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花》教學案例分析(通用17篇)
《養花》教學案例分析 篇1
《養花》是人教版第十冊13課。一位教師在上這課時,利用一道填空題貫穿學習了課文,很好地體現了“一個教學環節糅合多個目標”。
師:根據填空題,自瀆課文2—6節。
出示卡片:養花可以( ),這是件充滿樂趣的事。
生1︰養花可以增長知識。從課文的第三節中可以看出來,如摸著了養花的一些門道……
生2:養花可以有益身心。作者的腿不好,不利于久坐,他工作一會兒去侃侃話,調節一下,有益身心。
生3:養花可以獲得真理。作者雖然在養花中常常熱汗直流,腰酸腿疼,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懂得了勞動才能創造。
生4:作者懂得勞動創造生活,結合以前學過老舍爺爺的《勞動最有滋味》,我也懂得了是勞動幫助作者一家度過了艱難的歲月,一切美好的生活都要靠自己的雙手創造。
生5:勞動創造出樂趣,勞動創造出世界。
師:對,勞動創造了整個人類,勞動創造了嶄新的生活,勞動勞動創造了美,勞動創造出獨立的自我。這些都是作者在養花中感受到的。
生6:養花可以使作者和別人分享快樂。約朋友來賞花,給別人贈花,都使作者感到十分快樂。
生7:養花可以給作者的生活增添了色彩。花好作者就喜,花不好作者就憂。菊秧被砸死后,作者“全家都幾天沒笑容”。
生8:養花可以使作者的情感更加豐富和細膩了。
師:俗話說,若有甜,加點鹽。養花中的憂傷及痛苦,使得開心和快樂顯得更加突出,作者的生活和情感因而多姿多彩。
生9:養花使作者掌握了它們的喜好及不適,可以更好地關心照顧它們。看出作者熱愛生命。
師:講得真好。作者掌握了養花的門道,是為了天天照管花草,在他的眼里,花草象孩子一樣需要呵護,這足以看出他對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熱愛。走進自然,珍惜自然,關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正是我們所提倡的。
在以上教學案例中,這位老師將問題提“大”了,“養花可以( ),這是件充滿樂趣的事”,將整篇課文的內容凝聚于一道題中,將這一道填空題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學生在精讀、深思、感悟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老舍爺爺對花草的關切,對生命的熱愛,對知識的積淀,對“給予是快樂的”這一人生哲理的體驗,學生也受到了熏陶、啟迪。再則,這位老師設計的填空題“養花可以( ),這是件充滿樂趣的事。”題目緊扣全文內容,彈性大,思維空間廣,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已有經驗產生不同的體會和感悟。當學生根據已有經驗產生新知識時,老師在尊重學生新發現的同時,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分析判斷,對學生零碎的認識進行總結和提煉,如上例中這位老師的每一次引導都起到了升華學生認識的作用。另外,這位老師讓學生根據填空題體會課文內容,此時的學生認真閱讀,大膽揣摩,充分調動自己的知識經驗和創造力,積極思考和探究,在自瀆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新問題,選擇新判斷,產生新感悟,重組新知識,從而在自己的頭腦中生成具有自身個性品質特征的知識。這位老師的設計真正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維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養花》教學案例分析 篇2
一、在活動實踐中理解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自學了課文,并且分別以老舍先生和記者先生及觀眾朋友的身份準備了一期《藝術與人生》的現場節目,大家準備好了嗎?
生:(躍躍欲試,齊答)準備好了。
(移開講臺,模擬中央臺《藝術與人生》布置)
[評:在學生對課文進行了充分的閱讀、自學后開展以課文內容為中心的現場談話節目,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又為學生提供了聽說的實踐平臺,學生就能學得主動、積極。]
師: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您現在收看的是中央電視臺《藝術與人生》欄目,今天我們的特邀嘉賓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
(任選4名準備好的老舍先生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中走上臺)
師:我們今天說的主要話題是關于老舍先生養花,下面請記者朋友、觀眾朋友們與老舍先生自由交流。
(生1——生4為老舍先生扮演者,其它為觀眾及記者)
生:我是東方臺記者,請問老舍先生,您養些什么花?
生2:我只養些好種易活自己會奮斗的花。比如菊花、曇花、桂花等。
生:您為什么不養奇花異草?
生3:(看同伴一時接不上,搶著說)珍貴的花草不容易養活,北京的氣候,冬天冷,春天多風,夏天不是干旱就是下大雨,秋天喜歡鬧霜凍,這些對養花來說不太好。
生:老舍先生,早上好。我是中央臺記者,請問您為什么要養花?
生1:因為我很愛花,而且我覺得養花是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生:我是明珠臺記者,請問老舍先生,你對養花有些什么感受?
生3:我覺得養花有益身心。我有腿病,不能長期行走,也不能長久地坐,但因為有花草,所以我工作的時候,一會兒就到院子里澆澆這棵,搬搬這盆,然后再寫,然后再出去,就能使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
師:(問其它老舍)還有嗎?
生4:我覺得養花能增長知識。
師:能具體說說嗎?
生4:(想了會兒)比如:有的花喜陰,就別放在太陽地里,有的花喜干,就別多澆水。
師:您不覺得辛苦嗎?
生2:不辛苦。
生3:辛苦,但有樂趣。
生:有什么樂趣?
生2:花分根后送給朋友們一些,覺得自己的勞動果實使其他人也享受了,也覺得很高興。
生1:曇花開放的時候,約朋友來觀賞,自己覺得很驕傲。
生:請問老舍先生,您在養花中有傷心事嗎?
生4:有,今年夏天就有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還在地上,沒到移入盆中,下了一場暴雨,隔壁的墻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種,一百多根。全家都幾天沒有笑容。
生:您有什么感受呢?
生4:唉,我非常傷心。
師:既然很傷心,還覺得有樂趣嗎?
生1:有,因為畢竟高興的時候多,傷心的時候少。
師:那次菊秧被砸死后,您是怎么處理的?
(四學生相互看了看,不知如何回答)
師:為了觀點統一,允許你們商量商量,也請下面的觀眾、記者討論討論,猜一猜。
(約兩分鐘后)
師:咱們先聽觀眾猜一猜。
生:我想老舍先生可能后來又種了一些,好不容易才活。
生:我想老舍先生把倒塌的墻磚慢慢撿了起來,救活了一些菊秧。
師:老舍先生,您究竟是怎樣做的?你的感受又怎樣呢?
生3:菊秧被砸死后,我們收撿了殘磚破瓦,卻發現有一些經過拯救還有活的希望。于是,我們把那些菊秧小心地移入盆中,后來,它們果然活了,還開出了美麗的花。
師:您的心情……
生3:我很激動。
生4:有一種失而復得的歡喜。
生1:有一種失敗后成功的喜悅。
師:(朝觀眾)朋友們,你們有過這種樂趣嗎?
生:有。我以前種紫羅蘭的時候,花盆被樓上的磚掉下來打破了,花也好像被砸死了,我傷心地幾天不忍心去看它,可是后來它竟然開花了,我覺得真是一種樂趣。
生:我也有。我第一次養桅枝花時,為了讓它早點開,就放了一些肥料。結果沒過幾天,花就被燒死了,我傷心地哭了。可是后來,在媽媽的鼓勵指導下,我又養了一盆。去年開了花,我覺得非常高興。
師:那么,大家覺得傷心事有一種什么樂趣呢?(生思考了一會兒)
生3:有一種遇到困難再奮斗的樂趣。
生:有關切朋友的樂趣。
生:有“有笑有淚”的樂趣。
師:是的,有喜有憂更有樂趣。
[評:給學生充分地表達的機會 ,學生的潛力會得到充分的展示。但當學生的理解有偏差時,教師自然的點撥顯得多么及時精妙,不知不覺地引導學生自己解決了理解中的難點。]
師:看來,老舍先生今天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樂趣。因為時間的關系,這次節目到此結束,感謝老舍先生,感謝觀眾記者朋友。(掌聲)
[評:教師與學生像朋友一樣地平等交流,各自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去參與學習、參與實踐,在聽說中加深了對課文基本內容的理解,在交流中自由放飛了自己的思想,正是充分發揮了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與創造性。]
二、在引導點撥中感悟
師:我發現在剛才的節目中,大家都能按要求抓住課文主要內容進行交流,而且把握重點也很準,主要是什么呢?
生:老舍先生養花的樂趣。
師:是的,不過剛才我們談的關于養花的樂趣比較零散。請大家再讀一讀課文,綜合地說一說,老舍先生所談的養花的樂趣有哪些?
(生自由讀課文,小組討論后指名回答)
生:養花的樂趣主要有:一是養花可以增長知識;二是養花有益身心健康;三是養花能聞香味,看花開,送花給別人;四是養花能使人體會喜憂的快樂。
師:你是從哪個地方體會到“養花能聞香味,看花開,送花給別人”的?
生:第五自然段。(朗讀)
師:聞香味,看花開,送花給別人,這是養花的什么?
生:這是養花的成果。
師:想一想,養花是不是只有這三件成果?
生:不 是。
師:還可能有哪些?
生:還可能花落了,結果了,可以吃果子。
生:還可能在菊花開的時候,送去參加展覽獲獎。
師:既然有這么多成果,為什么作者只寫這三件?請大家都默讀這一自然段,體會體會作者寫這一段究竟是想說什么?
(生默讀、思考、指名答)
生:我覺得主要是寫面對這些成果的感受。我是從“看著友人拿走自己的勞動果實,心里自然特別喜歡”這句話看出來的。
師:什么感受?
生:特別喜歡。
生:我覺得還很驕傲。我是從第一句話看出來的。
生:我還覺得很自豪。我是從“約幾位朋友來看看,更有秉燭夜游”的味道看出來的。因為舉著蠟燭在夜間看難見的曇花開,朋友們肯定要贊嘆,所以我就很自豪。
生:我不同意他說的“舉著蠟燭”。因為秉燭夜游的意思是舉著燈燭在夜間游賞,也許是舉著燈籠呢?
師:嗯,用詞是要準確。那么這種喜歡、驕傲、自豪是一種什么樂趣呢?
生:是享受勞動果實的快樂。
師:對,這種理解更準確了。
[評:理解不夠準確時,需扎實地讀讀課文,深入地研究課文,畢竟課文是培養語文能力的主要憑借。]
師:最后一段與前邊具體的講述有什么聯系?
生:最后一段是總結,前面是分述。
師:那么從作者講的養花的樂趣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對花的什么感情?
生:我體會到作者很愛花。
師: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作者愛花之情的?找一找、劃一劃、讀一讀,再小組交流。
(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能把你體會最深的一段有感情地讀一讀?
(指名朗讀,讀得好的掌聲鼓勵)
師:通過了解老舍先生養花的樂趣,你有什么收獲?
生: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知道了面對生活中的憂傷與不快,我們也應該向老舍先生一樣坦然面對,因為生活的樂趣就是有酸有甜有苦有辣。
生:我體會到面對困難與挫折,我們不能害怕它,而要向老舍先生一樣勇敢地去面對并且克服,這樣才能象老舍先生養花一樣體會到樂趣。
生:我體會到,老舍先生對養花這么小小的事就能做得有滋有味,我們對待其它的事也要象他一樣認真做,就能得到樂趣。
[評:這樣的體會恐怕不是只用思想教育幾個字說得透的,因為教師在教學引導中真正撥動了學生情感的體驗,所以感悟得如此深刻。]
師:你們可真了不起,這些有哲理的話簡直可以寫成名人名言了。不過,大家可別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把你們的體會真正融入你們的學習、生活,你們會真正得到生活的樂趣。那么在寫法上還有沒有收獲呢?
生:我收獲到,在寫作時要寫清自己的感受就要通過具體事例把它寫清楚。
生:我給他補充一點,還要有條理地分成幾部分來寫。
三、在課外練筆中運用
師:老舍先生不愧為大作家,一篇短短的《養花》竟給我們這么多啟發。同學們,你們在養花中有些什么感受呢?你能寫出來讓大家同你分享嗎?
(有些贊同地點頭,有些顯出為難的樣子)
師:如果覺得有困難,也可以寫寫你最喜愛的花草。
(生鋪開紙筆,開始寫作)
[評:實施分層的習作練習,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能給每一個學生提供積極學習的機會。]
[總評:這節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特點:
一、落實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在這節課中根據教材特點安排了《藝術與人生》的活動實踐,使學生在嘗試扮演的言語實踐活動中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人人都樂于參與學習,參與傾聽表達。同時允許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作業練習等,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
《養花》教學案例分析 篇3
課文說明:
本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 1956年12月12日發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文中講述了“我”養花的情形,從中感受到養花既須勞動,有長知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抒發了“我”愛花、愛養花,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知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激發他們熱愛生活的情趣。
2.學習課文安排材料的方法,把作文寫得有條理。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知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激發他們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2分鐘)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位“語言大師”的作品,他的作品曾多次選入小學語文課本,像《趵突泉》《我家的貓》《草原》《林海》等,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學生。他是一個興趣愛好相當廣泛的人,打拳、養花、喝茶、養貓、繪畫、書法、古玩、相聲、戲曲、起名字、交朋友等等大約有十九種之多。大家知道他是誰嗎?老舍。他把自己養花的經歷寫成了文章,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5分鐘)
1、師:課文《養花》里都寫了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一邊讀還要能一邊想,課文的七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
2、生自讀思考,師巡視輔導。
三、全班交流反饋(5分鐘)
1、指名讀生字詞:這有幾個詞語,誰來大聲地讀一讀?
曇花 秉燭夜游 菊秧 砸死
2、指名讀多音字:這還有幾個帶有多音字的詞語,誰能讀準?
盡管 朋友似的 摸著門道 多得知識 我得照管 三年五載
點撥:(邊講解便范寫)大家看“秉”字的橫畫較多,書寫時橫畫間距要盡量勻稱、靠攏,最后的“撇捺”要伸展開。大家試著在書上寫一個。
3、師:下面誰來說說,課文的七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
指名說,(相機板書:養花目的一養什么花一怎樣養花一勞動收益一成果之樂一受災之憂 —總結樂趣。)
師:我把它們概括成這些小標題。看,課文按照由事到理的順序,記敘了作者養花的情況和感受,一個自然段寫一個內容,相對獨立,寫得層次清楚,條理分明。
同學們,課文最后一段總結了養花的樂趣,誰能來讀一讀?
師:那么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這些樂趣呢?請大家默讀課文3-6自然段,邊讀邊畫出養花有意思、充滿樂趣的句子,在旁批欄里寫下自己的感受。
四、細讀三、四自然段
1、交流第三段
師:誰來讀一讀你找到的句子?
摸著門道,花草養活了,而且三年五載老活著,開花,多么有意思呀!
師:“門道”是什么意思?
聯系上文,看看作者摸出了什么門道? 又是怎么摸索出來的?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示句子:我得天天照管它們,像好朋友似的關心它們。
師:你體會到了什么?
是呀,不管嚴寒酷暑,刮風下雨能這樣每天堅持,多不容易呀!你能讀出老舍的堅持不懈嗎?
師:從這個“照管”可以看出老舍對花草不是——而是——(聯系課文)
在老舍的眼里,花草不是普通的植物,而是天天相依相伴的朋友。同學們,如果你們是老舍家院子里的花草,試想一下,老舍會怎樣照管你們呢?
師:大家想得真好!我感覺你們特別幸福!有一個真心了解、關心、照顧你們朋友,無微不至,細心呵護。可見老舍是多么喜愛你們呀!誰來讀讀這句話,讓我們都能感受到這份“愛花”之情。
看來你已經充分體會到了養花的樂趣!摸著這些個方法、竅門,就可以讓花長得壯,活得長,還開得美,這就是樂趣嗎?養花也能長知識呀!(板書:長知識) 老舍說:(示句子)多得些知識決不是壞事。
誰來讀?這是一個什么句子?你能改成肯定句嗎?(示句子)大家比較著讀讀這兩句,有什么不同嗎?
2、交流第四段
師:還有哪些養花有意思、充滿樂趣的句子?請你說——
可是,這多么有意思呀!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師:這多么有意思!這是指什么呢?聯系上文找一找。指名讀——要是趕上狂風暴雨或者天氣突變,就得全家動員,搶救花草,十分緊張。幾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搶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第二天,天氣好了,又得把花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熱汗直流。
師:看來,要養好花,必須得付出勞動呀!(板書:須勞動)可是這“腰酸腿疼,熱汗直流”能有什么意思呢?(看到花兒安然無恙,心里自是高興萬分。)說得有道理!你能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嗎? 原來如此,你也一定能讀出自己的感受?
師:天氣好了,作者搬花出屋,讓好朋友們返回家園,這也是樂趣吧!誰再來讀一讀?
師:還有哪些樂趣?誰來讀?
示句子:我工作的時候,總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澆澆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寫一會兒,然后再出來。
師:這有幾個表示動作的疊詞,讀的時候第二個字要念輕聲,誰來讀讀這三個詞?
是呀!干的都是自己喜愛的事,怎么會累呢?你也讀一讀。
(引讀:同學們,欣賞自己養的花,和觀賞他人養的花,感覺是不大相同的,因為欣賞自己養的花,就是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有一種自豪感、成功感和欣慰感。)老舍就是這樣享受著——他寫一會兒就到院子里去看看(一起讀)————然后再出來到院子里(三遍)如此循環!
師:在這周而復始的勞動中,你能感受到什么?(老舍對花的愛,對勞動的愛)
師:老舍愛花,愛養花,愛打拳、愛喝茶、愛養貓、愛繪畫……這一個又一個愛,都是緣于對美好生活的熱愛。(板書:愛花,愛養花,愛生活)讓我們把書捧起來,把這一部分好好的讀一讀,讀出他對生活的熱愛。
師:這些都是樂趣呀!老舍從辛苦的勞動中,不僅感受到樂趣,還得出了一個真理。示句子: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這是一個什么句子?能改成陳述句嗎?你們再來讀一讀,體會一下哪一句表達的感情更強烈?
師:老舍不愧為“語言大師”,駕馭語言的本領著實高超,遣詞造句也摸出了門道。同樣的意思,他特別用否定句和反問句表達,使句子表達的感情更為強烈、語氣更加肯定。真是妙啊!在平時的寫作中,我們也要像這樣斟酌詞句,用得準,寫得妙!
五、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深深感受到:須勞動,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板書:養花的樂趣)誰能用一個關聯詞把他們連起來嗎?(板書:既……又……)老舍曾說,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為好的作家了。他的一生不正應證了這句話嗎?他把自己對生活的熱愛融進字里行間,影響一代又一代人。今天,我們也在他的影響下懂得了熱愛生活,享受平凡樂趣的道理。這是終身受益的。養花的樂趣說不完道不盡,下節課再聊吧!
六、當堂作業
1、那么大家也來試試,完成《語文課堂作業》p71 第四題,自己也摸摸門道。
2、指名簡單反饋
板書設計:
養花
一、養花目的
二、養什么花 既須勞動
三、怎樣養花 養花的樂趣 愛花,愛養花,愛生活
四、勞動收益 又長見識
五、成果之樂
六、受災之憂
七、總結樂趣
《養花》教學案例分析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生字及新詞,積累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否定句和反問句的表達效果。
3、學習作者善于觀察、體驗生活,抒發真情實感的表達方法;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老舍先生從養花過程中得到了哪些樂趣?體會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題,簡介作者
1、老師帶來了一些花,給大家看看。(點課件)
2、看了這些花,有什么感受?同學們,你喜歡花嗎?哪位同學養過花?把你養花的感受說一說。(學生自由發言。)
二、初步感知,把握主要內容
1、今天,我們學習《養花》。板書:23 養花(齊讀課題)
2、大家都預習了,作者是誰?來,把你們了解的有關老舍先生的情況講一講。(生讀有關老舍的資料)
3、我們今天學的《養花》就是老舍寫的一篇散文。我們先不看書。好多同學都養過花,那假如要你以《養花》為題目,寫篇作文,你會寫些什么呢?在小組內先議一議,再談一談。
4、指名交流,教師歸納
5、同學們談了很多。那現在我們打開書讀課文,看看老舍先生又是怎么寫《養花》的。輕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語句,勾畫出生詞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運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
6、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你剛才構思的《養花》和老舍先生寫的《養花》在內容上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呢。
7、指名交流,教師相機檢查評價初讀情況。
交流內容:(1)老舍先生養的都是好種易活的花。(2)養花很辛苦。(3)養花能增長知識。
(4)養花能與別人分享
8、有人覺得這篇文章有點亂,一會兒寫這一會兒寫那。那同學們思考一下,對這個問題,你怎么看?課文重點圍繞什么來寫?在哪一段點出來了?(學生交流)
9、教師歸納:是啊,這篇文章不像我們學過的很多記敘文,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但是,就像剛才兩位同學說的,看起來內容很散亂,但都是圍繞養花的樂趣來寫,這就叫散文。齊讀最后一段。
10、圍繞“養花”,提出不懂的問題。
(1)“花草自己會奮斗”是什么意思?
(2)養花很辛苦,而老舍先生為什么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養花到底有哪些樂趣?
三、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積累好詞好句。
2.進一步朗讀課文。課下搜集并了解老舍先生作品。
第二課時
一、在品讀語言中感悟養花情趣
(一)、復習舊知導入,齊讀最后一段
(二)、作者至始至終對養花包含著一種怎樣的感情?(熱愛)能用文中的原話回答嗎?自由讀讀第一自然段,你還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邊讀邊看眉批、推想“工夫”、“計較”的含義。
(三)、1、老舍先生對養花的熱愛讓他體會到了其中的樂趣,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老舍先生,走進課文的字里行間,一起來咀嚼這份有喜笑、有憂淚的閑情雅趣吧!
2、學生默讀第2——6自然段,結合眉批提示,勾畫出最令人回味的句子并作批注。
3、全班交流:
感受養花的喜與笑(圍繞2---4自然段交流)
師:老舍先生對養花中體會到的的喜與笑在文中哪些地方得以體現呢?
交流:(1)作者養的花沒有奇花異草,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斗的花草。(“會奮斗的花草”指生命力強,能迎風斗雪、戰勝自然災害的花草。)這是作者養花的特點。
(2)作者養花,不是對花“置之不理”,而是天天照管它們,像好朋友似地關心它們。(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花有感情。)作者在照管花的過程中,摸出了一些規律,增長了知識,從中得到了樂趣。
“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呀!”這是作者學會養花后的自豪之情的流露,這就是樂趣。
(3)養花有益身心。“有益身心”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熱愛勞動的感情。)
探討:
a.作者為什么說得感謝它們? “感謝”、 “照顧”等詞飽含了老舍對養花的什么情感?
b.作者兩次使用“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你認為作者是在抱怨養花勞累嗎?為什么?(作者不但沒有抱怨養花的勞累,反而從辛苦中體會到了樂趣。)“這是多么有意思呀!”這就是作者勞累后的感受,這是苦中有樂,是勞動帶來的快樂。
(4)、出示句子: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a.讓學生不改變意思,換一種說法: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是真理。
b.這句話說明什么道理?勞動可以創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勞動創造出來的;人活著,就應該勞動。
(4)、相機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感受養花的憂與淚(圍繞第六自然段交流)
(1)、老舍先生在養花中有傷心事嗎?有什么感受呢?哪些語句給了你這樣的感受?
(2)、既然很傷心,還覺得有樂趣嗎?
(3)、如果你是老舍先生,那次菊秧被砸死后,你會怎么處理的?為了觀點統一,允許你們商量商量,討論討論,猜一猜。
(4)、交流:老舍先生究竟是怎樣做的?你的感受又怎樣呢?您的心情……(失而復得的歡喜,失敗后成功的喜悅。)
(5)、同學們,你們有過這種樂趣嗎?那么,大家覺得傷心事有一種什么樂趣呢?
師:是的,有喜有憂更有樂趣。(相機板書)看來,老舍先生今天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樂趣。
感受與人分享的樂趣(圍繞第五自然段交流)
師:養花的樂趣不僅僅是令作者自己可以增長知識;在勞動中有益身心健康;使人體會喜憂的快樂。還有最令作者感到自豪的事嗎?(養花能聞香味,看花開,送花給別人)你是從哪個地方體會到的?聞香味,看花開,送花給別人,這是養花的什么?
(1)、想一想,養花是不是只有這三件成果?還可能有哪些?
師:既然有這么多成果,為什么作者只寫這三件?請大家都默讀這一自然段,體會體會作者寫這一段究竟是想說什么?(生默讀、思考、指名答)
(2)、出示句子第五自然段
抓住“驕傲”、 “秉燭夜游”體會朋友的贊嘆,我的自豪。
(3)、作者用詞多么準確呀!那么這種喜歡、驕傲、自豪是一種什么樂趣呢?
(是享受與分享勞動果實的快樂。)
(4)、讀出你們的贊嘆,讀出作者的自豪來!齊讀第五自然段
(5)、養花的樂趣歸結起來就是: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否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作者從養花中得到這些樂趣。看著板書齊讀最后一段。
二、在引導點撥中學習語言特色
師:我們知道老舍先生被譽為語言藝術大師,他的這篇文章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A、這篇文章用詞豐富,有的詞很通俗、很平常,就像一位老伯伯在聊天,說些家常話。比如:花開得好壞大小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
B、老舍先生的語言簡練,例如:冬冷、春天多風……;有喜有憂,有笑有淚……
C、在老舍的筆下,花兒似乎成了他的朋友。如:“運動場”、“生病”、“感謝”等。
師:同學們研究得很有心得。老師在一篇文章上看到這么一段話,評價老舍先生語言藝術特色的,摘錄下來給大家看看。(齊讀:文筆質樸無華,如水銀泄地般地流暢,又像嘮家常似的娓娓道來,淺顯易懂。)
三、在總結拓展中升華延伸
師:老舍先生就是通過樸實無華的語言表現養花的樂趣,學習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獲?(熱愛勞動、享受生活)
師:你們可真了不起,這些有哲理的話簡直可以寫成名人名言了。不過,大家可別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把你們的體會真正融入你們的學習、生活,你們會真正得到生活的樂趣。
師:花是美的象征,美的天使,而作家老舍通過勞動,創造了美,給生活帶來了樂趣,讓人深深感受到他對勞動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師:老舍先生的作品還有很多,我想,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對老舍先生有了興趣。同學們回家后自己閱讀,課下我們再交流自己的感悟。
四、在課外練筆中實踐運用
師:老舍先生不愧為大作家,一篇短短的《養花》竟給我們這么多啟發。同學們,你們在養花中有些什么感受呢?你能寫出來讓大家同你分享嗎?如果覺得有困難,也可以寫寫你最喜愛的花草。
板書設計: 23 養 花
有喜有憂
既須勞動 有笑有淚 又長見識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 ↗
樂趣無窮
享受生活
《養花》教學案例分析 篇5
一.背景介紹
《養花》選自五年級第二學期,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發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文中講述了“我”養花的情形,從中感受到養花既須勞動,又長知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抒發了“我”愛花、愛養花,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因為教學不是簡單的傳承,不是外在的告訴。教學只有與學生當下的生活與成長發生意義關聯,才能被學生所認同,所喜愛,才能對學生的心靈有所觸動,讓學生在獲得學科知識的同時,獲得精神的引領。因此在教學《養花》時,我努力架構起教材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系,并引導學生與課文進行多層次對話,讓學生在經歷 “叩問”、“體驗”、“發現”等過程中獲得“知識技能”、“思維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同步發展。
二.教學過程
《養花》一課,通過寫養花的經歷,表達了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經過分析,我發現這些樂趣來自“心情”“成果”和“意義”三方面,其中的“意義”則是教學的重點。養花中必須付出哪些勞動,又長了哪些見識,這便是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以“意義”作為突破口,要求學生帶著問題找到有關段落,去讀讀,去想想,然后將自己的發現圈畫批注在書上,在匯報研究成果的過程中不僅僅停留在勞動的付出和養花的門道上,而要進一步認識知識的重要(科學知識指導我們把事情做好,不懂科學知識,事情就會辦糟)和勞動的重要(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努力,付出汗水,勞動創造出美好幸福的生活)。
這部分的教學我重在引導點撥中讓學生感悟。理清文章思路后,我直接將學生學習的任務放在了3至6自然段上。“前兩自然段我們上節課已經深入體會到了,后面幾方面的樂趣若是不讀書,不動腦筋,還真不好體會呢!現在請你出聲讀后面的內容,想像文章中的情景,想想哪方面樂趣你體會到了,從哪里體會到的?哪方面樂趣你還沒有體會到?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問題可以提出來。”這一次的任務交代得很清楚,學生自學時是很順利的。在自學結束后,我開始與學生共同深入語言文字中去理解感悟老舍先生養花的樂趣。課堂氣氛輕松愉快。學生表現非常活躍,這也大大激發了我的情緒。我和學生們似乎都融入了那種樂趣中,作者,學生,教師的情感似乎集中到了一點。樂趣——這一文章的靈魂不僅體現在文字中,也洋溢在了教室里。以致于現在回憶起來,心情還是那么激動,學的樂趣,教的樂趣盡顯無遺。
三.課后反思
在這節課,我自己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在教學中我沒有脫離語言文字的學習,而是在引導學生充分地理解課文語言文字的基礎上,運用課文中的語言進行交流、運用,同時鼓勵學生自覺地將角色語言帶進課堂,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
2、有效地發揮了教師的組織與引導。
我在教學中沒有包辦代替,機械控制,而是讓學生充分地表達。既尊重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又因勢利導,及時、準確地對學生理解感悟上的難點、疑點、誤點進行了點撥。
但是,我在教學中沒能進一步讓學生在理解語言的實踐活動中步步引導,讓他們通過體會課文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情不自禁地受到熏陶感染。忽視了對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正確導向。其次,沒能體現民主、平等的對話教學。如果我能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進行交談,學生會不感到壓力與緊張,只覺得有自我表現的輕松與自由,使課堂時時充滿著活力,若始終以鼓勵的語言對待每個孩子,那么學生的個性將得到更最充分的發展。
《養花》教學案例分析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熱愛生活的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會用“置之不理”造句。
3.完成課后練筆。
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完成練筆。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你家中有花嗎?談談你的感受。
二、檢查預習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
2.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你說說老舍先生為什么要養花?他從中體會到什么樂趣?
三、通過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可以分幾段?每一段講了什么意思?
2.討論:課文可以分三段。
(1) (2—6) (7)
四、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1.“奇花異草”是什么意思?
作者養的花草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2.“置之不理”什么意思?“自生自滅”什么意思?
作者“摸著了一些門道”,這些“門道”指什么?
3.作者為什么說他“可得感謝它們”?
用課文里的話說一說。
因為作者因為養花而受益: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4.全家動員搶救花草時,十分緊張,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你認為作者是在抱怨養花的勞累嗎?為什么?
5.什么是“秉燭夜游”?
6.為什么作者“也有傷心的時候”?
7、作者認為養花究竟有哪些樂趣?
五、作業
1.熟讀課文。
2.試背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學習生字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齊背最后一段。
3.檢查生字讀音。
4.指導識記字形。
二、再讀課文,概括中心
1.提出要求:
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哪些部分寫了“喜”“笑”?哪些地方寫了養花的“憂”“淚”?哪些地方寫了養花的“須勞動”“長見識”?
2.自由讀課文,討論。
3.討論交流。
4.概括中心思想。
三、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1.自由讀課文。
想一想作者怎樣安排材料的?
2.討論交流。
(1)文章題目:養花
(2)文章中心:作者通過自己的養花實踐切身體會到了養花的種種樂趣。
(3)材料安排:
a、把養花當作一種樂趣。
b、具體講養花的樂趣。
c、總結養花的樂趣。
四、指導“置之不理”造句
五、指導朗讀、背誦
1.范讀。
2.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3.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六、作業
1.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2.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聽寫詞語
二、指名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檢查背誦
四、明確“練筆”要求
1.學生自己閱讀練筆的題目。
2.討論。
這次練筆的內容是什么?(寫一種自己喜歡的花草。)
練筆有什么要求?
(寫一個片斷;寫出花草的特點;要寫出自己喜歡這種花草的原因。)
五、學生寫作
1.分組練說。
2.學生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六、交流,修改
《養花》教學案例分析 篇7
說理念: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理解,要讓學生讀中感悟
說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養花中得到的樂趣.
2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說過程設計的意圖:
一 鞏固練習,出示生詞卡片,指名讀.
二 探究新知:
1導言:老舍先生愛養花花,也愛養花,因為養花給他帶來了無窮大樂趣,那么養花給老社帶來了那些樂趣呢?(激發學生暢所欲言)
2抓住主要段落,重點體會養花的樂趣.(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和句子,特別是每段的總述句,中心句交流自己的見解,體會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三 總結全文,課堂延伸
四讀寫結合(通過本課的學習掌握了那些方法,寫一種自己喜歡大的植物,也可以寫自己養花的感受.)
說學情:
學生積極性較高,呢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說效果:對課文理解較好,能體會養花的樂趣.
《養花》教學案例分析 篇8
一、教材簡析:
《養花》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通過寫養花的過程,表達了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載、循環、自生自滅、一來二去、門道、曇花、秉燭夜游、見識”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敘事具體、清楚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四、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整合:
1、從家中收集一些有關花卉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2、回憶或向家長了解一些養花的常識或經歷。
五、教學用時:2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教學內容及要求:
1、檢查預習,掌握生字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2、交流資料,理解作者養花的原因及養花的種類。
二、教學步驟:
(一)導入:
1、出示花卉圖片,說說花卉的名稱。
2、交流養花的知識和樂趣。
3、揭示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指名認讀生字詞,糾正錯誤的讀音;說說難記、難寫的字。
2、說說預習課文之后對老舍先生養花的經歷有哪些了解。
(三)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1、默讀全文,思考:老舍先生從養花中得到了哪些樂趣?(畫出能概括全文的中心句)。
2、由中心句回顧全文,理清課文脈絡,說說課文先寫什么,然后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3、交流。
(四)理解作者養花的原因及種類。
1、指名讀第一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這一段寫了養花的什么?
2、指導朗讀,讀出作者對花的喜愛之情。
3、自由讀第2段,思考: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4、指導朗讀。
(五)自由朗讀全文,體會作者養花的樂趣。
第 二 課 時
一、教學內容及要求:
1、繼續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老舍先生養花的樂趣。
2、學習作者敘事具體、清楚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老舍先生總結出養花有哪些樂趣呢?他又是怎樣把這么多種樂趣寫具體、寫清楚的?
(二)理解3—6自然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種種樂趣寫具體的。
1、自由選擇喜歡的段落,細讀,體會作者是如何把每一種樂趣寫具體的。
2、分組(根據選擇的相關段落)進行交流。
3、全班交流,學習作者言之有序、具體清楚的表達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3—6段,邊讀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總結全文
1、指名讀第7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自由讀,體會其作用。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五)作業:
1、找出課文中最能體現作者愛花的句子,讀一讀,再抄下來。
2、寫一篇文章表達自己的一種樂趣,注意寫具體。
[板書設計]
13、養花
長見識
有益身心
養花的原因→養花的好處 分享快樂 總結養花的樂趣
有喜有憂
[教學反思]
本學期,我校語文課題組正式啟動了《農村小學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整合研究》的課題研究。本學期,我們側重于開發整合家庭課程資源。因此,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抓住一些精讀課文在開發整合家庭課程資源方面作了一些嘗試。
老舍先生的這篇《養花》真實地敘述了他養花的樂趣,而在實際生活中,大部分學生隨著家庭條件的改善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養花的見識。因此,在課前,我著重布置了他們回憶或向家長了解一些養花的常識和經歷;上課之初,帶領他們交流,因此,他們與文本之間的距離被拉近了,他們讀起來也覺得興味盎然,理解作者養花的樂趣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我體會到了開發整合課程資源的益處,真可謂是“磨刀不誤砍柴功”!
但是,在本課的實施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首先,是對學生的鼓勵很重要。因為,以前,我們很少強調讓學生回家去搜集資料,學生根本沒有這方面的習慣和經驗,而現在,他們在老師的倡導下居然做得很好。為了讓他們養成課前主動開發資源的習慣,我認為,及時的表揚與鼓勵非常重要,我們班有一個叫王鍵的小男生,第一次搜集資料就很成功,我表揚了他幾次,后來,他居然就能堅持下來了,我沒有布置時,他也能主動搜集與課程有關的資源。今后,我打算對其他學生也要多給予肯定。第二個問題是關于小組合作交流的。在這一課中,我讓學生交流的是:老舍先生是怎樣把每一種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交流之前,我沒有作任何指導,后來,我加入到幾個小組中才發現,只有少數尖子生能說清楚,多數學生還是辭不達意。因此,我意識到,交流之前,應有所示范,有所指導。
總之,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我相信我的學生會越來越棒,我們的語文課堂也會越來越精彩。
《養花》教學案例分析 篇9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養花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敘述具體、清楚的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片段。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養花的樂趣。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老舍先生在養花中得到的樂趣是:(課件: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同學們齊讀。
生:讀(有喜有憂………………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師板書:喜、憂、笑、淚、花、果、香、色、勞動、見識。
二、學習課文2—6自然段。
師:同學們,學習的過程,就是帶著問題去研究的過程。課文的2—6自然段,具體地描述養花的樂趣,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呢?請自讀課文的2—6自然段,在最感興趣的內容寫下你的體會。
生自由讀并寫體會。
(一)交流第二自然段。
師:剛才同學很認真在思考,現在來談談你們讀了第二段后的感想。(學情預設)
生1:我從第2句體會到作者看著好花生病要死,很難過。作者很愛花。
生2:我從第3、4句體會到北京的氣候對養花來說不是很好,作者無法養好南方的好花。
生3:我從最后一句體會到作者只種好種易活自己奮斗的花草。
師:你很會理解,請讀一讀。生讀。
師:從你的讀聲中老師感受到了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
師:能否舉例說說哪些花屬于自己會奮斗?
生匯報:(牽牛花、菊花、仙人掌、仙人球…………)
師評價:你們的課外知識還真豐富,看來你們是群愛讀書的孩子。
小結:老舍先生從生活環境及自己的實際能力出發,不養名貴花草,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花,說明他愛花、憐花,對普通花一樣喜愛。盡管養自己會奮斗的花草,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滅,大半還是會死的,該怎么做?請同學談談對第三段的理解。
(二)交流第三段。
學情預設
生:從第2句話的“天天……好朋友……關切”體會到作者十分關心花。
師:你真會學習,能抓住重點詞語理解,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請你帶著你的體會讀讀這句。
生:讀。
師:老師聽出了作者愛花愛的真,愛的深切。
生2:從第3句,我體會到作者懂的養花的方法,若喜陰就別放在太陽地里,若喜干就別多澆水。
師:你能說說哪些花喜陰,哪些花喜陽嗎?
生匯報。
師:我這雖有一句養花人總結的養花經驗,花諺語:(出示課件:“陰茶花,陽牡丹,半陰半陽旺季蘭)師讀。
生齊讀花諺語。
小結:懂得了養花知識,有了養花經驗,花就能三年五載生活著,多么有意思呀!一到花季,老舍先生的院子里滿是花草,(邊講邊出示課件“花”。)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七點,睡蓮從夢中醒來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花了,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傍晚六點,煙草花在暮色中蘇醒。月光花在七點左右舒展開自己的花瓣,夜來香在晚上八點開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花一現。此時,老舍先生的院子里早已芳香四溢,成了花的海洋,花的世界,真是“千朵萬朵壓枝低”,繁花似錦,花團錦簇。請帶著你們的體會齊讀這段。
生齊讀第三自然段。
師:從你們的讀聲中,老師感受到了這份樂趣,不過在養花過程中也有累的時候,請同學們談談對第四段的理解。
(三)交流第四段。
學情預設。
生:從第1、2句我體現老舍先生感謝花草,在工作的時候,總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里照管花,然后回到屋里再寫再寫一會兒,然后再出去。
師:你很會理解,然后再出去做什么?
生:澆澆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寫一會兒,然后再出去。
師:然后再出去做什么?
生1:澆澆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寫一會兒,然后再出去。
師:這就是“如此循環。”
生2:從第3句我體會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到適當的調節,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師:是啊,作者把照顧花當作調節身心的良藥,從苦中取樂。
生3:我從4、5、6句體會到作者很愛花,養花很累,以苦為樂。
師:你真是愛思考的孩子,帶著你的體會讀一讀。
生4:我從最后兩句體會到作者覺得養花很有意思,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
師:雖然這么累,但作者覺的這多么有意思呀!于是得出一個結論。齊讀最后一句。
生讀:“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師:對啊,不勞動什么也做不成,勞動雖苦,但其樂無窮,請同學帶著各自的勞動體驗自己讀讀勞動這部分。
生讀:“我不是有腿病嗎?……熱汗直流。”
師:同學們一定感受到了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了吧!可是這多么有意思呀?接下來齊讀:(生讀不勞動……真理嗎?)
小結:是啊,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努力,付出汗水,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樂趣,勞動創造幸福。
養花很累,同時也是其樂融融,請同學們接下來談。
(四)交流第五段。
學情預設
生1:從第1句我體會到當聽到送牛奶的夸花香時,我們全家都很自豪。
師:是啊,與人分享花香的快樂。
生2:從第2句我體會到當曇花開放時,作者與朋友一起欣賞。
師:對啊,與朋友分享難得一見的曇花開放的快樂。
生3:從第3句我體會到當花分根,送給朋友,作者很高興。
師:是啊,這就是所謂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過渡:可惜,天有不測風云,在養花過程中也有令人傷心的事,請來談談。
(五)交流第六自然段。
學情預設
生1:我體會到作者很愛花。
生2:我體會到了作者把花當作有生命的事物看待。
生3:我體會到作者全家人都是花癡。
師:你的理解太精彩了,祝賀你!
師:請兩小組同學帶著你們對五、六自然段的體會來讀一讀,其余同學聽聽你聽出了什么?
(一小組讀五自然段,一小組讀六自然段)
師:同學們你們聽出了什么?
生匯報:從他們的讀聲中聽出了“喜”和“憂”
師:無論是喜是憂,都是養花的樂趣。(出示課件:有喜有憂……這就是養花的樂趣),請同學們齊讀。
生:“有喜有憂……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師:這不只是養花的樂趣,這也是學習的樂趣,齊讀。
生讀:有喜有憂……這就是學習的樂趣。
師:這不只是學習的樂趣,這也是生活的樂趣。齊讀。
生讀:有喜有憂……這就是生活的樂趣。
三、總結全文。
作者對花充滿了愛意,但文中沒有“多么美麗,多么可愛”這類空話,而是用具體事例把愛的情感流露于字里行間,將養花的樂趣寫具體,作者所寫的都是平時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真實、深切,這種寫作手法值得我們學習。
四、作業。
實踐活動
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花草寫一篇短文,要寫出這一種花草的特點和你為什么喜歡它。如果養過花,也可以寫出自己的感受。
板書
養花
樂趣
喜 憂 笑 淚 勞動
花 果 香 色 見識
《養花》教學案例分析 篇10
一、在活動實踐中理解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自學了課文,并且分別以老舍先生和記者先生及觀眾朋友的身份準備了一期《藝術與人生》的現場節目,大家準備好了嗎?
生:(躍躍欲試,齊答)準備好了。
(移開講臺,模擬中央臺《藝術與人生》布置)
評:在學生對課文進行了充分的閱讀、自學后開展以課文內容為中心的現場談話節目,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又為學生提供了聽說的實踐平臺,學生就能學得主動、積極。
師: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您現在收看的是中央電視臺《藝術與人生》欄目,今天我們的特邀嘉賓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
(任選4名準備好的老舍先生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中走上臺)
師:我們今天說的主要話題是關于老舍先生養花,下面請記者朋友、觀眾朋友們與老舍先生自由交流。
(生1——生4為老舍先生扮演者,其它為觀眾及記者)
生:我是東方臺記者,請問老舍先生,您養些什么花?
生2:我只養些好種易活自己會奮斗的花。比如菊花、曇花、桂花等。
生:您為什么不養奇花異草?
生3:(看同伴一時接不上,搶著說)珍貴的花草不容易養活,北京的氣候,冬天冷,春天多風,夏天不是干旱就是下大雨,秋天喜歡鬧霜凍,這些對養花來說不太好。
生:老舍先生,早上好。我是中央臺記者,請問您為什么要養花?
生1:因為我很愛花,而且我覺得養花是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生:我是明珠臺記者,請問老舍先生,你對養花有些什么感受?
生3:我覺得養花有益身心。我有腿病,不能長期行走,也不能長久地坐,但因為有花草,所以我工作的時候,一會兒就到院子里澆澆這棵,搬搬這盆,然后再寫,然后再出去,就能使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
師:(問其它老舍)還有嗎?
生4:我覺得養花能增長知識。
師:能具體說說嗎?
生4:(想了會兒)比如:有的花喜陰,就別放在太陽地里,有的花喜干,就別多澆水。
師:您不覺得辛苦嗎?
生2:不辛苦。
生3:辛苦,但有樂趣。
生:有什么樂趣?
生2:花分根后送給朋友們一些,覺得自己的勞動果實使其他人也享受了,也覺得很高興。
生1:曇花開放的時候,約朋友來觀賞,自己覺得很驕傲。
生:請問老舍先生,您在養花中有傷心事嗎?
生4:有,今年夏天就有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還在地上,沒到移入盆中,下了一場暴雨,隔壁的墻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種,一百多根。全家都幾天沒有笑容。
生:您有什么感受呢?
生4:唉,我非常傷心。
師:既然很傷心,還覺得有樂趣嗎?
生1:有,因為畢竟高興的時候多,傷心的時候少。
師:那次菊秧被砸死后,您是怎么處理的?
(四學生相互看了看,不知如何回答)
師:為了觀點統一,允許你們商量商量,也請下面的觀眾、記者討論討論,猜一猜。
(約兩分鐘后)
師:咱們先聽觀眾猜一猜。
生:我想老舍先生可能后來又種了一些,好不容易才活。
生:我想老舍先生把倒塌的墻磚慢慢撿了起來,救活了一些菊秧。
師:老舍先生,您究竟是怎樣做的?你的感受又怎樣呢?
生3:菊秧被砸死后,我們收撿了殘磚破瓦,卻發現有一些經過拯救還有活的希望。于是,我們把那些菊秧小心地移入盆中,后來,它們果然活了,還開出了美麗的花。
師:您的心情……
生3:我很激動。
生4:有一種失而復得的歡喜。
生1:有一種失敗后成功的喜悅。
師:(朝觀眾)朋友們,你們有過這種樂趣嗎?
生:有。我以前種紫羅蘭的時候,花盆被樓上的磚掉下來打破了,花也好像被砸死了,我傷心地幾天不忍心去看它,可是后來它竟然開花了,我覺得真是一種樂趣。
生:我也有。我第一次養桅枝花時,為了讓它早點開,就放了一些肥料。結果沒過幾天,花就被燒死了,我傷心地哭了。可是后來,在媽媽的鼓勵指導下,我又養了一盆。去年開了花,我覺得非常高興。
師:那么,大家覺得傷心事有一種什么樂趣呢?(生思考了一會兒)
生3:有一種遇到困難再奮斗的樂趣。
生:有關切朋友的樂趣。
生:有“有笑有淚”的樂趣。
師:是的,有喜有憂更有樂趣。
評:給學生充分地表達的機會,學生的潛力會得到充分的展示。但當學生的理解有偏差時,教師自然的點撥顯得多么及時精妙,不知不覺地引導學生自己解決了理解中的難點。
師:看來,老舍先生今天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樂趣。因為時間的關系,這次節目到此結束,感謝老舍先生,感謝觀眾記者朋友。(掌聲)
評:教師與學生像朋友一樣地平等交流,各自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去參與學習、參與實踐,在聽說中加深了對課文基本內容的理解,在交流中自由放飛了自己的思想,正是充分發揮了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與創造性。
二、在引導點撥中感悟
師:我發現在剛才的節目中,大家都能按要求抓住課文主要內容進行交流,而且把握重點也很準,主要是什么呢?
生:老舍先生養花的樂趣。
師:是的,不過剛才我們談的關于養花的樂趣比較零散。請大家再讀一讀課文,綜合地說一說,老舍先生所談的養花的樂趣有哪些?
(生自由讀課文,小組討論后指名回答)
生:養花的樂趣主要有:一是養花可以增長知識;二是養花有益身心健康;三是養花能聞香味,看花開,送花給別人;四是養花能使人體會喜憂的快樂。
師:你是從哪個地方體會到“養花能聞香味,看花開,送花給別人”的?
生:第五自然段。(朗讀)
師:聞香味,看花開,送花給別人,這是養花的什么?
生:這是養花的成果。
師:想一想,養花是不是只有這三件成果?
生:不是。
師:還可能有哪些?
生:還可能花落了,結果了,可以吃果子。
生:還可能在菊花開的時候,送去參加展覽獲獎。
師:既然有這么多成果,為什么作者只寫這三件?請大家都默讀這一自然段,體會體會作者寫這一段究竟是想說什么?
(生默讀、思考、指名答)
生:我覺得主要是寫面對這些成果的感受。我是從“看著友人拿走自己的勞動果實,心里自然特別喜歡”這句話看出來的。
師:什么感受?
生:特別喜歡。
生:我覺得還很驕傲。我是從第一句話看出來的。
生:我還覺得很自豪。我是從“約幾位朋友來看看,更有秉燭夜游”的味道看出來的。因為舉著蠟燭在夜間看難見的曇花開,朋友們肯定要贊嘆,所以我就很自豪。
生:我不同意他說的“舉著蠟燭”。因為秉燭夜游的意思是舉著燈燭在夜間游賞,也許是舉著燈籠呢?
師:嗯,用詞是要準確。那么這種喜歡、驕傲、自豪是一種什么樂趣呢?
生:是享受勞動果實的快樂。
師:對,這種理解更準確了。
[評:理解不夠準確時,需扎實地讀讀課文,深入地研究課文,畢竟課文是培養語文能力的主要憑借。]
師:最后一段與前邊具體的講述有什么聯系?
生:最后一段是總結,前面是分述。
師:那么從作者講的養花的樂趣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對花的什么感情?
生:我體會到作者很愛花。
師: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作者愛花之情的?找一找、劃一劃、讀一讀,再小組交流。
(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能把你體會最深的一段有感情地讀一讀?
(指名朗讀,讀得好的掌聲鼓勵)
師:通過了解老舍先生養花的樂趣,你有什么收獲?
生: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知道了面對生活中的憂傷與不快,我們也應該向老舍先生一樣坦然面對,因為生活的樂趣就是有酸有甜有苦有辣。
生:我體會到面對困難與挫折,我們不能害怕它,而要向老舍先生一樣勇敢地去面對并且克服,這樣才能象老舍先生養花一樣體會到樂趣。
生:我體會到,老舍先生對養花這么小小的事就能做得有滋有味,我們對待其它的事也要象他一樣認真做,就能得到樂趣。
評:這樣的體會恐怕不是只用思想教育幾個字說得透的,因為教師在教學引導中真正撥動了學生情感的體驗,所以感悟得如此深刻。
師:你們可真了不起,這些有哲理的話簡直可以寫成名人名言了。不過,大家可別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把你們的體會真正融入你們的學習、生活,你們會真正得到生活的樂趣。那么在寫法上還有沒有收獲呢?
生:我收獲到,在寫作時要寫清自己的感受就要通過具體事例把它寫清楚。
生:我給他補充一點,還要有條理地分成幾部分來寫。
三、在課外練筆中運用
師:老舍先生不愧為大作家,一篇短短的《養花》竟給我們這么多啟發。同學們,你們在養花中有些什么感受呢?你能寫出來讓大家同你分享嗎?
(有些贊同地點頭,有些顯出為難的樣子)
師:如果覺得有困難,也可以寫寫你最喜愛的花草。
(生鋪開紙筆,開始寫作)
評:實施分層的習作練習,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能給每一個學生提供積極學習的機會。
總評:這節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特點:
一、落實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在這節課中根據教材特點安排了《藝術與人生》的活動實踐,使學生在嘗試扮演的言語實踐活動中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人人都樂于參與學習,參與傾聽表達。同時允許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作業 練習等,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
二、正確處理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雖然教學是以活動促學習,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但并沒有脫離語言文字的學習,而是在引導學生充分地理解課文語言文字的基礎上,運用課文中的語言進行交流、運用,同時鼓勵學生自覺地將角色語言帶進課堂,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
三、有效地發揮了教師的組織與引導。教師在教學中沒有絲毫包辦代替,機械控制,而是讓學生充分地表達。既尊重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又因勢利導,及時、準確地對學生理解感悟上的難點、疑點、誤點進行了點撥。
四、注重了對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正確導向。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明確的思想教育的訓話,而是在學生理解語言的實踐活動中步步引導。通過體會課文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情不自禁地受到熏陶感染。
五、體現了民主、平等的對話教學。教師從一進入課堂便與學生平等而坐,面對面地以朋友的身份進行交談。學生不感到壓力與緊張,只覺得有自我表現的輕松與自由,使課堂時時充滿著活力,即使在后半節的教學中教師也始終以鼓勵的語言對待每個孩子,所以學生的個性得到了最充分的發展。
《養花》教學案例分析 篇11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熱愛生活的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會用"置之不理"造句.
3,完成課后練筆.
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完成練筆.
一,導入新課.
你家中有花嗎 談談你的感受.
二,檢查預習.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
2,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你說說老舍先生為什么要養花 他從中體會到什么樂趣
三,通過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可以分幾段 每一段講了什么意思
2,討論:課文可以分三段.
(1) (2—6) (7)
四,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1,"奇花異草"是什么意思
作者養的花草有什么特點 為什么
2,"置之不理"什么意思 "自生自滅"什么意思
作者"摸著了一些門道",這些"門道"指什么
3,作者為什么說他"可得感謝它們"
用課文里的話說一說.
因為作者因為養花而受益: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4,全家動員搶救花草時,十分緊張,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你認為作者是在抱怨養花的勞累嗎 為什么
5,什么是"秉燭夜游"
6,為什么作者"也有傷心的時候"
7,作者認為養花究竟有哪些樂趣
五,再讀課文,概括中心.
1,提出要求:
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哪些部分寫了"喜""笑" 哪些地方寫了養花的"憂""淚" 哪些地方寫了養花的"須勞動""長見識"
2,自由讀課文,討論.
3,討論交流.
4,概括中心思想.
六,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1,自由讀課文.
想一想作者怎樣安排材料的
2,討論交流.
(1)文章題目:養花
(2)文章中心:作者通過自己的養花實踐切身體會到了養花的種種樂趣.
(3)材料安排:
a,把養花當作一種樂趣.
b,具體講養花的樂趣.
c,總結養花的樂趣.
教學反思
一, 落實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在這節課中根據教材特點,使學生在嘗試扮演的言語實踐活動中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人人都樂于參與學習,參與傾聽表達.同時允許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作業練習等,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
二,正確處理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雖然教學是以活動促學習,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但并沒有脫離語言文字的學習,而是在引導學生充分地理解課文語言文字的基礎上,運用課文中的語言進行交流,運用,同時鼓勵學生自覺地將角色語言帶進課堂,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
三,有效地發揮了教師的組織與引導.教師在教學中沒有絲毫包辦代替,機械控制,而是讓學生充分地表達.既尊重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又因勢利導,及時,準確地對學生理解感悟上的難點,疑點,誤點進行了點撥.
《養花》教學案例分析 篇12
《養花》教學反思
《養花》是老舍先生的一篇佳作。文中敘述了作者養花時遇到的的各種情況,意在突出作者在養花時所感受到的無窮的樂趣,抒發了“我”愛花、愛養花,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這篇課文的內容比較簡單,整篇采用了先分后總的寫法。課文圍繞著第七自然段來寫的,那么我先讓學生認識每個自然段都圍繞著這條主線展開。所以在教學伊始,我就安排學生劃出作者從養花過程中體會到的樂趣的句子。
但通過教學的實踐,這樣的設計還是有許多問題的:首先就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不夠明確,教學始終是在按照我的教學設計,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已經掌握了的內容還要按部就班的再研究一遍,提問瑣碎、松散,既沒有意義,又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再次就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研究句子的意義上,反復的分析某個重點句,肢解了文章的整體性,占用了大量的閱讀時間,使整節課的閱讀量沒有達到要求,更談不上有效的閱讀效果;另外,由于過分的指導使學生失去了研究的興趣,課堂的氣氛也始終比較沉悶,教師的激勵性語言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準確而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評價。課堂評價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基本功能是在于促進學習者的發展和提高。教學中經常存在著老師眼里盯的只是教案,腦中想的只是下一個教學環節,對孩子的發言并沒有認真傾聽、仔細地思考,因而產生了對學生發言進行盲目地鼓勵,不加辨析地進行肯定的現象。我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著意留心了這一問題,對學生的發言進行了適當的鼓勵,對一些分散性的發言進行了梳理,起到了教師的評價性語言在課堂上的導向性作用。不過,要想使在課堂上的評價語準確而得體,生動而有效,決非一日之功,它雖產生于即興,卻根植于深厚的教學積淀和文化底蘊。因此,要想使學生獲得求知路上的“別有洞天”,只有對自己的課堂語言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才行。
鉆研教材,一條無限延伸的教學之路。通過這次一人一課,我還深深地感到了自己對于課文的鉆研仍然很膚淺,往往總停留于語言文字的表面,沒有深入地去思考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深意,因此在駕馭教材的時候,仍不能達到“讀透紙背”的功力。因此,對于我這樣的年輕教師來說,鉆研教材,還需要走很長很長的路。
可以說,我由這一節課所想到還有許多,絕不僅僅只是以上簡單的幾點,不過,我想,反思最重要的還是落實到今后的教學實踐當中去。希望我在這節課中所學習到的,所悟到的能幫助我將以后的教學工作搞得更好。
通過總結這節課的得失,我改進了教學方案,修改后的設計是教學的主線不變,抓住“養花的樂趣”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加強朗讀體會和朗讀指導,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結合課文整體內容理解難句,再把自己的理解通過朗讀表現出來;減少無效的提問,組織學生主動把讀文章的發現感受談出來。教學不是簡單的傳承,不是外在的告訴。進一步的教學設計我還將細致研究,從課文本身、課后練習以及學生實際入手,實現“有感情的朗讀”和“深入理解的讀”,使這節語文課生動起來。
《養花》教學反思
《養花》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本文以養花為題,多角度的選取材料,意在突出作者在養花實踐中的樂趣。這是一篇傳統課文,是老舍先生1985年底創作的當時反右斗爭已經在全國展開,時任北京市文聯主席的老師先生,創作受到種種限制。但是他熱愛生活、熱愛新生命,他借記養花的小事,抒發了這種情感。
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交流了課外收集的資料,記住了老舍的代表作以及對他的基本評價。綜觀全文,養花的樂趣都在一個情字上,因為作者愛花,把花當作朋友,所以養花的過程就充滿了樂趣。這說明了一個道理:當你喜愛什么,對他給予自己的情感,你就能從中體會到無限的樂趣:反之,盡管這件事本身有意思、有意義,如果你不愛它,它就沒有了樂趣,就成為身心的負擔。所以我在課堂中加強了朗讀,贏到了學生體會到了不在于說得出的收獲上,更在于養的心情上。另外,我還讓學生聯系自己的養花實際,聯系課文內容,說說養花的樂趣,從而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課文語言平淡樸實,簡潔明了,生動有趣,段落之間布局合理,過渡自然,在平淡樸素中見功夫。最后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作了課后練習,背誦了最后一個自然段,體會到了作者的寫作特點,和由總到分的寫作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養花》教學反思
《養花》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的一篇選讀課文.語言樸實感人,文章結構明晰,再加上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語文的能力和基礎,因此學生在學習課文時基本上都能自主學習了,在此基礎上,我以幾個問題統領全文,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問題一:仔細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是怎樣具體來表現這些養花的樂趣的
問題二:你從這篇文章中學到了哪些語言方面的知識
在課堂上,我也花了較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人生態度的教育."文章不是無情物",本文就是通過寫養花中的喜怒哀樂,來表現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因此,我一邊講授內容,一邊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要正確面對生活中的成功與失敗,快樂與悲傷,使學生們對生活都能充滿信心.
另外,為了讓學生體會這種寫作手法,理解作者養花的情趣,我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首先,我問他們,在你的生活中,你最喜歡做是事情是什么嗎 由此學生的思想開始活躍起來.因此,每個學生都能說出自己的愛好.我又問他們,你為什么喜歡你所做的事情 從中你得到了什么感受 由此,學生談出各自喜歡做的事的原因.他們通過自己身上的事的認識和感悟,再走進文章,老舍先生為什么喜歡養花 他從中獲得了哪些樂趣
在導入的時候采用談話的形式,套用《藝術與人生》節目,本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現場的效果沒有預期的好,可能是聽課的老師比較多,學生比較緊張,氣氛不夠活躍.以后自己在這方面有待加強,自己要有一定的應變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學素養.
《養花》教學反思
一、注重在讀中感悟。
我在課堂上花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練讀課文,與書本的語言文字進行對話。課堂上學生在練讀時,我著意在一些讀課文有困難的學生身邊進行指導,幫助他們將課文讀通順、讀流利。而那些本身有著較好學習基礎的學生在多次讀課文的過程中讀懂了文章、有了自己獨特的感悟,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地深入,而第二課時的教學實際也證明花在第一課上充分的讀書時間是值得的。
二、注重了對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正確導向。
我在教學中沒有明確的思想教育的訓話,而是在學生理解語言的實踐活動中步步引導。通過體會課文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情不自禁地受到熏陶感染。
三、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準確而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評價。課堂評價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基本功能是在于促進學習者的發展和提高。而在過去,我們的教學中經常存在著老師眼里盯的只是教案,腦中想的只是下一個教學環節,對孩子的發言并沒有認真傾聽、仔細地思考,因而產生了對學生發言進行盲目地鼓勵,不加辨析地進行肯定的現象。我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著意留心了這一問題,對學生的朗讀、發言進行了適當的鼓勵,對學生有時不準確的發言進行了及時地糾正,對一些分散性的發言進行了梳理,起到了教師的評價性語言在課堂上的導向性作用。如,在開課之初,我和學生交流時問了這樣的問題:“你愛養花嗎?為什么?”有的孩子回答喜歡養花是因為花開得香,我說 “原來你看到了養花的成果,感到快樂”,有的孩子說到自己養花很辛苦,但是看到花開心里還是挺高興的。我說:“雖然養花很累,但我相信你累并快樂著。”看似不經意的談話,卻將孩子們自己從養花中得到了的樂趣與老舍先生的感受相靠攏,讓孩子與作者產生共鳴,既激發了學生往下讀課文的興趣,又幫助學生梳理了思緒、理清思路,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不過,要想使在課堂上的評價語準確而得體,生動而有效,決非一日之功,它雖產生于即興,卻根植于深厚的教學積淀和文化底蘊。因此,要想使學生獲得求知路上的“別有洞天”,只有對自己的課堂語言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才行。
《養花》教學案例分析 篇13
《養花》教學反思
《養花》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著名語言藝術大師老舍先生1951年2月12日發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文中講述了"我"養花的情形,從中感受到養花既須勞動,有長知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抒發了"我"愛花,愛養花,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文章中"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一句直接點明了作者從養花當中得到的樂趣."有喜,有笑,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視為養花的樂趣,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內,我們都好理解.可"有憂,有淚"怎么會成為養花的樂趣的呢 課文到這里似乎充滿了矛盾.這也正是本文的一個難點所在.
關于"有憂,有淚",在課文中,老舍是這樣描述的:"當然,也有傷心的時候,今年夏天就有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還在地上(沒到移入盆中的時候),下了暴雨,鄰家的墻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種,一百多棵.全家都幾天沒有笑容."
其實,你解決好了下面幾個問題,這個難點也就突破了.1,為什么全家都幾天沒有笑容 因為他們很傷心,難過.2,從哪看出他們傷心的程度 從能清楚地歷數出被砸死的菊花的棵數和種數,從"全家都幾天沒有笑容"中,感受到的.3,死了一些花居然還去仔細清點一番,詳細了解死了多少棵,多少種; 居然全家人都好幾天不開心,足見他們的傷心程度.那是因為什么而使得他們如此傷心呢 一切都緣于對花的喜歡.通過這個看似傷感的小插曲,全家人強烈的愛花惜花之情更是不言自明了.就像跟你親如伙伴的小狗與你家的某只雞受傷了,你會有不同的感受一樣,心疼正是因為心中有愛.
養花有喜有憂,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敗,這樣才是有趣的人生.套用一句老話:酸甜苦辣才是生活的本味啊!無憂只喜,無淚只笑,生活就變得了無味道了.再加上,老舍就愛種那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斗的"花草,這就正是作者為人處世的態度——他知道人生的意義就在于奮斗.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但不管是身處順境還是逆境,他都一樣熱愛生活,熱愛勞動,探求知識,積極奮斗.
仔細分析一下,不難看出作者在這一節流露出來的對花的深愛之情與全篇洋溢著的愛花之情是一脈相通的.看似矛盾,卻并不矛盾,有憂有淚,只因養花本身是一種樂趣.
《養花》教學反思
在新課改的理念下,我努力追尋著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并力求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別具特色。在《養花》公開教學時,我采用了別開生面的教學形式,即聘請三位同學做老舍的代理人,而后請下面的同學就課文內容及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向“老舍”發問。但是獨領風騷的外在形式并沒有使內在的內容得到充分的體現和展露。相反,整節課的教學內容顯得有點零亂無章,而我聲情并茂的解析和總結也沒起到力挽狂瀾的成效。
新課改滋潤著我的課堂教學,并使之充滿生機和活力。但由于我過于注重其外在的表現形式,而使《養花》這篇膾炙人口、耐人尋味的文章并沒有得到合理的、預期的教學效果。思來想去,這篇文章樸實無華、于平淡中蘊涵著深刻的意味和道理。教學中更應側重于讓學生在不同形式的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教師應相機抓住文中一些重點句子適時引導、點撥,反復朗讀,使生情感得到升華,讓淺顯的道理銘刻于學生心中。
繁文縟節,新穎的外殼并不是新課改的精髓所趨,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還在于通過一些精心設計的、別出心裁的教學手段來為教學內容服務。畢竟,內容主宰著一切外在形式嘛。
《養花》教學反思
《養花》這篇課文是老舍比較有名的一篇散文,無論是文章的思想、結構,還是語言的表達都是一篇非常典型的范文。結合本班同學作業中常出現的問題,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教材,讓學生在欣賞作者的譴此造句中感悟作者的語言魅力,體會作者深厚的語言功底,以此受到熏陶,扎實地掌握語文基礎知識。
一、區別“須”與“需”。
在學生的作業中,同音字、形近字混淆使用的情況屢見不鮮,有的甚至十遍八遍地更正仍然不見效。例如《養花》一課中出現的“既須勞動,又長見識”中的“須”,很多學生就與“需要”的“需”混為一談。教學中,我問學生,作者為什么不用“需”,而用“須”。通過分析比較,學生們不但明確了兩字的異同,而且進一步體會到了老舍用詞的準確。更可喜的是,在后來的作業和考試中,同學們都能準確地使用這兩個字。
二、適時背誦,積累好詞句。
語文的學習,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其中積累好詞好句很重要。這種語文的實踐活動應適時在課堂上落實。在教學《養花》時,當同學們找到概括老舍養花樂趣的那句話時,我決定把這一重要的句子板書出來。利用板書的間隙,我鼓勵學生把它背下來,看誰背得又快又好。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我邊板書,他們邊背。待我板書結束,他們中的大部分同學已背下句子。這樣既充分利用了課堂時間,又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可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處理預設與生成,會使我們的教學更有實效性。
<養花》教學反思
《養花》是小學課本的傳統篇目之一,大多數教學設計總是以“感受養花之樂”作為中心話題,以“找樂趣——談樂趣——讀樂趣”為教學思路,這種教學的不足是:首先,忽視了對老舍先生的愛花之情的感悟。正是因為老舍先生愛花情深,才有了養花之事和養花之樂,脫離了愛花之情來談養花之樂,恰似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其次,就樂趣談樂趣,學生的思考呈開放性,但流于瑣碎、零散,缺乏整體感和層次性。第三,如何理解“憂和淚也是一種樂趣”成為難點。
在反復閱讀中,我漸漸感受到作者傳遞給讀者的不僅僅是養花之樂,文中處處洋溢著作者的愛花之情,兩種情感交織在一起,交相輝映,相應成趣!另外,老舍先生用自己豐富的情感去感受豐富多彩的生活,這些豐富的情感——“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成為一種美好的回憶,這也是一種樂趣呀!同時,在字里行間,還蘊含著許多發人深省的哲理:“多得些知識決不是壞事。”“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等等。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我們明確了學習思路:體會愛花之情——理解養花之趣——體驗育花之理。“愛花之情”是“養花之趣”的前提和基礎;“育花之理”是“愛花之情”和“養花之趣”的提高與發展。教學設計是“預設”的,但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發展為目標,以文本為載體,以對話為手段的動態的建構過程,它具有“生成性”的特點。老師是學習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只要思想上真正顧及了學生多方面的成長,顧及了生命活動的多面性、師生共同活動中多種組合和發展的可能性”才能發現課堂教學具有生成性的特征,把握好課堂教學的生成性,才能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在教學中我注重傾聽學生發言,捕捉生長點,順學而導。
㈠捕捉時機,順學而導。如在理解“在我的小院里,一到夏天滿是花草,小貓只好上房去玩,地上沒有它們的運動場。”一句時,一位學生談到“從‘一到夏天滿是花草’可以感受到老舍的院子里到處都是花花草草,他家的花草很多,可以感受到他很愛花。”教師及時點撥“你能抓重點詞,感受到老舍家花很多,非常好。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貓》,老舍愛貓,家里卻沒有它們的運動場,你又感受到什么了?”由此,學生感悟到“我從‘一到夏天滿是花草,小貓只好上房去玩’這個地方看出老舍愛花。我們學過老舍的《貓》,這篇文章表達了老舍對貓的喜愛之情。可是這些貓在夏天只能上房去玩,這說明老舍愛花勝于愛貓,非常喜歡養花。老舍愛花勝于愛貓。”教師再次點評:“你聯系了老舍的另一篇文章來談,對比思考,深切地感受到了老舍先生的愛花之情,很好。你能讀好嗎?”
這個環節,我首先肯定該生抓住了重點詞談理解,繼而點撥該生聯系已有的知識體驗來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要求學生有感情朗讀,這一過程的目的就是要促進學生不斷地發展,同時也以典型示范的方式實現了個人與集體的共同發展。作為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我珍惜每一次和學生對話的機會,學會傾聽,獲取對話信息,捕捉對話點,使不同認知水平、情感體驗的學生在每次對話中都能得到發展。
㈡順學而導,導向認知。在教學“結合課文談對‘這多么有意思呀!’這句話的理解,體會養花給作者帶來的樂趣”這一教學環節時,當學生感悟到勞動有意思時,我用反詰法進行導學,如:“搶救花草,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這么累,怎么能說有意思呢?我不同意。”
教師的質疑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問題。通過深入的對話交流,學生不再簡單地、模糊地認為勞動就是樂趣,而是清晰地認識到老舍先生通過自己的勞動,使所養的花草免受風雨之災,并開花結果,這才是養花的樂趣。這一過程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是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結構的重新構建的過程。教師的順學而導,解決了這節課的教學難點,使學生在認識上從不正確到正確,由模糊到清晰。
《養花》教學案例分析 篇14
背景: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羅馬教育家普魯塔克也說過,兒童的心靈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如何點燃學生的火種,如何通過對話促進學生發展是我最近研究的重點。
《養花》作為名家名篇,研究這課的老師自然不少。針對以往的研究,我進行了如下反思:大多數教學設計總是以“感受養花之樂”作為中心話題,以“找樂趣——談樂趣——讀樂趣”為教學思路,這種教學的不足是:首先,忽視了對老舍先生的愛花之情的感悟。正是因為老舍先生愛花情深,才有了養花之事和養花之樂,脫離了愛花之情來談養花之樂,恰似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我明確了學習思路:體會愛花之情——理解養花之趣——體驗育花之理。“愛花之情”是“養花之趣”的前提和基礎;“育花之理”是“愛花之情”和“養花之趣”的提高與發展。談樂趣,學生的思考呈開放性,但流于瑣碎、零散,缺乏整體感和層次性。
案例:
如在理解“在我的小院里,一到夏天滿是花草,小貓只好上房去玩,地上沒有它們的運動場。”一句時,一位學生談到“從‘一到夏天滿是花草’可以感受到老舍的院子里到處都是花花草草,他家的花草很多,可以感受到他很愛花。”教師及時點撥“你能抓重點詞,感受到老舍家花很多,非常好。你還記得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貓》嗎?老舍愛貓,家里卻沒有它們的運動場,你又感受到什么了?”由此,學生感悟到“我從‘一到夏天滿是花草,小貓只好上房去玩’這個地方看出老舍愛花。我們學過老舍的《貓》,這篇文章表達了老舍對貓的喜愛之情。可是這些貓在夏天只能上房去玩,這說明老舍愛花勝于愛貓,非常喜歡養花。老舍愛花勝于愛貓。”教師再次點評: “你聯系了老舍的另一篇文章來談,對比思考,深切地感受到了老舍先生的愛花之情,很好。你能讀好嗎?”
如在教學“結合課文談對‘這多么有意思呀!’這句話的理解,體會養花給作者帶來的樂趣”這一教學環節時,當學生感悟到勞動有意思時,教師運用反詰法進行導學,如:“搶救花草,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這么累,怎么能說有意思呢?我不同意。
又如:在養花的過程中,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你是否讀出來了,請在文章中找一找。
學生:(找到相關句子談感受。)
教師:這兩句話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嗎?
學生:(學生很快地說出一句是感嘆句,一句是反問句。)
教師:你能通過你的讀,把作者的情感表達出來嗎?
學生:(情感朗讀)
教師:請你自由讀第5自然段,體驗其中蘊含的哲理,試著用不同的表達形式表達。
學生1:分享是一種快樂!
學生2:與朋友分享難道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
學生3:把高興的事情拿來與朋友分享,一份樂趣就變成兩份樂趣,這難道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嗎?
學生4: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反思:
一、捕捉時機,順學而導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首先肯定該生抓住了重點詞談理解,繼而點撥該生聯系已有的知識體驗來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要求學生有感情朗讀,這一過程的目的就是要促進學生不斷地發展,同時也以典型示范的方式實現了個人與集體的共同發展。作為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我珍惜每一次和學生對話的機會,學會傾聽,獲取對話信息,捕捉對話點,使不同認知水平、情感體驗的學生在每次對話中都能得到發展。
二、順學而導,導向認知
教學中,教師的質疑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問題。通過深入的對話交流,學生不再簡單地、模糊地認為勞動就是樂趣,而是清晰地認識到老舍先生通過自己的勞動,使所養的花草免受風雨之災,并開花結果,這才是養花的樂趣。這一過程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是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結構的重新構建的過程。教師的順學而導,解決了這節課的教學難點,使學生在認識上從不正確到正確,由模糊到清晰。
三、順學而導,導向表達
教學中,每當讀學生的習作時,常常感嘆學生表達方式很單一。我想這與在閱讀教學中忽略對表達方式的感悟是有關系的。習得文本的語言文字是語文教學的基礎之一。抓住文本這一資源,順學而導,可以使學生在自然地狀態下學習到豐富的表達方法。
《養花》教學案例分析 篇15
“快來看呀,姐姐,我的花開了。”我聽見喊聲急忙跑過去,看見弟弟抱著一盆杜鵑花在喊著。碰巧媽媽也看見了弟弟的花開了,我看見媽媽那高興的樣子,使我想起了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養花。感覺老舍先生對花草的感情深厚,待花草為朋友。
對老舍先生愛花的感受很多,尤其這三個方面,我感受很深。
第一,老舍先生把養花看成是生活中的一種樂趣。他沒有養“奇花異草”,所以養的都是一些“好種易活的花”。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他就高興。老舍先生的這種感情卻和一般人不同。一般人認為養花就得養好花,花開的要大,顏色要艷,香味要足,而老舍先生一切不論。也許和我有同感吧。我們家也有許多花,但沒有名貴花草。它們有的開得大,有的開得小,有的顏色艷,有顏色淡。盡管如此,每次一聞到花的清香,我就高興。我的媽媽爸爸更是如此,他們每天早起給花澆水,下午下班以后去窗前看一看,摸一摸。我們一家人都把養花當作一種樂趣。
第二,正如老舍先生說的:“盡管花草自己會奮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滅,多半還會死的。”因為他愛花如友,看到這段,我感觸很深,因為我有這方面的教訓。那是去年媽媽把管理月季的任務交給了我。開始我每天都給月季花澆水,有時還加些肥料。后來因為學習緊張,再也沒動一下那盆月季花,一天早晨,我發現它倒在花盆里,為此我感到很內疚。同時我又覺得花確實是須要照管的。老舍先生天天給花澆水,所以花才會長得那么好。我也要學習老舍先生愛花的精神。
第三,對于老舍先生來說,養花勝于吃藥。我也同意這一點。那次爸爸生病時,爺爺就給了爸爸幾盆花。爸爸天天搬搬這盆,澆澆那盆,覺得豐富了生活,也有事干了。就因為這個,我們一家子都喜歡上了花草,每當這些花其中有一朵綻開了,我們全家人的心里都很興奮。
愛花吧,大家都向老舍先生一樣愛花吧。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像老舍先生的生活一樣豐富多彩吧!
《養花》教學案例分析 篇16
背景:
優化教學方法是素質教育的切入點。因此,課堂教學要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從優化教學方法抓起。在教學《養花》這課時,我設計了語文實踐活動。
案例: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自學了課文,并且分別以老舍先生和記者先生及觀眾朋友的身份準備了一期《藝術與人生》的現場節目,大家準備好了嗎?
生:(躍躍欲試,齊答)準備好了。
師:我們今天說的主要話題是關于老舍先生養花,下面請記者朋友、觀眾朋友們與老舍先生自由交流。
生:我是上海東方電視臺記者,請問老舍先生,您養些什么花?
生2:我只養些好種易活自己會奮斗的花。比如菊花、曇花、桂花等。
生:您為什么不養奇花異草?
生3:珍貴的花草不容易養活,北京的氣候,冬天冷,春天多風,夏天不是干旱就是下大雨,秋天喜歡鬧霜凍,這些對養花來說不太好。
生:老舍先生,早上好。我是中央臺記者,請問您為什么要養花?
生1:因為我很愛花,而且我覺得養花是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生:我是明珠臺記者,請問老舍先生,你對養花有些什么感受?
生3:我覺得養花有益身心。我有腿病,不能長期行走,也不能長久地坐,但因為有花草,所以我工作的時候,一會兒就到院子里澆澆這棵,搬搬這盆,然后再寫,然后再出去,就能使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
師:還有嗎?
生4:我覺得養花能增長知識。
師:能具體說說嗎?
生4:比如:有的花喜陰,就別放在太陽地里,有的花喜干,就別多澆水。
師:您不覺得辛苦嗎?
生2:不辛苦。
生3:辛苦,但有樂趣。
生:有什么樂趣?
生2:花分根后送給朋友們一些,覺得自己的勞動果實使其他人也享受了,也覺得很高興。
生1:曇花開放的時候,約朋友來觀賞,自己覺得很驕傲。
生:請問老舍先生,您在養花中有傷心事嗎?
生4:有,今年夏天就有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還在地上,沒到移入盆中,下了一場暴雨,隔壁的墻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種,一百多根。全家都幾天沒有笑容。
生:您有什么感受呢?
生4:唉,我非常傷心。
師:既然很傷心,還覺得有樂趣嗎?
生1:有,因為畢竟高興的時候多,傷心的時候少。
師:那么,大家覺得傷心事有一種什么樂趣呢?
生3:有一種遇到困難再奮斗的樂趣。
生:有關切朋友的樂趣。
生:有“有笑有淚”的樂趣。
師:是的,有喜有憂更有樂趣。
師:看來,老舍先生今天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樂趣。因為時間的關系,這次節目到此結束,感謝老舍先生,感謝觀眾記者朋友。
反思:
一、落實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在這節課中根據教材特點安排了《藝術與人生》的活動實踐,使學生在嘗試扮演的言語實踐活動中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人人都樂于參與學習,參與傾聽表達。
二、有效地發揮了教師的組織與引導。教師在教學中沒有絲毫包辦代替,機械控制,而是讓學生充分地表達。既尊重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又因勢利導,及時、準確地對學生理解感悟上的難點、疑點、誤點進行了點撥。
三、體現了民主、平等的對話教學。教師從一進入課堂便與學生平等而坐,面對面地以朋友的身份進行交談。學生不感到壓力與緊張,只覺得有自我表現的輕松與自由,使課堂時時充滿著活力,即使在后半節的教學中教師也始終以鼓勵的語言對待每個孩子,所以學生的個性得到了最充分的發展
《養花》教學案例分析 篇17
一、落實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在這節課中根據教材特點安排了《藝術與人生》的活動實踐,使學生在嘗試扮演的言語實踐活動中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人人都樂于參與學習,參與傾聽表達。同時允許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作業練習等,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
二、正確處理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雖然教學是以活動促學習,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但并沒有脫離語言文字的學習,而是在引導學生充分地理解課文語言文字的基礎上,運用課文中的語言進行交流、運用,同時鼓勵學生自覺地將角色語言帶進課堂,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
三、有效地發揮了教師的組織與引導。教師在教學中沒有絲毫包辦代替,機械控制,而是讓學生充分地表達。既尊重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又因勢利導,及時、準確地對學生理解感悟上的難點、疑點、誤點進行了點撥。
四、注重了對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正確導向。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明確的思想教育的訓話,而是在學生理解語言的實踐活動中步步引導。通過體會課文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情不自禁地受到熏陶感染。
五、體現了民主、平等的對話教學。教師從一進入課堂便與學生平等而坐,面對面地以朋友的身份進行交談。學生不感到壓力與緊張,只覺得有自我表現的輕松與自由,使課堂時時充滿著活力,即使在后半節的教學中教師也始終以鼓勵的語言對待每個孩子,所以學生的個性得到了最充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