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2篇)
《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浙江長興第一小學 熊義萍
教學過程 :
1、談話導入 :
安徒生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擁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擁有健美的心靈,什么樣的厄運也不能奪走你的幸福。那么,應該說,只要活著,就能體會到幸福的存在,可是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卻在這樣一段話(出示):“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那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過渡):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嗎?小女孩看到什么美好的東西會使她感到那么幸福呢?
2、品讀,感悟。
⑴聽老師讀第二段,(讀時課件演示)學生思考:小女孩心中,幸福是什么?
⑵學生交流,得出結論:是因為小女孩擦燃火柴,在幻想中得到了火爐,烤鵝,圣誕樹,最重要的是,她還見到了親愛的奶奶。
⑶(出示課件)為什么小女孩覺得有一個溫暖的火爐就是幸福的?請大家輕聲讀第5自然段,聯系上下文,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⑷四人小組交流學習成果。
⑸全班交流,綜合意見。
抓住重點句,進行感悟:
①“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
含義:因為她寒冷難忍,在迷迷糊糊中把一根火柴的光看得非常神奇,把一根火柴的熱看得非常溫暖。
②“她坐在那兒,手里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含義:小女孩在幻景中是那么溫暖,但是回到現實中,包圍她的只是這寒冷、漆黑的夜晚。
③“她敢從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來……來明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嗎?她終于抽出了一根。”
含義:火柴是用來維持生計的,平日肯定舍不得用一根,但是她實在是被凍死了,課文有一句:“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說明了這一點。
⑹由于難忍的寒冷,小姑娘幻想得到火爐,那么她為什么會幻想到噴香的烤鵝呢?(課件出示)小組合作學習,一人朗讀,其他同學先聽,然后聯系實際說說體驗,討論從這段話中,你又領悟到了什么?你能不能補充板書呢?
要點:①富人和窮人的生活差別是那么大,當窮人還在忍饑挨餓時,富人卻能在布置精美的餐桌前享用豐盛的圣誕大餐。
②小女孩眼前只是一堵又厚又冷的墻,冷酷的現實,隔絕了她和美好的幻想,當小女孩回到現實中來時,只會更加痛苦。
⑺雖然幻想消失后,現實只會讓人更加痛苦,但是小女孩仍然無法抑制內心對幸福的渴望,她一次又一次地擦燃了火柴。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二段剩下的部分,再仔細想想:這四次幻想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為什么?
反復引讀,細細品味。
⑻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在感情上有變化嗎?請五位同學分別讀五次擦火柴的過程,其他同學找一找,劃一劃,你是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的。(第一次:敢從成把的……終于……,說明內心很擔心;第三次:趕緊……整把……,說明毫不猶豫)感情一次比一次強烈,比起溫暖、食物、快樂,她更渴望的是見到奶奶,更渴望親人的關愛。
⑼學到這里,你們明白了小女孩“新年的幸福”是指什么?(在新年的第一天,就已跟著她的奶奶走了,被凍死了)
進一步引導點拔:為什么明明死了,卻要說她是“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了”?為什么凍死了,嘴角還帶著微笑?(教師可作適當提醒:小女孩活在人世時有哪些不幸?)
學生總結:小女孩活在人世遭受著饑餓、寒冷、他人的欺負;得不到親人的疼愛;沒有快樂和幸福。她這樣痛苦地活著還不如死了幸福,死了可以擺脫痛苦。
⑽品讀感悟:當作者寫到小女孩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時,當他寫下兩個幸福時,他的心情會怎樣?
請同學們把你們體會到的讀出來。
⑾作者為什么不直接抒發這種同情、不滿的感情呢?
①引導:比較句子:(出示)誰也不知道,她曾經多么痛苦,她是在除夕夜里被活活凍死了。
讓學生與課文中的句子朗讀比較,結合生活經歷體會課文結尾的好處。
②學生小結:這樣的結尾更讓人回味沉思。幸福與不幸形成強烈的對比,更能表達作者的同情之一心,更突出了小女孩的悲劇命運。電視鏡頭中常常用大笑、狂笑來表達強烈的不滿、悲苦等場面,讓人覺得更悲傷。“以喜寫悲悲更悲”
③介紹“含淚的微笑”及代表作家歐。亨利的代表作《麥琪的禮物》
3、補充故事。
為大家介紹一個真實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她與課文中的小女孩相隔半個世紀,來自于西門子公司駐中國的代理拉貝1919年短暫回國期間寫下的日記。那時的德國已由皇帝專制改良到共和制,局勢動蕩,社會災難深重。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也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故事略)比較兩個故事,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⑴比較兩個小女孩的命運,說說感想。
⑵介紹寫作知識:老師總結:原原本本的生活見聞是不加任何想象、聯想的,知道什么寫什么,見到什么寫什么;而在童話寫作中就不一樣了,作者要使所反映的人物故事具有感染力,就要深入人物的心理,置身于人物的生活境遇中進行充分的想象補充,從而將故事表達得更為合情合理,更富于真實感。
4、拓展練習。
⑴《賣火柴的小女孩》深受各國小朋友的喜愛,其中小女孩四次幻想更是全篇的精華。回家后將部分內容講給弟弟妹妹聽。
⑵閱讀你喜歡的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寫一篇讀后感,課后小組交流。
⑶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漫畫、作文、錄音采訪等來表現:我和爺爺(爸爸)比童年。
⑷關注世界,從各種媒收集資料,尋找21世紀“賣火柴的小女孩”。◆
《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作者:江蘇江寧 馬曉春
《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講的是在又黑又冷的大年夜,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凍死在街頭的故事。本文字里行間飽含著作者非常濃烈的感情,教學時應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讓他們在朗讀中進入情境,受到感染和教育。具體做法如下:
一、初讀整體感知
在教學中,我首先將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而產生的種種幻象的圖畫掛出,讓學生在觀看畫面的同時,聽教師范讀課文,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進入文章描述的特定環境之中,把握感情基調,產生感情共鳴。再由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幫助學生確定本文的朗讀基調是親切愛憐,壓抑憤恨。這樣為進一步學習課文打下基礎。
二、重點讀學習課文
1、重點段對應讀。課文第二段是重點部分,講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先由學生在四人學習小組內議讀,弄清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的原因,出現的情景,其中的幻覺要讀出小女孩短暫的喜悅及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而小女孩的現實處境要讀得沉重、緩慢,以表現她內心的悲傷、痛苦。
2、對關鍵語句重音及語速的處理。一是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的情景,“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于抽出了一根。”這里“終于”說明了什么?學生再讀課文,弄清“終于”反映了小女孩思想斗爭激烈,她之所以抽出了第一根火柴,是因為她冷得實在受不住了,因此“終于”要讀重音,句子語速稍慢,以強調小女孩悲傷、痛苦的思想感情。二是在小女孩擦燃第四根火柴的時候,奶奶出現在亮光里,為了留住奶奶,為了和奶奶在一起,“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我引導學生思考:這時候小女孩心情怎樣?哪些詞語能準確反映她這種心情?學生通過自由讀、議讀,確定要用稍快的語氣朗讀,“趕緊”,“一大把”要讀出重音,從而體會到小女孩見到奶奶的心情激動,留住奶奶的心情急切。
3、結尾處入境悟情。在指導朗讀文章最后三個自然段時,首先讓學生邊聽二胡曲《二泉映月》邊朗讀課文,隨著那哀婉、凄楚的樂曲,學生已入情入境,認真地、動情地朗讀著。然后,指名讓朗讀好的學生讀,讀到“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這句時,語速逐漸加快,語調也更加沉重。文章結尾,“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了。”教師范讀時,在兩個“幸福”處運用了控制音量的一字一頓方式,表達出滿懷同情的沉重心情。接著學生齊讀,此時的學生已完全沉浸在對小女孩的深切同情之中,讀著讀著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淚。這樣朗讀讓人肝腸寸斷,激發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對小女孩的內心世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三、以讀導寫,訓練表達能力
在學生感情激發恰到好處之時,我出示了《你別問這是為什么》這首詩,讓學生反復誦讀,并談談學了這篇童話的感受。此時,學生情緒仍沉浸在悲憤、沉重之中,紛紛發言,訴說自己對小女孩的深切同情,表達自己的愿望。有的說,我要把自己的生日禮物送給小女孩,讓她得到快樂;有的說,我要把小女孩接到自己家里來住,讓她得到家庭的溫暖……在學生情緒高漲之時,教師要順勢引導:能不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寫下來?因為有了教學的鋪墊,學生再也不感到無話可說了,紛紛寫下了自己讀了本文后的真實感受,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實踐告訴我,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訓練,使學生入境悟情,動真心,吐真情,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活讀運心智,不為書奴仆。”
《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從字里行間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學生對資本主義社會里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
2、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展開的合理想象。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謝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想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的合理想象。
教學難點:
從最后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所展開的合理想象。
3、學習生字新詞。
4、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學文,體會小女孩的悲慘生活和作者的合理想象。
教學難點:
從最后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愛讀童話故事嗎?你們都讀過那些童話故事呢?
2、學生自由說自己讀過的童話故事。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丹麥的作家安徒生的一篇名作《賣火柴的小女孩》。
[ 由孩子們自己熟悉的童話故事引入課題,使學生產生知識共鳴,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要求,自學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
(2)讀后想一想,你想用什么樣的句子來評價小女孩的命運?
2、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問題。
3、讀后匯報。
(1)檢查自讀情況:讀一讀你覺得最難讀的句子,然后選一兩句讀給大家聽。
(2)學生自由說:讀了這篇課文,你想用什么樣的句子來評價小女孩的命運?
4、師提煉:小女孩處境可憐,命運悲慘。
[ 以讀為主線,提綱挈領,強調對文章的整體把握,為分組探究設下伏筆。]
三、再讀課文,自主探究。
1、出示自學要求。
(1)默讀課文,畫出具體的語句來說明自己的觀點。
(2)畫出句子后,試著把這些句子讀好。
2、學生自由研讀課文,教師巡回指導。
3、分組合作,匯報交流。
(1)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匯報。在此環節中,不硬性規定內容,學生暢所欲言。如:“小女孩的命運很悲慘”,“小女孩很可憐”“小女孩也希望過上幸福的生活”等等都可以。只要學生能夠結合文中的語句,比較準確的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就可以。形式不限,手段不限,長短不限。把課堂真正變成學生的“討論場”“表現場”。教師需結合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匯報表達,進行適時的點撥。
(2)全班交流:把你認為最能體現小女孩命運的語句讀給大家聽,并說明理由。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這一部分的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用讀讀——議議的方式,培養孩子們閱讀的獨特性和思維的求異性。]
四、引發矛盾,深入探究。
1、大家都說小女孩的命運悲慘,但是課文中最后三節卻寫到了她的快樂和幸福,這是為什么呢?請大家把課文最后三節默讀一遍,想一想這個問題。
2、學生自讀,思考。
3、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師巡回指導,適時點撥。
4、小組派代表匯報學習結果。
[ “矛盾處見真知”,利用矛盾性問題,以疑促讀,讀中解惑,使學生在讀、悟、議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感受。]
五、回顧全文,升華情感。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感人的故事。(播放賣火柴的小女孩的錄像片段)
[ 用播放錄像的方式回顧全文,給學生以想象、回味的空間,促進學生情感的升華。]
六、質疑問難。
1、剛才大家欣賞了這篇精彩的童話,現在你還有什么問題沒有解決的嗎?
2、學生自由提問,全班合作解決。(有價值的且無法馬上解決的,師予以歸納,留待下一節課討論)
[ 讓學生的共同合作來解決剩余的疑難問題,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七、布置課外作業。
1、從文中摘抄你喜歡的好詞好句。
2、把《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童話講給你身邊的人聽。
[ 促進學生的閱讀積累,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討論上一節課留下的問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展開合理想象的方法。
3、引導學生發揮合理想象,以現代社會為背景改寫課文結尾。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展開合理想象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釋疑解難。
1、出示上一節課遺留下來的有價值的問題。
2、學生分組討論,教師結合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匯報表達,進行適時的點撥。
3、小組派代表匯報,進行全班交流。
[ 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以實現學生的發展為最終目的。]
二、研讀課文,體會寫法。
1、布置學習任務
(1)請你把你認為文中寫的最精彩的部分找出來,認真讀一讀。
(2)自己讀完后,再讀給你的同桌聽,并說說你為什么認為這個部分寫得好。
2、學生按要求學習,師巡回指導朗讀。
3、指名讀課文精彩部分。
4、根據學生的朗讀,教師相機引導:小女孩為什么會看到那么多美好的東西?
5、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師巡視指導。
6、小組派代表匯報學習成果。
7、齊讀課文五次劃燃火柴的部分。
8、師小結:想象源于現實,只有源于現實的想象才是合理的。
[ 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讀、議議中體會想象的合理性。]
三、拓展延伸。
1、我們也來想象一下,如果小女孩現在來到我們身邊你會怎么幫助她呢?
2、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
3、師引導:是啊,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能來到現代,她就不再痛苦、孤獨,因為有一大群愛她的小伙伴。讓我們想象一下,她來到我們身邊會發生什么事情呢?請大家自己動筆把這個故事寫下來。
4、學生試編故事。
[ 創設新的學習情境,表達學生自己的內心感受,使語言積累和運用得到有機結合。]
四、布置作業。
1、繼續編寫小故事。
2、讀一讀安徒生的其他童話。
[ 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
《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4
賣火柴的小女孩》課后歌
趙彩紅
電視劇大都有片尾曲。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給課文編課后歌特別受學生歡迎。
講完《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多數孩子眼里還噙著淚花,有的還握著小拳頭,他們仍沉浸在小女孩悲慘的遭遇里。我看大家意猶未盡,就說:“咱為賣火柴的小女孩編一首歌怎么樣?”大家一聽說編歌,來了興致,嘴里念著,手中寫著,最后我把大家的歌詞做了修改,定稿為:
在那遙遠的丹麥,
有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
大年三十還要光著腳丫上街賣火柴,
她又冷又餓又孤獨,
為此她一連擦燃了五次火柴。
第一次看見了溫暖的大火爐,
第二次看見了噴香的烤鵝朝地走過來,
第三次看見了美麗的圣誕樹,
第四次看見了疼她愛她的奶奶,
為了留住奶奶,她擦燃了大把的火柴……
可憐的小女孩,凍死在大年夜,
富人們卻在喝好酒吃好菜……
我和同學們一起分析了這首歌的感情基調,大家覺得宜用低沉緩慢的語調來吟唱,以表達對小女孩缺暖少愛的同情。她五次擦燃火柴時所看到的幻景,應用既快樂又憂傷的語調來唱,先快后慢。
因為她看到的幻景對自己來說,是多么的美好,而在那時的社會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更襯托出小女孩的悲慘。“可憐的小女孩,凍死在大年夜”,應唱出小女孩的悲苦;“富人們卻在喝好酒吃好菜……”,應唱出對富人缺乏同情心、不管他人死活的憤恨。
當我飽含感情唱完這首歌時,已有幾個孩子在抽泣。小紅擦了擦眼淚說:“老師,我用歡快的調子編一段怎么樣?”
“你能行!”我說。片刻功夫,她就編好了:
賣火柴的小女孩,
請你到我們家里來!
在這里,你不冷,你不餓,
更不缺少愛;
我給你幾件新棉衣,
給你準備好吃的飯菜;
我們唱歌,我們跳舞;
爸爸媽媽喜,爺爺奶奶愛;
讓你溫暖,讓你幸福,
讓你快樂自在;
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家都愛你,
你愿不愿意來……
下課了,同學們還在一遍又一遍深情地唱著自編的歌曲。
小紅在日記里這樣寫道:今天,我唱著自己編的歌曲,覺得比歌星唱得還動聽,希望以后多讓我們編唱這樣的歌曲。
這樣,我長大后會成為一位大歌唱家。
這次課后編歌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了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又鍛煉了寫作能力和言語表達能力,使他們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5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火焰、暖烘烘、閃爍、靈魂”等詞語。
2.理解重點句。
(l)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他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理解詞句,領悟課文中心的能力。
2.指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了解小女孩悲慘的命運,喚起學生對小女孩及所有受壓迫的窮苦人的深切同情,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憎恨。
(四)美育滲透點
體會小女孩的美好愿望,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談話法、引導學生討論,啟發學生想象。
(二)學生學法
自讀自悟、小組討論、感情朗讀。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二)難點
從最后三個自然段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疑點
小女孩死后為什么嘴上帶著微笑?她真的能飛到“沒有寒冷,沒有痛苦的地方”去嗎?
(四)解決辦法
通過小組討論和有感情地朗讀加以深化理解。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引導學生抓重點,悟情感,通過析詞句,議內容,領悟中心,引導感情朗讀,升華學生情感。
(二)學生活動設計
討論重難點問題,聽錄音、看投影、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深化理解。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啟發談話。
同學們一定都讀過童話故事,今天,我們學習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所寫的著名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
2.簡介時代背景及作者
安徒生,19世紀丹麥著名的作家,被稱為“世界童話之王”。他家境貧寒,14歲開始自謀生計。他一生寫了160多篇童話。他的童話愛憎分明,想象力豐富,構思巧妙,情節生動。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童話就是其中之一。
(二)整體感知,理清線索
1.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同桌交流)
2.檢查自讀情況。
思考:本文寫了什么內容?按什么順序寫的?課文寫作順序是怎樣的?
(本文寫的是在大年夜一個小女孩流浪街頭賣火柴,冷得幾次擦燃火柴,產生一次次幻象,最后凍死了。全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具體順序:賣火柴一一擦火柴——人死去)
板書:賣火柴擦火柴人死去
(三)學習“賣火柴”這一部分內容
1.默讀思考:讀了這一段,你都知道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故事發生的時間是大年夜,地點是街上,當時的天氣冷極了,一幅悲慘、凄涼冷清的景象。)
2.作者在描述小女孩生活情況的時候,著重抓住一些細節描寫。讀讀這部分內容,想想這些細節描寫的作用是什么?
3.交流(反饋)
a.對小女孩的鞋是細節描寫。
(說明她窮得連鞋都穿不起,男孩拿鞋跑說明她被人欺負。)
b.課文中對女孩的頭發是細節描寫,“頭發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不過她沒注意這些。”
(說明小女孩是一位美麗的小姑娘,但是她卻貧窮,又冷又餓,根本注意不到自己的美麗。)
c.“每個窗子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是細節描寫。
(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告訴人們,資本主義是多么不平等,有的人富有,有的人流浪街頭。)
d.“天快黑了,又下著雪”是細節描寫。
(這樣寫能進一步烘托出女孩的可憐與孤獨。)
4.指導朗讀。
小女孩是多么可憐,值得同情。在朗讀的時候要讀出這種感情。
5.總結擴展。
這一段突出描寫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慘,沒吃沒穿又冷又餓,得不到同情和幫助,我們讀了也禁不住萬分同情,那么作者是怎么體現出這種感情,讓我們受到強烈的震撼呢?具體體現在哪幾方面呢?討論交流。
(體現在:(1)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2)動用對比烘托人物;(3)語言樸素,感情真摯。)
(四)布置作業
l.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感情。
(五)教師巡視,學生質疑。
第二課時
(一)學習“擦火柴”這一部分內容
1.默讀思考:課文寫了小女孩幾次擦火柴,各出現了什么幻景?(生答)
(l)自由讀第一次擦火柴部分。思考:
為什么會出現火爐的幻景?
“她敢從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來……嗎?”怎么理解?
(賣不了火柴會挨打。她不敢隨便取,因為火柴是他們家生活的依靠,但她實在冷得受不了,終于抽出了一根,進一步說明她冷,渴望溫暖,所以會出現大火爐的幻景。)
2.指出學法。
剛才學習這一段用的是“讀——想——讀”的方法,先讀課文,弄清寫了什么?再抓重點詞,為什么這樣寫?說明了什么?用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幾次擦火柴出現的幻景部分。
3.小組討論學習,完成表格。
第幾次擦燃火柴現實幻景說明現實
第一次寒冷火爐渴望溫暖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
第二次饑餓烤鵝渴望食物烤鵝不見了
第三次孤獨圣誕樹渴望快樂圣誕樹不見了
第四、五次痛苦奶奶渴望幸福跟奶奶飛走了
4.小結自學情況。
因為冷才出現火爐,因為餓才出現烤鵝,因為孤獨才出現圣誕樹和奶奶,這些幻想都隨火柴的熄滅而消失,使本來就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這一段主要寫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和產生這些幻想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顯示了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5.指導朗讀(讀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二)學習“小女孩死去”這一部分內容
1.讀后思考。
(l)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2)作者為什么要用“兩腮通紅,嘴角帶著微笑”,寫小女孩死去的神態?為什么要寫明是在大年夜凍死的呢?
(3)怎樣理解課文結尾的那幾句話。
(寫小女孩死去的神態,證明她是在幻想、幸福與歡樂中死去,這就使幻想與現實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對比,再加上“大年夜”這本應得到的歡樂和幸福,更增強了這種對比效果,加深了人們對女孩的同情,啟發人們深思。)
2.指導朗讀。
小女孩凍死了,我們對她寄予了無限的同情和憐惜。讀這一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讀出來。
(三)圍繞中心,學習表達
1.回憶課文內容,歸納中心思想。
(這篇課文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同情及對統治者的不滿,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
2.前后桌討論,總結寫法。
(1)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
(2)想象豐富深化中心。
3.學習表述。
這篇文章是童話,也是很典型的一篇文章,讀了之后不覺熱淚盈眶,那么究竟是什么讓我們感動呢?也就是作者如何表述的,我們討論學習一下。
(1)這四次幻想表現了作者豐富的想象,作者以小女孩心理特點和具體環境為依據,符合小女孩的迫切要求,這樣是合理的,脫離了實際,憑空捏造的想象只給人虛假的感覺,這是我們所要學習的一個方面。
(2)詳細的刻畫,環境的襯托則是我們所要學習表述的另一個方面,文章細致的描寫(例如:小女孩的頭發、小女孩的鞋),深刻地寫出了女孩的可憐,環境的襯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每個窗子都透出燈光來……)也反映出女孩的可憐凄涼。
對照以上兩點,用筆在書中畫出這兩方面。
(四)總結、擴展
1.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可憐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同時更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我們長在紅旗下,生在幸福中,該怎樣做呢?
(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學習,長大為祖國做貢獻。)
2.感動之余寫一篇讀后感,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寫出來。
(五)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生字詞。
2.理解文中最后三個自然段的含義。
《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6
佚名
一、教學目標 :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從理解重點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所展開地合理想象。
3、能理解課文思想內容,激起對資本主義社會里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從最后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里蘊含著的意思3,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年的大年夜你們是怎樣過的?(生……)大年夜本來是很高興的,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有雞、鴨、魚、蝦等好菜,大家生活在這里是幸福的,但在沙俄統治下的俄國人民卻過著悲慘的生活,有一個小女孩,她在大年夜還要在街上賣火柴,你們想知道她在街上賣火柴發生了什么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課題]只要你認真學習,就知道小女孩究竟發生什么事了。
二、學習生字新詞
1、檢查自學情況,指名讀生字,師生正音。
2、講字形,用色筆標出易寫錯的筆順。
3、開火車讀生字,組詞。
4、邊讀邊寫,識記生字。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一)、學生邊聽課文錄音邊看課文邊思考:(1)小女孩是個怎樣的孩子?(2)你對這個小女孩有什么感覺?
(二)、自由讀課文,按故事情節的變化把課文分為三段
(三)、講授第一段
(1)教師范讀課文
(2)師:在萬家喜慶團圓、都在準備豐盛菜肴過年的大年夜,在又冷又黑的晚上,小女孩還要在大街上賣火柴,她可憐嗎?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來?從課文中找出有關句子:
天冷極了,下著雪,而小女孩卻“關著頭赤著腳”在街上走著,“光”是不是沒有頭發?是指什么?(是指沒有帽子戴)從這里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冷。
“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的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從這里可以看出,小女孩已餓了一整天。“她爸爸會打她的”、“家里跟街上一樣冷”從這里可以看出小女孩家里沒有溫暖,沒有人關系疼愛她,小女孩很可憐。
(3)如果你是小女孩,你會想些什么?(指名講,鼓勵學生想到什么就講什么)
(四)再自由讀課文,可以小組讀,個人讀,找出你喜歡的一段。
四、鞏固練習:
辨字組詞:
烤( ) 焰( ) 烘( ) 櫥( )
考( ) 掐( ) 哄( ) 廚( )
五、結束語:同學們,究竟小女孩想的跟你們想的一不一樣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讀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教學過程 :
一、 談話導入 ,揭示課題。
1、 同學們,今年的大年夜你們是怎樣過的?(生答)大年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多么幸福啊!不過有一個小女孩,她在大年夜還赤著腳在街上賣火柴,她在街上賣火柴會發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課題}。
2、 齊讀課題。,你從課題中知道什么?通過預習你了解到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生答)
二、 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 大家都是一群愛學習的好孩子,希望下面的錄象能幫你解答一些問題。請同學們留意畫面,用簡潔的言語說說故事的內容。
2、 錄象畢竟太直觀了,而我們想了解這位來自丹麥的童話大師筆下的精彩,還必須讀讀課文。現在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生字詞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
3、 好,請大家讀下面的句子。(生讀)老師相信你們把這些句子放到課文中,會讀得更好。
4、 現在,請同學們用你喜歡的讀書方式再讀課文,說說你認為小女孩怎樣,哪些地方的描寫讓你最感動?在四人小組里交流。
5、 你覺得小女孩怎樣?,用一句話談談你的感受。(生:小女孩很可憐。)“可憐”這個詞用得好,還可以用別的詞嗎?(悲慘)
6、 小女孩的命運是悲慘的,從那些地方體現出來呢?
三、 理解課文,交流感受。
以匯報的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小女孩的悲慘命運。
生:我從“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體會到小女孩很可憐,本來大年夜是合家團聚的日子,小女孩卻在街上賣火柴,多可憐啊!
生:我從“她的舊圍群里兜著許多火柴,手里還拿著一把。這一整天,誰也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知道小女孩是多么悲慘,她生在一個人情冷漠的社會里,那里的人沒有一點同情心。
生:我從“她不敢回家,因為她沒賣掉一根火柴,沒掙到一個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體會到小女孩很凄涼,爸爸不疼愛她,小女孩有家不能回,唯一疼愛她的奶奶又死去了。
生:我還從小女孩在墻角擦燃火柴看到美好的幻像中體會到小女孩很悲慘。這里作者運用的是側面描寫。
師:大家同意這說法嗎?(生異口同聲:同意)誰來談談你的見解?
生:我來談。在現實生活中,小女孩冷,她需要溫暖,她就幻想有火爐;因為餓,她就幻想有食物;因為圣誕節就要來了,她就幻想圣誕樹;因為現實沒人疼愛,又想念奶奶,她就幻想出奶奶。
生:就是因為現實與幻想有著如此大的區別,幻想越美好,就讓讀者覺得她更悲慘。
四、 課堂小結,課外延伸。
1、 小結:多么感人的故事!多么令人同情的小女孩!面對冷冰冰的天氣、冷冰冰的親人、冷冰冰的社會,小女孩悲慘地死去了。
2、 延伸:賣火柴的小女孩如此悲慘,你們可以為她改寫命運嗎?
《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8
賣火柴的小女孩和我們生活的年代不同,通過語言文字的描述,體會她面對寒冷、饑餓、痛苦時,還要讓學生想想小女孩心里是怎么想的?從而明白我們生活在幸福年代里,更應有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要有一顆愛心,關心和同情一些貧困者與弱勢群體。教會孩子對待困窘和艱難的一種人生態度。
本文是19世紀丹麥偉大的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一篇杰作。這篇童話記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餓死在街頭的悲慘故事,深刻地控訴了當時丹麥社會貧富懸殊的不合理性,揭露了專制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作者對小女孩悲慘命運的深切同情。
全文以火柴為線索,先寫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接著寫小女孩蜷縮在墻角里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景;最后寫小女孩捏著燒過的火柴梗凍死在墻角里。
我在教學第一部分內容時,讓學生思考:課文寫了小女孩過著怎樣的生活?
學生通過自學及小小組討論,只回答出“又餓又冷”,沒有將“痛苦”回答出來。(正確回答是:“饑餓、寒冷、痛苦”)究其原因,學生回答不出來,跟他們生活的年代有關。學生通過她光著腳在雪地里走,知道了冷;通過“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知道了餓。當今的學生生活在無比幸福的家庭里,所以比較難的感受出小女孩的痛苦。如果我讓學生回憶我國解放前的勞動人民的生活情況,也許這個答案能回答出來。
《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9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四組的一篇講讀課文。這一課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這個小女孩又冷又餓,在臨死前為了暖和暖和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種種幻象。這種種幻象與她饑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安徒生通過這個通話,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刻同情。教學這篇課文之前,我有幸再北京朝師附小的課堂上聽過隨堂課,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很值得借鑒的。回到學校之后就取其精華,我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逐層深入,品讀并理解課文,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作者與寫作背景簡介,走進安徒生,了解安徒生。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導入部分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作者安徒生的圖片,相機介紹他的背景及創作《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背景,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激發學生深入學文的'探究意識。
二、自主朗讀,圖文結合渲染氣氛。
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讓他們從文中感受深的句、段,談自己的體會。在交流中,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同時,在引導中不僅注重了對小女孩的可憐與悲慘生活的理解,更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不失時機地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烘托出當時那種凄涼的氛圍,激發同學們對小女孩的同情。
三、小組合作交流。
小組內的學生在比較中品讀,在品讀中交流、有所感悟,形成見解。使學生明確小女孩看到大火爐、烤鵝、圣誕樹、唯一疼她的奶奶時是幸福的,說明她渴望得到溫暖、食物、快樂與疼愛。而幻想過后的小女孩是不幸的,特別是她幻想的沒有寒冷,沒有饑餓,沒有痛苦的地方是根本不存在的。理解幻想越美好現實越殘酷。教學時配以多媒體演示加深體會,加強理解。教學中既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又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四、自由創作,理解再現,升華主題
給學生時間與空間進行創作,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用續寫文章,改變小女孩的命運,這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想象、創作能力。
本節課美中不足的是課文過長,教學內容安排過多,使朗讀教學不夠深入,有些學生只能淺顯地感悟句子的意思,卻不能由內容想開去。我想,再教學中能夠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能夠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展,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才算的上一種真正的語文課吧。以后,這也正是我所努力追求的。
《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通過讓幼兒復述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四要素,幫助幼兒理解并掌握故事內容,發展幼兒的語言概括能力,培養幼兒思維的流暢性、發散性和靈活性。
(二)情感與人格目標
理解故事內容,并有感情地朗誦,激發幼兒對小女孩悲慘遭遇的同情,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培養富有同情心的善良品德。通過理解這一童話活動,激發幼兒主動復述故事的欲望,培養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
二、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 欣賞《賣火柴的小女孩》。
(二)物質準備 VCD、電視機、錄音機,故事主要內容漢字字條,故事人物圖像每人一份,文字故事每人一份。
三、活動過程
(一)提出要求,重溫童話。
1.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童話里有誰?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故事的四要素)
2.向幼兒提出要求后,完整重溫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
(二)引導幼兒講出故事四要素,幫助幼兒理解童話內容并嘗試復述童話。
1.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講出故事四要素,師出示漢字對幼兒所說的語言進行概括和規范。
2.鼓勵幼兒大膽地操作材料,復述故事,教師用正確的書面語言概括故事內容,并在黑板上出示。
(三)跟隨錄音朗誦童話內容,激發幼兒根據情節自由表演(激發幼兒對小女孩悲慘遭遇的同情)。分三組進行,讓幼兒自由選擇。
1.表演小女孩。
2.運用人物圖像跟讀故事。
3.邊指字,邊跟讀。
四、各領域滲透
藝術:提供頭飾,讓幼兒自發地表演。
健康:組織幼兒參加扶貧助困的捐款活動,讓幼兒養成樂于助人,同情他人的品質。
生活:餐前和午睡前讓幼兒聽優秀的童話故事。
環境:讓幼兒自制表演服飾和道具,并展覽、評比。
家庭: 建議家長選擇童話故事講給幼兒欣賞。
五、活動評價
目標實現程度:
內容適合程度:
活動設計趣味程度:
幼兒的“三性”表現:
存在問題:
(等級:好、中、差;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一、看拼音寫詞語:
二、組詞:
僵( ) 藍( ) 櫥( ) 梗( ) 蜷( )
疆( ) 籃( ) 廚( ) 哽( ) 倦( )
三、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1.老師經常激勵我們學會更多的本領。
2.我的課余愛好是打乒乓球和足球。
四、根據課文內容用橫線恰當連接詞語:
幻想 渴望 現實
美麗的圣誕樹 溫暖 凍死
慈愛的奶奶 幸福 痛苦
噴香的烤鵝 食物 寒冷
美好的地方 愛撫 孤獨
溫暖的大火爐 歡樂 饑餓
五、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記敘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在_________悲慘故事,揭露了________,表達_________。
☆測試答案:
一、填滿 蹣跚 靈魂 暖烘烘 圣誕樹
二、
凍僵 藍天 櫥窗 火柴梗 蜷縮 噴香 薄紗
邊疆 籃球 廚房 哽咽 疲倦 噴出 淡薄
三、
四、
五、《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記敘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悲慘故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作者對小女孩不幸遭遇的同情。
《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一、教學目標:
1、借助mtv精美的畫面,通過朗讀課文,讓學生與作者的心靈產生共鳴,體會小女孩命運的悲劇,社會的不公,從而產生高興------悲傷------悲憤的思想感情。
2、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女孩之死誰之過?”這一問題,從而挖掘出作品中蘊涵的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
二、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從讀中感悟,深入體會本文的中心。
2、感受作者用最美的表現形式,描寫最凄慘結局的寫法。
三、教學設計:
在運用多媒體進行的教學設計中,教學策略是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的。因此,在運用課件時,遵循整體優化的原則。根據本課主題和重、難點,從“情感領悟”“朗讀指導”幾個方面制定教學目標。課件的運用,能渲染氛圍,使學生得到情感熏陶,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明確目標
1、出示幻燈片(一):
一張“天鵝”的圖片,同時播放圣桑的《天鵝》,營造一種悲劇氣氛。同時顯示本課主題“享受讀書”動畫效果出示“盧老師寄語”,并指名讀。
“去靜下心來讀一本好書,去與作者產生心靈的交融;去感受作品中主人公的喜、怒、哀、樂;去享受讀書的滋味。”
——盧老師寄語
通過讀這段話,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與作者與文本產生對話,從情感入手,體會《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命運。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出示幻燈片(二),彩燈閃爍的圣誕樹和本課課題。
1、同學們喜歡用什么方式讀課文?
(默讀、大聲朗讀、站著讀、兩個人一起讀)
“好,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自由讀”
2、書讀完了,用一個詞來說說你的感受。
高興------生氣------難過
說說你為什么會有這些感受?
(三)借助mtv動畫《火柴天堂》,進一步加深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