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7篇)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一、復習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這篇散文給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這節課我們將學習作者怎樣具體描寫日子來去匆匆的。
二、自主誦讀、感悟體驗
1、自由讀課文,小組合作學習并思考:
⑴ 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日子來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語句,說說你的體會。
⑵ 作者發出了什么人生感慨?找出文中的語句,說說你的體會。
⑶ 找出你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和同學們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
⑷ 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說一說。
2、集體交流:
⑴ 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日子來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語句,說說你的體會。
(現在,誰愿意讀讀你畫的句子。)
①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a、談談你的感受:
(日子從我們生活的細微之處,在我們不注意時不知不覺地流逝了。)
b、你愿意讀給大家聽聽嗎?你能通過朗讀感染大家,讓大家體會時光易逝。誰還愿意讀讀?我看到還有很多同學想讀?愿意讀的同學請站起來一起讀一讀好嗎?
c、作者細心地發現日子在洗手、吃飯、默默時,在我們不注意它時悄悄地過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還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嗎?這個單元的讀寫例話就是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
(聊天時,日子從嘴邊過去;玩耍時,日子從手里過去;看電視時,日子從屏幕上過去;曬太陽時,日子從身邊一閃而過;……)
② “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a、首先談談你的體會好嗎?
(作者想留住時間,但時間還是匆匆的過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嘆息,而時間又在嘆息里閃過了。)
b、結合你畫的句子,能讀出你的感受嗎?
過渡:是啊,從這些句子中作者體會到了時光流逝的蹤跡。歲月如梭,時光飛逝,時間在我們每個人的眼前飛快地閃過,一日復一日,一年又一年。這就告訴我們,要珍惜美好的時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時間賽跑,不要讓時間白白地匆匆地流逝,以至于嘆息、惋惜。
⑵ 找出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交流:談體會,朗讀,說理由:
①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進修;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② “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⑶ 小結:
① 作者為什么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呢?你知道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寫這篇文章的嗎?(你真善于學習)老師也查到了有關資料,并進行了組合,大家來讀讀吧。
② 請你再讀讀最后幾句話,體會到了什么?你知道這篇文章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寫的嗎?
③ 相信大家讀了這段文字后,會對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了更深的體會。
④ 下面,請大家帶著你的這種體會,放開聲音讀讀這個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1、時間匆匆,一去不復返,作者認為不能虛度此生,應該有所作為,他是在告誡自己,更是在喚醒人們。讓我們帶著這種體會,一起來來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過渡:
作者以優美的筆觸描述了時間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請同學們想一想讀了這篇課文,使你想到些什么?把你想到的說一說。
(可以是一些關于時間的文章、詩詞、格言、警句、故事,或者是自己、他人的日子是怎樣過的,也可以是人的一生應當怎樣度過的。)
四、學生超市
1、認真去讀《朱自清散文選》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
2、讀一讀林清玄的《和時間賽跑》(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繼續搜集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寫出自己的體會,組織一次演講。
3、同學們也可以自己搜集資料,寫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4、辦一期珍惜時間的手抄報。
(選擇其中的一項或者兩項。)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匆匆》這篇課文,請同學們說一說作者在這篇課文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是的,作者表達了光陰易逝,而自己卻一事無成的迷惘與困惑。這種困惑是怎樣提出來的?
二、分析課文中其他精彩的句子,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課文在開頭一小節就提出了作者的疑問。老師也經常感嘆時光的一去不返,我也寫過一些句子,請大家把老師的這段文字跟朱先生比較一下。
小黑板出示:
光陰一去就不會回頭了,這真是令人煩惱啊,真是令人煩惱,我有許多事還沒有做。
請同學評價。
誰寫得好呢?同學們都看出來了,朱先生的好,為什么呢?請一位同學讀一讀第一小節,大家品味一下。
(學生會說,使用了排比、擬人、反問等修辭手法,使文章顯得非常有文采。反問句能更好地揭示作者那種迷惘、困惑的心情。給學生自由暢想的機會,讓他們盡情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
讓學生學著使用排比的句式說一句話。
時光匆匆地流逝,作者感覺到了,他感覺到時光是怎樣流逝的呢?
小黑板出示:
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心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全文,學習作者是怎樣具體寫出了日子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的。
2、朗讀全文,在讀中品味字里行間作者流露的感情,在讀中體味語言的美,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3、體悟全文,感受作者關于時光匆匆的感慨,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利用時間的觀念。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深刻、貼切地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積累語言。
【教學方法】
談話、導讀。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這個教學設計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讀出自己的不同感受,將自己的情感、內心體驗、思維方式帶入閱讀過程中,讓學生在讀書中感悟課文語言生動細膩的美,讓學生在讀書中獲得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的個性在自由的閱讀實踐中得到飛揚。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以感受高爾基的散文《時鐘》片斷創設情景,引導學生理解時光易逝,導入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匆匆》。
二、初讀感知,把握全文
1、出示課件,欣賞配樂朗誦,你感受到些什么?
(引導學生初步感受課文,形成初步認識。)
2、快速默讀課文,看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想一想,畫一畫并提出來,讓我們大家共同討論。
(質疑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過程,閱讀思考后提出問題助于讀書習慣的培養。教師就學生的質疑歸納總結后提出品析、積累目標,水到渠成。)
三、精讀課文,品悟全文
1、學習第一段:
⑴ 請同學朗讀,大家思考:你懂得了什么?
⑵ 學生交流,抓住四個問句體悟寫法。
⑶ 師生有感情共同朗讀。
2、學習第二段:
⑴ 個別讀課文的第二段,看你能解決哪一個問題?
⑵ 學生匯報,引導學生用“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解決問題。出示課件,引導學生理解“時間的流”及“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⑶ 師生有感情朗讀。
3、學習第三段:
⑴ 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⑵ 出示課件:“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
⑶ 總結這一段的寫作方法,并體悟這種寫法的好處,指導感情朗讀。
⑷ 仿寫練習:
你的時間是怎樣從你的身邊一點一滴溜走的,能不能學著朱自清先生這樣的寫法,也抓住你身邊的小事,賦予時間以生命,讓我們感覺一下時間是怎樣從你們身邊溜走的?看誰最具朱自清先生的風格。
⑸ 交流。
4、學習第四段:
⑴ 引讀第四段。
⑵ 體悟六個問句的寫法,反復品味。
(引導學生聯系知識的積累、實際生活的體驗,感悟責任,感悟不光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更重要的是成為有用的人才。)
⑶ 感情朗讀。
四、回歸整體,升華認識
思考討論,全文以對比的形式開篇,反問的形式結尾,為什么問而不答呢?出示課件: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引導學生深入體悟全文,升華對時間的認識。
五、拓展訓練,能力遷移
其實,名人能寫名言,我們在座的都是未來的名人,也都能寫名言。讀了這篇課文,大家感觸一定很深。請大家根據時間一去不復返的特點,結合自己的理解感悟,試寫幾句,寫好后畫上破折號,并寫上未來的什么家,寫上名字。
六、課后小結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4
【設計理念】
1、以讀、評、議為主要方式,促進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深入體會作者由于時光流逝而產生的悲傷、惆悵、無奈之情。
2、以學生的生活體驗與作者的感受為切入點,激發學生與作者的感情共鳴,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珍惜生命、提升人生價值的意識。
3、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恬淡、優美的畫卷和憂傷低沉的樂曲中受到感染與熏陶。
4、引導學生采用合作、討論、探究的方式獲取情感體驗,得出自己的觀點。允許學生合作討論中發表不同的意見,實現個性化的閱讀。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這些詞是用來形容什么的?你能不能也用一些詞或者句子來形容時間?
2、學生發言。
二、總體把握
1、教師小結過度:
大家談得真好!時間就象同學們說的那樣,總是匆匆而過,不留痕跡。那點點滴滴、分分秒秒的時間究竟是怎樣流走的呢?我們一起來欣賞朱自清的《匆匆》。一邊聽一邊思考:在作者的筆下,時間是怎樣流走的?面對時間的流逝,作者是什么樣的心情?
2、學生欣賞課件。
3、學生劃出描寫時間流走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讀。
4、小組討論匯報:作者的時間是怎樣流逝的。
5、看著時間悄悄流走,作者的心情怎樣?有感情的朗讀相關句子。
三、討論探究
1、小結過度:
在作者的眼中,8000多個日子在不經意間悄然流走。那我們從出生到現在,也有4000多個日子悄無聲息地溜走,你們同作者有過同樣的經歷和感受嗎?
2、抽學生說。
3、出示課件。(關于人一生可以做什么事的資料)
4、小組討論交流:
時光既然如飛馳的馬車,匆匆而過,我們該如何把握好分分秒秒的時間呢?
5、學生用座右銘小結本環節。
四、進入角色
1、學完課文,你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作者,你會在怎樣的環境里怎樣讀這篇文章?
2、抽學生讀。其他學生評議。
五、小結質疑
1、學過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2、學生回答。
六、課外延伸
課后讀一讀朱自清的《綠》、《春》、《荷塘月色》。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飯碗、伶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文錄音帶、幻燈片。
【課時安排】
本課為第二課時。
第一課時,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學會文中的4個生字;教學生正確理解“匆匆”的意思;請學生找出自己認為含義深刻或者喜歡的句子,并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標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學過程】
一、讀
通過反復讀課文,實現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感知,使學生從讀中體會散文的語言美、情感美,為下一步理解感悟課文做好鋪墊。
1、放課文的錄音,學生靜聽,回顧,形成整體的印象。
2、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段落朗讀。
3、指名讀,并說說自己為什么喜歡這一段。可以就一段發表不同的意見,學生的理解不同,不能強求一致。
4、學生在說的過程中,師生共同評議,共同練習朗讀。
評議有圍繞以下幾點展開:
⑴ 第一段:讀出燕子、楊柳、桃花與日子的對比及作者的猜測與追問的語氣。
⑵ 第二段:讀出日子溜去悄無聲息,令人毫無察覺。讀出遺憾、惋惜、悵然若失的語氣。
⑶ 第三段:要讀出日子的匆匆和永不停歇,語速稍快。
⑷ 第四段:讀出作者的思考:
自己的日子是怎樣度過的?要怎樣度過自己的日子?這一段是作者對自己人生的思索,要讀出耐人尋味、發人深省的語氣,引讀者產生深思、引起共鳴。
二、悟
學生在上一個環節讀的基礎上,在小組內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能解決的小組解決,解決不了的重點問題,全班共同解決。
1、學生結組討論交流:
⑴ 自己讀懂了什么?
⑵ 有哪些問題不懂?
教師在此過程中,深入到學生中間,參與討論,傾聽學生意見,也發表自己的看法,并搜集學生提出的、解決不了的重點問題。
2、重點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⑴ 課文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⑵ 課文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他回答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他向我們提這樣一個問題的用意何在?
⑶ 本文在寫作方法上,你認為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⑷ 教師要著重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① 二、三自然段中的相關片段和句子:
“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 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但是新來的日子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學生在說的過程中,幻燈片演示相關段落。
②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他沒有在課文中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作者在開頭第一自然段提問,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又以同樣的問題結尾。說明作者在全篇論述的過程中,并沒有說出問題的答案。
作者的用意:(由學生各抒己見)如:
a、作者自己搞不清楚為什么時間一去不復返,想提出來,通過讀者弄個明白。
b、作者提出這個問題是想吸引讀者,因為我們也搞不清楚為什么,于是就想往下讀,看個究竟。
c、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很難回答,我想它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它能引發我們的思考—由作者的時間想到我們自己的時間,教育我們要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
③ 寫作方法上,有以下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a、排比手法:
燕子再來、楊柳再青、桃花再開。
從水盆里過去、從飯碗里過去、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
b、擬人手法:時間能“跨”能“飛”。
c、比喻手法:如輕煙……如薄霧。
d、疊詞的運用: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赤裸裸、輕輕悄悄、伶伶俐俐。
三、議
全班交流自己通過學習本文的體會,給學生以充分的表達的空間,各抒己見,使學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進一步深化。
師:同學們,通過學習本文,聯系你自己的實際,你有什么體會?受到了什么啟發和教育?你想說些什么呢?我們可以從內容、從作者,還可以從文中的語言和表達形式來談。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發言,我們來暢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各抒己見。
1、聯系自己的實際來談。
2、可結合名人或他人利用時間的事例來談。
3、可結合一些成語、諺語、名言警句來談。
……
四、練
學以致用,把所學的寫作方法運用于實踐,練習中運用、創新,鞏固知識,加深印象。
師:剛才同學們談到了文中那么多在寫作方法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的確,朱自清先生這篇文章真是寫得太美了,既使我們受到了教育,又讓我們受到了美的熏陶。那么,同學們想不想嘗試一下、模仿作者的寫法、進行一次小練筆呢?
同學們可以從文中任選一段來仿寫。(學生動筆練寫)
指名讀自己寫的片段。
教師作小結,鼓勵學生勤于練筆。
五、課后總結,布置作業
師:同學們,這節課大家的熱情很高,我們通過學習朱自清先生這篇優美的抒情散文,不但懂得了要珍惜時間的道理,還從這篇文章中學到了很多寫作的方法。看來,這節課同學們有了不小的收獲。課下,請同學們把你寫的小練筆作進一步的整理,我們進行一次展評,比一比誰寫得好,好不好?
全課結束。
【板書設計】
匆匆
朱自清
日子一去不復返
↓
珍惜、合理利用時間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6
一、復習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這篇散文給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這節課我們將學習作者怎樣具體描寫日子來去匆匆的。
二、自主誦讀、感悟體驗
(一)自由讀課文,小組合作學習并思考:
1、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日子來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語句,說說你的體會;
2、作者發出了什么人生感慨?找出文中的語句,說說你的體會;
3、找出你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和同學們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
4、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說一說。
(二)集體交流:
1、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日子來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語句,說說你的體會;(現在,誰愿意讀讀你畫的句子)
(1)“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a、談談你的感受。(日子從我們生活的細微之處,在我們不注意時不知不覺地流逝了。)
b、你愿意讀給大家聽聽嗎?你能通過朗讀感染大家,讓大家體會時光易逝。誰還愿意讀讀?我看到還有很多同學想讀?愿意讀的同學請站起來一起讀一讀好嗎?
c、作者細心地發現日子在洗手、吃飯、默默時,在我們不注意它時悄悄地過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還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嗎?這個單元的讀寫例話就是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聊天時,日子從嘴邊過去;玩耍時,日子從手里過去;看電視時,日子從屏幕上過去;曬太陽時,日子從身邊一閃而過;……
(2)“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a、首先談談你的體會好嗎?(作者想留住時間,但時間還是匆匆的過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嘆息,而時間又在嘆息里閃過了;
b、結合你畫的句子,能讀出你的感受嗎?
過渡:是啊,從這些句子中作者體會到了時光流逝的蹤跡。歲月如梭,時光飛逝,時間在我們每個人的眼前飛快地閃過,一日復一日,一年又一年。這就告訴我們,要珍惜美好的時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時間賽跑,不要讓時間白白地匆匆地流逝,以至于嘆息、惋惜。
2、找出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交流:談體會,朗讀,說理由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進修;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2)“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3、
(1)作者為什么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呢?你知道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寫這篇文章的嗎?(你真善于學習)老師也查到了有關資料,并進行了組合,大家來讀讀吧。
(2)請你再讀讀最后幾句話,體會到了什么?你知道這篇文章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寫的嗎?
(3)相信大家讀了這段文字后,會對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了更深的體會。
(4)下面,請大家帶著你的這種體會,放開聲音讀讀這個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1、時間匆匆,一去不復返,作者認為不能虛度此生,應該有所作為,他是在告誡自己,更是在喚醒人們。讓我們帶著這種體會,一起來來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過渡:作者以優美的筆觸描述了時間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請同學們想一想讀了這篇課文,使你想到些什么?把你想到的說一說。(可以是一些關于時間的文章、詩詞、格言、警句、故事,或者是自己、他人的日子是怎樣過的,也可以是人的一生應當怎樣度過的。)
四、學生超市
(1)認真去讀《朱自清散文選》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
(2)讀一讀林清玄的《和時間賽跑》(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繼續搜集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寫出自己的體會,組織一次演講;
(3)同學們也可以自己搜集資料,寫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4)辦一期珍惜時間的手抄報。
(選擇其中的一項或者兩項)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7
《匆匆》教學反思《匆匆》是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課文范圍圍繞“匆匆”二字展開敘述,先寫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再寫自己八千多個日子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作者思緒萬千,由景及人,嘆息不已,最后發出內心的感嘆,處處流露出作者對時光感到的無奈和惋惜。課文重點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語言的優美,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一、教學效果本節課圍繞著教學目標
我取得了以下效果:語文教材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資源,為了擴展學生的讀書深度和廣度,我擴展了讀書領域。上課時,課件播放有關朱自清的圖片簡介,配畫課文朗讀引導學生提前進入如詩如畫的散文境界中,為新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課后,收集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進一步感悟時間的珍貴。此篇散文最為感人的地方,一是其語言的優美,二是其情感的濃厚,引導學生深入的讀,富有個性的悟,結合自己內心的情感體驗去讀,去傾聽,傾聽作者的彷徨,傾聽作者的無奈,傾聽作者的'傷感……及對人生的思索。讓學生在閱讀中揣摩,在閱讀中體會,在閱讀中領悟,在交流和討論中說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在這節課上也有較好的體現。
二、成功之處
首先,能較好地引入課文創設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我特別注重讓學生學會體會,在體會優美句子上狠下功夫。如“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又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作者不僅是為了寫美景,也是為了與時間一去不復返形成鮮明的對比,還要體會到,世上好多事物都能再來,唯獨時間不會再回來,繼而讓學生學會珍惜時間。另外,在精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體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語句,啟發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說說“日子”是怎樣在自己毫不注意時消逝的,學生興趣盎然,有的說:“跑步的時候,日子從跑道上飛過;喝水時,日子從水杯里流過。”有的說:“看電視時,日子從眼前晃過;睡覺的時候,日子從夢中溜過;抽煙時,日子從輕煙中飄過。……”詩一般的語言從孩子們的嘴里流淌出來。再讓學生將自己寫的內容放進課文中讀一讀,學生的積極性更高。在這一說寫讀的實踐中,我感覺到學生的練筆興趣激發起來了,學生的語言發展了,更重要的是學生深刻地認識到了時間來去匆匆,我們要珍惜時間,獲得了更為深刻的情感體驗。最后,注重讀背結合,再次攀升了強化次數。
三、不足之處
這篇課文的含義應該說很抽象,對于小學生閱讀是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的交流雖然還算成功,但不夠深入,停留在部分成績好的同學發言,學困生還沒能體會到文章的主旨。對于重點句子的體會還不夠深刻課堂上更多的是教學機智,是動態生成,為了不使每一節課匆匆而逝,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地充實自己,讓自己的教學更加成功。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來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學習完課文以后,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會,寫一篇短小的文章,把自己對珍惜時間的新認識寫下來。將本課由一課時改為兩課時,重點訓練學生“讀”和“說”讓學生充分地讀,充分地說,在讀中感悟、理解、領會,領會后再有感情地朗讀,并進行拓展練習。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8
一、教材簡單分析:
《匆匆》是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四單元讀課文。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是從閱讀的內容開始。《匆匆》是當代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著名散文。這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這個詞,細致地描繪了時間流逝的痕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的無奈和遺憾。這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經覺醒了,但他們感到困惑于未來的復雜情緒。課文語言豐富,含義深刻,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寫出生動的形象,是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從課文內容開始的第一篇課文。
二、教育理念:
根據課標精神,本課的學習活動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現有知識的基礎上,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索學習創造條件,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課文,在朗讀中感受真相,在積累中提高素養。
設計的特色是積累和運用。
三、教育準備:
VCD、VCD、
四、教育目標:
1、學習本課的6個生字,可以正確讀寫4個詞
2、有情感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品讀欣賞語言文字的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育流程:
(1)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談話熱情,引進課文。
2、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閱讀全文,整體感知,引導學生理解初學,反饋教育信息,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閱讀情況,達到整體感知的目的,也有引起學生深刻閱讀課文的興趣的。中所述情節,對概念設計中的量體體積進行分析
(二)閱讀、觀賞、閱讀中的理解。
1、教師:匆匆是一篇美麗的散文,作者生動地描述了看不見、摸不到的時間形象,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無力和遺憾。文章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品析和思考的語言。
2、請同學們認真研究課文,找出含義深刻或喜歡的句子,告訴同學你的理解和感受。
3、學生閱讀課文,進行圈、點、勾、畫,準備發言。
(這是一個開放的話題,話題輻射全文,通過代言、讀促進課文學習,突破重點和難點,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但是,這個話題有一定的難易度,教師必須引導。中所述情節,對概念設計中的量體體積進行分析
教師從以下幾點引導:
(1)讀疊詞和短句的妙計。例如,重疊語言的應用是匆忙、默默、斜坡、白白、茫然、裸裸、安靜、聰明,這些語言巧妙地使用,細致地描繪時間的痕跡,表達作者的無力。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的時間是什么樣的匆忙呢早上我起床的時候,在小屋里放入兩三方傾斜的太陽,這些句子都是短句,簡單輕巧,讀起來特別輕巧婉轉,越讀越喜歡讀。
(2)閱讀各種修辭手法寄寓意。排比:燕子走了,有時再來;柳樹枯了,有時再青;桃花謝了,有時再開;寫下時間的流逝;擬人:時間可以跨,飛,讀起來很親切。過去的日子是輕煙、薄霧、針尖的水滴滴落在海里,用比喻的手法,寫時間匆匆,表達作者無能為力、珍惜時間的心情。
(3)閱讀文章中精彩的句子。所以,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碗里過去,默默的時候,從凝固的眼前過去。這個排比文具體寫了日子是怎么匆匆過去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模仿排比句式,說出你的日子在生活中是如何流逝的,進行聽、讀、說、寫的訓練。你聰明地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不回來?讓學生注意這個前后應對的問題句,體驗其優點,讓學生思考。作者回答了這個問題嗎?你從哪里看到的?
(4)引導學生重視文章表達方式與內容的關系。文章的第一段用比較的手法寫出了日子不回來的特征。理解的時候,只要讓學生知道比較手法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比較手法的運用,恰當地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的無力和對過去生活的留戀。燕子再來的時候,柳樹再青的時候,桃花再開的時候,只有時間沒有了,去了,就沒有回來。
(5)重視學生在分析過程中閱讀文章,以達到閱讀品、閱讀品的教育氛圍為目標。
(讀促說,代言促進了學生的感覺,培養了語感。避免了滿堂問的現象,也給教育帶來了牽著頭發動全身的效果。更好達到教學目標2、3)
(3)朗讀,積累美麗的句子。
1.這篇文章有許多精彩的詞和精致的句子,值得我們學習。
2、請同學們根據剛才的品析和自己的認識,找出文章中你認為寫的好句子,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朗讀中,記住,看誰記得快。
3.交流。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2)記住喜歡的句子。
4、音樂輕輕地一起讀。
教師隨著文章的情緒掌握音樂的音量。
(這個板塊的設計,目的是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通過找出文章中寫得好的語言的學習活動,提供學生選擇的機會,發揮個性,更好地達到教育目的1、3。中所述情節,對概念設計中的量體體積進行分析
(4)延長閱讀,想從文本內容開始。
這一環節可安排在課堂內外兩部分。
課內:學生學習課文后,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對時間的體驗來談論感覺,從詩中談論,從名人的名言中談論,從事物中談論,表達自己的意見。
課外:(1)讓學生接近朱自清,讀朱自清的散文。例如荷塘月色春背影等,讓學生感受到作家語言文字的美麗,提高寫作能力。
(2)閱讀時間寶貴的詩詞、文章、名人名言。
(3)召開閱讀報告會。
(教材是學生學習語言的資源,但在信息社會,教材顯然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資源,教師必須積極開拓新領域,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開始,從教材向外延伸,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中所述情節,對概念設計中的量體體積進行分析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9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匆匆》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
第一組教材圍繞“人生感悟”這一專題編寫了五篇課文,從不同角度闡明了人生的哲理。《匆匆》是本單元的重點課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結構精巧,層次清晰,文字清秀雋永,純樸簡練,緊扣“匆匆”二字,運用排比、擬人、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滔滔逝水,急急流年,時光轉瞬逝,彈指一揮間”的無奈和惋惜。文章中巧妙的大量疊詞、短句的運用,使文章簡樸、輕靈,讀起來輕巧、婉轉,是一篇指導學生練習朗讀、學習語言的佳作。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重視主體閱讀感受和體驗,對課文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根據這篇文章的特點我采用了“以讀為本,以說寫相輔”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充分地讀,讀出意,讀出味,讀出神,在讀中理解文意,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和美的感染,學習表情達意的技巧。在讀后輔以“說、寫”體會作者反復表達的“時光一去不復返”光陰易逝的無奈,體會要珍惜時間,珍愛生命的每一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表達方法。
3、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讀說寫結合,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閱讀中感悟作者的美好心靈,認識時光的短暫和一去不復返,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教學難點:
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搜集有關朱自清的資料。
教學方法:
誦讀感悟法,讀說寫結合法。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引出“匆匆”
同學們,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都寫出了好多珍惜時間、贊美時間的美文,來抒發自己對時間的感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朱自清先生的一篇關于時間的散文《匆匆》。
看老師寫課題,請同學們注意“匆”字最后一筆的點不要丟了。
(板書課題:2.匆匆)
二、初讀美文,感知“匆匆”
1、(生齊讀課題。)讀到這兩個字,你的腦海里又會很自然地浮現出什么樣的畫面呢?
2、剛才同學們想到的是人們急急忙忙,行色匆匆,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那么,作者是運用怎樣的語言讓這看不見、摸不著的、匆匆而過的時間躍然紙上的呢?請同學們打開語文課本第4頁,自由輕聲地讀課文。
3、讀過課文,你心中產生怎樣的疑問呢?
(咱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4、你的問題和作者的問題不謀而合。(板:一去不復返?)
5、這個問題在文中出現幾次?都在什么位置?
6、作者是以問句開篇,又以問句結尾,這在寫作方法上是前后呼應,這樣寫的好處是突出中心。
三、精讀美文,品悟“匆匆”
1、作者沒有直接寫日子一去不復返,而是寫這一句(課件)“燕子……再開的時候”
自由讀一讀。你能看出什么特點?除了排比句,在內容上有什么發現?
2、除了課文中的事物,你還能舉出生活中的哪些事物,按照這樣的句式說一說。(無論是燕子、揚柳、還是桃花,他們去了,都能再回來,這是大自然周而復始的規律。)
3、請看屏幕,我把這一句話這樣排列,你發現了什么?(像一首小詩)
4、誰能像朗誦一首小詩一樣美美的讀,(讀出作者對時間的珍惜之情)
5、讀的真美,請同學們接著往下讀(課件)看看你又會有什么樣的體會?
(作者是為了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6、那么,作者寫時間一去不復返與燕子、楊柳、桃花有什么關系呢?(對比)。正確,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三者都能失而復得,而我們的時間卻不能,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怎樣的心情?(無奈、惋惜)(板)把這種鮮明的對比讀出來吧!
7、一般而言,只有老人才會對過去的時間發生感慨。作者寫這篇文章時大約多大年齡?(20)
8、你是怎么知道的?(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走了。)你很會思考!作者1898年出生,1922年寫作此文,當時作者24歲不到,就已經對時間發出了如此感慨。
9、(課件)請大家看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把什么比做什么?(把“我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作“針尖上一滴水”,把“時間的流逝”比作“大海”。)通過這個比喻,你體會到了什么?(作者的日子和時間的流比較起來微不足道。按常理看,人的一生有多少個“八千多日”?四個就是90多歲,比較少見了,生活中有幾個人能活到90多歲呢?),但是,作者說:一個“八千多日子”也只是“針尖上的一滴水”,四個“八千多日子”也只有——(四滴水)。而且是針尖上的四滴水。和浩瀚的大海相比,太少了,同學們,請你思考,你的人生里大約有幾滴水,現在用了多少了?(半滴),你感到了什么?(生命太短暫了)。
10、當作者突然間想到了自已的24個青春年華已一去不復返,他的心情怎么樣?一想到這些,他怎能不(頭涔涔而淚潸潸)呢?
11、其實,讓作者頭涔涔而淚潸潸的還不僅僅因為這些,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三——五自然段,找出還有什么讓作者頭涔涔而淚潸潸的呢?做上標記(生讀第四自然段)。
交流我們的疑問理解。(痕跡,游絲,兩個赤裸裸)生解答。
12朱自清面對匆匆而過的日子,他一問自已?
(課件)(在逃去——做些什么呢?)
朱自清面對匆匆而過的日子,二問自已?(課件)(在八千——剩些什么呢?)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過去的日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他三問自已?(課件)(我——這呢?)
是呀!到底有沒有留下成就呢?他四問自已
(課件)(我何曾留著像游絲一樣的痕跡呢?)
難道像蛛絲一樣的成就都沒有留下就得離開這世界嗎?他五問自已?
(課件)(我赤——回去罷?)
憤憤不平呀!他六問自已?
(課件)(但不平的——遭啊?)(課件)
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作者不想赤裸裸的離開這個世界,不想自已走這一遭。)
(作者不甘愿虛度此生。)(作者想干出一番事業來)。
誰能告訴大家,朱自清此生虛度了嗎?(一生交流,一生補充)。
這正是朱自清先生感悟人生苦短,時間匆匆,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辛勤勞作的結果呀!
13、時間是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它的流逝更是難以描寫,可作者是運用什么樣的語言把他流逝的八千多個日子描寫得如此生動,活潑呢?請你來讀第三自然段。大家可以交流交流,你覺得哪些地方寫得特別好?好在哪里?
14、作者不是直接說:我們要愛惜時間呀!而是把時間當人來寫,它能“跨”,能“飛”,能“閃”,能“溜”呀!簡直是個淘氣的小精靈,這樣當然更生動、形象了。(生讀文)
15、是啊,你再怎么遮挽也是沒有用的,時間就是這樣,怎么也留不住它匆匆流去的光陰。(生讀文)
16、“斜斜”“默默”“匆匆”“茫茫然”“輕輕悄悄”“玲玲俐俐”,讀起來是那樣輕巧婉轉,那么無奈惋惜,我們再合作讀------(師讀到“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生接讀“于是------”)
四、課內拓展,深化“匆匆”
1、那么,告訴我,你們那四千多個日子又是怎么溜走的呢?能不能學著朱自清先生的寫法,抓住生活中的小事寫一寫自己對時間的認識?做一個小朱自清,好嗎?(課件)。
2、誰能夠大膽地讀給大家聽一聽,讓我們欣賞一下?寫得多好,三分文章七分讀,再聲情并茂地讀一遍,好嗎?多么形象的比喻,真有幾分朱自清的味道?
3、作者的八千多個日子就這樣在不經意間溜走了,你們的四千多個日子,張老師的一萬四千多個日子,也這樣無聲無息地逝去了。一想到這些,我們怎能不(頭涔涔而淚潸潸)呢。因為我們也不想(白白地走這一遭啊)。而去這一去不復返的時間,我們應該怎么做呢?(珍惜時間不能讓時間白白溜走;我們一定要好好地抓緊時間,利用時間學習,長大為祖國多做貢獻,讓自已活得更有價值)。
五、課外延伸,升華“匆匆”
1、同學們,我們也可以像魯迅一樣事事走在時間的前面,也可以像林清玄一樣與時間賽跑。這樣,當你回首往事時就不會因虛度光陰而感到羞愧,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感到悔恨。(課件)
2、美文推薦《春》、《荷塘月色》、《背影》、《給亡婦》。(課件)
板書設計:
2、匆匆
?
一去不復返
無奈
惋惜
《匆匆》設計思路
《匆匆》這篇課文短小精悍,但是作者的構思獨具匠心,開篇描寫了自然界的幾種景物,這幾種春天的景物給人展現了春天的看上去單調,但是,組合一起又顯得有聲有色,有動有靜。非常樸素的語言,但是帶給人非同凡響的獨特感受。這幾種景物的更替變換都是時間的產物,它們在時間的流中來去、枯榮、謝開。因此,既有一種春天來了的欣喜,更有一種淡淡的愁緒涌上心頭。緊接著,作者發人深省的幾個問句,讓讀者不得不思考關于時間的問題!
最精彩的文字應該是作者關于時光匆匆和一去不復返的闡述了!時光本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作者在第二自然段將時光細化成了“8000多個日子”,比喻成了針尖上的一滴水,時間的流是浩瀚的大海,而8000多日子只不過是針尖上的一滴水,只為渺小而愈發顯得珍貴!“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此時不僅僅是作者是“頭涔涔淚潸潸”了,讀到這里每個人都會有心悸的感覺,原來,日里居然這樣匆匆而且無聲無息。就這樣,引起了讀者的共鳴與警覺!
然后,作者把時間當成了一個“伶俐”的人來寫,總是在人不經意間“跨過,飛過,溜過……”,給人的感覺就是防不勝防。仿佛一個淘氣的娃娃,和人捉和迷藏,稍縱即逝!讓人感慨也讓人無奈!是啊,在時光面前,任何人都是無助的,我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時光飛逝而去!唯一能做好的,只是好好珍惜眼前的時光。
接著,作者反省自己的日子!在這里,可以讀出讀者的惆悵與迷茫!但是,雖然有惆悵與迷茫,但是從“我能做些什么呢”“但不能平的,為什么白白走這一遭啊”?這里連續有幾個問題,我們看到,作者在思考著生命的有關問題,時光是無情的,但是人在無情的時光中,總能把握些什么,做些什么,這樣才能無愧于時光!
最后文章首位照應,用“為什么我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呢”再一次設問。這個問題再一次敲打著讀者的心,思考關于時間關于生命的問題!讓人感覺言盡意未盡,耐人尋味!
我覺得這篇課文應該簡單點教,同時也不要對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朱自清先生的這篇文章有一定的寫作背景,因此,文中有一種迷茫、彷徨、傷感的情緒,我覺得不必要求學生去理解作者的所有情素,學生能理解時間易逝,懂得要珍惜時間就足夠了!
基于以上思路,我將本課設計為導入新課,引出“匆匆”;初讀美文,感知“匆匆”;精讀美文,品悟“匆匆”;課內拓展,深化“匆匆”;課外延伸,升華“匆匆”等五部分。教學中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通過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利用讀說寫結合方法,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自讀自悟中懂得時間的來去匆匆。
3、情感與態度目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要珍惜時間。
二、復習古詩, 談話激趣:
1.師:同學們,我們學過一首古詩《長歌行》,能背下來嗎?這首詩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2.師:是啊,"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時間就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我們今天再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匆匆》,看看朱自清先生要通過它告訴我們些什么呢?請大家翻到79頁。先自由讀讀本課的預習。
板書課題:《匆匆》
3.師:通過預習,我們知道了些什么,預習要求中我們做什么?
(學生匯報預習情況)
4.學生交流課外搜集到的有關朱自清先生的資料。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先讓我們大聲地自由地讀讀課文,看看作者在文中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用筆劃出來。在讀的過程中遇到有不懂的詞語或句子,也請你用筆劃出來。學課文的時候我們再解決。
(學生自讀課文,讀中感悟)
2.師:現在誰能告訴老師,作者在文中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板書:一去不復返?)
3.師:這個句子還出現在別的地方,你能找出來嗎?
(它還出現在結尾。)(生讀句子。)
4..師: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都提出了同樣的一個問題。這又說明了什么?
∩?:說明作者一直在考慮時間為什么一去不復返。
5.師:對,我們不但要會讀,還要學習思考。在讀書的過程中,你還碰到了哪些難以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學生匯報交流難理解的句子或詞語。)
6.師:通過讀書,我們對課文已經有了初步了解,那么現在誰能告訴老師課文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學生找出第二、三自然段的有關片段和句子,師指導有感情朗讀,在讀中理解其意義。
句子1: 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7.教師范讀:是啊,時間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流逝了,想到這些,作者心里好受嗎?現在,請同學們給老師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讓我讀讀這一自然段,看我能不能把作者的心情讀出來。(讀后評議:老師讀得怎么樣?為什么?)
8.教師引:還有別的句子寫到時間是如何匆匆而過的嗎?
四、精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運用語言
1、師: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體寫出了時間是怎樣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的,讓我們一起來看這一段,誰愿意讀這一自然段?愿意讀的同學就站起來讀,其余學生邊聽邊思考:朱自清認為哪些時間是匆匆過去的?請你把相關的詞語或句子劃出來。
2、現在誰能告訴老師,作者認為時間是浪費在做哪些事上?
板書:......的時候,從......過去
3、引導學生積累語言:你認為這些句子寫得好嗎?愿意再讀讀嗎?請你們放聲讀,看能不能把它背下來。
4、師:怪不得作者說:"太陽他有腳啊,......"
5、引導學生運用語言:朱自清先生告訴我們:時間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溜走的。像以上所說的洗手、吃飯、睡覺的時間是必要的, 可朱自清卻認為這些時間是浪費了, 可見他有多么珍惜時間。想想我們自己,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許多時間白白地浪費了,比如:在......的時候,從......過去。
(讓學生仿照以上句子的結構說出幾句話)
五、品讀第四自然段: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具體地寫出了日子是怎樣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他甘心這樣度過每一天嗎?你從哪兒可以看出?
(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2.我們還可以從這一段中的其它句子看出作者的自責嗎?
(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
3.事實真的像作者所說的他什么都沒有留下嗎?這里老師可以告訴你:朱自清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他是畢業于北京大學,在清華大學等幾所著名大學當過老師。他留下的著作很多,即使這樣,他還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可見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多么嚴格啊。
六、選讀句子,體味語言美
1、這篇課文語言非常美,我相信大家一定愛喜歡讀它。我相請同學們挑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并想想你為什么喜歡它?
(學生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出為什么喜歡它。)
2、你喜歡它嗎?你能把它背下來嗎?
3、總結全文: 同學們,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你還學到了哪些學習的方法?
七、作業:由《匆匆》所想到的
八、板書設計:
2.匆匆
一去不復返?
......的時候,從......過去
白白走這一遭啊?
教學反思:
本課文質兼美,是學習語言的典范。我教學本課以讀為主線,由以讀《長歌行》導入新課;以讀激情:時間匆匆而逝的無奈之情,沒有把握好時間的惋惜之情、自責之情;以讀導練,"你在......的時候,......從......過去",練習說話,創新運用,以表達學生讀文后的獨特感受。
在這一堂課的教學中,我認為做得較好的是:
1.整體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基調,在讀中使讀者與作者、文本對話。
2.和學生一起欣賞、品味了文章的語言美及探究了它的表現美。
3.使閱讀中領悟到的語言表現形成遷移到了寫作。
不足之處:有些相關背景知識沒有引導學生去掌握。因此,語言的感悟還不是很到位。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材分析: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為具體的物象,引發出傷時、惜時的深長感喟。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失的蹤跡。
這篇文章很注意修辭,文中用長短一致,節奏整齊,對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顯示季節更替的詩意化景物;又用一組長短不一,節奏跳躍,口語色彩很濃的設問句,感嘆日子的飛逝無痕。整句和散句的結合,不但具有一種音樂的美感,而且顯得既典雅又樸實。文中多處運用比喻,比擬性描寫使時間變得可以感覺,形象而又真實。
本文是第四組課文中的第二篇,是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是“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要求在學生讀通、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啟發學生展開聯想。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學感悟能力,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并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初步感受作品生動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而本文語言優美、文辭雋永,優美的語言中包含著作者濃郁的情感。這對于心理方面還不夠成熟的六年級學生,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根據課文的類型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征,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六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詞語。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了解時間的來去匆匆,一去不復返,體會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朗讀品味時間是怎樣匆匆而逝的,感受語言美。
難點是讓學生在讀中體味作者濃郁的情感,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
五、教法和學法:
為了擺正教學中教師“導”的位置,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主要采用朗讀探究法、品詞析句法。
“方法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教學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在教學過程中,我放手讓學生去充分感知語言材料,自己讀課文,品讀感悟,滲透了“讀(課文)、思(問題)、劃(重點詞句)、悟(感受)”的學法。讀寫遷移法:讀是吸收,寫是表達。從讀學寫,以寫促讀,讀寫互相促進。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的學習方法。
六、設計理念:
學習語言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就是讀,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充分地讀,自己獲取體驗,引發聯想,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蘊。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內容,也不僅是引起一時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七、教學準備:
(一)多媒體課件。
(二)學生課前準備:
1、搜集關于朱自清的資料。
2、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八、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激趣導入-初讀課文-品讀感悟-誦讀積累-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
第一步、激趣導入,引出“時光匆匆”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確實,好的開頭是課堂成功的一半。
所以在課的開始我注意營造氛圍,播放“冬去春來”的輕音樂,圍繞中心,以漢樂府民歌《長歌行》導入,直奔主題,明確學習的方向,以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再而創設機會讓學生匯報關于朱自清的資料,給學生提供施展能力的平臺,激發學生收集材料的興趣,從而有效地落實了這學期的一項重點訓練——注意收集有關資料的同時,使全體學生對朱自清生平有個初步認識,這為學習課文,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墊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步、初讀課文,感知“時光匆匆”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因此,在這一環節,我先采用開放式教學,讓學生自問自答,引導學生運用“讀(課文)——思(問題)——劃(重點詞句)——悟(感受)”的學習方法;然后在全班交流“通過讀書,你都讀懂了什么?”教師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解讀,進行多角度、多層面地交流讀書體會。最后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
學生通過初讀,整體感知內容,知道課文主要圍繞“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這個問題展開敘述。這樣為感悟、品評做準備。
第三步、品讀感悟,體會“時光匆匆”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地方寫了“時光一去不復返”?找出相關的語句深入體會。
2、根據學生匯報,順學而導,品讀“時光一去不復返”內容。下面從五個環節引導學生學習。
(1)析文品賞。(出示課件)
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以讀的多種方式自主觸摸文本,如:師生合作讀,學生個性朗讀,變序改成小詩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與文本、與作者對話,在讀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在讀中體會課文語言的優美,在讀中培養了語感。
(2)品詞析句。(出示課件)
這里的設計讓學生抓住文中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讀讀、劃劃、比比、議議來理解課文內容。做到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仿寫句子。(出示課件)
這個環節由讀引入寫,因為教學中不僅注重讀的指導,還要進行寫的訓練。這里著重引導學生體會句式的運用,排比的手法,比喻的好處,使學生在探究中發現,在教師的點撥下明晰作者運用的修辭手法。這樣既鍛煉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也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求異思維,進行了知識的遷移。
(4)感受追問。(出示課件)
這部分著重引導學生試答文中后四次追問:
教師引導學生既要談偉人名人的事例,又要關注自己身邊的普通人。
然后出示一些名家對朱自清文章的評價,讓學生了解朱自清一生寫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他自己就是珍惜時間的典范。我們也應該做珍惜時間的人,從而體會作者的當時的心情和感受,實現難點的突破。
(5)首尾呼應。(出示課件)
抓住開頭和結尾的設問句,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內容想開去。
讓學生圍繞上述問題,在自讀感悟的基礎上與同學交流,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想開去,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由自己聯系到他人……積極拓展他們的思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并讓學生懂得要深化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就要從所讀的文章想開去,展開聯想的讀書方法。
第四步、誦讀積累,領悟“時光匆匆”
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熟,甚至能夠背誦。“讀”是研究的過程,“誦”是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積累語言。
第五步、拓展延伸,深化認識“匆匆”
展示交流詩文、警句,進一步懂得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另外,為了把課內課外有機融合,適當拓寬學習渠道,我還布置了課外作業:
1、教師推薦《朱自清散文選》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學生認真去讀。
2、繼續搜集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寫出自己的體會,組織一次演講。
3、同學們也可以自己查詢資料,寫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作業的布置是有層次性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其中的一項或者兩項。)
九、板書設計:
16 匆匆
時光匆匆 珍惜時間
(無奈……)
一去不返 留下痕跡
十、結束語:
語文是充滿“詩意”與“美”的藝術,因而,語文教學也離不開一個“美”字,語文課堂是應該飛揚著靈性,飄溢著詩意,流露著美感,給人以享受的。在新課程理念下,充滿“美感”的課堂應該是我們一種理想,一種追求。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努力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努力凸現“美”,做到:
1、營造氛圍美。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它能激發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的熱情,幫助學生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性格與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課堂中我恰時恰度地利用潺潺又略帶幽幽的音樂渲染氣氛,營造氛圍美。并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平等、民主的溝通和互動,營造出和諧美。使學生在一個和諧、寬松的環境中學習,在幽幽的音樂的伴引下走進文本,體會情感。使課堂更有實效。
2、挖掘文本美。在教學中,我努力挖掘文本美,特別是語言美,引導學生品嘗“語言美”,釀造課堂的“語文味”。
3、流露情感美。在教學的過程我以學生自主感悟為本,進而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背景穿插幫助理解。用換位思維體會、仿說聯想引發,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學生走進了文本,深切地與作者、與文本對話,聯想到自己小學時光的匆匆流逝,更深切地體會到朱自清對時光匆匆流逝的惋惜與無奈的感受。進而反復朗讀悟情,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學環節螺旋上升,使學生一步步走進文本,體會情感。朗讀自然做到真情流露,入情入境。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一、教材簡析
《匆匆》是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四單元講讀課文。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是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 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課文語言豐富,含義深刻,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寫得生動形象,是本單元閱讀訓練重點--從課文內容想開去的首篇課文。
二、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對虛度光陰感到無奈和惋惜,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懂得人生短暫,我們應該珍惜時間和生命的道理。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語段。
3、教育學生珍惜時間,勤奮學習。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誦讀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匆匆》。首先我們一起回憶一下上節課的內容,請兩名同學分別讀一讀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師:這兩段分別寫了什么?
生匯報
(二)用心感悟,融入課文
1、(學習第三段)
師:作者八千多個日子像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悄無聲息,那作者的日子到底是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匆匆溜去的呢?請同學們聽老師范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范讀)
師:作者的日子到底是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匆匆溜去的?
生:作者的日子在吃飯時,洗臉時,睡覺時匆匆溜去了。……
師:誰愿意給大家讀讀這個句子?
一生讀
師:同學們,請寫一寫你的日子是怎樣從生活中溜走的呢?
學生拿筆紙進行仿寫。
學生匯報:看電視的時候,日子在屏幕前過去;玩耍的時候,日子在快樂中過去;讀書時,日子眼前過去。……
師相機指導評價
師:通過同學們自己寫的和作者寫的,你有什么感受?
生:時間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過去了。
師:作者也意識到了時間匆匆而過,而面對已經逝去的八千多日子,“作者掩著面嘆息,但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中閃過了。”從最后這一句話中,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心情呢?
生:惋惜
生:傷心
生:無奈
師:那么我們就替作者表白他的惋惜無奈的心情,請同學們細細品讀第三自然段。
學生品讀。
師:下面,誰愿意讀一讀你喜歡的部分,可以讀全段,也可以讀你喜歡的句子。
生讀,師相機指導。
師:像這樣的精美段落,我們有感情地朗讀。大家能不能試試?
生:能。
(開始朗讀課文,然后指名朗讀,效果很好)
師:讓我們再來一起讀一讀這一段。
2、(學習第四段)
師:在生活瑣事中,日子逃去如飛,作者又在做些什么呢,想些什么呢?默讀這一段。
生:作者在徘徊。……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這段話,體會體會,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
自由讀,指名讀。
師:作者作為上個世紀20年代的青年面對逃去如飛的日子,只有無奈、惋惜和徘徊,那么作為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新一代少年兒童的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依然逃去如飛的日子呢?
生:我要珍惜時間。
師:你想怎么做?……
師:希望同學們向自己所說的這樣去做,讓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留下痕跡。齊讀最后一段。生讀。
師:從這段話中你有什么發現?生匯報
總結。
教學反思
一、提升學生內心的個性體驗
深入地讀,是把心放在文章內容里去讀,體會這篇散文的優美和深刻;是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去讀,讀得有情,有趣。有思考。富有個性地悟,是結合每個學生個人經歷,調動這些讀書個體的內心情感體驗去進行讀書感悟;開放性地談,是學生讀書,感悟之后的閱讀互動和交流。可以說,學生在讀書,感悟之后,各抒己見,是很好的互學過程,很多學生的個人感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升華。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所說學生在閱讀中揣摩,在閱讀中體會,領悟,在交流和討論中說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的閱讀教學方面要求,這節課上有體現。
二、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學習范文的語言,光“入乎其內”還不夠,還要“化乎其中”,也就是要“化為自己的私有物”。要“化乎其中”,則須指導學生反復地揣摩、領悟、消化已讀過的文章。僅這樣還不夠,還要讓學生進一步學會,即要熟練地運用已經學過的字詞句篇知識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服務。而要學會“遷移”,訓練則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語文方面的許多技能都要經過不斷練習,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寫寫練練”,是“遷移”的好方法。在本節課中我通過仿寫,激發學生強烈的表達欲望,通過寫的方式再現他們思維的結果,實現從讀到悟,從悟到寫的飛躍。在寫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時光的匆匆;在寫的過程中,練習使用“排比”這一語言表達方式,效果很好。
《匆匆》這篇散文采取了多種修辭手段,用得精當。學生應認識這些方法在表達上的好處,主動積累好詞、好句、好段,并學習運用所學知識。我在教學時鼓勵學生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當堂朗讀部分精美句、段。這些練習設計,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學習、積累、感悟,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教育就是鼓勵,教育就是肯定,教育就是叫人成功!要經常采用富有個性的鼓勵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言要詼諧幽默、充滿情感、發自內心。要用親切的笑容,和藹的目光,溫暖的撫摸,熱情的期待,形成有聲和無聲鼓勵語言。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身心愉悅、思維活躍、暢所欲言、積極參與。使語文課堂充滿勃勃生氣!
總之,走進新課程,樹立新理念,深入課改實踐是我們的任務。我們應從每一次教學設計,每一節課堂教學做起,真正提高課堂效率。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3
一、教材簡析:
《匆匆》是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四單元講讀課文。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是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匆匆》是現代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課文語言豐富,含義深刻,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寫得生動形象,是本單元閱讀訓練重點--從課文內容想開去的首篇課文。
二、教學理念:
根據課標精神,本課的學習活動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重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力求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課文,在朗讀中感悟真情,在積累中提高素養。
設計特色 感悟品析積累運用
三、教學準備:
VCD、
四、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四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品讀來賞析語言文字的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流程:
(一)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談話激情,導入課文
2、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讓學生自己讀,讀單元提示,明確本文在單元中的位置,再通讀課文,了解課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這篇文章作者要告訴我們什么”,要求學生認真、全面地讀課文,讓學生先進行充分的讀書活動,讀后開始發言。
(“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引導學生進行初讀感悟,并進行教學信息的反饋,以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讀書情況,既達到了整體感知的目的,又有的放矢地激發了學生深層次賞讀課文的興趣。)
(二)品讀、賞析、讀中悟情
1、教師:《匆匆》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形象生動地描述下來,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文章中有很多語句值得我們品析和深思。
2、請同學們認真研讀課文,找出含義深刻的或自己喜歡的句子,向同學說說你的理解和感受。
3、學生讀課文,進行圈、點、勾、畫并準備發言。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話題,話題輻射全文,通過以說代講、以讀促講來學習課文,既突破重點和難點,又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但這一話題有一定難度,教師應加以引導點撥。)
教師從以下幾方面引導:
(1)品讀疊詞和短句的妙用。如疊詞的應用,“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赤裸裸”、“輕輕悄悄”、“伶伶俐俐”,這些詞用得巧妙,細致入微地刻畫時間的蹤跡,表達作者的無奈之情。“去的盡管去了,來著盡管來著;去來的時間又是怎樣的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這些句子都是短句,簡樸、輕靈,讀起來令人感到格外的輕巧、婉轉,越讀越愛讀。
(2)品讀各種修辭手法寄寓的含義。排比:“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寫出了時間的流逝;擬人:“時間能‘跨’能‘飛’”,讀起來倍感親切。說過去的日子“如輕煙”、“如薄霧”、“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這是用了比喻的手法,借此寫出時光匆匆,表達作者無奈惋惜以及要珍惜時間的心態。
(3)品讀文中精彩句段。“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這個排比句具體寫出了日子是怎樣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模仿排比句式,說出你的日子在生活中是怎樣流逝的,以此來進行聽、讀、說、寫的訓練。“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引導學生注意這個前后照應的設問句,體會它的好處,引導學生去思考:作者回答這個問題了嗎?從哪里看出來的?
(4)引導學生重視文章的表達方法與內容的關系。文章第一段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理解時僅僅讓學生知道運用對比手法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到對比手法的運用恰當地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飛逝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留戀之情。燕子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有再青的時候,桃花有再開的時候,惟有時光不再,去了,就一去無回。作者通過鮮明的對比把這種情感表達得自然、貼切、耐人尋味,喚起了讀者的共鳴,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5)注重引導學生在品析過程中誦讀文章,力求達到“讀讀品品,品品讀讀”的教學氛圍。
(“以讀促講,以說代講”,促進了學生感悟,培養了語感。既避免了“滿堂問”的現象,又使教學產生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2、3)
(三)誦讀、積累優美句子
1、這篇文章精妙的詞語、精美的句子比比皆是,值得我們學習。
2、請同學們根據剛才的品析以及自己的認識,找出文中你認為寫的好的語句,把自己的感情融于朗讀之中,然后記憶,看誰記得多記得快。
3、交流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2)背一背你喜歡的句子。
4、配樂輕聲齊讀
教師隨著文章的情感掌握音樂的音量大小。
(這一板塊的設計,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積累語句,通過“找出文章中你認為寫得好的語句”的學習活動,提供學生選擇的機會,以發揮個性,較好地達成教學目的1、3。)
(四)延讀,從課文內容想開去
這一環節可安排在課堂內外兩部分。
課內:學生學完課文后,可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對時間的體驗來談談感受,可以從一首詩談起,或從名人名言談起,或從一件事談起,各抒己見。
課外:(1)引導學生走近朱自清,去讀朱自清的散文,如:《荷塘月色》、《春》、《背影》等,讓學生感受作家語言文字的優美,提高寫作能力。
(2)閱讀有關時間寶貴的詩詞、文章、名人名言。
(3)召開讀書報告會。
(教材是學生學習語言的資源,但在信息社會中,教材顯然已經不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資源,教師必須積極拓展新的領域,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想開去,從教材向外延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4
一、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我的幾張老照片,大家有興趣看看嗎?
2、教師隨課件介紹:
這是我兒時的照片,天真無邪的笑容中透著幾分頑皮。
這是我青年時的照片,青春正如花般綻放著。
慢慢地我步入了中年,這是我與學生在畢業典禮后的合影。看著學生長大了,我開心地笑了,不過此時已有幾絲魚尾紋悄悄地爬上了我的眼角。
3、照片拍到現在就沒有了,大家想,再過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后,老師的樣子會發生什么變化呢?
4、那時當我再回首來看這些老照片時,我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5、是啊!當皺紋悄悄爬上我的額頭、眼角,當時間用無情的刻刀在我臉上寫下歲月的滄桑時,我多想抓住時間的腳步,留住我的青春歲月、花樣年華啊!于是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便引起了我的共鳴,我特別喜歡這篇文章,今天便跟大家一起去品味其中的滋味。
6、板書課題。誰按自己的理解讀一讀。(指名讀題)
二、整體感知
1、讓我們一起走進《匆匆》這篇膾炙人口的美文,在他輕靈、細膩、詩意化的語言中去觸摸時間這個精靈。
2、課件出示讀書建議:
選擇自己習慣的方式讀課文,思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的匆匆的?劃出有關句子反復讀一讀,再就你的體會與同桌交流。
(生自讀交流,師巡視輔導)
3、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的匆匆的呢?
三、精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1、隨著學生的交流。課件相機出示第三自然段。
2、時間這個精靈它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作者是如何具體地描述出它的匆匆腳步的呢?請大家把心沉進去,再讀一讀,想一想,感受一下日子匆匆流逝的足跡。
(生自讀、品味)
3、(指名交流)時間的腳步你們感到到了嗎?誰能來說說。
4、是啊,作者通過寫自己的日常生活來將無聲無形的時間具體化了,讓我們感受到了時間它就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在一個又一個極普通的日子里匆匆流逝了,讓我們真切地觸摸到了時間這個精靈的腳步。
寫得多好啊!這么美的語言讓我們再次去讀中品味一下吧。請大家再練習有感情地讀一讀,碰到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時就多讀讀。
(生自練讀,師巡視輔導)
5、樂于交流,善于交流,讓我們在交流中學會交流。大家喜歡哪些句子就來給大家讀一讀,好嗎?大家別忘了聽完后用自己的方式夸夸他。(指名讀后評讀)
6、讀得這么美的句子,老師也忍不住想來讀一讀,愿意聽嗎?如果你覺得我哪個地方讀的好,別忘了也夸夸我,可以嗎?(師范讀)
這么多的同學在夸我呢!說說為什么夸我!
這么有感情的朗讀,那么你聽出了什么感情?聽了心理有著怎樣的想法?
7、同學們還想讀嗎?那么再有滋有味地讀一讀吧。(生再練讀)
讀得這么投入,讓我們再一起來試試,老師起頭,讀到你特別喜愛的句子時就站起來讀,好嗎?準備好了嗎?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師生齊讀,課件配音樂畫面)
四、審視自己,反思過去
1、作者的時間步履匆匆,那么你的時間又是怎樣過去的呢?
能像作者這樣具體地揀拾起時間的足跡嗎?
2、點生仿照著說句子。
3、評:你夸他什么?
五、精讀第4自然段,提升認識,升華感情。
1、是啊!閑聊時,日子從我們的嘴邊溜去;跳橡皮筋時,日子從皮筋底下鉆過去;打電子游戲時,它遍輕靈地從我們的鼠標上夸過。從我們手邊飛逝了某一日,你覺察它去的匆匆了,惋惜時,日子便又隨著我們的嘆息聲輕輕飄去了。
時間就這樣白白流逝,我們甘心嗎?那作者甘心嗎?請大家從文中找出有關句子作依據。
(生自默讀,找出有關句子,談理解)
2、是啊,作者為時光匆匆逝去感到了痛苦,并發出了不甘心虛度此生的吶喊,這一個緊跟著一個的問題中實際上蘊涵著答案,你能試著按你的理解解答嗎?(師讀課文生試答)
3、把同學們的理解加進去,讓我們采用問答的方式來對讀,好嗎?咱們一起讀“過去的日子……”這一句,然后你們問,我來答,迅速看一看,弄清哪些句子該你讀,準備好了嗎?
生問讀,師答
延伸朗讀:同學們,你們愿意白白走著一遭嗎?
我們能讓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在閑聊中、嬉鬧中消磨、打發掉嗎?
4、多么動聽的聲音,多么響亮的回答啊!這里老師想送給大家一句名言,它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的。(課件出示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師讀名言)
六、品讀
學到這里,大家對時間一定有了許多新的感悟,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悟再次走進文本,選擇你喜歡的部分用自己的方式盡情去讀吧。
1、生自由讀文。
2、點生讀,如果喜歡哪些句子,就大膽地來展示吧!
七、作業超市
同學們,讓我們帶著這些對時間的感悟走向課外更廣闊的語文天地——生活舞臺吧!
(課件出示)
1、錄制課文朗讀錄音帶,與你喜歡的人一起欣賞。
2、收集有關朱自清的個人資料及文章讀一讀,再聯系課文思考:作者真的沒有留下什么嗎?為什么作者感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什么也沒剩下”呢?
美文推薦:《綠》《荷塘月色》《背影》《給亡婦》
3、搜集閱讀有關時間方面的詩詞、格言、警句及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準備開展交流。
4、以“日子”為主題,自創一首詩或寫一篇文章,記錄下你或你身邊人的日子,再談談你對此的看法和感受。
結束語:
同學們,往者既可鑒,來者猶可追,過去如果由于某鐘原因浪費了不少時間的同學,那么就從現在起開始抓緊每一天吧,因為抓住了今天,你將贏得明天!
這是最近的一次聽課筆記。一篇如詩的文章,一堂如詩的課。教師把學生帶進了朱自清輕靈的世界中,和他一起去感受時間。課完了,學生在走廊上還在回味:抬手間,日子從我的袖口滑過……可以說這節課學生在讀中有了很深的感悟。
可回過頭再看看,課堂中老師是不是把學生抱的太死,所有的學生幾乎所有的感悟都是雷同的,缺少了比較突出的個性化的思考和體驗。
懇請各位老師給予指點,謝謝!
你喜歡讀書嗎?都讀過哪些書?讀了這本書你有什么收獲?
一、激發學習興趣
1、剛才同學們談了自己喜歡讀的書,我也非常喜歡讀書,尤其是散文。我想為大家朗誦一段?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聽。[教師配樂讀《荷塘月色》中一段文字]
2、聽了這段話,你有什么感受?能不能告訴大家?(自由說),你知道這么優美的文字是哪位作家的手筆嗎?(朱自清)[出示畫像]課前,同學們搜集了大量的有關朱自清的資料,對他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
3、朱自清的散文樸素,語言精練,文筆清麗,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他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板書:匆匆]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4、當你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時,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自由說)同學們的想象很豐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匆匆的呢?我們就先來欣賞一下這篇散文吧。誰愿意來讀讀課文?你想讀哪段?告訴大家。讓我們來共同欣賞。(這幾位同學讀的非常流利,有的同學讀出了感情。)
二、學習課文
聽了一遍課文,相信大家對文章有了自己的初步感受,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你感受深或者特別喜歡的句子畫下來,開始吧。現在,誰愿意讀讀你畫的句子?談談你的感受或者喜歡的理由?
(一)第一自然段
1、學生讀本段,談感受(語言美)
2、這位同學喜歡第一段中的句子,誰也畫了這段中的句子,愿意讀給大家聽聽嗎?你能通過朗讀感染大家,讓大家都喜歡嗎?
3、誰還愿意讀讀?我看到還有很多同學想讀?愿意讀的站起來一起讀好嗎?
4、從這一段眾,你感受到了什么?時間——一去不復返。[板書:時間一去不復返]
5、哪位同學還愿意來讀讀你畫的感受深或喜歡的句子?
(二)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學生談感受。
2、誰還想讀讀你畫的句子?
3、你再來讀讀最后一句話,看看你能體會出什么?
4、帶著這種感受,再讀讀這個自然段。
5、誰來讀讀這句話?時間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到大海里,那么時間還像什么呢?
6、是啊,時間就這樣匆匆的,悄無聲息的溜走了,在生活中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同學們請回憶一下,同位之間交流交流。
7、當老師讀到這句話時,不禁想到了自己所度過的二十年時光,第一次戴上紅領巾,第一次和老師春游,第一次踏上講臺為同學們講課……這難忘的一幕幕情景,仿佛發生在昨天一樣。那么,同學們,你們想到了些什么呢?
8、過同學們的交流,我們深深的體會到了時間匆匆,稍縱即逝。
你還畫了哪些句子?愿意讀給大家聽聽嗎?
(三)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學生談感受。
2、結合你畫的句子,能讀出你的感受嗎?
3、我們再來看看這段話。[出示:“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誰愿意讀讀?]你一定注意到了,老師將原文中的句號改為了省略號,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能像作者這樣說說嗎?)
4、你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與同位交流一下,然后把你想到的選擇兩三句寫在卡片上。[卡片為書簽形式]
5、誰愿意讀讀你的作品?同學們寫的非常精彩,這張卡片老師就當作禮物送給大家,那么,你想把它放在哪呢?
從同學們的發言中,我們感受到時間的寶貴,應該珍惜。[板書:珍惜]
除此之外,你還畫了哪些感受深或喜歡的句子?
(四)第四自然段
1、讀第四自然段,體會出了什么?
2、誰還愿讀讀?你有沒有更深的體會?(你從哪句話感受到的?讀出來好嗎?)作者為什么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呢?你知道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寫這篇文章的嗎?(你真善于學習)老師也查到了有關資料,并進行了組合,大家來讀讀吧。
3、請你再讀讀最后幾句話,體會到了什么?你知道這篇文章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寫的嗎?
4、相信大家讀了這段文字后,會對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了更深的體會。
5、下面,請大家帶著你的這種體會,放開聲音讀讀這個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1、時間匆匆,一去不復返,作者認為不能虛度此生,應該有所作為,他是在告誡自己,更是在喚醒人們。讓我們帶著這種體會,一起來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通過朱自清的這篇散文,我們深深感受到了時間匆匆,一去不復返,關于時間的話題,多少年來,許多中外文人墨客寫下了不少的著名的詩文、警句,那么,你都知道哪些呢?同學們,把握生命中得分分秒秒吧,這樣,當我們回憶往事的時候,就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
四、課外拓展
課下請同學們繼續搜集有關的材料,辦一期手抄報,一周后展評。那么,這篇文章在寫作上有哪些特色呢?下節課我們共同探討。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時間。
學習重點: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時間。
學習難點:
領悟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卻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
學習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正確地朗讀課文。
3、了解朱自清生平和創作特色。
4、嘗試著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畫出自己喜歡或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提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激趣:同學們,我們剛剛學過了《長歌行》,誰愿意來朗誦一下?學了這首詩,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2、對比導入:是啊,時間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呀!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樣表達他這樣的感嘆的,愿意嗎?
3、了解作者:請你說說,朱自清先生是怎樣一個人?(播放課件2)
4、揭題審題:揭題——匆匆。“匆匆”是什么意思?那么,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讀自悟:
1、自讀課文,完成自讀要求(播放課件3):
①把課文讀正確。
②學會六個生字。
③思考問題: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④畫出自己喜歡的或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提出問題。
2、小組交流一下③、④的思考。
三、協作評價:
1、指名朗讀課文,讀不通、讀不順的重點練習,學生互助。
2、齊讀詞語(播放課件4):飯碗、伶伶俐俐、俳徊、赤裸裸、確乎、涔涔、潸潸、遮挽、罷了、蒸融、何曾。
3、書寫詞語(同上),互查互批。
4、討論問題: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5、交流感受:“我喜歡——,因為——。”“我的問題是——。”(能解決的當堂解決,不能解決的留待下一課時讀書研究。)
四、指引探究:
課后練習:
①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你說一說,嘗試著用朗讀表達你的理解。
②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搜集有關時間“匆匆”和珍惜時間的詞語、句子和詩文。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品讀二、三自然段,了解作者是怎樣描述日子去來的匆匆的,并聯系實際生活仿寫,展開聯想印證。
3、精讀第四自然段,感悟作者面對時間流逝的復雜心情,懂得珍惜時間。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檢復:上一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你還能用什么詞句表達這個匆匆的意思?
2、導入:朱自清先生是怎樣描述日子來去的匆匆的呢?這一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
二、整體感知:
請大家邊聽邊思考,抓住重點句子、詞語劃劃、點點。(播放課件5)
三、品讀二、三自然段:
1、學生交流。你對哪幾句描述最有感觸,你想到了什么?你想怎么讀?
2、品讀“八千多日子……也沒有影子。”(播放課件6):
說:“我覺得——”
讀:(讀出日子溜去的悄無聲息,舒緩低平)
算:我也度過了多少日子。
想:我用這段時間留下了什么,做了什么。
讀:(齊讀,有感情地讀,喜歡的試著背誦。)
3、品讀“早上我起來的時候……但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播放課件7):
說:“我覺得——”
讀。(讀出日子的匆匆和永不停息,緊促低平)
寫:聯系自己的生活,再寫幾句日子是怎么匆匆而過的。
讀。(聽范讀想象,有感情地讀,喜歡的試著背誦)(播放課件8)
四、精讀第四自然段:
1、過渡: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陰無處尋!面對逃去如飛的日子,作者產生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2、讀“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一句。
說:體會到了什么?
讀。(讀出作者的思考、無奈和彷徨,平緩凝重)
3、讀“……但不能平的……”一句。
說:體會到了什么?
讀。(讀出作者的追尋、信心,沉穩堅定)
4、教師闡述作者思想感情。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
5、擴展,讀梁實秋《時間就是生命》,加深領悟。(播放課件8)
6、由此,你懂得了什么,能不能用格言、警句、詩文來表達自己的感想?
五、欣賞閱讀:
1、介紹:《匆匆》一文充分反映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風格,他總是對于社會人生和自然景色,善于進行精確、慎密的觀察,然后細膩和深入地描寫。以后,我們還會接觸到他的《背影》、《荷塘月色》等。
2、欣賞:老師把他的《春》給大家欣賞。
六、作業:
1、出示借班上課的饋贈禮物——《“時間”集錦》。
2、提出要求:借每生閱讀一天,可摘錄自己喜歡的,亦可批注,由課代表回收保存。等老師下次回訪時,告訴老師,過去的日子你是怎么珍惜的。
附:板書設計
洗手時……
吃飯時…
默默時…… 只有徘徊
匆匆(無奈、追尋)
遮挽時…… 只有匆匆
躺在床上時……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語言的優美和作者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2、抓重點語段,理解“匆匆”的含義,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感受文章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積累語言。
2、感受時間的“匆匆”,懂得珍惜時間。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的,感悟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懂得時間的匆匆流逝,從而珍惜時間。
教學準備
幻燈片、音樂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回顧課文,自然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呢?我們還能用什么詞語表達“匆匆”呢?
在文中朱自清先生是怎樣描述日子來去的匆匆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繼續探究。(板書課題)
二、欣賞美文,談感受。
播放經典誦讀篇章《匆匆》。
提出要求:用心聆聽,可以跟著錄音默讀,想一想:你聽到作者的心聲了嗎?他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三、品讀詞句,讀中悟情。
過渡:《匆匆》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形象生動地描述下來,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文章中有很多語句值得我們品析和深思。
1.自主學習: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時間匆匆,一去不復返”呢?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勾畫出你認為寫的優美的語句,多讀一讀,并簡單寫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合作交流:同桌交流讀后感受
3.全班交流:交流讀書感受,賞析精彩句段,感受語言美。
教師引導學生有序地進行交流,相機出示重點語段如:
句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句2:“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句3:“于是—洗手的時候,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句4:“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
方法提示:
(1)展示讀,并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同伴評議、補充;
(2)師相機點撥、范讀,并引導學生從內容及寫作方法兩方面進行交流;
(3)生感情朗讀;
(4)多種形式讀,達到熟讀成誦。
模仿課文進說、行寫訓練:
交流“句3”時相機引導學生結合課后習題進行說寫訓練。
四、配樂誦讀,積累佳句。
配樂朗讀課文,體會文中的意境和精彩的語言。
五、拓展延伸,懂得惜時。
1、閱讀《留住今天的太陽》,懂得要珍惜時間,好好利用時間,把握時間,不虛度光陰。
2、經典誦讀《長歌行》。體會名言警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深刻含義。
六、作業。
1、背誦《匆匆》中你喜歡的段落。
2、了解名人惜時的故事,看看身邊人是怎樣利用時間的,自己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時間表,好好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等,做一個能與時間賽跑的人。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6
這是不久前我上的一節公開課,實錄如下:
師:著名文學家高爾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名言,他說有一樣東西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大家猜猜,高爾基說的是什么?
生:(齊)時間。
師:對。古往今來,許許多多文人墨客圍繞時間這一個主題,寫下了大量的詩詞歌賦,留下了大量的名言警句,表達了他們對時間的認識和感悟。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其中的一篇,我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板書課題)請齊讀課題。
生:(齊讀)匆匆。
師:請大家打開課本,認真聽老師朗讀課文。一邊聽,一邊想,這篇散文給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
(鋼琴曲《眼淚》緩緩響起,師配樂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師:誰來談談,這篇散文給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
生:我們要珍惜時間,時間很寶貴。
師:你的感受很深刻。
生:時間一去不復返。
師板書:
一去不返。
生:時間過得很快。
師:從第四自然段中找一個詞,說明時間過得很快。
生:逃去如飛。
師板書:
逃去如飛。
師:同學們的耳朵真靈,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現在,請大家趕緊讀一讀課文,在文中找一找,你是從哪兒感受到時間逃去如飛的,一去不返的。
(學生自由讀書,批注,思考。)
師:誰來說說,你是從哪兒感受到時間逃去如飛、來去匆匆的?
生:第三自然段。
(指名讀。)
師:你是從哪些具體的詞語中感受到日子過得很快的?
生:跨、飛、溜、閃,伶伶俐俐地。
生:(齊讀詞語)
師:讀這些詞語,讓你感覺時間就像什么?
生:像流水。
師:孔子也這樣比喻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生:像風。
師:你的想象很獨特。
生:像影子。
師:你的想象很有詩意。
生:像天邊的飛鳥。
師:有意思!我的感覺啊,你看他會跨會飛,伶伶俐俐地,真像個可愛的小精靈。誰來讀讀這段話?
生:(讀)
師:先打斷你一下。你感受作者的時間流逝沒有?
生:感受到了。
師:那么請你順著作者的思路,模仿著說兩句。
生:(為難)
師:誰幫幫她?
生:踢球的時候,日子從腳下飛去了。
師:說得好。誰再來?
生:打呵欠的時候,日子從嘴邊溜走了。
生:看電視的時候 ,日子從熒屏前閃過了。
師:散步的時候──
生:(接)日子從腳邊溜去了。
師:上課的時候──
生:日子從課堂上過去了。
師:作者是從哪些事情中感受到時間流逝的?
生:洗手、吃飯、默默、睡覺,嘆息。
生:想遮挽時間的時候。
生:發呆的時候。
師:發呆?
生:默默時,作者在發呆。
生:我認為他的理解不對。默默時有可能是作者在沉思。
師:有道理。大家看,作者就是通過對生活中這些瑣事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時間是那樣來去匆匆。所以作者多么想──(作挽留狀)
生:留住時間。
師:時間留得住嗎?
生:留不住。
師:所以作者又發出了怎樣的感慨?
生: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師:對啊!作者多么渴望我們的日子能夠一去再回!但是可能嗎?
生:不可能!
師:你能不能舉例證明時間一去不返?
生:昨天過了星期天,下周再過星期天,已經不是這個星期天了。
生:這節課上完了不可能再同樣上這一節課了!
師:很好的兩個例子。現在這一秒過去了,還能回來嗎?
生:不能。
師:現在這一分鐘過去了,還能回來嗎?
生:不能。
師:現在一個小時過去了,還能回來嗎?
生:不能。
師:我們的童年過去了,還能回來嗎?
生:不能。
師:我們的青年過去了,還能回來嗎?
生:不能。
師:我們的一生過去了,還能回來嗎?
生:不能。
師:我們的生命跟這時光一樣,也是一去不返啊!
板書:
時光,人生。
師:作者知道時光一去不返這個常識嗎?
生:知道。
師:那他為什么還要反復追問這個問題呢?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生:他多么希望時間能去而再返啊!
師:作者心情怎樣?
生:對逝去的時光感到無比留戀,惋惜!
師:(出示課件)請看這個句子,你發現了什么?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
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
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生:這是一個排比句。
師:很好。大家再從內容上看,你發現了什么?
生:發現有三對反義詞。
師:很正確。你還發現了什么?
生:這三樣事物都能再來。
師:是的。這三件事物都能失而復得。那么作者寫時間一去不返與燕子、楊柳、桃花有什么關系呢?
生:燕子冬天去南方,春天飛回來……(學生一下子*到了很遠,其他學生哄笑)
師:請你簡單說一說,這三者和時間一去不返有什么關系?
生:對比!
師:很好!多么準確!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三者能失而復得而我們的時間卻不能!所以當者看到燕子去了再來的時候,他心里一定在想:
生:要是我們的時間能和燕子一樣一去再返該多好啊!
師:當作者看到楊柳枯了再青的時候,他心里一定再想:……
生:要是我們的時間能和楊柳一樣一去再返該多好啊!
師:當作者看到謝了的桃花再開的時候,他心里一定再想……
生:要是我們的時間能和桃花一樣一去再返該多好啊!
師:請再看大屏幕,我把第一自然段這樣排列,你發現了什么?
生:像一首小詩!
師:對!誰能像朗誦一首小詩一樣讀讀這一段?
生:(讀)(給配樂)
師:怎么樣?
生:(鼓掌)
師:一般而言,只有老人才會對過去的時間發生感慨。作者寫作《匆匆》時多大年齡?
生:20幾歲。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算出來的。
師:怎么算?
生:我今年13歲,過去了四千多日,所以我算作者寫作《匆匆》時20多歲。
師:依據?
生: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了。
師:你真的很會預習!作者1898年出生,1922年寫作此文。當時作者24歲不到,就已經時間發出了如此感慨。請大家看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生:比喻。
師: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我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作“針尖上一滴水”,把“時間的流”比作“大海”。
師:通過這個比喻,你體會到什么?
生:作者的日子和時間的流比較起來,微不足道!
生: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師:這個成語用得好!按常理來看,人的一生有多少個“八千多日”?
生:三個。
生:四個。
師:四個。就是90多歲,比較少見了!但是,一個“八千多日子”也只是“針尖上的一滴”,四個“八千多日子”也只有──
生:四滴水。
師:而且是針尖上的四滴水。怎么樣?
生:太少了。
師:同學們,你的一生有幾滴水?
生:四滴。(全班笑)
師:祝你長壽!(轉向另一生)你呢?
生:三滴。
師:你用了多少滴?
生:半滴。
師:已經用了六分之一了!你感覺到什么了?
生:生命太短暫了!
師:說得太棒了!你和作者一樣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暫易逝。(板書:短暫易逝)
想到這里,作者心情怎樣?
生:著急。
生:痛苦。
師:是啊,所以作者說他不禁──
生: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師:請齊讀這句話。
生:(齊讀)
師:其實,讓作者頭涔涔而淚潸潸的還不僅僅因為這。從文中再找找什么更讓作者頭涔涔而淚潸潸?
生:(讀)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痕跡呢?
師:“痕跡”指什么?
生:指所取得的成就!
師:“游絲樣的痕跡”呢?
生:指很小很小的成就!
師:這三個問句是什么意思?
生:作者說他什么成績也沒取得也沒留下。
師:作者想到生命是如此短暫,而自己在二十多年的時光卻什么成就都未取得。此時此刻,心情怎樣?
生:自責。
生:慚愧。
生:恨自己虛度了年華。
師:體會得真好。再讀這句話。
生:(讀)在八千多的日子……痕跡呢?
師:(加)我不禁──
生: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師:同學們,作者甘心這樣碌碌無為地過這短暫的一生嗎?
生:不愿意!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第四段里寫“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這一遭啊?”
師:“赤裸裸來到這世界”是什么意思?
生:什么也沒帶地來到這個世界。
師:“赤裸裸地回去”呢?
生:什么也不帶走。
生:不對。是回去時什么也沒留下!
師:誰把這句話改為我們的現代白話文來表達?
生:我赤裸裸地來到這世界,但不能轉眼間赤裸裸地回去。
師:請仍用反問句!
生: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難道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嗎?
師:對。(填空練習)我可以赤裸裸地來到這世界,但──
生:──但不可以赤裸裸地回去。
師:在“不”前加一個字,一個詞!
生:“是”。
師:(搖頭)
生:決!
師:請你讀這句話!
生:我可以赤裸裸地來到這世界,但決不可以赤裸裸地回去!
師:非常好!全班齊讀這兩句!
生:(讀)我赤裸裸……這一遭啊!
師:朱自清先生有了這樣的決心和志向,你猜他在今后的生活中會怎樣做?(無情的鈴聲響起了!)這個問題我們下節課接著討論。
《匆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7
【教材分析】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為具體的物象,引發出傷時、惜時的深長感喟。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的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這篇文章很注意修辭,文中用長短一致,節奏整齊,對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顯示季節更替的詩意化景物;又用一組長短不一,節奏跳躍,口語色彩很濃的設問句,感嘆日子的飛逝無痕。整句與散句的結合,不但具有一種音樂的美感,而且顯得既典雅又樸實。
根據課文的類型特點及學生特點,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2、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比喻的方法,積累語言。
3、熟練的、入情入境的朗讀課文。
4、學習本課生字詞。
【教法和學法】
“教師為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主要采用:自主讀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師生、生生互動,創設實踐語言的場景,通過配樂朗讀,達到情感上的共鳴,通過練筆嘗試,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習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就是讀,讓學生人人參與到讀書中,讓學生在讀中理解,領悟,去品味積累,進行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活動。
【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的,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以人為本,以學定教”,讓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在合作中交流。“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規律”,同時穿插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引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領悟、運用,重視學生的讀、說、寫,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力,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教師成為引導者。
【教學程序】
一、開門見山釋題質疑
以孩子的一組成長照片來揭題,板題后,首先由學生簡要介紹朱自清,了解作者的大致情況,然后向學生發問:“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了解學生學情,巧妙的交代本課的學習目標。
二、初讀讀通
在這一環節中,首先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討論,做到讀中知大意,理脈絡,讀通文章。
三、細讀讀懂
好文章要三讀,即“初讀讀通──細讀讀懂──品讀讀美”。放手讓學生去自主讀書,在“放”中讓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神奇瑰麗,得到美的感受,情的熏陶。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美讀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因此,這一環節,圍繞“讀”展開,結合情景創設,學法選擇,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讀為本,指導學生讀后悟情。
1、自由選擇學文方式細讀讀懂:
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或邊讀邊思考,或不動筆墨不讀書,或感情朗讀,或默讀等方式細細研讀文章,悟出道理 。
2、合作交流生生對話:
在學生細細讀書的基礎上,“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生心中有話要說,營造一方實踐的機會,讓學生一吐為快,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學會溝通,學會合作,學會學習。
3、自主匯報思維碰撞指導朗讀:
在教師的啟發引導和鼓勵評價中學生去體會作者在時光面前的困惑、難過,無奈與最后在時光不復返中的覺醒。并注意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為美讀打好基礎。
四、品讀讀美
1、自由組合感情朗讀:
讀中悟情后還應再讀,在讀中走個來回。“讀中悟,悟后讀”,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從而內化為學生的語言。
2、配樂朗讀:
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或獨誦,或領讀,或齊讀,或表演等,把作者的感情與自己相融合,實現學生與作者之間的對話交流。注重學生評價與教師的鼓勵性評價。
五、升華體會
營造課堂上的空白,讓學生靜靜的聆聽時間的飛逝,結合自己的所思、所悟,談出自己的感想,拉近時空的距離,激起學生強烈的內心體驗,要珍惜時間 。
六、拓寬延伸練筆嘗試
從古至今,人們都在感嘆時間的流逝,積淀了不少的名言、警句、詩詞,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把自己搜集到的關于時間的文章、格言、警句、詩詞讀給大家聽,講給大家聽,說出自己的感受。
通過交流討論,學生對時間的流逝也一定有了自己的感覺,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可以是名言、詩歌、散文等),寫出自己最想說的話,厚集薄發,實現學語文向用語文的過渡。
七、作業
1、教師推薦《朱自清散文選》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學生認真去讀。
2、繼續搜集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寫出自己的體會,組織一次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