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學實錄(通用14篇)
《匆匆》教學實錄 篇1
這是不久前我上的一節公開課,實錄如下:
師:著名文學家高爾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名言,他說有一樣東西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大家猜猜,高爾基說的是什么?
生:(齊)時間。
師:對。古往今來,許許多多文人墨客圍繞時間這一個主題,寫下了大量的詩詞歌賦,留下了大量的名言警句,表達了他們對時間的認識和感悟。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其中的一篇,我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板書課題)請齊讀課題。
生:(齊讀)匆匆。
師:請大家打開課本,認真聽老師朗讀課文。一邊聽,一邊想,這篇散文給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
(鋼琴曲《眼淚》緩緩響起,師配樂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師:誰來談談,這篇散文給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
生:我們要珍惜時間,時間很寶貴。
師:你的感受很深刻。
生:時間一去不復返。
師板書:
一去不返。
生:時間過得很快。
師:從第四自然段中找一個詞,說明時間過得很快。
生:逃去如飛。
師板書:
逃去如飛。
師:同學們的耳朵真靈,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現在,請大家趕緊讀一讀課文,在文中找一找,你是從哪兒感受到時間逃去如飛的,一去不返的。
(學生自由讀書,批注,思考。)
師:誰來說說,你是從哪兒感受到時間逃去如飛、來去匆匆的?
生:第三自然段。
(指名讀。)
師:你是從哪些具體的詞語中感受到日子過得很快的?
生:跨、飛、溜、閃,伶伶俐俐地。
生:(齊讀詞語)
師:讀這些詞語,讓你感覺時間就像什么?
生:像流水。
師:孔子也這樣比喻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生:像風。
師:你的想象很獨特。
生:像影子。
師:你的想象很有詩意。
生:像天邊的飛鳥。
師:有意思!我的感覺啊,你看他會跨會飛,伶伶俐俐地,真像個可愛的小精靈。誰來讀讀這段話?
生:(讀)
師:先打斷你一下。你感受作者的時間流逝沒有?
生:感受到了。
師:那么請你順著作者的思路,模仿著說兩句。
生:(為難)
師:誰幫幫她?
生:踢球的時候,日子從腳下飛去了。
師:說得好。誰再來?
生:打呵欠的時候,日子從嘴邊溜走了。
生:看電視的時候 ,日子從熒屏前閃過了。
師:散步的時候──
生:(接)日子從腳邊溜去了。
師:上課的時候──
生:日子從課堂上過去了。
師:作者是從哪些事情中感受到時間流逝的?
生:洗手、吃飯、默默、睡覺,嘆息。
生:想遮挽時間的時候。
生:發呆的時候。
師:發呆?
生:默默時,作者在發呆。
生:我認為他的理解不對。默默時有可能是作者在沉思。
師:有道理。大家看,作者就是通過對生活中這些瑣事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時間是那樣來去匆匆。所以作者多么想──(作挽留狀)
生:留住時間。
師:時間留得住嗎?
生:留不住。
師:所以作者又發出了怎樣的感慨?
生: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師:對啊!作者多么渴望我們的日子能夠一去再回!但是可能嗎?
生:不可能!
師:你能不能舉例證明時間一去不返?
生:昨天過了星期天,下周再過星期天,已經不是這個星期天了。
生:這節課上完了不可能再同樣上這一節課了!
師:很好的兩個例子。現在這一秒過去了,還能回來嗎?
生:不能。
師:現在這一分鐘過去了,還能回來嗎?
生:不能。
師:現在一個小時過去了,還能回來嗎?
生:不能。
師:我們的童年過去了,還能回來嗎?
生:不能。
師:我們的青年過去了,還能回來嗎?
生:不能。
師:我們的一生過去了,還能回來嗎?
生:不能。
師:我們的生命跟這時光一樣,也是一去不返啊!
板書:
時光,人生。
師:作者知道時光一去不返這個常識嗎?
生:知道。
師:那他為什么還要反復追問這個問題呢?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生:他多么希望時間能去而再返啊!
師:作者心情怎樣?
生:對逝去的時光感到無比留戀,惋惜!
師:(出示課件)請看這個句子,你發現了什么?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
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
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生:這是一個排比句。
師:很好。大家再從內容上看,你發現了什么?
生:發現有三對反義詞。
師:很正確。你還發現了什么?
生:這三樣事物都能再來。
師:是的。這三件事物都能失而復得。那么作者寫時間一去不返與燕子、楊柳、桃花有什么關系呢?
生:燕子冬天去南方,春天飛回來……(學生一下子*到了很遠,其他學生哄笑)
師:請你簡單說一說,這三者和時間一去不返有什么關系?
生:對比!
師:很好!多么準確!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三者能失而復得而我們的時間卻不能!所以當者看到燕子去了再來的時候,他心里一定在想:
生:要是我們的時間能和燕子一樣一去再返該多好啊!
師:當作者看到楊柳枯了再青的時候,他心里一定再想:……
生:要是我們的時間能和楊柳一樣一去再返該多好啊!
師:當作者看到謝了的桃花再開的時候,他心里一定再想……
生:要是我們的時間能和桃花一樣一去再返該多好啊!
師:請再看大屏幕,我把第一自然段這樣排列,你發現了什么?
生:像一首小詩!
師:對!誰能像朗誦一首小詩一樣讀讀這一段?
生:(讀)(給配樂)
師:怎么樣?
生:(鼓掌)
師:一般而言,只有老人才會對過去的時間發生感慨。作者寫作《匆匆》時多大年齡?
生:20幾歲。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算出來的。
師:怎么算?
生:我今年13歲,過去了四千多日,所以我算作者寫作《匆匆》時20多歲。
師:依據?
生: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了。
師:你真的很會預習!作者1898年出生,1922年寫作此文。當時作者24歲不到,就已經時間發出了如此感慨。請大家看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生:比喻。
師: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我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作“針尖上一滴水”,把“時間的流”比作“大海”。
師:通過這個比喻,你體會到什么?
生:作者的日子和時間的流比較起來,微不足道!
生: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師:這個成語用得好!按常理來看,人的一生有多少個“八千多日”?
生:三個。
生:四個。
師:四個。就是90多歲,比較少見了!但是,一個“八千多日子”也只是“針尖上的一滴”,四個“八千多日子”也只有──
生:四滴水。
師:而且是針尖上的四滴水。怎么樣?
生:太少了。
師:同學們,你的一生有幾滴水?
生:四滴。(全班笑)
師:祝你長壽!(轉向另一生)你呢?
生:三滴。
師:你用了多少滴?
生:半滴。
師:已經用了六分之一了!你感覺到什么了?
生:生命太短暫了!
師:說得太棒了!你和作者一樣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暫易逝。(板書:短暫易逝)
想到這里,作者心情怎樣?
生:著急。
生:痛苦。
師:是啊,所以作者說他不禁──
生: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師:請齊讀這句話。
生:(齊讀)
師:其實,讓作者頭涔涔而淚潸潸的還不僅僅因為這。從文中再找找什么更讓作者頭涔涔而淚潸潸?
生:(讀)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痕跡呢?
師:“痕跡”指什么?
生:指所取得的成就!
師:“游絲樣的痕跡”呢?
生:指很小很小的成就!
師:這三個問句是什么意思?
生:作者說他什么成績也沒取得也沒留下。
師:作者想到生命是如此短暫,而自己在二十多年的時光卻什么成就都未取得。此時此刻,心情怎樣?
生:自責。
生:慚愧。
生:恨自己虛度了年華。
師:體會得真好。再讀這句話。
生:(讀)在八千多的日子……痕跡呢?
師:(加)我不禁──
生: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師:同學們,作者甘心這樣碌碌無為地過這短暫的一生嗎?
生:不愿意!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第四段里寫“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這一遭啊?”
師:“赤裸裸來到這世界”是什么意思?
生:什么也沒帶地來到這個世界。
師:“赤裸裸地回去”呢?
生:什么也不帶走。
生:不對。是回去時什么也沒留下!
師:誰把這句話改為我們的現代白話文來表達?
生:我赤裸裸地來到這世界,但不能轉眼間赤裸裸地回去。
師:請仍用反問句!
生: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難道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嗎?
師:對。(填空練習)我可以赤裸裸地來到這世界,但──
生:──但不可以赤裸裸地回去。
師:在“不”前加一個字,一個詞!
生:“是”。
師:(搖頭)
生:決!
師:請你讀這句話!
生:我可以赤裸裸地來到這世界,但決不可以赤裸裸地回去!
師:非常好!全班齊讀這兩句!
生:(讀)我赤裸裸……這一遭啊!
師:朱自清先生有了這樣的決心和志向,你猜他在今后的生活中會怎樣做?(無情的鈴聲響起了!)這個問題我們下節課接著討論。
《匆匆》教學實錄 篇2
師:同學們,在我國近代文學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大家,他就是朱自清先生。課前我請大家了解了解朱自清先生,做到了嗎?
生:做到了。
師:怎么樣?把你的收獲與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生:據我所知朱自清在清華園里寫了非常有名的《荷塘月色》
師:嗯,寫了《荷塘月色》,非常有名的散文,還有什么呢?
生:我通過查資料知道他不僅是散文家,還是雜文家,寫了很多雜文。
……
師:朱自清先生一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章,尤其他的散文被稱為美文的典范,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其中一篇散文《匆匆》,我們把課文讀一遍,注意把拼音讀準,不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開始吧。
生讀課文(師板書:匆匆)
出示詞語:伶伶俐俐 徘徊 赤裸裸 頭涔涔 淚潸潸
師:這些詞語離開拼音以后你還認識嗎?
讀詞語。
師:這些詞語你理解了哪一個詞語。
生:我知道淚潸潸是淚流滿面的意思。
生:我知道頭涔涔是滿頭大汗的意思。
生:我知道徘徊是走來走去的時候。
師:我們在什么時候徘徊?
生:猶豫的時候,沒事干的時候。
生:無助的時候。
生:思考問題的時候。
生:我們在等待和寂寞的時候徘徊。
師:還理解了哪些詞。
生:我理解了伶伶俐俐。就是機靈,靈活。
師:什么靈巧?
生:動作靈巧。
師:對了,動作非常得快,非常靈巧。赤裸裸知道什么意思嗎?
生:就是光溜溜的。
師:好,我們再讀一遍。
生讀詞語。
師:讀了匆匆這篇課文之后同學們知道了什么呢?還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提出來,讓我們大家共同討論一下。好,讓我們再快速默讀一下課文,想一想,畫一畫,一會我們來交流交流。
生默讀課文。
師:來,我們交流交流,你讀明白了什么?
生:通過讀課文我知道時間飛逝,我們應該珍惜,在比較短暫的一生中留下一些成績。
師:對,送給同學們一句話“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還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時間一去不復返,要珍惜。
生:我明白光陰似薦,我們應該抓住有限的時間為國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師:哎喲,我感覺你是一個非常高尚的同學,真好,請坐。同學們,在這篇課文中,你們有什么不懂的事可以提出來。(一些學生舉手)喲,這么多,這樣,其他同學在別人提出問題時做一下標記。
生:我不明白朱自清為什么說“我留著一些什么樣的痕跡……”朱自清年輕的時候寫了這么多文章,他為了說留下了如游絲一樣的痕跡呢,他應該是有了一些成績的。
生:他為什么說自己越來越空虛了?我覺得他寫得文章非常得,收獲也越來越多,但我不明白他為什么說自己越來越空虛了。
師:值得探究。
生:我不明白平時的生活都是色彩斑斕的,為什么朱自清說他的生活沒有聲音沒有影子。
師:是啊,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色彩斑斕,為什么作者說他的生活沒有聲音沒有影子呢?
生:我覺得他的生活應該很有意義的,為什么說茫茫然呢。
生:他說“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我不太清楚他們指的是誰?
師:是啊,他們是誰呢?
生:朱自清一生是非常有成就的,他為什么說白白走這一遭呢?
師:我們在理解課文的時候也解決到。
生:我覺得第三自然段寫得特別好,把時間寫得很匆匆,但不知道用的是什么手法。
師:你想探究一下文章第三自然段的寫法。
生:我想知道朱自清的這篇文章里寫了十一個問號,但他并沒有回答這些問題,我想知道他們的答案是什么?
師:這篇文章問句就是特別多,那么朱自清寫這么多問號為什么?他究竟想給大家一個怎樣的答案呢,這的確值得我們探究。同學們,真棒,你們讓我們看到了北京小學的風彩。問題提得特別好,不僅涵蓋面廣,而且有深度,有難度。老師總結一下你們的問題有三類,第一類詞句,第二是寫法的探究,第三類還涉及到了思想感情和這篇文章寫作時的時代背景,我相信這些問題在我們讀書的過程中都能解決,我們先來讀讀第一段,仔細地體會體會,讀了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開始吧。
生讀課文。
師:你知道了什么呢?
生:讀了這一段我知道,朱自清認為他的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
生:朱自清很疑惑是不是有人偷了時間還是時間就逃走了。
師:是啊,剛才有個同學說這篇文章問號特別多,我們看看第一段就有幾個?
來,我們來一起讀讀。
生讀問話。(聰明的你告訴我……)
師:他在問誰啊?
生:他在問自己,把他的心理活動寫出來了。
師:噢,他在問自己,把他的心里話說出來了。還在問誰呢?
生:我覺得他這里有幾層意思,第一層他就想把心里話說出來,第二層是讓讀者發人深省,考慮一下時間去了哪里,以此喚醒大家對時間的覺醒,讓大家珍惜時間。
師:說得真好,他可能在問自己,也有可能在問別人,也許是在我所有人,也許是在問你,也許是在問他,也許是在問我。你明白他為什么寫這么多問號了嗎?剛才問問題的同學明白了嗎,你來說說。
生:我明白了他寫這么多問話是表達他心里的疑惑,第二他想告訴我們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讓我們珍惜時間。
師:說得真好,誰來讀讀這一段。
指名讀。
(學生讀得非常好,聽課老師鼓掌)
師:讓我們為你鼓掌,我覺得我看到的不是咱們班的一個同學,而是我看到就是朱自清先生站在我們眼前,在尋找失去的時間,謝謝,讀得真好。同學們,那么我們的時間都到哪去了呢,誰來讀一下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生讀第二段,師糾正讀錯的地方。
師:剛才大家提了很多問題,還記得嗎(生:記得)這樣,我們再輕輕地讀讀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能解決哪一個問題,一會兒把你的智慧說出來,讓大家都變得智慧起來?
生讀第二自然段。
師:來交流交流吧。
生:我想解決剛才有個同學說不明白為什么朱自清說他的生活沒有聲音沒有影子。我覺得朱自清不是說他的生活不多彩的,他是說時間過得非常地快,讓人幾乎是感覺不到它已經過去了很多很多年,或者很多很多天。
師:他覺得時間在不經意間溜走,所以他說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問一下,你多大了。
生:十一歲。
師:我們過去了多少日子,四千左右日子了,對嗎?我們中國人的壽命平均也就是七十歲左右,現在你們的人生已經走過了七分之一,你感覺到了嗎?
生:沒有。
師:是的,我們的日子也是沒有聲音沒有影子,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溜走了。這個問題誰提的,你理解了嗎?
生點頭。
師:好,接著來解決。
生:他說“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卻乎是漸漸空虛了”我覺得他并不是指他沒有留下任何痕跡,而是說給了他這么多時間,過一天少一天。說他的手空虛了,沒有留下什么東西,而是說時間慢慢從他手里溜走了。
師:溜走了多少日子。
生:溜走八千多個日子了,他是說日子溜走了,并不是說沒有在世上留下什么東西。
師:誰提的這個問題,明白了嗎?
生點頭。
師:還有誰想補充?
生:不是說他手空虛,而是說他自己所擁有的時間一點點快沒有了。
師:他感覺屬于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所以感覺手卻乎空虛了。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呢?
生:“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我覺得這個他們指的是時間,是說他們給了朱自清多少時間。
師:也就是說,你的理解是童話中的時間老人,是嗎?
生:是。
師:非常好。我相信理解了這段話之后,咱們讀這段話會更有味道?想讀嗎?
指名讀課文。
師:請坐下“我不知道他們給我了多少日子,但我的手卻……”我感覺到同學們都在跟我一起讀。都喜歡這段話是嗎?這樣吧,我們來把這段話背下來,行不行,來,一分鐘,開始。
生背課文。
師:我們一起來背一下,不會背的可以光明正大的看著課文。
師生合背課文。
師:那么我們的時間是怎樣一點一滴從我們身邊溜走了呢,溜得那樣無聲無息,溜得讓我們頭涔涔而淚潸潸了呢?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描寫得很好。剛才有個同學想探究一下文章第三段的寫法,就請我們默讀一下第三段,看看第三段怎樣寫出了日子的來去匆匆?
《匆匆》教學實錄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體會作者對時間的逝去感到無奈、惋惜和不甘虛度此生的思想感情。
4、引導學生在讀中體味語言的美,在讀中品味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在讀中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體會作者用他細膩而獨特的筆觸,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無奈和不甘心虛度年華的思想感情。品味、積累語言。
2、難點:
作者怎么至于為時間的流逝“頭涔涔而淚潸潸呢?”
【教學準備】
1、預習:
大體了解課文內容,提出不懂問題,查閱有關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法國大思想家伏爾泰曾這樣描述一個事物,說它“是世界上最多的,又是最少的;是最長的,又是最短的;是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是最不被人重視的,又是最令人惋惜的。沒有了它什么也做不成。”你知道他描述的是什么嗎?
生:時間。
師: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都紛紛寫出自己對時間的感悟,咱們今天就先來欣賞朱自清先生膾炙人口的散文《匆匆》吧。看老師寫課題。大家注意“匆”字最后一筆的點不要掉了。沒有這一點是什么字呢?
生:勿。
師:能組個詞嗎?
生:勿庸置疑、請勿吐痰、請勿踩草……
師:注意加上了這一筆點,它就變成了“匆”,你們瞧,咱們漢字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呀。好,一起來讀讀課題。
生:匆匆。
師:平舌音讀準了。讀到這兩個字,你的腦海里很自然地浮現出什么樣的畫面?
生1:讀到這兩個字,我仿佛看到了一大早,大人們急匆匆地趕著上班,我們學生拿著早點趕著上學的情景。
生2:我的腦海里出現了火車站、長途汽車站人們急急忙忙趕車的畫面。
生3:我看到是媽媽傍晚趕著買菜、做飯時的樣子。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我們閱讀時,不管是一段話還是一句話,哪怕是一個詞,都能迅速地在腦海里浮現出畫面,這樣讀書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剛才大家想到的是人們急急忙忙,行色匆匆,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那么,作者是運用怎樣的語言讓時間的匆匆躍然紙上的呢?咱們來打開書,認真地讀課文。
點評:在課堂上注重了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滲透,注重對學生讀書方法和閱讀習慣的指導,在教學中找到契機就滲透,學生的習慣也就日積月累的形成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這一遍讀課文,要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尤其注意生字的讀音。如果遇到難讀的地方就多讀幾遍。一邊讀,一邊注意自己的感受,有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等會兒提出來。
生讀課文,按要求學習。(教師巡視輔導、評價。)
師:大家預習時讀了課文,現在又讀了課文,你一定有了些感受想說說了,但我覺得讀得還不夠,我們還得用心去與作者對話,咱們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可以默讀,也可以朗讀,懂了的地方快一點讀過,不懂的地方再多琢磨琢磨。
生再讀文章,思考。
師:現在咱們可以談一談了。課文講了些什么呢?
生:課文告訴我們時間過得很快,我們要珍惜時間。(教師板書:珍惜時間)
師:文章說時間過得很快,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我從“一去不復返”這個詞知道的。(教師板書:一去不復返)
師:咱們在熟讀課文后,文章內容就顯現出來了。內容清楚了,那咱們還要讀書嗎?你覺得該做些什么?
生1:我們還要抓住重點詞句來讀書。
生2:我們還要深入地理解課文。
生3:我們還要去品讀,去體會朱自清先生的思想感情。
師:那我們現在就細細地去品味語言,你們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盡管提出來吧!
生1:作者是真的不知道時間在哪里嗎?
生2: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為什么頭涔涔而淚潸潸呢?
生3:作者為什么說“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
生4:作者寫“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朱自清先生寫了那么多文章,怎么還說“赤裸裸的回去罷”呢?
點評:整體感知,質疑問難,在我們的常規課上是一定要做的事,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原則,即使是在公開課上同樣扎扎實實。
三、再讀課文,品味詞句,體會感情
師:剛才有同學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作者為什么頭涔涔而淚潸潸呢?”那我們就從這個問題開始我們的品讀。看看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其他的問題能不能迎刃而解。(出示cai)
“頭涔涔”“淚潸潸”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這一句話呢?
生:一想到時間的流逝就頭痛腦脹,流汗,流淚不止。
師:你能讀一讀嗎?
生: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師:為時間的流逝著急到流汗,流淚的地步,至于嗎?同學們,要真正讀懂這一句話中蘊涵著的感情,僅就這一句孤立地理解,是遠遠不夠的,咱們要聯系上下文,一邊讀,一邊用心去感受,去與作者,與文章對話,你才能真正讀懂作者為什么會因時間的流逝而“頭涔涔”“淚潸潸”了。
點評:文章很長,內容很多,如何入手?平鋪直敘的“平推式”,學生學得累,印象還不深,要找到一個關鍵點切入,教學突出重點。這個關鍵點就是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精妙處,語言運用經典處,突出中心關鍵處。
師:現在,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的1~3段,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或者你很喜歡的句子,圈一圈,劃一劃,作作批注,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就與小伙伴交流交流,探究探究。(師巡視,參與合作學習)
師:當我們用心去與作者對話時,你一定也讀懂了作者的心。把你的體會,你的智慧說出來。讓我們都變得智慧起來。
生:我喜歡的第一自然段中的排比句:“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生情不自禁讀了起來)
師:你能注意到作者的語言表達,這是學習語文很重要的方法。燕子,楊柳,桃花,它們走了,沒關系,在來年的春天都會回來,那將是一幅多么美的圖畫,該怎么讀呢?
生練習讀句子。(教師指導讀出“去──來”“枯──青”“謝──開”的充滿希望。)
師:讀得真美,但是,作者主要是要說這個意思嗎?大家接著讀讀,看看你又會有什么樣的體會?
生:作者是為了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師:是呀,寫這個排比句是為了更加鮮明的對比出作者對時間一去不復返的苦惱與沮喪。把這種鮮明的對比讀出來吧!
生:讀句子“但是,聰明的……不復返呢?”(男女同學分別讀出這兩個層次。)
師:朱自清先生的這段文字并沒有多少華麗的語言,就是這份質樸無華,使我們讀起來特別親切,自然,瑯瑯上口,富有音樂的節奏美。我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吧。
生很抒情的讀第一自然段。
師接讀:“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當老師情不自禁讀起這一段的時候,我看到很多同學都跟著老師一起讀了,讀到這里,你又有了什么樣的感受呢?
生1:我感覺到時間過得太快了。
生2:我覺得時間是在不經意的時候就悄悄的溜走了,我們都沒有覺察到。
師:想看看一滴水滴在大海里的情景嗎?來,輕輕地閉上眼睛,邊聽邊展開你豐富的想象──
師聲情并茂旁白:“遼闊的大海一望無垠,海水一浪趕著一浪奔涌向前,這時,針尖上的一滴水滴進了的這浩翰的大海里。”同學們,你看得到那一滴水嗎?你聽得到那一滴水的聲音嗎?(看不見,聽不到)
那你又聯想到了什么呢?
生1:一滴清透的小水珠落進了一望無際的大海里不見了,那只是一瞬間。我們根本就來不及看到,根本聽不見它的聲音。
生2:時間就好像這一滴水,一去不復返了。
師:是啊,作者的八千多個日子就這樣無聲無息,稍縱即逝啊!把作者的嘆息通過你的讀表達出來吧。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算一算,空虛了,溜走了的這八千多個日日夜夜有多少年呢?
生:約23年。
師:比較一下,為什么作者不用23年,卻要用八千呢?
生:更顯得數字多,逝去的年月多。更讓人惋惜。
師:當作者突然間想到了自己的23個青春年華已一去不復返,他會有什么樣的心情呢?你能用一個詞形容嗎?
生紛紛:焦急、難受、猛醒、后悔、緊張、痛惜,害怕、驚慌失措……
師:那么,把你體會到的作者的這種情感,通過你的讀表達出來吧!
生再感情朗讀。
師:一想到這些,作者怎能不“頭涔涔而淚潸潸”呢?我們再來讀這一句。(又扣到這一句)生多種形式練習讀“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師評價指導:
你的聲音很低沉,我可以聽出你內心的沉重。
你的聲音很高亢,你是激動得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啊;你的語氣雖然平靜,我卻聽出了你的心情并不平靜。
師:讀著讀著,我們漸漸地走進了作者的內心世界,而作者的感慨又通過大家的讀表達了出來。大家一起來讀這一句吧。
生齊讀這個句子。
點評:在課堂上把握課文的的文學特性,注重情感的激發與感染,準確抓住教材的情感點和學生的情感點,并在二者之間架設一座橋梁,使學生在激蕩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使他們在高昂的情緒中產生想象和頓悟,領悟作者獨特的個性、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
師:我們的日子究竟是怎樣一點一滴地滴在時間的流里的呢?你能通過你的讀把我們帶進作者的小屋,讓我們仿佛看到他那茫茫然跟著旋轉的樣子,體會到他的無奈么?(出示cai)
生朗讀第三段:“去的盡管去了……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音樂配讀)
師:時間是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它的流逝更是難以描寫,可作者是運用什么樣的語言把它描寫得如此生動,活潑呢?大家可以交流交流,你覺得哪些地方寫得特別好?
生1:我覺得這句寫得好:“洗手的時候……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作者用了排比的方法寫出了時間匆匆而過。
生2:在這里,作者用了擬人的方法寫出了時間在我們沒有察覺的時候就溜走了,飛走了,讓我們感到要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師:作者不是直接說:我們要愛惜時間呀!而是把時間當人來寫,它能“跨”,能“飛”,能“閃”能“溜”呀!簡直是個淘氣的小精靈,這樣當然更生動、形象了,讀──
生讀文。
師:是啊,你再怎么遮挽也是沒有用的,時間就是這樣,怎么也留不住它匆匆流去的光陰,讀──
生讀文: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師:“斜斜”“默默”“匆匆”“茫茫然”“輕輕悄悄”“玲玲俐俐”,讀起來是那樣輕巧婉轉,那么無奈惋惜,我們再合作讀──(師讀到“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生接讀“于是──……)
點評:語文課不能沒有瑯瑯的書聲,課堂上以讀為主,通過讀培養語感;通過讀體味語言文字之美;通過讀用心靈和作者直接對話,從而領會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師:大家讀得入情入境,看來,作家的這份迷茫,這份留戀,這份無奈已引起了我們的共鳴,那么,告訴我,你們那四千多個日子又是怎么溜去的呢?能不能學著朱自清先生的寫法,抓住生活中的小事寫一寫?做一個小朱自清,好嗎?
生動筆進行片段練習。
師:誰能夠大膽地讀給大家聽一聽,讓我們欣賞一下?
生1、2、3念讀自己的作品。
師:寫得多好,三分文章七分讀,再聲情并茂地讀一遍,好嗎?
多么形象的比喻;真有幾分朱自清的味道。
點評:學生年紀小,難以與作者產生共鳴,這也是這篇文章由初三下放到小學六年級后,老師們感到比較難教的原因之一。要想辦法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和生活體驗,喚起學生的些許共鳴。練筆既讓學生學了寫作,又拉近了與作者的感情。
師:作者的八千多個日子就這樣在不經意間溜走了,你們的四千多個日子,董老師的將近兩萬多個日子,也這樣無聲無息地逝去了,一想到這些,我們怎能不頭涔涔而淚潸潸呢?
作者又怎能不頭涔涔而淚潸潸呢?讀──(又回扣這一句)
生:“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點評:以上的教學環節整體性很強。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在對語言的品味和欣賞中走進作者的內心,深讀課文,沉浸其中,透過語言文字,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讀著讀著又回扣到關鍵句,使教學顯得很緊湊。情感集中。朗讀的目的性、層次性、指導性非常明確。
師:時光就是這樣稍縱即逝,在我們的嘆息中閃過去了。讀到這里,我真有一種坐不住了的感覺,你又想到了什么呢?
生1:我想到自己以前浪費了好多時間,真是慚愧呀!
生2:原來,時間就是這樣在我們發呆時,在我們玩電腦游戲時過去了,我覺得我沒有去珍惜時間,以后我要做珍惜時間的孩子。
師:我們看看作者又想到了什么呢?我們合作讀一讀第四自然段,看看讀著讀著,你又能悟出些什么來呢?
生:我認為作者不甘心就這樣。
師:不甘心,說得好。你是從哪里讀出他的不甘心呢?
生:我從文章這里感受到的:“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師:(出示cai)讀書是得咬文嚼字地去品,去悟的。大家注意到兩個“赤裸裸”寫法一模一樣,意思一樣么?
生:不一樣。前一個是光著身子從娘胎里來到這個世界,而后一個是指自己對別人,對社會毫無貢獻的離去。
師:所以作者發出這樣的感慨──
生齊讀:“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么一遭呢?”。
師:讀出了作者的不甘心。作者是在審視自己的人生價值,是在拷問自己的心靈呀!大家是否知道,其實,二十三歲的朱自清已從北京大學畢業,已經有一些作品問世了。可他還是對自己不滿足。正因為他此時有了這樣嚴肅的思考,不甘心慵慵碌碌度過一生,這一生中才有那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問世呀!你知道他的哪些作品嗎?
生紛紛:《背影》、《荷塘月色》、《春》、《綠》、《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師:這正是朱自清先生感悟人生苦短,時間匆匆,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辛勤勞作的結果呀!讀出你對作者的敬佩之情吧。
生:讀文“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這一遭啊?”
點評:除了緊扣文中用詞用語的精妙,還引導學生聯系自己查找的資料加深對朱自清的了解,有利于對作者情感的理解,現在,這一課內外結合的做法越來越使孩子們嘗到甜頭。
四、緊扣前后呼應句,引導從內容想開去
師:(出示cai──首尾呼應的兩個句子)同學們請大家讀一讀,想一想,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表達方法?
生:首尾呼應。
師:那么,作者提出的這個問題到底有沒有作出回答呢?由此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1:作者提出這個問題,我認為是回答了的。在文章中的字里行間中回答了。
生2:由此,我想到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能讓時間白白溜走。
生3:就連朱自清先生都覺得自己沒能很好地抓緊時間做貢獻,更何況是我們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地抓緊時間,利用時間學習,長大為祖國多做貢獻,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
師:同學們,讀到這里,談到這里,大家一定想到了,朱自清先生寫這篇散文,僅僅是讓我們珍惜時間嗎?
對呀,同時也是讓我們珍惜──生齊答:珍惜生命!
五、課外閱讀拓展
師:老師也送給大家《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段話,讓我們共勉吧!(出示cai,配樂朗讀)
師:介紹朱自清讀物若干,大家可以去讀一讀。
【板書設計】
匆匆
一去不復返
珍惜時間 珍惜生命
《匆匆》教學實錄 篇4
執教內容:人教版六年級下冊《匆匆》(課文內容見附件)
【課前談話部分】:(說明:本課的課前談話部分為大會很多評委,教師所欣賞,故特附帶)
師:孩子們,課前十分鐘,咱們要互相認識一下,要談話。說到談話,我們來玩一個小小的對話游戲,就是請大家造句,很多小朋友一年級就會了,請大家用“不一樣”三個字造句。
生:這里的學習環境和平時的不一樣。
生:現在的環境跟以前不一樣。
師:好的,你感到現在的生活比以前要好了。不一樣,說說我吧
生:您──
師:說到“您”,這是個懂禮貌的孩子,給他掌聲。(學生鼓掌)
生:我覺得您的穿著與其他老師的穿著不一樣。
師:我是按照要求這么穿的(笑聲)謝謝,你非常敏銳的觀察到了我的不一樣。
師:再請你,你直勾勾的盯著我,又有什么新發現?
生:這里的環境和我們平時的不一樣。
師:特別是這位老師──,請接下去說我。
生:這位老師比我們的老師要慈祥些。
師:哇,不錯,謝謝你給予我這么好的評價。
生:老師,你不一樣,你特別帥。
生:我會不一樣的樂器。會鋼琴,還會葫蘆絲。
師:一生下來就會嗎?
生:不是,是音樂課學習的。
師:是呀,過去不會,現在會。真不一樣,掌聲鼓勵。今天這節課呀,你覺得他說得好,就自發掌聲鼓勵,好嗎?
師:下一個同學要開始回答了,同學們用心地去聽,還有哪些不一樣?說說你的班上的死黨,是誰?
生:小猴。
師:小猴同學,請你不要潛伏了(笑聲)。請你站起來。(小猴同學站起)
生:他特別搞笑,有的時候感覺自己不一樣,像個偉人。
師:小猴同學,你也說說她的不一樣。
生:她有時候善良
師:請坐,會聽嗎?(學生自發鼓掌)
師:都說同桌是冤家,說說你的同桌。
生:我的同桌有時候很煩。
師:(問同桌)前面來個表揚,后面來個小小的批評,你承受得住嗎?
生:我承受不住。
師:我來給你撐撐腰鼓鼓勁。來,你也來說說不一樣的同桌。你承受得住嗎?
生:承受得住。
師:你還能承受得住,你的承受感都比咱們強。(全場笑)
生:我的同桌不一樣,他可愛嘮叨了。
師:你有一個多好的同桌呀,是勞動委員吧?
生:不是,他從小愛嘮叨。
師:長大后一定是個好媽媽,大家會聽嗎?(學生自發鼓掌)
師:你的難度增加,說說過去的你,現在的你,將來的你,這三個階段會有什么不一樣,會說嗎?
生:我以前是小孩子,總被大哥哥大姐姐欺負,現在我長大了,也變成大哥哥了。
師:你也想欺負別人了?
生:不,我現在長大了,我特別想保護那些小同學。
師:為她的善良鼓掌,好樣的。(生鼓掌)
生:我以前很不懂事,家長都寵著我,然后來到學校,我就認為別人也應寵著我。我在學校就很霸道,我經常欺負同桌,但他很包容我,很大度,用他自己的話說,有紳士風度,我現在不會欺負他了,我要像大姐姐一樣愛護他。
師:(對同桌)你一定有話要說。
生:我謝謝她,至少他以后不會欺負我。
師:好,孩子們,今天就說到這。所有的不一樣都是因為時間在悄悄的流逝,咱們今天學的課文也跟往常不一樣。好,上課。
【課堂教學部分】
一、解題導入
師:(板書課題)今天咱們學習一篇文章,題目叫《匆匆》,注意寫的時候不要匆匆忙忙而忘記了中間這個長點,請大家齊讀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這篇課文講的是什么匆匆呢?
生:講的是時間在匆匆流逝。
師:你說得真好,小時候你們就知道,時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哪一個作者能夠把它定格在文字中?
生齊說:朱自清
師:關于他,能簡單的說一句話?
生用簡短的話說朱自清的簡介。(略去)
師:來,請看大屏幕,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語言簡練,情感豐富,被譽為現代散文的典范,他一生刻苦勤勉,共出版著作百余部,代表作有大家熟悉的《荷塘月色》《背影》等等,咱們今天學習的也是一篇非常優美的散文。
二、從文體特征入手,整體把握
師:著名作家余秋雨說了,什么是散文呢?散文就是讀者與作者的悄然對話與共同的思考(板書:散文,對話,思考),那么,既然是作者對話,就讓我們先來傾聽吧(板書:傾聽),現在就請同學們欣賞著名藝術家孫道臨朗誦的《匆匆》,注意聽要求,大家拿起筆,一邊聽一邊做記號,在凡是能讓你感受到時間匆匆而逝的地方做上記號。看看誰最善于傾聽。(播放朗誦音頻)
師:老師剛才看了一下,我們六年一班的孩子真善于傾聽,每個孩子幾乎在課本上做滿了記號,交流一下。
生:我從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中“燕子去了……”這句話中感受到。作者用排比的手法告訴我們時間過得很快。
師:還有哪些地方?一個標點一個詞一句一段話話都可以。
生:“吃飯的時候……過去。”
生:我從第二自然段中體會到。(生讀第二自然段。)
生:我從問句:“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里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中感受到。
師:你從問句里可以感受出來,你關注了細節,了不起!
生:“我掩著面嘆息,但是……閃過了。”
師:還有誰要讀?
生:我想讀第三自然段。(生讀第三段)
師:還有哪些同學能從別的段落里感受出來?
生:我從第四自然段。
生:我從第五自然段。
生:我從第二自然段。
師:共有五個自然段,段段有感覺。還從哪些字和詞感受出來?
生: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這里的“頭涔涔”和“淚潸潸”給我這樣的感覺。
師:新遇到的詞就能讓你有感受,厲害。
生:我想說的第一自然段三個“再”,能看出大自然萬物的死而復生。
師:抓住細節處啦,也抓住關鍵處了。不過建議你把“死而復生”改成“失而復得”好不好?掌聲鼓勵,真不簡單。
生:我想說第三自然段的“跨過、飛去”等詞語,可以看出時間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可以感覺出作者對時間的無奈。
生:我想說第一自然段的“逃去如飛”這個詞可以看出時間流逝的飛快。
師:好孩子。同學們非常了不起,善于傾聽,能聽出這么多道道來。老師發現你們聽出了散文的特點。能夠讓你有感受的地方遍布全文,但又集中地表達一個意思,就是時間匆匆而過,瞧,這就是散文非常明顯的特點:形散神聚。大家聽出來了,把掌聲送給自己。(鼓掌)
三、靜心涵詠,切己體察,品味感悟
(一)范例引路,多元品讀第一段
師:傾聽之后,我請大家跟著作者一起思考,請大家沉下心來默讀課文,特別關注剛才那些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一邊讀一邊思考,爭取讀懂一到兩處,如果有疑問,也可以整理出來一起交流。這個環節老師給大家三到五分鐘,要求大家不裝樣子,真讀。可以拿起筆快速寫下一些批注。
學生默讀課文
師:好孩子,抬起頭,整整五分鐘匆匆而過,當你經過認真思考之后,我相信你就能讀懂作者要表達的意思,能和作者對話了。我們先以第一段為例,看看第一段,你讀懂了什么?
生:我從第一自然段看出作者很羨慕這些能失而復得的花草,它們的時光可以重新再來,而作者心中有無數的問號,為什么自己的時間匆匆而過?
師:是啊,在羨慕之余有無限感慨。你能帶著自己的理解,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讀出來嗎?孩子們注意,如果他能讀出這種感受就給他掌聲。
生讀第一自然段。(自發鼓掌)
師:就這段,還有誰讀出了不一樣的感受?
生:世間萬物都能重新來過,但是時間不可以,作者讓我們好好珍惜時間。
生:“一去不復返”這個詞我能看出時間不能回來了。
師:這個孩子了不起,他不但讀出了味道,而且還為我們提示了一種讀書方法,抓關鍵詞來感受。請帶著自己的理解,再次為我們讀讀第一段。
生:讀第一段。
師:還有很多孩子想說,但是時間有限,這樣吧,每個孩子帶著自己的理解讀課文第一段,各讀各的,讀出各自的理解。
學生自由讀文。
(二)輻射全文,放手自學自悟自品
師:好孩子,真會讀書,當你用心傾聽了作者的對話,和作者一起思考后,你突然發現,作者在和你對話了,你能聽懂作者要說的話了,這就是一種品讀散文的方法,咱們就來品一品這篇《匆匆》。再給你一分鐘,每個人找準一個點先試著品一品,一分鐘以后咱們再交流。開始
生自由讀課文。
師:你想品哪段就說那段。
生:我要品的是第二自然段,我想先讀再談感受。
生讀:我不知道他給了我多少日子……作者把八千多日子比作一滴水,這個比喻很夸張也很形象,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沒有聲音沒有影子,人不可能做所有事情,所以很惆悵。
師:你姓周,我應該叫你周老師,因為你把我要說的全說啦。周老師,你給大家解釋一下,這一滴水有什么特點?
生:很渺小。
師:可在作者看來,這一滴水大得讓他害怕,讓他心痛,周老師,你能讀出來嗎?
生:讀“八千多日子……”
師:八千多日子就是二十多年,人生有多少個二十多年?所以這滴水非常大。可是盡管再大,也只能怎么滴呢?請讀出相關部分。
生:讀“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師:不管是誰,感受到時間這樣流逝,都會害怕,怕得冷汗直冒,熱淚直流,請為我們讀讀作者的描寫。
生:讀“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師:品得好,請連起來,為我們再讀讀,讓我們也感受一下!
生:讀句。
師:這句話也是課后的第二道題要我們重點感受的。就這句話,誰還有別的感受,也為我們讀讀。這一回我們換個方法來讀。請一個孩子帶著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先讀讀,其他孩子聽聽,看看能否聽出來文字中蘊含的情感,看看誰是他的知音。
生:讀“在默默里……淚潸潸。”
師:他是善讀者,你們是善聽者,誰是他的知音。
生:我聽出了一種彷徨。
生:我聽出了一種憂傷。
生:我聽出一種矛盾。
師:你的知音真不少啊。所有愿意做小趙知音的孩子都請起立。小趙來領讀,其他知音們一起跟著讀。
學生站起來讀
師:掌聲謝謝自己吧。特別感謝趙老師,孩子們請坐。再最后品一處吧。
生:我想說說第三自然段“洗手的時候……過去。”
師:有人說朱自清的散文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在不經意處著濃墨重彩描寫,這段就是個例子。文中例舉的這些事情每天都做吧,例如,洗手,還有么?
生:吃飯,睡覺,發呆……
師:這些事我們每天都經歷,你的時間也這樣過去了嗎?請向朱自清學語言,學著說幾處。
生:做作業發呆時,時間過去。
生:玩游戲時,時間過去。
生:就像這節課一樣,投入學習的時候時間也過去了。
師:這個時間用得值!
生:在我們看書的時候,時間也過去了。
師:看書可不是浪費時間。讓我們再看看,朱自清筆下的時間可不是這樣的過去,過去,相反,是逃去如飛的,找幾個詞來說說。
生:跨過。
生:閃過。
生:伶伶俐俐。
師:是啊,用詞多么準確,多么形象啊。孩子們,請帶著自己的感受,好好讀讀這段話吧,特別關注那些給你留下感受的詞語。
學生自由讀文。
(三)延伸拓展,引發思考
師:一篇文章永遠不是一節課能品得完的,當你走到人生不同階段,同一篇文章會留給你不同的感受,對話也好,傾聽也好,思考也罷,你覺得讀得越是深入,品讀文章的落腳點應該在哪?
生:應該是思考
師:提出你的思考和疑問。
生:為什么要徘徊呢?
生:作者為什么說他赤裸裸的來到這世界,轉眼間又赤裸裸回去呢?
生:現在又到了那里呢?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
師:這個問題貫穿始終,這是大家第二節課思考的內容。
師:在第二節課前還請大家準備以下內容: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句子或段落。2、搜集珍惜時間的詩文、名言警句。3、按照課文后的第3題要求寫幾句話。孩子們,下課。
生:老師,再見。
教師感言:
有人說這堂課上得很實,甚至有些平。的確如此,單看實錄和設計,你似乎不能感受到一丁點兒教師的光彩,不能領略到些許設計的巧妙之處。但是我卻對這“實”和“平”抱著滿心的歡喜,實中見效,平中出奇。
相信大家在師生課堂對話的言語中能分明地感受到孩子智慧的火花,發現孩子的思維是火熱積極的,這正是有效課堂的最關鍵之所在。其實,這樣獨特的體驗也正迎合著《匆匆》作者朱自清先生努力營造的氛圍。文章就是一段段看似平淡的文字,是類似吃飯,洗手,發呆,睡覺等生活的碎片的組合。但是,在這樣如同從水面上滑過的文字背后是朱自清追尋時間無痕蹤跡的情緒流動,是他在無限惋惜之余的自我解嘲,更是發出生命吶喊的前奏,其犀利之筆觸妙不可言,言而不盡。你多讀幾遍就會發現,幾乎每一句都能牽動著讀者的思緒飛逝,如一條流動的河,一首快節奏的曲,一串前赴后繼的碎浪。無刻意雕琢,卻有著音樂的律動之美,節奏的跳躍之美,詩人的情懷自然不受拘束地表現。文章正是作者在追尋自己生命的價值,對未來的嚴肅思考,對生活的執著追求時發出的最強音。品讀這樣的文字,你不能急躁,需靜下心來細細品,慢慢嚼。我的課堂設計就是給孩子創造咀嚼文字的最佳氣場。
這樣樸實的課同時又具備3個鮮明的特點。首先是返璞歸真。我僅僅在作家簡介和名家朗誦兩個環節使用了多媒體,其他時間都留給師生共同品讀文章所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就連本文的關鍵詞、重點句也不用幻燈片出示,而是讓學生在默讀、自由讀、有感情品讀、聽讀的過程中自己動筆,動腦找出,品其用法,悟其蘊含的感情。這樣的設計在當今的小學語文大型公開課上可謂大膽,不過其正體現著“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精髓,是一種原生態,無干擾的純閱讀過程。孩子們正是經歷了這樣的真讀書過程才讀出真味,品出真情。孩子在課堂上每一個讀的活動都是用心參與的,學習活動頻繁,思維緊張活躍,真正做到了用心會文,涵詠品味。
其次是體現了還學,讓學于學生的課改重要精神。本課設計中,我留出大量的時間給孩子讀書、思考、傾聽、批注、聯系生活實際想象、回憶、口頭表達,孩子學得格外充分,老師僅僅擔當示范、引領的角色,沒有侵占他們學習的時間。據統計,僅提供給孩子參與各種形式讀書的時間就確保有十分鐘,這十分鐘是不受任何干擾,沒有任何提示的自讀自悟,切實保障他們能沉浸在文字中。
第三是授之以漁,注重了學法遷移和運用。在師生共同品讀的過程中,老師在潛移默化中傳授品讀文章的方法,那就是“傾聽、思考、對話”三部曲,這是品讀散文的3個“口”。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運用此法品讀文章,隨即又共同總結學法,形成認識后還能指導自己的讀書實踐,在品讀中不斷獲得成功。這樣一來,課堂教學變得扎實有效,下課后孩子能從課堂上帶走具體可操作的方法,能體會讀文的快樂,能在愉悅的學習過程中增強自信心,能在今后的閱讀實踐中有法可循。這一切,都是一堂語文課的價值所在,是留給孩子學習的“福音”。
《匆匆》教學實錄 篇5
師:同學們可能都不認識我,我姓薛。有同學姓這個姓嗎?(無人舉手)這個姓很少,所以很珍貴。
(生笑。)
師:今天我們學習第2課,讀題──
生:齊讀課題。
師:預習過課文嗎?你在預習過程中都預習了什么?
生:我把課文讀了三遍。
師:你很自覺,沒有要求,你能自覺地讀3遍。不錯。
生:我先看了預習提示,然后根據預習提示中的問題,去讀課文。
師:能夠根據預習提示有針對性地預習,很好。
生:我把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都想好了。
師:(笑)了不起,答案都想好了,能透露一個給我嗎?
(生笑。)
生:不能。
師:還保密呢!你能帶著思考進入課堂,收獲就要比一般同學多。
生:我借助工字典解決了預習中不認識的問題。
師:能借助字典、詞典等工具書來解決預習時遇到的問題,這是會學習的同學。
生:我邊讀邊想有什么問題,想了每一段的段意思。
師:一邊讀一邊想,這是很好的學習習慣。
師:好像還有很多同學搜集了許多名人名言,是你吧。
生:高爾基曾說了一句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
師:這句話記得嗎?能背出來嗎?
生:“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時間。”
師:小結:大部分同學都認真讀了課文,有的根據預習提示進行有針對性地預習;有的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有的借助工具書解決預習時遇到的問題。這些都是你們在預習時自覺做到的,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堅持這個習慣,你必定受益終生。
師:課文讀了三遍的同學請舉手。
(生全部舉手。)
師:讀了三遍以上的請舉手。
(生無一人舉手。)
師:(笑)你們都統一要求讀三遍啊?
師:讀得怎么樣,你來選擇其中一段讀,我們看看你讀得三遍與他人讀得三遍有什么不同。
師:你來讀第一自然段。
……
師:讀得不錯,很流利。這第二個句子很長,“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讀得很流利,不錯。誰再來讀給我聽聽,也能像他讀得那么流暢嗎?
生讀。
師:別急著坐下,考一考,你在讀這一段的時候想些什么?心情有沒有什么變化?
生:(略停一下)這一段中有問句,感情要深厚一些。
師:你注意了這段中有4個問句,感情不同,他注意到了,兩位同學這一段都讀得很好,邊讀邊思考,說明他們讀得很專心投入。
師:誰來讀讀其他的自然段,是不是都像他們一樣認真?
生讀第四小節(強調“呢”)
眾師笑。
師:他讀得很投入,(笑了)因為他的得很沉重。內容可能很沉重,但有些詞語可以讀得比較輕快。誰再來讀一讀這一段?
生讀(依然強調“呢”)。
師:比較輕快,很好!但是,你說說看為什么一定要強調“呢”呢?
生:因為作者好像是有問題在問我。
師:誰能不通過強調“呢”來體現這是問句。
生讀得很好。
師:美嗎?象她一樣讀,會給人一種美的感受,一種全新的感受。
生:我來讀最后一小節。
師:為什么?
生:一來是這一節很短,二來是這一節也很重要。
師:我們就請你來讀讀這最重要的一句話。
生讀。
師:他雖只讀了一句話,這卻是課文的靈魂,這個問句的答案文中沒有。正是因為這個問句,使這篇文章成為千古名篇。
生讀第二小節。
師:你有點憂傷的語調,不錯。
師:你們看第三小節最長,誰有勇氣來讀讀第三小節?
生讀。
師:這么長的段落,讀得這么流利,看來是真的下了一番工夫。
師:看課題,“匆匆”就是“急急忙忙”的意思,腳步匆匆,吃飯匆匆,洗臉匆匆……課文寫的是什么匆匆?
生齊:時間。
師:先別急著告訴我,請你大聲朗讀全文,文中有一個詞告訴我們:是什么匆匆。
生大聲讀文。
師:讀好的請舉手。
師:課文有一個詞,寫出了什么“匆匆”?
生:課文寫的是“日子”匆匆。
師:“日子”就是時間,就是時光,意思是一樣的。
師:我們每天都在過日子,往往就這最普通的事情,就容易被忽視。在作者眼中,日子有什么特點?到底是怎樣的?請你們再認認真真地讀第一自然段,告訴我日子有什么特點?好嗎?
生讀文。
生:我覺的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日子是一去不復返的。
師:這是日子最大的一個特點(板書:一去不復返)。
師:你再看一看,這段話中還能看出日子有什么特點?
生木然。
師:(強調這句話: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從這句話中又能看出日子有什么特點?
生:這是作者的想象(不入題)。
師:日子能偷嗎?能藏嗎?又到哪里去了呢?不知道,日子無影無蹤(板書:無影無蹤)。
我們齊讀這句話。
生讀。
師:聽我來讀。……一起再來讀。
生齊讀。
師:作者沒有直接寫了日子一去不復返,而是寫這一句:“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老師這樣排列,你能看出什么特點?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
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
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生:這是排比句。
師:你注意了句式的特點,除了排比句,在內容上有什么發現?
生:前面都是講了什么事物去了,后面都講這個事物又回來了。
師:你講得很好。無論是燕子,楊柳,還是桃花,他們去了,都能再回來。那叫失而復得。
你來讀一讀。
……
師:你注意到了這三樣事物去了可以再來,他們都會在時間上留下痕跡。
師:日子去了也應該是可以回來的啊?
生:不可以。
師:日子與桃花、燕子、楊柳比有什么不同?
生:日子一去不復返。
師:作者為什么還這樣寫?
生:作者為了突出時間的一去不復返。
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生:他很渴望時間回來。
師:是啊,他很留戀。(板書:留戀)
生:他很無奈。
師板書:無奈。
師:讀書后能知道作者為什么這樣寫,蘊涵了怎樣的感情,這叫會讀書。
請大家把那種留戀、無奈、悵然若失的感覺讀出來。
生自由練讀。
師:我相信,此刻你再來讀這一段,感覺就不一樣了。
指名讀。
師:不錯,體會到、感受到的都包含在讀書中,拿起書,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
師:課文一開始提出一個問題,也告訴我們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無影無蹤的。但在作者筆下,日子是匆匆的,能看得到,摸得著的,感覺得到的。日子的影子是怎樣的?
請你們讀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日子的樣子。
……
師:日子是有樣子的,找到了嗎?
生:沒有。
師:再讀讀,找找日子的樣子。
師:找不到沒有關系,你去讀讀第三自然段,日子是什么形象?找找。
日子的影子在哪里?是什么樣的?
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師:日子是什么樣子的?
生搖頭。
師:找不到沒關系,請你接著讀第4自然段,(眾師笑)讀了這一段如果再找不到,那就真得糟糕了。
生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師:這一段中,你找到的日子的樣子是怎樣的?
眾生舉手。
師:把你找到的句子畫下來。
師:請畫出來的舉手。
師:請你往上看,第2、3自然段中,日子的影子在哪里?請你畫下來,一定能找得到?
……
師:現在都找到的請舉手。
大部分學生舉手。
師:請大家讀讀3、4自然段,發現在作者筆下,日子、時間、光陰是能看得見的,是形象的。
誰來讀一讀。
生:像針尖上的一滴水……
師:這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有聲音嗎?有影子嗎?
生再讀。
……
師:現在你能看到八千多日子的影子嗎?
生:就像針尖上的一滴水。
師:有多大?
生:一點點。
師:也就是說,八千多日子就像針尖上的一滴水,你經歷了只不過半滴水都不到。你有什么感覺?
生:……
師:你們算算,八千多日子相當于多少年?
生:24年。
師:作者寫這篇文章時,24歲。你讀到這個句子時(板書:八千多日子 像針尖上的一滴水。)
你能感覺到、能摸得到嗎?你讀了這個句子,有什么體會?
生:日子太容易被人忽視了。
生:時間太短暫了。
師:時間很珍貴,你一生有幾個八千多日子?那僅僅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你有什么感受?
生:時間太珍貴了。
師:因為少,所以珍貴,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話。
生齊讀。
師:八千多日子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是有限的,人一生只有幾個八千多日子,只有幾滴水一樣短暫,(板書:短暫)屬于你的時間就像一滴水,你現在連一滴水都不夠。人的生命在時光的大海里,可以忽略不記,是那樣的渺小,想到這里,所以作者“頭涔涔,淚潸潸了”
師:你明白嗎?
生:一直以來,我們認為時間是用不完的,沒想到,你的生命是短暫的,是有結束的那一天的,所以作者“頭涔涔,淚潸潸了”。
師:你還怎么認為?
生:他浪費了一些時間,這二十幾年里,他沒有做什么有成就的事情,所以他“頭涔涔,淚潸潸了”
師:是啊,當他突然發現時間已經過去時,很難受,你有過這種感受嗎?作者驀然地發現八千多個日子已經過去了,你們13年已經過去了,我們齊讀……
生讀……
師: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有聲音嗎?聽不見。有影子嗎?看得見嗎?為什么?
生:因為人們忽視了時間。
……
師:讀到這里,你不要急于回答,讀第四自然段,你對這個問題會有更深刻地理解。
生讀。
師:八千多日像針尖上的一滴水,那每一個日子也是看得見的,是什么樣子的?
生讀第三自然段。
師:他是什么樣子的?
生:飛快的。
師:讀得好,但是還抓不住,我要讓你抓住。
生:太陽有腳……
師:是啊,太陽有腳,像一個人,就是一個人,我們讀這句話。
出示:……
師:你有沒有看到他的腳步?
生讀……
師:這都是時間的腳步在那兒移。怎樣地挪移?
生讀:輕輕地……
師:快嗎?慢嗎?所以吃飯時……
生讀。
師:時間都是慢慢地悄悄地挪移,我們一起倆讀。
生齊讀。
師:開始是挪移,后來從哪里看到他的腳步匆匆而過?
生:跨過、飛過、閃過、溜走(板書)。
師:時間的腳步是怎樣匆匆的呢?……
師:你從這些詞語感覺到什么?或是有什么發現?
生……
師:所以,日子是有形象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他有腳,我可以讓他停下來,可是他與人有什么不同?
生:人的腳步可以快可以慢,可以自由停下來,而時間的腳步一去不復返。
師:他的腳步只能匆匆而過,你想留也留不住,擋也擋不住,讀第一句。
生……
師:……表達作者對時光一種怎樣的感受?
生:無奈。
師:你能留住嗎?那種對日子的無奈表現得非常清楚。(板書:無奈)
師:第四自然段中,你找到日子的形象了嗎?
生:……
師:青煙、薄霧,看得見嗎?你看多形象,如青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朝陽蒸融的樣子,你看過嗎?
作者說八千多日子……
為什么把時間比作青煙、薄霧?而不是比作一滴水?
生:因為被微風吹散的青煙、被蒸融的薄霧都無影無蹤了。
師:說得多好啊。八千多日子就想青煙薄霧無影無蹤、沒有痕跡。主要告訴我們八千多日子沒有在生命中留下任何痕跡。我們來讀……
生讀……
師:你看到過這樣的痕跡嗎?
生:沒有。
師:要急促些,聽老師來讀。
生再讀。
師:這里有兩個問句一樣嗎?為什么要反問一個問題?
生:強調了沒有留下一點點的東西。
師:對,這沒有留下一點點痕跡,為什么?
往前看,讀讀第四自然段的第二句話。
生讀。
師:八千多日子……留下兩樣東西,一是徘徊,一是匆匆,他沒有做什么有價值的、有意義的東西。八千多日子就這樣過去了,沒有留下任何痕跡,所以有怎樣的感情在里面?
生:后悔。
生:慚愧,因為沒有做過有意義的事情。
師:……
生讀。
師:這個“平”是什么意思?我不能理解。
生:我覺得來得時候、去的時候不能一樣平凡,應該做點什么?
師:有點懂了。
生:不能平靜地、白白地走這一遭。
師:要留下點什么,哪怕是一絲痕跡,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師:它告訴我們,一生要有所作為。人生短暫,生命有限,歲月無情,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應該怎樣走這一遭呢?怎樣有所作為呢?所以作者留下這樣一個疑問,齊讀最后一節。
師:在作者眼里及筆下,日子匆匆過去,是有形象的,八千多日子……
(指著板書總結。)
我們再來讀讀這最后一句話。
生讀。
師:為什么提出這個問題,卻沒有回答。他為什么這樣寫?
生:給我們留下思考的空間。
師:是啊,一個需要用一生思考的問題,人生一去不復返,人生該留下一個怎樣的痕跡,今天留一個作業:為這個問題寫一個答案,想想我們該怎樣走這一遭?
師:把這句名言送給大家,我們共勉:“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師:看看現代人是如何看待時間的……
將時間用于工作,那是成功的代價。
將時間用于思考,那是智慧的來源。
將時間用于運動,那是青春的奧秘。
將時間用于閱讀,那是知識的源泉。
將時間用于愛人,那是幸福的所在
將時間用于奉獻,那是人生的真諦。
將時間用于空想,那是生命的。
將時間用于微笑,那是減負的良方。
將時間用于計劃,那是你能做好上述一切密訣。
師:相信大家學習了今天這一課,對時間會有自己的理解,會有自己珍惜的方式!下課。
《匆匆》教學實錄 篇6
《匆匆》是著名作家朱自清筆下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光陰感到無奈和惋惜。文章的語言委婉細致,意境幽雅深遠。可是六年級的學生能體會到何種程度?課始,我配以舒緩的樂曲把課文朗誦了一遍,并將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學生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頻頻贊嘆文章的語言之美。接下來我把整節課的時間都用在了指導感情朗讀和背誦。一節課,書聲朗朗,學生們讀得非常投入,有的學生還主動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第二堂課,我先讓學生暢談上節課的讀書收獲。當我再讓學生讀課文的時候,他們很自然地提出了幾個問題,如:“聰明的,你告訴我,為什么我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這句話為什么出現了兩次?為什么說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這些問題都抓住了文章的重點,我又讓學生朗讀全文,然后小組討論,因為有了充分的朗讀,這些問題也迎刃而解。同時,我還讓學生觀察沙漏,感受時間的匆匆流逝。為了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意境。我又開展了一次配樂朗誦比賽,學生們都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上臺表演,課堂氣氛異常熱烈。既積累了語言,又使學生的認識得到了升華。很多學生都感嘆時間的一去不復返,為自己沒有珍惜時間而后悔、惋惜。講完這課,我對《課標》中的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朗讀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是培養語感的前提,應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讀中培養語感。
《匆匆》教學實錄 篇7
一、說教材
《匆匆》是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課文閱讀訓練的重點是“體會文章是怎樣表達情感的”,要求學生在讀懂、讀通課文的基礎上,體會文章表達情感的方法。課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文章多處運用各種修辭和大量的疊詞,語言優美,讀來輕巧、婉轉,適合朗讀背誦。
二、說教學目標
1.會寫“藏、挪”等6個字,正確讀寫“空虛、嘆息”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3.體會、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懂得“匆匆”的含義,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是本文的教學重點,體會、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1.朗讀感悟法。文章語言清新自然,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美讀”是本課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辦法。“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實踐。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更不必過多的講解分析,最主要讓學生多讀,同時教師要巧妙地借助課件,借助對學生讀書的評價,幫助學生在讀中去感受、領悟,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描述的事物與情景的關注,入境入情,促進學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
2.質疑問難法。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的手段,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能激發濃厚的思考興趣和創新思維。
3.重點詞句品悟法。讓學生充分讀課文,找出描寫日子來去匆匆的有關片段和句子,指導感情朗讀,在讀中理解、領悟這些語句是如何表達作者感情的。
四、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時光匆匆
創設情境:①老師默站一分鐘,問現在大約過了多長時間?②你們算算從出生到現在走過了多少日子?
讓學生形象感知時間的流逝。
學生自由交流,引出對時光匆匆流逝的思考,引入對課文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自主解決生字詞。我再隨堂檢查,明確讀音。
讓學生觀察生字,自主發現、交流書寫應注意的地方,我視情況補充。
老師范讀讀課文,注意感情和節奏。學生跟讀。
思考問題: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脈
1.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時間的匆匆流逝。)
2.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呢?(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3.課文是如何描述時光來去匆匆的呢?請試著劃分段落,并總結段意。
全文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1):提出“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的問題。
第二段(2—4):具體地寫日子的匆匆流逝及作者的反思。
第三段(5):照應開頭,再次提出開頭的問題。
(四)品讀第1自然段
1.播放課文第1自然段范讀錄音,畫出文中的排比句。說一說這個排比句說明了什么。
2.“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吧: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吧:現在有又到了哪里呢?”這句話表達作者內心怎樣的感受?
提示: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
3.分小組比賽朗讀這一段,比一比誰讀得好。
(五)品讀第2、3自然段
1.讀第2-3自然段,交流:你對哪幾句描述最有感觸?你想到了什么?
2.講解詞語“確乎、頭涔涔、淚潸潸”的意思。
3.指導朗讀“八千多日子……也沒有影子。”(讀出日子溜去的悄無聲息,語氣舒緩低平)
4.算:八千多日子是多少年?以你的年齡算,你已經生活了多少個日子?讀了這些文字,你想到了什么?請你用比喻的形式說說你對時間的看法。
3.品讀“早上我起來的時候……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作者通過對生活中具體的事情“吃飯、洗手、睡覺、沉默”等的描述,賦予時間以生命,十分生動具體地描寫出了時間是怎樣一點一滴在不知不覺中從我們身邊流逝的。
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文章的結尾有什么特點?
(六)精讀第4自然段
1.老師過渡: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面對逝去如飛的日子,作者產生了怎樣的情感呢?
2.讀“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一句。說一說自己的體會。
3.這一段和第1自然段第1句話都是連續的問句,體會問句的表達作用。
4.結合所學,同桌之間交流一下有哪些關于惜時的名言。
(七)賞析文章的結尾
1.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文章的結尾有什么特點?
結尾與開頭首尾呼應,使文章渾然一體,很好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主題。
2.讀一讀首尾照應句,注意讀出自己的感情。
(八)拓展延伸
1.搜集閱讀有關時間方面的詩詞、格言、警句及名人珍惜時間的古詩,開展交流。
2.體會作者的表現手法,時間的流逝本是人們司空見慣的平常現象,為什么作者能寫得如此感人?
提示:作者能寫得如此感人是因為作者對時間流逝的深深嘆息和深刻的反思。
3.時光還會怎樣匆匆流逝,運用課文的表達仿說。
(九)課文小結
本文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上,我遵循簡潔、美觀、實用的原則,板書重點詞語,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匆匆》教學實錄 篇8
導中悟法讀中悟情
《匆匆》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作者在文中多處地方運用各種修辭手法,還巧妙地運用大量的疊詞,因此,我在教學中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在讀中體味語言的美,在讀中品味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在讀中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教學片斷]賞析
(學生交流收集的關于時間的格言、詩歌,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抓課題初讀課文后直奔重點段落)
師:請同學們再認真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時間來去匆匆的?找到有關的文字讀一讀,想一想,也可以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學生找、讀、想、寫,十分投入,養成了讀書動筆的好習慣。)
師:時間的腳步你感受到了嗎?你是從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的?
生:我感受到時間來去匆匆,一不小心它就逝去了。我是從“于是洗手的時候,┄┄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這段話中體會到的。
師:你真是一個會讀書、會思考的孩子。
生:我感受到作者為時間匆匆而去痛苦又無奈的心情。我是從“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了;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不僅能找到重點句子,還能從這些句子體會到作者的情感!(教師出示第三自然段)作者描寫時間匆匆而過的詞有哪些?用“▲▲”標出,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
生:描寫時間的詞有過去、跨過、飛去、溜去、閃過。
生:有四個“過去”,我發現這些動詞的速度越來越快。
師: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領悟讀這段話。(學生自讀感悟。)
生: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學生讀“跨過、飛過”時十分輕快。)
師:你能說說為什么這么讀嗎?
生:因為這里作者把時間當作一個頑皮的小精靈,能跨能飛,所以語速要快些,也說明時間過得快。
師:有道理,同學們也來讀讀這一句。(同學們饒有興趣地讀書)。
接著一生讀“于是—洗手的時候,┄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
一生評:這段有四個“過去”他都用一樣的語氣讀,沒有讀出感情。
師:你認為應該怎樣讀更好?
生:我認為應該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這四個“過去”,語速要越來越快。(生讀后師生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
師:同學們也學著來讀讀這幾句吧!(生讀)
生: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師:同學們你聽出什么了嗎?
生:我聽出了他不僅把動詞“溜走、閃過”讀得快,還讀出作者無奈惋惜之情。
師:你聽的真仔細。從哪些詞中聽出來的?(生答:掩著面嘆惜、嘆惜)請同學們再找找這一自然段還有哪些是表現作者情緒的詞?用“――”標出。(生邊讀書邊找)
生:我找到了“茫茫然、凝然、覺察、默默、遮挽”這些詞。
師:請同學們用心地讀讀這幾個詞,體會一下作者的心情。
生:我從這些詞中感受到作者開始是稀里糊涂過日子,后來發現時間匆匆而逝,舍不得想挽留它,但時間還是一去不復返,作者只有無奈地嘆惜。
師:你都能揣度作者的內心情感了,真棒!。是啊這一自然段,不僅有表現時間匆匆的動詞,還有表現作者情緒的詞。根據你們的理解放聲讀出來。(通過自由讀,同桌對讀,指名讀,評價指導讀,教師的范讀,全班齊讀等形來完成朗讀的訓練。,以達到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師:誰來說說時間是怎樣從你的身邊過去的?
生:打球的時候,日子隨球滾走了。
生:看電視的時候,日子從屏幕上閃過了。
生:聊天的時候,日子從嘴過溜走了。
學生說得多好啊,真正實現了學習語言文字,靈活運用語言文字的目的。
[反思]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是閱讀實踐的主體,只有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用他們自己的思維與情感和文本作者進行充分的對話,學生才會有對語言文字的獨特理解,對文本情感的自我感悟,才能有真實的體驗,繼而才會有自然的情感的流露。這堂課上,我重點引導學生抓住時間匆匆而逝的動詞,來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抓住作者情緒變化的詞,來揣摩作者對時間逝去的無奈和惋惜。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再通過自悟自讀,給學生自主讀書的機會。教師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對學生的理解給予表揚,讓學生的心靈自由飛翔!同時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深化了情感,而且提高了朗讀水平。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正是強調讀的重要性。因此,給朗讀以時間上的保證,給朗讀以方法上的指導,允許孩子們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化的理解,使朗讀成為語文課堂的熱點,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朗讀質量,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地學習語文
《匆匆》教學實錄 篇9
①燕子去了,有再( ) 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 ) 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 )
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
②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③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④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⑤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1.選出恰當的詞依次填入文中的括號處。(3分)
a.開 b.青 c.來
2.讀第②自然段回答問題:
(1)為什么說“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2分)
(2)“淚潸潸”中“潸”的讀音是(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1分)
(3)“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3.概括第③自然段的內容是什么?(2分)
4.“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是對__________________的精彩描寫。(2分)
5.第④自然段運用的修辭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歸納這篇文章的主題思想。(3分)
《匆匆》教學實錄 篇10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難詞。
2、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3、準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
4、體會散文常見寫法及語言特點。
5、學會“描摹形象閱讀法”。
6、感受時間的寶貴。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分析文章主要內容及寫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以《青春之歌》“太陽下山明朝還會爬上來,花兒謝了還會再開,我的青春小鳥飛走不回來……”引出學習的主要內容——我們的青春會一去不復返,實在值得珍惜。
二、簡介作者
朱自清(1898—1927),現代散文家,詩人。字佩,他的散文以語言洗煉、文筆秀麗著稱。代表作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
三、朗讀感知
(一)朗讀指導
一讀課文,準確流暢。
文中注釋字詞,隨文糾正。
二讀課文,準確流暢有感情。
憂慮、焦急——惶恐——懊悔——發奮(不甘心)
互相評議,學習,改進。
三聽讀課文錄音,領會有感情地朗讀。
四讀課文,模仿課文錄音,有感情地朗讀。
(二)整體感知
1、文體——散文話題——時間
人稱——“我”——【親切、自然、真實;
便于作者直接抒發感情,以激起讀者的共鳴。】
主要表達方式——描寫時間匆匆時間本身(匆匆)
虛度年華(匆匆)
抒情因時間本身(匆匆),而感憂慮、焦急
因虛度年華(匆匆),而感惶恐——懊悔
發奮(不甘心)
2、理清思路,概括各節
①寫時間一去不復返
②寫“我”因感悟虛度年華而惶恐
③具體描寫時間匆匆
④寫“我”由感悟而發奮的心境
⑤強調時間一去不復返———(首尾呼應,總結全文,突出中心)
3、小結中心思想
珍惜時間,建功立業,體現(實現)價值!
四、體味語言
獨立體驗,小組交流,全班賞鑒,形成共識。
(一)賞鑒形象具體優美有意境的句子
1、“燕子去了……”—排比;我們的青春卻一去不復返,實在值得珍惜
2、“但是,聰明……”—設問;表現作者憂慮而焦急的心態
3、“八千多日子……”—比喻;形象描寫了時間流逝無聲無息
年華虛度,卻毫無知覺
本體?喻體?
4、“太陽他有腳……”—擬人;有形有聲,可見可聞地寫出了時間的流逝
5、“吃飯的時候……”—排比;有形有聲,可見可聞地寫出了時間的流逝
6、“跨”、“飛”——形象生動寫出了時間的流逝,猶如長了腳生出了翅膀
7、“過去的日子……”—比喻;生動形象描寫了時間流逝無影無蹤
8、“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反問;催人猛醒,發人深思,加強感情的抒發;抒發了作者奮發有為,追求事業的情懷。
(二)賞鑒有含義的詞語
1、他們——指代時間
2、去的——過去的時間
來的——將來的時間
去來的中間——現在
3、赤裸裸———前者指人來到世上“一無所有”
后者指人離開世上“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什么東西”
即虛度年華,沒有作為。
五、反復誦讀
六、積累文中優美語句,并熟讀成誦
七、小結本文
1、語言富于文采。(運用多種修辭;詞語準確凝練;善用疊音詞)
2、情真意切,真實感人。
八、“描摹形象閱讀法”
運用詞語對所描寫的對象進行概括的描摹充分理解文章內容。
九、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閱讀練習(另見)。
3、以《“今”》《匆匆》為例,思考分析議論文和抒情散文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課題文體表達方式主要內容目的
《“今”》議論文議論鮮明闡述觀點以理服人。
《匆匆》散文描寫抒情形象描寫強烈抒情點明題旨,突出中心以情動人。
《匆匆》教學實錄 篇11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的是小學語文《匆匆》。
一.說教材
我要說的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16課《匆匆》,它是當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生齒的散文。文章牢牢圍繞著“急忙”二字,精致地描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韶光感觸無奈和痛惜的頭腦情感。這篇課文是第四組課文中的第二篇,是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是“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要求在門生讀通、讀懂課文的底子上,開導門生睜開遐想。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有:一是教誨門生要愛惜韶光,不要讓韶光急忙流去;二是要學會從閱讀的內容睜開遐想的念書要領。文章多處運用種種修辭伎倆和大量的疊詞,語言柔美,讀起來輕盈、婉轉,得當朗讀背誦。憑據課標要求和課本特點以及門生的年事特性,我訂定了以下的講授目的: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六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詞語。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3、情感、價值觀目標:了解時間的來去匆匆,一去不復返,體會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匆匆》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字優美,含義深刻,適合朗讀。在讀中品味,讀中感悟,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點是朗讀品味時間是怎樣匆匆而逝的,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讀中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體味語言的美,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二.說教法
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建構,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為此本課我主要采用朗讀探究、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悟的方法:
1、圍繞課題質疑。從課題入手,抓住“匆匆”兩個字,理解題意,看看課文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
2、抓重點詞句品讀感悟。讓學生充分讀課文,找出描寫日子來去匆匆的有關片段和句子,如“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在讀中理解,領悟這些語句是如何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
2、抓住開頭和結尾的設問句,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內容想開去。文章開頭和結尾都用了一個設問句:“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抓住這個設問句,引導學生思考:課文提了一個什么問題?作者回答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從中你感受到什么?讓學生圍繞上述問題,在自讀感悟的基礎上與同學交流,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想開去,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由自己聯系到他人……拓展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三.說學法
“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在教學過程中,我放手讓學生去充分感知語言材料,自己讀課文,品讀感悟,滲透了“讀(課文)、思(問題)、劃(重點詞句)、悟(感受)的學法。讀寫遷移法:讀是吸收,寫是表達。在學生朗讀理解作者是怎樣描寫日子來去匆匆后讓學生也寫寫自己或身邊的日子是怎樣過的,從讀學寫,以寫促讀,讀寫互相促進。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的學習方法。
四.說教學程序
(一)、激趣導入,鼓勵質疑
首先師生談話,學生匯報課前收集的有關時間的詩詞、名言,初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篩選信息的能力。然后教師自然導入:“讓我們來學習一篇描寫時間的文章——著名現代作家朱自的散文《匆匆》”板書課題后鼓勵學生質疑:“看到題目,你想知道什么?”“這些問題你想怎么解決?”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巧妙地引導學生進入文本自主閱讀狀態。
(二)、初讀感知,讀中悟學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然后在全班交流“通過讀書,你都讀懂了什么?”教師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解讀,進行多角度、多層面地交流讀書體會。
(三)、細讀探究,品味感悟
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這一環節我指導學生自主朗讀,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味,探究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1、默讀課文,找出課文里具體描寫時間來去匆匆的語句,讀一讀,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
2、交流感受:你讀懂了什么?從句中你體會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3、師生品味重點句子“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于是,洗手的時候……吃飯的時候……掩著面嘆息……”
4、師生交流評價
在這里我一方面鼓勵學生自主的選擇教學內容,同時又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主導作用。學生自己朗讀喜歡或感受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獨特體會,真正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而師生共同研讀討論重點句段,有利于解決重難點,也體現了互動性。
5、仿寫句子:自己的日子是怎樣過的,身邊的人的日子是怎樣過的?仿照課文的寫法寫幾句話。
教學中不僅注重讀的指導,還要進行寫的訓練。在這里我由讀引入寫,讓學生在讀懂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匆匆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仿照本段的寫法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仿寫練習,通過仿寫,進一步體會時光的匆匆,進行了知識的遷移。
(四)、感情朗讀,深化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朗讀特別強調,把正確、流利、有感情三方面的要求貫穿到各個學段。教學時,我注重學生的朗讀指導,特別是指導朗讀的層次性。一開始,教師范讀,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再讓學生自主研讀,找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最后讓學生配樂讀。文章多處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和大量的疊詞,語言優美,讀起來輕巧、婉轉,在美妙、抒情的樂曲中朗讀,就把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了。學生在讀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感悟,再次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課后延伸,拓展閱讀。
捉住開頭和末真個設問句,引導門生從課文的內容想開去。“你智慧的,報告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作者答復了沒有?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勉勵門生從差別的角度去想開去,積極拓展他們的頭腦。并讓門生明白要深化明白課文的頭腦內容,就要從所讀的文章想開去,睜開遐想的念書要領。
別的,為了把課內課外有機融合,得當拓展學習資源,拓寬學習渠道,我還部署了課外閱讀作業:1、讀一讀《跟時間競走》和《長歌行》。2、寫一句有關時間的句子做為本身的座佑銘。3、讀一讀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夜色》、《春》等著名的散文,學習積聚柔美的語言。如許讓門生真正做到在生存中學語文,在生存中用語文!
板書計劃上,我力求遵照簡便、雅觀、實用的原則,板書重點詞語,讓門生更好地明白課文內容和積聚柔美的語句。
《匆匆》教學實錄 篇12
一、導入新課,聚焦文章主旨
1、板書“匆”,讀什么?什么意思?
2、板書“匆匆”,讀一讀,感覺有什么不一樣?
3、“匆”表示匆忙,“匆匆”表示非常匆忙。意思有差別,讀的時候節奏也不一樣。齊讀課題:匆匆。
4、匆匆,春去秋來,季節是匆匆的;踏上行程,腳步是匆匆的;斗轉星移,歲月是匆匆的。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題為《匆匆》的文章是誰寫的?(朱自清)
5、朱自清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詩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一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章,尤其他的散文被稱為“美文的典范”。《匆匆》就是朱自清先生在24歲時寫下的一篇抒情散文。
6、預習過課文了,課文寫的是什么匆匆?(時間、日子……)
7、課文只有短短的六百多字,“日子”一詞出現了10次。文章中還有個句子反復出現了兩次,找一找。
(出示: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8、這句話是這篇文章的靈魂。(學生齊讀)我們讀書的時候,要特別關注、用心品味這些反復出現、反復強調的詞語和句子,因為它們往往和文章的主題相關,有助于我們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品讀一、二段,體察著急和無奈。
(一)第一自然段。
1、我請一個同學讀課文第一段。(指名讀)
2、(生讀)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教師插話)燕子、楊柳、桃花,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都能重新再來)
3、生繼續讀: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教師插話)我們的日子的特點是什么?(一去不復返)這句話中有個破折號,誰能把破折號后面的內容再讀得更進一層?
4、抒情散文往往就是詩歌,我們把這段話換成詩歌來讀一讀。(課件出示)
燕子去了,
有再來的時候;
楊柳枯了,
有再青的時候;
桃花謝了,
有再開的時候。
但是,聰明的,
你告訴我,
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們罷:
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
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
現在又到了哪里呢?
5、自讀,指名讀,齊讀,感受節奏感。
6、背誦。老師給一點提示,有信心背下來嗎?(出示)
燕子去了,;楊柳枯了,;桃花謝了,。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是有人偷了他們罷:??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
(二)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我們也用詩歌的形式來呈現。(課件出示)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
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
在默默里算著,
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
溜去;
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
沒有聲音,
也沒有影子。
我不禁頭涔涔
而淚潸潸了。
2、指名讀。理解“頭涔涔”“淚潸潸”的意思。朱自清為什么頭涔涔,并淚潸潸呢?
3、作者筆下的八千多日子,正是他來到這個世界的24年,作者為什么不用24年,卻用八千多日子呢?(說明逝去的歲月多,更讓人覺得惋惜)
4、獎勵回答問題好的學生再讀這段話。
三、咀嚼惋惜和無奈
(一)第三自然段。
1、八千多日子如針尖上的一滴水,無聲無息,無影無蹤,不知不覺,匆匆而過,那如果是一個日子呢?誰來讀第三自然段?
2、從早上起床、洗手、吃飯、默默、遮挽到睡覺,時間就像流水一樣流過。請讀一讀這一連串描寫日子腳步的詞語。
挪移、過去、過去、過去、過去、跨過、飛去、閃過。
3、你發現了什么?(時間的腳步越來越快)
4、讓我們再次感受一個日子過去的匆匆吧。(生齊讀第三自然段)
5、有的同學可能說了,我們的日子不單單是這樣過的,我們的日子也是這樣過的——(出示課件,請學生補充完整)
讀書的時候,日子;寫作業的時候,日子;
唱歌時,日子;
彈琴時,日子。
6、讀書、寫作業、唱歌、彈琴,這樣的事情多有意義呀,作者為什么不寫這些,偏要寫起床、吃飯、睡覺等等這些看著很俗氣的事情呢?(今年流行問“時間它去哪兒了”?用每天都做的這些事情,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習慣得不能再習慣的事,更能讓人恍然大悟,原來時間真的是不知不覺就溜走了。多么令人無奈,令人惋惜,令人惆悵,還有些淡淡的哀愁呢。
四、激發上進之力量
1、朱自清先生善于將同一句式進行反復吟詠,我們看第四自然段。師范讀。
2、讀書是需要去品,去悟的。這段重復出現的一個詞語——赤裸裸。意思一樣嗎?請大家用心品讀這段話,一會兒談談自己的看法。
3、學生品讀感悟,然后交流。(意思不一樣。第一個赤裸裸來到世界,還是嬰兒,什么也沒帶;第二個赤裸裸是指自己對社會毫無貢獻地離去。)
4、想知道朱自清先生寫這篇散文的社會背景嗎?(課件出示)
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寫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當時是“五四”落潮期,現實不斷給作者以失望。但是詩人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淪,他站在他的立場上執著地追求著。他認為:“生活中的各種過程都有它獨立的意義和價值——每一剎那有每一剎那的意義與價值!每一剎那在持續的時間里,有它相當的位置。”因此,他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下深深的腳印”。
5、你覺得作者寫這篇文章是想表達一種什么情懷?(不甘心虛度年華)
朱自清先生不甘心這樣虛度年華,他想告訴世人,我們不要白白走這一遭!所以,他在文中反復地問——
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生齊讀)
所以他發出這樣的感慨——
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呢?(生齊讀)
6、朱自清先生深感生命的匆匆,時間的可貴,正是如此,他對自己嚴格要求,所以在后來的人生道路上,他的生命價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我們再來看看寫下這篇文章之后,他的生命歷程:(課件出示)
1923年發表長詩《毀滅》,影響很大。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開始創作散文并致力于古典文學的研究。192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散文作家。1931年留學英國,1932年回國,仍在清華大學任教并兼任中國文學系主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南下任西南聯大教授。1946年回北京清華大學舊居,1948年8月12日病逝。
7、帶著對朱自清先生的敬佩之情,再來用心品讀他的散文名篇《匆匆》吧。(學生自讀全文)
時光一去不復返,人生一去不復返。我們的日子留下了什么痕跡呢?我們的人生又該留下怎樣的痕跡呢?我們該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呢?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用自己的一生來回答。
《匆匆》教學實錄 篇13
一、談話導入,引出文本
1、同學們,知道老師的年齡嗎?猜猜看!是的,光陰似箭,歲月匆匆,不知不覺我已經走過三十四個年頭,彈指一揮間,人生的三分之一就悄無聲息地過去了。我不禁想起幾個成語。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逃去如飛、稍縱即逝
(齊讀成語)讀完有什么發現嗎?對于時間,你們是怎樣認識的呢?
2、是啊,時間真是個神奇的精靈!上個世紀的20年代,朱自清先生曾飽含深情地寫下一篇關于時間的散文,題目叫“匆匆”。(板書課題)
二、朗讀課文,感知文本
1、引讀:這是一篇優美而充滿智慧的散文,讀了以后,它會讓你怦然心動、豁然開朗。想不想讀?課文就在你們的手里,讀起來吧!邊讀邊劃出本課的生字新詞與大家分享。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巡視、傾聽、指導。
3、初讀感悟
同學們都非常認真、細致地讀了一遍課文。誰來說說你讀懂了些什么,或者說從這篇文章中讀出了什么?憑直覺,你覺得朱自清為什么要寫這樣一篇文章呢?你覺得朱自清先生寫這篇散文的心情怎么樣?
4、小結:虛度光陰、無可奈何、前途不明、傷感彷徨,這些復雜的心情,正如同學們所說的,朱自清有,其實你有,我也有。讓我們把這份情感凝聚在我們的朗讀中吧!
5、朗讀展示,適時評議,注意評價的引導性、激勵性。
三、探究閱讀,批注文本
1、引導:
時間在我們的朗讀中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同學們已經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但這是不夠的!波爾克說過:“讀書不思考,等于吃飯而不消化。”吃飯要細嚼慢咽,讀書也要認真閱讀,細心體會。真正的閱讀,應該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思考。
下面,讓我們輕聲地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劃出課文中寫得精彩的地方,或者是你感受很深的地方,然后在旁邊寫上你最想說的話。可以是對優美詞句的欣賞,可以是對含義深刻的句子的體會,也可以是閱讀時的感受和聯想,還可以是對作者朱自清先生的質疑問難……每位同學可以重點選擇2處,認真閱讀,細心體會。
2、學生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圈點、批注,與課文、作者對話;教師參與到學生的閱讀、思考中去。
四、師生對話,解讀文本
剛才的閱讀過程,我們同學都非常投入。許多同學讀得好,想得深,寫得更是美。下面,我們就來交流閱讀的感受和體會,老師非常愿意傾聽你們心靈的聲音!
五、言語運用,拓展文本
1、聯想延伸:
一篇好的散文往往能讓人浮想聯翩。課文學到這兒,同學們想到了什么呢?(引導交流)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2、教師示范:“時間與生命同在。珍惜時間,我們的生命就會日益充實;善待時間,我們的'生命必將走向成功。”──知道這段話是誰說的嗎?告訴你們,它的作者就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我自己!
3、學生創作:
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對于時間都有一份自己獨到的思考與理解。下面,就請同學們沉思一分鐘,然后用一句話概括一下你對時間的認識。(交流、評議。)
六、總結全文。
1、課文學到這兒,同學們肯定產生了一些疑問。對于這些問題,下節課我們一起解決。時間就是這樣的來去匆匆,不知不覺,40分鐘的一節課就要結束了。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四個成語: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逃去如飛、稍縱即逝。
2、總結:
此時此刻,老師情不自禁地想起一段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知道這段話是誰說的嗎?(奧斯特洛夫斯基)
《匆匆》教學實錄 篇14
一、說教材(請記住本站:第一范文網)15%(包括教學內容簡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匆匆》是一篇精讀課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是怎樣不停地從我們身邊悄悄流逝而一去不復返的,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留住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戀。文中筆觸細膩而獨特,語言優美,輕巧、婉轉,讀起來瑯瑯上口。本組課文訓練的重點是在指導學生在讀通、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啟發學生展開聯想,從“閱讀內容想開去”。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征,將本課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一)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四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頌自己喜歡的段落。
2、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3、感受文章的語言美,學習積累語言。
(二)能力訓練: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情感目標:感悟時光匆匆,要珍惜時間,奮發有為。
根據目標要求,將本課教學重點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語句,體會時間是怎樣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重點句子。
二、說學情
為了使學生真正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主人,順應世界教育人本化的趨勢,必須把教育過程本身建構成學生主體性的開發、培養、提高的過程。讓學生在民主、寬松、自主的教學氛圍中全員、全程、全面地參與學習活動,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全面發展。
三、說教學法30%(體現恰當多樣的教法、實用靈活的學法、教具學具及理論依據)
說教法。
1、教學方法:《語文課標》指出:在教學中要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我認為應該經常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因此,我采用談話法、探究法等方法。
當然,我還采用更重要的方法——讀,我十分贊同《語文課標》的理念: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作為一個語文老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朗讀和默讀,因為“讀”才是語文的根本!并加強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自由評論、深入探究”。這對于學生的積累、體驗、培養語感大有好處。
2、教學媒體的運用:
自制多媒體電子課件。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我為孩子們設計指導這樣幾種學習方法:
①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告訴他們,閱讀的時候,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想開去,可以從課文的內容聯想到更多的人和事。
讓學生逐步掌握這種方法,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的習慣。
②帶著感情和角色,深入朗讀。
③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發表自己的見解。
④深入思考,作出判斷,說出根據。
(“教是為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主要采用自讀自悟、小組交流、集體匯報、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使學生真正走進文本,體會作者的情感,通過配樂朗讀、放映flash動畫和幻燈片,達到情感上的共鳴,通過仿說仿寫,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積累語言的能力。)
學習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就是讀,讓學生參與到讀書中,在讀中理解、領悟,去品味積累,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理論依據:《課標》中指出:“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規律”,同時穿插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引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感受、體會、領悟、運用,重視學生的讀、說、寫,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力,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
三、說教學過程40%
一、配樂激情導入:
我們都知道《流浪漢和時光老人的故事》,流浪漢由于好吃懶做荒廢了自己的一生,正當他懊悔的時候,時光老人給了他一次重返童年的機會,然而他還是重演當年的故事,當流浪漢再度找到時光老人的時候,時光老人已經不再相信任何一個人,連一分一秒都不會再給人類......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必須珍惜時間。
就像我們每天上的這短短的40分鐘的課,如果我們用心體悟,那么我們將受益匪淺,相反,我們將一無所獲。同學們,有信心將這四十分鐘上得精彩嗎?
教師富有激情的導語可以喚醒學生心靈深處的一種潛能,從而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欲望,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細讀探究,品味感悟
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自己讀書,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品味、運用、積極等進行語感訓練。一方面加深對課文思想內容的領悟,另一方面體味作者如果運用語言文字來表達思想感情,這個階段著眼于整篇文章,揭示文章的內部關系,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教師配樂范讀,激發學生讀的欲望。
(二)請學生帶著問題讀,作者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呢?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呢?作者回答了嗎?
(三)請學生自由朗讀,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
可以默讀,可以有感情的朗讀,可以邊讀邊畫,或邊畫邊寫體會。
(四)、合作交流、生生對話
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什么地方讀不懂?要求同學發言時要注意傾聽,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別忘了把自己不懂的問題拿到桌面與同學交流。
(五)、集體交流,教師點撥
1、匯報自己喜歡或認為重要的句子,并說出自己的感受,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重點語句。
<1>、八千個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對于這個句子,首先請學生說出自己讀懂了什么?(時光短暫、轉眼即逝、無聲無形)再問學生從什么地方體會到時光的短暫,轉眼即逝,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針尖上的一滴水、溜去、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從而體會作者對已逝的時光的留戀、無奈。
指名朗讀,讀出作者的感受。可各組推薦讀,其他小組挑戰讀,各組齊讀。
<2>出示: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走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回。我掩面嘆息。但是新來地日子地影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①、齊讀,指說出內心地感受,(時間來去匆匆、無影無跡、作者無奈、傷感)相機板書,無影無跡。
②、感情朗讀,先在組內讀,討論怎么讀,組長示范,同學之間提示,參賽同學認真練、虛心聽。
③、小組推薦讀,組長讀,教師范讀。
④、找出上文中的動詞:、表達效果(準確地寫出了時間來去匆匆,稍縱即逝。)
⑤、聯系自己地生活實際進行仿說訓練。我這樣設計,朱自清先生告訴我們,時間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注意地時候悄悄地溜走了,像以上說地洗手、吃飯、睡覺地時間都是必要的,可朱自清先生卻認為這些時間是浪費了,可見他是多么珍惜時間的啊!想想自己,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時間白白浪費了,仿照上面的句子說幾句話。相機出示:在的時候,日子從過去;在的時候,日子從;在的時候,日子從過去。
<3>、出示: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
①、指名讀,說出內心的感受。
2、教師點撥,事實真的像作者所說的他什么都沒留下嗎?我們知道朱自清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畢業于北京大學。他曾在清華大學等幾所著名學府當過老師,留下了許多著作,即使這樣他還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可見他對自己的要求多么嚴格啊!
3、簡介朱自清。出示幻燈片。
三、升華體會
最后,讓我們靜下心來聆聽時光那匆匆的腳步聲。這是心臟般跳動的聲音,讓我們像珍惜我們的生命一樣去珍惜這匆匆流逝的時光吧!面對5月12日這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災難,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珍惜脆弱的生命,珍惜生命中每一個轉眼即逝的瞬間。
(播放flash幻燈片,營造課堂氣氛,讓學生靜靜的聆聽時間的飛逝,結合自己的所思、所悟,談出自己的感想,拉近時空的距離,激起學生強烈的內心體驗,要珍惜時。)
四、情感傾訴
同學們,時光老人在提示我們短暫的40分鐘就要結束了,想好一句你自己的時間格言送給身邊的人好嗎?
五、作業:寫一篇讀后感,由《匆匆》所想到的。
六、說板書設計5%
在板書設計上,我力圖遵循簡潔、美觀、實用的原則,板書重點詞語,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和積累優美的語句。