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學案例(精選15篇)
《匆匆》教學案例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自讀自悟中懂得時間的來去匆匆。
情感與態度目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要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感受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
教學難點:通過朗讀感悟,體會文章的語言文字之美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猜謎語:什么東西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的,最長而又最短的,最平凡而又最珍貴的,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時間)
2、是啊,時間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復返。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朱自清 先生是怎樣表達他對時間的感嘆的。(板書課題)
3、通過預習,同學們能說說對朱自清的了解嗎?
4、教師出示朱自清的一段話。(出示課件,讀)
朱自清 先生意識到了過去的時間匆匆溜走而無所作為,他決定今后要從小處、近處著手,切切實實的做事,所以就寫下了《匆匆》這篇散文。
(這段話的出示,為了讓學生知道除了《匆匆》這篇課文以外,朱自清的其他語言也都是有哲理的,都能觸動青年人的心靈,使人進步。)
5、課文中的“匆匆”是什么意思?(時間過的很快。)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不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
2、指名讀文,糾正字音。
3、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從課文中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向同學說說你的理解和感受。
三、品讀課文
隨學生匯報,課件出示相應段落。
1、“燕子去了,……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生邊讀邊說體會。
指導朗讀。指名讀。(讀出作者對時間的無奈和留戀。)
師板書: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2、“于是——洗手的時候……在嘆息里閃過了。”
生自由讀。
師:你對這段話有什么理解?
師:“凝然的雙眼”是什么樣的?“伶伶俐俐”在這句話里是什么意思?
師: 朱自清 先生就是通過寫自己的日常生活描述出了時間的匆匆。我們的時間是不是也在日常生活中溜走了呢?
(引導學生仿寫句子) 的時候,日子 。
練習自由朗讀。指名讀。
3、“過去的日子如輕煙……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指名談體會。
師:在“我赤裸裸來……赤裸裸回去罷”這句話中,怎樣理解“赤裸裸去”?
師:在這一自然段中,出現了幾次問號? 朱自清 先生在22歲就寫出了這樣的文章,他算“白白走這一遭”嗎?
(以上課件出示的精品段落,都是文章中的重點,跳出課文,把目光都集中在重點上,重點突出,指導朗讀,難點迎刃而解。)
師出示朱自清介紹(課件),學生讀資料。
師:談談你的感受,你覺得朱自清的人生如何?
生談感受。師板書:珍惜時間
生帶著感受自由讀文。指名讀。
4、生齊讀最后一段。
師:這句話與文中的哪句話相似?這是什么寫法?有什么好處?
師: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
四、總結全文
1、師送生一句名言“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課件出示,師讀)。
2、總結。
教后反思:
師生品味重點句子 “于是,洗手的時候……吃飯的時候……掩著面嘆息……”“過去的日子如輕煙……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在教學中既鼓勵學生自主的選擇教學內容,同時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朗讀喜歡或感受深刻的句子,有獨特的體會,真正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而師生共同研讀討論重點句段,有利于解決重難點,也體現了互動性。抓住開頭和結尾的設問句,“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想開去,并讓學生懂得要深化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就要從所讀的文章想開去,展開聯想的讀書方法。課上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教學中只重視了學生讀后談理解和感受過程,而學生自讀會產生什么問題,自悟會有什么困難,怎樣適時地指導、幫助他們考慮不多;學生課前對課文的相關背景知識不夠熟悉,所以語言的感悟還不是很到位等,這些遺憾對我以后的備課起到很大的提示作用,我會更加用心的探究教學的技巧。
《匆匆》教學案例 篇2
一、談話激趣:
1.師:同學們,我們學過一首古詩《長歌行》,能背下來嗎?這首詩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生:它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
2.師:是啊,“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時間就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我們今天再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匆匆》,看看朱自清先生要通過它告訴我們些什么呢?請大家翻到79頁。先自由讀讀本課的預習。
板書課題:《匆匆》
3.師:通過預習,我們知道了些什么,預習要求中我們做什么?
(學生匯報預習情況)
4.學生交流課外搜集到的有關朱自清先生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先讓我們大聲地自由地讀讀課文,看看作者在文中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用筆劃出來。在讀的過程中遇到有不懂的詞語或句子,也請你用筆劃出來。學課文的時候我們再解決。
(學生自讀課文,讀中感悟)
2.師:現在誰能告訴老師,作者在文中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生: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板書:一去不復返?)
3.師:這個句子還出現在別的地方,你能找出來嗎?
生:它還出現在結尾。(生讀句子。)
4..師: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都提出了同樣的一個問題。這又說明了什么?
生1:前后照應。
生2:說明作者一直在考慮時間為什么一去不復返。
5.師:對,我們不但要會讀,還要學習思考。在讀書的過程中,你還碰到了哪些難以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學生匯報交流難理解的句子或詞語。)
6.師:通過讀書,我們對課文已經有了初步了解,那么現在誰能告訴老師課文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學生找出第二、三自然段的有關片段和句子,師指導有感情朗讀,在讀中理解其意義。
句子1: 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7.教師范讀:是啊,時間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流逝了,想到這些,作者心里好受嗎?現在,請同學們給老師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讓我讀讀這一自然段,看我能不能把作者的心情讀出來。(讀后評議:老師讀得怎么樣?為什么?)
8.教師引:還有別的句子寫到時間是如何匆匆而過的嗎?
三、精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運用語言
1、師: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體寫出了時間是怎樣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的,讓我們一起來看這一段,誰愿意讀這一自然段?愿意讀的同學就站起來讀,其余學生邊聽邊思考:朱自清認為哪些時間是匆匆過去的?請你把相關的詞語或句子劃出來。
2、現在誰能告訴老師,作者認為時間是浪費在做哪些事上?
板書:……的時候,從……過去
3、引導學生積累語言:你認為這些句子寫得好嗎?愿意再讀讀嗎?請你們放聲讀,看能不能把它背下來。
4、師:怪不得作者說:"太陽他有腳啊,……"
5、引導學生運用語言:朱自清先生告訴我們:時間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溜走的。像以上所說的洗手、吃飯、睡覺的時間是必要的,
可朱自清卻認為這些時間是浪費了,
可見他有多么珍惜時間。想想我們自己,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許多時間白白地浪費了,比如:在……的時候,從……過去。
(讓學生仿照以上句子的結構說出幾句話)
四、品讀第四自然段: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具體地寫出了日子是怎樣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他甘心這樣度過每一天嗎?你從哪兒可以看出?
(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2.我們還可以從這一段中的其它句子看出作者的自責嗎?
(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
3.事實真的像作者所說的他什么都沒有留下嗎?這里老師可以告訴你:朱自清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他是畢業于北京大學,在清華大學等幾所著名大學當過老師。他留下的著作很多,即使這樣,他還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可見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多么嚴格啊。
五、選讀句子,體味語言美
1、這篇課文語言非常美,我相信大家一定愛喜歡讀它。我相請同學們挑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并想想你為什么喜歡它?
(學生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出為什么喜歡它。)
2、你喜歡它嗎?你能把它背下來嗎?
3、總結全文: 同學們,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你還學到了哪些學習的方法?
教學反思:
本課文質兼美,是學習語言的典范。我教學本課以讀為主線,由以讀《長歌行》導入新課;以讀激情:時間匆匆而逝的無奈之情,沒有把握好時間的惋惜之情、自責之情;以讀導練,“你在……的時候,……從……過去”,練習說話,創新運用,以表達學生讀文后的獨特感受。
不足之處:有些相關背景知識沒有引導學生去掌握。因此,語言的感悟還不是很到位。
《匆匆》教學案例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4、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和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作者具體描寫“日子匆匆過去”的句子的含義。
難點:由于人們語言習慣的變化,把句子讀通順成為這篇課文的難點。
教學準備:
1、準備一組記錄著孩子們成長的足跡的照片。
2、收集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師:今天,我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件特別的禮物,那是記下你們成長的足跡的一組照片。
(播放課件,老師解說照片)
大家看了這組照片,有什么想法?
生:剛進小學讀一年級的時候,我們還是個娃娃。現在讀六年級了,我們也長成少男少女了。六年的光陰過得真快啊!
師:小學六年時光,一眨眼就要從我們身邊匆匆而逝了,想不想留住時光飛逝的腳步,讓我們的小學的日子再長一點?可是,這樣的想法能實現嗎?這一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因時光飛逝而嘆息的現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板書課題
自評:引入新課是一個重要的環節。這節課用同學們一到六年級的一組照片導入,吸引了全班同學所有的注意力,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從這一組照片里真切地感受到了時光的匆匆流逝,容易讓學生與作者在思想上產生共鳴。
二、揭示課題,引起探究
“匆匆”是什么意思?生活中什么時段用到“匆匆”這個詞?那么,作者所說的“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學生討論交流。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這篇課文,邊讀邊思考。
1、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想要告訴我們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文章每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內容?
匯報交流
四、深入探究,感悟詩情哲理
(一)學習第一、五自然段
師:請同學們自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生: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師:這個句子還出現在哪一個自然段?
生:它還出現在第五自然段,起到前后呼應的作用。
師:作者回答這個問題了嗎?
生:作者用二、三、四這幾個自然段來具體回答了這個問題。
(二)學習第二、三、四自然段
1、學生仔細研讀二、三、四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劃出來多讀幾遍,再想一想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在書本上的空白處寫出來,注意聯系實際來說體會和感受。
2、學生自讀自悟之后,四人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師相機點撥,指導朗讀。
①生:我感受最深的是“八千多日子”這個詞。我從“八千多日子”這個詞猜想作者當時應該有二十多歲了,但是他覺得二十多年的時間轉眼即逝,就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寫得太形象了。
師:想象針尖上的一滴水有多大,用一個詞形容它。
生:渺小。
生:微不足道。
師:很好!再想象它消失在大海里,也用一個詞來形容。
生:悄無聲息,無影無蹤。
師:這時候,作者為什么覺得“頭涔涔而淚潸潸”?
生:作者對溜走的日子感到非常無奈,非常傷感,汗水不斷地流下來,眼淚也不斷地流,所以用“頭涔涔而淚潸潸”來形容。
師:想象這微不足道的一滴水滴在時光的大海里悄無聲息,無影無蹤的情景,想象這時作者無奈傷感的心情,在想象中把這一段話讀好。
生讀。
自評:以關鍵詞句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細細研讀,深深體會,學生容易走進文本,與作者感同身受,然后在朗讀中加深理解、感悟,在朗讀中入情入境。
②生:我感受最深的是這幾句話“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本來時間是眼睛看不到的,但是這幾句話卻讓我真的感受到了一天的時間就這樣匆匆溜走了。
你能讀出時間飛逝時的匆匆嗎?
生讀。
(板書:……的時候,日子……)
師:給老師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讓我也讀一讀這幾句話,看我能不能把作者當時的心情讀出來。
師讀。生評。再集體朗讀,然后試著背下來。
師:你們能仿照這樣的寫法寫上幾句嗎?
生:聽課的時候,日子從老師的唇邊過去;梳頭的時候,日子從發梢過去;踢球時,日子從腳下過去;
……
自評:以悟導讀,讓學生運用“……的時候,日子……”練習說話,創新運用句型,進行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抒發自己讀文后的獨特感受。
③生:我體會最深的是“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這一句話。我從這句話里想到了自己,我也不想白白地來這世界走一遭。我現在要發奮讀書,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正所謂“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師:你讀這一句話時打算怎樣讀才讀出你的心情?
生:我要把“不能平的”讀得重一些,讀出自己心里的不平。
生讀。
生:我們也不想虛度此生,現在我邀請全班同學一起來讀這句話,讀出我們的體會和決心。
全班讀。
自評:學生在體會中讀,在感悟中讀,再在讀中理解,讀中會意,在讀中與作者產生思想上的共鳴。
五、朗讀全文,回歸整體
播放自制的mtv,全體學生看著畫面一起背誦這篇課文。
六、創作升華
同學們,學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你想說些什么呢?能不能只用一句話來表達你此時此刻內心的想法?現在,大家就拿出筆來,把你想說的哪一句話簡單地寫在課本里。
七、展示成果
八、推薦作品:《荷塘月色》、《春》《背影》等。(課件出示)
九、激情總結
時光匆匆而去,名人背影長留,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承載作者的才情,踐行前輩的足印,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努力學習,抒寫自己人生多彩的詩篇吧!
板書設計:
16 匆匆
……的時候,日子……
珍惜時間 珍惜生命
《匆匆》教學案例 篇4
師:同學們認真讀課文,一定有很多收獲,老師希望與你們交流,分享你們收獲的快樂。
生:我喜歡“燕子去了------,有再開的時候”這一句。因為這句話很美,以燕子、楊柳、桃花為例,說明了大自然周而復始的規律。
師:你知道作者為什么要舉這些例子嗎?
生:因為作者想拿這些事物和時間對比,告訴我們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
師:是啊,“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時間是不能回頭的。大家能通過朗讀把這種體會表達出來嗎?自己讀一讀。
生:自由朗讀。
師:誰再來說?
生:“在默默地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說明時間的短暫。
師:你是怎么讀懂的?
生:作者把日子比作針尖上的一滴水,八千多個日子,也就是二十多年的時間,才像針尖上的一滴水。二十多年不算短,可是在時間的長河里,它卻是那么的短暫。
師:你可真會讀書。是啊,時間真是溜得悄無聲息,令人毫無覺察。請大家通過朗讀把這一特點表現出來。
生:全班齊讀。
師:誰再來匯報?
生:“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愛戀。
生:“洗手的時候,------從我腳邊飛去了。”這些話具體地寫出了時間的來去匆匆。
生:我很欣賞“我掩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因為這一句寫得太形象了。平時,我們常常在嘆息:“日子過得可真快啊!”“一天又過去了。”“我覺得時間好像不夠用。”“時間真是如流水啊!”我們都沒有注意到,其實,我們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時間又從我們的嘴邊溜走了。
師:大家讀書都能做到有自己的見解,很好! 讓我們通過朗讀把時間的來去匆匆表現出來。同桌互相讀給對方聽。
生:互讀。
師:面對時間的流逝,作者有什么感受呢?誰接著說?
生:“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這句話表達了作者無奈和惋惜的心情。
師:作者在惋惜什么呢?
生:惋惜在過去的日子里,“我”不能做什么。
生:惋惜時間的來去匆匆。
生:惋惜自己的一事無成。
生:惋惜自己虛度光陰。
師:作者是在苛求自己。他只活了60歲,卻留下幾百萬字的著作。正是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對時間有一種緊迫感,抓緊時間讀書、做事,才有他后來的輝煌成就。作者這種無奈與惋惜的心情還可以從文中的哪些話體會到?
生:從“過去的日子如輕煙------”體會到。
師:作者在苛求自己,又是從哪里體會到的?
生:“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走這一遭呢?”
師: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生:作者不想赤裸裸的地離開這個世界,不想白白走這一遭。
生:作者不甘愿虛度此生。
生:作者想干出一番事業來。
師:對,作者是一個非常有骨氣的人,毛主席曾這樣贊揚過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不管在生活上還是在事業上,他都是如此。真是令人敬佩。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段話,體會體會,該用什么語氣讀。
生:自由讀。
師:哪一組的同學愿意讀給大家聽?
生:小組讀
師:他們讀得怎么樣?
生:讀得不夠好,沒有讀出無奈與惋惜的語氣
師:你邀請你小組的人和你一起讀讀好嗎?
生:讀。
推薦理由:
反復誦讀,積淀感悟。朱自清先生說:“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卻在情感的濃厚。此篇散文最為感人的地方,一是其語言的優美,二是其情感的濃厚。教學時,教師能夠引導學生深入地讀,富有情感地悟,結合自己內心的情感體驗去讀、去傾聽,傾聽作者的彷徨,傾聽作者的無奈,傾聽作者的傷感及對人生的思索。讓學生在閱讀中揣摩,在閱讀中體會,在閱讀中領悟,在交流和討論中說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在這節課上有著較好的體現。
《匆匆》教學案例 篇5
【理論指導】
《語言課程標準》教學建議中指出: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和正確導向,培養學生高深的首選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教學案例】
師:朱自清是現代著名作家。毛澤東主席曾贊揚過朱自清的骨氣,說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讀他的散文《匆匆》,看看課文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生讀后紛紛暢談。)
生:作者開頭用排比句寫出了許多事物都可以重新來過。“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唯有時間卻是一去不復返的,寫出了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
生:作者不僅是感嘆時光易逝,還是很珍惜時間的。因為他把自己的日子用天來計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
生:歷史長河中人的一生太短暫了。“像針尖上的水滴在大海里,我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河流里。”歷史長河好比大海海潮龐大,而屬于一個人的生命卻短之又短。
師:對,每一個人都在感慨時間太少了,時間太快了。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作家朱自清細心地發現,原來時間是怎樣匆匆溜走的呢?
生:作家發現了自己每時每刻都在消耗時間,不知不覺中時間就悄悄地溜走了。
生:作家洗手時、吃飯時、默默時、遮挽時、躺著時,時間就溜走了。
生:還有嘆息時,時間又閃過了。
生:我從“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體會到作者對時間的愛戀。
師:以上談的是作家的感受,你們能談談自己的感受嗎?
生:冬天時,我坐在暖暖的陽光下磕瓜子,他便從我的身邊一溜而過。
生:當我的操場上溜達時,它又像風一呼嘯而過。
生:當我在看電視時,它風馳電掣地無蹤影了。
生:時光如流水啊!
生:時光飛逝如電啊!我在說這句話時,時光又溜走了。
師:是啊!人生短暫,時間易逝,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我們唯有珍惜時間,才會不愧此生。
【反思】
1、情感是語文教學具有鮮明特色的個性目標:
我們不能把情感僅僅作為達成認知目標的手段,而是要把它視為人的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它作為和認知同樣重要的要素在教學中加以確立。培養學生情感,引導學生品味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讓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不難想象,沒有情感的課,肯定是死氣沉沉的。情感,讓語文教學充滿活力,是語文教學的生命。這是筆者執教《匆匆》一課后的體會。
2、《匆匆》一課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交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本課是20世紀20年代的作品,在自讀自悟中從不同角度想開去,想到自己的日子是怎樣過的,身邊的人的日子是怎樣過的,作者筆下的人們的日子是怎樣過的……還想到勸人珍惜時間的詩詞、格言等。學生在委婉細致、清新幽雅的質樸語言中探討出自我人生態度及人生價值。
《匆匆》教學案例 篇6
教材分析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為具體的物象,引發出傷時、惜時的深長感喟。以哀婉的筆調抒寫了一個舊時代文人處于一個動亂的年代里,面對“逃去如飛”的匆匆時光而產生的那種無奈與悵惘。
文章用語非常講究:一是巧用修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為可感的物象。二是句式的整散結合,加上口語疊詞的運用,不但有音樂的節奏美,而且顯得既典雅又樸實。
設計理念
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就是“讀”,語文能力“讀”是根本。文章的情感和韻味,氣勢和神采,以及音韻美和節奏感等等,不經過反復誦讀,一般是難以體會到它的美妙之處的。而涵詠,可以使“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頤語)。而且此文又是一篇美文,所以讓學生充分地讀、潛心地讀,讓學生通過充分地讀,自己獲取體驗、引發聯想,賞讀出文字的“情味”來,賞讀出自己的情思來。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內容,也不僅是引起一時的同感,更重要的是在賞讀的過程中自覺、自然地積累語言,學習運用語言。
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學生是地處相對落后的漁農村學生,但這個班級的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相對比較濃厚,語文基礎優于同年級段的班級。但小組合作學習是這個班級學生的弱點,他們不善于在小組交流中發表自己的意見。
案例描述
一、名言導入課文,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一定積累了不少的名言,今天,咱們就來比試比試,看誰的記性好,誰來說說有關時間的名言?
生: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生: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
生:光陰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
……
師:大家的記性可真好,從這些名言中,你們可以感受到什么?
生:時間真是過得太快了,轉瞬即逝
生:時間是一去不回頭的
生:時間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惜它
師:是啊,每個人都在感慨時間太少了,太快了,老師也想起了一句關于時間的名言,有感情朗誦“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能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嗎?這句名言就是作家朱自清在一片關于時間的散文《匆匆》中寫到的。
[評:引入新課是一項重要的環節,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這堂課的引入從學生們所熟悉的名句引入自然,并且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讓學生在這些關于時間的名言中初步感受到時間的寶貴,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二、交流資料,了解作家其人
師:課前了事布置大家收集有關資料,你們找到了什么資料?
生:朱自清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他的散文很出名,除此文外,還有《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
生:我找到他因拒絕美國的救濟糧,1948年8月因貧窮和疾病在北平逝世,毛主席曾贊揚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師:大家都找的很好,老師再來補充幾點
(投影出示作家介紹)
[評:課外閱讀促進了課內閱讀,突破了教材狹窄的范圍,將語文的學習由課堂延伸至課外,讓學生對主自清這個人物有大概的了解,對接下來的對作者更深入的認識作好準備。]
三、初讀賞讀,激活學生情緒
師:今天,我們就要去學習朱自清筆下的《匆匆》,去看看他筆下的時間是什么樣的?去感受作者那敏感的心。請你們靜靜地閉上眼睛,進入松弛的狀態,回想過去一些美好的事情,做深呼吸運動,放松全身的肌肉。(聽教師配樂朗讀課文)
(讀完后靜呆半分鐘,讓學生回味體會,師板演幾個重點字:涔、潸、裸、徘徊)
[評:在美妙的音樂中感悟課文內容,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轉入主動學習中,感受到學習就是一種美的享受。]
師:默讀課文,整體感悟,想一想(出示投影)
1、 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想要告訴我們什么?2、課文中作者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3、對這個問題,作者有沒有作出回答?如果有,請找出答案。
師:誰來匯報?
生:作者想告訴我們時間過得太快了,我們應該珍惜時間。
生:作者想告訴我們時間來去匆匆,不留蹤影。
生:文中作者提出的問題是: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作者曾作出了回答,在文中第三段。
師: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體會體會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大家明白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嗎?
生:它就在我們洗手的時候,在我們吃飯的時候,在我們沉思的時候,在我們睡覺的時候,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候,悄悄地溜走了。
[評:帶著問題初讀課文,獲得對課文的初步理解。]
四、自由品讀課文,品察文字的詩意美。
師:四人小組自讀課文,讀出聲音了,找出你喜歡的句子或含義較深的句子,想一想為什么喜歡,有什么感受,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在書上批注,可以和同學討論。
生:自由讀書,討論交流,寫批注,師巡視。
[評:自由品讀尊重學生的個性,發揮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師:同學們認真讀課文,一定有很多收獲,老師希望與你們交流,分享你們收獲的快樂。
生:我喜歡“燕子去了------,有再開的時候”這一句。因為這句話很美,以燕子、楊柳、桃花為例,說明了大自然周而復始的規律。
師:你知道作者為什么要舉這些例子嗎?
生:因為作者想拿這些事物和時間對比,告訴我們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
師:是啊,“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時間是不能回頭的。大家能通過朗讀把這種體會表達出來嗎?自己讀一讀。
生:自由朗讀。
師:誰再來說?
生:“在默默地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說明時間的短暫。
師:你是怎么讀懂的?
生:作者把日子比作針尖上的一滴水,八千多個日子,也就是二十多年的時間,才像針尖上的一滴水。二十多年不算短,可是在時間的長河里,它卻是那么的短暫。
師:你可真會讀書。是啊,時間真是溜得悄無聲息,令人毫無覺察。請大家通過朗讀把這一特點表現出來。
生:全班齊讀。
師:誰再來匯報?
生:“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愛戀。
生:“洗手的時候,------從我腳邊飛去了。”這些話具體地寫出了時間的來去匆匆。
生:我很欣賞“我掩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因為這一句寫得太形象了。平時,我們常常在嘆息:“日子過得可真快啊!”“一天又過去了。”“我覺得時間好像不夠用。”“時間真是如流水啊!”我們都沒有注意到,其實,我們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時間又從我們的嘴邊溜走了。
師:大家讀書都能做到有自己的見解,很好! 讓我們通過朗讀把時間的來去匆匆表現出來。同桌互相讀給對方聽。
生:互讀。
師:面對時間的流逝,作者有什么感受呢?誰接著說?
生:“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這句話表達了作者無奈和惋惜的心情。
師:作者在惋惜什么呢?
生:惋惜在過去的日子里,“我”不能做什么。
生:惋惜時間的來去匆匆。
生:惋惜自己的一事無成。
生:惋惜自己虛度光陰。
師:作者是在苛求自己。他只活了60歲,卻留下幾百萬字的著作。正是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對時間有一種緊迫感,抓緊時間讀書、做事,才有他后來的輝煌成就。作者這種無奈與惋惜的心情還可以從文中的哪些話體會到?
生:從“過去的日子如輕煙------”體會到。
師:作者在苛求自己,又是從哪里體會到的?
生:“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走這一遭呢?”
師: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生:作者不想赤裸裸的地離開這個世界,不想白白走這一遭。
生:作者不甘愿虛度此生。
生:作者想干出一番事業來。
師:對,作者是一個非常有骨氣的人,毛主席曾這樣贊揚過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不管在生活上還是在事業上,他都是如此。真是令人敬佩。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段話,體會體會,該用什么語氣讀。
生:自由讀。
師:哪一組的同學愿意讀給大家聽?
生:小組讀
師:他們讀得怎么樣?
生:讀得不夠好,沒有讀出無奈與惋惜的語氣
師:你邀請你小組的人和你一起讀讀好嗎?
生:讀。
[評:在體會中讀,在感悟中讀,并運用多種朗讀的訓練方式:如同桌互讀、自由讀、指名讀、全班讀。但自己感覺,朗讀知道很不到位,往往是一句話帶過,并沒有引起學生內心與文本的共鳴、情感交流。]
五、挑戰名作家,仿寫名句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讀得也很美。下面來作一個小游戲——挑戰名作家
(投影出示)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2、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師:請同學們仿照上面兩句寫一寫對時間的感受
生:自由練習
[評: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實現從讀到悟,從悟到寫的飛躍,并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時間的寶貴,時光的匆匆。實現了聽、說、讀、寫的結合,但由于時間關系,來不及在課堂上交流,只能留待課后。]
六、作業超市:1、熟讀成誦;2、完成兩句仿寫;3、推薦閱讀:朱自清的《綠》《荷塘月色》《背影》及中國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的《和時間賽跑》
[評:拓展課外閱讀是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一個重要任務,讓學生多讀,在閱讀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自我評價與反思
本課文質兼美,是學習語言的典范。
1、“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要“尊重在學習工程中的獨特感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就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的這一教學理念。上課伊始,我從名言導入,然后創設情景,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松弛、最舒服的狀態,去聆聽配樂課文朗讀,從感官上去激發學生,因而他們積極性很高,從整體上,將“以人為主發展學生的主體性”的教學理念貫穿始終,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安排充裕的時間,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品讀課文,在朗讀中去感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與小組交流,與全班同學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啟發、提高認識。從讀到說,學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師的情不斷發生碰撞,產生靈感,從而理解了課文,也學會了合作,從而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這節課中體現的比較充分。閱讀是個性化的心智活動,每個人都需要接受主體通過自讀來由“感”而“悟”。因此,感悟和品讀應該成為我們閱讀教學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關于品讀,著名特級教師余映潮老師有過精辟的闡述:“品讀,就是精讀、深讀,就是對課文的賞析、體味,就是從不同的角度,或選點,或鋪面,對文章進行品評賞析,從字里行間看出作者遣詞造句的工夫與用心,看出文中的美點妙要,品出力透紙背的意蘊。”在第四教學環節中,我以“賞讀品析”為重點,讓學生徜徉于品讀的海洋。因此,這一環節品讀教學也成為這節課教學的一個亮點。
3、葉圣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借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因此,在第五環節,我就設計了一個小練筆(挑戰名作家,仿寫名句)。我認為學習語文的目的不是了解內容,也不僅是引起一時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運用語言,所以我設計了這一練筆的機會,讓學生化文本語言為自己的語言,并于仿寫練習中。但很遺憾,因時間關系,沒能在課堂上進行交流。
因為對新課程的學習、實踐,還處于探索階段,因此這節課里還有許多不夠完美的地方,如:
1、朗讀指導方法,顯得淺薄了許多,在學生的情感指導方面有所欠缺,朗讀評價方式單一。
2、個別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沒有形成系統,表達不夠明確,有的地方顯得支離破碎。
3、因為對時間把握的不準確,導致了課堂任務沒有按計劃完成,在課堂上沒能交流仿句練習。
雖然有許多不足,但上完這堂課后,我的心情還是非常愉快的。我深深感受到課堂上與學生互動的樂趣,那種愉悅是任何快樂都無可替代的。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要努力學習教改新思想,大膽實踐,大膽創新,爭取讓每節課使教和學的雙方都快樂無比。
《匆匆》教學案例 篇7
一、教材簡析
《匆匆》是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四單元講讀課文。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是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 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課文語言豐富,含義深刻,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寫得生動形象,是本單元閱讀訓練重點--從課文內容想開去的首篇課文。
二、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對虛度光陰感到無奈和惋惜,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懂得人生短暫,我們應該珍惜時間和生命的道理。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語段。
3、教育學生珍惜時間,勤奮學習。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誦讀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匆匆》。首先我們一起回憶一下上節課的內容,請兩名同學分別讀一讀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師:這兩段分別寫了什么?
生匯報
(二)用心感悟,融入課文
1、(學習第三段)
師:作者八千多個日子像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悄無聲息,那作者的日子到底是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匆匆溜去的呢?請同學們聽老師范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范讀)
師:作者的日子到底是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匆匆溜去的?
生:作者的日子在吃飯時,洗臉時,睡覺時匆匆溜去了。……
師:誰愿意給大家讀讀這個句子?
一生讀
師:同學們,請寫一寫你的日子是怎樣從生活中溜走的呢?
學生拿筆紙進行仿寫。
學生匯報:看電視的時候,日子在屏幕前過去;玩耍的時候,日子在快樂中過去;讀書時,日子眼前過去。……
師相機指導評價
師:通過同學們自己寫的和作者寫的,你有什么感受?
生:時間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過去了。
師:作者也意識到了時間匆匆而過,而面對已經逝去的八千多日子,“作者掩著面嘆息,但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中閃過了。”從最后這一句話中,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心情呢?
生:惋惜
生:傷心
生:無奈
師:那么我們就替作者表白他的惋惜無奈的心情,請同學們細細品讀第三自然段。
學生品讀。
師:下面,誰愿意讀一讀你喜歡的部分,可以讀全段,也可以讀你喜歡的句子。
生讀,師相機指導。
師:像這樣的精美段落,我們有感情地朗讀。大家能不能試試?
生:能。
(開始朗讀課文,然后指名朗讀,效果很好)
師:讓我們再來一起讀一讀這一段。
2、(學習第四段)
師:在生活瑣事中,日子逃去如飛,作者又在做些什么呢,想些什么呢?默讀這一段。
生:作者在徘徊。……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這段話,體會體會,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
自由讀,指名讀。
師:作者作為上個世紀20年代的青年面對逃去如飛的日子,只有無奈、惋惜和徘徊,那么作為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新一代少年兒童的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依然逃去如飛的日子呢?
生:我要珍惜時間。
師:你想怎么做?……
師:希望同學們向自己所說的這樣去做,讓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留下痕跡。齊讀最后一段。生讀。
師:從這段話中你有什么發現?生匯報
總結。
教學反思
一、提升學生內心的個性體驗
深入地讀,是把心放在文章內容里去讀,體會這篇散文的優美和深刻;是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去讀,讀得有情,有趣。有思考。富有個性地悟,是結合每個學生個人經歷,調動這些讀書個體的內心情感體驗去進行讀書感悟;開放性地談,是學生讀書,感悟之后的閱讀互動和交流。可以說,學生在讀書,感悟之后,各抒己見,是很好的互學過程,很多學生的個人感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升華。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所說學生在閱讀中揣摩,在閱讀中體會,領悟,在交流和討論中說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的閱讀教學方面要求,這節課上有體現。
二、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學習范文的語言,光“入乎其內”還不夠,還要“化乎其中”,也就是要“化為自己的私有物”。要“化乎其中”,則須指導學生反復地揣摩、領悟、消化已讀過的文章。僅這樣還不夠,還要讓學生進一步學會,即要熟練地運用已經學過的字詞句篇知識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服務。而要學會“遷移”,訓練則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語文方面的許多技能都要經過不斷練習,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寫寫練練”,是“遷移”的好方法。在本節課中我通過仿寫,激發學生強烈的表達欲望,通過寫的方式再現他們思維的結果,實現從讀到悟,從悟到寫的飛躍。在寫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時光的匆匆;在寫的過程中,練習使用“排比”這一語言表達方式,效果很好。
《匆匆》這篇散文采取了多種修辭手段,用得精當。學生應認識這些方法在表達上的好處,主動積累好詞、好句、好段,并學習運用所學知識。我在教學時鼓勵學生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當堂朗讀部分精美句、段。這些練習設計,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學習、積累、感悟,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教育就是鼓勵,教育就是肯定,教育就是叫人成功!要經常采用富有個性的鼓勵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言要詼諧幽默、充滿情感、發自內心。要用親切的笑容,和藹的目光,溫暖的撫摸,熱情的期待,形成有聲和無聲鼓勵語言。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身心愉悅、思維活躍、暢所欲言、積極參與。使語文課堂充滿勃勃生氣!
總之,走進新課程,樹立新理念,深入課改實踐是我們的任務。我們應從每一次教學設計,每一節課堂教學做起,真正提高課堂效率。
《匆匆》教學案例 篇8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難詞。
2、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3、準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
4、體會散文常見寫法及語言特點。
5、學會“描摹形象閱讀法”。
6、感受時間的寶貴。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分析文章主要內容及寫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以《青春之歌》“太陽下山明朝還會爬上來,花兒謝了還會再開,我的青春小鳥飛走不回來……”引出學習的主要內容——我們的青春會一去不復返,實在值得珍惜。
二、簡介作者
朱自清(1898—1927),現代散文家,詩人。字佩,他的散文以語言洗煉、文筆秀麗著稱。代表作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
三、朗讀感知
(一)朗讀指導
一讀課文,準確流暢。
文中注釋字詞,隨文糾正。
二讀課文,準確流暢有感情。
憂慮、焦急——惶恐——懊悔——發奮(不甘心)
互相評議,學習,改進。
三聽讀課文錄音,領會有感情地朗讀。
四讀課文,模仿課文錄音,有感情地朗讀。
(二)整體感知
1、文體——散文話題——時間
人稱——“我”——【親切、自然、真實;
便于作者直接抒發感情,以激起讀者的共鳴。】
主要表達方式——描寫時間匆匆時間本身(匆匆)
虛度年華(匆匆)
抒情因時間本身(匆匆),而感憂慮、焦急
因虛度年華(匆匆),而感惶恐——懊悔
發奮(不甘心)
2、理清思路,概括各節
①寫時間一去不復返
②寫“我”因感悟虛度年華而惶恐
③具體描寫時間匆匆
④寫“我”由感悟而發奮的心境
⑤強調時間一去不復返———(首尾呼應,總結全文,突出中心)
3、小結中心思想
珍惜時間,建功立業,體現(實現)價值!
四、體味語言
獨立體驗,小組交流,全班賞鑒,形成共識。
(一)賞鑒形象具體優美有意境的句子
1、“燕子去了……”—排比;我們的青春卻一去不復返,實在值得珍惜
2、“但是,聰明……”—設問;表現作者憂慮而焦急的心態
3、“八千多日子……”—比喻;形象描寫了時間流逝無聲無息
年華虛度,卻毫無知覺
本體?喻體?
4、“太陽他有腳……”—擬人;有形有聲,可見可聞地寫出了時間的流逝
5、“吃飯的時候……”—排比;有形有聲,可見可聞地寫出了時間的流逝
6、“跨”、“飛”——形象生動寫出了時間的流逝,猶如長了腳生出了翅膀
7、“過去的日子……”—比喻;生動形象描寫了時間流逝無影無蹤
8、“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反問;催人猛醒,發人深思,加強感情的抒發;抒發了作者奮發有為,追求事業的情懷。
(二)賞鑒有含義的詞語
1、他們——指代時間
2、去的——過去的時間
來的——將來的時間
去來的中間——現在
3、赤裸裸———前者指人來到世上“一無所有”
后者指人離開世上“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什么東西”
即虛度年華,沒有作為。
五、反復誦讀
六、積累文中優美語句,并熟讀成誦
七、小結本文
1、語言富于文采。(運用多種修辭;詞語準確凝練;善用疊音詞)
2、情真意切,真實感人。
八、“描摹形象閱讀法”
運用詞語對所描寫的對象進行概括的描摹充分理解文章內容。
九、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閱讀練習(另見)。
3、以《“今”》《匆匆》為例,思考分析議論文和抒情散文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課題文體表達方式主要內容目的
《“今”》議論文議論鮮明闡述觀點以理服人。
《匆匆》散文描寫抒情形象描寫強烈抒情點明題旨,突出中心以情動人。
《匆匆》教學案例 篇9
【教材分析】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為具體的物象,引發出傷時、惜時的深長感喟。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本文圍繞“匆匆”展開敘述,先寫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再寫自己八千多個日子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作者思緒萬千,由景及人,嘆息不已。最后,作者發出內心的感嘆。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飛逝的無奈和惋惜。滲透著珍惜時間的意思。
這篇文章很注意修辭,文中第一自然段用長短一致,節奏整齊,對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顯示季節更替的詩意化景物;又用一組長短不一,節奏跳躍,口語色彩很濃的設問句,感嘆日子的飛逝無痕。整句與散句的結合,不但具有一種音樂的美感,而且顯得既典雅又樸實。文中多處運用比喻,使時間變得可以感覺,形象而又真實。
【學情分析】
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關于珍惜時間的文章和相關名言警句的積累是比較多的,但是我班學生性格兩極分化嚴重,有些孩子性格非常外向,有的則比較內向,因此要想把這樣一篇語言優美的散文組織好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重要,要想辦法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字的魅力,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
因為我班學生普遍較為懶散,時間觀念不是太強,希望通過本課的學習能使他們樹立分秒必爭的意識,在有限的時間里表現出最優秀的自己。
【教學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積累詞語以及自己喜歡的語句
2.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抓住重點句子,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時光匆匆。
3.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4.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修辭的方法。
5.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教學重點】
體會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間的情感,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以良好的狀態迎接新的挑戰。
【教法學法】
范讀示范法、朗讀指導法、點撥探究法、情境教學法。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2.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匆匆”是什么意思?生活中你有沒有匆匆過?(生暢談。)
課文里的“匆匆”是指什么?不僅人會“匆匆”,時間也會“匆匆”。而且是一去不復返。時間到底到哪里去了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著名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匆匆》。
2.板書課題,簡介作者。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作者在這篇文章中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時間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它到那里去了呢?)
2.自讀全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
注意指導理解以下詞語:罷——吧;確乎——的確,確確實實;時間的流——引導回憶水流、人流,想象時間的流就是——? ;頭涔涔、淚潸潸——可拓展詞語汗涔涔(汗流浹背、大汗淋漓)、潸然淚下;挪移——移動;凝然——本文指眼睛定定地看的樣子;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走。
(2)想一想:初讀課文,你讀懂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3)學生自由表達聽后的初步感受。
(4)再讀課文。
這是一篇字字珠璣、詞詞琪琛的精美散文。令人賞心悅目的語言要多讀才能品出字里行間的味道來,才能揣摩出作者的情感來。我們捧起書來,再讀,把自己喜歡的段落、句子放聲讀出來。
三、品讀句段,讀中悟情。
1.嘗試讀段,指導學法。
以第一自然段為例,指導讀書方法。
(1)學生默讀自學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從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中讀懂了什么。在感受深的或喜歡的詞句旁批注,和同桌交流。
(2)引導學生品讀句子,抓關鍵詞語,交流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①讀句子,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②師生互動,讀議結合。帶著體會有感情地朗讀。
“——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
③引導學生發現這些問句的特別之處,體會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情感,反復朗讀。
(3)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
(4)回顧、總結品讀的方法,鼓勵學生在后面的學習過程中遷移運用。
2.遷移運用,自主閱讀。
(1)學生默讀課文第二至五自然段,選擇自己感受最深或特別喜歡的句子細讀并批注。
(2)根據學情,確定全班交流的句段。鼓勵學生自由表達,進一步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讀中體會感情,讀中感受作者的語言魅力。
體會作者如何通過生活中的小事說明時間在不經意間匆匆而去;關注“茫茫然”、“凝然”、“伶伶俐俐”等詞語以及“挪移”、“跨過”、“飛去”、“溜走”等表示動作的詞語。
(3)朗讀句段。
四、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句子或段落。
2.搜集關于珍惜時間的詩文、名言警句。
3.抄寫本課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學生展示朗讀。
2.聽寫本課中的生字新詞。
二、讀書感悟,體會寫法。
1.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筆下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了。也體會到作者感覺時間流逝而自己沒有作為的傷心,還有作者想珍惜時間的情感。
那作者為什么表達得如此細膩呢?默讀課文,看這篇文章有什么特別之處。
2.匯報交流,感受語言。
你認為作者這篇文章的成功之處在哪里?特別之處在哪里?
重點點撥: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用對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還來,楊柳枯了還青,桃花謝了還開”與時間流逝進行比較,寫出了時間一去不復返的特點。
(2)第一自然段最后四個反問句,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留戀。
(3)“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
體會運用比喻的好處。
(4)“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作者運用了排比和擬人的修辭方法,把時間擬人化“跨、飛、溜、閃”,突出了時間的匆匆而逝。同時教師點撥:作者通過生活小事表達感悟。
……
三、拓展延伸,深化認識。
1.出示閱讀鏈接《明日歌》,自由讀、齊讀。引導學生總結,感受時間的一去不復返,我們要珍惜時間。
2.展示交流詩文、警句,進一步懂得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四、作業超市。(自選三項完成)
1.讀一讀《朱自清散文選》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
2.選擇下面的一個內容寫一寫:
①按照課文后的第3題要求寫幾句話。
②寫一段話表達自己對時間的感受。
板書設計:
日子一去不復返 排比
2. 匆匆 八千多個日子 比喻 反問
洗手、吃飯、默默時 擬人 設問
時間一曲不復返,我們要珍惜時間
資料閱讀:
【評論朱自清的資料摘錄】
1.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滿貯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
2.“現在大學里如果開現代本國文學的課程,或者有人編本國的文學史,談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會寫口語,朱先生應該是首先被提及的。”
(葉圣陶《朱佩弦先生》)
3.朱自清的成功之處是,善于通過精確的觀察,細膩的抒寫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
(林非《現代六十家散文札記》)
4.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講究語言的,哪怕是一個字兩個字的問題也決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語言,絕不是堆砌詞藻。
(朱德熙《漫談朱自清的散文》)
【朱自清本人對寫文章的感受】
——“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卻在情感的濃厚。”
——談描寫“于每事每物,必要剝開來看,拆穿來看”,“這樣可以辨出許多新異的滋味乃是他們的秘密”,只有這樣“于人們忽略的地方,加倍的描寫,使你于平常身歷之境,也會有驚異之感”
《匆匆》教學案例 篇10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的第2課《匆匆》。我將從教材解讀,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解讀:
《匆匆》,這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也流露出為前途不明、無所作為而感到抑郁、傷感的低沉情緒。但在教學中對此時代背景不宜過多講解,重在幫助學生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本課是首次學習朱自清的文章,目的是引導學生初步感受其作品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引導學生體會文章表達上的特點,并積累優美語言。
二、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2個生字,積累本課“頭涔涔、淚潸潸、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語言的優美和作者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3.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受到珍惜時間的教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教法、學法:
《匆匆》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代表作,也是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文章語言清新流暢、生動優美,因此,課堂上老師的分析講解都會顯得貧乏、無力。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讓學生用心靈去閱讀、去體會、體會后再朗讀,達到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才能理解體會到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到文章的語言美。所以,本文的教學我打算主要采取引導學生感情朗讀、讀中感悟的方法貫穿全課。
《語文課標》指出:“在教學中要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因此,在學法的指導上,我讓學生用自主讀悟,合作交流,師生、生生互動的方法學習課文。
五、教學過程:
我先說說課時劃分。本課我打算用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是:交流課前預習所得,讓學生談談對作者及本文寫作背景的了解;質疑;然后,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細讀,品味語言,體會感情;美讀,積累語言。
下面,我重點說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的教學,我分整體把握課文、分段品讀課文、整體回歸課文、美讀積累文段、拓展延伸閱讀五個步驟教學。
(一)整體把握課文
我讓學生自由讀全文,把心放在課文里,邊讀邊想:課文哪幾自然段在寫時間匆匆?學生讀后不難發現第1至3自然段在寫時間匆匆。然后,我接著問,第4、5自然段在寫什么?學生讀后,可以感知到第4自然段寫的是時間匆匆而過,作者一事無成;第5自然段用一個問句,表達作者對時間流逝的無奈。
【這一步的目的是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二)分段品讀課文
1、第一自然段
先讓學生自由朗讀本段。我給學生閱讀提示:這一自然段是怎么寫時間匆匆的?
學生讀后,會發現作者寫燕子去了會再來,楊柳枯了會再青,桃花謝了會再開,是為了與時間一去不復返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用對比的方法,讀后引人產生聯想和想象,覺得有好多事物都能再來,唯獨時間不會再來。
然后讓學生朗讀體會燕子去了再來,楊柳枯了再青,桃花謝了再開的美好和時間一去不復返的殘酷。在讀中激發學生珍惜時間的情感。
2、第2、3自然段的教學,我采取讓學生自讀自悟、讀后交流的方式教學。
先讓學生細細讀讀課文的第2、3自然段,找出寫時間匆匆的有關的語句,讀讀品品,并在旁邊批注,寫出自己的感受。
然后讓學生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在交流的過程中,相機引導學品讀下面重點句子。
1、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引導學生品味這個句子,可以讓學生算一算八千多日子有多少年,學生一做除法,可以知道大概20多年。我順勢給學生介紹朱自清生于1898年,此文寫于1922年,寫這篇文章時,作者24歲。然后讓學生思考,在這句話里,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學生閱讀后,可以知道,作者把八千多日子比作“針尖上一滴水”;老師幫學生小結提升:是啊,相對于萬古長存的宇宙,人的生命是十分渺小的,唯其渺小更應珍惜,因為稍一輕忽,便要消失在無垠的時間長流里渺無蹤影。
我接著問:面對時間的流逝,作者是什么感受?學生會找出句子作者“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引導學生理解“頭涔涔”(頭上冒汗)“淚潸潸”(傷心流淚的樣子)
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后,引導學生感情朗讀,在讀中進一步體會時間倏忽而逝,作者的惋惜、傷心之情。
第2個句子: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先讓學生談談讀了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學生讀后,應該能體會到作者用生活中常見的細節,來寫時間的流逝。時間在我們不自覺的時候,就流走了,學生能體會到要珍惜時間,利用時間多做有益的事情。
然后,讓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
還可以讓學生仿寫句子。學生仿照例句,可以寫出:踢球的時候,日子從腳邊過去;玩電腦時,日子從鼠標上過去等類似的句子。
【設計意圖:這樣的仿寫練習,既使學生運用了語言,又進一步加深了對時間匆匆的體會。】
第3個句子: 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
我先范讀,然后問學生:你能體會到什么?
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體會“跨”、“飛”兩個擬人的動作,感受時間的匆匆,然后讓學生把日子飛逝的感覺讀出來。
【2、3兩個自然段我這樣教學,設計意圖是: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這一環節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
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味,在讀讀寫寫中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3、第四自然段,同樣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在讀中體會作者面對時光匆匆流逝,自己無所作為的無奈和惋惜之情。
(三)整體回歸課文
逐段品讀完課文后,我打算為學生配上《秋日的私語》這首抒情的音樂,讓學生讀全文,進一步體會時間的匆匆,使閱讀回歸整體。
(四)美讀積累文段
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背誦下來,鼓勵學生能背誦全文,積累優美的文段。
(五)拓展延伸閱讀
可以讓學生課外讀讀《跟時間賽跑》《明日歌》;讀一讀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夜色》《春》等著名的散文,學習積累優美的語言。
【設計意圖】樹立大語文觀,將閱讀延伸到課外,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六、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時間如流水,我用水滴包裹著“我的日子”四個字,滴入時間的河水里,一艘艘載著時間的小船,流向遠方,一去不復返。相信這樣如詩如畫的板書,能將學生帶入情境,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匆匆》教學案例 篇11
《匆匆》是著名作家朱自清筆下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光陰感到無奈和惋惜。文章的語言委婉細致,意境幽雅深遠。可是六年級的學生能體會到何種程度?課始,我配以舒緩的樂曲把課文朗誦了一遍,并將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學生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頻頻贊嘆文章的語言之美。接下來我把整節課的時間都用在了指導感情朗讀和背誦。一節課,書聲朗朗,學生們讀得非常投入,有的學生還主動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第二堂課,我先讓學生暢談上節課的讀書收獲。當我再讓學生讀課文的時候,他們很自然地提出了幾個問題,如:“聰明的,你告訴我,為什么我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這句話為什么出現了兩次?為什么說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這些問題都抓住了文章的重點,我又讓學生朗讀全文,然后小組討論,因為有了充分的朗讀,這些問題也迎刃而解。同時,我還讓學生觀察沙漏,感受時間的匆匆流逝。為了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意境。我又開展了一次配樂朗誦比賽,學生們都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上臺表演,課堂氣氛異常熱烈。既積累了語言,又使學生的認識得到了升華。很多學生都感嘆時間的一去不復返,為自己沒有珍惜時間而后悔、惋惜。講完這課,我對《課標》中的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朗讀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是培養語感的前提,應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讀中培養語感。
《匆匆》教學案例 篇12
一、復習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朱自清寫的散文《匆匆》,大家齊讀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課文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懊悔、愧疚、無奈、自責、難過、惋惜、留戀、珍惜生命、珍惜時間……)板書:一去不復返(無奈、惋惜)
二、細讀探究,品味感悟。
?1、 (作者用生動的語言道出自己對時間匆匆而去的無奈與婉惜,)作者對時間的一去不復返感到傷心難過自責無奈婉惜)作者采用了哪些寫作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呢?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在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用直線畫出來,同時把自己的體會寫在旁邊,然后和小組同學交流你的體會。(沒太聽清的同學看看大屏幕)(課件)
2、(大家學得很認真很投入老師檢查一下你們學得怎么樣)集體交流,作者運用什么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用一連串的追問表達時光逝去而無法留它的無奈和對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戀,突出日子“無影無蹤”的特點。)
(課件出示)對比寫作方法
指導讀:在反反復復地追問中讓我們感到作者很茫然很難過,對流逝的時光沒有好好把握,他又有些后悔,你能把作者的這種感受融入到課文中給大家讀一讀嗎?
?指導讀:排比句可讀得高興、輕快一些,三個“再”要重讀,幾個追問句讀得深沉、傷感一些,讓聽者感受到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心、懊悔來。
過渡:作者用動物的遷徒、植物的榮枯和時間一去不復返對比,引出對時光和人生的思考,他想到了什么呢?看大屏幕(課件)誰給大家讀一下這段。其它同學想這段運用什么修辭方法表達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在默默里算著,……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這是一個比喻句,把八千多日子離去比作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廣闊的大海里,一嘀水那么小,大海那么大,比喻中對比鮮明,感受到時間有限。
作者為這匆匆而過的日子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頭涔涔而淚潸潸是什么意思?作者是一種什么情緒?(覺得光陰虛度而無所作為急得流淚出汗)
“八千多日子”作者二十多歲,在我們看來20年挺長,作者卻認為是針尖上的一滴水呢?(在時光的流里,它顯得很短暫轉瞬即逝)
請同學們帶著這種傷心、焦急再來讀讀。
你讀的不錯走近了作者的心靈。
過渡:時間是抽象的,但作者在第三段中卻把它寫得形象可感,作者采用了什么寫作手法呢?誰來說說。
(3)“于是——洗手的時候……這又算溜走了一日。”(問: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匆匆的?讓學生明白作者用了排比擬人方法,通過最不經意的日常生活的枚舉,讓我們體會到時間就是這樣輕巧地在不經意中溜走了。)作者運用了排比,通過日常瑣事寫出了時間腳步匆匆的。
還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具體從哪些詞看出來的:跨過、飛去、溜走、閃過)在這里作者運用了擬人,把日子寫活了。
從這一段中,讓我們感受到什么?(時間過得太快了。)
指導讀:是呀時間的腳步匆匆,想擋擋不住,想停也停不住,想留也留不下來,此時作者是什么心情?(無可奈何)
師生接讀:表示時間流逝得特別快的動詞和表達作者無奈的詞語要重讀。如:匆匆、挪移、過去、跨過、飛去、溜走、閃過、掩著面嘆息)
配樂朗讀:作者通過寫自己的日常生活,將無聲無形的時間具體化了,讓我們感受到了它就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在一個又一個極普通的日子里匆匆流逝了,讓我們真切地觸摸到了時間這個精靈的腳步。寫得多好呀,這么美的語言讓我們再次去讀中品味一下吧。大家推薦一名同學,老師給配上音樂。大家一邊看大屏幕一邊靜靜地聽著,感受那無可奈何的心情。
過渡:時間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從身邊溜走了,面對時間的流逝作者甘心白白走這一遭嗎?讓我們讀一下第四自然段,這樣:男生一句女生一句搭配著讀。邊讀邊找一找看從哪句話看出作者不甘心了。
(4)從哪可以看出作者不甘心虛度此生。(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作者真的是白白走這一遭嗎?你對朱自清有哪些了解?(朱自清是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他的著作有27種,共約190萬字。包括詩歌、散文、文藝批評、學術研究等)從資料中不難看出作者事業有成,二十多歲就寫下了匆匆這篇文章,真可謂年輕有為。
過渡:盡管這樣,面對時間匆匆的腳步,當他沒有辦法挽留時,也只能無奈地發出感嘆:
(5)齊讀最后一段。最后一段照應了開頭。這種寫作方法叫做:(首尾照應)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像游絲樣的痕跡呢?”(作者再次用輕煙,薄霧的比喻,讓我們感受到日子就這樣去得無痕。
“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為什么要白白走這一遭啊?”(當時作者還是個青年,他卻從對時間流逝的體驗中產生緊迫感,強烈地意識到要抓緊時間做事。)//
三、總結寫法。
大家坐好,看黑板,作者運用了排比、比喻、擬人、對比、首尾照應等寫作方法寫出了時間一去不復返,我們寫作時也要學會恰當地運用寫作方法,文章才能充實不空洞。
三、播放影片,激發學生珍惜時間,珍愛生命,做有意義的事情。
同學們,時間匆匆而逝,一去不復返,所以我們要敢于和時間賽跑,搶在時間的前面,做些有意義的事情。98年抗洪搶險中,英勇的戰士們就搶在時間的前頭,打了一場漂亮仗,保衛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老師從網上下載了兩個片斷,大家想看一看嗎?那好,讓我們一同看一看戰士們是怎樣和時間賽跑,搶到時間前頭的。
此情此景,令人驚心動魂。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在最短的時間內,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堵住了決口,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他們的死重于泰山。
四、有效地讀寫結合
同學們,我們是五年級的學生了,我們幸運地來到這個世界,我們能白白地走這一遭嗎?(不能)我們還是學生,不能做一些轟轟烈烈地大事情,那么我們現在應該怎么做呢?(好好學習,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好,那就以“珍惜時間”為題寫一篇作文,可以運用排比比喻擬人對比首尾照應等方法,為了降低大家的寫作難度,老師給你們列了一個寫作提綱,大家可以參考。(課件)
1.可以結合格言、名言警句等寫一寫對時間的認識。也可以仿照文章第一段的寫法。(如太陽落了……小草枯了……)
2.仿寫: 的時候,日子 過去(溜走、逃走等); 的時候,日子 過去(飛走、流逝等); 的時候,日子 過去(跨過、閃過等)……
3.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我能____________,我能______________,我還能_____________。
4.可以結合名言警句告誡同學們要珍惜時間。
五、全文總結。
同學們,四十分鐘時間就在你們有感情地朗讀中,深入地思索中,積極的發言中,認真地寫作中,匆匆地過去了,時光老人不會因為誰而駐足,我們只有珍惜時間,才能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
六、我的座右銘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業精于勤,荒于嬉。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虛度一生,那就要學習一輩子。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逝水不會有重歸,時間不會有重返。
保爾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魯迅先生曾說過:“我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讀書學習上。”看來我們只有珍惜時間,才能把握住生命中的每一天,使自己有所成就。
魯迅:時間就像是海綿里的水,只要用力擠,總還是有的
莎士比亞說過:“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拋棄他”。我說:“拋棄今天的人,今天也會拋棄他。而被今天拋棄的人,他也就沒有了明天”。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掌握知識的今天;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發明創造的可能。
浪費時間是可恥的,珍惜時間是光榮的。浪費時間等于虛度年華,珍惜時間等于延長了生命。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進難買寸光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匆匆》教學案例 篇13
設計思路:
根據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目標,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通過學習,自主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是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讀的過程中,用心感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把自己的感想說給別人聽。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聽話、說話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課前說話
這已經是今天最后一節課了,同學們能談談今天你有哪些收獲嗎?
(學生自由發言)
你現在最想對大家說什么?
你能想到哪些形容時間匆匆的詞語或句子呢?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光陰荏苒、時光流逝、稍縱即逝、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等)
(二)導入課題
時間就像流水一樣從我們身邊溜走,我國現代著名的詩人、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也感受到了這一點,他的散文《匆匆》就為我們描述了時間的流逝。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他是怎樣描述日子匆匆而逝的。
(三)通讀課文
1.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暢。
2.讀過了嗎?有沒有信心向大家展示一下?
(開頭和結尾由大家一起讀,中間指名讀課文。有問題的及時指出,請其他同學幫助糾正。)
評:讀得真不錯!
這句話這樣讀合適嗎?你認為應該怎么讀?你來試試看!
很好,我們一起像他這樣讀一次!
你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把課文讀得這么好,真不簡單!
這句話你來讀讀看!
(四)熟讀課文,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1.剛才,我們一起把課文朗讀過了。讀書的方式有很多種,下面請大家把課文快速地默讀一遍,讀后,從文中找出你認為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或你特別喜歡的句子,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寫在書的空白部分。(師巡視指導。)
2.交流自己對句子的理解或感受。(我最喜歡 這句話,因為 。或我覺得 。)
A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這句話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燕子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有再青的時候,桃花有再開的時候,惟有時光不再,去了,就一去無回。)
B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這一句,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留他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的留念。)
C第二自然段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八千多個日子無聲無息地消失了,感到無限的感慨。
D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舉了幾個具體的例子談了時光的流逝,日子的來去匆匆,總是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候,你還能仿照這樣的寫法再寫上幾句嗎?生自己動手寫。自由交流。)
3.時間的腳步總是那樣地匆匆,在我們毫不在意的時候,從我們眼前、從身邊、從手指間流逝,待我們回過頭伸手想把他再拉回來時,他又悄悄地從你的手邊遠去。學了這一課,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你想對自己或對大家說些什么呢?
4.(稍作準備)生自由交流,可聯系生活實際談。
(五)小結
不知不覺間,這一節課也已接近尾聲,時間邁著輕悄的步子從我們身邊走過,它去了永遠不會再回來,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能抓住現在的時間做好每一件事情,千萬不要等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六)作業
課后,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一背。
《匆匆》教學案例 篇14
材分析:
《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作者緊緊圍繞“匆匆”二字,把抽象的時間當作具體、形象的事物來描寫,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稍縱即逝的時間的留戀、無奈和痛苦之情,也表達了作者不甘虛度一生的強烈愿望。文中列舉了大量的事實,說明時間來去匆匆,給人以珍惜時間,在有限時間里多做有意義事情的啟示。
設計理念:
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使每一個學生充分地參與教學;以讀代講,讀中感悟,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讀出神,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驗真情;創造從模仿開始,組織學生仿寫,進一步感受文章的語言美,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蘊。更重要的是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重點品讀第2、3自然段,了解作者是怎樣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并聯系實際生活仿寫,展開聯想。
3、精讀第4自然段,感悟作者面對時間流逝的復雜心情,懂得珍惜時間。
4、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比喻的方法,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 :
1、體會作者是怎樣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
2、領悟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卻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
課前準備:
1、惆悵的音樂。
2、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課件。
3、搜集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引導回憶: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2、作者是怎樣提出來的?誰能說說。(主要引導學生從修辭手法去說)
3、指導朗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從復習修辭手法入手,對語句作具體分析,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
二、品讀課文2、3自然段。
1、春去秋來,一年又一年匆匆而過,作者面對自己無意間溜走的“八千多個日子”心里有什么感受呢?他會說些什么?學生想象發言,老師相機指導朗讀。
出示句子:
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1)讀這個句子,你能感受到什么?(或:你體會到什么?你理解到什么?)
(2)誰也喜歡這個句子,把你的理解讀出來。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個句子呢?
(3)引導學生體會惋惜之情的重點句子: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沒有聲音,沒有影子,為何“頭涔涔”?為何“淚潸潸”?
(4)這個句子寫得多好,作者用一個比喻,形象地寫出了自己八千多個日子無聲無息地消失了,老師也喜歡這個句子,讓我們一起再讀讀,好嗎?
【設計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其深入理解課文。一個“溜”字、一個“針尖上一滴水”新奇巧妙的比喻,讓我們感悟到過去的日子無聲無息地逝去了,通過品悟感受到作者的無限惆悵之情。
2、時間這個精靈它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作者是如何具體地描述出它的匆匆腳步的呢?請大家把心沉進去,再讀一讀,想一想,感受一下日子匆匆流逝的足跡。精讀:我的日子到底是怎樣匆匆而逝的呢?老師和四組同學接力讀。
【設計理念】老師的參與,體現了課堂的民主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在朗讀中注意多樣化的朗讀方式 ,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激勵方式,避免出現朗讀“一邊倒”。)
3、(指名交流)時間的腳步你們感受到了嗎?誰來說說。
4、隨著學生的交流。課件相機出示第三自然段。
出示句子:
于是──洗手的時候……這又算溜走了一日。
(1)讀句子,說說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匆匆的?
(2)聯系自己的實際說說“日子”是怎樣在自己毫不注意時消逝的?
(3)有感情地讀這段話,特別對“挪、移、跨、飛、閃”的重點詞語的朗讀,體會作者對時光的留戀和光陰消逝時的傷感。
5、是啊,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排比句,通過生活中具體的小事:吃飯、洗手、睡覺、沉默時,賦予時間以生命,以細膩而獨特的筆觸,形象地表達出時間是怎樣一點一滴在不知不覺中從我們身邊流逝的。能不能結合自己的實際,說一說你的時間都在什么時候,從哪里溜走的?
6、課件展示畫面:聊天場景、看電視畫面、玩耍情境……然后出示句式,學生仿寫,交流。
出示:聊天時----( ),看電視時----( ),玩耍時----( );……
寫得多好啊!這么美的語言讓我們再次去品味一下吧。請大家再練習有感情地讀一讀,碰到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時就多讀讀。
(生自練讀,師巡視輔導)
【設計理念】通過學生對挪、移、跨、飛、閃的重點詞語的朗讀,讓學生體會時間流逝得快。通過“……時候,日子……”的句式,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仿寫,積累語言,通過自己對時光匆匆而逝的切身體會,產生和作者對時光無情流逝深深惋惜之情的共鳴。
7、作者沒有一句話直接告訴我們應該珍惜時間,但我們仿佛從每一句話中又都感受到了。這就是作者在寫法上的獨到之處吧。再讀這段話,體會作者寫法的巧妙。
8、是啊,日子就是這樣匆匆,它會從你手中“溜去”,它也會在你不經意間“過去”,它還能“跨”能“飛”,作者除了運用了排比、擬人的手法,還巧妙地運用大量的疊詞,如“匆匆”“默默”“斜斜”“茫茫然”“輕輕悄悄”“伶伶俐俐”,讀起來令人感到格外的輕巧,婉轉,越讀越愛讀。你們還想讀嗎? (好)那我們配上音樂,一起來把第三自然段讀一讀。讀出你的理解,讀出你的感受。
三、精讀第4自然段。
1、作者面對如此匆匆而逝而又了無痕跡的日子覺醒了么?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呢?(自責、后悔……)你從哪兒看出來的?能讀給大家聽嗎?把覺醒讀出來。
2、依據學生匯報的情況,引導:在這段話中你還讀明白了什么?重點引導學生明白下面兩句話:
(1)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
(2)“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3、師:作者再次用輕煙,薄霧的比喻,讓我們感受到作者一種淡淡的郁悶和傷感。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時光面前的困惑、難過,無奈與最后在時光不復返中的覺醒。除了剛才我們體會的句子以外,這篇文章還有許多的妙處呢?我們再來朗讀,再仔細品味一下作者對匆匆而逝的時光而發出的感嘆!指導朗讀,感受作者內心的自責、茫然、后悔和傷感。
4、面對時光的匆匆,作者心情怎樣呢?文中哪一個詞可以準確地表達他的感受?(嘆息)
引導:我們想象一下一代散文大師朱自清先生會發出怎樣的嘆息呢?他在嘆息的時候會有什么樣的表情,動作?你可以用聲音、動作,甚至眼神來演繹這個詞嗎?
【設計理念】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自己的體驗,注重個人的感悟,也能體現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成果。引導學生與作者交流,與文本對話,從文本中獲得思想的啟迪,增強審美的意識。
5、作者一聲長長的嘆息穿越時空,幽幽地回響在我們的耳際。朱自清先生嘆歲月匆匆,嘆時光無情,悔平生無為。請大家再讀一讀:
課件出示語段:“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又剩些什么呢?”
6、課件出示:微風吹輕煙,初陽蒸薄霧圖景,問日子除了“如輕煙”、“如薄霧”還像什么?你能說出更美的句子嗎?(仿寫)
7、讓學生自由朗讀,并試著背誦。
【設計理念】由學生的遺憾到作者的遺憾,這是學生體會到作者思想的深處,他是為自己碌碌無為而遺憾,或讓學生從遺憾中領會到時光匆匆、時光不再,遺憾只能是白白的嘆息,更應該像作者一樣多加反省,懂得珍惜時間,讓人生不留下遺憾。
四、拓展閱讀,升華情感。
1、指導學生擴展閱讀梁實秋的《時間即生命》。
2、組織談話:讀了這兩篇文章,你想到了些什么?你想說些什么?
3、在同學們的提問交流中我們隨著朱自清先生感受了時光的匆匆。關于珍惜時間,歷來就有不少的名言佳句,請聽《明日歌》。
4、我們學了這篇散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對以后的日子有新的認識和打算嗎?能把你想到的寫下來嗎?
【設計理念】通過擴展閱讀、交流及對本課的感受,再次回答“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激發珍惜時間的意識,讓學生再次深切地體會時光匆匆、要有所作為……注意積累與表達的訓練,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地完成語文的“讀寫結合”。
5、同學們,時光匆匆而逝,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未來的時日,我們該如何珍惜呢?讓我們來感悟一下吧,課件出示: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人應當趕緊地,充分地生活,因為意外的疾病或悲慘的事故隨時都可以突然結束他的生命。
──選自保爾?柯察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五、作業:
1、收集有關朱自清的個人資料及文章讀一讀,再聯系課文思考:作者真的沒有留下什么嗎?為什么作者感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什么也沒剩下”呢?推薦學生閱讀:《荷塘月色》、《背影》……
2、搜集閱讀有關時間方面的詩詞、格言、警句及故事,準備交流。
3、以“日子”為主題,寫一篇文章,記錄下你或你身邊人的日子,再談談你對此的看法和感受。
《匆匆》教學案例 篇15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自讀自悟中懂得時間的來去匆匆。
3、情感與態度目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要珍惜時間。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古詩, 談話激趣:
1.師:同學們,我們學過一首古詩《長歌行》,能背下來嗎?這首詩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生:它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
2.師:是啊,“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時間就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我們今天再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匆匆》,看看朱自清先生要通過它告訴我們些什么呢?請大家翻到79頁。先自由讀讀本課的預習。
板書課題:《匆匆》
3.師:通過預習,我們知道了些什么,預習要求中我們做什么?
(學生匯報預習情況)
4.學生交流課外搜集到的有關朱自清先生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先讓我們大聲地自由地讀讀課文,看看作者在文中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用筆劃出來。在讀的過程中遇到有不懂的詞語或句子,也請你用筆劃出來。學課文的時候我們再解決。
(學生自讀課文,讀中感悟)
2.師:現在誰能告訴老師,作者在文中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生: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板書:一去不復返?)
3.師:這個句子還出現在別的地方,你能找出來嗎?
生:它還出現在結尾。(生讀句子。)
4..師: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都提出了同樣的一個問題。這又說明了什么? 生1:前后照應。
生2:說明作者一直在考慮時間為什么一去不復返。
5.師:對,我們不但要會讀,還要學習思考。在讀書的過程中,你還碰到了哪些難以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學生匯報交流難理解的句子或詞語。)
6.師:通過讀書,我們對課文已經有了初步了解,那么現在誰能告訴老師課文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學生找出第二、三自然段的有關片段和句子,師指導有感情朗讀,在讀中理解其意義。 句子1: 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7.教師范讀:是啊,時間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流逝了,想到這些,作者心里好受嗎?現在,請同學們給老師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讓我讀讀這一自然段,看我能不能把作者的心情讀出來。(讀后評議:老師讀得怎么樣?為什么?)
8.教師引:還有別的句子寫到時間是如何匆匆而過的嗎?
三、精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運用語言
1.師: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體寫出了時間是怎樣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的,讓我們一起來看這一段,誰愿意讀這一自然段?愿意讀的同學就站起來讀,其余學生邊聽邊思考:朱自清認為哪些時間是匆匆過去的?請你把相關的詞語或句子劃出來。
2.現在誰能告訴老師,作者認為時間是浪費在做哪些事上?
3.引導學生積累語言:你認為這些句子寫得好嗎?愿意再讀讀嗎?請你們放聲讀,看能不能把它背下來。
4引導學生運用語言:朱自清先生告訴我們:時間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溜走的。像以上所說的洗手、吃飯、睡覺的時間是必要的, 可朱自清卻認為這些時間是浪費了, 可見他有多么珍惜時間。想想我們自己,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許多時間白白地浪費了。
(讓學生仿照以上句子的結構說出幾句話)
四、品讀第四自然段: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具體地寫出了日子是怎樣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他甘心這樣度過每一天嗎?你從哪兒可以看出?
(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2.我們還可以從這一段中的其它句子看出作者的自責嗎?
(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
3.事實真的像作者所說的他什么都沒有留下嗎?這里老師可以告訴你:朱自清是我國現代詩人、散文家。他是畢業于北京大學,在清華大學等幾所大學當過老師。他留下的著作很多,即使這樣,他還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可見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多么嚴格啊。
五、選讀句子,體味語言美
1.這篇課文語言非常美,我相信大家一定愛喜歡讀它。我相請同學們挑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并想想你為什么喜歡它?
(學生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出為什么喜歡它。)
2.你喜歡它嗎?你能把它背下來嗎?
3.總結全文: 同學們,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你還學到了哪些學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