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 》教學設計(精選13篇)
《古詩兩首: 》教學設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懂得熱愛家鄉,珍惜親情。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
2、學生課前查閱這兩首古詩及作者的有關資料。
3、學生搜集描寫秋景或表達思念家鄉的古詩,讀讀背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夜書所見》
一、交流資料,了解背景
1、學生交流課前所查閱的資料。
2、教師引述:
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獨自在外。一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寫了什么嗎?
3、看圖說話:
(出示課文掛圖)瞧,這就是葉紹翁所見到的情景,請大家仔細看圖,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
放聲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
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
3、自學古詩:
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合作學習:
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5、課堂交流:
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
三、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畫面: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2、小組交流,組內成員互相補充。
3、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體會情感:
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
5、感情朗讀:
帶著這樣的情感朗讀古詩。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四、圖文結合,熟讀成誦
根據詩意,參照插圖,熟讀課文,練習背誦。
五、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2、讓學生觀察范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
六、拓展活動
你還讀過哪些詩人所作的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古詩,讀或背給同學聽聽。
第二課時
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一、背誦古詩,導入新課
1、指名背誦《夜書所見》。
2、出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提問:你了解這首詩的作者王維嗎?
二、小組合作,討論自學
1、根據學《夜書所見》的方法,小組討論確定本詩怎么學習。
自學基本步驟:
⑴ 自讀:
讀準字音,并借助課后注釋或工具書理解詞義。
⑵ 自思:
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讀中產生的疑惑。
⑶ 交流:
讀讀、說說、問問。
2、學生按自己小組議定的方法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三、師生交流,解決疑難
1、每組讀詩,說說讀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組學習時所產生的問題及解決的結果。
2、其他組的同學與老師參與其中,或討論解決或補充己見。
四、感情朗讀,啟發想象
1、指名朗讀詩文。問:你們覺得這首詩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2、引導以情促讀。問:你能用讀來表現出這種思想感情嗎?
3、引導以讀促發想象。問:同學們在讀時頭腦中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情景,能交流一下嗎?
4、學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讀。
五、熟讀成誦,品賞文字
1、自由朗讀,達以成誦。
2、同桌互讀,練習背誦。
3、品賞文字,述說感覺。問:你覺得這首詩中,哪些文字用得特別好?
六、習寫生字,當堂展評
1、出示生字:
憶、異、逢、佳、信、遙、遍、插,組詞朗讀。
2、說說這些生字寫時要注意些什么。
3、練寫生字,或互相評點或大堂展評。
七、拓展活動
1、你還讀過哪些描寫秋景的詩,背給同學聽聽。
2、有機會到公園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點,想想自己心中產生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古詩兩首: 》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誦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相關圖片、音樂磁帶、學生查找詩人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挖掘積累:
由學生課前積累的古詩展開背誦競賽,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圖片導入:
出示課文插圖:
圖上畫的是什么?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觀察到的內容。
師: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長,春天的孩子興致高昂。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你們對春天有沒有新的發現。
(板書課題)
先來學習《草》。
〖對話平臺〗
一、自學
1、自讀古詩《草》,注意讀準字音。
2、小組內互相檢查讀詩情況,教師糾正字音“榮”“燒”。
二、感悟
1、自由讀古詩,思考:
自己哪里讀懂了?哪些字詞還不懂?
2、小組內互相交流討論不懂的地方,如:
離離、歲、枯、榮等詞語的理解。
3、全班交流討論自己對古詩的感悟,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離離:可以讓學生看看課件,說說草長得怎么樣。從而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長得很茂盛。
歲:可問學生幾歲了,隨學生回答告訴學生從出生到現在幾年就是幾歲,“一歲”就是一年。
盡:可用簡筆畫的形式,讓學生說出火只能燒光草的葉和莖卻燒不完地下的草根。
4、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畫面,想想“枯”和“榮”應該分別是哪一幅圖描繪的景象。并讓學生說說草什么時候是“枯”?什么時候是“榮”?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自主品讀的基礎上交流學習所得和所惑,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合作意識。
三、朗讀
1、自由讀:
你喜歡小草嗎?為什么?
(喜歡小草那種生生不息,頑強的生命力)
2、多種形式朗讀:
指名讀──配樂讀──競賽讀。
在充分地誦讀中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和節奏美。
四、背誦
1、情境背誦:
教師創設把《草》背給家人聽的情境,引導學生背誦。
如:“離離原上草”我怎么聽不懂呢?怎么不寫花,只寫草呢?……
2、師生共同扮演媽媽、哥哥、爺爺等角色進行表演背誦。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情境表演背誦,既訓練了形義較難的字,又理解了課文的思想內容,利于培養語感,積累語言。
五、練習
1、填空:
離離______,一歲一____。野火______,春風______。
籬落疏疏一徑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飛入無處尋____。
2、按要求分類:
未追店枯徐燒榮菜宿
獨體字:
左右結構:
上下結構:
上中下結構:
半包圍結構:
六、書寫
1、學習書寫“枯 、榮、燒”三個字,重點指導:
榮:草字頭的橫不能太長,禿寶蓋要寬。
木:橫要短,撇捺伸展開。
燒:火字旁捺要變點;右上部不要寫成“戈”,第二筆斜鉤要有彎度;下面的“兀”字橫要短,豎彎鉤的拐彎處要圓潤。
2、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評議展示。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一、回顧
背誦古詩《草》。
二、自學
按照以前的學習步驟自學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1、讀:
讀準字音,把古詩讀通順。
2、想:
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讀懂了?哪里還不懂?
3、說:
在學習小組內說說自己的學習收獲。
三、交流
1、學生先在組內說說自己讀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師相機介紹詩人楊萬里的資料。
2、班級交流,弄懂全詩的大致意思。
四、朗讀
1、自由讀:
你對暮春時節的景色有什么新的發現?
2、指導讀:
孩子在捉蝴蝶時是什么心情?
(高興、喜悅)
找不到時又是什么心情?
(失望)
引導學生結合插圖展開聯想,豐富語言積累,進一步體會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
3、競賽讀:
小組內比賽,推薦一名同學參加班級比賽。
4、評價讀:
誰讀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嗎?
詩歌語言凝練,富于韻律感。多種形式的朗讀,利于學生體會詩人情感,培養語感。
五、背誦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戰背、齊背。
六、拓展
1、把這首古詩編成一個小故事。
2、以小組為單位,自編、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劇。
給學生提供“二度創作”的題材,不僅拓展延伸了文本,而且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3、和同學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楊萬里的其他詩作或其他詩人描寫的關于春天的古詩。
古詩是我國文化百花園里的一棵奇葩,教師要激發學生背誦的興趣,培養課外積累的習慣,逐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七、寫字
學習其它幾個生字,重點指導:
未──可以先復習一下“味”字,再指導書寫。上橫要短、下橫要長,撇捺要舒展。
宿──寶蓋不宜太寬。
八、評價
1、學生練習書寫,自我評價:
在自認為寫得滿意的字上做標記。
2、小組內展示交流,互相評價: 根據組內建議把不滿意的字再寫幾個。
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評、互評,使學生學會評價 ,在互相學習、借鑒、欣賞中共同進步。
〖詞語解釋〗
離離:草木長的得很茂盛的樣子。
枯:枯萎。
盡:完、全。
宿:投宿。
籬落:稀稀落落的樣子。
徑:小路。
尋:尋找。
〖相關鏈接〗
相傳《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白居易十六歲時作的一首應考習作,按科舉考試規定,凡指定的試題,題目前一定要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類似。《賦得古原草送別》就是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閱讀在線〗
《春日》(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詠柳》(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游園不值》(葉紹翁)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古詩兩首: 》教學設計 篇3
【學習目標】
1、認識“亦、妝”2個字。會寫“斷、楚、孤、帆”4個字。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3、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課前準備】
1、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和生字詞、古詩的課件。
2、學生課前搜集有關古詩內容及詩人的資料,搜集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以前已經學了不少古詩,誰愿意把自己喜歡的古詩背給大家聽呢?學生自由背,教師充分肯定。
2、揭示課題: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兩首描寫祖國壯美河山的詩。
二、共同學習《望天門山》
1、學生初讀《望天門山》。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遇到困難向老師同學請教。
2、說說通過朗讀體會到了什么。
3、自由練讀,讀出詩的韻味。
4、誦讀展示。比一比誰讀得最好。
5、練習背誦。
三、練寫生字,抄寫古詩
1、練習生字“斷、楚、孤、帆”。
2、抄寫《望天門山》。
四、自主學習《飲湖上初晴后雨》
1、回顧上一首詩的學習過程,自學《飲湖上初晴后雨》。
2、交流展示:
⑴ 展示朗讀或背誦。
⑵ 說說你從詩中體會到了什么。
⑶ 背出你最喜歡的詩句,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指名背誦《飲湖上初晴后雨》,默寫《望天門山》。
2、配樂情境朗誦。
二、想象畫面
1、選擇最喜歡的一句詩,想象它所描述的畫面,與同桌相互說一說。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匯報自己的想象。
可用簡筆畫畫出來,也可用幾句話描述。
3、交流各人想象的畫面。
三、拓展活動
1、交流搜集的描寫祖國山河壯美的詩句。
2、召開“祖國山河美”古詩朗誦會。
《古詩兩首: 》教學設計 篇4
第一課時
《夜書所見》
〖教學要求〗
1、理解詩句,了解古詩的內容,接受熱愛秋天,熱愛家鄉的教育。
2、想象詩中描繪的圖景。
3、背誦并默寫古詩。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激趣導入
1、學生自由背誦自己的學過的或課外讀過的古詩。
2、板書課題,理解課題中“書”是什么意思。
3、出示掛圖,說說所看到的情景。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流利、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有重點地指導識記。
4、指名朗讀。先指導讀準字音,再讀準節奏。讓學生體會古詩朗讀的特點。
5、錯助字典和注解,理解詩中詞語的意思,畫出不理解之處。
6、小組一起學習,交流討論,嘗試解決不理解的問題。
三、再讀感悟,理解詩意
1、老師范讀古詩。要求學生邊聽邊仔細看圖、思考:
畫面中的景象表現了哪幾句詩的意思。
2、學生討論,對上面的問題發表見解。
3、質疑:還有什么問題或哪些詞語不理解?老師重點撥理解“動客情”的意思。(一是動思鄉之情,二是勾起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4、有感情地朗讀。
四、背誦并默寫古詩
第二課時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教學要求〗
1、理解詩句意思,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2、背誦并默寫古詩。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復習導入
1、說說你知道的傳統節日,有哪些習俗。
2、小組比賽背《夜書所見》。
3、揭示課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理解“憶”的意思。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通詩文,可輕讀、大聲讀、可獨自讀、同桌齊讀、小組合讀。
2、檢查朗讀。先讀準字音、再讀準節奏:
⑴ 出示生字卡片,讀準字音。
⑵ 以指名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讀通古詩。
⑶ 讓學生憑借自己已有的經驗和直覺讀準節奏。
3、自主學習,老師巡視指導:
⑴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古詩:
可以自學,也可以幾個人合作學習,用查字典、看注解、看圖的方法來理解詩句中詞語的意思。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⑵ 交流學習收獲。
⑶ 質疑:有什么不懂之處?
老師重點指導“異鄉”“異客”的意思
4、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感情。
三、趣味活動
1、賽詩會:
⑴ 集體賽:每個小組背一、兩首詩,一首課內的,一首課外的,看哪一小組背得響亮又流利。
⑵ 個人賽:每一小組派一名代表參加比賽,看誰背得最有感情。
2、背誦、默寫古詩。
《古詩兩首: 》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默寫《題西林壁》。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詩的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難點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欣賞古詩文,積累古詩名句,教學的難點是體會含有人生哲理的詩句。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生活動時間約25分鐘
學習《題西林壁》
一談話導入
世間萬物豐富多彩,美不勝收,還蘊含著人生的哲理,內涵深刻,耐人尋味。如果細心觀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發現萬物的奧秘,認識萬物的聯系,本課兩首詩蘊含著人生的哲理。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兩首詩。
二復習古詩的學習步驟及學習方法
學習步驟:初讀感知→理解詩題→理解詩句→品讀悟意境→熟讀成誦
三、按學習步驟學習《題西林壁》
1.初讀感知,讀通讀正確。
學生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讀通讀正確,然后抽讀
2.了解作者,理解讀題
(1)讓學生課前查閱蘇軾有關資料,課上互相交流。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他的詩、文、書、畫都很專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被合稱“三蘇”。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曾在杭州、密州、湖州、黃州、潁州任職,最遠被貶至嶺南的惠州、儋州。宋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游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五首廬山記游詩。《題西林壁》是最后一首。西林寺創建于東晉年間,是廬山最古老的名剎之一,寺后有著名的唐建千佛塔。
(2)結合注釋理解讀題目的意思
題壁詩是古代詩歌中的瑰寶,歷史悠久,始于兩漢,南北朝時漸多,至唐代,題壁詩驟增,開始形成一種風氣。當時題壁詩盛行,是因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詩歌不能刻印出來,于是題壁就成了詩人“發表”作品的途徑之一。因為題壁簡單易行,只要把作品寫在墻壁上,天南海北的過往行人過而讀之,就可以傳播開來。有關題壁的佳話很多,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崔顥的《黃鶴樓》一詩了,崔顥題寫了《黃鶴樓》之后,李白驚為絕唱,自愧稱:“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3.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讀句意思
(1)分組合作學習,在組內各自交流自己對詩句的理解,理解詩句時,既要借助注釋,又要聯系上下文,既要聯系課文插圖,又要補充詩中沒有的一些詞句,才能正確理解詩句意思,這是理解詩句的一般方法,讓學生明確方法后各自試著理解詩句大意,然后與組內同學互相探討。
(2)全班交流:
在全班交流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拔、啟發、小結等,并與朗讀有機結合,使學生在朗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情感。
橫著看,山巒起伏,連綿不斷;從側面看,奇峰陡峭;從遠處看是隱天蔽日,從近處看則是危崖險巖;從高處俯瞰是深溝幽壑,從山下仰望則是重巒疊障;所見的形狀、姿態各不相同。我不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為我身在廬山中,視野太狹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廬山之外,從高處鳥瞰,就能認識廬山的全貌了。
5.品讀悟意境
(1)你認為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
(2)“從不同角度觀察,結果各不相同。”你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嗎?舉個例子說一說。
三、品讀詩名,讀書讀意
1.反復練習古詩。
2.指名朗讀,讀后評價。
3.學生齊讀。
4.熟讀成誦。
板書:4行詩
第二課時 學生活動時間約25分鐘
一、復習第一首古詩
1.指名背誦讀詩。
2.指名說詩句意思。
二、學習《游山西村》
1.初讀感知。
2.了解作者,理解詩題。
(1)學生互相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陸游的資料,教師補充。
陸游(1125 —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處于國家動亂、人民苦難的嚴重關頭。在他的詩歌中,總的主題是抗金復國和同情人民苦難,他的詩藝術風格雄渾豪放、激情洋溢,間或質樸清新。修辭煉句精致工整,在律詩絕句中善于組織對偶,渾然一體,別開生面。
(2)根據注釋理解詩題。
《游山西村》于乾道二年(1166年)春作于山陰。山西村是紹興鑒湖附近的一個村莊。
3.理解詩句大意,方法同學首一首古詩。
詩人陸游以一個“游” 字貫穿全詩的主線,生動地描繪了豐收之年農村歡悅一片的氣象和鄉間的風光習俗,刻畫了農民淳樸、好客的品性,表現了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第一、二行詩寫不要笑話農人田家的臘酒渾濁不清,豐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盡夠豐盛。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待客人時盡其所有的盛情。第三、四行詩寫山巒重重,水道彎彎,正疑無路可走,突然出現柳陰深深,鮮花簇簇,眼前又是一個山村。“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狀難寫之景,又于寫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為千古傳唱的名句。現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無望,忽而絕處逢生,出現新的契機,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
4.品讀悟哲理。
我們在什么情況下會產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你能舉個例子嗎?
5.熟讀成誦。
三作業:
有條件的話,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古詩名句。如:“昨天晚上,我在做一道數學題的時候,盡管不斷思考,反復計算,還是找不到正確的解題思路。爸爸走過來,給我做了指點,我很快就解出了這道難題。這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板書:4行詩
《古詩兩首: 》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4個生字,了解詩意,體會詩人的情感。
2、正確、流利的朗讀、背誦兩首詩。
3、培養學生讀詩的興趣,激發學生擁有詩意情懷。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詩”,請學生吟誦自己喜歡的詩。
二、讀通兩首詩。
1、我們的祖國是個詩的國度。今天,我們再來讀兩首古詩。
2、出示兩首詩,讀準生字,讀通詩句。
三、讀出詩的節奏。
1、自由讀詩,兩首詩詩不一樣的,讀讀,讀出不一樣的節奏。
相機滲透:七絕五絕七律五律的相關知識。
2、漸漸讀出兩首詩的節奏。
四、讀出詩中的畫面。
1、古人說“詩中有畫”,你能讀出詩中的畫嗎?
(相機介紹王維、蘇軾)
2、讀出《元日》中的畫面
1)元日是指?理解“元”(三元: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拓展:“元日”“元旦”
2)學生自由讀詩,讀出什么畫面?
a 放爆竹b 飲屠蘇c 換桃符d 曈曈日……
理解:除飲屠蘇的風俗及意義桃符——春聯的變化過程
品:“曈曈”疊詞的運用“桃符”的壓縮省略,交換使用。
3)想象畫面,配樂朗讀《元日》。
3、讀出《江雪》中的畫面。
1)自由讀,想象畫面,說說看到的畫面。
重點:大雪老翁獨釣
2)理解:絕滅孤獨
3)體會詩句的對仗美。
五、讀出詩中的情感
1、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你能體會到詩中的情感嗎?
2、自由讀,體會。
3、交流:《元日》的喜慶,詩人的快樂……
《江雪》的凄清、老翁的孤傲、不屈……
4、兩首詩都寫冬天,為什么給我們不同的感受?
出示兩首詩的寫作背景,指導學生讀懂其中原因。
5、小結:這就是“詩言情,詩言志”啊!
6、朗讀兩首詩。
六、詩化生活。
1、詩人得志時寫詩,失意時寫詩,明白了道理時寫詩,有了小情趣,小感悟……都寫詩。
2、找找課本中的詩,讀一讀,背一背自己喜歡的詩。
3、讀泰戈爾等著名詩人的現代詩。
4、讀讀老師、同學自己寫的詩。
5、寄語:
讓我們讀詩!
讓我們擁有詩意的情懷與生活!
讓我們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古詩兩首: 》教學設計 篇7
【學習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在學習中養成讀書、識字、寫字的良好習慣。
3、喜歡學習古詩。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秀美、神奇。
【課前準備】識字卡片、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交流有關詩人李白、杜甫及他們的詩歌的信息。
2、從《絕句》引出“五絕”“七絕”,適當介紹該類古詩。
二、學生字
1、檢查預習情況:
試讀課文。
2、自主識字:
自己拼讀生字,邊讀邊想怎樣記住字音、字形。
3、認讀9個生字,介紹識記生字音、形的方法。
4、學生用卡片清讀生字。
5、認字游戲。
三、學習《望廬山瀑布》
1、讀題,了解題目意思。
2、自讀課文、練習讀通順。
3、合作學習:
讀詩句,看圖說話,感知詩意。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意會詩的意境。
5、自主選擇方式背誦古詩。
四、寫字
1、認讀第一首詩4個要寫的字。
2、共同研究并寫好“流” 字。
五、遷移方法,學習《絕句》
1、談談自己想怎樣學習《絕句》。
2、小結方法。
3、獨立或合作嘗試。
4、學習匯報。
六、總結
【評析】
本課設計著力從如下方面體現立足基礎,促進發展的指導思想:
1、扎扎實實,為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奠定基礎:
語文素養是靠點點滴滴的語文基礎和長期持之以恒的語文實踐積淀、整合而成。低段語文教學的基礎和能力,是語文素養摩天大廈的基石。根基的扎實、牢固程度至關重要。本課教學在識字、寫字、讀書、說話等基礎教學方面目的明確,嚴格要求,一絲不茍,像“流”字的書寫,從觀察,到揣摩字的結構,筆畫的改變、位置、疏密及在田字格的布局,再到一筆一畫認真臨寫,既抓住了寫字的能力培養,又注重陶冶情操,讓學生感受漢字書寫所體現的規范美,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如朗讀訓練,從認清字詞的通讀,借助插圖意會詩意的熟讀,到直抒胸臆,升華情感的美讀,循序漸進,重在精品的積累,形成語感,獲得美的享受,激發學習興趣和期待。
2、改革方式方法,激勵自主實踐并實現超越:
方式方法的選擇、確定,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和實效為原則的。本課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實際,以教材為憑借,創設了各種各式、寬松和諧、富于情感、能讓學生充分展示自信心和聰明才智的活動。例如開課時的信息交流,能引起對課外積累的重視,擴展信息量,讓知識面廣的同學露一手;介紹生字的學習方法,能點燃思維的火花,共享資源,運用方法解決問題,提高自主識字的能力。自擇方式的朗讀展示,看圖寫話,讓他們口吟、眼看、耳聽、手寫、腦記,各種感官參與,有利于個性發展、差異發展;舉一反三學《絕句》,更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自由的時空,發展的平臺。整節課,獨立,合作學習適時安排,學生在這種情境中,不是等待別人的授予,而是在師生、生生間的互動中自主建構生成知識、形成能力,經歷實踐,情感、價值觀同時獲得轉變,在自奮其力中實現超越。
《古詩兩首: 》教學設計 篇8
【教學要求】
1、會認12個生字。
2、學會6個生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了解詩意,感受夏天的美景。
【重難點、關鍵】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教學用具】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6個生字。
2、學會6個生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牧童的機智活潑、天真可愛。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片。
〖課前準備〗看圖說一個故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看看大家的神情,老師就知道你們帶來了一個精彩的故事。
2、在講故事之前,咱們再來看一看圖。
二、觀察畫圖
1、出示教學掛圖。
2、你在圖中看到了什么?
(提示:圖中是誰,他在哪里干什么?他的心里會想什么呢?)
3、你們真是細心的孩子。誰能連起來說一說,那就更棒了!
三、交流故事
1、小組交流:
把你帶來的精彩故事跟組員說一說。
2、各小組派代表參加全般講故事比賽。
3、評出優秀故事員。
過度:大家的故事講得真好,把這幅畫說得好像動起來了,老師還要聽一聽課文讀得怎么樣?
四、朗讀指導
1、指名朗讀:
你覺得應該怎樣讀就怎樣讀。
(表揚加動作朗讀的同學)
2、老師范讀。
3、學生自讀:
如果你喜歡老師這樣讀,就學著讀。
4、個別讀、評價。
5、男女生分別讀、齊讀。
五、背誦詩歌
1、個別背:
誰已經會背,自豪地站起來背給大家聽。
2、小組背:
哪一個小組手舉得最多,就請哪一小組。
3、全班背。
六、擴展
牧童會捉到樹上的蟬嗎?
(讓學生各抒己見,只要理由充足就行。)
七、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詩、林、童、黃、閉、立
今天,咱們要來寫這幾個生字。
2、你覺得哪些字的讀音,要提醒大家?
詩:是翹舌音,不要讀成平舌音。
黃:聲母是“h”,不要讀成“f”,而且是后鼻韻母。
3、哪些字比較難記?
黃:中間是“由”不是“田”。
4、抽讀生字(打亂順序),并口頭組詞。
5、指導書寫:
⑴ 小組交流哪些字需要幫助?
⑵ 反饋:
重點指導:
詩:右邊的第三筆是“橫”最長,右下“寸”的“橫”從橫中線稍下方起筆,“點”寫在豎中線上。
林:左邊“木”做偏旁時,第四筆“捺”改為點。
童:上下結構,“立”的第五筆“橫”最長,“里”的豎要在豎中線上。
八、練習書寫
1、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師個別輔導。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6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想象詩中描寫的美麗景色,增強對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教具準備〗
音節卡片,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背誦《所見》。
2、你喜歡這個男孩子嗎?說一說你的理由,好嗎?
過渡:大家也是可愛的孩子,這一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詩。
二、揭題,讀題
1、板書:
小池 chí
2、讀題:
注意池的翹舌音。
讀了這個題目你會想到什么?
(小池里有水,小池有花,小池有很多東西……)
三、指導看圖,練習說話
1、你們真聰明!的確,小池里有很多美麗的東西。
2、出示插圖。
3、大家都看到了什么?
(蜻蜓、剛長出的荷葉、樹陰。)
4、說話練習:
你們的眼睛真亮,看得真認真,如果能加上什么樣的蜻蜓或者干什么的蜻蜓,那就太棒了,圖上的其他景物也試著這樣說好嗎?
5、教師小結:
孩子們,你們進步了,說得太好了,老師聽了好象這些景物都活了一樣。
過渡:詩人是怎樣描寫這些景物的呢?
四、學習古詩
1、聽錄音范讀。
2、學生自由讀:
借助拼音把音讀準。
3、同桌互讀。
4、個別讀:
注意糾正:
柔(róu)、陰(yīn)、露(lù)
5、跟著老師讀。
6、表演讀:
把你喜歡的句子帶上笑容,讀得更美些,能夠加動作的可以加上動作。
7、背誦古詩。
8、小結:
⑴ 全班齊讀。
⑵ 詩中寫哪個季節的景色,你是怎么知道?
(夏季,從小荷知道的)
五 總結全課
1、這兩節課咱們又學了兩首描寫夏天的古詩,我們一起來背一背,看誰讀得有感情。
2、認讀生字(打亂順序)。
3、完成“我會讀”:
⑴ 試讀,忘記的問問同桌。
⑵ 開火車讀。
《古詩兩首: 》教學設計 篇9
【學習目標】
1、會認“廬”等9個生字,會寫“吳”等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的實物投影。
2、課件。(瀑布映襯青山、飛流直下的情景)
3、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望廬山瀑布
一、情境導入,理解詩題
1、(投影展示插圖)老師以優美的導語,把學生帶進詩的意境。同時隨機講解“香爐”“廬山”等詞語。
2、理解詩題,認讀生字“廬”“瀑”。(注意“瀑”的讀音)
3、齊讀詩題。
二、吟誦感悟,想象畫面
1、自由吟讀,用筆圈出生字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自己讀完以后再讀給同桌同學聽。
2、結合插圖思考:
詩人站在哪里?看到的是什么樣的景物?
3、伙伴之間交流,老師隨機點撥。
4、組織交流或提出不懂的問題,老師進行指導,結合課件的演示,幫助學生理解“紫煙”“遙看”“飛流直下”等詞語。
5、老師小結:
詩人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看著這“飛流直下”的瀑布,產生了一種想象──這飛流直下的瀑布,真好像是銀河從天上落下來一樣!(學生齊讀后兩行詩句)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三、圖文對照,熟讀成誦
1、讓學生看圖讀文,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感情。
2、練習背誦,可同桌之間互相背。
四、鞏固生字
出示“廬”“瀑”“爐”“疑”,用卡片檢查學生認記情況,用組詞的方式理解字義。
五、學寫生字
1、出示下列要求會寫的字:
爐、銀、煙、流。
2、啟發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方法,記憶字形,老師點撥。
3、重點指導“流”字。
(提示:“流”右邊的上半部分與“云”的區別,右下部分三筆之間的間距要勻稱)
4、學生先觀察范字,再書寫,老師巡視指導。
六、個人建議
對詩的意思只要大概明白,不必要求掌握。本案中設計的問題比較好:“你看圖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第二課時
絕句
一、復習導入
1、小組比賽背誦《望廬山瀑布》。
2、填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揭示詩題“絕句”,簡要說說詩人杜甫。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借助生字表的拼音讀準字音,再讀正確、讀通這首詩。
2、同桌互讀。
3、指名朗讀,齊讀,注音糾正讀錯的字音。(如“行”不讀 xíng;“泊”不讀pò)
三、圖文對照,理解詩意
1、老師范讀,要求學生邊聽邊觀察插圖,思考:
畫面上有哪些景物?
(柳樹,黃鸝,天上飛的白鷺,山上的積雪,江面上的船)
老師在學生回答后板書:
黃鸝 白鷺 雪船
2、看圖思考:
詩人是站在哪里看到這些景物的?
(結合理解“窗含”“門泊”兩個詞語的意思)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釋疑。
(先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句,根據學生的提問師生一起答疑)
4、看圖讀課文,想象詩人欣賞大自然美景時的心情。
(讓學生帶著感情再讀課文)
四、活動激趣,記誦詩句
1、找對應的詞語,老師讀一個詞語,要求學生找出與它相對應的詞語。
(如兩個—一行黃鸝—白鷺翠柳—青天窗—門西嶺—東吳千秋雪—萬里船)
2、師說生讀。
(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相對應的詩句)
3、讀詞連詩。
(老師出示詩中任意一個詞語,學生背出相對應的詩句)
4、情境背詩。
(讓學生扮演詩人,指點畫面上的景物吟詩)
5、集體背誦。
五、識字、寫字,完成課后練習
1、出示要求認識的字“鷺”“含”“嶺”“泊”“吳”,引導學生交流記字方法,練習組詞語。
2、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
“吳”“含”“窗”“嶺”“鳴”“絕”“泊”“柳”。
3、啟發學生說說自己記憶方法,識記字形。
4、重點指導“窗”與“柳”的筆順。
5、老師范寫。
(注意把字寫美觀,提示容易寫錯和不容易寫好的字)
6、學生先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書寫,老師巡視。
7、完成課后“我會填”的第2道填空題。
六、課外延伸
回家收集有關描寫春天的古詩,試著背一背。
七、個人建議
背詩也要注意詩人欣賞大自然美景時的心情。帶者美好的心情去背誦。
《古詩兩首: 》教學設計 篇10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解釋詩句中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4.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意思。
教學難點: 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讀課文,學生感知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注意音韻節奏。
(2)生字詞。
焚燒 千捶 萬擊 墨梅 乾坤
三、學習《石灰吟》
1.指名讀。
2.理解詩句的意思。
(1)逐字逐句的理解。
捶:敲打。擊:撞擊。若:好象。
等閑:平常事。人間:人世間。
(2)說說陣首詩的意思。
3.看圖想象意境,體會感情。
教師啟發:山石承受千捶萬擊以及烈火焚燒的情景是什么樣的?作者見此情景有什么表現,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呢?
4.指導朗讀。
5.小結。
四、總結學法,自學《墨梅》
1.總結《石灰吟》的學習方法。
(1)理解字詞。
(2)說說詩意。
(3)看圖想象。
(4)朗讀體會。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3.師生討論。
(1)理解字詞。
吾:我。淡墨痕:素凈雅潔。夸:夸贊。
清氣:清香之氣。乾坤:天地。
(2)指名說說詩意。
(3)看圖想象。
(4)朗讀體會。
4.小結。
五、作業
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朗誦《古詩兩首》。
2.說說這兩首詩的大意。
二、背誦課文
1.聽錄音,輕聲朗讀課文。
2.看圖朗讀,體會詩歌的意境。
3.自由練讀,背誦。
三、總結課文
1.這兩首詩分別抒發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2.這兩首詩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四、教學生字詞
1.指導書寫。
2.學生描紅。
五、作業
1.讀一讀,寫一寫。
焚燒清白洗硯乾坤
2.解釋詩句。
(1)千捶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2)不要人夸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
板書:
3古詩兩首
石灰吟
千捶萬擊 粉骨碎身 若等閑
烈火焚燒 (堅強不屈) 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潔身自好)
墨梅
素凈 池邊樹 朵朵 淡墨痕(寫實)
清香 不要——只流—— (明志)
(寄寓貞潔自守的情操)
《古詩兩首: 》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懂得熱愛家鄉,珍惜親情。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及《夜書所見》詩句字條。
2、學生課前查閱這兩首古詩及作者的有關資料。
3、學生搜集描寫秋景或表達思念家鄉的古詩,讀讀背背。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了解背景
1、學生交流課前所查閱的資料。
2、教師引述: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獨自在外。一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寫了什么嗎?板書課題,理解“書”的意思。
3、看圖說話:(出示課文掛圖)瞧,這就是葉紹翁所見到的情景,請大家仔細看圖,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放聲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
3、自學古詩: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5、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
三、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畫面: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2、小組交流,組內成員互相補充。(要發散學生的思維)
3、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體會情感: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根據課堂情況可讓學生寫一寫)
5、感情朗讀:帶著這樣的情感朗讀古詩。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四、趣味活動
1、我說你讀。方法:
(1)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出對應的詩句。
(2)老師點掛圖上的景物,學生讀出對應的詩句。
2、字條連詩。
方法:老師出示某句詩的字條,學生接續后面一句詩(多連幾次,讓學生基本會背)。
3、情境背詩。
方法:學生可自由下位,把詩背給最要好的同學聽。
五、識字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促、深
2、讓學生觀察范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
六、拓展活動
你還讀過哪些詩人所作的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古詩,讀或背給同學聽聽。
第二課時
一、課前游戲,復習導入
1、說說自己知道的傳統節日,有哪些習俗。(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也可以以連線的方式出現節日、日期和習俗。)
2、小組比賽背誦《夜書所見》。
3、揭示課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理解“憶”的意思。
二、小組合作,討論自學
1、根據學《夜書所見》的方法,小組討論確定本詩怎么學習。
自學基本步驟:
(1)自讀:讀準字音,并借助課后注釋或工具書理解詞義。
(2)自思: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讀中產生的疑惑。
(3)交流:讀讀、說說、問問。
2、學生按自己小組議定的方法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三、師生交流,解決疑難
1、每組讀詩,說說讀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組學習時所產生的問題及解決的結果。
2、其他組的同學與老師參與其中,或討論解決或補充己見。
四、感情朗讀,啟發想象
1、指名朗讀詩文。問:你們覺得這首詩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2、引導以情促讀。問:你能用讀來表現出這種思想感情嗎?
3、引導以讀促發想象。問:同學們在讀時頭腦中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情景,能交流一下嗎?
4、學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讀。
五、趣味活動
1、生字連詞背誦。
方法:請學生把生字按出現的先后順序在本子上或黑板上排列,再連起來,試著背誦。
2、詩句連對。老師說詩句意思,學生背相應句子。
3、情境練背。學生當小小詩人,或加動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讀再上臺表演,達到背誦。
4、賽詩會。
方法:(1)集體賽:每個小組背一、兩首古詩,一首課內的,一首課外的,看哪一組背得既響亮又流利。
(2)個人賽:每一小組派一名代表參加比賽,看誰背得最有感情。
六、識字寫字
1、出示要求寫的生字,組詞朗讀。
2、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重點指導“異、插”的寫法。
3、書寫生字
七、拓展活動
1、你還讀過哪些描寫秋景的詩,背給同學聽聽。
2、有機會到公園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點,想想自己心中產生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推薦相關的古詩:《舟夜書所見》(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雜詩》(唐?王維)三首古詩。
《古詩兩首: 》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的】
1、理解字詞意思及詩句的意思;
2、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4、感受詩句語言質樸,感情真摯的特點。
【教學重點】
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王維很有才華,他的詩被人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首詩是詩人十七歲時離開家鄉,遠在京城長安寫的。
二、初讀
我們先把詩讀正確、連貫。
教師范讀 自由讀 指名讀。
三、 精讀理解
1、請再讀題目,想一想,哪個字寫出了詩人離開親人的心境?(憶)
圍繞“憶”字,你能提問,啟發大家思考嗎?(根據學生質疑,板書)
(簡單的疑問根據詩題釋疑,重點為:“九月九日”:重陽節,古人有在重陽節這天插著茱萸,登高飲酒風俗;“山東”:指華山以東王維的家鄉蒲州,與今天常說的山東不同。)
(評學生:你好學、善問、愛動腦子,相信你會越學越聰明的。)
對未能解決的疑問讓我們在詩中尋找答案。
2、出示自學要求:(小黑板)
⑴ 默讀古詩,劃出自己不懂的字詞,借助工具書理解,并說說句意。
⑵ 四人一組思考、討論黑板上的問題。
3、檢查一、二行的學習情況:
⑴ “憶”是什么意思?請同學們看看一二兩行,找找哪個字就是憶的意思?題目的意思就是──(板書:思)
⑵ (點黑板)怎樣思念親人呢?(“倍思親”。“倍”:加倍)什么時候“倍思親”?(“每逢佳節”,“逢”:遇到。)可見詩人平時怎樣?
(出示:詩人平時 ,每逢佳節就 。)
⑶ 詩人為什么會平時思親,“每逢佳節倍思親”呢?
生答:因為“獨在異鄉為異客”。(板書:獨、異。)釋:獨,異客。這句話是說 。(句意讓學生說。)
⑷ 導:“是啊,詩人所處的環境是陌生的,看見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獨、寂寞呢?讓我們讀出詩人寂寞的,極度思念親人的感受。(指名讀→評:突出獨、異、倍→范讀→指名讀、評議)
⑸ 這是一種多么真切的感情啊。“每逢佳節倍思親”,它已成為千百年來廣為傳誦的名句──讓我們再次朗讀一二行。
⑹ 過渡:(填空:因為詩人 ,所以詩人平時 每逢佳節就 :看到長安菊花開,他會想到 的菊花盛開的樣子;看到長安的親人團聚,他會想到(誰干什么);看到長安的人們重陽登高,他會想到(誰干什么)。)
4、指導學習第三、四行:
⑴ 詩人極度思念親人,想到兄弟們干什么?(生齊讀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詞?(標出字:遙、遍,說字義)再說句意。(板書:登高)
⑵ 詩人在家時,總和兄弟們一起登高,可見獨自在外,多么遺憾啊。他知道家鄉的兄弟們此時此刻也一定在思念著詩人呢。現在,就請你們做詩人的弟弟妹妹,說說家鄉的兄弟們會怎么想,怎么說?
5、自由讀這首詩,說說這首詩詩句的意思(指名說)。
那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6、朗讀指導,并背誦:
⑴ 點撥:這首詩感情真摯,語言樸實無華,這是我們在寫作文時應該好好學習的。讓我們再有感情地讀這首詩,想象詩中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⑵ 配樂范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⑶ 練習背誦。(師生接龍背→指名背)
四、比較,明中心
1、學了這首詩,我們再來看王維的另一首詩──《雜詩》。要求:自學,說說詩意,再比較它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有什么相同之處,又有什么不同之處?
出示: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來日,出發前來時。綺窗,雕著花紋的窗戶。著花,開花。
2、交流:
相同之處: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深情,語言樸實無華。
不同之處:在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通過思念兄弟登高來寫思念親人之情;《雜詩》寫問朋友寒梅開花沒有表達對故鄉一草一木的深厚情感。
五、作業
1、國慶佳節即將來臨,你如果有親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話寫寫你對他的思念嗎?
2、如果沒有親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當作王維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陽登高了,怎樣用一段話表達對他的思念之情呢?試寫一段話,也可以試著寫詩,不要怕,試試看。
六、板書設計
(怎樣)倍
九月九日 憶 山東兄弟
思
(為什么)獨、異 登高(干什么)
《古詩兩首: 》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的】
1、對照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2、會認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3、會朗誦、背誦兩首古詩,會默寫《望天門山》。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中國是詩的國度,古詩作為我國悠久文化的寶貴遺產,深受同學的喜歡,最近課余你又收集了哪些古詩,背給大家聽一聽,好嗎?
2、指名由學生自由背誦古詩。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望天門山》。板書課題。
二、學習古詩
1、對李白進行簡要介紹。
2、第一步:⑴ 談談你對李白的了解。
⑵ 說說你對題目的理解。教師點撥。
第二步:
⑴ 小組合作,利用字典、注釋、插圖自學古詩互相交流。
重點詞:天門、楚江、中斷、天(通)、至此回(在這里打轉)
⑵ 通過自學,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⑶ 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請提出來大家解決(集體解決)
⑷ 抽學生說說本詩的意思。教師可做適當講解。
⑸ 再讀這首詩,邊讀邊想描繪的畫面。
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抽學生上黑板把想到的畫面畫下來,結合畫面講述。
第三步:
⑴ 再用喜歡的方式讀這首詩,想想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學生能體會多少就體會多少,教師適當點撥)
⑵ 交流。
第四步:
⑴ 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讀本詩,先自由讀,再讀給全班聽。
⑵ 背誦這首詩。
三、學寫生字
1、學生自由準備,為要求會寫的4個生字組詞,想給哪個字組就給哪個字組,能組幾個就組幾個。
2、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老師指導書寫并示范。
4、學生在課堂作業本上寫,教師巡回指導。
四、作業
1、背誦本古詩。
2、搜集、背誦李白的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大家還記得嗎?請大家一起背一背。
2、這節課我們將去領略另一首古詩的迷人風光。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二、學習生字
1、請小朋友們自由讀古詩,在讀的同時用鉛筆勾出生字,多讀幾遍。
2、誰愿意當小老師教大家認讀生字?(師出示生字卡片)
3、獨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識記這些生字最快。
4、全班交流思考的結果。(說得好的教師給予表揚,同時重復強調,讓生加深印象。)
5、對生字進行擴詞訓練。
三、學習古詩
1、對蘇軾進行簡要介紹。
2、第一步:⑴ 談談你對蘇軾的了解。
⑵ 說說你對題目的理解。教師點撥。
第二步:
⑴ 組合作,利用字典、注釋、插圖自學古詩互相交流。
重點詞:瀲滟、空蒙、奇、西子
⑵ 過自學,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⑶ 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請提出來大家解決(集體解決)
⑷ 學生說說本詩的意思。教師可做適當講解。
⑸ 讀這首詩,邊讀邊想描繪的畫面。
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抽學生上黑板把想到的畫面畫下來,結合畫面講述。
第三步:
⑴ 用喜歡的方式讀這首詩,想想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學生能體會多少就體會多少,教師適當點撥)
⑵ 交流。
第四步:
⑴ 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讀本詩,先自由讀,再讀給全班聽。
⑵ 背誦這首詩。
四、完成課后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