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弈》練習(通用17篇)
《學弈》練習 篇1
【字詞薈萃】
按要求寫四字詞語。
(1)意思與“專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詞語:
( ) ( ) ( )
(2)仿照“滄滄涼涼”寫疊詞:
( ) ( ) ( )
【句段集錦】
解釋帶點字的意思,并翻譯句子。
(1)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是其智弗若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孰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文鏈接】
1、閱讀《學弈》后,回答下面的問題。
(1)寫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 )
②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 )
(2)課文記敘了兩個人跟弈秋學下圍棋,一個________________,一個______________,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兩小兒辯日》后,回答下面的問題。
(1)找出文中的3對反義詞,寫下來。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抄寫文中的一個比喻句,并寫出這個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話:
學習了《兩小兒辯日》這篇課文,你喜歡文中的哪一個人物?為什么?
《學弈》練習 篇2
一、 基礎知識
⒈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弈( ) 誨( ) 鴻( )鵠( )
弗( ) 援( ) 繳 ( ) 矣( )
⒉解釋下列加點字
⑴ 其一人專心致志。( )
⑵ 思援弓繳而射之。( )( )
⑶ 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 )( )
⑷ 為是其智弗若與?( )( )( )
⑸ 曰:非然也。( )( )
⒊下列語句停頓錯誤的是( )
a通國之/善奕者也
b一人/雖/聽之
c思援/弓繳/而射之
d雖/與之/俱學
⒋翻譯句子
⑴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⑵為是其智若與?曰:非然也。
⑶一心以為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⒌《學弈》這篇短文的作者是 ,這篇文章通過的故事,說明了的道理。
二、 閱讀
孟母戒子
孟子少時,誦,其母方織。孟子輟然中止,乃復進。其母知其也,呼而問之,:“何為中止?”對曰:“有所矢,復得。”其母引刀裂織,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復矣。
譯文:孟子小時侯,倍數的時候。她的母親正在織布,孟子背書有時會中斷下來,過一會就又會背誦下去,她的母親知道他是遺忘了,就叫他過來說,:“背書怎么會停下來呢?”孟子回答說:“有的地方忘記了,過一會又記起來了。”他的母親沒有說什么,便拿起剪刀八織成的布剪斷了,用這來告戒孟子。從此以后,孟子背書,不再遺忘了。
① 誦:背誦。
② 方:正
③ 乃復進:然后再背誦下去。
④ :遺忘
⑤ 失:忘記
⒈孟子母親用自己割布的行動想告訴孟子一個什么道理?
⒉孟母的教育方法好不好?你父母是怎樣教育你的?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和同學聽。
三、 知識積累:
請同學們借助于工具書,查閱下列加點成語的意思,然后按要求答題。
⒈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當時暴雨如注,滿路泥濘,汽車已無法行走,搶險隊員們只好安步當車,跋涉一個多小時趕到了大壩。
b.她從小就養成了自認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即使在醫院里要別人照顧,也依然頤指氣使,盛氣凌人。
c.會議期間,農科院等單位在會場外擺出了鮮花盆景銷售攤。休息時,攤前車水馬龍,產品供不應求。
d.您剛剛喬遷新居,房間寬敞明亮,只是擺設略嫌單調,建議您掛幅油畫,一定會使居室蓬蓽生輝。
⒉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
a.本來還不錯的一篇文章,讓你們這樣改來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b.為了這個新產品的問世,他可是不遺余力,辛勤的汗水終于換來了成功的喜悅。
c.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古瓷的細潤秀美、古玉的豐腴有澤和古錢的斑駁陸離吧。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個人跑到花園里,指手畫腳地練動作,抑揚頓挫地背臺詞。
《學弈》練習答案
一、⒈略⒉⑴其中⑵拿;箭上的繩⑶一起;不;如⑷是;嗎⑸說;這樣
⒊c⒋⑴這個人雖然和那個專心致志的人一起學習,成績卻不如那個人。⑵是他的智力不如那個人嗎?回答說:不是這樣的⑶心里總想著天上有大雁飛過,怎樣拿弓箭去射它。⒌孟子及其弟子;奕秋教兩個人下棋;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的三心二意
二、閱讀
⒈學習應持之以恒,專心致志,不可半途而廢。
⒉言之有理即可
三、 知識積累。⒈b⒉d
《學弈》練習 篇3
教學目標:
1.自學課文生字詞.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朗讀,背誦課文.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難點:
讓學生參考注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師:在講課文之前,先請大家看一篇笑話《跌》.
2.師:我先給大家讀一遍:《跌》 一人偶仆地,方起復跌,乃曰:"早知還有一跌,不起來也罷了."(讀罷,生笑)
3.師;大家笑了,說明大家看懂了.誰能給大家翻譯一下
生:一個人走路,偶然失足跌了一跤,就自己嘆氣說:"早知道還要摔這一跤,剛才不爬起來就對了."
4.師:翻譯得很好.這人說:"早知還有一跌,不爬起來也罷了."這種想法對嗎
生:這種想法不對,不能怕摔跤就不起來.做人應該不怕摔跤,不怕挫折,不怕失敗,具有百折不撓的精神.
5.師:跟我們平時所用的書面語比較一下,這篇短文有什么特點
生:有些字與現代字的讀音,意義不同;言簡意賅,語意深遠……
6. 師:這篇短文就是用文言寫成的.用文言寫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書面語體,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是古代文明傳承的媒介.誦讀文言文,能提高語言的感悟能力,表達能力,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今天我們學習的《學弈》這篇文言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蘊涵著警示世人的道理.這篇文章選自《孟子·告子》.
7.介紹孟子(略)
二,讀文,理解每句話的意思.
1. 教師范讀課文.
師:朗讀文言文,一要把讀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頓得當.本文朗讀時,句中可作如下停頓:(略)
2.教師領讀三遍.
3.學生自由讀課文.
4.學生邊讀邊結合注釋,理解每句話.
5.討論交流.(只要能說出每句話的大致意思就行)
6.找學生翻譯課文.
7.同桌互相說說故事內容.
三,讀書明理
1.討論:"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
生:其中一個人學"棋"時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外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教導,但是他思想溜號了,一心想著有天鵝將要飛來,想拉弓射箭把它射下來.由于第二個人學習時不專心,所以效果不如第一個人.
2.師:大家從這篇課文中能總結出什么道理
生: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3.師:大家談談自己是否有這種經歷和體會.
生:(略)
四,練習朗讀,背誦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
1.學生讀文.
2.找學生翻譯課文.
3.師:這篇課文講了什么事,說明什么道理
生:(略)
二,練習背誦課文
三,課外擴展,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1.教師出示文言文笑話《執竿入城》.
2.師:為了培養大家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老師又找了兩篇文言文笑話.我給大家讀一下《執竿入城》.(略)(讀罷,生笑)
3.師:大家笑了,說明大家看懂了.誰能給大家翻譯一下
生:魯國有個人拿著根長長的竹竿進城,起初豎著拿,進不去城門,再橫著拿,還是進不去,他再也想不出什么辦法.過了一會兒,來了個老頭兒,對他說:"我雖說不是圣人,但是經歷的事情可多了.你怎么不用鋸子把竹竿從中間截開再拿進去呢 "這人依照老頭兒的話把竹竿截斷了.
4.師:這個人按照老頭兒的話把竹竿截斷了帶進城門去,你贊成他的做法嗎 為什么
生:我不贊成他的做法.我認為這個竹竿長,豎著拿不進去,橫著拿不進去,可以換個角度順著拿進去,不必截斷.
5.師:你給大家拿竹竿表演一下.(生表演)
6.師:從這則小笑話中你受到什么啟發
生:遇到問題,我們應該從多個角度去想辦法,要培養自己開放的思維方式.
7.師出示另一篇文言文笑話《上樓磨刀》.
8.師:再給大家看一篇文言文笑話《上樓磨刀》.我給大家讀一下.(略)(讀罷,生笑)
9.找學生翻譯《上樓磨刀》.(略)
10.師:這人把駱駝拖到樓上湊近磨刀石磨刀剝皮,他這種干法,為什么受到旁人的譏笑 你贊成這種做法嗎
11.生:因為他這樣做很挨累.他沒有想到有比他這種做法更好的辦法.駱駝比磨刀石沉,他可以把磨刀石搬到樓下,湊近駱駝磨刀剝皮.這樣會省很多勁兒,所以我不贊成他的做法.
12.師:解決問題的辦法可能不止一種,我們應開動腦筋,尋找更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四,教師總結
這兩節課我們學習了四篇文言文,從這四篇文章中我們都悟出了一定的道理,可見我國文學藝術博大精深.
我們是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生活在這個充滿競爭和挑戰的時代,讓我們以百折不撓的精神,以專心致志的工作態度.以開放的思維方式,以力爭更好的進取精神去學習,生活和工作,去擁抱這個多彩的世界,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學弈》練習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八組第二十五課《學弈》。
2.教材簡析:《學弈》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說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圍棋的人,然后講弈秋同時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圍棋,學習效果截然不同,最后指出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異。文言文是古代文明傳承的媒介,雖與現代文在用詞造句、朗讀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卻有著千絲萬縷、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從小學開始,在學生成語、名言警句、古詩詞的積累基礎上,讓學生接觸一點文言文,初步感知其語言特點,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觀點,對加強人文教育,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很有好處。選編本文的目的有兩點:一是因為它的思想內容好,強調學習要專心致志,有利于學生繼承發揚刻苦學習的優良傳統;二是因為它短小精悍,文字較為淺顯,適合小學生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初步感悟了學習方法,為初中文言文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3.教學要求:
知識能力訓練點:學生通過教師引導以及小組自主合作,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從反復誦讀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
過程方法引導點: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學習的方法。(根據注釋、聯系上下文讀通、讀懂、熟讀成誦。)
情感態度滲透點:學生能從文中體會到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能從課內外延伸結合中進一步了解我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4.教學重難點: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它與現代白話文相比,在用詞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要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為本課教學重點。從理解課文方面看,難點在于讓學生參考課后注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所以要將此點作為難點來突破。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而利用cai課件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畫面,創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是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的關鍵。
二、說學情
為了使學生真正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主人,順應世界教育人本化的趨勢,必須把教育過程本身建構成學生主體性的開發、培養、提高的過程。讓學生在民主、寬松、自主的教學氛圍中全員、全程、全面地參與學習活動,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全面發展。本課教學,是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的學習,學生非常好奇,但遇到困難如何消除畏難情緒,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有學習興趣,達到思維興奮點是組織教學的關鍵,因此在“備教材”的同時,我也在“備學生”上下了功夫。
1.利用舊知遷移,游戲激活興趣。
《學弈》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也是成語“專心致志”的來源,利用此處切入點,將學生成語積累作為舊知遷移到古代文言文成語故事這一新知上,利用成語游戲開課大大激活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了學習探究的自信心,引導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2.發揮范讀榜樣作用,增強學習動力。
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教學的重點和關鍵都落在朗讀上,要樹立“朗讀第一位”的教學觀,但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不易的,所以老師的精彩范讀往往可以促進學生朗讀欲望的產生,形成學習的動力。
3.自主合作,改變學習方式;團結協作,減輕學習壓力。
學生學習新知的過程,是思維火花互相碰撞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上聽說讀寫的過程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并進的過程,這無疑會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因此,在突破本課教學難點―――讀懂課文內容這一環節的處理上引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4.創設情境,發揮想象,鼓勵創新。
學生在輕松愉悅、活躍自主的氛圍中,讀通、讀懂了課文,接下來是明理的環節,我創設了一個問題情境“學弈經驗總結會”,大大激活了學生的想象,,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將學生的思維興奮點再次推向高潮。而接下來的孟子講學這一情境的創設也改變了以往朗讀評評點點的傳統模式,將學生直接引入學習、朗讀的氛圍中,達到身臨其境,忘我境界。
5.以讀為主線,教方法、養習慣。
以讀為主線,初步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培養學習文言文的習慣也是相當重要的,這將為以后初中文言文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我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讀通、讀懂、熟讀成誦,感悟學習方法,同時也讓學生在批批劃劃中養成學習習慣。
三、說教法
讀式教學模式的核心是讀,這與本課教學重點不謀而合,因此本課教學主要采取讀式教學法,該方法導語激趣――――講究激勵性,初讀尋疑――――提倡自主性,再讀釋疑――――倡導探究性,細讀解析――――主張創造性,精讀入情 ――――講究情境性,美讀品味――――提倡鑒賞性,熟讀成誦――――主張積累性。這種方法的功能是既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自能讀書”,又能激勵興趣、情感、意志、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游戲激趣法、創設情境法也是本課教學中兩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促進了“讀式教學法”的讀,拓展了學生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四、說學法。
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讀,學習文言文的最好方法還是讀,因此學生在本課中的主要方法是朗讀。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全文,讓學生經歷初讀――――再讀――――細讀――――精讀――――美讀――――熟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相結合,讓學生經歷尋疑――――釋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誦的過程,體現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除此之外,為了突破教學難點還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讀懂了課文內容。
五、說教學過程
1.游戲、激發學習興趣
本層次的教學采用游戲激趣法和舊知遷移法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思維達到興奮點,讓學生在游戲情境中將舊知成語與新知文言文成語故事相結合,從而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2.讀通,整體感悟文章大意。
本層次的教學采用自悟交流法。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感受教師的范讀,從而領悟文言文的特點,進行體會交流,為下面的理解和朗讀奠定基礎。
3.讀懂,根據注釋自主合作探究,自悟句意文意。
本層次的教學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讓學生在質疑之后下位尋找伙伴,自由組合,分工合作解決疑難,從而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匯報合作成果的過程中學生們團結協作以簡驅繁,突破難點,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這也打破了傳統,形成了開放式課堂。
4.吟誦,創設情境,體情悟道,熟讀成誦。
本層次的教學采用創設情境法,共創設了“學弈經驗總結會”“孟子講學” 兩個情境,前者的創設主要意圖在明理,其中創造性問題――――在經驗總結會上師徒三人會說些什么,你們作為嘉賓能聯系實際說說嗎?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體情悟道自然不刻意。后者的創設為學生的誦讀提供了空間,將學生帶入情境中,身臨其境,熟讀成誦,改變了傳統的評讀僵局,促進了朗讀、誦讀指導的效率,積累了語言。
5.拓展,課內外延伸積累。
本層次的教學采用總結法和課外延伸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通過推薦文言文成語故事以及搜索文言文的網址引導學生學會積累,提高語文綜合素養,這樣首尾呼應,成語貫穿始末,體現了“大語文”觀。
六、說板書
25 學弈
專心致志
這一板書的設計,內容精當簡約,布局合理,美觀大方,能體現文章的中心寓意,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學弈》練習 篇5
一、學習目標
1.讀準每個字的讀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根據課后注釋聯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內容。
3.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 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二、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資料。
2.多媒體課件
三、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談話: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它言簡意賅,記錄了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不少文言文還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兩篇融知識性、趣味性與哲理性于一體的文言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成語導入:“專心致志”這個成語你熟悉嗎?誰能講講它的意思。“專心致志”這個成語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學弈》。(板書:學弈)
介紹孟子資料: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國(現山東鄒縣)人。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為 “亞圣”,后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來是善的,都具有仁、義、禮、智等天賦道德意識。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論點。《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等。
3.釋題:“弈”指什么?“學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來專指下圍棋,“學弈”就是學下圍棋。現在的“對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圍棋。)
4.引導學生就課題質疑,及時歸納整理并板書:(1)誰學下棋?(2)怎么學下棋?(3)學得結果怎么樣?(4)《學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5.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能給大家講一講《學弈》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尋找節奏
1、自由讀,學生提出學習困難:不好讀;讀不懂
2、老師逐句領讀。(讀準字音,準確停頓、把握速度,準確處理輕重音和語調。)
3、再自由讀,找到讀文言文的節奏。
4、齊讀,再把沒讀懂的句子讀出來
三、逐句理解,把握語氣
師:理解了意思會讀得更好
1、回顧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根據注釋,聯系上下文,查字典,大家討論,知識的積累
2、理解句①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a、對照注釋自己來理解
b、聯系學過的課文理解
如:“通國之善弈者也”中的“之”,聯系《楊氏之子》。
楊氏之子——楊氏的兒子。之:的
“通國之善弈者也。”之:的。
“善弈者也”中的“善”,聯系《伯牙絕弦》。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善:善于
“善弈者也。”善:善于
“者”聯系古詩句:“有志者,事競成。”者:……的人
“也”:肯定的語氣。
c、說出這句話的意思
d、再吟讀這句,吟出弈秋圍棋大家的風度
3、理解②③句“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a、小組討論理解意思。(對照注釋逐詞理解)
b、逐詞交流匯報②③句的意思
注意:五個“之”的不同意思
“惟弈秋之為聽” 之:無實在意思
“一人雖聽之” 之:弈秋講課
“思援弓繳而射之”之:鴻鵠
“雖與之俱學” 之:另一個人
“弗若之矣。” 之:另一個人
c、用自己的話連起來講講兩句話的意思
d、分角色吟誦課文
這兩個人學弈的經過文言文只兩句話就描述得清清楚楚,可見文言文的簡練。
這兩個人在同一個老師門下學下棋,他們是怎么學的?
指一生讀: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再指一生: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各自學得怎樣呢?一起回答——
生齊讀: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e、師生合作吟誦
老師給大家開頭,一生讀第一個人的表現,一生讀第二個人的表現,一生讀最后的結果。(師讀:使弈秋誨二人弈…三個學生分別接讀。師生合作讀兩次)
f、成語運用
用兩個成語,形容兩個人是怎樣學習的。(專心致志、三心二意或一心一意、心不在焉)
用兩個四字詞語,說一下兩個人的結果。(學有所成、一無所獲)
4、理解④⑤句: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什么原因讓兩人的結果大不相同?有人提出質疑
a、自由獨立逐詞理解④⑤
b、交流匯報
c、感情吟誦
難道是因為他不如別人聰明嗎?(師讀:)為是其智弗若與?(讀出反問的的語氣)
難道是因為他不如別人聰明嗎?
(指生讀:)為是其智弗若與?(讀出強烈的語氣。練習兩遍)
回答——生齊讀:曰:非然也。(讀出肯定的語氣)
師:為是其智弗若與?生:非然也。
兩種結果不是因為后邊的人不如前邊的人聰明,而是因為兩個人學習的態度不一樣。這真是——(板書:)態度決定成敗。
d、感悟道理
從這則文言文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學習、做事時,要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f、聯系生活,深入理解
四、吟誦背誦,欣賞感悟
把古人讀詩文的情景能再現在我們的課堂就好了。
1、指名吟誦全文,點評. (2次)
2、試背全文
五、拓展延伸,體驗快樂
1、出示文言文
再看一句文言文:“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這是《學弈》這則故事的前面的一句話。
2、自由讀
3、師生齊讀
4、理解大意:下棋只不過是一種技術,一種小的技術。不專心致志,就學不會。
5、再次齊吟
結束語:由此可見,專心致志則大有可為也!
六、布置作業:背誦給家人聽
板書設計:
學弈
一人專心致志 學有所成
一人三心二意 一無所獲
態度決定成敗
第二課時《兩小兒辯日》
一、寫“辯”導入,牽引注意
師板(讓學生看):“辛” 問:“讀什么?” 生齊讀:xin
師再板(讓學生看):辛 問:老師又寫了什么字? 生齊讀:xin
師在兩“辛”之間加“讠”問:這個時候就組成了一個新字,讀——
生齊讀bian
師:看著“辯”字的字形,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辯”字的意思嗎?
(1、爭論的意思;2、兩個人就一個問題而爭論,雙方都說出充分的理由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對的)
師:請大家看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看看這個故事講的是誰和誰在爭辯,他們在爭論什么?(師補充課題)
師:齊讀課題
師:邊讀課題邊想老師提的問題:誰在爭辯,他們在爭辯什么?
兩個小孩兒爭論太陽(在早晨、中午離我們遠還是近)
二、對“辯”質疑,初知大意
1、師:看課題,你還能就“辯”字提出哪些問題呢?
(預設問題:a、兩小兒是怎么爭辯的?b、他們爭辯的結果怎樣?)
2、師: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讀課文。
a、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看看讀音,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通讀順。
學生:自由讀課文。
b、師:剛才同學們第一次讀課文,讀的時候有什么困難嗎?
生:說說朗讀中的困難。(如:不易斷句,有些不順口等。)
c、師:老師讓大家聽一段課文朗讀,大家認真聽朗讀,看看別人是怎么停頓、斷句的,認為必要的,還可以在書上作上記號。學生:聽朗讀,作記號。
師:有收獲嗎?
學生:交流在朗讀上的收獲。(如某些地方的停頓、斷句、某個字的讀音,語氣等。)
d、教師對個別難的地方重點指導。強調:知=智 讀音 zhì
e、生再自由讀一遍課文。
d、檢查讀課文
現在請幾位同學一起來把課文讀一遍。請同學們注意力高度集中,我開個頭,叫到誰,誰就接下去讀。
師: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生1:一兒曰……而日中時近也。
生2:一兒曰……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又有兩個學生繼續讀下去。
3、再讀課文,初知大意
師:我們連起來把課文念一遍,注意生字的讀音,根據注釋能不能說說故事的大意。
(生齊讀課文,然后理解故事大意。)
三、明“辯”字義,初步理解
1、師:課題為《兩小兒辯日》,現在你們找出課文中寫到“日”的句子。
師:課題不算,有幾個“日”?
生:八個“日”。
2、師:找八名學生分別讀寫“日”的句子
(師指導通過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來理解句子的意思,弄清兩小兒是在辯:早晨和中午太陽離我們遠、近的問題。相機板書)
3、師:我們一起把這幾個帶“日”的句子連起來讀一遍。(生齊讀。)
師:把這八個帶“日”的句子合在一起,講的就是一個字,什么字?
生(齊):辯。
師:很好,根據課文再說說“辯”是什么意思?爭論 辯論
師:如果你建議老師在黑板上寫一個詞,你認為該寫什么?反駁
師:還有一個詞更準確,它叫“辯駁”。(師板書:辯駁)如果用文中的詞來說,那是什么?辯斗。
四、演“辯”經過,感受氛圍
師:怎么才是 “辯斗”呢?聯系生活,同桌之間分好角色,放開聲音“辯斗”,把這味讀出來。 (同桌辯斗。)
師請了兩名學生辯斗,大家點評。
師點評后,再請兩小兒辯斗。
師生再點評。
師生合作朗讀,師的語速不斷加快,字字清晰、堅定,又增加詞語等不斷煽情,讓學生的情緒高漲,師生辯論達到忘我的境界。
五、品“辯”內涵,悟兒品質
師:這一辯辯出了什么?
學生從中感悟兩小兒聰明、善于觀察、說話有理有據的品德。
師:我們一起再來辯一辯,左邊三個小組當小兒1,另外三個小組當小兒2。
(全體學生辯斗,老師在一邊點火煽情。)
六、解“辯”之謎,獲得新知
師:如果你當時就在現場,你贊成誰,反對誰?
師:我們來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教師適時補充資料供學生閱讀:其實太陽早上和中午離我們的距離是一樣的。①遠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時候太陽距離地球的遠近是一樣的。由于視覺的誤差。同一個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群中顯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體群中則顯得大。同樣的道理,早晨的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來的背襯是樹木、房屋及遠山和一小角天空,在這樣的比較下,此時的太陽就顯得小了。b、同一物體白色比黑色的顯得大些,這種物理現象叫做“光滲作用”。當太陽初升的時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陽顯得明亮;中午時,背景是萬里藍天,太陽與其亮度反差不大,就顯得小些。②日初涼、日中熱的原因:a、早晨太陽斜射大地,中午太陽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時間、相待的面積里,直射比斜射熱量高。b、在夜里,太陽照射到地面上的熱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涼快;中午,太陽的熱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熱。)
七、揭“辯”之果,悟子品質
師:這個知識難嗎?不難。
師:從哪兒看出來?孔子不能決也。
師:辯斗的結果究竟如何?(生齊讀——孔子不能決也。)
師:透過這句話,你看到了孔子怎樣的人格魅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師:在兩小兒看來這么簡單的問題連大學問家、大教育家孔子都不能決也。難怪,兩小兒笑曰…… 孰為汝多知乎?(師板書:知)
師:什么是“知”?知道、知識、學問。
八、為子續“辯”,學無止境
1、師:假如你就是孔子,聽了兩小兒的話,你會怎么想,怎么說?請用筆寫下來。如果你用白話文寫,那自然是件駕輕就熟的事;如果你愿意嘗試用文言文寫,那最好。
2、(學生練筆。)
3、交流共享
師:老夫子,孰為汝多知乎?
如:我乃凡夫俗子,怎能樣樣精通?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如此簡單的問題,我還答不上來,愧矣。這真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4、師結束語:
孔夫子們,可畏的后生哪!兩小兒辯日不但辯出了兩小兒的童真童趣、實事求是、細心周到、觀念不同,也辯出了“學無止境”的道理。讓我們看到一位虛懷若谷、實事求是、學而不厭的孔子。孩子們,這不是知識,這是知識下面加一個太陽,(師板書:日)這是什么?(生齊讀“智”。)
師:讓我們記住這兩個有智慧的小兒,記住這個智慧的孔夫子。
九、布置作業,課后延伸
1.熟練背誦《兩小兒辯日》;
2.向親朋復述故事,并聆聽他們的體會。
【板書設計】
兩小兒辯日
大則近,小則遠
故 (晨) (午) 不能決
涼則遠,熱則近
1文言文兩則課文相關資料
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里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一、詞語積累
弈:下棋。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稱為弈秋。
通國:全國。
之:的。
善:善于,擅長。
使:讓。
誨:教導。
其:其中。
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雖:雖然。
之:指弈秋的教導。
至:到。
援:引,拉。
繳:本課指有絲繩的箭。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為:說。
其:他,指后一個人。
與:嗎。
曰:說。
非:不是。
然:這樣。
二、近反義詞
近義詞:通國--全國 鴻鵠--天鵝 弗若--不如 曰--說
反義詞:非--是 善--惡
三、難句講析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這兩句話是一問一答,前一句是問,意思是:是不是因為他的聰明才智比不上(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呢?后一句自己做了回答:我可以說完全不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不言自明:只是不步專心致志地學罷了。
四、篇章學習
這段古文共有4句,有三層意思。第一句是一層意思,指出弈秋這個人是全國最擅長下棋的人。這句話為下文做了鋪墊,因為“名師出高徒”。他教的學生本該都是高手。第二層(第二、三句)卻出現了一種不和諧的現象:弈秋教的兩個學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把弈秋所教的話完全記在心里;另一個雖然在聽,心里卻在想著也許就有天鵝飛來,想著要拿起弓和帶絲繩的箭去把它射下來。結果雖然一同學習,后一個比前一個卻是遠遠比不上了。第三層(最后兩句)是自問自答:是不是后一個比不上前一個聰明呢?我可以說:完全不是。聯系第二層可知,后一個只因為他不肯專心致志地學習才落后的啊!
只有四句話,卻層次分明地講明白了不專心致志便學不好本領的道理,文言文的簡潔精煉由此可見一斑。
五、疑難點撥
思考·練習2
第一句要聯系上文“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弈秋既是全國最擅長下棋的人,那么,假如讓他來教兩個人下棋又將如何?
第二句要聯系前邊“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雖然在聽,心里卻以為也許會有天鵝飛來。“思援弓繳而射之”,緊接上文,想拿起弓和帶絲繩的箭去射它(天鵝)。
第三句要聯系上文“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雖然一同學習,卻差得遠、比不上了)。“為是其智弗若與?”是不是因為他的聰明才智比不上(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呢?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小兒日:“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日:“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平?”
一兒日:“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日:“孰為汝多知乎!”
這則故事講的是春秋時期,有兩個小孩問當時的大學問家孔子:“太陽究竟什么時候離我們近?”他們兩個,一個認為太陽早晨時比在中午時看起來大,所以太陽在早晨時離我們近。另一個認為中午太陽比在早晨時溫暖,所以中午時太陽離我們近,他們兩個從兩個不同的方面得出兩個完全不同的結論,而且說得都很有道理,連孔子也不知道哪個是對的
這是個看似簡單實際復雜的問題,不過,在今天,科學家們已完全能解答這個問題了,一句話;日出日落時間和太陽的高度在一年內不斷變化,而且隨緯度不同而不同。1955年,我國著名天文學家戴文賽教授對這個問題作了深入的研究,并發表了論文《太陽與觀測者距離在一日內的變化》。
以北京為例,12月15日到1月22日,中午的太陽比早晚的都近;l月22日到6月5日,中午的太陽比早上的遠,比晚上的近,6月5日到8月1日,中午的太陽又比早晚的都近;8月1日到12月15日,中午的太陽比早上的近,比晚上的遠。其中1 月22日和6月5日兩天,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早、午相等;8月l日和12月15日兩天,太陽與地球的距離午、晚相等。這是1954年的時候計算出來的,可以適用100年,100年以后,會相差一天。
由此可見,這么復雜的問題,對于生活在春秋時期的人們來說實在是太深奧了。不過古人這種善思、好問的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沒有思考就沒有探索,我們相信不論探索有多艱難,計算有多繁雜,只要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一定會揭開自然界的許多秘密,計算太陽與地球之間距離的變化,就是經過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的結果。
《學弈》練習 篇6
教學目標 :
1、 能讀通課文,理解課文意思。背誦課文。
2、 能了解古今語言的區別,能根據課后的注釋理解課文。
3、 能從課文中領悟到做事要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 對文言文產生興趣,并嘗試在課外讀一些文言文。
一、導入 新課
出示常見的文言警句(投影片):
三人行,必有我師。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溫故而知新。
學而時習之。
1.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些警句,再把你理解的意思講一講。
2.跟我們平時所用的書面語言比較一下,這些警句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總結出文言文的一般特點:有些字與現代的讀音、意義不同;言簡意賅,語意深遠……)
3.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寫成的。用文言寫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書面語體,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誦讀文言文,能提高語言的感悟能力、表達能力、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
今天我們學習的《學弈》這篇文言文,僅有5句話,70個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蘊含著警示世人的道理。
二、讀通課文,理解每句話的意思
1.師范讀課文(能有聲有色背誦更好),也可讀兩遍。
2.總結老師讀文言文的特點:一是速度比較慢,二是句中停頓較多。
3.學生小聲跟老師讀兩遍。
4.學生自由練讀,讀通為止。
5.學生邊讀邊結合文后的注釋,理解每句話。
6.討論交流。(只要能說出每句話的大致意思就行。)
三、讀熟課文,讀懂故事
1.學生自由反復誦讀,重點指導讀好“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前一句讀出疑問的語氣,后一句讀出肯定的語氣。
2.再聯系前后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內容。
3.同座互相說說故事的內容。
四、讀書明理
1.討論:“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從中能總結出一個什么道理?(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理解總結。)
2.大家談談自己是否有這種經歷和體會。(聯系實際談談,目的是進一步認識專心致志對待學習、工作的重要性。)
五、練習背誦
六、課后擴展
教師把以前學過的“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掩耳盜鈴”等文言成語故事,印發給學生,練習讀文言文,還可以試著背誦一篇。
七、布置作業 :
1、(書面作業 )抄寫課文,并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意思;
2、(表演作業 )分小組、分角色,演課本劇;
3、(搜集作業 )搜集文言文形式的成語故事:揠苗助長、守株待兔等。
《學弈》練習 篇7
一、學習目標:
1、理解語句意思,把握課文內容,體會做事要專心致志的道理。
2、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3、初步了解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培養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二、知識鏈接:
1、出示常見地文言警句,說說警句的意思。
a.三人行,必有我師。 b.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c.溫故而知新。 d.學而時習之。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學弈》這篇文言文, 看看它又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2、文言文與現代文相比,在詞語、句式等方面差別較大,只要參考注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就能能正確地斷詞斷句,把句子讀通順,理解蘊含的道理,感受到古文之美。
三、學習過程
(一)利用工具書,自學完成字詞解讀,課堂鞏固、對學3分鐘,全對得到一顆星。
1、給下列字標上拼音。
奕( ) 誨( ) 鴻鵠( )( ) 繳( )
2、寫出下列詞語的意思。
奕: 誨: 惟: 援:
鴻鵠: 俱: 弗: 為: 將:
3、除了上述提到的,我覺得還有( )、( )這兩個字詞比較重要,請把它填在括號里并制作一張大字詞卡。
(二)小組合作,釋句讀句。課前獨立完成,課上合作討論5分鐘,各組展示2分鐘。
1、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2、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3、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4、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5、為是其智弗若與?
6、曰:非然也。
7、朗讀指導。
學弈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8、小組pk全文誦讀情況。
(三)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請你開動腦筋,回答問題。
1、本文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2、舉例說明你的身邊有無聽講三心二意的現象?
3、收集關于學習的名言、古詩、故事等,準備與同學交流。
(1) (2) (3) (四)課堂檢測
一、寫出下列字詞在文中的意思。
弈: 通國: 善: 誨:
援: 俱: 弗若: 然:
二、寫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 2、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
3、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 )
三、理解課文,回答問題。
為什么兩個人同時學下棋,后一個人卻不如前一個人?
四、仔細閱讀課文后填空。
課文記敘了兩個人跟弈秋學下圍棋,一個( ),一個( ),告訴我們( )。
五、結合注釋讀古文,用自己的話寫下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也。
注釋:1、我所欲也:是我所想要的。2、熊掌:熊的腳掌,是珍貴的食品。3、亦:也。4、二者:指魚和熊掌。5、兼:同時都得到。6、舍:舍棄。7、取:選擇。8、生:生命。9、義:正義。
答案:
一、弈:下棋;通國:全國;善:善于,擅長;誨:教導;援:引,拉;俱:一起;弗若:不如;然:這樣。
二、1、的2、弈秋的教導;鴻鵠3、他,指前一個人
三、因為后一個人不如前一個人專心。
四、專心致志 心不在焉 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的道理
五、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不能同時都得到時,我選擇熊掌而舍棄魚。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想要的,生命和正義不能同時都得到時,我選擇正義而舍棄生命。
《學弈》練習 篇8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出示名言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師。
溫故而知新
學而時習之
師:這些警句,你們熟悉嗎?誰能把它們讀好?(學生讀句子)
教師指導他們把句子讀好,讀出感情。
師:這些文言警句,大家都學過,并不陌生。它們都是用文言寫成的,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今天我們學習《學弈》
這篇文言文。(板書:學弈(yì))
1、讀題。
2、解釋課題。
師:課題并不難懂,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有感情地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劃出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交流,難讀的句子,同學之間幫助。(教師提示,注意句中停頓,語速稍慢,并及時鼓勵增加信心:你不是讀出來了嗎?難句子一下子就戰勝了。)
4、學生自由讀。把難讀的地方讀讀好。
5、指名讀全文
(當學生讀得好時,師鼓勵,第一次接觸古文,能讀這么好,真不簡單!)
6、再看看圖,讀讀書,想想,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呢?
師小結:課文不僅講了學下棋的故事,還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呢。
(三)、理解課文,體情悟道,內化積累
師:看看注釋,想想每句話的意思。
(全文共五句話,分句出示)
學習第一句
1、師范讀第一句。師:這句什么意思?
(學生答對后,師及時肯定,消除學生理解古文的畏難情緒,行!你看古文并不難懂吧!)
2、指導朗讀,讀出感情
師:弈秋是最擅長下圍棋的人,多么受人敬佩啊,該怎么讀呢?
3、齊讀第一句,會背的背。
學習第二句。
師:這句比較長,比較難,請同坐位的同學共同討論,互相解釋,
(小組合作交流)
1、第一桌,一人讀一個小分句,并解釋一個小分句。
(1)寫法指導:“惟弈秋之為聽”的意思。
師:你用自己的話把句子說通了,巧妙地顛倒了一下詞語的順序。
(師相機注上顛倒符號,惟聽弈秋之為)
(2)學法指導:“一人雖聽之”中的“之”與“通國之”中的“之”意思同嗎?
師:文言文很精練,古文中的“之”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一樣。這種現象,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值得去探討。
2、第二桌。一人讀句子,一人解釋這句。
師:解釋得更好了,意思弄懂了,大家把一、二兩句連起來讀讀。
3、學生讀一、二兩句。
4、師指圖試背。
5、會背的同學,看圖試背。
過渡:掌握得不錯,三、四、五句說的是什么呢?
學習三、四、五句
1、自學這幾句。注意“俱、矣、曰”這幾個生字的讀音和意思。
2、讀生字,解釋生字。
3、你讀懂了哪句,就解釋哪句。
第三句: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1)學生解釋
師:“雖與之”的“之”解釋是指前一個人。
“弗若之”的“之”書上沒有注釋,怎么解釋呢?
(師指圖,引導學生看圖理解)
第四句:為是其智弗若與?
(1)學生解釋。
(2)學法指導,古漢語知識滲透。
師:你解釋得很好,“說的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為了使語言精練,作者在“弗若”和“與”之間進行了省略,你能補充嗎,把意思說完整?
(相機標添加符號)為是其智弗若……與?
第五句:曰:非然也。
(1)學生解釋
(2)順勢,領悟道理。
師:作者說吧,你們同意這個觀點嗎?(指圖)我們也這么認為, 不是他的智力不如他啊,那么是什么原因“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呢?
生:因為后一個人沒能做到專心致志地學習。
師:對了,學習應專心致志。
(板書:專心致志)
師:課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
生:課文告訴我們學習應專心致志,絕不能三心二意。
小結:作者借《學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僅是學習,做什么事都必須專心致志。
4、讀好三、四、五句
(1)四、五問答句讀讀好,師范讀。
(2)男女生分別讀問句、答句(讀出反問的語氣和回答時肯定的語氣)
(3)三句話連起來讀,讀出感情,能背的就背。
師:學得不錯,今天我們學得好,也是專心致志的結果啊!
(四)、自讀自悟,加深理解,語言積累
1、自讀、自釋全文。
2、愿意讀的讀,愿意解釋的解釋。
(1)解釋全文。
(2)愿意讀的同學都站起來讀。
3、看看圖,背誦全文。
(五)、課外延伸
師:你知道這課作者是誰嗎?
1、學生介紹孟子(課前搜集的資料進行交流)
2、老師推薦課外閱讀:孟子所寫的文言文故事《拔苗助長》、《掩耳盜鈴》、《鷸蚌相爭》等。
師:這些都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淺顯易懂的文言故事,相信你們會喜歡的。
(六)、課后探討
1、課文中共出現了幾個“之”意思各有什么不同?
2、學了古文后,你會發現哪些問題?
《學弈》練習 篇9
學弈(yì)[1]
弈秋[2],通國[3]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4]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為聽[5];一人雖聽之[6],一心以為有鴻鵠(hú) [7]將至,思援[8]弓繳(zhuó)[9]而射之。雖與之[10]俱[11]學,弗(fú)[12]若之矣(yǐ)[13]。為[14]是其[15] 智弗若與(yú)?曰:非然也。
兩小兒辯日[16]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17],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18]日始出時去[19]人近,而日中[20]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21]日中則如盤盂(yú)[22],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23],及其日中如探湯[24],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25]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26]多知[27]乎?”
1、本文選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弈:下棋。
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稱為弈秋。
3、通國:全國。
4、誨:教導。
5、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6、之:指弈秋的教導。
7、鴻鵠:天鵝。
8、援:引,拉。
9、繳:古時指帶有絲繩的箭。
10、之:他,指前一個人。
11、俱:一起。
12、弗:不。
13、矣:了。
14、為:因為。
15、其:他的,指后一個人。
16、本文選自《列子·湯問》。
17、辯斗:辯論,爭論。
18、以:認為。
19、去:離。
20、日中:正午。
21、及:到。
22、盤盂:盛物的器皿。圓者為盤,方者為盂。
23、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意思。
24、探湯:把手伸向熱水里。意思是天氣很熱。湯:熱水。
25、決:判斷。
26、汝:你。
27、知:通“智”。
《學弈》練習 篇10
一,教材分析與學生分析
(一)教材分析
《學弈》選自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教科書第九冊五年級第八單元第27課.這是孟子的作品,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由于學者態度不同,如果大不相同的故事.說明了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絕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本組課文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語言,了解祖國悠久燦爛的文化,進一步培育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為初中學習文言文打點基礎.由于學生第五次新接觸文言文,所以在設計教學時,我從引導學生反復誦讀為主線,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并注重讓學生聯系生活體驗,身臨其境,從而領悟作者所表達的道理.
(二)學生分析
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自主學習是培養其創新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必由之路.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就必須改革傳統教學模式,順應學生的認知規律.因此,我在備教材的同時更著重于備學生.
五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語文知識,思維活躍,富有創造力,大部分能熟練運用網絡查找資料,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也渴望得到更多的知識.而當他們有興趣時,則學的最好;當他們能學以致用時,則學的最好,我充分地考慮了學生的這些特點來設計教學.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5個生字.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
教學難點:弄懂課文含義.
三,教法與學法
(一)教學方法
以讀代講,以讀促講,讀中理解,讀中感悟.達到"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我把"讀"貫穿于教學始終,并把"讀"進行了層次設計:先配樂朗讀,生邊聽邊畫節奏.接著師指著節奏給學生讀,做到讀得有聲有色,流暢自如.從而感染學生,激發誦讀興趣,然后指導朗讀,先領讀,再指名讀,同桌互讀,分組讀.指導文言文的朗讀方法:一要把讀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頓得當.最后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讀熟,最后達到能背誦.
(二)學習方法:
本節課的教學,適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每一環節的安排都能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從而變枯燥乏味的課堂為津津有味的樂園.教學活動猶如一泓活水,充滿新意,充滿了樂趣.
四,教材處理
一堂好的古文教學課應充分體現十六個字: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背背.因此,這節課我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本課的設計理念打破了串講傳統的教學模式,力避逐詞逐句講分析的呆板做法,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學習權力,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全程參與,在參與中實現自悟自得.
針對教材特點及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結合學生已有知識基礎,我采用"合作探究,自學感悟"的模式展開教學.
首先,談話激趣,導入新課.本課是學生第一次學習古文,我簡要介紹一點古文和學習它的意義,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好本文提供動力.
接著指導朗讀,作為文言文學習的開端,我把朗讀放在了第一位,分四步進行指導.
然后結合文中注釋故事內容,體會其中道理,并聯系生活實際舉例子.
最后進行知識拓展,讓學生寫心得體會并查找原文.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不僅使學生理解故事內容,體會文言文的語言特點,了解古人思想道德觀點,還能感受到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加強了人文教育,全面提高了他們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主動構建知識.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師:結合畫面講《孟母三遷》的故事.
師:故事里講的那個孩子是誰
生:孟子.
師:你們對孟子了解多少
生:孟子是戰國時鄒國人,生于約公元前372,死于前289.
生:孟子,名軻,字子輿,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生:孟子是孔子以后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為"亞圣",后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師:大家對孟子了解還真多,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這位儒學大師孟子寫的一篇文章《學弈》,并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來初步了解他的儒學思想.
師:板書課題,提醒"弈"第四筆寫法.
生:齊讀課題.
師:檢查預習,指生說出"弈"的含義.
生:下棋.
師:學弈呢
生:學下棋.
過渡:通過預習大家說《學弈》這篇文章和我們學的文章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它是一文言文篇,也就是古文,象我們學過的多首古詩一樣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其特點是語言簡煉,含義深刻,我們升入初中以后,會接觸到很多這樣的文章,大家快去看看文中究竟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授課
1.看預習
師:要想學好本課,首選要看預習提出幾點要求.
生:讀預習要求:
⑴讀課文,看看注釋,了解每句話的意思.
⑵想一想,課文里兩個跟弈秋學下圍棋的人表現有什么不同.
⑶課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指導朗讀
師:大家帶著這些要求聽錄音朗讀課文,邊聽邊用鉛筆畫出節奏.
生:邊聽錄音邊畫節奏.
師:出示課文節奏.
生:對照改正,根據節奏自由練讀.
師:配樂范讀,感染學生.邊讀邊結合文章講解文言文的朗讀技巧.
生:試讀.
生:同桌互讀,互評.
師:指名讀.
生:搶讀.
生:評價.
3.逐句理解
師:文言文語言簡練,含義深刻,一個字的意思相當于現代白話文的一個詞,甚至一句話的意思,下面我們利用以前學古詩的方法結合文中的注釋把這篇文言文翻譯成現代白話文.
師生配合集中學習前兩句:
⑴弈秋② 通國③之④ 善⑤ 弈 者也
弈秋(是)全國的(最)善于下棋(的人)
⑵使⑥ 弈秋誨⑦二人弈.
讓弈秋教導兩人下棋.
師:總結學法,先把單字詞的意思結合注釋弄懂,再把一句話根據具體的語境連貫起來.
生:根據學法分小組合作試著把剩余的句子翻譯出來.
生:各小組匯報,并辯論怎樣說更恰當.
師:適時點撥,并在重點處多提問題.
生:同組復述故事.
師:指名講述這個故事.
師:評價指導.
4.理解文章寓意.
師:同樣師從弈秋這位棋界圣手,為什么一人會學得成功,一人卻失敗了呢
板書:一人→( )→成功
一人→( )→失敗
生:討論并得出結論:其中一人能成功是因為他專心致志,一人會失敗是因為他不專心.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再讀課文,找一找掛圖左邊這個人在文中有怎樣表現 用~~畫出來.
生: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師:對,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再讀一讀.
師:除了說這個人專心致志,還可以用哪些成語形容他呢
生:聚精會神.
生:全神貫注.
生:一心一意.
……
師:有了這樣的精神,這棋肯定會學得怎樣
生:成功.
師:板書:一人→(專心致志)→成功
一人→( )→失敗
師:根據板書提示,分析另一個人失敗的原因.
生:一人聽之,一人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師:用多個成語歸納這個人失敗的原因.
生:心神不定,心不在焉,三心二意.
生:一心二用,一事無成……
生:板書:一人→(三心二意)→失敗
師:書上是怎樣說他的結局的
生: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師:兩者師從同門,一勝一敗,原因何在
生:為是其智弗若與 曰:非然也.
師:這是什么句
生:反問句.
師:用什么語氣讀
生:反問語氣.
全班齊讀.
師: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生: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絕不可三心二意.
師:同學們在學習當中是否也有這種現象呢
生:正反,舉例.
(三)總結:
師從同一人,智慧也差不多,一人成,一人敗,因為學習態度不同也,所以做任何事都要專心致志.
(四)知識延伸
1.學習《學弈》這一課以后,我相信同學們的學習態度會更加端正,你一定會有很多話要說給老師,父母,同學聽,課后寫一篇心得體會地.
2.本文選自《孟子·告子》,有條件的同學查找一下原文把它翻譯過來.
(五)板書設計: 27 學弈
一人→(專心致志)→成功 學習態度不
一人→(三心二意)→失敗 同結果不同
做任何事,必須專心致志.
(六)教學反思
這節文言文教學課,我注意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新理念,將學的"自主學習"貫穿于教學全程之中,時時處處創設輕松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思維動起來.
1.設計獨具匠心
教學時我抓住了文言文語言精練的特點,把"讀"的活動在教學中一以貫之,從范讀到自由練讀,再到深情誦讀,使學生逐步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并在不知不覺中熟讀成誦.
2.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
在教學中,我能尊重學生,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自由理解,張揚學生的個性,對學生有創意的見解與心得加倍愛護,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悟.
3.貼近學生的在本課教學中,我以平等中首席的身份引導學生在學古文的時候,明理巧妙聯系學生實際,讓他們自悟自得,從中深受教益.
4.不足之處
在解釋每句話的意思時,對助詞"之"的講解尺度把握不很準確,講得稍深,部分學生掌握不好.
《學弈》練習 篇11
【教學理念】
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在研讀課文、探究疑難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文言文初步的感受、理解和欣賞能力。
【教學目標】
1、學會三個生字,理解語句意思,把握課文內容,體會做事要專心致志的道理。
2、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3、初步了解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培養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每句話的意思,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談話交流,導入新課。
2、簡介作者,認識孟子。
3、板書課題,理解課題。
二、試讀質疑
1、初讀課文。交流對課文的印象,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點。
2、再讀課文。指導學生借助課后注釋和工具書,了解故事大意,并就不懂的地方自由質疑。
三、研讀交流
1、探究疑難,深入研讀:
⑴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① 引導學生對照注釋,說說句子的意思,同時借助課件,幫助學生初步掌握理解文言文詞句的基本方法。
② 相機指導學生理解“者”、“也”的含義。
③ 通過反復誦讀,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
⑵ “使弈秋誨二人弈……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① 自由朗讀,交流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明白幾個“之”的不同意思。
② 學習生字,指導識記書寫。
③ 運用成語分別概括兩人不同的學習態度,了解白話文與文言文的聯系,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④ 指導朗讀。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文言文的語言美。
⑶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① 理解交流句意,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把句子的意思說明白,說順暢。
② 指導朗讀,體會文言文朗讀的語氣。
2、串聯全文,整體把握:
師生問答,要求學生用課文中相應的語句回答老師的提問,從而幫助學生疏通全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四、吟誦體味
1、教師配樂朗誦。
2、學生自由練讀。
3、嘗試背誦古文。
4、學生配樂誦讀。
五、拓展延伸
1、出示“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孟子?告子》原文中未選入本課的一句話),組織理解交流,加深對課文思想內涵的感悟。
2、將《刻舟求劍》、《守株待兔》等文言小故事發到網上,鼓勵學生課后閱讀,并通過網絡與老師交流。
【板書設計】
學弈
專心致志,則得也!
《學弈》練習 篇12
【教學目標】
1、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正確朗讀、背誦課文。
2、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成語引路,溫故孕新
1、成語接龍:
根據班級實際,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進行成語接龍比賽,以成語多者為勝。
2、典型釋義:
從學生所說的成語中,選出最能體現白話與文言的區別,又便于學生解釋的某個成語,讓學生說出字面意思。比如“狐假虎威”就是“狐貍借著考虎的威信”。
3、簡介“文言”:
說“狐貍借著考虎的威信”。這是普通話,也是“白話”(板書)說“狐假虎威”,這是文言。用白話寫成的文章叫白話文,也叫現代文,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叫文言文。實際上我們對文言文并不陌生,起先我們說出的許多成語就來源于文言文,比如“掩耳盜鈴、守株待兔、手不釋卷”等,現代文里也有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文言文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的遺產。學習文言文,不但可以從中學習古代的優秀文化,而且可以學到大量成語和其他文言文詞匯和句式,對提高語言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今譯搭橋,降低難度
1、引題解題:
大家知道“專心致志”這個成語嗎?它來源于一篇文言文──《學弈》(板書)。“弈”本來專指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圍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學弈》。
2、講述故事:
《學弈》寫的是什么呢:古代有一個人,名叫秋,因為……
3、導入新課:
這樣的一件事,用文言寫下來,會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來學習課文。
三、初讀課文,讀順句子
1、教師中速范讀,學生聆聽。
2、教師慢速范讀,學生輕聲跟讀;再中速范讀,學生輕聲跟讀。
3、學生自由練讀,讀順為止。
4、小組內交流,指名讀,教師相機指導。
四、疏通文意,讀懂內容
1、對照注釋,學生自讀課文。
2、學生就詞義、句義提出疑問,或者讓學生討論解疑,或者由教師答疑。在答疑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舉出現代漢語中常見的詞語幫助學生理解。
3、同桌之間互相逐句說出文意。
4、熟讀課文。先自讀,指名讀,齊讀。
五、趁熱打鐵,當堂背誦
六、說話悟理,遷移運用
1、學了這篇文章,再看看畫中三個人,你又想說些什么?
2、學到這兒,你又想對自己說些什么?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
3、你還知道哪些有關勸喻人們怎樣學習的故事。
4、讀文言文短文《守株待兔》,說說它的意思。
《學弈》練習 篇13
教材分析:
《學弈》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說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圍棋的人,然后講弈秋同時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圍棋,學習效果截然不同,最后指出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異。
學情分析:學生本學期已經接觸過文言文,有一定的學習文言文的經驗,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文言文的方法。五年級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讀書方法。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詞。
2、能正確斷句,流利朗讀,努力達到“熟讀成誦”。
3、通過朗讀,能用自己的話復述這個故事。
4、通過討論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5、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能正確斷句,流利朗讀,努力達到“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
1、能讀懂全文,用自己的話復述這個故事。
2、能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談話引入課題,解釋“弈”的意思是:圍棋。
二、讀課文
1、談話,同學們都已經學過文言文了,老師想考考大家,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是什么?(指名回答,并相應板書)
2、自讀課文,通過查字典的方法讀準字音
3、指名讀,齊讀。
4、師指導,范讀
5、生齊讀
6、同桌合作讀。
三、譯。
1、對照著屏幕上的原文說出每句文言文的意思。
2、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這個故事。
四、悟。
1、提問:雖與之俱學,為什么弗若之矣?從中我們明白了什么?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生討論)
2、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如果有的話,你會如何勸導他?
3、再次齊讀課文。
五、背。
1、生自由背課文
2、指名背,齊背。
六、小結
七、布置作業
《學弈》練習 篇14
一、成功之處
1.教師范讀引好路子。
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沒有相應的基礎,而文言文在讀音、意思、朗讀方法上與現代白話文的巨大差別,都需要教師的有效指導。所以教師的范讀對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正確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這種有滋有味、聲情并茂的朗讀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反復朗讀讀準讀熟。
課堂上,我給學生留下充分的自由朗讀時間,讓他們借助注音讀準生字;同時,我也應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及時地指導學生正確地讀音,并能通過反復朗讀讀熟課文、正確斷句。
3.字斟句酌弄清意思。
要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探究的時間,引導他們結合課后注釋弄懂字、詞、句的意思,并通過獨立說、同桌互說等形式予以落實。
4.熟讀感悟道理。
⑴個跟弈秋學下圍棋的人表現有何不同,結果怎樣?
⑵《學弈》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學習后有何體會?
二、不足之處
1.老師的范讀不夠十分優美。
2.由于一時疏忽而沒有把較簡短的文言文以小黑板的形式出現,致使學生在讀的時候,感受節奏有些吃力,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3.對學生的評價少。
三、改進措施
1.在范讀時,應該更多的注意語速和感情。感情要充分,節奏感要強。
2.充分備課。
3.應不吝嗇對學生的贊賞與評價,多給學生以自信。
《學弈》練習 篇15
師:今天我們學一篇古文(板書“古文”)知道什么叫古文嗎?
生:古代的文章
生:古代的人寫的文章。
師:說得有道理。古時侯的人寫的文章自然就是古代的文章了。古文有時也叫文言文。古文和我們現在學的現代文有很大的區別。我們現在學的文章,包括你們自身習作課上的寫的一些文章,都叫“文言文:”。文言文是從1919年的“五四”運動開始大力倡議的。古文與現在的文言文有很大區別。比方這個字(板書“之”)。誰能把它組成一個詞語?
生:明日之星。
師:對,你們學校墻上就大大地寫著這四個字。知道詞語的意思嗎?
生:學校讓我們好好學習,成為將來的明星。(眾笑)
師:解釋得不錯,但這個“星”可不是讓你們都去當影視明星、當歌星,它是指一切有成績的人。我再問你,這個詞語中的“之”字當什么講?
生:就是“的”的意思,明日的星。
師:講得很明白。誰還能組詞?
生:之乎者也。(眾大笑)
師:“之乎者也”可不是一個詞。這原本是互不相連的四個字,它們是古文里的一些語助詞。不過也有人用它來諷刺那些文言文還寫不通,卻老想胡撰兩句文言的人,如:“這個人之乎者也說了半天,誰也不知道他說了些什么!”明白了嗎?(生答明白)
師:還能組詞嗎?
生:軍屬門上有時貼一張“光榮之家”的紙。
師:對。其中的“之”字怎么講?
生:當“的”講。
師:也當“的”講。剛才說了這個“之”字是古文中常用的一個字。現在用它一般都當“的”字講;但在古文中,它卻有許多種講法;我們今天這篇課文里,“之”字行后一共出現了六次,大致有三種講法;有時即使是同一個講法,但所指的對象也不同,真的有點復雜。大家一會兒讀的時侯要注意細心區分、理解。好了,現在大家打開課文,讀一下課題。
生:(齊)學弈。(師板書課題)
師:翻開后頁的注釋。看看這個“弈”字是什么意思。(生看注釋)
生:“弈”就是下棋。
師:“學弈”呢?
生:學習下棋。
師:完全正確。你知道這一課是學習下什么棋?象棋?軍棋?還是跳棋?
(該生無語,另一生舉手。)
生:這一課說的是學下圍棋。因為古代肯定沒有什么軍棋,跳棋呀!
師:可是象棋自古就有啊!(另一生舉手)
生:他們下的是圍棋,我從圖上看出來的。那個棋盤,還有那么多子兒,應該是圍棋。
師:你很聰明。會下圍棋嗎?
生:不會,看人家下過。
師:好好學!圍棋可是我們中國古人發明的,但現在我們的棋手往往下不過韓國人。你學好了,將來為國家爭光。行嗎?
生:(躊躇了一下)行!
師:好,經過片刻考慮說“行”,看來你說話很負責任。下面大家各自把課文多讀幾遍,直到你覺得讀通了為止。(同學各自朗讀課文)
師:能讀給大家聽嗎?誰敢為天下先?──就是誰敢第一個讀?(有生舉手)好!敢為天下先的人出現了。請大膽地讀給大家聽!
(生讀課文,有的地方讀不通。)
師:敢讀就很好!雖然有些地方讀得比較費勁,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最值得稱譽。這樣吧,你們看一下注釋。這篇課文的注釋很多,一下子記不住。你可以依照序號,把注釋的內容簡單地標志在課文中相應的字詞旁邊。然后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對照注釋想想這些字、詞、句子的意思。知道意思了,可能讀起來就順了。大家開始做這個工作:標志注釋,理解字、詞、句。開始吧,給大家10分鐘時間。
(生開始按要求自學課文。)
師:讀古文講究“斷句“。原來古文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我們的課文為了大家學習方便,加上了標點。讀課文時,有標點的地方當然需要停頓,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據它的意思,那些沒有標點符號的地方,需要拖個長聲。這樣讀,你自身比較好理解,聽的人也容易聽懂。大家拿出筆來,聽我讀一遍,注意聽我讀到哪里沒有標點卻拖長了字音,你就在哪里畫一條斜線。(板書畫斜線“/”)為了大家便于聽和畫,我讀得慢一些,拖音也放長些。明白嗎?(生答明白)
(下面是教師示范拖音的'讀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師:下面各自依照畫出的斜線朗讀一次,拖音的地方,可以夸張些。(同學各自練習朗讀)
師: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讀得入情后還要搖頭晃腦,甚至身子也跟著節奏晃動。
(師示范:“弈秋,通國這……善弈者也。”生笑。)
你們別笑,讀出滋味來的人都是這樣。你們也試一試,看看能讀出滋味來嗎?
(同學繼續練習,不少人搖晃起來,氣氛很熱烈。)
師:大家讀得真不錯,敢站起來晃一晃嗎?(眾笑)
師:好多了。再重讀一下這一句。(示范:“為/是其智/弗若與?”)注意是問號。(生重讀此句)
師:誰再來讀?(先后有四人讀課文,師隨機指導、示范)
師:你們覺得這樣讀是不是課文也好懂一點了?生:(齊)是。
師:那我問幾個問題行嗎?第一個問題:“弈秋”是什么意思?講詳細點。
生:弈秋是一個人的名字。這個人很會下棋。
師:沒有說得太明白,很會下棋到什么程度?
生:他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
師:啊,放到現在他能拿到全國圍棋競賽的金牌!(眾笑)哪句話說了這個意思?讀出來。(生齊讀:“通國之善弈者也。”)
師:這句話中那個“者”字是什么意思?
生:“者”就是指那個人。
師:沒聽懂。我問你,什么叫“作者”?
生:“作者”就是作文章的人。
師:“讀者”呢?
生:讀文章的人。
師:“勝利者”呢?
生:勝利的……得到勝利的人。
師:不簡單!“善弈者”呢?
生:善于下棋的人。
師:說得都對。這樣看來,這個“者”字,嚴格地說應該當什么“的人”來講。你看你剛才講的:作者──作文章的人,讀者──讀文章的人,勝利者──獲得勝利的人,都是“的人”,是嗎?(生答是)
師:第二個問題:課文里的人讓弈秋干什么?
生:叫他教導兩個人下棋。
師:聽著別扭!老師今天教導我們《學弈》這一課。別扭吧?怎么說?
生:人們讓他教兩個人下棋。
師:這樣說多順啊!第三個問題比較難答,他這兩個同學表示怎么樣?一個一個說。
生: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聽弈秋的教導,但一心認為有天鵝將至,想拉弓用箭射。
師:你很會利用注釋,所以講明白了,很好。你這段話說是說明白了,但聽起來有點硬邦邦的感覺。為什么呢?因為你只是把注釋原封不動地套了進去,就顯得有點死。其實你把注釋的意思理解了,然后把它變成你自身的話,自自然然地講出來就行了。現在大家練習說一下,同桌的兩個人互相說一說。
(同學練習,有的互相討論。)
師:大家停一下。我這里有幾個字不明白,想請教你們,能幫幫我嗎?“一人雖聽之”中的“之”字是什么意思?(有同學翻看注釋)
生:這個“之”字的意思是指弈秋的教導。
師:沒錯。注釋上就是這么說的。但是,我們平常說話不會這樣說。比方我說:“我們要聽家長的話。”這個“家長的話”是不是教導我們的話呢?
生:是。
師:對呀!假如我們老是說:“我們要聽家長的教導。”“我們要聽老師的教導。”多累呀!(眾笑)所以,依照我們平常的語言習慣,“一人雖聽之”可以怎么解釋?
生:一個人雖然也聽弈秋的話。
師:你看,這樣說就簡單明白多了。是不是?第二個字,“惟弈秋之為聽”中的“之”字是什么意思?(同學翻看注釋)這次你不要再看注釋了,注釋里只是整個講了這句話,沒有單講這個“之”字。你得自身動腦子想。
生:這個“之”字還是指弈秋的教導。
師:變成平常的說法怎么說?生:弈秋的話。
師:恭喜你答對了!(眾笑)那么“惟弈秋之為聽”怎么講?
生:只聽弈秋的話。
師:再次恭喜你答對了!(生答謝謝,眾笑)
師:現在我們知道了,剛才的兩個“之”字,都指的是弈秋的話。再看“思援弓繳而射之”中的“之”又是指什么?(生無人能答)
師:聯系上一句“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想一想他想射的是什么?
生:射天鵝。
師:對。你看這個人,不但不好好學習,上課思想開小差,他還想獵殺珍貴的野生動物。(眾笑)你把兩個小句連起來講一下。
生: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話,但他一心以為有天鵝將至,老想著拉弓用箭射天鵝。
師:對他講的有什么意見嗎?
生:他那個“將至”沒講出來。“將至”就是將要來到了,就要飛來了。因為“李白乘舟將欲行”的“將”就當“就要”講。
師:你真不簡單,能聯系舊知識解決新問題。還有沒有意見?
生:最后那個“射之”的“之”是指天鵝,但他前面已經說了天鵝就要飛來了,所以他要射的肯定是天鵝,不會是別的。所以最后這個“之”字說成“它”就行了。稱動物的那個寶蓋頭“它”。(眾笑)
師:你說得非常正確。按你的說法把兩個小句連起來說一下。
生: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弈秋的話,但他一心以為有天鵝就要飛來了,他就想拉弓用箭射它。(掌聲)
師:講得很漂亮!大家看,這一段我們研究了三個“之”字,特別是第三個“射之”中的“之”,注釋上并沒有解釋,但大家也理解了。很好!到現在為止,弈秋的兩個同學各是怎么學習的弄清了吧?我接著提第四個問題:這兩個同學學習的表示不一樣,那他們學習的結果呢?
生:書上有一句話說:“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就是講結果的。意思是:這第二個同學雖然和第一個人一起學,但學習成果不如第一個人好。
師:得了,一個問題全叫你一個人承包了!(眾笑)你既然這么聰明,我問你,你剛才讀的書上那句古文“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中又有兩個“之”字,它們都指的是什么?
生:兩個“之”字都指的是那個好好學習的人。
師:非常好!這兩個“之”字也有一個沒加注釋,他根據句子的意思也解釋出來了。請坐!最后一個問題:造成他們學習結果不一樣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樣分析的?先把有關的原句讀出來。大家一起讀,我看你們的想法一致不一致。
生:(齊讀)“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師:誰能直接用自身的話把它解釋出來?
生:有人說,是他的智慧不如前一個人吧?有人說:不是這樣。
生:我認為應該這樣說:有的人說,是他的頭腦不如前一個人吧?也有人說,不是這樣啊。我把他說的“智慧”改成了“頭腦”,說“腦子”也行。因為人們平常都這樣說:“這個小孩腦子好!”不會說:“這個小孩智慧好。”(鼓掌)
師:這是這節課第二位獲得老師們掌聲的同學,祝賀你!
生:老師,我說得比他們還簡單,您看行不行?
師:你真客氣!(眾笑)你說吧,讓大家共享一下!
生:有人說他不夠聰明,有人說不是這樣。(掌聲)
師:老師們的掌聲說明了一切,你到前面來,站在臺口,向老師們說聲謝謝。
(該生走上前,但行動有些局促忸怩,抓耳撓腮。眾笑。)
師:你看,掌聲變成笑聲了!你剛才漂亮的發方,多么優秀,所以贏得了掌聲;現在為什么大家都笑了,知道嗎?
生:不知道。(笑聲)可能是笑話我吧?
師:大家的笑還是善意的,是看見你一下子變得那么靦腆,那么不好意思,覺得挺有趣。一個人不但要有知識、有學問、有道德,而且行為舉止也要大大方方,禮儀周全。特別是面對大庭廣眾,更要落落大方、文雅而又瀟灑,你愿意這樣嗎?(生答愿意)那就大大方方到臺前向老師們敬禮致謝。老師們再給點掌聲鼓勵他!(掌聲熱烈)看老師們多保護你,去吧!
(該生大方地敬禮:“謝謝老師們!”老師鼓掌。)
師:看,這樣多好!回座位吧。好了,這幾個問題一討論,課堂內容就都明白了。誰還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學弈》練習 篇17
【教學要求】
1、學生通過教師引導、小組自主合作,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并用自己的話講講。
2、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從反復誦讀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
3、學生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學生能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進一步了解體會我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積累成語,文言文成語故事,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內容】
學生讀通讀懂課文,并在問題情境中明理;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從中積累語言,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重點】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
學生根據注釋讀懂課文內容,并用自己的話講講。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用具】
CAI課件、頭飾、課外閱讀資料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發學習興趣
1、成語游戲:
請學生在30秒鐘內自由說成語。(CAI課件顯示30至0的計時數。)
2、介紹成語大多來源于古代故事從而揭示課題。
二、讀通整體感悟文章大意
1、學生初讀課文,做到讀懂、讀通、讀不通的句子作上記號。
2、檢查初讀情況,教師順勢配樂范讀全文。(CAI課件播放音樂)
3、引導學生自悟文言文特點以及課文大意。
4、過渡小結。
三、讀懂,根據注釋自主合作探究,自悟句意文意
1、學生再讀課文,根據注釋、插圖在文中邊批劃,邊讀懂每句話,不明白的做上記號。
2、反饋疑難問題。(CAI課件顯示疑難句子)
3、自主合作解決疑難,讀懂課文:
請學生下位,尋找合作伙伴,成立合作小組并選出組長。
組長根據句子難易進行分工合作。(教師組織指導小組合作)
組長將各小組成員學習成果匯總集合。
各小組向全班匯報合作成果。
⑴匯報疑難句子的解決情況
⑵匯報小組合作成果,用自己的話講講課文內容。
4、小結過渡。
四、吟誦,創設情境,體情悟道,熟讀成誦
1、創設“學弈經驗總結會”這一情境,讓學生在敘說、辯論中明白做任何事情都應該專心致志的道理。
2、CAI播放“專心致志”成語故事,加深體會。
3、創設“孟子講學”這一情境,讓學生通過自讀、演讀達到熟讀成誦,進一步感悟文言文吟誦的韻味。
五、拓展,課內外延伸積累
1、總結文言文成語故事的特點,提高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化的認識。
2、推薦幾篇文言文成語故事以及搜索網址,引導學生學會積累,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板書設計】
學弈
專心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