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歌》傳統講讀教案設計及評析(通用16篇)
《囚歌》傳統講讀教案設計及評析 篇1
【教學目的要求】
1.學習葉挺同志堅定的革命立場和偉大的獻身精神,培養學生對黨、對革命的深厚感情和共產主義理想。
2.理解詩中部分詞語的含義或作用,進而讀懂全詩,使學生體會詩歌精煉、形象的特點,培養閱讀詩歌的能力。
3.能有感情地閱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朗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一致的,即準確地理解部分詞語和句子的含義,體會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詞語卡片;指導朗讀的幻燈片或掛圖。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新課,解題,介紹時代背景。
1.直接導入 新課,然后告訴學生《囚歌》是葉挺在四川寫的。在英雄戰斗過的土地上學習英雄寫下的詩篇,大家一定會有一種親切和自豪之感。
2.通過討論解題:(1)誰能從題目上看出這首詩是葉挺同志在什么環境下寫的?(隨即指出“囚”字在這里的含義)(2)它為什么不叫“囚詩”而叫“囚歌”?(學生若答不來,暫且存疑)
3.介紹時代背景:(1)問學生是否了解葉挺坐牢的原因和獄中斗爭事跡。有了解的請他們向大家介紹。(2)教師介紹或補充介紹。強調葉挺同志不為高官厚祿所動這一點。最后由獄中難友傳唱這首詩一事再回到題目的“歌”字。
(二)初讀課文,質疑問難,并初步把握中心思想。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輕聲讀課文,要求:邊讀邊找出不懂的地方,并做上記號;讀完后想一想:從這首詩可以看出葉挺是個什么樣的人?
3.討論以上問題,把握中心思想。
4.學生質疑。教師提示學習重點和難點。
(三)研讀課文,較準確而深入地理解其思想內容。
1.分節讀議課文。每小節均按“閱讀——分析——概括”的順序進行。分析時依次討論以下問題:
(1)“人”和“狗”各指什么?用狗來比喻叛徒表達了作者對叛徒什么樣的感情?
(2)“為人進出的門”和“為狗爬出的洞”各比喻什么?
(3)前兩句話反映了當時的革命者面臨著一種什么樣的處境?
(4)“高叫”反映了敵人怎樣的心情?對敵人的話應該如何理解?哪個字是理解的關鍵?
(5)第一、二節中的兩個“自由”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之處?哪個詞表達了他對真正的自由的態度?
(6)“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里爬出”中的“怎能”表示什么樣的語氣?為什么這里不用陳述而用反問的語氣?
(7)“我渴望自由”和后面的話是什么關系?你是從哪個字看出來的?“但”字在這個句子乃至全詩中起著什么作用?
(8)第三小節有哪幾個比喻?它們各比喻什么?這樣比喻好在哪里?
(9)“將我……一齊燒掉”表達了葉挺同志什么樣的愿望和精神?
(10)“將我……一齊燒掉”和“得到永生”矛盾嗎?為什么?(聯系《就義詩》)
2.簡要地梳理全詩的內容層次,歸納中心思想。(借助“綱要信號”板書)
3.請學生提出仍未弄懂的問題,擇要回答或討論。
4.出示詞語卡片,抽一行學生順次解釋課后習題的五個詞語。
(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課文,并試背課文。
1.抽一名中等水平的學生朗讀課文;
2.領讀課文(利用幻燈或掛圖進行指導),辨析兩個破折號的不同作用;
3.自讀課文;
4.請剛才朗讀的那位學生再朗讀課文;
5.請一位學生試背課文;
6.齊背課文。下課。
板書設計
評:
我們知道,任何一種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 都體現授課人的成熟或不成熟的教學指導思想,那么我的《囚歌》的教學指導思想是什么呢?
第一,緊緊把握小學語文的學科特點。
小學語文的學科特點,表現為思想性、工具性,還有很容易被人們忽略的初級性的統一。小學六年級與初中相銜接,因此還應體現出一定的過渡性。總之,我要把《囚歌》上成地地道道的小學高年級語文課。
第二,緊密聯系兩個實際,并在它們的結合點上作文章。
首先要聯系教材實際。從體裁上看,《囚歌》是一首政治抒情詩;從思想上看,它是一篇革命理想和傳統教育的好教材;從內容上看,它雖然不很艱澀難懂,但多處用了比喻,精煉、形象的語言中包含著較深廣的思想感情;從課文類別看,它屬于一類課文。
其次要聯系學生實際。雖然在今天的這種特定的情況下談不到“吃透學生”,但是對此時此地學生的實際也應該做出盡量符合實際的估計。首先是四川兒童在知識、情感方面和《囚歌》有著天然的聯系;其次是作為西南地區政治文化中心的大城市的第一流小學再加優秀教師的獨特優勢,這些都是有利的因素。但是小學生畢竟還小,他們對過去畢竟知之不多,感之不深;他們對詩歌,特別是抒情的認識一般還停留在感性的階段,他們的學習能力的發揮也可能因教師或環境的變換而受到影響。這些都是不利的因素。
所謂“在兩個實際的結合點上作文章”,就是說,教材實際和學生實際存在著互相聯系、互相配合、可以互相補充的地方。例如《囚歌》有理想信念教育的因素,而小學生正需要加強這方面的教育,于是這里便形成了一個結合點,我們便可以“取教材之長,補學生之短”。
第三,努力體現教改精神,同時注意處理好改革與繼承的關系。
教學改革,首先要貫徹“三個為主”的精神,這里不想多說了。除此以外,我在教學設計中還十分注意依靠理論的指導作用,力求克服傳統教學主要依靠經驗,缺乏理論思維的不足。例如,《囚歌》的總體設計就是以“大語文”教學觀為指導的,而它的第一個具體步驟,就有一定的理論依據,例如在教學過程 中安排了兩次質疑問難,就是以信息論的反饋原理為依據的。
我認為,教學改革既是對傳統教學中不合理成分的揚棄,又是對它的合理成分的繼承。不能一說教改,就對傳統的東西一概否定,在《囚歌》的教學設計中,就吸收了傳統語文教學中“文道結合”、“因文悟道”等特長,在課堂教學結構上也基本采用了“破題——開講——誦習”傳統框架。關于“講”與“不講”、“多講”與“少講”,這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弄不好會被認為是“滿堂灌”。我認為,應該從兩個實際特別是教材實際出發,當講則講,有些地方還要“暢講”,教師不應該只當“導演”,他應該既是“導演”又是“演員”。所以我在幾個關鍵之處設計了幾段比較長的“獨白”,意在把學生想說而又說不出來的“心里話”替他們說出來,幫助他們加深理解,激發情感。
可以說,我對《囚歌》的教學內容、教學結構、教學方法的處理、安排和運用,都是以上述指導思想為準則的。
這里著重談談對教學內容的處理。
經過認真挖掘教材,根據大綱要求,我把教學目的的任務確定為:
1.學習葉挺同志堅定的革命立場和偉大的獻身精神,培養學生對黨、對革命的深厚感情和共產主義理想,這是教學目的和任務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2.理解詩中部分詞語的含義或作用,進而讀懂全詩,使學生體會詩歌精煉、形象的特點,培養閱讀詩歌的初步能力。這是教學目的中的知識能力教學因素。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朗讀技能,這是教學目的中的技能技巧訓練因素。
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客觀地存在于教材之中,不是我們附加上去的,他們在教材中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我們把它們提煉出來,抽象的為自己頭腦中主觀的東西,即教學目的,是否就失去了聯系了呢?不是的,只不過是改變了聯系方式而已:他們都服從于一個總目標——育人。可以說,《囚歌》的教學目的的確定,是著眼于教育、教養、發展任務的和諧統一,體現了培養目標的一致性。
在上述目的任務中,理解課文是重點。因為這個主要矛盾解決了,思想教育的目的也就同步達到了,朗讀訓練也有了比較堅實的感情基礎。所以我安排了較長的教學時間突破這個重點兼難點。
根據高段教學過渡性,在突出“字、詞、句、段、篇”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我還注意了語、修、邏、文知識的滲透,例如,通過討論“怎能”這個詞來體會表達的準確性和鮮明性,滲透語法和邏輯教學通過討論“地下的烈火”、“活棺材”等詞語來體會表達的生動性,滲透修辭教學。
詩歌是以形象、精煉、富有感情為基本特征的,好的詩還有一種意境美。《囚歌》包含著豐富的美育因素。它的美不是表現為優美,而是表現為壯美,一種使人迥暢蕩氣的悲壯之美,一種不可壓抑的陽剛之美,一種使人肅然起敬的共產主義精神美。雖然在教學中不必要也不可能單列一項進行講解,但我的確想把這種美很好地體現出來。我要求自己,一定要把《囚歌》這首抒情詩教得有情。為此,教師必須“進入角色”,即把自己變成葉挺。首先要感動自己,才能去感動學生;使他們體會到《囚歌》的情感美。我還要求自己,要用詩一樣的語言去講詩,盡量使自己的語言精煉、形象,充滿激情,以此去感染學生,使他們體會《囚歌》的形象美。一句話,在《囚歌》的教學過程 中要體現審美教育。
本課的教學結構,我原來按三個大環節安排,后來改為兩個,第一個環節是為第二個環節作知識和情感方面的準備,我改變了以往程序式的導入 法,采取了以故事開頭,自然引進課文的方法,把介紹背景、范讀課文和破題融為一體,一氣呵成。第二個環節是教學過程 的主體部分,它又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初讀課文,包括初讀、嘗試把握中心和質疑三小步;二是研讀課文,包括分節讀議,歸納、二次質疑、檢查詞語理解四小步。這個環節是按照“整體——部分——整體”的思路安排的。第三個環節是指導朗讀,改變以后,我把它分散在分節讀議這個步驟中進行。
(方熔)
《囚歌》傳統講讀教案設計及評析 篇2
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第七冊《囚歌》
單位
鐵西區共同小學
教者
李金英
教
學
目
標
1、 抓住關鍵詞語理解詩情,體會葉挺對革命必勝的信念和為共產主義事業而獻身的壯志豪情。
2、 學習革命者為捍衛信仰的尊嚴不惜犧牲的精神。
3、 激發學生崇仰先烈,珍惜生活的情感,培養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朗讀技巧。
教學重點
重點分析詩人在“爬出來”和“在烈火中永生”兩者中的選擇,體會詩歌中兩個“自由”的內涵。
教學難點
結合寫作背景,讀懂詩句,有所感悟。
教 具
多媒體課件
教
學
過
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創設情境,形成鋪墊
播放《亮劍》片斷
二、品讀詩句,以讀悟情
提問:革命者們都會經受怎樣的折磨?
(一) 理解第一節
1、 引導學生自讀第一節,說說敵人的做法?
2、 引導分析對比句,理解人與狗分別指什么?
3、 引導理解第一個“自由”
4、 指導朗讀
(二) 理解第二節
1、 制造錯誤,理解“渴望”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 深刻理解兩個“自由”的含義
3、 指導朗讀
(三) 理解第三節
1、 總結上節,引導齊讀第三節,板書:【失去自由,得到永生】
2、 引導理解“活棺材”、“永生”、“地下的烈火”的含義
3、 引讀,指導朗讀
三、由情導讀,因讀成誦
1、 激情引讀
2、 出示圖片,再次引讀
3、 在國際歌的伴奏下齊讀整首詩
四、總結
觀賞影片資料,暢談觀后感
搜索記憶,自由發言
自讀、品味、各抒己見
聯系背景介紹體會詞語含義,匯報交流
結合對比句,體會自由的含義
個讀、導讀、練讀、匯報讀
發現問題,分析后表達看法
練讀、復讀、讀中悟情
齊讀
① 小組合作學習②匯報交流
以讀促解
在引讀中再次品味情感
熟讀成誦
激情誦讀
板
書
設
計
囚 歌
葉挺
失去 自由
得到 永生
《囚歌》傳統講讀教案設計及評析 篇3
我今天說的課題是五年級語文第五單元《囚歌》。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和說程序等幾個方面進行說明。
【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選編的課文都是紅色經典,贊頌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品質。《囚歌》是本單元的第一篇文章,這是一首作者在獄中寫成的歌,表現了無產階級革命戰士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堅貞不屈,大義凜然的革命氣節,和誓死為共產主義事業獻身的革命精神。
2、本文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①知識目標:認識本課生字詞,了解作者及寫詩時的險惡環境. 理解本課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詩的思想感情。
②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此詩。試背這首詩。③情感目標:感受革命烈士在生死關頭的革命氣節和堅定的意志,激發學生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3、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①、了解詩人寫詩時的險惡環境。 ②、體會詩人在萬般折磨情況下表現出的凜然、大無畏氣概。
【說教法學法】
1、自主、合作、探究法:讓學生分組討論問題,促進師生之間,生與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使課堂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互動氛圍,使教學重點在互動中拓展開來,以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當然,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是起導航的作用,在疑難處要給予點撥、引導,幫助他們尋找突破口,激發解決問題的興趣。
2、朗誦法:本課主要是從自由朗讀和個別朗讀入手,通過自由朗讀讓學生整體感受課文,增強語感,以促進思考。讓學生體會情感并受到震撼,領會文章的主題。
聽說讀寫貫穿始末,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的興趣,拓展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成功意識。讓學生由學會到會學,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說教具 】 多媒體
課件的制作突出了精美與實效的特點,處處對學生的學習活動予以指引,并配以影視資料,輔助教學。
【說教學過程】
一、 激發情感,導入新課
1、由革命烈士故事引入,出示了課件葉挺的《囚歌》、烈士人物的簡介及有關葉挺的故事 ,接著拓展了此詩的創作背景并出示了課件。
2、同學們,這些詩歌都是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壯麗的篇章。他們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令我們感動不已。他們在敵人白色恐怖區內,甚至在敵人又陰暗又潮濕的牢房里與敵人斗智斗勇,有的獻出了寶貴而又年輕的生命,葉挺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國民黨反動派在對葉挺使用老虎凳、辣椒水、火烙、皮鞭等各種酷刑后,威逼他屈服。讓他投降他寧死不屈寫下這首詩,你們知道什么叫囚歌嗎?
3、齊讀課題。想:葉挺為什么要寫這首歌?情景渲染導入,撥動學生心靈的琴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走近作者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作者葉挺。(出示課件走近作者)欣賞一下有關作者視頻,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字詞積累
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字詞,掃清文字障礙,為課文的學習打下基礎。
四、課文朗讀
注意朗讀字音、節奏、停頓、重音、語氣、語調及感情的把握。通過朗誦法,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妙處和思想感情。培養詩歌的朗讀能力。
五、合作探究
通過課文三個小結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讓學生互相啟發,在議論中迸發出思維的火花,共同解決疑難。激發探究的興趣,培養自學和表達能力,突破重點,進行人文教育。
六、課文小結
這首詩表現了無產階級革命戰士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堅貞不屈,大義凜然的革命氣節,和誓死為共產主義事業獻身的革命精神。
八.作業設計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說板書設計】
這個板書設計,能幫助學生理清課文思路,讓學生了解了課文的內容,并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的崇高的精神品質。
《囚歌》傳統講讀教案設計及評析 篇4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葉挺將軍堅貞不屈的崇高革命氣節。
3.通過學習,讓學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知道什么是一個革命者的尊嚴。
二、教學重、難點
1.分析詩人在“爬出來”和“在烈火中得到永生”兩者中的選擇,體會詩歌中兩個“自由”的不同含義。
2.了解詩的寫作背景,讀懂詩句的意思。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收集有關革命烈士事跡材料。
2.收集葉挺將軍的資料,了解本詩寫作背景。
3.小組討論,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五、教具準備
CAI課件
六、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師敘述:同學們,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幸福的時代,可是你們知道嗎?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面對毒刑拷打,堅貞不屈。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你能說出幾個嗎?(課件展示革命先烈圖片,像放電影似的逐個從屏幕中走過,配樂)看見他們,你們有什么感受?
2.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學習課文。(師板書課題)
(課前我引導學生收集反映革命烈士事跡的材料,了解詩的寫作背景,縮短詩歌的年代與學生生活的距離。課上,借助課件,配樂播放學生熟悉的.革命英雄形象,引導學生談感受,同樣是為了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本詩的距離,讓學生進入生動的情景中。)
(二)釋題,介紹作者
1.從字形上看,“囚”是什么意思?“囚歌”呢?
(從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墻緊緊圍住,如籠中之鳥,失去自由。“囚”的意思是把人關在監獄里。“囚歌”在本文中指革命者在敵人監獄里寫的詩歌。)
(中國的漢字充滿著魅力,每一個字就是一幅畫,一首詩。通過讓學生觀察“囚”字的字形,推斷出它的字意,讓學生從字形上,解決詩歌題目的含義,與課題對話。同時,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到中國文字的魅力。)
2.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你知道這首詩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嗎?用你們搜集到的資料和你了解的知識來給我們介紹一下。
(課前安排學生去查詢相關資料,培養學生預習課文的能力。在交流時,學生不僅互相傳遞信息,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還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習了一些處理信息的方法。)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注意讀出詩的節奏。
2.指名接讀課文,注意正音。評價讀得怎么樣?
3.齊讀課文,注意剛才糾正的地方。
(本文是一首詩歌,節奏鮮明,讀起來瑯瑯上口。因此在朗讀上往往需要教師的指導。朗讀訓練的第一步就是教師的范讀。在初讀課文這一環節中,引導學生把詩歌讀通讀順,讀出詩的節奏,為下一環節做到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像,在讀中得到感情的升華做好鋪墊,從整體感受詩歌內容。)
(四)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剛才我們理解了“囚”字的意思,就是把人關在監獄里,讓人失去自由!那么請找一找這首詩中幾處提到“自由”,勾畫相關句子,想想每處“自由”指的是不是一回事?
2.讀文質疑:葉挺渴望自由,敵人也說要給他自由,為什么葉挺又不要了呢?這不是矛盾嗎?在小組內讀一讀一二節詩,討論剛才的問題。(小組交流,體會兩個“自由”的不同,全班匯報)相機理解“人”“狗”“一個聲音”“爬出來吧,給你自由”的喻意。體會如果從狗洞中爬出就失去了人的尊嚴。
(教師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對話,抓住課文中的關鍵問題“詩中有兩個自由,它們的含義有什么不同”為突破口,讓學生去質疑探究,通過對比,體會兩個自由的含義。這個環節的設計是為了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然后,讓學生在讀中去解決問題,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參與者。)
3.指導朗讀第一、二節詩
①(課件出示從電影中剪輯的一幅圖:革命英雄圖,叛徒形象圖,丑惡的國民黨反動派形象圖)引導學生看圖,聯系詩歌,說說他們之間會說什么?(生自由說,感悟第一節內容)
②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葉挺卻作了堅定的回答!(生齊讀第二小節)
(課件出示:葉挺將軍在牢房內的生活照)假如你就是葉挺,此時此刻你會想到什么?(生自由說)讓我們懷著對革命者的無限崇敬的心情來朗讀這一節。(師引讀該段)
(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指導朗讀,以讀為主感知課文。這樣不僅增加了讀的趣味性,而且進一步陶冶了情感。)
4.既然不能得到我所渴望的自由,那么我情愿選擇――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①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三節。理解“活棺材”“永生”“地下的烈火”,你怎么理解這節詩?(同桌討論,匯報)
②師小結:雖然人的身軀在烈火和熱血中燃燒了,但人的尊嚴,人的精神還在,它們將獲得永生!
③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葉挺將軍怎么樣?(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革命氣節,師板書)
(本環節旨在采用情景串聯,說讀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圖片,運用聯想和想像,感悟詩歌內容,并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來升華情感。力求達到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像,在讀中得到感情的升華。巧妙點撥、引導,幫助學生讀懂詩句的意思,特別是讀懂有比喻意義的詩句,使學生在“讀,思,議”中感受詩歌內容。)
(五)總結全詩
1.堅貞不屈,寧死也不喪失革命氣節,這就是一個革命者的尊嚴。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深化本單元主題“尊嚴”,體會葉挺將軍堅貞不屈的崇高革命氣節,感受一個革命者的尊嚴。)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課件出示:葉挺將軍畫像)指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中的葉挺將軍多么的英勇,多么的堅貞不屈啊!讓我們看著葉挺的畫像,有感情地背誦課文,就好像你是葉挺將軍,正在監獄里吟誦這首詩《囚歌》一樣!比比看,誰能將葉挺將軍堅貞不屈,寧死也不出賣革命的氣概背誦出來!(生練習,有感情地背誦)
(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達到背誦的目的。讓學生面對葉挺將軍的畫像進行有感情地背誦,使學生進入情景,仿佛自己就是葉挺,在獄中吟誦著自己的作品,抒發自己的情感。注重課堂語文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囚歌》傳統講讀教案設計及評析 篇5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閱讀詩歌的能力;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堅貞不屈的革命氣節和追求自由的理想。
教學重點:
以誦讀為主,體會詩人所表達的堅貞不屈、追求自由的深厚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師:首先進行常規訓練一分鐘演講,有請孫旭音同學。
生: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帶來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一首著名詩篇《自由與愛情》。1846年,歐洲正爆發著革命,在此情形下,裴多菲揮筆寫下這首不朽的詩篇――《自由與愛情》。
生: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 二者皆可拋。(隨后全體學生齊誦本詩)
師:請同學們對孫旭音同學的演講進行點評。(略)
師:這次孫旭音同學演講內容的選材,在我們以往演講內容的基礎上有了更廣泛的拓寬,供同學們欣賞和借鑒。
師:匈牙利詩人裴多菲面對浪漫的愛情和只有一次的生命,為了追求尊嚴與自由,他拋棄了這兩者,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豈止是裴多菲,我黨的早期領導者葉挺將軍在身陷囹圄之時,對尊嚴、自由、生命有了自己的思考,寫下了著名的詩篇《囚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10課,共同學習《囚歌》。(師板書,生齊讀課題)
師:學習目標是我們學習的引領,請同學們看學習目標。(大屏出示,生默讀學習目標)
師:課前同學們搜集了葉挺將軍的生平資料和這首詩的寫作背景,請同學們用默讀的方式溫故一下,同時小組長統計一下本組的完成情況。(學生交流分享,從夢之翼小組開始匯報)
師:下面同學們分享一下老師收集到的有關資料。(大屏出示)學生朗讀作者簡介和寫作背景。
師:我們了解了作者和寫作背景,下面請同學們輕輕地打開書,讀詩我們離不開停頓、重音和語調,根據老師的提示畫出停頓符號、重音符號后,輕聲朗讀,讀準字音。(生動筆畫朗讀符號,然后按要求輕聲練讀)
師:同學們讀得非常投入,讓我們檢測一下大家對字詞的`掌握情況。(生開火車讀詞語)
緊鎖 敞開 渴望 軀體 棺材 熱血
師:學習朗讀最好的方法就是模仿名家的朗誦,請同學們認真領會朗誦者的停頓、重音、語調和情感。(生傾聽康橋的朗誦資料)
師:傾聽完康橋老師朗誦的這首詩,讓我們心中不禁升起一種悲壯之感,請同學們結合標注和名家的朗誦,大聲開始練讀。(生自由練讀并展示)
師:這是一首現代詩歌,同學們通過朗讀,就能發現這首詩的第一節的前兩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生:對比。
師:交流一下,哪幾處進行了對比。
生:人和狗、進出和爬出。
生:門和洞、緊鎖著和敞開著。
大屏出現重點詞語的解釋,學生把自己不理解的詞語記錄下來。
生:人――指堅定的革命者。
生:狗――革命隊伍中的叛徒。
生:爬――讓革命者屈膝投降。
生:地下的烈火――人民革命的熊熊大火。
生:活棺材――監牢,反動派的統治。
師:剛才我們在朗讀中讀到了“人”“狗”,分別指什么:革命者和叛徒。
師: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軀體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一個“狗”字把這種蔑視表現得淋漓盡致。
生:“爬”字寫出了要想自由就要付出的代價―放棄尊嚴。
師:第一節用四句長短句描寫了作者所看到的和聽到的。
師:下面我們看第二節,看書中插圖幫助理解。(全體女同學朗讀)
師:葉挺此時雖然身陷囹圄,卻對未來卻充滿了希望,為了革命的勝利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下面我們學習最后一節。
生: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起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師:注意“一起”與“一起”的區別。
生:“一起”強調范圍,“一起”強調的時間的同時性。
師:通過“一起”這個詞我們體會出葉挺將軍的堅定和視死如歸的精神。(生帶著這種理解聽師范讀,隨后生齊讀)
師:這首詩歌中有一個詞出現了兩次?
生:自由。
出示自學提示:(學習時間3分鐘)
生:1.詩歌中有兩個“自由”,兩個“自由”有什么不同?
2.作者要什么樣的“自由”?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生獨立完成后小組內交流。
生:第一個“自由”是軀體上的自由,第二個“自由”是指靈魂和精神上的自由。
生:第一個“自由”是出賣革命換來的自由,第二個“自由”是真正的自由。
生:第一個“自由”是背叛革命換來的自由,第二個“自由”是身體與尊嚴合二為一的自由。
生:是反動派給予的所謂的“自由”,第二個“自由”是真正的“自由”,是身心與靈魂的自由。
生:是真正的“自由”,是身心與靈魂的“自由”。表達了作者為了推翻反動統治,寧愿獻出自己生命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壯志。
生:表達了詩人堅貞不屈的精神。
師:我們理解了詩意,理解了葉挺在每句詩中所表達的情感,讓我們帶著這種理解、這種感悟、這種敬佩,再一次走進詩歌之中,再次朗讀。(生再次練讀)
課堂檢測:(略)
師:回顧上個單元所學的詩歌《望大陸》《鄉愁》,體會不同詩歌的朗讀特點。朗讀是朗讀者對作品的一種再創造,我們經歷的不同,知識積淀的不同,當時環境的不同,每個人對詩歌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對同一首詩歌可以有不同的表現方法,老師愿意呈現一種與我們課堂朗讀指導不同的情境。(師配樂范讀《囚歌》,生欣賞鮑國安朗誦的《有的人》)
師:學習了《囚歌》,聆聽了《有的人》,愿同學們長大后都能成為甘愿為人民服務的人,因為那樣人民才會把你們舉得高高。
《囚歌》傳統講讀教案設計及評析 篇6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往這兒看(教師板書“囚”字)它讀什么?(“qiú”.強調“i”和“u”并列時,聲調并在后面的字母上),誰知道從字形上看,“囚”是什么意思?(人被四堵高墻緊緊圍住就像籠中小鳥一樣,失去了自由)再想想,被四堵高墻緊緊圍住,又失去自由的地方,是什么地方?(監獄)所以說“囚”的意思就是犯人關在監獄里。(教師接著板書“歌”)“囚歌”又是什么意思?(在監獄里寫的詩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葉挺將軍寫的《囚歌》這首詩(出示課題投影)。
二.交流搜集資料情況。
課前,老師安排大家搜集有關葉挺將軍的資料。現在哪位同學愿意把自己獲得的信息與大家共同分享。(學生匯報搜集情況) (出示投影2,葉挺簡介)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了解詩的內容。
接下來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朗讀課文。了解囚歌的內容,注意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2遍)
2.指名讀課文,評價讀得怎么樣?
(指名學生讀課文)
(學生評價)
這首詩,應該怎樣來讀,讀出什么樣的語氣,老師相信大家在理解詩歌之后,一定會有一個明確答案也一定會給某某同學一個公正的評價。
四.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勾畫詩中提到“自由”的句子,思考它們是不是一回事。
同學們,新課一開始,我們共同理解了“囚”字的意思,就是(生答:把人關在監獄里,讓人失去自由)那么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一找這首詩中幾處提到“自由”,勾畫相關的句子,想想每處“自由”指的是不是一回事?(學生默讀 、勾畫)
2.匯報.
生:兩處,一處是: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一處是:我渴望自由
師:這兩處自由是不是一回事?(生…….)
3.合作學習1、2小節
到底是不是一回事,請同學們現在以4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討論過程中注意理解加點字各指什么?
(出示投影 3)
4.匯報學習情況
人:指堅定的革命者,共產黨人
狗:指革命隊伍中的叛徒.漢奸.走狗.賣國賊.
爬:讓革命者屈膝投降.當叛徒.
高叫:大聲喊叫。
師:誰知道,敵人為什么要高叫?
生1:他們心虛。共產黨人到底會怎么樣?會不會聽他們的話。他們心里沒底,所以就用這大聲的喊叫來掩蓋他們的心虛。
生2:他們想用聲嘶力竭的叫喊嚇唬共產黨人,讓他們害怕
生3:這只不過是一種誘餌,誘騙革命者上當。
師:所以說這里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嗎?
生:不是,是敵人的誘騙。
師:對,他們想誘騙革命者屈膝投降,當叛徒,可是即使出賣了自己的同志,出賣了自己的組織,當了漢奸,做了走狗,仍然受到敵人的控制,并沒有真正的自由。
師;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板書: 威逼利誘)葉挺將軍做了怎樣的回答?
生:我渴望自由........
師:那么這里的自由指的是什么?
生:真正的自由(行動自由,言論自由)
師:對于一個革命者來說,有了真正的自由,便可以投入人民革命的洪流,有了真正的自由,就可以更有力地參加解放全中國的戰斗。
所以說,文中兩處的“自由”意思不一樣。
葉挺渴望自由,敵人也說要給他自由,為什么葉挺又不要了呢?這不是矛盾嗎?課文中的哪句話給我們做了做最好的闡述詮釋。
生:人的軀體怎能從狗洞里爬出。
師:這是一個什么句?
生:反問句。也就是人的軀體不能從狗洞里爬出。
師:說得好。葉挺深知從狗洞里爬出就失去了人的尊嚴,所以用反問的語氣強調了自己決不能因為活命而向敵人屈膝投降。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葉挺什么樣的氣節?
(堅貞不屈、視死如歸.........)(板書:堅貞不屈)
5.指導朗讀1.2節詩
⑴.出示課件(革命英雄,丑惡的國民黨反動派,無恥叛徒圖)
師:看這幅圖,聯系詩歌,說一說他們都會說些什么?
生:(自由說)
師:當我們明白了國民黨反動派在威逼利誘共產黨人時,卑劣的手段和丑惡的嘴臉時,朗讀第一小節,我們就要讀出反動派陰險狡猾的語調。尤其是“自由”二字要讀得虛偽.輕浮.聲音拖長些.
(范讀—自由讀—指名讀)
⑵.出示課件(葉挺將軍監獄生活照)
師: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葉挺作了堅定地回答,假如你是葉挺,此時此刻你會想到些什么?
生:(自由說)
師:所以讀第二小節,我們就要讀出堅定地,有力的,高昂的語氣,要懷著對革命者無限崇敬的心情來朗讀。
(指名讀——挑戰讀)
6.學習第三小節
為什么葉挺會有這么強烈的決心,是什么支持他為革命事業而獻身?我們來看看文中的第三小節。
⑴男同學齊讀第三小節,女同學思考:詩中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
⑵同桌交流,用什么來比喻什么?
⑶匯報
“地下的烈火”比喻革命的烈火,共產黨人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
"活棺材”指囚禁革命者的牢房。
師:一個真正的革命者絕不會向敵人屈服,所以,詩人決定怎么做?
生:“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師:怎樣理解這句話?
生:……。
師:是的,在葉挺眼里,雖然人的身軀在烈火和熱血中燃燒了,但人的尊嚴,人的精神還在,它們將獲得永生。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葉挺將軍怎么樣?
(堅強.勇敢.不怕犧牲.甘愿獻身.祝死如歸)板書(甘愿獻身)
所以說讀這一小節的時候,我們就要讀出作者的壯志豪情,“地下的烈火”“一齊燒掉”“得到永生”要讀的鏗鏘有力,語氣要逐漸激昂,節奏要加快。
(范讀——指名讀——賽讀)
剛才同學們讀得都非常好,讓我們為自己的良好表現鼓勵一下吧.(鼓掌)
同學們在讀中理解了詩歌的意思,又在理解中學會了應該怎樣去讀這首詩,現在我們就對一開始某某同學的朗讀作一下評價。
(學生評價——某某同學自評——某某同學挑戰自己)
五、課后小結
同學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許許多多像葉挺將軍一樣有骨氣的人用他們的獻血和生命換來的,最后,就讓我們全體起立,懷著對先烈們的緬懷,對葉挺將軍的敬仰,懷著對敵人的憎恨,來齊背這首詩。(結束本課)
附:板書
威逼利誘
囚歌 堅貞不屈
甘愿獻身
《囚歌》傳統講讀教案設計及評析 篇7
學情分析:
課文的年代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距離,學生的理解可能會浮于表面,所以要在充分的朗讀中激起他們的情感共鳴,從而比較準確地認識革命英雄的氣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葉挺將軍堅貞不屈的崇高革命氣節。
3.通過學習,讓學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知道什么是一個革命者的尊嚴。
教學重、難點:
1.分析詩人在“爬出來”和“在烈火中得到永生”兩者中的選擇,體會詩歌中兩個“自由”的不同含義。
2.了解詩的寫作背景,讀懂詩句的意思。
學生活動設計:
1.收集有關革命烈士事跡材料。
2.收集葉挺將軍的資料,了解本詩寫作背景。
3.小組討論,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教具準備:cai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解字釋題,切入主題
1. 今天,我們學習《囚歌》。(板書課題)從字形上看,“囚”是什么意思?“囚歌”呢?(從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墻緊緊圍住,如籠中之鳥,失去自由。“囚”的意思是把人關在監獄里。“囚歌”在本文指革命者在敵人監獄里寫的詩歌。)
2. 你了解作者葉挺將軍嗎?你知道葉挺將軍是在什么情況下寫出這首詩歌的嗎?(課件播放視頻剪輯:《葉挺將軍》
(設計說明:中國的漢字是表意文字,每一個字就是一幅畫,一首詩。通過讓學生觀察“囚”字的字形,推斷出它的字意,讓學生從字形上,解決詩歌題目的含義,與課題對話。同時,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到中國文字的魅力。)
二、配樂范讀,直奔中心
1.師配樂范讀,生傾聽,思考:被囚禁的人最渴望的是什么呢?(課件出示圖片:被囚禁的人)
2.請找一找這首詩中幾處提到“自由”,勾畫相關句子。你找出了幾個“自由”?這兩個“自由”意義一樣嗎?
三、精讀課文,品味朗讀
(一)學習第一小節
1.讀過了課文以后,我相信同學們會更加理解兩個“自由”的真正含義。誰來讀一讀第一小節?認真聽,劃出一組對比句。
2.這兩句用什么和什么對比?作者把誰比作“狗”呢?用狗來比喻叛徒表達了作者對叛徒什么樣的感情?“為人進出的門”和“為狗爬出的洞”又分別指什么呢?(“人”與“狗”、“門”與“洞”、“緊鎖”與“敞開”形成對比,“門”指革命者堅持探求革命真理的道路,“洞”指叛徒背叛革命、放棄尊嚴的道路。用“狗”來比喻叛徒,表現對叛徒的極度厭惡和痛恨。相機指導一二句的朗讀。)
3. “門緊鎖著”“洞敞開著”這反映了當時的革命者面臨著敵人的威逼。(板書:面對威逼。課件出示:電視劇《葉挺將軍》劇照——葉挺怒斥勸降者)(相機指導朗讀,讀出敵人的囂張氣焰、瘋狂叫囂。)
4.那么,敵人給的“自由”是怎樣的自由呢?(放棄真理,叛變革命,投降、出賣戰友,做他們的“走狗”的自由。體會如果做敵人的“走狗”就失去了做人的尊嚴。)(課件出示:視頻剪輯畫面——葉挺將軍、反動派、叛徒)
(二)學習第二小節
1.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葉挺將軍作出了怎樣的回答?請一個同學來讀第二小節。他讀得怎么樣?請大家來評價一下。
2.這里有一個反問句,你能將它改成陳述句嗎?作者為什么要用反問句呢?(相機指導朗讀,體會葉挺將軍“渴望自由”,也體會他的決不屈服。)
3.那么,葉挺將軍所要的自由才是真正做人的自由啊!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葉挺作了堅定的回答!讓我們懷著對革命者的無限崇敬的心情來朗讀這一節。
(設計說明:教師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對話,抓住課文中的關鍵問題“詩中有兩個自由,它們的含義有什么不同”為突破口,讓學生去質疑探究,通過對比,體會兩個自由的含義。讓學生在讀中去解決問題,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參與者。)
(三)學習第三小結
1.既然不能得到所渴望的自由,那么葉挺將軍情愿選擇――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讓我們齊聲朗讀第三小節,體會葉挺將軍“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革命者的尊嚴。
2、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相機突破教學難點:“活棺材”、“烈火與熱血中永生”的意義。并指導朗讀,讀出憤怒之情,讀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革命者的尊嚴。)(課件出示:補充資料——國民黨反動派不顧民族利益,勾結美帝國主義 “假抗日、真反共”,制造“白色恐怖”)
三、小結全文
1、讀了本詩,你有什么話想對葉挺將軍說?(課件出示:葉挺將軍圖片——葉挺將軍,我想對您說……)
2、把你對葉挺將軍以及千萬革命先烈的敬愛用朗讀表達出來吧!齊讀全文。
《囚歌》傳統講讀教案設計及評析 篇8
《囚歌》教學反思
《囚歌》包含著豐富的美育因素。它的美不是表現為優美,而是表現為壯美,一種使人迥暢蕩氣的悲壯之美,一種不可壓抑的陽剛之美,一種使人肅然起敬的共產主義精神美。雖然在教學中不必要也不可能單列一項進行講解,但我的確想把這種美很好地體現出來。我要求自己,一定要把《囚歌》這首抒情詩教得有情。為此,教師必須“進入角色”,即把自己變成葉挺。首先要感動自己,才能去感動學生;使他們體會到《囚歌》的情感美。我還要求自己,要用詩一樣的語言去講詩,盡量使自己的語言精煉、形象,充滿激情,以此去感染學生,使他們體會《囚歌》的形象美。一句話,在《囚歌》的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審美教育。
本詩的教學,成功之處在于,學生在多重朗讀中感受到了英雄的氣概,并為之而感動。在對詩中關鍵詞語的理解,他們能結合看過的影片、讀過的故事較為準確地理解。比如學生談到了“狗”,就是叛徒,走狗,賣友求榮的人。但小學生畢竟還小,他們對過去畢竟知之不多,感之不深;他們對詩歌,特別是抒情的認識一般還停留在感性的階段,這些都是不利的因素。這些我在教學前預想得還不夠,因此課堂上實施時,有困難。
《囚歌》一課教學反思(轉摘)
經過認真挖掘教材,根據大綱要求,我把教學目的的任務確定為:學習葉挺同志堅定的革命立場和偉大的獻身精神,培養學生對黨,對革命的深厚感情和共產主義理想,這是教學目的和任務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理解詩中部分詞語的含義或作用,進而讀懂全詩,使學生體會詩歌精煉,形象的特點,培養閱讀詩歌的初步能力.這是教學目的中的知識能力教學因素.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朗讀技能,這是教學目的中的技能技巧訓練因素.在上述目的任務中,理解課文是重點.因為這個主要矛盾解決了,思想教育的目的也就同步達到了,朗讀訓練也有了比較堅實的感情基礎.所以我安排了較長的教學時間突破這個重點兼難點.
詩歌是以形象,精煉,富有感情為基本特征的,好的詩還有一種意境美.《囚歌》包含著豐富的美育因素.它的美不是表現為優美,而是表現為壯美,一種使人迥暢蕩氣的悲壯之美,一種不可壓抑的陽剛之美,一種使人肅然起敬的共產主義精神美.雖然在教學中不必要也不可能單列一項進行講解,但我的確想把這種美很好地體現出來.我要求自己,一定要把《囚歌》這首抒情詩教得有情.為此,教師必須"進入角色",即把自己變成葉挺.首先要感動自己,才能去感動學生;使他們體會到《囚歌》的情感美.我還要求自己,要用詩一樣的語言去講詩,盡量使自己的語言精煉,形象,充滿激情,以此去感染學生,使他們體會《囚歌》的形象美.一句話,在《囚歌》的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審美教育.
本課的教學結構,我原來按三個大環節安排,第一個環節是為第二個環節作知識和情感方面的準備,我改變了以往程序式的導入法,采取了以故事開頭,自然引進課文的方法,把介紹背景,范讀課文和破題融為一體,一氣呵成.第二個環節是教學過程的主體部分,它又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初讀課文,包括初讀,嘗試把握中心和質疑三小步;二是研讀課文,包括分節讀議,歸納,二次質疑,檢查詞語理解四小步.這個環節是按照"整體——部分——整體"的思路安排的.第三個環節是指導朗讀,改變以后,我把它分散在分節讀議這個步驟中進行.
《囚歌》教學反思
本詩的教學,成功之處在于,學生在多重朗讀中感受到了英雄的氣概,并為之而感動。在對詩中關鍵詞語的理解,他們能結合看過的影片、讀過的故事較為準確地理解。比如學生談到了“狗”,就是叛徒,走狗,賣友求榮的人。
不足之處表現為:學生課外查閱有關葉挺的資料不足,所以在課堂上,我不得不進行補充。后來我想:本詩歌頌的是一種革命的氣節,革命者視死如歸,大義凜然是有相同之處的,學生查閱關于葉挺的資料有限,如果將范圍擴大些,讓學生查閱革命者的故事,效果也許就大不一樣了,學生獲得的情感體驗也許會更豐富。另外,我將本課的課外延伸設計為收集革命詩歌,將閱讀面局限于詩歌,這樣處理,限制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所以又補充了革命故事,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去認識那個血雨腥風的時代,從而獲得較為豐滿的認識。原來設計的第四環節的“默讀詩歌,猜猜老師會提出什么問題”的目的是鼓勵學生自主質疑,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能力,但問題的提出顯得隨意了,與詩歌的學習氛圍沖突,所以修改為“獨立默讀詩歌,想一想有什么不理解的,并做以批注”這樣學生在默讀中與文本對話,質疑,再到提問,過渡得會自然一些,避免了隨意性大的缺憾。
《囚歌》教學反思
詩歌是以形象、精煉、富有感情為基本特征的,好的詩還有一種意境美。《囚歌》包含著豐富的美育因素。它的美不是表現為優美,而是表現為壯美,一種使人迥暢蕩氣的悲壯之美,一種不可壓抑的陽剛之美,一種使人肅然起敬的共產主義精神美。雖然在教學中不必要也不可能單列一項進行講解,但我的確想把這種美很好地體現出來。我要求自己,一定要把《囚歌》這首抒情詩教得有情。為此,教師必須“進入角色”,即把自己變成葉挺。首先要感動自己,才能去感動學生;使他們體會到《囚歌》的情感美。我還要求自己,要用詩一樣的語言去講詩,盡量使自己的語言精煉、形象,充滿激情,以此去感染學生,使他們體會《囚歌》的形象美。一句話,在《囚歌》的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審美教育。
本詩的教學,成功之處在于,學生在多重朗讀中感受到了英雄的氣概,并為之而感動。在對詩中關鍵詞語的理解,他們能結合看過的影片、讀過的故事較為準確地理解。比如學生談到了“狗”,就是叛徒,走狗,賣友求榮的人。但小學生畢竟還小,他們對過去畢竟知之不多,感之不深;他們對詩歌,特別是抒情的認識一般還停留在感性的階段,這些都是不利的因素。這些我在教學前預想得還不夠,因此課堂上實施時,有困難。
不足之處表現為:學生課外查閱有關葉挺的資料不足,所以在課堂上,我不得不進行補充。后來我想:本詩歌頌的是一種革命的氣節,革命者視死如歸,大義凜然是有相同之處的,學生查閱關于葉挺的資料有限,如果將范圍擴大些,讓學生查閱革命者的故事,效果也許就大不一樣了,學生獲得的情感體驗也許會更豐富。
《囚歌》傳統講讀教案設計及評析 篇9
1、本單元主題:《尊嚴》
2、學習的課文:《囚歌》《晏子使楚》《為了他的尊嚴》
二. 學習目標:
《囚歌》
(一)教學目標:
1. 學習葉挺同志堅定的革命立場和偉大的獻身精神,培養學生對黨、對革命的深厚感情和共產主義理想。
2. 理解詩中部分詞語的含義或作用,進而讀懂全詩,使學生體會詩歌精煉、形象的特點,培養閱讀詩歌的能力。
3. 能有感情地閱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朗讀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準確地理解部分詞語和句子的含義,體會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體會兩個“自由”的含義。
《晏子使楚》
(一)教學目標
1、學會讀懂句子隱含義的意思。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17個詞語的意思。
3、能給課文分段,寫出段落大意。
4、了解晏子出使楚國,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駁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為了他的尊嚴》
(一)教學目標
1、借助學過的識字方法獨立認識本課的17個生字,能熟練連詞認讀,掌握多音字。
2、正確書寫本課11個生字,書寫工整,筆順正確。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獨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磚到搬磚的復雜心理變化,從而從女主人那兒獲得做人的尊嚴,懂得了自尊。
4、有感情朗讀課文,在自讀自悟中體會兩個乞丐的不同,從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勞動才能創造幸福。
(二)教學重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獨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磚到搬磚的復雜心理變化,從而從女主人那兒獲得做人的尊嚴,懂得了自尊。從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勞動才能創造幸福。
[跟老師一起學]
《囚歌》
1、同學們,今天的你們生活在一個和平幸福的年代。你們可曾知道為了今天的幸福,有多少革命先烈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堅貞不屈,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說說你了解到的英雄的名字。
2、誰能從題目上看出這首詩是葉挺同志在什么環境下寫的?(指出“囚”字在這里的含義)
3、提示學法:讀全詩-質疑-理解重點字詞-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我們剛才理解了囚的意思是把人關在監獄里使人失去了自由,快速默讀課文看看詩歌中出現幾處自由?想想每處的含義一樣嗎?
4、葉挺渴望自由,敵人也說要給他自由,可是他為什么不要?
“人”和“狗”各指什么?用狗來比喻叛徒表達了作者對叛徒什么樣的感情?“為人進出的門”和“為狗爬出的洞”各比喻什么?
5、前兩句話反映了當時的革命者面臨著一種什么樣的處境?“高叫”反映了敵人怎樣的心情?對敵人的話應該如何理解?哪個字是理解的關鍵?
6、“我渴望自由”和后面的話是什么關系?你是從哪個字看出來的?“但”字在這個句子乃至全詩中起著什么作用?
7、思考:在“爬出來”和“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兩種選擇中葉挺選擇了什么?
“將我……一齊燒掉”表達了葉挺同志什么樣的愿望和精神?
“將我……一齊燒掉”和“得到永生”矛盾嗎?為什么?
(聯系《就義詩》)
8、有哪幾個比喻?它們各比喻什么?這樣比喻好在哪里?
《晏子使楚》
一、讀課文,利用工具書學字詞。
要求讀準生字字音,理解字詞。
讀準字音:淄敝枳淮
指導書寫:淄敝(筆順)辱臣(筆順)
理解詞語:大夫欺君之罪侮辱敝國
安居樂業 得意洋洋 囚犯
二、理解課文
1、揭示課題:我國歷史上的春秋時代,出現過許多政治家、思想家,晏子就是其中的一個。晏子是春秋時代齊國人,當過齊國的宰相。晏子善于言辭,機智果敢,是當時著名的外交家。這篇課文就是寫晏子的故事。
2、晏嬰(?-前500)即晏子。春秋時齊國大夫。字平仲。夷維(今山東高密)人。齊靈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56年),以其父晏弱去世,繼任矚齊卿,歷靈公、莊公、景公朝俱在任。曾勸說景公減輕剝削與刑罰,聽取臣下之言。又主張以“禮”維護統治,群臣都應為“社稷”(國家)效力。傳世《晏子春秋》,出于后人依托。
3、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說說課題中的“使”作什么解釋?并且說出課題的意思。(“使”是出使的意思,課題的意思是“晏子作為齊國的使者出使楚國”。)
4、再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
課文寫了晏子的幾個故事?從哪里到哪里是寫這幾個故事的讀課文中的三個小故事,用晏子說的話概括每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5、進一步認識晏子過人的才智和善辯的口才。
《晏子使楚》一文,知道了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國,那么楚國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有辱自己的使命嗎?出使的結果又是如何?這些都是這節課我們所要關注的。
6、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邊開了個5尺來高的洞……讓晏子從這個洞里鉆進去。(楚王要晏子鉆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達到侮辱齊國的目的。)
7、楚王對他瞅了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人了嗎?”指導朗讀這句話,特別指出:瞅、冷笑應讀重音,這句話楚王是輕視晏子沒才干,想以此侮辱齊國沒人才的目的。
8、楚王笑嘻嘻地對晏子說:“齊國人怎么這樣沒出息,干這種事情?”楚王借此譏笑齊國人沒出息,齊國社會風氣不好。楚王對晏子的侮辱真可謂是居心(叵測),處心(積慮),用心(不良)
9、面對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擊的呢?
10、楚王這城門打得是無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認國家是狗國了,自己是狗王了。如果晏子不采用這種說話的方法,而采用最直接的回答方式,該怎么說? 想想這兩種反駁的方式哪一種好?為什么?
是啊,面對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只有冷靜的反駁,不卑不亢地把侮辱還給楚王,才能維護自己和齊國的尊嚴,又不傷了兩國的和氣,讓我們再次認識一下充滿智慧和勇氣的晏子!
11、小結學法: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讀——仔細思考——結合自己的理解,都學懂了晏子第一次反擊,而好戲還在后頭。我們將繼續利用這種方法學懂后二次反擊。
12、積累詞語、在朗讀的基礎上,把文中的句子轉變成四字詞語:揮汗如雨、舉袖成云、接踵磨肩、欺君之罪等
13、讀一讀三處表示結果的話。細心的同學會發現,三句話中出現了一個共同的詞語(只好),誰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此時的楚王。
這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自作自受
……
14、如果晏子回到齊國,齊王大喜,給他開了個慶功宴,你也去參加這個會,你講一講晏子為什么能取得勝利?
(晏子才智過人,有善辯的口才;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齊國,在晏子的心目中,不會讓自己的祖國受到侮辱,他愛國,所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維護了祖國的尊嚴;正義在晏子一方,邪不壓正。他才會理直氣壯。)
今天,我們學習了《晏子使楚》一文,懂得了晏子以智慧擊退楚王侮辱。同學們,只有今天學好知識,才能像晏子一樣用聰明和智慧維護尊嚴。
《為了他的尊嚴》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尊嚴”這個單元,在前兩篇課文中,我們認識了革命者葉挺和齊國的使者晏子,他們為了真理,為了國家始終堅貞不屈,維護了自己和國家的尊嚴。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另一篇課文《為了他的尊嚴》,再來看看這篇課文又和尊嚴有什么關系。
2、課題中的“他”指的是誰?誰為了他的尊嚴?
課文圍繞著婦人和乞丐發生了什么事,我們來讀讀課文。
3、邊讀邊想課文圍繞著婦人和乞丐講了什么事。
婦人的話:“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再讀這句話,課文中主要講了幾個乞丐?是兩個怎樣的乞丐?
4、那個獨臂乞丐開始就情愿搬嗎?后來為什么搬了?
(獨臂乞丐覺得自己是一個殘疾人,已經非常可憐,婦人卻讓他搬磚,他很生氣很不情愿)
5、“乞丐怔住了,他用異樣的目光看著婦人,尖突的喉結像一枚橄欖上下滑動了兩下。”讓學生抓住乞丐表情的變化來體會他內心的變化,原來一只手也能干活,也有尊嚴。
6、讀乞丐干活時的樣子,說一說看到這一切感受到什么?
(抓住“整整……才……”、“氣喘如牛”、“布滿灰塵”、“汗水濡濕“等詞語體會這搬磚的活對獨臂乞丐來說很不容易,而且又累又臟。)
7、干了這么又臟又累的活,乞丐還生氣嗎?他的態度有了什么變化?
(感激)為什么感激?
8、“為什么要帶走那條擦汗的毛巾?”現在大家明白了嗎?這個乞丐原來希望從女主人那里得到什么?實際上它得到了什么?
他感激的不僅僅是婦人給他的20元錢,更重要的是婦人的做法喚起了他的尊嚴。上路后的他結果怎樣呢?(成了董事長)原先可憐的乞丐今天卻成了一位自信、自重的成功人士。
9、再來看看那位雙手健全的乞丐,他為什么不搬磚?請同學們默讀有關的段落,抓住句子體會。想象他的結果會怎樣?
(他不僅僅是沒有掙到20元錢,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自己的尊嚴。
10、再讀這句話“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
11、若干年后,成為董事長的乞丐又回到改變他一生的那位婦人家里,“婦人為什么不要報酬,還要把房子送給一只手也沒有的人?”
(抓住婦人說的話,體會到婦人也很有尊嚴,而且還很善良。)
12、你們想說點什么?
同學們說的都很好,是尊嚴改變了乞丐的命運,也是尊嚴使我們感到了婦人是高大而可敬的,尊嚴對我們每個人都是重要的,讓我們珍惜尊嚴吧!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30分鐘)
1. 比較形近字。
敞( ) 軀( ) 賠( ) 臂( ) 慨( )
蔽( ) 躲( ) 陪( ) 壁( ) 既( )
2. 讀一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3)不會尊重別人的人,別人也不會尊重他。
3. 交流自己課前搜集的有關尊嚴的名言或故事。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辭官歸田園 尊嚴
蘇武牧羊:一柄漢節不離手拒絕匈奴的誘惑這是尊嚴
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士可殺不可辱這是知識分子的尊嚴
4. 你能用夸張的手法來表達嗎?
紅得(象火一樣) 白得(象雪一樣)
黑得(象炭一樣) 慢得(象蝸牛一樣)
兇得(象豺狼一樣) 苦得(象吃黃蓮一樣)
笨拙得(象狗熊一樣) 疼痛得(象刀絞一樣)
狡猾得(象狐貍一樣) 高興得(象吃了蜜一樣)
冷得(象掉進了冰窟窿)
富得(流油) 氣得(火冒三丈)
思念(一日三秋) 浪費(一擲千斤)
窮得(揭不開鍋) 亮得(燈火通明)
危急(千鈞一發) 艱難(水深火熱)
干凈得(一塵不染) 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困難小得(芝麻大) 黑得(伸手不見五指)
水量大得(一瀉千里) 容易得(不費吹灰之力)
力量大得(九牛二虎之力) 瘦得(皮包骨頭,蘆葦桿)
綠得(翠色欲流,碧千里) 天氣冷得(刺骨,滴水成冰)
困難大得(天大,大海撈針) 心眼小得(針別大,針尖大)
少得如(九牛一毛,滄海一粟) 地方小得(巴掌大,豆腐干大)
建筑高得(高聳入云,直插云霄) 文章好得(一字千斤,洛陽紙貴)
時間短得(一眨眼功夫,彈指之間)
人多得(人山人海,揮汗如雨,摩肩接踵)
靜得(聽到心跳,連針掉到地上都聽到聲音)
聲音大得(地動山搖,山崩地裂,排山倒海,震耳欲聾,聲聞數里,驚天動地)
【試題答案】
1. 比較形近字。
敞(寬敞) 軀(身軀) 賠(賠錢) 臂(手臂) 慨(慨嘆)
蔽(隱蔽) 躲(躲藏) 陪(陪伴) 壁(墻壁) 既(既然)
《囚歌》傳統講讀教案設計及評析 篇10
皖南事變后,1942年,葉挺將軍被關押在“陪都”重慶郊外的某個地方。11月時,葉挺夫人帶著女兒楊眉從廣東來看望。11月16日,葉挺夫人帶女兒到郭沫若在重慶的賴家橋寓所拜訪。葉挺與郭沫若結識是很早的。北伐時期,郭沫若擔任北伐軍政治部主任、行政秘書長等職;葉挺則是一戰成名的“鐵軍”獨立團團長。戰爭的緊張與殘酷,使郭沫若與葉挺結下了深厚的戰友友誼。葉挺夫人將葉挺在監獄里親手制的一枚“文虎章”交給郭沫若,作為賀郭沫若五十壽辰禮物。
過了不久,郭沫若又從葉挺夫人手中得到葉挺將軍給他的一封信,內中談到了先前那枚“文虎章”。此外,信后便附著那首今天被人們稱為《囚歌》的著名詩章。這首詩,郭沫若讀后非常激動,可是,當時的背景,不容許郭沫若將一個囚禁將軍的詩公布出來,所以,他將詩及信好好珍藏起來。
1946年1月,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政府代表正式達成停戰協定,經過中共代表一再交涉,葉挺將軍于1946年3月4日終獲自由。獲釋當晚,郭沫若便趕到中共代表團駐地看望。
回到家后,郭沫若在“電光中反復讀著他(葉挺)這首詩”,情不可遏,他立即草出了《葉挺將軍的詩》一文。
在這篇文章中,郭沫若除去略加介紹彼此交往外,重要的,他是要乘葉挺出獄,將那首詩介紹出來。所以他引用了詩的全文,并在文章中說:
這里燃燒著無限的憤激,但也輻射著明澈的光輝,要這樣才是真正的詩。假如有青年要學寫詩的話,我希望他就從這樣的詩里學……他的詩是用生命和血寫成的,他的詩就是他自己。
該文發表在一家剛創刊的《唯民周刊》4月6日創刊號上,立即產生很大影響。葉挺將軍人格顯現的詩作,馬上為許多人傳誦。
但不幸的是,葉挺將軍獲釋后第二年的4月8日,因飛機失事,與女兒楊眉,中共代表王若飛、博古、鄧發等一起遇難。一時,舉國震動。震驚之余,郭沫若馬上寫了多首詩作,緬懷烈士。在《為多災多難的人民而痛苦》的長詩中,專有一節“哭希夷(葉挺的字)”,其中談到了葉挺將軍的詩:
沒想到你今天竟真的“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了。我發表了你的詩,朋友們說那竟成了你的“詩讖”。不錯,你的詩,天天都在我的腦里盤旋……我也愿意發出這同樣的一個“詩讖”。永遠,永遠,永遠盤旋到我這一個低能的幸生者也“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的一天!
囚 歌
葉挺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呵,給你自由!
我渴望著自由,但也深知道
人的軀體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期待著,那一天
地下的火沖騰,
把這活棺材和我一起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
得到永生。
葉挺的故事
葉挺將軍在國民黨渣滓洞集中營的牢房里寫下了《囚歌》,這鏗鏘作響的詩句顯示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崇高氣節和堅強意志。
葉挺于1896年9月10日出生于廣東惠陽一個貧農的家中。青少年時代的葉挺,面對瘡痍遍地的舊中國,一心要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1918年底,他從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后,追隨孫中山參加了國民革命。后來,他被派往蘇聯東方大學學習軍事,在那里接受了馬列主義,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5年回國后,周恩來請他擔任了國民革命軍十二師三十四團團長。這是一支由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人們稱它為“獨立團”。葉挺率領的獨立團在北伐戰爭中屢立奇功,威名遠揚。葉挺被譽為“北伐名將”,他所在的第四軍贏得了“鐵軍”的美名。
1937年抗戰爆發,葉挺出任新四軍軍長,他率領新四軍與日偽軍進行了4000余次戰斗,擊斃、擊傷、俘獲日偽軍10萬余人。毛澤東同志曾熱情贊頌道:“軍長葉挺,領導抗戰,卓著勛勞。”日偽軍對他更是聞風喪膽,又恨又怕。
蔣介石假抗日,真反共,與日偽勾結,1941年1月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他一面命令新四軍從皖南北撤,一面秘密調集七個師的兵力,埋伏在新四軍北撤的必經之路。葉挺率領部隊拼死搏斗,親自開炮轟擊敵人的重機槍陣地,部隊突圍時,他決定自己斷后掩護,還勉勵大家:“我們抗日,到哪里都有群眾。留得火種在,不怕不燎原!”最后,項英等以黨組織的名義,決定由葉挺代表新四軍與國民黨軍隊談判。葉挺奉命前往,不幸被俘。敵人把他關押在一個終年不見陽光的山洞里。但是,他毫不屈服。一天,敵人要提審他,他怒斥敵人:“你們有什么資格審問我?我軍奉命北移沒有過錯。如果要審判罪犯.你們的蔣委員長應首先受審!”敵人見硬的不行,就用軟的,把他轉押到重慶,準備了一座漂亮的小樓,房間里擺放了許多華麗的家具,一些國民黨要員,以“老同學”、“老同事”的身份登門勸降。他不剃頭發、不刮臉,對敵人說:“把這一套收起來吧!現在是國家危急存亡之秋,我葉挺主張抗戰,別無他求。”弄得敵人束手無策。
抗戰勝利后,經過中國共產黨的堅決斗爭,蔣介石被迫釋放了葉挺。1946年3月4日,葉挺回到了重慶中共代表團所在地。葉挺在代表團同志們的熱烈掌聲中走下車,只見他留著長長的頭發,身上仍穿著那件已經破爛的新四軍灰軍裝。他結束了五年的囚禁生活時,國民黨當局要給他換衣服,他大義凜然地說:“我來的時候穿的是新四軍發的軍裝,我要穿回去!”這身破舊的軍裝表達了他矢志不渝的信念和堅不可摧的意志。
正當葉挺準備接受黨的任務,為黨和人民做更大貢獻的時候,不幸于同年的4月8日在從重慶飛往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而犧牲。噩耗傳來,舉國震驚。毛主席為他題詞:“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
《囚歌》傳統講讀教案設計及評析 篇11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他們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前赴后繼,英勇斗爭,甚至獻出自己的寶貴生命。今天我們要學的《囚歌》,講述的就是這樣的故事。他們在敵人的監牢里,面對毒刑拷打寫下來的。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學習這首詩。
(板書課題)
二、檢查生字
1、形近字組詞。
囚(囚犯) 棺(棺木) 敝(敝帚自珍)
因(因為) 官(官司) 敞(寬敞)
2、辨析多音字。
熱 血
3、查字典或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
(1)囚歌:被囚禁在敵人監獄里的人寫的詩歌。
(2)永生:永遠活著,永久的生命。本文指革命烈士為革命事業獻身的精神永不磨滅。
(3)人:堅定的革命者。
(4)狗:革命者隊伍中的叛徒。
(5)地下的烈火:人民革命的熊熊大火。
(6)活棺材:監牢。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
三、初讀詩歌,了解背景、詩題
1、了解作者生平。
(1)師:《囚歌》這首詩歌的作者是誰呢?(葉挺)
誰來介紹一下這位作者?
(2)指名回答。
(30教師簡介作者。
《囚歌》是葉挺同志被囚禁在重慶歌樂山渣滓洞集中營時,用鉛筆寫在牢房墻壁上的一首詩。
葉挺是廣東惠陽人。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任國民革
命軍獨立團團長。1927年先后參加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抗戰時任新四軍軍長。1941年皖南事變時被國民黨非法逮捕。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的堅決要求下獲得自由。4月8日自重慶飛返延安,途中飛機失事遇難。
2、解題。
(1)師:現在請同學們一起把詩歌讀一遍,想一想,課題中的“囚”是什么意思?囚歌又是什么意思呢?
(2)指名回答。
(從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墻緊緊圍住,如籠中之鳥,失去自由。“囚”的意思是把人關在監獄里。“囚歌”在本文指革命者在敵人監獄里寫的詩歌。)
3、師:我們知道了作者在惡劣的環境里還能寫下這么激昂的詩篇,到底作者是所要表達的是什么?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朗讀《囚歌》
1、指名朗讀詩歌
2、師:朗讀著首詩歌該用什么樣的語氣?相信大家在理解詩歌內容之后肯定會明白的。
二、講讀第一節
1、生自由讀一讀第一節。
師:想一想,葉挺同志在怎樣的情況下寫出這首詩的?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來?請把它們劃出來。
2、師:這里的“人”和“狗”指的是什么?
(“人”指堅定的革命者,“狗”指革命隊伍中的叛徒。)
3、師:讀完這節詩,你明白了什么?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是指牢房中的革命者所要走的路被敵人鎖得緊緊的。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指為牢房中的叛徒所準備的道路是敞開的,只要你叛變革命,隨時都可以爬出牢房。
“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指國民黨反動派在聲嘶力竭地叫喊誘騙革命者變節投降充當叛徒。
4、師:當我們明白了國民黨反動派對革命者威逼利誘的卑劣手段和丑惡嘴臉,朗讀這一節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你們試著讀一讀。然后,四人小交流。
5、四人小組交流,匯報。
(“一個聲音……給你自由!”這句是敵人對革命者的詐騙,“自由”不過是一種誘餌,朗讀時要表現出敵人的陰險狡猾。
“自由”二字要讀得虛偽、輕浮、聲音拖長些。)
6、師:大家都讀知道要用讀出反動派陰險狡猾的語調,那么,作者想要表達的是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對敵人的憤怒,對叛徒的厭惡和痛恨的思想感情。)
7、師:讓我們懷著這種語氣把第一小節讀一讀。
過渡:
這一節詩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對革命者。當時擺在獄中革命者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堅貞不屈,意味著失去自由,甚至生命;充當叛徒,出賣革命,將得到自由。作者選擇哪一條路呢?第二節詩告訴了我們。
三、講讀第二節詩
1、指名讀第二節詩。
2、思考:作者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作出怎樣的回答?
3、如何理解這幾句話?
我迫切希望得到自由,但我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真正的革命者是決不會向敵人屈膝投降當叛徒的。
4、師:這節詩中也有一個“自由”,它跟第一節詩中有什么不同?
5、指名回答。
(第一節詩:所謂的自由;第二節詩:真正的自由。)
6、師:詩中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該怎樣讀?
(表達葉挺同志決不向敵人屈膝投降的決心,表現了革命者堅貞不屈的革命氣節。讀要堅定、有力、高昂)
7、指名讀,全班評析,學生再讀。
過渡:
為什么葉挺同志有這么強烈的決心,是什么支持著他為革命事業而獻身?詩歌中哪里告訴我們?(第三節詩)
四、講讀第三節詩
1、全班齊讀第三節。
2、師:詩中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
四人小組交流一下作者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3、四人小組交流、匯報。
(1)“地下的烈火”比喻革命的烈火,指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的力量。
(2)“活棺材”指囚禁革命者的牢房,又指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下的黑暗的舊社會。
4、師:一個真正的革命者決不會向敵人屈服,因為他心中充滿對革命事業必勝的信心。所以,詩人決定怎么做?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葉挺同志為了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寧愿獻出自己生命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
5、師;該怎樣讀才能讀出作者的壯志豪情?
(“地下的烈火”、“一齊燒掉”、“得到永生”等詞語讀時要鏗鏘有力,語氣逐漸激昂,節奏加快。)
6、指名讀,全班評析,學生再讀。
五、指導朗讀
1、確定停頓處。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2、指名讀——學生評價——指名讀——全班讀。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背誦《囚歌》。
3、完成《伴你成長》。
4、預習《晏子使楚》
《囚歌》傳統講讀教案設計及評析 篇12
上完《囚歌》這篇課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為了深入領會葉挺將軍寫《囚歌》時的心境,我上網查閱了許多歷史背景資料,并看了電視《葉挺將軍》的片段。可是,了解得越透徹,我的心里越沒底:現在的孩子條件這么優越,與葉挺將軍寫《囚歌》的時代實在是相隔太遠太遠,他們能體會嗎?
精心設計了每一個教學細節,上完課后,我終于舒懷了——只要課堂能拉近文本與孩子們的距離,多久遠的時代背景都不成為問題。請看我們課堂中一個小小的片段:
師:你了解葉挺將軍嗎?
生:他是一個偉大的將軍,打了很多勝仗。
生:他抗日,日本人很怕他。
生:他被蔣介石關在山洞監獄里關了幾年。
生:他后來坐飛機遇難(nán)了。
(生發音錯誤,現場有笑聲和議論聲。)
師:(糾正發音)是遇難(nàn),遭遇了危難,意外死亡的意思。沒關系,同學們說得很好,你們是善于發現和總結的孩子。請看——(課件播放電視劇《葉挺將軍》片段:音樂起,畫面播放葉挺將軍銅像,引用聶榮臻的話對葉挺將軍的一生進行概括的介紹。孩子們對葉挺將軍的介紹零散而片面,影像資料讓他們對作者有了一個比較全面又具體的印象。)
師:你知道葉挺將軍是在什么情況下寫下這首詩的嗎?
生:他被反動派囚禁在監獄里。
師:是啊!葉挺將軍堅持抗日,被反動派囚禁在監獄里,整整六年時間。《囚歌》是他被關押時用鉛筆寫在墻壁上的一首小詩,后來被監獄里的革命志士們廣為傳唱。讓我們走進葉挺將軍吧!
(音樂起,師聲情并茂范讀《囚歌》)聽老師范讀)
(生傾聽,很認真。)
師:請思考一個問題:被囚禁的人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
(課件出示圖片:黑暗的囚牢內,一個人透過小小的創口朝外看,眼神充滿渴望)
生:(急切地、齊聲答):自由!
師:那么請你找一找,文中有幾處寫到自由呢?
(生找出兩處,引導他們先讀第一處:第一小節。)
師:認真聽,畫出一組對比句。
生:(很快找出來了)“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師:用什么和什么對比呢?
生:緊鎖和敞開。
師:(追問)還有呢?
生:人和狗、門和洞。
師:作者把誰比做狗呢?
生:反動派。
師:反動派怎么會將反動派關在監獄里?再想想。
生:(急切舉手)漢奸!
生:奸細!
生:叛徒,背叛革命的叛徒!
師:是啊,將叛徒比喻成狗,這其中含著對叛徒的什么樣的情感?
生:憤怒!
生:鄙視!瞧不起!
師:讓我們將葉挺將軍對叛徒的鄙視讀出來吧!
(學生生氣、憤怒地朗讀,情感自然流露。)
(課件出示圖片:渣滓洞、葉挺住過的牢房、葉挺)
師:你看,這就是曾經囚禁葉挺將軍和千千萬萬革命者的渣滓洞,這是葉挺將軍住過的牢房,墻上有他寫下的字,葉挺將軍在這樣的環境里整整生活了6年。
師:革命者進出的門緊鎖著,叛徒爬出的洞卻敞開著,這說明當時的革命者面臨這什么樣的境遇?
生:面臨著威脅。
生:可能還有生命的威脅。
生:還有威逼利誘。
師:找出反動派威逼利誘葉挺將軍的話!
生:反動派說: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師:他是怎么說的呢?
生:“高叫著”
師:你能高叫著說說嗎?
(一生讀,聲音響亮)
師:真棒,誰再讀讀,讀出反動派的囂張。
(又一生讀,配合手勢,激動而囂張)
師:讓我們分分角色,一二小組讀第1句,描寫革命者的話;三四小組讀第2句描寫叛徒的話;五六小組讀反動派囂張的話。
(生合作朗讀,聲情并茂。在朗讀中,孩子們對文本的理解得到了升華。)
《囚歌》傳統講讀教案設計及評析 篇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采用多種方法鼓勵自學感悟,抓住關鍵詞語理解詩歌。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感受葉挺將軍對國民黨統治派黑暗統治的憤慨,對革命必勝的信念和堅貞不屈的崇高革命氣節。知道什么是一個革命者的尊嚴,從而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
1、分析詩人在“爬出來”和“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兩者中的選擇,體會詩歌中兩個“自由”的不同含義。
2、了解詩的寫作背景,讀懂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準確地理解部分詞語和句子的含義,體會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收集葉挺將軍的資料,了解本詩寫作背景。
2、收集有關革命烈士事跡資料。
3、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入
1、上課之前,老師想先請同學們聽到一段朗誦,聽完之后,告訴老師:你感受到了什么?
2、播放《囚歌》朗誦帶。
3、學生談感受,師生交流,引出課題,并板書。
二、釋題,了解背景
1、觀察“囚”字的小篆體,你能從中了解到什么?“囚歌”這個題目的意思是什么?
2、師:課前,同學們已經收集了有關這首詩的資料,請小組交流。
3、從資料交流中你知道了什么?
4、師:從而可見,詩人是在什么情況下寫這首詩的?
5、老師出示自己搜集的資料,配樂介紹,然后引導學生動情朗讀題目——《囚歌》
三、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課文,注意正音。評價讀得怎么樣?
2、自由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注意讀出詩的節奏。
3、請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師生共同解決重點詞: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中的.“人”指:革命者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中的“狗”指:背叛革命的人
“地下的烈火”指:革命的烈火
“活棺材”指:監獄,比喻國民黨統制派派的黑暗統治。
“永生”的含義是:革命精神永存
4、師:葉挺渴望自由,敵人也說要給他自由,為什么葉挺又不要了呢?這不是矛盾嗎?請小組討論,思考以下問題:
(1)比較“爬出來吧,給你自由”與“我渴望自由”的兩個自由。
(2)作者想要的是什么自由?
5、請發言人匯報。
6、老師相機扮演派,隨機現場與學生演繹“威逼”和“利誘”的場景,促進學生深刻體會葉挺的堅貞不屈的精神。
7、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葉挺做出了怎樣的回答?(用文中語言表達),同時帶領學生朗讀第三小節。
8、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詩歌,深刻感悟:
(1)小組合作讀詩。
(2)請四位同學朗讀。(配樂)
9、師:同學們,你認為葉挺將軍是個什么樣的人?
四、拓展延伸
1、你是否知道像葉挺一樣有革命犧牲精神的革命烈士故事?(同時老師呈現相關圖片,并配樂介紹)
2、你知道哪些具有革命精神的名言或詩?
學生回答(配樂)
3、老師與幾位同學共同朗讀陳然的《我的“自白”書》(配樂)
(充分體會革命者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
5、老師總結,引導學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并珍惜!
6、師生集體朗誦《囚歌》,以表示對革命先烈們的緬懷!
《囚歌》傳統講讀教案設計及評析 篇14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他們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前赴后繼,英勇斗爭,甚至獻出自己的寶貴生命。今天我們要學的《囚歌》,講述的就是這樣的故事。他們在敵人的監牢里,面對毒刑拷打寫下來的。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學習這首詩。
(板書課題)
二、檢查生字
1.形近字組詞。
囚(囚犯) 棺(棺木) 敝(敝帚自珍)
因(因為) 官(官司) 敞(寬敞)
2.辨析多音字。
熱 血
3.查字典或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
(1)囚歌:被囚禁在敵人監獄里的人寫的詩歌。
(2)永生:永遠活著,永久的生命。本文指革命烈士為革命事業獻身的精神永不磨滅。
(3)人:堅定的革命者。
(4)狗:革命者隊伍中的叛徒。
(5)地下的烈火:人民革命的熊熊大火。
(6)活棺材:監牢。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
三、初讀詩歌,了解背景、詩題
1.了解作者生平。
(1)師:《囚歌》這首詩歌的作者是誰呢?(葉挺)
誰來介紹一下這位作者?
(2)指名回答。
(3)教師簡介作者。
《囚歌》是葉挺同志被囚禁在重慶歌樂山渣滓洞集中營時,用鉛筆寫在牢房墻壁上的一首詩。葉挺是廣東惠陽人。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任國民革命軍獨立團團長。1927年先后參加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抗戰時任新四軍軍長。1941年皖南事變時被國民黨非法逮捕。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的堅決要求下獲得自由。4月8日自重慶飛返延安,途中飛機失事遇難。
2.解題。
(1)師:現在請同學們一起把詩歌讀一遍,想一想,課題中的“囚”是什么意思?囚歌又是什么意思呢?
(2)指名回答。
(從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墻緊緊圍住,如籠中之鳥,失去自由。“囚”的意思是把人關在監獄里。“囚歌”在本文指革命者在敵人監獄里寫的詩歌。)
3.師:我們知道了作者在惡劣的環境里還能寫下這么激昂的詩篇,到底作者是所要表達的是什么?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朗讀《囚歌》
1.指名朗讀詩歌
二、講讀第一節
1.生自由讀一讀第一節。
師:想一想,葉挺同志在怎樣的情況下寫出這首詩的?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來?請把它們劃出來。
2.師:這里的“人”和“狗”指的是什么?
(“人”指堅定的革命者,“狗”指革命隊伍中的叛徒。)
3.師:讀完這節詩,你明白了什么?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是指牢房中的革命者所要走的路被敵人鎖得緊緊的。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指為牢房中的叛徒所準備的道路是敞開的,只要你叛變革命,隨時都可以爬出牢房。
“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指國民黨反動派在聲嘶力竭地叫喊誘騙革命者變節投降充當叛徒。
過渡:
這一節詩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對革命者。當時擺在獄中革命者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堅貞不屈,意味著失去自由,甚至生命;充當叛徒,出賣革命,將得到自由。作者選擇哪一條路呢?第二節詩告訴了我們。
三、講讀第二節詩
1.指名讀第二節詩。
2.思考:作者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作出怎樣的回答?你是如何理解這幾句話?
我迫切希望得到自由,但我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真正的革命者是決不會向敵人屈膝投降當叛徒的。
3.師:這節詩中也有一個“自由”,它跟第一節詩中有什么不同?
(第一節詩:所謂的自由;第二節詩:真正的自由。)
4.師:詩中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葉挺同志決不向敵人屈膝投降的決心,表現了革命者堅貞不屈的革命氣節。)
過渡:
為什么葉挺同志有這么強烈的決心,是什么支持著他為革命事業而獻身?詩歌中哪里告訴我們?(第三節詩)
四、講讀第三節詩
1.全班齊讀第三節。
2.師:詩中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請同學們交流一下作者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3.交流、匯報。
(1)“地下的烈火”比喻革命的烈火,指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的力量。
(2)“活棺材”指囚禁革命者的牢房,又指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下的黑暗的舊社會。
4.師:一個真正的革命者決不會向敵人屈服,因為他心中充滿對革命事業必勝的信心。所以,詩人決定怎么做?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自己連活棺材一齊燒掉,讓自己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表達了葉挺同志為了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寧愿獻出自己生命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
五、指導朗讀
1.確定停頓處。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2.指名讀——學生評價——指名讀——全班讀。
六、布置作業
1.朗讀背誦《囚歌》。
2.預習《晏子使楚》
《囚歌》傳統講讀教案設計及評析 篇15
教材簡介:
《囚歌》是義務教育課程北師大版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八主題單元“尊嚴”中的一課。這首詩歌寫了葉挺將軍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囚禁中,面對國民黨的威逼利誘,但是他始終堅貞不屈,表現了革命者視死如歸的凜然正氣。
學情分析:
本班共86名學生。為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習慣和合作的技能,本著異質分組、積極互賴要求,讓他們主動參與、全員參與,于是將學生分成14個學習小組,每組6至7人。每組為自己取了組名。組員分別承擔著主持人(負責掌握小組討論的全局,發配發言機會,協調小組學習進程)、記錄員(負責記錄學習過程)、報告員(負責匯報學習結果)、檢查員(負責檢查小組成員學習情況,確認每位成員完成學習任務)、觀察員(負責觀察小組成員的合作技術)、教練員(負責教給每位同學)的角色,讓他們明確個人職責。其中“水晶玫瑰”、“神采飛揚”、“晨光絢麗”等小組合作學習效果極佳。另外,本班學生經過長期訓練已能在課前預習做到三點:一是自主學會生字(利用一、二年級已掌握的識字方法學習),二是收集和課文相關資料與圖片,能挑重點摘錄并背誦,三是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
大部分學生能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朗讀感悟。概括和表述能力較好。但還有少數學生稍差。
設計理念:
1、以教材文本為依托,積極開發和利用有效的教學資源,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習材料,使師生共同成為課程資源的開發者。2、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3、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和諧、民主又充滿激情的氛圍中自主的讀、說,在自讀自悟中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目標:
1、學習葉挺將軍對國民黨反動派黑暗統治的憤慨,堅革命必勝的信念和為共產主義事業而獻身的壯志豪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讀歌內容,學習葉挺將軍對國民黨反動派黑暗統治的憤慨,對革命必勝的信念,和為共產主義事業而獻身的壯志豪情。
難點:體會詩歌中兩個“自由”的含義。
課前準備:電影剪輯、課件、收集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介紹背景
1、播放電影《烈火中永生》剪輯,讓學生觀看。師:同學們,從你們緊握的雙拳,憤怒的眼神里,老師看出來了,你們有話要說,說出來吧,把你們心里想的盡情地說出來。
2、讓學生結合所看電影剪輯充分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
[播放電影剪輯,旨在交代作者寫作背景,縮短學生和教材的距離,激起學生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憤恨,對共產黨的熱愛和崇敬,為學課文做鋪墊。]
二、揭示課題
1、師:讓我們一起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學習這首詩歌,板書課題——《囚歌》記學生對課題充分質疑,師生共同解答疑問。
2、學生通過預習,搜集資料,充分匯報資料。
[通過搜集、交流資料,學生初步了解了作者及詩歌的時代背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展示信息的平臺,在擴大閱讀量,信息量的同時,對課程資料進行了開發與整合。]
三、學習課文
1、課件出示詩歌,介紹課文特點,檢查學生課前識字情況。(隨文識字)
2、指導讀通課文(個體獨立完成)
(1)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69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讀課文。
(2)檢查自讀情況(抽生讀、生評價)
(3)學習伙伴互讀、互聽、互評(讀得好的給予鼓勵,讀得不對的地方幫助糾正。)
[學生兩人一組互相讀,生生互動,體現了開放式的課堂教學。讀書要體現過程,還要結合學生練習的機會。]
3、理解詩句內容(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地學習,師相機完成板書。)
(1)師出示學習單,讓合作學習小組根據學習單內容選自己喜歡的小節,進行合作、探究地學習。
學 習 單
(選你們喜歡的小節學習)
1、你們喜歡的這一小節,你讀懂了什么?請告訴大家,讓大家和你們一起分享。
2、這一小節中,你們有沒有不懂的問題?請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好嗎?
3、你覺得這一節應該讀出什么語氣?請你讀出來好嗎?
加油哦!!!
(2)匯報合作學習情況,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
師:哪個小組先來匯報?(14個學習小組采取競爭匯報形式)
第一小節:學生匯報已知外,教師還重在指導①“人”“狗”各指什么?②本節中的“自由”含義是什么?③“一個聲音”又是誰的聲音?④指導學生讀出語氣(引導學生讀出嘲諷、誘惑的語氣)
第二小節:學生匯報已知外,教師重在指導①本節中“自由”又是什么意思?②指導學生讀出語氣(引導學生讀出蔑視、憤慨、反擊的語氣)
第三小節:學生匯報已知外,師提問:①這一小節中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活棺材”“地下烈火”各指什么?②“永生”是什么意思?③指導學生讀出語氣(引導學生讀出沉著、堅定、充滿自信的語氣。)
[小組合作學習,創設輕松愉悅的氛圍,促進師生和文本之間的對話。因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學生對詩歌有著獨特的見解、理解和感受,教師可根據學生合作學習時出現的問題及匯報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
(3)通過大家認真學習你認為葉挺將軍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充分說師相機板書。
(4)師:讓我們一起懷著崇敬的心情,有感情地齊聲朗讀課文。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1)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2)同桌互背互練。
(3)齊聲背誦。
5、拓展延伸
(1)課件出示陳然的“我的自白書”讓學生欣賞。
(2)師小結
(3)齊聲配樂詩朗讀
四、板書設計
囚 歌
葉挺
囚人門 緊鎖永生 堅貞不屈視死如歸
狗洞 敞開自由 背叛革命喪失尊嚴
(該課2005年在市級“優質課”評選中獲一等獎)
《囚歌》傳統講讀教案設計及評析 篇16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們是鐵西教師團隊。我叫畢鳳君,來自鐵西區逸夫小學。很高興參加這次活動,更要感謝大家給我這次發言的機會。下面我就李金英老師執教的這節《囚歌》談一下對李老師個人素質的一點看法。
李金英老師的課堂猶如陽光,因為有陽光就有生長,有陽光就有溫暖,就有閃光,有活力,有成熟。整節課中教師情緒、詩歌情節、學生情感自然巧妙地融為一體,充分體現了“師之慧”。
1.方法:雖說是教無定法,但李老師教學方法設計遵循教學規律,面向全體學生,體現因材施教;尊重學生,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和學生個性張揚的情況。(例如:自學第3小節。學生匯報自學收獲,接著又提出了自己不懂的問題。)啟發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所需的各種能力。創設和營造了民主、和諧、自由、愉悅的教學環境,不僅使教師放飛激情、張揚個性、展示魅力,而且使學生也能夠放飛激情、張揚個性、展示魅力。確實能感受到李老師過硬的基本功。
2.情緒:李老師教學熱情極高,精神飽滿,姿態表情都極具感染力。其實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個性”的小世界,李老師的幽默自信,親和的最佳教態,貼近了學生心中認可的形象。加上有機智的誘導,親切的態度,充滿感情的講解,一次次地調動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明白了人生的道理,激起感情的波瀾,產生對敵人的憎恨對革命者的敬佩。贏得的不僅僅是學生,而且是在座的每一個聽課者的認可。
3.技能:李老師的板書簡要工整、脈絡清楚、概括性強;對電教手段的運用熟練準確。而且語言準確生動、清晰流暢,使用普通話,給人以最大的實效。
4.設計:李老師備課充分,課程資源豐富,查尋了眾多有關革命烈士的事跡材料,教材處理得當,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給學生一個挑戰性教學環境。
5.組織:李老師具有較強的駕馭教材的能力,備課找準教學的切入點,關注兒童的興奮點,再把握住教學的著力點,含而不露,發而不引。(比如:開篇處對比句“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進出的洞敞開著。”兩句的比較與朗讀。還有兩個“自由”指的是什么?另外,對“渴望”一詞的處理。)李老師用自己特有的表達方式爭取了課堂最好的效果,從中也影射出她較強的應變能力。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教師的個人素質和能力之間都有著許多差異,要彌補自己能力的不足,只有不斷學習。李老師讓我感受到教學猶如“調味品”,只有用好了,才會有美味的菜肴。有這樣一個出色的同行,我驕傲,也將努力向前……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