知不覺讓學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學。
六、說教學流程
共由復習導入——明確任務——交流展示——整合提升——讀寫結合五個環節組成。
(一)復習導入
第一課時,學生們通過朗讀,通過學習,對天游峰的掃路人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為了讓他們溫故知新,為學習本節課做好鋪墊,所以,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么?”讓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也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知識鋪墊。并且自然過渡到明確任務環節。
(二)明確任務
這節課的學習任務是學生課前預習的內容。現在重新提出來是讓學生更清楚的認識到本節課應該完成的具體目標,它是落實教學重點的主要途徑。
(三)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分三個環節進行:自我完善——小組交流——全班展示。自我完善要求學生重新完善自己的預習任務,做好在小組中交流的準備。隨后小組交流,(這一環節是因為我們的學生由于處在農村,膽子還是比較小,也不夠自信,小組交流可以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中進行展示,通過小組中的合作,使自己的觀點更加完善,增強自信心,為全班展示打好基礎。同時,對于一些稍有難度的問題,可以在組長的帶領下通過集體探究進行解決。)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我們進行全班展示,在全班展示的過程中,我做好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力求給更多的.學生以展示的機會,并且隨機進行引導和點撥,落實教學重點。
我估計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會填出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熱情好客、樸實、健康、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等內容。對于學生的每一個觀點,只要能從文中找出句子,談出理解,并有感情地讀下來,我都引導學生對他們進行肯定與贊揚。同時有機的進行整合并落實語言文字訓練,適時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去想象天游峰的高與險;去感受天游峰的掃路人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性格;培養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落實教學重點。
如填(樂觀)的掃路人,孩子們會展示朗讀這一段話——:“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說得輕輕松松,自在悠閑。”
我適時問:“老人累嗎?”
孩子們即時答出:“累。因為他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聯系上文,天游峰有九百多級,而他每天要掃一千八百多級,怎么會不累呢?”
還有的學生會說:“不累。雖然他每天要掃一千八百多級,但他認為掃路當成是欣賞風景,充分體現了他的樂觀。”
然后,我出示天游峰高與險的句子:“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險峰。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
“我抬頭望了望在暮色中頂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級,下山九百多級,一上一下以前八百多級,那層層疊疊的石階,常常使游客們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卻步,半途而返……”
讀完后,我這樣問:“天游峰高嗎?究竟有多高?”
學生回答:“天游峰有九百多級。”
我繼續引導:“是啊,九百多級,教學樓一樓的樓梯大約有20個臺階,那么就相當于45層樓那么高。”
這時我出示天游峰的圖片,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天游峰的高與險,反襯出老人的樂觀。
而后,我再引導學生朗讀老人質樸的語言,在有感情地朗讀中,與文本、與作者、與編者發生共鳴。同時還引導學生學習作者通過語言描寫,展現人物性格特點的表達方法。
(四)整合提升
在班級展示完成以后,教學重、難點已經落實。我引導學生回顧全文,進行整合,從整體上感知天游峰的掃路人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性格特點。并引導學生把目光投向周圍,發現生活中的“掃路人”;同時,也引導學生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上,學習掃路人的自信樂觀、豁達開朗。
(五)品讀感悟 讀寫結合
新課標中指出: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假如我們滿足于課堂上的成果,那是遠遠不夠的,文章的人文性,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同樣是意猶未盡,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及學生的特點,我設計了“假如這位老人被評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請你為他寫一份頒獎詞,頒獎詞要言簡意賅,字字有力,能感動別人。”從而引導學生走出課堂,關注社會,關注生活。
以上就是我對《天游峰的掃路人》這篇課文的理解與課堂設計,不到之處敬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天游峰的掃路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訓練,理解一些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體會天游峰掃路人那種攀登不止、自強不息的精神。
教學重點:通過人物的語言感悟課文所蘊涵的深刻哲理。
教學難點:能通過朗讀,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題設疑。
1、出示:沒攀登過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過武夷山。
2、武夷山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但我們今天不是去欣賞風景,而是去見識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普通而又了不起的老人,他就是——天游峰的掃路人
3、指名讀,思考:從這句話中,可以讀懂什么?(天游峰在武夷山具有非同尋常的魅力。天游峰可以說是武夷山的象征)
二、自讀課文
1、提出一讀的要求: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
2、指明二讀要求:在讀通順的基礎上,做到流利地讀,要有一定的速度。
3、鼓勵學生三讀課文
三、檢查自讀效果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糾正讀音。
3、答疑解難。
(1)對學生提出的不懂的詞語,要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當時情境理解。
(2)對學生提出的一些涉及句意、中心思想的問題,要引導學生實實在在地去讀書,對課文語言進行充分的感知、理解,有的問題在第二課時精讀課文是解決。
4、理清課文脈絡。
(1)引導學生根據作者登天都峰的所見、所聞、所感分段。
(2)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寫武夷山天游峰的險峻,以及“我”登上頂峰時的喜悅。
第二段(第3自然段):寫“我”下了山在小溪邊散步時發現了天游峰的掃路人。
第三段(第4--12自然段):寫“我”在與掃路老人的交談中,感受到老人對生活充滿自信。
四、分段讀課文
五、教學部分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 說說“夷”、“傍”、“頗”、“瘦”這4個字是什么結構。
2、重點指導“瘦”的書寫。
2、 指導學生描紅,把這4個字寫緊湊
六、作業
1、讀一讀文中描寫老人外貌的語句,說說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2、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在括號里,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填寫。
3、(1)在一片( )中,我隱約聽見“嘩———嘩-———”的聲音,頗有節奏地從嶺下的竹叢中傳來。
(3)茶,很熱,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們倆的心靈( )了。
(3)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 )我回到住地。
5、認真誦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溫故
1、自讀課文,天游峰掃路人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2、文中哪些語句是描寫老人語言的?請你朗讀給大家聽。
二、精讀課文
1、精讀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講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險峰,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
(3)“一根銀絲”指的是什么?
(4)指導朗讀。
(5)小結。 游客
板書:天游峰:九百多級—— ——望而卻步 半途而返
2、精讀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
(2)“我”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掃路人清掃路面的聲音是那么分明。
(3)出示有關投影片:
我循聲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
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雙棕色的運動鞋,正用一把竹掃帚清掃著路面。
a、自讀這段話。
b、討論:你對老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你是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的?
c、有感情的朗讀這段話。
(4)小結。 掃上山
板書: 每天一級級————
掃下山
3、精讀第三段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感知人物形象。
(2)分角色朗讀第一層。
a、掃路人的工作累嗎?他為何講“不累”?
b、有感情朗讀。
(3)分角色朗讀第二層。
a、畫出描寫掃路人外貌、神態、語言、行動的詞句,進一步說說老人的哪些特點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b、組織讀議,啟發思考:“30年后,我照樣請你喝茶!”30年后,他們能相聚嗎?老人的話說明了什么?
c、感情朗讀。
(4)小結并板書
(掃路人:輕松自在 自信豁達)
三、 朗讀課文
四、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有感情地賞讀佳句
(1)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根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
(2)茶,很熱,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們倆的心靈溝通了。
(3)我緊緊抓住他的雙手說:“30年后,我再來看您!”
2、填空。
本文講述的一位老人已有( )歲了,他每天早晨( ),傍晚( )。他早該退 休了,可他覺得實在離不開這里:他喝的是( ),吃的是( ),呼吸的是( ),而且還有( )作伴。這是一位( )的老人,作者從內心敬佩他。
二、總結全文,朗讀課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總結課文。
本文寫了作者登天游峰的所見、所聞、所感,贊揚了掃路人那種攀登不止,自強不息的精神。
3、本文描寫天游峰的險峻有什么作用?(突出了掃路人工作的辛勞,歌頌了老人的頑強不息,對生活的自信與熱愛)
4、學習作者抓住特征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
三、教學部分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說說“套”、“鞋”、“吁”、“汗”這幾個字的間架結構。
2、“套”字書寫73時要克服兩個難點。
3、提醒學生注意“鞋”、“吁”、“汗”等字左右兩部分的比例,把字寫美觀 。
4、學生練習描紅。
13、天游峰的掃路人
天游峰 險峰
游客 望而卻步 半途而廢
掃路人 不累 掃上去 掃下來
開朗 自信
時間緊張
《天游峰的掃路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綠線中的5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朗讀訓練,理解一些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體會游峰掃路人那種攀登不止、自強不息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品讀能體會到掃路人樸實的外表、平淡的話語、爽朗的笑聲中所蘊含的攀登不止、自強不息的精神。
2、課文中寫景對人物品質的襯托作用。
教學用具:小黑板、掛圖、錄音機
教學用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1、啟發談活,揭題設疑
(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山河壯麗,許多名山風景秀麗。你能說說你曾游覽過的名山秀景嗎?游覽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
(2)看了課題“天游峰的掃路人”,你想知道些什么?天游峰的掃路人有什么特點呢?大家能從他身上受到什么啟發呢?
2、自讀課文
(1)提出讀書要求。
①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②在讀通順的基礎上注意流利,要有速度。
③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詞語和不理解的地方,并做上記號,準備質疑。
3、檢查自讀效果
(1)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2)糾正讀音。
(3)答疑解難。
①對于不懂的詞語,要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當時情境理解。
②對于涉及句意、中心的問題,要引導學生實實在在地讀書,對課文語言進行充分感知、理解。有的可以在講讀課文時解決。
(4)理清課文脈胳。
①引導學生根據作者登天游峰的所見、所聞、所感分段。
②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一(1~~2)二(3)三(4~12)
4、分段讀課文
5、教學生字,指導書寫
(1)(說說“攀、瘦、鞋、吁”這4個字是什么結構。
(2)重點指導寫好“瘦”,筆畫多,間架結構較繁復,要指導學生看清字形。
(3)指導學生描紅,把這4個字寫緊湊。
6、作業
(1)讀好課文。
(2)抄寫好生字詞。
第二課時
1、復習溫故
(1)自讀課文,天游峰掃路人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2)文中哪些語句是描寫老人語言的?請你朗讀給大家聽。
2、精讀課文
(1)精讀課文第一段。
①指名讀。
②講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險峰,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認真地讀一讀,找一找。
③出示學生找出的關于“險峰”的語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④峰這么險,作者登上天游峰的喜悅心情你能體會到嗎?試著讀一讀。
⑤小結。
(2)精讀第二段。
①指名讀。
②讀讀有關掃路人清掃地面的語句。體會“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是什么感覺。
③出示投影片。
我循聲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旁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雙棕色的運動鞋,正用一把竹掃帚清掃著路面。
a.自由讀這段話,注意加點的詞語。
b.討論:你對老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你是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的?
c.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④小結。
(3)精讀第三段。
①指名讀,感知人物形象。
②分角色朗讀4~7小節。
a.你認為連起來朗讀,對比感受,體會掃路人樂觀、開朗、攀登不止的精神。)
c.感情朗讀。
③分角色朗讀8~12小節。
a.畫出描寫掃路人外貌、神態、語言、行動的詞句,進一步說說老人的哪些特點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b.組織讀議,啟發思考:
Ⅰ30年后他們能相聚嗎?老人的話說明了什么?(老人有一顆對生活充滿自信、開朗、豁達的心。)
Ⅱ“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伴隨我回到住地”。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作者對老人的崇敬之情從內心升起。)
c.感情朗讀。
④小結板書。
3、朗讀課文
4、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有感情地賞讀佳句(投影顯示)
①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
②茶,很熱,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們倆的心靈溝通了。
③我緊緊抓住他的雙手說:“30年后,我再來看您!”
(2)填空。
本文講述了一位老人已有歲人,他每天早晨,傍晚。他早該退休了,可他覺得實在離不開這里:他喝的是,吃的是,呼吸的是,而且還有作伴。這是一位的老人,作者從內心敬佩他。
二、總結全文,朗讀課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總結課文。
(3)本文描寫天游峰的險峻有什么作用?
(突出了掃路人工作的辛榮,歌頌了老伯頑強不息,對生活的自信與熱愛。)
(4)學習作者抓住特征描寫人物外貌的方法。
①課文的第3、8自然段中都有老人外貌的描寫,認真讀一讀,學習這種寫作方法。
②運用這種方法寫一寫周圍的人。
③交流評價。
三、仿寫。
1、學習課文的寫法。
2、課文中是怎樣刻畫老人的?
3、讀一讀,表現了老人怎樣的品質?
4、開展“班級人物素描”活動。
5、寫一寫。
6、猜一猜。
四:作業 。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老人說:“30年后,我照樣請您喝茶”。要是30年后,他會是什么樣的?他們相遇后又會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展開想像,然后寫下來。
教后感:
了幫助學生理解、感悟人物的思想感情,以朗讀為突破口,從人物的語言入手。我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地讀書活動上,這樣使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充分地感受老人熱愛生活、豁達自信的精神風貌。
《天游峰的掃路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感悟,理解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中體會天游峰掃路人樂觀的、自強不息的精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直接引入,板書課題(課題中“峰、人”兩個字用紅筆寫,且寫得很大)
二、引導質疑
師:看到老師寫的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為什么把“峰”和“人”寫得那么大?“ 峰”和“人”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三、自讀感悟關于天游峰的語句。
1、多媒體顯示學習要求1:
畫出課文中描寫天游峰的句子,再讀一讀,說說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3.小組交流。
4、班內匯報交流,教師點撥
關于峰:
“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
——天游峰高、險
“上山九百多級,下山九百多級,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級。”
“那層層疊疊的石階,常常使游客們氣喘吁吁,大汗淋琳,甚至望而卻步,半途而返。”
——山高而險、石階多、上去不容易。
(邊談體會邊練習感情朗讀)
過渡:作者終于順著這根銀絲上了天游峰,心里好不得意,可他的收獲卻遠遠不止這些,他還在游覽天游峰的過程認識了一位讓他深受啟發的老人。
三、自讀感悟關于天游峰的語句。
1、多媒體顯示學習要求2:
找出課文中描寫掃路人的句子,仔細讀讀,從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老人?在課文中空白的地方作批注。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3.小組交流。
4、班內匯報交流,教師點撥。
關于人:
“……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穿一套褪色的衣服……”
“……為我沏了一杯濃茶……”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 山,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 程。他說得輕輕松松,自在悠閑。”
“他皮膚黝黑,淡淡的眉毛下……炯炯有神。”
“……悠然地說‘……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 是自己種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氣,而且還有花鳥做伴,我能舍得走嗎?’”
“‘30年后,我照樣請您喝茶!’說罷,老人朗聲大笑。”
——老人健康、不怕累、能吃苦、開朗自信、豁達
(邊談體會邊練習感情朗讀。)
2.教師點撥(引導深入體會老人樂觀的生活態度):
多媒體顯示描寫山險而高的句子、描寫游人的表現句子、老人說的話,讓學生對比著讀,談一談從中體會出什么。
(在枯燥的生活中找到樂趣;樂觀)
練習感情朗讀。
四、拓展想象,體會人物性格。
1、多媒體出示學習要求3:
聯系課文展開想象:
三十年后,作者章武先生又來到天游峰,會是什么情形呢?
2、學生自由練習說。
3、討論交流。
4、完成小練筆。
附板書:
天游峰 高而險 臺階多 難攀登
離不開
掃路人 健康 不怕累 能吃苦 自信樂觀
【教后感】
今天上了一節公開課,效果不太好,課堂較為沉悶,且教學環節比較松散,不夠緊湊。課后經過反思以后,覺得問題主要出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教學準備不足。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竟然連續出現低級錯誤,課前制作的課件中,連續兩次出現輸入錯誤,并且在一張幻燈片上出現了三處錯誤,這是不可原諒的。在今后的教學中,課前必須仔細檢查課前準備情況。
2、教師的教學機智不足。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了解天游峰的特點,我讓學生畫出描寫天游峰的句子。學生在回答以后,我用課件出示了其中的一句,課時這句話中,我少打了一句話“下山九百多級”,學生指出了我的錯誤,我也及時更正了。可是在課后,我覺得在課堂上,我還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方法,那就是讓學生進行辨析的讀,即讓學生將課文的原句和省略了一句話的句子,分別讀一讀,說說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兩句話雖然意思一樣,都是說天游峰的石階有一千八百多級,可是課文中的句子,給人的感覺石讓人覺得天游峰的石階特別多,然后引導學生練習朗讀,進一步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受到語言文字的熏陶。
當然,這節課的教學也有一些比較好的地方,首先是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要引導學生掌握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如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語句,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課文中天游峰的特點和掃路人身上所體現出的不怕苦、不怕累以及自信樂觀的精神,而不是單單靠老師的講解。
但錯誤是不可原諒的,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引以為戒,堅決不能出現一些低級錯誤。
《天游峰的掃路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6
[設計理念]
語文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朗讀體會一些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體會天游峰的掃路人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4、培養學生樂觀的生活態度,培養學生對普通勞動者的尊敬之情。
[重點、難點分析]
《天游峰的掃路人》是一篇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刻畫了一位質樸而充滿自信的老人的形象,表達了對老人自信、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的贊美。
因此本課的重點、難點是引導學生通過人物的語言,感悟課文所蘊涵的深刻哲理,體會天游峰的掃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教學過程]
一、情景激趣,據題生疑。
1、[播放多媒體課件]天游峰的美景。(側重體現天游峰的高、險峻)
2、看了這些,你想說什么呢?指名學生交流自己看后的體會。
[設計意圖:充滿詩情畫意的天游峰美景,讓學生產生了無限的遐想,產生對大自然的喜愛,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同時,也為課題的出現作了鋪墊,為學生生疑奠定了基礎。]
3、作者無意欣賞天游峰這迷人的景色,卻對天游峰上一位普通的掃路人情有獨鐘。
[課件出示課題]指名讀課題,師進行點撥評價,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問題?(學生提問:為什么作者會寫掃路人?掃路人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疑是學生學習的指向標。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問,對整體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中心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自由品賞,整體感知。
1、是啊,這到底是一位怎樣的老人?自由朗讀課文,細細體會,找出你感性趣的語句細細品味。(學生自讀課文,圈圈畫畫,在書上寫上自己的體會。)同桌交流。
[設計意圖:“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在獨立閱讀的過程中對課文的語言文字進行感知,用線條符號或簡潔文字加以標記。學生想到什么,就寫什么,愛怎樣批注就怎樣批注,具有很強的閱讀自主權,滿足了個體學習的需要。]
三、以疑促讀,讀中悟情。
1、同學們,你們見到這位老人了嗎?誰能說說他的外貌?(指名朗讀相關內容,談談自己的感受,說說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課件出示老人圖片與相關文字]
齊讀這兩段話。看了這位老人,再看看這險峻的天游峰,你一定有問題想問這老人。(學生提問:老人掃天游峰累不累?看上去年紀很大了,為什么還在掃天游峰?……)[課件同時出示天游峰和掃路人的圖片]
[設計意圖:要認識這一位老人,首先要從了解他的外貌,通過圖文結合,通過學生的朗讀體會,學生不僅對老人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了解了人物外貌描寫的方法。 “學貴有疑”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質疑”為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老人作下鋪墊。]
2、你認為掃天游峰累不累?從哪里看出掃天游峰很累?(學生找出相關段落第二段和第七段。)
①[課件出示圖片、文字第二自然段]指導學生朗讀。你認為哪些地方要強調。讀出天游峰的險峻。(指名朗讀,指名交流,再指名讀,齊讀。)
②[課件出示圖片、文字第七自然段]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倒抽一口氣的感覺。(自由練讀,比賽形式讀,齊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朗讀體會天游峰的高、險,能讓學生真實感受到打掃天游峰是件很累的事。這樣,通過對比,學生學習老人說的話時,就能真切體會到老人對生活的樂觀。
朗讀是學生對課文感悟的表達,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充分表達。]
3、在我們眼中,天游峰又高又險,掃起來太難了,太累了。老人覺得累嗎?從哪看出?(學生自由朗讀,尋找。)
指名交流。①老人不覺得累,他說得輕松自在,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可以感受老人樂觀、開朗、攀登不止的精神。[課件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讀出輕松自在,讀出老人對這份工作的喜愛。(指名讀,齊讀。)②雖然年紀很大了,但是舍不得離開。感受老人對大山的喜愛。
[設計意圖: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暢所欲言,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讀中感悟,采用多種形式入情入境地朗讀,讓學生充分地感受老人樂觀、開朗、攀登不止的精神。
4、[課件出示第十自然段]老人退休了,為什么舍不得離開?指名交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生活和老人的生活進行對比,我們喝的是自來水,吃的是買來的大米,呼吸的是污濁的空氣,噪音,垃圾,壞人相伴。)感受老人對大自然的熱愛。齊讀第十自然段。
[設計意圖:通過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自己現在喝的、吃的、呼吸的,能讓學生感受到老人所在自然環境的優美,從而產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5、作者深深地為老人這種豁達開朗樂觀的生活態度所折服,他緊緊抓住老人的雙手說——
30年后,老人多少歲了,老人真能活到那時嗎?(指名交流,感受到這是作者對老人的祝福。)
[設計意圖: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談自己的想法。在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中,學生加深了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了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6、[課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學生齊讀。指名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①老人對生活充滿自信。相機指導朗讀。讀好第一句話,充滿自信。(指名讀,齊讀。)
②“這笑聲一直伴隨我回到駐地。”這笑聲僅僅伴隨我回到駐地嗎?誰來改動一下!指名交流。
[設計意圖:這是學生對文章中心的把握。通過文中句式的改變,使文章的中心凸顯出來。]
③改得真好,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讀出作者對老人的敬佩之情。
四、擴展延伸,情感升華。
1、老人,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一個貌不驚人的掃路人,為什么給作者留下了這么深刻的印象呢?老人,看似普通,但親近自然,熱愛工作,自信的精神卻深深留在作者心里。
這篇課文有許多感悟,請用一句精練的話寫下你的感受!(學生動筆寫,教師巡視,適當表揚。)
2、組織交流,作出肯定的評價。每一位同學寫的都是一句小名人名言,希望你們把自己的話寫在一張精美的書簽上,夾在你書本里自勉,也可以送給你的朋友,與朋友共勉。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一句最精練的話寫下自己的感受,并說出來,既起到了概括中心的作用,又使學生受到了人文教育。雖是寫、說一句話,卻是學生對文章感悟的升華。同時,這一教學環節也更好的體現了閱讀教學讀、寫、說有機結合的特點。學生的感悟是不同的,因此表達出來的語言也是不同的,用“小名人名言”的形式鼓勵學生,對他們作出肯定性的評價,充分體現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天游峰的掃路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7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散文——《天游峰的掃路人》,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刻畫了一位質樸而充滿自信的老人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老人自信、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的贊美。課文語言優美,描寫細膩,特別是對人物的外貌、語言描寫十分細致。考慮到我班學生對天游峰險峻的特點沒有形象的了解,對掃路人的艱辛也沒有切身體驗。基于以上對教材簡析和學情分析,我初定以下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文中主要詞語。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體會天游峰掃路人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其中目標2、3是教學重點,目標3是教學難點。我預設用兩課時完成目標。
第一課時我準備采用三個層面的讀,首先談話揭題,板書課題后指導讀題,讓學生知道本文寫的是(天游峰)的掃路人。接著,我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掃清字詞障礙。再結合初讀檢查,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想想“你認識了一位怎樣的老人?”并相機正音,讀準多音字瘦削xuē,通過學生質疑討論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在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走進文本,默讀課文,梳理課文層次,并指導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精讀課文第一段(第1-2自然段)。課文第二自然段以準確生動的比喻描寫了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險峰的險峻,由于我班學生沒人游過武夷山,也無切身體驗。我設想先讓學生讀讀這一段,用筆畫出有關語句。再創設情境,讓學生觀看天游峰的錄像片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引導學生抓住文中“像一根銀絲”、“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等詞句邊朗讀,邊想象一根銀絲在云霧中飄飄悠悠的險。最后,在小組內由組長安排練習朗讀,讀出巍峨險峻的天游峰的陡峭美,為后面理解老人掃山路的艱辛作好鋪墊。
下面我重點講講第二課時的教學設想。
第二課時,我準備安排三個教學環節:復習導入、研讀交流、拓展延伸。
1、復習導入。課始,以“老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導學生初步回顧上堂課的學習。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自信 豁達 開朗
2、研讀交流。
課文第三段(4-12)“我”與掃路人的對話描寫特別細致,表現了老人自信、開朗、豁達的性格,這是教學的重難點。我設想讓學生走進對文本的研讀,認真讀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并在有感受的地方寫上批注,給學生創設自主閱讀的空間。在充分研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先在小組內朗讀交流,再進行全班交流。
如,引導學生通過老人樸素的話語感悟課文所蘊含的深刻哲理,我準備進行這樣的預設:
第一步:學生自讀,找出描寫老人語言的相關段落。(第6、10、12自然段)
第二步:指名朗讀第6自然段,想想老人掃路到底累不累?
第三步:如果學生理解有偏差,真以為老人掃山路是輕而易舉的事,我將引導學生圍繞:“老人掃山路真的很輕松嗎?”這個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從課文描述的語句中去尋找事實依據。
第四步:引導學生回顧朗讀第2自然段,從天游峰的險峻中體會老人上山掃九百多級、下山掃九百多級是多么的不容易!
第五步:對照第7自然段從游客登山的表現:“那層層疊疊的石階,常常使游客們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卻步,半途而返。……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氣。”等語句來體會老人掃山路是十分艱辛的。
第六步:我進一步引導,“既然掃山路是一件很艱難、很辛苦的事,那老人為什么說不累呢?”再次引導學生抓住老人的語言:“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朗讀感悟老人樂觀的生活態度。
第七步:指名朗讀第10自然段,你從老人的話中感受到什么?引導學生理解掃路人與山的情感之深,樂在其中是熱愛自己的工作。讀出對老人的敬佩,進一步體會老人樂觀豁達的性格。
第八步:朗讀“30年后,我照樣請您喝茶!”,引導學生從“三十年后” 這個表示時間跨度的詞中體會老人對生活充滿了信心。
第九步:聯系課文最后一句 “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伴隨我回到住地。”來理解體會老人那令人敬慕的豁達的人生態度。然后指導學生抓住“充滿自信、豁達開朗”有感情地朗讀,表達對老人的敬意和贊美。
我將以同樣的方法學習第3、8自然段中對老人外貌的描寫,如從第八自然段中的“瘦削”“黝黑”“慈善”“炯炯有神”等詞句中朗讀感受到這是一位身體健朗、和善可親的老人。
最后,我將根據板書進行總結。指導學生用自信、爽朗的語氣朗讀課文最后一段,再次體會老人熱愛生活、豁達自信的性格特點。
這堂課我始終以“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老人?為什么?”為主線展開學習,通過讀讀、畫畫、議議,讓學生各抒己見,當學生感受不到位時,我適時點撥;當學生理解出現偏差時,我順勢引導,從而正確處理好主體與主導的關系,有效地組織好讀書活動。
3、拓展延伸。
課文中人物外貌描寫準確生動,語言刻畫細致傳神,我將設計以下小練筆(任選其中一題):
(1)運用準確生動的詞句,描寫一個你熟悉的人的外貌,要寫出他的特點。
(2)“30年后,作家章武又一次來到武夷山,看到那銀絲一樣的階梯……”根據上面文字展開想象,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天游峰的掃路人
自信 豁達 開朗
《天游峰的掃路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8
(一)
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險峰。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那天,我終于順著這根銀絲上了峰頂,心里好不得意。
1、文中破折號所起的作用是( )。
a 表示語意的轉折 b 表示強調,說明前文
c 表示語意遞進 d 表示語氣的延長
2、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險峰?找一找,抄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著險峻的天游峰,游客會有三種表現,請用三個成語寫出他們的不同表現。
第一種_______ 第二種_______ 第三種________
4、登上了頂峰,一定會使人想到___代詩人____寫的《______》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老人引我進了他的小屋,為我沏了一杯濃茶。茶,很熱,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溝通了我們倆的心靈。
“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說得輕輕松松,自在悠閑。
我抬頭望了望在暮色中頂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級,下山九百多級,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級。那層層疊疊的石階,常常使游客們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卻步,
半途而廢。可是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級一級掃上去,再一級一級掃下來……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氣。
1、“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氣”中的“禁”應該讀___,“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氣”那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段話中,______、______這兩個詞寫出了游人爬山很吃力的樣子;______、______這兩個詞寫出了游人畏難的情緒。
3、“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溝通了我們倆的心靈。”從老人的話中,“我”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寫句子
________________,我不禁________________。
《天游峰的掃路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9
師:初次見面,可以很冒昧地問大家一個問題嗎?最讓你欽佩的人是誰?
生:我最欽佩的人是司馬遷。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因為他雖然含冤入獄,卻是那樣的堅強,寫下了五十多萬字的巨著《史記》。
師:身殘志堅,值得敬重。
生:我最欽佩的人是航天英雄楊利偉。他駕駛著“神舟五號”飛船升入太空,又能安全返回地面,他最偉大了!
師:吃苦耐勞,勇攀高峰,一百個佩服!
生:我最佩服運動員桑蘭,她戰勝病魔,為國爭光,真是巾幗英雄!
師:這樣頑強的毅力,怎不讓人嘆服!
生:我欽佩的人是“飛人”劉翔,他在雅典奧運會上獲得了百米跨欄的世界冠軍,為中國人爭了光,讓外國人不敢小看我們。
師:揚眉吐氣!壯我國威!誰敢不服氣!
生:我最佩服我爸爸。他在外貿公司做翻譯,能說三國語言。
師:將來超過你爸爸,說五國語言!
師:同學們敬佩的大多是名人。有一位叫章武的作家,他對一位偶然相遇的普普通通的掃路人產生了深深的敬意!想了解事情的經過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
《天游峰的掃路人》(板書課題。)
(學生自讀課文。)
師:談談感受好嗎?
生:我覺得這位老人很了不起,怪不得作者會對他產生敬意呢!
師:從哪里看出作者對這位掃路的老人懷有深深的敬意?能找到根據嗎?
生:能!
師:說說看?
生:(讀)“我緊緊地抓住他的雙手說:‘30年后,我再來看您!’”這說明“我”對掃路人很喜歡,30年后還要來看望他,說明他對老人已很有感情。
師:誰能體會到這種感情?讀讀看。
(一生讀。)
師:交情好像一般,感情還不夠深。哪個詞語最能體現“我”對掃路人的敬重之情?
生:“緊緊地抓住”說明作者感情深摯,說明他們兩個人的心靠得越來越近了。
師:兩顆心靠得越來越近了!你體會得多好呀!多深哪!愿意讀一下給大家聽聽嗎?
(一生自讀。)
師:給你這一讀,這回是“緊緊握住雙手”嘍!我覺得這句的“再”字你讀得挺重的,為什么?
生:“再”就是又一次的意思。下山后他還要回來,30年以后還要來,這么長的時間都沒忘記這位掃路人,可見掃路人在“我”心中位置很重。
師:對!一個“緊緊”,一個“再”字,確實表達了作者對掃路人的敬意!還有嗎?
生: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伴隨我回到駐地。“一直伴隨”表示時間很長很久,說明掃路人對“我”的影響太深了,一輩子都忘不了。
師:那么到底掃路人哪些地方讓“我”如此敬佩呢?請大家默讀一下課文,思考這個問題。
(學生自由讀書,思考梳理問題。)
師:誰來說說?
生:(讀)“我抬頭望了望在暮色中頂天立地的天游山。上山九百多級,下山九百多級,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級。那層層疊疊的石階,常常使游客們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卻步,半途而返。可是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級一級掃上去,再一級一級掃下來……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氣。”已是暮色中了,說明天快要黑了,掃路人卻要一級一級地掃下一千八百多級臺階,真是太累了,讓人敬佩!
生:那層層疊疊的石階,就連游客們都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卻步,半途而返。這就說明石階太長太高,還很危險,游客們都提心吊膽的,而這位老人每天都要在這里掃下一千八百多級臺階,我覺得老人的勇敢令人敬佩!
生:我覺得老人之所以這樣默默無聞地掃路,給游客一個美好的環境,他不圖什么獎勵,也不圖什么表揚,是因為他有一顆愛心!
師:說得多好啊!一顆愛心!一顆無怨無悔、甘于奉獻的愛心!因為有了這顆火熱的愛心,再大的工作量,他也不覺得累;再危險的工作環境,他也不動搖;再艱苦的生活條件,他卻怡然自樂。這真是一位——
生:了不起的掃路人!
生:偉大的掃路人!
生:令人驚嘆、讓人欽佩的掃路人!
生:頂天立地的掃路人!
(掌聲響起。)
師:好!頂天立地!這個詞用得好!在書中這個詞是寫——
生:天游峰的。
師:“頂天立地的天游峰”,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指天游峰很巍峨很高大。
生:從字面上看,就是頭頂著天,腳踩著地。我覺得這是夸張,就是說天游峰很高,很有氣勢。
師:分析得很有道理!那為什么說是“頂天立地的掃路人呢?”
生:我想這是因為掃路人的精神太偉大了,他的精神頂天立地!(熱烈的掌聲。)
生:他的品質太高貴了,讓人敬仰!所以說他頂天立地!(掌聲再度響起。)
生:他的心靈太美好了,雖然年事已高,本該退休了,卻還在這樣為人們付出自己的辛勞。所以看著他,就像面對頂天立地的天游峰一樣。(熱烈的掌聲。)
師:精彩啊!精彩!你們高水平的發言,同樣的頂天立地!好,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走近這位頂天立地的掃路人。“我抬頭望了望”,讀——
(學生深情地齊讀第7節。)
師:對于這一節,誰還有什么新的發現?
生:老師,我有個問題,最后一句為什么說“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氣?”
師: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生:“倒抽了一口氣”,就是說作者看到掃路人這樣不怕危險,不顧勞累地掃石階,感到很驚訝!很佩服!
師:他的解答你同意嗎?
生:我有點同意。
師:就是說還有點不滿意?
生:我覺得既然是表示作者的驚訝。那為什么不說我不禁驚訝起來了呢?
師:你又提出了一個更有價值的新問題!我請大家都來思考一下,如果換成“我不禁驚訝極了”或“我不禁驚呆了呢?”行不行?
生:我覺得可以。因為意思都一樣嗎?而且又讀得通順。
生:我認為不能換。雖然意思是一樣,都是說作者很驚訝,但直接說出來了,反而沒有“倒抽了一口氣”給人的印象深。
師:為什么“倒抽了一口氣”印象就深?
生:因為“倒抽了一口氣”讓你感覺到自己的呼吸了,就跟感覺到自己的心跳一樣!(掌聲響起!)
師:這就是我們中國語言的無窮魅力!一個意思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表達形式,說“驚訝”也可以,但看不見摸不著,不太好體會;說“倒抽了一口氣”就形象化了,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類似的例子很多,比如說表示害怕,還可以說成“倒抽了一口冷氣”,“嚇得渾身起雞皮疙瘩”,“脊梁骨發麻”。我們要學習和運用這種形象化的表達方法。下面,我們再回到前面的大問題,掃路人還有哪些品質讓人敬佩?大家再找找看。
(學生自由快速地讀課文。)
生:(讀)“老人引我進了他的小屋,為我沏了一杯茶。茶,很熱,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地把我們倆的心靈溝通了。”老人對陌生的游客這樣熱情,還為他沏茶,讓人佩服!
師:熱情待客,心地善良!好人!你有個字音沒讀準。“沏”讀第一聲,“qī”,不讀“qì”。來,讀一遍,全班一齊讀。“沏”是個生字,“徹底”的“徹”雙人旁換成“氵”就是“沏”。因為沏茶要用水來泡,所以就是“三點水”。能記住嗎?來,在書上寫一遍。
師:我發現這一節里有一句話和我們剛才學的“倒抽了一口氣”的表達方式一樣。你們發現了嗎?
生:(讀)“茶,很熱,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們倆的心靈溝通了。”這句話表面寫茶香,人喝了心里熱乎乎的,其實是寫老人的熱情像茶一樣讓人感到溫暖。
生:老人的熱情,老人的友誼就像茶一樣溫暖著作者,他把友誼和熱情傳到了作者的心里。
師:作者把老人的熱情比作了熱茶。茶熱,情更熱;茶濃,情更濃,茶香,情更真!“一杯熱茶”把老人的熱情寫活了!好!就順著這個話題,大家再找找看,看文中還有沒有這種形象化的表達方法?
生:(讀)“天游峰——武夷山的第一險峰。九百多級石梯,就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作者把天游峰的“險”形象地寫了出來,它把石梯比作在云霧中飄飄悠悠的風一吹就能斷掉了的銀絲,讓人似乎真能看到這樣一幅畫,看到了它的“險”。
師:誰能把這個危“險”的畫面讀出來?
(指生試讀,齊讀。)
師:我倒有個問題了,既然是寫掃路人,作者為什么用了整整一段話來寫天游峰的險?
生:天游峰是掃路人工作的地方,寫天游峰的險,就是突出了老人掃路的危險性。
生:若隨便在一個比較容易的地方打掃衛生,可能也就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了。
師:這對我們寫文章有什么啟發?
生:看來寫一個人不一定都從正面直接來寫這個人,從側面來描寫這個人所在的環境也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師:課文里有直接描寫老人的嗎?
生:(讀)“下了山,已是傍晚時分。我游興未盡,……我循聲迎了上去,……
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雙棕色的運動鞋,正用一把竹掃帚清掃著路面。”
師: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生:我覺得這是一位非常樸素的老人。
師:從哪里看出?
生:因為他穿了一套褪色的衣服,說明衣服已穿了很多年了,已經很舊了;而且人是精瘦的,說明他生活條件也不好。
師:生活條件好的人都得是胖子?(眾笑。)
生:不一定。
師:再往深處想一想,從“褪色的衣服”、“精瘦”兩個詞還能體會到什么?可以討論討論。
生:從“精瘦”可以看出,老人是在辛勤地勞動,因為整天勞動就不容易發胖,而且整天在山上風吹日曬的也容易變瘦。(掌聲。)
生:“褪色的衣服”不但說明老人艱苦樸素,也看出這是老人長期在外勞動造成的,風吹日曬才會褪色的。
生:老師,“運動鞋”也說明了老人是掃路人,穿運動鞋干起活來才能方便。
師:可見,無論是“褪色”、“運動鞋”還是“精瘦”,都非常準確地反映出老人是掃路人這一身份。你看只有一句話,作者用詞多么準確!多么恰當!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
師:來!我們繼續走近這位老人。
生:讀“借著淡淡的星光,我仔細打量了他,瘦削的臉,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雙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師:注意!“瘦削”(xuē)不是“瘦削”(xiāo),讀!再讀!是“炯”(jiǒng),讀!再讀!是(yǒu)“黝黑”,不是“yōu”,讀!再讀!
師:讀了這一段,你又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生:這是一位身體健康的老人,因為他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有神身體肯定很好。
師:你從炯炯有神的眼睛看出了老人的健康,會讀書,會思考。
生:這是一位善良的老人,因為書上說一雙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生:這是一位勤勞的老人。因為面色黝黑,說明他長期在外風吹日曬,“瘦削”和前面的“精瘦”一樣,也說明他不停地勞動著。
師:誰來概括一下?
生:這是一位健康的、善良的、勤勞的老人。
師:能用上四個字的詞語嗎?
生:這是一位身體健康、勤勞善良的老人。
生:這是一位勤勞善良、神采奕奕的老人。
生:這是一位心地善良、吃苦耐勞、精神矍鑠的老人。(熱烈的掌聲。)
師:我很奇怪,對老人的兩次外貌描寫,作者為什么要分開寫呢?放在一塊兒寫不是更省事嗎?
生:第一次描寫是概括地寫,第二次寫得很詳細。
師:你說得沒錯!但為什么不放在一塊呢?
生:一口氣寫在一起太羅嗦了。
師:是嗎?
生:在一塊寫也不是羅嗦。因為兩段話加在一起字數也并不多。因為第一次寫的是穿的衣服之類的,后面是寫老人的臉和眼睛的。
師:穿著和五官不能放在一起寫?
生:也不是。
(學生面露難色,一時說不清楚。)
師: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剛才有同學說了,第一次主要寫了穿著,第二次卻很細致地描寫了老人的眼睛、眉毛、臉色。那這兩次描寫的內容能不能顛倒過來呢?再讀讀這兩段話。
(生自由讀第3節和第8節。)
生:因為第一次作者是無意中聽見“嘩嘩”的掃路聲被吸引過去的,他對老人只是初識,并不了解,也不太在意。所以這時候只能從衣服等方面對老人有一個大體的了解,能看出老人的身份就可以了。
(掌聲響起。)
師:很有道理!接著說。
生:第二次,是因為老人和作者交談了很多,作者對老人每天掃一千八百多級石階很佩服,這時他是懷著很深的敬意來看這位老人的,所以打量得非常仔細。
(掌聲再度響起。)
師:噢,聽你精彩的解說,我算明白了!大家都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這就叫會讀書!不但要看仔細,還要善于發現,善于思考。下面我們來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三節,看看能有什么新的發現?
(生自由讀課文最后三節。)
生:我發現課文最后一句的寫法和前面“倒抽了一口氣”的寫法一樣,也很形象。
師:好!一起讀讀這句話。
生:(齊讀)“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伴隨我回到住地。”
師:誰來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生:笑聲怎么可能隨著我回到住地呢?這笑聲其實就是指老人的性格。
師:什么性格?
生: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性格。
師:“自信”應該能夠理解吧,“豁達開朗”是什么意思?
生:“豁達”就是很大方吧?
師:有點靠近了。聯系整篇課文再想一想。
生:“豁達”應該是大度吧?
師:對!聯系老人說一說。
生:老人在那么危險的石階上掃路,工作量那么大,那么累,已經退休了,可他一點都不在乎,不去計較。
生:“豁達開朗”就是樂觀。這么險,這么苦,他都不抱怨,默默地奉獻著,而且說自己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氣,還有花鳥作伴,自己舍不得走。沒有樂觀的精神,誰會這么做呢?(掌聲響起。)
師:精彩呀!還能從文中的哪句話里看出老人的豁達樂觀?
生:(讀)“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說得輕輕松松,自在悠閑。明明已經很累很辛苦了,他卻這樣輕輕松松,自在悠閑,像游山玩水一樣。說明他對工作很滿意,很快樂,很樂觀。
師:正因為老人有這種豁達開朗的心胸,他才會在這武夷山的第一險峰上風里來,雨里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辛勤勞作。正是這種平凡而又偉大的品質深深地打動了作者的心,也讓我們接受了一次難忘的心靈洗禮。我想到了這樣幾句話:知足者常樂!(板書。)還有一句是一個工廠的宣傳語: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我想,大家肯定也有很多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好嗎?
(生寫感受。)
師:咱們來交流一下。
生: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讀了《天游峰的掃路人》這篇課文,我才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
生:讀了《天游峰的掃路人》我懂得了:人不能太計較自己的得失,不要老是抱怨什么,而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好好工作。
生:學了《天游峰的掃路人》,我想起了一句話:對于一個不滿足的人,沒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
生:既來之,則安之!
生:自信快樂生活,踏踏實實做人。
生:樂觀一些,生活永遠都會對你微笑!
《天游峰的掃路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15 天游峰的掃路人
學什么
朗讀課文,從天游峰掃路老人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等方面了解老人是怎樣的一個人。
怎樣學
一、讀拼音,寫漢字,看誰寫得最規范、最美觀。
tu s shuxuē qī ch hu d jiǒnɡjiǒnɡ yǒushn yu rn m s
二、照樣子寫詞語
飄飄悠悠
撲棱棱
氣喘吁吁
炯炯有神
測一測
一、寫一寫描寫人物神情的成語
悠然
二、按課文內容填空并仿寫句子
1. 的臉,面色 , 的眉毛下,一雙 的眼睛 。
2.喝的是 ,吃的是 ,呼吸的 ,而且還有 ,我能舍得走嗎?
三、讀句子理解意思,說說自己的感受并寫下來。
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伴隨我回到住地。
再提高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為別人喝彩
我曾應邀參加一所小學的運動會。有一個班獲得了“道德風尚獎”,我向校長提出心中的疑惑:在整個競賽過程中,并沒有發現那個班的道德風尚比其他班高在何處。校長說:“其實你忽略了一個細節——在同學們都為自己班的運動員取得好成績歡呼雀躍時,惟有那個班的學生在為自己喝彩的同時,也不忘為別人喝彩。”
“為別人喝彩”,竟值得這樣推崇。
由此,我還想起一個外國人為中國人喝彩的場面:2001年8月22日在北京舉行的“大運會”開幕式上,當法國體育代表團走到主席臺前時,人們意外地發現,法國運動員高高舉起了一條橫幅,上面用中文寫著一行字:“法國代表團祝賀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成功。”巴黎申辦奧運會敗給北京,但法國人仍能大度地為競爭對手喝彩,他們贏得了全場觀眾最熱烈的掌聲。
“為別人喝彩”,未必說明你就是弱者。
生活中,很多人只知為自己的進步與成功竊喜和歡呼,對別人則常常冷漠得面無表情,無動于衷,很少真心實意地為別人喝彩。其實,為別人喝彩是一種智慧,因為你在欣賞別人的時候,也在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為別人喝彩是一種美德,你付出了贊美,這非但不會損傷你的自尊,相反還將收獲友誼與合作;為別人喝彩是一種人格修養,贊賞別人的過程,其實也是自己矯正狹隘自私和妒忌心理,從而培養大家風范的過程。
為自己喝彩容易,為別人喝彩難,我們應該學會為別人喝彩。
一、我來填一填 不看書,你能根據記憶寫出來嗎?
為別人喝彩是 ,是 ,是 。
二、我來寫一寫 請根據前后文理解下列詞語,將其詞義寫在橫線上。
疑惑: 歡呼雀躍:
推崇: 風范:
三、我來說一說
文章劃線部分運用的修辭法是
四、我來憶一憶
有時候,一次喝彩能改變人的一生!請回憶一下,老師、同學、父母是否也有為你、你們班喝彩的時候,你是什么心情、感受?
《天游峰的掃路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一、回顧復習。進入文本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作者游天游峰認識了一位掃路人)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
二、品讀課文,理解文本
1.小組合作學習。要求:(1)抓住關鍵詞句,反復品讀,說說天游峰的掃路人是一位怎樣的老人。(2)練習感情朗讀,把你的理解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2.全班交流。
▲“我循聲迎了上去……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雙棕色的運動鞋,正用一把竹掃帚清掃著路面。”
(1)抓住“精瘦”體會老人的勤勞,抓住“褪色”體會老人的節儉。
(2)指導朗讀。
▲“瘦削的臉,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雙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1)抓住“瘦削”“黝黑”體會老人的勤勞。
(2)抓住“慈善”體會老人的慈祥、善良。
(3)“炯炯有神”說明這位老人眼睛很亮,很有精神。
(4)指導朗讀,要求讀出老人有精神。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說得輕輕松松,自在悠閑。”
(1)抓住“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體會老人很勤勞,對自己的工作很負責任。
(2)抓住“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體會老人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3)抓住“說得輕輕松松,自在悠閑”體會老人的豁達、樂觀。
(4)指導朗讀。
小結:是呀,這位老人把工作看作是一種鍛煉,一種責任,一種享受。這就是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
▲“我抬頭望了望在暮色中頂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級,下山九百多級,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級。那層層疊疊的石階,常常使游客們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卻步,半途而返。”
(1)抓住“頂天立地”“上山九百多級,下山九百多級”這些詞句,體會天游峰很高。這么高的天游峰一天要掃兩次,應該是很累的。誰能把天游峰的“高”讀出來呢?
(2)從“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卻步、半途而返”這些詞語中體會游客們登山很累。
(相機出示圖片)游客們登山都很累,那老人一級一級掃上掃下肯定更累。誰來讀一讀,把這種“累”表現出來?
過渡:面對如此辛苦的工作,老人卻說不累,可見老人的確非常豁達、樂觀。
▲“按說,我早該退休了。
可我實在離不開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種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氣,而且還有花鳥作伴,我能舍得走嗎?”
(1)抓住“我能舍得走嗎?”這句話體會老人對天游峰的深情。指導朗讀。
(2)小結:老人離不開的是雪花泉的水、自己種的大米和青菜、清爽的空氣和與他作伴_自勺花鳥。在我們看來,老人的生活其實是很清苦的,但老人卻以苦為樂,舍不得離開。這也是一種豁達、開朗。
▲“30年后,我照樣請你喝茶!” ‘
(1)“30年后,我照樣請你喝茶!”抓住這句話體會老人的自信和豁達。
(2)學生交流老人自信、豁達的原因。(①鍛煉;②環境好;③心情好、自信、樂觀)
小結: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有了這些前提,我們相信老人肯定能長壽。老人雖然七十多歲了,但他對未來依然充滿希望,這更是一種自信、豁達。
同學們,這就是天游峰的掃路人,一個自信、豁達、開朗的老人。你們說,這樣的人他普通嗎?對呀,他看似普通,實際上卻不普通。他那種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不僅感染了作者,也深深地感染了我們。
設計意圖:“教是為了不教”。緊扣課文,讓學生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目的是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這兒的交流完全由學生自主進行,是學生與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心靈的碰撞,教師只作適當的點撥、引導。因此,要想讓學生在課堂上各抒己見,就必須引導學生潛入文本,透徹地學習,充分地討論。
三、創設情境,利用文本
過渡:是的,大家都很敬佩老人,但有人還是不理解老人。
事情是這樣的:游覽區的領導考慮到老人年紀大了,想讓老人退休回家。你說老人能同意嗎?那么,如果你是老人,你準備怎么說服領導呢?現在我就是旅游區的主任,你怎么說服我呢?
1.學生準備,要求表達時要注意條理性。
2.學生說服,教師隨機進行反說服。
生:吳主任,您好!雖然我年紀大了,但我身體很硬朗。您看,天游峰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級,我每天掃下來,一點也不覺得累。我能勝任這個工作。
師:大爺,我看得出您身體很好,可您畢竟七十多歲了,萬一有個閃失,我們可擔當不起呀!
生:吳主任,您別擔心我的身體,我每天在天游峰,掃上掃下,就是在鍛煉身體。再說,我這也是在為人民服務呀!雷鋒同志說:“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所以,我要向雷鋒同志學習,為人民服務一輩子。
師:大爺,您說得有道理。
我能要求您注意身體,卻不能要求您不為人民服務,我再考慮考慮吧。
生:吳主任,天游峰的環境好,我在這里工作,每天鍛煉鍛煉,看看山水,這不僅能為人民服務,還能延年益壽呢!
生:吳主任,我在這兒工作了一輩子,天游峰就像我的老朋友,您說我能舍得離開這位老朋友嗎?
師:說得太好了。既然如此;我就破例讓您留下來了。
{設計意圖:課文只是一個例子,我們要深入文本,也要利用文本。依托文本,練習口語交際,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另一方面還可以此為契機,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特別是“主任”的反說服,起到了培養學生應對能力的作用。]
四、書寫名言。超越文本
1.引導學生將自己讀文后的感受,提煉成一句話寫出來,并寫上自己的名字。
2.教師巡視,學生交流。
…人的一生要充滿笑聲和快樂,這才是完美的一生。
(2)大自然是心靈的老師,沒有大自然,就沒有生命存在。
(3)世界上最偉大的是精神。
(4)人要相信自己,堅定的信心會使一個平凡的人變成名人。
(5)生命在于運動。
『設計意圖:“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隨著思考的步步深入,學生的體會更深了。把感受提煉成名言,不僅使學生的理解得到了深入,而且使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升華,實現了對文本的超越。]
五、拓展想象,延續文本
老人說:“30年后,我照樣請您喝茶!”30年后,老人會是什么樣的?他們相遇后又會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展開想象,學習文中抓住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人物的方法,續寫30年后相見的情景。
『設計意圖: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延伸文本,引導學生想象、續寫,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使文本得到了延續,實現了對文本的另一種超越。]
(本文為獲獎作品。)
《天游峰的掃路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文中的主要詞語。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朗讀體會一些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體會天游峰的掃路人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
2、小黑板。
3、課文錄音磁帶。
【教學時間】二課時
一、談話揭題。
今天,我們要一起游覽著名的風景區——武夷山,去欣賞那天游峰的險峻,在途中,我們還會認識一位老人呢!
板書:天游峰的掃路人
二、檢查預習情況
1、生字詞。
出示:
攀登
精瘦
運動鞋
氣喘吁吁
瘦削
眉毛
慈善
宿鳥
⑴同桌互讀檢查
⑵指讀,互評
⑶這些生字中,你們認為哪幾個字比較難寫,需要討論的?
⑷完成課后練習2。
2、指名朗讀課文(可分小節讀)。
提問:課文主要寫什么?
3、理清文章脈絡。
這篇課文是從幾個方面來寫天游峰的掃路人的?
第一段(第1、2節):武夷山天游峰的險峻,以及“我”登上山頂時的喜悅。
第二段(第3節):“我”下山在小溪邊散步時發現了天游峰的掃路人。
第三段(第4—12節):“我”在與掃路老人的交談中,感受到老人對生活充滿自信。
三、精讀課文第一段。
1、聽讀第一自然段。(播放磁帶)
⑴聽讀。
⑵聽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一些什么?板書:天游峰
2、齊讀第一自然段。
3、天游峰是一座怎樣的奇峰?你知道嗎?請你用筆把有關的語句畫下來,讀一讀。
4、說話練習。
出示:
天游峰
5、文章怎樣來寫天游峰的險?
出示:
九百多級石梯,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
⑴指名讀。這一句告訴我們什么?
板書:九百多級石梯
⑵這一句用什么方法來寫天游峰的險?
⑶怎么打比方的?從這個比喻,我們可看出石梯怎樣?
(高、陡、窄)
⑷情景創設
教者把一根棉線拎在手上,讓線飄悠,感知石梯的險。
⑸自由讀。
邊朗讀,邊想象,邊體會“一根銀絲在云霧中飄飄悠悠”的險。
⑹指名讀。
6、這么險峻的天游峰,作者攀登上了頂峰,心里怎樣呢?
7、指導朗讀。
武夷山的天游峰是那么險峻,你能讀出這種險勢來嗎?作者登上了險峰時是多么喜悅,你能從朗讀中體現出這種心情嗎?
自由練讀,指名朗讀。
8、指名讀課文第一段。
四、作業。
1、認真誦讀課文。
2、寫出下列字的筆畫數。
攀
瘦
鞋
眉
慈
宿
3、抄寫詞語。
攀登
傍晚
伴隨
氣喘吁吁
瘦削
鞋子
慈善
自在悠閑
宿鳥
眉毛
汗珠
炯炯有神
《天游峰的掃路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學習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文中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中體會天游峰的掃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培養學生對普通勞動者的尊敬之情。
3、學習課文描寫人物的方法,能仿照課文描寫一個自己熟悉的人物。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透過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的描寫,感受“天游峰的掃路人”是一個怎樣的人?體會天游峰的掃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培養學生對普通勞動者的尊敬之情。
教學難點:
品味老人話語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學習課文描寫人物的方法,能仿照課文寫法描寫一個自己熟悉的人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設疑激趣。
1、出示:平凡的就是偉大的。指名讀、齊讀。
2、為什么要讀這句話呢?因為這句話是有哲理的。我相信同學們學完這節課后就會明白這句話的道理。
二、導入新課。
1、大家都有過各種各樣的理想,比如做科學家、畫家、醫生、運動員等等。可是,同學們有沒有想過做這種工作呢?(板書:掃路人)
2、指名說說想不想,并陳述理由。
3、師: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為什么要寫“掃路人”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一位這樣的掃路人。(補全題目,板書:天游峰的)
4、齊讀課題,突出“天游峰”和“掃路人”。
5、從課題中我們知道了什么?(課文既寫了天游峰,又寫了掃路人)
6、課文洋洋灑灑幾百字,實際上就是寫了這兩個方面,那么天游峰是個怎樣的山峰,這位掃路人又是一位怎樣的人呢?
三、品讀課文,感悟天游峰的“高”和“險”。
1、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天游峰是個怎樣的山峰?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讀課文,用“ ”畫出文中寫天游峰的語句,讀讀這些語句,想一想天游峰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2、學生帶問題默讀課文,自讀自畫自悟,師巡回掌握學生的閱讀情況。
3、交流:(指名說,相機出示第2節、第7節(第7節最后一句不出示),抓住重點語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悟天游峰的高、險)
①“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險峰。”(險)“九百多級石梯”,(高,臺階多)“銀絲”、“拋”、“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險)。教學時抓住“拋”字用換詞法(落)指導學生朗讀感悟。
②“終于”、“好不得意”(以人物的心情來反襯天游峰的高和險,天游峰很高,要上去很不容易,正因為不容易,所以作者上去了才會“好不得意”)
③“頂天立地”(高)“上山九百多級,下山九百多級,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級。”(臺階多,要登上去很累)“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卻步,半途而返”(游人上去都很吃力,烘托天游峰很高很險)
④指導看圖體會。
4、整體出示第2、7兩節(第7節最后一句不出示)。聽課文配樂朗讀,體會天游峰的高、險。
5、齊讀這兩節。
6、天游峰是這樣的高這樣的險,臺階是這樣的多,可是有一位老人卻要天天掃這些臺階——(紅色顯示第7節最后一句)
①齊讀。
②我為什么要倒抽一口氣?(因為天游峰又高又險,老人的工作量很大,令人敬佩。作者看到掃路人這樣不怕危險,不顧勞累地掃石階,感到很驚訝!很佩服!)
③可不可以把“一級一級”改為“一級級”?你從中讀出了什么?(老人掃得很認真、一絲不荀)
④指導朗讀:“一級一級”要慢些,要讀出老人掃得很認真、一絲不荀,是一點一點掃的。省略號要慢兩拍,因為掃地掃得很累,“倒抽一口氣”要輕些。
7、過渡:天游峰很高很險,游人登上山都會氣喘吁吁、大汗淋漓,這位老人卻要每天重復做著這樣繁重的工作,他到底是個什么樣的老人呢?
四、品讀課文,感悟老人形象。
1、出示文中彩圖,師解說:這就是天游峰的掃路人,他手里拿著一把掃帚,頭發、胡須都是白的說明他的年紀很大,從他微笑的神態可以看出老人對自己的工作很滿意也很快樂。課文中是怎樣描寫這位老人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寫老人的句段,用“ ”標畫有關語句,并注明你畫的文字是從哪個方面刻畫老人形象的。
2、生自讀、自畫,師巡回,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3、交流:(指名說,相機出示相關段落文字,抓住重點語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悟老人的形象)
①老人的外貌是什么樣子的?指名說,出示第3、8兩節(寫外貌的文字用紅色強調)
②這樣的老人給你什么樣的印象?
“褪色”“運動鞋”說明老人節約、樸素、辛苦、生活條件不優越。“精瘦”“瘦削”“黝黑”“炯炯有神”說明老人很健康、有精神、很勤勞。“慈善”說明老人很善良。
讀了這段文字,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概括一下。指名說。
4、我為什么會注意到這位老人?是什么吸引了我?(聲音,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聽到了掃路聲)
讀第2節相關文字。
5、這兩段文字都是描寫老人外貌的,為什么要分開呢?兩次描寫有什么有不同?(從作者的角度看,第一處是粗看,因為“及至到了跟前,才看清”。 作者是無意中聽見“嘩嘩”的掃路聲被吸引過去的,他對老人只是初識,并不了解。所以這時候只能從穿著等方面對老人有一個大體的了解,能看出老人的身份就可以了。第二處是仔細打量,因為“借著淡淡的星光,我仔細打量了他。”這次是因為老人和作者交談了很多,作者對老人每天掃一千八百多級石階很佩服,這時他是懷著很深的敬意來看這位老人的,所以打量得非常仔細。)
讀這兩外文字(以藍色出示)
6、作者為什么要仔細打量這位老人呢?指名說(敬佩、佩服)。老人是怎樣談自己的工作的?
引出4-6節。指名讀。交流、體會:“沏茶”說明老人熱情好客。“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掃上上,傍晚掃下山,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說得輕輕松松,自在悠閑。”說明老人不怕累、能吃苦,喜歡自己的工作,對這份工作很滿足,工作雖重但心情很好。“掃一程,歇一程”,如果天游峰不干凈,就沒有“好山好水看一程”。他把掃路當成了欣賞風景,一路掃來,風光無限,盡情欣賞,免費旅游。累在身上,樂在心里。
7、這位老人多大了?(70歲)出示第9-12節。讀。老人說這話時是什么神態?(悠然)老人會離開這里嗎?(不會)把“我能舍得走嗎?”改為陳述句(體會反問句的強烈語氣,更能從中體會老人對生活的熱愛)。為什么不想離開?(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種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氣,而且還有花鳥作伴。體會老人對大山的情懷。)用“因為……所以……”進行說話練習。
練讀,讀出老人的悠然神情和不舍的語氣。
8、過渡:這位老人的態度感動了我,所以我在臨走時----(出示第11、12節)
抓住“緊緊”“再”體會。(“緊緊抓住”說明作者感情深摯,握手表示友好,“緊緊地抓住”抓得更緊了,說明他們兩個人的心靠得越來越近了。“再”就是又一次。下山后他還要回來,30年以后還要來,這么長的時間都沒忘記這位掃路人,可見掃路人在“我”心中位置很重。)
為什么是30年后再來看老人?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祝福,對老人的信心)“30年后,我照樣請您喝茶!”表現了老人的自信和對生活充滿信心。老人能活到100歲嗎?為什么?(勤勞,天天這樣掃,鍛煉了身體;山上空氣好,環境好;老人不會離開這里更不會死去;老人有自信有信心能活到100歲)
引讀這兩節,體會老人的樂觀、自信、豁達的人生態度。
9、課堂練習。
①老人愛天游峰,愛自己的工作,不舍得離開這里,宿鳥也不舍得離開這里,它們撲棱棱地飛起來又悄悄地落在原外。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伴隨著我回到住地。回到住地,作者打開筆記本,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
②笑聲能持續這么長時間嗎?為什么說“笑聲一直伴隨著我回到住地”?(笑聲留在我的心里,“一直伴隨”表示時間很長很久,說明掃路人對“我”的影響太深了,一輩子都忘不了。)
改寫課文最后一句話:________“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_________ 。”
練寫。指名讀一讀。
10、分角色或自由朗讀3-12節。
五、拓展研討。
天游峰又高又險,臺階又多,游人登上山都會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感到很累。我也由于登上了山而好不得意。那這位老人每天都要登山、掃臺階,他累不累呢?(出示相關語句)學生讀一讀、議一議。
交流:身累心不累。 累:天游峰高、險、臺階多,天天掃當然累。 不累:習慣了;不舍得離開;掃干凈了路心里高興不覺得累;以苦為樂,熱愛生活;愛上了這里愛上了這個工作把工作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從老人輕輕松松的語氣、悠然自得的神情可看出;從老人對生活的態度(樂觀豁達)可看出。
六、總結課文。
正因為老人這種豁達開朗的心胸,他才會在這武夷山的第一險峰上風里來,雨里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辛勤勞作;正是這種平凡卻偉大的品質深深地打動了作者的心,也讓我們接受了一次難忘的心靈洗禮,可見----(出示:平凡的就是偉大的)齊讀。我們都是平凡的,但我們要向這位老人學習,學習他以樂觀自信,豁達開朗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就讓我們記住這位老人吧-----齊讀課題。
七、作業。
1、仿照課文寫法(外貌、動作、語言、神態、側面烘托),觀察一個自己熟悉的人,用準確生動的詞句寫一段話,反映人物的特點。
2、閱讀相關的文章:《峨眉鋪路人》、《守林人》、《挑山工》。
板書設計:
天游峰的掃路人
天游峰 高而險 臺階多 難攀登
不舍得 累? 歲?
掃路人 不怕累 能吃苦 愛生活
樂觀 自信 豁達 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